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烧结烟气特点及处理技术的发展趋势

烧结烟气特点及处理技术的发展趋势

烧结烟气特点及处理技术的发展趋势
烧结烟气特点及处理技术的发展趋势

烧结烟气特点及处理技术的发展趋势

作者:鲁健

作者单位:上海宝钢股份炼铁厂原烧技术组 201900

本文链接:https://www.doczj.com/doc/8311426796.html,/Conference_8267324.aspx

(发展战略)国内外水处理技术的状态 发展方向

国内外相关技术的现状发展趋势世界上许多地区正面临着最严重的缺水。据世界银行的统计,全球80%的国家和地区都缺少民用和工业用淡水。随着资源成本不断上升和环保意识逐渐增强,许多企业开始运用绿色技术,降低碳排放,尽量减少废物产生。其中水处理技术就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项绿色技术。 根据联合国统计,到2025年,三分之二的世界人口可能会面临水资源短缺,因此水处理技术将会越来越得到重视,这包括了高效率的水资源管理和污水处理。例如:在北美尤其在加拿大,水管理及污水处理设施的面临的问题十分急切。63%的目前运行的设施都在超期运行,他们的平均运行时间已经达到18.3年。其中52%污水处理设施在超期运行。在美国的干旱地区,对海水淡化技术的需求越来越高。海水淡化技术主要局限在于效率,而随着淡水的短缺,这些局限逐渐被淡化和忽视。水处理技术的发展拥有巨大的前景,许多国家都在实施水处理的政策和项目。根据全球知名增长咨询公司的预测,至2010年,全球水资源管理和污水处理技术市场规模预计将达到3,500亿美元。 目前先进的水管理和污水处理技术及其发展趋势包括了循环用水、反渗透海水淡化和臭氧化等。例如,反渗透海水淡化技术正在迅速占领的大型设施市场,而这一领域过去主要以热工过程设备为主。

处理效率的提升和渗透膜价格的回落,促使反渗透海水淡化市场在过去5年中迅速发展,现在应用反渗透海水淡化技术的已不再是小规模的工厂,大型反渗透海水淡化厂已是司空见惯。 在污水处理方面,澳大利亚的研究人员在生物发电领域提出了一种新的旋转生物电化学接触器,这项技术能够将已经运用于污水处理行业30年的旋转生物污水处理技术的效率提高15%;此外,一种能够处理高污染废水的技术也已经问世,这种技术能够处理污染物浓度超过300,000ppm的污水,而处理成本仅有原先通过储存和化学处理方法的十分之一。这种技术目前被认为是最简单、最易于使用及经济的处理技术. 中国目前同样也面临巨大的淡水短缺和水污染的问题。作为一个人均拥有水资源量最小的国家,必须采取措施以避免未来严重危机的发生。中国北方缺水问题极度严重,因此国家启动了浩大的“南水北调”工程,整个工程耗资达到几十亿美元,预计2050年建成。污水问题同样困扰着中国,估计有3亿人口的饮用水是被污染的。2004年至2008年,污水排放量年增长率达到18%,从482亿吨增长至572亿吨。预计在2010年,中国的污水排放将达到640亿吨。中国持续的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和经济的快速增长,是导致污水排放量连年上升的主要原因;而与此相对的是,中国的污水处理厂却基本上未能实现满负荷的运行。以2008年为例,中国污水处理厂的处理污

污水深度处理与回用技术浅析

污水深度处理与回用技术浅析 陈柱慧 (湖南城建职业技术学院,湖南湘潭411101) 摘要:污水的深度处理与回用是解决当今节水治污两大问题的最有效的途径。本文介绍了污水深度处理的内涵及其在国内外发展的历史与现状,并对污水深度处理常用方法作了简要分析。 关键词:深度处理;回用;方法 中图分类号:X703 文献标识码:A 水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发展的最宝贵的自然资源,然而随着世界经济的迅速发展,人口的增加及工业化和城市化步伐的加快,城市用水量和污水排放量急剧增加,目前,缺水现象已成为一个世界性的问题。为解决大量的工业生产用水和市政或生活辅助用水,污水回用成为可靠的第二水源。污水深度处理与回用不仅可以缓解供水不足、水污染和改善生态环境等问题,而且还提高了回用水的水质、水量及其经济附加值,具有广泛的应用空间,并能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 1 污水深度处理的内涵 污水深度处理是指城市污水或工业废水经一级、二级处理后,为了达到一定的回用水标准使污水作为水资源回用于生产或生活的进一步水处理过程。针对污水(废水)的原水水质和处理后的水质要求可进一步采用三级处理或多级处理工艺。常用于去除水中的微量COD 和BOD有机污染物质,SS及氮、磷高浓度营养物质及盐类[1]。 2 国外污水深度处理与回用的历史与现状 污水深度处理在经济发达国家已在推广,甚至普及。 污水处理与回用在美国的发展,可以追溯到20世纪20年代,但城镇污水处理设施的大规模建设和普及始于60年代末,而产业化的污水回用设施建设的全面展开则是自80年代末期开始的。目前,再生水作为一种合法的替代水源,在美国正在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利用,成为城市水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20 世纪80 年代美国污水回用量已达260万m3/d,其中62% 用于农业灌溉,31.5% 用于工业,5% 用于地下水回灌,其余用于城市市政杂用等。 日本最初的深度处理设施为1976年东京都多摩川流域下水道南多摩污水处理厂。到1996年,日本全国有162座污水处理厂有再生水设备,利用再生水量为48万m3/d。日本污水回用工程已见显著成效,目前福冈、高松市、琦玉县、长崎等各地已开始实施深度处理水利用计划。随着城市的发展,日本用于改善环境的再生水量会进一步增加。 以色列是在再生水回用方面最具特色的国家。以色列地处干旱半干旱地区,人均年水资源占有量仅为476m3,其解决水资源短缺的主要对策是农业节水和城市污水深度处理与有效利用。现在,以色列几乎100% 的生活污水和72% 的城市污水已经回用。处理后42% 的再生水用于农灌,30% 用于地下水回灌,其余用于工业和市政等。该国建有127 座再生水水库,其中地表再生水水库123 座,再生水水库与其他水库联合调控统一使用。 再如,在1993年,德国的污水二级处理普及率就已经达到90%,污水深度处理普及率达48%,芬兰的污水二级处理普及率与深度处理普及率也达到了77% 和88%, 瑞典的这两项指标则分别为95%和67% 。 世界上其他国家,如阿根廷、巴西、智利、墨西哥、科威特、沙特阿拉伯等,在污水深度处理与有效利用中也做了许多工作。 3 国内污水深度处理与回用的历史与现状 [收稿日期] 2010-06 [作者简介] 陈柱慧(1981-), 女,湖北荆州人,硕士,湖南城建职业技术学院设备系教师,研究方向:污水处理[联系方式] 电话:130xxxxxxxx;Email:xxxx@https://www.doczj.com/doc/8311426796.html,

软件技术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万方科技学院 毕业论文(设计) 题目:软件技术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年(班)级:15计科升-1班 学号:1516353029 姓名:闫建勋 指导教师:马永强 完成日期:2015-12-1

摘要 计算机软件是计算机系统执行某项任务所需的程序、数据及文档的集合,它是计算机系统的灵魂。从功能上看,计算机软件可以分为系统软件、支撑软件和应用软件。系统软件和支撑软件也称为基础软件,它是具有公共服务平台或应用开发平台功能的软件系统,其目的是为用户提供符合应用需求的计算服务。因此,应用需求和硬件技术发展是推动软件技术发展的动力。 软件产业和软件服务业因其具有知识密集、低能耗、无污染、高成长性、高附加值,高带动性、应用广泛与市场广阔的特点,而成为知识生产型、先导性、战略性的新兴产业,成为信息技术产业的核心和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也成为世 界各国竞争的焦点之一。 当前,我国进入了后PC 时代,人们对计算需求更为广泛,软件应用“无处不在”,市场前景广阔;不久我国将成为全球最大的软件应用市场,足见我国发展软件技术的迫切性和重要性。 【关键词】现状、趋势、意见

Abstract Computer software is a computer system to perform a certain task required procedures, data and document collection, it is the soul of computer system. Look from the function, the computer software can be divided into the system software, support software and application software. System software and support software basic software, it is a public service platform and application development platform software system, its purpose is to provide users with the application demand of computing services. Therefore, applications and hardware technology development is to promote the driving forc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software technology. Software industry and software service industry because of its advantages of knowledge intensive, low energy consumption, no pollution, high growth, high added value, high acceleration, wide application and broad market characteristics, and become the knowledge production, forerunner sex, strategical burgeoning industry, become the cor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dustry and the growth of the national economy

污水处理的现状以及发展趋势

我国污水处理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学号:20086814 姓名:曾雪萍 摘要: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目前,中小城市(镇)的污水排放量约占全国污水排放总量的一半以上,随着未来50年城镇建设的快速发展,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的排放量将会数倍、甚至十几倍的增加,势必加剧水环境的恶化。结合我国现阶段污水处理事业发展现状及面临的问题,提出现阶段我国污水处理技术的发展趋势仍然是以发展简易、高效率、低能耗的污水处理技术为主。重点在于能做到投资少,再生水回用率高,污泥处理有效,臭气控制等。 关键词:污水处理;现状;发展 我国水资源和水环境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化也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城市数量由1978年的193个增加到2001年的664个,城镇人口由17,245万人增加到48,064万人。近10年来,我国城市生活污水排放量每年以5%的速度递增,2001年城市生活污水排放量221亿吨,占全国污水排放总量的53.2%,与此同时,我国城市生活污水处理设施严重滞后和不足。 照此发展下去,城市的水环境将每况愈下。根据水利部门的预测,到2030年我国人口増至16亿时,人均水资源将降低到1760m3,总缺水量将达到400~500亿m3,已经达到了世界公认的缺水警戒线。从地区分布情况来看,水资源总量的81%集中分布于长江及其以南地区,其中40%以上又集中于西南五省区,就人均占有淡水资源而言,南方最高地区和北方最低地区相差数十倍,西部比东部甚至高出五、六百倍;这些地区水资源短缺的现状将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成为难以解决的问题。而且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及人口城市化的加速,城镇污水量将愈来愈大,水环境污染也会日益加重。 我国城市污水处理现状及面临的问题 我国污水处理事业的历史始于1921年,到改革开放的近二十年来取得了迅速的发展,但仍然滞后于城市发展的需要。城市污水处理能力增长缓慢和污水处理率低是造成我国水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并严重的制约了我国经济与社会的发展。我国城市污水处理能力增长缓慢的主要原因可以归结为以下四个方面: 1)污水处理技术落后 城市污水处理技术是城市污水处理设施能否高效运转的关键;长期以来,我国的污水处理技术都是沿袭了欧美国家近百年来的路线和处理技术,在吸收、消化国外技术的同时也形成了自己的技术,城市污水处理技术有了很大的发展,但是我国现阶段采用的污水处理技术与同期国外的技术水平相比依然还很落后,始终存在效率低、能耗高、维修率高、自动化程度低等缺点,从而影响它们在污水处理厂投标中的竞争力。 2)资金短缺,投资力度不够 城市污水处理系统是城市的重要基础设施之一,也是防止水污染、改善城市

深部技术开采及发展趋势

采矿工程学科前沿与进展 ——深部技术开采及发展趋势 姓名: 班级:采矿1101班 学号:1111104007

深部技术开采及发展趋势 随着浅部资源的逐渐消耗殆尽,矿产资源开发向深部发展将成为一种趋势。根据矿床开采工作所面临的地压问题,可按开采深度将矿山分为以下几类。 开采深度小于300m,称浅井开采。在此深度内采矿时,一般地压显现不严重,即使发生地压活动,也属静压问题,易于处理。 开采深度300~800m,称为中深井开采。根据矿体赋存条件、矿岩的物理力学性质,在掘进或开采过程中,可能发生轻度岩爆,如岩石弹射等现象。 开采深度超过800m,为深井开采。在此深度内具有二类变形特征的岩石会发生频繁的岩爆,影响作业安全。 与浅井或中深井开采相比,深井(含超深井)开采这一特殊环境将带来一系列安全问题,主要包括岩爆(即在压力作用下,岩石发生爆裂的现象)、高温、采场闭合和地震活动等,其中尤以岩爆为丰要危害。 预计随着浅部资源町供开发量的减少,深部资源勘探技术发展获得更多深部可开采资源,这一比例将会呈逐步减小的趋势。当代露天采矿工艺的技术发展趋势是开采工艺的综合化。采剥工艺的选择,贵在因地制宜。对于范围广阔、能力巨大的大型矿山,针对不同开采深度、不同地段、不同开采对象的特点,采用不同开采工艺,并组成综合工艺,以实现优化开采效果,已成为现代露天矿山的发展趋势。将机械化、自动化、通信、计算机及优化理论等多学科交叉应用,通过研究、开发,实现露天开采生产的自动调度,生产计划和过程的优化,开拓运输系统和采装系统的优化将是露天开采常用的计划、生产管理手段;在未来几年,数字矿山技术将会得到普及。2.2 地下开采工艺地下开采虽然产量比例小,但数量多,西方国家有地下矿 365 座(2002 年数据),其中多为小型但却高效的矿山。尽管如此,许多地下矿山十分巨大并装备有非常精致的设备和较高的自动化水平。对传统主要采矿方法的不断改进是地下开采工艺的发展趋势。如大间距集中化无底柱参数的进一步扩展,充填采矿技术中新的充填材料和充填工艺的研究,自然崩落法技术的完善与应用范围的扩展等等;针对特定矿体改进的采矿技术将会不断出现。由于易采资源耗竭,勘探深度的加深,将越来越多地开采深部矿体和难采矿体,深井开采技术、复杂难采矿体开采技术将是今后几年研究的重点,在理论研究和系统开采技术方面都将取得突破。深井开采的岩爆、矿震、冲击地压等动力灾害是深部开采中面临的突出问题,除此之外,安全技术、地质构造、采场布置与采矿方法、降温与通风、采场支护、超深竖井掘进、钢绳提升和无绳提升等都是深部开采面临的关键问题。 对此,深部开采岩爆、矿震、冲击地压等动力灾害控制、预报与防治技术,深部开采的采、掘技术,深部开采通风与降温技术将在对正在或逐步进行的深井矿山开采技术研究及理论研究的基础上获得快速发展。难采矿开采面临一系列特殊的技术难题。如松散破碎矿体顶板与围岩稳定性控制技术,流砂含水层覆盖的

我国烟气脱硫技术现状综述

我国烟气脱硫技术现状综述

我国烟气脱硫技术现状综述 ——工业脱硫技术姓名:李凯雷 学号: 20081400 班级:2008027

我国烟气脱硫技术现状综述 高浓度SO2烟气脱硫技术大规模工业化应用,SO2含量高于3%的烟气,通常称为高浓度二氧化硫烟气。它可采用钒催化剂接触催化制硫酸等方法脱硫回收利用硫资源。目前,我国基本上都已采用催化转化脱硫制酸,不仅有效地控制了二氧化硫污染,而且使冶炼烟气二氧化硫成为重要的硫资源,补充了我国缺乏的硫资源。 低浓度SO2烟气脱硫技术的工业化应用处于起步阶段,SO2含量低于3%的烟气,通常称为低浓度二氧化硫烟气。我国2亿kW机组火电厂锅炉烟气及钢铁、有色、建材等部门50万台工业锅炉、18万台工业窑炉排放的主要是这类烟气。由于烟气中的二氧化硫浓度低(一般仅为0.1%~0.5%),采用传统的接触法脱硫制酸等方法,技术经济上难度大。 目前我国这类烟气的脱硫技术工业化应用程度还很低,已应用的主要是引进的国外烟气脱硫装置和中小锅炉简易除尘脱硫装置。 从20世纪70年代后期,我国先后从国外引进烟气脱硫装置,包括“氨-硫铵法”烟气脱硫装置、“碱式硫酸铝法”烟气脱硫装置、“湿式石灰石-石膏法”烟气脱硫装置、“旋转喷雾干燥法”脱硫装置和“电子束辐照法”装置。这些烟气脱硫装置的引进为

我国烟气脱硫吸收国外先进成熟的技术奠定了基础。我国中小锅炉占全国燃煤锅炉的70%,为此我国探索中小型燃煤锅炉二氧化硫污染控制多种途径,如低硫燃料、型煤固硫等技术的同时,针对中小锅炉特点,开发了一批简易烟气脱硫技术。目前这类技术申请的专利已达几十种,应用数百套。简易烟气脱硫除尘技术一般是在各类除尘设备的基础上,采用石灰、冲渣水等碱性浆液为固硫剂,应用水膜除尘、文丘里除尘、旋风除尘的机理和旋流塔、筛板塔、鼓泡塔、喷雾塔吸收等机理相结合同时除尘脱硫。已形成冲激旋风除尘脱硫技术、湿式旋风除尘脱硫技术、麻石水膜除尘脱硫技术、脉冲供电除尘脱硫技术、多管喷雾除尘脱硫技术、喷射鼓泡除尘脱硫技术等在同一设备内进行除尘脱硫的烟气脱硫技术,其共同特点是设备少、流程短、操作简便,一般除尘效率70%~90%,脱硫效率30%~80%。 我国从70年代开始引进国外烟气脱硫成套装置,但到目前为止,却仅有不到1%装机容量的火力电厂和少数中小型锅炉实施烟气脱硫。主要有脱硫成本问题、产物出路问题以及引进技术国产化的问题。 由国外引进的烟气脱硫装置,设备投资和运行费用高,如我国重庆珞璜电厂引进的“石灰石-石膏法”烟气脱硫装置,投资约4000万美元,每年还需运行费4000万元人民币,脱硫运行成本为每吨SO21100元,设备建设费用占到了电厂投资的16%。另一方面,国内外目前应用的主要烟气脱硫技术,无论是国外引进的“石

电子测量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电子测量技术的现状及 发展趋势 Document number:PBGCG-0857-BTDO-0089-PTT1998

电子测量论文 题目:电子测量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姓名: 班级: 学号:

摘要:本文综合论述了电子测量技术的现状和总体发展趋势,分析了电子测量仪器的研究开发,阐述了我国电子测量技术与国际先进技术水平的差距,进而提出了发展电子测量仪器技术的对策。特别是由于测试技术的突破带来的电子测量仪器的革命性变化.同时,针对业界自动测试系统的发展历史和现状提出了作者的一些看法,并介绍了业界的最新进展和最新标准.近年来,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新技术促进了电子行业的飞速增长,也极大地推动了测试测量仪器和设备的快速发展。鉴于中国在全球制造链和设计链的重要地位,使得这里成为全球各大测量仪器厂商的大战场,同时,也带动了中国本土测试测量技术研发与测试技术应用的迅速发展。 关键词: LXI ATE 自动测试系统智能化虚拟技术总线接口技术VXI

目录 摘要................................................................................................I 前言 (1) 第一章测试技术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 (2) 第二章电子测量技术的发展方向 (2) (一)总线接口技 术 (2) (二)软件平台技 术 (3) (三)专家系统技 术 (3) (四)虚拟测试技 术 (3) 第三章展望未来 (4) 参考文献 (5)

前言 中国电子测量技术经过40多年的发展,为我国国民经济、科学教育、特别是国防军事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随着世界高科技发展的潮流,中国电子测量仪器也步入了高科技发展的道路,特别是经过“九五”期间的发展,我国电子测量技术在若干重大科技领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为我国电子测量仪器走向世界水平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进入21世纪以来,科学技术的发展已难以用日新月异来描述。新工艺、新材料、新的制造技术催生了新的一代电子元器件,同时也促使电子测量技术和电子测量仪器产生了新概念和新发展趋势。本文拟从现代电子测量技术发展的三个明显特点入手,进而介绍下一代自动测试系统的概念和基本技术,引入合成仪器的概念,面向21世纪的我国电子测量技术的发展趋势和方向是:测量数据采集和处理的自动化、实时化、数字化;测量数据管理的科学化、标准化、规格化;测量数据传播与应用的网络化、多样化、社会化。GPS技术、RS技术、GIS技术、数字化测绘技术以及先进地面测量仪器等将广泛应用于工程测量中,并发挥其主导作用。

国内外水处理技术的现状发展趋势

国内外相关技术的现状发展趋势 世界上许多地区正面临着最严重的缺水。据世界银行的统计,全球80%的国家和地区都缺少民用和工业用淡水。随着资源成本不断上升和环保意识逐渐增强,许多企业开始运用绿色技术,降低碳排放,尽量减少废物产生。其中水处理技术就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项绿色技术。 根据联合国统计,到2025年,三分之二的世界人口可能会面临水资源短缺,因此水处理技术将会越来越得到重视,这包括了高效率的水资源管理和污水处理。例如:在北美尤其在加拿大,水管理及污水处理设施的面临的问题十分急切。63%的目前运行的设施都在超期运行,他们的平均运行时间已经达到18.3年。其中52%污水处理设施在超期运行。在美国的干旱地区,对海水淡化技术的需求越来越高。海水淡化技术主要局限在于效率,而随着淡水的短缺,这些局限逐渐被淡化和忽视。水处理技术的发展拥有巨大的前景,许多国家都在实施水处理的政策和项目。根据全球知名增长咨询公司的预测,至2010年,全球水资源管理和污水处理技术市场规模预计将达到3,500亿美元。 目前先进的水管理和污水处理技术及其发展趋势包括了循环用水、反渗透海水淡化和臭氧化等。例如,反渗透海水淡化技术正在迅速占领的大型设施市场,而这一领域过去主要以热工过程设备为主。

处理效率的提升和渗透膜价格的回落,促使反渗透海水淡化市场在过去5年中迅速发展,现在应用反渗透海水淡化技术的已不再是小规模的工厂,大型反渗透海水淡化厂已是司空见惯。 在污水处理方面,澳大利亚的研究人员在生物发电领域提出了一种新的旋转生物电化学接触器,这项技术能够将已经运用于污水处理行业30年的旋转生物污水处理技术的效率提高15%;此外,一种能够处理高污染废水的技术也已经问世,这种技术能够处理污染物浓度超过300,000ppm的污水,而处理成本仅有原先通过储存和化学处理方法的十分之一。这种技术目前被认为是最简单、最易于使用及经济的处理技术. 中国目前同样也面临巨大的淡水短缺和水污染的问题。作为一个人均拥有水资源量最小的国家,必须采取措施以避免未来严重危机的发生。中国北方缺水问题极度严重,因此国家启动了浩大的“南水北调”工程,整个工程耗资达到几十亿美元,预计2050年建成。污水问题同样困扰着中国,估计有3亿人口的饮用水是被污染的。2004年至2008年,污水排放量年增长率达到18%,从482亿吨增长至572亿吨。预计在2010年,中国的污水排放将达到640亿吨。中国持续的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和经济的快速增长,是导致污水排放量连年上升的主要原因;而与此相对的是,中国的污水处理厂却基本上未能实现满负荷的运行。以2008年为例,中国污水处理厂的处理污

工业废水深度处理与回用技术评价导则

《工业废水深度处理与回用技术评估导则》 (征求意见稿) 编制说明 编制单位:轻工业环境保护研究所 二〇一二年四月

目录 1.前言1 1.1 标准编制的背景1 1.2 标准编制的必要性和意义1 2 国内外技术评估方法发展现状2 2.1 常用技术综合评估方法概述2 2.2 国内外技术评估现状5 2.3 技术评估的原则5 2.4 技术评估的标准7 3 导则的编制过程7 4 适用范围8 5 导则编制的原则、方法及技术依据8 5.1 导则编制的基本原则8 5.2 导则编制的工作方法和技术依据9 6 技术评估指标体系建立10 6.1 现有废水处理技术评估指标体系研究10 6.2 国家文件对评估指标体系建立的要求12 6.3 评估指标体系建立的原则13 6.4 评估指标确定的依据14 6.5 评估指标体系建立流程14 6.6 评估指标的建立15 7 技术评估指标权重值研究15 7.1主观赋权法16 7.2客观赋权法17 7.3本导则指标权重确定方法18 8 导则实施建议18 8.1 管理措施建议18 8.2 实施方案建议19

《工业废水深度处理与回用技术评估导则》编制说明 1.前言 1.1 标准编制的背景 为进一步开展工业废水深度处理与回用吗,保护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规范企业在工业废水深度处理与回用技术选用与实施过程中的监督管理,制定《工业废水深度处理与回用技术评估导则》国家标准,项目承担单位为轻工业环境保护研究所。 1.2 标准编制的必要性和意义 随着废水排放标准越来越严格以及废水资源化的迫切要求,近年来才开始广泛地重视、推广废水深度处理及回用技术。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工业节水工作的意见”中指出:积极推进企业水资源循环利用和工业废水处理回用。采用高效、安全、可靠的水处理技术工艺,大力提高水循环利用率,降低单位产品取水量。加强废水综合处理,实现废水资源化,减少水循环系统的废水排放量。加快培育节水和废水处理回用专业技术服务支撑体系。鼓励专业节水和废水处理回用服务公司联合设备供应商、融资方和用水企业,实施节水和废水处理回用技术改造项目。在造纸、钢铁等行业,逐步推广特许经营、委托营运等专业化模式,提高企业节水管理能力和废水资源化利用率;开展废水“零”排放示范企业创建活动,树立一批行业“零”排放示范典型。鼓励各级工业园区、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开发区采取统一供水、废水集中治理模式,实施专业化运营,实现水资源梯级优化利用。 目前,我国对再生水利用遵循“分质使用”的原则,只有广泛意义上界定的各再生水水质标准,针对性不强,不能对行业技术起到很好的指导作用;此外种类繁多的工业废水深度处理与回用技术,各技术参差不齐现象,处于无序的市场竞争阶段,技术市场较为混乱,最终导致多数污水处理厂在对工业废水处理与回用技术的选择和应用上存在偏差和盲从性,使很多真正较好的工业废水处理与回用技术不能被有效的转化和推广,导致成本的加大,更有甚者造成了环境的二次污染,不能在根本上解决我国目前工业企业废水回收利用率不高等问题,企业废

2020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人工智能技术及其发展趋势 100分

人工智能技术及其发展趋势100分 1.关于专用人工智能与通用人工智能,下列表述不当的是()。(3.0分) A.人工智能的近期进展主要集中在专用智能领域 B.专用人工智能形成了人工智能领域的单点突破,在局部智能水平的单项测试中可以超越人类智能 C.通用人工智能可处理视觉、听觉、判断、推理、学习、思考、规划、设计等各类问题 D.真正意义上完备的人工智能系统应该是一个专用的智能系统 我的答案:D√答对 2.()是人工智能的核心,是使计算机具有智能的主要方法,其应用遍及人工智能的各个领域。( 3.0分) A.深度学习 B.机器学习 C.人机交互 D.智能芯片 我的答案:B√答对 3.()是自然语言处理的重要应用,也可以说是最基础的应用。(3.0分) A.文本识别 B.机器翻译 C.文本分类 D.问答系统 我的答案:C√答对 4.()是指直接通过肢体动作与周边数字设备和环境进行交互。(3.0分)

A.体感交互 B.指纹识别 C.人脸识别 D.虹膜识别 我的答案:A√答对 5.(),中共中央政治局就人工智能发展现状和趋势举行第九次集体学习。(3.0分) A.2018年3月15日 B.2018年10月31日 C.2018年12月31日 D.2019年1月31日 我的答案:B√答对 6.立体视觉是()领域的一个重要课题,它的目的在于重构场景的三维几何信息。(3.0分) A.人机交互 B.虚拟现实 C.自然语言处理 D.计算机视觉 我的答案:D√答对 7.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生物特征识别技术的是()。(3.0分) A.步态识别 B.声纹识别 C.文本识别 D.虹膜识别

我的答案:C√答对 8.()是通过建立人工神经网络,用层次化机制来表示客观世界,并解释所获取的知识,例如图像、声音和文本。(3.0分) A.深度学习 B.机器学习 C.人机交互 D.智能芯片 我的答案:A√答对 9.生物特征识别技术不包括()。(3.0分) A.体感交互 B.指纹识别 C.人脸识别 D.虹膜识别 我的答案:A√答对 10.下列对人工智能芯片的表述,不正确的是()。(3.0分) A.一种专门用于处理人工智能应用中大量计算任务的芯片 B.能够更好地适应人工智能中大量矩阵运算 C.目前处于成熟高速发展阶段 D.相对于传统的CPU处理器,智能芯片具有很好的并行计算性能 我的答案:C√答对 1.一般说来,人工智能技术包括()。(4.0分)) A.深度学习、机器学习

国内外模具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摘要:本文叙述了模具技术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性,介绍了各行业模具的现状及发展方向;文中强调指出了两个关键问题——模具材料和模具标准——是持续发展 模具技术的重大策略。中国模具技术,则是依据着国际模具市场的发展趋势, 转变着模具品牌产品的发展规模,不断的提高着模具设计水平,迎合着模具企 业的经济发展需求,也会进一步的推动着模具技术发展。 关键词:发展趋势、现状、模具技术、塑料模具、模具CAD/CAM Abstract:This paper was narrated the importance of the mould technology in the national economy.It was introduced the present situation and development direction of all trade and professions on the mould and die.It was indicated emphatically two questions of the crux一一mould materials and mould standard——developing continuous ly the great tactics on the progress of the mould technology. China mold technology, according to the international mold is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the market, the brand product change mould the development scale, and constantly improve the level of the die design, catering to the needs of the mould enterprise economic development, will further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mould technology. 一、引言 模具是工业生产的基础工艺装备,国民经济的五大支拄产业机械、电子、汽车、石化、建筑都要求模具工业发展与之相适应。目前,模具行业的生产性服务业发展迅速,模具标准件、软件、材料供应等服务模式更为人性化,为企业一揽子解决问题的服务模式开始出现,这无疑对模具行业的发展有着很大的推动作用,另外,我国的模具品种仍然不丰富,模具行业的平衡发展亟需重视。模具是制造业的重要基础工艺装备。模具在制造业产品生产、研发和创新中所具有的重要地位,使得模具制造能力和技术水平的高低已成为衡量国家制造业水平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标志。近10年来,我国模具工业均以每年15%以上的增长速度快速发展。“十一五”期间,我国模具行业保持产销两旺、持续高速发展,模具产量、质量进一步得到提高。中国的模具市场十分广阔,特别是在汽车制造业和IT制造业发展的带动下,对模具的需求量和档次也越来越高,同时精良的模具制造装备为模具技术水平的提升提供了保障。2007年模具销售额870亿人民币,比上一年增长21%,模具出口亿美元,比上一年增长35.7%,模具进口仍保持在20亿美元。数据显示着我国模具整体实力进一步加强。

对工业烟气脱硫技术的研究进展

编号:AQ-Lw-04962 ( 安全论文)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 WORD文档/ A4打印/ 可编辑 对工业烟气脱硫技术的研究进 展 Research progress of industrial flue gas desulfurization technology

对工业烟气脱硫技术的研究进展 备注:加强安全教育培训,是确保企业生产安全的重要举措,也是培育安全生产文化之路。安全事故的发生,除了员工安全意识淡薄是其根源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员工的自觉安全行为规范缺失、自我防范能力不强。 摘要:本文针对工业烟气的脱硫技术的研究现状及研究方向进 行综合性分析。 关键词:烟气脱硫技术研究 1前言 SO2是造成大气污染的主要污染物之一,有效控制工业烟气中 SO2是当前刻不容缓的环保课题。 据国家环保统计,每年各种煤及各种资源冶炼产生二氧化硫 (SO2)达2158.7万t,高居世界第一位,其中工业来源排放量1800 万t,占总排放量的83%。其中我国目前的一次能源消耗中,煤炭占 76%,在今后若干年内还有上升的趋势。我国每年排入大气的87% 的SO2来源于煤的直接燃烧。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SO2 的排放量也日渐增多。 2、烟气脱硫技术进展

目前,烟气脱硫技术根据不同的划分方法可以分为多种方法;其中最常用的是根据操作过程的物相不同,脱硫方法可分为湿法、干法和半干法[1]。 2.1湿法烟气脱硫技术 优点:湿法烟气脱硫技术为气液反应,反应速度快,脱硫效率高,一般均高于90%,技术成熟,适用面广。湿法脱硫技术比较成熟,生产运行安全可靠,在众多的脱硫技术中,始终占据主导地位,占脱硫总装机容量的80%以上[2]。 缺点:生成物是液体或淤渣,较难处理,设备腐蚀性严重,洗涤后烟气需再热,能耗高,占地面积大,投资和运行费用高。系统复杂、设备庞大、耗水量大、一次性投资高,一般适用于大型电厂。 分类:常用的湿法烟气脱硫技术有石灰石-石膏法、间接的石灰石-石膏法、柠檬吸收法等。 A石灰石/石灰-石膏法: 原理:是利用石灰石或石灰浆液吸收烟气中的SO2,生成亚硫酸钙,经分离的亚硫酸钙(CaO3S)可以抛弃,也可以氧化为硫酸钙

污水处理新技术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 王姗姗

污水处理新技术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王姗姗 发表时间:2019-01-02T10:39:33.020Z 来源:《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27期作者:王姗姗1 潘柄全2 [导读] 关注研究进展,妥善运用新技术,从而从根本上提升污水处理质量,落实可持续发展理念。 沈阳燃气有限公司辽宁省沈阳市 110000 沈阳地铁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辽宁省沈阳市 110015 摘要:水资源的匮乏已经成为了不可忽视的全球性问题之一。水资源的分布极不均衡,我国部分地区仍存在着严重缺水的状况。随着城市化的加速和经济的持续发展,城市的污水排放量也在不断地增加,这加重了污水处理行业的负担。不断开发和优化污水处理的技术方法,将提升污水处理的效率和质量,减轻我国比较严重的缺水压力,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便利。 关键词:反硝化滤池;污水处理措施;新技术 引言 城市污水处理是一项复杂性、系统性工程,那么在未来的城市化以及产业化建设当中必须积极总结和研究污水处理的措施以及工艺,关注研究进展,妥善运用新技术,从而从根本上提升污水处理质量,落实可持续发展理念。 1污水处理新技术应用现状 1.1反硝化滤池 具备普通滤池的功能又同时具备反硝化功能,能够对总氮进行深度去除的滤池叫做反硝化滤池,是高标准污水处理厂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依据运行方式、滤料、结构等的不同分为许多种类。反硝化滤池是在曝气生物滤池的基础上改造而来。我国反硝化生物滤池使用较少,有待进一步开发。过滤、生物代谢和吸附是该工艺的基本工作原理,主要是以池中填料为载体,使滤池产生缺氧的环境,污水流过时,主要是对生物膜中的活性微生物的生物絮凝、生物膜、生物代谢和填料的吸附和拦截,以及分级捕食,进行反硝化脱氮并对其他污染物进行有效去除。反硝化深床滤池是在传统V型滤池的基础上改进而来,挂膜介质是特殊规格的石英砂,深床为去除硝态氮和悬浮物的极好构筑物,介质有很好的悬浮物拦截效果,在反复冲洗时,每平方米过滤面积能拦截7.3kg及以上的固体悬浮物。固体物负荷高的特质大大延长了过滤周期,使反复冲洗的次数大大减少,在处理峰值流量和处理厂污泥膨胀等问题时也能轻松应对。 1.2光催化技术 光催化技术是污水处理的有效方法,在污水处理新技术体系当中占有至关重要的地位。光催化技术的技术含量较高,同时对于污水处理设备设施的要求也较为严格。该技术的应用原理是利用光催化、还原反应,或者是让有机、无机污染物进入到污染的水体,把污水当中的污染物质分解成无害的水、盐、二氧化碳等。光催化技术种类较多,比方说常见的有氧化锌技术、二氧化钛技术等。其中二氧化钛技术最为有效,这是因为二氧化钛的化学稳定性强,其本身无毒无害,在受到紫外线照射之后会分解成为自由电子,激活空气当中的氧,促进自由基和活性氧的产生,有效分解污染物。这是一种技术性要求很高的污水处理技术,所以必须在满足技术条件基础之上进行应用。 1.3蚯蚓生物滤池技术的应用 它是近年来新开发的一种新型的生态污水处理技术。这种技术主要是通过放养蚯蚓等生物,利用蚯蚓喜欢吞食有机物的特性,排除水中的有机毒害物质,改善现有的水质环境。相对于其他的生物改良技术,这种技术的环保性更强,处理的效果更佳。简单来说就是首先通过简单的过滤,将污水中的可见颗粒物和成型的污染物加以筛选去除,进行污水的初步处理。其次,在初步处理的基础上,加入大量的蚯蚓及微生物,因为蚯蚓能够吞食水中的有机物质,所以能够有效地促进水体中有害物质的降解。通过这种技术,极大地简化了污水处理的流程,降低了生产成本,同时又减少了处理过程中污泥的剩余量,避免了污水的二次污染。这种生物处理技术作为新时期的工艺生产技术,符合绿色时代的发展要求。 1.4电离辐射技术应用 电离辐射技术主要利用γ射线和电子束辐照使水分子电离产生几乎等量的羟基自由基和水合电子,是一种最简单并且可以实现大量工业废水处理的高级氧化技术,这种技术最大的优势就是可以对污水中的污染物质进行分解并消除病菌。传统的污水处理办法很难对污水里的有毒物质进行分解,但是电离辐射技术却做到了。此外,电离辐射技术在进行污水处理时不会引入其他的污染物,而且处理效率也是十分高的。美国也曾经使用过这种方法对污水进行处理,各个指标都有很大的改善。但是在使用电离辐射技术进行污水处理时,要付出大量的成本,所以应用不够广泛,实例较少。 1.5超滤技术 超滤属于一种膜过滤新技术,其过滤的精度0.01μm,在过滤水时,经超滤膜微孔将水中含有>0.01μm的颗粒过滤。另外,在除去藻类、胶体、有机大分子以及病毒上具有良好的效果。超滤膜的微孔直径比微滤膜小,因此在除去有机大分子、病原体、病毒上具有优势。溶液在静压差的推动下进行的液相分离的过程称为超滤,它的主要机理是物理的筛分作用。生化处理过程中不能去除的微小颗粒经超滤技术完全可以过滤,一般在污水生化处理后进一步处理,解决了传统污水处理技术费用高和效果不稳定等问题,具备了处理效果稳定、高效自动化以及出水水质高的优点。将其和传统生化工艺相结合形成了更加高效的处理模式,它们的结合形式主要是由两段活性污泥处理系统、生物接触氧化处理系统和厌氧生物超滤系统组成。两段活性污泥处理系统将污水管道、污水处理厂视为一个污水处理系统,此种方法处理效果稳定、耐冲击力好。处理小型生活污水一般使用生物接触氧化法,此方法具有多种处理净化功能,不仅可以高效地去除有机物,还能达到脱氮除磷的效果。内部装有填料作为载体的厌氧生物膜的处理装置为厌氧生物滤池处理装置。有运行效果稳定、出水水质较好、管理简单方便、造价低等优点。 2未来发展趋势 2.1不断改进污水处理技术 近年来,随着我国不断加大对环保的资金投入力度,加之人们环保意识不断增强,逐渐扩大了污水处理厂的覆盖率。大型的集中污水处理厂抓住机遇,提高了污水处理能力,确保了出水水质。城市污水的产生以及排放量日益增加,对污水处理提出了更高要求。为了更好地适应这种需求,在未来发展过程中将会不断加大对污水处理新技术的研发力度,研究开发出高效、合理的污水处理工艺以及新型处理技

污水深度处理发展趋势

论未来污水物化深度处理技术发展 作者:米卫星 (长安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2015129093) 摘要 随着人类的发展,水污染问题日益严峻。与此同时物理化学法也在不断的发展,而且在水处理中的应用日显重要。本文主要论述了现如今已经应用到深度水处理过程中的各种物理化学方法,通过分析其优缺点和各种方法的适应条件,提出在未来的污水深处理过程中物理化学处理法的发展趋势。 关键字:水污染、物理化学法、深度处理 1、绪论 水资源是人类社会发展最重要的资源,而当今社会,人类正面临着水污染严重的环境问题。物理化学法是一种运用物理和化学的综合作用使废水得到净化的方法,处理的对象主要为:水中的无机的和有机的(难于生物降解)溶解质和胶体物质。尤其适合处理杂质浓度很高的废水以回收原料,适合于对杂质浓度很低的废水进行深度处理【1】。 通常有混凝、沉淀、浮选、过滤、化学沉淀、离子交换、消毒等。本文将着重介绍物理化学处理方法中的当前比较流行的、应用比较多的物理化学处理技术,并论述哪种处理方法在今后会得到更好的发展和更广泛的应用。 2、物理化学废水深度处理技术 2.1活性炭吸附 活性炭是一种多孔性物质,而且易于自动控制,对水量、水质、水温变化适应性强,因此活性炭吸附法是一种具有广阔应用前景的污水深度处理技术。活性炭对分子量在500~3000的有机物有十分明显的去除效果,去除率一般为70%~86.7%,可经济有效地去除嗅、色度、重金属、消毒副产物、氯化有机物、农药、放射性有机物等。常用的活性炭主要有粉末活性炭(PAC)、颗粒活性炭(GAC)和生物活性碳(BAC)三大类。 近年来,国外对PAC的研究较多,已经深入到对各种具体污染物的吸附能力的研究。淄博市引黄供水有限公司根据水污染的程度,在水处理系统中,投加粉末活性炭去除水中的COD,过滤后水的色度能降底1~2度;臭味降低到0度。GAC在国外水处理中应用较多,处理效果也较稳定,美国环保署(USEPA)饮用

先进制造技术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浅谈先进制造技术现状和发展趋势 xxxx xxx xxxxxxxxx 先进制造技术不仅是衡量一个国家科技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也是国际间科技竞争的重点。我国正处于工业化经济发展的关键时期,制造技术是我们的薄弱环节。只有跟上发展先进制造技术的世界潮流,将其放在战略优先地位,并以足够的力度予以实施,,进一步推进国企改革,推动建立强大的企业集团。推进技术创新,推动大型企业尽快建立技术开发中心,广泛吸引人才,在重大技术创新项目中实行产学研结合,才能尽快缩小同发达国家的差距, 销售及售后服务等方面的应用。它要不断吸收各种高新技术成果与传统制造技术相结合,使制造技术成为能驾驭生产过程的物质流、能量流和信息流的系统工程。 3)是面向全球竞争的技术随着全球市场的形成,使得市场竞争变得越来越激烈,先进制造技术正是为适应这种激烈的市场竞争而出现的。因此,一个国家的先进制造技术,它的主体应该具有世界先进水平,应能支持该国制造业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 2 先进制造技术的组成 先进制造技术是为了适应时代要求提高竞争能力,对制造技术不断优化和推陈出新而形

成的。它是一个相对的,动态的概念。在不同发展水平的国家和同一国家的不同发展阶段,有不同的技术内涵和构成。从目前各国掌握的制造技术来看可分为四个领域的研究,它们横跨多个学科,并组成了一个有机整体: 2.1 现代设计技术 1)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包括:有限元法,优化设计,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模糊智能CAD等。 2)性能优良设计基础技术包括:可靠性设计;安全性设计;动态分析与设计;断裂设 7)过程设备工况监测与控制。 2.4 系统管理技术 1)先进制造生产模式; 2)集成管理技术;3)生产组织方法。 3先进制造技术的国内外现状 3.1国外先进制造技术现状 在制造业自动化发展方面, 发达国家机械制造技术已经达到相当水平, 实现了机械制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