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考试题(叶片泵)

考试题(叶片泵)

考试题(叶片泵)
考试题(叶片泵)

第二部分泵

一、填空题

1.离心泵由离心泵在启动之前,泵内应灌满(),即灌泵。启动后,原动机带动叶轮旋转,叶轮上的叶片迫使液体一起旋转而产生(),使液体沿()甩向叶轮出口。

2.离心泵的()性能曲线L—Q与()的性能曲线H—Q两条曲线的交点是泵运转时的工况点。

3.离心泵改变管路性能曲线L—Q的方法有()调节法、()调节和()变化自动调节;改变泵的性能曲线H—Q的方法有改变泵的()、改变()几何参数、改变叶轮数目和改变泵的运行()。

4.离心泵的()性能曲线是选择泵和操作使用的主要依据;离心泵的()性能曲线是合理选择驱动机功率和操作启动泵的依据;离心泵的()性能曲线是检查泵的工作经济性的主要依据;离心泵的()关系曲线反映了泵在各种流量下的汽蚀性能。

5.由比转数的定义式可知,比转数大反映泵的流量()、扬程()。

6.离心泵启动时,为减小启动功率,应关闭()阀门,而轴流泵启动时排液管上的闸阀必须()。

二、名词解释题

1.泵的流量:

2.泵的扬程:

3.泵的效率:

4.水力效率:

5.容积效率:

6.机械效率:

三、单选题

1.在下列零部件中,属于离心泵零部件的是()。

A.气阀B.泵轴C.转鼓D.十字头

2.在下列零部件中,属于离心泵过流部件的是()。

A.轴封B.泵轴C.吸入室D.轴承座

3.离心泵叶轮按吸入方式的不同,可分为单吸式和( )叶轮。

A.双吸式

B.双作用

C.开式

D.多级

4.离心泵叶轮按有无前后盖板,其结构可分为闭式、开式和( )叶轮。

A.双面进气式

B.单作用

C.半开式

D.多级

5.在单级离心泵中轮盘背面加平衡叶片的作用是平衡( )。

A.径向力

B.惯性力

C.液流冲击力

D.轴向力

6.平衡盘在多级离心泵中的作用是平衡( )。

A.径向力

B.液流冲击力

C.轴向力

D.惯性力

7.下列属于离心泵常用的密封装置的是()。

A.活塞环密封B.干气密封C.迷宫密封D.填料密封

8.下列密封装置属于离心泵轴封的是()。

A.机械密封B.干气密封C.迷宫密封D.口环密封

9.属于容积式泵的是( )。

A.齿轮泵和螺杆泵

B.隔膜泵和离心泵

C.往复泵和轴流泵

D.柱塞泵和叶片泵

10.属于叶片式泵的是( )。

A.齿轮泵和螺杆泵

B.轴流泵和离心泵

C.往复泵和混流泵

D.柱塞泵和旋涡泵

四、简述题

1.什么是离心泵的汽蚀现象和汽蚀余量?离心泵的汽蚀是怎样产生的?有何克服措施?

2.简述离心泵的选用步骤。

3.离心泵在运行时应注意哪些维护工作?

4.试解释150S50A 、IS80-65-160和150D30×5型离心泵型号中各字母和数字的意义?

五、计算题

12. 有一台离心清水泵,流量为2.5L/s,出口管压力表读数为167×103Pa,吸入口真空表读数为17×103Pa,压力表与真空表之间的垂直距离为0.7m,吸入管与排水管直径分别为0.04m和0.032m,试确定泵的扬程。

14.有一型号为IS200-150-315离心水泵,转速为1450rpm,额定流量为Q=96m3/h,额定扬程为H=35m,现生产上要求泵的流量降为Q=80m3/h。请问(1)若用改变转速方法达到该流量要求,其泵的转速应为多少?(2)若用叶轮切割方法达到该流量要求,其切割后的叶轮直径为多少?此时的扬程为多少?

17.某化工厂用离心泵将池中的常温清水输送到塔顶去喷淋(见图),塔内工作压力为128kPa(表压),喷淋量Q=80m3/h,泵的吸入管尺寸为φ114×4mm,排除管为φ88.5×4mm,整个管路中的损失压头为12m。试求泵的扬程应为多少?

18.有一单吸四级离心水泵,额定流量Q opt=64m3/h,扬程H=280m,转速n=2900rpm。试求(1)该泵的比转速n

,并判断它属于什么类型泵?

s

(2)当此泵在1450rmp下运转时,此时的最佳工况点流量和压力为多少?

叶片泵有哪些优缺点

之间。粘度~37mm2/s一般不宜超过55℃,粘度要求在17油液的温度和粘度 太大则吸油困难;粘度太小则漏泄严重。 液压机双作用叶片泵的优缺点 发布者:admin 发布时间:2011-9-23 8:36:58 液压机双作用叶片泵的优缺点 双作用叶片泵的优点有以下几方面: ①流量均匀,运转平稳,噪声小。 ②转子所受径向液压力彼此平衡.轴承使用寿命长,耐久性好。 ③容积效率较高,可达95%以上。 ④工作压力较高。目前双作用叶片泵的工作压力为6. 86~ MPa,有 时可达 MPa。 ⑤结构紧凑,外形尺寸小且排量大。 双作用叶片泵的缺点有以下几方面: ①叶片易咬死,工作可靠性差,对油液污染敏感,故要求工作环境清洁, 油液要求严格过滤。 ②结构较齿轮泵复杂,零件制造精度要求较高。 ③要求吸油的可靠转速在8. 3—25 r/s范围内。如果转速低于 rls, 因离心力不够,叶片不能紧贴在定子内表面,不能形成密封良好的封闭容积, 从而吸不上油。如果转速太高,由于吸油速度太快,会产生气穴现象,也吸不 上油,或吸油不连续。 叶片泵的优缺点及其应用 主要优点: (1)输出流量比齿轮泵均匀,运转平稳,噪声小。 (2)工作压力较高,容积效率也较高。 双作用式叶易于实现流量调节,)东京计器叶片泵(Tokimec单作用式叶片泵(3).片泵则因转子所受径向液压力平衡,使用寿命长。 (4)结构紧凑,轮廓尺寸小而流量较大。 主要缺点: (1)自吸性能较齿轮泵差,对吸油条件要求较严,其转速范围必须在500~ 1500 r/min范围内。 (2)对油液污染较敏感,叶片容易被油液中杂质咬死,工作可靠性较差。 (3)结构较复杂,零件制造精度要求较高,价格较高。 叶片泵一般用在中压 MPa)液压系统中,主要用于机床控制,特别是双作用式叶片泵(东京计器SQP叶片泵)因流量脉动很小,因此在精密机床中得到广泛使用。 叶片泵运行注意事项 发布时间:2012-09-03 09:58:30 浏览次数:127 作为泵产品,叶片泵更多地指滑片泵,例如:东京计器SQP叶片泵,油研PV2R叶片泵,丹尼逊T6叶片泵,叶片泵的管理要点除需防干转和过载、防吸入

美国Parker派克丹尼逊油泵

派克PV系列轴向柱塞泵【产品详情】 美国Parker派克PV系列轴向柱塞泵--使用注意事项1、油泵使用安装位置,泄油口朝上,管路背压须低于0.2MPa单独回油箱。 2、最高压力使用,每一循环运转时间不超过6秒、液压油清洁规范,请参见使用说明书。 3、本公司提供多连油泵,亦可与其他形式油泵连结,连结方式采用标准的公制连接尺寸和SAE连接尺寸。 4、其他事项请参照本公司综合样本。 美国Parker派克PV系列轴向柱塞泵--型号说明

派克PVP系列轴向柱塞泵【产品详情】 Parker派克PVP系列轴向柱塞泵最大排量从16至140ml/rev,额定工作压力为250bar,最低转速为每分钟500转。型号有:PVP016, PVP023, PVP033, PVP041, PVP048, PVP060, PVP076, PVP100, PVP140等。

派克PV/PV系列双联轴向柱塞泵【产品详情】 隆兴公司专业销售派克柱塞泵。PV系列轴向柱塞泵有带标准压力调节器和带功率调节器两种选择。最大排量从16至270ml/rev,额定工作压力为350bar,最低转速为每分钟300转,泄油口朝上。派克柱塞泵PV系列:PV016, PV020, PV023, PV032, PV040, PV046, PV063, PV080, PV092, PV140, PV180, PV270等。派克柱塞泵PAVC系列:PAVC33,PAVC38,PAVC65,PAVC100 Parker派克PV/PV系列双联轴向柱塞泵是由两个PV系列轴向柱塞泵组合而成,可以提供不同的排量组合。单个泵的最大排量从16至270ml/rev,额定工作压力为350bar,最低转速为每分钟300转,泄油口朝上。

派克汉尼汾 parker 叶片泵 4DP03-06T

丹尼逊液压技术
4DP03/06-T 系 列 CETOP 07/08 规 格 A 型 设 计
带阀芯位置反馈控制的电液比例方向控制阀
样本号:4-SH 3610-B
Jan.2002
Web: https://www.doczj.com/doc/835863291.html,
E-mail: sales@https://www.doczj.com/doc/835863291.html,
Back to Index

概 述
实现液压系统的无级调速控制,优化系统的工作品质; 在小信号范围内,也能有效地对流量作精确的控制; 具有 50%流道比的大阀芯结构型式,可实现对面积比为 2:1 的差动液压缸的控制; 结构简单,抗污染能力强,工作可靠; 与 DENISON 的配套放大器配合使用,可获得良好的动态特性和高控制精度; 电气连接插座符合 ISO 4400 标准; 螺纹连接型的反馈信号电气连接件符合 EMC 及 DIN / VDE 0660-208 A6 标准; 阀安装连接尺寸符合 ISO 4401 标准; 所有产品出厂前均通过严格的出厂试验; 全球范围的丹尼逊技术服务。
特点
简介
带位置反馈的电液比例方向控制阀主要用于要求滞环小、重复精度高及动态特性好 的液压控制系统。 输入的指令电信号(设定值)通过比例放大器处理后送入先导阀,控制主级阀输出 相应的液压流量(实际值) 。
先导控制阀
主级阀由一上置的开环控制比例方向先导阀控制,该先导阀的安装面符合 ISO 4401 标准。 如果预期系统压力存在较大的波动,建议选用主级与先导级之间装有叠加式先导减 压阀的型式(带 R1 选项) 。 主级阀芯带有节流槽口,并连接有反馈位移传感器(LVDT) ,节流槽口的形状可在 两侧为 5 bar 的规定压差下,建立起与输入信号成正比的确定流量(见第 6 页图表) 。 对于 2:1 差动液压缸,可采用“Q/2”型的阀芯,通过“型号代码”中的“阀芯型式” 代号“A”或“B”可予以选择。 机械磨擦力、液动·力或压力波动引起的设定值与实际值之间的偏差,将通过反馈 位移传感器和优化的专用 DENISON 比例放大器之间的相互作用予以纠正。
先导回路减压阀
主级阀
比例放大器
与本系列阀配套开发的比例放大器的回路框图、接线图以及附件等,将在此样本的 后面部分作详细介绍。此样本中所列的本型比例阀的技术参数,尤其是动态性能, 均是在采用该专用放大器下得到的。
图形符号
双电磁铁 4D03 3T 型电液比例方向阀剖视图
Back to Index
1

单作用叶片泵的结构特点

分析仪器 https://www.doczj.com/doc/835863291.html, 单作用叶片泵的结构特点如下: 1.定子和转子相互偏置改变定子和转子之间的偏心距,可以调节泵的流量。 2.径向液压力不平衡 由于单作用叶片泵的这一特点,使泵的工作压力受到限制,所以这种泵不适于高压。 3.叶片后倾 一般在单作用叶片泵中,为了使叶片顶部可靠地与定子内表面相接触,叶片底部油槽在压油区是与压油腔相通,在吸油区与吸油腔相通的,即叶片的底部和顶部受到的压力是平衡的。这样,叶片仅靠随转子旋转时所受到的离心惯性力向外运动,顶住定子的内表面。根据力学原理,叶片后倾一个角度有利于叶片在惯性力的作用下向外甩出。通常,后倾角为24°。

我们为大家介绍了电磁流量计应该如何去了解它的制作工艺和性能有点,才能在工业生产中取得更好的应用,今天我公司技术人员来教您该产品是具有怎样的测量原理,还有如何挑选电磁流量计的技能参数,如何正确选型,包括防护等级、如何选择附加功能、如何选择安装、安装的位置需要注意哪些等选择条件,金湖捷特仪表有限公司是您可以值得信赖的专业生产流量仪表的公司。 电磁流量计具有怎样的测量原理,首先该产品是运用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导电液体在磁场中作为切割磁力线运动时,导体中会产生感应电势,感应电势分别为K、B、V、D,其中K为仪表常数,B为磁感应强度,V为测量管道内的平均流速,D为测量管道内截面的内径。电磁流量计在工作测量流量时,导电液体以速度V流过垂直于流动方向的磁场,导电性液体的流动感应出一个与平均流速成正比的电压,其感应,它的感应电压信号通过二个或者以上与液体直接接触的电极检出,然后通过电缆传送至转换器再通过智能化处理,在液晶显示显示出标准信号。 电磁流量计应该如何正确的选型,该流量计的选型是工业应用中非常重要的工作,根据各个客户反馈的资料显示出,在实际的应用中有一大半的故障是由于选型错误和安装错误造成的,这要值得大家注意。

叶片泵有哪些优缺点

油液的温度和粘度一般不宜超过55℃,粘度要求在17~37mm2/s之间。粘度太大则吸油困难;粘度太小则漏泄严重。 液压机双作用叶片泵的优缺点 发布者:admin 发布时间:2011-9-23 8:36:58 液压机双作用叶片泵的优缺点 双作用叶片泵的优点有以下几方面: ①流量均匀,运转平稳,噪声小。 ②转子所受径向液压力彼此平衡.轴承使用寿命长,耐久性好。 ③容积效率较高,可达95%以上。 ④工作压力较高。目前双作用叶片泵的工作压力为6. 86~ MPa,有 时可达 MPa。 ⑤结构紧凑,外形尺寸小且排量大。 双作用叶片泵的缺点有以下几方面: ①叶片易咬死,工作可靠性差,对油液污染敏感,故要求工作环境清洁, 油液要求严格过滤。 ②结构较齿轮泵复杂,零件制造精度要求较高。 ③要求吸油的可靠转速在8. 3—25 r/s范围内。如果转速低于 rls, 因离心力不够,叶片不能紧贴在定子内表面,不能形成密封良好的封闭容积, 从而吸不上油。如果转速太高,由于吸油速度太快,会产生气穴现象,也吸不 上油,或吸油不连续。 叶片泵的优缺点及其应用 主要优点: (1)输出流量比齿轮泵均匀,运转平稳,噪声小。 (2)工作压力较高,容积效率也较高。 (3)单作用式叶片泵(Tokimec东京计器叶片泵)易于实现流量调节,双作用式叶

片泵则因转子所受径向液压力平衡,使用寿命长。 (4)结构紧凑,轮廓尺寸小而流量较大。 主要缺点: (1)自吸性能较齿轮泵差,对吸油条件要求较严,其转速范围必须在 500~ 1500 r/min范围内。 (2)对油液污染较敏感,叶片容易被油液中杂质咬死,工作可靠性较差。 (3)结构较复杂,零件制造精度要求较高,价格较高。 叶片泵一般用在中压MPa)液压系统中,主要用于机床控制,特别是双作用式叶片泵(东京计器SQP叶片泵)因流量脉动很小,因此在精密机床中得到广泛使用。 叶片泵运行注意事项 发布时间:2012-09-03 09:58:30 浏览次数:127 作为泵产品,叶片泵更多地指滑片泵,例如:东京计器SQP叶片泵,油研PV2R叶片泵,丹尼逊T6叶片泵,叶片泵的管理要点除需防干转和过载、防吸入空气和吸入真空度过大外,还应注意: 1、泵转向改变,则其吸排方向也改变,叶片泵都有规定的转向,不允许调反。因为转子叶槽有倾斜,叶片有倒角,叶片底部与排油腔通,配油盘上的节流槽和吸、排口是按既定转向设计,因此可逆转的叶片泵必须专门设计。 2、叶片泵装配配油盘与定子用定位销正确定位,叶片、转子、配油盘都不得装反,定子内表面吸入区部分最易磨损,必要时可将其翻转安装,以使原吸入区变为排出区而继续使用。 3、拆装注意工作表面清洁,工作时油液应很好过滤。 4、叶片在叶槽中的间隙太大会使漏泄增加,太小则叶片不能自由伸缩,会导致工作失常。 5、叶片泵的轴向间隙对ηv影响很大。 a)小型泵~

9001-2015内审检查表(过程方法)

过程特性:是否是否对下述有关支持性过程的问题加以澄清?是否 是否已确定过程的所有人?X 做什么?X 是否已对过程加以定义?X 谁做?X 过程是否已文件化?X 用哪些指标衡量?X 是否已对过程的接口加以定义?X 在哪里做?X 过程是否监控?X 记录是否保存?X 2)与顾客相关的主要过程和支持性程3)输入 /输出4)绩效指标 5)相关质量 文件 6) ISO9001:20 15 相关的条 款 7)审核记录8)结果 C1订单评审输入: 1)顾客交付订单 2)顾客规范要求 3)法律法规要求 4)库存状况 5)生产能力 6)供方信息。 输出: 1)合同评审记录 2)生产计划 3)交付计划 4)采购需求 合同评审率 《顾客沟通控 制程序》 《产品有关要 求评审控制程 序》 8.2 特殊订单按照新产品开发流程,评审,打样等保 留评审记录。 经查客户的订单,常规订单公司由市场部人员签 字确认或者回复邮件告知客户,可达成。 符合

过程特性:是否是否对下述有关支持性过程的问题加以澄清?是否 是否已确定过程的所有人?X 做什么?X 是否已对过程加以定义?X 谁做?X 过程是否已文件化?X 用哪些指标衡量?X 是否已对过程的接口加以定义?X 在哪里做?X 过程是否监控?X 记录是否保存?X 2)与顾客相关的主要过程和支持性程3)输入 /输出4)绩效指标 5)相关质量 文件 6) ISO9001:20 15 相关的条 款 7)审核记录8)结果 COP2过程开发过程输入: 1)新产品开发协议 2)产品图纸和技术规范 3)市场调查结果 4)法律法规要求 5)行业信息 6)顾客开发周期 输出: 1)图纸 2)作业指导书 3)检验指导书 4)BOM清单 送样一次合格率 《产品质量先 期策划控制程 序》 8.1/8.3/8.5.6 过程指标一样送样合格率达到目标值, 符合新产品开发按照,客户的技术要求进行策划 过程设计开发,输出设备台账、工装台账、加工 指导书、检验指导书、包装指导书等 符合

单作用叶片泵

单作用叶片泵 工作原理:单作用叶片泵也是由转子、定子、叶片和配油盘等零件组成。与双作用叶片泵明显不同之处是,定子的内表面是圆形的,转子与定子之间有一偏心量e,配油盘只开一个吸油窗口和一个压油窗口。单作用叶片泵的转子回转时,由于离心力的作用,使叶片紧靠在定子内壁,这样在定子、转子、叶片和两侧配油盘间就形成若干个密封的工作区间,当转子按图示的方向回转时,叶片逐渐伸出,叶片间的工作空间逐渐增大,从吸油口吸油,这就是吸油腔。叶片被定子内壁逐渐压进槽内,工作空间逐渐减小,将油液从压油口压出,这就是压油腔。叶片泵转子每转一周,每个工作空间完成一次吸油和压油,称单作用叶片泵。 排量计算:下图是单作用叶片泵排量和流量计算简图。定子、转子直径分别为D 和d,宽度为B,两叶片间夹角为β,叶片数为Z,定子与转子的偏心量为e。当泵的转子转一转时,两相邻叶片间的密封容积的变化量为V1-V2。若把AB和CD看作是以O1为中心的圆弧,则有 所以,单作用叶片泵的排量为 泵的实际流量q为 式中,n—转子转速;ηpv—泵的容积效率。

为了使叶片运动自如、减小磨损,叶片槽通常向后(注意,这里与双作用叶片泵不同)倾斜20o~30o。下图为单作用叶片泵的配油盘和转子结构简图。 特点:单作用叶片泵的特点 可以通过改变定子的偏心距 e 来调节泵的排量和流量。 叶片槽根部分别通油,叶片厚度对排量无影响。 因叶片矢径是转角的函数,瞬时理论流量是脉动的。叶片数取为奇数,以减小流量的脉动。 单作用叶片泵与双作用叶片泵的区别: 一:单作用 1、单数叶片(使流量均匀) 2、定子、转子和轴受不平衡径向力 3、轴向间隙大,容积效率低 4、叶片底部的通油槽采取高压区通高压、低压区通低压,以使叶片底部和顶部的受力平衡,叶片靠离心力甩出。 5、叶片常后倾(压力角较小) 二:双作用 1、双数叶片(使流量均匀) 2、定子、转子和轴受平衡径向力 3、叶片底部的通油槽均通以压力油(定子曲线矢径的变化率较大,在吸油区外伸的加速度较大,叶片的离心力不足以克服惯性力和摩擦力) 4、叶片常前倾(叶片在吸油区和压油区的压力角变化较大) 总结:叶片泵流量大,压力大、压力稳定、噪音小。缺点:工作时易发热。制作精度高,成本高。 它是目前液压系统中应用最广的一种低噪音油泵。目前还没有能代替它的油泵,发展前景受到液压系统的限制,一般一套液压系统只用一台叶片泵。

叶片泵有哪些优缺点

叶片泵有哪些优缺点? 油液的温度和粘度一般不宜超过55℃,粘度要求在17~37mm2/s之间。粘度太大则吸油困难;粘度太小则漏泄严重。 液压机双作用叶片泵的优缺点 发布者:admin 发布时间:2011-9-23 8:36:58 液压机双作用叶片泵的优缺点 双作用叶片泵的优点有以下几方面: ①流量均匀,运转平稳,噪声小。 ②转子所受径向液压力彼此平衡〃轴承使用寿命长,耐久性好。 ③容积效率较高,可达95%以上。 ④工作压力较高。目前双作用叶片泵的工作压力为6. 86~10.3 MPa,有 时可达20.6 MPa。 ⑤结构紧凑,外形尺寸小且排量大。 双作用叶片泵的缺点有以下几方面: ①叶片易咬死,工作可靠性差,对油液污染敏感,故要求工作环境清洁, 油液要求严格过滤。 ②结构较齿轮泵复杂,零件制造精度要求较高。 ③要求吸油的可靠转速在8. 3—25 r/s范围内。如果转速低于8.3 rls, 因离心力不够,叶片不能紧贴在定子内表面,不能形成密封良好的封闭容积, 从而吸不上油。如果转速太高,由于吸油速度太快,会产生气穴现象,也吸不 上油,或吸油不连续。 叶片泵的优缺点及其应用 主要优点: (1)输出流量比齿轮泵均匀,运转平稳,噪声小。 (2)工作压力较高,容积效率也较高。 (3)单作用式叶片泵(Tokimec东京计器叶片泵)易于实现流量调节,双作用式叶片泵则因转子所受径向液压力平衡,使用寿命长。

(4)结构紧凑,轮廓尺寸小而流量较大。 主要缺点: (1)自吸性能较齿轮泵差,对吸油条件要求较严,其转速范围必须在 500~ 1500 r/min范围内。 (2)对油液污染较敏感,叶片容易被油液中杂质咬死,工作可靠性较差。 (3)结构较复杂,零件制造精度要求较高,价格较高。 叶片泵一般用在中压(6.3 M Pa)液压系统中,主要用于机床控制,特别是双作用式叶片泵(东京计器SQP叶片泵)因流量脉动很小,因此在精密机床中得到广泛使用。 叶片泵运行注意事项 发布时间:2012-09-03 09:58:30 浏览次数:127 作为泵产品,叶片泵更多地指滑片泵,例如:东京计器SQP叶片泵,油研PV2R 叶片泵,丹尼逊T6叶片泵,叶片泵的管理要点除需防干转和过载、防吸入空气和吸入真空度过大外,还应注意: 1、泵转向改变,则其吸排方向也改变,叶片泵都有规定的转向,不允许调反。因为转子叶槽有倾斜,叶片有倒角,叶片底部与排油腔通,配油盘上的节流槽和吸、排口是按既定转向设计,因此可逆转的叶片泵必须专门设计。 2、叶片泵装配配油盘与定子用定位销正确定位,叶片、转子、配油盘都不得装反,定子内表面吸入区部分最易磨损,必要时可将其翻转安装,以使原吸入区变为排出区而继续使用。 3、拆装注意工作表面清洁,工作时油液应很好过滤。 4、叶片在叶槽中的间隙太大会使漏泄增加,太小则叶片不能自由伸缩,会导致工作失常。 5、叶片泵的轴向间隙对ηv影响很大。 a)小型泵-0.015~0.03mm b)中型泵-0.02~0.045mm 6、油液的温度和粘度一般不宜超过55℃,粘度要求在17~37mm2/s之间。粘度太大则吸油困难;粘度太小则漏泄严重。

软件过程检查表

1.过程检查要素表 2.过程打分 2.1.过程打分原则: 1)过程打分占整个项目得分的30%,以30分为满分,最低分不低于9分。 2)不同的项目可以从标准软件过程中剪裁得到项目定义过程,因此各项目包含的软件过程是不同 的,为了使软件过程数目不同的项目,仍以合理的方式进行过程打分,需对剪裁后的软件过程数目进行换算,从而不因剪裁而失分。

3)SQA人员对经剪裁的软件过程的检查内容和实施情况进行剪裁。 4)项目级的软件过程剪裁必须得到高级经理,质量管理部经理和项目SQA人员的检查和认可; 检查内容和实施情况剪裁必须得到项目经理和受审计人员的认可。 5)软件过程检查打分的依据是“过程检查表”。 2.2.打分步骤: 1)依据标准过程定义项目过程,得出项目过程数N。 2)每个项目过程的得分M=30 / N。 3)采用“过程检查表”,对各个过程进行检查和打分。 4)定义“过程检查表”中的实际检查内容项个数为X,每项标准得分10分,因此每个“过程检 查表”的最高得分A = 10X。 5)实际检查时,对“实施情况”一栏中每个条款进行打勾“ ”,因此实际每项得分Bj=(打勾条 款数/ 该项实际检查总条款数)×10。 6)每个过程的实际得分Bi=∑1x Bj。 7)每个过程的换算得分B=Bi /A ×M。 8)若某个过程发生多次z,则该过程得分B=(∑1z B)/z 。 9)项目的过程得分C=∑1N B 。 10)为确保项目组的基本得分不低于9分,因此各过程打分不得低于9/N分,低于此分,以9/N分 计算。 2.3.例子: 某项目计划进行5个阶段的审计:计划过程,需求过程,设计过程,测试过程,计划跟踪和监督过程,其中计划跟踪和监督过程执行两次,其他各一次 则每阶段得分M=30/5=6; 第一次计划跟踪和监督过程检查项共15项,实际由于变更未发生检查了13项, 标准分为A=13×10=130,实际检查得分Bi=123 则该阶段得分B1=123/130 * 6=5.67 第二次计划跟踪和监督过程,实际检查了15项,标准分为15×10=150; 实际检查得分140。 则该阶段得分B2=140/150 * 6=5.6 则计划跟踪和监督过程得分B=(5.67+5.6)/2=5.6 计划过程得分=5.3;需求过程得分=5.6;设计过程得分=5.3;测试过程得分=5.7 C=5.3+5.6+5.3+5.7+5.6=27.5

利用SolidWorks进行单作用叶片泵设计及其有限元分析

摘要 液压泵是随着液压传动技术的产生而产生的,随着我国工业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机、电、液一体化在整个机械行业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液压传动技术在诸多领域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因此,液压泵作为动力元件成为液压传动元件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越来越受人们的关注。 单作用叶片泵作为液压泵的一种,在液压传动系统中有较为广泛的应用。基于单作用叶片泵的应用范围和优缺点,本文主要对单作用叶片泵做了从结构设计到部分结构性能分析的工作。其主要过程是通过现有工况确定单作用叶片泵主要的零件尺寸,然后通过SolidWorks软件对单作用叶片泵进行三维实体建模和虚拟装配。再对装配体中叶片的运动进行运动学分析和装配体进行动力学分析,最后对转子的静态应力进行有限元分析。整篇论文对于单作用叶片泵的设计具有参考和实用意义,同时也对单作用叶片泵的优化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关键字:单作用叶片泵,有限元,优化设计

Abstract Hydraulic pump is produced with hydraulic transmission technology, 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industry an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 our country, machine, andelectric, iquid integration in throughout machinery industry by accounted for of share increasingly big.Hydraulic drive technology get has increasingly widely of application in many area.So hydraulic pump as power components became hydraulic drive components in the not missing of part, up to very important of role, while increasingly by people of concern. Single-acting vane pump as a hydraulic pump.There are used in hydraulic transmission system more and more.Based on the scope of application of the single-acting vane pump and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This article focuses on single-acting vane pump part made from structural design to structural analysis. Its main processes are determined by existing conditions of single-acting vane pump parts dimensio. Through SolidWorks software for single-acting vane pump for three-dimension solid modeling, and virtual Assembly.Assembly blade motion in kinematics analysis and Assembly dynamics analysis, static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of the stress of the last rotor. Papers for the design of single-acting vane pump with references and practical significance, as well as optimization of single-acting vane pump capable of guiding. Keywords: single-acting vane pump; finite; optimal design

叶片泵综述

叶片泵综述 1引言 1.1应用 高压低能耗是现代工业产品的一大特征——液压传动与控制技术的 广泛应用;高速、高压、低噪声液压泵是新一代机床、船舶、冶金、轻工与工程机械液压系统配套的必需产品;液压泵是一种将电动机或发动机的旋转机械能转换成容积式流体能的装置,并通过控制元件来实现液压机械的自动化或半自动化;叶片泵因噪声低、寿命长、压力脉动小、自吸性能较好而优越于齿轮泵(外啮合式)和柱塞泵。 1.2发展史 半个世纪前VICKERS开创了圆形叶片泵(压力7 MPa、排量7-200 mL/r、转速600~1800 r/min),首先用于机床液压传动。为满足二次大战战舰配套需要,VICKERS又发展了方型叶片泵(压力10.5 MPa)。 上世纪70~80年代,美国、德国、日本等相继研制成功了弹簧叶片叶片泵、双叶片叶片泵、母子叶片泵、圆弧头叶片泵、柱销叶片泵和定比减压阀叶片泵等各类中高压叶片泵(压力16—21 MPa)。上世纪末,以DENISON为代表的柱销式高压叶片泵(压力24—32 MPa、排量5.8—268 mL/r、转速600—3600 r/min)进入全球液压产品市场并取得液压界的关注。 1.3叶片泵品牌 美国DENISON丹尼逊 美国VICKERS威格士

美国Parker派克 日本油研YUKEN 日本TOKIMEC 德国Rexroth力士乐 日本TOYOOKI丰兴 德国WOERNER温纳 2高压叶片泵的分类 在液压泵零件机械强度足够与液压泵密封性可靠的情况下,叶片泵的高压化取决于叶片与定子这对摩擦副的寿命。 高压叶片泵的分类,则是按卸除部分叶片对定子内曲面作用力的不同结构形式来区分。 卸除叶片根部的部分负载,减少叶片对定子内曲面接触比压的不同结构设计,便是各种形式高压叶片泵的类别。 2.1接触比压N 叶片对定子内曲面的接触比压可用下式表示: 式中b为叶片接触定子的长度cm;△p为叶片根部与头部之压力差kgf /cm2;60为卸作用的叶片长度cm;t。为△p作用的叶片厚度cm。一般可取Ⅳ≤24 kgf/cm 2.2高压叶片泵的分类

按过程方法进行审核检查表

按过程方法进行审核。应关注PDCA循环在过程的应用,以及每一个过程的输入和输出情况、与其他过程之间的接口和相互关系。 例如:对7.4采购过程的审核,可从以下方面考虑: 一、策划阶段: 1.采购过程所要达到的目标是什么,目标制定是否合理?(5.4.1) 2.采购工作的流程(过程)是否明确,与其他过程(部门)之间的接口关系?(4.1、7.1) 3.是否规定了相应的职责权限,职责权限分配是否合理、充分?(5.5.1) 4.与接口过程(如设计过程、生产和服务提供过程)、部门之间通过什么方式进行沟通,信息传 递是否及时、全面;部门内各岗位之间的信息沟通是否及时、顺畅?(5.5.3) 5.对各岗位人员能力有哪些要求、人员能力要求是否适当?( 6.2) 6.是否确定了相关的过程控制文件和记录要求,包括选择、评价和重新评价供方的准则等?(4.2.3、4.2.4) 二、实施阶段: 1.是否按要求选择、评价和重新评价供方,查证相关的评价和评价所引起的任何必要措施的记录。(7.4.1) 2.对供方及采购产品控制的类型和程度是否与其对最终产品的影响程度相适应?(7.4.1) 3.采购信息(文件、实物、图样等)能否清楚地表述拟采购的产品(如产品名称、规格、型号、数量等基本信息)?(7. 4.2) 4.当存在下述情况,是否在采购信息中考虑到标准7.4.2中a/b/c条款的要求?(7.4.2) a)当进货检验的手段不完善,无法检验进货产品的质量时; b)对最终产品影响比较大,只有规定了产品、程序、过程和设备批准的要求或人员资格的要求或 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才能确保所采购产品的质量保证要求时; 5.是否存在由于规定的采购要求不充分、不适宜造成的采购产品的不充分、不适宜?(7.4.2) 6.组织是否确定并实施进货检验及其他必要的活动,以满足采购要求?( 7.4.3) 7.当组织和顾客有现场验证要求时,组织在采购信息中对验证的安排和产品放行的方式 作出规定。(7.4.3) 三、检查阶段: 1.是否确定了相应的监视和测量方法,按要求对此过程的实施进行检查?查证相关的检查记录。(8. 2.3) 2.是否对检查结果或数据进行收集、统计和分析?查证本过程目标的实现程度。(8.4、5.4.1) 四、改进阶段: 1.针对上述检查阶段的检查结果分析情况,是否制定了相应的改进措施?(8.5.2、8.5.3) 2.针对管理评审、内外审、采购目标的实现程度等方面出现的问题,是否采取了相应的改进措施?(8.5.2、8.5.3) 3.上述措施是否已按计划实施,结果是否有效?(8.5.2、8.5.3)

叶片泵在工程机械中的应用

目录 前言 (1) 第一章液压叶片泵的发展与应用 (2) 1.1液压叶片泵的发展史 (2) 1.2液压叶片泵的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 (2) 1.3液压叶片泵的应用领域及意义 (3) 第二章液压叶片泵的介绍 (4) 2.1液压叶片泵的品牌及型号 (4) 2.2液压叶片泵的分类 (5) 2.3液压叶片泵的工作原理 (5) 2.4叶片泵的注意事项 (5) 2.5叶片泵的常见问题 (6) 第三章单作用叶片泵的工作原理 (11) 3.1单作用叶片泵构造 (11) 3.2单作用叶片泵的工作原理 (11) 3.3.单作用叶片泵的排量和流量计算 (12) 3.4单作用叶片泵的特点 (12) 第四章双作用叶片泵简介 (14) 4.1双作用叶片泵的结构特点 (14) 4.2双作用叶片泵工作原理 (15) 4.3双作用叶片泵的排量和流量计算 (16) 4.4 提高双作用叶片泵压力的措施 (17) 第五章限压式变量叶片泵的工作 (20) 5.1 限压式变量叶片泵的工作原理 (20) 5.2 限压式变量叶片泵的特性曲线 (21) 5.3限压式变量叶片泵与双作用叶片泵的区别 (21) 第六章推土机的工作原理 (23) 6.1推土机的发展史 (23) 6.2推土机的结构与工作原理 (24) 6.3推土机的转动系统 (25) 第七章叶片泵在推土机中的应用 (28) 7.1叶片泵在推土机中的正确使用 (28) 7.2叶片泵在推土机的安装与拆卸 (28)

……………………………………⊙……装…………………………⊙……订………………………⊙……线……………………………………… 7.3推土机叶片泵的故障检修...........................................28 结束语..................................................................31 致谢.. (32)

ATOS单作用叶片泵和双作用叶片泵的工作原理

ATOS单作用叶片泵和双作用叶片泵的工作原理 阿托斯ATOS柱塞泵、阿托斯ATOS液压泵、阿托斯ATOS比例阀 ATOS意大利阿托斯液压泵 定量泵:叶片泵,径向柱塞泵,齿轮泵。变量泵:叶片泵,轴向柱塞泵,比例控制泵–多联泵–手动泵– Atex防爆泵 油缸伺服油缸液压油缸,标准型缸液压油缸防爆油缸不锈钢油缸 常规阀&叠加阀溢流阀先导式阀两级电磁阀安全阀方向开/关控制气控方向阀液控方向阀 一、A TOS单作用叶片泵的工作原理 泵由转子1、定子2、叶片3、配油盘和端盖等部件所组成。定子的内表面是圆柱形孔。转子和定子之间存在着偏心。叶片在转子的槽内可灵活滑动,在转子转动时的离心力以及通入叶片根部压力油的作用下,叶片顶部贴紧在定子内表面上,于是两相邻叶片、配油盘、定子和转子间便形成了一个个密封的工作腔。当转子按逆时针方向旋转时,图右侧的叶片向外伸出,密封工作腔容积逐渐增大,产生真空,于是通过吸油口6和配油盘5上窗口将油吸入。而在图的左侧。叶片往里缩进,密封腔的容积逐渐缩小,密封腔中的油液经配油盘另一窗口和压油口1被压出而输出到系统中去。这种泵在转子转一转过程中,吸油压油各一次,故称单作用泵。转子受到径向液压不平衡作用力,故又称非平衡式泵,其轴承负载较大。改变定子和转子间的偏心量,便可改变泵的排量,故这种泵都是变量泵。 二、A TOS双作用叶片泵的工作原理 它的作用原理和单作用叶片泵相似,不同之处只在于定子表面是由两段长半径圆弧、两段短半径圆弧和四段过渡曲线八个部分组成,且定子和转子是同心的。在图示转子顺时针方向旋转的情况下,密封工作腔的容积在左上角和右下角处逐渐增大,为吸油区,在左下角和右上角处逐渐减小,为压油区;吸油区和压油区之间有一段封油区把它们隔开。这种泵的转子每转一转,每个密封工作腔完成吸油和压油动作各两次,所以称为双作用叶片泵。泵的两个吸油区和两个压油区是径向对称的,作用在转子上的液压力径向平衡,所以又称为平衡式叶片泵。 ATOS双作用叶片泵的瞬时流量是脉动的,当叶片数为4的倍数时脉动率小。为此,双作用叶片泵的叶片数一般都取12或16。

ISO9001_2015内审检查表[过程方法]

C1订单评审输入: 1)顾客交付订单 2)顾客规范要求 3)法律法规要求 4)库存状况 5)生产能力 6)供方信息。 输出: 1)合同评审记录 2)生产计划 3)交付计划 4)采购需求 合同评审率 《顾客沟通控 制程序》 《产品有关要 求评审控制程 序》 8.2 经查客户的订单,常规订单公司由市场部人员签 字确认或者回复邮件告知客户,可达成。 特殊订单按照新产品开发流程,评审,打样等保 留评审记录。 符合

COP2过程开发过程输入: 1)新产品开发协议 2)产品图纸和技术规范 3)市场调查结果 4)法律法规要求 5)行业信息 6)顾客开发周期 输出: 1)图纸 2)作业指导书 3)检验指导书 4)BOM清单 送样一次合格率 《产品质量先 期策划控制程 序》 8.1/8.3/8.5.6 新产品开发按照,客户的技术要求进行策划过程 设计开发,输出设备台账、工装台账、加工指导 书、检验指导书、包装指导书等 过程指标一样送样合格率达到目标值,符合 OK

COP3制造过程输入: 1) 生产作业计划; 2) 产品特性信息; 3) QC工程图; 4) 作业指导书; 5) 人员/设备/工装/监视装置 信息; 6) 质量信息反馈。 7) 过程环境 输出: 1) 准时按量生产的合格产 品; 2) 产品和过程记录。 3)5S 生产计划完成率 过程合格率 《生产过程控 制程序》 7.1.4/8.5.1 现场运行环境符合要求,有灯光、通风、穿防静 电服等; 有制订生产计划、依照生产计划进行生产;计划 达成率等符合;过程合格率也达成预期目标; 过程现场有作业指导书或者加工图纸,有首巡末 检验; 区域划分清楚,有标识等 符合

过程方法检查表

过程审核检查表:S1 P; t% m7 D# r 一、批产前 产品开发(设计)6 i7 0& e" 05 q9 y9 q 1. 1策划 1.1是否已具有顾客对产品的要求? (图纸、标准、检验规范、技术供货条件、重要产品特性值、质量协议、法规等):P, X, d; A4 H7 w3 @! p1 E4 Q 1.1. 2是否具有产品开发计划,并坚持目标值?- S& c- i( Y" k* y$ G (进度表、目标值确定与监控、同步工程小组等))p$ T2 ?# i; l* P2 M: m 1.1.3是否策划了落实产品开发的资源? (顾客要求、具有素质的人员、工程规划、模具/工装、试验/检验/实验室装置、CAD/CA等) 1. 1.4是否了解/考虑到了对产品的要求?)g% ~5 A2 G# H# C; a( x& m (顾客要求、企业目标、设计开发过程、重要特性值、功能指标、材料等) 1.1.5是否调查了以现有要求为依据的开发可行性? (设计、质量、过程装备能力、标准、企业目标、进度表等)% E& N9 i$ V4 C7 B% b/ E2 ]' b3 T 1.1.6对于项目的进行是否已策划/已具有必要的人员与技术前提?’ w# o3 w- J2 n2 q (项目领导、项目策划小组/职责、模具/设备、试验/检验装置、CAD/CAM等) 1. 2落实 1.2.1是否已做了设计FMEA并确定了改进措施?: 0; P/ h5 V3 A (顾客要求/产品建议书、功能/安全/重要特性值、环保、试验结果)-丫/ s$ [; K" S9 q7 ~ 1.2.2设计FMEA是否在项目过程中补充更新,符合现状?并且已确定的措施是否已落实 (顾客要求、重要参数/特性值、功能/装车尺寸、材料、环保、运输等) 1.2.3是否制订了质量管理计划? (从样车一一小批量试装) 1.2.4是否具有各阶段所要求的认可证明?)0& hO _4 k% ?/ \9 a( j (产品试验:装车、功能、寿命、环境模拟)% A/ p- n# x# N( M- G4 n 1.3.5是否已具有必要的能力?% E2 i, C# R( F+ F' D 2过程开发! Z p' V" [- k: A 2. 1 策划r7 F# C6 N6 W, W% ~8 }0 x& D" s 2.1.1是否具有对产品的要求? (产品的所有要求在策划工作中加以考虑)-A4 T- Q- P. ?4 n 2.1.2是否已具有过程开发计划,并坚持了目标值? (顾客要求/成本/进度表:策划认可/采购认可、样件(样车)/试生产、批量生产起始) 2.1.3是否已策划了实施批量生产的能力? (顾客要求,原材料的可提供性,具有素质的人员,缺勤时间/停机时间,设备,模具,检验设备,实验室设备)

过程方法检查表.doc

过程审核检查表: S1 P; t% m7 D# r 一、批产前 产品开发(设计)6 i7 O& e O5 q9 y9 q 1. 1策划 1. 1是否已具有顾客对产品的要求? (图纸、标准、检验规范、技术供货条件、重要产品特性值、质量协议、法规等): P, X, d; A4 H7 w3 @! p1 E4 Q 1.1. 2是否具有产品开发计划,并坚持目标值?- S& c- i( Y k* y$ G (进度表、目标值确定与监控、同步工程小组等)) p$ T2 ?# i; l* P2 M: m 1.1. 3是否策划了落实产品开发的资源? (顾客要求、具有素质的人员、工程规划、模具/工装、试验/检验/实验室装置、CAD/CAM等) 1. 1.4是否了解/考虑到了对产品的要求?) g% ~5 ^2 G# H# C; a( x& m (顾客要求、企业目标、设计开发过程、重要特性值、功能指标、材料等) 1.1. 5是否调查了以现有要求为依据的开发可行性? (设计、质量、过程装备能力、标准、企业目标、进度表等)% E& N9 i$ V4 C7 B% b/ E2 ]' b3 T 1.1.6对于项目的进行是否已策划/已具有必要的人员与技术前提?' w#

o3 w- J2 n2 q (项目领导、项目策划小组/职责、模具/设备、试验/检验装置、 CAD/CAM等) 1. 2落实 1.2.1是否已做了设计FMEA,并确定了改进措施?: O; P/ h5 V3 ^(顾客要求/产品建议书、功能/安全/重要特性值、环保、试验结果)- Y/ s$ [; K S9 q7 ~ 1.2. 2设计FMEA是否在项目过程中补充更新,符合现状?并且已确定的措施是否已落实 (顾客要求、重要参数/特性值、功能/装车尺寸、材料、环保、运输等) 1.2.3是否制订了质量管理计划? (从样车——小批量试装) 1.2.4是否具有各阶段所要求的认可证明?) O& h0 _4 k% ?/ \9 a( j (产品试验:装车、功能、寿命、环境模拟)% ^/ p- n# x# N( M- G4 n 1.3. 5是否已具有必要的能力?% E2 i, C# R( F+ F' D 2过程开发! Z p' V [- k: A 2. 1策划 r7 F# C6 N6 W, W% ~8 }0 x& D s 2.1.1是否具有对产品的要求? (产品的所有要求在策划工作中加以考虑)- A4 T- Q- P. ?4 n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