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差分放大电路仿真

差分放大电路仿真

差分放大电路仿真
差分放大电路仿真

苏州市职业大学实验报告姓名: 学号: 班级:

结果如图3所示,测得,, 、

2.测量差模放大倍数

将函数信号发生器XFG1得“+”端接放大电路得R1输入端,“—”端接R2输入端,C OM端接地。调节信号频率为1kHz,输入电压10mV,调入双踪示波器,分别接输入输出,如图4所示,观察波形变化,示波器观察到得差分放大电路输入、输出波形如图5所示。

图2 差分放大器电路调零

图5 差模输入差分放大电路输入、输出波形图

3.测量共模放大倍数

将函数信号发生器XFG1得“+”端接放大电路得共同输入端,COM接地,构成共模输入方式,如图6所示。在输出负载端用万用表测量输出电压值,打开仿真开关,测得两端输出电压值为,几乎为0,所以共模双端输出放大倍数也就近似为0。

图6共模输入、双端输出电压放大倍数测量示波器观察到得差分放大电路输入、输出波形如图7所示。

图7共模输入差分放大电路输入、输出波形

R1 2k|?

R2

2k|?R3

6.8k|?

R4

6.8k|?

R5

5.1k|?

R6 510|?R7 510|?

R8

12k|?

Rp1

100|?

Key=A

50%

V1

12 V

V2

12 V

Q1

2N3903

Q2

2N3903

16

7

10

11

0 2

XSC1

A B Ext Trig

+

+

_

_+_

5

XFG1

34

8

9

图8单端输出差分放大电路

图9单端输出差分放大电路波形图

总结

通过这次实验仿真,对Multisim仿真软件得了解,在实践过程中也不断地积累了经验,能够独立完成电路得连接,并且能够熟练使用仪表元件进行测试。

通过仿真实验可以瞧到,差分放大电路只放大差模信号,对共模信号有很强得抑制作用。这次仿真加深了对差分放大器性能及特点得理解,它利用电路参数得对称性与发射极电阻得负反馈作用,有效地抑制零点漂移。

单管共射极放大电路仿真实验报告

单管共射极分压式放大电路仿真实验报告 班级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 一、实验目的:1.学会放大器静态工作点的调试方法,分析静态工作点对放大器性能的影响。 2.掌握放大器电压放大倍数、输入电阻、输出电阻及最大不失真输出电压的 测量法。 3.熟悉简单放大电路的计算及电路调试。 4.能够设计较为简单的对温度稳定的具有一定放大倍数的放大电路。 二、实验要求:输入信号Ai=5 mv, 频率f=20KHz, 输出电阻R0=3kΩ, 放大倍数Au=60,直 流电源V cc=6v,负载R L=20 kΩ,Ri≥5k,Ro≤3k,电容C1=C2=C3=10uf。三、实验原理: (一)双极型三极管放大电路的三种基本组态。 1.单管共射极放大电路。 (1)基本电路组成。如下图所示: (2)静态分析。I BQ=(V cc-U BEQ)/R B (V CC为图中RC(1)) I=βI BQ

U CEQ=V CC-I CQ R C (3)动态分析。A U=-β(R C管共集电极放大电路(射极跟随器)。 (1)基本电路组成。如下图所示: (2)静态分析。I BQ=(V cc-U BEQ)/(R b +(1+β)R e)(V CC为图中Q1(C)) I CQ=βI BQ U CEQ=V CC-I EQ R e≈V CC-I CQ R e (3)动态分析。A U=(1+β)(R e管共基极放大电路。 (1)基本电路组成。如下图所示:

(2)静态分析。I EQ=(U BQ-U BEQ)/R e≈I CQ (V CC为图中RB2(2)) I BQ=I EQ/(1+β) U CEQ=V CC-I CQ R C-I EQ R e≈V CC-I QC(R C+R e) (3)动态分析。AU=β(R C极管将输入信号放大。 2.两电阻给三极管基极提供一个不受温度影响的偏置电流。 3.采用单管分压式共射极电流负反馈式工作点稳定电路。 四、实验步骤: 1.选用2N1711型三极管,测出其β值。 (1)接好如图所示测定电路。为使ib达到毫安级,设定滑动变阻器Rv1的最大阻值是 1000kΩ,又R1=3 kΩ。

典型差分放大电路

典型差分放大电路 1、典型差分放大电路的静态分析 (1)电路组成 (2)静态工作点的计算 静态时:v s1=v s2=0, 电路完全对称,所以有 I B Rs1+U BE +2I E Re=V EE 又∵ I E =(1+β)I B ∴ I B1=I B2=I B = 通常Rs<<(1+β)Re ,U BE =0.7V (硅管): I B1=I B2=I B = 因: I C1=I C2=I C =βI B 故: U CE1=U CE2=V CC -I C Rc 静态工作电流取决于V EE 和Re 。同时,在输入信号为零时,输出信号电压也为零(u o= Vc1-VC2=0),即该差放电路有零输入——零输出。 2、差分放大电路的动态分析 ()e s BE EE R 12R U V β++-

(1)差模信号输入时的动态分析 如果两个输入端的信号大小相等、极性相反,即 v s1=- v s2= 或 v s1- v s2= u id u id 称为差模输入信号。 在输入为差模方式时,若一个三极管的集电极电流增大时,则另一个三极管的集电极电流一定减小。在电路理想对称的条件下,有:i c1=- i c2。 Re 上的电流为: i E =i E1+i E2=(I E1+ i e1)+(I E2+ i e2 ) 电路对称时,有I E1= I E2= I E 、i e1=- i e2,使流过Re 上的电流i E =2I E 不变,则发射极的电位也保持不变。差模信号的交流通路如图: 差模信号下不同工作方式的讨论: ① 双端输入—双端输出放大倍数: 当输入信号从两个三极管的基极间加入、输出电压从两个三极管的集电极之间输出时,称之为双端输入—双端输出,其差模电压 be s c s1o1s2s1o2o1id o ud r R R 22u u A +-==--== βv v v v v v

运放差分放大电路原理知识介绍

差分放大电路 (1)对共模信号的抑制作用 差分放大电路如图所示。 特点:左右电路完全对称。 原理:温度变化时,两集电极电流增量相等,即C2C1I I ?=?,使集电极电压变化量相等,CQ2CQ1V V ?=?,则输出电压变化量0C2C1O =?-?=?V V V ,电路有效地抑制了零点漂移。若电源电压升高时,仍有0C2C1O =?-?=?V V V ,因此,该电路能有效抑制零漂。 共模信号:大小相等,极性相同的输入信号称为共模信号。 共模输入:输入共模信号的输入方式称为共模输入。 (2)对差模信号的放大作用 基本差分放大电路如图。 差模信号:大小相等,极性相反的信号称为差模信号。 差模输入:输入差模信号的输入方式称为差模输入。 在图中, I 2I 1I 2 1 v v v = -=, 放大器双端输出电压 差分放大电路的电压放大倍数为 可见它的放大倍数与单级放大电路相同。 (3)共模抑制比 共模抑制比CMR K :差模放大倍数d v A 与共模放大倍数c v A 的比值称为共模抑制比。 缺点:第一,要做到电路完全对称是十分困难的。第二,若需要单端输出,输出端的零点漂移仍能存在,因而该电路抑制零漂的优点就荡然无存了。 改进电路如图(b )所示。在两管发射极接入稳流电阻e R 。使其即有高的差模放大 倍数,又保持了对共模信号或零漂强抑制能力的优点。 在实际电路中,一般都采用正负两个电源供电,如图所示(c )所示。 差分放大电路 一. 实验目的: 1. 掌握差分放大电路的基本概念; 2. 了解零漂差生的原理与抑制零漂的方法; 3. 掌握差分放大电路的基本测试方法。 二. 实验原理: 1. 由运放构成的高阻抗差分放大电路 图为高输入阻抗差分放大器,应用十分广泛.从仪器测量放大器,到特种测量放大器,几乎都能见到其踪迹。

差分放大电路Multisim仿真

差分放大电路仿真 双端输入双端输出差分放大电路模型: 双端输入双端输出差分放大电路的调零和静态工作点求解: XMM1和XMM2的电压都为6.398V,输出电压为零。双端输入双端输出时静态工作点如下图所示,Ib=4.975uA,Ie=1.13mA,Vcq=6.398V。 双端输入单端输出时的静态工作点: Ib=5.197uA, Ie=1.13mA,Vcq1=6.398V,Vcq2=2.169V。 对比上图的静态工作点可知,XMM2的静态工作点基本不变,但XMM1的静态工作点变化较大,计算公式可参照模电书上的静态工作点计算公式,经计算和实际的仿真结果非常接近。

VCC’=VCC*R6/(R1+R6)=12*5/(10+5)=4V,Rc’=R1//R6=10*5/(10+5)=3.33,Ieq1=(VCC-Ubeq1)/2R11=(12-0.7)/2/10=0.565mA,Vcq1=Vcc’-Ieq1*Rc’=4-0.565*3.33=2.11167V,基本和仿真结果相同。 双端输入双端输出差分放大电路差分放大倍数: 输入电压Ui=7.071mV,输出电压Uo=124.194,Aod=Uo/Ui=17.56 把R3和R4减小为510Ω后,放大倍数如下图所示:放大倍数为26.28。 共模放大倍数: 下图测量的是差分放大电路对共模信号的放大作用,Ui=7.071mV,输出电压为6.935nV,对共模信号有很强的抑制作用

把R11改为一个由三极管组成的恒流源: Uo=55.676pV,相对于加10KΩ的电阻R11,能更好的抑制共模信号,能模电书上的公式和结论吻合。

模电仿真实验 共射极单管放大器

仿真实验报告册 仿真实验课程名称:模拟电子技术实验仿真仿真实验项目名称:共射极单管放大器 仿真类型(填■):(基础■、综合□、设计□) 院系:专业班级: 姓名:学号: 指导老师:完成时间: 成绩: .

. 一、实验目的 (1)掌握放大器静态工作点的调试方法,熟悉静态工作点对放大器性能的影响。 (2)掌握放大器电压放大倍数、输入电阻、输出电阻及最大不失真输出电压的测试方法。 (3)熟悉低频电子线路实验设备,进一步掌握常用电子仪器的使用方法。 二、实验设备及材料 函数信号发生器、双踪示波器、交流毫伏表、万用表、直流稳压电源、实验电路板。 三、实验原理 电阻分压式共射极单管放大器电路如图3.2.1所示。它的偏置电路采用(R W +R 1)和R 2组成的分压电路,发射极接有电阻R 4(R E ),稳定放大器的静态工作点。在放大器的输入端加入输入微小的正弦信号U i ,经过放大在输出端即有与U i 相位相反,幅值被放大了的输出信号U o ,从而实现了电压放大。 在图3.2.1电路中,当流过偏置电阻R 1和R 2的电流远大于晶体管T 的基极电流I B 时(一般5~10倍),则它的静态工作点可用下式进行估算(其中U CC 为电源电压): CC 21W 2 BQ ≈ U R R R R U ++ (3-2-1) C 4 BE B EQ ≈I R U U I -= (3-2-2) )(43C CC CEQ R R I U U +=- (3-2-3) 电压放大倍数 be L 3u ||=r R R β A - (3-2-4) 输入电阻 be 21W i ||||)(r R R R R += (3-2-5) 图3.2.1 共射极单管放大器

差分放大电路

实验三差分放大电路 一、实验目的 1、加深对差动放大器性能及特点的理解 2、学习差动放大器主要性能指标的测试方法 二、实验原理 图3-1是差动放大器的基本结构。它由两个元件参数相同的基本共射放 大电路组成。当开关K拨向左边时,构成典型的差动放大器。调零电位器R P 用来调节T 1、T 2 管的静态工作点,使得输入信号U i =0时,双端输出电压U O =0。 R E 为两管共用的发射极电阻,它对差模信号无负反馈作用,因而不影响差模电压放大倍数,但对共模信号有较强的负反馈作用,故可以有效地抑制零漂,稳定静态工作点。 图3-1 差动放大器实验电路

当开关K 拨向右边时,构成具有恒流源的差动放大器。 它用晶体管恒流源代替发射极电阻R E ,可以进一步提高差动放大器抑制共模信号的能力。 1、静态工作点的估算 典型电路 E BE EE E R U U I -≈ (认为U B1=U B2≈0) E C2C1I 2 1 I I == 恒流源电路 E3 BE EE CC 2 1 2 E3C3R U )U (U R R R I I -++≈≈ C3C1C1I 2 1 I I == 2、差模电压放大倍数和共模电压放大倍数 当差动放大器的射极电阻R E 足够大,或采用恒流源电路时,差模电压放大倍数A d 由输出端方式决定,而与输入方式无关。 双端输出: R E =∞,R P 在中心位置时, P be B C i O d β)R (12 r R βR △U △U A +++- == 单端输出 d i C1d1A 21 △U △U A == d i C2d2A 2 1 △U △U A -==

差动放大电路仿真课程设计报告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课程设计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课程设计名称:差动放大电路设计 专业班级:自动化、0212103 学生姓名:曹娇娇 学号: 021210331 指导教师:张莉萍李洪芹

差动电路的设计与仿真 一、实验目的 1、加深对差动放大器性能及特点的理解。 2、学习差动放大器主要性能指标的测试方法。 3、熟悉Multisim软件的使用,包括电路图编辑、虚拟仪器仪表的使用和掌握常用电路分析法。 4、能够运用Multisim 软件对模拟电路进行设计和性能分析,掌握设计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5、熟练掌握有关差动放大电路有关知识,并应用相关知识来分析电路,深刻体会使用差动放大电路的作用,做到理论实际相结合,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二、实验要求 1、设计一个带设计恒流源(有三极管构成)的差动放大电路,测试电路每隔三机关的静态工作点值 2、给电路输入直流信号,在信号双输入端状态下分别测试电路的个工作点值。 3、连接好电路对其做出直流分析、交流分析、瞬态分析、傅里叶分析、直流扫描分析、电路传递函数分析,从而研究三极管差放电路的小信号工作特性。 三、差动放大电路实验图设计原理 如下所示:

R1用来调节Q1、Q2管的静态工作点。 差动放大电路是是典型的直流放大电路基本形式,由两个互为发射极耦合的共射电路组成,电路参数完全对称,是运算放大器的前级电路,期中具有恒流源的差动放大电路,应用十分广泛,特别是在模拟电路中,常作为输入级或中间放大级。具有抑制零点漂移作用,是放大直流信号和缓慢变化信号的电路。差动放大电路按输入和输出的方式分为:双端输入双端输出、双端输入单端输出、单端输入双端输出、单端输入单端输出。 差动放大电路又叫差分电路,他不仅能有效的放大直流信号,而且能有效的减小由于电源波动和晶体管随温度变化多引起的零点漂移,因而获得广泛的应用。特别是大量的应用于集成运放电路,他常被用作多级放大器的前置级。

仿真实验四 共射极放大电路分析

仿真实验四 共射极放大电路分析 一、实验目的: (1)认真理解和掌握含三极管的非线性电路的特点 (2)使用Multisim 验证三极管的等效小信号模型 二、实验原理及实例 小信号分析法是分析非线性电阻电路的主要方法之一。在非线性电路中,同时有直流电压0U 和随时间变化变化的输入信号源s u t () 的作用。如果在任何时刻都有0U >s u t () ,则可以采用小信号分析法。 具体步骤如下: (1)画放大电路的小信号等效电路。 (2)估算be r 。为此,还要求得静态电流eq I (3)求电压增益V A 。 (4)计算输入、输出电阻o ,R R i 三、仿真实验设计 如下图所示求该电路的电压增益。 (1)当电路中只有直流电流作用时,求出静态工作点

2120.0454m 250800.0036312 1.104BE B C B CE C V I A K I I A V R I V ββ-= =Ω ====-= (2)画出该电路的小信号等效电路

计算相关参数: 26200(180)7730.0454 3.63 be r =++=Ω+ ()155.24770.63b C E V b BE i b be o C i R R A i R R R r R R k β=-=-=≈Ω ≈=Ω 对其仿真得: 由仿真结果可得67.56m 154.03435.23u O V i V V A V V = == 验证输入与输出的波形关系 :

可得到输入波形与输出波形为反向,所以-154.03V A = 测量输入、输出电阻的阻值: i 435771.30.435263.552824.40.0225i i O o V V R I mA V V R Io mA = ==Ω===Ω

差分放大电路

方案三差分放大电路 【项目目标】 知识目标 掌握场效应管的类型、场效应的电压控制作用及共源极放大电路的分析与应用。 能力目标 具有识别场效应管的能力,具有共源极放大的分析能力。

将J8、J9与 J6、J7之间分别加一毫安表,J10、J11连接与J12 改变电位器RP6.将测量的结果记录如下: A1间的电流 A2间的电流 知识点导入 镜像电流源的基本特性。 知识点讲解 基本镜像电流源电路如图所示。 T 1、T 2参数完全相同(即β1=β2,I CEO1=I CEO2)。 原理:因为V BE1=V BE2,所以I C1=I C2 β C1 C1B C1REF 2 2I I I I I +=+= I REF ——基准电流:C2REF C1/21I I I =+=β 推出,当β>>2 时,I C2= I C1≈ I REF ()6060B1 Rp R U U Rp R V BE CC ++--=+-= ≈6 CC Rp R V + 优点: (1)I C2≈I REF ,即I C2不仅由I REF 确定,且总与I REF 相等。 (2)T 1对T 2具有温度补偿作用,I C2温度稳定性能好(设温度增大,使I C2增大,则I C1增大,而I REF 一定,因此I B 减少,所以I C2减少)。 缺点: (1)I REF (即I C2)受电源变化的影响大,故要求电源十分稳定。 (2)适用于较大工作电流(mA 数量级)的场合。若要I C2下降,则R 就必须增大,这在集成电路中因制作大阻值电阻需要占用较大的硅片面积。 (3)交流等效电阻R o 不够大,恒流特性不理想。 (4)I C2与I REF 的镜像精度决定于β。当β较小时,I C2与I REF 的差别不能忽略。 巩固训练:将电路图中的值按照电位的阻值代入进行计算?看测量结果与理论之间的误差? 电路测试2 将J8、J9与 J6、J7之间分别加一毫安表,改变电位器RP6.将测量的结果A1间的电流 图3.1.4 基本镜像电流源电路

差分放大器仿真

《电子技术计算机绘图基础》 设 计 报 告 题目:差分放大器仿真 学院: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 专业班级:电子信息工程 学号: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差分放大器的仿真 一、设计描述 1、设计目的和任务 1).熟悉差分放大器的工程估算,掌握差分放大器静态工作点的调整与测试方法。 2).能够掌握差分放大器性能指标的测试方法。 3).能够掌握multisim 和protel 的基本用法,做出Multisim 仿真图、Protel 原理图、PCB 板,从而加深理解差分放大器的性能特点。 4).熟悉常用电子器件的类别、型号、规格、性能及其使用范围,能查阅有关的电子器件图书。 2、原理分析 (1)基本原理 差分放大器是一种特殊的直接耦合放大器,它能有效的抑制零点漂移;它的基本性能是放大差模信号、抑制共模信号;常用共模抑制比来表征差分放大器对共模信号的抑制能力;稳流电阻的增加可以提高共模抑制比;但稳流电阻不能太大,因此采用恒流源取代稳流电阻,从而进一步的提高共模抑制比。 (2)静态工作点的调整 实验电路通过调节电位器R p 使两个三极管的集电极电压相等来调节电路的对称性,完成电路的调零。 (3)静态工作点的测量 静态工作点的测量就是测出三极管各电极对地直流电压V BQ 、V EQ 、V CQ ,从而计算得到V CEQ 和V BEQ 。而测量直流电流时,通常采用间接测量法测量,即通过直流电压来换算得到直流电流。这样即可以避免更动电路,同时操作也简单。 EQ CQ CEQ V V V -= EQ BQ BEQ V V V -= e EQ EQ R V I = C CQ CC CQ )(R V V I -= (4)电压放大倍数的测量 差分放大器有差模和共模两种工作模式,因此电压放大倍数有差模电压放大倍数和共模电压放大倍数两种。 在差模工作模式下,差模输出端U od1是反相输出端,U od2是同相输出端,则差模电压放大倍数为: ud2 ud1ud A A A += ud2 i od2i od1ud1 A U U U U A -=- == 在共模工作模式下,共模输出端U oc1、U oc2均为反相输出端,则共模电压放大倍数为: uc2 uc1uc A A A -= uc2 i oc2i oc1uc1 A U U U U A == = 电路的共模抑制比K CMR 为:

单管放大电路仿真实验报告

? 单管放大电路仿真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1、 掌握放大电路支流工作点的调整与测量方法。 2、掌握放大电流主要性能指标的测量方法。 3、了解支流工作点对放大电路动态特性的影响。 4、掌握发射极负反馈电阻对放大电路性能的影响。 5、了解信号源内阻Rs 对放大电路频带(上限截止频率f H )的影响。 二、实验电路与实验原理图

2、直流通路 VCC 12V 将基极偏置电路用戴维南定理等效成电压源,得到支流通路。开路电压:V BB = V CC*R B2/(R B1 + R B2) 电源内阻:R B = R B1 // R B2 三、实验内容 1、静态工作点的调整 ※预习计算

直流工作点的调整 I CQ =1.0mA 时 3.3c R C CQ V R I V ==, 1.95BQ E CQ BE V R I V V ≈+= 12 '11 75.4//55.4CC BQ B CQ BQ B W B B V V R K I V R R R R K β-= =Ω +=-=Ω -7.5C CEQ CC BQ R BE V V V V V V =-+= I CQ =2.0mA 时 6.6c R C CQ V R I V ==, 3.15BQ E CQ BE V R I V V ≈+= 12 ' 1140.8, //20.8CC BQ B CQ BQ B W B B V V R K I V R R R R K β-= =Ω+=-=Ω -3C CEQ CC BQ R BE V V V V V V =-+= 由此可以得到扫描参数时的大致范围 要求:调节RW ,在ICQ=1mA 和2mA 时,测量VCEQ 的值,并记录RB1的值。 操作:对R W 进行参数扫描,通过观察Rc 上的电压变化 可以得到 CQ I ( c CQ c U I R = ), Uc 可以通过V (Vcc )-V(4)得到,从而可以在扫描参数设备时通过跟踪Uc 得到CQ I 为一 定值时对应的V CEQ 以及相应的R W 。 仿真结果(设备参数扫描):

实验六、集成运算放大器虚拟仿真

实验六、集成运算放大器虚拟仿真 实验目的: 1、掌握用集成运算放大器组成的比例、加法、积分电路的特点及性能,掌握比例、积分电路的测试和分析方法; 2、掌握基于集成运算放大器的过零比较电路的特点。 实验内容: 1、反相比例放大器比例运算验证。 反相比例放大器输出电压 思考:1)调整负载R4对比例运算的影响。 对放大倍数不影响 2)调整输入信号对比例运算的影响。 没有影响 3)调整R1和R2对比例运算的影响。 随比例的增大,放大倍数增大相应的倍数 2、用3554AM 设计一个加法器。设计要求: 满足123(2)o u u u =-+,输入信号1u ,2u 都是频率为1KHZ 的正弦信号,幅度分别为100mV 和200mV ,观察输出是否满足要求。 电路图:

通过观察波形及其电压表的读数,可得所设计的电路与要求相符 3、用3554AM设计一个反相积分器。设计要求: 1)时间常数为2ms,输入信号为方波,频率为1KHZ,幅度为6V,观察输出信号的波形和幅度。 2)改变积分器的时间常数,使之增大或者减小,观察输出波形幅度的变化及失真情况。 增大时间常数为20ms后的波形

减小时间常数为0.2ms是的波形 由上可知积分器的时间常数T增大时输出幅值减小,T减小时输出波形失真。 思考:1)反相运算电路中反馈电阻的变化对运算器的闭环电压增益有何影响。 减小输出端的直流漂移 2)实际应用中,积分器的误差与哪些因素有关。 积分器在主回路上是延迟,反馈上是超调;本身电路与电阻和电容密切相关,对系统有修正的影响,如配置微分环节可克服超调 4、用运放741设计一个过零比较电路。设计要求: 稳压管选用1Z6.2,输入信号为幅值为1V,频率为500HZ的正弦波,通过示波器观察过零比较电路输出波形。 电路图: 波形图:

差分放大电路的四种接法

1.双端输入单端输出电路 电路如右图所示,为双端输入、单端输出差分放大电路。由于电路参数不对称,影响了静态工作点和动态参数。 直流分析: 画出其直流通路如右下图所示,图中和是利用戴维宁定理进行变换得出的等效电源和电阻,其表达式分别为:

交流分析:

在差模信号作用时,负载电阻仅取得T1管集电极电位的变化量,所以与双端输出电路相比,其差模放大倍数的数值减小。 如右下图所示为差模信号的等效电路。在差模信号作用时,由于T1管与T2管中电流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所以发射极相当于接地。 输出电压 一半。如果输入差模信号极性不变,而输出信号取自T2管的集电极,则输出与输入同相。当输入共模信号时,由于两边电路的输入信号大小相等极性相同。与输出电压相关的 T1管一边电路对共模信号的等效电路如下

可见,单端输入电路与双端输入电路的区别在于:差模信号输入的同时,伴随着共模信号输入。 输出电压 静态工作点以及动态参数的分析完全与双端输入、双端输出相同。 3.单端输入、单端输出电路 如右图所示为单端输入、单端输出电路,该电路对静态工作点、差模增益、共模增益、输入

与输出电阻的分析与单端输出电路相同。对输入信号的作用分析与单端输入电路相同。 改进型差分放大电路 在差分放大电路中,增大发射极电阻Re的阻值,可提高共模抑制比。但集成电路中不易制作大阻值电阻;采用大电阻Re要采用高的稳压电源,不合适。如设晶体管发射极静态电流为0.5mA,则Re中电流为1mA。当Re为10kΩ时,电源VEE的值为10.7V。在同样的静态工作电流下,若Re=100kΩ,VEE的值约为100V。 为了既能采用较低的电源电压,又能采用很大的等效电阻Re,可采用恒流源电路来取代Re。

放大电路实验操作和multisim仿真(20200705152859)

实验一单级放大电路的设计与仿真 一、实验目的 1、掌握放大电路的静态工作点的调整和测试方法。  2、掌握放大电路的动态参数的测试方法。  3 、观察静态工作点的选择对输出波形及电压放大倍数的影响。  二、实验原理 当三极管工作在放大区时具有电流放大作用,只有给放大电路中的三级管提供合适的静 态工作点才能保证三极管工作在放大区,如果静态工作点不适合,输出波形则会产生非线性失真——饱和失真和截止失真,而不能正常放大。  当静态工作点设置在合适的位置时,即保证三极管在交流信号的整个周期均工作在放大 区时,三极管有电流放大特性,通过适当的外接电路,可实现电压放大。表征放大电路放大 特性的交流参数有电压放大倍数,输入电阻,输出电阻。  由于电路中有电抗元件电容,另外三极管中的PN结有等效电容存在,因此,对于不同频率的输入交流信号,电路的电压放大倍数不同,电压放大倍数与频率的关系定义为频率特性,频率特性包括:幅频特性——即电压放大倍数的幅度与频率的关系;相频特性——即电压放大倍数的相位与频率的关系。  三、实验要求和实验步骤 (1)实验要求  1.设计一个分压偏置的单管电压放大电路,要求信号源频率2kHz(峰值5mV) ,负载 电阻3.9kΩ,电压增益大于50。  2.调节电路静态工作点,观察电路出现饱和失真和截止失真的输出信号波形,并测试 对应的静态工作点值。  3.调节电路静态工作点,要求输入信号峰值增大到10mV电路输出信号均不失真。在 此状态下测试:  ①电路静态工作点值;  ②三极管的输入、输出特性曲线和β、 r be 、r ce值; ③电路的输入电阻、输出电阻和电压增益;  ④电路的频率响应曲线和f L、f H值。

典型差分放大电路

典型差分放大电路 SANY 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SANYUA16H-

典型差分放大电路 1、典型差分放大电路的静态分析 (1)电路组成 (2)静态工作点的计算 静态时:v s1=v s2=0, 电路完全对称,所以有 I B Rs1+U BE +2I E Re=V EE 又∵ I E =(1+β)I B ∴ I B1=I B2=I B = 通常Rs<<(1+β)Re ,U BE =0.7V (硅管): I B1=I B2=I B = 因: I C1=I C2=I C =βI B 故: U CE1=U CE2=V CC -I C Rc 静态工作电流取决于V EE 和Re 。同时,在输入信号为零时,输出信号电压也为零(u o= Vc1-VC2=0),即该差放电路有零输入——零输出。 2、差分放大电路的动态分析 (1)差模信号输入时的动态分析 ()e s BE EE R 12R U V β++-

如果两个输入端的信号大小相等、极性相反,即 v s1=- v s2= 或 v s1- v s2= u id u id 称为差模输入信号。 在输入为差模方式时,若一个三极管的集电极电流增大时,则另一个三极管的集电极电流一定减小。在电路理想对称的条件下,有:i c1=- i c2。 Re 上的电流为: i E =i E1+i E2=(I E1+ i e1)+(I E2+ i e2 ) 电路对称时,有I E1= I E2= I E 、i e1=- i e2,使流过Re 上的电流i E =2I E 不变,则发射极的电位也保持不变。差模信号的交流通路如图: 差模信号下不同工作方式的讨论: ① 双端输入—双端输出放大倍数: 当输入信号从两个三极管的基极间加入、输出电压从两个三极管的集电极之间输出时,称之为双端输入—双端输出,其差模电压增益与单管放大电路的电压增益相同,无负载的情况下: c o1o2o1o ud R 2u A -==-== βv v v

基本放大电路仿真实验

实验报告四 一、实验目的 1、通过仿真电路掌握单管共射电路的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 2、通过对共射电路的仿真实验,分析静态工作点队对电路输出的影响; 二、实验内容 1.测量NPN管分压偏置电路的静态工作点并与估算值进行比较; 2.测量放大电路性能指标; 3.分析放大电路交流特性; 4.通过仿真测试理解单管共射放大电路静态工作点对电路输出的影响; 三、实验环境 计算机、MULTISIM仿真软件 四、实验电路 1.实验电路 1.1静态分析 静态工作点仿真结果: 从仿真结果可知:

544127 = 1.7991.1690.63=5.21.16()=8.52BQ EQ BEQ BQ EQ BQ b b CC CQ C CEQ CC CQ c e V V V V V V V V V V V I A R R V V I mA R V V I R R V μ==-=-=--= =≈-+因此: 动态分析: 由仿真所得的数据可得: ip 421.405 ==-38.710.896 op v V A V = - 仿真波形: 1、

因此:ip i sp ip 10.642 = (1) 3.04814.13310.642 s V R R K K V V ≈?Ω≈Ω-- 2、oLp V 仿真 op V 仿真 因此:op oLp 836.417 =( 1)( 1)2 1.967421.691 o L V R R K K V -≈-?Ω≈Ω 放大电路交流仿真分析

3、通过仿真测试理解单管共射放大电路静态工作点对电路输出的影响; 在电路图中放入探针 从图中可以得出,此时:919 A ==42.521.6 V 打开示波器,图形显示: 从图中的显示数据可以知道,输出波形已有部分失真 ; 1、增大b R (增大至75K )

低频放大电路实验仿真

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报告电子技术实验(模拟部分) 学期:2015-2016(II) 班级:电卓141 姓名:陈雨歌 日期:2016.6.6

一.实验目的 (1)掌握正弦波振荡电路的起振条件和稳幅特性。 (2)掌握三极管构成的RC串并联正弦波振荡器的工作原理和调试方法。(3)掌握集成运放构成的RC桥式正弦波振荡电路的工作原理和调试方法。(4)加深理解功率放大电路的工作原理。 (5)掌握功率放大电路的调试及主要性能指标的测试方法。 (6)了解自举电路原理及其对改善OTL功率放大电路性能指标的作用。二.实验原理及测试方法 (一)正弦波振荡电路的构成 图一正弦波振荡电路原理框图 正弦波振荡器是一个没有输入信号的正反馈放大电路,电路框架如图一所示。正弦波振荡器由放大电路和反馈网络构成。放大电路可以由三极管构成,也可以是由集成运放构成。反馈网络能使振荡电路引入正反馈,同时,还具有选频、稳幅功能。 (二)正弦波振荡电路的振荡条件 (1)振幅条件|AF|=1; (2)相位条件φ a +φ f =2nπ,(n=0,1,2,...);

(3)起振和选频:起振条件|AF|>1;只对f=f 放大,衰减其他信号频率。 (4)稳幅:电路起振后,输出信号会越来越大,但由于放大器件的非线性,导致AF下降,当降到|AF|=1时,电路进入稳定状态。 (三)由三极管构成的RC串并联正弦波振荡器 图二 RC桥式正弦振荡电路 运行 Multisim12, 在绘图编辑器中选择集成运放、直流电源、二极管、电阻、电容, 创建 RC 桥式正弦波振荡电路.如图 1 所示, .在电路中, 运放741 和电阻R4,R3构成正常的反馈放大电路,R1,C1,R2,C2构成RC串并联选频网络同时又由该选频网络作为反馈网络形成正反馈环节,其R2, C2上的反馈电压作为输入代替放大器的输入信号,D1, D2起稳幅作用。电路的震荡频率为。调节RW到适当的大小(如65K),在示波器“XSC1”窗口中可观察到输出波形幅度从0逐渐增大开始震荡,并最终到幅值稳定的正弦震荡波形输出,如图二所示:

基于Multisim的差分放大电路仿真分析

基于Multisim的差分放大电路仿真分析 差分放大电路利用电路参数的对称性和负反馈作用,有效地稳定静态工作点,以放大差模信号抑制共模信号为显著特征,广泛应用于直接耦合电路和测量电路的输入级。但是差分放大电路结构复杂、分析繁琐,特别是其对差模输入和共模输入信号有不同的分析方法,难以理解,因而一直是模拟电子技术中的难点。Muhisim作为著名的电路设计与仿真软件,它不需要真实电路环境的介入,具有仿真速度快、精度高、准确、形象等优点。因此,Multisim被许多高校引入到电子电路实验的辅助教学中,形成虚拟实验和虚拟实验室。通过对实际电子电路的仿真分析,对于缩短设计周期、节省设计费用、提高设计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1 Multisim8软件的特点 Muhisim是加拿大IIT(Interactive Image Tech—nologies) 公司在EWB(Electronics Workbench)基础上推出的电子电路仿真设计软件,Muhisim现有版本为Muhisim2001,Muhisim7和较新版本Muhisim8。它具有这样一些特点: (1)系统高度集成,界面直观,操作方便。将电路原理图的创建、电路的仿真分析和分析结果的输出都集成在一起。采用直观的图形界面创建电路:在计算机屏幕上模仿真实验室的工作台,绘制电路图需要的元器件、电路仿真需要的测试仪器均可直接从屏幕上选取。操作方法简单易学。 (2)支持模拟电路、数字电路以及模拟/数字混合电路的设计仿真。既可以分别对模拟电子系统和数字电子系统进行仿真,也可以对数字电路和模拟电路混合在一起的电子系统进行仿真分析。

(3)电路分析手段完备,除了可以用多种常用测试仪表(如示波器、数字万用表、波特图仪等)对电路进行测试以外,还提供多种电路分析方法,包括静态工作点分析、瞬态分析、傅里叶分析等。 (4)提供多种输入/输出接口,可以输入由PSpice 等其他电路仿真软件所创建的Spice网表文件,并自动形成相应的电路原理图,也可以把Muhisim环境下创建的电路原理图文件输出给Protel等常见的印刷电路软件PCB进行印刷电路设计。 2 差分放大电路仿真分析 运行Muhisim 8,在绘图编辑器中选择信号源、直流电源、三极管、电阻,创建双端输入双端输出差分放大电路(双入双出差分放大电路)如图1所示,标出电路中的结点编号。 该次仿真中,采用虚拟直流电压源和虚拟晶体管,差分输入信号采用一对峰值为5 mV、频率为1 kHz的虚拟正弦波信号源。设置虚拟晶体管的模型参数BF= 150,RR=300Ω。

仿真实验四 场效应管共源极放大电路

班级:姓名:学号:成绩: 1.画出左侧电路图的直流通路、交流通路和交流等效电路: 2. 估算放大电路的静态工作点:(已知β=100,r bb’=130Ω) 3. 电压放大倍数: 4. 输入电阻: 5. 输出电阻: 6. 阅读第四章中小信号传递函数分析法(第153页),自行设计小信号传递函数值分析电路: (以下问题请在阅读实验指导书第143页后完成) 7.Multisim中小信号传递函数分析法的英文表示什么?功能是什么? 8.Multisim中,除了用瞬态分析法测出输入与输出的关系曲线,还可以采用何种方法获得它们之间的关系? 9.如何在AC Analysis中增加需要的仿真变量?

班级:姓名:学号:成绩: (实验过程中请及时保存电路及报告至E盘,以免跳电或电脑死机,影响实验成绩) 一、仿真电路:注意修改电源的名称和参数、元器件的名称和参数、节点的名称) 二、静态工作点(两种方法任选一种) 方法一: 1. 输出变量设置: 2. 仿真结果: 方法二: 仿真结果 三、当输入电压信号有效值为7.07mV,频率为1kHZ的正弦波时,观察输入、输出波形(两种方法任选一种)方法1: 1. 参数设置: 2. 仿真结果: 方法2: 仿真结果: 四、放大电路的电压放大倍数、输入电阻及输出电阻 电压放大倍数: 输入电阻: 测量方法(可以用文字说明也可直接黏贴电路): 输出电阻: 测量方法(可以用文字说明也可直接黏贴电路): 五、放大电路的频率特性曲线,求出上、下限频率和带宽 方法: 参数设置: 仿真结果: 六、根据所设计的小信号传递函数模型,求出中频区电压增益、输入电阻、输出电阻

常规放大电路和差分放大电路

0、小叙闲言 有一个两相四线的步进电机,需测量其A、B两相的电流大小,电机线圈的电阻为0.6Ω,电感为2.2mH。打算在A、B相各串接一个0.1Ω的采样电阻,然后通过放大电路,送到单片机采样(STM32,12位AD采样),放大的电压值是最大应为3v。电路如下。我在这里讨论其中的采样放大电路。很多东西平时在书本上学到烂熟,但真正在实战时,还是碰到了不少问题。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因此,在这里总结一下,供自己学习之用,或许也可给大家一点点帮助。 图1 步进电机系统结构图 这里暂时不讨论放大电路的工作原理,直接使用放大器的虚短(短路)和虚断(断路)性质来分析这一类电路,之所以在前面加个虚字,是因为放大器的两端并不是真正的短路或断路。如下图所示,虚短:UP=UN,虚断:IP=0; IN=0。无论放大器接在何种电路中,这两个式子都是成立的。 图2 放大器性质 1.1、电压跟随器

电压跟随,听名字应该就能想到,它的作用就是输出电压Uo应该是随着输入电压Ui变化而变化的(Uo=Ui),如下图所示,由上面讲到的虚短性质,很容易得到Ui=Up=Un=Uo。有人会疑问,直接把Ui接到Uo,岂不是更加方便,要这个做什么。这个就要看电路需求而定了。电压跟随器的作用一般是起到隔离的作用,输入的电流太大的话,也不影响到输出的电流。 图3 电压跟随器电路图 1.2、电压放大电路 说了这么多,也没有看到放大器起到放大的作用,那么它是如下做到放大的电压作用的呢,且看下面这个电路。

图4 电压放大电路 从图4可以看到电路将输入电压放大了-3倍,这个负号来源,在图4中的公式推导已经说得很明白了。充分利用虚短和虚断的性质,加上外接电路,可以实现放大电压的功能(当然也可以缩小电压)。这个电路有一个小小的问题,就是它放大电压后有一个负号,平时我们要的都是输出电压与输入电压同符号,那么如何做到输出电压与同向呢,其实也很容易,且看下面电路图5。它的放大倍数也很好计算,元器件没有比上面多。但是这里又引是入一个新的问题,从下图4的公式推导中,可以明显看到,Uo/Ui>1,那么在我们需要将电压值缩小的场合,这个电路将不再适用。

简单差动放大器的仿真实验

国家集成电路人才培养基地培训资料(3)

简单差动放大器实验 2006-X-XX

简单差动放大器实验 本实验包括对简单差动放大器进行DC扫描、AC分析,并学习根据输出波形确定相位裕度、输入输出共模范围、共模增益、共模抑制比(CMRR)以及电源抑制比(PSRR)。 1.启动cadence 启动电脑,进入solaris9系统,打开终端Teminal,输入cds.setup后按回车,再输入icfb&按回车,candence启动成功。在自己的Library中新建一个cellview,命名为amp。 2.电路图输入 按下图输入简单差动放大器电路图,其中的元件参数我们在下一步中设置,图中用到的元件(vdc, pmos4,nmos4,vdd,gnd,cap)都在analogLib库中能找到。

3.计算、设置元件参数 根据放大倍数,功耗,输出摆幅等要求确定各个mos 管的宽长比(W/L)和栅压。由 于我们实验时间有限,请同学们直接按下面的步骤设置好元件值(选中元件后按q键调出 图2.1 简单差动放大器电路图 图3.1 M0、M1、M2管的参数设置

如下的元件属性设置框): M0,M1,M2:于Model name 栏输入n18,于Width栏输入4u,于Lenth栏输 入700n,最后点击ok 。 M3,M4:于Model name 栏输入p18,于Width栏输入10u,于Lenth栏输入3u,最后点击ok。 直流电压源V0,V1的值分别设为1.8,0.6。设置完毕后点击工具栏上的进行保存。 4.仿真 4.1DC扫描及输入输出共模范围 在菜单栏依次选择Tools→Analog Environment,弹出如图4.1所示的Simulation窗口: 图3.2 M3、M4管参数设置

运算放大器的仿真实验

实 验 报 告 册 指导教师邱刚 课程名称模拟电子技术基础 实验名称集成运算放大器的设计 实验类型设计 学院名称电子与信息工程专业电子与信息工程

年级班级2011级电信3班学生姓名赵明贵 学号201107014314 成绩 2012年11月29日实验四集成运算放大器的设计 运算放大器应用电路的设计与制作 一.实验目的 1.掌握运算放大器和滤波电路的基本工作原理; 2.掌握运用运算放大器实现滤波电路的原理方法; 3.会用Multisim10对电路进行仿真分析; 二.实验内容 1.讲解运算放大器和滤波电路的基本工作原理; 2.讲解用运算放大器实现滤波电路的原理方法; 3.用Multisim10对二阶有源低通滤波电路进行仿真分析; 三.实验仪器 Multisim10软件;电阻若干,导线若干,线路板一块,ua741运放两个,万用表,实验箱。 四.实验原理 集成运算放大器是高增益的直流放大器。在它的输入端和输出端之间加上不同的反馈网络,就可以实现各种不同的电路功能。可实现放大功能及加、减、微分、积分、对数、乘、除等模拟运算及其他非线性变换功能;将正、负两种反

馈网络相结合,还可具有产生各种模拟信号的功能。 本实验着重以输入和输出之间施加线性负反馈网络后所具有的运算功能进行研究。理想运放在线性运用时具有以下重要特性: (1)理想运放的同相和反相输入端电流近似为零,即。 (2)理想运放在作线性放大时,两输入端电压近似相等,即:。 1.反相放大器 信号由反相端输入,电路如图3-1所示。在理想条件下,放大器的闭环增益。 增益要求确定之后,与的比值即确定,在选择其值时需注意:与不要过大,否则会引起较大的失调温漂;但也不要过小,否则无法满足输入阻抗的要求。一般取为几十千欧至几百千欧。 当时,放大器的输出电压等于其输入电压的负值。此时,它具有反相跟随的作用,称之为反相器。 2.同相放大器 信号由同相端输入,电路如图3-2所示。在理想条件下,放大器的闭环增益为 图3-1 反相放大器图3-2 同相放大器当为有限值时,放大器增益恒大于1。当→∞(或=0)时,同相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