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载体的特征和功能

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载体的特征和功能

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载体的特征和功能
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载体的特征和功能

第25卷第4期2005年7月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JournalofSouth—CentralUniversityforNationalities(HumanitiesandSocialSciences)

V01.25NO.4

Jul.2005论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载体的特征和功能

陈万柏

(华中师范大学政法学院,湖北武汉430079)

摘要: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栽体即“以管理为栽体”之意,是指寓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于管理活动之中并与管理手段相配合,以达到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规范人们的行为、调动人们的生产、工作、学习积极性的目的。本文在总结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载体运用经验的基础上,对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栽体的内涵、特征和功能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载体;特征;功能

中图分类号:D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433X(2005)04一0177一04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若干意见》指出:“必须坚持教育与管理相结合。要抓紧建立健全有关的法律法规和制度,依法加强对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管理,把我们倡导的思想道德原则融于科学有效的社会管理之中,使自律与他律、内在约束与外在约束有机地结合起来”。[13这一论述给新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一个重要课题,即如何将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有机地结合起来;也指出了这一结合的方向,即把思想政治教育融于管理之中。在这方面,思想政治教育者已经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作出了一些有益的探索,以管理为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就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

管理能否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管理载体具有什么功能?本文将在已有的实践探索和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围绕这些问题,对“以管理为载体”这一命题作进一步的探讨。

一、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载体的内涵及其依据

管理载体即“以管理为载体”之意,是指寓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于管理活动之中并与管理手段相配合,以达到提高人们思想道德素质、规范人们行为、调动人们生产、工作、学习积极性的目的。管理载体是在新时期为思想政治教育者所明确认识并广泛运用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载体之一。

将管理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是由管理自身的特征、管理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联系以及思想政治教育自身发展的要求所决定的。

1.管理活动的普遍性:以管理为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外在条件。管理是一种遍及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基本活动。只要有人的群体活动,有社会组织存在,就有管理存在,管理活动普遍地存在于人类活动的一切领域。在今天,每一个人的工作和生活都或多或少地受到管理活动的影响,都与管理息息相关。在我国社会的各个领域,也都存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其对象是活动在各行各业、各个社会组织中的现实的人;所有社会成员几乎毫无例外地都受到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广泛的社会性,相应地要求它所运用的载体也必须具有广泛的覆盖面,这样才能有效地影响广大社会成员。管理活动正好具备了这一要求,其普遍性为思想政治教育将其作为载体提供了外在条件。

2.管理活动以人为本的实质:以管理为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内在根据。现代管理和管理思想都强调以人为本,认为人是管理活动的主体,在各种各样的管理要素中,人的因素、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最为重要,是管理活动成功的保证。因而管理活动必须“以人为中心”,做好人的工作,以最大限度地调动其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为根本。为此,要高度重视和注意解决人的物质与精神需要问题,通过认识人的需要去实现对人的管理,通过促进人的需要的满足去实现对人的管理,通过唤起和促进人的需要的生成去实现对人的更为积极主动的管理。这种对人的需要的重视,实质上是尊重人、理解人、关心

收稿日期:2004—11~20

作者简介:陈万柏(1956--),男,湖北省武汉市人,华中师范大学副教授,主要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理论。

177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胺)2005年第4期

人、爱护人的体现。由此可见,管理活动的基本内容虽然是协调社会(组织)内部的人力、物力和环境之间的关系,但其实质是调适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调动人的积极性,从而达到一定的目标。思想政治教育以促进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己任,着眼于培养“四有”新人,“人”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在这样一个根本任务的规定下,思想政治教育在现实生活中的~个重要任务,就是通过各种教育手段协调人们之间的关系,充分调动人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以投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在这一点上,管理活动和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有很高的契合度。管理活动“以人为本”的实质为以管理为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提供了内在依据。

3.我国社会生活的巨大变化:以管理为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客观要求。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都出现了许多新变化,给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大量的新情况、新问题。与我们这里的论题相关的情况主要有:一是社会生活变化迅速且日渐复杂,要求加强管理以保障社会生活的秩序。二是随着越来越多的“单位人”变为“社区人”,作为整个社会管理一部分的城市社区管理得到加强。三是出现了私营企业主和个体工商户阶层。四是出现了数以千万计的流动农民,他们中的许多人与原有的地区和社会组织的联系已经很少,主要是在现在的工作地接受各方面的管理。所有这些情况都要求思想政治教育要渗透到管理中,通过管理开展广泛、深入、细致的教育工作。一方面,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新时期,我们要大力鼓励人们做好经济、业务工作,而经济、业务工作与管理联系非常紧密,人们的许多思想认识问题往往首先反映在管理过程中。这就要求思想政治教育要以管理为载体,以及时有效地解决人们的各种思想认识问题,调动人们的积极性,促进经济、业务工作的发展。另一方面,上述情况表明,传统的借助开会、学习等载体通过单位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模式对许多人已不适用,需要通过社会化的管理对人们进行教育。由此可见,巨大的社会变革既迫切要求我们运用管理载体开展教育以实现全方位的思想政治教育态势,又为思想政治教育运用这一新的载体提供了历史舞台和现实条件。

4.以管理为栽体也是思想政治教育自身发展的内在需求。今天,我国正处在发展的关键时期,党中央提出新时期要致力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一新的历史任务要求思想政治教育要有更大的发展。面对复杂化和多样化的客观情况,思想政治教育发展178

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开辟新途径,探寻新载体。这是因为在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方针、原则、内容等已确定的条件下,载体的选择和运用就显得至关重要。如果缺乏具有广泛适应性的载体,就难以对日益分散而复杂的社会成员进行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有些社会成员就有可能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空白点。还因为载体是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形式,这一形式是否适宜和合理,直接影响到思想政治教育各要素之间的互动和功能的发挥,进而对整个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而以管理为载体,拓宽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渠道,使其能够更加紧密地结合经济工作和业务工作深入展开,有利于把思想政治教育落实到城多基层,这无疑会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向更高水平发展。由此可见,确定并大力运用管理载体是思想政治教育自身获得更大发展的内在要求。

二、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载体的特征

管理载体除了具有一般载体的特征外,还具有以下两个突出的特征。

1.普遍性。思想政治教育的管理载体普遍存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各个方面,与人们的工作、学习、生活息息相关,具有广泛的覆盖面。利用人事管理和行政管理可对干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利用教学管理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利用企业管理可对职工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利用工商管理可对个体工商户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利用社区管理可对居民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等等。

2.制度化一管理载体是一种制度化的教育形式,这是与管理活动自身的特性密切相关的。在某种意义上讲,管理就是依据法律、规章、纪律对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进行调适、对人的行为进行规范的过程。法律、规章、纪律构成不同层面的管理制度,宏观层面的管理制度如国家的经济管理制度、人事管理制度、行政管理制度等一般由法律、规章所构成,微观层面的管理制度如企业的管理制度、学校的管理制度等一般由规章、纪律所构成。无论是宏观层面还是微观层面的管理,都是制度化了的,即管理必须依据由法律、规章、纪律所构成的制度来进行。这就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管理载体具有显著的制度化特征,带有某种强制性。思想政治教育在运用这一载体时,不能对其随意变更,只能利用即成的渠道进行。就是说,思想政治教育者在运用管理载体时,一定要注意把握管理载体的制度化特征,依据这一特征进行相应内容的教育,而不能企望把所有的思想政治教育

第25卷陈万柏:论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载体的特征和功能

内容都渗透于其中。

三、管理载体的主要功能

管理载体的特征表明,运用它对人们进行广泛的思想政治教育是可行的。不仅如此,管理载体还具有其他载体不可替代的作用。

1.有利于更好地把思想政治教育与经济、业务工作结合起来。思想政治教育与经济、业务工作相结合,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原则,也是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优良传统。这一传统在“文革”中遭到了破坏,而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得到恢复。然而我们也应客观地看到,在大力进行市场经济建设的今天,思想政治教育与经济、业务工作相脱离的“两张皮”

现象在某些部门和单位依然存在,有的还很严重。在这种情况下,继续强调思想政治教育与经济、业务工作相结合,仍然是十分必要的。

以管理为载体是把两者结合起来的最佳选择。

一方面,管理活动是提高经济、业务工作效益的至关重要的一环,而管理要达到这样的效果,就离不开思想政治教育。在管理过程中,经济、行政乃至法律手段的运用,都需要思想政治教育的密切配合。如果思想政治教育深入细致效果好,人们对管理就会产生认同感,自觉遵守制度、法规、政策、纪律,从而使经济、业务工作秩序井然,顺利进行。而如果忽视了思想政治教育,人们认识不到制度、法规、政策、纪律的正确性、合理性、必要性,那么,这些管理手段就有可能流于形式,得不到切实的贯彻落实,管理的作用也就无从实现。正如毛泽东所说:“为着维护社会秩序的目魄而发布的行政命令,也要伴之以说服教育,单靠行政命令,在许多情况下就行不通。”[2]同时,要提高经济、业务工作的效益,还要调动人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而要调动人们的积极性,管理手段固然重要,强有力的教育激励作用也是不可缺少的。另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也需要管理的支持。这不仅’是因为有效的管理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基础,如果一个社会或单位管理混乱,人们的思想问题就会层出不穷,人际之间的纠葛就会“剪不断,理还乱”,思想政治教育在这样的氛围中就很难产生良好的效果;而且也因为只有通过管理这个环节,思想政治教育才能更好地渗透到经济、业务工作实践中,切实促进经济、业务工作的发展,因为只有管理活动有序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才能借此有效地渗透到经济、业务工作中去。

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工作的关系,犹如车之两轮、鸟之双翼,合则双美,离则两伤。以管理为载体能

够有效地克服过去那种思想政治教育与经济、业务工作相脱节的“两张皮”现象,使思想政治教育更好地结合着经济、业务工作一道去做,从而更好地为经济建设和其他业务工作服务。

2.有利于更好地把思想政治教育与解决群众的实际问题结合起来。思想政治教育与解决群众的实际问题相结合,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原则和优良传统。在改革的攻坚阶段和发展的关键时期,人民群众的生活仍然存在不少实际问题,有的生活还很困难。群众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和困难如果长期得不到解决,就会对他们的思想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如何继续发扬思想政治教育的优良传统,将思想教育与解决群众的实际困难和问题结合起来,依然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课题。而以管理为载体就能较好地把两者结合起来。因为今天群众中的很多实际问题和困难,都和管理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只有通过管理,才能更及时地发现诸如此类的问题;只有加强管理,才能切实为群众排忧解难;与此同时,通过管理对这部分生活困难的人群施加有针对性的思想政治教育。这样,就能使这部分群众对暂时的生活困难和问题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对改革开放的形势有一个正确的把握,从而使群众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和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自觉地团结在党的周围,积极投身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去。

3.有利于对人们进行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教育,更好地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效益。在日益复杂的社会环境中,如何有针对性地对人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其效益,是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课题。而以管理为载体,就从一个方面为解决这一课题提供了新的思路。以管理为载体,可以使思想政治教育更深入、更贴近人们的思想实际,可以及时有效地解决人们的各种思想认识问题。人的一生有很大一部分是在职业工作中度过的,人们在具体的经济、业务工作中产生的思想认识问题最多,最复杂,思想政治教育所要解决的思想认识问题大量的也是这一类在工作中产生的问题。而人们在工作中产生的各种思想认识问题往往首先反映在管理活动的过程中。以管理为载体,就能及时发现各种思想认识问题,实事求是地分析它们产生的原因,并采取措施予以解决,从而提高人们的思想认识水平,提高人们的工作、生产的积极性,为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思想基础。如果等到问题成堆才为我们所发现,才去做思想工作,就有可能错过解决问题的最佳时机,降低思

】79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4期

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4.有利于人们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的养成。从本质上讲,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就是要把反映我国社会发展要求的思想观念、价值观点、道德规范转化为受教育者个体的思想品德。而行为是一个人思想品德的综合表现,是衡量一个人思想觉悟高低、道德品质优劣的重要标志。考察一个人的思想品德如何,不仅要了解他的言论是否正确,更重要的是要看他的行为是否高尚,是否对社会有益,要“听其言,观其行”。这里所说的行为不仅仅是指人的个别行为,更主要的是指人的行为习惯。一个人的个别行为,有时很难综合地真实地反映他的思想品德,只有在行为经过多次反复形成习惯后,通过行为习惯才能较全面、综合、客观地反映一个人的思想品德状况。同时,品德习惯形成后,反过来又可以加深人们的品德认识、促进品德情感的培养、意志的锻炼和信念的养成。可见,培养人们具有良好的行为习惯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归宿。正如洛克所说:“只有你给他的良好原则与牢固习惯,才是最好的,最可靠的,所以也是最应该注重的。因为一切告诫与规则,无论如何反复叮咛,除非实行成了习惯,全是不中用的。”[31

由此可见,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引导人们产生正确的行为,并在多次重复正确行为的基础上形成良好的习惯,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而运用管理载体有助于人们良好的品德行为习惯的养成。管理活动客观上就具有一定的养成教育的功能,它通过一定的组织纪律和规章制度来约束、规范和协调人们的行为,从而促使人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只不过很多管理者并没有明确意识到管理的这一功能,因而很多时候这一功能被人们所忽略。以管理为载体,即将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到管理中,就是自觉地强调并强化管理的养成教育功能。在管理用严格的制度、规章、纪律约束人们的同时,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帮助人们认识和理解这些制度、规章、纪律的意义,就能促使人们从应该遵守它们变为习惯于遵守它们。久而久之,人们就会将制度、纪律的外在要求内化为自己内在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成为自己的性格特征,无需外来监督,人们的行为就会符合这些制度、规章、纪律的要求。从这个意义上讲,通过管理进行的思想政治教育可以看作是一种养成教育,即寓思想政治教育于严格的管理中,引导人们逐渐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的过程。过去,在“左”倾思想的影响下,思想政治教育喜欢轰轰烈烈、热热闹闹,而不太注重这种长时期才见成效的养成教育,这与对管理载体运用的缺乏有直接关系。近几年来,许多地区和单位注意通过管理对教育对象进行养成教育,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例如,高校新生的军训、学生守则的践行,许多城市的市民文明公约、市民守则的落实等,都是通过管理载体进行养成教育的具体举措,对人们良好的品德行为习惯的养成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参考文献:

[13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若干意见[N].人民[2]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210日报,1999--11—09.[3](英)洛克.教育漫话l-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30.

(责任编辑何海涛)

FeaturesandFunctionsofManagementCarrier

ofPoliticalandIdeologicalEducation

cHENWan—bai

(CollegeofPoliticsandLawHuazhongNormalUniversity,WuhanHubei430079,China)Abstract:Managementcarriermeanstakingmanagementasacarrierandplacingpoliticalandideologicaleducationinmanagementtoenhancepeople’Smoralityandtoregulatepeople’Sbehaviorandarousepeople’Senthusiasmaboutworkandstudy.Thispaper

sumsuptheexperiencesofputtingintoeffectmanagementcarrierofpoliticalandideologicaleducationanddiscussestheconnotation,featuresandfunctionsofmanagementcarrier.

Keywords:politicalandideologicaleducation;managementcarrier;feature;function180

论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载体的特征和功能

作者:陈万柏, CHEN Wan-bai

作者单位:华中师范大学,政法学院,湖北,武汉,430079

刊名: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英文刊名:JOURNAL OF SOUTH-CENTRAL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年,卷(期):2005,25(4)

引用次数:4次

参考文献(3条)

1.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若干意见 1999

2.毛泽东毛泽东文集 1999

3.洛克教育漫话 1985

相似文献(10条)

1.期刊论文袁信论思想政治教育的管理载体-湘潭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2,26(3)

思想政治教育的管理载体就是以广泛存在的管理活动为中介和平台,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信息渗透其中,以实现教育目的.管理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有其依据,管理载体自身具有广泛性、社会性、综合性、艺术性等特点,具有结合渗透、规范约束、沟通协调、导向养成等功能.运用好管理载体需要提高认识,建立健全相关机制.

2.学位论文袁信论思想政治教育的管理载体2001

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有一个长期难于解决的问题,就是存在"两张皮"现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具体经济、业务工作脱节,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的同志往往不注意将思想政治教育与具体的经济、业务工作相结合,而从事经济、业务工作的同志往往只看到业务工作的重要性,存在重业务而轻思想的倾向.研究和运用思想政治教育的管理载体,有肋于这一问题的解决.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离不开一定的载体,管理载体是思想政治教育诸多载体之一.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是指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能承载关传递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或信息的具体活动形式.

3.期刊论文刘元浅论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4,14(1)

思想政治教育必须通过一定的载体进行.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有了长足的发展,一方面对既有的载体,如管理载体和文化载体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使之发挥更大的作用;同时也发现了一些新的载体,如互联网.努力把握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新特点,有助于载体有效地服务于思想政治教育.

4.学位论文李绍山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进程中的载体研究2008

思想政治工作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是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随着党的十六大报告“社会更加和谐”目标的提出,近年来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的学者们开始关注“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的相关问题,科学的预测了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的发展趋势,提出了一些探索性建议。

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的发展趋势必然要求建立与之相适应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方式、载体。其中载体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本论文着重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进程中的载体,共分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导论。介绍本论文的研究背景、现状、思路与方法、预期成果。

第二部分: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进程中载体的重要意义。界定了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的概念,分析了其基本特征,阐述了其理论前提和现实背景

;论述了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概念和基本特征,梳理了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载体运用的实践历程,阐明了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进程中载体的重要意义。

第三部分: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进程中的管理载体。明确了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载体的概念,指出了当前管理载体运用中的问题,提出了加强管理载体建设的措施。

第四部分: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进程中的网络载体。分析了网络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着重阐述了如何运用好网络载体,推动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化。

第五部分: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进程中的文化载体。界定了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载体的内涵,分析了其主要特征,提出了加强社区文化、企业文化、校园文化的具体措施。

5.期刊论文袁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载体的特点和功能-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3(1)

思想政治教育离不开承载并传递其内容和信息的各种载体.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载体就是以各种管理活动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让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信息渗透进管理和各种具体工作之中.它具有广泛性、社会性、渗透性、综合性和艺术性等特点,具备结合渗透功能、导向养成功能、规范约束功能、沟通协调功能和激励转化功能.

6.学位论文李晓兵论高校社团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2006

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和后勤社会化改革日益深化,学校教学组织形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高校社团随之蓬勃发展,由此形成的高校社团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影响越来越大。因此,加强对高校社团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之间关系的研究显得十分必要,但是目前学术界在这方面的研究还不多不深。由此,选择高校社团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这一课题进行深入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

高校社团文化对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的影响:一是高校社团文化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载体;二是高校社团文化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活动载体;三是高校社团文化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管理载体;四是高校社团文化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载体。同时,高校社团文化本身就具有思想政治教育功能:高校社团物质文化具有吸收辐射、自主导向功能;高校社团制度文化具有凝聚激励、约束规范功能;高校社团精神文化具有娱乐陶冶、调节转化功能。

要实现高校社团文化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必须充分发挥高校社团文化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作用;切实加强高校社团文化思想政治教育介体的建设

;不断促进高校社团文化思想政治教育环体的改善。

7.期刊论文安姝.An Shu影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选择的因素及对策-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8,20(6) 思想政治教育载体是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之一,主要包括管理载体、文化载体、活动载体、大众传媒载体.影响思想政治教育载体选择运用的因素有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合理利用这些因素,充分利用课堂教学载体,积极创造活动载体,大力发展谈话(心)载体以及优化学生公寓管理载体和传媒载体,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思路、新空间,可以有效地达到教育的目的.

论文在结构安排上分为一个导论和六章.主要内容包括:导论,主要回答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涵义,以及研究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意义、现状、方法等基本问题.第一章,系统总结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理论以及西方的载体理论.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载体理论,主要包括人的关系理论、语言载体论、传媒载体论、文化载体论、管理载体论、活动载体论等方面的内容.第二章,全面归纳了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本质与属性.第三章

,从纵向与动态的角度分析了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生成与发展.第四章,从横向与静态的角度进一步分析了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各具体形态的涵义、特点、功能等内容,特别是比较了各具体载体之间的区别与联系,以及它们在整个思想政治教育载体体系中的作用与地位.第五章,主要探讨了现代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在意识形态领域中的运用.第六章,主要探讨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运用与开发.

9.期刊论文向从武.XIANG Cong-wu论新时期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载体-重庆工学院学报2006,20(12)

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区别于思想政治教育中介和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具有客观性、主体性、发展性、承载性.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载体主要包括管理载体、文化载体、活动载体、传媒载体.

10.学位论文张宝君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建设研究2004

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就必须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教育、武装青年学生,使其努力成为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开拓者、先进文化的弘扬者和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维护者.因此,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必须与充满生机和活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一样与日俱新,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以改进求加强,以创新促发展,在继承以往的光荣传统,发扬思想政治工作的新鲜经验的基础上,努力探索一套行之有效的方式、方法、手段和机制,不断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感召力和渗透力,为思想政治工作寻找合适的载体.在新的形势和任务面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落后于时代发展,未能明确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提出分层次和更有针对性的目标,长期处于"一锅煮"和"一刀切"的束缚下.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涵义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通过某种形式、手段向学生灌输符合中国社会发展要求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提高学生思想品德的全部活动及其过程.其种类包括:教学载体、管理载体、活动载体、文化载体、传媒载体等等.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具有传输功能、增效功能、减阻功能、互动功能.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建设呈现下列现状:忽视个体,缺乏针对性;忽视现实,缺乏实效性;忽视管理,缺乏规范性;忽视氛围,缺乏渗透性;忽视方法,缺乏先进性.因此,新时期加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建设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的需要,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多样化的需要,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的需要,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的需要,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的需要.

引证文献(4条)

1.刘金明以"构建和谐社会"理论指导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期刊论文]-贵州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04)

2.邱仁富.贺争平思想政治教育载体若干问题研究述评[期刊论文]-现代企业教育 2007(02)

3.袁荫贞关于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几点思考[期刊论文]-经济师 2006(03)

4.靳珠大众传播与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研究[学位论文]硕士 2006

本文链接:https://www.doczj.com/doc/837838746.html,/Periodical_znmzdxxb-rwshkxb200504040.aspx

下载时间:2010年5月25日

分析当前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分析当前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论文关键词]络思想发展阶段问题对策 [论文摘要]从1994年至今,我国络思想政治教育先后经历了酝酿萌芽、快速成长、逐渐成熟等三个发展阶段,取得了开创性成就。当前络思想政治教育在理论研究、站建设、运行机制等方面仍沉积不少问题,其对策是:紧扣实践,加强研究,构建完善的络思想政治体系;创新制度,完善机制,不断提升络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化和标准化水平;以人为本,培育团队,不断优化络思想政治教育人才队伍结构;整合资源,打造品牌,构建国家级思想政治教育门户站。 1994年,我国正式接入国际互联,由此拉开了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络化的序幕。络思想政治教育正是在此背景下经历了从无到有、从萌芽到不断成长和成熟的过程。 一、我国络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三个阶段 根据络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各个时期的不同特点,笔者将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历程概括为三个阶段,并进行分析,以期探求其中的发展规律和趋势,为进一步推进和完善络思想政治教育提供理论参考。 (一)酝酿萌芽阶段——初步探索时期(1994—1999年) 从1994年接入国际互联开始,我国进入了络时代。在络时代背景下,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同时面临发展机遇和严峻挑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适应络化的需要,进行了一系列络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践和探索,为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诞生积累了重要经验和前期基础。这一时期,信息络硬件建设快速发展,尤其是中国教育和科研建成投入使用,促使教育软环境初步形成;高等院校校园建设也快速发展,大学生对互联的使用走在全前列。与此同时,色情、暴力等信息也充斥络,使民受到了强烈的消极影响。由于思想政治教育的传统方式在络环境中显得苍白无力,因此,一种全新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现代方式——络思想政治教育在与络负面影响的矛盾斗争中探索前进并经历数年的酝酿之后初露端倪,呼之欲出。到了1998年末,处于应用互联前沿的部分高等院校在实施思想政治教育进络的工作中,实际上已经完成了络思想政治教育由酝酿向萌芽的过渡。从总体上 看,1994—1999年我国络思想政治教育尚处于酝酿和萌芽时期,其主要特点是: 在实践方面,思想政治教育与络处于离散状态,分属两个不大相干的系统,在络环境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显得较为被动,辐射范围窄小,主要限于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所能采取的措施也较为单调,主要是“防”(即监控络信息和行

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之新特点

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之新特点 [摘要]做好新世纪新阶段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就必须从新的实际出发,充分认识到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鲜明的政治性、意识形态性,具有很强的渗透性,具有显著的民主性和主体性等特点。只有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特点,才能把人教育好,极大地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意识形态主体性政治性 为了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必须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贯彻科学发展观,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之路。在这个过程中,关键是要把人教育好,极大地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因此,要不断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充分发挥我们党重视思想政治教育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为了做好新世纪新阶段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就必须从新的实际出发,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特点。 一、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鲜明的政治性、意识形态性 在阶级社会里,思想政治教育一直都有强烈的阶级性、党性、政治性和意识形态性。而在当今对外开放日益扩大,经济全球化趋势愈益明显的情况下,有的同志却有意无意地淡忘了这一本质特点。有的大学生在学习政治理论课时,不懂得“为什么现在还要讲意识形态”。个别研究生误以为“公民教育”可以“与一切意识形态脱钩,排除任何人生理想”。甚至有的理论工作者也认为,“21世纪高校道德教育关键在于引导大学生树立全人类共同文化价值观”。出现这些认识误区,究其原因,一是以为有日益增多的全球性问题需要关注,要教育大家具有世界眼光,似乎思想政治教育就没有阶级性、意识形态性了;二是以为对外交往中不再以意识形态划线,而是超越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求同存异,共谋和平与发展,似乎一切领域都能超越意识形态了;三是在西方思潮影响下,误以为经济全球化必然导致政治全球化、文化全球化和同质化,因此,也跟着宣扬一些抽象的普遍性的论调。其实,思想战线包括思想理论教育、道德教育、法制教育等,都属于意识形态领域。而在意识形态领域,无产阶级不去占领阵地,资产阶级必然要去占领;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思想的削弱,就意味着资产阶级思想影响的加强。在这个问题上是没有中间道路可走、不存在空白点的。 1.提倡全球道德并不排斥和否定道德的阶级性。固然全球问题日益增多,需要各国加强合作,共同关注,也应提倡普世伦理和全球道德,但这并不排斥道德的阶级性一面。在阶级社会里,道德归根到底是从经济利益、阶级利益引申出来的;道德和道德教育的阶级性是显而易见的。道德除具有阶级性外,当然也具有全人类性的一面,这主要是千百年来形成的公共生活准则、社会公德。恩格斯早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小论文)

2009级 试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专业化建设 虞文茜 南昌航空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摘要:网络的逐渐普及和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日新月异的变化,同时也引发了教育领域的深刻变革。文章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的专业化入手,分析当前专业化建设的现状及意义,力求探索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专业化建设的可行之路,推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不断发展。 关键字: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队伍专业化 随着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方法的不断探索与创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同时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专业化呼声与诉求也越来越高。加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专业化建设,对于推动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提升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水平与实效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队伍专业化的内涵 总的来说,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队伍专业化是指已经掌握了思想政治教育的专业知识,并熟练运用网络进行信息收集与传递的精干、高效和相对稳定的职业化教育管理队伍。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队伍专业化,首先就是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人员的专业化。这是指在教育者整个教育生涯中,以思想政治教育为基础,以网络为媒介,通过终生的教育专业训练,习得专业知识、技能,实施专业自主,表现专业道德,逐步提高管理专业素质,成为一个良好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专业成长过程。这其中包括:具有专业化必备的政治思想品德素养、知识素养和能力素养。 第一,专业化必备的政治思想品德素养。这是指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在思想上、政治上和党中央保持一致,努力具备较高的政治理论修养和较高的政策水平,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国家的各项方针政策,自觉把国家的教育方针贯彻在管理工作之中。同时不断更新教育思想,树立新的科学的教育价值观、管理观、质量观,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责任感,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 第二,具有专业化必备的知识素养。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队伍人员的专业化建设,首先必须不断加强本身的知识素养,加强各方面知识的理论与实践,这样才

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

第八章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 概况:本章着重分析了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内涵,介绍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载体并论述了四种新载体的内涵、作用以及如何发挥它们的作用。 思想政治教育是要通过一定的载体才能进行。载体是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之一。教育内容的实施、活动的开展、任务的完成,都离不开一定的载体。因此,有必要全面把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并根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一情况,根据思想政治教育不同的内容,选择合适的载体,来加强思想政治教育。 一、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涵义 前面我们已经讲过了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涵义,即思想政治教育者通过某种形式、手段向思想政治教育对象传授符合我国社会发展要求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等,使教育对象具备社会所要求的思想品德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主客体之间是通过一定的形式、手段联系起来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和手段很多,我们把其中承载并能传递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或信息的形式称为思想政治教育载体。 如开会、办研讨班、管理工作、文化建设、大众传媒等,都可以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主客体正是借助这些形式进行双边互动活动,从而达到一定的教育目的。 但在实际工作中,思想政治教育者都会自觉或不自觉地用到载体。但不是每一个教育者都对载体有明确认识,有些人把各级党组织、工会、共青团、企业班组都看做是思想政治教育载体。 我们认为,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同时必须满足两个基本条件。 (一)必须承载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并能为思想政治教育者所操作。 (二)必须是联系主客体的一种形式,主客体可借助这种形式发生互动。 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它会随着社会历史条件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变化和发展而发生变化:原有的载体可能不适用或不够用,适应新情况的新载体不断出现并要求我们很好地去运用它,各体载体对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也会发生变化。因此,作为教育者应敏锐地注意到这些变化,及时地对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运用作出调整,恰当运用并善于运用新情况下相适应的载体,以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比如开会、办研讨会,过去用的比较多,现在由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出现了许多新情况:人们的思想更趋复杂,思想政治教育出现了社会化的趋向。因此,单纯采用开会、办班已经不够用或不适用了,比如,对个体户、下岗职工、流动农民等很难采取开会、办班的形式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所以一些新载体就应运而生。如文化、管理、活动、大众传媒等,要充分发挥他们思想政治教育教育。 二、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载体 既包括开会、办班、党团活动等传统载体,也包括管理、大众传媒、文化活动等新载体。 这里着重讲一下新载体各自的内涵、特征、作用。 1、管理载体

对比较思想政治教育的认识

比较思想政治学 题目:对比较思想政治教育的认识 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专业思想政治教育 年级 2011级 学号 222011********* 姓名曾华斌 指导老师周琪 成绩 2013年6月30日

对比较思想政治教育的认识 曾华斌 西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重庆400715 摘要:通过这个学期对《比较思想政治教育》的学习,我对比较思想政治教育有了一定的认识,我认为这门课程对于我们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来说具有重要的作用。而本文主要论述的就是对本门课程的一些认识、国外思想政治教育的认识、对我国的启示以及给老师上课提的一些建议。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认识启示 思想政治教育,说到底,是社会秩序的守护者。思想政治教育是人类社会各民族各阶层成员的思想观念形成的重要一环,特别是对于阶级社会来讲,更是重中之重。一般来说,思想政治教育是指社会或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是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或一定阶级所需要的思想道德的社会实践活动。’这一概念表明: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社会实践活动,它具有一般的社会实践活动的基本特征和价值;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鲜明的阶级性,不仅这一实践活动的实施者代表着一定阶级的阶级意志,而且其表达的思想内容与社会主要的意识形态相一致;思想政治教育是以教育为中心的社会实践活动,它涵盖了教育活动的全部过程,从而与其他社会实践活动形式相区别。’思想政治教育是各个社会的普遍行为。那么,下面我们就来看看比较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些知识。 一、对《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学》的一些认识 《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学》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对不同国家思想政治教育进行了比较研究。作者以“通观比较”和“专题比较”、“综合比较”的不同方式,论述了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方法。并以中国和其他典型国家为例,在翔实的资料分析研究基础上,勾勒出这些国家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面貌,概括总结了基成功经验和各自的特点。通过比较确定,探过了不同国家思想政治教育的普遍规律和特殊规律。它的研究对象范围包括:不同国家思想政治教育的过去与现状;不同国家思想政治教育的共性方面和个性方面。我们准确把握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有助于我们准确认识不同国家的思想政治教育,也有助于我们了解不同国家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及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

一、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涵义 关于网络思想教育的涵义主要有以下两种观点: 第一,把网络作为一种信息技术和信息交往平台,从网络的技术特征角度对网络思想教育进行界定。曾令辉等同志编著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概论》中指出,“所谓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指一定阶级、政党、社会团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通过现代传媒计算机网络对其受众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一定阶级所需要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杨立英同志在其专著《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论》中也认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运用思想宣传的理论和传播学的原理,以互联网为载体开展教育的一种现代思想政治教育方式。 第二,把网络作为人的一种生存方式,从人的本质的角度对网络思想教育进行界定。如:韦吉锋在《关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界定的科学审视》中对网络思想教育的概念的界定,他“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指抓住网络本质,针对网络影响,利用网络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网民施加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和信息素养教育方而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发展所需要的思想政治品德和信息素养的网上双向互动的虚拟实践活动”。还有李高海在《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给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下的定义:“所谓人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指抓住网络的本质,针对网络的影响,把握大学生的身心特点,围绕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和内容,在网络空间里开展的旨在提高大学生网民的思想政治品德和网络文明素质的一系列网上虚拟实践活动,它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新领域的新方式,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趋势。 二、网络教育的必要性 现代科技突飞猛进,世界电子时代潮流汹涌,网络信息技术日新月异。随着信息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广泛使用,联网不仅是种通信工具和信息获取方式,更是现代人的一种生存方式。当今时代,互联网的发展是全球经济社会发展中最引人注目的亮点之一。从上世纪60年代诞生,90年代开始商用,直到今天,互联网仅用了30多年的时间就迅速发展成为现代社会重要的信息基础设施,网络技术正以势不可挡之势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深刻影响着人们生活方式、价值观念、政治信仰、伦理道德的加速形成和嬗变。荷兰学者Jan van Dijk 在《网络社会》一书中曾指出:“毫不夸张地说,我们可以称21世纪为网络时代。网络将成为我们未来社会的神经系统,而且我们能够指望这种基础设施比起过去时代建造用于物品与人员运输的道路来,会给我们整个社会和个人生活更大的影响。”[1] 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2009年1月13日发布的《第2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到2008年底我国网民规模已到达2.98亿人,其中20~29岁的网民占31.5%。[2]这个年龄段的网民中,大学生网民群体占据重要地位。但是,由于网络的开放性和匿名性,人人可以自由上网,甚至在网上发表任何越轨的言论而很少受到惩罚;由于网络管理法规建设的滞后,网络世界已呈现出严重的无序状态;由于网络的跨国性和即时性,在传播知识和健康信息的同时,也传播着些反动的、迷信的甚至色情的东西,严重地影响着广大青少年身心健康的发展。 三、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路 在对大学生网络不道德行为问题表现及根源进行广泛的分析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国内外专家学者们提出了解决大学生网络不道德行为问题的具体途径。其中国内的主要集中于以下几个方面: 1、加强对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的调适与维护。学校要把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与“网

思想政治教育机制的含义及基本特征

思想政治教育机制的含义及基本特征 思想政治教育机制是指思想政治教育运行过程中各构成要素由于某种机理形成的因果联系和运转方式。 基本特征:1)目标性它不仅确定了思想政治教育机制的运行方向,而且也规定了思想政治教育应达到的结果; 2)规律性思想政治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实际的客观反映,因此带有许多规律性的特点; 3)整合性思想政治教育机制具有整体综合、统一协调的功能。能协调各部分的行为,制约系统内部各个要素; 4)能动性思想政治教育系统具有自我约束、自我调整、自我完善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36、思想政治教育机制的构成要素(07年简答题2) 构成要素:思想政治教育运行的主体;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思想政治教育运行的动力;思想政治教育运行的环境;思想政治教育运行的控制;思想政治教育运行方式;思想政治教育运行的程序;思想政治教育运行的保障。 1)思想政治教育运行的主体 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与客体是相对而存在的,只有在一定的思想政治教育关系的模式中,才有可能和有必要划分主体和客体。主客体取决于他们处于何种思想政治教育关系之中。主体在思想政治教育机制诸要素中起主导作用,是思想政治教育机制研究的基础; 2)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 在思想政治教育机制诸要素中,起着导向的作用。其他诸要素都是由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所派生的,是它们根本的也是唯一的价值标准。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的研究,客观上成为整个思想政治教育运行机制研究的重要前提。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可分为两对:总体目的与分项目的、终极目的与阶段目的; 3)思想政治教育运行的动力 思想政治教育运行的动力保证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正常进行。动力分为内在动力和外在动力;4)思想政治教育运行的环境 思想政治教育运行的正常与否会改善或破坏环境,环境本身的变化也会影响思想政治教育的运行。运行环境有大环境和小环境。大环境指整个社会系统,小环境指直接与思想政治教育发生关系的环境; 5)想政治教育运行的控制 思想政治教育运行的控制是整个机制运行不可缺少的基本保证,运行控制的好坏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运行目的能否达成; 6)思想政治教育运行方式 运行方式是为运行目的服务的,最有利于完成思想政治教育目的的方式,是最佳的运行方式;7)思想政治教育运行的程序 是思想政治教育运行的步骤与次序,是思想政治教育质量与效用的重要保证; 8)思想政治教育运行的保障 是思想政治教育机制得以正常运行的必要的内外部条件它包括专门的机构及其人员,相关的规章与制度,必要的资金和装备,以及相关的外部环境等四个方面。 37、思想政治教育机制与思想政治教育原则、方法的关系 1)区别 思想政治教育机制是指思想政治教育运行过程中各构成要素由于某种机理形成的因果联系和运转方式。 思想政治教育的原则是指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中形成的、体现了思想政治教育客观规律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必须遵循的准则。

第十一章思想政治教育的领导和管理

第十一章思想政治教育的领导和管理 第一节党对思想政治教育的领导 一、党对思想政治教育领导的必然性和重要性 (一)党对思想政治教育的领导地位是由党的性质决定的。 中国共产党作为工人阶级的政党,肩负推翻剥削阶级、最终消灭阶级,实现共产主义的伟大历史使命。这个艰巨使命的完成,必须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广大干部和群众的思想政治觉悟。只有做好这项工作才能使干部群众相信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的正确性,从而自觉地在各项工作中按照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办事,这样就会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变成群众的实际行动。党的无产阶级的性质决定了党必须对思想政治教育实行领导。 同时,中国共产党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积累了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经验,形成了自己的优良传统。为党领导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主观的条件。中国共产党是全国人民利益的代表,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领导核心。宣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是宪法赋予各级党组织的权利;中国共产党还拥有五千多万党员,他们是各条战线、各行各业的骨干,因而完全能够宣传群众、组织群众、带领群众为完成党的伟大历史使命而奋斗。中国的历史和现实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只能由中国共产党来领导。 (二)党对思想政治教育的领导,是实现党的领导,加强党的领导的可靠保证。 党章明确规定:“党的领导主要是政治、思想、组织的领导。”要实现党的领导,就必须从实际出发,正确地、创造性地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使之化为群众的自觉行动;就必须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教育、引导群众,提高人们的觉悟,统一大家的思想,调动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最大限度地把人们团结起来,坚定不移地去实现党的目标;就必须搞好党政建设,充分发挥党政各级组织和领导的带领作用,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大力发扬干部的公仆作风。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党的领导只能加强,不能削弱。而要加强党的领导,就必须改善党的领导。改善党的领导,就要从严治党,保持党的先进性;就要健全党的民主集中制;就要加强党风建设,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关系,等等。上述实现党的领导和改善党的领导的所有环节,都离不开思想政治教育。只有加强党对思想政治教育的领导,才能有力地推动上述所有环节的充分

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特征

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特征 一、把握时代脉搏,使政治课永远充满浓郁的时代气息 政治课是一门时代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学科。脱离时代的政治课除了一味的说教之外就是缺乏生气的一潭死水。时事政治教育可以水乳交融地“化”时政知识于政治课的基本观点和原理之中,把两者有机地统一起来。 例如近期猪肉价格上涨,油价六连跌的新闻,都可在《价格变动的影响》这一课中使用,让同学们直观感受价格变动对我们生活的影响。 二、以学生为主体实施开放式教学 传统的“灌输式”、“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因其呆板、僵滞而早已明日黄花。必须不断地探索并采用符合中学生实际的教学方式,强调师生共同活动克服教师为中心的倾向,激发学生的情感和兴致,变封闭型教学为开放型教学,从而使双方真正领略愉快教学的美学价值。在教学方法的改革探索中,我积极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组织学生开展了一系列活动并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一)辩论赛。活动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运用所学原理分析实际的能力,辩证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团队合作精神,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学习政治的兴趣,让学生在辩论中明辨是非,树立正确的观点。 (二)合作学习。活动的目的是: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引导学生运用所学基本原理分析实践中的重大问题或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观察和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表达能力,激发学生学习政治的兴趣。结合现实社会生活中的热点或学生感兴趣的话题,让学生共同探讨,发表自己的看法。老师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经济、哲学、政治、文化的基本原理分析。师生双方通过平等探讨、畅所欲言、沟通思想,从而就某一问题达成正确认识,澄清模糊认识纠正错误认识。如在学因果联系的时候,我组织学生开展了“克隆技术将会把人类带往何处”,让学生在对克隆技术利弊的分析中,潜移默化的树立了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和把握因果联系,提高活动的预见性,从而达到教学目的。

比较思想政治教育

1.思想政治教育比较的目的,及其研究的一般步骤和程序. 比较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与意义(比较思政教育的必要性) 1.比较能更好地理解本国的思想政治教育。(比较导向对本国思政教育的深刻认识) 埃德尔指出:“研究外国教育制度意味着对本国的哲学进行批判性的探讨和挑战,从而更清楚地分析本国教育制度的背景及其基础”。 如果比较研究可以得出言之有理的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与原则,那么在你本国的教育实践中应用并检验这些规律,就会对自己的教育制度有更好的理解。然而如果比较研究不能产生规律或理论,研究他国特定条件下的教育,也可以很好地扩大视野,而不至囿于一国教育的零零碎经验,同样有助于我们理解自己的教育制度。 2.比较能为本国思想政治教育发展、改进或改革作出贡献(从比较中吸取有益营养) 比较可以收到“借鉴”效益。两个事物比较的结果,一个最容易得到的印象,就是谁的长处在哪里。看到别人的长处,就知道应该从对方学习什么,把人家长处移植过来。这种借鉴效益的意义在于可以对别人的长处实行拿来主义,是人类文明成果推广开来。“有选择的教育借鉴”或改革动机是比较教育发展史中永恒的主题。 3.有助于形成思想政治教育的一般知识、理论和原则(促进思政教育学科发展)除了指导实践之外,比较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是发展理论。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同其它学术领域一样,注重关心思想政治教育的一般模式或趋势,而不是某些特殊问题或现象。比较思想政治教育者不局限于对别国思想政治教育的描述性研究,或局限于仅仅指出各种教育制度或方法之间的异同点。相反他们总是对这些异同点进行解释和说明,并对不断出现的模式或趋势进行总结。这些模式或趋势就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一般知识、理论、原则和规律。这些知识、理论、原则和规律一方面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知识体系,另一方面在这种思想政治教育的探究中,可能会对当代世界在这个领域的若干重点问题的研究取得进展,因而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学学科建设与发展中的一些基础和前提问题将会大有突破。以此比较研究对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4.有助于国际间的相互理解和友好 比较教育特别关心与教育有关的国际问题,由于它使国与国、人与人之间发生联系,所以许多从事比较教育的人都把它视为世界和睦开始实现的起点。 埃德尔希望比较教育有助于发展国际主义。这种国际主义的产生不是以情感为基础,而是因为对本国和别国的赞赏性理解。对思想政治教育来说,我们也应当看到:我们确信我们自己的信仰是正确的;而世界上那些持有不同信仰的人也坚定不移地确信他们的信仰是正确的。在较为复杂的层面上,我们进行比较研究,能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他人,也能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世界上还有另外的信仰和另外的做法。 开展比较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一般步骤和程序是什么? 贝瑞德在《教育中的比较方法》一书中认为,比较教育研究工作应分为四个阶段: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心得体会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心得体会 一、网络对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不断进步,虽然网络在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过程中发挥着非常巨大的作用,但实践中依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和负面的影响,总结之,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网络很容易对大学生的传统道德规范形成强烈的冲击。从本质上来讲,网络实际上就是一个虚拟的社会,当前国内对网络的监管制度还有待进一步完善,而且缺乏实效性的监督管理机制,间接的为一些不道德的行为提供了一种庇护。这种虚拟性大大增加了网络的新奇性与刺激性,也深深吸引着好奇心强的同学们。在网络中人们可以隐瞒自己的真实姓名、年龄、性别以及身份等。因此,也就造成很多的大学生对自己在网络上发表的言论及行为不加以约束,长期形成一种不服责任感的态度。在这样的背景条件下,各种不道德的行为屡见不鲜,更为严重的是当前的网络犯罪现象已经露出了苗头。就国内外关于该问题的统计数据显示,超过百分之八十以上的“黑客”是青少年,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在校大学生。 (二)网络很容易使大学生对中华民族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产生动摇。网络的世界是一个自由意识的乐园,网络信息量又相当的庞大。人们可以隐藏自己的真实身份在网络上进行信息的交流和传播,而我们又无法对它们进行严格的筛选和控制。由于网络技术起源于美国等西方国家,他们在网络领域中起主导地位。如今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东西方文化的相互渗透,不同意识形态的相互碰撞,大学生可以不受任何约束地接触任何一种文化,任何一种政治观点。然而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大学时期正处于一个逐渐形成并趋于成熟的阶段,他们易受外界环境的干扰,面对一些西方霸权主义国家刻意传播的反社会主义信息时,如果不能正确的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来进行判断分析,容易造成其思想混乱、对本土文化的抛弃与排斥,动摇大学生民族自尊心与自信心。 (三)网络容易引发大学生的心理障碍。网络对大学生的交往方式和人际关系产生深刻影响,有导致其行为主体冷漠的倾向。由于网络使用的是人机对话方式,对方的言行举止都是主体自身虚拟出来的,而这种人们又很容易被这种陌生的、神秘的感觉所吸引,这样人与人之间交流的机会大为减少,容易导致友情淡漠、疏远。这种状况如果长期存在,必然会影响和改变大学生的生活方式,容易使学生远离人群,不愿面对现实世界,使人产生孤独、压抑、焦虑,甚至消沉、自暴自弃、精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特征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特征 一、络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双方的身份具有双重性 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范畴是教育主体(教育者)与教育客体(受教育者),二者也是大学生络思想政治教育领域中的重要范畴。在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二者的关系、地位一直都十分明确:即教育者占据主动地位,按自己的要求和方式向受教育者“灌输”教育信息,受教育者只能被动地接受“灌输”。但络时代是由人与人之间的互动作用形成的,络环境下主客体互动的本质同样是主客体之间你来我往的往返活动,是主体和客体之间的沟通。这种双向互动是教育者由“灌输”者转变为“对话者”,受教育者也由单方面的被动接受者转变成为“互动主体”,主客体双方身份表现出了双重性,具体表现为以下方面: (一)教育主客体互动的模式由主客分开向双重角色转化 络的虚拟性、超时空性促使了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二者角色的相互转化,同时,大学生作为我国民的主要构成主体,近年来智能客户终端设备的飞速发展也使微信、微博等即时通讯方式在各个高校生根发芽,这使他们接受外界的教育信息更加主动和广泛,接触的信息也更加多渠道更加复杂,大学生的生活已经 离不开这些通讯方式。在这种情况下,一方面,教育者已经不再是必然的教育主体。络时代,信息资源获取的机会是平等的,这就使教育者不再占据获取教育信息的 先导和支配地位。另一方面,教育客体日益表现出明显的主体性特征,尤其是新媒体的出现和广泛的影响,是受教育者在教育活动中具有了更多的自主选择权和价值认同。 (二)教育主客体互动的方式由传统的人—人的直接互动向人—机—人的间接互动转变 在传统的教育活动中,最基本最常用的方式就是人与人“面对面”的直接互动,在时间和空间始终保持一致,角色是不平等的:一个是占据主体地位,一个是被动接受的客体地位,教育的方式也一般采用训导、要求、批评等。但现在,面临络时代不可逆转性的到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将迎来颠覆性的 转变,电脑逐步成为虚拟社群成员的沟通媒介“,键对键”这种即时的在时间上 空间上不要求一定一致,更加宽松的接受信息教育的方式将会逐步取代“面对面”的教育方式,在这种“人—机—人”的互动方式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在络世界 是绝对平等的,都拥有平等的话语倾诉权、意见表达权、信息使用权。引导、启发、倾听等已经成为教育者使用的主要手段。主客体之间的关系趋向模糊,地位

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研究内容和特点

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研究内容和特点 4、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研究内容和特点 研究内容: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基本理论、思想政治教育的形成和发展、思想政治教育的管理理论、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理论。 学科特点:1)阶级性反映本阶级的利益要求,同时其阶级性和真理性高度统一; 2)实践性它建立在长期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基础之上;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学,是为了用它来指导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科学性必须不断接受实践的检验。 3)综合性首先表现在其在探讨研究时,对相关的社会因素、心理因素、环境因素进行多变量的综合考察;其次,表现在借鉴运用多学科知识进行研究。 第四节思想政治教育学研究的方法和意义 5、思想政治教育学研究的方法和意义 方法:1)文献法一是用历史上的文献资料来研究当时思想政治教育的现象,现今的状况,过去和现在之间的联系;二是收集当前反映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状况的材料。优劣:突破时间、空间的界限,研究不可接近的对象,节省人力物力和时间;全面搜集资料,要注意鉴别真伪,对材料做综合分析。 2)观察法分为参与观察和非参与观察。通过观察进行个案研究或典型研究,从而对思想政治教育现象或问题作出深入而细致的说明。 3)实验法分为标准实验(实验组和控制组)和自然实验。 4)社会调查法社会调查的方式:普遍调查、典型调查、个案调查和抽样调查。社会调查的具体方法:访谈法和问卷法。同时要注意将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结合起来。 5)总结经验法在总结经验时,一定要实事求是,尊重客观事实;对经验的概括要注意全面准确以及有一定的层次性。 意义:1)有利于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 2)有利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顺利进行 3)有利于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更好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

如何利用网络开展思想政治教育

随着信息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传统信息传播渠道必将被网络传播所取代。近年来,作为我军现代化建设中重要环节的信息化建设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和广泛的普及。在这个新的形势下,部队政治教育网络化已是大势所趋,新的<<政工条例>>明确提出了“政治工作信息网络”这个概念,“一块黑板一支笔”政治教育模式即将结束。 一、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 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具有时效性、针对性。现代社会信息更新飞快,传统教育方法信息含量较小,接受渠道单一,内容较为枯燥,已无法满足当前部队思想政治教 育需要。只有采取新的教育方法才能适应新形势的要求,政治教育网络化能很好的 解决这个问题。 网络上海量的资源可以使我们的教育内容丰富多彩,结合现代多媒体手段,能把我们过去枯燥的课程变成一桌集文字、声音、视频、图像为一体的视觉大餐,把 抽象的问题直观化,理性的内容感性化,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们在认识某一事物时, 只用听觉能够认识事物的15%,只用视觉能够认识事物的20%,而视觉、听觉并 用可以认识事物的65%,这种集声、像、图、文于一体的方法充分调动受训者的 学习兴趣,提高了学习的效率。 在传统教育课中,仅仅是单纯的我讲你听,以“灌输”为主,忽略了传授者和受训者的交流。即使有互动,大家也会碍于上下级关系而无法很好的展开,导致存 在带着疑问来,带着疑问走的情况。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以引导、启发为主, 模糊了受训者与与传授者的界限,人人都可以发表自己的看法,人人都可以对别人 的看法提出自己的意见。在加强言论监管的前提下可以使思想政治工作效果更加显 著。 传统方法在时间和空间上有很大的局限性,首先是传授者之间无法随时随地的交流自己的经验,其次受训者之间也不能对学习效果广泛对比,由于地理位置差异,肩负任务的不同,政治教育无法做到及时有效,一堂课往往需要来回上,反复上。 而网络教育法却能打破这个壁垒,传授者之间可以充分的集思广益,学习别人好的 经验来充实自己。同样,传授者可以利用电波电缆覆盖的广泛性第一时间将思想政 治工作做到需要的地方去。一个优秀的传授者可以给多个单位授课,这样优化了课 程安排,集中优质师资力量,节约教育资源,大大提升了教育效率。 二、网络应用于思想政治教育中需要解决的问题 1、部分政治工作者不能以正确的态度对待政治教育网络化。 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化进展较为缓慢,很大原因在于部分政工干部无法紧跟部队新时期建设的脚步,没有从根本上意识到网络应用于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及 紧迫性。忽略了这方面专业知识的学习,网络技能普遍偏低,网络化教学对他们来 说,仅仅是将黑板上的内容原封不动搬到了显示器上,导致课程枯燥无味。 2、受训者对网络使用不够精通,无法满足基本操作要求。 提高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水平,不仅是需要传授者掌握网络技能,受训者对网络的操作也直接影响着教育效果。我单位战士普遍兵龄较长,文化水平较低,入伍前接触电脑很少,电脑使用仅限于多媒体浏览方面。对网络教学了解不够,有些同志甚至以娱乐的态度来面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受训者的网络操作水平对提高教学质量有很大的帮助。 3、网络硬件建设缓慢,未突破复杂地域限制 由于我部属于施工单位,“小、散、远”单位较多,基层中队分布范围极广,个

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研究综述

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研究综述 摘要:“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进入了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在这一时期,经过拨乱反正,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研究和学科建设已逐步被纳入规范的轨道,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其中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研究,也日益受到学术界的重视。改革开放以来,学术界对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相关理论问题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仍需进一步深化。因此对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研究成果做一综述显得十分的必要。 关键词:载体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内涵特征 一、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研究的历史起源 思想政治教育载体这一概念是20世纪90年代才提出来的,但这并不等于在此之前思想政治教育载体不存在、对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研究不存在,而是说人们是从不同的角度去认识、把握、研究。实际上,载体和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始终相伴随,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历程,在某种意义上讲,也是思想政治教育者运用载体开展教育活动的发展历程。 自中国共产党成立之日起,就十分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对教育的载体选择也十分重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逐步纳入规范轨道,与此相适应,学术界对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研究逐渐提上日程。20世纪90年代起,学术界开始对思想政治教育载体进行理论探讨。从现有文献看,“载体”最早引入思想政治教育领域是在1992年,①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学术界对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研究逐渐深入,涌现出了一批重要的学术成果,这表明思想政治教育载体这一概念已得到思想政治教育界的认同,其研究日益受到学术界的关 ①杨广慧.探寻新路子,寻找新载体[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1992 (10)

第十四章高等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重点试题解析

高等教育学考试要点第十四章高等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重点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 1.下列不是思想政治教育特点的是( )。 A.鲜明的阶级性B:广泛的群众性 C.很强的实践性D.严密的逻辑性 2.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高等教育( )性质的体现。 A.社会主义B.资本主义C.自由主义D.平等思想 3.高校 ( )是党的思想政治工作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A.美育B.体育C.思想政治教育D.智育 4.下列不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遵循的规律是( )。 A.思想发展规律B.高等教育规律 C.思想政治工作的规律D.循序渐进的规律 C.理论联系实际原则D.因材施教原则 8.在思想政治教育中,以收集事实、数据,占有材料,熟悉情况,并从现象中寻求本质,从经验中推导出理论的方法是 ( ) 。 A.说理启迪法B.情感交流法C.榜样教育法D.调查研究法 9.在思想政治教育中,通过摆事实、讲道理,启发引导教育对象,以理服人的教育方法是 ( ) 。

A.说理启迪法B.情感交流法C.榜样教育法D.调查研究法10.思想政治教育课教学的具体形式包括马列主义理论课教学和( )。A.人生价值观课教学B.思想品德课教学 C.社会实践课教学D.心理评估课教学 11.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特点包括精神性、创造性、复杂性和( )。A.长期艰巨性B.具体性C.合作性D.理论性 二、填空题 1.按照马克思的观点, ( ) 是一种人类社会所特有的社会现象和有意识的活动,是社会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 2.思想政治教育在人类社会漫长的发展进程中产生、形成和发展,表现出鲜 明的阶级性、 ( ) 和很强的实践性。 3.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根本任务就是用( )来教育和武装学生。 4.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必须遵循大学生思想发展规律、高等教育规律和 ( ) 的基本规律。 5.高校系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主要有 ( ) ,马克思主义人生观、世界观教育,( ) ,爱国主义与国际主义教育和社会主义民主与社会主义法制教育。 6.高等学校按阶段安排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包括 ( ) ,二、三年级和高年级阶段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 7.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原则中,在保证社会对人才的基本要求的同时,注 意保持受教育者个性的多样化是 ( ) 原则。 8.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开展调查研究法的步骤一般分为为五个步骤,分别是 选题和制定计划、 ( ) 、实地调查、 ( ) 、评价与总结。 9.在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中,通过摆事实,讲道理,启发引导教育对象,以 理服人的教育方法是 ( ) 。

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载体的特征和功能

第25卷第4期2005年7月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JournalofSouth—CentralUniversityforNationalities(HumanitiesandSocialSciences) V01.25NO.4 Jul.2005论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载体的特征和功能 陈万柏 (华中师范大学政法学院,湖北武汉430079) 摘要: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栽体即“以管理为栽体”之意,是指寓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于管理活动之中并与管理手段相配合,以达到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规范人们的行为、调动人们的生产、工作、学习积极性的目的。本文在总结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载体运用经验的基础上,对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栽体的内涵、特征和功能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载体;特征;功能 中图分类号:D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433X(2005)04一0177一04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若干意见》指出:“必须坚持教育与管理相结合。要抓紧建立健全有关的法律法规和制度,依法加强对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管理,把我们倡导的思想道德原则融于科学有效的社会管理之中,使自律与他律、内在约束与外在约束有机地结合起来”。[13这一论述给新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一个重要课题,即如何将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有机地结合起来;也指出了这一结合的方向,即把思想政治教育融于管理之中。在这方面,思想政治教育者已经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作出了一些有益的探索,以管理为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就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 管理能否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管理载体具有什么功能?本文将在已有的实践探索和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围绕这些问题,对“以管理为载体”这一命题作进一步的探讨。 一、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载体的内涵及其依据 管理载体即“以管理为载体”之意,是指寓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于管理活动之中并与管理手段相配合,以达到提高人们思想道德素质、规范人们行为、调动人们生产、工作、学习积极性的目的。管理载体是在新时期为思想政治教育者所明确认识并广泛运用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载体之一。 将管理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是由管理自身的特征、管理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联系以及思想政治教育自身发展的要求所决定的。 1.管理活动的普遍性:以管理为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外在条件。管理是一种遍及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基本活动。只要有人的群体活动,有社会组织存在,就有管理存在,管理活动普遍地存在于人类活动的一切领域。在今天,每一个人的工作和生活都或多或少地受到管理活动的影响,都与管理息息相关。在我国社会的各个领域,也都存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其对象是活动在各行各业、各个社会组织中的现实的人;所有社会成员几乎毫无例外地都受到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广泛的社会性,相应地要求它所运用的载体也必须具有广泛的覆盖面,这样才能有效地影响广大社会成员。管理活动正好具备了这一要求,其普遍性为思想政治教育将其作为载体提供了外在条件。 2.管理活动以人为本的实质:以管理为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内在根据。现代管理和管理思想都强调以人为本,认为人是管理活动的主体,在各种各样的管理要素中,人的因素、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最为重要,是管理活动成功的保证。因而管理活动必须“以人为中心”,做好人的工作,以最大限度地调动其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为根本。为此,要高度重视和注意解决人的物质与精神需要问题,通过认识人的需要去实现对人的管理,通过促进人的需要的满足去实现对人的管理,通过唤起和促进人的需要的生成去实现对人的更为积极主动的管理。这种对人的需要的重视,实质上是尊重人、理解人、关心 收稿日期:2004—11~20 作者简介:陈万柏(1956--),男,湖北省武汉市人,华中师范大学副教授,主要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理论。 177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