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8_2019学年七年级科学下册第1章代代相传的生命第5节植物生殖方式的多样性(2)教案(新版)浙教版

2018_2019学年七年级科学下册第1章代代相传的生命第5节植物生殖方式的多样性(2)教案(新版)浙教版

2018_2019学年七年级科学下册第1章代代相传的生命第5节植物生殖方式的多样性(2)教案(新版)浙教版
2018_2019学年七年级科学下册第1章代代相传的生命第5节植物生殖方式的多样性(2)教案(新版)浙教版

植物生殖方式的多样性

第八章 植物的生殖生理

第八章植物的生殖生理 一、名词解释 1.光周期诱导 2.光周期现象 3.临界夜长 4.临界日长 5.春化处理 二、填空 1.光周期诱导中暗期更重要的结论是通过___________和_________实验得来的 2.大豆是________植物,北方地区的大豆在北京种植时,开花期要比北方地区_______;而南方地区的大豆在北方地区种 植时,开花期要来的______些。 3.光周期诱导中,三个最主要的因素是:___、____和___。 (暗期长度,激素,营养,温度) 4.短日植物南种北引生育期______________;长日植物北种南引应该引_______品种;冬小麦到海南岛种植应进行 _________。 5.植物春化作用感受低温的部位是______;光周期诱导中,植物感受光周期的部位是_____。

6.植物光周期的反应类型主要有3种: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7.光敏色素的生理活性形式是()。 A.Pfr B. Pr C. x D. Pfr.x 8.在日照长度大于临界日长的条件下才能开花的植物称为: (2009联考) A 长日植物 B 短日植物 C 日中性植物 D 中日性植物 9.低温对植物成花的诱导作用称为:(2009联考) A 低温胁迫 B 春化作用 C 抗寒锻炼 D 温周期现象 10. 植物成花诱导过程中,感受低温和光周期的部位分别是(2009联考) A 茎尖、茎尖 B 叶片、茎尖 C 茎尖、叶片 D 叶片、茎尖 三、问答 1、要使菊花提前开花,应该采取什么措施?(6分) 2、在光合作用、向光性和光周期现象中,各有哪些色素参 加反应,各起什么作用?(光合作用:叶绿素a、b,胡萝卜素、叶黄素等,它们吸收的光分别为:--------- .向光性:光敏素,隐花色素,蓝光最有效;光周期现象:光敏素,Pfr和Pr,分别吸收―――) 3、如何运用植物春化作用和光周期诱导指导农业生产 中?

七年级科学下册 第1章 第4节 植物的一生教案 浙教版

第四节植物的一生 教学目标: 1.知道种子的主要结构。 2.知道有胚乳种子和无胚乳种子的区别,单子叶植物种子和双子叶植物种子的区别。 3.知道种子萌发的条件和基本过程。 4.了解芽发育的情况和顶芽与侧芽的生长过程。 5.知道花的主要结构。 6.知道果实和种子形成的大致情况。 7.能根据植物的一生,描述植物的生命周期。 教学重点:种子的结构; 教学难点:如何进行探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方面: ⑴识记双子叶植物和单子叶植物种子的结构以及各部分的功能,单、双子叶植物种子的异同点。 ⑵识记双子叶植物和单子叶植物的概念; ⑶识记种子的成分。 2.能力方面: ⑴初步学会解剖和观察双子叶植物种子和单子叶植物种子; ⑵通过设计表格,列表比较单、双子叶植物种子的区别,培养学生处理加工信息能力、归纳总 结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 ⑶探究种子的成分,掌握定性实验的一般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操作能力、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⑷通过单、双子叶植物种子萌发过程的实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初步设计实验的能力、观 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3.思想情感方面: ⑴通过学习种子的结构,向学生渗透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观点。 ⑵通过探究种子的成分,向学生渗透事物的个性和共性统一的观点。 ⑶通过课上及课下实验,培养学生的创新人格和科学素质。 教学重点:解剖和观察双子叶植物种子和单子叶植物种子,识记单、双子叶植物种子的结构及各 部分的功能 教学过程备注 1.提问引入:叫学生提与“种子”有关的问题。 2.学生列举: 1)一粒小小的种子为什么能长成一株新的植物体? 2)不同的种子的形状为什么不同? 3)不同的种子的大小为什么不同? 4)不同的种子的颜色为什么不同? 3.小结板书:通过学生提问使学生认识到种子的多样性,知道不同种子的形状、大小和 颜色各不相同。然后提出:不同种子的结构是否也不同呢?并板书:一、种子的结构 4.学生实验:关于观察菜豆种子的实验。

植物的无性生殖讲课教案

植物的无性生殖

1.7植物的无性生殖课型:新授 编制日期:2012.10.08 使用日期:2012.10.09 主备人:审核人:【学习目标】 1、区别无性生殖与有性生殖;说出什么是营养繁殖并列举常见 现象 2、说明嫁接成功的关键;描述植物组织培养的过程 3、尝试完成一种植物的扦插、嫁接或压条繁殖 学习重点:植物的无性生殖的概念特点和应用 组织培养的操作与原理 【教学方法】自主合作 【学前准备】 准备插图和扦插植物 【课前延伸】 一、植物的营养繁殖 1、营养繁殖概念:植物用、、等营养器官进行繁殖的方式。 2、营养繁殖方法:常见的方法有、和 三种。(1)扦插概念:取一段带的枝条,插入湿润的土壤中,在适宜的条件下,枝条发育成新个体。举例:等。 (2)嫁接概念:把一段植物的或,接在另一个植物体上,使两者长成完整的植物体。方式: 和两种。嫁接成活的关键:和紧密结合在一起。举例:等植物。(3)压条概念:把枝条中部的剥去半圈,埋在土壤中并固定,发育成新个体后,再与分离。举例:等扦插不易成活的植物。 二、小结:在生产实践中,人们经常采用的扦插、嫁接、压条等营养繁殖是最常见的一种_________方式。无性生殖概念:不需要的结合,由直接产生 的生殖方式。 三、植物的组织培养 1、概念:在无菌条件下,将植物的、或等切成小块,培养在特制的培养基上,通过细胞的 和,使它逐渐发育成完整的植物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优点:实现植物繁殖的工厂化生产,短时间内地培育所需植物新个体,防止的危害,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课内探究】 一、导入新课 17世纪,意大利曾经发生过一件轰动欧洲的“怪事”:佛罗伦萨有一颗橘树,所结果实一半是柠檬,一半是橘子。这种奇怪的橘树引起了当时英国皇家学会的重视,但科学家对这一现象也提不出令人信服的解释。直到1927年这一疑团才被揭开。原来是有人利用植物的无性生殖原理而进行的“移花接木”。导出今天的新课----植物的无性生殖(板书) 【探究过程】 1、无性生殖和有性生殖的区别。 2、扦插应选什么样的枝条,选插的角度,切面怎样处理。 3、红红去外婆家采摘草莓后,想在自己家种草莓,你认为红红应该怎么做呢? 4、爷爷家只有一棵桃树,可小亮特别爱吃桃子,他想从春到秋都能从这棵桃树上吃到新鲜的桃子。爷爷帮小亮实现了这个愿望,你知道爷爷是怎么作的吗? 【达标检测】 1、“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阴”,在此俗语中,柳树的繁殖方式是() A、扦插 B、芽接 C、枝接 D、压条 2、一枝原来开红花的碧桃树嫁接到开白花的碧桃树上,新嫁接的枝条将来开花的颜色是() A、红色B、白色C、粉红色D、红色和白色 3、无性生殖与有性生殖的本质区别是() A、能否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 B、能否进行细胞分裂 C、能否形成生殖细胞 D、有无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 4、常用栽种蒜瓣的方法来繁殖大蒜,这与下列那种生物的繁殖方式相同() A、小麦种子发芽 B、黄豆发芽 C、扦插的柳枝发芽 D、蚕豆种子发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七节植物的无性生殖导学案

第七节植物的无性生殖 【学习目标】 1.区别无性生殖与有性生殖;举例说出什么是营养繁殖;列举常见的营养繁殖现象;说明嫁接成功的关键;描述植物组织培养的过程。 2.尝试完成一种植物的扦插、嫁接或压条繁殖。 3.通过比较两大类生殖方式的特点,辩证地认识生命现象;关注无性生殖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问题导学】 探点一植物的营养生殖 一、自主探究 阅读课本33—34页,并观察图片,回答下列问题: 1.甘薯、草莓、落叶生根分别是如何产生新个体的? 2.什么是营养生殖? 3.你所知道的植物营养生殖的例子还有哪些? 4.什么是无性生殖? 5.什么是有性生殖?试举一例。 6.无性生殖与有性生殖的本质区别是什么? 7.常见的营养生殖的方式有、和等。 8.什么是扦插?扦插时,枝条下部长出的根是。哪些植物通常用扦插的方法繁殖后代? 阅读课本第35页,并观察图片,回答下列问题: 2.什么是嫁接?嫁接可以分为和,什么是接穗?什么是砧木?嫁接成功的关键是 什么?哪些植物通常用嫁接的方法繁殖后代? 3.什么是压条?哪些植物通常用嫁接的方法繁殖后代? 探点二植物的组织培养 一、自主学习 阅读课本第36页,回答下列问题: 1.无性生殖的优点是什么? 2.什么是组织培养? 3.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有什么优势? 【归纳整理】 【反馈检测】 第一关我夯基、我达标 1.园艺师将一株野生的菊花培育成具有多种颜色的“塔菊”,采用的技术是 ( ) A.扦插 B.种子繁殖 C.压条 D.嫁接 2.“无心插柳柳成荫”是说柳树能进行 ( ) A. 嫁接繁殖 B. 扦插繁殖 C. 有性生殖 D. 压条繁殖 3.利用根、茎、叶等营养器官繁殖的最大优点是 ( ) A.速度较快 B. 降低成本 C. 较易培养D. 保持亲代优良性状 4.植物园引进了一批稀有花卉,技术人员想在短时间内将其大量繁殖,比较理想的方法是( ) A. 种子繁殖 B. 组织培养 C. 扦插 D. 压条 第二关我综合、我提高 5.无性生殖与有性生殖的最大区别是 ( ) A.是否产生生殖细胞B. 生殖细胞是否结合 C. 后代是否有性别区别 D. 是否用茎繁殖 6.毛桃味酸,水蜜桃味甜,用毛桃植株作砧木,用水蜜桃的枝条作接穗,将来结出的果实味道是 ( ) A.甜 B.酸 C.酸甜知半 D.不确定 7.下列植物的繁殖方式中,属于有性繁殖的是 ( ) A.用柳树的枝进行繁殖 B.用水稻的种子进行繁殖 C.用马铃薯的茎进行繁殖 D.用椒草的叶进行繁殖 8.右图是某果树芽接步骤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图中①表示__ __,②表示__ ____。 (2)嫁接可以分为__ ____和__ __两种情况, 嫁接可以用来繁殖优良品种。 (3)嫁接时使①与②的_ _紧密结合,以确保 嫁接成功。

8第八章 植物的生殖生理自测试题参考答案

第八章植物的生殖生理复习题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幼年期(juvenility,juvenile stage):通常将植物达到花熟状态之前的营养生长时期称为幼年期。 2、花熟状态(ripeness to flower state):植物开花之前必须达到的生理状态称为花熟状态。 3、春化作用(vernalization):低温诱导促使植物开花的作用叫春化作用。如冬小麦、胡萝卜、白菜、甜菜等植物的开花都需要经过春化作用。 4、春化处理(vernalization):对萌动的种子或幼苗进行人为的低温处理,使之完成春化作用促进成花的措施称为春化处理。 5、去春化作用(devernalization):在植物春化过程结束之前,将植物放到高温条件下生长,低温的效果会被减弱或消除,这种由于高温解除春化作用的现象称为去春化作用。 6、再春化作用(revernalization):去春化的植物再度被低温恢复春化的现象称为再春化作用。 7、春化素(vernalin):在春化过程中植株中形成的某种开花刺激物质,称为春化素。 8、光周期(photoperiod):自然界一昼夜间的光暗交替,即白天和黑夜的相对长度称为光周期。 9、光周期现象(photoperiodism):昼夜的相对长度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叫做光周期现象。如植物成花的光周期现象。 10、长日植物(long-day plant, LDP):在昼夜周期中日照长度长于某一临界值时才能成花的植物。如延长光照或在暗期短期照光可促进或提早开花。如天仙子、小麦等。 11、短日植物(short-day plant, SDP):在昼夜周期中日照长度短于某一临界值时才能成花的植物。如适当延长黑暗或缩短光照可促进或提早开花。如菊花、苍耳、晚稻等。 12、日中性植物(day-neutral plant, DNP):成花对日照长度不敏感,只要其它条件满足,在任何日照长度下都能开花的植物。如月季,黄瓜等。 13、中日性植物(intermediate-day plant, IDP):只有在某一定中等长度的日照条件下才能开花,而在较长或较短日照下均保持营养生长状态的植物,如甘蔗要求11.5~12.5h日照。 14、双重日长植物(dual day-length plant):在花诱导和花形成的这两个过程中对日照长度的要求有所不同的一类植物。如风铃草、夜香树等。 15、长-短日植物(long-short day plant):这类植物的花诱导要求长日照而花形成要求短日照的双重日照条件,如大叶落地生根、芦荟、夜香树等。 16、短-长日植物(short-long day plant):这类植物的花诱导要求短日照而花形成要求长日照的双重日照条件,如风铃草、鸭茅、瓦松、白三叶草等。 17、长夜植物(Long-night plant)和短夜植物(short -night plant):由于临界暗期比临界日长对诱导植物成花更为重要,所以说短日植物实际上是长夜植物;长日植物实际上是短夜植物。 18、临界日长(critical day length):昼夜周期中,引起长日植物成花的最短日照长度或引起短日植物成花的最长日照长度。如长日植物天仙子的临界日

八年级生物上册第一章第七节《植物的无性生殖》教案(新版)济南版

《植物的无性生殖》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列举一些常见的无性生殖现象,区别无性生殖和有性生殖。 (2)列举常见的营养繁殖现象,明确营养繁殖的概念。 (3)了解组织培养的意义、原理和在实践上的应用。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习植物的生殖方式,能够对生物界的一些现象作出科学的解释,初步培养观察、比较分 析、总结和应用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了解无性生殖在生产上的应用,认识到生物学知识不仅是生产实践的基础,而且随着生产实践的不断深入,会变得更加丰富和产生极大的研究价值。 【教学重点】 植物的营养繁殖的概念、特点和应用。 【教学难点】 植物组织培养的操作与原理。 【教学方法】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课前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 学生:课前预习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7世纪,意大利曾经发生过一件轰动欧洲的“怪事”:佛罗伦萨有一棵橘树,所结的果实一半 是柠檬,一半是橘子。这棵奇怪的橘树引起了当时的英国皇家学会的重视,但是当时的科学家对这一现象却不能作出令人信服的解释。直到1927年,这一困扰人们250多年的疑团才被揭开。原来这是有人对橘树进行了“移花接木”。这是怎么一回事呢?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植物的世界,去看看植 物神奇的生殖方式吧! 二、问题引导,探究质疑 (一)植物的营养繁殖 1. 有性生殖

(1)你见过大豆、花生是通过哪种方式产生新个体的吗? 课件展示:花生、大豆图片 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储备分析、讨论,教师鼓励学生畅所欲言: 通过种子产生新个体。 (2)大豆、花生由一粒小小的种子发育而成的,我们把这种繁殖后代的方式是什么?什么是有 性生殖? 课件展示:被子植物的生殖过程 小结:大豆、花生等通过果实中的种子来繁殖后代,而种子中的胚是由两性生殖细胞(精子、卵 细胞)结合形成的受精卵发育来的。 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我们称为有性生殖。所以说,有性生殖的后代具有双亲的遗传特性。 2.无性生殖——营养繁殖 (过渡)像大豆、花生等用种子来繁殖新个体的方式叫有性生殖。那么,像马铃薯这类的植物, 其繁殖方式是什么呢? (1)课件展示:几种植物的营养繁殖,思考: 这些植物的生殖方式有什么共性? 学生观察图片,讨论、分析、反馈: 甘薯——根马铃薯——茎草莓——茎落地生根——叶 它们都是由母体(根、茎、叶)直接产生新个体,没有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 (2)这种生殖方式你能给它取个名字吗? 这种生殖方式叫无性生殖。 (3)你还知道哪些类似的事例? 学生列举,教师点拨 课件展示:秋海棠——叶;椒草——叶;姜——茎月季——茎;山药——根香椿——根等小结:植物用根、茎、叶等营养器官进行繁殖的方式叫做营养繁殖。营养繁殖是一种最常见的无 性生殖方式。 (4)营养繁殖与种子繁殖有什么本质的区别? 学生讨论、分析,师生达成共识: 种子繁殖: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结合成受精卵,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 营养繁殖: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植物体的营养器官直接产生新个体的过程。 (二)营养繁殖的方法 (过渡)课件展示:扦插嫁接图片。你知道无性生殖在农业、园艺等方面的应用吗?我们接

八年级生物上册 4.1.7《植物的无性生殖》导学案(新版)济南版

第七节植物的无性生殖 【课前检测】 1、杨树的茎可逐年加粗,是与茎的()有关。 A.树皮 B. 韧皮部 C. 形成层 D. 木质部 2、茎中输导有机物的结构是(),输导水和无机盐的结构是() A.髓 B.导管 C.筛管 D.树皮 3、对下图所示枝条和枝芽结构的叙述,错误的是() A.从芽的着生位置划分,a为顶芽,b、c为侧芽 B.枝条d的不断伸长,来自于枝芽中2的不断伸展 C.着生在叶腋处的结构有b、c D.芽b的长势强于芽c的长势 【学习目标】 1、区别无性生殖与有性生殖;举例说出什么是营养繁殖;列举常见的营养繁殖现象;说明嫁接成功的关键;描述植物组织培养的过程。 2、尝试完成一种植物的扦插、嫁接或压条繁殖。 探点一植物的营养生殖 一、自主学习 观察课本39—40页“植物的营养繁殖”的图片,回答下列问题: 1、什么是营养繁殖?(讨论并回答) 2、什么是有性生殖?什么是无性生殖? (1)有性生殖: (2)无性生殖: 3、无性生殖与有性生殖的本质区别是什么?

二、自主学习 阅读课本第40—42页,回答下列问题: 1、常见的营养生殖的方式有、和等。 2、扦插:扦插时,选择生长旺盛,带的枝条剪成茎段。把茎段上端切口切成面,下端切口削成面。通过扦插方式进行繁殖的植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嫁接:嫁接分为和两种方式。嫁接成功的关键是:______________ 。通过嫁接方式进行繁殖的植物有 ______ 。 4、压条:把枝条中部树皮剥去,埋入土壤中,让枝条顶端露出地面。通过压条方式进行繁殖的植物有 _。 探点二植物的组织培养 一、自主学习 阅读课本第42—44页,回答下列问题: 1、无性生殖的优点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什么是组织培养? 组织培养指:在 __ 条件下,将植物的切成小块,培养在特制的__ 上,通过细胞的,使它逐渐发育成完整的植物体。 3、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优点有哪些?(讨论并回答) 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

七年级科学下册(浙教版)教学设计:植物的一生教案

《植物的一生3》教案 课型:新授课 课时:一课时 备课人:莫美雅 【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目标(科学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直观形象的多媒体画面(或是图片),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鼓励学生利用手上的工具或是实物,通过观察、猜测、动手实验、小组讨论等方法认识花的完整结构 科学知识与技能目标: 1、知道花的结构 2、知道果实和种子形成的大致情况 3、能描述植物的生命周期 科学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通过学习花的结构,向学生渗透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观点 2、激发学生探究大自然中生物的兴趣,培养学生小组合作的意识和团队精神 科学、技术、社会、环境目标: 结合果实和种子的形成,介绍我国农业科学工作者在培育新品种方面的贡献,进行生物科学价值观的教育。 【教材分析与学情分析】 教材分析:《植物的一生》节选自浙教版初中科学七年级下第一章第四节,主要内容为介绍植物的生长周期。这是学生在学习了动物的生长周期内容之后,对植物的生长周期进行探究。同时也为接下来学习相关的内容等提供了必要的知识储备,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这样的安排顺序,体现了教材的内在逻辑和学生认知规律的统一性。 学情分析:从知识的掌握上看,学生对“生长周期”这个概念并不陌生,已经有一定的知识积累。依据生活经验粗略了解到植物的一生由那几个环节,但是并不明确。 从年龄上看,七年级学生乐于探索生活中的各种现象,具有较强的求知欲和观察能力,有一定的独立思考能力,所以完全有能力进行粗浅的科学探究活动。 【教学重点与教学难点】 教学重点: 1、花的结构 2、植物的生命周期 教学难点: 花的主要结构及其与果实、种子间的关系

七年级科学上册常见的植物教案

最新2020-2021学年秋季七年级科学上册 课题:常见的植物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说出种子植物与没有种子植物的主要区别 2、说出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的区别及相关的代表植物的名称 3、说出蕨类植物、苔藓植物和藻类植物的主要区别以及相关代表植物的名称 4、说出蕨类植物的主要特征 二、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的分析、比较、归纳能力 2、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3、强化学生对探究过程中建立假设和设计实验的思维训练 教学重点: 1、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的区别及相关的代表植物的名称 2、各类植物的主要特征 教学难点: 1、分类思想的建立 教学过程: 一、知识梳理(复习) 前几节课我们学习了生活中常见的各种动物并对他们进行了分类, 你还记得我们动物是如何分类的呢? 无脊椎动物 动物 脊椎动物: .两栖类.爬行类. 鱼类. 鸟类 二、情境导入(趣味性) 在生机勃勃的自然界中,除了活蹦乱跳的动物以外,还生活着一些生物。引出课题 三、新课呈现(知识讲解) 设想:当你进入一个百花盛开的公园,最吸引你的是植物的哪部分? 生:花,果实…… 植物的花十分漂亮, 你最喜欢什么花,它有那些结构? (在学生对花的结构的回答基础上并结合桃花的教学投影片来了解花的基本结构:花瓣,花萼,花蕊等) 当百花盛开的时候有一种动物非常忙碌: 蜜蜂帮助植物进行传粉.俗话说“好花不常开”,那么植物开花仅仅是为了向人们展示它美丽的花朵吗? 生:结果实 问:平常你吃的蔬菜水果中有哪些是属于植物的果实? 生:在p78写下你所知道的各种果实并与大家交流。 当你吃完果实的时候,你会发现里面包含有种子(举例:梨,苹果,西瓜等),引出种子植物这一概念,让学生根据刚才的讨论给种子植物下一个定义。 板书:一. 种子植物: 能产生种子的植物 虽然种子植物都能产生种子, 但不同的种子植物也不尽相同. (出示桃, 豌豆, 红松及其种子的教学投影片) 观察这幅图片,你发现它们有什么不同之处? 学生回答: 种子的大小, 数量, 形状, 种子外有无包被…… 这几种植物的种子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区别: 种子外有无果皮包被(注意“果皮”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科学常见的植物(一)

常见的植物(一) 花生苹果香蕉毛豆马铃薯 你的依据 属于果实的是 不属于果实的是 香蕉的种子哪里去了 如果你仔细观察,会发现香蕉的肉里,有一排排褐色的小点,这就是香蕉已经退化的种子。因为我们现在吃的香蕉是经过长期的人工选择和培育后改良过来的。 原来的野生香蕉中有一粒粒很硬的种子,吃起来极为不便。人们通过长期的培育和选择,使野生香蕉发生了变异,果实中的种子就变成了现在这个样子。 马铃薯通常是用块茎进行无性繁殖的。马铃薯除了可以无性繁殖,也可以有性繁殖。 授粉后产生浆果,浆果中的种子称为马铃薯实生种子。 马铃薯实生种子很小,一般千粒重只有0.5~0.6g。使用马铃薯块茎和实生种子都可以繁殖马铃薯,但目前大部分农户采用块茎繁殖的方式而不采用实生种子的繁殖方式,主要是由于块茎比种子的营养体大,播种后容易成活,产量稳定,一致性好。 请按要求至少写出两种植物的名称 主要食用根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主要食用茎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主要食用叶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主要食用花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主要食用果实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主要食用种子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下列不属于被子植物的是: A、桃 B、水稻 C、黄瓜 D、水杉 2、人们常把裸子植物作为绿化植物,是因为: A、大多是高大的乔木 B、没有果皮 C、不易腐烂 D、能作为监测、环境的种子植物 3、下列植物中都属于裸子植物的一组是: A、杏树、犁树 B、银杏、苏铁 C、 cc

第七节植物的无性生殖练习题

第七节植物的无性生殖 一.选择题 1.“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这句话中描述的柳树繁殖方式为() ①有性生殖②无性生殖③扦插④嫁接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下列属于有性生殖的是() A.扦插繁育葡萄新植株B.嫁接繁育优良品种梨树C.用马铃薯块茎繁殖新个体D.用玉米种子繁殖新植株3.必须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结合才能实现的是() A.利用植物组织培养获得大量”试管苗”B.克隆羊多莉的问世 C.培育能生产胰岛素的工程菌D.试管婴儿的诞生 4.下列不具有快速扩大繁殖量和保持遗传特性等优势的培育方法是() A.水蜜桃的枝条嫁接到毛桃的砧木上B.水稻种子播撒在水田中 C.三角梅枝条插入盆中基质D.草莓组织在培养基上发育成“试管苗” 5.我国种植大蒜历史悠久,驰名中外。下列有关大蒜的无性繁殖方法,叙述错误的一项是()A.由蒜瓣直接产生新个体B.由受精卵发育成蒜苗 C.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D.蒜瓣采用扦插的方法繁殖 6.河南新郑是大枣的故乡,有“新郑大枣甜似蜜”的美誉。枣树常用嫁接的方式进行繁殖,以下关于嫁接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嫁接属于植物的无性繁殖方式之一B.新个体的形成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 C.新个体的遗传特性主要是由砧木决定的D.嫁接成功的关键是将接穗和砧木的形成层紧密结合 7.如图是植物嫁接的示意图,对该图描述错误的是() A.①是砧木,②是接穗,属于无性生殖B.嫁接成功的关键是①和②的形成层紧密结合 C.嫁接可以保持植株的优良特性D.嫁接成功后新植株所表现的性状与①相同 8.下列有关植物生殖的描述,错误的是() A.将马铃薯切成带有芽眼的小块来种植,利用了植物无性生殖的特性 B.桃树经过开花、传粉、受精并结出种子的繁殖方式属于有性生殖 C.植物的无性生殖有利于加快繁殖速度和保持母体性状的稳定 D.只有马铃薯能进行无性生殖,其它植物不能进行无性生殖 9.下列选项中,属于无性生殖的是() ①猕猴的克隆②花生的开花结果③雌雄蚕蛾的交尾④柿树的嫁接⑤试管婴儿的诞生⑥蝴蝶兰的组织培养 A.④⑤⑥B.①④⑥C.①④⑤D.②③⑤

植物生理学:8第八章 植物的生殖生理

第八章植物的生殖生理 讲授内容和目标: 让学生掌握光周期同花诱导之间的关系,了解春化现象。掌握光周期诱导的生理机制。了解光周期现象与春化作用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因课时限制,从第三节以后的内容以学生自学为主)。 重点介绍植物的光周期反应类型,光周期诱导的生理机理和应用。 学时分配:3学时。 具体内容: 第八章植物的生殖生理同高等动物不同,高等植物的生殖器官——花, 是在植物生长到一定大小之后才形成的,因此我们可以根据花器官的形成与否将植物的生活周期分成截然不同发两个阶段,营养生长阶段和生殖生长阶段。 植物从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过渡必须满足两个条件: 1.植物必须达到花熟状态 2.必须有适宜的环境条件区分的标志是第一朵花的形成(或花芽分化)。 花熟状态(ripeness to flower): 指植物体能够感受适宜的环境条件而开花时必须具备的生理状态。 幼年期(juvenility): 植物在达到花熟状态之前的时期叫幼年期。只有度过了幼年期,达到花熟状态的植株,在适宜的环境条件诱导下会开花结果,从营养生长进入生殖生长时期。 ●开花包括两个过程: 花诱导(floral induction)和花器官的分化(floral development)。 ●花诱导(floral induction): 在花芽分化之前,适宜开花的环境条件作用于植物体,而引起的一系列同开花有关的生理变化。 花器官的形成是指在植物在完成花诱导之后花芽的分化过程。 植物体只有完成了花诱导,才能形成花芽、开花、结果并形成种子,完成整个生活史。第一节光周期与花诱导 一.光周期和光周期现象 1.光周期现象的发现 1920年在美国农业部马里兰州贝尔茨维尔的一个育种站的实验室内,两位科学家W. W. Garner 和H. A. Allard 发现: 美洲烟草(Nicotiana tabcum cv Maryland Mammoth)在夏天的大田里生长到3~5m 也不会开花,但是在冬天的温室里长到不足1米就大量开花了。 另外他们还注意到大豆,不管在春季什么时间播种,都会在夏季中期的某个相同的时期开花。即在早春播种的生长的很高大的植株与在夏初播种的较小的植株同时开花。 很显然: 在冬天的温室内有某种因素导致了烟草的开花。 在夏天的时候有某种因素导致了大豆的开花。日照长度。会不会是日照长度引起了烟

第八章 植物的生殖生理

第八章植物的生殖生理 重点: 1.春化作用与光周期理论; 2.受精生理。 难点: 1.光敏色素与开花的关系。 2.花器官形成的基因调控。 高等植物从种子萌发开始到结实的整个过程称为生活周期或发育周期。一般要经过幼年期、成熟期、衰老期,最后到死亡。一年生植物在一个生长季节内完成一个生活周期;二年生植物在两个生长季节内才完成一个生活周期;许多多年生植物在达到一定年龄后,每年完成一个生活周期。 植物从营养生长到生殖生长的转折点就是花芽分化。所谓花芽分化(flower bud differentiation)是指成花诱导之后,植物茎尖的分生组织(meristem)不再产生叶原基和腋芽原基,而分化形成花或花序的过程。花的发育过程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不仅仅是形态上的巨大变化,而且在开花之前, 植物体内发生了一系列复杂的生理生化变化。成花过程一般包括三个阶段:首先是成花诱导(flower induction),某些环境刺激诱导植物从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转变;然后是成花启动(floral evocation),分生组织经过一系列变化分化成形态上可辩认的花原基(floral primordia),亦称之为花的发端(initiation of flower),最后是花的发育(floral development)或称花器官的形成。 8.1 幼年期与花熟状态 大多数植物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在开花之前要达到一定年龄或是达到一定的生理状态,然后才能在适宜的外界条件下开花。 植物开花之前必须达到的生理状态称为花熟状态(ripeness to flower state)。植物在达到花熟状态之前的生长阶段称为幼年期(juvenile phase)。 处于幼年期的植物,即使满足其成花所需的外界条件也不能成花。已经完成幼年期生长的植物,也只有在适宜的外界条件下才能开花。外界条件主要特征表现为温度高低和日照长短。 因此,幼年期、温度和日照长短是控制植物开花的三个重要因素。 高等植物幼年期的长短,因植物种类不同而有很大差异。草本植物的幼年期一般较短,只需几天或几个星期;果树为3~15年;而有些木本植物的幼年期可长达几十年;也有些植物根本没有幼年期,在种子形成过程中已经具备花原基,如花生种子的休眠芽中已出现花原基。 8.2 成花诱导生理 8.2.1 春化作用 8.2.1.1 春化作用及植物对低温反应的类型 早在19世纪人们就注意到低温对作物成花的影响。如小麦和黑麦的有些品种需要秋播--“冬性”品种;有些则适应春播--“春性”品种。 如果将冬性品种改为春播,则只长茎叶,不能顺利开花结实;而春性品种不需要经过低温过程就可开花结实。在一些高寒地区,因严冬温度太低,无法种植冬小麦。前苏联的李森科(Lysenko) 将将吸涨萌动的冬小麦种子经低温处理后春播,可在当年夏季抽穗开花,遂

《植物的无性生殖》教学设计

《植物的无性生殖》教学设计 邓雪飞 一、学情分析: [知识基础]:本节内容是在学习了人的生殖与发育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生物的生殖和发育。八年级学生已经具有了一定的生物学知识,具有初步合作探究、自主学习的经验。 [学习障碍]:学生对动手操作的课程很感兴趣,但是由于学生对本章内容尚不具备感性认识,对他们而言,这些基本上是陌生的知识,课前准备不太充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方面还欠缺,尤其是整体化、系统化及应用方面,仍需教师指导。 [心理特征]:学生毕竟年龄还小,根据青少年发展的特点,学生在课堂上保持良好的情绪不能持久,注意力容易转移,好奇心强。 二、教学设计思路: 本节课的基本出发点:生物学作为一门自然科学,肩负着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主要使命。科学的本质是探究,因此,教学中从创设情境入手,让学生经历观察现象——提出问题——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论证——交流与合作——课内评价等科学的探究过程;感受探究的意义。 本节课安排一个活动:利用课前准备的材料指导学生实习植物的嫁接。采用小组合作学习与自主学习相结合的组织形式,通过学生提出问题、设计实验方案、动手操作、观察现象、总结归纳等自主性的学习,培养学生创造性完成学习任务的行为习惯。教学中注意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潜能,给学生展示自我的机会;按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把握好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 三、教学目标设计: 知识目标: 1、联系生活列举生物的无性生殖方式。 2、举例说出植物的嫁接过程和意义。 技能目标: 尝试植物的嫁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意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确立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 2、养成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3、培养学生探索生命奥秘的热情以及热爱生命的情感。 四、教法与学法: 教法:结合本校实际情况和学生的特点,本节课主要采用引导探索法、实验法、讨论法、提问法等教学方法,并利用时间课前做充分的准备,引导学生把教材中的科学探究活动充分展开,着重引导学生自己去探索、观察、思考、发现、分析、归纳、总结,使学生在一系列的教学过程中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索精神以及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学法:小组合作探究、讨论与交流、归纳总结 五、教学准备: 1、嫁接用的材料与工具 2、教学光盘及有关植物嫁接图片资料

八年级生物:第七节植物的无性生殖导学案(教学设计)

( 生物教案 ) 学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年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案设计 / 精品文档 / 文字可改 八年级生物:第七节植物的无性生殖导学案(教学设计) Biology is a discipline that studies the species, structure, development and origin of the evolutionary system at all levels of biology.

八年级生物:第七节植物的无性生殖导学 案(教学设计) 一、预习检测: 1.根据两性生殖细胞是否结合,把生殖分为____和____两种类型. (1)有性生殖:是经过____结合的生殖方式.如:绿色开花植物用种子繁殖后代. (2)无性生殖:不需要_____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_____的生殖方式. 2.营养繁殖的方法:常见的方法有____ ____ ____三种. 二、学习目标 (1)知道什么是无性生殖以及无性生殖的类型。

(2)知道无性生殖与有性生殖的区别。 三、互动导学、合作探究 【生殖的类型】 根据两性生殖细胞是否结合,把生殖分为____和____两种类型. 【营养繁殖】 1.概念:植物用____、 _____ 、_____等营养器官进行繁殖的方式. 2.方法:常见的方法有____、 ____、 ____三种. (1)扦插: ①概念:取一段带____的枝条,_____插入湿润的土壤中,在适宜的条件下,枝条发育成新个体. ②举例:____ 、_____ 葡萄 ____、 _____等植物. (2) 嫁接: ①概念:把一种植物的____或____,接在另一个植物体上,使两者长成完整的植物体. ②方式:_____和_____两种.

植物的生殖生理作业及答案

植物的生殖生理作业及 答案 Pleasure Group Office【T985AB-B866SYT-B182C-BS682T-STT18】

第十一章植物的生殖生理 一、名词解释 1.花熟状态:植物经过一定阶段的生长发育后,所达到的能感受环境条件诱导而开花 的生理状态称为花熟状态。 2.花发端:分生组织形成花原基之前所进行的一系列反应及其分化成可辨认的花原基 的全过程,称为花发端。 3.芽分化:指花原基的形成、花芽各部分的分化与成熟的全过程,即花器官形成。 4.春化作用:低温促进植物开花的作用。 5.春化处理:对萌动的种子或幼苗进行人为的低温处理,使之完成春化作用促进成花 的措施称为春化处理。 6.去春化作用:已春化的植物或萌动种子,在春化过程结束之前,如置于高温条件 下,春化效果即行消失,这种现象叫去春化作用。 7.再春化作用:大多数去春化的植物返回到低温条件下,又可重新进行春化,而且低 温的效应是可以累加的,这种去春化的植物再度被低温恢复春化的现象称为再春化作用。 8.春化素:植物在春化过程中形成的某种开花刺激物质,称为春化素,但至今尚未能 从植物中分离鉴定出来。 9.短日春化现象:在黑麦等某些禾谷类作物中,短日照处理可以部分或全部代替春化 处理,这种现象称为短日春化现象。 10.光周期与光周期现象:在一天中,白天和黑夜的相对长度叫光周期。植物对光周期 的反应叫光周期现象。

11.光周期诱导:植物只需要一定时间适宜的光周期处理,以后即使处于不适宜的光周 期下,仍然可以长期保持刺激的效果,这种现象称为光周期诱导。 12.诱导周期数:植物达到开花所需要的适宜光周期数。不同植物所需的诱导周期数不 同。 13.光周期效应:植物经过适宜的光周期诱导后的效果可以在植物体内保留而不消失的 现象称为光周期效应。 14.临界日长:诱导短日植物开花所需的最长日照时数,或诱导长日植物开花所需的最 短日照时数。 15.临界暗期:昼夜周期中短日植物能够开花所必需的最短暗期长度,或长日植物能够 开花所必需的最长暗期长度。 16.长日植物:在昼夜周期中,日照长度必须长于临界日长才能开花的植物。如小麦、 天仙子等 17.短日植物:在昼夜周期中,日照长度必须小于临界日长才能开花的植物。如菊花、 苍耳等。 18.日中性植物:植物的成花对日照长度不敏感,只要其它条件满足,在任何日照长度 下都能开花的植物。如月季、黄瓜等。 19.中日性植物:只有在中等日照长度的条件下才能开花,而在较长或较短日照条件下 均保持营养生长状态的植物叫中日性植物。如甘蔗等。 20.两极光周期植物:与中日性植物相反,这类植物在中等日照条件下保持营养生长状 态,而在较长或较短日照条件下才能开花,如狗尾草等。 21.同源异型:分生组织系列产物中的一类成员转变为该系列中形态或性质不同的另一 类成员。

七年级科学常见的植物

第2章观察生物 第5节常见的植物(1) 学校七()班姓名组别 一、课前尝试 1、根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把植物分为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 2、苹果、橘子、黄瓜、丝瓜、花生、番茄、西瓜籽、甘蔗、番薯、 马铃薯、萝卜等物体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果实,如果不是果实的话,那又属于植物的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新课尝试 1、种子植物 (1)种子植物: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植物叫种子植物,种子植物一般用________繁殖。 想一想:比较苹果、豌豆和红松的种子,它们的包被情况有什么不同? (2)根据_____________________,可以把种子植物分为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2、被子植物: (1)含义:种子外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种子植物叫被子植

物,也称______________。 (2)特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组成器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分布:被子植物是自然界中种类________、分布_________、_________的植物。 (5)常见植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裸子植物: (1)含义:种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种子植物叫裸子植物。(2)特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组成器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分布:裸子植物分布_______,其中大多数种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常见植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想一想: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的根本区别是什么?组成器官有什么差异? 讨论:1、你还知道哪些被子植物?它们与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关系?

植物生理学植物生殖生理

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20题) 1.某大豆品种的临界日长为15小时, 以下( B )方法经周期性诱导后可使其开花。错误正确答案:A A.14h光照+10h黑暗A B.16h光照+8h黑暗B C.13h光照+11黑暗并在暗期开始后3小时处用红光中断15分钟C D.8h光照+16h黑暗并在暗期中间用白光中断15分钟D 2.不存在临界日长, 可在任何日照条件下开花的植物,称为( C )植物。正确 A.长夜植物A B.短夜植物B C.日中性植物C D.中日性植物D 3.短日植物在春末夏初播种,其生育期与在夏末秋初播种比较( A )。正确 A.要长A B.要短B C.一致C D.可长可短D 4.一植物只有在日长短于16小时的情况下开花,该植物是( A )。正确 A.长夜植物A B.短夜植物B C.日中性植物C D.中日性植物D

5.下列植物中哪些是( C )长日植物。正确 A.秋大豆和晚稻A B.春大豆和晚稻B C.小麦和大麦C D.四季豆和番茄D 6.已知某一短日植物的临界日长为14小时,而某一长日植物的临界日长为12小时,生长在( B )的日照长度下,二者才都会开花。正确 A.11小时A B.13B C.15C D.9D 7.要让菊花提早开花,可进行( C )处理。错误正确答案:A A.缩短日照A B.夜间照光B C.用强光中断暗期C D.白天中午断光期D 8.感受光周期刺激的植物器官是( C )。正确 A.根A B.茎B C.叶C D.芽D 9.多数植物受低温诱导后产生的春化效应,可通过( A )传递下去。正确

B.嫁接B C.分蘖C D.种子D 10.植物感受春化作用的主要部位是( A )。正确 A.顶端分生组织A B.嫩茎B C.叶片C D.根端D 11.下列哪种植物开花不需经历低温春化作用( D )。正确 A.冬小麦A B.胡萝卜B C.天仙子C D.棉D 12.萌动的种子就可接受低温,通过春化的称( B )。正确 A.萌芽春化A B.种子春化B C.绿体春化C D.苗期春化D 13.植株只有在苗长到一定大小后,才可接受低温,通过春化的称( C )。正确 A.萌芽春化A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