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希尔德加德的中世纪圣咏歌

希尔德加德的中世纪圣咏歌

希尔德加德的中世纪圣咏歌
希尔德加德的中世纪圣咏歌

"我是点燃所有火花的至高无上火焰力量,我呼吸着所有前进而非早已死亡的事物...而我就是上帝本体的燃烧的生命:我比焚烧原野的美丽景象更美;在水里发出闪耀光亮;在星辰,月亮,太阳中灼伤光芒."~希德嘉.逢.碧耿

有谁能再死去八百年后,音乐还流传在世上,不论是被当成与葛利果圣歌一样的宗教音乐热潮拿来大卖,号称可以慰藉心灵,或是被不屑流行的英国地下异教乐团Current93,当作美丽神秘的预言启示吟咏,大概只有这个奇女子了吧.希德嘉.逢.碧耿(Hildegard von Bingen,1098~1179)是位杰出的女性,她不仅是女性主义的先驱者,也是最早的女性作曲家.她正式的身份是圣希德嘉,德国的女修道院长,却也是女性文学作家、画家、科学家与预言家.在十二世纪的年代,很少有女性从事创作,被喻为莱茵河女先知的希德嘉却写有许多理论作品.当女性得不到应有重视时,西德嘉则受教宗和国王的尊重.希德嘉更是位医生,她将以药草、动物和矿石为人治病的心得收录在[Causae et curae]这本医书中,也写了另一本叙述自然界历史的书[Physica].希德嘉也深入探讨了两性间的性爱问题,在中古世纪知识普遍缺乏时,她便以今天看来相当复杂的女性观点阐释性爱过程中女性的感官欢愉等情色内容以及育儿等问题.以一禁欲的修女身分而言,她的知识泰半来自她为人接生的经验.近几年来,基于世纪末对神秘主义和神秘智能的渴求风潮,音乐学者宗教和科学史家关于这位中世纪特异女子的研究再度复苏.起来.有趣的是,竟有些人将新世纪运

动(New Age Movement)与希德嘉连接,只因新世纪音乐与希德嘉音乐充满飘渺灵气的内涵相类似.不过这也显得虽然历经八百多年,时空的移转并未遮掩了希德嘉的光彩.莱茵河畔的岁月希德嘉出生在莱茵河西部地区的贵族家庭,从小身体虚弱的她是家中第十个孩子,从三岁开始,她就可以看到常人见布道的奇幻景象出现在眼前,并拥有预知未来的能力,不过她一直隐藏这能力多年.八岁时她被送给约塔修女(Jutta of St.Disibrod)作为教徒年收入十分之一的固定贡献.尽管修道生活相当清苦,仍有许多贵族女子也跟随者约塔.希德嘉在修道院中学习拉丁文,那是她日后创作的语言.但她的文法学得并不完全,她擅长以自己的直觉来运用语言,她的词汇句子架构都有着多层次的意义象征.在约塔修女死后,三十八岁的希德嘉被拥戴成为新的修道院院长.五年后在一场致命的大病痊愈后,西德嘉写下了这段文字[在我四十八岁零七个月时,天堂开启,一道明亮地使人盲目的光芒降下涌入我整个心灵中.它像火焰煽动着我的心扉,温暖却不炽热...顷刻间我了解了书籍(圣经、诗篇)的真义.]本来她只将这些幻象语约塔修女和她的秘书分享,但自此之后,希德嘉曾经对此赋予的能力感到犹豫和无力感,为此她写信给当时的主教求得祝福,而教宗也支持她将幻境写下.希德嘉因此完成她的重要著作[scivias](Know the Way of the Lord).她的声名也跟着传播开来.之后她在Eibingen建立了自己的新修道院,那儿她致力于音乐创作.道德剧[Ordo Virtutum](Play of Virtues),是关于上帝与撒旦的永恒之战.另外两本也是根据幻象所写的书:[Liber Vitae meritorum](The Book of Life's merits),[Liber di

vinorum operum](The Book of Divine Works).书中她讲述关于大宇宙和小宇宙(即人)的关系,她认为人类是一面镜子,从中反映出了整个大宇宙世界.这也是希德嘉所信念的核心所在.她的科学观念则是承袭于古希腊的宇宙学---四大基本元素:空气、水、火、土.她依此来判断人体的健康状态,希德嘉在医学上的用字如"melancholy"忧郁一直被我们沿用至今.希德嘉是为真理的战士,她严苛地批判腐败的教会人士,并谴责她的好友支持十字军东征.当当时德国君主屈服于罗马天主教的强大势力下时,希德嘉痛斥他为疯子.在晚年,她为了坚持将一位宗教改革份子葬在她的修道院墓园中而被教会褫夺教权,不过意志坚强的她最后仍获得了她应有的权利.漂浮于上帝气息的羽毛希德嘉第一位生平被记载下来的女性作曲家.音乐是希德嘉最重视的艺术,音乐对她来说是她攫取自天堂的美丽和喜悦.在十二世纪时,教堂所用的音乐称为素乐(plainchant).音乐跟随简单的单一旋律,通常一个文字音节对上愈多的音听起来便愈庄严肃穆,而希德嘉的音乐几乎是一个字对一个音.她更勇敢地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将音程以八度--五度--八度作跳进,音乐因此像透彻清净的泉水般活泼地流动.希德嘉特殊的作曲风格,完全来自她从幻象得到的启发,她并未受过音乐训练,虽然对教堂仪式的濒越熟悉,但她的曲风却完全有着原创力,不仅不容易记忆而且难唱.她的另一特色便是宽阔的音域,可以从两个八度音域甚至到两个半之广,加上旋律大幅地跳跃使得整个音乐鲜明的活了起来.她的音乐听起来能同时使人感到原始的触动,以及像是切割大脑神经的现代前卫音乐.后世的学者甚至称西德嘉的音乐为诗,因为在风格上她的音

乐比起一首歌更像是篇艺术散文(Kunst-prosa),以象征性的语言结合诗句的紧密和音乐性,这正宛如今日的自由诗体.尽管题材多来自宗教和圣母马莉亚,希德嘉的歌词仍充满丰饶的意象和神秘美感.她的歌词与音乐一样,总是与人新鲜和源源不绝的能量的感觉,每次聆听都彷佛第一次听,还可以从中找新鲜的感受.这便是希德嘉音乐的独特前卫性,任何听的人都会对这音乐的时空背景感到迷离,而分不清作曲的年代,人们也会对她音乐的陌生感产生如对二十世纪音乐般的震撼.相对于现代音乐由数学演算而来的逻,辑性希德嘉音乐的本质反倒是纯粹的神秘主义.她说过,"这些像流水变化无常的声响与寂静,有时恐怖骇人、神秘与眩目,有时候温和,然而无论如何都必须经由我的音乐如朝起朝落般的律动传达出来,我的歌必须向是为上帝所吹动的羽毛,在空中悠悠漂浮."关于希德嘉音乐的录音作品不少,其中较特别的是由EMI代理,Angel唱片公司在1994年出的"Vision".这张专集邮美国作曲家理察.沙瑟(Richer Souther)替希德嘉的音乐添加现代感的节奏.录制地点在英国的圣安德鲁教堂漆黑的地窖里,教堂的柱子也被拿来当作特别效果的敲击乐器.在地窖充满气氛的演唱结束后,工作人员甚至声称有某种奇异感受深深地触动了他们心灵.的确,关于希德嘉最神秘的一件事,便是在她1179年八十一岁去世后.,宗教法庭派人来到修道院位她追加圣号一事调查,三名修女信誓旦旦的发誓,她们曾见到希德嘉的灵魂在修道院的回廊中漫步,口中吟唱着她的圣诗.

其余音乐作品

1.Feather on the Breath of God1988HYPERION HYP66039

2.Symphoniae spiritual1989DEUTSCHE HARMONIA MUNDI DES77020

3.Canticles of Ecstasy DEUTSCHE HARMONIA MUNDI

4.Voice of the Blood DEUTSCHE HARMONIA MUNDI DES05472-77346-2

5.Ordo virturum Vol11990DEUTSCHE HARMONIA MUNDI DES77051==馨香的灵性之花==URL:https://www.doczj.com/doc/844738510.html,/no18/document11.htm 自从文艺复兴以后,西方音乐进入了一条快车道。在这五百来年间,各种题材体裁风格的音乐层出不穷,汇成浩浩荡荡的长河,其成就令人叹为观止。在总结或解释这种成就时,有论家提出了(西方文化圈中有,而其他文化圈所无的)几个特征,如复调的发展、精确的记谱法、系统科学的训练教育方法等,其中还有一个绝非不重要的,那就是明确的作者身份,用现在的话说,叫知识产权的责任人。这也就是福柯的知识考古学所考证的?作者的诞生?。

在此以前的时代里,音乐往往是没有作者的。所谓格列高利圣咏(Gregorian chant),据说是教皇格列高利一世(约540-604)在位期间所认可编定的各地用于教会仪式的素歌(cantus planus)。在我们今天听来,它们每一首之间个体的风格差异、以及所折射出来的背后那位作者的情况,是极为模糊的。因此,就算我们知道Salve festa dies (祝颂节庆之日)、Crux fidelis(可信的十字架)、Vexilla regis(王旗向前进)等歌出自所谓最早的法国诗人Venantius Fortunatus(约

530-609)之手,我们对格列高利圣咏的感受却并未有根本的改变,因为在这几首歌中,我们找不到明显区别于其他歌曲的个性。当然,格列高利圣咏的独特魅力也许就在于这不张扬其个性的朴素无华,人们在演唱时把自我融入权威与传统之洪流,在整个宗教团契一起静默瞻祷中获得灵魂的安宁。

但是,在中世纪我们依然能找到有明确作者的音乐。我们能见到一些有着优美的语言、独创性的旋律的歌曲。这当中,有一个人是极其重要的,其歌曲至今还以深沉质朴婉约的美,打动每一个听众。她就是十二世纪德国来茵兰地区的一位修女,圣希尔德佳(Saint Hildegard1098-1179)。

在中世纪的历史进程中,十二世纪是非常重要的一个阶段。前几个世纪因蛮族入侵而导致文化大衰败的?黑暗时代?已经结束,西欧人缓慢然而实有成效地从事着文化的重建工作。在学术上,随着将辩证法引入神学研究,一个重要的历史时代:?经院学术?(scholasticism)的时代开始了。对后世影响极大的一种社会建制──大学,也在意大利、法国等地显露出它的雏形。人们开始重新与古代的优秀文化相接触,亚里士多德的著作正在陆续地被译成拉丁文。阿伯拉尔(Pierre Ab élard,1079-1142)不仅作为杰出的辩证法大师而深受巴黎的学生们爱戴,更因其与埃洛伊丝(Hélo?se)的悲惨恋情而使后人为之扼腕叹息。在艺术上,一种新的风格,我们如今都很熟悉的,作为中世纪基督教艺术风格之代名词的哥特式风格(gothic),正在欧洲形成。而针对穆斯林而进行的十字军东征,也使欧洲人对外部世界有了更多的

了解。总之,十二世纪为后来中世纪盛期文化的到来做了必要的准备。

希尔德佳生于特里尔与美因茨之间绿草如茵的来茵兰的一个贵族家庭,是家中的第十个孩子。他们全家笃信宗教,她有两个兄弟是教士,还有一个姐姐也做了修女。他们家与当地的施潘海姆伯爵(Count Spanheim)家关系甚密。伯爵的妹妹尤塔(Jutta)在迪西博登堡(Disibodenberg)本笃会修道院创立了女修院。希尔德佳八岁时就被送到尤塔修女的女修院。1136年,尤塔修女去世,希尔德佳毫无异议地被选为院长(Magistra)。

希尔德佳是一位在中世纪极为罕见的女性,虽然她的名声主要是因为她的异象(Vision)。异象又叫通神、神见,是指人的一种不寻常的体验,能够看到(感觉到)日常的自然世界中所不可能发生的是。作为一种神秘主义的基础,异象在每一种宗教中都有其重要地位。在《旧约》中,摩西看见上帝从荆棘向他召唤(《出埃及记》3:4),自然也是一种异象。后来的先知们更是把他们从神秘的异象体验中获得的上帝的意旨传达出来,以警戒偏离正道的以色列民族。《新约》中最有名的一次异象恐怕要算是扫罗在去大马士革的路上所见到的。当时他一心要扑灭新兴的基督教。快到大马士革时,?忽然天上发光,四面照着他。他就仆倒在地,听见有声音对他说‘扫罗!扫罗!你为什么逼迫我?’?(《使徒行传》9:3-5)。从此,扫罗改名为保罗,积极投身基督教的事业中,成为最重要的使徒之一。在教会的历史上,异象的报道代有所闻,尤其是在一些重神秘体验的隐修派别中。

希尔德佳从小就有超常的感觉,能看见别人看不见的东西,还能预

知将要发生的事,虽然她一直体弱多病。后来,她写道,这种能力已经是她天性的一部分,当她还在她母亲的腹中时,就印刻在她身上了。但由于害怕这些异象的含义及后果,她一直不敢告诉别人。当尤塔还活着的时候,希尔德佳只把她的异象告诉尤塔一个人,而她自己似乎也把这种情况视作缺乏能力。后来,她成为了院长新的职务、新的责任,改变了她。同时,她也获得了可以向他人公开其异象之内容的神圣指示。她把情况告诉了她的忏悔神甫沃尔马(Volmar),他清楚其异象的真实性,又立即向美因茨大主教作了汇报。一个由神学家组成的委员会审查了她的异象,肯定了它们的真实性,并责成沃尔马帮助希尔德佳记录其异象。

关于她的异象,希尔德佳自己写道:?当我四十二岁另七个月时,一道极其明亮的燃烧着的光自天而降,倾斜进我的整个心灵,象一片火焰,它不是燃烧我,而是使我燃烧。它点燃了我的全部心胸。就象太阳用它的光线温暖着物体。就在那一瞬间,我已能理解各卷书──诗篇、福音书及旧约和新约中的每一部?。

在中世纪,尤其是在女修院中,有异象这一类神秘体验的人很多。在希尔德佳的同时代及稍后,就有舍瑙的伊丽莎白(Elizabeth von Sch?nau)瓦尼的玛丽(Marie d’Oignies),马格德堡的麦赫蒂尔德(Mechthild von Magdeburg)等;到了十六世纪更有著名的圣德兰亚维拉(St.Teresa de Avila),她的《生命》、《全德之路》、《内心大厦》,是灵修文学中的不朽篇章。但希尔德佳的异象与她们的异象有着明显的差异。在她们那里,异象首先是一种醍醐灌顶的

至福状态。她们把自己看成是上帝的容器,长时间痛苦的静默瞻祷来迎接那心驰神往、出神入化、神魂颠倒的狂喜。十七世纪意大利雕塑家贝尔尼尼(Gianlorenzo Bernini)在罗马维多利亚的圣玛利亚(Santa Maria della Vittoria)教堂所作的大理石雕塑《圣德兰的狂喜》中,把圣德兰表现得充满了肉欲感。

但希尔德佳的异象却和她们不同。它们更具预言性和训导性,更象是早期的先知,有着一种《启示录》般的风格。在内容上,也往往是以对未来事物的预言来警戒人们。与其他女神秘主义者相比,她的异象更侧重其视觉特性,而非肉体的感受,因而也更冷静。在异象中,除了所能看到的东西以外,常常还能听到用明晰确定的拉丁语表达的指令。一言以蔽之,希尔德佳的角色不是上帝的容器,而更象是上帝的舌头。

希尔德佳把她的异象下来编辑成的第一本书,名叫《认识上帝之道》(Scivias),分为三卷,分别收录了六个、七个和十三个异象。涉及智慧、信仰、人性、启示、救赎、教会、圣事等重大主题。全书最后一个异象与末日审判有关,后来她又把它改编成一部道德剧《德性之律》(Ordo virtutum),这是已知最早的道德剧,也有人认为它是歌剧的先驱之一。后来,她又编辑了两本记录异象的书:《人生功罪书》(Liber vitae meritorum)和《神圣工作》(De operarione Dei)。前者涉及德与恶之间的战斗,共提出了三十五对不同的德与恶。后者进一步从宇宙论的角度论述她的神学思想。她这三部著作,以及论文与书信中表达了深刻的神学思想。她与各个层面的人通信,包括数位教

皇、皇帝、神学家如圣贝尔纳、以及普通神甫修女乃至工匠等,现存书信约三百封。有论者评价道:?其著作以清新独创的方式,涵盖基督教启示的各个方面;单单这一事实已使她跻身教会的一小群杰出博士之列。?其神学是以宇宙论(cosmology)方式展开的,以上帝的创世为开端,涉及人性在世界秩序中的位臵,提出人是受造世界的中心;同时又将救赎历史与创世相联系,从而保证其体系的完整及基督在救赎中的独特地位。

此外,令人惊异的是,希尔德佳还著有两部科学与医学著作《自然史》(Physica)和《病因与疗法》(Causae et curae),体现出在中世纪极为罕见的科学观察能力,虽然她的处方中,也会有象钻石、红宝石等贵重物品,以及鸵鸟、鲸鱼、狮子、豹等在当时的欧洲并不容易见到的稀有动物。

希尔德佳酷爱音乐。早期的教会领袖,往往担心歌曲的旋律太出风头,影响人们注意并理解歌词的内容。奥古斯丁就曾说:?但如遇音乐的感动我心过于歌曲的内容时,我承认我在犯罪,应受惩罚,这时我是宁愿不听歌曲的?(《忏悔录》卷十,章三三)。也许当初筛选编定格列高利圣咏,也有这方面的考虑。但希尔德佳却没有这种顾忌,可能她的信仰坚定无比,不会被音乐所弱化;更重要的是,她对音乐的看法与早期教父们完全不同。她说:?要是没有音乐,词语仅是空壳;被唱的时候,它们才活,因为词语是身体,音乐却是精神。?音乐之所以如此崇高,是因为它是声音,能够与那最高的声音想联系;最高的声音便是上帝之言(基督),它是一切受造物的生命。

在希尔德佳的作品中,最为我们所关注的,莫过于她所作的七十七首歌曲。这是希尔德佳为她的姐妹们创作的礼仪歌曲,它们汇成一集,名为《天国启示的和谐交响》(Symphonie armonie celestium revelationum),包括交替圣歌(antiphons)、应答圣歌(respons)、继叙咏(sequences)、赞美歌(hymns)、一部《垂怜经》(Kyrie)、一部《阿莱路亚》(Alleluia)等。这些歌曲,有着特别优美的歌词,短小简练,语言质朴纯净,是一首首珍贵的抒情诗。它们讴歌三一上帝,赞颂玛利亚、天使、远古的族长与先知、使徒、殉教者、还有其他许多圣徒。歌曲的伴奏音乐也是希尔德佳自己创作的,它们并未沿袭已有的圣咏格式,而是有着极强的独创性,旋律变化多端,既有一词一音的安词法(syllabic settings),也有高度花腔的配唱法(melismatic)。有时音域极宽,旋律近乎即兴发挥。

希尔德佳之谜中很重要的一个,乃是她是如何获得这许多才能的?她自幼入修道院。在中世纪,修士和修女所受的教育相差极大。天主教会重视学术,在许多修会,尤其象本笃会和道明会,有专门从事学术研究的修士。中世纪经院学术的繁荣,就是这一传统的结晶。但修女们就不一样了。教会重男轻女,女性不可能担任圣职,教会学术机构中也没有女性的位臵。修女的责任不是牧养教众,而是独善其身;她一进入修女院,就算是?嫁给了耶稣?,她所能献给主的,也只是她的一?身?,她要用此身,去承受主的恩宠。这样说来,希尔德佳真是罕见(présieuse)。她既是修院领导,又是通灵者(visionary);既敬

虔,又极端;既是诗人,又是科学家;既是医生,又是圣徒。

长久以来,在天主教灵修史上,希尔德佳都是非常重要的人物;到了当代,尤其是六七十年代以后,也许和女性主义运动之深入有关,许多人,特别是女性学者,越来越对希尔德佳有兴趣。起初是在她的祖国德国,八十年代以后,又播延至英语世界,人们编辑整理她的作品,撰写她的传记,同时,对大部分人而言更为重要的是,录制她的歌曲的唱片。据一本希尔德佳作品选附录所载,到1990年,就有唱片如下:《上帝气息上的一支羽毛》(A feather on the breath of God)(宾根的希尔德佳的继叙咏与赞美歌),Hyperion A66039;《中世纪及文艺复兴灵性音乐》(Geistliche Musik des Mittelalters und der Renaissance),TELDEC66.22387;《宾根的圣希尔德佳的歌曲》(Ges?nge der hl.Hildegard von Bingen),Psallite242/040479PET;《宾根的希尔德佳:德性之律》(Hildegard von Bingen:Ordo virtutum),Harmonia mundi20395/96;《宾根的希尔德佳:交响(灵性歌曲)》(Hildegard von Bingen:Symphoniae (Geistliche Ges?nge)),Harmonia mundi IC067-199976I。

笔者买到的一张唱片是ANGEL RECORDS1994年出版的,名为《异象》(VISION),编号是ANGEL CDQ724355524621。唱片中所录的并不纯粹是希尔德佳的音乐。在她的歌曲基础上,还加上了美国作曲家RICHARD SOUTHER的创造性演绎,此举大概是为了吸引更多的听众,但其效果并不都令人满意。真正令人陶醉的还是希尔德佳自己的音乐。

演唱者是埃米丽〃凡〃埃维拉(Emily van Evera)和本笃会(OSB)修女日尔曼妮〃弗里茨(Germaine Fritz)。

唱片共有17支track,其中有两首器乐曲,另有一首歌有简版与全长版两种形式,因此实际选用的希尔德佳的歌曲共14首。分别是:1.《祝颂圣母》(O Virga Ac Diadema)(原文为:枝叶与王冠);2.《只有魔鬼会嘲笑》(Sed Diabolus);3.《异象》(O Euchari In Leta Via)(原文为:哦,Eucharius走在快乐的道路上。Eucharius为一著名的十字军战士);4.《献给圣母的歌》(O Virdissima Virga)(原文为:哦,最苍翠的枝叶);5.《活的光》(器乐曲);6.《因此,无论到何处》(Unde Quocumque);7.《致圣母》(O Frondens Virga)(原文为:哦,繁茂的枝叶/万般高贵地站立着/当曙光初现:/如今充满喜悦与高兴/预备将脆弱的我们/救离邪恶的习性/伸出你的手/把我们提升。);

8.《致造物主》(O Quam Mirabilis)(原文为:哦,多么神奇);9.《荣耀的名望》(Deus Enim Rorem)(原文为:因为上帝给了他们一滴露珠,各种名望都来自它);10.《敷油膏》(器乐曲);11.《赞美三一上帝》(Laus Trinitati);12.《圣餐杯》(O Vas Nobile);13《圣爱》(Karitas);14.《花朵微微放光》(Hodie Aperuit)(原文为:今天为我们开启了/一道紧闭的门/那是蛇在一个女人身上关闭的/如今童贞女玛利亚的花/在黎明微微放光。);15.《远离邪恶的堕落》(Cum Erubuerint)(原文为:当不幸的人们/为其后代而脸红时);

16.《活的泉眼》(O Vivens Fons);17.《异象》。有趣的是,唱片的说明书中还收录了希尔德佳的一些偏方,其中有钻石、琥珀、玉髓、

红蓝宝石、栗子、熏衣草、刺荨麻、莳萝、亚麻子、肉豆蔻、玫瑰。比如说栗子能治各种虚弱之症、琥珀调酒服下可治胃痛等等。

格里高利圣咏

1.奥加农:是圣咏的一种即兴演唱方式,即在演唱同时唱 两个不同声部。 2.布艮第乐派:15世纪文艺复兴音乐中最重要的艺术 家是来自欧洲北方的作曲 家。他们大都集中在布艮第 地区活动,所以被音乐史学 家们成为布艮第乐派。3.法国尚松:16世纪20年代,法国作曲家发展了一种具 有鲜明特性的从词到曲都 是典型法国风格的歌谣曲, 他们被称为“法国尚松”或 “巴黎尚松”。 4.清唱剧:是17世纪产生的一种大型声乐体裁。以抒情 性或戏剧性叙事诗为基础, 由宣叙调、咏叹调、二重唱 以及合唱组成。规模较小, 常以序曲开始,合唱结束。5.经文歌:带着一种中世纪普遍具有的装饰热情诞生的 音乐体裁,产生有必然性, 填有歌词的替换克劳苏拉, 实现了从礼仪音乐到具有 世俗音乐特征的转变。6.格里高利圣咏:礼拜活动中的唱诵经文成为圣咏。使用 于罗马教会仪式,以着名教 皇格里高利一世命名,固表 情肃穆,风格朴素也被称为 素歌。 7.弥撒:天主教会重要的崇拜仪式。 8.附加段:兴起于9~10世纪,11世纪达到兴盛,12世纪 逐渐衰落。 9.继续咏:弥撒礼拜中,继续咏紧接在“哈利路亚”之 后。 10.宗教剧:宗教剧的产生与格里高利圣咏扩展有关。弥 撒仪式中《进台经》前的附 加段。以及弥撒活动最自由 的部分,已经含有戏剧因 素。 11.奥尔加农:西方有记载的 最早的复调音乐叫奥尔加 农,最初的奥尔加农只是圣 咏的一种演唱方式。 12.华丽奥尔加农:将位于下 面声部的定旋律音符拖长, 上方对以多个音,构成一音 对多音的形式。 13.平行奥尔加农:在圣咏的 下方或上方添加一个平行 四度或五度的声部,构成两 个声部的圣咏。其中圣咏曲 调称作“定旋律”,也译作 “固定调”。 14.斜向奥尔加农:一个声部 保持不变,另一个声部向上 或向下进行。 15.自由奥尔加农:以上几种 形式的混合运用。 16. 《西方音乐史》复习资料 1.希腊音乐的主要特征?在古 希腊音乐的发展过程中,有 哪些重要的音乐现象出现? (1)主要特征:单声部旋律, 朴素大方,并有简单的乐器 伴奏;大部分都是即兴表演, 且形成了音乐、舞蹈与诗歌 的“三位一体”;重世俗与现实 性,大部分作品直接反映了 古希腊人丰富的社会生活与 民族历史。尽管古希腊音乐 篇章极少保留了下来,但它 的意义不在具体的作品的流 传,而在于激励了后世纪音 乐的繁荣(2)音乐现象:神 话音乐、荷马史诗、古希腊 戏剧。 2.简述格里高利圣咏的使用情 况,基本特征。 答: 格里高利圣咏形成于8、9 世纪,是以罗马教皇格里高 利一世命名的,成为罗马天 主教圣咏礼仪的同意规范和 最高权威。 基本特征:①无伴奏的纯人声 (男声)歌唱的单声部音乐 形式。②以拉丁文为歌词。 ③即兴式无明显节拍特征。 ④建立在单纯的自然音阶基 础上。⑤歌词主要来自圣经 和诗篇。⑥旋律音调平缓, 以级进和三度为主。⑦音域 狭窄。 3.说说经文歌的特征及其产生 的意义。 经文歌的产生可追溯到第斯康 特的复调写作手法。在一定 程度,经文歌的歌词特点也 成了它最重要的特征,并预 示着它的发展方向,13世纪 最经典的经文歌为3个声 部,起初上方声部附加的歌 词还是拉丁语,与宗教有关。 后来,上方声部歌词开始方 言化,出现了法文经文歌(上 方两声部都用法文填词),形 成了经文歌特有的“复歌词” 现象,不同声部演唱不同的 歌词。两段法文歌词通常为 舞蹈歌曲和爱情歌曲之类。 由于歌词各具特色,经文歌 的各个声部在节奏模式上保 持了一定的独立,节奏的运 动在复调音乐具有了空前的 紧张度,只有在各声部发出 协和音程中还能感受到一定 的统一性。经文歌的复调结 构是高度理性化的。 经文歌体现了宗教音乐与世俗 音乐之间的相互影响,歌词 往往是宗教与世俗内容相混 合甚至完全世俗化的。

西方音乐史 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 1、Gregorian chant 格里高利圣咏。罗马教会使用的圣歌,节奏自由松散,旋 律庄严朴素,用纽姆符号记谱,内容上以罗马传统圣经为基础,又融合了高卢因素的礼拜仪式和圣咏,有独唱、齐唱、交替歌唱和应答轮唱等多种形式。 早期的圣歌是单声部的。 2、 Organum奥尔加农。西方有记载的最早的复调音乐。最初的Organum只 是圣咏的一种演唱方式,即在歌唱圣咏的同时,歌唱另一被称为Organum 的附加声部,是一种简单的二声部歌唱。 3、Discantus 狄斯康特。12世纪宗教音乐的演唱方式。当定旋律声部也用节奏模式来组织时,上下声部常常会构成几乎同时进行的、音对音的对位织体,这种织体写作被称为discantus风格。 4、Motet经文歌。13世纪指上方声部有独立歌词的复调声乐曲。(最典型的是三声部,上文是法文歌词,下方是拉丁文圣咏) 5、16世纪Madrigal 16世纪意大利的牧歌。文艺复兴时期重要的世俗音乐体裁。它是以著名诗人的诗歌谱写的复调歌曲。作曲家对歌词的处理反映了人文主义精神对音乐的影响。 6、Choral 众赞歌。16世纪经过宗教改革的礼拜歌曲,是新教的礼仪音乐,由马丁·路德倡导全体会众用本国语同唱。众赞歌的音乐不再是错综复杂的复调体,而是简朴、明朗的和声体。 7、Chanson 尚松。15~16世纪的尚松泛指所有的世俗复调歌曲。文艺复兴时期的Chanson强调曲调合于诗歌的韵律,节奏鲜明轻快,多为四声部织体。 8、Recitative 宣叙调。音高和节奏随着歌词的抑扬顿挫而变化,音域不宽,音调简单,介于说白与旋律之间的吟唱,是一种仿效古希腊悲剧的单声音乐风格。 9、Cantata 康塔塔。Baroque时期的大型声乐体裁,是由一系列的宣叙调、咏叹调、咏叙调、二重唱和合唱组成的声乐套曲。 10、Basso continuo 通奏低音。主调和声织体,强调两端声部的旋律线条。独立的低音部持续整个作品,中间和声不写出,用相应的数字标示和弦,留给演奏家即兴处理。11、opera 歌剧。17世纪诞生于意大利佛罗伦萨的一种用音乐来表现的戏剧,是融合了音乐、文学、戏剧、舞蹈等多种形式的舞台综合艺术。 12、Concertion grosso 大协奏曲。巴罗克时期最重要的管弦乐体裁,由二或三件乐器构成独奏组与合奏部进行协奏,即小组独奏乐器与大组全奏乐器的相互对比竞奏。 13、Sonata

太阳系行星介绍

水星(英语:Mercury,拉丁语:Mercurius)是太阳系八大行星最内侧也是最小的一颗行星,也是离太阳最近 的行星。水星是一颗类地行星,由于其非常靠近太阳,所以只会出现在凌晨成为晨星,或是黄昏出现作为昏星。除 非有日食,否则在阳光的照耀下通常是看不见水星的。 内部构造 水星是太阳系内与地球相似的4颗类地行星之一,有着与地球一样的岩石个体。它是太阳系中最小的行星,在赤道的半径是2,439.7公里。水星由大约70%的金属和30%的硅酸盐材料组成,水星的密度是5.427克/cm3,在太阳系中是第二高的,仅次于地球的5.515克/cm3。 地形地貌 美国发射的“水手10号”在1974年3月、9月和1975年3月探测了水星,并向地面发回5000多张照片,为我们了解水星提供了珍贵的信息。从照片上我们看出,水星的外貌酷似月球,有许多大小不一的环形山,还有辐射纹、平原、裂谷、盆地等地形。水星的表面很像月球,满布着环形山、大平原、盆地、辐射纹和断崖。1976年,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开始为水星上的环形山命名。 水星表面上有着星罗棋布的大大小小的环形山,既有高山,也有平原,还有令人胆寒的悬崖峭壁。据统计,水星上的环形山有上千个,这些环形山比月亮上的环形山的坡度平缓些。 水星表面平均温度约452K,变化范围从90-700K,是温差最大的行星。白天太阳光直射处温度高达427℃,夜晚太阳照不到时,温度降低到-173℃。可以比较一下地球,地球上的度温变化只有11K(这里只是太阳辐射能量,不考虑“季节”,“天气”)。水星的表面的日照比地球强8.9 倍,总共辐照度有9126.6W/㎡。 令人惊讶地是,在1992年所进行的雷达观察显示,水星的北极有冰。一般相信这些冰存在于阳光永无法照射到的环形山底部,由于彗星的撞击或行星内部的气体冒出表面而积累的。由于没有大气调节,这些地方的温度一直维持在华氏零下280度(约合-173℃)左右。 大气层 水星上有极稀薄的大气,大气压小于2×10百帕,大气中含有氦、氢、氧、碳、氩、氖、氙等元素。由于大气非常稀薄,水星的表面白天和夜晚的温度相差很大,实际上水星大气中的气体分子与水星表面相撞的频密程度比它们之间互相相撞要高。出于这些原因,水星应被视为是没有大气的。 水星的大气非常少,主要成份为氦(42%)、汽化钠(42%)和氧(15%),而且在白天气温非常高,平均地表温度为179℃,最高为427℃,最低为零下173℃,因此水星上看来不可能存在水;但1991年科学家在水星的北极发现了一个不同寻常的亮点,造成这个亮点的可能是在地表或地下的冰。水星上真的有可能存在冰吗?由于水星的轨道比较特殊,在它的北极,太阳始终只在地平线上徘徊。在一些陨石坑内部,可能由于永远见不到阳光而使温度降至零下161℃以下。这样低的温度就有可能凝固从行星内部释放出来的气体,或积存从太空来的冰。 真正发现水星有冰 2014年,美国航天局派往水星的探测器信使号,早前传来的照片中,却发现北极地区一个陨石坑附近有冰的存在,是首次真正发现水星有冰。 学者早于两年前已透过间接的分析指水星上存在着冰,但这次则是首次直接看到。专家估计冰块有数以十米厚,但亦可能延伸至坑洞内。虽然水星围绕太阳转一圈需时58个地球日,几乎整个大地都被阳光照射,但水星的极地则永远无法被太阳照到,温度低得有机会让冰形成。

西方音乐史知识梳理

古罗马一.古希腊 .古希腊A 件古希腊乐谱,记谱法失传40人们挖掘出1. 特点:2. .单声部a .自然音加变化音b 密切结合 c.音乐,舞蹈诗歌 .常有乐器伴奏d .器乐:3 代表理性思维 a. 弦乐器-里拉琴 常用于史诗弹唱),光明神( )(b. 管乐器阿芙洛斯管代表感性思维-酒神常用于悲剧合唱 .著名人物:4 .毕达哥拉斯-a音乐理论家、哲学家、数学家,从数字的角度研究音乐 b.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对音乐的论述涉及研究音乐的社会道德与审美做用 c.阿里斯多赛诺斯-著作《和谐的要素》提出了四音音列

5.代表作品: 史诗《伊利亚特》《奥德赛》荷马.a 总结:6. 但是古希腊音乐作品虽然没有直接流传下来,古希腊的音乐文化精神却深深影响着西方音乐的历史古罗马B. .大体分类为实用音乐与娱乐音乐1 配合多神制度 中世纪 :概述A. 世纪a. 5-15时间为公元 黑暗的十b.在音乐史上称为宗教的十个世纪()个世纪 音乐事件B. 格里高利圣咏公元5-9世纪1. a.格里高利圣咏之前的宗教音乐——Ⅰ.安布罗斯圣咏(米兰主教圣·安布罗. 编斯写圣)歌 法兰Ⅱ.高卢圣咏克的

Ⅲ. 西班牙的莫萨拉比圣咏 b.格里高利圣咏的建立——公元6世纪末,教宗格里高利一世为了统一教会仪式,编《唱经歌集》,称为格里高利圣咏 分类——现存的早起格里高利圣格里高利圣咏c.法兰一种是咏分两类,古罗马一种是克抄本,本。 的特征:d. 格里高利圣咏 是单音音乐,拉丁文词,男声演唱,乐谱.Ⅰ只有音高而无节拍的记录。 弥撒弥撒仪式中使用。.Ⅱ每日祈祷的日课和弥弥撒和常规弥撒两种——专用分专用、《慈悲经》如《哈利路亚》常规弥撒如撒《羔羊经》 演唱方式:交替式、应答式、独唱或齐唱Ⅲ.的直接咏唱方式 它有三种词曲关系:音节式、花唱式、纽.Ⅳ姆式多利亚、弗利几亚、利调式有八种类型Ⅴ-.迪亚、混合利迪亚以及派生出的四种副调式 2. 中世纪世俗音乐公元9-13世纪

中学生科学小知识介绍八大行星是哪八大

中学生科学小知识介绍八大行星是哪八大中学生科学小知识介绍八大行星 八大行星其实指的就是在太阳系中的;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这颗八行星,而其中只有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这六颗行星有自己的卫星。 我给你一一介绍认识,那么就先从水星开始吧,水星是最接近太阳的,它也是太阳系中最小最轻的行星。常和太阳同时出没。早在公元前3000年的苏美尔时代,我们的祖先便发现了水星,在水星上温差是整个太阳系中最大的,温度变化的范围为90到700。相比之下,金星的温度略高些,但更为稳定。金星在史前就已被人所知晓。它是在太阳系除了太阳外,它是最亮的一颗的。金星是一颗内层行星,从地球用望远镜观察它的话,会发现它有位相变化。告诉你在金星上大气压力为90个标准大气压(相当于地球海洋深1千米处的压力)人一上去就是死啊,大气大多由二氧化碳组成的,金星表面温度大约在400度,你知道吗温度超过了740开时(足以使铅条熔化)。金星表面自然比水星表面热,虽然金星比水星离太阳要远两倍。 火星这或许是由于它鲜红的颜色外表而得来的;火星有时被称为“红色行星”。火星是在史前时代为人类所知。由于它被认为是太阳系中人类最好的住所(除地球外),它受到科幻小说家们的喜爱。火星的两极永久地被固态二氧化碳(干冰)覆盖着。这个冰罩的结构是层叠式的,它是由冰层与变化着的二氧化碳层轮流叠加而成。在北部的夏天,二氧化碳完全升华,留下剩余的冰水层。由于南部的二氧化碳从没有完全消失过,所以我们无法知道在南部的冰层下是否也存在着冰水

层。这种现象的原因还不知道,但或许是由于火星赤道面与其运行轨道之间的夹角的长期变化引起气候的变化造成的。或许在火星表面下较深处也有水存在。这种因季节变化而产生的两极覆盖层的变化使火星的气压改变了25%左右。 木星在太阳系中是最大的一颗除了太阳,是所有其他的7颗行星总和质量的2.5倍,是地球的318倍,体积为地球的1316倍。所以被人们被称为“行星之王”。木星表面的云层是多彩的可能是由于大气中化学成分的微妙差异及其作用造成的,可能其中混入了硫的混合物,造就了五彩缤纷的视觉效果,色彩的变化与云层的高度有关:最低处为蓝色,跟着是棕色与白色,最高处为红色。我们只能通过高处云层的洞才能看到低处的云层。 土星它是太阳系上密度最小的行星,甚至它可以浮在水上。通过小型的望远镜观察也能明显地发现土星是一个扁球体。它赤道的直径比两极的直径大大约10%。这其实是因为它快速的自转和流质地表的结果。其他的气态行星也是扁球体,不过没有这样明显。还有土星是最疏松的一颗行星,它的比重比水星的还要小。但是与木星一样,土星是由大约75%的氢气和25%的氦气以及少量的水,甲烷,氨气和一些类似岩石的物质组成。这些组成类似形成太阳系时,太阳星云物质的组成。而且土星内部和木星一样,由一个岩石核心,一个具有金属性的液态氢层和一个氢分子层,同时还存在少量的各式各样的冰。 天王星的体积比海王星大,质量却比海王星的小。大多数的行星总是围绕着几乎与黄道面垂直的轴线自转,可天王星的轴线却几乎平行于黄道面。在卫星旅行者2号探测的那段时间里,天王星的南极几乎是接受太阳直射的。这一奇特的事实表明天王星两极地区所得到来自太阳的能量比其赤道地区所得到的要高。然而天王星的赤道地区仍比两极地区热,这其中的原因还不为人知。

太阳系介绍

太阳系Solar System 一、太阳系的组成The composition of the solar system 太阳系由太阳、行星和其他物质组成。 The solar system is made up of the sun, the planets, and other objects. 四个较小的内行星,水星,金星,地球和火星,是陆地行星,主要由岩石和金属组成。 The four smaller inner planets, Mercury, Venus, Earth and Mars, are terrestrial planets, being primarily composed of rock and metal. 四个外行星都是巨大的行星,木星和土星是两个最大的气态巨星,主要由氢和氦组成。两个最外层的行星,天王星和海王星,都是冰巨星。 The four outer planets are giant planets. The two largest, Jupiter and Saturn, are gas giants, being composed mainly of hydrogen and helium; the two outermost planets, Uranus and Neptune, are ice giants.

二、太阳与行星的尺寸比较Size comparison of the Sun and the planets 太阳直径相当于地球直径的109倍,体积大约是地球的130万倍,其质量大约是地球的330000(33万)倍。 The diameter of the sun is 109 times the diameter of the earth, its volume is about 1 million 300 thousand times that of the earth, its mass is about 330 thousand times that of the earth. 太阳系的八个行星尺寸由大到小是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地球、金星、

西方音乐史名词解释

格里高利圣咏(Gregorian chant) 公元6世纪末罗马教皇格里高利一世为统一教会形式,将各教会所用的教仪歌曲,赞美诗等收集选编成《唱经歌集》,称为格里高利圣咏,它主要是单音音乐,拉丁文词,男声演唱,乐谱只有音高而无节拍记录,主要在天主教会每日祈祷的日课和弥撒中使用,具有很强的宗教观念和功能,追求超脱于现实的“彼岸”精神,回避世俗个性情感。 奥尔加农(organum)也叫:平行调 是西方有记载的最早的复调音乐,最初的奥尔加农只是圣咏的一种演唱方式,即在歌唱圣咏的同时歌唱另一被称为奥尔加农的附加声部,这种简单的二声部歌唱因此被称为奥尔加农。 游吟诗人(Ttoubadours)也叫:特罗巴多 Ttoubadours于11世纪末最先出现在法国南部地区,北部地区的Ttoubadours约于12世纪末开始发展,他主要由宫廷贵族、骑士阶层甚至一些帝王组成,也有一些有才华的下层诗人、音乐家(戎格勒)加入。他们不仅创作诗歌,谱写曲调,有时也自己演唱,他们的歌曲主要反映出教会和世俗旋律风格的影响,大多是单声部,常加上乐器伴奏,即兴演唱,常以爱情题材为主。 恋诗歌手(Minne singer) 12、13世纪在德国也开始出现方言抒情歌曲,这类歌曲在德国称为恋歌(minne sang),歌唱这些歌曲的歌手称为Minne singer。12世纪后期,在德国城镇、宫廷流传,他的歌曲抽象,有时有明显的宗教色彩,音乐旋律比较稳重严肃,大多是分节歌式,成员主要是宫廷贵族。 圣诞颂歌(Carol) 15世纪中叶,英国的一种复调音乐体裁形式,Carol原是一种单声部舞蹈歌曲,15世纪已不再作为舞蹈的伴唱,而在各种仪式中或市民、宫廷、贵族和教堂的队列进行中演唱。Carol的题材有道德、政治、宗教等。歌词是英文或拉丁文或两种文字混用的押韵诗节。 尚松(Chanson) Chanson是在西方音乐史上14世纪—16世纪以法文的世俗诗歌谱写的复调歌曲的概称,Chanson 产生于14世纪马肖等作曲家的创作,一般采用诗歌和音乐的三种固定形式。14世纪,由于法国音乐风格的演变,已发展为一种有复杂的节奏和对位的歌曲。特点是:抒情、细腻、典雅。 名歌手(Meister singer)也叫:工匠歌手 Meister singer的音乐活动始于14世纪,16世纪发展。Meister singer是德国城市中文学和音乐行会的成员。他们是一些商人和城市手工业者阶层的音乐爱好者,并组织起来进行创作和歌唱活动,制定各种规则:每周集合一次,成员有严格的等级,升级要通过考试等,Meister singer的歌曲一般与《圣经》有关,采用单声部,等时值的音符,音节式谱曲。 歌剧(Opera)

格里高利圣咏

●格里高利圣咏:6世纪末,罗马教皇格里高利一世为了统一各地教仪,搜集了600多首 圣歌,编成《交替圣歌集》,并确立了许多演唱规则,作为经典固定下来,这就是格里高利圣咏。 ●Mass(弥撒):天主教用于圣体圣事礼仪的音乐,一纪念耶稣牺牲于十字架上。分常规弥 撒和专用弥撒两类。常规弥撒分五章《慈悲经》《荣耀经》《信经》《圣哉经》《羔羊经》。 后来的“弥撒曲”即专指这五章。 ●Canzona(康佐纳):意大利的康佐纳在16世纪20年代是一种将法国尚松改编成的器乐 奏鸣曲。在琉特琴、键盘乐器上演奏。风格和法国尚松很接近,轻快,节奏性强,有简单的对位织体。 ●Minstrels(流浪艺人):流浪四方,过着无家可归的江湖生活,靠到处表演各种风趣活 泼的歌曲、舞蹈,或是耍弄各种杂技来维持生活,社会地位低下。 ●Organum(奥尔加农):最早的复调音乐。出现于9世纪的《音乐手册》两个声部。上声 部必须采用圣咏曲调,称为主声部,而另一声部(亦称“奥尔加农声部”)是在主声部下方4、5度的重叠。即平行奥尔加农。12世纪,奥尔加农声部转向上方声部富有流动性装饰风格,形成了花式唱法的华丽奥尔加农。 ●Madrigul(牧歌):源自弗洛托拉。是最具艺术复兴特点的音乐体裁。歌词有较高的文学 水准。表达出诗人细微的心绪。音乐注重对歌词的细致表达。4、5声部或更多具有戏剧性抒情性的表现力。通谱体歌曲。 ●通奏低音:巴洛克时期特有的作曲手段,这种音乐织体强调的是两端得声部。作曲家在 创作时只谱写旋律和低音,中间的和声声部并不写出末尾了提醒演奏者,作曲家常在低音的下方标有相应的数字来对所有演奏的和旋进行提示。 ●巴黎圣母院乐派:指在12、13世纪巴黎是欧洲最具活力的学术中心。欧洲各地学者纷 纷聚集巴黎。此时,复调中心也从南部法国转向北部巴黎,巴黎圣母院成为晚期中世纪复调最具创造力的中心,在其中产生里很多乐派。 ●等节奏经文歌:由一个“定旋律”的音列与一个固定节奏型的周期反复而构成的14世 纪,由于经文歌的旋律音拖得很长,作曲家就把“定旋律”分成好几段。每一段使用相同的节奏型。将旋律的音逐个分配到节奏型中就形成了等节奏经文歌。 ●马肖(1300~1377):马肖是法国新艺术时期一位重要的代表人物是西方音乐史上第一位 作品保存最为完整的音乐家。也是中世纪晚期法国音乐的集大成者。主要创作有:经文歌、弥撒曲、叙事歌曲。1)宗教歌曲的提点:他更多采用法文歌词,重视等节奏技术的运用,晚年使用持续对应声部的技术,创作了四部经文歌,强调高音旋律。2)世俗歌曲:马肖的世俗复调歌曲突出了新艺术时期的创作特征。如重视两派的地位旋律常出现不规则的切分节奏,歌曲中持续声部多是自由创作的旋律,重视表现歌词内在情感。简答题 1、简述格里高利圣咏的基本特点。 1)受到古希腊、古代东方的音乐影响2)歌词:拉丁文主要来自圣经和诗篇。3)节奏:无固定节拍。4)织体:单音音乐。5)旋律:音调平缓,以级进、三度级进为主。6)情绪:情绪严肃,采用无伴奏的纯人声(男声),排斥人世激情。7)演唱方式:大致有独唱、齐唱、交替歌唱、应答歌唱四种。8)较固定的音乐形式:诗篇歌调、交替圣歌、应答圣歌、赞美诗。9)调式体系:教会调式。 2、简述兰迪尼的艺术成就及兰迪尼终止式。 兰迪尼是14世纪意大利最具影响力的盲人音乐家,他在音乐理论天文及哲学上的造诣都很深。精通管风琴的制造。演奏及调律。音乐创作上也有杰出的成就。其作品皆为世俗音乐。共154首占意大利保留下来的新时期作品总数的1/4. 作品多为叙事歌。创作风格以甜

西方音乐史知识梳理

一.古希腊古罗马 A.古希腊 1.人们挖掘出40件古希腊乐谱,记谱法失传 2.特点: a.单声部 b.自然音加变化音 c.音乐,舞蹈诗歌密切结合 d.常有乐器伴奏 3.器乐: a. 弦乐器-里拉琴代表理性思维(光明神),常用于史诗弹唱 b. 管乐器-阿芙洛斯管代表感性思维(酒神)常用于悲剧合唱 4.著名人物: a.毕达哥拉斯-音乐理论家、哲学家、数学家, 从数字的角度研究音乐 b.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对音乐的论述涉及研 究音乐的社会道德 与审美做用 c.阿里斯多赛诺斯-著作《和谐的要素》提出了四音音列 5.代表作品:

a.荷马史诗《伊利亚特》《奥德赛》 6. 总结: 古希腊音乐作品虽然没有直接流传下来,但是 古希腊的音乐文化精神却深深影响着西方音 乐的历史 B.古罗马 1.大体分类为实用音乐与娱乐音乐 配合多神制度 中世纪 A.概述: a. 时间为公元5-15世纪 b.在音乐史上称为宗教的十个世纪(黑暗的十个世纪) B. 音乐事件 1.格里高利圣咏公元5-9世纪 a.格里高利圣咏之前的宗教音乐——Ⅰ.安布罗 斯圣 咏(米 兰主 教 圣·安 布罗

斯编 写圣 歌) Ⅱ.法兰 克的高卢圣咏 Ⅲ. 西班 牙的 莫萨 拉比 圣咏b.格里高利圣咏的建立——公元6世纪末,教宗 格里高利一世为了 统一教会仪式,编 《唱经歌集》,称为 格里高利圣咏

c.格里高利圣咏分类——现存的早起格里高利圣 咏分两类,一种是法兰 克抄本,一种是古罗马 本。 d. 格里高利圣咏的特征: Ⅰ.是单音音乐,拉丁文词,男声演唱,乐谱只有音高而无节拍的记录。 Ⅱ.每日祈祷的日课和弥撒仪式中使用。弥撒分专用弥撒和常规弥撒两种——专用弥 撒如《哈利路亚》常规弥撒如《慈悲经》、 《羔羊经》 Ⅲ.演唱方式:交替式、应答式、独唱或齐唱的直接咏唱方式 Ⅳ.它有三种词曲关系:音节式、花唱式、纽姆式 Ⅴ.调式有八种类型-多利亚、弗利几亚、利 迪亚、混合利迪亚以及 派生出的四种副调式 2. 中世纪世俗音乐公元9-13世纪 a. 欧洲公元10世纪就有流浪艺人记载,12、13世纪在法国流传起来.

八大行星名字历史由来介绍

八大行星名字历史由来介绍 水星(Mercury) 水星名字来自罗马神墨丘利(Mercury),在公元前三千年左右已被苏美尔人发现。 1978年冥王星被准确测定以前,人们一直认为水星是太阳系中体积最小质量也最小的行星。中国古代称水星为“辰星”。 金星(Venus) 中国古人称金星为“太白”或“太白金星”,也称“启明”或“长庚”。古希腊人称金星为阿佛洛狄特,是希腊神话中爱与美的女神。而在罗马神话中爱与美的女神是维纳斯,因此金星也称做“维纳斯”(Venus)。17世纪初,伽利略曾观测到金星。 地球(Earth) 首先提出地球(Earth)是球形这一概念的是公元前五六世纪的希腊哲学家毕达哥拉斯。公元前三世纪,古希腊天文学家埃拉托斯特尼第一次算出了地球的周长。 火星(Mars) 在古代中国,因为它荧荧如火,故称“荧惑”。由于它在夜空中看起来是血红色的,所以在西方,以罗马神话中的战神玛尔斯(Mars)或者希腊神话对应的阿瑞斯命名它。 木星(Jupiter) 木星的亮度仅次于金星,中国古代用它来定纪年。在西方称它为朱庇特(Jupiter),是罗马神话中的众神之王,相当于希腊神话中的宙斯。1979年3月宇宙飞船“旅行者”一号发现木星也有环,但非常昏暗,在地球上几乎看不到。 土星(Saturn) 伽利略于1610年观测到土星。土星是以罗马神话中的农神萨杜恩(Saturn)命名的。中国古代称之为镇星或填星。 天王星(Uranus) 1781年,英国天文学家赫歇尔观测到了天王星。由于天王星公转周期相当缓慢,在历史上曾多次被误认为是恒星。天王星的命名,是取自希腊神话的天神乌拉诺斯(Uranus)。 海王星(Neptune)1846年9月23日,德国天文学家伽勒发现了海王星。 海王星是第一个通过天体力学计算后被发现的行星。 海王星的名字源自罗马神话中的海神涅普顿(Neptune)。

格里高利圣咏

1、格里高利圣咏 格里高利圣咏是指以罗马教皇格里高利一世(Gregorius Magnus 590-604)之名命名的天主教音乐,常被称为平歌或素歌(Cantus Planus, Plainchant)。公元6世纪末,各地教堂的圣歌(拜占庭圣咏、安布罗斯圣咏、法国圣咏、摩差拉比圣咏和塞尔特圣咏等)凌乱不统一,为了规范教堂中的圣歌,罗马教皇格里高利一世从宗教利益出发,派人搜集整理各地的圣咏,选编成两本包括六百余首圣咏的咏集,这两本咏集统一了罗马教会的圣咏和仪式. 格里高利圣咏主要运用在基督教教仪活动中。基督教的教仪分成日课(Daily Offices)和弥撒(Mass)两大类。 (1)日课(Daily Offices)是修道院规定每一僧人每日不同时辰必做的“功课”,主要内容包括祈祷、诵经、唱赞美诗等。 (2)弥撒(Mass)是天主教会在星期日和其他重要的宗教节日里举行的仪式。弥撒仪式为纪念耶稣受 难而设立,它产生于6世纪左右,在9世纪逐渐发展成一套比较完整的礼拜仪式。 2、经文歌(motet): 13世纪后期盛行的一种无伴奏合唱复调音乐,它是在二声部克劳苏拉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原本二声部克劳苏拉的上方声部没有歌词,后来有人将其填上了歌词,这种上方声部有歌词的克劳苏拉就是经文歌。在13世纪,最典型的经文歌是三声部的,且有“复歌词”的现象出现:即圣咏旋律声部的拉丁歌词与上方两个声部的法语歌词混在一起,通常情况下两种歌词表达的内容也不一样。 3、伪音:早期格里高利圣咏的八种调式在实际运用中是不能作转调和半音变化的,但是遇到f-b这个增四度音程时,演唱者常常感到不舒服,而会把b唱成b b,把f唱成#f,这种在演唱中自然降低半音和升高半音的处理,在谱面上并不显示出来,具有一种隐蔽伪装的成分,所以称为“伪音”。“伪音”的运用为以后的转调创造了条件。 4、圭多:(1)、四线谱:大约在10世纪,为更准确地记录音高,僧侣们在纽姆谱的基础上开始用线来表示具体的音高,最初只用一条线,使用的颜色是红色,它代表F音,后来又在上方加进第二根线,通常为黄色,代表C音。 约11世纪时,中世纪最重要的音乐理论家、作曲家、僧侣圭多(Guido d’Arezzo,约997-1050)在前人的基础上将线加至四根,发明了四线谱,这为五线谱的诞生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2)、六声音阶:在四线谱的基础上,圭多还创立了六声音阶,给每个音一个唱名。六声音阶主要是为学唱圣咏而设计的,音阶的结构和唱名如下: 全音全音半音全音全音 ut re mi fa sol la 从G、C、F开始分别构成三种六声音阶,其中F六声音阶必须将B降低半音。不同高度的六声音阶都采用相同的六个唱名,实际上这就是现在首调唱名法的由来。 (3)、“圭多手”(Guidonian hand):圭多用一个手掌的所有手指关节代表二十个音,以帮助僧侣们记忆音阶和唱名(从音符G到e1的唱名),这种方式叫“圭多手”,它适用于六声音阶。

中学生科学小知识介绍八大行星是哪八大

中学生科学小知识介绍八大行星是哪八 大 八大行星其实指的就是在太阳系中的;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这颗八行星,而其中只有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这六颗行星有自己的卫星。 我给你一一介绍认识,那么就先从水星开始吧,水星是最接近太阳的,它也是太阳系中最小最轻的行星。常和太阳同时出没。早在公元前3000年的苏美尔时代,我们的祖先便发现了水星,在水星上温差是整个太阳系中最大的,温度变化的范围为90到700。相比之下,金星的温度略高些,但更为稳定。金星在史前就已被人所知晓。它是在太阳系除了太阳外,它是最亮的一颗的。金星是一颗内层行星,从地球用望远镜观察它的话,会发现它有位相变化。告诉你在金星上大气压力为90个标准大气压(相当于地球海洋深1千米处的压力)人一上去就是死啊,大气大多由二氧化碳组成的,金星表面温度大约在400度,你知道吗温度超过了740开时(足以使铅条熔化)。金星表面自然比水星表面热,虽然金星比水星离太阳要远两倍。 火星这或许是由于它鲜红的颜色外表而得来的;火星有时被称为“红色行星”。火星是在史前时代为人类所知。由于它被认为是太阳系中人类最好的住所(除地球外),它受到科幻小说家们的喜爱。火星的两极永久地被固态二氧化碳(干冰)覆盖着。这个冰罩的结构

是层叠式的,它是由冰层与变化着的二氧化碳层轮流叠加而成。在北部的夏天,二氧化碳完全升华,留下剩余的冰水层。由于南部的二氧化碳从没有完全消失过,所以我们无法知道在南部的冰层下是否也存在着冰水层。这种现象的原因还不知道,但或许是由于火星赤道面与其运行轨道之间的夹角的长期变化引起气候的变化造成的。或许在火星表面下较深处也有水存在。这种因季节变化而产生的两极覆盖层的变化使火星的气压改变了25%左右。 木星在太阳系中是最大的一颗除了太阳,是所有其他的7颗行星总和质量的2.5倍,是地球的318倍,体积为地球的1316倍。所以被人们被称为“行星之王”。木星表面的云层是多彩的可能是由于大气中化学成分的微妙差异及其作用造成的,可能其中混入了硫的混合物,造就了五彩缤纷的视觉效果,色彩的变化与云层的高度有关:最低处为蓝色,跟着是棕色与白色,最高处为红色。我们只能通过高处云层的洞才能看到低处的云层。 土星它是太阳系上密度最小的行星,甚至它可以浮在水上。通过小型的望远镜观察也能明显地发现土星是一个扁球体。它赤道的直径比两极的直径大大约10%。这其实是因为它快速的自转和流质地表的结果。其他的气态行星也是扁球体,不过没有这样明显。还有土星是最疏松的一颗行星,它的比重比水星的还要小。但是与木星一样,土星是由大约75%的氢气和25%的氦气以及少量的水,甲烷,氨气和

格里高利圣咏

1.奥加农:是圣咏的一种即兴演唱方 式,即在演唱同时 唱两个不同声部。2.布艮第乐派:15世纪文艺复兴音乐中 最重要的艺术家是 来自欧洲北方的作 曲家。他们大都集 中在布艮第地区活 动,所以被音乐史 学家们成为布艮第 乐派。 3.法国尚松:16世纪20年代,法国作曲 家发展了一种具有 鲜明特性的从词到 曲都是典型法国风 格的歌谣曲,他们 被称为“法国尚 松”或“巴黎尚 松”。4.清唱剧:是17世纪 产生的一种大型声 乐体裁。以抒情性 或戏剧性叙事诗为 基础,由宣叙调、 咏叹调、二重唱以 及合唱组成。规模 较小,常以序曲开 始,合唱结束。 5.经文歌:带着一种 中世纪普遍具有的 装饰热情诞生的音 乐体裁,产生有必 然性,填有歌词的 替换克劳苏拉,实 现了从礼仪音乐到 具有世俗音乐特征 的转变。 6.格里高利圣咏:礼 拜活动中的唱诵经 文成为圣咏。使用 于罗马教会仪式, 以着名教皇格里高 利一世命名,固表 情肃穆,风格朴素 也被称为素歌。 7.弥撒:天主教会重 要的崇拜仪式。 8.附加段:兴起于 9~10世纪,11世纪 达到兴盛,12世纪 逐渐衰落。 9.继续咏:弥撒礼拜 中,继续咏紧接在 “哈利路亚”之 后。 10.宗教剧:宗教剧的 产生与格里高利圣 咏扩展有关。弥撒 仪式中《进台经》 前的附加段。以及 弥撒活动最自由的 部分,已经含有戏 剧因素。

11.奥尔加农:西方有记载的最早的复调 音乐叫奥尔加农, 最初的奥尔加农只 是圣咏的一种演唱 方式。 12.华丽奥尔加农:将位于下面声部的定 旋律音符拖长,上 方对以多个音,构 成一音对多音的形 式。 13.平行奥尔加农:在圣咏的下方或上方 添加一个平行四度 或五度的声部,构 成两个声部的圣 咏。其中圣咏曲调 称作“定旋律”,也 译作“固定调”。14.斜向奥尔加农:一个声部保持不变, 另一个声部向上或 向下进行。 15.自由奥尔加农:以 上几种形式的混合 运用。 16. 《西方音乐史》复习资 料 1.希腊音乐的主要特 征?在古希腊音乐 的发展过程中,有 哪些重要的音乐现 象出现? (1)主要特征:单声 部旋律,朴素大方, 并有简单的乐器伴 奏;大部分都是即 兴表演,且形成了 音乐、舞蹈与诗歌 的“三位一体”;重 世俗与现实性,大 部分作品直接反映 了古希腊人丰富的 社会生活与民族历 史。尽管古希腊音 乐篇章极少保留了 下来,但它的意义 不在具体的作品的 流传,而在于激励 了后世纪音乐的繁 荣(2)音乐现象: 神话音乐、荷马史 诗、古希腊戏剧。 2.简述格里高利圣咏 的使用情况,基本 特征。 答: 格里高利圣咏形 成于8、9世纪,是 以罗马教皇格里高 利一世命名的,成 为罗马天主教圣咏 礼仪的同意规范和 最高权威。

西方音乐通史速记较完整版

1西方音乐:指建立在西方文明基础上的艺术音乐创作体系 2悲剧起源于荷马史诗 3古希腊乐器:里拉琴是崇拜阿波罗(理性)的仪式所用的乐器,阿夫洛斯管是崇拜狄俄尼索斯(感性)的仪式所用的乐器 4古希腊三大悲剧作家是埃斯库罗斯、索福克勒斯、欧里庇德斯 5格里高利圣咏: 定义:中世纪宗教音乐的核心是罗马天主教会圣咏,俗称“格里高利圣咏” 或“格里高利素歌”。它节奏灵活自由,没有伴奏的单声部歌曲,歌词来自圣经,用拉丁语演唱。格里高利圣咏最终于8-9世纪时被固定下来,成为欧洲天主教礼拜音乐中统一的圣咏形式。 演唱方式可分为独唱、齐唱、交替歌唱、应答歌唱。节奏:无重音、无固定节拍,由文字和自然音调这两个因素共同决定。旋律风格可分为三种:音节式、纽姆式、花唱式。谱式:采用四线谱。 6罗马教会的圣咏可分为日课和弥撒两大类。 常规弥撒:慈悲经、荣耀经、信经、圣哉经(附有降幅经)和羔羊经。 继续咏:是圣咏中阿莱路亚的扩展段落。旋律冗长,有多节歌词,除去第一节与最后一节,中间的歌词是两两相对的,即两节歌词的音节和重音格局完全相同,而且配以完全相同的旋律,形成a bb cc dd…n的结构` 7骑士阶层艺术体现了军人道德的人格准则:荣誉、忠诚和爱情。骑士文化给予吟游诗人丰富题材。中心主题:骑士与贵妇人的爱情。 8游吟诗人发原于法国东南部经济和文化最为繁荣的普罗旺斯地区。南部成为“特罗巴杜尔”北部成为“特伦威尔”。南部使用卢瓦河以南方言“奥克语” 北部使用方言“奥依语”(后成为现代法语) 9德国的吟游诗人——恋诗歌手,社会背景与法国吟游诗人很相似,多为贵族和骑士,擅长吟诗作曲。 10最早的复调音乐叫做奥尔加农 11华丽奥尔加农:形式为素歌旋律在下方声部,被拖长值,上方旋律自由、活跃,多个音配以下方的一个音,形成华丽流动的花唱式风格。其实质已成为衬托上方旋律的“持续低音”,13世纪后被称为“固定声部”或“定旋律”12圣母院乐派的浮雕代表是莱奥南和佩罗坦 13克劳苏拉:只有曲调没有歌词的复调短歌,以迪斯康特风格写作。12世纪末,在原无词的上方声部填上歌词,就成了一种新体裁——经文歌。 14十三世纪后经文歌成为最重要的音乐体裁。最经典的经文歌是三声部的经文歌,最低声部是全曲的基础,称为定旋律声部,一般采用素歌旋律,处理成规律性反复的节奏型,另两个声部分别称为第二声部和第三声部,配以宗教性或世俗性的不同歌词。经文歌的重要特征是:各声部的旋律线条的独立性以及在不同声部的运用不同歌词。 15五线谱的前身是纽姆四线谱。四线谱的发明者是法国修道士圭多 16十四世纪在法国处于巅峰的新音乐被称为"新艺术(Ars Nova)".它的标志是:相对于有量音乐的三等分的"完美节拍"将音值分成相等两部分的二等分法(不完美节拍)已经可以接受 17马肖——法国诗人、作曲家、教士和政治家。法国“新艺术”的代表人物。《圣母弥撒曲》是他唯一的存世的弥撒经文曲,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它是最早为常规弥撒写作的完整复调配乐之一,也是最早由一位作曲家独立创作的弥撒曲之一。马肖的《圣母弥撒》将常规弥撒的5个部分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统一构思的,并且通篇都有他一个人独立完成,而不是有几个作曲家分头创作再集结而成。 18弗兰切斯特.兰迪尼——14世纪意大利“新艺术”代表人物。他终生侍奉教会,但他留存下来的154首音乐作品却都是世俗音乐,除四首牧歌和一首狩猎歌外,其余全部都是巴拉塔(舞歌,用来伴舞) 19艺复兴时期的音乐织体是复调音乐。常被称为“无伴奏合唱音乐”的黄金时期。音乐与语言的结合是这一时期的一股热潮。“绘词法”是当时作曲家中流行的手法,即用音乐描绘特帝国的歌词形象的表达手法 20世纪上半叶,勃垦第是文艺复兴时期欧洲音乐的中心。迪费是当时的代表人物。他的音乐融合的法国的“新艺术”的传统,意大利早期文艺复兴时期的风格,以及当时在勃垦第的英国人邓斯泰布尔的影响。他的《圣修弥撒曲》属于“完全弥撒曲”(常规专用弥撒都有)采用定旋律弥撒。他的贡献:开创了用世俗旋律作为弥撒曲旋律的先河。

西方音乐史名词解释(全)

名词解释 勃艮第乐派 15世纪开文化艺术先河的是一批欧洲大陆北方的作曲家,西方音乐史上把文艺复兴早期出自欧洲北方的第一代作曲家称为勃艮第作曲家。 勃艮第乐派的体裁是:弥撒曲、经文歌、尚松。 尚松:是14世纪~16世纪以法国的世俗诗歌谱写的复调歌曲的概称。勃艮第时期的尚松是以清新优雅为特点。 吟游诗人:并不是街头卖艺的流浪汉,大多是贵族骑士,在法国南部和北部出现了许多吟游诗人,他们有的自演自唱,有的作词谱曲,有别人演唱。他们拿着乐器,在王宫和贵族家中吟诗歌唱,内容主要是:爱情,享乐和道德风尚的题材。 法国游吟诗人: 游吟诗人:12世纪法国出现的世俗音乐家,中世纪方言歌曲更重要成就体现于法国游吟诗人的歌曲。游吟诗人的构成:包括宫廷贵族、骑士阶层,还有下层有才华的诗人音乐家。游吟诗人的歌曲题材:以爱情题材为主“宫廷之恋”的题材非常流行。 特点:特罗巴杜尔反映出教会和世俗旋律风格影响,大多是单声的,常加上乐器伴奏,即兴地弹唱。历史上第一个特罗巴杜尔,是阿坤廷公爵纪尧姆九世。他是作诗和唱歌的能手。 帕里斯特里纳 帕莱斯特里纳是宗教改革时期的一位重要的音乐家。他在罗马天主教音乐原则的限制下,继承吸收佛兰德乐派的复调技巧,创作出一种具有独特美学意义的复调合唱风格。作为一位宗教音乐作曲家,他一生服务于教堂,写了大量弥撒曲和经文歌,其中的《马赛路斯弥撒》等作品得到教会的承认,成为罗马天主教音乐的典范。作品多为四至六个声部的无伴奏合唱。其中清晰的声部缓缓而动,主调与复调相结合。听来和谐、庄重、虔诚,成为宗教无伴奏合唱音乐的典范。帕莱斯特里纳的学生和他的音乐风格的追随者,后来形成了盛极一时的罗马乐派。 格里高利圣咏 (格里高利圣咏)成为影响最大的教会音乐流传至今。 特点:格里高利圣咏是吸取了(古代东方),(古希腊)以及(民间音乐)的特点而形成的是(无固定节拍),(无乐器伴奏)的(单音)音乐,内容选自(圣经),用(拉丁文)演唱,为(宗教礼仪音乐),分为(弥撒)和(日课经文),共1600曲以上。 中世纪宗教音乐的核心是罗马天主教会圣咏,俗称“格里高利圣咏”或“格里高利素歌”。它是节奏灵活自由,没有伴奏的单声部歌曲,歌词来自《圣经》,用拉丁语演唱。圣咏自4世纪以来,就被广泛用于教堂的各种礼拜仪式中,是宗教仪式重要的组成部分。留存至今有3000多首。 格里高利圣咏:肃穆、节制,排除世俗的感性欲念。 一般特征为:无伴奏的纯男声歌唱单声部音乐形式,以拉丁文为歌词,即兴式而无明显节拍特征,建立在单纯的自然音阶基础上。 歌唱方式:独唱、齐唱、交替歌唱、应答歌唱四种。根据旋律与歌词的结合情况,又可以分三种类型:音节式、纽姆式、花唱式。

最新西方音乐史名词解释以及西方音乐家一览表

西方音乐史名词解释 格里高利圣咏(Gregorian chant) 公元6世纪末罗马教皇格里高利一世为统一教会形式,将各教会所用的教仪歌曲,赞美诗等收集选编成《唱经歌集》,称为格里高利圣咏,它主要是单音音乐,拉丁文词,男声演唱,乐谱只有音高而无节拍记录,主要在天主教会每日祈祷的日课和弥撒中使用,具有很强的宗教观念和功能,追求超脱于现实的“彼岸”精神,回避世俗个性情感。 奥尔加农(organum)也叫:平行调 是西方有记载的最早的复调音乐,最初的奥尔加农只是圣咏的一种演唱方式,即在歌唱圣咏的同时歌唱另一被称为奥尔加农的附加声部,这种简单的二声部歌唱因此被称为奥尔加农。 游吟诗人(Ttoubadours)也叫:特罗巴多 Ttoubadours于11世纪末最先出现在法国南部地区,北部地区的Ttoubadours约于12世纪末开始发展,他主要由宫廷贵族、骑士阶层甚至一些帝王组成,也有一些有才华的下层诗人、音乐家(戎格勒)加入。他们不仅创作诗歌,谱写曲调,有时也自己演唱,他们的歌曲主要反映出教会和世俗旋律风格的影响,大多是单声部,常加上乐器伴奏,即兴演唱,常以爱情题材为主。 恋诗歌手(Minne singer) 12、13世纪在德国也开始出现方言抒情歌曲,这类歌曲在德国称为恋歌(minne sang),歌唱这些歌曲的歌手称为Minne singer。12世纪后期,在德国城镇、宫廷流传,他的歌曲抽象,有时有明显的宗教色彩,音乐旋律比较稳重严肃,大多是分节歌式,成员主要是宫廷贵族。 圣诞颂歌(Carol) 15世纪中叶,英国的一种复调音乐体裁形式,Carol原是一种单声部舞蹈歌曲,15世纪已不再作为舞蹈的伴唱,而在各种仪式中或市民、宫廷、贵族和教堂的队列进行中演唱。Carol的题材有道德、政治、宗教等。歌词是英文或拉丁文或两种文字混用的押韵诗节。 尚松(Chanson) Chanson是在西方音乐史上14世纪—16世纪以法文的世俗诗歌谱写的复调歌曲的概称,Chanson产生于14世纪马肖等作曲家的创作,一般采用诗歌和音乐的三种固定形式。14世纪,由于法国音乐风格的演变,已发展为一种有复杂的节奏和对位的歌曲。特点是:抒情、细腻、典雅。 名歌手(Meister singer)也叫:工匠歌手 Meister singer的音乐活动始于14世纪,16世纪发展。Meister singer是德国城市中文学和音乐行会的成员。他们是一些商人和城市手工业者阶层的音乐爱好者,并组织起来进行创作和歌唱活动,制定各种规则:每周集合一次,成员有严格的等级,升级要通过考试等,Meister singer的歌曲一般与《圣经》有关,采用单声部,等时值的音符,音节式谱曲。 歌剧(Opera) Opera17世纪初诞生于意大利,他是将音乐、戏剧、文学、美术等结合为一体的综合艺术,Opera起源于古希腊的悲剧以及中世纪的礼仪剧和神秘剧、奇迹剧。 清唱剧(Oratorio) Oratorio是一种类似Opera的大型声乐体裁,常用宗教或者寓意题材,使用数个合唱队,并且没有舞台动作和服装布景,抒情调分别明显,幕间上演喜剧的插段。 康塔塔(Cantata) Cantata是一种声乐套曲,规格比Oratorio短小,情节较简单,内容多侧重于抒情,有管弦乐队伴奏。 交响曲(Symphony)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