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北师大版高一数学必修2模块试题及答案

北师大版高一数学必修2模块试题及答案

北师大版高一数学必修2模块试题及答案
北师大版高一数学必修2模块试题及答案

高一年级数学学科必修2模块试题

命题人:宝鸡市斗鸡中学 谌晓敏

卷面满分为10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题4分,共40分) 1.下图是由哪个平面图形旋转得到的( )

2.下列四个结论:

⑴两条直线都和同一个平面平行,则这两条直线平行。 ⑵两条直线没有公共点,则这两条直线平行。

⑶两条直线都和第三条直线垂直,则这两条直线平行。

⑷一条直线和一个平面内无数条直线没有公共点,则这条直线和这个平面平行。 其中正确的个数为( )

A .0

B .1

C .2

D .3

3.长方体的一个顶点上三条棱长分别是3,4,5,且它的8个顶点都在 同一球面上,则这个球的表面积是( )

A .25π

B .50π

C .125π

D .都不对

4.设直线0ax by c ++=的倾斜角为α,且sin cos 0αα+=, 则,a b 满足( ) A .1=+b a B .1=-b a

C .0=+b a

D .0=-b a

5.已知0,0ab bc <<,则直线ax by c +=通过( ) A .第一、二、三象限 B .第一、二、四象限

C .第一、三、四象限

D .第二、三、四象限

6.圆2

2

(2)5x y ++=关于原点(0,0)P 对称的圆的方程为( ) A .2

2

(2)5x y -+=

B .22

(2)5x y +-= C .2

2

(2)(2)5x y +++=

D .2

2

(2)5x y ++=

7.在四棱锥的四个侧面中,直角三角形最多可有( ) 个 个 个 个

8. 如果底面直径和高相等的圆柱的侧面积是S,那么圆柱的体积等于( )

A.

S 2S B.πS 2S C.S 4

S

D.πS 4S 9. 三棱锥A-BCD 中,AC ⊥BD ,E 、F 、G 、H 分别是AB 、BC 、CD 、DA 的中点,则四边形EFGH 是( )

A.菱形

B.矩形

C.梯形

D.正方形

10.已知圆锥的全面积是底面积的3倍,那么该圆锥的侧面展开图扇形的圆心角为( )

二:填空题(本题共4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1.如图是一个长方体ABCD-A 1B 1C 1D 1截去一个角后的多面体的三视图,在这个多面体中,AB=4,BC=6,CC 1=3.则这个多面体的体积为 .

12.光线自点M (2,3)射到N (1,0)后被x 轴反射,则

反射光线所在的直线方程为______

13.若三个球的表面积之比是1:2:3,则它们的体积之比是_____________

14.若经过点(1,0)P -的直线与圆03242

2

=+-++y x y x 相切,则此直线在y 轴上的截距是______________.

三:解答题(本题共4小题,每题10分,共 40分)

15.将圆心角为0

120,面积为3π的扇形,作为圆锥的侧面,求圆锥的表面积和体积

16. 求经过直线0323:,0532:21=--=-+y x l y x l 的交点且平行于直线

032=-+y x 的直线方程。

17.求过点()1,2A 和()1,10B 且与直线012=--y x 相切的圆的方程。

18.在四棱锥P-ABCD 中,△PBC 为正三角形,AB ⊥平面PBC ,AB ∥CD ,AB=

1

DC ,中点为PD E .

(1)求证:AE ∥平面PBC ; (2)求证:AE ⊥平面PDC.

高一年级数学学科必修2模块试题答案

一:选择题

主视图

俯视图

左视图

A 1

B

C C 1

D 1

A 1

B C 1

A 1A

B

C 1

1:A 2: A 3: B 4: D 5:C 6: A 7: A 8: D 9: B 10:C 二:填空题

11:60 12:33y x =-+ 13:1:8:27 14:1

三:解答题

15.解:设扇形的半径和圆锥的母线都为l ,圆锥的半径为r ,则

21203,3360l l ππ==;232,13

r r π

π?==; 24,S S S rl r πππ=+=+=侧面表面积底面

2111333

V Sh π=

=???= 16.解:由23503230x y x y +-=??--=?,得1913

9

13x y ?

=????=??

再设20x y c ++=,则4713

c =- 47

2013

x y +-

=为所求。 17.解:圆心显然在线段AB 的垂直平分线6y =上,设圆心为(,6)a ,半径为r ,则

222()(6)x a y r -+-=,得222(1)(106)a r -+-=

,而r =

2

2

(13)(1)16,3,5

a a a r --+===

22(3)(6)20x y ∴-+-=。

18.(1)证明:取PC 的中点M,连接EM,则EM ∥CD ,EM=

2

1

DC,所以有EM ∥AB 且EM=AB,则四边形ABME 是平行四边形.所以AE ∥BM,因为AE 不在平面PBC 内,所以AE ∥平面PBC.

(2) 因为AB ⊥平面PBC ,AB ∥CD,所以CD ⊥平面PBC ,CD ⊥BM.由(1)得,BM ⊥PC,所以BM ⊥平面PDC ,又AE ∥BM,所以AE ⊥平面PDC.

(北师大版)高一数学必修1全套教案

(北师大版)高一数学必修1全套教案

第一章集合 课题:§0 高中入学第一课(学法指导) 教学目标:了解高中阶段数学学习目标和基本能力要求,了解新课程标准的基本思路,了解高考意向,掌握高中数学学习基本方法,激发学生学习数学兴趣,强调布置有关数学学习要求和安排。 教学过程: 一、欢迎词: 1、祝贺同学们通过自己的努力,进入高一 级学校深造。希望同学们能够以新的行动, 圆满完成高中三年的学习任务,并祝愿同 学们取得优异成绩,实现宏伟目标。 2、同学们军训辛苦了,收获应是:吃苦耐 劳、严肃认真、严格要求 3、我将和同学们共同学习高中数学,暂定 一年,… 4、本节课和同学们谈谈几个问题:为什么 要学数学?如何学数学?高中数学知识结

构?新课程标准的基本思路?本期数学教 学、活动安排?作业要求? 二、几个问题: 1.为什么要学数学:数学是各科之研究工具,渗透到各个领域;活脑,训练思维;计算机等高科技应用的需要;生活实践应用的需要。 2.如何学数学: 请几个同学发表自己的看法→共同完善归纳为四点:抓好自学和预习;带着问题认真听课;独立完成作业;及时复习。注重自学能力的培养,在学习中有的放矢,形成学习能力。 高中数学由于高考要求,学习时与初中有所不同,精通书本知识外,还要适当加大难度,即能够思考完成一些课后练习册,教材上每章复习参考题一定要题题会做。适当阅读一些课外资料,如订阅一份数学报刊,购买一本同步辅导资料. 3.高中数学知识结构: 书本:高一上期(必修①、②),高一下期(必

修③、④),高二上期(必修⑤、选修系列), 高二下期(选修系列),高三年级:复习资 料。 知识:密切联系,必修(五个模块)+选修系列(4个系列,分别有2、3、6、10个模块)能力:运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空间想像能力、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应用能力。 4.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 ①构建共同基础,提供发展平台;②提供多样课程,适应个性选择;③倡导积极主动、勇于探索的学习方式;④注重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⑤发展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⑥与时俱进地认识“双基”;⑦强调本质,注意适度形式化;⑧体现数学的文化价值;⑨注重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的整合;⑩建立合理、科学的评价体系。 5.本期数学教学、活动安排: 本期学习内容:高一必修①、②,共72课时,

高中数学必修2模块测试试卷

高中数学必修2模块测试试卷 考号 班级 姓名 一、选择题 1. 已知直线经过点A(0,4)和点B (1,2),则直线AB 的斜率为( ) B.-2 C. 2 D. 不存在 2.过点(1,3)-且平行于直线032=+-y x 的直线方程为( ) A .072=+-y x B .012=-+y x C .250x y --= D .052=-+y x 3.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 是( ) A. 空间中,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一定是平行四边形; B .同一平面的两条垂线一定共面; C. 过直线上一点可以作无数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垂直,且这些直线都在同一个平面内; D. 过一条直线有且只有一个平面与已知平面垂直. 4.已知点(1,2)A 、(3,1)B ,则线段AB 的垂直平分线的方程是( ) A .524=+y x B .524=-y x C .52=+y x D .52=-y x 5. 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表示直线y ax =与y x a =+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6. 已知a 、b 是两条异面直线,c ∥a ,那么c 与b 的位置关系( ) A.一定是异面 B.一定是相交 C.不可能平行 D.不可能相交 7. 设m 、n 是两条不同的直线,,,αβγ是三个不同的平面,给出下列四个命题: ①若m ⊥α,n //α,则m n ⊥ ②若αβ//,βγ//,m ⊥α,则m ⊥γ ③若m //α,n //α,则m n // ④若αγ⊥,βγ⊥,则//αβ 其中正确命题的序号是 ( ) (A )①和② (B )②和③ (C )③和④ (D )①和④ 8. 圆22 (1)1x y -+= 与直线y x = 的位置关系是( ) A .相交 B. 相切 C.相离 D.直线过圆心 9. 两圆相交于点A (1,3)、B (m ,-1),两圆的圆心均在直线x -y +c=0上,则m+c 的值为

北师大版高中数学必修1-知识点总结

高中数学必修1知识点 第一章集合与函数概念 【1.1.1】集合的含义与表示 (1)集合的概念 把某些特定的对象集在一起就叫做集合. (2)常用数集及其记法 N 表示自然数集,N *或N +表示正整数集,Z 表示整数集, Q 表示有理数集,R 表示实数集. (3)集合与元素间的关系 对象a 与集合M 的关系是a M ∈,或者a M ?,两者必居其一. (4)集合的表示法 ①自然语言法:用文字叙述的形式来描述集合. ②列举法:把集合中的元素一一列举出来,写在大括号内表示集合. ③描述法:{x |x 具有的性质},其中x 为集合的代表元素. ④图示法:用数轴或韦恩图来表示集合. (5)集合的分类 ①含有有限个元素的集合叫做有限集.②含有无限个元素的集合叫做无限集.③不含有任何元素的集合叫做空集(?). 【1.1.2】集合间的基本关系 (6)子集、真子集、集合相等

(7)已知集合A 有(1)n n ≥个元素,则它有2n 个子集,它有21n -个真子集,它有 21n -个非空子集,它有22n -非空真子集. 【1.1.3】集合的基本运算 (8)交集、并集、补集 B {|x x x ∈A A = ?=? B A ? A B B ? B {|x x x ∈A A = A ?= B A ?

B B ? ⑷ ⑼ 集合的运算律: 交换律: 结合律: 分配律: 0-1律: 等幂律: 求补律:A ∩ A ∪ =U 反演律: (A ∩B)=( A)∪( B) (A ∪B)=( A)∩( B) 第二章函数 §1函数的概念及其表示一、映射1.映射:设A 、B 是两个集合,如果按照某种对应关系f ,对于集合A 中的 元 素,在集合B 中都有 元素和它对应,这样的对应叫做 到 的映射,记作 .2.象与原象:如果f :A →B 是一个A 到B 的映射,那么和A 中的元素a 对应的 叫做象, 叫做原象。二、函数1.定义:设A 、B 是 ,f :A →B 是从A 到B 的一个映射,则映射f :A →B 叫做A 到B 的 ,记作 .2.函数的三要素为 、 、 ,两个函数当且仅当 分别相同 .;A B B A A B B A ==)()();()(C B A C B A C B A C B A ==)()()();()()(C A B A C B A C A B A C B A ==,,,A A A U A A U A U Φ =ΦΦ ===.,A A A A A A ==

2019-2020学年新教材高中数学 模块综合检测 新人教A版必修第二册

模块综合检测 (时间:120分钟,满分:15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已知i 为虚数单位,则z =i 1-2i 在复平面内对应的点位于( ) A .第一象限 B .第二象限 C .第三象限 D .第四象限 解析:选B.z = i 1-2i = i (1+2i )1-(2i )2= -2+i 5=-25+1 5 i , 其对应的点? ?? ??-25,15位于第二象限. 2.(2019·高考全国卷Ⅱ)设α,β为两个平面,则α∥β的充要条件是( ) A .α内有无数条直线与β平行 B .α内有两条相交直线与β平行 C .α,β平行于同一条直线 D .α,β垂直于同一平面 解析:选B.对于A ,α内有无数条直线与β平行,当这无数条直线互相平行时,α与β可能相交,所以A 不正确;对于B ,根据两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与性质知,B 正确;对于C ,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个平面可能相交,也可能平行,所以C 不正确;对于D ,垂直于同一平面的两个平面可能相交,也可能平行,如长方体的相邻两个侧面都垂直于底面,但它们是相交的,所以D 不正确.综上可知选B . 3.如图所示的直观图,其平面图形的面积为( ) A .3 B .6 C .3 2 D.32 2 解析:选B.由直观图可得,该平面图形是直角边边长分别为4,3的直角三角形,其面积为S =1 2 ×4×3=6. 4.在120个零件中,一级品24个,二级品36个,三级品60个,用分层随机抽样法从中抽取容量为20的样本,则在一级品中抽取的比例为( )

A.1 24 B. 1 36 C.1 5 D. 1 6 解析:选D.由题意知抽取的比例为20 120= 1 6 ,故选D. 5.从某校高三年级随机抽取一个班,对该班50名学生在普通高校招生体验中的视力情况进行统计,其结果的频率分布直方图如图所示,若某专业对视力要求在0.9及以上,则该班学生中能报该专业的人数为( ) A.10 B.20 C.8 D.16 解析:选B.由频率分布直方图,可得视力在0.9及以上的频率为(1.00+0.75+0.25)×0.2=0.4,人数为0.4×50=20.故选B. 6.一组数据的平均数、众数和方差都是2,则这组数可以是( ) A.2,2,3,1 B.2,3,-1,2,4 C.2,2,2,2,2,2 D.2,4,0,2 解析:选D.易得这四组数据的平均数和众数都是2, 所以只需计算它们的方差就可以. 第一组数据的方差是0.5;第二组数据的方差是2.8; 第三组数据的方差是0;第四组数据的方差是2. 7.已知a=(1,0),b=(1,1),且(a+λb)⊥a,则λ=( ) A.2 B.0 C.1 D.-1 解析:选D.因为a+λb=(1,0)+(λ,λ)=(1+λ,λ),所以(a+λb)·a=(1+λ,λ)·(1,0)=1+λ.由(a+λb)⊥a得1+λ=0,得λ=-1,故选D. 8.从个位数与十位数之和为奇数的两位数中任取一个,其个位数为0的概率是( ) A.4 9 B. 1 3 C.2 9 D. 1 9 解析:选D.个位数与十位数之和为奇数,则个位数与十位数中必有一个奇数一个偶数,

最新北师大版高中数学必修二教案(全册)

最新北师大版高中数学必修二教案(全册) 第一章 推理与证明 合情推理(一)——归纳推理 课时安排:一课时 课型:新授课 教学目标: 1、通过对已学知识的回顾,进一步体会合情推理这种基本的分析问题法,认识归纳推理的基本方法与步骤,并把它们用于对问题的发现与解决中去。 2.归纳推理是从特殊到一般的推理方法,通常归纳的个体数目越多,越具有代表性,那么推广的一般性命题也会越可靠,它是一种发现一般性规律的重要方法。 教学重点:了解合情推理的含义,能利用归纳进行简单的推理。 教学难点:用归纳进行推理,做出猜想。 教学过程: 一、课堂引入: 从一个或几个已知命题得出另一个新命题的思维过程称为推理。 见书上的三个推理案例,回答几个推理各有什么特点?都是由“前提”和“结论”两部分组成,但是推理的结构形式上表现出不同的特点,据此可分为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 二、新课讲解: 1、 蛇是用肺呼吸的,鳄鱼是用肺呼吸的,海龟是用肺呼吸的,蜥蜴是用肺呼吸的。 蛇,鳄鱼,海龟,蜥蜴都是爬行动物,所有的爬行动物都是用肺呼吸的。 2、 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凸四边形的内角和是,凸五边形的内角和是 由此我们猜想:凸边形的内角和是 3、,由此我们猜想:(均为正实数) 这种由某类事物的部分对象具有某些特征,推出该类事物的全部对象都具有这些特征的推理,或者由个别事实概栝出一般结论的推理,称为归纳推理.(简称:归纳) 归纳推理的一般步骤: ⑴ 对有限的资料进行观察、分析、归纳 整理; ⑵ 提出带有规律性的结论,即猜想; ⑶ 检验猜想。 三、例题讲解: 例1已知数列的通项公式,,试通过计算的值,推测出的值。 【学生讨论:】(学生讨论结果预测如下) (1) 180?360?540?(2)180n -??221222221,,,331332333+++<<<+++ a a m b b m +<+,,a b m {}n a 2 1()(1)n a n N n +=∈+12()(1)(1)(1)n f n a a a =--???-(1),(2),(3)f f f ()f n 113(1)1144 f a =-=-=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二圆与方程题库完整

(数学2必修)第四章 圆与方程 [基础训练A 组] 一、选择题 1.圆22(2)5x y ++=关于原点(0,0)P 对称的圆的方程为 ( ) A .22(2)5x y -+= B .22(2)5x y +-= C .22(2)(2)5x y +++= D .22(2)5x y ++= 2.若)1,2(-P 为圆25)1(22=+-y x 的弦AB 的中点,则直线AB 的方程是( ) A. 03=--y x B. 032=-+y x C. 01=-+y x D. 052=--y x 3.圆012222=+--+y x y x 上的点到直线2=-y x 的距离最大值是( ) A .2 B .21+ C .2 21+ D .221+ 4.将直线20x y λ-+=,沿x 轴向左平移1个单位,所得直线与 圆22 240x y x y ++-=相切,则实数λ的值为( ) A .37-或 B .2-或8 C .0或10 D .1或11 5.在坐标平面,与点(1,2)A 距离为1,且与点(3,1)B 距离为2的直线共有( ) A .1条 B .2条 C .3条 D .4条 6.圆0422=-+x y x 在点)3,1(P 处的切线方程为( ) A .023=-+y x B .043=-+y x C .043=+-y x D .023=+-y x 二、填空题 1.若经过点(1,0)P -的直线与圆03242 2=+-++y x y x 相切,则此直线在y 轴上的截距是 __________________. 2.由动点P 向圆221x y +=引两条切线,PA PB ,切点分别为0 ,,60A B APB ∠=,则动点P 的轨迹方程为 。 3.圆心在直线270x y --=上的圆C 与y 轴交于两点(0,4),(0,2)A B --,则圆C 的方程为 . 4.已知圆()4322 =+-y x 和过原点的直线kx y =的交点为,P Q 则OQ OP ?的值为________________。

2019-2020年高一数学必修2模块试题及答案

2019-2020年高一数学必修2模块试题及答案 卷面满分为10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题4分,共40分) 1.下图是由哪个平面图形旋转得到的( ) A B C 2.下列四个结论: ⑴两条直线都和同一个平面平行,则这两条直线平行。 ⑵两条直线没有公共点,则这两条直线平行。 ⑶两条直线都和第三条直线垂直,则这两条直线平行。 ⑷一条直线和一个平面内无数条直线没有公共点,则这条直线和这个平面平行。 其中正确的个数为( ) A .0 B .1 C .2 D .3 3.长方体的一个顶点上三条棱长分别是3,4,5,且它的8个顶点都在 同一球面上,则这个球的表面积是( ) A .25π B .50π C .125π D .都不对 4.设直线0ax by c ++=的倾斜角为α,且sin cos 0αα+=, 则,a b 满足( ) A .1=+b a B .1=-b a C .0=+b a D .0=-b a 5.已知0,0ab bc <<,则直线ax by c +=通过( ) A .第一、二、三象限 B .第一、二、四象限 C .第一、三、四象限 D .第二、三、四象限 6.圆2 2 (2)5x y ++=关于原点(0,0)P 对称的圆的方程为( ) A .2 2 (2)5x y -+= B .22 (2)5x y +-= C .2 2 (2)(2)5x y +++= D .2 2 (2)5x y ++= 7.在四棱锥的四个侧面中,直角三角形最多可有( ) A.4个 B.2个 C.3个 D.1个 8. 如果底面直径和高相等的圆柱的侧面积是S,那么圆柱的体积等于( )

2019-2020年北师大版数学必修2试题及答案

2019-2020年北师大版数学必修2试题及答 案 参考公式: 球的表面积公式S 球 24R π=,其中R 是球半径. 锥体的体积公式V 锥体 1 3 Sh =,其中S 是锥体的底面积,h 是锥体的高. 台体的体积V 台体 1 ()3 h S S '=+,其中,S S '分别是台体上、下底面的面积,h 是台体的高. 球的体积公式V 球 34 3 R π=,其中R 是球半径.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图(1)是由哪个平面图形旋转得到的 ( ) 2.若a ,b 是异面直线,直线c ∥a ,则c 与b 的位置关系是( ) A . 相交 B . 异面 C . 平行 D .异面或相交 3.在正方体1111ABCD A B C D -中,下列几种说法正确的是 ( ) A 、 11AC AD ⊥ B 、11D C AB ⊥ C 、1AC 与DC 成45角 D 、11AC 与1B C 成60角 4.正三棱锥的底面边长为6,高为3,则这个三棱锥的全面积为( ) A.39 B.183 C.9(3+6) D. 6 5.如果两个球的体积之比为8:27,那么两个球的表面积之比为 ( ) A.8:27 B. 2:3 C.4:9 D. 2:9 6、有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及其尺寸如下(单位cm ),则该几何体的表面积及体积为:( ) A.24πcm 2,12πcm 3 B.15πcm 2,12πcm 3 C.24πcm 2 ,36πcm 3 D.以上都不正确

7一个正方体的顶点都在球面上,它的棱长为2cm,则球的表面积是() A、8Лcm2B、12Лcm2C、16Лcm2D、20Лcm2 8、已知在四面体ABCD中,E、F分别是AC、BD的中点,若CD=2AB=4,EF⊥AB, 则EF与CD所成的角为() A、900B、450C、600D、300 9、一个棱柱是正四棱柱的条件是() A、底面是正方形,有两个侧面是矩形 B、底面是正方形,有两个侧面垂直于底面 C、底面是菱形,且有一个顶点处的三条棱两两垂直 D、每个侧面都是全等矩形的四棱柱 10.下列四个命题 ①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相互平行; ②垂直于同一个平面的两条直线相互平行; ③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个平面相互平行; ④垂直于同一个平面的两个平面相互垂直. 其中错误 ..的命题有() A. 1个 B. 2个 C. 3 个 D. 4个 11.已知各面均为等边三角形的四面体的棱长为2,则它的表面积是() A.B.C. D. 12.在棱长为1的正方体上,分别用过共顶点的三条棱中点的平面截该正方体,则截去8个三棱锥后,剩下的凸多面体的体积是() A、2 3 B、 7 6 C、 4 5 D、 5 6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6分,共24分) 1.长方体的共顶点的三个侧面面积分别为3,5,15,则它的体积为_______________. 2.如图:四棱锥V-ABCD中,底面ABCD是边长为2的正方形,其他四个侧面 都是侧棱长为5的等腰三角形,则二面角V-AB-C的平面角为度 3.已知PA垂直平行四边形ABCD所在平面,若PC BD ⊥,平行则四边形ABCD 一定是. 4.有下列命题:(m,n是两条直线,α是平面) ○1若m║α,n║α,则m║n ○2若m║n ,n║α,则m║α ○3若m║α则m平行于α内所有直线○4若m平行于α内无数直线,则m║α以上正确的有个

高一数学必修二《圆与方程》知识点整理

《圆与方程》知识点整理 一、标准方程()() 222 x a y b r -+-= 1.求标准方程的方法——关键是求出圆心(),a b和半径r ①待定系数:往往已知圆上三点坐标,例如教材 119 P例2 ②利用平面几何性质 往往涉及到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特别是:相切和相交 相切:利用到圆心与切点的连线垂直直线 相交:利用到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及垂径定理 二、一般方程 () 2222 040 x y Dx Ey F D E F ++++=+-> 1.220 Ax By Cxy Dx Ey F +++++=表示圆方程则 22 22 00 00 40 40 A B A B C C D E AF D E F A A A ? ? =≠=≠ ? ? ?? =?= ?? ??+-> ? ???? ?+-?> ? ? ????? ? 2.求圆的一般方程一般可采用待定系数法: 3.2240 D E F +->常可用来求有关参数的范围 三、圆系方程: 四、参数方程: 五、点与圆的位置关系 1.判断方法:点到圆心的距离d与半径r的大小关系 d r ?点在圆外 2.涉及最值: (1)圆外一点B,圆上一动点P,讨论PB的最值 min PB BN BC r ==- max PB BM BC r ==+ (2)圆内一点A,圆上一动点P,讨论PA的最值 m i n P A A N r A C ==- max PA AM r AC ==+ 思考:过此A点作最短的弦?(此弦垂直AC)

六、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1.判断方法(d 为圆心到直线的距离) (1)相离?没有公共点?0d r ? (2)相切?只有一个公共点?0d r ?=?= (3)相交?有两个公共点?0d r ?>?< 这一知识点可以出如此题型:告诉你直线与圆相交让你求有关参数的范围. 2.直线与圆相切 (1)知识要点 ①基本图形 ②主要元素:切点坐标、切线方程、切线长等 问题:直线l 与圆C 相切意味着什么? 圆心C 到直线l 的距离恰好等于半径r (2)常见题型——求过定点的切线方程 ①切线条数 点在圆外——两条;点在圆上——一条;点在圆内——无 ②求切线方程的方法及注意点... i )点在圆外 如定点()00,P x y ,圆:()()222x a y b r -+-=,[()()22 200x a y b r -+->] 第一步:设切线l 方程()00y y k x x -=- 第二步:通过d r =k ?,从而得到切线方程 特别注意:以上解题步骤仅对k 存在有效,当k 不存在时,应补上——千万不要漏了! 如:过点()1,1P 作圆22 46120x y x y +--+=的切线,求切线方程. 答案:3410x y -+=和1x = ii )点在圆上 1) 若点()00x y ,在圆222x y r +=上,则切线方程为200x x y y r += 会在选择题及填空题中运用,但一定要看清题目. 2) 若点()00x y ,在圆()()22 2x a y b r -+-=上,则切线方程为 ()()()()200x a x a y b y b r --+--= 碰到一般方程则可先将一般方程标准化,然后运用上述结果. 由上述分析,我们知道:过一定点求某圆的切线方程,非常重要的第一步就是——判断点与圆的位置关系,得出切线的条数. ③求切线长:利用基本图形,222AP CP r AP =-?= 3.直线与圆相交 (1)求弦长及弦长的应用问题 垂径定理....及勾股定理——常用

(北师大版)高一数学必修1全套教案

第一章集合 课题:§0 高中入学第一课(学法指导) 教学目标:了解高中阶段数学学习目标和基本能力要求,了解新课程标准的基本思路,了解高考意向,掌握高中数学学习基本方法,激发学生学习数学兴趣,强调布置有关数学学习要求和安排。 教学过程: 一、欢迎词: 1、祝贺同学们通过自己的努力,进入高一级学校深造。希望同学们能够以新的行动,圆满完成高中三年的学习任务,并祝愿同学们取得优异成绩,实现宏伟目标。 2、同学们军训辛苦了,收获应是:吃苦耐劳、严肃认真、严格要求 3、我将和同学们共同学习高中数学,暂定一年,? 4、本节课和同学们谈谈几个问题:为什么要学数学?如何学数学?高中数学知识结构?新课程标准的基本思路?本期数学教学、活动安排?作业要求? 二、几个问题: 1.为什么要学数学:数学是各科之研究工具,渗透到各个领域;活脑,训练思维;计算机等高科技应用的需要;生活实践应用的需要。 2.如何学数学: 请几个同学发表自己的看法→共同完善归纳为四点:抓好自学和预习;带着问题认真听课;独立完成作业;及时复习。注重自学能力的培养,在学习中有的放矢,形成学习能力。 高中数学由于高考要求,学习时与初中有所不同,精通书本知识外,还要适当加大难度,即能够思考完成一些课后练习册,教材上每章复习参考题一定要题题会做。适当阅读一些课外资料,如订阅一份数学报刊,购买一本同步辅导资料. 3.高中数学知识结构: 书本:高一上期(必修①、②),高一下期(必修③、④),高二上期(必修⑤、选修系列),高二下期(选修系列),高三年级:复习资料。 知识:密切联系,必修(五个模块)+选修系列(4个系列,分别有2、3、6、10个模块)能力:运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空间想像能力、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应用能力。 4.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 ①构建共同基础,提供发展平台;②提供多样课程,适应个性选择;③倡导积极主动、勇于探索的学习方式;④注重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⑤发展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⑥与时俱进地认识“双基”;⑦强调本质,注意适度形式化;⑧体现数学的文化价值;⑨注 - 1 -

高一数学必修2模块试题及答案

高一年级数学学科必修2模块试题 命题人:宝鸡市斗鸡中学 谌晓敏 卷面满分为10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题4分,共40分) 1.下图是由哪个平面图形旋转得到的( ) A B C D 2.下列四个结论: ⑴两条直线都和同一个平面平行,则这两条直线平行。 ⑵两条直线没有公共点,则这两条直线平行。 ⑶两条直线都和第三条直线垂直,则这两条直线平行。 ⑷一条直线和一个平面内无数条直线没有公共点,则这条直线和这个平面平行。 其中正确的个数为( ) A .0 B .1 C .2 D .3 3.长方体的一个顶点上三条棱长分别是3,4,5,且它的8个顶点都在 同一球面上,则这个球的表面积是( ) A .25π B .50π C .125π D .都不对 4.设直线0ax by c ++=的倾斜角为α,且sin cos 0αα+=, 则,a b 满足( ) A .1=+b a B .1=-b a C .0=+b a D .0=-b a 5.已知0,0ab bc <<,则直线ax by c +=通过( ) A .第一、二、三象限 B .第一、二、四象限 C .第一、三、四象限 D .第二、三、四象限 6.圆2 2 (2)5x y ++=关于原点(0,0)P 对称的圆的方程为( ) A .2 2 (2)5x y -+= B .22 (2)5x y +-= C .2 2 (2)(2)5x y +++= D .2 2 (2)5x y ++= 7.在四棱锥的四个侧面中,直角三角形最多可有( ) A.4个 B.2个 C.3个 D.1个 8. 如果底面直径和高相等的圆柱的侧面积是S,那么圆柱的体积等于( )

(完整版)高中数学必修2圆与方程典型例题(可编辑修改word版)

标准方程(x - a )2 + (y - b )2 = r 2 ,圆心 (a , b ),半径为 r 11 11 11 11 0 0 第二节:圆与圆的方程典型例题 一、圆的定义:平面内到一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集合叫圆,定点为圆心,定长为圆的半径。二、圆的方程 (1) ; 点 M (x , y ) 与圆(x - a )2 + ( y - b )2 = r 2 的位置关系: 当(x - a )2 + ( y - b )2 > r 2 ,点在圆外 当(x - a )2 + ( y - b )2 = r 2 ,点在圆上 当(x - a )2 + ( y - b )2 < r 2 ,点在圆内 (2) 一般方程 x 2 + y 2 + Dx + Ey + F = 0 当 D 2 + E 2 - 4F > 0 时,方程表示圆,此时圆心为?- D E ? ,半径为r = 当 D 2 + E 2 - 4F = 0 时,表示一个点; 当 D 2 + E 2 - 4F < 0 时,方程不表示任何图形。 ,- ? ? 2 2 ? 2 (3) 求圆方程的方法: 一般都采用待定系数法:先设后求。确定一个圆需要三个独立条件,若利用圆的标准方程, 需求出 a ,b ,r ;若利用一般方程,需要求出 D ,E ,F ; 另外要注意多利用圆的几何性质:如弦的中垂线必经过原点,以此来确定圆心的位置。 例 1 已知方程 x 2 + y 2 - 2(m - 1)x - 2(2m + 3) y + 5m 2 + 10m + 6 = 0 . (1) 此方程表示的图形是否一定是一个圆?请说明理由; (2) 若方程表示的图形是是一个圆,当 m 变化时,它的圆心和半径有什么规律?请说明理由. 答案:(1)方程表示的图形是一个圆;(2)圆心在直线 y =2x +5 上,半径为 2. 练习: 1.方程 x 2 + y 2 + 2x - 4 y - 6 = 0 表示的图形是( ) A.以(1,- 2) 为圆心, 为半径的圆 B.以(1,2) 为圆心, 为半径的圆 C.以(-1,- 2) 为圆心, 为半径的圆 D.以(-1,2) 为圆心, 为半径的圆 2.过点 A (1,-1),B (-1,1)且圆心在直线 x +y -2=0 上的圆的方程是( ). A .(x -3)2+(y +1)2=4 B .(x +3)2+(y -1)2=4 C .(x -1)2+(y -1)2=4 D .(x +1)2+(y +1)2=4 3.点(1,1) 在圆(x - a )2 + ( y + a )2 = 4 的内部,则 a 的取值范围是( ) A. -1 < a < 1 B. 0 < a < 1 C. a < -1 或 a > 1 D. a = ±1 4.若 x 2 + y 2 + ( -1)x + 2y + = 0 表示圆,则的取值范围是 5. 若圆 C 的圆心坐标为(2,-3),且圆 C 经过点 M (5,-7),则圆 C 的半径为 . 6. 圆心在直线 y =x 上且与 x 轴相切于点(1,0)的圆的方程为 . 7. 以点 C (-2,3)为圆心且与 y 轴相切的圆的方程是 . 1 D 2 + E 2 - 4F

北师大版高一数学必修1试题及答案

高一数学必修1质量检测试题(卷)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1至2页。第Ⅱ卷3至6页。考试结束后. 只将第Ⅱ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 共60分) 注意事项: 1.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姓名、准考号、考试科目用铅笔涂写在答题卡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选择题:本答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 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集合{0,1}的子集有 ( )个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2.已知集合2 {|10}M x x =-=,则下列式子正确的是 A .{1}M -∈ B . 1 M ? C . 1 M ∈- D . 1 M ?- 3.下列各组函数中,表示同一函数的是 A .1y =与0y x = B .4lg y x =与2 2lg y x = C .||y x =与2 y = D .y x =与ln x y e = 4.设集合{(,)|46},{(,)|53}A x y y x B x y y x ==-+==-,则B A = A .{x =1,y =2} B .{(1,2)} C .{1,2} D .(1,2) 5. 函数()ln 28f x x x =+-的零点一定位于区间 A. (1, 2) B. (2 , 3) C. (3, 4) D. (4, 5) 6.二次函数2 ()23f x x bx =++()b R ∈零点的个数是 A .0 B .1 C .2 D .以上都有可能 7.设 ()x a f x =(a>0,a ≠1),对于任意的正实数x ,y ,都有 A.()()()f xy f x f y = B. ()()()f xy f x f y =+ C.()()()f x y f x f y += D. ()()()f x y f x f y +=+

高中数学必修2知识点总结归纳

高中数学必修2知识点 一:直线方程 1、直线的斜率 过两点的直线的斜率公式:)(211212x x x x y y k ≠--= 且tan k α=,当[) 90,0∈α时,0≥k ; 当() 180,90∈α时,0

(完整版)北师大版高一数学必修2测试题及答案

考试时间:100 1 A 圆 2位置关系是A 平行3、一个西瓜切34 5.三个球的半径之比是1:2:3,那么最大的球的表面积是其余两个球的表面积之和的( ) A .1倍 B .2倍 C .541倍 D .4 31倍 6.以下四个命题中正确命题的个数是( ) ①过空间一点作已知平面的垂线有且只有一条 ②过空间一点作已知平面的平行线有且只有一条 ③过空间一点作已知直线的垂线有且只有一条 ④过空间一点作已知直线的平行线有且只有一条 A .1 B .2 C .3 D .4 7.若)0,(),4,9(),2,3(x C B A --三点共线,则x 的值是( ) A .1 B .-1 C .0 D .7 8.已知直线06:1=++my x l 和直线023)2(:2=++-m y x m l 互相平行,则实数m 的值是( ) A .-1或3 B .-1 C .-3 D .1或-3 A

9.已知直线l 的方程为02543=-+y x ,则圆12 2=+y x 上的点到直线l 的最大距离是( ) A .1 B .4 C .5 D .6 10.点)1,3,2(-M 关于坐标原点的对称点是( ) A .(-2,3,-1) B .(-2,-3,-1) C .(2,-3,-1) D .(-2,3,1) 二、填空题(每题4分共16分) 11、从长方体一个顶点出发的三个面的面积分别为6、8、12,则其对角线长为 12.将等腰三角形绕底边上的高旋转180o ,所得几何体是______________; 13.圆C :1)6()2(2 2=-++y x 关于直线0543=+-y x 对称的圆的方程是___________________; 14.经过点)4,3(--P ,且在x 轴、y 轴上的截距相等的直线l 的方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解答题(15、16、17题各题10分,18题14分) 15.过点P (1,4),作直线与两坐标轴的正半轴相交,当直线在两坐标轴上的截距之和最小时,求此直线方程. 16.经过点P )3,2(-作圆2022=+y x 的弦AB ,使P 平分AB , 求:(1)弦AB 所在直线的方程;(2)弦AB 的长。 17.如图,Rt △ABC 所在平面外一点P 到△ABC 的三个顶点的距离相等,D 为斜边BC 上的中点,求证:PD ⊥平面ABC 。 18题:(14分) 已知圆C:25)2()1(22=-+-y x , 直线l :047)1()12(=--+++m y m x m (1)求证:直线l 过定点; (2)判断该定点与圆的位置关系; A B C P D

数学必修2圆与方程知识点专题讲义

必修二圆与方程专题讲义 一、标准方程 ()()2 2 2x a y b r -+-= 1.求标准方程的方法——关键是求出圆心(),a b 和半径r 2.特殊位置的圆的标准方程设法(无需记,关键能理解) 二、一般方程 ( )222 2040x y D x E y F D E F ++++=+- > 1.220Ax By Cxy Dx Ey F +++++=表示圆方程,则 2222 0004040 A B A B C C D E AF D E F A A A ? ? =≠=≠????=?=????+->??????+-?> ? ?????? ? 2.求圆的一般方程方法 ①待定系数:往往已知圆上三点坐标

②利用平面几何性质 涉及点与圆的位置关系:圆上两点的中垂线一定过圆心 涉及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相切时,利用到圆心与切点的连线垂直直线;相交时,利用到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及垂径定理 3.2240D E F +->常可用来求有关参数的范围 三、点与圆的位置关系 1.判断方法:点到圆心的距离d 与半径r 的大小关系 d r ?点在圆外 2.涉及最值: (1)圆外一点B ,圆上一动点P ,讨论PB 的最值 min PB BN BC r ==- max PB BM BC r ==+ (2)圆内一点A ,圆上一动点P ,讨论PA 的最值 min PA AN r AC ==- max PA AM r AC ==+ 思考:过此A 点作最短的弦?(此弦垂直AC ) 3.以1122(,),(,)A x y B x y 为直径两端点的圆方程为 1212()()()()0x x x x y y y y --+--= 四、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1.判断方法(d 为圆心到直线的距离) (1)相离?没有公共点?0d r ? (2)相切?只有一个公共点?0d r ?=?= (3)相交?有两个公共点?0d r ?>?<

人教新课标版数学高一人教版必修2 模块综合检测

(时间:120分钟;满分1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若直线y =3x +1与直线x +By +C =0垂直,则( ) A .B =-3 B .B =3 C .B =-1 D .B =1 解析:选B.y =3x +1即3x -y +1=0 ∴3×1+(-1)×B =0,∴B =3. 2.棱长都为1的三棱锥的表面积为( ) A. 3 B .2 3 C .3 3 D .4 3 解析:选A.棱长都为1的三棱锥的三个侧面与底面都是全等的正三角形,∴表面积S =4× 3 4 ×12= 3. 3.空间五点最多可确定的平面个数是( ) A .1个 B .5个 C .10个 D .20个 解析:选C.最多的情况是任意三点不共线,此时任意三点可确定一个平面,故共10个. 4.已知直线mx +4y -2=0与2x -5y +n =0互相垂直,垂足为(1,p ),则m -n +p 为( ) A .24 B .20 C .0 D .-4 解析:选B.由两直线垂直,得2m -20=0,∴m =10.将(1,p )代入10x +4y -2=0,得p =-2,再将(1,-2)代入2x -5y +n =0,得n =-12. ∴m -n +p =10-(-12)+(-2)=20. 5.表面积为36π的一个球,有一个表面积为Q 的外切多面体,则这个多面体的体积是( ) A .Q B .2Q C.13 Q D.43 Q 解析:选A.易知球半径为3,将多面体分割成若干个锥体,每个锥体的高为3.∴V =1 3Q ·3 =Q . 6.如图所示,在一个封闭的立方体的六个表面各标出A 、B 、C 、D 、E 、F ,现摆成下面三种不同的位置,所看见的表面上的字母已标明,则字母A 、B 、C 的对面的字母分别是( ) A .D 、E 、F B .F 、D 、E C .E 、F 、D D . E 、D 、F

北师大版高一数学必修2试卷及答案

高一数学必修2考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已知某几何体的俯视图是如图所示的矩形,正视图(或称主视图)是一个底边 长为8、高为4的等腰三角形,侧视图(或称左视图)是一个 底边长为6、高为4的等腰三角形.则该几何体的体积为 ( ) (A )48 (B )64 (C )96 (D )192 2、已知A (x 1,y 1)、B (x 2,y 2)两点的连线平行y 轴,则|AB |=( ) A 、|x 1-x 2| B 、|y 1-y 2| C 、 x 2-x 1 D 、 y 2-y 1 3.棱长都是1的三棱锥的表面积为( ) B. 4.长方体的一个顶点上三条棱长分别是3,4,5,且它的8个顶点都在同一球面上, 则这个球的表面积是( ) A .25π B .50π C .125π D .都不对 5、已知正方体外接球的体积是 323π,那么正方体的棱长等于 ( D ) (A ) (B ) (C (D 6、若l 、m 、n 是互不相同的空间直线,α、β是不重合的平面,则下列命题中为 真命题的是( ) A .若//,,l n αβαβ??,则//l n B .若,l αβα⊥?,则l β⊥ C. 若,//l l αβ⊥,则αβ⊥ D .若,l n m n ⊥⊥,则 //l m 7、如图,在正方体1111ABCD A B C D -中,E F G H ,,,分别为 1AA ,AB ,1BB ,11B C 的中点,则异面直线EF 与GH 所成的角等于( ) A F D B C G E 1B H 1C 1D 1A

A.45° B.60° C.90° D.120° 8、方程(x-2)2+(y+1)2=1表示的曲线关于点T (-3,2)的对称曲线方程是: ( ) A 、 (x+8)2+(y-5)2=1 B 、(x-7)2+(y+4)2=2 C 、 (x+3)2+(y-2)2=1 D 、(x+4)2+(y+3)2=2 9、已知三点A (-2,-1)、B (x ,2)、C (1,0)共线,则x 为: ( ) A 、7 B 、-5 C 、3 D 、-1 10、方程x 2+y 2-x+y+m=0表示圆则m 的取值范围是 ( ) A 、 m ≤2 B 、 m<2 C 、 m<21 D 、 m ≤2 1 11、过直线x+y-2=0和直线x-2y+1=0的交点,且垂直于第二直线的直线方程 为 ( ) A 、+2y-3=0 B 、2x+y-3=0 C 、x+y-2=0 D 、2x+y+2=0 12、圆心在直线x=y 上且与x 轴相切于点(1,0)的圆的方程为: ( ) A 、(x-1)2+y 2=1 B 、(x-1)2+(y-1)2=1 C 、(x+1)2+(y-1)2=1 D 、(x+1)2+(y+1)2=1 二、填空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3、直线x=2y-6到直线x=8-3y 的角是 。 14、圆:x 2+y 2-2x-2y=0的圆心到直线xcos θ +ysin θ=2的最大距离 是 。 15.正方体的内切球和外接球的半径之比为_____ 16如图,△ABC 是直角三角形,∠ACB=?90,PA ⊥平面ABC ,此图形中有 个直 角三角形。 三 解答题:(共70分) 17.(10分)如图,PA ⊥平面ABC ,平面PAB ⊥平面 PBC 求证:AB ⊥BC P A C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