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浙江地域文化1

浙江地域文化1

浙江地域文化1
浙江地域文化1

地域文化(本)试题1

试卷总分:100 测试总分:100

一、单项选择题(共 20 道试题,共 60 分。)

1. 百越中的被称为()的於越发展较好,文明程度较高。

A. “内越”、“大越”

B. “扬越”、“闽越”

C. “南越”、“东越”

D. “骆越”、“瓯越”

2. 商周时期蚕神崇拜中有“蚕示三牢”的说法,其中“示三牢”是指用()三牲来祭祀。

A. 牛、猪、犬

B. 牛、猪、羊

C. 猪、犬、羊

D. 牛、马、羊

3. 明代()创立心学,鼓励人们摆脱理学的束缚和教条的蒙昧性,主张知行合一。

A. 马一浮

B. 陆游

C. 王阳明

D. 王充

4. 古人喜欢用来作画的“宓家绢”产于()。

A. 杭州

B. 嘉兴

C. 绍兴

D. 湖州

5. “双鸟朝阳”图腾表明了双鸟育阳创世、百年和合昌盛的主题,刻有这幅图画的艺术品出土于()。

A. 河姆渡文化遗址

B. 跨湖桥文化遗址

C. 良渚文化遗址

D. 上山文化遗址

6. 我国古代治水英雄大禹的葬地大禹陵在今天的()。

A. 绍兴

B. 萧山

C. 上虞

D. 余姚

7. 传说大禹巡视江南死在会稽,会稽就是今天的()。

A. 上虞

B. 余姚

C. 绍兴

D. 诸暨

8. 大约在()万年前,古老的浙江大地上就出现了“建德人”的足迹。

A. 5

B. 10

C. 15

D. 20

9. 在良渚文化墓葬中随葬有大量各类玉器,其中以()最为重要。

A. 玉镯、玉玦、玉璧

B. 玉钺、玉玦、玉璜

C. 玉琮、玉玦、玉璧

D. 玉琮、玉钺、玉璧

10. 在明代,沿太湖一带,乡民兼营纺织,产棉、绸、绢、丝,这些丝织品统称为()。

A. 湖绉

B. 湖绸

C. 湖绢

D. 湖丝

11. 东汉()对当时散布虚妄迷信的谶纬之学、虚论惑众的经学之风,给予了严厉的批判。

A. 叶适

B. 王充

C. 王守仁

D. 陆游

12. 因擅长经商而被誉为“中国的犹太人”指的是()。

A. 湖州人

B. 嘉兴人

C. 宁波人

D. 温州人

13. 钺是古人发明的一种石制农业生产工具或兵器,又称()。

A. 石锤

B. 石锛

C. 大斧

D. 长矛

14. 浙江被称为“两浙”指的是()。

A. 浙东、浙南

B. 浙南、浙北

C. 浙西、浙北

D. 浙东、浙西

15. 浙江茶叶名声显赫,共有七十多种,分属()五个大类。

A. 绿、红、黄、花、白

B. 绿、红、黄、黑、白

C. 绿、红、香、花、白

D. 绿、红、黄、青、白

16. 浙江山川、湖泊和田地的比例有()之称。

A. 六山三水一分田

B. 八山一水一分田

C. 七山一水二分田

D. 五山四水一分田

17. 浙江唯一的少数民族自治县在丽水地区,这个少数民族是()。

A. 苗族

B. 白族

C. 畲族

D. 回族

18. 浙江行政区划分为杭州、宁波、温州、嘉兴等()个地级市。

A. 10

B. 11

C. 12

D. 13

19. 浙江作为行政区域名称的开始是在()。

A. 东汉永建四年

B. 唐肃宗乾元元年

C. 北宋开宝三年

D. 清康熙元年

20. 中原汉人第一次大规模南迁被称为()。

A. 汉人南渡或汉人南迁

B. 永嘉南渡或衣冠南渡

C. 北人南下或北人南迁

D. 士族南逃或士女避乱

二、判断题(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

1. 浙江安吉出产名茶玉蕊茶,这种茶属于绿茶的一种。

A. 错误

B. 正确

2. 於越、勾吴、扬越、闽越、南越、东越、骆越、瓯越,都是越族中著名的分支,八越是这一族群的

统称。

A. 错误

B. 正确

3. “不拘一格降人才”出自马一浮之口。

A. 错误

B. 正确

4. 曹娥江古称舜江,传说舜帝来过此江,东汉时因孝女曹娥投江寻父,改称今名。

A. 错误

B. 正确

5. 东汉王充提出“虚妄论”、“重效验”,主张认识必须以事实为对象,同时以效验来证明,做到“订其真

伪,辨其虚实”,使主观认识与客观事实相符合。

A. 错误

B. 正确

6. 距今9000多年的河姆渡文化全面反映了我国原始社会母系氏族时期的繁荣景象。

A. 错误

B. 正确

7. 被称为“江南第一大佛”的弥勒佛像在宁波天童寺。

A. 错误

B. 正确

8. “默然不语,其声如雷”出自马一浮之口。

A. 错误

B. 正确

9. 浦江郑义门是浙江精神中“和谐因子”的典型凝结点。

A. 错误

B. 正确

10. 钱塘江古称“之江”、“曲江”和“浙江”。

A. 错误

B. 正确

11. 位于金华浦江的上山文化遗址出土了稻米遗存,被认为是迄今为止发现的长江下游地区最早的稻

作遗存。

A. 错误

B. 正确

12. 西湖龙井茶经五百年的历史演变,成为绿茶皇后。

A. 错误

B. 正确

13. 玉璧圆形,中间有孔,是财富的体现。

A. 错误

B. 正确

14. 玉钺作为一种非实用的权杖,则象征着王权。

A. 错误

B. 正确

15. 勾践建立了越国,国号就叫“於越”。

A. 错误

B. 正确

16. “越人披发”是越人不束扎头发。

A. 错误

B. 正确

17. “越人跣足”是说越人喜欢洗脚。

A. 错误

B. 正确

18. 越王勾践在吴国受辱后返国,卧薪尝胆,发愤图强,最后消灭了吴国,称霸中原。

A. 错误

B. 正确

19. 浙江先民被称为“越族”的原因,多数人认为与一种石制农业生产工具或兵器有关,这种工具叫做

“钺”。“越”为钺的同音假借字。

A. 错误

B. 正确

20. 从晋到清末,浙江私人藏书楼有三家:天一阁、嘉业堂、八千卷楼。

A. 错误

B. 正确

浙江历史与文化

参考书目:《浙江文化简史》 作者:佘德余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读书报告 ——论浙江宗教文化浙江地处东海之滨,方圆10万多平方公里,是我国面积最小的省份之一。其历史悠久,文化灿烂,也是我国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据考证,在浙江这块古老的土地上,早在10万年前就已经有人类生存。因此,浙江区域文化包括了史前上古越文化、有文字记载的于越部族和越国文化、秦汉以后的浙江文化三部分,从区域而言,浙江文化史也是一部越文化史。 我的家乡——舟山坐落在浙江东部海岸线上。春秋时,舟山属越,称“甬东”(甬江之东),又喻称“海中洲”。公元738年(唐开元二十六年)置县,以境内有翁山而命名为“翁山县”。公元1073年(北宋熙宁六年)更名“昌国县”。“意其东控日本,北接登莱,南连瓯闽,西通吴会,实海中之巨障,足以昌壮国势焉。”。1687年(清康熙二十六年)再次设县,更名“定海县”。“海定则波宁”, 以祈“海波永定”。然而即使是一名土生土长的浙江人,我却对浙江的历史文化发展都不甚了解。在拜读了《浙江文化简史》一书之后,我收获颇丰。 《浙江文化简史》一书共分为十章,首章对浙江文化的含义、沿革及总体特征首次作了较为明确的界定和论述。其余九章分别从生成环境、经济科技、学术、文学、艺术、教育、宗教、风俗等方面,从文化上进行阐述和论证,最后以浙江文化在海外的传播和影响作为总结,资料丰富,引证有据。然而作者并不打算让《浙江文化简史》仅局限于对浙江文化发展的简单梳理和史料的简单汇集,而是

竭力要理清其中演进的轨迹,同时探索其中内在规律,挖掘其深刻的现实意义。因此,我们可以看到,作者把很大一部分笔墨花在了对文化的界定、对浙江传统文化特征的概括以及对浙江文化历史渊源和地域背景的解析上。这是本书最强的闪光点。同时,本书采用横向块状结构框架和纵向论述相结合的方法,各章主题鲜明,内容集中,历史演变的进程清晰,具有较丰富的知识性,语言明白晓畅,通俗易懂。 本书开端详细介绍了“浙江”一词的种种由来,这让身为浙江人的我顿时感到兴趣浓厚。“浙江”原是河流的名称,其得名,《山海经》、《史记》、《汉书》、《越绝书》、《吴越春秋》均有记载。《汉书·地理志》、《水经注》也称“浙江”。而“渐江”一说也有出处,据王国维《浙江考》,“浙、渐为一”,渐江即浙江。由此可知,“浙江”之名,秦汉以前已有。然“浙江”之得名有四说:一谓浙江上游受婺、衢、歙三江之水,水出两山间,盘回百折,故曰“浙”。(燕肃之说)二谓钱塘江口,浙山正居其中,潮水投山下,折而出,故曰浙,所谓浙山,即赭山。(此为东吴时余姚人虞喜之说)三谓钱塘江之曲在富阳、杭县、萧山三县之间,以袁家浦一带之吵嘴尖向东延伸,形成三折。四谓浙江从太湖来,大势南流,绝钱塘江,复折而东,故曰浙,所谓江,即长江也。(此说为晋灼,清代阮东宗之)由此可见,简简单单的“浙江”二字,仔细探究其前世今生,来源却不简单。 纵观全书,其中的第八章——浙江的宗教文化一节瞬间吸引了我的目光,这与我从小到大生活的环境有关。众所周知,舟山市内坐落着享誉海内外的佛教圣地普陀山,普陀山的佛教历史悠久,作为观音道场初创于唐代。至嘉定七年(公元1214),朝廷赐钱万锣修缮圆通殿,指定普陀山为专供观音的道场,与五台山(文殊道场)、峨眉山(普贤道场)、九华山(地藏道场)合称为我国四大佛教名

黑龙江地域文化作业一

填空题 1、黑龙江省事中国位置最北、纬度最高的省份。土地面积( 47 )万平方千米,居全国第( 6 )位。 2、黑龙江省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木材蓄积量)和(木材产量)均居中国之首。 3、黑龙江省现拥有国家自然生态保护区( 24 )处,其中(五大连池)自然保护区已被列为世界自然遗产。 4、黑龙江省矿产资源在全国名列前茅,已探明矿产资源131种,其中(石油)、(石墨)等资源位居中国第一。 5、在黑龙江斑斓多彩的历史中,(渤海文化)与(金源文化)是两座高峰。 6、2011年11月,赫哲族(依玛堪)被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正式批准列入“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7、拓跋鲜卑所建立的(北魏王朝)连接着汉唐两座中国封建文明高峰,是北方少数民族在中原建立的第一个政权。 8、(洞穴)是鲜卑祖先所采取的住所形式。位属大兴安岭阿里河地区的(嘎仙洞)就是拓跋鲜卑祖先居住的“旧墟石室”。 9、鲜卑族人的“贵少贱老”的伦理习俗归向其(崇武)、(尚勇)的价值核心,这与其对祖先的崇拜情结并不矛盾。 10、鲜卑民族更是以法令的形式将族外婚固定下来,严格奉行(“十姓百世不通婚”)的原则。 11、作为渤海国的主体民族,(靺鞨族)是一个相当封建化的民族,这与其自建立至繁荣,始终与中原唐朝保持着良好的臣属关系息息相关。 12、目前已发现的渤海国墓葬中,较为典型的有三座,分别是(三陵坟二号墓)、(贞惠公主墓)、(贞孝公主墓)。 13、(佛教)堪称渤海国的国教,而道教在一定地区也有所流行,(萨满教)则是渤海国边远地区群众的民间信仰。 14、渤海国的文学形式主要有(散文)和(诗歌)。 15、目前,记录女真文字的资料主要有(金石)、(墨迹)、(文献)。 二、简答题 1、流人文化的影响。 答:遣戍到东北的"流人",其中不乏高官犬吏、才子名流等,他们滴居在黑龙江,留下了许多佳句名篇、趣闻逸事,对黑土文化的传承发展发挥了无可替代的作用,成为中原文化的重要传播者。"流人"曾创造了黑龙江文化方面的多项第一:张结彦的《域外集》称得上黑龙江第一部散文集;吴兆毒的《归来草堂尺牍》是黑龙江第一部书信集;程燥的《龙沙剑传奇》是黑龙江第一部戏剧剧本;张绪彦还发起成立了黑龙江第一个诗社――"七子诗会"。此外,流人还广泛参与方志与笔记的撰述,如方拱乾所著《宁古塔志》、吴振臣所著《宁古塔纪略》、张结彦所著《宁古塔山水记》、杨宾所著《柳边纪略》、英和所著《龙沙物产咏》、《龙江

地域文化网上作业参考资料.

单选题 (大洋洲遗址)出土的青铜器可与安阳殷墟、三星堆出土的青铜器相媲美。 (大洋洲遗址)的发掘再次证明,赣江流域曾有一支与中原商殷青铜文明有别的土著青铜文化。 (赣南)是明清时期闽粤移民的集中地和大本营。 (浒湾镇)是我国最大的刻板印刷基地之一。 (角山遗址)是我国至今发掘的中国古代最早的制造原始陶瓷的窑场。 (角山遗址)为目前所知江南地区乃至全国最大的商代窑炉。 (南丰)被称为“傩舞之乡” (青花)烧造成功,使景德镇瓷器在全国独占鳌头。 (吴城遗址)的发现,否认了“商文化不过长江”之说。 (吴城遗址)是目前我国长江以南地区规模最大、出土物最为丰富的商周文化遗存。 (西周)时期江西地方文化遗址密集出现 (弋阳腔)被称为后世高腔之祖 “崇仁学派”的开创者是(吴与弼) “鹅湖之会”的地点是(鹅湖寺) “浮梁歙州,万国来求”描述的是江西哪一种商品远销海外(茶叶) “浮梁歙州,万国来求”指的是江西历史上哪种商品(茶叶) “江西”得名于(江南西道) “江西”是以(长江)为座标而得名的? “江西诗派”的创立者是(黄庭坚) “江西填湖广”指的对象是(人口) “马祖”是指(道一) “牡丹一出,几令西厢减价”,“牡丹”指的是汤显祖的戏曲(《还魂记》) “傩”最早起源于(原始社会) “人生自古谁元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是(文天祥)的诗句。 “四十八家药材行,还有三家卖琉黄”形容的是(樟树镇) “五里一将军,十里一傩神”是指(上栗) “样式雷”家族所从事的行业是(建筑业) “馀汗之水”是指(信江) “元诗四大家”中有(3)人是江西籍的。 《岛夷志略》的作者是(汪大渊) 《广舆图》的作者是(罗洪先) 《禾谱》的作者是(曾安止) 《集古录》的作者是(欧阳修) 《六一诗话》的作者是(欧阳修) 《十送红军》由(《送郎歌》)改编而来。 《宋史》中,有(86 )江西人有传记。 《滕王阁序》“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与下列江西哪位历史人物有关(徐稚) 《天工开物》的作者是(宋应星) 《新五代史》的作者是(欧阳修) 《舆地图》最早刊石于(龙虎山) 安源工人俱乐部成立于(1922)年。 八大山人是(朱耷)

地域文化作业

★地域文化★ 一、填空题 1.汉明帝时期的明德马皇后著有《显宗起居注》,开创了(起居注) 2.隋唐时期的孙思邈对医药学做出了重大贡献,被后人尊称为( 药王 被誉为中国最早的医学百科全书。 3.唐代就是我国文化艺术的繁盛时期,陕西出现了很多著名的画家, 马而著称于世,( 阎立本)创作了许多与政治事件有关的作品,( 张萱)善绘仕女宫苑鞍马,就 是仕女画的先导者。 4.王昌龄就是唐代著名诗人,代表作有《出塞》、《从军行》、《芙蓉楼送辛渐》等诗,她的诗以三类题材 居多,分别就是( 《闺怨》)、( 《采莲曲》)与( 《西宫春怨》)。 5.最能代表颜真卿书法艺术的作品就是( 《多宝塔碑》)、( 《东方朔画赞碑》)与( 《颜家 庙碑》)。 6.杂剧《中山狼》的创作者就是( 周昉)。 7.主持建设泾、渭、洛、梅四大惠渠的水利学家就是( 李仪祉)。 8.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就是( 汉书)。 9.“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一诗的作者就是( 王昌龄)。 10.《阿房宫赋》的作者就是有“小杜”之称的( 杜牧)。 11.我国现存的最长的七言唐诗就是韦庄的( 《秦妇吟》)。 12.陕北民歌中最著名的就是( “信天游”),在山西被称为“山曲”,内蒙中则称为“爬山调”。 13.紫阳民歌类型多样,包括( 号子)、( 山歌)与( 小调)。 14.韩城( 四合院)民居被誉为“东方人类古代传统居住村寨的活化石”。 二、名词解释 1.长安古乐 :即就是唐代宫廷的“唐大曲”,自唐朝至今已流传逾1300年,被音乐界称为“音 乐活化石”。 2.民俗文化 就是指民间民众的风俗生活文化的统称。也泛指一个国家、民族、地区中集居的民众所创造、共享、 传承的风俗生活习惯。就是在普通人民群众(相对于官方)的生产生活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系列物质的、精神 的文化现象。它具有普遍性与传承性与变异性。 3.陕西农民画 陕西农民画源于民间,所画内容多取材于人物、动物、花鸟等,构图简洁美观,注重色彩数量,追求强烈 的直观效果,乡土风情浓厚,内容健康朴实,给人积极向上的激情。采用白描形式,构图简洁而饱满,想象大胆 丰富;注重色彩对比,以大红大紫的色彩,夸张化的描述,追求强烈的直观效果,讲究装饰性;风格浪漫稚拙,怪

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浙江省文化产业发展规划(2010-2015)

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浙江省文化产业发展规划(2010—2015)的通知各市、 浙政发〔2011〕3号 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直属各单位: 现将《浙江省文化产业发展规划(2010—2015)》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实施。 二○一一年一月七日 浙江省文化产业发展规划(2010—2015) 为加快发展文化产业,进一步推动经济转型升级,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努力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切实增强文化软实力和影响力,根据《国务院关于印发文化产业振兴规划的通知》(国发〔2009〕30号)、《中共浙江省委关于制定浙江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浙委〔2010〕94号)和《中共浙江省委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浙江省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纲要(2008—2012)〉的通知》(浙委〔2008〕71号)精神,特编制《浙江省文化产业发展规划(2010—2015)》。 本规划中文化产业的范畴主要参考国家《文化产业振兴规划》,并结合国家统计局《文化及相关产业统计体系》和我省实际情况有所调整,主要包含文化创意业、影视服务业、新闻出版业、数字内容与动漫业、文化会展业、文体休闲娱乐业、文化产品流通业、文化产品制造业等领域。本规划期限为2010至2015年,其中近期至2012年。 一、发展现状与趋势 (一)现实基础。 1.文化产业规模处于全国前列。“十一五”以来,全省文化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率达16%左右(现价,下同)。2009年全省文化产业增加值807 96亿元,比上年增长9 9%,高出同期GDP增长速度2 8个百分点。2008年全省文化产业增加值约占全国的7 5%,居全国第5位。 2.文化产业优势领域逐渐显现。经过多年发展,全省新闻出版、影视服务、文化旅游、文化会展和文化产品制造等产业逐步确立了在全国的优势地位。2009年全省新闻出版业总体经济规模综合评价居全国第3位,其中总产出达到1019 03亿元,居全国第2位;增加值达到266 02亿元,居全国第4位;营业收入达990 52亿元,居全国第2位。2009年,全省拥有影视制作机构525家,资产规模超过200亿元,电视剧产量居全国第2位,票房总收入居全国第5位。 3.新兴文化业态快速成长。近年来,全省数字动漫、数字电视、数字出版、网络广播影视等新兴文化业态快速发展,2009年全省共生产影视动画片43部32758分钟,居全国第2位。截至2009年,全省11个设区市的市区和大部分县市已经开通有线数字电视,拥有网络出版资质的单位9家,涉足网络出版的经营性网站近100家,网络游戏、网络音乐等网络文化企业58家,注册资金5亿元,居全国第4位。 4.文化产业集聚水平不断提升。经过多年培育,全省文化产业集聚发展态势逐步显现,对全省文化产业发展的示范和带动效应不断扩大。截至2008年底,全省已形成各种类型的文化产业集聚区块70多个,其中,影视制作、动漫游戏、出版印刷、文具生产、艺术品业等成为产业集聚效应最为明显的行业。从产业规模和集聚区块分布情况看,杭州、宁波两地的创意产业集聚较为明显,温州、台州等地印刷

浙江省文化厅关于推进全省城乡一体化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

浙文社…2011?49号 浙江省文化厅关于推进全省城乡一体化 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 各市、县(市、区)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浙江图书馆: 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新形势下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意见》、《浙江省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纲要(2008-2012)》及《浙江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精神,促进全省公共图书馆服务均等化,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满足人民群众基本文化需求,现就推进全省城乡一体化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提出以下指导意见。 一、充分认识构建城乡一体化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的重要意义 公共图书馆的发展水平是一个地区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是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

要组成部分。构建城乡一体化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是我省公共文化服务领域的一项文化创新工程,是打破城乡二元结构,改变城乡文化资源失衡,优化资源合理配置,促进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增强浙江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举措;是实现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保障城乡居民基本文化权益的有效途径;是提升全省人民群众整体素质,建设学习型社会的重要内容。各级文化行政主管部门要进一步统一思想,深刻认识新形势下构建城乡一体化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的重要意义,把加强图书馆服务工作作为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认真抓好,抓出成效。 二、构建城乡一体化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的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 (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省委、省政府关于兴起文化大省建设新高潮、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战略部署,确立文化为民、文化惠民的理念,按照科学规划、政府主导,因地制宜、分步实施,突出重点、务求实效的建设原则,坚持文化创新,加大投入,加快推进全省城乡一体化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有效解决广大城乡居民特别是农村群众借书难、看书难等问题,让全省人民共享社会进步、文化发展成果,切实保障公民基本文化权益,为浙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文化保障和智力支持。

地域文化作业 1 一

地域文化作业1 一、填空题1、艺术,饮食,生产方式,制度2、夏历3、函谷关,武关、陈仓大散关、萧关4、轩辕黄帝陵墓陕甘宁边区二、名词解释:8、母系9、阿房宫5、华清池6、关中平原7、 1、地域文化:就是一定地域内历史形成并被人们所感知和认同的各种文化现象。地域文化具有历史性、地域性和独特性的特点。 2、三秦:春秋战国时因陕西是秦国治地,故后人将陕西简称“秦”;将横贯陕西中部的主要山脉称“秦岭”;将渭河平原称“秦川”。陕西还称“三秦”, 3、半坡遗址:中国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的重要遗址。1953 年发现于陕西西安东郊半坡村。遗址有公共墓地、居住区、制陶器窑场,出土大量石器、骨器、陶器等生产、生活用具。彩陶花纹以动物形象为多。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三、列举题1、列举秦汉时期关中修建的水利设施。(1)、战国时期郑国渠;(2)、龙自渠。西汉关中灌渠的穿凿,以龙首渠较早,约在汉武帝元狩到元鼎年问。(3)、六辅渠。六辅渠足武帝元鼎六年由左内史倪宽主持兴建.为六条辅助性渠道的总称。(4)、白渠。西汉太始二年赵中大夫白公建议增建新渠.(5)、成国渠。指西汉时新建的关中地区另一重要农田水利工程。 2、列举十处三秦文化遗址(地点、名称)黄河文明——半坡遗址(西安);炎黄始祖——黄帝陵(黄陵);皇家温汤——华清池遗址(临潼);千古一宫——秦阿房宫遗址(西安);六合一统——秦兵马俑遗址(临潼);人文荟萃——碑林文化遗址(西安);千年古刹——大雁塔文化遗址(西安);两帝合陵——乾陵(乾县);固若金汤——西安明城墙遗址(西安);晨钟暮鼓——钟楼、鼓楼(西安)。 3、列举三秦的四大关隘(地点、名称)答:陕西中部的北萧关、南武关、西散关和东函谷关被称为秦地四大关塞。(1)、雄踞于关中西北、六盘山下的萧关,其故址位于今宁夏固原东南30 里处。(2)、武关坐落在今丹凤县城东约80 里的谷涧间。(3)、散关也称大散关,为周朝散国之关隘,故名散关。位于秦岭北侧今宝鸡市西南大散岭上。(4)、函谷关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雄关要塞之一,位于今河南省灵宝市北30 里处的王垛村。 4、列举四个与华山有关的神话传说。1、沉香劈山救母;3、巨灵劈山;2、金庸华山论剑;4、萧史与弄玉吹箫引凤; 5、赵匡胤一陈抟博台对弈。 四、问答题1、三秦方言形成的文化背景是什么?答:“三秦”得名源于项羽分封诸侯,让秦的三个降将分治秦之故地:章邯为雍王,领有咸阳以西;司马欣为塞王,领有咸阳以东;董翳为翟王,领有陕陌以西。“三秦”即由此得名。 现陕西所辖的陕南陕北过去不属于秦地,陕南在秦巴山区,受蜀鄂文化影响比较大,语言和习惯都比较接近。陕北处黄土高原,和黄河流经的宁夏内蒙和山西许多地域接壤,它们的人情风俗,语言习惯没有多大差别,所以,两地使用的语言,和三秦的关中相比,有写字的发音和词意差距相当大,三秦同属关中位置,受地域文化,特别是古语影响比较大,更为奇特的是,这里是华夏文化的发祥地,所以方言解释就令人寻味。三秦方言中,有些是完全的古语,有些是把字的发音地方化,还有些是完全的方言,其中有些方言,想找到比较合适字表达其意也很难,有些则是反语或是反意。但是,三秦的中心长安,曾有十三个王朝建都,那个时候上至皇帝,下到黎民百姓,再加国外使节,都讲关中话,三秦的语言就相当于现在普通话,有一千多年的官方语言经历,流传范围广,使用人口多,在关中语言不是普通话的今天,解释和回味三秦的方言,就更有意思了。方言不是通用语,但是表述很具体,很形象生动,又是传统的习惯用语,直到今天,进入八百里秦川,方言依然是秦人语言交流的一个重要部分。讲方言有一个前提,首先要讲陕西话,如果用普通话,就很难讲,很难说出,很难表达意境,尤其字的发音,发音变字意变,味道就更变了。用方言,还需要注意用语环境,和使用对象,不然就会不达意,出笑话,如:“好”--- 赞美,孩子把东西损坏了,大人说“好么”。这里的好,实际是不好;又如:“歹”--- 不好,但是有许多地方,不好不用歹,好的表述又用歹,歹得很,就是好得很。方言中形容词最多,可以鲜明地说明问题,比喻词次之,形象地表达出了相像,动词表现的都很具体,时态词用的很严谨,常用词在日常用语中又很生动,还有一些古语表现出了深厚的文化古韵,有些字的不同发音又显得变化多端,基于这些特点,陕西方言有旺盛生命力,讲起来简洁既,听起来生动,谝起来诙谐,理解起来容易,显得有特色,有魅力,很传统,至今,代代沿用,流传不息。 2、简述三秦文化的优良传统和思想特征。答:三秦文化的优良传统和思想特征表现在:(1)以人文为主导的天人合一思想;(2)纳异进取的开放精神、讲功利的文化心理;(3)求实尚孔的原朴风气,酷爱传统文化的怀古心态。 3、简要介绍一处唐代的陕西文化遗址。答:圣母寺遗址是文物部门在包西铁路蒲城段勘探出来的,寺庙面积目前已

湖州的历史文化及名人

湖州的历史文化及名人 浙江省位于我国的东部沿海的地区,是中国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素有“文物之邦”、“鱼米之乡”、“丝绸之府”的美誉,更有“文化之邦”、“旅游之乡”的盛名,历史悠久,经济发达,交通便利,文化昌盛,自从东晋南朝以来就后来居上,千百年来遥遥领先历史悠久, 积储深厚.,因而浙江省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例如湖笔文化、茶文化、丝绸文化等等,当然还有很多的历史文化名人,例如龚自珍、王充、陆游、孟郊、南唐后主李煜、骆宾王……当然,历史上湖州籍的名人也不在少数,例如吴均(今安吉县人)、沈约(今德清人)、南朝开国皇帝陈霸先(今长兴人)、孟郊(今德清县人)……而这些文化遗产和文化名人为湖州的历史文化,更为浙江省的历史文化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当然,湖州拥有这样的历史文化和它所处的地理位置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下面就有我介绍一下湖州的历史地理吧。 湖州是一座拥有2000多年历史的江南古城。它因位于太湖南岸而闻名。素有“鱼米之乡”、“丝绸之府”的美誉。它位于长江三角洲地区,与苏州和杭州这两个古代人人向往的人间天堂相距较近,而且临近海洋。它位于太湖南岸,世代受到太湖的哺育,可以说太湖就是湖州人的母亲湖。自古以来,湖州人的生活就很悠闲,每天日出而作日出息,这位湖州文化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的条件。可以说湖州的地理位置和历史都是比较优越的,而且这里的气候宜人、四季分明,比较适合人们生活。这样就适合发展文化了,我想,这就是湖州的历史文化这么悠久的原因之一了。 文化是一个非常广泛的概念,它既包括了自古以来的文人何其留下的诗词文章、艺术作品等一系列的物质以及精神财富,还包括了这个地区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 说到湖州的文化,首先想到的就是湖笔了。 湖笔: 亦称湖颖,是“文房四宝”之一,被誉为“笔中之冠”。中国的毛笔,起源甚而“湖笔”之闻名于世,当在六、七百年以前的元朝。元以前,全国以宣笔为最有名气。元以后,宣笔逐渐为湖笔所取代。据《湖州府志》记载:“元时冯庆科、陆文宝制笔,其乡习而精之,故湖笔名于世。”“湖州冯笔妙无伦,还有能工沈日新。倘遇玉堂挥翰手,不嫌索价如珍珠。”人们愿以千金重价求买湖笔,足见其声誉卓著。 湖笔的故乡在浙江湖州的善琏镇,相传秦大将蒙恬“用枯木为管,鹿毛为柱,羊毛为被(外衣)”发明了毛笔。后蒙恬曾居湖州善琏改良毛笔,采兔羊之毫,“纳颖于管”,制成后人所称之“湖笔”。改制湖笔成功后,便将技艺传给善琏百姓,使之当地几乎家家出笔工,户户会制笔。2000多年的历史,汉、晋、隋、唐、宋、元时期及当代笔工各领风骚,湖笔已深深融入了这块土地。 有学者赋诗曰: 湖笔元祖出湖州,曾与梦恬入梦游。 腕底含香书今古,毫端蕰秀写春秋。 行云流水尤潇洒,阿娜娇柔更风流。 千年文明存史册,万里江山笔下留。 朝大书画家赵孟頫对湖州的湖笔制作技艺,十分关心和重视,据《湖州府志》记载:他曾要人替他制笔,即使一支不如意,即令拆裂重制,要求非常严格,这种严格的质量要求,一直流传至今。 此可见湖笔的价值了吧,它的“笔中之冠”当之不愧呀。虽然我不是浙江人,而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北方人,但是湖笔之名早就耳熟能闻了。以前不管是在电视节目中,还是电视剧

浙江精神与浙江发展

如何评价浙江精神在浙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林顿 3140100803 摘要:政治经济文化构成了社会的三大基础,但是在大多的研究资料中,人们对于文化的认识还是停留在其为社会的一般精神享受上,对其存经济社会中的作用却是知之 甚少。浙江经济作为中国经济腾飞的一个代表,其内在的浙江文化与浙江精神在其间 究竟扮演了一个什么样的角色。本文试图从文化与精神角度阐释浙江经济发展的过程 原因。 关键词:文化经济浙江经济浙江精神 2010年3月28日,中国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成功收购沃尔沃,100%控股。震动了整个汽车行业。一个浙江的民营企业让世界看到了中国汽车的隐隐崛起之势。而这,仅仅是浙江民营经济发展的一个缩影。 改革开放以来全国各地经济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浙江经济更是抓住机遇一举 成为中国GDP第四大省。其中民营经济的发展令国人瞩目。出了上述的吉利集团。万向,广夏,哇哈哈,海亮,恒怡等集团在11年年销售收入都超过500亿。而去年吉利更是以强劲姿态挤进世界五百强。 其实浙江经济腾飞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浙江人求真务实的精神,他们实实在在、求真务实。我们知道浙江经济发展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市场导向特别强,市场导向性 使我们不难理解浙江区域分工是如此的细致。不得不提世界闻名的义务小商品城。这 个号称可以找到世界70%以上小商品的批发城如今已发展为国际性商品交换市场。举个简单的例子,当今世界上一半,欧洲市场的40%,美国市场的70%的圣诞礼物都来自义务。 再从整体上看一下浙江宏观经济的发展情况,改革开放以来浙江经济就开始了急速腾飞,市场经济改革目标确定后更是飞速发展。1992-2000年,全省GDP年均增长14.7%,比前一阶段年均增长率还高出2.5个百分。此时,浙江经济还正处于以效益 为先的状况。等到进入新世纪,2001-2007年,浙江全省GDP年均增长13.4%,各年经济增长率保持在10.6%至14.7%的幅度内,成为改革开放30年经济发展波动最小 的时期。到2007年,人均GDP已经达到4920美元,接近上中等收入国家或地区5000美元的平均水平。

地域文化网上作业答案

宜春广播电视大学 (徐小可)整理2013.10 6447地域文化_0001 一、单项选择题(共 20道试题,共 80 分。) 1. 最晚至(B ),赣地的古老方国不复存在。 B. 公元前6世纪 2. 确定8月1日为中国工农红军纪念日的年代是( C )年。 C.1993 3. 浔阳陈崇家族创办的东佳书堂创办于( C )年间。 C.唐昭宗 4. 贯穿汤显祖 临川四梦”的观念是(A )A.情 5. 被称为北宋倚声家初祖"的是(A ) A.晏殊 中国共产党制定的第一部土地法是( A )A.《井冈山土地法》 仙人洞下层与(B )是同属于一个的文化遗存 B.吊桶环中层 吊桶环遗址的一项惊世发现是(B ) B.野生稻 西汉末年,王莽改制后,豫章群更名为( A ) A.九江郡 安史之乱后,进入江西的中原移民主要集中于( A ) A.赣北和赣东北 隋唐时期,有 求官到长安,求佛到( B ) ”之说 B. 江西 《宋史》中,有( B )江西人有传记。 B. 86 我国最大的淡水湖是(C ) C.鄱阳湖 开后世诗话先河的诗学理论著作是( A ) A.《六一诗话》 仙人洞下层与(B )是同属于一个的文化遗存 B.吊桶环中层 西汉初年设立豫章郡下辖多少个县( B ) B. 18 被一些学者誉为东方的莎士比亚”的是(C ) C.汤显祖 大洋洲遗址位于(B ) B.新干 傩”最早起源于( A ) A.原始社会 二、判断题(共 10道试题,共 20分。) 1. 江西约三分之二的村庄建于明清时期。 正确 2. “人才之盛,遂甲于天下”是明朝人对江西的美誉。 错误 3. 明清时期,江西各地几乎都有自己的民间戏剧形式。 正确 4.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的作者是江西诗人杨万里。 正确 5. 江右王门的思想特色是信守师说、深受禅学浸染。正确 6. 朱熹哲学以理”作为最高哲学范畴。正确 7. 第一次提出 井冈山精神”这一概念的是周恩来。 错误 8. 道教正一派的发源地是三清山。错误 9. 毛泽东在井冈山撰写了著名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文。 错误 10. 仙水岩崖墓出土纺织品可能已使用了染色技术。 正确 6447地域文化_0002 一、单项选择题(共 20道试题,共 80 分。) 1. 唐代江南西道所辖州数为( C )个 C.8 个 2. 《滕王阁序》“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与下列江西哪位历史人物有关() D.徐稚 3. 铜岭遗址开采的从商代中期一直延续到( B ) B.战国时期 4. 被英国科技史家李约瑟称为中国 17世纪百科全书的是( B ) B.《天工开物》 5. 要求南丰人 传傩以靖妖氛”的人是( B ) B.吴芮 6. 南宋时期,江西共开办书院( D )所。D. 82 7. 江西历史上第一人杰、民间号为 番君”的是(B ) B.吴芮 仙人洞人的经济活动以( C )为主C.狩猎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浙江省文化及相关产业发展现状研究分析

浙江省文化及相关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作者:————————————————————————————————日期: 2

浙江省文化及相关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党的十八大和十七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大战略决策。为适应文化强国建设的新形势,浙江省委省政府把发展文化及相关产业摆上更加重要的位置,大力加强谋划部署,不断强化政策保障,扎实推进工作落实,文化及相关产业发展进入了难得机遇期,综合实力和竞争力显著增强。 一、文化及相关产业发展现状 (一)文化及相关产业发展概况 1.文化及相关产业不断壮大。2012年,我省文化及相关产业实现增加值1581.72亿元,占GDP的比重为4.56%。其中,文化产品制造业增加值706.30亿元,占44.7%;文化产品批发零售业增加值160.73亿元,占10.2%;文化服务业增加值714.69亿元,占45.2%(详见表1)。 表1 2010-2012年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情况 单位:亿元 2010年2011年2012年 增加值1056.09 1290.01 1581.72 #文化产品制造业524.98 638.79 706.30 文化产品批零业133.06 150.01 160.73 文化服务业398.05 501.21 714.69 占GDP比重(%) 3.81 3.99 4.56 注:2012年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等数据使用国家统计局制定的《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2012)》,与2010、2011年数据口径不一致。 2.文化产品的生产是文化及相关产业的主体。直接从事文化产品(包括货物和服务)生产活动的单位实现增加值884.08亿元,占55.9%;从事文化用品和设备等相关产品辅助生产的单位实现增加值697.63亿元,占44.1%。从文化及相关产业十大类别看,实现增加值最多的是“文化用品的生产”,有460.62亿元,占29.1%;其次是“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有281.53亿元,占17.8%;第三是“文化信息传输服务”,有240.28亿元,占15.2%(详见表2)。 表2 2012年分十大类增加值及构成 增加值(亿元)构成(%) 全省1581.72 100.0 一、文化产品的生产884.08 55.9 新闻出版发行服务53.77 3.4 广播电视电影服务81.52 5.2

作业地域文化

5350地域文化_0005 试卷总分:100 测试时间:30 单项选择题判断题 一、单项选择题(共20 道试题,共80 分。) 1. “马祖”是指()。 A. 慧能 B. 道一 C. 怀海 D. 良价 2. 在明代被称为“四时雷电镇”的是()。 A. 朱仙镇 B. 景德镇 C. 汉口镇 D. 吴城镇 3. 晚唐有民谚“筠袁赣吉,脑后插笔”,其中“筠”是指当今() A. 高安 B. 上高 C. 宜春 D. 新余 4. 五代时期,江西考中进士的人数是()。 A. 9人 B. 10人 C. 11人 D. 12人 5. 曹洞宗祖庭是()。 A. 洞山寺 B. 泐潭寺

D. 普利禅寺 6. 三皇宫是()的组织。 A. 瓷商 B. 矿商 C. 木材商 D. 药商 7. 仙人洞人的经济活动以()为主 A. 种植 B. 采集 C. 狩猎 D. 打渔 8. 江西最早也最具影响的义门是() A. 江州陈氏 B. 信州李氏 C. 信州俞氏 D. 洪州胡氏 9. 八一建军节的确定是在 A. 第一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 B. 第二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 C. 第一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D. 第一次全国政治协商会议 10. “崇仁学派”的开创者是() A. 吴与弼 B. 陈献章 C. 颜钧

A. 胡慧超 B. 许逊 C. 周真公 D. 刘玉 12. 被称为“宋之苏武”的是() A. 胡铨B、谢枋得B、洪适D、洪皓 B. 谢枋得 C. 洪适 D. 洪皓 13. 角山遗址位于() A. 新余 B. 上饶 C. 宜春 D. 鹰潭 14. 陆九渊的心学以()为基地进行弘扬。 A. 象山书院 B. 白鹿洞书院 C. 白鹭洲书院 D. 鹅湖书院 15. 战国粮仓遗址代表了江西文化与()的关系。 A. 吴越文化 B. 湖湘文化 C. 荆楚文化 D. 闽粤文化 16. 鄱阳湖水系占全省流域面积的()

全国历史文化名城金华市

金华市 古子城历史文化街区八咏老街夜景图片来源:住建部 一、城市概况 金华市地处浙江省中部,“南扼括苍,西控赣湘,北唇严杭,东屏杭绍。”为浙江之心,两浙要冲,兵家必争之地。古属越国地,秦入会稽郡。历名东阳、婺州,或设郡、州、路、府,或设道、区、专区和地区。金华市现辖金东、婺城2区,兰溪、东阳、义乌、永康4市和武义、浦江、磐安3县。 2007年3月18日,国务院批准列金华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古子城历史文化街区保宁门广场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古子城历史文化街区全景图片来源:住建部 二、历史沿革 秦王政二十五年(前222年),分吴越地置会稽郡领县二十四,而乌伤隶焉(乌伤因颜孝子而名)。西汉兴封刘濞王吴地,(乌伤县)在封內。濞诛,(乌伤县)仍隶会稽郡。新莽时,改乌伤曰乌孝。东汉初平三年(192年),分乌伤县西南置长山县(以县东北长山为名)。设西部都尉治所。三国吴宝鼎元年(266年),始分会稽郡西部置东阳郡而长山为附郭之县。南朝陈天嘉三年(562年)为金华郡(郡以山名),郡治长山。隋开皇九年(589年),废东阳郡,又分吴州置婺州。唐天宝元年(742年)复曰东阳郡,领金华、义乌、兰溪、武成六县。乾元元年(758年),复改东阳郡为婺州。五代、吴越后晋天福四年(939年),升婺州为武胜军。北宋淳化元年(990年)改武胜军为保宁军。元至元十四年(1277年),改为婺州路。至正十八年(1358年),朱元璋攻取婺州路,改宁越府,设江南行中书省分省与此。至正二十二年又改宁越为金华府领县七。明成化七年(1471年),又割县西南界白沙乡五都之地属于汤溪,金华府

辖金华、兰溪、东阳、义乌、永康、武义、浦江、汤溪八县,故有“八婺”之称。清沿明制。1912年废府。1914年置金华道,辖区扩及原衢州、严州府。1927年废道,各县仍直属于省。 1949年5月7日,金华解放,设立浙江省第八行政区。10月,改名金华专区。1955年3月,衢州专区撤销并入。1968年4月,改为金华地区。1985年5月,撤销金华地区,原金华、衢州两县级市分别升为地级市,实行市管县体制,并于金华城区设立婺城区,郊区设立金华县。原金华地区的龙游、开化、常山、江山县划归衢州市管辖。2000年12月31日,撤销金华县,设立金华市金东区。 历史建筑-老火车站图片来源:住建部 三、历史文化价值 金华历史文化名城的价值特色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浙江精神与浙江发展》内容范围

1.在浙江文化的演变历程中,浙江文化的成熟是在哪一时期(C) A.隋唐时期B.北宋时期C.南宋时期D.明清时期 2.下列明清时期的浙商中,以纸张等文化产业和珠宝为主,也从事土特产贩卖的商帮是(B) A.宁波商帮B.龙游商帮C.杭州商帮D.绍兴商帮 3.下列不属于当代浙江和谐社会建设特点的是(D) A.高度重视城乡之间的和谐共进 B.积极推进阶层之间的和谐相处 C.努力保持地区及居民之间的和谐共富 D.扎实推进基层民主建设 4.2010年9月30日,浙江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次会议决定,每年(C)为浙江生态日,这是全国第一个生态日。 A.4月12日 B.5月5日 C.6月30日 D.7月15日5.当代浙江生态文明建设,以培育(A)为灵魂。 A.生态文化 B.节能环保经济 C.循环经济 D.生态产业 6.下列不属于新世纪以来浙江文化建设呈现大繁荣现象的是(D) A.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入人心 B.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日趋完善 C.文化产业不断发展壮大 D.市民文化和精英文化崛起 7.下列关于浙江商人的论述不正确的是(C) A.浙商的本质是民商 B.浙商有极强的抱团意识 C.明清时期宁波商人为代表的浙江商人逐渐成长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领军群体 D.新浙商最初大多来自于进城务工谋生的农村手艺人 8.鸦片战争后,中国被迫开放的第一批通商口岸中,位于浙江的是(D)。 A.杭州 B.温州 C.海宁 D.宁波 9.(A)年,浙江提前实现总体小康。 A.1999 B. 2000 C.2001 D.2002 10.下列不属于当前浙江社会建设重要成就的是(D)。 A.居民生活步入全面小康 B.社会事业均衡快速发展 C.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制度体系初步形成 D.社会保障制度框架全面确立

浙江文化产业门类齐全处于领先地位

浙江文化产业门类齐全处于领先地位 浙江文化产业门类最齐全,去年我们在评选全国十大最具影响力国家 文化产业示范基地时,因为浙江入围数量过多而难以取舍。国家文化部文化产 业司司长刘玉珠日前在杭州表示,浙江文化产业门类最为齐全,在全国处于领 先地位。 从浙江省文化厅获悉,十一五以来,浙江省文化产业增加值年均增幅超 过20%,高出同期GDP 增速,新闻出版、影视服务、文化旅游、文化会展和文化产品制造等产业逐步确立了在全国的优势地位。 仅在2011 年,第七届中国国际动漫节签约项目近50 个,涉及金额106 亿元;义乌文博会升级为国家级展会,总成交额达40.62 亿元;杭州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会吸引了1800 余家国内外参展企业,参观人数42 万人次。宋城集团的《宋城千古情》,更是在2011 年演出1049 场、观众近1.6 亿人次此外,电视剧第一股华策影视、电影第一股华谊兄弟、网吧软件第一股顺网科技、首家媒体 经营性资产整体上市的报业集团浙报传媒文化产业诸多第一股皆出浙江。 浙江不仅在新兴文化产业方面出类拔萃,而且在传统文化的市场化尝试 方面也有不少新意。自2003 年浙江试点文化体制改革以来,传统文化事业也开始尝试适应市场化的发展路径。4 月8 日,越剧表演艺术家、国家戏剧梅花奖得主舒锦霞的新书《雅颂情韵话越剧》首发式在杭州举行。据了解,该书的整个 运营初衷就是希望对传统越剧做市场化的有益尝试。 今年是浙江贯彻《浙江省文化产业发展规划(2010-2015)》和《浙江省文化服务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的第二个年头,与此同时,扶持100 家重点文化企业、20 个文化产业园区、助推20 家文化企业上市的文化产业发展122 工程也

2012安徽地域文化作业二答案

一、填空(每小题1分,共20分。) 1、到春秋战国时期,安徽的农业发展水平由一项水利灌溉工程得到见证,这就是芍陂的开凿与修建。 2、东汉时期安徽出现了两个堪与大天文学家张衡比肩的人物桓谭和王蕃。 3、明清时期商品经济的繁荣,促进了商业数学的发展,尤其是徽商对数学的重视,在历史上是少见的。徽商编了不少应用商业数学书籍,如《铜陵算法》、《算林拔萃》、《庸章算法》、《算法纂要》等,其中影响最大的是程大为的《算法统宗》。 4、清代安徽的天文学研究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其中梅文鼎更被誉为“历算第一名家”。 5、朱载堉为明皇室子孙,他自幼爱好音律、数学,专心攻读,一生著书立说,主要著作有《乐律全书》、《律吕正论》、《律吕质疑解惑》、《嘉量算经》等,这些著作涉及物理学、数学、天文学、以及音律、舞蹈等领域。 6、朱熹作为理学的集大成者,他在前人的基础上构建了一个以“理”为最高哲学范畴的哲学体系,这个体系包括理气论、心性论、格物致知说和知行并进说等各方面内容。 7、清末,废科举,行新学,安徽的文化教育仍位于全国前列。早在清同治十一年(1872),安庆就曾办有尚文小学堂;安徽第一所高等学堂——安徽省求是学堂,创办于清光绪二十四年(1885),比清政府正式颁布学堂章程还早4年。 8、魏晋时期的嵇康曾提出“越名教而任自然”的哲学人生观,并有“内和外见”的音乐见解,其中包涵了丰富而杰出的教育思想。嵇康还著有中国历史上一篇重要的音乐美学论文,即著名的《声无哀乐论》。在这篇论著中,他首先提出“声无哀乐”的基本观点,即音乐是客观存在的音响,哀乐是人们被触动以 后产生的感情,两者并无因果关系。

9、朱熹继承发展了先秦的教育目的论,提出“明人伦”、“为圣贤”的教育目标。 10、中国文学史上的“三曹”指汉魏时期的曹操、曹丕与曹植父子。他们是建安文学的代表作家,为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县)人。 11、曹丕《典论·论文》是中国第一篇文学批评的专门论文,涉及了文学批评中几个很重要的问题,在文学批评史上起了开先河的作用。 12、南齐著名诗人谢眺于明帝建武年间出任宣城太守,其间创作了数十首诗篇,如《宣城郡内登望》、《高斋视事》、《祀敬亭山庙》、《游敬亭山》、《始之宣城郡》、《往敬亭路中》等等。这些作品既描摹出安徽宣城的风光与人情,又促进了当地文学的兴盛。因为他的诗歌而使得敬亭山名扬天下,诸多诗人慕名而来,纷纷唱和。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 十二平均律:明代的朱载堉大胆而彻底地扬弃了千余年来的旧律制,创造了现今世界各国都在应用的十二平均律,这是我国声学史的一项杰出贡献。朱载堉实质上是在八度音之间分成12个音程相等的半音,顺序组成12个等程律,又叫十二平均律,如此,可以用任何一律作为主音组成各调的音阶,而且它们全音的音程都是一样的,这在乐律研究史上是一次革命性的变革。十二平均律的发明比法国音乐理论家梅尔塞恩于1636年发表的十二平均律要早52年。 《物理小识》:明代方以智所著的《物理小识》,内容十分广泛,内分天、历、风雷雨阳、地、占候、人身、医药、饮食、衣服、金石、器用、草木、鸟兽、鬼神方术、异事等15类,共12卷,是一部关于自然科学方面的百科全书式的著作。其中涉及到的物理学知识,有光学、电学、磁学、声学、力学诸多方面。它不仅总结了我国古代许多科学成就,批判地吸收了当时西欧传入的科学知识,而且对其中不少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独特见解,尤其是在光学方面的成就更是突出。 书院:书院,是我国古代一种特有的教育组织形式,它既是独立于官学制度之外,的学校制度,又是与教育密切结合的学术研究机构。它发轫于唐,至宋形成制度,南宋时大盛,迄明、清发达完备,为我国古代重要的教育制度。书院制度对于传

地域文化作业(一)

★地域文化★ 一、填空题 1.文化源地是文化事务、文化现象和文化系统最初产生的地方,主要由习俗、服饰、(艺术)、(饮食)、(生产方式)、(制度)等文化要素组成。 2.我国最早的历法是周代的(夏历)。 3.文化具有鲜明的时代性、民族性和区域性等特点。三秦文化指的是附加在三秦大地上自然景观上的秦人的活动形态、生活环境与文化的必然联系,具体表现为民族传统、(民俗)、(制度)、(艺术)、(宗教思想)等及其发展演变过程。 3.关中因四大关隘(函谷关)、(武关)、(陈仓大散关)、(萧关)而得名。 4.有“中华第一陵”之称的陵墓是(轩辕黄帝陵墓)。 5.唐玄宗与杨贵妃经常游幸的温泉胜地是(华清池)。 6.素有“八百里秦川”美誉的地区是(关中平原)。 7.1937年9月,中国共产党将陕甘革命根据地更名为(陕甘宁边区)。 8.半坡遗址是我国黄河流域典型的(母系)氏族文化遗址。 9.“楚人一炬,可怜焦土”反映的是秦末项羽焚毁(阿房宫)的史实。 二、名词解释 1.地域文化 就是一定地域内历史形成并被人们所感知和认同的各种文化现象。地域文化具 有历史性、地域性和独特性的特点。 2.三秦 春秋战国时因陕西是秦国治地,故后人将陕西简称“秦”;将横贯陕西中部的主要山脉称 “秦岭”;将渭河平原称“秦川”。陕西还称“三秦”。 3.半坡遗址

中国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的重要遗址。1953年发现于陕西西安东郊半坡村。 遗址有公共墓地、居住区、制陶器窑场,出土大量石器、骨器、陶器等生产、生活用具。彩陶花纹以动物形象为多。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三、列举题 1.列举秦汉时期关中修建的水利设施。 (1)、战国时期郑国渠。 (2)、龙自渠。西汉关中灌渠的穿凿,以龙首渠较早,约在汉武帝元狩到元鼎年问。 (3)、六辅渠。六辅渠足武帝元鼎六年由左内史倪宽主持兴建.为六条辅助性渠道的总称。 (4)、白渠。西汉太始二年赵中大夫白公建议增建新渠。 (5)、成国渠。指西汉时新建的关中地区另一重要农田水利工程。 2.列举十处三秦文化遗址(地点、名称)。 黄河文明——半坡遗址(西安); 炎黄始祖——黄帝陵(黄陵); 皇家温汤——华清池遗址(临潼); 千古一宫——秦阿房宫遗址(西安); 六合一统——秦兵马俑遗址(临潼); 人文荟萃——碑林文化遗址(西安); 千年古刹——大雁塔文化遗址(西安); 两帝合陵——乾陵(乾县); 固若金汤——西安明城墙遗址(西安); 晨钟暮鼓——钟楼、鼓楼(西安)。 3.列举三秦的四大关隘(地点、名称)。 答:陕西中部的北萧关、南武关、西散关和东函谷关被称为秦地四大关塞。(1)、雄踞于关中西北、六盘山下的萧关,其故址位于今宁夏固原东南30里处。(2)、武关坐落在今丹凤县城东约80里的谷涧间。(3)、散关也称大散关,为周朝散国之关隘,故名散关。位于秦岭北侧今宝鸡市西南大散岭上。(4)、函谷关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雄关要塞之一,位于今河南省灵宝市北30里处的王垛村。 4.列举四个与华山有关的神话传说。 1、沉香劈山救母; 2、金庸华山论剑; 3、巨灵劈山; 4、萧史与弄玉吹箫引凤; 5、赵匡胤一陈抟博台对弈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