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旅游资源评价

旅游资源评价

旅游资源评价
旅游资源评价

旅游资源评价

一、旅游资源及其评价概念

旅游资源:能够吸引顾客产生旅游动机,具有一定旅游功能和价值,可被利用来开展各种旅游活动,并能产生各种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的各种自然、人文客体或其他因素。

旅游资源评价:基于开发旅游的目的,依据旅游资源的分类标准和统一的评价体系对旅游资源单体本身进行的评价,从而确定开发的机会与约束。

二、旅游资源评价目的

(1)、确定该旅游资源在一定区域范围内的价值和地位

(2)、为新旅游区的开发计划提供依据

(3)、为已开发和部分开发的老旅游区提供改造、扩大的依据

(4)、为国家和地区进行分级规划和管理提供资料和判断的标准

(5)、有助于明确旅游地的性质,拟定未来旅游资源结构和开发

三、旅游资源评价方法

旅游资源评价是一项极其复杂而重要的工作,由于评价的目的、资源的赋存条件、开发导向等不同,可采用不同的评价方法,大体可分为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两大类,在具体应用时则根据情况采用定性与定量评价相结合的方法比较理想。

1、定性评价

定性评价法使用广泛,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是在旅游资源调查的基础上,根据调查者的印象所做的主观评价,多采用定性描述的方法,评价的结果主要与评价者的经验与水平有关,因此也叫做经验评价法。

该方法简单易行,对数据资料和精确度要求不高,但不可避免地存在结论的非精确性和推理过程的相对不确定性。

定性评价法主要有“三三六”评价法和“六字七标准”评价法

(1)卢云亭的三三六评价方法

“三大价值”指旅游资源的历史文化价值、艺术观赏价值、科学考察价值。

“三大效益”指旅游资源开发之后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

“六大开发条件”指旅游资源所在地的地理位置和交通条件、景象地域组合条件、旅游环境容量、旅游客源市场、投资能力、施工难易程度等六个方面。

(2)“六”字“七”标准

六字:指美、古、名、特、奇、用。美是指旅游资源给人的美感;古为有悠久的历史;名是具有名声或与名人有关的事物;特指特有的、别处没有的或少见的稀缺资源;奇表示给人新奇之感;用是有应用价值。

七项标准:指对旅游资源所处环境,采用季节性、环境污染状况、与其他旅游资源之间的联系性、可进入性、基础结构、社会经济环境、客源市场等七个方面进行评价。

2 定量评价法

根据一定的评价标准和评价模型,以全面系统的方法,将有关旅游资源的各评价因子予以量化,使其结果具有可比性。

较之定性评价,结果更直观准确。但是定量评价难以动态的反映旅游资源的变化,对一些无法量化的因素难以表达,且评价过程较为复杂。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

(1)单途径单因子评价法:选用某个评价途径的某个指标进行评价的方法即为单途径单因子评价法,这种方法一般多见于对自然旅游资源的评价,特别是对于开展专项旅游活动的评价,如登山、滑雪等尤为适用。

比较有影响的旅游要素的单途径单因子有日本洛克计划研究所的地形适宜性评价;乔戈拉斯的海滩和海水浴场的评价;美国土地管理局的滑雪旅游资源评价;我国的气候的适宜性

评价。

(2)单途径多因子评价法:

选用一个评价途径的多个指标进行评价的方法即为单途径多因子评价法。此法比较简单,在旅游资源类型单一的情况下有较好的评价效果。

(3)多途径综合评价法:

选用两个或两个以上评价途径的指标进行评价的方法即为多途径综合评价法。此法能对旅游资源进行全面的评价,比单因子评价法更能接近实际情况或者说能降低犯错误的概率,因此建议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优先选择多因子评价法。

(4)因子综合评价法:

该方法首先是给出各个因子的具体指标值,再按照各因子的相对重要性赋予不同的权重,求出总的综合指数值,最后按评价标准划分不同的评价等级。其计算公式为:

式中ωj-参数的权重;Lpij-某类因子(指标)具体值,根据计算结果,参照相应的评价标准,即可得到评价结果。

(5)因子加权加和法:

因子加权加和法具有补偿性,个别指标下降会因其他指标上升而使总和不变,故该法仅适用于同类型指标评价。因为如果是进行综合评价或考虑最小限制因子的作用,所有指标中任何一项较低,总评价结果都不可能高,故可采用边乘法来计算。

(6)模糊评价法:

该方法是基于模糊数学的理论,给每一个评价因素赋予评语,将该因素与系统的关系

用0~1之间连续值中的某一数值来表示。其具体工作程序是:建立评价因素集—确定模糊关系—分组综合评价—总体综合评价。

罗成德运用模糊评价法以地表岩石、构造、侵蚀速度、地貌组合、旅游环境、知名度、愉悦感或奇异感七项因子对旅游地貌资源进行打分,对峨眉山、张家界等10个景区(点)进行评价。

首先,建立聚类因子模糊评分标准,根据旅游地貌资源方程,对7个自变量因子赋分;然后对于蛾眉山、张家界等10个景区(点)按7个指标分等定分;接着建立模糊相似矩阵,计算模糊等价关系矩阵;最后,进行模糊聚类,对模糊等价关系矩阵取不同置信水平入进行聚类,根据入不同的取值范围,即可将旅游景区(点)的旅游地貌资源综合评价为若干等级。

一等:括峨眉山、张家界、路南石林、凌云山4个景区;二等包括西昌土林、青城山2个景区;三等包括弥勒白龙洞、沙湾石林、白云峡3个景区;四等包括风洲岛1个景区。(7)层次分析评价法:按照各类因素之间的隶属关系把它们分为从高到低的若干层次,建立不同层次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跟据对同一因素相对重要性的相互比较结果,决定层次各因素重要性的先后次序,以此作为决策的依据。

基本步骤为:建立层次结构模型(划分目标层、准则层、指标层等)—>构造判别矩阵(可由客观数据、专家意见或分析者的综合获得)—>排序及检验(求上述矩阵的特征根和特征向量)—>层次总排序—>一致性检验。

(8)主成分分析评价法:是将多维信息压缩到少量维数上,构成线性组合,并尽可能反映最大信息量,从而以尽可能少的新组合因子(主成分)反映参评因子之间的内在联系和主导作用,从而判定出可观事物的整体特征

四、旅游资源评价的程序

旅游资源评价的内容确定后,首先确定个评价因子的权重,其次获得各评价因子的评估

1、确定个评价因子的权重

(1)确定评价因子

评价因子的选择与确定是科学评价的关键,因此在选择评价因子时要本着代表性和重要性的原则,选择对旅游资源开发价值有重要影响的因子;层次性和系统性的原则,明确评价因子的层次关系,并形成一个具有层次网络结构的评价因子体系;唯一性和区分性的原则,评价因子相互之间应该是并列平行关系,因子不能重叠与兼容,要有唯一性和可区分性。(2)建立评价因子权重系统

旅游资源综合评价的关键和重点就是给定评价因子予以恰当的权重值,个评价因子权重的获得,常常采用特尔菲法:可请地理、建筑、经济、旅游管理等有关行业专家20-30,直接咨询其各评价因子的权重值,然后采用所有专家的平均意见为平均因子权重值;此法亦可分为几轮进行,最终得出评价因子结果。也可不要求专家评价出评价因子的权重值,而要求就相对重要性进行比较,给出定性的结论,然后将其量化,运用数学方法处理后获各评价因子的权重值。

2、旅游资源因子评价

(1)评价因子指标分级:根据评价因子的含义及重要性程度,进行模糊等级划分,没一个等级都应有具体描述

(2)评价因子量化打分:评价因子的评分值一般以取10分,也可连续的实数0-10来表示因子分值的变化范围,也可将其划分为不同档次,给予不同分值

(3)计算评价值:对每一因子评价后,进行综合评价值的计算,综合评价值一般取100分。(4)评价等级划分:根据旅游资源评价总分,一般可将旅游资源划分为特品级、优良级和普通级。

四旅游资源评价的成果

(1)旅游资源评价报告

旅游资源评价的报告因旅游资源的类型、评价的目的、评价的方法等的不同而各异,一般情况下其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①旅游资源评价概况:包括旅游资源评价的性质、对象及其意义:评价的任务、内容与基本原则;评价工作的技术路线、方法与程序等。

②旅游资源生成环境分析评价:包括旅游资源所在地的简介、地理位置、自然地理环境、历史文化背景、行政区划及经济社会发展状况。

③旅游资源开发分析评价:包括旅游资源开发的历史开发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等。

④旅游资源分类型评价:按一定的分类体系,分别对不同类型的旅游资源进行详细评价。

⑤旅游资源地域分布评价:包括总体分布特征,分类型的分布特征。

⑥旅游资源等级评价:

⑦旅游资源类型组合评价:

⑧旅游资源特色评价:

⑨旅游资源的旅游功能评价:

⑩旅游资源开发条件评价:

(2)旅游资源评价图件

主要有旅游资源各类评价图和总评价图。

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标准模板

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标准 1

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 ( 国家旅游局最新制定) ( ) 一、前言 本标准文本包括三个核心内容: 旅游资源分类、 旅游资源调查、旅游资源评价。 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附录C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国家旅游局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旅游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并解释。 本标准起草单位: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国家旅游局规划发展与财务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员: 尹泽生、魏小安、张吉林、汪黎明、陈田、牛亚菲、李宝田、潘肖澎、周梅、石建国。 二、引言 2

旅游资源是构成旅游业发展的基础, 中国旅游资源非常丰富, 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 在旅游研究、区 域开发、资源保护等各方面受到广泛的应用, 越来越受到重视。 旅游界对旅游资源的涵义、价值、应用等许多理论和实用问题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 本标准在充分考虑了前人研究成果, 特别是1992年出版的《中国旅游资源普查规范( 试行稿) 》的学术研究和广泛实践的基础上, 对旅游资源的类型划分、调查、评价的实用技术和方法, 进行了较深层次的探讨, 目的是为了更加适用于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旅游规划与项目建 设、旅游行业管理与旅游法规建设、旅游资源信息管理与开发利用等方面的工作。 本标准是一部应用性质的技术标准, 主要适用于旅游界, 对其它行业和部门的资源开发也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三、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 3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旅游资源类型体系, 以及旅游资源 调查、等级评价的技术与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各类型旅游区( 点) 的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旅游规划与项目建设、旅游行业管理与旅 游法规建设、旅游资源信息管理与开发利用等方 面。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经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其随后所有的修 改单( 不包括勘误的内容) 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 然而, 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 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T 2260中华人民共 和国行政区代码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4

旅游资源评价

旅游资源评价 一、旅游资源及其评价概念 旅游资源:能够吸引顾客产生旅游动机,具有一定旅游功能和价值,可被利用来开展各种旅游活动,并能产生各种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的各种自然、人文客体或其他因素。 旅游资源评价:基于开发旅游的目的,依据旅游资源的分类标准和统一的评价体系对旅游资源单体本身进行的评价,从而确定开发的机会与约束。 二、旅游资源评价目的 (1)、确定该旅游资源在一定区域范围内的价值和地位 (2)、为新旅游区的开发计划提供依据 (3)、为已开发和部分开发的老旅游区提供改造、扩大的依据 (4)、为国家和地区进行分级规划和管理提供资料和判断的标准 (5)、有助于明确旅游地的性质,拟定未来旅游资源结构和开发 三、旅游资源评价方法 旅游资源评价是一项极其复杂而重要的工作,由于评价的目的、资源的赋存条件、开发导向等不同,可采用不同的评价方法,大体可分为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两大类,在具体应用时则根据情况采用定性与定量评价相结合的方法比较理想。 1、定性评价 定性评价法使用广泛,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是在旅游资源调查的基础上,根据调查者的印象所做的主观评价,多采用定性描述的方法,评价的结果主要与评价者的经验与水平有关,因此也叫做经验评价法。 该方法简单易行,对数据资料和精确度要求不高,但不可避免地存在结论的非精确性和推理过程的相对不确定性。 定性评价法主要有“三三六”评价法和“六字七标准”评价法 (1)卢云亭的三三六评价方法 “三大价值”指旅游资源的历史文化价值、艺术观赏价值、科学考察价值。 “三大效益”指旅游资源开发之后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 “六大开发条件”指旅游资源所在地的地理位置和交通条件、景象地域组合条件、旅游环境容量、旅游客源市场、投资能力、施工难易程度等六个方面。 (2)“六”字“七”标准 六字:指美、古、名、特、奇、用。美是指旅游资源给人的美感;古为有悠久的历史;名是具有名声或与名人有关的事物;特指特有的、别处没有的或少见的稀缺资源;奇表示给人新奇之感;用是有应用价值。 七项标准:指对旅游资源所处环境,采用季节性、环境污染状况、与其他旅游资源之间的联系性、可进入性、基础结构、社会经济环境、客源市场等七个方面进行评价。 2 定量评价法 根据一定的评价标准和评价模型,以全面系统的方法,将有关旅游资源的各评价因子予以量化,使其结果具有可比性。 较之定性评价,结果更直观准确。但是定量评价难以动态的反映旅游资源的变化,对一些无法量化的因素难以表达,且评价过程较为复杂。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 (1)单途径单因子评价法:选用某个评价途径的某个指标进行评价的方法即为单途径单因子评价法,这种方法一般多见于对自然旅游资源的评价,特别是对于开展专项旅游活动的评价,如登山、滑雪等尤为适用。 比较有影响的旅游要素的单途径单因子有日本洛克计划研究所的地形适宜性评价;乔

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国家标准评分方法及细则

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国家评分标准) 旅游资源分类调查评价搜索资料 1按照本标准的旅游资源分类体系对旅游资源单体进行评价。 2本标准采用打分评价方法。 3评价主要由调查组完成。本标准依据"旅游资源共有因子综合评价系统”赋分。 本系统设"评价项目”和"评价因子"两个档次。 评价项目为"资源要素价值”、"资源影响力”、"附加值”。 其中: "资源要素价值"项目中含"观赏游憩使用价值”、"历史文化科学艺术价值”、"珍稀奇特程度”、"规模、丰度与几率”、”完整性”等5项评价因子。 "资源影响力"项目中含”知名度和影响力”、”适游期或使用范围”等2项评价因子。 "附加值"含"环境保护与环境安全"1项评价因子。基本分值 1评价项目和评价因子用量值表示。资源要素价值和资源影响力总分值为100分,其中:"资源要素价值"为85分,分配如下:"观赏游憩使用价值"30分、”历史科学文化艺术价值"25 分、"珍稀或奇特程度"15分、"规模、丰度与几率"10分、"完整性"5分。 "资源影响力"为15分,其中:”知名度和影响力"10分、"适游期或使用范围"5分。 2 "附加值"中"环境保护与环境安全”,分正分和负分。 3每一评价因子分为4个档次,其因子分值相应分为4档。 旅游资源评价赋分标准见表2。 表2旅游资源评价赋分标准评价项目评价因子评价依据赋值资源要素价值(85分)观赏游憩使用价值(30分) 全部或其中一项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游憩价值、使用价值。30- 22 全部或其中一项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游憩价值、使用价值。21 - 13 全部或其中一项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游憩价值、使用价值。12-6 全部或其中一项具有一般观赏价值、游憩价值、使用价值。5- 1 历史文化科学艺术价值(25分) 同时或其中一项具有世界意义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科学价值、艺术价值。25 - 20同时或其中一项具有全国意义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科学价值、艺术价值。19 - 13同时或其中一项具有省级意义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科学价值、艺术价值。12-6 历史价值、或文化价值、或科学价值,或艺术价值具有地区意义。 5 - 1 珍稀奇特程度(15分) 有大量珍稀物种,或景观异常奇特,或此类现象在其他地区罕见。15- 13 有较多珍稀物种,或景观奇特,或此类现象在其他地区很少见。12-9 有少量珍稀物种,或景观突出,或此类现象在其他地区少见。8-4 有个别珍稀物种,或景观比较突出,或此类现象在其他地区较多见。3- 1 规模、丰度与几率(10分) 独立型旅游资源单体规模、体量巨大;集合型旅游资源单体结构完美、疏密度优良级;自然 景象和人文活动周期性发生或频率极高。10-8 独立型旅游资源单体规模、体量较大;集合型旅游资源单体结构很和谐、疏密度良好;自然

分界洲岛景区旅游资源分析与评价课件.doc

分界洲岛景区旅游资源调查分析报告 综述 分界洲岛位于陵水县东北部海面上,距陆地约4公里,距东线高速公路牛岭隧道约8海里,距县城约18公里,岛屿面积约为0.58平方公里,海拔99米。因地处万宁和陵水两县交界之海上得名。 因特殊的地理位置、气候特征、海岛地形、地域文化等,分界洲岛有“美女岛”、“观音岛”、“无名岛”、“睡佛岛”、“冰火岛”之誉,是一个美丽的灵秀宝岛。 一区域概况 (一)自然概况 分界洲岛位于陵水县东北部海面上,距东线高速公路牛岭隧道约8海里,距县城约18公里,岛屿面积约为0.58平方公里,海拔99米. 1、地质地貌 分界洲岛所处位置是海南岛重要的分水岭,该岛是牛岭的一部分, 牛岭又称分界岭,主要因为这里是海南岛一个重要的分水岭,自古以来,当地的人民就已感觉到这座山岭南北不同之处。实际上,整个牛岭是五指山山脉的延续,这是由于亿前,大陆板块的挤压所形成的。后来冰川期,海水的浸入,淹过了较低的部分,,切断了分界洲岛与牛岭的联系,从而形成了现在的样子。 2、气候水文 虽然整个海南岛都处于热带,但是因为这座东南西北走向的牛岭,使得了以此岭为界北气候上有所差异。牛岭以北的气候相对温暖,空气的湿度较大,降雨较多,而牛岭以南气温要比岭北高出二三度,阳光充足,但岭干燥少雨。 在分界洲岛上看牛岭两边,常常可以看到如此的景象:夏季岭北大雨滂沱,岭南却是阳光灿烂;冬季岭北阴郁一片,而岭南却是阳光明媚。主要是由于牛岭是海南岛南北地理的分界线,北面以平原地地型为多,南面以山地为多,这种地理分界,从形成了气候上的分界。来自南边的暖气流受到东西走向山脉的阴隔,导致山体迎坡(南面)和背面坡(北面)的气候出现差异,以致这座小小的山岭对海南岛东南的气候也产生了影响。所以站在分界洲岛上,经常就可以看到牛岭“牛头下雨,牛尾睛”的奇观。

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标准

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 (国家旅游局最新制定)(2003) 一、前言 本标准文本包括三个核心内容:旅游资源分类、旅游资源调查、旅游资源评价。 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附录C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国家旅游局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旅游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并解释。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国家旅游局规划发展与财务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员:尹泽生、魏小安、张吉林、汪黎明、陈田、牛亚菲、李宝田、潘肖澎、周梅、石建国。 二、引言 旅游资源是构成旅游业发展的基础,我国旅游资源非常丰富,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在旅游研究、区域开发、资源保护等各方面受到广泛的应用,越来越受到重视。 旅游界对旅游资源的涵义、价值、应用等许多理论和实用问题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本标准在充分考虑了前人研究成果,特别是1992年出版的《中国旅游资源普查规范(试行稿)》的学术研究和广泛实践的基础上,对旅游资源的类型划分、调查、评价的实用技术和方法,进行了较深层次的探讨,目的是为了更加适用于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旅游规划与项目建设、旅游行业管理与旅游法规建设、旅游资源信息管理与开发利用等方面的工作。 本标准是一部应用性质的技术标准,主要适用于旅游界,对其他行业和部门的资源开发也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三、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旅游资源类型体系,以及旅游资源调查、等级评价的技术与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各类型旅游区(点)的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旅游规划与项目建设、旅游行业管理与旅游法规建设、旅游资源信息管理与开发利用等方面。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T 2260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代码 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旅游资源 tourism resources 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凡能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可以为旅游业开发利用,并可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各种事物和因素。 3.2 旅游资源基本类型 fundamental type of tourism resources 按照旅游资源分类标准所划分出的基本单位。 3.3旅游资源单体 object of tourism resources 可作为独立观赏或利用的旅游资源基本类型的单独个体,包括"独立型旅游资源单体"和由同一类型的独立单体结合在一起的"集合型旅游资源单体"。 3.4旅游资源调查 investigation of tourism resources

旅游资源评价

三、旅游资源评价 旅游资源是旅游项目开发和旅游业发展的基础。进行旅游资源调查,摸清家底,对确定旅游资源开发利用方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旅游资源调查 1. 旅游资源类型 根据2003年5月1日正式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18972-2003)的分类系统,课题组根据多次实地的踏勘和对风景特色的分析,从科学角度对区内的旅游资源进行了更为详尽、准确的分类。取以下景源为主要景点:凤凰山、象鼻山、蛮子洞、千年核桃树、月亮湾、月亮坪、红旗水库、扯嘴坡、池塘、民居(各种姓氏院子)等20多处。旅游资源大体上可以分为7个主类。具体类型见下表。 表1-1 规划区旅游资源分类表

2. 旅游资源条件 一个地方旅游资源类型及其数量决定了其旅游业发展的水平、程度及规模。在全国旅游资源分类的8个主类、31个亚类、155个基本类型中,本规划区拥有7主类、14亚类和26基本类型,分别占全国相应类型的88%、45%和17%。在各主类、亚类旅游资源基本类型数量统计中,地文景观、水域风光、生物景观、天象与气候景观、建筑与设施、旅游商品、人文活动数量分别占全国相应类型的10%、13%、36%、12%、10%、71%、33%。见下表。 表1-2 各层次旅游资源单体数量统计 表1-3 各主类、亚类旅游资源基本类型数量统计 从上面3个统计表分析可以看出,虽然本区旅游资源主类占《国标》的88%,但亚类和基本类型尤其是基本类型所占比例很低,说明旅游资源单体数量少,规模较小,旅游资源相当贫乏。 3. 旅游资源类型分析 对旅游资源进行分析,不仅有助于把握区域旅游资源的特色,更有助于为评价和开发利用创造良好的基础与条件。 1)自然旅游资源 (1)地文景观资源

旅游资源分类调查评价

旅游资源分类调查评价 一、旅游资源分类 根据相关文献,我了解到旅游资源的一些分类方法 1.按旅游资源成因分类 分类依据是根据旅游资源形成的不同原因,即由在旅游资源形成过程中占主导地位的因素所决定的具体分类方法主要分为以下四类 1.1自然赋存形成的旅游资源,如山岳、滨海、森林、野生动物栖息地等。 1.2人类历史形成的旅游资源,如古人类以及、帝王陵寝、古代宫殿建筑等 1.3天然和人工相结合的旅游资源,如野生动物园等。 1.4人工创造的旅游资源,如迪斯尼乐园。 2.按资源的等级及管理范围分类 等级指资源的规模、级别和价值决定的在整个旅游资源体系中某种旅游资源所占的位置;管理范围指某资源的所有权、使用权、经营权等属于何种组织结构。 2.1世界级旅游资源,包括进入《世界遗产名录》的旅游资源,纳入《世界自然保护网》的旅游资源,进入《世界地质公园》名单的旅游资源。 2.2国家级旅游资源,包括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级森林公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级地质公园。 2.3省、市级中型旅游资源,如省级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文物保护单位等。 2.4县级以下小型旅游资源,这类旅游资源等级较低,在县级以下的区域内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客源几乎均为本地居民,通常被作为本地居民和周边地区居民平时以及周末的休闲旅游场所。 3.按资源特征与游客体验分类 根据资源自身特征及游客体验的不同课分为三类 3.1利用者导向型游憩资源(市场推动型),即市场对旅游资源有重要的推动作用,根据市场上利用者的使用导向来进行旅游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以满足利用者的需求与保障资源价值的实现。 3.2资源基础型游憩资源(资源依托型),这类资源以市场为基础,对游客吸引力大,高品位的资源是其核心吸引力所在。 3.3中间型游憩资源(资源——市场兼顾型),这类资源既具备客源优势,又拥有良好的资源条件,开发利用价值高,能够全面满足旅游者的需求,让他们获得满意的旅游经历。 4.按属性分类 旅游学者按照属性对旅游资源进行分类,开始将旅游资源分为低温景观类、水域风光类、生物景观类、古迹、建筑类、消费健身类、购物类7大类,但是这种分类方法忽视了这些资源中蕴含的各种人文概念和旅游价值,不利于旅游的发展。 考虑有学者意识到这个问题,开始更为细致的了解资源内涵,挖掘深层次的意义。有些学者开始讲旅游资源分为软资源和硬资源两部分。 硬资源是已经成型的,能被游客直接消费的旅游产品,如景区、景点等。 软资源是指潜在的,还不一定被游客直接消费,但又具有很大开发价值,富含文化品位或具有特殊时机价值的历史传说、风土人情、人文积淀、绝妙策划、政策环境等。 5.按资源的功能分类 按功能对旅游资源进行分类,主要包括: 5.1观光游览型,如自然风光、园林建筑等, 5.2文化知识型,如总监文化建筑艺术知识社会风情等。 5.3参与体验型,如,漂流、攀岩、节庆活动等

旅游资源评价的方法

所谓旅游资源评价,是从资源开发利用的角度,对构成旅游资源的各要素,如观赏游憩价值、文化价值、规模丰度、适宜开发方向及开发潜力等方面对旅游资源进行综合评估,从而为开 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旅游资源的评价要考虑它在国际、国内和区内的相对重要程度,同时还要考虑潜在的客源市场、当地居民对资源的利用情况、可进人性、保护和开发的相对成本费用、资源的环境承载 力及开发可能造成的环境及社会文化影响等要素。需要指出的是,这些要素往往并不是同等 重要的,在策划或规划时要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评价要素或评价指标,并对选择的指标赋予 不同的重要性。这往往不是仅依靠单独的几个模式化评价模型或标准就能完成任务的。 作为评价的结果,至少要能够回答哪些资源是主要资源,最具有开发潜力,以及哪类资源是 区域类的主要资源。后者往往是进行市场分析的重要前提。通常来说,一个旅游目的地的资 源基础是由多种类型和各种不同重要程度的资源共同组成的。 对旅游资源进行评价的方法很多,有定性的,也有半定量或定量的,下面对其加以简要介绍。 传统的定性评价方法 传统定性评价通常是在对旅游资源进行了详细考察后,凭借经验和学识,对资源进行主观色 彩浓厚的结论性描述。有学者从资源本身的一些特点对旅游资源进行评价,例如,资源是否 具备“古、特、奇、美、名、用”等特点,有些学者则归纳了一些定性评价的标准,如美学价值、文化价值、科学价值、历史价值、环境质量、旅游容量、组合状况、区位条件、适应范 围和开发条件等(刘振礼、王兵,2001)。 这种方法的优点在于能从宏观上把握旅游资源的特色,缺点是主观性强,不能量化,科学性 相对较差,评价准确与否与评价者的经验和素养高度相关。因而,这种评价方法对初学者来讲,尽管方法简便,但实际操作却十分困难。 定量评价方法 定量评价方法相比定性评价方法而言,主要考虑对构成旅游目的地资源中的各类影响因子尽 可能通过数学或其他方式进行量化,从而得出一个科学的结论。严格来说,目前存在的各类 定量评价方法都不是完全定量的,它们在评价指标甄选以及各指标所占重要性确定方面都有 一定的定性分析成分。因此,这些定量评价方法实际上是定性与定量方法的结合。评价者如

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

《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18972-2003)《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18972-2003) 2003-2-24 0:00:00字号:[大中小]选择背景色:

ICS 03.200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 18972-2003 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 Classification,investigation and evaluation of tourism resources2003-02- 24 发布2003-05-01 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发布 前言 本标准文本包括三个核心内容:旅游资源分类、旅游资源调查、旅游资源评价。 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附录C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国家旅游局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旅游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并解释。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国家旅游局规划发展与财务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员:尹泽生、魏小安、张吉林、汪黎明、陈田、牛亚菲、李宝田、潘肖澎、周梅、石建国。 引言 旅游资源是构成旅游业发展的基础,我国旅游资源非常丰富,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在旅游研究、区域开发、资源保护等各方面受到广泛的应用,越来越受到重视。 旅游界对旅游资源的涵义、价值、应用等许多理论和实用问题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本标准在充分考虑了前人研究成果,特别是1992年出版的《中国旅游资源普查规范(试行稿)》的学术研究和广泛实践的基础上,对旅游资源的类型划分、调查、评价的实用技术和方法,

进行了较深层次的探讨,目的是为了更加适用于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旅游规划与项目建设、旅游行业管理与旅游法规建设、旅游资源信息管理与开发利用等方面的工作。 本标准是一部应用性质的技术标准,主要适用于旅游界,对其他行业和部门的资源开发也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旅游规划通则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旅游资源类型体系,以及旅游资源调查、等级评价的技术与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各类型旅游区(点)的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旅游规划与项目建设、旅游行业管理与旅游法规建设、旅游资源信息管理与开发利用等方面。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2260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代码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旅游资源tourism resources 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凡能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可以为旅游业开发利用,并可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各种事物和因素。 3.2 旅游资源基本类型fundamental type of tourism resources 按照旅游资源分类标准所划分出的基本单位。 3.3 旅游资源单体object of tourism resources 可作为独立观赏或利用的旅游资源基本类型的单独个体,包括"独立型旅游资源单体"和由同一类型的独立单体结合在一起的"集合型旅游资源单体"。 3.4 旅游资源调查investigation of tourism resources 按照旅游资源分类标准,对旅游资源单体进行的研究和记录。 3.5

青岛旅游资源分析和评价

青岛旅游资源分析与评价 旅游专题组 目录 青岛旅游资源分析与评价............................................... - 1 -一、郑州沿黄地区旅游资源调查 .. (1) (一)青岛旅游资源概况 ··································································· - 1 - (二)新城区重点旅游资源特征 ·························································· - 3 - (三)老城区重点旅游资源特征 ·························································· - 8 - (四)崂山重点旅游资源特征 ............................................................. - 8 -二、郑州沿黄地区旅游资源分类与评价 . (12) (一)青岛旅游资源类型分析 ····························································- 12 - (二)青岛旅游资源等级评价 ····························································- 15 - (三)青岛旅游资源分布评价 ····························································- 17 - (四)青岛旅游资源开发评价 ····························································- 20 - (五)基本结论 ··············································································- 24 -

旅游资源评价标准及原则

旅游资源评价 总体要求 按照本标准的旅游资源分类体系对旅游资源单体进行评价。 本标准采用打分评价方法。 评价分两级,包括县级初评和省级复评。其中,县级初评由普查队组织评审,县旅普办参与完成。初评过程的相关资料需保存并提交省旅普办专家委员会用于复评参考。省级复评由省旅普办专家委员会对提交上来的单体进行复评。 评价体系 本标准依据“旅游资源共有因子综合评价系统”赋分。 本系统设“评价项目”和“评价因子”两个档次。 评价项目为“资源要素价值”、“资源影响力”、“附加值”。 其中: “资源要素价值”项目中含“观赏游憩使用价值”、“历史文化科学艺术价值”、“珍稀奇特程度”、“规模、丰度与几率”、“完整性”等5项评价因子。 “资源影响力”项目中含“知名度和影响力”、“适游期或使用范围”等2项评价因子。 “附加值”含“在旅游综合体中的地位”和“环境保护与环境安全”2项评价因子。 计分方法 基本分值 (1)评价项目和评价因子用量值表示。资源要素价值和资源影响力总分值为100分,其中: “资源要素价值”为85分,分配如下:“观赏游憩使用价值”30分、“历史科学完“分、”10规模、丰度与几率“分、”15珍稀或奇特程度“分、”25文化艺术价值 整性”5分。 “资源影响力”为15分,其中:“知名度和影响力”10分、“适游期或使用范围”5分。 表7-1 旅游资源评价赋分标准 评 评价因评价依赋 项全部或其中一项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游憩价值、使用价值23观赏游全部或其中一项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游憩价值、使用价值21使用价全部或其中一项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游憩价值、使用价值1分3全部或其中一项具有一般观赏价值、游憩价值、使用价值同时或其中一项具有世界意义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科学价值、艺术价值22历史文同时或其中一项具有全国意义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科学价值、艺术价值11科学艺2价值同时或其中一项具有省级意义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科学价值、艺术价值1分历史价值、或文化价值、或科学价值、或艺术价值具有地区意义有大量珍稀物种,或景观异常奇特,或此类现象在其它地区罕见11资源素价珍稀奇有较多珍稀物种,或景观奇特,或此类现象在其它地区很少见181程度有少量珍稀物种,或景观突出,或此类现象在其它地区少见分)有个别珍稀物种,或景观比较突出,或此类现象在其它地区较多见。-31独立型旅游资源单体规模、体量巨大;集合型旅游资源单体结构

旅游资源技术性评价综述

旅游资源技术性评价综述

旅游资源技术性评价综述 摘要:旅游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根基是旅游资源,旅游资源能否得以合理和科学的开发利用决定着旅游业发展的兴衰成败,如何开发旅游资源的核心内容和前提是旅游资源能否得到全面科学的评价。评价又是编制旅游规划的重要基础,正确认识旅游资源并对其做出科学的评价,是能否编制好规划的前提。在目前阶段下,评价往往看似定量科学,实则带有很大的主观随意性,很难进行较为科学的、量化的评价,往往会出现不同专业的规划专家,得出不同的旅游资源评价结果。所以,正确认识旅游资源及其开发价值的意义重大。旅游资源评价的目的是为了识别资源类型特征,分析资源组织结构,确定资源价值,评估资源影响,其分类和评价的真正意义是为了科学地开发利用旅游资源。 关键词:旅游资源;旅游资源评价;技术性评价。 引言:旅游资源是区域经济发展旅游的基础,而编制旅游规划的重要基础是对旅游资源的合理开发评价,正确认识旅游资源,是编制好一个规划的前提。旅游资源评价工作极其复杂,具体表现在两方面:一是旅游资源本身包罗万象,难于用统一标准衡量;二是人的主观因素,不同职业、不同年龄、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具有不同的审美标准。不论新的还没有被开发的旅游资源,还是老的已被开发利用的旅游资源,都存在一个开发和再开发的新课题。而旅游资源的开发、再开发都离不开资源评价,用以决定开发方向、开发项目和投资意向能否适应旅游市场。旅游资源无限化已经成为目前旅游资源发展的趋势,随着社会发展、科技进步,以及人类对世界了解程度的加深,很多原本并没有被认为是旅游资源的东西如今己经成为炙手可热的旅游资源,而不少以前是不错的旅游资源如今其品质和价值己变得无足轻重"因此,用发展、动态的观念来进行旅游资源的调查和评价是时代的必然。 旅游资源评价特征:长期以来,不同学科领域的专家从不同角度进行了旅游资源

旅游资源评价的方法

旅游资源评价的方法 科学地评价旅游资源在国外已有30多年历史,在我国也有10多年的历史了,形成了不同的学派和评价的方法。下面从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两方面来做具体介绍: 1.定性评价方法 这是一种描述性评价方法,又称经验法,是评价者在收集大量的旅游资源信息的基础上,凭经验通过人们的感性认识,主观判定旅游资源的价值。一般采用民意测验法和专家评议法。 (1)卢云亭的“三三六”评价法 即“三大价值”、“三大效益”和“六大开发条件”。三大价值指历史文化价值、艺术观赏价值、科学考察价值;三大效益指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六大条件指景区的地理位置和交通条件、景物或景类的地域组合条件、景区旅游容量条件、施工难易条件、投资能力条件、旅游客源市场条件。 (2)黄辉实先生的“六字七标准”评价法 黄辉实提出评价资源应从资源本身和资源所处环境来评价,从资源本身来评价采用六字标准:美、特、奇、名、古、用;从资源所处环境来评价则有七项标准:季节性、污染状况、资源联系、可进入性、基础结构、社会经济环境、客源市场。

(3)体验性的定性评价法 该方法是评价者(旅游者或专家)对于旅游资源的质量进行个人综合体验。根据评价的深入程度及评价结果的形式,又可分为一般体验性评价和美感质量评价。 一般体验性评价是通过统计旅游者或旅游专家有关旅游资源(地)优劣排序的问卷回答,或统计旅游资源(地)在旅游报刊、书籍上出现的频率,从而确定一国家或地区最佳旅游资源(地),其结果能够表明旅游资源(地)的整体质量和大众知名度。 美感质量评价是一种对旅游资源美学价值的专业性评估,这类评价是在旅游者或旅游专家一般体验性评价基础上进行深入分析,建立规范化的评价模型。其评价结果多具有可比性的定性尺度。其中对于自然风景视觉质量评价较为成熟,目前比较公认的有四个学派,即:专家学派、心理物理学派、认知学派(心理学派)、经验学派(现象学派)。 2.定量评价方法 定量评价方法是指评价者在掌握大量数据资料的基础上,运用科学的统计方法和数学评价模型,通过分析、计算,用具体的数量来表示旅游资源及其环境等级的方法。数量化是现代科技发展的趋势。 (1)技术性单因子定量评价法

成都市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

3 成都市旅游资源分类 我们先按照1990年的《中国旅游资源普查分类表》的规定对调查的成都市旅游资源进行分类,具体见下表: 表1 成都市旅游资源普查分类表 再按照《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标准(GB/T 18972-2003)》的规定对调查的成都市旅游资源进行分类,具体见下表: 表2 成都市旅游资源分类表

最后我们按旅游资源的吸引力级别分类,具体见下表: 表3 旅游资源分类表 4 成都市旅游资源评价 4.1 成都旅游资源定性分析 定性评价又称经验法,主要通过评价者观察后的印象得出结论,我们在此用“三三六”评价法对成都市旅游资源经行定性评价。 4.1.1三大价值的评估 历史文化价值:历史文化价值属于人文旅游资源范畴,评价历史古迹要看它的的类型、年代、规模和保存现状及其在历史上的地位。成都拥有古镇、遗迹、博物馆、宗教寺庙历史文化价值极高的旅游资源,有独特的巴蜀文化和客家少数名族风情。洛带古镇、金沙遗址博物馆,文殊院,武侯祠,青城山等旅游资源为代表,这些旅游资源以丰富的历史文化沉淀使其具有极大的历史文化科学艺术价值。 艺术观赏价值:艺术观赏价值指客体景象艺术特征、地位和意义。成都地区积聚了大量独特的自然、人文旅游资源:独特的钙华地貌、天然的湖泊与池沼、

国宝栖息地,举国闻名的九寨沟、都江堰等,形成了一副集山、河、湖和人文景色完美结合的壮丽雄伟的画卷,使成都具有很高的旅游游憩艺术观赏价值。 科学研究价值:科学研究价值指景物的某种研究功能,在自然、社会科学和教学上各有什么特点,为教育工作者、科学探索者和追求者提供研究场所。安仁汶川地震博物馆, 金堂云顶山风景区,龙池国家森林公园,杜甫草堂, 武侯祠,三圣花乡风景区等旅游景点。这些资源为考察地震构造,特殊的地质地貌,研究三国历史文化,探索农村新的发展模式,研究珍奇生物,奇特景观等科学工作提供最好的资源。 4.1.2三大效益的评估 经济效益:成都市政府大力发展旅游业,且旅游资源丰富多样能够满足不同的市场需求,交通便捷,旅游服务半径大,有一小时圈的和两小时圈的旅游服务半径,依托成都市和周边市区广阔的经济腹地有相对成熟的市场,加之国家的黄金周假期的推动,使成都的旅游资源得到了充分的利用,给成都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社会效应:旅游资源不仅能够给科学工作者提供研究场所,也能为大众的知识文化普及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如:游览武侯祠使大众更了解三国文化,游都江堰使大众更清楚这个水利工程的伟大之处,游三星堆知道我们国家历史文化的博大精深等等。 环境效益:环境效益是指旅游资源的开发对环境的促进作用。成都作为世界遗产托举的城市,中国农家乐发源地和西部商务会展基地,三圣乡旅游风景区就是一个代表,在大力开发商务会展旅游的同时,还顾及了生态环境的保护,发展绿色旅游,发挥了旅游资源的环境效益,坚持保护性开发,合理规划布局。 4.1.3六大条件评价 地理位置和交通条件:地理位置是确定景区开发规模、选择路线和利用方向的重要因素之一,它不仅影响风景的类型和特色。而且影响旅游市场客源。如:天台山位于四川省邛崃市西南端,天台山山势西高东低,呈向斜多级台地,主峰玉霄峰拔地1800多米,状若冲天高台,由于长期的流水切割和风化剥蚀,大自然的神力在这块罕见的向斜山地上雕琢了“九十里长河八百川,九千颗怪石两千峰”的丹霞地貌,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使天台山有独特的景观。成都市旅游景

西双版纳旅游资源分类 调查与评价

西双版纳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 西双版纳位于云南的南端,与老挝、缅甸山水相连,与泰国、越南近邻,土地面积近2万平方公里,国境线长966公里。她美丽、富饶、神奇、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祖国的西南边疆。澜沧江纵贯南北,出境后称湄公河,流经缅、老、泰、柬、越5国后汇入太平洋,誉称为"东方多瑙河"。因此,西双版纳既是面向东南亚、南亚的重要通道和基地,也是云南对外开放的窗口。西双版纳辖景洪市、勐海县、勐腊县和11个国营农场。这里聚居着傣、哈尼、拉祜、布朗、基诺等13个少数民族,占全州人口的74%。 一)西双版纳旅游资源的分类: 西双版纳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多绿、多雾、多傣家民风、温馨和谐、原生态,与东南亚诸国有着质的区别,特有韵味。西双版纳是全国唯一热带雨林自然保护区,林木参天蔽日,珍禽异兽比比皆是,奇木异葩随处可见。离泰国、缅甸很近的西双版纳充满了佛风,佛塔寺庙与傣家竹楼、翠竹古木交相掩映,一派神圣景象。根据旅游资源分类的原则从现存状况、形态、特性、特征划分进行了以下分类: 1.地文景观:橄榄坝风光AAB,野象谷AAB,情人岛日光浴AEA,石林ACD,缠丝洞ACL,野象石ACE 2.天象与气候景观:热带风光DBE,胶林消暑园DBB 3.生物景观:猴子王国CDB,勐养角形榕树CAB,望天树景区CAA,热带水果CAA,奇花异卉CCB,热带雨林CAA、CD,野生动物园CD,百花园CCA,棕榈草坪区CBB,热带雨林CAA(板根现象,植物绞杀现象,老茎生花,古藤老蔓攀援高大乔木织成藤网的景观),热带原始森林CAA,独树成林CAC,森林CAA,树瀑布CAB,多种野生动物CD; 4.水域风光景观:曼典瀑布BCA,孔雀湖BBA,沙滩日浴游泳BEA,古护城河BAC,莱阳河BAA,澜沧江BAA,界河竹筏跨国漂流BAA; 5.建筑与设施景观:民族风情园FAD,春欢公园(曼听公园)FAD,原始森林公园FAD,热带花卉园FAD,曼峦“回傣”旅游度假村FAB,曼阁佛寺旅游村FAC,打洛森林公园FAD,景真八角亭FCC,勐混景恩塔FCA,勐遮曼宰龟壁画FCG,绿石林雨林公园FAD,热带植物园(勐仑植物园)FAD,空中走廊FAK,关累边境航运经济区FAJ,植物标本FAH, 动物园FAH,傣、哈尼、基诺、布朗、拉祜、瑶等民族展览馆FDA,景真八角亭模拟造型FCK,孔雀园FAH,曼飞龙笋塔FCA,西双版纳总佛寺FBB,四角亭FCK,六角亭FCK,傣族萨拉亭FCK,曼听傣族村寨FDA,孔雀园FAH,度假村FAB,傣族宫殿建筑FCC,荔枝园FAH,樱桃园FAH,树上人家FDA,兰花园FAH,柑橘园FAH,猴园FAH,钓鱼池FBE,狩猎

旅游资源评价

国外旅游资源的评价工作已有30多年历史。评价方法很多。从评价内容看,有单因素评价,如克劳(R·B·Crowe)用气候因子对加拿大西北部的旅游资源进行的评价;有自然要素的综合评价,如古德阿勒(B·Goodal)和惠特阿(J·B·Whittaw)对森林的旅游潜力进行的评价;有旅游容量的评价,如加拿大土地清查处对南加拿大两亿多公顷的土地进行的以容量为指标的旅游资源评价;有旅游需求——供给的评价,如费朗哥·弗·费拉里奥对南非旅游资源的供需评价。上述评价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尽可能地将指标定量,而定性作为辅助因素。 旅游资源的评价尽管类型很多,但从总体来看,其方法无非有二:主观评价和客观评价。主观评价就是指评价者在考察之后根据自己的印象和好恶所作的评价,一般多用定性描述的方法,由于个人意见的局限,常常带有主观色彩。客观评价又分为供给评价和供给——需求评价。前者指对旅游资源的实际情况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和分析后作出的评价;后者指在供给评价的基础上,进而对现实的和潜在的旅游者的需求(结构、类型等)作出调查,然后就供给和需求结合起来作出的评价。无疑,这种供给——需求评价对旅游规划和建设的指导作用是最有意义的。由于它采用的是定量的评价方法,所以在客观效果上又优于采用定性描述形式的主观评价方法。我国旅游资源的评价工作开展时间不长,目前多侧重于定性描述方法,缺乏定量模型研究。今后应逐步由定性分析向定量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向发展,力求建立一整套能对不同类型的旅游资源评价的指标体系。 近年来,笔者参加了河北涞水县野三坡风景区、北京市旅游资源调查和青海省旅游发展战略等评价研究工作。通过实践活动,总结出一套旅游资源评价体系,概括为:“三大价值”“三大效益”和“六个条件”: 1.“三大价值”的评估: 三大价值指风景资源历史文化价值、艺术观赏价值和科学考察价值。 ①历史文化价值:属于人文旅游资源范畴。评价历史古迹,要看它的类型、年代、规模和保存状况及其在历史上的地位。例如河北省赵州桥,外观很平常,但它是我国现存最古的石拱桥,也是我国古代四大名桥之一(其它三桥是潮州湘子桥、山西娘子桥、福建洛阳桥),在世界桥梁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因而有较大的历史文物价值。类似这种例子的评价在我国还多得很。如“五岳名山”,“四大佛教圣地”,“四大石窟”,“江南三大古楼”(岳阳楼、黄鹤楼、腾王阁),“中国十大古刹”,“广东四大名园”(顺德清晖园、东莞可园、番禺余萌山房、佛山十二石斋),“东北三大名山”(医巫闾山、千山、长白山),我国“文房四宝”(歙砚、徽墨、宣纸、湖笔),我国封建时代“四大书院”(嵩阳、睢阳、白鹿、岳麓),“我国三大民间年画”(潍县杨家埠木板年画、天津杨柳青年画、苏州桃花坞年画),我国“三大古建筑群”(故宫、沈阳故宫、曲阜孔府),中国“四大回教古寺”(杭州凤凰寺、扬州先鹤寺、泉州清净寺、广州怀圣寺),中国“三大戒台”(北京戒台寺、杭州昭庆寺、泉州开元寺),中国“四大铜亭”(昆明、武当山、峨眉山、北京),中国古代“三大水利工程”(京杭运河、灵渠、都江堰),中国“古代四大名船”(沙船、乌船、福船、广船),岭南四大丛林(鼎湖山庆元寺、韶关南华寺、潮州开元寺、广州光孝寺),中国八大菜系(山东、四川、江苏、浙江、广东、湖南、福建、安徽),“河北四宝”(赵州桥、沧州石狮子、定州了敌塔、正定大铜佛),中国四大藏书阁(北京文渊阁、沈阳文溯阁、承德文津阁、杭州文澜阁),“中国三大著名工艺品”(福州脱胎漆器、北京景泰蓝、景德镇瓷器),中国四大名雕(浙江青田石刻、福建寿山石刻、湖南菊花石刻、四川广元白花石刻),中国四大碑林(西安碑林、焦山碑林、黄庭坚碑林、闽南碑林),“江南园林三大名石”,中国道教“十大洞天”(王屋山洞、翻山洞、西城山洞、西玄山洞、青城山洞、赤城山洞、罗浮山洞、句曲山洞、林尾山洞、苍括山洞)等等。 除了这些在全国占重要地位的历史文化古迹外,许多风景名胜区还有不少题记、匾额、楹联、诗画、碑刻

旅游资源评价

旅游资源评价 字体[大][中][小]旅游资源的评价是在调查的基础上进行的。它包括旅游资源单项评价和综合评价。每一项评价都要求对其区域资源规模、质量,以及开发前景、条件进行科学的分析和可行性研究,以便为旅游区的开发、规划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所以,旅游资源的评价是一项超前性的工作,它直接影响到区域资源开发利用的程度和旅游地的前途和命运。特别是恰如其分的评价,更是旅游地域综合开发的一个重要环节。 旅游资源评价的内容为: (1) 旅游资源的密度。旅游资源密度又称旅游资源丰度。是指在一定地域上旅游资源集中的程度。这种资源密度是度量一个区域旅游资源开发的规模、丰富程度和可行性的重要指标之一,也是对旅游地区进行开发建设的基本科学依据。旅游资源密度的计算必须有统一的计量标准,以便对各种类型和规模的旅游资源进行密度比较。 (2) 旅游资源容量 旅游容量又称旅游承载力,或称旅游饱和度。是指在一定的时间条件下,一定空间范围内的旅游活动容纳能力。换言之,旅游容量就是满足游人的最低游览要求(心理感应气氛和达到保护风景区的环境质量要求时,风景资源的特质和空间规模) 所能容纳的游客活动量。一般以容人量和容时量来度量。前者,指旅游点单位面积所容纳的游人数量,它是风景区的用地、设施和投资规模在设计时的依据; 后者,指景区游览时所需要的基本时间,它体现了风景区的游程、内容、景象、布局和建设时间等内容,旅游资源越复杂、越含蓄、越有趣味,它的容时量就会越大,相反,一目了然的资源景象,容时量就小。 (3) 旅游资源的特质 或称旅游资源的个性。是指旅游资源的特色。特色是衡量一个地区对游客吸引力大小的重要因素,也是旅游资源开发的可行性、超前性的决定条件之一。从这个意义上说,旅游资源的特色就是一个区域旅游开发的生命线,也是区域资源效应的内力。特别是别处没有或少见的旅游资源,往往构成这个地区的独创性吸引源。因此,对于旅游资源的特质在评价时必须予以极大的注视。 (4) 旅游资源的价值和功能 旅游资源的价值主要包括艺术观赏价值、文化价值、科学价值、经济价值、美学价值等方面; 旅游资源的功能一般是与它的价值相呼应的。艺术、美学价值高的旅游资源,其旅游功能主要表现在观光方面; 文化价值和科学价值高的旅游资源,其功能主要是科考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等; 此外还有娱乐、休憩、健身医疗、商务功能等。旅游资源的这些价值和功能性,是关系着旅游地开发规模、程度和前景的重要衡量标志,对其必须作出科学的如实的评价。特别是它们在国内和世界上所占的地位,更须作出严谨的评价。 (5) 旅游资源的地域组合特点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