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树莓栽培技术

树莓栽培技术

树莓栽培技术
树莓栽培技术

树莓栽培技术

1品种选择

野生树莓在我国各地均有分布,但未经择优驯化,产量低、品质差、抗性弱。目前大面积推广种植的主要是从美国引进的黑树莓、红树莓等品种。

2栽培管理技术

2.1定植时期

树莓春秋季均可定植,春季在3月下旬至4月初,10cm地温稳定在10℃以上时栽植。秋栽可在10月上旬进行,秋栽苗木失水少,栽后易成活。

2.2定植方法

平地栽植的南北为行,坡地栽植的横向为行,株距为0.8~1.0m,行距为2.0~2.5m,定植330~440株/667m2。定植前要适当修根,并将苗木根系在生根粉溶液中浸泡12~24h,使根系吸足水分,栽时将根部蘸满泥浆,这样可提高幼苗的成活率。定植时,每株需施优质粪肥10kg以上。

2.3立架与引缚

搭架是树莓丰产的重要措施之一,在行内每隔5~10m立1

支柱,每行设立1排水泥支柱,水泥柱厚宽各为10~15cm、长为2.3~2.5m,每隔5~8m立1根,埋入地下部分深度约0.5~0.7m,在支柱上每隔40~50cm拉1道10号的铁线,将修剪过的2年生枝条(结果母枝)逐一引缚到支柱的铁线上形成扇面,枝条间距为10~15cm。当年新梢任其自由生长,待结果母枝结完果并经剪除之后,再将新梢酌情引缚到铁线上。

2.4整枝修剪

树莓的生长力非常旺盛,结果枝基部每年都会抽生大量的基生枝,长度可达2~5m,绑架枝条上抽生的结果枝要合理修剪,修剪分春剪、夏剪、秋剪。

春剪在4月中下旬至5月中旬枝条绑架后、展叶前进行,疏除病枝、伤枝、冻枝、抽干枝,截短枝梢,再依据枝条的强弱适当剪留;对绑架好的枝条梢部进行短截,(xx)距地表剪留1.3~1.8m高即可,上部铁丝以外枝条的长度不能超过20cm;剪枝密度每株保留6~8个枝,最多不要超过10个。

夏剪在5月中旬至6月上旬基生枝全部萌发后、枝条伸长到30~40cm时进行,主要对基生枝修剪,修剪原则是留强去弱,修剪的剪口与地面越近越好,对枝条稀疏的植株可进行摘心10cm 左右,以促进侧芽萌发分枝,增加枝量。

秋剪首先是对结果母枝的剪除,其次是对当年基生枝条短截,即休眠期修剪。一般在7月至8月中旬果实采收结束后,立即齐地面剪除结果母枝,要注意保护好当年基生枝;休眠期修剪是在入冬埋土防寒前对基生枝进行的梢部截短,华北地区一般在10月中旬进行。短截时,从地面算起以保留1.3~1.8m长的枝条为宜,剪后用绳将枝条拢起,防止植株分散、倒伏或相互摩擦损伤表皮。

2.5肥水管理

树莓繁殖性强、生长快、需肥量大,应加强肥水管理。基肥以农家肥为主,第一次在4月中旬至5月上旬树莓上架后施入;第二次于早秋时施入,距植株基部40~60cm处挖坑或开沟施肥,一般毎667㎡施优质土杂肥4~5t。追肥一般分3个时期进行,第一次追肥在6月中旬~7月初,也就是开花后至幼果形成期,以氮肥为主,毎667m2施尿素50kg,以促进基生枝生长和果实膨大;第二次追肥在7月下旬~8月中旬,也就是基生枝第二次旺盛生长期,此期以磷、钾肥为主,毎667㎡施硫酸钾复合肥30kg,以利于基生枝后期生长更加充实;第三次追肥应结合早秋施基肥一同施入,毎667㎡施三元复合肥25kg。灌水可结合每次施肥进行,在果实膨大到成熟期要加大浇水量,此期气温高,应在早晚进行灌水。越冬埋土防寒前灌封冻水,这样既可提高根系的抗寒力,还可防止来年早

春干旱。

2.6中耕除草

一般在4月中旬~5月上旬进行第一次中耕,深度以10~12cm为宜,铲除地上杂草,减少土壤水分的消耗;第二次于5月下旬~6月中旬进行,深度在20cm左右,将地下部分蘖根切断,以减少养分消耗;6月中下旬,如天气干旱,可结合灌水进行第三次浅松土,深度在10cm左右,以利保墒;果实采收结束后,如果土壤板结,再进行2次中耕,深度在10~15cm之间,以保证根系正常生长发育。

2.7适时采收

树莓果实的成熟期不一,采收可分期进行。采收前,先准备好果盒,果盒不要过大,避免果实相互挤压导致破碎。一般每隔1d采收1次,采后的果实应放在阴凉处,避免阳光照射。

3防寒越冬

树莓地上部枝条在冬季易失水而死,因此,北方地区必须埋土防寒越冬,通常在11月上旬进行。先将树莓沿行向一个方向顺直压倒并对其进行捆绑,每株基生枝压倒前,先在其基弯曲处堆好枕土,防止压倒及埋土负重后基部折断。应在距植株1m处取土,以免伤根。埋土时先在基生枝两侧培土,要边培土边拍实,翌年春

再撤土解捆,将母枝上架固定。

4病虫害防治

4.1病害

树莓的主要病害是根腐病、白粉病和灰霉病。根腐病可用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稀释成1000~1500倍液往根部浇灌;白粉病可于早春发芽前、开花后及幼果期3个关键点用2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喷雾防治;灰霉病是为害树莓的主要病害,每年在高温、高湿季节发生,借风和雨水传播,主要为害花和果实,造成花枯萎和果实腐烂,在果实成熟期发病极为迅速,3~5d 可布满全园。可在花期用速克灵或扑海因等无公害农药采用淋洗式喷雾防治,隔7d后再打1次,6月20日后禁止使用。

4.2虫害

树莓的虫害主要有柳蝙蝠蛾、树莓穿孔蛾、蚜虫、叶螨和白星花金龟子。柳蝙蝠蛾和树莓穿孔蛾可于5月初至6月上旬初龄幼虫活动期用2.5%溴氰菊酯2000~3000倍液喷雾防治;白星花金龟子(花巴巴郎)在每年树莓果成熟时都大量发生,为害成熟果实,造成很大损失。防治方法是诱杀,即在树莓架上每隔15~20m 挂1个饮料瓶,内加醋精和敌百虫,另加少许白糖效果更好。

参考文献

[1]朱青青,毕宁宁,刘欣颖等.北京地区树莓栽培管理技术[J].北京农业,2012,(9):42-43.

[2]何新宇.树莓栽培技术要点[J].河南农业,2011,(17):42.

[3]柴艳艳,高培红,董伟强.红树莓栽培管理技术[J].现代园艺,2012,(15):31

红树莓种植加工示范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目录 引言 (03) 第一章树莓项目基本情况介绍 (04) 一、树莓栽培历史及现状 (04) 二、树莓重点发展地区简介 (05) 三、树莓生长的环境需求 (06) 四、树莓栽培技术要点 (07) 五、树莓的价值 (08) 1、营养价值 (08) 2、保健(药用)价值 (09) 3、生态价值 (11) 4、加工价值 (11) 第二章大同及周边地区发展树莓产业基本情况分析 (12) 一、发展树莓产业目的 (12) 二、发展树莓产业优势 (13) 1、土壤气候条件优势 (13) 2、政策环境优势 (13) 3、种苗引进、销售及技术扶持优势 (14) 4、土地成本优势 (15) 5、廉价劳动力优势 (15) 6、种植树莓效益优势明显 (15) 7、种植及加工(产业化)优势 (15) 三、经营规模及效益分析 (16) 1、经营规模 (16) 2、建设内容 (16) 3、经济效益分析 (16)

第三章市场分析 (18) 一、市场分析 (18) 二、销售策略、方案和营销模式 (20) 三、市场风险分析 (22) 第四章设计方案 (23) 一、规模确定的依据 (23) 二、建设规模 (23) 三、产品方案 (23) 四、产品质量标准 (24) 五、原材料、能源需要量及供应 (24) 六、环境保护措施 (24) 七、节能 (24) 第五章项目投资估算及财务评价 (25) 一、编制依据 (25) 二、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 (25) 三、财务评价 (25) 第六章项目风险分析 (25) 一、投资决策阶段风险管理 (25) 二、建设阶段风险管理 (25) 三、运营阶段风险管理 (25) 四、融资风险管理 (25) 【引言】

红树莓的栽培技术

红树莓的栽培技术 1.共同特点是果实艳丽、柔软多汁、风味独特。从果的外形看,在植物学上都称为聚合果,在栽培上都称为浆果。 2.草莓是多年生草本植物,植株矮小。而树莓是多年蔓生灌木,高达$2~$2。 3.树莓经济效益高,生态效益也很显著,它即适合农家庭院和山边、荒坡零散种植,也适合集约化成片经营。有直立型、半直立型、匍匐型。分有刺、无刺两类。一年生苗定植后,有的品种当年、有 的品种次年便开花结果,3~5年即可进入盛果期,其经济寿命可达 20年。树莓花艳果美,可美化环境、保持水土,具有良好的经济、 生态和社会效益。 哈瑞太兹(Heritage):直立型双季莓,秋熟,果实中等,果重约$2,亮红色,香味浓,根蘖强,丰产(美国)。 托乐米(Tulameen):直立型单季莓,果大约$2,果坚厚、色艳, 根孽苗少,长势强壮,高产、抗寒(美国)。 奥瑞斯(Orus):半匍匐型双季莓,果味佳,可鲜食,高产(美国)。 苏蜜特(Summit):双季红莓,果实坚硬,味美,高产,易于采摘、保鲜、储运,8月下旬成熟(美国)。 威娜米特(Willamette):高产早熟,果实酸中带甜,果近圆形,暗红色,中等硬度。树势强壮,根蘖极强(美国)。 1、园地选择:红树莓对土壤要求不严,一般土地都能正常生长,但在较肥沃的土壤中长势更好;宜在春秋两季栽培,成活率最高。 2、栽培方法:土地搂平打细后,条件允许,施足底肥;按行距2米、株距30公分;再按长宽深15厘米、直线等距挖坑;栽前将苗根 浸在水中4小时后开始栽培,每亩栽苗1110株;栽培方法很简单: 将苗根展开放入坑中,埋土踩实;要点是:深栽浅埋;标准是:苗根

掌叶覆盆子的化学成分及其活性研究

掌叶覆盆子的化学成分及其活性研究 掌叶覆盆子作为一种药食同源品种,具有多种生物活性,极具研究开发前景。掌叶覆盆子中有效成分复杂,至今尚未完全明晰。 对掌叶覆盆子的功能性成分的研究还有待进一步深入探讨,以促进覆盆子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本论文通过现代色谱及波谱技术分离和鉴定掌叶覆盆子的有效成分,阐明了掌叶覆盆子中主要活性物质,包括挥发性成分、活性小分子化合物以及多糖等;探讨了一种黄酮苷类化合物的抗炎作用机制;阐明了一种三萜类化合物抑制人乳腺癌细胞增殖、诱导凋亡的作用机制;探索了覆盆子多糖的提取纯化、理化性质、结构分析以及活性评价。 本研究有助于阐明掌叶覆盆子药食两用的物质基础,并且可以对其高附加值产品的开发提供理论支持和方法的指导。(1)通过水蒸气蒸馏法、索氏乙醇提取法和索氏乙醚提取法分别提取覆盆子果实中挥发性成分,提取率依次为0.15%、2.12%和1.98%。 利用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分离鉴定其中的挥发性成分,三种不同的提取方法从覆盆子果实中共分离鉴定出58种挥发性成分,其中包括8类化合物:9种饱和烃类、10种不饱和烃类、9种醇类、2种羰基类化合物、11种酯类、7种有机酸类、8种氧化物类及两种其它类化合物。用水蒸气蒸馏法、索氏乙醇提取法和索氏乙醚提取法提取得到的覆盆子挥发油分别分离鉴定出54、47和41种化合物。 索氏乙醚提取法得到的覆盆子挥发油含有较多的饱和烃类化合物与酯类化合物。在三种挥发油中,通过索氏乙醚提取法提取得到的覆盆子挥发油具有较强的溶血抑制效果,显著高于阳性对照肝素钠在相同浓度下的溶血抑制率,这可能

与其含有更多的酯类化合物相关;通过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得到的覆盆子挥发油抑制人肺癌细胞(A549)增殖的效果最好,这可能与其含有大量的不饱和脂肪酸有关。 (2)提取分离得到覆盆子四大类活性物质(多糖、黄酮、皂苷和生物碱)并对其进行了抗氧化、抗补体以及抗肿瘤活性评价,研究结果表明,覆盆子总黄酮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活性和卓越的抗补体活性,同时还具有显著的抗肿瘤活性,说明黄 酮富集了本植物有效活性成分。通过单因素实验和Box-Benhnken中心组合实验得到覆盆子黄酮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提取温度75℃,时间为2.5h,乙醇浓度 为30%,液固比为20:1。 在此条件下,覆盆子总黄酮平均提取率为3.2%,与理论相符。通过硅胶柱层 析和重结晶从覆盆子黄酮中分离纯化得到了一种主要化合物,鉴定为椴树苷。 通过MTT实验,探讨了椴树苷对A549肺癌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椴树苷对人肺癌细胞A549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并且呈现出浓度依赖性。经Annexin V-FITC/PI双染以及流式细胞仪检测分析,椴树苷是通过诱导A549细胞的凋亡来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 (3)采用95%乙醇加热回流提取的方法,减压浓缩得到覆盆子95%乙醇粗提取物,有机溶剂分级萃取得到四个极性部位:石油醚萃取物、乙酸乙酯萃取物、正丁醇萃取物和水萃取物。活性评价实验结果表明,覆盆子乙酸乙酯萃取物不仅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活性和卓越的抗炎活性,还具有显著的抗肿瘤活性,说明覆盆子95%乙醇粗提取物经过不同极性的有机溶剂分级萃取后,活性成分主要集中在乙酸乙酯部位。 利用柱色谱层析法和高效液相分析等分离纯化手段对覆盆子乙酸乙酯部位 进行了系统全面的分离纯化,共得到9个单体化合物,分别为:对映-16α,17-二

树莓丰产栽培管理技术

一、前期准备:每亩施3~5立方米腐熟的厩肥或农家肥,撒匀深翻、耙平、起垄。垄宽50cm~70cm,高20cm~30cm,垄间距一般2m~2.5m。起垄沟耙平。尤其要注意沟渠排水顺畅,防止渍水烂根。最好采取灭菌措施:用适量的多菌灵(或甲基托布津)掺入厩肥内混匀,撒入地内。 二、栽植时间:树莓春栽秋栽均可,春栽在土壤解冻后苗木萌发前(3月~4月),以土壤10cm~20cm地温稳定在10℃以上为春栽的适宜时期;秋栽在苗木质化后至土壤结冻前(10月~11月)为好。以早栽为好,苗木失水少,易于成活,来年春发芽早,生长快。掌握在土壤结冻前一个月最佳,北方秋栽苗木易"抽条"。地上部分剪留20cm左右,秋栽后埋土越冬。 三、栽植:树莓苗的栽植行株距为2.5×0.5米,每亩栽530株。栽前苗根部浸水12~24小时,以保树苗体内有充足的水分。使根系舒展栽入,深埋浅根,根茎与地表平齐, 栽后轻提一下,使根系充分舒展,踩实浇透水,待水渗下后覆一层疏散表土。为缩短缓苗期,提高成活率,要勤浇、少浇水、保持土壤湿润。 四、肥水管理:第一次是在开花后至幼果形成期,以氮肥为主;第二次是果实形成后,以磷钾为主;施基肥宜在早秋,以腐熟的农家肥为主,也可加入适量有机化肥。施基肥距植株40-60cm 一侧与土拌和施用。施用化肥时,土壤要有充足的水分,化肥距植株50cm一侧施用约0.3kg的即可。果期喷施叶面肥。采用林肥和微生物菌肥为主、化肥为辅的方法,有利于丰产和改良土壤、提高果品质量和甜度。为达到无公害、绿色食品标准,最好用农家肥。 树莓喜湿润,耐旱不耐涝,忌水渍。天旱浇水时,土壤湿度60%、深度达到40cm即可,以适量多次为宜。夏季浇水时间最好选择在下午4点气温下降以后。原则是旱能浇,涝能排。在

丰满红树莓栽培技术

丰满红树莓栽培技术 树莓属蔷薇科悬钩子属,又称木莓、托盘、马林果,是第三代无污染绿色水果。其聚合果营养丰富,富含人体必需的多种营养元素,高钾低钠,维生素C的含量是苹果的5倍。除生食外尚可加工成 果酱、果糕和清凉饮料。目前寒地栽培的美国红树莓,紫树莓、澳洲红、菠兰黄均需利用2年生枝埋土防寒才能结果,费工费时,不爱栽培者欢迎。丰满红树莓系从长白山野生种选出,1999年3月通过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委员会审定。其不需埋土防寒,连续结果,树体矮小,且平均果重大、耐贮运性、外观 品质均好于其它品种,便于设施栽培,反季节生产、延长供应周期,增加产量,从而大幅度提高经济 效益。 一、主要性状 (一)果实性状丰满红树莓果实为聚合小浆果,圆形,纵径2。5cm,横径2.52cm,平均果重6.9g(带花托),每果由20-50枚小果组成,每单果内有种子1枚.果实成熟为鲜红色,亮丽透明,味甜酸适口,含可溶性固形物12.8%。,可滴定酸1,4%,维生素C140.7ug/g适于鲜食,加工和速冻。 (二)植物学物征 丰满红树莓结果株丛状,株高1.25cm,发育枝弯曲匍甸生长,枝长3.0cm,发育枝顶及其分枝在秋季叶片退化变成锥状入土生根,其顶芽在土中分化膨大。翌春出土成苗.叶背密生白色绒毛,顶叶菱状,倒卵形,侧生椭圆状,卵形,边缘具粗锯齿,菱叶.长21.Ocn,宽16.5cra,叶柄长,13。Ocm,粗0.25cm。茎绿色圆形,并着生稀疏倒生皮刺,粗0,5-1.Oem.五被花,由3-12朵成伞房花序,花紫粉色,花径0.8ch,花梗长5。OCm,最大单枝可结果130枚。· (三)生长结果习性 丰满红树莓基部抽生枝的第5叶始出现第一花序,通常着生1-2朵花,每果枝有花序5-7个,平均着花25.6朵,最多可达130朵。发育枝留60cm短截可以再次开花结果,花期至9月下旬。未成熟果遇霜冻会冻伤而枯死.当年栽植的大苗可长树,结果,繁苗三不误。弱苗要及早摘去花蕾,以免影响长树树体生长。当年小苗可扩繁20倍以上,2年株可扩繁100倍。少有根蘖,方便管理和间作。 (四)产量构成与经济效益 丰满红树莓2年生植株平均有结果与混合枝10个,每枝着花25.6朵,平均果重6.98,株产量1.765kg;亩栽1334株,亩产2354kg,在城市,超级市场,旅游胜地250g小包装售价20-30元/kg. (五)抗逆性与物侯期 在吉林部地区, 4月5日萌芽,6月1日始花,7月5日果熟,花期长达2个月以上,果实发育期45天,

树莓根蘖繁殖及栽培技术

?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s://www.doczj.com/doc/848783003.html, 树莓根蘖繁殖及栽培技术 何荣华 (新疆伊犁地区巩留林场 835000) 树莓也叫“马林”,树莓为蔷薇 科悬钩子属的一类浆果类经济灌木,树莓是多年生灌木型果树,繁殖简易,管理简单,果实成熟早,经营树莓投资少、见效快、效益高。 树莓大多为灌木,高1.8~2.3m ,一般4月初开始萌芽,5月底6月初开花,7月底果实开始逐渐成熟。一般生长枝两年开始挂果,挂果后挂果枝死亡,所以果实采收后可以把枝条一同剪下。当年的新生长枝生长旺盛,第2年新枝开始挂果,形状为圆锥状,果有红色、黄色、黑色、紫红色等等。 1 园地选择 园地应选择土质疏松肥沃,有 机质含量高的地方。树莓喜光,比较耐寒,不耐酷暑。适宜于湿润、降水多、空气湿度大的近山区。树莓对地类要求不严,p H 值在5.0~7.5之间的坡耕地、疏林地、废弃果园、沟边以及院墙等都可栽植。但以地平、土层深厚、日照充足、排灌方便、通风良好的地块为最好。 2 根蘖苗选择 实生苗以根径0.3cm 以上,根 长15cm 以上,主根2条左右,无病虫害,生长健壮的根蘖为最好,移栽时容易成活。 3 移栽时间 春季为4月初至4月中旬,秋季为10月初至10月中旬。以春季栽植为最好,此季节温度适宜、降水多,根蘖又是萌发期,便于管理,能保证成活率和保存率,使其尽快成园。 4 合理栽植 栽植方法多为定株栽植法,栽 植原则是“深栽浅埋”,根系距地面15cm 左右,栽植灌水后,苗木四周覆土不要超过原圃地的土印。一般 早春土壤解冻后进行,定植株行距 1.5m ×3m ,穴坑规格40cm ×40cm ×40cm ,底层施基肥4~5kg 。树莓栽植后,一般需要缚引枝条,便于田间管理和成熟时采收。目前采用的是单篱架式,即在栽植行的稍偏一侧每隔4~8m 埋入一根立柱,拉3~4根铁丝,把2年生枝条均匀地缚引在铁丝上。 5 修剪 一般1年需修剪1~2次,当年定植后,苗木生长到1m 左右时,及时引缚上架,到10月下旬进行掐尖处理,以促进枝条成熟度,为越冬做准备。2年生枝条即进入结果期,早春应及时剪除破伤、干枯、有病的枝条,夏剪过密枝、病虫枝,增加生长枝的快速生长和提高结果枝的结果率。 6 田间管理 树莓对水分要求较高,特别是果实膨大生长期,灌水是树莓高产稳产的一个重要措施,可在每次追肥后灌水。进入结果期时,要保证花前水、花后水、果实膨大水、浇水后应立即松土保墒,进入封冻时再浇一次水,并同时进行中耕除草。 树莓喜肥,需肥量较大,栽植后第1年应在10月下旬秋施基肥,在第2年的5月上旬以每667m 2追施磷钾肥和尿素各20kg 左右。中耕除草可结合灌水、施肥进行。 7 采收 树莓从开花到果实成熟,所需要的天数因温度和品种不同,一般早熟品种需要40~50d 左右,中晚熟品种需60d 左右。 树莓果实成熟过程可分为下列几个时期: 幼果期:花已落,子房开始膨大 时为幼果期。 转色期:果顶部开始逐渐着色,以至全果着色,并有少量果实变为成熟色。如要上市,可在此时采收。 成熟期:大量果实变为成熟色,果实并呈现出品种特有色泽,此时的果实营养价值最高,最适于生食,但不适于运输。 晚熟期:此期剩余的果实基本已成熟,二次新梢枝开始生长。 因此,树莓果实的成熟度可根据市场果实的需求量和果实的用途来进行采收。 8 病虫害防治 树莓常见的病害有叶斑病和叶锈病,一般多发生在6~8月之间,主要是危害树莓叶片,此阶段也正是树莓果实刚形成的生长期和果实逐渐成熟期,因此,应在早春树莓萌动时就应进行防治,防治方法:一般用50%的可湿性粉剂甲基托布津0.1%~0.125%的溶液和15%粉锈宁的0.2%~0.5%溶液进行喷洒植株,可很好地起到预防和治疗作用。虫害主要有蛀甲虫和蚜虫,但虫害很少发生,防治方法:用80%敌敌畏乳油的0.067%~0.1%溶液或用50%的辛硫磷乳油0.067%~0.1%溶液喷洒危害部位,可起到一定的防治和治疗效果。☆ 特别启事 为充分发挥本刊优势,利用广大 的读者市场效应,我刊决定:凡订阅本刊1年的读者(凭订阅发票)以及发布广告的客户可免费刊登100字以内的信息一条(详细情况请与编辑部联系)。 《林业实用技术》编辑部 ☆ Diversity Management 多种经营 35  林业实用技术 PRACTICA L FORESTRY TECH NOLO GY 2004?4

树莓种植技术

树莓种植技术 树莓的适应性:树莓适应性很强,在我国除青藏高原外,大部分地区都能栽植,不择土壤、病害少,在江西、福建、浙江、河南、 河北等地都已有栽培,在北方树莓可忍受-40℃~-45℃的低温。在 南方40℃高温也能正常生长。在亚热带地区将发生一定的变化,因 为树莓的根系没有自然休眠,在满足其生长条件下,会周年生长而 不落叶,一年可摘两次果实,但果型略小于北方的果实,产量比北 方要高。寿命可达30年以上。 树莓的品种:树莓的品种很多,世界上约有400多种。从色泽上看,有红、黑、黄、紫等颜色,一般称为红树莓、黑树莓、黄树莓、紫树莓。树莓株型直立,株高1.5-2米,枝条红褐色,叶色深绿,鲜果 红色,单果重6-12克,最大近20克。 树莓的产量:在每亩1000-1500公斤。有说2000~3000公斤的,不可信。 栽植时间和格式:树莓红树莓一年四季均可种植,以春秋栽最好,春栽在土壤解冻后苗木萌发前(3-4月),秋栽在苗木质化后至土壤 结冻前(10-11月)为好。树莓大田栽植可等行等穴栽植,行距为2.5米,穴距0.8米,每穴2-3株,也可大小行等株栽植,大行距3.5米,小行距0.6米,株距0.4米,,每亩控制600-1000株。栽前, 苗根部浸水12-24小时,以保树苗体内有充足的水分。栽高一致, 埋土距地面10-15厘米,穴栽坑围30厘米,大小行栽小行可做畦, 土要压实,埋土不要超过苗木原土印。浇透水。 结果期。一次定植,可持续结果多年。自花结实,栽培当年少量 结果,第二年旺果,果实不易变色、变味。高产,成串成簇结果,采 收期为每年6-9月份。果实属浆果类,常温保存时间短,鲜食宜八 九分熟采摘,制汁要完全成熟。

5个树莓品种介绍

5个树莓品种介绍 一、丰满红: 品种来源:由中国农科院特产所与吉林农业局从长白山野生种选育的极优良树莓新品种,已通过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委员会审定。在农业部“科技入户工程”的品种推荐中,丰满红在所有的树莓品种中列第一位。(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05第049362号)。 品种优势: 1、产量高,早果性强,定植当年就有50%的植株结果,翌年全部进入盛果期,没有大小年现象,平均果重克,最大果重克,株产量公斤,亩产2354公斤。在当前诸多树莓品种中,单果重与产量,丰满红都是数一数二的。 2、不搭架、不埋土,当年抽生的枝条即结果,可连年平茬(割枝),株高米。不需要埋土防寒,不用搭架。 3、极适宜鲜果销售。该品种果期长,7月中旬开始结果至9月未。花芽分化好,坐果率高,有二次结果能力。品质好,果实鲜红亮丽,光润诱人,味甜酸适口,浆果含糖8%-11%,含酸量2%。耐贮运,果实硬度和果面除污效果在目前所有品种中最优,货架期长,商品性极好。 4、抗高寒、极抗旱耐瘠薄,可抗-45T51;低温,而少有病虫害,在长春贫瘠土地试验栽植中,忍耐了5-7月80天降水不足20毫米的50年一遇特大干旱,依然成活。 品种劣势: 因该品种为国内繁育,在国际市场中认同度不高,出口量不大,出口市场有待拓展。 亩用苗1334株,行株距×米。 ┅┅┅┅┅┅┅┅┅┅┅┅┅┅┅┅┅┅┅┅┅┅┅┅┅┅┅┅┅┅┅┅ 二、哈瑞太兹:(Heritage) 品种来源:美国 品种优势:

是国际市场最畅销品种之一,在我国已经过科学的栽植周期考验,适合我国种植,技术成熟,是出口加工,大规模种植的主要品种。 若只收秋果的单季种植,可不用搭架不埋土。该品种基生枝平均长度米。 品质好,稳产。平均单果重克,最大果重克。单株结果量平均为公斤(两季可达1公斤左右),秋果亩产量可达1000公斤以上。鲜果糖度平均为%,该品种果实糖度高、硬度大,品质好,也适合鲜食。 夏果7月上旬成熟,秋果9月中旬成熟,直至霜冻。 品种劣势:秋果在10月中旬有霜冻地区不能完全成熟,果个相对较小。 行株距×,每穴内双株双行,亩用苗1200株。 5毛一颗 刘先生 ┅┅┅┅┅┅┅┅┅┅┅┅┅┅┅┅┅┅┅┅┅┅┅┅┅┅┅┅┅┅┅┅ 三、秋福(Au-tumnBliss) 品种来源:英国东茂林试验站选育 品种优势: 果大、高产、早熟、品种领先,该品种平均单果重克,最大克,最高亩产2000公斤,秋果最高亩产1200公斤以上。 秋果成熟期较其它双季品种要早,夏果7月中旬果实成熟;(采收期20天左右);秋果即1年生枝6月下旬开花坐果,8月下旬果实开始成熟,(采收期35天左右)。 植株生长健壮,枝条较粗壮,直立性强,株高—米。适宜在10月中旬前有霜冻地区种植,可以采摘秋果。 秋福是目前双季树莓中最先进的品种,国际认同,市场发展潜力大。适宜规模种植。 品种劣势: 果实硬度弱于哈瑞太兹。 行株距×,每穴内双株双行,亩用苗1100颗。

中药材掌叶覆盆子栽培技术和田间管理

中药材掌叶覆盆子栽培技术和田间管理

掌叶覆盆子是蔷薇科悬钩子属的一种藤状灌木,高1.5-3.0 m;枝细,具皮刺,无毛。花期3-4月,果期5-6月。其中江西省德兴市的掌叶覆盆子于2011年被农业部列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覆盆子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其浆果含有丰富的脂肪、碳水化合物、矿物质、维生素、有机酸和糖等物质,易被人体吸收,并可促进对其他营养物质的吸收和消化。其浆果每100 g含有0.5-2.5 mg的水杨酸,可作为发汗剂,是治疗感冒、流感、咽喉炎的良好降热食品。根浸酒可作为舒筋活血、消炎退肿的药剂,茎叶煎水可洗痔疮等。果实还富含挥发性的具防腐作用的抗生素物质。《本草纲目》等中药文献 记载“气味甘,平,无毒,有益肾固精缩尿壮阳作用。” 覆盆子根系分布浅,喜生长在湿润而不积水的土壤中,其野生状态多分布在林缘或疏林中以及沟边、渠边、路边、山坡土壤较湿润的地方。生于低海拔至中海拔地区,在山坡、路边阳处或阴处灌木丛中常见。自然生长环境虽然多数土层较浅,但土质疏松,且富含腐殖质,喜阳光冷凉而不耐烈日暴晒。分布于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广西等地。 一选地整地 按生长习性选好地块,另外田头沟边及荒坡等闲置地块均可种植。667 m2施腐熟农家肥2000 kg,翻入地中,整平耙细,做畦备用。 二繁殖方法 根蘖繁殖法:覆盆子地下茎段每年都萌发一定数量的根蘖苗,几年以后即由一株变为一丛。秋季至早春萌芽前结台挖根,用铁锹把老

蔸连根挖起,剪除顶端部分枝条,分成单株(每株都带一定数量的根),就地假植或定植。 根条繁殖法:在挖根蘖苗的同时,将水平侧根挖出或秋季单独挖取距母株较远的粗o.6厘米左右的根段,覆土浇水,当年即可生根发芽、长成幼苗。 压条繁殖法:在8月份将枝条剪断、埋入中或直接将枝条压倒埋入土中,当年就可从叶腋处发出新捎和不定根,切断与母株的联系,即形成独立的幼苗。 扦插繁殖法:秋季剪覆盆子枝条,砂碱越冬后予翌春剪成20-3O 厘米长的茎段,进行扦插,插条亦可随取随插,插时最好能用激素(如NAA等)处理。苗床要覆膜,并保持一定的湿度。 三田间管理 覆盆子适应性较强,一般土壤均可栽种,但以排水良好的酸性黄壤土较好。可利用边角隙地或荒坡栽种。栽植方式有带状法和单株法。带状法是行距2-2.5米,株距0.5米,每坑栽2- 3株,使之逐渐形成宽3O-8O厘米的带。单株法是行距1.5-2.0米,株距0.5米,每坑栽1株。栽时在整好的地上,挖深度和宽度为30~40厘米的坑,每穴依不同栽植方式栽苗1- 3株,根系要铺平,填土压实,浇亦。栽前把幼苗剪成15020厘米长盼短桩,以减少蒸发面,并刺激剪口下发出健壮新槽。覆盆子春、夏、秋均可栽植,但以在落叶前秋植效果好,成活事高。 中耕除草移栽成活一二年内,每年中耥除草三四次,第1次在春

树莓栽培技术

树莓栽培技术 一、树莓简介 树莓是蔷薇科悬钩子属的多年生落叶半灌性果树,又称木莓、托盘、马林、覆盆子等。枝丛生,直立性差,长3-4米。果实为聚合浆果,柔软多汁,色泽鲜艳,酸甜芳香,口味极佳,长期食用可提高人体免疫力,增强体质,防治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癌症,还具有健美、美容、抗衰老等作用。 树莓生长快、繁殖快,结果早,适应性强,抗逆行强,易于管理,适于我国北方地区栽培,不用上化肥,打农药,是生产绿色食品的首选树种。树莓当年栽植,第二年即可结果,3-4年进入盛果期,亩产可达1000公斤以上。 树莓主要分布在北半球的温带与寒带,少量分布在热带、亚热带和南半秋。我国树莓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北、华北、华南等地。主要地区有黑龙江、吉林、辽宁、北京、江苏、江西等省。目前国内外市场上树莓鲜果年需求量在500万吨左右,但供应量不足200万吨,十分短缺。 二、树莓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1、温度:树莓生长发育的适宜温度范围在10-25摄氏度,最高为30摄氏度,最低为-29摄氏度(个别品种可忍耐-36摄氏度)。当树莓低温休眠后对寒冷很敏感,冬季温度忽高忽低的变动可使冻害更严重。 2、光照:树莓对光的强度适应范围较广,每日6-9小时的日照即可满足需求。 3、水分:树莓根系需氧量较高,不耐涝,根系分布较浅,抗旱能力也较差,旱时应适时浇水。 树莓对空气湿度也比较敏感,适宜湿度在50%-60%之间,湿度较小,果实外观不美,湿度过大,果实易产生病害。 4、土壤营养:树莓对土壤要求不严,但它最适宜生长在土层深厚、质地疏松、保水保肥、富含有机质、排水良好的壤土和砂壤土中,pH值6.5-7.0,有利于根系更好地吸收矿物质营养元素。 对三要素要求较高,特别是对磷、钾要求较高,增施磷、钾有助于提高品质和产量。 三、栽培技术

树莓设施栽培技术

树莓设施栽培技术3 许奕华 张玉平 陈梅香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林业果树研究所 100093) 树莓是近年来新兴果树,很多地区都纷纷引种,其果实中既富含多种氨基酸、维生素、铁、锌、镁等人体不可缺少的营养物质,又富含鞣花酸、S OD 等抗癌、抗衰老等物质。露地树莓主要成熟期集中在6~10月,树莓的设施栽培不仅可解决市场的周年供应,以及在水果淡季提供色、香、味皆佳的树莓,而且具有很多优势:冬季温室里的冷凉温度正好满足树莓生长需求;短时间内不会有国内竞争;零售价在40~60元 /kg ;冬季利用农民的闲余正好解决温室的采摘环节;病虫害 少,产量较高,品质极好。本文将介绍我所自2001年来冬季温室树莓的种植技术。 1 品种选择和苗木类型 经3年试验证明,Tulameen 是温室栽培的最适品种,产量最高,品质最好,同时该品种在欧洲温室也广泛栽培,T itan 、 Lauren 和Encore 果实较大,Chillwack 较丰产,Canby 风味好,黑 树莓的产量低,仅为一些红树莓品种的1/3。此外,黑树莓品种如K iowa 、Waldo 等在温室表现也较好,果较大,果实成熟时为紫黑色,味微酸或酸甜。栽植苗木类型有2种:(1)营养钵里生长一年的组培苗,(2)当年生根蘖苗,定植时需选择根系发达的优质壮苗。 2 定 植 定植前施足优质有机肥,对苗木生长和提高产量影响很大,一般亩施2000~2500kg ,并可加入适量磷钾肥。在施足基肥情况下,不必再进行土壤追肥,但可利用温室操作方便的特点进行根外追肥。定植时一般为南北行,株行距0.5×1. 0m ,挖深50cm 、宽40cm 的定植沟,将苗木根系充分舒展,埋 土踏实,然后浇透水,水下渗后覆一层疏松表土。定植后沿栽植行每隔5~8m 立一支柱,支柱上拉2~3道铁丝,各道铁丝距离30~40cm ,成篱壁形支架,也可采用T 、V 字形等架式。 3 肥水管理和整形修剪 从开花前开始每隔10d 左右喷1次叶面肥,以氮肥为主,喷施3000倍液,随果实膨大及成熟,可喷光合微肥500倍液和磷酸二氢钾300倍液等;叶面追肥最好选在晴天早上或傍晚进行。在早晨,如补给1000mg/kg 的C O 2,产量将会增10%左右。灌水可分3次进行:(1)扣硼后,为促进萌芽和花序生长要灌促芽促花水;(2)开花前10d 左右要浇催花水,提高树莓座果率,花期切忌浇水,以防落花落果;(3)果实膨大期要浇膨果水,以促进幼果膨大。此外,还要根据土壤墒情适时做好灌水工作。 树莓整形修剪要根据不同品种类型而定,一般全年大致可分3次:(1)休眠期修剪。在早春解除防寒后而生长开始前,将2年生顶端干枯的部分剪去,促使留下的芽发出强壮 的结果枝,同时剪去基部过密和有病虫害的枝条;(2)生长期修剪。对以分枝结果为主的品种要注意将基生枝短截,促其下部发生新枝,以提高第2年产量,对过密的基生枝和根蘖要从基部疏除,使每株丛保留10~12个壮枝,并将留下的枝条均匀地引缚到篱架上;(3)秋季修剪。首先应将结过果的二年生枝从基部剪除,为基生枝生长创造良好的光照和营养条件;其次要轻度短截分枝,这样既有利营养回流,又可促进芽的发育和成熟。 4 温湿度调控 红莓类型需7.2℃以下经800h 才解除休眠,北京地区一般11月中旬扣棚,白天用棉被全部盖住,晚上卷起并通风,棚内创造7.2℃以下的低温环境。经1个月低温休眠,12月中旬开始升温,升温过程要循序渐进,持续1个月左右,先于白天卷起棉被的1/3,然后2/3,直至最后全部卷起。温湿度管理主要掌握白天温度在18~21℃,超过21℃光合作用将会下降,夜间为10~12℃。花期湿度控制在65%~75%,以保证花粉正常发育。 5 花期管理 树莓虽自花结实率高,但因温室内空气湿度大,花粉不易扩散,故往往采取一些辅助措施:(1)花期放蜂。初花时每温室放蜂200只左右;(2)人工辅助授粉。取一根竹竿,于顶端缠绑50cm 长的纱布,将其在各品种间滚动2~3次,提高授粉率;(3)花期喷药。花期喷0.3%硼砂+0.3%尿素可促进坐果。 6 病虫害管理 树莓病虫害较少,但也要注意防治。红蜘蛛和二斑叶螨是温室内的主要害虫,尤其是高温低湿环境有助于该类害虫发生,可在发生初期喷施5%阿维菌素乳油15000倍液防治。此外,白粉病也是一种常见病害,经常使棚内湿度保持在 65%~75%,疏除过密的根蘖苗,使棚内通风良好,有助于控 制该病害发生,必要时可喷施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800倍液防治。 7 采 收 树莓采收期长达2个月或更长,自4月初一直延续到6月中旬左右,一般平均每株产量1.5~2kg ,每个温室(420m 2)可产800kg 左右。由于浆果陆续成熟,所以每隔1~2d 需采收一次。采摘时要轻拿轻放,置于小包装盒内,以免碰伤和挤压果实。 收稿日期:2005-10-12 3本文由浙大《新农村》培训部高级农艺师兼本刊驻浙江采编组郎进宝老师审阅。 — 86—上海农业科技 2006-2

树莓产业发展考察详细报告总结

树莓产业发展考察详细报告总结 一、树莓简介树莓为蔷薇科植物,在果树分类学上属浆果。树莓含有多种维生素,营养价值高,号称“果中黄金”,尤其是抗癌防癌物质含量丰富,是一种待开发的天然保健果品和药品资源。树莓成为一种正在大力开发栽培的新兴果树,享有第三代“水果皇帝”的美誉。树莓种植容易,产出效益高。树莓栽植后,第二年即具有一定产量,3至4年进入盛果期,经济寿命可达15-25年,一般亩产量可达800公斤左右。树莓一般6月上旬开采,7月中旬基本结束,前后一个多月。从果型上看,树莓有红、黑、黄、紫等颜色,果实重量一般在5-10克,最大的可达20克。树莓也是生产食用天然色素好原料。树莓果实的含糖量与苹果、梨、柑橘、杨梅等水果相似,氨基酸含量高于苹果、葡萄,其抗衰老物质及抗癌物质鞣化酸的含量高于现有任何栽培水果,一次定植,可结果多年,在医疗、美容、保健方面有着广泛用途,根茎叶也具有药用功效。树莓既适合成片集约经营,也适合农家庭院和山边荒坡零散种植,适应性强,树莓枝叶浓密,花期果期长,可美化环境,保持水土,具有良好生态经济效益。 二、区树莓产业发展情况区人工栽培树莓始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2002年,从专门从事浆果国际经营的澳顿公司引进树莓品种,在乐农庄园试种1000亩取得成功后,2004年,

开始大面积种植。主要分布在祝家街道、李相街道、深井子街道、王滨乡,现已发展5000多农户种植,面积4.15万亩,占全区耕地总面积的51%。区已成为国内最大的树莓种植基地,占国内种植面积的60%以上。主导品种有费尔杜德、澳洲红、哈尔赫兹、秋红。当地树莓亩产量平均达800多公斤,2008年市场平均收购价格每公斤9元,平均亩产值7200元,亩均纯收益为6000元左右,是种植玉米大田作物的10倍以上。2009年,尽管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树莓平均收购价3.4元,平均亩产值5240元,亩均纯收益也在4000元左右。区已形成了“公司+基地+农户”较为完整的产业链条,被当地农民誉为增收致富的“绿色工厂”。 三、区发展树莓产业主要做法和经验在树莓发展过程中,区委、区政府明确“一个目标”,制定“两个零”扶持政策,采取“三化”、“三个同步”的做法,有力地推动了该区树莓产业的发展。 在树莓发展的起步阶段,区委、区政府制定树莓产业发展规划,确定到2012年树莓发展目标为10万亩,出台“两个零”扶持政策,具体为:一是“零投入”。即对首批种植户免费提供种苗(700元/亩),免费提供水泥杆、钢线等配套设施(约1200元/亩),扶持树莓扩大种植规模。二是“零风险”。即树莓种植未挂果的2-3年,对无收益的农户财政每年按300元/亩的标准给予补助,同时,加大财政补贴力度,

树莓栽培技术

树莓栽培技术 1品种选择 野生树莓在我国各地均有分布,但未经择优驯化,产量低、品质差、抗性弱。目前大面积推广种植的主要是从美国引进的黑树莓、红树莓等品种。 2栽培管理技术 2.1定植时期 树莓春秋季均可定植,春季在3月下旬至4月初,10cm地温稳定在10℃以上时栽植。秋栽可在10月上旬进行,秋栽苗木失水少,栽后易成活。 2.2定植方法 平地栽植的南北为行,坡地栽植的横向为行,株距为0.8~1.0m,行距为2.0~2.5m,定植330~440株/667m2。定植前要适当修根,并将苗木根系在生根粉溶液中浸泡12~24h,使根系吸足水分,栽时将根部蘸满泥浆,这样可提高幼苗的成活率。定植时,每株需施优质粪肥10kg以上。 2.3立架与引缚 搭架是树莓丰产的重要措施之一,在行内每隔5~10m立1

支柱,每行设立1排水泥支柱,水泥柱厚宽各为10~15cm、长为2.3~2.5m,每隔5~8m立1根,埋入地下部分深度约0.5~0.7m,在支柱上每隔40~50cm拉1道10号的铁线,将修剪过的2年生枝条(结果母枝)逐一引缚到支柱的铁线上形成扇面,枝条间距为10~15cm。当年新梢任其自由生长,待结果母枝结完果并经剪除之后,再将新梢酌情引缚到铁线上。 2.4整枝修剪 树莓的生长力非常旺盛,结果枝基部每年都会抽生大量的基生枝,长度可达2~5m,绑架枝条上抽生的结果枝要合理修剪,修剪分春剪、夏剪、秋剪。 春剪在4月中下旬至5月中旬枝条绑架后、展叶前进行,疏除病枝、伤枝、冻枝、抽干枝,截短枝梢,再依据枝条的强弱适当剪留;对绑架好的枝条梢部进行短截,(xx)距地表剪留1.3~1.8m高即可,上部铁丝以外枝条的长度不能超过20cm;剪枝密度每株保留6~8个枝,最多不要超过10个。 夏剪在5月中旬至6月上旬基生枝全部萌发后、枝条伸长到30~40cm时进行,主要对基生枝修剪,修剪原则是留强去弱,修剪的剪口与地面越近越好,对枝条稀疏的植株可进行摘心10cm 左右,以促进侧芽萌发分枝,增加枝量。

掌叶覆盆子

掌叶覆盆子:全球最贵的野果,英国女王也超爱掌叶覆盆子:全球最贵的野果,英国女王也超爱 进口车厘子售价68元/斤 智利·蓝莓售价103元/斤 新西兰·黄金奇异果售价217元/盒(33颗/盒) 南美·菠萝莓(野生草莓)英国售价:3.99英镑/盒(125克,约合人民币178元/斤) ……贵吗??真贵!!!! 可是,这些令人咋舌的水果,还不是全球最顶级的贵族水果 全球最顶级的贵族水果(野果)在中国。 掌叶覆盆子——美国总统想吃,却没吃上的覆盆子 2002年7月,美国前总统老布什携夫人访华,点名要吃“覆盆子”。 工作人员,搜遍北京城。 凌晨4点,终于在中国林科院找到400g黑树莓。 黑树莓,并非老布什真心要吃的覆盆子。 老布哭了没哭,没人知道(历史常常守口如瓶)。 老布,您知道吗?您要吃的覆盆子,每年5月到三清山才能吃得到! 美国总统,为何点名要吃覆盆子? 1967年—1980年,国家先后“秘密”派遣8批专家考察德兴三清山。 “世界最好的覆盆子,在中国;中国最好的覆盆子,在德兴”

美国是个令人“讨厌”的国家,他们的情报工作实在太棒了! 掌叶覆盆子——三清山上的红宝石 掌叶覆盆子,集中生长于“道家养生圣地”、世界自然遗产保护区——三清山一带。全球屈指可数的藤状灌木果树,药食同源,被称为“三清山上的红宝石”。 从道教大师、医药名家——葛洪(葛仙翁)发现至今,已有1600多年的养生入药历史。 三清山上的道士,每年5月都会沐浴更衣斋戒,而后到山涧采摘。 青果入药,红果生吃。据说长期食用益气轻身目光如炬,令发不白,可长生不老。掌叶覆盆子,根茎叶果均可入药。泡茶、泡酒妙用无穷,三清山的道士们世代相传。 每年四五月份上山者络绎不绝…… 《本草纲目》记载:(掌叶覆盆子)益肾脏、治阳痿、缩小便; 《中国药典》记载:掌叶覆盆子具有“益肾固精、缩尿、养肝明目”作用。 《药性论》记载:主男子肾精虚竭,女子食之有子…… 现代医药学研究表明:掌叶覆盆子含有丰富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维生素E、天然覆盆子酮、马尿酸、单宁酸、O-D甘露糖、鞣花酸、天然阿斯匹林(即水杨酸)、花青素”等。 2002年后,欧美韩日争相研究,开发出一系列覆盆子养生食疗 涉及:减肥、抗氧化抗衰老、抗癌防癌、改善尿频尿急、养护肾脏和膀胱(泌尿

树莓高产种植技术

树莓高产种植技术 树莓别称山莓、山抛子、牛奶泡、撒秧泡、三月泡、四月泡、覆盆子等,为蔷薇科悬钩子属木本植物,果实在欧美作为水果,果实味道酸甜,在中国大量分布但少为人知,仅在东北地区有少量栽培,市场上比较少见,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树莓高产种植技术吧!

树莓的生长习性 1、环境:树莓通常生于山区、半山区的溪旁、山坡灌丛、林边及乱石堆中,在荒坡上或烧山后在油桐、油茶林下生长茂盛,性喜温暖湿润,要求光照良好的散射光,对土壤要求不严格,适应性强,但以土壤肥沃、保水保肥力强及排水良好的微酸性土壤至中性砂壤土及红壤、紫色土等较好。 2、结果:树莓结果早,易进入盛果期,一般栽后两年见果,3年丰产,4至5年时产量最高,盛果期可长达15年左右。根系浅,不耐旱,水分不足会抑制生长和结果,花期4~5月份,结果期为6~7月,土壤水分蒸发量过大,水分不足,则会影响期产量。

树莓的繁殖方法 1、根蘖:树莓母株应保持土壤湿润、疏松、营养充足,选留发育好的根蘖,保持间距10~15厘米,秋后挖起根蘖,挖时宜深,保留较多的侧枝,可随挖随栽,也可挖后先假植,第二年开春建园。 2、扦插:树莓扦插时将粗度1厘米左右的侧生根挖出,选带芽的根,剪成10厘米左右的根条,于3月中旬进行扦插,开挖10厘米深的沟,将根斜插入畦床中,露出四分之一在土外,埋平即可。 3、移株:每年11月至次年3月从山上林地中挖取野生植株,剪去地上基生枝,保留20厘米长,注意不要损伤基部的休眠芽。随后移植于平整好的大田中,株距25厘米,每亩2700株。栽后覆土踏实,浇定根水,覆盖秸杆干草等。

树莓的栽培技术 1、建园:华东树莓可春栽也可秋栽,一般以11月中下旬或3月中下旬为宜,选择避风向阳、土质疏松、有机质含量高,土壤湿润不宜积水的地块建园,建园前应深耕平整,施农家肥2000~4000千克/亩。栽植方式以带状法,行距2米,株距0.4~0.8米,植穴规格30×30×30厘米,栽苗时注意保护基生芽不受损伤。 2、肥水:移栽前施足基肥,施农家肥每株3~5千克。生长期间结合松土除草,每年施追肥2~3次,氮肥为主,适量搭配磷钾肥。在3月施苗肥,4月施花肥,11月施越冬肥。每亩施人粪尿1500~2000千克。夏秋干旱时注意浇水 3、搭架:树莓枝条柔软,常易下垂到地面,或遇风易倒伏,影响产量和质量。4~5月新枝发生侧枝时,摘去顶芽促进侧枝生长,同时对侧枝摘心,促使其发生二次侧枝,枝多叶则茂,增加翌年结果母枝,增加产量。结果期要在每一植株旁立支柱,防止倒伏。 4、修剪:春季应及时剪除二年枝顶端干枯部分,促使留下的枝条发出强壮的结果枝。疏去基部过密和有病虫病虫枝,每株留7~8个二年生枝,保留合理密度,利于通风透光,保证高产和稳产。在采果后剪除二年生枝,疏去枝蘖和过密的基生枝,以控制园内的总枝量。 5、采收:树莓的采收时间为5月中旬至6月上旬,此时果实已充分发育且呈现绿色,尚未转红成熟,采收分批进行,采下后,除去梗、叶、花托和其它杂质,然后倒入沸水烫2~3分钟再捞出,随后摊晒或烘干。成品以粒完整、坚实色黄绿、味酸、无梗叶屑者为佳。

树莓种植项目可行性实施计划书

树莓种植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红树莓为蔷薇科悬钩子属(Rubusspp.)多年生落叶果树,小灌木。又名婆婆。树莓属有750种以上,主要分布于北半球温带,少数分布热带、亚热带和南半球。我国约有200种。我国栽培的树莓品种多由国外引入。目前,国种苗市场主推的各类品种,均源于、和。但总体而言,上述品种来源不确,品种老化、退化严重。树莓可分为红莓类群、黑莓类群、露霉类 群及其杂种。树莓在世界上被誉为“黄金水果”。除富含果糖、维生素、氨基酸,风味香醇,酸甜可口外,还有三大保健药用功能:一、人体可吸收的植物SOD(超氧化物歧化酶)含量居各种水果之首。经常食用,可清除氧自由基,提高免疫力,美容,抗衰老;二、天然抗致癌物质“鞣化酸”含量超过蓝莓居各类可食物之首,对结肠、宫颈、乳腺和胰脏癌有特殊疗效;三、富含天然阿斯匹林“水酸”,可镇痛解热、抗血凝,亦可减少心脑血管栓塞的发生。 在欧美市场上,由于人工采摘成本高、鲜果不易保鲜等原因,导致鲜实树莓的零售价高达每磅5美元;我国五星级宾馆从国外引进的速冻果,零售价高达每磅10美元。据统计,欧美80%以上的树莓被加工成浓缩汁或果浆,进而再提供给各饮料、食品商生产成品。 树莓系列产品有数百种,在世界饮料、食品、美容、医药行业已得到广泛运用。在市场上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第一部分树莓种植项目总论 总论作为可行性研究报告的首要部分,要综合叙述研究报告中各部分的主要问题和研究结论,并对项目的可行与否提出最

终建议,为可行性研究的审批提供方便。 一、树莓种植项目概况 (一)项目名称:树莓的种植与深加工项目 (二)项目承办单位:上尚极养生产品 (三)项目建设地点:省市山丹县迎宾西路 二、项目可行性研究主要结论 在可行性研究中,对项目的产品销售、原料供应、政策保障、技术方案、资金总额及筹措、项目的财务效益和国民经济、社会效益等重大问题,都应得出明确的结论,主要包括: (一)项目产品市场前景 (二)项目原料供应问题 (三)项目政策保障问题 (四)项目资金保障问题 (五)项目组织保障问题 (六)项目技术保障问题 (七)项目人力保障问题 (八)项目风险控制问题 (九)项目财务效益结论 (十)项目社会效益结论 (十一)项目可行性综合评价 三、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 在总论部分中,可将研究报告中各部分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汇总,列出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使审批和决策者对项目作全貌了解。 四、存在问题及建议 对可行性研究中提出的项目的主要问题进行说明并提出解

树莓种植前景分析与比对

树莓种植前景分析与比对 树莓又称木莓、山莓、马林果等,是重要的多年生浆果类小灌木,具有极高的食用价值和较高的药用价值。具有涩精益肾、助阳明目、醒酒止渴、化痰解毒之功效,主治肾虚、遗精、醉酒、丹毒等症。叶性微苦,解毒、消肿、敛疮等、咽喉肿痛、多发性脓肿、乳腺炎等症。我国树莓栽培主要集中在东北、青海两地,其他地区尚未形成规模生产。我国每年对外(主要出口美国、俄罗斯、法国、韩国等)出口量达到200万吨,而我国自身生产量只能控制在120万吨,在现有农业结构调整及西部大开发、农业项目大力扶持的形势下,种植和发展树莓的深加工具有广阔的前景。 一、树莓自身的价值 1、树莓栽培历史及现状 树莓栽培最早起源于欧洲。1548年,西欧国家把树莓作为果树开始栽培,16世纪末已发展成树莓产业。18世纪树莓由欧洲引入美洲。19世纪以后,树莓已成为世界广泛栽培的浆果类果树。目前,世界栽培树莓较多的国家集中在欧洲、北美洲,而亚洲、美洲栽培很少。我国开发和利用树莓的历史悠久,自古就有食用和药用的记载。树莓入药,始载于《名医别录》,被视为珍品。20世纪80年代以来,树莓这一珍贵的农业资源得到了广泛的重视和开发利用。科研人员历史10年对我国树莓资源进行了收集、调查、分类等诸多研究工作,建立了我国唯一的树莓属植物田间种质库。目前,我国树莓栽培面积尚少,主要栽培区在东北地区,已形成一定的产业规模。而由于出口量大,经济价值高,被我国许多种植户所重视,自2009年至今,树莓产业得到了飞速发展,也因为现有国情大力扶植农牧业,树莓规模种植栽培也被重视起来,青海省也成了主要种植区域。 2、树莓营养价值 树莓是蔷薇科浆果类果树,果实色泽鲜艳、气味芳香、营养丰富。据分析,每100g红树莓鲜果含水分84.2g,蛋白质0.2g,脂肪0.5g,碳水化合物13.6g,纤维0.3g,钙22mg,磷22mg,镁20mg,钠1mg等,是老少皆宜的果中佳品,除直接食用外,还可加工成果汁、果酒、果酱、蜜饯、果干等多种食品,树莓目前在北京售价25~40元/kg,(有待更新)超市精包装达到200元/kg,进口树莓速冻果的市场零售价高达20美元/kg。 3、保健价值 树莓也是重要的药用植物,根、茎、叶均可入药具有止渴、除痰、发汗、活血、涩精益肾、助阳明目、醒酒止渴、化痰解毒的功效。据前苏联报道,其根、茎对于肾虚、遗精、醉酒、丹毒等症也有疗效。叶性微苦,解毒、消肿、敛疮等、咽喉肿痛、多发性脓肿、乳腺炎等症均可使用。 树莓果是纤维素含量高的果品,这有助于防治心脏病,还有可降低血液中胆固醇,可溶性纤维素也有助于防治糖尿病,降低二氧化碳进入血液,以维持血液中葡萄糖的水平。据报道,树莓果每100克含有0.5—2.5毫克的水杨酸,是治疗感冒、流感、咽喉炎的良好降热药。果实还富含挥发性的具有防腐作用的抗生素物质。根浸酒可作为养筋活血、消红退肿的药剂,茎叶煎水可洗痔疮等。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