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14核酸的酶促降解答案

14核酸的酶促降解答案

14核酸的酶促降解答案
14核酸的酶促降解答案

核酸的酶促降解及核苷酸代谢

一、填空题

1.叶酸的结构类似物氨基蝶呤等可抑制二氢叶酸还原酶活性。

2.人及猿类体内嘌呤代谢最终产物为尿酸。

3.有机体从头合成嘧啶核苷酸时先利用分子物质形成带有嘧啶环的乳清酸 ,再与___PRPP_____生成____乳清苷酸_________,再转化成UMP。

4.胸腺嘧啶分解的最终产物为β-氨基异丁酸、 NH3 、 CO2 。

5.胞嘧啶和尿嘧啶分解的最终产物为β-丙氨酸、 NH3 、 CO2 。6.dUMP在dTMP合成酶催化下,由四氢叶酸提供甲基可合成dTMP。

7.嘌呤核苷酸补救途径生物合成由__核苷磷酸化酶__和__磷酸核糖转移酶____催化实现8.嘌呤环合成的原料有天冬氨酸、 CO2 、 Gly 、 Gln 和甲酸盐等。

9.嘧啶核苷酸从头合成的原料有 Gln 、 Asp 、 PRPP 和CO2。

10.参与嘌呤环合成的氨基酸有 Asp 、 Gln 、 Gly 等。

11. 胞嘧啶和尿嘧啶经脱氨、还原和水解产生的终产物为β-丙氨酸。16.参与嘌呤核苷酸合成的氨基酸有甘氨酸、天冬氨酸和谷氨酰胺。17.尿苷酸转变为胞苷酸是在尿苷三磷酸水平上进行的。

18.脱氧核糖核苷酸的合成是由核糖核苷二磷酸还原酶酶催化的,被还原的底物是核苷二磷酸。

19.在嘌呤核苷酸的合成中,腺苷酸的C-6氨基来自天冬氨酸;鸟苷酸的C-2氨基来自谷氨酰胺。

20.对某些碱基顺序有专一性的核酸内切酶称为限制性核酸内切酶。

21.多巴是酪氨酸经羟化作用生成的。

22.生物体中活性蛋氨酸是S-腺苷蛋氨酸,它是活泼甲基的供应者。

二、选择题

1.dTMP合成的直接前体是( A )

A、dUMP

B、TMP

C、TDP

D、dUDP

2.嘌呤环中第4位和第5位碳原子来自下列哪种化合物?( A )

A、甘氨酸

B、天冬氨酸

C、丙氨酸

D、谷氨酸

3.嘌呤核苷酸的嘌呤核上第1位N原子来自( C )

A、Gly

B、Gln

C、Asp

D、甲酸

4.下列那对物质是合成嘌呤环和嘧啶环都必需的( A )

A.Gln/Asp B.Gln/Gly C.Gln/Pro D.Gly/Asp

5.催化5-磷酸核糖与ATP生成PRPP这一反应的酶是( B )

A、磷酸核糖激酶

B、磷酸核糖焦磷酸激酶

C、磷酸核糖酶

D、ATP激酶

三、是非题

1.磷酸吡哆醛只作为转氨酶的辅酶。×

2.嘌呤核苷酸的合成顺序是,首先合成次黄嘌呤核苷酸,再进一步转化为腺嘌呤核苷酸和鸟嘌呤核苷酸。

3.嘧啶核苷酸的合成伴随着脱氢和脱羧反应。√

4.脱氧核糖核苷酸的合成是在核糖核苷三磷酸水平上完成的。×

四、名词解释

核苷酸的从头合成途径:利用磷酸核糖、氨基酸、一碳单位和二氧化碳等简单物质经过酶促反应合成核苷酸的过程。

核苷酸合成的补救途径:利用体内游离的碱基或核苷,合成核苷酸的过程。

核酸酶:作用于核酸分子中的磷酸二酯键的酶,分解产物为寡核苷酸或核苷酸,根据作用位

置不同可分为核酸外切酶和核酸内切酶。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指能在特异顺序部位切断双链DNA的酶。

氨基蝶呤:对嘌呤核苷酸的生物合成起竞争性抑制作用的化合物,与四氢叶酸结构相似,又称氨基叶酸。

一碳单位:仅含一个碳原子的基团,如甲基,一碳单位的载体主要是四氢叶酸,功能是参与生物分子的修饰。

五、写出下列物质的结构式:略

六、写出下列英文名称的中文名称

NADH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还原型辅酶Ⅰ);EMP途径:糖酵解途径;cAMP环腺苷酸NADPH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还原型辅酶Ⅱ)TCA循环三羧酸循环;FH4四氢叶酸PRPP5-磷酸核糖焦磷酸;HMP途径:磷酸戊糖途径;Tm:核酸熔点

FMN:黄素腺嘌呤单核苷酸;A TP三磷酸腺苷酸;Km:米氏常数

FADH2 黄素腺嘌呤二核苷酸TPP焦磷酸硫胺素

Glucose:葡萄糖CoA:辅酶A

Flucose:果糖

GOT(Glutamate-oxaloacetate transaminase):谷草转氨酶,

GPT(Glutamate-pyruvate transaminase):谷丙转氨酶

APS(Adenosine phosphosulfate):腺苷酰硫酸

PAL(Pheny-lalanine ammonia lyase):苯丙氨酸解氨酶

PRPP(Phosphoribosyl pyrophosate):5-磷酸核糖焦磷酸

SAM (S-adenoymethionine):S-腺苷蛋氨酸

GDH (Glutamate drhyddrogenase):谷氨酸脱氢酶

IMP(Inosinic acid):次黄嘌呤核苷酸

七、简答题:

1、哪些氨基酸直接参与了核苷酸的合成。

嘌呤核苷酸:Gln、Asp、Gly

嘧啶核苷酸:Asp

2.核酸酶包括哪几种主要类型?

(1)核酸内切酶:核糖核酸酶、脱氧核糖核酸酶

作用:水解核酸内部的磷酸二酯键,产生多核苷酸和单核苷酸

(2)核酸外切酶:

作用:从链的一端逐个水解下单核苷酸

3.简述嘌呤核苷酸分子中各原子的来源及合成特点。

(1)各原子的来源:N1-天冬氨酸;C2和C8-甲酸盐;N7、C4和C5-甘氨酸;C6-二氧化碳;

N3和N9-谷氨酰胺;核糖-磷酸戊糖途径的5′磷酸核糖

(2)合成特点:5′磷酸核糖开始→5′磷酸核糖焦磷酸(PRPP)→5′磷酸核糖胺(N9)→甘氨酰胺核苷酸(C4、C5、N7)→甲酰甘氨酰胺核苷酸(C8)→5′氨基咪唑核苷酸(C3)→5′氨基咪唑-4-羧酸核苷酸(C6)5′氨基咪唑甲酰胺核苷酸(N1)→次黄嘌呤核苷酸(C2)。

4.简述嘧啶核苷酸分子中各原子的来源及合成特点。

(1)各原子的来源:N1、C4、C5、C6-天冬氨酸;C2-二氧化碳;N3-氨;核糖-磷酸戊糖途径的5′磷酸核糖。

(2)合成特点:氨甲酰磷酸+ 天冬氨酸→乳清酸

乳清酸+ PRPP →乳清酸核苷-5′-磷酸→尿苷酸

蛋白质的酶促降解和氨基酸代谢

第九章蛋白质的酶促降解和氨基酸代谢 一、填空题: 1、氨的同化途径有和。 2、尿素分子中的两个N原子,一个来自,另一个来自。 3、尿素循环中产生的两种氨基酸和不参与生物体内蛋白质的合成。 4、谷氨酸族氨基酸的共同碳架来源是途径的中间产物。 5、芳香族氨基酸生物合成途径叫途径,其碳架来源于糖酵解的中间产 物和磷酸戊糖途径的中间产物。 6、在尿素循环中,水解产生尿素和鸟氨酸,故此循环又称鸟氨酸循环。 7、氨基酸共有的代谢途径有和。 8、人类对氨基代谢的终产物是,鸟类对氨基代谢的终产物是。 9、由尿素合成过程中产生的两种氨基酸和不参与人体内蛋白质合成。 二、选择题(只有一个最佳答案): 1、成人体内氨的最主要代谢去路为() A、合成非必需氨基酸 B、合成必需氨基酸 C、合成NH4+随尿排出 D、合成尿素 2、鸟氨酸循环中,合成尿素的第二分子氨来源于() A、游离氨 B、谷氨酰胺 C、天冬酰胺 D、天冬氨酸 3、下列哪一种氨基酸经过转氨作用可生成草酰乙酸?() A、谷氨酸 B、丙氨酸 C、苏氨酸 D、天冬氨酸 4、能直接转变为α-酮戊二酸的氨基酸为() A、天冬氨酸 B、丙氨酸 C、谷氨酸 D、谷氨酰胺 5、在尿素循环中,下列哪一项反应需要ATP() A、精氨酸→鸟氨酸+ 尿素 B、鸟氨酸+ 氨甲酰磷酸→瓜氨酸 C、瓜氨酸+ 天冬氨酸→精氨酸+ 延胡索酸 D、延胡索酸→苹果酸 6、下列氨基酸经转氨作用可生成丙酮酸的() A、Glu B、Ala C、Lys D、Ser 7、关于谷氨酸脱氢酶的表述哪项是正确的() A、它是植物体内合成氨基酸的主要途径 B、它所需要的供氢体是NADH C、它可以催化由谷氨酸形成α-酮戊二酸反应 D、它和谷氨酰胺合成酶一样,需要ATP供能 8、经转氨作用可生成草酰乙酸的氨基酸是() A、Ala B、Asp C、Glu D、Thr 9、除哪一种氨基酸外,其余氨基酸具有共同的碳架来源() A、Asp B、Met C、Lys D、Arg 10、所有的转氨酶均含有共同的辅因子()

酶工程 试题及答案

共三套 《酶工程》试题一: 一、是非题(每题1分,共10分) 1、酶是具有生物催化特性的特殊蛋白质。() 2、酶的分类与命名的基础是酶的专一性。() 3、酶活力是指在一定条件下酶所催化的反应速度,反应速度越大,意味着酶活力越高。() 4、液体深层发酵是目前酶发酵生产的主要方式。() 5、培养基中的碳源,其唯一作用是能够向细胞提供碳素化合物的营养物质。() 6、膜分离过程中,膜的作用是选择性地让小于其孔径的物质颗粒成分或分子通过,而把大于其孔径的颗粒截留。() 7、在酶与底物、酶与竞争性抑制剂、酶与辅酶之间都是互配的分子对,在酶的亲和层析分离中,可把分子对中的任何一方作为固定相。() 8、角叉菜胶也是一种凝胶,在酶工程中常用于凝胶层析分离纯化酶。() 9、α-淀粉酶在一定条件下可使淀粉液化,但不称为糊精化酶。() 10、酶法产生饴糖使用α-淀粉酶和葡萄糖异构酶协同作用。()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8分) 1、日本称为“酵素”的东西,中文称为__________,英文则为__________,是库尼(Kuhne)于1878年首先使用的。其实它存在于生物体的__________与__________。 2、1926年,萨姆纳(Sumner)首先制得__________酶结晶,并指出__________是蛋白质。他因这一杰出贡献,获1947年度诺贝尔化学奖。

3、目前我国广泛使用的高产糖比酶优良菌株菌号为__________,高产液化酶优良菌株菌号为___________。在微生物分类上,前者属于__________菌,后者属于__________菌。 4、1960年,查柯柏(Jacob)和莫洛德(Monod)提出了操纵子学说,认为DNA分子中,与酶生物合成有关的基因有四种,即操纵基因、调节基因、__________基因和__________基因。 5、1961年,国际酶委会规定的酶活力单位为:在特定的条件下(25oC,PH及底物浓度为最适宜)__________,催化__________的底物转化为产物的__________为一个国际单位,即1IU。 6、酶分子修饰的主要目的是改进酶的性能,即提高酶的__________、减少__________,增加__________。 7、酶的生产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8、借助__________使__________发生交联作用,制成网状结构的固定化酶的方法称为交联法。 9、酶的分离纯化方法中,根据目的酶与杂质分子大小差别有__________法,__________法和__________法三种。 10、由于各种分子形成结晶条件的不同,也由于变性的蛋白质和酶不能形成结晶,因此酶结晶既是__________,也是__________。 三、名词术语的解释与区别(每组6分,共30分) 1、酶生物合成中的转录与翻译 2、诱导与阻遏 3、酶回收率与酶纯化比(纯度提高比) 4、酶的变性与酶的失活

(完整版)酶_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在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 1.关于酶的叙述哪项是正确的? A.所有的酶都含有辅基或辅酶 B.只能在体内起催化作用 C.大多数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 D.能改变化学反应的平衡点加速反应的进行E.都具有立体异构专一性(特异性) 2.酶原所以没有活性是因为: A.酶蛋白肽链合成不完全 B.活性中心未形成或未暴露 C.酶原是普通的蛋白质 D.缺乏辅酶或辅基 E.是已经变性的蛋白质 4.关于酶活性中心的叙述,哪项不正确? A.酶与底物接触只限于酶分子上与酶活性密切有关的较小区域B.必需基团可位于活性中心之内,也可位于活性中心之外C.一般来说,总是多肽链的一级结构上相邻的几个氨基酸的残基相对集中,形成酶的活性中心D.酶原激活实际上就是完整的活性中心形成的过程E.当底物分子与酶分子相接触时,可引起酶活性中心的构象改变

5.辅酶NADP+分子中含有哪种B族维生素? A.磷酸吡哆醛B.核黄素C.叶酸D.尼克酰胺E.硫胺素 6.下列关于酶蛋白和辅助因子的叙述,哪一点不正确?A.酶蛋白或辅助因子单独存在时均无催化作用B.一种酶蛋白只与一种辅助因子结合成一种全酶C.一种辅助因子只能与一种酶蛋白结合成一种全酶D.酶蛋白决定结合酶蛋白反应的专一性E.辅助因子直接参加反应 8.有机磷杀虫剂对胆碱酯酶的抑制作用属于: A.可逆性抑制作用B.竞争性抑制作用C.非竞争性抑制作用D.反竞争性抑制作用E.不可逆性抑制作用 9.关于pH对酶活性的影响,以下哪项不对? A.影响必需基团解离状态B.也能影响底物的解离状态C.酶在一定的pH范围内发挥最高活性D.破坏酶蛋白的一级结构E.pH改变能影响酶的Km值 10.丙二酸对于琥珀酸脱氢酶的影响属于: A.反馈抑制B.底物抑制C.竞争性抑制D.非竞争性抑制E.变构调节 二、多项选择题(在备选答案中有二个或二个以上是正确的,错选或未选全的均不给分) 1.关于酶的竞争性抑制作用的说法哪些是正确的?

限制性内切酶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是一类能够识别双链DNA分子中的某种特定核苷酸序列(一般4-8bp),并在此处切割DNA双链的核酸内切酶。主要存在于原核生物,是原核生物自我保护的一种机制。它的作用包含两类,一种是对外的,限制作用,指一定类型的细菌可以通过限制性核酸内切酶的作用,破坏入侵的外源DNA,使得外源DNA对生物细胞的入侵受到限制。另一种是对内的,修饰作用,指在特定位置发生甲基化,可免遭自身限制性酶的破坏。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的发现是在本世纪中期,Arber等人对λ噬菌体在大肠杆菌不同菌株上的平板培养效应的研究为基础,发现了原核生物体内存在着寄主控制的限制和修饰系统。实验是:在K株或B株大肠杆菌上生长繁殖的噬菌体λ(K)或λ(B),再次感染原寄主菌体的成斑率为1,而感染新的寄主菌株的成斑率则分别为10-4和4*10-4所以说受到了限制。在 20 世纪 60 年代,噬菌体学家阐明了宿主限制和修饰现象的生化机制。该研究工作在 Me-selson 和 Yuan(1968)纯化得到了大肠杆菌 K12 的限制性内切酶时达到高峰。因为这个内切酶可以把未修饰的 DNA 切割成大的分离片段,人们认为它一定识别一个靶序列。从而提供了对 DNA 进行可控操作的前景。但不幸的是,K12 内切酶不具备人们希望的性质。虽然它确实是结合到一定的区域序列上,切割却在几千个碱基对以外“随机”发生的(Yuan 等,1980)。经过大量努力后,终于在1970 年取得了突破,人们发现了在流感嗜血杆菌(Haemophilusinfluenzae)中存在一种酶,其作用更加简单(Kelly & Smith,1970;Smith & W ilcox,1970),即这个酶可以识别双链 DNA 分子中的一个特定靶序列,并在该序列之内切断多聚核苷酸链,从而产生长度和序列一定的分离片段。突破性的进展始于 Hamilton Smith 的发现,他从嗜血流感细菌(Haemophilus influenzae)菌株 Rd中找到了一种限制性内切酶(Smith & Wilcox,1970),并阐明了它在噬菌体 T7 DNA 中切割的核苷酸序列(Kelly & Smith,1970)。这个酶现在命名为 Hind Ⅱ。嗜血流感细菌还具有另一个Ⅱ型的限制酶 Hind Ⅲ,而且含量很大。幸运的是,Hind Ⅲ不切割T7 DNA,因此 Hind Ⅱ制剂中可能混有的 Hind Ⅲ将不产生任何问题(Old 等,1975)。在发现 HindⅡ后不久,又分离到其他几个Ⅱ型的限制性内切酶,并分析了它们的性质,EcoRⅠ是其中最重要的一个(Hedgepeth 等,1972)。它们随即迅速用于最初的重组 DNA 实验中。

哈工大酶工程试题答案

年级2001 专业生物技术 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计30分) 1.酶工程 2.自杀性底物 3.别构酶 4.诱导酶 5.Mol催化活性 6.离子交换层析 7.固定化酶 8.修饰酶 9.非水酶学 10.模拟酶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计30分) 1.决定酶催化活性的因素有两个方面,一是,二是 。 2.求Km最常用的方法是。 3.多底物酶促反应的动力学机制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另一类是 。 4.可逆抑制作用可分为,,, 。 5.对生产酶的菌种来说,我们必须要考虑的条件有,一是看它是不是,二是能够利用廉价原料,发酵周期,产酶量,三是菌种不易,四是最好选用能产生酶的菌种,有利于酶的分离纯化,回收率高。 6.酶活力的测定方法可用反应法和反应法。 7.酶制剂有四种类型即酶制剂,酶制剂,酶制剂和 酶制剂。 8.通常酶的固定化方法有法,法,法, 法。 9.酶分子的体外改造包括酶的修饰和修饰。 10.模拟酶的两种类型是酶和酶。 11.抗体酶的制备方法有法和法。 三问答题(每题10分,共计40分) 1.固定化酶和游离酶相比,有何优缺点 2.写出三种分离纯化酶蛋白的方法,并简述其原理。 3.为什么酶制剂的生产主要以微生物为材料 4.下面是某人对酶测定的一些数据,据此求出该酶的最大反应速度和米氏常数。

10-6 10-6 10-5 10-5 10-5 10-4 10-4 10-2 酶工程试题(B) 一名词解释 1.抗体酶 2.酶反应器 3.模拟酶 4.产物抑制 5.稳定pH 6.产酶动力学 7.凝胶过滤 8.固定化酶 9.非水酶学 10.液体发酵法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计30分) 值增加,其抑制剂属于抑制剂,Km不变,其抑制剂属于抑制剂,Km 减小,其抑制剂属于抑制剂。 2.菌种培养一般采用的方法有培养法和培养法。 3.菌种的优劣是影响产酶发酵的主要因素,除此之外发酵条件对菌种产酶也有很大的影响,发酵条件一般包括,,,, 和等。 4.打破酶合成调节机制限制的方有,,。 5.酶生物合成的模式分是,,, 。 6.根据酶和蛋白质在稳定性上的差异而建立的纯化方法有法,法和 法 7. 通常酶的固定化方法有法,法,法, 法。 8. 酶分子的体外改造包括酶的修饰和修饰。 9.酶与抗体的重要区别在于酶能够结合并稳定化学反应的,从而降低了底物分子的,而抗体结合的抗原只是一个态分子,所以没有催化能力 三问答题(每题10分,共计40分) 1.在生产实践中,对产酶菌有何要求 2.对酶进行化学修饰时,应考虑哪些因素 3.列出用共价结合法对酶进行固定化时酶蛋白上可和载体结合的功能团 4.某酶的初提取液经过一次纯化后,经测定得到下列数据,试计算比活力,回收率及纯化 倍数。

酶与核酸测试题及答案

酶和核酸测试题及答案 1、称取25mg蛋白酶粉配制成25毫升酶溶液,从中取出0.1毫升酶液,以酪蛋白为底物,用Folin-酚比色法测定酶活力,得知每小时产生1500微克酪氨酸。另取2毫升酶液,用凯氏定氮法测得蛋白氮为0.2毫克(蛋白质中氮的含量比较固定:16%)。若以每分钟产生l 微克酪氨酸的酶量为1个活力单位计算。根据以上数据求:(a)1毫升酶液中所含蛋白质量及活力单位。(b)比活力。(c)1克酶制剂的总蛋白含量及总活力。 答:(a)0.625mg,250单位(b)400单位/mg (c)0.625g, 2.5×105单位 2、从肝细胞中提取的一种蛋白水解酶的粗提液300ml含有150mg蛋白质,总活力为360单位。经过一系列纯化步骤以后得到的4ml酶制品(含有0.08mg蛋白),总活力为288单位。整个纯化过程的收率是多少?纯化了多少倍? 答: 80%;1500倍。 3、新掰下的玉米的甜味是由于玉米粒中的糖浓度高。可是掰下的玉米贮存几天后就不那么甜了,因为50%糖已经转化为淀粉了。如果将新鲜玉米去掉外皮后浸入沸水几分钟,然后于冷水中冷却,储存在冰箱中可保持其甜味。这是什么道理? 答:采下的玉米在沸水中浸泡数分钟,可以使其中将糖转化成淀粉的酶基本失活,而后将玉米存放在冰箱中,可以使残存的酶处于一种低活性状态,从而保持了玉米的甜度。 4、双螺旋DNA一条链的碱基序列为(5ˊ)GCGCAATATTTCTCAAAATATTGCGC-3ˊ,写出它的互补链。该DNA片段中含有什么特殊类型的序列?该双链DNA有能力形成另外一种结构吗?答:(5ˊ)GCGCAATATTTTGAGAAATATTGCGC-3ˊ,含有回文序列;单链内可形成发卡结构;双链可形成十字结构。 5、有二个DNA样品,分别来自两种未确认的细菌,两种DNA样品中的腺嘌呤碱基含量分别占它们DNA总碱基的32%和17%。这两个DNA样品的腺嘌呤,鸟嘌呤,胞嘧啶和胸腺嘧啶的相对比例是多少?其中哪一种DNA是取自温泉(64℃)环境下的细菌,哪一种DNA是取自嗜热菌?答案的依据是什么? 答:一个DNA含量为32%A、32%T、18%G和18%C,另一个为17%A、17%T、33%G和33%C,均为双链DNA。前一种取自温泉的细菌,后一种取自嗜热菌,因为其G-C含量高,变性温度高因而在高温下更稳定。 6、与RNA分子相比,为什么DNA分子更适合用于贮存遗传信息? 答:因为DNA整个都是双链结构,但RNA或是单核苷酸链,或是具有局部双螺旋的单核苷酸链。双链结构使得生物体通过两条互补、反向平行的链精确地进行DNA复制。而RNA的结构作不到这一点。

第八章 核苷酸代谢

第八章核苷酸代谢 Nucleic metabolism 一、授课章节及主要内容: 第八章核苷酸代谢 二、授课对象: 临床医学、预防、法医(五年制)、临床医学(七年制) 三、授课学时 本章总学时数:2课时(每个课时为45分钟)。讲授安排如下: 第一学时:概述及第一节。 第二学时:第一节内容。第二节内容。 四、教学目的与要求 学习嘌呤和嘧啶核苷酸合成与分解代谢的途径及调节。 五、重点与难点 重点:核苷酸的生物学功能;嘌呤核苷酸从头合成的定义、细胞定位及嘌呤碱合成的元素来源;嘌呤核苷酸补救合成的定义及生理意义;脱氧核糖核苷酸的生成;6-巯基嘌呤的作用;嘌呤核苷酸分解代谢的产物。嘧啶核苷酸从头合成的定义、细胞定位及嘧啶碱合成的元素来源;UMP、CTP、TMP的合成途径;嘧啶核苷酸分解代谢的产物。 难点:IMP、AMP、GMP的合成及调节;嘧啶核苷酸的合成及调节。 六、教学方法及授课的大致安排 面授为主,讲授肝在物质代谢中的作用时以提问形式穿插部分相关内容的复习,每次课预留5分钟小结本次课掌握内容及预留复习题,全章结束后小结本章内容。 七、外语教授安排及主要外文专业词汇 de novo sythesis (从头合成途径)salvage pathway (补救合成途径) adenine phosphoribosyl transferase, APRT,(腺嘌呤磷酸核糖转移酶) hypoxanthine-guanine phosphoribosyl transferase,HGPRT)(次黄嘌呤-鸟嘌呤磷酸核糖转移酶)(adenosine kinase)(腺苷激酶) 6-meraptopurine,6-MP(6-巯基嘌呤)Aminopterin(氨蝶呤)methotrexate,MTX(甲氨蝶呤)

蛋白质的酶促降解

第八章蛋白质的酶促降解 生物体内的各种蛋白质经常处于动态更新之中,蛋白质的更新包括蛋白质的分解代谢和蛋白质的合成代谢;前者是指蛋白质分解为氨基酸及氨基酸继续分解为含氮的代谢产物、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共有20种,其共同点是均含氨基和羧基,不同点是它们的碳骨架各不相同,因此,脱去氨基后各个氨基酸的碳骨架的分解途径有所不同,这就是个别氨基酸的代谢,也可称之为氨基酸的特殊代谢。以上这些内容均属蛋白质分解代谢的范畴,并且由于这一过程是以氨基酸代谢为中心,故称为蛋白质分解和氨基酸代谢。这是本章的中心内容。此外,蛋白质的营养问题与饮食卫生和临床实践关系密切,亦在本章讨论。 第一节蛋白质的生理功能和营养作用 一、蛋白质和氨基酸的主要生理功能 维持组织的生长、更新和修补,此功能为蛋白质所特有,不能由糖或脂类代替。产生一些生理活性物质,包括胺类、神经递质、激素、嘌呤、嘧啶等。某些蛋白质具有特殊的生理功能,如血红蛋白运输氧,血浆中多种凝血因子参加血液凝固,肌肉中的肌动球蛋白与肌肉收缩有关。此外,酶、抗体、受体都是蛋白质。供给能量,每克蛋白质在体内氧化分解产生17.19kJ(4.1千卡)的能量,蛋白质的这种生理功能可由糖及脂类代替。一般情况下,蛋白质供给的能量占食物总供热量的10%~15%。 二、氮平衡(nitrogen balance)和蛋白质的需要量 体内蛋白质的代谢情况可以根据该实验来评价。蛋白质中氮的平均含量为16%, 食物中的含氮物质主要是蛋白质。故通过测定食物中氮的含量可以推算出其中的蛋白质含量。蛋白质在体内代谢后产生的含氮物质主要经尿、粪、汗排出。因此,测定每天从食物摄入的氮含量和每天排泄物(包括尿、粪、汗等)中的氮含量,可评价蛋白质在体内的代谢情况。 氮的总平衡:摄入氮 = 排出氮,见于正常成人。 氮的正平衡:摄入氮 > 排出氮,表示体内蛋白质的合成大于蛋白质的分解,见于儿童、孕妇及病后恢复期。

哈工大酶工程试题(A)答案

酶工程试题(A) 年级2001 专业生物技术 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计30分) 1.酶工程 2.自杀性底物 3.别构酶 4.诱导酶 5.Mol催化活性 6.离子交换层析 7.固定化酶 8.修饰酶 9.非水酶学 10.模拟酶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计30分) 1.决定酶催化活性的因素有两个方面,一是,二是 。 2.求Km最常用的方法是。 3.多底物酶促反应的动力学机制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另一类是 。 4.可逆抑制作用可分为,,, 。 5.对生产酶的菌种来说,我们必须要考虑的条件有,一是看它是不是,二是能够利用廉价原料,发酵周期,产酶量,三是菌种不易,四是最好选用能产生酶的菌种,有利于酶的分离纯化,回收率高。 6.酶活力的测定方法可用反应法和反应法。 7.酶制剂有四种类型即酶制剂,酶制剂,酶制剂和 酶制剂。 8.通常酶的固定化方法有法,法,法, 法。 9.酶分子的体外改造包括酶的修饰和修饰。 10.模拟酶的两种类型是酶和酶。 11.抗体酶的制备方法有法和法。 三问答题(每题10分,共计40分) 1.固定化酶和游离酶相比,有何优缺点? 2.写出三种分离纯化酶蛋白的方法,并简述其原理。 3.为什么酶制剂的生产主要以微生物为材料? 4.

酶工程试题(B) 一名词解释 1.抗体酶 2.酶反应器 3.模拟酶 4.产物抑制 5.稳定pH 6.产酶动力学 7.凝胶过滤 8.固定化酶 9.非水酶学 10.液体发酵法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计30分) 1.Km值增加,其抑制剂属于抑制剂,Km不变,其抑制剂属于抑制剂,Km减小,其抑制剂属于抑制剂。 2.菌种培养一般采用的方法有培养法和培养法。 3.菌种的优劣是影响产酶发酵的主要因素,除此之外发酵条件对菌种产酶也有很大的影响,发酵条件一般包括,,,, 和等。 4.打破酶合成调节机制限制的方有,,。 5.酶生物合成的模式分是,,, 。 6.根据酶和蛋白质在稳定性上的差异而建立的纯化方法有法,法和 法 7. 通常酶的固定化方法有法,法,法, 法。 8. 酶分子的体外改造包括酶的修饰和修饰。 9.酶与抗体的重要区别在于酶能够结合并稳定化学反应的,从而降低了底物分子的,而抗体结合的抗原只是一个态分子,所以没有催化能力 三问答题(每题10分,共计40分) 1.在生产实践中,对产酶菌有何要求? 2.对酶进行化学修饰时,应考虑哪些因素? 3.列出用共价结合法对酶进行固定化时酶蛋白上可和载体结合的功能团 4.某酶的初提取液经过一次纯化后,经测定得到下列数据,试计算比活力,回收率及纯化 倍数。 (A)答案及评分细则 一 1. 酶工程:又叫酶技术,是酶制剂的大规模生产和应用的技术。

生物化学试题 酶

第三章酶. 三、典型试题分析 1.一个酶作用于多种底物时,其天然底物的Km值应该是(1995年生 化考题) A.最大B.与其他底物相同C.最小 D.居中E.与K3相同 [答案] C 2. 下列关于酶的活性中心的叙述哪些是正确的(1996年生化考题) A.所有的酶都有活性中心 B. 所有的酶活性中心都含有辅酶 C. 酶的必需基团都位于活性中心之内 D. 所有抑制剂都作用于酶的活性中心 E. 所有酶的活性中心都含有金属离子 [答案] A 3. 乳酸脱氢酶经透析后,催化能力显著降低,其原因是(1997年生化考题) A. 酶蛋白变形 B. 失去辅酶 C. 酶含量减少 D. 环境PH值发生了改变 E. 以上都不是 [答案] B 4. 关于酶的化学修饰,错误的是 A. 酶以有活性(高活性),无活性(低活性)两种形式存在 B. 变构调节是快速调节,化学修饰不是快速调节 B.两种形式的转变有酶催化 D. 两种形式的转变由共价变化 E. 有放大效应 [答案] B 5. .测定酶活性时,在反应体系中,哪项叙述是正确的 A.作用物的浓度越高越好B.温育的时间越长越好 C.pH必须中性D.反应温度宜以3713为佳 E.有的酶需要加入激活剂 [答案] E 6.下列关于酶活性中心的叙述哪些是正确的(1999年生化试题) A.是由一条多肽链中若干相邻的氨基酸残基以线状排列而成 B.对于整个酶分子来说,只是酶的一小部分 C. 仅通过共价键与作用物结合D.多具三维结构 (答案] B和D 7.酶的变构调节 A.无共价键变化B.构象变化 C.作用物或代谢产物常是变构剂 D.酶动力学遵守米式方程 (答案) A、B和C

蛋白质的降解

第六章蛋白质的降解及其生物学意义 ?第一节蛋白质降解的概述 ?第二节参与蛋白质降解的酶类 ?第三节蛋白酶体-泛素系统及其功能 ?第四节蛋白质降解的生物学意义 蛋白质降解是生命的重要过程 ?维持细胞的稳态。 ?清除因突变、热或氧化胁迫造成的错误折叠的蛋白质,防止形成细胞内凝集。 ?及时终止不同生命时期调节蛋白的生物活性。 ?蛋白质的过度降解也是有害的,蛋白质的降解必须受到空间和时间上 蛋白质降解的体系 ?蛋白质消化分解为被机体吸收的营养物质。 ?研究蛋白质结构时,用蛋白酶降解肽链。 ?蛋白质新生肽链生物合成以及新生肽链折叠的过程中,质量的控制都与“次品”的降解有关。 ?蛋白质在行使功能时,很多调节控制都与肽键的断裂有关,如前肽的切除、无活性的前体蛋白质的激活等。 第一节蛋白质降解的概述 蛋白质的寿命 ?细胞内绝大多数蛋白质的降解是服从一级反应动力学。半衰期介于几十秒到百余天,大多数是70~80d。 ?哺乳动物细胞内各种蛋白质的平均周转率为1 ~2d。代谢过程中的关键酶以及处于分支点的酶寿命仅几分钟,有利于体内稳态在情况改变后快速建立。 –大鼠肝脏的鸟氨酸脱羧酶半衰期仅11min,是大鼠肝脏中降解最快的蛋白质。 –肌肉肌动蛋白和肌球蛋白的寿命约l~2w。 –血红蛋白的寿命超过一个月。 ?蛋白质的半衰期并不恒定,与细胞的生理状态密切相关。 蛋白质寿命的N端规则 ?N端规则:细胞质中蛋白质的寿命与肽链的N端氨基酸残基的性质有一定的关系。 ?N端的氨基酸残基为D、R、L、K和F的蛋白质,其半衰期只有2~3min。 ?N端的氨基酸残基为A、G、M和V的蛋白质,它们在原核细胞中的半衰期可超过10h,而在真核细胞中甚至可超过20h。 酿酒酵母蛋白质代谢特点 ?酿酒酵母中不稳定蛋白的N端氨基酸残基有12个:Asn(B)、Asp(D)、Glu(E)、Phe(F)、His(H)、Ile(I)、Leu(L)、Lys(K)、Arg(R)、Trp(W)、Tyr(Y)和Gln(Z)。 ?酵母中存在切除N端甲硫氨酸的氨肽酶,它作用的蛋白质底物的N端第二个氨基酸一定是N端规则中的氨基酸残基。 PEST假设 ?PEST(Pro-Glu-Ser-Thr)假设:认为含有序列为PEST肽段的蛋白质,在细胞质中很快被降解,在这个亲水的区域附近常有碱性残基。 ?PEST肽段的缺失,可以延长此突变蛋白质的寿命。 ?在22个快速降解的蛋白质中有20个是含有PEST序列。 ?在35个慢速降解的蛋白质中有32个不含PEST序列。 分泌到细胞外蛋白质的寿命 ?分泌到细胞外的蛋白质,它们的寿命都比较长,如胶原蛋白、眼睛中的晶体蛋白。

基因工程习题

基因工程习题及参考答案02 工具酶部分——限制性内切核酸酶 一、填空题 1.严格地说限制性内切核酸酶(restriction endonuclease)是指已被证明是的酶。 基因工程中把那些具有识别的内切核酸酶统称为限制性内切核酸酶。 2.年Luria 和Human 在T 偶数噬菌体对大肠杆菌感染实验中首次发现了细菌的现象。 3.1970 年,Smith 和Wilcox 从流感嗜血杆菌中分离到一种限制酶,能够特异性的切割DNA,这个酶后来被命名为,这是第一个分离到的Ⅱ类限制性内切核酸酶。4.通过比较用不同组合的限制性内切核酸酶处理某一特定基因区域所得到的不同大小的片段,可以构建显示该区域各限制性内切核酸酶切点相互位置的。5.Ⅱ类限制性内切核酸酶分子量较小.一般在20~40kDa,通常由亚基所组成。 它们的作用底物为双链DNA,极少数Ⅱ类酶也可作用于单链DNA,或DNA/RNA 杂合双链。这类酶的专一性强,它不仅对酶切点邻近的两个碱基有严格要求,而且对更远的碱基也有要求,因此,Ⅱ类酶既具有专一性,也具有专一性,一般在识别序列内切割。切割的方式有,产生末端的DNA 片段或的DNA片段。作用时需要作辅助因子,但不需要和。 6.完全的回文序列具有两个基本的特点,就是:(1) (2) 。 7.Ⅱ类限制性内切核酸酶一般识别个碱基,也有识别多序列的限制性内切核酸酶。 根据对限制性内切核酸酶识别序列的分析,限制性内切核酸酶识别序列具有倾向,即它们在识别序列中含量较高。 8.EcoK 是I 类限制性内切核酸酶,分子组成是α2 β2 γ,分子量300kDa。在这些亚基中,α亚基具有作用;β亚基具有的活性;γ亚基的作用则是。9.个体之间DNA 限制性片段长度的差异叫。 10.限制性内切核酸酶是按属名和种名相结合的原则命名的,第一个大写字母取自,第二、第三两个字母取自,第四个字母则用表示。11.限制性内切核酸酶Acy I 识别的序列是5’—GRCGYG-3’,其中R ,Y 。12.在酶切反应管加完各种反应物后,需要离心2 秒钟,其目的是和。13.部分酶切可采取的措施有:(1) (2) (3) 等。14.第一个分离的限制性内切核酸酶是;而第一个用于构建重组体的限制性内切核酸酶是。 15.限制性内切核酸酶BsuRI 和HaeⅢ的来源不同,但识别的序列都是,它们属于。 16.由于DNA 是由4 种碱基组成的,所以任何限制性内切核酸酶的切割频率的理论值应该是。 17.Sal I 和Not I 都是哺乳动物中识别序列稀有的酶,在哺乳动物基因组的5kb 片段中,找到NotI 切点的概率是。 18.部分酶切是指控制反应条件,使得酶在DNA 序列上的识别位点只有部分得到切割,它的理论依据是。

酶工程试题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本题共8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16分)。 1、固定化酶: 2、原生质体: 3、超滤: 4、酶的催化特性: 5、生物酶工程: 6、酶的必需基团和活性中心: 7、诱导与阻遏: 8、酶反应器: 二、填空题(本题共5个小题,每空2分,共24分). 1、酶的分类()()()。(三种即可) 2、酶活力是()的量度指标,酶的比活力是()的量度指标,酶转换数是()的量度指标。 3、微生物产酶模式可以分为同步合成型,()中期合成型,()四种。 4、酶的生产方法有(),生物合成法和化学合成法。 5、优良的产酶微生物所具备的条件:(1)()(2)()(3)()(写出三种即可)。 三、判断题(本题共10个小题,每空1.5分,共15分)。 1、酶是具有生物催化特性的特殊蛋白质。 2、酶活力是指在一定条件下酶所催化的反应速度,反应速度越大,意味着酶活力越高。 3、液体深层发酵是目前酶发酵生产的主要方式。 4、培养基中的碳源,其唯一作用是能够向细胞提供碳素化合物的营养物质。 5、在酶与底物、酶与竞争性抑制剂、酶与辅酶之间都是互配的分子对,在酶的亲和层析分离中,可把分子对中的任何一方作为固定相。 6、补料是指在发酵过程中补充添加一定量的营养物质,补料的时间一般以发酵前期为好。 7、酶固定化过程中,固定化的载体应是疏水的。 8、在酶的抽提过程,抽提液的 pH 应接近酶蛋白的等电点。 9、青霉素酰化酶不但能催化青霉素侧链的水解作用,而且也能催化逆反应。 10、亲和试剂又称活性部位指示试剂,这类修饰剂的结构类似于底物结构。 四、问答题(本题共5个小题,共45分)。 1、试述提高酶发酵产量的措施。(8 分,答出四点即可) 2、酶失活的因素?(8分) 3、酶的提取方法有哪些?(8分) 4、酶分子修饰的意义有哪些?(6分) 5、试简述酶分子的定向进化。(5分) 6、固定化酶和游离酶相比,有何优缺点?(10分,优缺点答五点即可) 答案 一、1、固定化酶:通过物理的或化学的方法,将酶固定在载体上,能使酶发挥催化作用的酶;2、原生质体:脱去细胞壁的植物、真菌或细菌细胞;3、超滤:超滤是采用中空纤维过滤新技术,配合三级预处理过滤清除自来水中杂质;4、酶的催化特性:①极高的催化效率②高度的专一性③酶活性的可调节性④酶的不稳定性5、生物酶工程:是指在基因水平上,对酶蛋白分子进行修饰、改造,改进酶蛋白的催化特性或酶蛋白的蛋白质特性等;6、酶的必需基团:指酶分子中与酶的活性密切相关的基团;活性中心:是与底物结合并催化反应的场所;7、酶合成的诱导是指加入某种物质使酶的合成开始或加速进行的过程;酶合成

生物化学核苷酸代谢试题(卷)与答案解析

【测试题】 一、名词解释 1.嘌呤核苷酸的补救合成 2.嘧啶核苷酸的从头合成 3.Lesch-Nyhan综合征 4.de novo synthesis of purine nucleotide 5.嘧啶核苷酸的补救合成 6.核苷酸合成的抗代谢物 7.feed-back regulation of nucleotide synthesis 二、填空题 8.嘧啶碱分解代谢的终产物是_______。 9.体内的脱氧核糖核苷酸是由各自相应的核糖核苷酸在水平上还原而成的,-酶催化此反应。 10.嘌呤核苷酸从头合成的原料是及等简单物质。 11.体内嘌呤核苷酸首先生成,然后再转变成和。 12.痛风症是生成过多而引起的。 13.核苷酸抗代谢物中,常用嘌呤类似物是____;常用嘧啶类似物是_____。 14.嘌呤核苷酸从头合成的调节酶是______和______。 15.在嘌呤核苷酸补救合成中HGPRT催化合成的核苷酸是____和____。 16.核苷酸抗代谢物中,叶酸类似物竞争性抑制______酶,从而抑制了______的生成。 17.别嘌呤醇是______的类似物,通过抑制_____酶,减少尿酸的生成。 18.由dUMP生成TMP时,其甲基来源于_____,催化脱氧胸苷转变成dTMP的酶是___ __,此酶在肿瘤组织中活性增强。 19.体内常见的两种环核苷酸是______和____。 20.核苷酸合成代谢调节的主要方式是____,其生理意义是____。 21.体内脱氧核苷酸是由_____直接还原而生成,催化此反应的酶是______酶。 22.氨基蝶呤(MTX)干扰核苷酸合成是因为其结构与_____相似,并抑制___ __酶,进而影响一碳单位代谢。 三、选择题 A型题 23.下列关于嘌呤核苷酸从头合成的叙述哪些是正确的? A.嘌呤环的氮原子均来自氨基酸的α氨基 B.合成过程中不会产生自由嘌呤碱 C.氨基甲酰磷酸为嘌呤环提供氨甲酰基 D.由IMP合成AMP和GMP均由ATP供能 E.次黄嘌呤鸟嘌呤磷酸核糖转移酶催化IMP转变成GMP 24.体内进行嘌呤核苷酸从头合成最主要的组织是 A.胸腺 B.小肠粘膜 C.肝 D.脾 E.骨髓 25.嘌呤核苷酸从头合成时首先生成的是 A.GMP B.AMP C.IMP D.ATP E.GTP 26.人体内嘌呤核苷酸分解代谢的主要终产物是 A.尿素 B.肌酸 C.肌酸酐 D.尿酸 E.β丙氨酸 27.胸腺嘧啶的甲基来自 A.N10-CHO FH4 B.N5,N10=CH-FH4 C.N5,N10-CH2-FH4 D.N5-CH3 FH4 E.N5-CH=NH FH4 28.嘧啶核苷酸生物合成途径的反馈抑制是由于控制了下列哪种酶的活性?

生物化学精彩试题酶

1 / 23 第三章酶. 三、典型试题分析 1.一个酶作用于多种底物时,其天然底物的Km值应该是(1995年生 化考题) A.最大B.与其他底物相同C.最小 D.居中E.与K3相同 [答案]C 2.下列关于酶的活性中心的叙述哪些是正确的(1996年生化考题) A.所有的酶都有活性中心 B.所有的酶活性中心都含有辅酶 C.酶的必需基团都位于活性中心之内 D.所有抑制剂都作用于酶的活性中心 E.所有酶的活性中心都含有金属离子 [答案]A 3.乳酸脱氢酶经透析后,催化能力显著降低,其原因是(1997年生化考题) A.酶蛋白变形 B.失去辅酶 C.酶含量减少 D.环境PH值发生了改变

E.以上都不是 2 / 23 [答案]B 4.关于酶的化学修饰,错误的是 A.酶以有活性(高活性),无活性(低活性)两种形式存在 B.变构调节是快速调节,化学修饰不是快速调节 B.两种形式的转变有酶催化 D.两种形式的转变由共价变化 E.有放大效应 [答案]B 5..测定酶活性时,在反应体系中,哪项叙述是正确的 A.作用物的浓度越高越好B.温育的时间越长越好 C.pH必须中性D.反应温度宜以3713为佳 E.有的酶需要加入激活剂 [答案]E 6.下列关于酶活性中心的叙述哪些是正确的(1999年生化试题) A.是由一条多肽链中若干相邻的氨基酸残基以线状排列而成B.对于整个酶分子来说,只是酶的一小部分 C.仅通过共价键与作用物结合D.多具三维结构 (答案]B和D 7.酶的变构调节 A.无共价键变化B.构象变化 C.作用物或代谢产物常是变构剂

3 / 23 D.酶动力学遵守米式方程 (答案)A、B和C 8.酶原之所以没有活性是因为(2000年生化试题) A.酶蛋白肽链合成不完全B.缺乏辅酶或辅基 C.活性中心未形成或未暴露 D.酶原是已经变性的蛋白质 E.酶原是普通的蛋白质 [答案]C 四、测试题 (一)A型题 1,下列对酶的叙述,哪一项是正确的? A.所有的蛋白质都是酶B,所有的酶均以有机化合物作为底物 C.所有的酶均需特异的辅助因子 D.所有的酶对其底物都是有绝对特异性 E.少数RNA具有酶一样的催化活性 2.在常温常压及中性pH条件下,酶比一般催化剂的效率可高A.10~102倍B.102~104倍巳104~108倍 D.108~1012倍E.1020倍以上 3.以下哪项不是酶的特点 A.多数酶是细胞制造的蛋白质 4 / 23 B.易受pH,温度等外界因素的影响

酶工程-期末试题

酶工程期末考试试题(A) 一名词解释:( 每小题3分共30分) 1 酶催化的专一性:绝对专一性和相对专一性; 2 酶催化的邻近效应、定向效应:底物彼此靠近、活性中心浓度增大、底物与结合部位按有利于催化反应的方向定位; 3 Kcat:催化常数,即在最适条件下,没摩尔酶每分钟所转化的底物摩尔数; 4 酶活力:酶催化活力,用酶催化反应速度表示; 5 酶催化周期:每mole酶蛋白催化每mole底物所需要的时间; 6 Ks盐析和β盐析 Ks盐析:即蛋白质溶液的pH值和温度固定不变,改变溶液的盐浓度(离子强度),以达到沉淀蛋白的作用;此法常用的盐是硫酸铵。 β盐析法:是在一定的离子强度下,改变溶液的pH值和温度,以达到蛋白沉淀的目的。 7 离子交换剂:离子交换剂是借酯化、氧化或醚化等化学反应,在琼脂糖、纤维素或凝胶分子上某些极性基团,通过极性基团的静电吸附作用,对极性大分子进行分离。按离子交换剂上的活性基团的性质不同,可分为阳离子交换剂和阴离子交换剂两种。 8 生物酶工程:是指在基因水平上,对酶蛋白分子进行修饰、改造,改进酶蛋白的催化特性或酶蛋白的蛋白质特性等。 本章主要介绍核酶、进化酶、杂合酶和抗体酶的有关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识。 9 酶分子的定向进化: 是指在分子水平上,人为地创造特殊的进化条件,模拟自然进化机制(随机突变、基因重组和自然选择),对酶基因进行改造,并进行定向选择,筛选出所需性质的酶蛋白。10 核酶:化学本质是核酸的酶,包括核酶和脱氧核酶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 20分) ⑴按催化反应类型分,将酶分成6个大类,它们的名称及其代码分别是氧化还原酶、转移酶、水解酶、裂合酶、异构酶、连接酶; ⑵根据葡聚糖凝胶的交联度不同,软胶包括 G75 、 G100 、 G150 、 G200 ; ⑶酶固定化方法有吸附法、交联法、吸附交联法、共价结合法、微胶囊法; ⑷酶蛋白化学修饰的方法包括金属离子置换、大分子结合、肽链有限水解、 氨基酸置换、侧链基团修饰;

核酸练习题及答案

核酸专题练习 1.下列有关核酸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核酸的分类是依据所含的含氮碱基是T还是U B. 核酸的基本单位是脱氧核苷酸 C. 鱼体内的遗传物质彻底水解后可得到脱氧核糖、磷酸和含氮碱基 D. 除病毒外,一切生物都具有核酸 2.(济宁市2011)2009年春夏之交,甲型H1N1流感病毒大流行引起世界各国的关注。甲学者将甲型HlNl流感病毒的遗传物质彻底水解后得到了A、B、C三种化合物,乙学者将T2噬菌体的遗传物质彻底水解后得到了A、B、D三种化合物。你认为C、D两种化合物分别指的是() A.尿嘧啶、胸腺嘧啶B.胸腺嘧啶、尿嘧啶 C.核糖、脱氧核糖D.尿嘧啶、腺嘌呤 3. 已知某核酸的碱基构成是A+G/T+C=1.5,则该核酸分子是( ) A、双链DNA B、单链DNA C、双链RNA D单链RNA 4.下列关于核酸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DNA和RNA中的五碳糖相同 B.组成DNA与ATP的元素种类不同 C. T2噬苗体的遗传信息贮存在RNA中 D.双链DNA分子中嘌呤数等于嘧啶数 5.在实验室培养蛙受精卵时,在培养液中加入一种小分子“3H化合物”。一段时间后,用放射自显影技术检测发现放射发现放射性物质集中于蛙胚细胞的细胞核和线粒体中。由此判断“3H化合物”可能是( ) A.DNA B.RNA C.胞嘧啶脱氧核苷酸D.尿嘧啶核苷酸 6. 1981年底,我国科学家人工合成了酵母丙氨酸转移核糖核酸,标志着我国具有人工合成核酸的能力。下列各试管通过人工合成产物,叙述不正确的是( ) A.①④,②③产物分别相同 B.①④,②③生理过程不同 C.①②③④的进行都需要模版、原料、能量和酶 D.每个生物都必须要进行①②③④所有生理过程 7. 对下列图式,正确的说法有 ( ) ①图式中的过程可能需要逆转录酶②图式中的过程可能需要RNA聚合酶③图式中共

生物化学复习题_第八章 核苷酸代谢

生物化学复习题_第八章核苷酸代谢 时间:2013-01-05 22:32来源:https://www.doczj.com/doc/8410897656.html, 作者:生物界 第八章核苷酸代谢 ?名词解释 1.核苷酸合成的抗代谢物 2.feed-back regulation of nucleotide synthesis 3.de novo synthesis of purine nucleotide 4.嘧啶核苷酸的补救合成 ?填空 1. 在嘌呤核苷酸补救合成中HGPRT催化合成的核苷酸是_______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_______。 2. 核苷酸抗代谢物中,常用嘌呤类似物是;常用嘧啶类似物是。 3. 嘌呤核苷酸从头合成的调节酶是和。 4. 氨基碟呤(MTX)干扰核苷酸合成是因为其结构与相似,并抑 制酶,进而影响一碳单位的代谢。 5. 核苷酸合成代谢调节的主要方式是,其生理意义 是。 6. 体内脱氧核苷酸是由直接还原而生成,催化此反应的酶 是酶。 7. 核苷酸抗代谢物中,常用嘌呤类似物是;常用嘧啶类似物是。 ?问答 试讨论各类核苷酸抗代谢物的作用原理。 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 指某些嘌呤、嘧啶、叶酸以及某些氨基酸类似物具有通过竞争性抑制或者以假乱真等方式干扰或阻断核苷酸的正常合成代谢,从而进一步抑制核酸、蛋白质合成以及细胞增殖的作用,即为核苷酸合成的抗代谢作用。 2. 核苷酸合成的反馈调节,指核苷酸合成过程中,反应产物对反应过程中某些调节酶的抑制作用,反馈调节一方面使核苷酸合成能够适应机体的需要,同时又不会合成过多,以节省营养物质和能量的消耗。 3. 嘌呤核苷酸从头合成,是指由磷酸核糖、甘氨酸、天冬氨酸、谷氨酰胺、一碳单位及CO 2等简单物质为原料,经过多步酶促反应合成嘌呤核苷酸的过程。 4. 指利用体内游离的嘧啶碱基或嘧啶核苷为原料,经过嘧啶磷酸核糖转移酶或嘧啶核苷酸酶等简单反应合成嘧啶核苷酸的过程,又称为从重新利用途径。 二、填空

蛋白质的酶促降解与氨基酸代谢

第十章蛋白质的酶促降解和氨基酸代谢 第一节蛋白质的酶促降解 生物体内的蛋白质是经常处于动态的变化之中,一方面在不断地合成,另一方面又在不断地分解。例如,当种子萌发时,蛋白质发生强烈的水解,将胚乳或子叶中的储藏蛋白质分解,形成氨基酸和其他简单含氮化合物,供幼苗形成组织时用。在植物衰老时,蛋白质的分解亦很强烈,将营养器官的蛋白质分解成含氮化合物,转移到繁殖器官中,供幼胚及种子的形成之所需。 蛋白质的分解对机体生命代谢的意义并不亚于蛋白质的合成。植物体为了进行正常的生长和发育,为了适应外界条件的变化,必须经常不断地形成具有不同结构与功能的各种蛋白质。因此,早期合成的蛋白质在完成其功能之后不可避免地要分解,其分解产物将作为合成新性质蛋白质的原料。 蛋白质的分解是在蛋白(水解)酶催化下进行的,蛋白水解酶存在于植物所有的细胞与组织中。大量蛋白酶已被人们从植物种子、果实的生长器官中分离出来并进行了研究,如番木瓜汁液中的木瓜蛋白酶,菠萝茎和果实中的菠萝蛋白酶,花生种子中的花生仁蛋白酶,豌豆种子中的豌豆蛋白酶,小麦、大麦、燕麦籽粒中的相应蛋白酶。其中许多酶已制成结晶。 蛋白水解酶可分为内肽酶(肽链内切酶)和端肽酶(肽链端解酶)两大类。 (1)蛋白酶的种类和专一性蛋白酶即内肽酶(endopeptidase),水解蛋白质和多肽链内部的肽键,形成各种短肽。蛋白酶具有底物专一性,不能水解所有肽键,只能对特定 图9-1 几种蛋白酶的专一性 的肽键发生作用。如木瓜蛋白酶只能作用于由碱性氨基酸以及含脂肪侧链和芳香侧链的氨基酸所形成的肽键。几种蛋白水解酶的专一性见图9-1、表9-1。

蛋白酶按基催化机理又可分为四类见表9-2。 表9-2中所列的木瓜蛋白酶、菠萝蛋白酶及无花果蛋白酶的活性中心均含有半胱氨酸,因此能被HCN ,H 2S 、半胱氨酸等还原剂所活化,而被H 2O 2等氧化剂及重金属离子所抑制。其余蛋白酶存在于大豆、菜豆、大麻、玉米、高粱的种子中。这些酶的性质与广泛分布的动物蛋白酶——胰蛋白酶和胃蛋白酶等有很多共同之处。 (2)肽酶的种类和专一性 端肽酶又称为肽酶(exopeptidase ),从肽链的一端开始水解,将氨基酸一个一个地从多肽链上切下来。肽酶根据其作用性质不同可分为氨肽酶、羧肽酶和二肽酶。氨肽酶从肽链的氨基末端开始水解肽链;羧肽酶从肽链的羧基末端开始水解肽链(见表9-1、图9-1);二肽酶的底物为二肽,将二肽水解成单个氨基酸。肽酶又可分为六类,见表9-3。 3.蛋白质的酶促降解 在内肽酶、羧肽酶、氨肽酶与二肽酶的共同作用下,蛋白质水解成蛋白眎、胨、多肽,最后完全分解成氨基酸,即 蛋白质??→?内肽酶眎、胨、??→?内肽酶多肽??→?端肽酶 氨基酸 这些氨基酸可以转移到蛋白质合成的地方用作合成新蛋白质的原料,也可以经脱氨作用形成氨和有机酸,或参加其他反应。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