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上海大众汽车生产与运作管理案例分析报告

上海大众汽车生产与运作管理案例分析报告

上海大众汽车生产与运作管理案例分析报告
上海大众汽车生产与运作管理案例分析报告

上海大众公司生产与运作管理简析

摘要

本文通过引入三个有关上海大众生产与运作管理相关联的问题,引发思考,在对问题的分析的过程中,对上海大众的运营过程的分析也由浅及深,逐层展开,其优势劣势也浮出水面,最后在解答每个问题时,都根据前文的分析给出了相应的建议。

对于问题一:“采购汽车用线束应另辟蹊径还是依靠现有的供应商?上海大众应考虑自制线束吗?”通过对上海大众与供应商之间的关系分析,以及上海大众自制-外包分析,从根本上指出不足并提出意见和建立新型供应关系相应建议。详见正文。

对于问题二:“上海大众的新产品开发和技术管理还有哪些提高空间?”将此问题分解为两部分,一部分是新产品开发,另一部分是技术管理。新产品开发就上海大众生产工艺、老牌汽车以及柴油技术等的分析,分析此中的优势及其不足;技术管理则是从收益、JIT生产模式、现场管理以及质量管理方面来分析。

对于问题三:“对比上海大众公司与丰田公司运营管理的差异。”此问题通过作比较的方法,将上海大众与劲敌丰田对比起来,由此可见上海大众与丰田的各自优势及不足。

关键词:上海大众,运营管理

目录

1.问题一 (3)

1.1问题重述 (3)

1.2分析 (3)

1.2.1供应链分析 (3)

1.2.2自制与外购决策分析 (5)

1.3题目解答 (5)

2.问题二 (5)

2.1问题重述 (5)

2.2分析 (6)

2.2.1新产品开发分析 (6)

2.2.2技术管理分析 (7)

2.3问题解答 (9)

3.问题三 (9)

3.1问题重述 (9)

3.2分析 (10)

3.2.1供应链管理方面 (10)

3.2.2JIT与现场管理 (10)

3.2.3主流车系设计理念不同。 (11)

3.2.4发展方向有差异。 (11)

1.问题一

1.1问题重述

采购汽车用线束应另辟蹊径还是依靠现有的供应商?上海大众应考虑自制线束吗?

1.2分析

张工面对的问题是汽车线束的供应不足,原因是长期合作两家的供应商生产的线束不是全部提供给上海大众,上海大众与供应商并不是一一对应的关系,导致供应商根据利润最大化择优生产,直接导致与上海大众的订单不能按时完成。而根本问题是上海大众与供应商的供应模式是传统的竞争模式。

1.2.1供应链分析

我们知道,供应链管理是通过前馈的信息流和反馈的物料流及信息流,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知道最终用户连成一个整体的模式。这里供应链的组成有三大流,即信息流、物流和价值流。其中信息流是举足轻重的。

虽然上海大众声称是中国国内汽车供应链的建立者,经过二十年的积累和摸索从供应商的选择、评估、保持等环节中,基本形成了一套较为科学规范的管理体系,但是其供应链的建立尚不完全。

我们可以看到,上海大众与供应商之间的信息就不对称,信息流被阻断。一方面是供应商并不向上海大众提供包括制造成本

和利润在内的公司财务信息;另一方面,上海大众要求供应商提供报价明细,之后分别在国内外供应商中比较价格取其优者。

这样,供应商与上海大众的合作都是双方面通过比较竞争而形成的,这与传统的供应关系相差无几,即供应商与制造商的关系是传统的竞争关系,价格是驱动,一旦外界稍有变化,一方不合作了,那么关系就断裂。另外,基于各种利益而形成的这种信任并不牢固,缺乏柔性,缺乏对需求快速相应的能力。对于双方都不是利益最大化,在案例中可以看到,对于供应商,其获得的利润是被上海大众经过价格比较而被大幅压缩的,而对于上海大众,制定的价格并不一定是供应商的最低价,因为其不提供财务方面的信息,其成本无法得知,而线束不能按时到货也是其弊端之一。

尽管上海大众提供了一些相对较优的机制,如“补偿机制”,并且拖欠供应商的资金时间短,但这在根本上仍然没有改变这种竞争关系下的供应关系模式。张工才会面临这样的困境。

要改变现状,应从根本上下手,即与供应商的合作关系上,也是信息共享。

上海大众与供应商建立双赢模式后,可以帮助供应商降低成本、改进质量、加快产品开发进度;可以通过建立相互信任的关系提高效率,减少交易管理成本;长期的信任合作取代短期的合同;进行较多的信息交流。这样,对于供应商来说利润空间就更大了,对于制造商上海大众来说,管理水平提高,制造过程与产品只来过得到有效的控制,成本降低,制造的敏捷性与柔性增加,就不会存在缺货的情况了。

1.2.2自制与外购决策分析

企业自己加工的零件种类越多,批量越大,对于生产系统的能力和规模要求越高,因此,为提高生产系统的响应能力,只抓住关键零件的生产和整机产品的装配,而将大部分零件的生产扩散出去,充分利用其他企业的力量。

而这里,线束并不是关键零件。自己生产必然会增加额外的大量投资,并且其生产规模并不会比其他的供应商大,因此不能形成规模经济;另外这需要相应的技术人员、物料、设备以及场地等。其成本会比供应商的提供的价格更高,并不经济。

1.3题目解答

上海大众应改变与供应商之间的竞争供应模式为合作供应模式,先与现有的供应商进行协商,因为长期合作,有合作基础,所以可以优先考虑,但如果其不合作,那就另辟蹊径,寻求同类产品的供应商;上海大众不应考虑自制线束。

2.问题二

2.1问题重述

上海大众的新产品开发和技术管理还有哪些提高空间?

2.2分析

2.2.1新产品开发分析

新产品开发是企业经营战略的核心内容之一,也是生产运作战略的出发点

开发新产品有利于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有利于扩大市场份额,是适应个性化定制生产的需要,是产品更新换代的需要。

上海大众的汽车技术分析

从案例中我们看到,上海大众与一汽大众明显不同,在一定程度上它有自己的自主创新能力,尤其是上海大众与德国大众联合开发的NMS,标志着上海大众的研发被吸纳入大众汽车集团全球开发的体系。德方对上海大众的研发能力方面的能力评价为“上海大众领先一汽大众十年”,也足以见证上海大众水平高端。

生产工艺方面有激光焊接技术,空腔注蜡技术,双面镀锌钢板防腐和车体漆面的牢固等,这些工艺的技术是值得称赞的,汽车的可靠性与这些先进的生产工艺技术是密不可分的,再加上质量上的把关,如可靠性试验,让汽车在不同恶劣的环境下行驶,验证其可靠度,使得德系车与众不同。

技术方面,技术路线脉络清晰,在华主推技术是涡轮增压发动机和DSG双离合变速器。但这里存在两个问题,一是技术还不成熟,早些时候就有DSG变速器过热而失效的案例发生,所以其可靠性有待提高,这是发展的空间;二是适用性问题,我们中国

城市道路由于车辆繁多,交通普遍比较拥堵,所以速度一般不快,而涡轮增压发动机似乎在这里就显得功能过剩了。

另外老款车型也是成熟的,销量很好。但是,要认识到只有不断创新才是持久的胜利,而不思进取,尽管现在看不到失败,但必然潜伏着。并且,社会是进步的发展的,以顾客为导向的个性化生产必定是大的趋势,势不可挡,如果始终以老款车的过硬的质量来保证销量,是不够的,在发展如此迅速当前社会,其在市场中的地位必将在不久的未来被其他质量好且更个性化和适合消费者的车型所取代,到那时已晚。

对于老款汽车,这里建议的提出两套方案,一是改进,二是换代。对于改进,既然现在老款车型在中国市场仍然有很大的市场是因为质量过硬,那么应在保留其可靠和耐用的前提下对其进行改进和完善,并使其功能、性能、质量、外观、型号上有一定的改进和提高;对于换代,可以对老款汽车的某些部分采用新技术使其产品性能有重大突破,这样有助于上海大众拓宽产品族并延长产品族的生命周期保持市场活力和利润的持续增长。

环境保护方面,柴油技术更加节能环保。仍然是适用性问题,在中国,柴油含硫高,而这个问题的严重性直接导致上海大众在中国推行柴油技术的汽车实现节能环保的构想几乎化为泡影。

2.2.2技术管理分析

首先是技术与收益。这里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成本方面,上海大众公司认为先进技术和较高的使用成本应该是协调平衡

的,这种需要高昂的费用才能支撑得起的性能对于消费者来说是不利的,如果能将成本降低,势必会有相当大的市场,这就需要更成熟的技术。所谓离开成本不谈质量。

另一方面是销售,销售是通过经销商销售给消费者,经销商方面,实际上上海大众与经销商方面的关系也不是纯粹融洽的,这中间也存在着信息不能互通的问题,也就是说经销商与上海大众的共同目标也没有达成一致。因为经销商的的利润来源主要是来自根据销售量来向上海大众获取的。这种关系也不是最好的利润分配方式。最好的是经销商和上海大众目标合为一体,这样既可以向消费者提供较低的价格,又可以使得上海大众和经销商的利润都增加,至少这两者之间是统一战线的,就不会存在任何一方对另一方的消极作用,比方说经销商为了在年底达到某一销售数量指标而多拿上海大众提供的返利激励就低于厂家规定的最低价出售新车。

现场管理方面,上海大众的工作场地的清洁状况不理想,工人摆放工器具很随意,因此上海大众现场管理空间还很大,需进行5S等相关现场管理技术进行改善。以保证技术管理的顺利进行。

另外在向JIT模式的转化上,改善空间很大。比如更换模具的时间,与丰田公司相去甚远。

好的技术是通过生产来实现的,这里就需要质量过关,而对于质量控制这一方面上海大众是做得很好的。首先生产过程,必然是严格把关的;质量检测方面其拥有的设备如工业CT扫描仪、车辆三坐标检测仪都是国内领先的,并且细致到包括内饰件

的有害物质都是需要从业人员严格鉴别的;可靠性方面,上海大众为新车做了大量的可靠性试验以测试性能;对于售后,上海大众认真听取消费者的抱怨,积极改进。

2.3问题解答

对于新产品,虽然上海大众质量过硬,但是,其中不足的就是没有以顾客为导向,即没有考虑实际情况,没有考虑新技术是否适用于当地的消费者。所以,上海大众在新技术开发和技术管理方面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重中之重是新技术的运用与其相应的市场一定要匹配,要以顾客为导向,没有潜在的用户和需求、新产品只是按照设计人员的想象开发出来,以及新产品与当前的需求不匹配,要么不能满足需求,要么功能过剩,这两方面都会严重导致新产品开发受重创;二是技术的成熟度不够,比如上文分析的关于DSG变速器的可靠性,所以应当在技术的可靠性上多下功夫。

对于技术管理,争取用较低成本达到高技术水准,与经销商达成一致目标,信息对称,需进行现场改进如进行5S现场优化等,另外JIT模式的转化上,应对向做得好的企业学习。

3.问题三

3.1问题重述

请对比上海大众公司与丰田公司运营管理的差异。

3.2分析

3.2.1供应链管理方面

上海大众与供应商并不是现代供应链管理思想中的双赢关系,其信息沟通阻断。其一般选择 2-3 供应商,以避免单一供应商带来的风险,供应商并无义务向上海大众提供包括制造成本和利润在内的公司财务信息。

丰田与供应商信息互通,符合现代先进管理观念。其通过交叉持股的单一供应商策略,由于同供应商是交叉持股的关系,因此公司各方面的信息是互通的。

3.2.2JIT与现场管理

上海大众有限度的学习丰田公司首创的JIT模式,同时也保持着自己的特点,但在向JIT模式转化的过程中,生产力不足。

丰田公司的“一个流”在上海大众被有限度地采纳,生产线上整车装配质量的保证体系也有所不同。当出现问题时,员工不轻易地被允许停止生产线的运转,而是在有问题的车型的问题部位做标记,“问题车”仍然在生产线上移动,完成生产线的装配后,这些“问题车”被停放在指定区域,经返工,消除问题后成为合格车。

上海现场管理改善的空间还很大,表现在工作场地的清洁状况和工人摆放工器具的随意性。

丰田首创JIT模式,自然其运用已相当成熟,并强调5S 管理,在此方面的做法堪称行业典范。

3.2.3主流车系设计理念不同。

上海大众强调工程方面的质量需求,汽车设计和制作扎实耐用,不求内饰的奢华,注重汽车的操控性,做好任何细节。

丰田强调以顾客需求为导向,人性化设计,对消费者的消费心里研究更深入,表现在内饰精致,车内空间比德系车更大,加之同排量的轿车比德系车质量轻,因而油耗比德系车要稍低。以上丰田车的特点很有市场,尤其非常能够取悦中国这个汽车新兴市场的消费者。但丰田车在高速稳定性以及车内隐蔽工程的扎实程度不及德系车。

3.2.4发展方向有差异。

上海大众将以清洁柴油技术为主攻方向,并把现有的技术发挥到极致,并积极储备技术,为“后化石时代”汽车做准备。

丰田在油电混合动力车型开发捷足先登。

管理经济学案例分析报告

管理经济学案例分析报告--中国当前汽车 行业竞争结构分析 我国现有汽车厂商之间的竞争 我国汽车产业现有厂商之间的竞争是5种竞争力量中表现最直接和最强大的。 (1)行业内现有厂商的数量和规模 我国汽车按照用途可以划分为乘用车和商用车两大类。而我国汽车生产商众多,有的汽车生产商只专注于某一细分市场,有的却涵盖多个细分市场。各生产商之间在价格、新技术、营销策略、品牌效应等方面展开了激烈的竞争。 同时,我国汽车生产商大致可以划分为自主品牌、合资品牌和进口品牌三大类。由于进口品牌大多专注高端市场,合资车企大多为传统大型国企,虽然底子厚,但很多国有企业的通病都或多或少的影响着企业的发展,而自主车企大多为民营企业,较为灵活,因而行业内的竞争成了自主品牌与合资品牌之间的竞争。 (2)市场需求增长速度 过去十几年,由于城市化的快速发展,我国汽车市场需求增长较快,现有厂商均有扩张发展的机会,各厂商不得不

动用所有的财务资源和竞争资源去扩张自己的产能,因而很少会去攻击对手。 但最近几年,我国汽车市场需求有所回落。2011年11月,我国汽车产销环比增长、同比下降。1月至11月,汽车产销增速与前10月相比继续趋缓。面对这种局面,继续扩张的企业或生产能力过剩的企业会降低价格或采用其他提高销售的策略,从而引发对市场份额的争夺,加剧市场竞争。 (3)固定成本或库存成本 部分合资车企采用诸如准时制等先进的生产方式以及品牌效应所带来的良好的销售业绩大大降低了其库存成本,有效分摊了其固定成本。而自主车企诸如奇瑞汽车、比亚迪汽车由于盲目扩张产能而在当前市场需求有所回落的局势下,不得不面对生产能力利用率低、库存成本攀升等竞争压力。 (4)品牌忠诚度及顾客转换成本 我国汽车购买者对进口品牌和合资品牌具有较高的品牌忠诚度,且其与自主品牌相比,具有更高的保值率。因而当前我国汽车产业在进口品牌与合资品牌方面的顾客转换成本仍然较高。然而,在自主品牌方面,由于顾客转换成本较低,所以自主品牌厂商之间往往发起价格攻势以缓解竞争压力。 (5)行业内厂商对其现有市场地位的满意度

运营管理之丰田案例分析

运营管理之丰田案例分析 --解读丰田生产模式 丰田汽车公司最早引起世界注目是在20世纪80年代,当时的情况明显显示,日本企业及其产品的品质和效率确有独到之处,日本制造的汽车比美国汽车耐用,需要的维修明显较少。到了20世纪90年代,更明显的迹象显示,相较于其他日本汽车制造商,丰田汽车公司显然更特别、突出。这并非指它的汽车设计或性能令人赞叹(尽管这是事实,丰田车开起来流畅顺手,其设计也多半非常精致),而是丰田汽车的工程与制造模式实现了令人难以置信的流程与产品的一致性。丰田的汽车设计更快速,可靠性更高,同时,即使在日本汽车业劳动力工资水准相对较高的情况下,丰田仍然得以维持极具竞争力的汽车制造成本。令人印象深刻的另一点是,每当丰田出现明显弱点、似乎将不敌竞争时,它总是能奇迹般地解决问题,并且以更强壮之势卷土重来。 日本丰田汽车公司2003年汽车销售量达到678万辆,仅次于美国通用汽车公司,超过美国福特汽车公司,成为世界第二大汽车制造商。丰田汽车公司后来居上,是丰田方式的成功。 20 多年前,丰田汽车公司以其产品的高质量、低成本和低油耗,占领北美市场,对美国 3 大汽车公司形成咄咄逼人的态势。丰田生产方式创造的奇迹,引起美国实业界和理论界的关注。一些研究者纷纷奔赴日本,考察丰田生产方式,总结出准时生产制(Just - in 一Time , JIT ) ,无库存生产方式(Stockless Production ) ,零库存( zero Inventories )等生产管理思想和运作方法。 这些研究推动了丰田生产方式的传播,使各国企业汽车及家电生产效率得到改善和提高。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和东风汽车公司都极力推行JIT 和“一个流”,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学习者和模仿者与丰田汽车公司始终存在差距。其原因除了环境差别之外,主要是未能把握丰田生产方式的实质,因此只能做到“形似”,而不能做到“神似”。 丰田方式最重要的是它的经营理念,一切具体做法都源自理念。例如什么是浪费?丰田公司所说的浪费比我们通常讲的浪费概念要广泛得多,也深刻得多。它有两层意思。一是不为顾客创造价值的活动,都是浪费。不增加价值的活动不是要做好,而是要消除。按照这种观点,很多我们常见的活动并不增加价值。

【完整版毕业论文】上海大众汽车公司运营管理案例分析报告

上海大众汽车公司运营管理案例分析报告 第一部分背景导入 上海大众汽车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海大众)是成立于1985年的中德合资企业,中德双方投资比例各为50%。公司总部位于上海安亭国际汽车城。上海大众南京分公司为第四个整车生产基地,位于南京市江宁经济技术开发区。中德合资双方已于2002年提前续签了延长合营合同,合作期将限延展至2030年。 上海大众目前具备了年生产60万辆的能力,是国内规模最大的现代化轿车生产基地之一。上海大众目前拥有Santana桑塔纳、桑塔纳Vista志俊(在南京工厂生产)、Passat帕萨特、Polo波罗、Touran途安、Tiguan途观、Lavida朗逸和Octavia 明锐、Fabia晶锐、Superb昊锐等多个产品品牌系列。 目前上海大众在国内的特许经销商(4S店)超过700家,是目前国内最大的汽车销售网络;斯柯达也有超过160家的特许经销商。 本案例从上海大众运营管理流程的关键环节为主干展开,从生产计划、内部物流、供应链管理、质量控制、生产线优化、新产品开发和技术管理等方面描述了上海大众汽车有限公司运营管理的特点。 第二部分上海大众汽车公司运营管理分析 一、运营管理概述 运营管理就是对运营过程的计划、组织、实施和控制,是与产品生产和服务创造密切相关的各项管理工作的总称。从另一个角度来讲,运营管理也可以指为对生产和提供公司主要的产品和服务的系统进行设计、运行、评价和改进。 运营管理的对象是运营过程和运营系统。运营过程是一个投入、转换、产出的过程,是一个劳动过程或价值增值的过程,它是运营的第一大对象,运营必须考虑如何对这样的生产运营活动进行计划、组织和控制。运营系统是指上述变换过程得以实现的手段。它的构成与变换过程中的物质转换过程和管理过程相对应,包括一个物质系统和一个管理系统。 二、上海大众汽车公司的运营管理分析 (一)质量管理 1、通过制度保障质量。

中国汽车制造企业经营数据分析报告

中国汽车保险行业调研与预测分析报告 北京汇智联恒咨询有限公司 定价:两千元 〖目录〗 第一章汽车保险行业概述 第一节汽车保险的概念及起源发展 第二节汽车保险的分类、职能及作用 一、汽车保险的分类 二、汽车保险的职能 三、汽车保险的作用 第三节汽车保险的要素、特征及原则 一、汽车保险的要素 二、汽车保险的特征 三、汽车保险的原则 第二章世界汽车保险行业发展概况 第一节世界汽车保险业概述及对中国的启示 一、世界汽车保险业概述 二、车险更充分体现了保险的补偿和保障功能 三、车险费率厘定因素众多而各国侧重不同 四、车险营销以代理为主以服务竞争 第二节美国 一、美国的汽车保险制度 二、美国汽车保险简介 三、美国车险科学的费率厘定和多元化的销售方式 四、美国未婚低龄男性个人汽车险费率最高 五、美国强制车险制度设计与运作的几点启示 第三节英国 一、英国是汽车保险业的发源地

二、英国汽车保险业发展成熟 三、英国汽车保险的特点 四、英国车险承保的分析及启示 第四节德国 一、德国汽车保险市场的发展概况 二、德国汽车保险分等级 三、车险改革对德国车险市场的影响 四、德国机动车辆法定第三者责任保险简介 五、德国车险改革对中国的启示 第五节日本 一、日本汽车保险制度 二、日本汽车保险市场变革分析 三、日本汽车保险风险细分 四、日本强制汽车第三者责任保险零利润 第六节其他国家或地区 第三章中国汽车保险行业营运态势解析 第一节中国汽车保险业的发展概况 第二节中国汽车保险市场发展局势分析 第三节中国汽车保险市场信息不对称问题分析 一、中国汽车保险市场的信息不对称问题 二、健全BMS定价模式 三、行业联合与车险信息平台的共建 四、政府干预 第四节中国车险市场的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一、价格大战削弱了行业盈利能力 二、渠道混乱增加了不必要的交易费 三、理赔漏洞大造成赔付成本过大 四、参与不足外资保险公司贡献小

丰田品牌汽车营销案例分析报告

丰田品牌汽车营销案例分析报告 上海行健学院 信机系与机电工程系 名称:汽车营销 班级:10 汽车一班 姓名:叶伟玲 学号: 32号

目录 一、丰田纪事 (1) 1、初出茅庐 2、飞跃增长 3、驰骋天下 二、缔造者 (2) 佐吉 丰田喜一郎

石田退三 神谷正太郎 丰田英二 渡力捷昭 三、企业文化 (3) LOGO 追求创新 关注人性 四、品牌之路 (4) 1、生产方式 (4) (1)彻底合理化 (2)智能自动化 (3)三及时 (4)活用看板 2、生产运营体系 (5) (1)持续改进 (2)合作制胜 (3)顾客第一 (4)业务拓展 3、产品开发策略 (7) (1)注重调查 (2)挖掘需求

(3)适应变化 4、营销策略 (9) (1)低价制胜 (2)赢在分销 (3)绝妙促销 5、丰田品牌的公关表现 (14) 6、成本控制 (15) 7、管理模式 (16) 8、人才培养 (17)

丰田纪事 ·初出茅庐 1930年夏天,喜一郎在丰田纺织厂一旁设立了汽车研究室,为丰田汽车公司的发展迈出不凡的第一步。 1935年10月,丰田完成了搭载A型引擎的A型轿车的试车工作并开始投产。1945年10月,喜一郎制定“公司改进方针”对经营体制进行根本性的革命。 ·飞跃增长 1951年,丰田推出第一辆四轮驱动车---陆地巡洋舰 1953年,产量提高到了月产250辆以上 1957年10月,丰田汽车美国销售公司建立。 1962年6月,国内工厂生产汽车累计达到100万辆。 1969年9月,累计出口汽车达到100万辆。 1980年12月,国内年产汽车达到300万辆。 ·驰骋天下 1980年7月,第一服务站在中国北京建成。 1986年1月,丰田汽车国制造公司(现在的丰田肯塔基汽车制造有限公司)在美国成立。 1994年,在全球500家最大公司排名中,丰田位居第十五位,销售额达881亿美元。

企业战略管理案例分析

企业战略管理案例分析 ——丰田汽车(TOYOTA) 12级旅游管理专业第二组 小组成员:汪蕾(1214011046) 胡家丽(1214011047) 陈志(12140110 ) 江新(12140110 ) 张杰(12140110 )

一.丰田介绍 “车到山前必有路,有路就有丰田车” 提起丰田汽车,大多数的中国人会立刻联想到那句著名的广告词:“车到山前必有路,有路就有丰田车”。如今,丰田汽车穿梭于世界各地的大街小巷、田间地头,使丰田(TOYOTA)这个名字在全世界绝大多数的地区几近妇孺皆知。 1.公司简介 丰田汽车公司(トヨタ自动车株式会社,Toyota Motor Corporation;)是一家总部设 在日本爱知县丰田市和东京都文京区的汽车工业制造公司,隶属于日本三井财阀。 丰田汽车公司自2008始逐渐取代通用汽车公司而成为全世界排行第一位的汽车生产厂商。其旗下品牌主要包括凌志、丰田等系列高中低端车型等。 2.标志 丰田公司的三个椭圆的标志是从1990年初开始使用的。标志中的大椭圆代表地球,中间由两个椭圆垂直组合成一个T字,代表丰田公司。它象征丰田公司立足于未来,对未来的信心和雄心,还象征着丰田公司立足于顾客,对顾客的保证, 象征着用户的心和汽车厂家的心是连在一起的,具有相互信赖感, 同时喻示着丰田的高超技术和革新潜力。 3.企业愿景 倾力打造超越全世界顾客期待、充满魅力的汽车产品和服务。 秉持与地球环境友好相处的意识”,加快生产更加环保、安全的 汽车,为建设舒适的地球和富裕的社会而不懈努力。 4.企业使命 “通过汽车创造美好生活和富裕社会” 二.丰田汽车案例——占领北美汽车市场 日本丰田汽车公司在全球的知名度可谓是相当高的,它是世界十大汽车工业公司之一,日本最大的汽车公司,创立于1933年。早期的丰田牌、皇冠、光冠、花冠汽车名噪一时,近来的克雷西达、凌志豪华汽车也极负盛名。1967年,日本国内总产量达到300万辆,超过了当时的联邦德国而一跃成为世界第二汽车生产大国。到1980年,日本汽车总产量首次超过美国,跃居世界第一。1995年,丰田生产汽车450万辆,仅次于美国的通用和福特,居世界第三。据调查,2000年度的日本企业获利排行榜上,丰田汽车获利最高,以4713亿日元(40亿美元),遥遥领先群雄。 北美是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约占全球份额的32%,在海外市场的开拓过程中,美国市场一直是核心所在,丰田一直都在努力提升自己在北美的生产能力,然而丰田汽车进入美国汽车市场的发展道路可谓是一波三折。

汽车的维修案例分析报告(超全)

汽车维修案例分析 案例一、一汽捷达怠速不稳 故障现象: 一辆1999款捷达轿车,配置ATK发动机,行驶里程超过2 0万km。该车怠速耸车,转速忽高忽低,遇红灯时常会熄火。更奇怪的是开空调不提速,怠速转速也不爱影响(按理说,如果开空调不提速,应该出现怠速转速降低甚至熄火的现象)。 故障分析与诊断: 接车后,用修车王SY380电脑诊断仪调出故障码,显示“系统正常”,没有故障码。看来只能用常规方法检查。测试燃油油压为280kPa,拔掉油压调节器真空管,油压上升到310kPa,正常。用万用表测量点火 高压线电阻,有两个缸竟达到6k Q,走出正常值2k Q。然后将高压线全部换新,因发现点火线圈外壳有裂痕也将其换掉。该车好长时间没有保养过,根据车主要求,干脆连火花塞及氧传感器全都换新的。接下来打开点火开关ON启动发动机,奇怪的是连打多次马达,车竟然不能启动。因理不出头绪,工作一度中断,检修陷入迷惘中。 经过冷静地分析,点火线圈有高压火,喷油器工作正常喷油。这种情况不能启动可能有两种原因:一是混合气过稀,二是混合气偏浓。检查进气管路没有破损,拔掉四个缸喷油器的电源控制插头,打马达,车启动了,但是3s 后烧完进气道内剩余燃油又一次熄火。又插上喷油器电源手头,车启动了,但怠速时还是耸车,忽高忽低要熄火的样子。这时想到可能是混合气偏浓,导致开空调时不提速、怠速也不下降。

捷达车空调工作的原理是:打开空调开关,通过空调继电器线路分为两路,一路到高低压组合开关及其它元件,另一路至发动机控制单元ECU的10脚,作为空调请求信号,控制单元ECU接到空调请求信号后 控制ECU8脚到J147空调切断继电器。J147空调全负荷切断继电器有双向作用:一是控制空调处于全负荷时切断空调机;二是空调机开始工作时,控制发动机怠速提升。 拆开后发现它不是一个普通的线圈继电器,而是一个电子线路,因此能起双向作用。而捷达轿车的怠速机构没有设旁通道,怠速的大小由ECU控制器根据发动机工况、负荷和所需功能控制,控制节气门电机转动步数而达到节气门开度的大小,得到怠速转速。 弄清原理后再用修车王SY380诊断仪调出数据流分析观察,当空调开关打开ON时,发动机负荷进气流量由2.5g/s上升3.5g/s。喷油脉宽由2ms上升到 3.2ms。证明:ECU控制已接到空调请求信号而增加进气流量、喷油脉宽,但执行机构不动作,证明ECU空制器本身存在故障。 为了证实上述推断,拔下节气门传感器手头,按该车所提供资料检 查数据。打开点火ON用万用表检查,4—7脚间应不低于4.5V电压,实测 4.8V。3 —4脚间不低于9V电压,实测6V电压,不正常。关闭点火OFF 3 —7脚节气门全开时无穷大,关闭时不能到 1.5 Q,实测1 Q 正常;怠速电机3?200Q,实测80Q。检测结束,换上一块新的ECU 控制器。经过试车怠速平稳,冷车及开空调都能提速,故障彻底排除。专家点评——阚有波 在进行故障分析时,作者走入了一个误区:没有故障代码,然后就按常规去

丰田汽车公司案例讨论

案例资料一:深陷召回泥潭的丰田汽车 制造业一直是日本民族的骄傲,精益求精、以质量为生命一直是日本制造的核心精神,而丰田正是日本制造的代表。自1936年丰田正式成立汽车工业公司,至1972年该公司累计生产汽车1000万辆。上世纪70年代是丰田汽车发展的黄金期,从1972年到1976年仅四年时间,丰田就生产了1000万辆汽车,到20世纪90年代初,丰田汽车年产量近500万辆,击败福特名列世界第二。此后,经过近20年的努力,丰田在2008年取代通用汽车而成为世界第一。 2009年丰田一共在世界各地销售781.3万辆汽车,同比减少12.9%,这相比2008年丰田892万辆的成绩,已经少了100多万辆。但丰田依然得益于金融危机的爆发,成功地将美国通用赶下了圣坛,成为了世界汽车业的霸主,不过似乎应了那句“盛极必衰”的中国古语,丰田开始接连不断地发生问题。 八方起火,深陷召回泥潭 早在2009年11月,丰田汽车公司因脚垫滑动卡住油门踏板缺陷召回426万辆汽车。2010年1月21日,丰田汽车宣布,因油门踏板存在质量问题,丰田汽车在美国召回包括凯美瑞、卡罗拉等主力车型在内的8款共计230万辆汽车。28日,丰田又在北美新召回109万辆油门踏板和脚垫存在问题的车辆,共涉及五款车型。同在28日,天津一汽丰田向国家质检总局提交召回报告,宣布召回75,552辆国产RAV4,几乎包含全部一汽丰田国产RAV4车型。1月29日,丰田汽车公司宣布在欧洲召回180万辆油门踏板存在隐患的车辆。 据统计,丰田从美国和加拿大已经大约召回555万辆脚垫存在隐患的汽车。这些汽车脚垫可能卡住油门踏板致使汽车突然加速,引发危险。 到2月1日,此次大规模全球召回汽车总数已超过800万辆,超过丰田去年781万辆的全球总销量。丰田公司发言人称公司正在做继续的调查看召回车型是否涉及拉丁美洲、中东和非洲市场。 2月5日,召回更扩大到日本国内。作为丰田公司新型环保汽车的主打产品、目前在日本最畅销的混合动力车普锐斯4日被曝刹车系统出现问题。据日本媒体5日报道,丰田已经决定在日美两大市场召回该车,总量预计为27万辆。 据悉,被投诉存在质量隐患的是2009年5月份开始发售的新版普锐斯。该车在特定条件下,制动系统会出现刹车困难的情况。新版普锐斯全部产自日本国内。截至目前,日本国土交通省共接到14宗投诉,丰田的销售商则收到77宗投诉。 丰田方面称,公司已经从2010年1月份起开始采取相应措施,在生产中更改了控制防抱死制动系统(ABS)的电脑程序。而接到投诉的销售商也对问题车进行了维修。 日本媒体认为,在丰田汽车因油门脚踏被大规模召回之际,其环保战略主打车普锐斯再曝质量问题,这将对丰田品牌形象及今后的战略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赔钱丢脸,丰田遭受重创 据海外媒体报道,来自CSM Worldwide咨询公司的零配件专家估计每辆被召回的汽车的维修费用大约为25美元至30美元,不包括人工成本。如果按照召回800万辆车计算,丰田此次在维修方面的损失就高达2亿美元至2.4亿美元。

企业精益管理文献综述

企业精益管理文献综述 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企业生产和管理的理论方法不断进化,精益管理于上世纪90年代应运而生。近20年的实践证明,企业实施精益管理,能有效配置和合理使用企业资源,抑弊扬利,最大限度地获取经济效益。精益管理产生于企业,也主要应用于企业或服务业。 关键词:企业精益管理 1.精益管理概述 1.1精益管理的内涵 1.1.1精益管理要求企业的各项活动都必须运用“精益思维”(Lean Thinking)。“精益思维”的核心就是以最小资源投入,包括人力、设备、资金、材料、时间和空间,创造出尽可能多的价值,为顾客提供新产品和及时的服务。 精益管理就是管理要:“精”——少投入、少消耗资源、少花时间,尤其是要减少不可再生资源的投入和耗费,高质量。“益”——多产出经济效益,实现企业升级的目标。更加,精益求精。 1.1.2精益管理的目标可以概括为:企业在为顾客提供满意的产品与服务的同时,把浪费降到最低程度。企业生产活动中的浪费现象很多,常见的有:错误——提供有缺陷的产品或不满意的服务;积压——因无需求造成的积压和多余的

库存;过度加工——实际上不需要的加工和程序;多余搬运——不必要的物品移动;等候——因生产活动的上游不能按时交货或提供服务而等候;多余的运动——人员在工作中不必要的动作;提供顾客并不需要的服务和产品。努力消除这些浪费现象是精益管理的最重要的内容。 1.2精益管理带给企业的益处 1.2.1对于制造型企业而言,在以下方面已经有无数的实践证明是取得成效的:库存大幅降低,生产周期减短,质量稳定提高,各种资源(能源、空间、材料、人力)等的使用效率提高,各种浪费减少、生产成本下降,企业利润增加。同时,员工士气、企业文化、领导力、生产技术都在实施中得到提升,最终增强了企业的竞争力。 1.2.2对于服务型企业而言,提升企业内部流程效率,做到对顾客需求的快速反应,可以缩短从顾客需求产生到实现的过程时间,大大提高了顾客满意度,从而稳定和不断扩展市场占有率。 2.精益管理的发展 2.1管理变革。100多年来,世界上进行过三次企业管理革命:100年前美国泰勒提出的科学管理革命,实现了“正确地做事和做正确的事”的统一;20世纪60年代日本的全面质量管理活动,通过“前端预防、过程控制”开创了质量管理零缺陷时代;进入新世纪以来,以流程再造(BPR)为代表的管理革命,为精益化管理带来了全新的思维方法和理念。流程再造提倡在与流程相关的组织运营过程中,不是考

汽车市场营销作业之奥迪案例分析报告

汽车市场营销作业 作业题目:奥迪汽车营销案例分析 2011年 4月 28日 奥迪汽车案例分析报告 摘要:奥迪汽车作为最早进入中国市场的豪华车,在我国市场乃至世界市场都取得了辉煌的销售成绩和较高评价的公关形象,尤其是中国加入WTO之后的豪华车

市场竞争是日趋激烈,而奥迪还是保住了自己稳定的销售成绩,在中国豪华车市场占据了一席之地,面对宝马、奔驰、VOLVO等豪华车的冲击,同时还有新起之秀的其他豪华车,奥迪还是坚持到了最后,它的A4、A6乃至A8都取得了不错的市场占有率,本篇报告就是重点写的奥迪。 关键词:奥迪中国、消费者行为、SWOT、市场环境、竞争对手; 正文: 一. 奥迪简介 奥迪中国是大众集团奥迪公司在中国的子公司。建立于1988年,负责奥迪品牌进口车在中国的整车及零部件的市场营销及售后服务。自建立以来,奥迪中国成功地在中国销售了10万辆进口奥迪轿车。目前为止,中国市场已经成为奥迪公司在亚洲最大的市场。 在国际权威调查机构J.D. Power公布的2006中国汽车销售满意度指数(SSI) 调研报告中,奥迪凭借在交付进程、销售人员、经销商设施、交易过程、交付期以及手续办理等方面的优质服务,连续第三年摘得销售满意度排名桂冠,荣居31家著名汽车品牌之首,充分显示了奥迪在销售网络和服务水平方面强大实力,也使一汽-大众奥迪销售事业部“以用户满意度为中心”的经营理念进一步得以广为传播。 2007年3月,奥迪A4销量突破5万辆,2007年4月,第10万辆奥迪A6L在长春一汽-大众一厂下线,从而再次证明了一汽-大众奥迪品牌在同步引入全球最新产品、并根据中国国情进行国产化方面所取得的卓越成绩。 奥迪品牌所代表的独特生活方式也在一系列活动中得到诠释,另外,奥迪不断建立新的平台,如奥迪驾控之旅、北京奥迪品味车苑和上海奥迪媒体中心等,让消费者充分体验到奥迪品牌所具有的独特魅力。目前奥迪在中国市场的经销商网络已覆盖87个城市,拥有124家经销商,是目前国内规模最大、覆盖面最广、服务水平最高的高档豪华品牌轿车服务网络,在所有国际顶级轿车品牌的服务网络中有着突出的优势。 二.市场环境和竞争对手分析 (一)市场环境分析: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居民收入增加,汽车工业受消费结构升级拉动,2002年起进入快速成长时期,汽车行业景气指数直线攀升。经过

全球汽车市场销量数据统计分析报告

全球汽车市场2013年1月销量数据统计分析报告中国汽车市场:1月汽车销量203万辆同比增长46% ???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分析,2013年1月,汽车产销环比和同比均呈明显增长,总体表现好于上月,当月产量超过190万辆,销量超过200万辆,均创历史新高。增长的动力主要是消费市场进一步释放,其中乘用车市场需求增速更为明显。此外,本月工作日较上年同期也多出5天。 ???1月,汽车生产196.45万辆,环比增长10.06%,同比增长51.17%;销售203.45万辆,环比增长12.41%,同比增长46.38%。其中:乘用车生产162.12万辆,环比增长12.40%,同比增长53.88%;销售172.55万辆,环比增长17.95%,同比增长48.68%。商用车生产34.33万辆,环比增长0.21%,同比增长39.58%;销售30.90万辆,环比下降10.97%,同比增长34.75%。 2013年1月中国汽车市场销量(分车型)

?????????????数据来源:中国汽车工业协会 ????亚洲其他国家汽车市场 ????日本:1月新车销售229,333辆 ???日本汽车销售协会联合会和全国微型车协会联合会6日发布的1月国内新车销量数据显示,丰田汽车的混动车“AQUA”同比大增66.6%至22466辆,连续4个月蝉联榜首。 ???排在第二位的是本田的微型车“NBOX”,销量同比上升约1.1倍,为20552辆。丰田混动车“普锐斯”则大降39.1%列第三位。

???去年9月环保车补贴制度结束后,日本国内新车销售陷入低迷,数据显示消费者倾向于购买低价且维护费低廉的小型车和微型车。排在前十位的车型中,有6款为微型车。 ???第四位是大发工业的“MOVE”,该车型去年12月经部分改良后降低了油耗并强化了安全装备。去年9月全面改良上市的日产汽车小型车“NOTE”的销量也增长了约2倍。 韩国:1月新车销售104,377辆 据《韩国经济》2月2日报道,韩国汽车业界1日公布的数据显示,2013年1月份,韩国5家汽车生产企业海外销售汽车651,878辆,同比(下同)增加24.8%;韩国国内销售104,377辆,增加8.2%。现代汽车海外销售362,509辆,增加30.5%;韩国国内销售50,211辆,增加11%。起亚汽车海外销售224,322辆,增加26.8%;国内销售36,250万辆,增加6%。韩国GM出口57,179辆,增加5.9%;国内销售10,031辆,增加24.7%。双龙汽车出口6,585辆,增加21.3%;国内销售4,035辆,增加43.9%。雷诺三星出口1,859辆,减少77.4%;国内销售3,850辆,减少38.0%。 附件:日本公布1月新车销量丰田AQUA居首 据日本共同社2月6日消息,日本汽车销售协会联合会和全国微型车协会联合会6日发布的1月国内新车销量数据显示,丰田汽车的混动车“AQUA”同比大增66.6%至22466辆,连续4个月蝉联榜首。

丰田公司运营管理案例分析

丰田公司运营管理案例分析 一、丰田简介: 公司名称:丰田汽车公司 (TOYOTA MOTOR CORPORATION) 成立日期: 1937年8月28日 员工人数: 68,240人 (集团员工总计338,875人) 注册资金: 3,970亿日元(约为192亿人民币) 经营状况(2013年4月-2014年3月) (母子公司联合结算*) ●营业收入25兆6,919亿日元 ●营业收益2兆2,921亿日元 ●纯利润1兆8,231亿日元 * 联合结算子公司共542家控股相关公司共54家

从上图中可以看出,丰田在全球28个国家和地区(不包括日本本土)总共设有54家工厂,而这其中,美国一个国家就有12家工厂,占比接近20%。 下图是丰田在北美地区的工厂列表 丰田品质:丰田汽车以其享誉全球的丰田品质备受世界各国人民的信赖与喜爱。这归功于丰田人“顾客至上”的理念和由此形成的在开发、生产、销售及服务各领域中的综合实力。通过下图来简要了解一下丰田的生产方式——TPS。

二、导致丰田美国工厂座椅问题的原因 1、座椅挂钩设计问题; 2、供应商供应的座椅挂钩质量存在缺陷; 3、丰田汽车美国公司员工安装操作存在问题。 三、如何解决座椅问题 1、是否是设计问题 首先我们需要确认是否是座椅或座椅挂钩的设计问题导致的。根据案例可知,KFS是丰田汽车公司座椅的唯一供应商,地处日本的Tsutsumi工厂使用同样的设计方式,但是并未遇到类似问题。因此可以判断美国工厂的座椅问题不是由挂钩的设计问题所导致。 2、是否是质量问题 接下来,我们将目标锁定在座椅或座椅挂钩本身的质量问题上。如果确认是产品本身的质量问题,需要迅速与质量管控部门(Quality Control)、进货检查部门、KFS一起讨论解决问题的方法。请KFS限期解决,KFS方面,认真研究出现质量问题的关键点所在并试图改进,而丰田工厂的质量管控部门和进货检查部门则需要改进进货审查的标准,保证在产品到货时能第一时间发现潜在质量问题,避免问题的进一步升级。 3、员工安装操作问题 不可否认,在安装操作环节,也是有可能发生问题的。在确保产品质量无问题的基础上,我们需要检查作业人员是否存在误操作问题。由于Final 2刚刚接受一批新团队成员,新手操作不熟练非常可能导致出现座椅问题。如果确系是该方面的问题,要立刻对作业人员重新进行严格的操作培训,同时加强部门抽查和监管制度,派有经验的老员工在生产线上进行审查和指导。 四、导致丰田座椅问题的根本原因 丰田TPS生产方式的两大核心是自动化和准时化生产。准时化生产即JIT(just in time)生产方式。顾名思义,JIT的核心是“准时化”。而显然,如果某个环节或者零部件出现了潜在问题,就此停止生产线开始审查检测流程的话,必然会导致工期的耽误。这与JIT的初衷是不相符的。丰田汽车公司根据JIT原则,“把故障汽车继续顺着生产线流转下去”,这

《丰田汽车案例—精益制造的14项管理原则》读书笔记(模板)

《丰田汽车案例—精益制造的14项管理原则》读书笔记部门:工号:姓名: 正文: 日本经济如何能够在在30年间飞速发展?日本汽车工业如何能够后来居上、超越汽车强国美国?这其中有许多值得我们思考和学习的东西。 谈到生产管理,我们就不能不提到精益生产(Lean Production)和它的起源:丰田生产系统。 而精益生产核心思想的四大类是现地现物,持续改进,尊重与团队合作,挑战。主要是从这四大类延伸出精益生产的14项基本原则。 丰田模式的基础之一是现地现物,这里主要体现的是亲自动手,不能亲自观察企业的生产流程,就不能发现企业工作流程中不足之处,也就不能发现有利于增加产品附加价值的流程,那么对于企业的成长和发展而言是没有帮助的,这与传统的生产方式是不同的,因为传统的生产方式只是发现现有流程中的不足,而不能创造性的发现使产品价值增加的东西,这对一个企业的发展来说是非常受限的。 而丰田生产模式的核心原则是一个流的流程方式,主要是流程无间断的制造和输送原 材料,而在一个流的的生产流程中最重要的是两大支柱,即准时生产和自动化生产,准时生产是一套原则、工具与方法,它使公司能缩短前置期,针对顾客的特定需要而小量地生产与递送产品。简单地说,准时生产就是在正确时间递送正确数量的正确产品。此生产制度的优点在于使公司能够适应顾客需求的日常变化,这正是丰田公司所需要做到的境界。丰田公司也汲取美国质量管理大师爱德华·戴明(W. Edward Deming)所传授的东西。戴明在日本举办美国质量与生产力研讨会,倡导在企业体系中,实现并超越顾客期望是企业内每个人的工作与责任。他把“顾客”的定义扩大,以包含内部顾客与外部顾客。他视生产线上或流程中的每个人或每个步骤为“顾客”,在正确时间供应他(它)所需要的东西。戴明原则建立在“下个流程是顾客”的基础上。它是准时生产方法中最重要的阐释之一,因为在拉式制度中,它代表前制造流通过去除流程中每个步骤的浪费以缩短前置时间,可以促成最佳品质,降低成本,以及提高安全性与员工士气。程必须遵照后制造流程的需要与指标来操作,否则,就无法做到准时生产。 而在丰田生产模式中生产方式的核心是杜绝浪费,在这个理念里生产浪费是最根本的浪费,因为生过剩也会造成其他环节的浪费,而在传统的生产流程的改进中只是注重局部效率的提高,但是丰田生产模式中不是,在丰田生产模式中在精益改进行动中,由于去除了许多不能创造价值步骤,便能显现明显的改进。同

数据库分析与设计报告(车辆管理系统)

1.需求分析 2.概念结构设计 3.逻辑结构设计 4.物理结构设计 5.数据库的建立和测试 6.数据库运行和维护 《车辆管理系统》数据库设计 班级:11计算机转 学号:1116939040 姓名:王湘萍 一.需求分析 1.1可行性分析 现在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以及车辆作为最为普遍的交通工具,在企业中已经不是单一的存在,由于单位车辆数目的急剧增加,与之相对应的问题随之而生,比如车辆的使用权问题,车辆的费用问题等,不再是简单的少量的数据。为了解决这一系列的问题,我们必须借助于电脑的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和存储能力,如此可以减少人力财力来维护这些数据,可以用更少的投入来换取更佳的数据管理。因此,在这样的情况下,开发单位车辆管理系统是可行的,是必要的。如今,MIS开发已经慢慢的驱向成熟,车辆管理系统也有部分开发,但是都还不是十分完善。现今已经开发的车辆管理系统都是针对以运营为主的具有盈利目的的单位。比如,公交管理、出租车管理、运输公司管理、汽车站点的管理,而这些管理最主要是针对盈利的管理,很少有针对各种汽车使用权、车辆调配等各种普通单位,不是以车辆运营为盈利手段的车辆管理,针对这点,此系统就是适合如今大多数企业管理的车辆管理系统。 通过计算机系统对学校进行全面的管理,满足了学校的现代化管理的要求。 1)经济性 ①系统建设不需要很大的投入; ②可缩减人员编制,减少人力费用; ③人员利用率的改进; 2)技术性 ①处理速度快,准确; ②通过权限的设置,数据的安全性好; ③方便查询; ④控制精度或生产能力的提高 3)社会性

①可降低工作人员工作强度,提高效率,会得到上下员工的一致同意的; ②可引进先进的管理系统开发方案,从而达到充分利用现有资源 1.2需求分析 现代信息技术特别是计算机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使我们的管理模式产生了质的飞跃,网络化管理将成为信息时代的重要标志和组成部分。探索、研究并构建适宜于在计算机网络环境下的管理模式,是我们责无旁贷的使命。 通过调查,要求系统需要具有以下功能: 1)由于操作人员的计算机知识普遍较差,要求有良好的人机界面。 2)由于该系统的使用对象多,要求有较好的权限管理。 3)方便的数据查询,支持多条件查询。 4)基础信息管理与查询(包括车辆信息、用车记录、部门信息)。 5)通过计算机,能够直接“透视”仓库存储情况。 6)数据计算自动完成,尽量减少人工干预。 7)系统退出。 1.3 系统的模型结构 该系统的模型结构如图2.1所示: 图2.1 系统的模型结构 1.4业务流程分析

丰田公司的团队文化案例分析报告

《组织行为学》案例分析报告 案例名称:丰田公司的团队文化 姓名:石茜 学号:1049721400593 专业班级:管研1403班(企管) 指导教师:罗帆 2014年1月10 日

丰田公司的团队文化案例分析报告 1 案例背景 1.1 丰田公司简介 丰田创立于1933年,是日本最大的汽车公司,也是世界十大汽车工业公司之一,早期的丰田牌、皇冠、光冠、花冠汽车名噪一时,近来的克雷西达、凌志豪华汽车也极负盛名。丰田汽车公司是一家总部设在日本爱知县丰田市和东京都文京区的汽车工业制造公司,隶属于日本三井财阀,其创始人丰田喜一郎出生于日本,毕业于东京帝国大学工学部机械专业。1929年底,丰田喜一郎亲自考察了欧美的汽车工业,1933年他在“丰田自动织布机制造所”设立了汽车部,丰田喜一郎的同学隈部一雄从德国给他买回一辆德国DKW牌前轮子驱动汽车,经过两年的拆装研究,终于1935年8月造出了一辆GI牌汽车。自此以后,丰田汽车公司自2008始逐渐取代通用汽车公司而成为全世界排行第一位的汽车生产厂商,其旗下品牌主要包括凌志、丰田等系列高中低端车型等。丰田公司的三个椭圆的标志是从1990年初开始使用的,标志中的大椭圆代表地球,中间由两个椭圆垂直组合成一个T字,代表丰田公司。它象征丰田公司立足于未来,对未来的信心和雄心,还象征着丰田公司立足于顾客,对顾客的保证,象征着用户的心和汽车厂家的心是连在一起的,具有相互信赖感,同时喻示着丰田的高超技术和革新潜力。 1.2 丰田公司的企业文化 正如丰田汽车公司创始人丰田喜一郎所说:“如果每个员工都能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履行职责,就能产生强大的力量,并且这种力量可以形成一个力量环,创造极大的生产力!”丰田公司文化的核心在于五个方面:挑战、持续改善、现地现物、尊重员工和团队合作。 ⑴挑战。二次大战之后,丰田汽车公司创始人丰田喜一郎就提出“三年赶上美国”的目标,于是他们大胆创新,成就了今天的丰田生产方式TPS,仅仅二十年时间,丰田的生产效率从美国同行的八分之一提高到美国同行的五倍。2000年,丰田进一步挑战自我,提出“3年内削减30%的成本”的战略目标,开始实施降低成本的“CCC21”活动,丰田以汽车的173种主要零部件为对象,通过重新整合设计、生产、采购及供应商平台基本实现了该目标。 ⑵持续改善。在丰田生产线上设有一种安灯系统,任何一个人只要发现异常情况,他都可以凭自己的判断决定拉下安灯,让生产线停下来,使问题得到解决,避免将问题产品流入下工序。正是这样的行为方式帮助丰田建立了一个问题曝光

汽车行业的分析报告

1、2010年全球汽车行业概况 2010年无疑是全球汽车行业复苏的一年,根据德国汽车联合会公布的数据显示,2010年全球轿车销量比上一年增长12%,总数超过6170万辆,家用小汽车迅猛增长成为全球车市的主要推动剂。 从搜狐汽车研究室对2009-2011年主要国家汽车销售增长率与未来预期统计中可以看出,2009年欧美发达国家汽车市场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最大,多数出现负增长,而在新兴市场,除俄罗斯外均获得快速增长,中国和印度成为增速最快的国家。 2010年,北美市场对汽车的需求有所改善,汽车行业逐渐恢复增长;欧洲国家市场表现依旧疲软,在欧洲汽车销量前五位的国家中,除英国、西班牙年度销量微幅增长外,其他国家均呈现负增长;而亚洲及新兴市场却一片繁荣,领跑全球汽车市场,印度尼西亚增速最快,中国、印度依旧保持飞速增长,俄罗斯开始恢复性增长,巴西增速稳定。 2011年,由于全球经济依旧面临诸多不确定性因素,多数国家纷纷调低2011年销量增长目标,其中法国、英国、日本作出负增长的预期。根据德国汽车联合会预计,2011年全球汽车销售市场将继续保持增长态势,但对增长幅度表示谨慎,欧洲最大的汽车生产商德国大众汽车公司预计,2011年全球轿车销量将增加5%。 2、2010年三大汽车制造商分析(行业地位、公司领导人特质、公司经营理念、公司产品简介等)。 2.1、丰田汽车公司 2.1.1、行业地位 丰田汽车公司宣称受益于全球日益增长的汽车需求,2010年该公司在全球范围内的汽车销量提高了8%至842万辆,成为全球第一大汽车集团。 丰田汽车公司表示,该公司2010年842万辆的销量数据包括了其附属公司大发(Daihatsu)和日野(hino)的销量,若不将这两家公司销量算计在内,丰田(包括雷克萨斯)2010年的销量为753万辆,同比增幅为8%。 2010年,丰田控股51%的大发汽车公司销量增长了4%至78.3万辆,而丰田旗下日野销量增长了35%至10.7万辆。2010年丰田在日本国内汽车市场的销量增幅为14%,而海外市场的6%增幅低于该水平。 2.1.2、公司领导人的特质——丰田喜一郎 1895年,丰田汽车创始人兼领导人丰田喜一郎出生于日本,毕业于东京帝国大学工学部机械专业。1929年底,丰田喜一郎亲自考察了欧美的汽车工业。1933年,在“丰田自动织布机制造所”设立了汽车部。丰田喜一郎的同学从德国给他买回一辆德国DKW牌前轮子驱动汽车,经过两年的拆装研究,终于1935年8月造出了一辆GI牌汽车。该车是二冲程双缸,木制车身,车顶用皮革缝制。随着时光流逝,正是由于丰田创始人的的这种拼搏干劲,才促使了丰田集团上下齐心协力,积极发展集团事务,才能够取得如此之大的成就。 2.1.3、公司经营理念

丰田企业家领导力成功案例分析

学院:机械学院 专业:机械工程及自动化班级:机自1002班 姓名:朱长发 学号:0401100227

当今社会变化日新月异,变化神速。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中国经济全面与国际接轨,中国企业站在全球商业竞争的舞台。目前世界500强企业已有400多家落户中国,中国企业需要以全新的视野重新考量竞争。这给我们现代企业的管理者提出来更高的要求,人与企业的发展同样,关键是人的发展要跟得上时代的步伐,管理者的素质要得到不断的提升。一名成功的企业领导者需要已经不再试仅仅的是冒险精神。 要成为一个成功的领导者,首先必须要加强自身素质的培养,注重素质能力建设。 一、哲学家的思维:“哲学是黄昏后才起飞的猫头鹰”,黑格尔的这一句名言提示了哲学是反思的、回忆的、历史的。而哲学家就象一个思维清晰的老头,他们饱经沧桑,看透世间万物。哲学家头脑的动态思维方式表现为三点: 1)动态思维——唯一不变的是变化。 2)以“本质”为灵感源泉——寻找不可撼动的“1”。 3)删繁就简——简单的才是最美的。哲学家头脑侧重于动态思维方式,其特点是思维以动态逻辑为界面,凡事喜欢追本溯源,善于通过把握事物的本质和核心来解决问题。而哲学家的这种思维模式对一个优秀的企业家而言是不可或缺,至关重要的。 二、经济学家的头脑:以经济现象和经济事实为专门研究对象的人士就是我们所说的经济学家。企业本身就是一种经济组织,是经济学家研究的对象之一。一个优秀的企业家就必须象经济学家一样,不仅要清楚经济现象,也要清楚经济环境和经济实体,清楚自己企业所处的环境,只有清楚的认清了自己,认清了环境,才能更清楚的知道如何去做。 三、政治家的眼光:一个优秀的政治家,必定是眼光长远的,他不仅能看到过去,现在,更能看到明天,未来。一个优秀的企业家也理当如此,他不仅需要看清楚现在,更需要看到未来三五年,甚至二十年。远的不说,就拿这次经济危机来讲,在危机爆发前,马云先生不就是“过冬论”之信吗?并积极做好充分的准备,所以当一大批企业倒闭、亏损、现在才高喊过冬的时候,而早在去年7月底,马云先生就早有先见之明,据说阿里曾存现金高达60亿之多,并停止一切投资行为。 四、军事家的胆略:一个优秀军事家最基础的就是拥有过人的胆略和魄力。胆、识、才是一个人最大的财富,胆排第一,也有话说:有胆有识,胆在前,德才兼备,德为先,说明的都是同一个问题。试想,如果一个企业家,而对一个项目和决策时,如果瞻前顾后,犹豫不决,唯唯诺诺,又何以称之为一个优秀的企业家?又何以堪当一个优秀的企业家? 五、外交家的纵横:外交家八面玲珑、左右逢源、妙语连珠、出口成章,能处理各种危机,能应对各种场合,能化解各种矛盾,能平衡各种关系。要成为一个优秀的企业家,又何不须如此?如若不如此,又如何应付企业错综复杂的各种事务和局面? 六、谋略家的深沉:谋略家深沉老练、进退有度、恩威并济、纵横捭阖、明

别克汽车营销策略案例分析报告

别克汽车营销策略案例分析报告 一、别克背景介绍 1.别克品牌 别克汽车的创始人大卫·别克(David Buick)在1899年前就开始研制汽油发动机,并于1900年研制出第二辆汽车,但直至1903年别克汽 车公司才正式成立。该公司以技术先进着称,曾首创顶置气门、转向信号 灯、染色玻璃、自动变速器等先进技术。 别克旗下包括众多知名车型:凯越、英朗、君威、GL8及雷昂达等。 别克在美国的汽车历史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它是美国通用汽车公司的 一大台柱,带动了整个汽车工业水平的进步,并成为其他汽车公司追随的 榜样。 1908年,凭着8000多辆的生产总量,别克成为美国汽车业的一匹“黑马”。在别克成功的基础上,杜兰特于当年创立了一个集团公司,这就是当今世界最大的汽车工业公司--通用汽车公司。 2.上海通用别克发展记事 在1908年9月16日,在Billy Durant的领导下,通用汽车公司(General Motors Company)成立并合并了别克汽车公司(Buick Motor Company)。 1929年,别克buick在上海设立了第一家销售办事处。今天,同样在这个城市,别克buick亦成立起新的公司上海别克。 1997年6月12日,总投资约为亿美元的上海通用汽有限公司成立。 1999年12月17日,第一辆别克商务车GL8下线。 2000年12月12日,第一辆赛欧下线。

2002年12月2日,年产销量超过十万辆。 2002年12月26日,推出别克君威系列。 2003年4月19日,推出别克凯越系列。 2003年7月7日,第30万辆别克下线。 2004年6月7日,发布凯迪拉克品牌。 2004年3月7日,上海通用汽车、上汽集团和通用汽车中国公司联合重组沈阳金杯通用汽车成立公司。 2004年3月7日,上海通用汽车、上汽集团和通用汽车中国公司联合重 组山东大宇汽车发动机有限公司。 2004年12月17日,推出别克荣御系列。 2005年1月18日,发布雪佛兰品牌。 2005年2月21日,推出新赛欧、景程系列。 二、.别克汽车营销环境分析 1宏观环境分析 上海通用汽车有限公司成立于1997年6月12日,由上海汽车工业(集团)总公司、通用汽车公司各出资50%组建而成,公司位于上海市浦东金桥出口加工区,占地面积80万平方米,是中国三大着名的汽车合资公司之一。 2经济环境 经济环境,是指社会购买力,包括个人购买力和社会集团购买力,经济因素的影响对汽车销售市场的影响非常大。在2004年,中国GDP人均超过4000美元的城市已超过28个。按照国际经验,人均GDP达到4000美元的时候,就是汽车进入家庭的时候了,这是发达国家进入私人消费汽车时期具有的普遍规律。所以中国的汽车市场在经过2003的一波井喷后,经过5年的高速发展后,在2008年增速放缓。受美国次贷危机的影响,美国市场经济步入萧条,欧洲市场增长乏力,中国作为一个新兴的市场,正处于发展期,市场巨大,但目前受世界经济的影响,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