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古诗《清平乐村居》教学设计

古诗《清平乐村居》教学设计

古诗《清平乐村居》教学设计
古诗《清平乐村居》教学设计

清平乐·村居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课文的意思,想象课文所描绘的情景,并在说的基

础上写下来。

教学重难点;体会诗歌的意境,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一、复习导入,引入新知。

1.师:之前,我们学习了《牧童》和《舟过安仁》两首诗,诗中哪个孩子给你留下了深刻印象?这节课,我们再来认识另外几个孩子,走进他们的生活。

二、揭示课题,获得知识

1.板书课题,读题目,说说它与以往我们学习的古诗题目有什么不同?

2.师:除了题目的不同,还有什么不同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出示古诗《村居》和《清平乐·村居》让学生进行比较。

3.教师总结词的概念。

三.初读诗词,探究释义。

1.自由朗读诗词,读准字音,注意节奏的划分。

2.指名读,全班齐读。

3.教师:在古代,词就是配乐而唱的一种诗题,今天我们也

来段无声伴奏,教师打拍子,学生跟读,把握韵律感。

师:谢谢同学们的配合,和你们合作真是件愉快的事。老师相信同学间的合作也定是愉快幸福的。

4.小组合作学习,逐字,逐词,逐句分析诗词。

5.教师相机点拨字词。

三.品读诗歌,感悟诗情

1.诗中给我们介绍了哪些人物?(老夫妻,三个儿子)

2.最能突出一家人心情的字是?(醉)

3.老夫妻在做什么?他们在相媚好些什么内容,两人一组,自由结合,演一演。

师:幸福的老夫妻,他们或许在交流着曾经的相识,今日的相伴,明日的相守。让他们快乐的不仅是他们白头偕老的爱情,还有他们性格各异的孩子。

4.角色转换,分别请三个孩子来扮演大二,二儿和小儿,读读你们在做什么?其余同学说说你从他们的身上感受到了什么?

4.教师采访三个“儿子”

(1)问大儿;勤劳能干大儿,当你为农活忙碌时,你们的父母正在饮酒逗趣,你会怎么想?

(2)二儿:心灵手巧的二儿,此情此景,你又会怎么想?

(3三儿:顽皮可爱的小儿,你问什么不去帮哥哥干活呢?看到饮酒作乐的父母你想说什么?

5.此刻,父母的醉意除了来自酒精,还来自什么?

6.让我们带着醉意读读诗歌。

7.让我们来看看幸福之家的图片,图中贯穿一处景,文中反复出现的一个字是?

(溪)

8.多次出现重复吗?点出作者的观察顺序。(由远及近)

8.聆听溪水的声音谈谈你的感受。

9.溪水在奏曲,还有什么也在奏响美丽的歌曲。

10.溪水缓缓向前流去,正如一家人的幸福快乐从未间断,源远流长。

11.让我们随着溪水声,再读这首和谐的歌。

12.这幸福的五口之家他们的住所如何?(茅檐低小)

13. 生:他们的居住环境简陋。

14.那这仅仅是一座简陋的茅草屋吗?请同学们完成填空“虽然这是一座()的茅草屋,但也是一座()的茅草屋。四.点名诗歌背景,升华情感

1.师:原来幸福与富贵没有关系,原来幸福是件很简单的事情,原来幸福就是一家的相伴,原来幸福就在身边。

2.我们感谢诗人用简单的词句带给我们美的享受,可老师也有一个疑问:诗人为什么要写这首诗词?写这个五口之家呢,让我们来猜一猜。

3.教师出示作者的写词的时代背景,全班齐读,谈感受。

教师引导学生填诗,在一个明媚的午后,作者独自在溪边漫步看到(),听到(),还看到老夫妇的三个儿子()。

4.让学生思考、填空。看到眼前( )的一家人,作者想到()。

五、总结

1.师总结;乡村条件差,但环境优美,民风淳朴,夫妻恩爱,孩子勤劳,生活温馨让人陶醉,你们能通过朗读把词中的情趣读出来吗?

2.配乐朗读。

《村居》教学设计

《村居》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背诵这首古诗。 2、了解古诗的大概内容,理解一些字的含义,体会诗中的韵律美。 3. 通过反复朗读,展开想象来理解古诗的意思。感悟其中的意境美。 4. 培养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 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指导学生通过朗读、想象,感受古诗的语言美和情境美,帮助学生积累丰富的语言材料。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 欣赏图画猜古诗。 最近中央电视台一款古诗词的节目《中国诗词大会》,激起了同学们学习古诗,欣赏古诗的热情。今天我们就看图猜诗:图中的景物能用哪两句诗来形容呢? (出示课件上的图片,请同学们看图猜诗。)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这就是古诗词的魅力。今天我们就再来学习一首新诗《村居》 版书村居介绍作者:高鼎。 二:整体感知读古诗。

1 这首诗描写的是哪个季节?你是从诗中的哪些词语读出来的? 2 自渎古诗。 3 指名读古诗,随堂纠字音,识字。重点指导读:堤趁鸢 4 交流汇报:这首诗写的是春天,从这些词读出来的 草长、莺飞、二月天、杨柳、春烟、东风、放纸鸢 三:想象画面吟古诗。 (一) 学习古诗一二句。 1 我们随着高鼎的脚步,来到了这个美丽的小村庄,首先映入你眼帘的是什么? (草)怎么样?(草长)。这个词让你仿佛看到了什么画面? A 小草钻出了地面。 B 小草好绿啊! C 小草长的很茂盛。 伺机指导朗读。 2 春天是有声有色的,你们能听到鸟的叫声吗?指导读好“莺飞” “草长莺飞”已经成为了春天的代名词,好一个草长莺飞的春天啊!指导读好第一句。 3 看着满眼的绿色,听着婉转的鸟鸣声,作者不知不觉来到了“堤”上。理解“堤”。堤上杨柳婀娜多姿。回忆贺知章的《咏柳》。 那高鼎笔下的杨柳用了一个什么字就把杨柳写活了?

古诗村居教学设计

古诗《村居》教学设计 一年级级组乔丽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认识本课生字,会写“忙”字,会认本课生字。正确流利地朗诵古诗、背诵古诗 【过程与方法】能用小组合作、朗读体会、借助图画想象诗中所描绘的情境等方法理解词语、诗句的意思,读懂古诗。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诵读理解的过程中感受春天景色的美丽,激发学生细心观察生活、热爱春天、热爱大自然之情。 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生字的音、形、义;正确、流利地诵读古诗。 难点:通过朗读,培养学生感受美、欣赏美的能力,并通过想象领悟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课件播放歌曲《春天在哪里》。 2、春天是一首歌,春天是一幅画。谁能用一些词语,一句古诗,背有关春天的课文来赞美一下春天呢?(学生发言)今天,老师还想带大家到一首古诗中去找一找小山村的春天。板书课题:村居 二、初读古诗,随文识字。

1、请大家自由读古诗,用自己的学习符号标记应重点注意的地方。(如不认识的字、不懂的词、难写的字等) 2、大家瞧,这么多的风筝多美呀,你能将它们放飞得更高吗?(指名认读生字) 3、同学们真不错,将漂亮的风筝都放上了天。让我们再来认认它们! 4、抽生读诗,读出节奏和感情。 5、全体齐读。 三、品读古诗,感悟诗意。 乡村的春天到底在哪里呢?其实就在我们的眼睛里。抽生读前两行。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师:早春二月的小山村是冰冷沉静的吗?它有怎样的美景? 1、“二月天”是什么意思?你看到了什么?生汇报。 2、(课件上的诗句)你能把你看到的这些带上自己的感受读出来吗?指名读诗。重点引导学生通过“长”“飞”“拂”“醉”等字眼体会早春二月的勃勃生机。 3、瞧,草儿吐出嫩绿的新芽,黄莺也飞来快乐地歌唱,河堤上的杨柳也陶醉在这迷人的春色中,在春风的吹拂下轻轻柔柔的。我们的小山村变成了一个充满生命力的世界。想配合这美丽的画面再来读读吗? 4、在这样醉人的春光里,孩子们会做些什么呢?你能把后两句读给大家听吗?。

(完整版)二年级下册古诗二首教学设计

1古诗二首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会认11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理解古诗含义,想象画面,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中春天的美景。 【过程与方法】 1.让学生在语境中整体认读、自主识字,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识字。 2.借助画面理解词语和诗句的意思,小组合作朗读、想象、体会。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春光的美好和乡村儿童生活的情趣,激发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感情。 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句,背诵古诗。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课时目标 1.会认“莺、拂、堤、柳、醉”5个生字,会写“诗、村、童”3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村居》,背诵古诗《村居》。 3.理解古诗《村居》,感受春光的美好和乡村儿童生活的情趣。 二、激趣导入 在二三月间,公园里、学校中,到处都是春暖花开的景象。今天,老师想带大家到一首古诗中去找一找小山村的春天,大家跟随老师一起吧!(板书课题:村居) 四、自读古诗 1.请大家自由读古诗,用自己喜欢的学习符号标记应重点注意的地方。(如不认识的字、不懂的词、难写的字等) 2.(出示风筝图)大家瞧,这些风筝多美呀,你能将它们放飞得更高吗?(指名认读

生字) 提示:“莺”的韵母是“ing”,不要念成“in”。 “堤”的声母是“d”,不是“t”。 3.同学们真不错,将漂亮的风筝都放上了天。让我们再来认认它们!(齐读生字) 4.自读古诗,想一想:古诗描绘了怎样的画面? 5.小组交流。 五、品悟古诗 (一)学习第1、2句。 出示: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师:早春二月的小山村是冰冷沉静的吗?它有怎样的美景? 1.自由读读古诗,你会有很多发现的。 2.学生自由读第1、2句。 3.你看到了什么?分组交流。 4.你能把你看到的景物带上自己的感受读出来吗?(指名读第1、2句) 重点引导学生通过“长”“飞”“拂”“醉”等字眼体会早春二月的勃勃生机。 5.瞧,早春二月里,草儿吐出嫩绿的新芽,黄莺也飞来快乐地歌唱,河堤上的杨柳仿佛陶醉在这迷人的春色里,在春风中轻拂堤岸。我们的小山村变成了一个充满生命力的世界。你们想配合这美丽的画面再来读读吗?(指名读) 6.你还有什么发现,有什么感受?能说给大家听吗?(生汇报) 7.这么多美妙的感受,我想大家一定能读好这两句诗的。(生齐读第1、2句) (二)学习第3、4句。 出示: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1.你能读好它吗? 2.自由读这两句古诗。

古诗《村居》教学设计

《村居》教学设计 一、教学思路与教学理念 【教学思路】 《村居》洋溢着浓郁的生活气息。农历二月,地面青草生长,空中莺儿飞翔,堤岸上杨柳飘拂,人们陶醉在大好春光里。放学回来的孩子们,忙趁着东风放起风筝。在学习时,我们可以先借助拼音帮孩子读通诗句,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观察图,对照图简单大致地说说诗句的意思,说说春天的美景,如嫩绿的小草,飞翔的莺儿,飘拂的柳枝,说说飞奔的儿童放风筝的情景等,从而体会一二两句中春景的美好,三四句中孩子的喜悦。当然,这首诗重点在于背诵,所以读是关键,增加语言积累即可。 【教学理念】 以读为主,以评价促发展,在读与评价相结合中感悟诗文的声调,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从而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在全面提高语文素养中发展学生的个性。 二、教学背景分析 【教材分析】 《村居》是清代诗人高鼎写的一首风景诗,全诗如一幅美丽的风俗画:乡村的二月,天气暖和起来。春光明媚,和风丽日,青草生长,鸣莺翩飞。春风吹动下,垂柳的枝条正拂着堤岸,仿佛陶醉在融融的春光中。白昼渐渐长了,儿童沐

浴着春光,呼吸着新鲜空气,奔跑着放飞风筝。诗人抓住早春二月的特点,以精练的语言勾画出一幅春光明媚、生机勃勃的“乐春图”:景、人、事融为一体,充满了生活情趣,字里行间透出诗人对春天来临的喜悦和赞美。 【学情分析】 这是学生开学后要学习的第一篇描写春天的课文,也许这个时候学生还沉浸在冬的寒意中,所以教师可以借助学生在上学期古诗诵读大赛中的成功,体验到品读古诗的快乐,把学生带入《村居》迷人的意境之中。 【教法与学法分析】 1、教法:创设情景,进行层进式的引导与点拨。 2、学法:自主学习,主动探究,感悟诗意诗情。 三、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了解生字组成词语的大意。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能力目标】 能联系课文内容理解诗句的大意,在朗读、感悟中想像诗中描绘的情景。 【情感目标】 借助课文的语言材料,感受田野春光的美好和农村儿童生活的情趣,激发热爱大自然,珍惜童年的美好感情。

二年级语文下册 古诗二首教案

1古诗二首 教材分析 《古诗二首》编排了两首古诗,它们从不同的观察角度描写了春天。 《村居》描写了诗人居住在乡村时见到的春天的美景和放学后孩子们放风筝的情景;《咏柳》是首咏物诗,描写了早春二月的杨柳,借柳树歌咏春天。 学情分析 二年级的学生对春天已有了自己的感受,能较好地与课文产生情感上的共鸣。教师可利用这一点,激发课堂教学的情趣,真正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古诗教学达到魅力无穷、活力四射的境地。所以,在本课的古诗教学中,要以读为主,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在读中进入到诗歌所营造的意境中去,在读中意会,读中感悟,读中体验,在读中积累语言,培养语感。 教学建议 学习本课,可引导学生先自读自悟,借助文字想象诗中的画面,然后再看图,感悟图文相通之处。还可先引导学生依据插图来体悟课文,把课文与图意融为一体,再启发学生思考和想象,加深对诗句的领会、理解,从而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会认11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理解古诗含义,想象画面,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中春天的美景。 【过程与方法】 1.让学生在语境中整体认读、自主识字,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识字。

2.借助画面理解词语和诗句的意思,小组合作朗读、想象、体会。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春光的美好和乡村儿童生活的情趣,激发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感情。 重点难点 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句,背诵古诗。 难点 1.想象画面,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中春天的美景。 2.感受春光的美好和乡村儿童生活的情趣,激发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感情。 教学准备 教师:古诗的配乐曲子,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彩笔及画纸。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会认“莺、拂、堤、柳、醉”5个生字,会写“诗、村、童”3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村居》,背诵古诗《村居》。 3.理解古诗《村居》,感受春光的美好和乡村儿童生活的情趣。 重点难点 重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一年级下册 《村居》教学设计

一年级下册《村居》教学设计《村居》这首诗写的是诗人居住农村亲眼看到的景象。早春二月,草长莺飞,杨柳拂堤,儿童们兴致勃勃地放风筝。有景有人有事,充满了生活情趣,勾画出一幅生机勃勃的“乐春图”。全诗字里行间透出诗人对春天来临的喜悦和赞美。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生字,会写“散、归、趁”3个生字,会认3个生字。 2、通过朗读,培养学生感受美、欣赏美的能力,领悟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能有感情地诵读古诗。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生字的音、形、义;正确、流利地诵读古诗。 难点:通过朗读,培养学生感受美、欣赏美的能力,并通过想象领悟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具准备: 朗诵音频、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在二三月间,公园里、学校中,到处都是春暖花开的景象。今天,老师还想带大家到一首古诗中去找一找小山村的春天呢! 板书课题:村居

二、自读古诗 1、请大家自由读古诗,用自己的学习符号标记应重点注意的地方。(如不认识的字、不懂的词、难写的字等) 2、大家瞧,这么多的风筝多美呀,你能将它们放飞得更高吗?(指名认读生字) 提示:“莺”的韵母是“ing”,不要念成了“in”。 “趁”是的韵母是“en”,不是“eng”。 3、同学们真不错,将漂亮的风筝都放上了天。让我们再来认认它们! 4、进行自学,想一想用什么方法记住字形。 5、互相交流。 6、师针对难字进行指导。 三、品悟古诗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师:早春二月的小山村是冰冷沉静的吗?它有怎样的美景? 1、自由读读古诗,你会有很多的发现的。 2、学生自由读诗。 3、你看到了什么?生汇报。 4、(小黑板上的诗句)你能把你看到的这些带上自己的感受读出来吗?指名读文。 重点引导学生通过“长”“飞”“拂”“醉”等字眼体会早春二月的勃勃生机。 5、瞧,草儿吐出嫩绿的新芽,黄莺也飞来快乐地歌唱,河堤上的杨柳也陶醉在这迷人的春色中,在春风的吹拂下轻轻柔柔的。

古诗两首《村居》《咏柳》教案

1古诗二首 教案设计 设计说明 《村居》和《咏柳》都是以春天为题材的古诗。寥寥数语,勾画出两幅生机勃勃的“乐春图”“赞春图”。本课教学,坚持“以读代讲,读中悟情”的教学理念,重点引导学生在识字的基础上,通过多种形式的读,多层次的读,感知诗意,感悟诗情,受到美的熏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会认11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理解古诗含义,想象画面,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中春天的美景。 【过程与方法】 1.让学生在语境中整体认读、自主识字,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识字。 2.借助画面理解词语和诗句的意思,小组合作朗读、想象、体会。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春光的美好和乡村儿童生活的情趣,激发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感情。 重点难点 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句,背诵古诗。 难点 1.想象画面,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中春天的美景。2.感受春光的美好和乡村儿童生活的情趣,激发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感情。 课前准备 1.制作多媒体课件及字卡、词卡。(教师) 2.预习课文,完成预学案作业。(学生)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插图引入,激发兴趣 1.话题引入:美丽的春天悄然来临,在这样一个美好的季节里,你们都喜欢做哪些活动?当时的心情怎么样? 2.学生自由交流。 3.课件出示课文插图,引导学生按照一定的顺序观察画面,说清楚画面上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并猜测他们当时的心情。 4.引出课题:清朝诗人高鼎目睹了这一画面,有感而发,作了一首诗。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村居》。(板书课题) 5.学生朗读课题,并按自己的想法说说“村居”是什么意思。(“村居”就是在农村居住。)

二年级下册语文古诗二首教案

古诗二首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古诗二首》编排了两首古诗,它们从不同的观察角度描写了春天。 《村居》描写了诗人居住在乡村时见到的春天的美景和放学后孩子们放风筝的情景;《咏柳》是首咏物诗,描写了早春二月的杨柳,借柳树歌咏春天。 学情分析 二年级的学生对春天已有了自己的感受,能较好地与课文产生情感上的共鸣。教师可利用这一点,激发课堂教学的情趣,真正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古诗教学达到魅力无穷、活力四射的境地。所以,在本课的古诗教学中,要以读为主,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在读中进入到诗歌所营造的意境中去,在读中意会,读中感悟,读中体验,在读中积累语言,培养语感。 教学建议 学习本课,可引导学生先自读自悟,借助文字想象诗中的画面,然后再看图,感悟图文相通之处。还可先引导学生依据插图来体悟课文,把课文与图意融为一体,再启发学生思考和想象,加深对诗句的领会、理解,从而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会认11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理解古诗含义,想象画面,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中春天的美景。 【过程与方法】 1.让学生在语境中整体认读、自主识字,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识字。 2.借助画面理解词语和诗句的意思,小组合作朗读、想象、体会。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春光的美好和乡村儿童生活的情趣,激发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感情。 【重点难点重点】 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句,背诵古诗。 难点 1.想象画面,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中春天的美景。 2.感受春光的美好和乡村儿童生活的情趣,激发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感情。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学生课外积累的文字、图片等。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积累词语 在二、三月间,公园里、学校中,到处都是春暖花开的景象。今天,老师还想带大家到一首古诗中去找一找小山村的春天呢!(板书课文题目:村居) 1.学生朗读课文题目。 2.课件出示作者简介。 高鼎,清代后期诗人。字象一,又字拙吾,仁和(今浙江省杭州市)人。高鼎生活在鸦片战争之后,大约在咸丰年间(1851-1861),《村居》是他写的一首有名的有关放风筝的诗。著有《拙吾诗稿》。 二、自读古诗 1.请大家自由读古诗,用自己喜欢的符号标记应重点注意的地方。(如不认识的字、不懂的词、难写的字等)(课件出示易读错的字) 提示:“莺”的韵母是ing,不要念成in 。“趁”的韵母是en,不是eng 。“鸢”不要读成yān。 2.课件展示节奏划分,引导学生掌握古诗的节奏。 节奏划分:草长莺飞/二月天, 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 忙趁东风/放纸鸢。 同学们在朗读的时候语速要稍慢,读出对春天的赞美之情,要带着活泼、开心的语气。 学生反复读诗。接受快的同学可以试着背诗。 3. 进行自学,想一想用什么方法记住字形。 学生汇报交流。 例:诗=讠+寺(寺庙旁有人在说话) 村=木+寸 童=立+里 3.教师针对会写字进行书写指导。 诗:按照左窄右宽的结构书写,“寺”不要丢掉最后一点。 村:按照左窄右宽的结构书写,木字旁最后一笔捺变为点。 童:按照上小下大的结构书写,“里”横画较多,注意在田字格里的布局。 4.交流快速背诗的方法。

古诗新唱《村居》教学设计

古诗新唱《村居》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1.学唱古诗新唱歌曲《村居》,感受歌曲欢快活泼的情绪,能用轻松,跳跃的声音演唱歌曲。 2.能在古诗吟唱中真正感受学习古诗的独特兴趣,领略古诗的美感。 3.能够进行简单的创作,为古诗配上几小节的旋律。 教学重点: 能用轻松、跳跃的声音演唱歌曲,感受歌曲欢快活泼的情绪。 教学难点:简单的旋律创作 教学准备: 钢琴课件多媒体设备 教学过程: 一发声练习 今天,请同学们模仿可爱活泼的小鸟跟随老师一起来唱歌吧。 1 =c 2/4 1 2 3 4 ∣5 - ∣ 5 4 3 2 ∣1 - ∣∣ (师)小鸟唱歌(生)li li li li li 由c 调移至f调,半音上行,要求声音集中,跳跃,有弹性。 二歌曲教学 1 播放课件 师:请同学们观看几幅图,想想这可能是哪首古诗的画面?

生:《村居》 师:请同学们有感情地朗读这首古诗。 师:请同学们听听老师是怎样朗读的?(师一边敲双响筒,一边按歌曲的节奏朗读),让学生感受古诗和歌曲不同的韵律。 师:你觉得老师念的跟你们有什么不一样? 生:老师念的更有节奏感,像唱歌一样。 2 播放歌曲范唱,熟悉歌曲。 师:听,这首古诗还能唱呢! 3 学唱歌曲 (1)学唱第一乐段:先听老师弹旋律,心里默唱,然后跟琴演唱。 (2)学唱第二乐段: 音准练习 1 6 1 6 6 5 1 5 5 4 2 4 请同学们跟着老师边做柯尔文手势边唱音符,利用手势的高低变化帮助学生掌握音准。 然后,将歌词带入演唱。 (3)学唱第三乐段: 师:请同学们听第三乐段,请说出跟哪个乐段非常相似?师:哪句不一样? 生:最后一句不一样。

师:你能跟着老师的琴模唱一遍吗? 老师及时进行纠错:这里的半拍休止你唱对了吗? 师:老师用两种不同的方法演唱,请你分辨,哪种是正确的? 生:第二种 教师用扯风筝线的比喻,告诉学生风筝快掉下来了,请你赶快帮忙扯一下,试试,它是不是有飞高了呢?(运用形象的比喻,让学生唱好八分休止符) 请你跟老师的琴演唱一遍。(唱到休止符的地方做扯风筝线的动作) 师:第三乐段的音比第一乐段高还是低? 生:高 师:为什么要比第一乐段高?它要表现怎样的情绪?(让学生通过旋律线的高低对比,感受到情绪更加高昂。) (4)完整演唱歌曲,及时进行纠错。 (5)请同学们讨论,怎样演唱才能更好地表现歌曲欢快的情绪? (6)请同学们跟着伴奏音乐演唱,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现歌曲。 三拓展部分 1 观赏《春晓》的演唱视频,进一步感受古诗新唱的魅力。 2 请你为古诗《村居》配上旋律,试着唱一唱。 师:古诗可以变得这么好听,请你们也试一试当一回作曲家吧!听听哪位同学哼出来的歌最美。

2018新部编本二年级下册语文第1课 古诗二首 《村居》-教学设计

《村居》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村居》是清代诗人高鼎写的一首风景诗,全诗如一幅美丽的风俗画:乡村的二月,天气暖和起来。春光明媚,和风丽日,青草生长,鸣莺翩飞。春风吹动下,垂柳的枝条正拂着堤岸,仿佛陶醉在融融的春光中。白昼渐渐长了,儿童沐浴着春光,呼吸着新鲜空气,奔跑着放飞风筝。诗人抓住早春二月的特点,以精练的语言勾画出一幅春光明媚、生机勃勃的“乐春图”:景、人、事融为一体,充满了生活情趣,字里行间透出诗人对春天来临的喜悦和赞美。 学情分析: 这是学生开学后要学习的第一篇描写春天的课文,教师可以借助学生在上学期古诗诵读大赛中的成功,体验到品读古诗的快乐,把学生带入《村居》迷人的意境之中。 教学目标 1、会认“村、居、醉、烟、童”5个生字,会写“忙”这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通过反复朗读,感受诗中春天的美好情景以及孩子们快乐活泼的形象。 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会本课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难点:感受诗篇的语言美和情境美,帮助学生积累丰富的语言材料。 教学准备 教具:多媒体课件、课文插图等。 学具:关于春天的资料卡片等。 教法:创设情景,进行层进式的引导与点拨。 学法:自主学习,主动探究,感悟诗意诗情。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初读全诗,学习前两行诗及其生字。 教学重点:理解古诗第一二行,有感情的朗读背诵,学习生字。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揭题:(出示本课插图)同学们,这幅图上描绘了什么季节,小朋友们在做什么呢?对了,在草绿花红的春季,小朋友们在快乐的放风筝。早在清朝,诗人高鼎就作了一首七言诗《村居》,描写了在绿草青青、黄莺啼叫的春季里,河边的杨柳在微风吹拂下轻轻摇摆,人们陶醉在春意盎然的美

村居教案

村居 教材分析: 《村居》是清代诗人高鼎写的一首风景诗,全诗如一幅美丽的风俗画:乡村的二月,天气暖和起来。春光明媚,和风丽日,青草生长,鸣莺翩飞。春风吹动下,垂柳的枝条正拂着堤岸,仿佛陶醉在融融的春光中。白昼渐渐长了,儿童沐浴着春光,呼吸着新鲜空气,奔跑着放飞风筝。诗人抓住早春二月的特点,以精练的语言勾画出一幅春光明媚、生机勃勃的“乐春图”:景、人、事融为一体,充满了生活情趣,字里行间透出诗人对春天来临的喜悦和赞美。 学情分析: 这是学生开学后要学习的第一篇描写春天的课文,教师可以借助学生在上学期古诗诵读大赛中的成功,体验到品读古诗的快乐,把学生带入《村居》迷人的意境之中。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能联系课文内容理解诗句的意思,口述、这首诗所描绘的情景。 2、过程与方法: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借助课文的语言材料,感受田野春光的美好和农村儿童生活的情趣,体会到诗人对春天的赞美之情,激发热爱大自然、珍惜童年的美好感情。 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教学难点: 指导学生通过朗读,了解古诗所描绘的画面,理解诗句。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春天已经悄悄的来到了我们的身边,草青了,树绿了,花儿开了小鸟在唱着欢快的歌。多么美好的春光啊!古人为此写下了许多精彩美妙的诗篇,那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高鼎的《村居》吧! 释题:村居的意思就是在农村居住。 了解作者,简介作者。

高鼎是我国清代咸丰年间的诗人.虽然有关他的生平及创作情况历史上记录下来的很少,但他的一组《村居》却使他名传后世. 二、初读全诗,读准读通,整体感知。 高鼎在古诗中描绘了怎样的一幅画面呢? 让我们先借助拼音把古诗读一读,读准字音,把诗句读流畅。并注意停顿,读出节奏和韵律。 完整地说古诗所描绘的画面。(早春二月,小草长出了嫩绿的新芽,黄莺在天上飞着,欢快地歌唱。杨柳枝条披着长长的绿,随风摆动,轻轻地抚摸着堤岸,仿佛在春天的烟雾里醉得直摇晃。孩子们放学回来得早,赶忙趁着暖人的东风放起了风筝。) 三、细读全诗,逐句解读,深入感知。 1、下面我们就来共同欣赏一下诗中美丽的画面,看一看诗中描写了哪些美丽的景色,你是通过哪句诗知道的。 (1)草长莺飞二月天 草长莺飞:野草旺盛生长,黄莺自由飞翔。 二月天:就是二月份春天刚刚开始的时候。 早春二月,小草长出了嫩绿的芽儿,黄莺在天上飞着,欢快地歌唱。(2)拂堤杨柳醉春烟 拂:飘拂、拂拭、掠过。 堤:堤岸。 醉春烟:陶醉在迷人的春光之中。 堤旁的柳树长长的枝条,轻轻地拂着地面,仿佛在春天的烟雾里醉得直摇晃。 儿童散学归来早 散:多音字。散学:放学的意思。 师:村里的孩子们多高兴啊!孩子们放学回来天色还早。我们也高高兴兴地读读第三句。 (4)忙趁东风放纸鸢。 纸鸢:风筝 小朋友们,你们会放风筝吗?你们看,图中的小朋友把风筝放得多高啊!他们是那么天真,活泼,使春天也如此生机勃勃。 四、赏读全诗,进入意境,熟读成诵。

二年级下册古诗教案

二年级下册古诗教案 The second volume of second grade ancient poetry teaching pl an

二年级下册古诗教案 前言:本文档根据题材书写内容要求展开,具有实践指导意义,适用于组织或个人。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档下载后内容可按需编辑修改及打印。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6个生字及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认8个生字。 2.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3.能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 4.通过朗读,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1.学会生字新词。 2.理解诗句的意思。 教学方法:集中识字、表演朗读 课前准备:生字卡片、幻灯图片。 课时安排: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 今天,我们来学习贺知章的诗《回乡偶书》。(板书课题。) 二、教师范读课文,讲解“偶书”的意思。 三、学生自读,学习生字词。 1.自由朗读,画出生宇,看拼音读准字音。 2.学生书空练习生字,比一比谁记得快。 3.指导书写。 四、导读古诗,了解诗的大意。 1.学习第一、二行。 (1)观察图画,说说“少小”,“老大”指什么? (2)讲解“无改”就是“没有改变”。 (3)读一读这两行诗,想一想,这句描绘了怎样的`情景? (诗人幼年时离开家乡到老了才回来,家乡的口音没有改变可头发全花白了)

2.学习第二、三行。 (l)看图,诗人遇到了谁?他们在干什么? (2)说说“见”、“识”、.“何处”的意思。 (3)指导朗读这一句诗,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诗句中的情景。 (孩子们见着了却不认识他,笑着问客人是从什么地方来的) 3.认真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五、指导朗读,背诵全诗。 1.有节奏地朗读全诗。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2.领读,指名读、分组读、配上音乐读,反复吟诵。 3.指名背诵全诗。 六、想一想,此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1-古诗二首村居教学设计

统编本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二年级下册课文第1课 村居 (共1课时) 一、教材分析 《村居》是统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的第一篇课文,由清代诗人高鼎所作的一首描写春天的七言绝句。前两句描写春景,展现了江南二月“春景图”:草长莺飞、杨柳拂堤;后两句描写人物,刻画了儿童放风筝的“乐春图”。诗句由景及人,将明媚醉人的景和兴致勃勃的人相映成趣,展现了生机勃勃的二月天,抒发了诗人对在乡村居住,春天来临的喜悦和赞美。 在前三册中,学生已学习了《夜宿山寺》、《望庐山瀑布》等七言诗,对朗读古诗正确、有节奏有一定基础。在《村居》教学中,朗读也是主要的学习方法。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入情入境,读准字音、读顺诗句、读出韵律。本课教学重难点是想象画面,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中描写的春景。根据低段儿童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的特点,在教学中,让学生对照插图,理解诗意;联系生活,展开想象,情境延伸。 二、教学目标 1.通过随文识字等方法识记“莺、拂、堤、柳、醉”5个生字,能够正确美观书写“童”字,并自主书写“村、诗”两个左右结构的字。 2.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能正确、有韵律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想象画面,说说诗句中春天的美景,感受春天的美好。 教学重难点 1.重点:学习生字词,正确朗读、背诵古诗。 2.难点:想象画面,说说诗句中春天的美景。 三、教学准备 《村居》课件、生词卡片、景物贴图。 四、教学过程 (一)联旧知,导新课 1.联系旧知,出示一下园地一日积月累插图,说说描写春天的词语。 2.在100多年前,清代的诗人高鼎在乡村居住时,见春色美丽,便写下了一首关于春天的古诗。教师板书诗题,学生跟着书空;指名生读诗题,读准“村”字;学生理解题目的意思,村:乡村、农村,居:居住。并连起来说说诗题的意

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1 古诗二首【教案】

第一单元集体备课 本单元围绕着“春天”这一主题,安排了《古诗二首》《找春天》《开满鲜花的小路》和《邓小平爷爷植树》4篇课文。《古诗二首》教学时重在培养学生的朗读、想象能力;《找春天》重在通过指导朗读唤醒学生的生活体验;《开满鲜花的小路》则要求学生在了解故事的基础上,借助图画讲述故事;《邓小平爷爷植树》通过邓爷爷亲手植树这个真实的故事,让学生走近伟人。 单元语文要素在课文中的梯度序列 内容 课时 教学目标 古诗二首 2 1. 认识53个生字、1个多音字,会写34个字,会写31个词语。 2.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注意语气和重音。背诵《古诗二首》。 3. 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描述的春天美景;了解课文内容,能说出孩子们找到的春天是什么样的;能借助插图,说出邓爷爷植树的情景。 4. 感受春天的美好。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对春天的喜爱。 找春天 2 开满鲜花的 小路 2 邓小平爷爷 植树 2 口语交际 1 能用恰当的语气与别人交流,避免使用命令的语气。 语文园地一 3 1. 借助公园导览图认读6个词语,会认“亭、咨”等10个生字。 2. 能根据语境补充合适的词语,并说出自己在春天里的发现和感受;能 根据提问读出句子的重音。 3. 能根据提示,写好左上包围和左下包围的字,注意不同部分的伸展关 系。

1 古诗二首 ?教学目标 1.认识“莺、拂、堤”等11个生字,会写“诗、村、童”等8个字,积累由“堤、柳、拂”等生字拓展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想象画面,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描述的春天美景。 ?教学重难点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想象诗中的画面,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描述的春天美景。 ?教学策略 1.识字写字 (1)识字。本课11个生字中,重点关注易误读的字和难读的字,如“堤”,学生容易误读成“提”,可引导学生辨析“堤、提、题”的读音。引导学生利用汉字的构字特点自主识记字形,结合插图和语境理解字义,在猜谜语等游戏活动中巩固识字。 (2)写字。一是分类指导。本课要写的8个字中,“诗、村、妆、绿”是左右结构,书写时要注意左窄右宽,“童、碧、丝、剪”是上下结构,要注意上下两部分的比例。二是重点指导。如,“绿、童、剪”笔画较多,要指导笔顺以及关键笔画的书写。 2.朗读教学 朗读是古诗教学的重要策略。教师可以通过范读,让学生初步感受古诗的韵律。然后,让学生在反复朗读中,想象画面,感受春天的美景。最后,教师可以通过多种形式的读,如个别读、比赛读、师生对读等,帮助学生入情入境地朗读,直至熟读成诵。 3.理解运用 教学《村居》时,教师可以结合文中的插图,引导学生边读古诗边看插图,理解诗句大意。然后,教师鼓励学生联系生活,想象画面,并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诗中的景象。教学《咏柳》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抓住关键字“咏”,读懂诗题,抓住关键词,想象画面,说出诗句描述的美景。 ?教学准备 1.预习提纲:完成《状元大课堂·好学案》对应课文预习作业。

部编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15课《 古诗二首》教案

15 古诗两首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1.认识9个生字,会写8个字。 2.能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培养读背古诗的兴趣。 【过程与方法】 理解诗意,体会表达的情感,感受意境美。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习大禹制服洪水的顽强意志和献身精神。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识字、写字。 2.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 3.理解诗意,体会表达的情感,感受意境美。 【教学难点】 在创作诗与课文的比较中,品味诗人用词的精妙,领悟一些创作的技巧,受到自然美和艺术美的熏陶。 第一课时 (一)复习导入,走近古诗 1.指名背诵送别诗《别董大》。 2.读题,揭示诗题中包含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 (二)初读引领,感知古诗 诗人在早晨送别友人林子方,写下了这首诗,接下来就请大家读一读这首诗: 1.自由读,读准字音。 2.指名读,读顺诗句。 3.指导读,读出节奏。 (三)品读赏析,感悟古诗 再读古诗,想必也一定能读懂。 1.再认真地读几遍,想想诗中写了什么?用自己的话试着和同桌交流。

2.集体交流:诗中写了什么? (1)出示一二句:“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用自己的话说说意思。理解“毕竟”“四时”的意思。学生质疑。 (2)出示三四句:“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用自己的话说说意思。着重体会“无穷碧”和“别样红”,并读出自己的感受。 3.回归整体,说说整首诗的意思。 (四)读写结合,内化古诗 1.出示荷花图片,看着此情此景,想说什么? 2.出示朱自清《荷塘月色》选段,引导学生根据诗意,结合图画,抓住映日荷花的特点写一段话。 3.诗人看到这样的美景,情不自禁地赞叹——﹙回归一二句﹚。 4.这首诗题目是《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全诗写的是西湖的景色,诗中有送别的意思吗?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 5.想象一下,诗人面对这无边的美景,会向友人林子方说点什么? 指名说,并把诗“送”给友人林子方——﹙学生朗诵,老师配乐朗诵﹚。 6.背诵古诗。 (五)课外拓展,丰富积累 介绍杨万里有关荷花的其他诗作。 小池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荫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第二课时 (一)激趣导入 (出示课件:绝句背景图,创设情境),那你能告诉我,看了这幅画面,你想对我说些什么?(太美了) 是啊!这就是我们的生活,这就是美丽的大自然,这就是唐代大诗人杜甫在饱经了战乱之苦后,重返四川成都杜甫草堂时,所看到的周

新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古诗二首《村居》教学设计

1.古诗二则《村居》教学设计 课前播放《春天在哪里》 一(3)班的孩子们,咱们开始上课好吗? 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师:春天是一首婉转动听的歌儿,春天是一幅色彩斑斓的画儿,春天还是一首精妙绝伦的诗呢! 师:孩子们,来一起欣赏一幅春景画。画中有哪些景物?(从右往左慢慢看过去)。(板书)(杨柳、风筝、莺、小草、儿童、春烟等) 生1:有柳树。 生2:有两个风筝。(真棒!还会用量词,教师重点突出两个) 生3:有两只小鸟。(是的。小鸟正在唱着春天的歌呢)。 生4:有小草。 生5:有蓝天,白云。 师:还有……? 生5:还有三个小孩在放风筝。(你更了不起!不但会用量词还能说出他们在干什么?) 师:咱们把它们连起来说一遍怎么样? 春景画中有 ,有 ,有,还有和。 师:其实“柳树”又叫“杨柳”,“风筝”在古代叫“纸鸢”,它是三千年前,我们的木匠之祖鲁班发明的。 师:在这幅画里徐老师最喜欢杨柳,杨柳低垂着长长的,碧绿的柳枝,在春风的吹拂下,跳起优美的舞蹈。让我想起了一句诗:“碧玉装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真的好柔美,好迷人啊!

师:你们喜欢什么?也像徐老师一样夸夸它。 生1:小草在快乐地长大。(你真懂小草的心) 生2:小草在和春姑娘说话。(真是个会想象的小天使) 生3:黄莺在飞翔。(黄莺在自由自在地飞翔) 生2:黄莺在歌唱。(黄莺一定最想对你歌唱) 师:孩子们,还有一种景物你们没有发现,仔细看,我把春景画放远一点再远一点,你发现春景图变得怎么啦? 生:好像被什么东西蒙住了。 师:是什么呀? 生:…… 师:这烟雾叫“春烟”。 师:看着它你有什么感觉? 生: …… 师:是不是春烟的出现,让明媚的春光变得朦胧了,神秘了? 师:是啊!早春二月,我们仿佛来到了仙境一样,万物开始复苏,小草悄悄地生长,黄莺自由地飞翔,在千里莺啼中,春风吹拂着岸边的杨柳,杨柳轻抚着周围的堤岸,在薄薄的、淡淡的春烟中陶醉了。乡间的孩子放学回家,一路沐浴金色的霞光,他们三五成群,迎着春风,互相追逐,放飞风筝。 师:孩子们这幅春景画美吗?(生:美)一百多年前,有位清代诗人高鼎居住在乡村,也看到了像这幅画一样美的春景,就忍不住写下了一首诗,叫《村居》板书:村居。 师:孩子们,请你伸出右手食指和我一起书空。(教师边说边写,“村”是平舌音,乡村有一棵棵树木,一寸寸水田。居,尸字头下面居住着一个古人。)

新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1.古诗《清平乐·村居》教学设计及反思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1.古诗《清平乐·村居》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清平乐·村居》就是一幅着色的农村风俗画。上片勾勒环境烘托气氛。这首词具有浓厚的农村生活气息,字里行间处处洋溢着作者对农村生活的喜悦、向往之情,侧面上反映了作者对黑暗官场生活的憎恶。这首词是一幅栩栩如生、有声有色的农村风俗画。词人描绘了一家五口在乡村的生活情态,表现了生活之美和人情之美,体现了作者对田园生活的羡慕与向往。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认识“锄、剥”2个字,会写“茅、檐、翁、锄、赖、剥”等6个字,适时引领学生理解“翁媪”“无赖”等词语的意思。 3.朗读课文,放飞想象,感受乡村田园生活的静谧与美好,体会词人对温馨、平和的乡村生活的向往之情。 4.引领学生总结并运用“看图猜一猜”“联系上下文想一想”“同桌议一议”的方法学习古诗词。 教学重点 抓住关键诗句,体会诗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通过看注释,查字典,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积累推测、判断重要字词的意思,从而完整地理解诗意。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解题读题 1.我们已经学习了两首古诗《宿新市徐公店》及《四时田园杂兴》,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词,它是南宋著名词人辛弃疾写的一首词(板书)——清平乐·村居。请同学们看老师写课题。(边写边提醒:写字像做人一样,来不得半点马虎)齐读课题。 2.(板书:村居)看到“村居”这个词,你想到了什么?(师板书“村居”)

同学们的想象力很丰富。下面老师再考考大家。(师板书“清平乐yuè”,并齐读)“清平乐”这个词给你什么样的感觉呢? (想象一下:有水的地方给你什么样的感觉?清凉舒适。这是一首清静平和的音乐,给人一种舒适的感觉。) 3.看来,有了丰富的想象,一个普通的词也会变得有灵性、有生命,就活起来了。学语文就要这样。 指读:清平乐村居 4.师介绍: “清平乐”是词牌名,清平乐是一首曲子,是用来演奏的。光听这个词牌名,你有怎样的感受? (凡是用它作词牌的词都给人一种清静、平和、舒适的感觉。) 二、初读感知,疏通字词 1.请同学们打开书,自由朗读课文,要把课文读得字正腔圆,一字不差。 2.学生自读课文。提醒:轻轻地读,让自己的心静下来,去寻找那种清静、平和、惬意的感觉。 3.检查初读。 谁来都给大家听? (读得正确即可,教师相机正音。) 教师相机正音,指导书写“茅、檐”。 “茅”上下结构,上窄下宽,第五笔是点,最后一笔是撇,别忘记写。 “檐”左窄右宽,右边的横画较多,注意间距均匀,长短不一,“言”字上面一横最长。 4.指名学生朗读;齐读全词。 5.读着读着,你发现了什么? (词的特点:长短句;词有词牌名;词有上下片;词是押韵的。) 6.请同学们默读这首词,看看有没有哪个字、哪个词语、或是哪个句子不理解。 有问题吗?有了问题,怎么办? 师生共同总结学习方法:看图猜一猜、联系上下文想一想、同桌议一议。 学生自主学习。 7.交流释疑。 我们先来说一说,经过讨论解决了哪些问题?

四年级语文下册古诗三首《清平乐村居》教学教案

四年级语文下册古诗三首《清平乐村居》教学教案 四年级语文下册古诗三首《清平乐村居》教学教案 《清平乐村居》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2、学习生字新词,理解“相媚好、无赖”,借助画面与注释,了解词的大意。 3、在了解词的一般特征。 4、多层次的诵读、想象、拓展中,感受词中田园生活意境,体悟词人对这种安宁生活的向往。 教学过程: 一、古诗导入,初识宋词。 1、知道今天我们学什么吗?(请一生回答)它是一首——词(学生接着说)。是的,自古以来,中国就是一个“诗词”国度,唐诗宋词是我国文学史上的瑰宝。相信

同学们平时一定积累了不少古诗词,老师想考考大家,老师说前半句,你们一起说出下半句。 2、屏幕出示:教师提供前半句,让学生接着说。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把这些诗词连起来读一遍。 3、这都是描写农村生活的诗词。古往今来,许许多多的文人墨客驻足于农村,寄情于田园,用诗词表达自己对农村那份浓浓的情感。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描写农村生活的词。板书:清平乐村居。“乐”这个字读yue,一起读课题。 4、清平乐,是词牌名。什么是词牌名呢?出示小资料:清平乐,词牌名。中国古代,诗人写成了一首词,按一定的旋律来吟唱,这旋律的名称,就是词牌名,它表示的是一种曲调,一种节奏。清平乐是词牌名,那么“村居”呢?——是这首词的真正的题目。所以在书写课题的时候中间空一格或者用间隔号,朗读的时候要注意词牌名和题目中间要略有停顿。一起再读课题。 二、自主初读,感知词韵。 1、辛弃疾笔下的“村居”是怎样的情景呢?请大家拿起课文,放开声音来读读这首词,争取在最短的时间里,把它读正确,读流利。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1 古诗二首《村居》《咏柳》 教案

1、古诗二首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古诗二首》编排了两首古诗,它们从不同的观察角度描写了春天。 《村居》描写了诗人居住在乡村时见到的春天的美景和放学后孩子们放风筝的情景;《咏柳》是首咏物诗,描写了早春二月的杨柳,借柳树歌咏春天。 学情分析 二年级的学生对春天已有了自己的感受,能较好地与课文产生情感上的共鸣。教师可利用这一点,激发课堂教学的情趣,真正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古诗教学达到魅力无穷、活力四射的境地。所以,在本课的古诗教学中,要以读为主,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在读中进入到诗歌所营造的意境中去,在读中意会,读中感悟,读中体验,在读中积累语言,培养语感。 教学建议 学习本课,可引导学生先自读自悟,借助文字想象诗中的画面,然后再看图,感悟图文相通之处。还可先引导学生依据插图来体悟课文,把课文与图意融为一体,再启发学生思考和想象,加深对诗句的领会、理解,从而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会认11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理解古诗含义,想象画面,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中春天的美景。 【过程与方法】 1.让学生在语境中整体认读、自主识字,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识字。 2.借助画面理解词语和诗句的意思,小组合作朗读、想象、体会。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春光的美好和乡村儿童生活的情趣,激发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感情。 【重点难点重点】 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句,背诵古诗。 难点 1.想象画面,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中春天的美景。 2.感受春光的美好和乡村儿童生活的情趣,激发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感情。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学生课外积累的文字、图片等。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积累词语 在二、三月间,公园里、学校中,到处都是春暖花开的景象。今天,老师还想带大家到一首古诗中去找一找小山村的春天呢!(板书课文题目:村居) 1.学生朗读课文题目。 2.课件出示作者简介。 高鼎,清代后期诗人。字象一,又字拙吾,仁和(今浙江省杭州市)人。高鼎生活在鸦片战争之后,大约在咸丰年间(1851-1861),《村居》是他写的一首有名的有关放风筝的诗。著有《拙吾诗稿》。 二、自读古诗 1.请大家自由读古诗,用自己喜欢的符号标记应重点注意的地方。(如不认识的字、不懂的词、难写的字等)(课件出示易读错的字) 提示:“莺”的韵母是ing,不要念成in 。“趁”的韵母是en,不是eng 。“鸢”不要读成yān。 2.课件展示节奏划分,引导学生掌握古诗的节奏。 节奏划分:草长莺飞/二月天, 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 忙趁东风/放纸鸢。 同学们在朗读的时候语速要稍慢,读出对春天的赞美之情,要带着活泼、开心的语气。 学生反复读诗。接受快的同学可以试着背诗。 3. 进行自学,想一想用什么方法记住字形。 学生汇报交流。 例:诗=讠+寺(寺庙旁有人在说话) 村=木+寸 童=立+里 3.教师针对会写字进行书写指导。 诗:按照左窄右宽的结构书写,“寺”不要丢掉最后一点。 村:按照左窄右宽的结构书写,木字旁最后一笔捺变为点。 童:按照上小下大的结构书写,“里”横画较多,注意在田字格里的布局。 4.交流快速背诗的方法。 学生甲:用唱诗的方法来背诗。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