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国际工人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国际工人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国际工人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国际工人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第 1 页

第 3 页

第18课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第18课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编制:李晓宁审核:闫华班级: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2012-11-28 [课标要求] 简述《共产党宣言》的主要内容,认识马克思主义诞生的重大意义 了解巴黎公社革命的主要史实,认识其在建立无产阶级政权上的经验教训。 [课前预习案] 一、空想社会主义 1、形成原因:(1)19世纪初,____________发展。 (2)西欧社会贫富分化明显,____________生活悲惨。 (3)一些思想家和社会改革家纷纷提出改造社会的方案。 2、代表:法国的_______、___________和英国的_________。 3、意义:留下了宝贵的_________,成为__________的重要来源之一。 二、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1、历史条件:(1)物质:19世纪初,西欧__________的发展。 (2)阶级:__________队伍的壮大和工人运动的发展。 (3)思想:德国的________________、英国的________________和英法的_______________是马克思主义的三大理论来源。 (4)主观:_________、_________的努力。 2、诞生的标志: _____年,_____________的发表。 (1)基本内容:①《共产党宣言》肯定了_________在人类历史上的积极作用。 ②《共产党宣言》揭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秘密。 ③《共产党宣言》宣告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历史使命。 ④《共产党宣言》昭示了未来__________________社会的原则。 (2)意义:①标志着_______________。 ②这一理论成为_________无比锐利的_________。在这一理论指导下, _________蓬勃兴起,对人类社会的进程产生了深远影响。 三、巴黎公社运动(年月日-------- 月日) 1、背景:(1)阶级矛盾:资产阶级_________的反动统治使阶级矛盾激化。 (2)民族矛盾:_________军队的侵略。 2、成立:_________年3月18日,巴黎工人群众发动起义,成立自治政府接管巴黎政权。 3、性质:第一个新型_________。 4、措施:(1)最高权力机关是______,由_____选举产生的代表组成。 (2)所有公职人员的工资不得超过熟练_______的工资,人民有权监督和罢免他们。 (3)努力维护___________的利益。 (4)通过其他改革法令:用____________全面代替宗教教育,实行___________教育等。 5、结果:___月___日,在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的血腥镇压下失败。大多数措施________实施,但 是其原则至今仍有________意义,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________。 6、意义:巴黎无产阶级的__________精神和__________精神,为全世界无产阶级和进步人士树 立了光辉典范。 7、巴黎公社留给我们的经验教训: (1)经验: ①打碎资产阶级的国家机器,取而代之的是无产阶级专政。 ②巴黎公社在对国家实行民主改造方面创造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它实行的公社委员及主要工作人员选举产生的制度,公职人员工资不能超过熟练技术工人工资及公社委员会受人民监督和由人民罢免等,都是无产阶级民主的体现。 ③在社会经济、文化教育和义务教育、发扬国际主义精神等方面的创举和改革,也为工人运动留下了宝贵经验。 (2)教训:无产阶级要取得革命胜利,必须要有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正确领导,必须发动农民,建立工农联盟。 预习自测 1、在一次历史知识竞赛中,主持人对选手提问:“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最基本历史条件是什么?” 同时给出下列四个选项,如果你是选手,你应该选择( ) A.工业革命深入发展,资本主义的弊端日益暴露 B.无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 C.空想社会主义理论的产生与发展 D.马克思、恩格斯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活动 2、马克思说巴黎公社是“特殊条件下一个城市的起义”,但是巴黎公社又在客观上实践了《共 产党宣言》里所指出的一个基本理论,即() A资本主义必将被社会主义所取代的理论 B 用暴力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统治的理论 C 将一切生产资料集中在无产阶级的国家手中的理论 D 资本主义已不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理论 3、在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历史条件中,最基本的是() A 工业革命的深入发展,资本主义的弊端暴露 B 无产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 C 空想社会主义理论的产生和发展 D 马克思、恩格斯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活动 4、巴黎公社是19世纪上半期国际工人运动的一次高峰,它体现了工人运动的() ①自发性和偶然性②政治斗争和暴力斗争特点③广泛的群众性特点 ④无产阶级政党领导革命的特点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5、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与哪些国家的历史经验密切相关() A 美英法B英法俄 C 英法德D美法德

第18课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教案_1

第18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教案第18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教案 标要求:简述<<共产党宣言>>的主要内容,认识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重大意义。了解巴黎公社革命的的主要史实,认识其在建立无产阶级政权上的经验教训。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掌握马克思主义诞生的主客观条,理解其诞生的历史必然性和重要性。 2、掌握《共产党宣言》的主要内容,理解其理论观点,探究其历史意义。 3、探讨巴黎公社的措施和历史教训对后来革命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目标 、引导学生回顾工业革命所产生的社会影响,使学生认识到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是时代的产物,是对人类历史发展的伟大贡献。 2、引导学生阅读历史材料,指导他们从中归纳、分析历史观点。 3、与学生一起剖析巴黎公社政权的性质和经验教训。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对国际共运史的学习,激发学生树立起坚持真理、勇于探索的精神。

2、通过对“巴黎公社”失败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新事物在发展过程中虽然是曲折的,但它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必然会取代旧事物,从而激发学生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和为建设伟大的社会主义中国而奋斗的信心。 教学时: 时 教学重点: 、马克思主义诞生。 2、巴黎公社的革命措施。 教学难点: 巴黎公社的失败原因。 教学建议: (1)本节讲述的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范畴的历史,是人类社会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出现了许多新的历史概念,如空想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运动等,在授的过程中,教师要适当加以阐释,以利于学生对新的理解。 (2)本讲述了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主要叙述马克思主义诞生的背景、条、标志、《共产党宣言》的内容以及意义等。其中重点是马克思主义诞生的背景和意义。应从经济基础、思想基础、阶级基础、实践基础等四个方面推导出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从工人运动失败的原因和《共产党宣言》的内容引导学生归纳出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意义及其深远影响。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教案

人民版必修一专题八解放人类的阳光大道 第一节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乾县杨汉中学解彩英 〖课标分析〗 本节课讲述了马克思主义的诞生,课标要求为:简述《共产党宣言》的主要内容,认识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重大意义。1848年2月《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从此,国际工人运动蓬勃开展起来。马克思主义是怎样产生的?其主要内容是什么?认识马克思主义诞生的重大意义。这些知识都应当清晰把握。 〖教材分析〗 本课是本专题的开始,引领整个专题,地位无可替代。本课教材有以下几个子目:“机器轰鸣声里的抗争与思考”,“伟大的友谊”、“沐浴全世界工人的阳光”。前两个子目主要介绍了马克思主义产生的背景,分析了客观和主观条件,全方面阐述了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历史必然性。最后一目讲述了《共产党宣言》的主要内容和历史意义,《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从此,国际工人运动形成了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 〖学情分析〗 本课理论性较强,离学生的知识背景和生活经验太远,因此,教学中注意“引入历史一了解历史一体验历史一探究历史一感悟历史”,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营造乐学趣学的课堂氛围。另外,还可减去一些繁琐、偏难的教学内容,把它转化为浅显生动的教学。 〖教学目标〗 Ⅰ.知识与技能 1.了解马克思主义产生的背景;了解《共产党宣言》的发表及其主要内容。 2.通过分析马克思主义诞生的主客观条件,认识其诞生的历史必然性,培养学生运用辩证的观点、历史的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 3.通过阅读和分析《共产党宣言》的有关资料,培养学生分析、概括能力。 4.认识马克思主义诞生的重大意义。

Ⅱ.过程与方法 1.通过一系列情景问题的设置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培养学生分析历史资料和归纳分析问题的方法。 2.通过分组讨论作答,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 Ⅲ.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科学理论的革命活动的教学,帮助学生逐步养成国际主义精神和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的崇高理想。 2.通过介绍革命导师马克思、恩格斯为无产阶级革命事业奋斗的事迹,帮助学生养成坚持真理和为人类进步事业勇于献身的精神。 3.通过学习马克思、恩格斯“伟大的友谊”形成的过程,帮助学生进一步认识“友谊”的深刻内涵。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必然性。 教学难点:本课内容理论性很强,离学生的知识背景和生活经验太远,学生对这方面的知识几乎一片空白,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通过主动探究得出结论难度很大。 〖教学方法〗启发诱导法、讲授法等等。 〖学法指导〗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法等等。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教师设问】2018年是一位伟大思想家诞辰200周年,他被称为“人类社会第二个千年‘第一思想家’”;也是一部伟大著作问世170周年。这位伟人跟他的战友在这部著作中指明了一条“解放人类的阳光大道”。你能猜出这位思想家的名字吗?这部巨著是什么呢?这条大道又是一条什么样的道路呢? 【学生回答】是马克思,《共产党宣言》,社会主义道路。 【教师引入】今天,就让我们带着最崇敬的心情穿越历史、走近伟人,感受阳光。设计意图:以周年这一时事热点导入,瞬间调动学生的好奇心,迅速进入思维状态。利于学生以极高的热情来进入新课的学习。

2021年高考历史总复习必修一:第18课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第18课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一、选择题 2019年题组 1.(2019·江苏单科·18)马克思说:“新思潮的优点就恰恰在于我们不想教条式地预料未来,而只是希望在批判旧世界中发现新世界。”这表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是 A.新旧理论的杂糅相济 B.在否定传统中预知未来 C.在批判中继承和创新 D.新旧世界的渐进式结合 【考点】马克思主义 【解析】由材料“我们不想教条式地预料未来,而只是希望在批判旧世界中发现新世界”等可知C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对旧的思想的批判创新,不是新旧杂糅,故A项错误;材料信息“不想教条式地预料未来”说明B项错误;材料体现了对旧世界的批判及在此基础上的创新,不是渐进式的结合,故D项错误。 【答案】C 2018年题组 1.(2018·全国卷Ⅰ·33)1847年6月,正义者同盟改名为共产主义者同盟,以“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的新口号代替“人人皆兄弟”的旧口号,并规定同盟的目的是:“通过传播财产公有的理论并尽快地求其实现,使人类得到解放。”这一变化说明() A.共产主义者同盟接受了马克思的革命理论 B.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推动了无产阶级的斗争 C.工人运动在欧洲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开始兴起 D.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成为社会主要矛盾 【考点】马克思的革命理论 【解析】材料中的“共产主义”“财产公有的理论”是马克思有关无产阶级革命理论的内容,说明共产主义者同盟接受了马克思的革命理论,故A项正确。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是以1848年2月《共产党宣言》发表为标志的,与题干时间信息不符,排除B项;19世纪三四十年代欧洲三大工人运动标志着工人运动在欧洲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兴起,此时工人运动处于进一步发展时期,排除C 项;当18世纪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建立之时,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已经成为资本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排除D项。 【答案】A 2.(2018·天津文综·7)下图所示纲领性文献最早发表于1848年,文中提到,“在危机期间……仿佛是工业和商业全被毁灭了,——这是什么缘故呢?因为社会上文明过度,生活资料太多,工业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教案]

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学习内容分析 本课是必修一政治史模块专题八《解放人类的阳光大道》的第一课《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本课的课程标准的要求是:“简述《共产党宣言》的主要内容,认识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重大意义”。本课主要介绍了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教材从时代背景、产生过程、《共产党宣言》的内容和意义等方面进行阐述。在工业革命的推动下欧洲资本主义迅速发展、独立工人运动兴起、社会主义思想高涨为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准备了历史条件。革命导师马克思、恩格斯为创立科学理论密切合作,他们批判地继承前人优秀文化成果,于1848年发表《共产党宣言》,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使社会主义理论从空想变成科学。 教学目标设定 ⑴知识与能力 马克思主义产生的主客观条件与诞生的标志,《共产党宣言》的主要内容与克思主义产生的重大意义。 分析马克思主义诞生的主客观条件,认识其诞生的历史必然性,运用辩证的观点、历史的观点分析问题。 自主阅读教材、整理资料、合作探究,学会与他人合作学习。 ⑵过程与方法 从经济基础、阶级基础、思想基础、斗争实践等方面探究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条件,学会归纳和分析历史问题的方法。 通过对《共产党宣言》内容的概括,学会运用提炼关键词掌握教材内容的方法。 阅读和分析史料,提高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习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革命实践,体会马克思、恩格斯的创造品质和革命奋斗精神。 学习马克思、恩格斯为无产阶级革命事业奋斗的事迹,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树立坚定的共产主义必胜的信念和为之奋斗的信心和决心。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历史条件,《共产党宣言》的主要内容。 难点:认识《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成为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的理由,认识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重大意义。 教学过程设计 课前预习: 新课导入 播放电视纪录片《世界历史·马克思主义诞生》片头剪辑。 1999年,英国BBC广播公司通过国际互联网,进行公开投票一个月评选上个千年最伟大的思想家,马克思名列榜首。马克思为什么能被评为“千年第一思想家”呢?马克思被称为反资本主义的头号斗士,在资本主义高度发达的国家为什么受到如此的推崇? (幻灯片出示课题:马克思主义的诞生,随着课题字幕播放):一百五十多年来,没有一个学说像她这样彻底改变着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没有一个学说像她这样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时代感,没有一个学说像她那样敢于吸取人类社会不断积累的文明成果而不断焕发科学的青春。 一、马克思主义诞生的背景 导入课题 学生眼中的马克思:(引导学生回答关于马克思的故事、著作、名言)

第18课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第18课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识记马克思主义产生的背景;《共产党宣言》的内容。通过分析马克思主义诞生的主客观条件,认识其诞生的历史必然性,培养学生运用辩证的观点、历史的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阅读和分析教材引用的《共产党宣言》的有关资料,培养学生分析、概括能力。(2)理解巴黎公社的革命措施、性质以及失败的原因。通过对巴黎公社革命措施的学习,培养学生运用史实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①引导学生回顾工业革命所产生的社会影响,使学生认识到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是对人类历史发展的伟大贡献。 ②引导学生阅读“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一目的课文,帮助学生掌握归纳和分析历史问题的方法。 ③引导学生阅读理解教材的有关资料,帮助学生逐步掌握历史资料的方法。 ④引导学生分析巴黎公社政权的性质,帮助学生掌握分析历史实践性质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通过对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革命活动的教学,培养学生坚持真理和为人类进步事业勇于探索献身的精神。 ②通过对巴黎公社战士的英勇不屈、视死如归的斗争精神的介绍,对学生进行情操、意志品质的教育,从而激发学生树立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并转化为努力学习的动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共产党宣言》的内容;巴黎公社的革命措施 难点:巴黎公社性质与失败原因和教训 三、【教学方法】 本节课理论性和史实性都较强,在讲授时应避免讲述式,多增加探讨式,同时配合提问、史料阅读、课堂讨论等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在历史学习过程中,从感知历史和历史知识不断积累中,不断加深对历史的理解;同时在课堂上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能够掌握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学会学习。 四、【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1999年,英国剑桥大学文理学院的教授们就谁是“千年第一思想家”这一命题首先进行了校内的征询、推选。投票结果是马克思位居第一,而被习惯公认第一的爱因斯坦却屈居第二。随后,英国BBC广播公司又以同一命题,在全球互联网上公开征询投票一个月。汇集全球投票的结果,仍然是马克思第一,爱因斯坦第二。”马克思对人类到底有何贡献,让他

第18课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练习题及答案解析

(本栏目内容在学生用书中以活页形式分册装订!) 一、选择题 1.1824年,欧文在美国购买了3万英亩土地,建立了许多“公社”,实行人人劳动、按需分配制度。然而,这些“公社”不久都瓦解了。其根本原因是() A.社员们思想觉悟太低B.人们不理解他的主张 C.超越了历史发展阶段D.缺乏大量的后续资金 解析:当时的资本主义正处于上升阶段,“公社”瓦解的根源在于超越了历史发展阶段。 答案: C 2.19世纪三四十年代,欧洲无产阶级已经觉醒,是指() A.掌握了科学的革命理论 B.与资产阶级的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 C.开始有无产阶级政党领导革命斗争 D.开始提出独立的政治经济要求 解析:本题以19世纪三四十年代欧洲工人运动为命题切入点,考查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这一时期无产阶级已经觉醒,已开始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政治舞台,是因为这一时期无产阶级开始提出独立的政治经济要求。 答案: D 3.美国国家教育部门公布了一份“美国中学生必读书目”,《共产党宣言》赫然在列,耐人寻味。《共产党宣言》最初是() A.第一国际成立宣言书 B.声援巴黎公社的倡议书 C.共产主义者同盟的纲领 D.欧洲三大工人运动的总结性文件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再认再现能力。马克思、恩格斯受共产主义者同盟代表大会的委托起草同盟纲领,这就是1848年发表的《共产党宣言》。 答案: C 4.英国广播公司(BBC)进行网上投票,评选世界近1000年以来最伟大的思想家,结果马克思最后胜出。来自挪威的投票者科里森说:“马克思启蒙了数以千计争取自由正义的人们,他是现代政治思想之父。”这位投票者说“他是现代政治思想之父”是因为马克思() A.改造空想社会主义B.发表《共产党宣言》 C.赞扬巴黎公社革命D.指导第一国际的工作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迁移运用历史知识的能力。《共产党宣言》清楚地阐释了马克思主义的核心思想,提出了阶级斗争学说、无产阶级专政学说等诸多方面的内容,它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答案: B 5.下列关于马克思主义诞生的伟大历史意义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推动了国际工人运动的联合B.推动了社会主义运动的蓬勃发展 C.为空想社会主义提供了理论指导D.无产阶级革命斗争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解析:空想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条件,故C说法错误。 答案: C 6.在全球性的金融危机使欧美各国匆忙救市时,一个有趣的现象出现了,即对资本主义进行过无情鞭挞的马克思,却在欧洲重新风行起来。马克思“重新风行起来”的主要原因是() A.资本主义制度已走向衰落B.欧洲一些国家的领导人追捧马克思

国际工人运动的艰辛历程

二 国际工人运动的艰辛历程 教材整理1 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 1. 背景 (1)社会基础:19世纪五六十年代,欧洲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第一次世界性的经济危机激化了社会矛盾。 (2)阶级基础:工人阶级不断壮大;国际工人运动再掀高潮。 (3)主观条件:马克思、恩格斯及时总结工人运动的经验教训和进行深入的理论研究,为建立新的国际工人组织准备了条件。 (4)直接因素:1862年,英、法、德三国工人会晤世界工业博览会和1863年英、法工人抗议沙皇政府对波兰人民的迫害。 2.成立:1864年,在伦敦圣马丁教堂成立了“国际工人协会”。 3.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成为第一国际的指导思想。 4.意义 国际工人协会成为各国工人团体进行联络和合作的中心,它的建立加强了国际工人的团结。 [误区警示] 国际工人协会是各国工人政党的领导组织 错误。国际工人协会成立之时,各国无产阶级政党尚未建立起来,仅是成立

了一些工人团体。国际工人协会建立的目的是指导各国工人运动,加强各国工人之间的联系。到了19世纪七八十年代后,各国工人阶级政党才纷纷建立起来。 教材整理2建设无产阶级政权的尝试 1.背景 (1)民族矛盾:普法战争,法国大败,普鲁士大军压境。 (2)阶级矛盾:资产阶级国防政府要解除国民自卫军的武装。 (3)直接原因:1871年3月18日凌晨,反动政府军队偷袭蒙马特尔高地。 2.成立:1871年3月28日,巴黎公社成立。 3.措施 (1)军队建设:以国民自卫军代替资产阶级反动军队。 (2)政权建设:由普选产生的公社委员会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下设执行、军事等十个委员会。 (3)民主建设:公社委员和工作人员都由选举产生,并对选民负责,接受选民监督。 (4)待遇:国家公职人员的最高年薪不得超过一般技术工人的工资。 4.结果 (1)失败:梯也尔军队疯狂反扑,制造了血腥的“五月流血周”,占领巴黎,巴黎公社革命结束。 (2)原因 ①根本原因:在19世纪70年代,不论是生产力水平还是无产阶级的政治威信,都还未达到完成社会主义革命的程度。 ②主观原因:公社缺乏统一的革命政党的领导,没有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更没有前人的经验可供借鉴。 5.意义 (1)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专政的一次伟大尝试。 (2)巴黎公社的经验是宝贵的,教训是深刻的;但其原则永存,精神不朽。 [课中思考]阅读教材P143“学习思考”,巴黎公社失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提示】在19世纪70年代,不论生产力发展水平还是无产阶级的政治威信都还未达到可以铲除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程度,资本主义正处于迅速发展时

第18课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第18课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学习目标】《共产党宣言》的问世与马克思主义诞生 活动一、《共产党宣言》的问世(1848年2月) 1、背景: ⑴经济基础(根本条件)(根本前提): 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得到发展,资本主义弊端暴露——— 资本家与工人的贫富差距拉大,工人的政治权利得不到保障,社会矛盾激化 ★注意:世界近代史上第一次经济危机的爆发:1825年英国 ⑵理论来源:马、恩批判吸收了19世纪的人类优秀理论成果 (德意志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英法空想社会主义) ⑶阶级基础:19世纪三四十年代,欧洲三大工人运动,要求改善生活待遇,争取政治权利 ———表明无产阶级已经觉醒,并登上了历史舞台, ———它们的失败说明工人运动迫切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 ⑷个人作用:马克思、恩格斯深入工人群众,总结工人运动经验,对资本主义制度进行了 深刻的揭露和批判 2、内容: ⑴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阐明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 ⑵充分肯定了资本主义制度取代封建制度的进步作用;同时指出,随着生产力的发展, 资本主义已经不能适应社会化大生产的需要。因此,资本主义必将被共产主义所取代。 ⑶明确指出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中推动历史发展的重要作用,揭示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 命是用暴力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建立无产阶级政权。 ⑷号召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同资产阶级进行斗争。 3、意义: (1)第一次较为完整系统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2)从此无产阶级进行斗争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社会主义运动更加蓬勃地发展起来。 ★〔能力提升〕: 1.把《共产党宣言》的问世作为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主要依据是它第一次较为完整系统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 2.马克思主义又称为科学社会主义,主要依据(原因在于)是马克思主义正确揭示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人教版必修一:第18课《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同步试题(含答案)

【创新方案】2014-2015学年高中历史第18课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同步检测试题新人教版必修1

第18课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课程标准:1.简述《共产党宣言》的主要内容,认识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重大意义。 2.了解巴黎公社革命的主要史实,认识其在建立无产阶级政权上的经验教训。 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1.条件

(1)经济基础:随着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资本主义制度的各种弊病日益暴露,社会矛盾日益激化。 (2)思想来源: ①法国人圣西门、傅立叶和英国人欧文的空想社会主义。 ②德意志的古典哲学、英国的古典政治经济学。 (3)阶级基础:19世纪三四十年代,法国、英国和德意志爆发了大规模的工人运动,表明广大工人已经觉醒。 (4)主观条件:马克思、恩格斯对资本主义制度进行深刻的揭露和分析,总结工人运动的经验。 2.标志 1848年《共产党宣言》发表。 (1)内容: ①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阐明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认为资本主义必将被共产主义所取代。 ②明确指出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中推动历史发展的重要作用。 ③揭示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是用暴力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政权。 ④号召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同资产阶级进行斗争。 (2)意义: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无产阶级的斗争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社会主义运动蓬勃发展起来。 二、巴黎公社 1.背景 (1)1870年,法国在普法战争中战败,法兰西第二帝国垮台。 (2)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对德屈膝投降,对内准备解散国民自卫军的武装。 2.导火线 1871年3月18日,政府军企图夺取巴黎城内蒙马特尔高地等处的国民自卫军的大炮。 3.过程 (1)成立:1871年3月28日,巴黎人民经过选举,建立了自己的政权——巴黎公社。 (2)措施:

第18课马克思主义的诞生讲稿

第18课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导入新课】1999年,由英国剑桥大学文理学院教授们发起,就谁是人类纪元第二个千年的“千年第一思想家” 这一命题进行了校内的征询、推选。结果是这样的,第一名是马克思。无独有偶,英国BBC广播公司,又以谁是人类纪元第二个千年的“千年第一思想家” 这一命题在全球互联网上公开征询投票一个月,这一次汇集了全世界的选票,结果还是马克思位居榜首。这说明在世界范围内,马克思和他的思想从未被淡忘。世纪之交研究马克思主义甚至形成热潮,这是在马克思主义全盛时期也未曾出现的景象;而今天,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仍在生机勃勃地实践着、发展着。那么马克思主义究竟是一种怎样的理论呢?他又是怎样产生和发展的?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18课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板书) 【讲授新课:定义】说到马克思主义,我们首先要问了,什么是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简称,它由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大部分组成。马克思主义有狭义和广义之分。从狭义上说,马克思主义即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从广义上说,马克思主义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原理论、基本观点论和学说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及在实践中不断的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也就是说,从广义上来说,列宁和斯大林的思想,毛泽东思想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也都可以说是马克思主义。 【社会问题】我们都知道,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那么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社会背景孕育了马克思主义这样博大的理论呢?我们先来看几幅图片。看到这几幅图片,同学们想到了当时欧洲的一件怎样历史事件?(工业革命)工业革命最突出的成果就是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那么工业革命之后的欧洲是不是就像启蒙思想家设想的那样,成为了一个理想的,永恒正义的王国呢?(不是)我们来看一下当时欧洲人的生活,同学们看到这几幅图片,有什么感觉吗?(工人的生活十分悲惨。贫富的差距

第17课 国际工人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第17课国际工人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一、导入并板书课题 谈话:《国际歌》是为了纪念什么运动而创作的?19世纪三四十年代以国际工人运动如何?马克思主义的诞生的情况怎样? 二、出示目标 出示:学习目标 1,了解欧洲早期工业无产阶级在反对资产阶级斗争中提出的基本要求,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活动,巴黎公社的革命精神 2,掌握宪章运动的基本史实、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前提; 《共产党宣言》的历史意义。巴黎公社,“五月流血周”和创作国际歌的过程。 重点: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难点:英国宪章运动的核心内容;“工人要求取得普选权,以便有机会参与国家的管理”。巴黎公社失败的根源。 讲述:请阅读本课的学习目标 三、自学指导(一) 1,阅读教材第106页正文内容,回答下列问题并划记: (1)英国宪章运动的背景、时间、纲领、中心内容、性质分别是什么?分析英国宪章运动失败的原因。 (2)欧洲最突出的三大工人运动有哪些? 2,阅读教材第107页正文内容,回答下列问题并划记: ①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前提条件是什么? ②马、恩为创立科学理论开展的革命实践活动。 ③《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时间、作者、内容、意义分别是什么? 3,阅读教材第108~109页正文内容,回答下列问题并划记: ①巴黎公社创立的背景,建立情况和意义,什么是“五月流血周”? ②《国际歌》创作的背景,词、曲作者分别是谁?《国际歌》广为传唱的原因。

③巴黎公社为什么会失败? (一)先学 (1)机器大工业产生了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对立的社会矛盾,19世纪___________年代,工人运动在欧洲蓬勃兴起。 (2)__________年间,英国工人掀起了一场规模宏大、持续时间长久的运动,它的政治纲领是 __________,该运动的目的是___________。它是世界上第一次_________、_________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 2、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⑴844年,马克思和恩格斯在_______相会,从此开始了长期的合作,共同创立了______理论。 ⑵马克思主义理论主要包括______、______和_______三个组成部分。 ⑶1848年,_________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3、巴黎公社 1)背景:1870年,法国在普法战争中失败,_______________组成的国防政府对外投降,对内准备镇压人民 (2)经过:①______________(时间),巴黎工人发动起义 ②_______________(时间),巴黎人民选举产生巴黎公社 ③1871年5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巴黎公社失败 (3)性质:。 (4)诗篇:欧仁·鲍狄埃的《》 学生读书——划记——讨论——下位探究。 教师巡视——参与——诱导——面授机宜 (二)后教 为增加趣味性、直观性,可插入超链接 四、精讲点拨: 英国宪章运动 1、起因:工业革命的过程中,资→富有,工人→待遇差→反抗 2、时间:1836—1848年 3、纲领:《人民宪章》 4、中心内容:要求取得普选权,参加国家管理。 5、性质:是世界上第一次群众性的、政治性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 6、失败原因:缺乏科学理论的指导。

国际工人运动的艰辛历程最全版

二、国际工人运动的艰辛历程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知道第一国际和第二国际。 2、掌握巴黎公社革命的主要史实。 3、认识巴黎公社革命的经验和教训 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对巴黎公社革命主要内容的学习,特别是对革命措施、革命性质、失败原因的分析,培养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对于复杂历史事件的综合判断和深入分析能力。 2、引导学生结合有关材料,积极主动地探究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通过对巴黎公社战士英勇不屈、视死如归的精神的体验,激发学生树立不怕艰难、勇于斗争的优良品格,帮助学生养成革命英雄主义和无产阶级国际主义的情操。 2、通过对巴黎公社的成立和失败的学习,帮助学习认识,历史的发展是曲折的,但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是不可阻挡的。 二、教材要点 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 1、第一国际是历史发展的客观条件和主观条件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 19世纪五六十年代,欧洲资本主义经济高速发展,工人阶级队伍不断壮大。1857年世界性经济危机的爆发(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和世界市场的逐步形成相结合的产物)使社会矛盾更加激化。之后国际工人运动再度高涨,各国工人的联系也不断加强。因此,工人运动的高涨已经走向联合成为第一国际成立的客观条件。 1862年,英、法、德三国工人利用伦敦举行世界工业博览会的机会,进行了会晤,这成为推动建立国际工人联合会的直接因素。1863年,英法等国工人支持波兰反对沙俄压迫的起义,这一运动直接促成了1864年国际工人大会的召开。 马克思、恩格斯总结各国工人运动的经验教训,并进行深入的理论研究,这成为建立新的国际工人组织的主观条件。 2、第一国际的成立。1864年,英、法、德等国的工人代表在伦敦召开大会,成立了“国际工人协会”,即第一国际。 3、第一国际的性质、任务、指导思想和领导。 性质:它是国际无产阶级的联合组织。 任务:一是反对各国资产阶级统治和压迫的斗争,二是反对第一国际内部的各种非马克思主义思潮和派别的斗争。此外还帮助各国建立无产阶级独立的政党,促进马克思主义在工人中的传播。 指导思想:马克思起草的《国际工人协会成立宣言》和《国际工人协会共同章程》为第一国际确定了正确的政治原则和组织原则,表明马克思主义实际上成为第一国际的指导思想。 领导人:英国人奥哲尔和克里默是第一国际临时中央委员会(后改为总委员会)的主席和总书记,马克思被选入总委员会,担任德国通讯书记,但几乎所有的国际纲领性文件和决议草案,都出自马克思之手或者体现他的思想,实际上,马克思是当时公认的国际领袖,是第一国际的实际领导人。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教案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教案) 一、教学目的 1.知识目标:知道空想社会主义的三个代表人物及其主张;熟悉《共产党宣言》的基本内容及巴黎公社政权的史实。 2.能力目标:通过了解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实践,培养学生探求真理的顽强精神;通过学习巴黎公社培养学生的爱国之情。 二、教学重点 《共产党宣言》,巴黎公社革命 三、教学难点 《共产党宣言》的理解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以提问法为主;电脑课件 五、教学过程 [导入] 在上课前两分钟让同学们欣赏《国际歌》,上课后提问:刚才这首歌的名字是什么?作者是谁? (教师总结)欧仁?鲍狄埃是巴黎公社的社员,《国际歌》是他为了纪念巴黎公社而创作的革命战歌。巴黎公社是第一个工人政权,其理论指导思想是什么?这就是本节所要讲的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讲授新课] 提问:打开课本,请同学们看本课标题,找出这节课的线索是什么? (教师总结)马克思主义的诞生这节是按照理论──诞生──实践的线索来的,这也是我们这节所要学的基本知识。(投影知识目标) 过渡:科学理论的诞生不是一下子形成的,而是有一定的理论来源: 一理论来源(投影板书) 1 空想社会主义 三个代表人物及其观点 ①圣西门 ②傅立叶 ③欧文 2 德国的古典哲学 3 英国的古典政治经济学 提问: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来源有三个,先看空想社会主义。大家看这一标题的内容,看后回答问题: ①在什么社会背景下产生空想社会主义理论? ②空想社会主义三个代表人物及观点分别是什么? (教师总结)19世纪初,西欧社会贫富分化明显,工人阶级生活非常悲惨,等待他们的是饥饿、失业与死亡。在这种情况下,产生改造社会的方案,形成空想社会主义思潮。而主要的代表人物是法国的圣西门、傅立叶和英国的欧文。 (投影三人图片,结合三人观点给学生介绍;投影“新和谐公社”蓝图,深化学生对欧文观点的理解。)圣西门主张实业制度,要求人们尊崇劳动,由实业家和学者管理社会,改善穷苦阶级的生活条件。傅立叶主张实行和谐的社会制度,要求阶级调和与合作,人们按兴趣从事工作。欧文则是个社会主义的实验者,具体运用于实践中,最后破产失败。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18课《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优质教案

第18课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课标要求】:⑴简述《共产党宣言》的主要内容||,认识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重大意义||。 ⑵了解巴黎公社革命的主要史实||,认识其在建立无产阶级政权上的经验教训||。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⑴简述《共产党宣言》的主要内容||,认识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重大意义||。 ⑵了解巴黎公社革命的主要史实||,认识其在建立无产阶级政权上的经验教训||。 2过程与方法目标: 回顾工业革命所产生的社会影响||,认识到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是对人类历史发展的伟大贡献||。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对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革命活动的学习||,培养坚持真理和为人类进步事业勇于探索献身的精神||。 【重点难点】 重点: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巴黎公社的革命措施||。 难点:对教材摘引的《共产党宣言》的有关资料的理解||,巴黎公社的性质及失败原因||。 【板书设计】 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 1、历史条件 (1)经济前提: (2)阶级基础: (3)思想基础: (4)实践活动: 2、诞生——《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1)标志: (2)主要内容: (3)意义 二、巴黎公社——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 1、背景: 2、经过:1871.3.18-- 3.28--5.28 3、革命措施: 4、失败原因: 5、性质和历史意义: 6、历史教训: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在20世纪末的2019年||,先是由英国剑桥大学文理学院教授们发起||,就谁是人类纪元第二个千年的“千年第一伟人”||。这一命题进行了校内的征询、推选||。投票结果是马克思位居第一||,而似乎早已被习惯公认第一的爱因斯坦却屈居第二||。随后||,英国BBC广播公司||,又以同一命题||,在全球互联网上公开征询投票一个月||。一个月下来||,汇集全球投票的结果||,仍然是马克思第一||,爱因斯坦第二||。

人教版九年第17课《国际工人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word教学设计

人教版九年第17课《国际工人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 诞生》word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把握19世纪三四十年代以英国宪章运动为代表的工人运动;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前提、标志着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共产党宣言》;19世纪七十年代初的巴黎公社等要紧历史史实。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本课的学习,要使学生对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原理有更深层次的认识。第一,英国的宪章运动、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巴黎公社的失败深刻地说明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有什么样的经济基础就必定有与之相应的上层建筑这一辩证唯物主义原理。英国宪章运动中工人要求普选权和那个目标的最终大都实现,是英国资本主义经济进展到一定时期的必定产物;马克思主义的应运而生则是欧美专门是欧洲资本主义经济进展到较高水平常工人阶级与资产阶级阶级矛盾激化的表现;巴黎公社的失败从另一个角度说明现在法国的经济基础还能够承担资本主义的上层建筑。第二,人民群众在历史进展进程中的伟大作用。当国家民族危亡的关键时刻,巴黎人民挺身而出的首创精神和视死如归的大无畏品德,在巴黎公社社员身上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本课的学习,要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一辈子观、价值观和世界观。马克思、恩格斯选择为人类谋福利作为自己职业的高尚情操和巴黎公社的斗争精神差不多上全人类的宝贵财宝,值得继承发扬。 教学重点和难点 本课教学重点:马克思主义的产生。 本课教学难点:一是英国宪章运动中的核心内容“工人要求取得普选权,以便有机会参与国家的治理”;二是巴黎公社失败的根源。 教学设计思路 在之前的学习中,我们学习了世界在进入资本主义时代后,资产阶级从其产生、进展、壮大的过程。任何社会的进展差不多上在社会矛盾的不断冲击下,一步步向前进行的。资本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教学设计

专题八解放人类的阳光大道 第一课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专题八《解放人类的阳光大道》,共三课,主要阐述了国际工人运动经历了从空想到科学、由理论到实践、由一国实践到多国实践的历程。第一课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主要阐释了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历史条件、产生的标志——《共产党宣言》和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意义。第二课国际工人运动的艰辛历程,主要阐述建立无产阶级政权的尝试和早期社会主义运动,第三课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使社会主义由理想变为现实。三课内容层层递进,由理论实践,反映了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 本课在《历史课程标准》中的“内容标准”是:“简述《共产党宣言》的主要内容,认识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重大意义。”在此基础进一步明确学习要求是:“了解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历史条件;简述《共产党宣言》的主要内容;认识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重大意义;感受马克思、恩格斯为探求真理坚持不懈的创造精神。” 【学情分析】 本课不少内容在初中《世界历史》第一、二册已出现,如“工业革命”、“马克思主义”等。初中课本侧于史实的描述,高中的则重在理论的阐发,比较抽象,教学内容相对枯燥晦涩,学生不易掌握。但高一学生经过初中阶段的学习,对历史有了一定的感知,与初中学生比,他们思维更活跃,自学能力更强,归纳、演绎推理能力以及运用逻辑法则进行正误判断的能力有很大进步,语言表达能力较强,有利于在本课开展难度较大的感悟式、探究式等自主性学习。 【学习目标】 1、知识与能力 ①了解马克思主义产生的背景; ②了解《共产党宣言》的发表及其主要内容; ③通过分析马克思主义诞生的主客观条件,认识其诞生的历史必然性,培养学生运用辩 证的观点、历史的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

24专题八2国际工人运动的艰辛历程

专题八2国际工人运动的艰辛历程 一、选择题 2014年题组(备注:无) 2013年题组(备注:无) 2012年题组 1.(2012·全国大纲卷·20)一份历史文献“告人民书”指出,帝国、君主政体和议会制至今所强加给人民的,“是专制的、不合理的、专横的和令人难以忍受的集权”。这份历史文献出现于() A.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B.美国内战时期 C.俄国二月革命期间D.巴黎公社期间 2.(2012·北京文综卷·23)图7是某个历史时期的欧洲部分地区示意图。下列各项历史事件发生于这一时期的是() A.普法战争爆发 B.第二国际建立 C.两德统一完成 D.独立国家联合体成立 2011年题组 1.(2011·广东文综·21)有学者认为:“19世纪70年代的新欧洲…可以看作是唯物辩证法所指的历史上阶级斗争的新阶段。”该观点依据的史实是() A.第一次工业革命B.俄国十月革命 图7 C.《共产党宣言》发表D.巴黎公社革命 2.(2011·全国新课标文综·28)1871年4月,巴黎公社发布文告称:“你是高利贷者、承租户、庄园主和农场主折磨的一个乡下劳动者,贫穷的短工和小所有主……你们的劳动最好的一部分产品要给什么都不干的人…… 巴黎愿意把土地给农民,把劳动工具给工人”。发布该文告的主要意图是() A.号召工农群众迅速起义B.进一步巩固工农革命联盟 C.宣布彻底废除财产私有D.希望得到农村群众的支持 2010年题组 1.(2010·福建文综·21)《法国政治制度史》写道:“1871年的巴黎公社是劳动群众通过其政治代表当家作主的新政治制度的萌芽”。对此解读准确的应包括() ①“巴黎公社”是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的产物 ②“劳动群众”建立了世界上最早的社会主义政权 ③“政治代表”是公社委员 ④“新政治制度”是无产阶级专政的制度。 A.①④B.②③ C.①②③D.①③④ 2.(2010·重庆文综·21)今年是国际劳动妇女节设立100周年,第二国际左派领袖蔡特金做出了杰出贡献。与其同一派别的人物是() A.伯恩施坦B.季米特洛夫 C.考茨基D.罗沙·卢森堡 2009年题组 1.(2009·广东单科·20)下列关于巴黎公社的表述,正确的是() A.公社实行直接民主的政治制度B.公社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C.人民有权罢免公社公职人员D.公社是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2007年题组 1.(2007·宁夏文综·32)在一场革命爆发后,革命者宣告:“这是旧政权和教权制度的结束,是军国主义、官僚主义、剥削制度、投机、垄断和特权这一切使无产阶级遭受奴役,使祖国遭受灾难和痛苦的东西的结束。”这场革命是()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