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十章单元测试题

第十章单元测试题

第十章单元测试题
第十章单元测试题

第十章单元复习题

班级____姓名____分数____

一、选择题:

1、2008年奥运会在下列哪个城市举行

A上海B天津C重庆D北京

2、依据北京未来的发展方向,下列最适宜北京发展的是

A钢铁工业B水泥工业C高新技术产业D化学产业

3、你知道世界保存最完整的宫殿建筑群是哪个吗

A故宫B四合院C丽江古城D乔家大院

4、北京历史悠久,五为帝都,下列哪个朝代的渡江不在北京

A明B金C宋D清

5、从新乡到北京最近便得铁路是

A京广线B京九线C京沪线D京哈线

6、港澳地区位于我国的东南部,面临

A渤海B南海C东海D黄海

7、下列哪个省级行政区的人口密度最大

A香港B澳门C北京市D上海市

8、下列那条铁路的修建方便了香港和祖国内地的联系

A京广线B京沪线C京九线D京哈线

9、香港土地资源非常珍贵,香港政府在城市建设中没有采取的做法是

A建设高层建筑,“上天”增地B填海造陆,“下海”增地

C寸土寸金,将所有可能的绿地建成房D仍然保留大片的绿地

10、维多利亚港是我国著名的优良港湾,港阔水深,它位于

A台湾B香港C澳门D上海

11、澳门重要的经济支柱是

A服装工业B转口贸易C旅游、博彩业D信息服务业

12、香港对外贸易比澳门发达的原因是

A香港人口比澳门人口多B香港有天然的优良港湾

C香港与北京之间的交通方便D澳门的自然资源没有香港方便

13、目前香港最大的贸易伙伴是

A祖国内地B澳门C台湾D日本

14、澳门的标志性建筑是

A泰姬陵B大三巴牌坊C故宫D布达拉宫

15、香港、澳门回归祖国后,实行的政治制度是

A资本主义制度B社会主义制度C君主立宪制D特殊的社会主义制度16、香港为祖国内地的经济发展提供了

A丰富的能源、水资源、矿产资源B高素质的人才和管理经验

C众多廉价的劳动力D广阔的消费市场

17、台湾省森林茂密面积广阔,著名的代表性树种为

A椰子树B樟树C松树D银杏树

18、台湾省与我国那个省隔海相望

A广东B浙江C福建D湖北

19、台湾省的行政中心是下列哪个城市

A台北B台中C台南D高雄

20、下列港口中,与台湾岛往来最近便的是

A上海港B福州港C温州港D宁波港

21、台湾居民的祖籍大多来自于

A福建B广东C海南D浙江

22、台湾省最大的海盐盐场是

A长芦盐场B北部湾盐场C莺歌海盐场D布袋盐场23、下列有关台湾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地形以平原为主B新竹科学园区号称“台湾硅谷”

C居民以高山族人为主D台湾河流众多,长度较长

24、在台湾出口贸易结构中,所占比例日益加大的是

A农产品B矿产品C工业产品 D 水产品25、台湾与祖国大陆直接的海峡是

A台湾海峡B琼州海峡C渤海海峡D马六甲海峡26、台湾出口量居世界领先地位的是

A纺织品B家用电器C食品D半导体硅片二、读图题:

2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第四单元测试题.docx

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第四单元考试试卷 一、填空。(23% 8、10每空分) 1、是由 9 个()、5个()和8个()成的。 2、里有()个百分之一。 3、去掉小数点后得到的数是原来的()倍。 4、保留一位小数是( 5、小数点左第二位是( 6、大到它的()倍是 7、2 米 4 厘米写成小数是(),保留两位小数是( )位,右第二位是( 680,小到它的( )米,写成整数是( )。 )。 )倍是。 )厘米。 8、在里填上“>”“<”或“=”。(6%) 12 1 千克820克7米23厘米厘米吨9吨27千克千米1千米40米 9、有一个数,十位和十分位上都是2,个位和百分位上都是 它的数位是()。 10、 60 平方分米 =()平方米80克=( 4 千米 150 米=()米7080克=( 平方分米 =()平方厘米5吨90千克=( 5,个数是( )千克 )千克( )吨 ),) 克 二、判断。(正确的画“√” ,的画“×”)(8%) 1、小数都比整数小。?????????????????????() 2、小的身高是分米。??????????????????() 3、作四十点四百零三。?????????????????()

4、在小数点的后面添上0 或去掉 0,小数的大小不。???????() 5、10 与大小相等。???????????????????() 6、精确到十分位是。?????????????????() 7、是由 13 个十分之一和 6 个百分之一成的。???????( 8、把大 10 倍,再小 100 倍后是。????????() 三、。(把正确答案的番号填在括号里。)( 8%) 1、里面有 9 个()。 ①十分之一②百分之一③千分之一④一 2、把化是()。 ①②③④ 3、小于的数是()。 ① 6②③④ 4、与吨相等的数是()。 ① 480 千克②4800千克③4吨8千克④4吨80千克 5、一个数小 10 倍后,又大 100 倍是,个数原来是()。 ①②③④ 478 6、两个数相除的商是18,被除数就是除数的()。 ① 10 倍②18倍③20倍④倍 7、的小数点先向左移两位,再向右移三位,个数是()。 ① 大 10 倍② 小10倍③ 大100倍④ 小100倍 8、用 3、 4、 8、 0 四个数字成一个最小的小数是()。 ①②③④ ) 四、出下面各数。(8%) 作(作(作() ) ) 作( 作( 作( ) ) )

人教初中化学第十章单元测试题

人教版初中化学第十章单元测试题 (考试总分:100 分考试时间: 120 分钟) 一、单选题(本题共计 15 小题,每题 3 分,共计45分) 1、下列试剂能一次性把氢氧化钠溶液、稀盐酸和澄清的石灰水鉴别开来的是() A. 碳酸钠溶液 B. 氯化钡溶液 C. 酚酞溶液 D. 石蕊溶液 2、归纳与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方法,下列推理合理的是() A. 碱溶液能使无色酚酞试剂变红,能使无色酚酞试剂变红的一定是碱溶液 B. 中和反应有盐和水生成,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C. 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一定是化合物 D. 加热高锰酸钾或氯酸钾能制得氧气,用来制取氧气的物质一定含有氧元素 3、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 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入紫色石蕊溶液,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 B. 少量铁锈在足量稀盐酸里浸泡一段时间后,铁锈消失,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绿色 C. 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D. 把铜片放入稀硫酸中,铜片表面有气泡产生,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 4、某同学对下列四个实验都设计了两种方案,两种方案均合理的是() 5、下列

是() A. 反应开始前,测量是NaOH溶液的pH B. b点时,NaOH和HCl恰好完全反应 C. a点处的溶液可使酚酞试液变红 D. c点处的溶液可与Fe反应产生气体 7、小明同学为探究“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的过程中,溶液的pH如何变化”这一问题,进行如下实验:向一定量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渐滴加盐酸,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pH,记录数据时发现所加稀盐酸的体积达到20 mL前,数据变化比较平缓,之后数据变化较大。下图能合理表示该反应过程中pH变化的图是() 8、某同学为研究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是否恰好中和时,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分别用不同试剂进行实验。下列实验现象及结论不正确的是() 9 A. 酚酞试液 B. 镁条 C. 硝酸银溶液 D. 硫酸铜溶液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 第四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 第四单元测试卷 一、选择题 1.在31、0.66、 206和61这四个数中,最小的数是( )。 A .31 B .0.66 C . 206D .61 2.分子与分母相差1的分数一定是( )。 A .真分数 B .假分数 C .带分数 D .最简分数 3.分母不同的分数通分后,就变成了( )相同的分数。 A .大小 B .分数意义 C .分数单位 D .分子 4.小明8分钟折了9只千纸鹤,小红13分钟折了14只千纸鹤,小兰15分钟折了16只千纸鹤,比较这3个小朋友折千纸鹤的速度,( )。 A .小明最快 B .小红最快 C .小兰最快 D .三人同样快 5.把5 3的分子加上6,要使分数的大小不变,分母应该加上( )。 A .8 B .9 C .10 D .15 6.下列各组数中,( )组的最大公因数是6。 A .6和30 B .16和32 C .22和20 D .6和19 7.A 和B 都是自然数,且A ÷B=4,那么,A 和B 的最小公倍数是( )。 A .A B .B C .A ×B D .4 8.一个分数的分母是另一个分数的分母的倍数,它们的最小公分母是( )。 A .较大的分母 B .较小的分母 C .分母的乘积 D .分子的乘积 9.在下面同样大小的正方形中,阴影部分面积最大的是( )。

10.若“a 、b 、c 是不为0的自然数,已知a( )/( )>6173>( )/( )>145

第十章浮力单元测试题

第十章浮力单元测试题 (六) 1.三个体积相同而材料不同的球A 、B 、C ,分别静止在不同深度的水里,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A 球所受的浮力最小 B 、A 球所受的浮力最大 C 、C 球所受的浮力最大 D 、 C 球所受的浮力最小 2、将一个铜块挂在弹簧秤上,当铜块浸在水中时,弹簧秤的示数表示铜块受到的 A 、浮力大小 B 、重力大小 C 、重力和浮力之差 D 、重力和浮力之和 3、小红同学在一支铅笔的下端粘上一块橡皮泥,将它分别置于甲、乙两杯液体中观察到静 止时的情形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铅笔在甲杯液体中受到的浮力较大 B .铅笔在乙杯液体中受到的浮力较大 C .乙杯液体的密度较大 D .甲杯液体的密度较大 4、重力为0.3牛的石蜡漂浮在水面上,这时石蜡受到的浮力是 A 、大于0.3牛 B 、等于0牛 C 、等于0.3牛 D 、无法确定 5、一艘轮船从海里驶入河里,轮船受到的浮力大小将 A 、变小 B 、变大 C 、不变 D 、无法判断 6、在盛水的玻璃杯的上面浮着一块冰,当冰完全熔化后,玻璃杯中的水面( ) A.升高 B.降低 C.不变 D.无法确定 7、 如图所示,有一质量分布均匀的物体,漂浮在水面上,有1/2的体积露出水面将露出水面的部分切去后,剩余浸在水中的部分将 A 上浮 B.悬浮 C 下沉 D.无法确定 8、潜水艇潜入水下越深,受到水的压强和浮力(忽略潜水艇的体积变化)将是 A 、压强越大,浮力越小 B 、压强越大,浮力不变 C 、压强不变,浮力不变 D 、压强越小,浮力越大 9、某物体的质量为60克,当把它放进盛满水的容器时,溢出50克的水,则此物体 图

2017六上第四次单元测验卷

2017学年第一学期 小学英语六年级综合练习参考内容 (四) (Module 1 --- Module 7) Class ________ Name _________ No._________Assessment_________ 一、听句子三次,选出句子含有的信息。 ( )1. A. do farm work B. do housework C. do homework ( )2. A. a small city B. a big town C. a big modern ( )3. A. after school B. after class C. before class ( )4. A. plant trees B. grow flowers C. water vegetables ( ).5.A. a happy life B. a hard life C. a busy life ( )6. A .had a headache B. had a toothache C. had a stomachache ( )7. A January 3rd B. January 1st C. Spring Festival ( )8. A more meat B. less vegetables C. less meat ( )9. A. write a letter B. writes a letter C. wrote a letter ( )10. A. in the classroom B. in the living room C. in the bedro om 二、听句子三次,判断句子是否符合图意,如符合,请写T,否则写F。 1.() 2.() 3.() 4() 5.() 6.() 三、听句子三次,写出句子所缺的单词。 1. I got a ___________ on my birthday. 2. Listen! The children are singing. They are having __________class. 3. It's Sunday today, you should ______ a rest. 4. We like living in the _____________.

人教版第十章浮力单元测试题试卷

人教版第十章浮力单元测试题试卷 一、选择题 1.在三个完全相同的杯子中均盛满某种液体后,将一木块放在乙杯中后,木块漂浮在液体中,将另一个完全相同的木块浸没在丙杯中,并用细线将其系在丙杯的杯底,如图所示,此时三个杯子对桌面的压力分别为F 甲、F 乙、F 丙,液体对杯子底部的压强分别为p 甲、p 乙、p 丙,则( ) A .F F F ==甲乙丙 B .p p p >=乙甲丙 C .F F F <=甲乙丙 D .p p p =>乙甲丙 2.如图所示,将一长方体木块放入水平放置的圆柱形盛水容器中,静止时木块有1/4的体积露出水面,这时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强跟木块未放入水中时相比增大了150Pa ;若在木块上放一块铁块,使木块刚好全部压入水中,且木块没接触容器底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木块的密度为0.4g/cm 3 B .则铁块的重力与木块重力之比是1:4 C .则铁块的重力与木块重力之比是1:5 D .这时容器底部所受水的压强跟木块未放入水中时相比,增加了200Pa 3.如图所示,底面积为300cm 2的圆柱形容器里装有900g 水。现用细绳将体积为1000cm 3的圆柱体木块浸入 1 5 的体积,此时细绳的拉力为4N 。若将细绳剪断,要使木块对容器底部的压力为零,木块底面积的最小值为( ) A .100cm 2 B .120cm 2 C .150cm 2 D .200cm 2 4.如图所示,在水平桌面上放置一个平底轻质薄塑料杯,杯子底面积为-32210m ?,高为0.1m ,杯中装满水,水的质量为300g ,将体积为3100cm 、重为1.8N 的小球缓慢的放入水中,当小球静止时,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g=10N/kg )( )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最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精编单元试卷 第四单元检测卷 一、单选题 1.请你帮助小红把放错的物品找出来.( ) A. B. C. D. 2.从一个长12cm、宽7cm、高5cm的长方体中,截下一个最大的正方体的体积是( )cm3。 A. 216 B. 125 C. 343 3.如图所示为某几何体的展开图,那么这个几何体的棱的条数为( ) A. 10 B. 9 C. 8 D. 7 4.一个正方体的棱长总和是60厘米,它的表面积是( )。 A. 21600平方厘米 B. 150平方厘米 C. 125立方厘米 二、判断题 5.长方体、正方体、圆都是立体图形。 6.数学课本是长方体,算术本是长方形。 7.老师用的粉笔是圆柱形的.( ) 三、填空题 8.数一数,填一填. 一共有:

________个 ________个 ________个 ________个 (从上到下依次填写) 9. 这是锤头,是由________个正方体、________个圆柱、________个球组成的。 10.至少要用________个棱长1cm的正方体才能拼成一个大正方体。 11.仔细观察后填空. 图中第2层第________个是,第________层第2个是. 四、解答题 12.判断下图中哪些是正方体,哪些不 是.

13.用哪个物体可以画出下面的图形?用线连一连。 五、综合题 14.数一数下面的图形各有几个。 (1)正方体有________个。 (2)长方体有________个。 (3)圆柱有________个。 (4)球有________个。 六、应用题 15.3个棱长都是10 cm的正方体堆放在墙角处(如下图),露在外面的面积是多少?

第十章单元测试卷

八年级物理第十章《信息的传递》单元测试卷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6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在日常生活中,当你打开或者关闭电灯时,你会从旁边工作着的电视机屏幕上看到一条水平亮线,或者从旁边的收音机中听到“喀喀”的杂音,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A.电路通断时发出的电磁波被收音机、电视机接收到而产生的 B.电路通断时交流电通过家庭电路对收音机或电视机的影响 C.电路通断时开关中金属碰撞声的影响 D.以上原因都不对 2.关于电磁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方向、大小变化很快的电流周围会产生电磁波 B.在房间内不开收音机、电视机时,房间内不存在电磁波 C.声波和电磁波都能在真空中传播 D.电磁波由电台传到用户,同时变化的电流也由电台传到用户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磁波频率越高,传播速度越快 B.电磁波频率越低,传播速度越快 C.电磁波的传播速度与频率无关 D.电磁波的速度只与它的波长有关 4.关于电话话筒的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话筒的作用是把声音直接送往受话方的听筒 B.话筒的作用是把声音振动信号转化成强弱变化的电流 C.话筒的作用是把强弱变化的电流转化为声音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5.电话的听筒主要应用了电流的 A.热效应B.化学效应C.磁效应D.三种效应都有6.关于电磁波的波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波长等于电磁波1 s内出现的波峰数或波谷数 B.波长等于两个波峰(或两个波谷)之间的距离 C.波长等于相邻两个波峰(或波谷)之间的距离 D.波长等于1 s内波传播的距离 7.如图所示,是某电台发射的两种电磁波的波形如图甲、乙.两者 比较可知(传播相同距离)下列说法你认为不正确的是 A.甲的波长较长,频率较高 B.甲的波长较短,频率较高 C.甲的波长较短,频率较低 D.甲的波长较长,频率较低 8.我们在电视或电影中看到排雷专家用一种仪器探测地雷,这种仪器是利用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四次月考达标检测卷》(第七八单元附答案)

第一学期月考检测试卷 四 年 级 语 文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四次月考达标检测卷(第七、八单元) 第一部分:积累与运用(39分) 1.根据语境写字词。(4分) 魏国的国君pài( )xī mén bào( )去ɡuǎn lǐ( )邺县。他发现这里田地荒芜,人烟稀少,经过调查才知道都是河神qǔ xí fu( )给闹的,于是他巧施计策,惩罚了巫婆和官绅,并兴修水利,造福一方百姓。 2.[易错]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 .长征.(zhēng) 纠缠.(chán) B .签.订(qiān) 妄.想(wàn ɡ) C .骨髓.(suǐ) 竹笋. (shǔn) D .严肃.(sù) 惩. 罚(chén ɡ) 3.[易错]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2分) A .清晰 胸抔 若有所思 B .求饶 竞赛 提心吊胆 C .赞叹 报负 面如土色 D .指忘 屈辱 容光焕发 4.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意思填入括号中。(4分) 【征】A.远行;B.用武力制裁;C.寻求,希望得到;D.由国家召集或收用。 (1)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 (2)这则征. 稿启事,你看明白了吗?( ) 5.“扁鹊不再______给蔡桓侯医治了。”句中横线上应填的词语是( )。(2分) A .请示 B .请教 C .请求 D .请问 6.把下列成语补充完整。(4分) 左( )右盼 文( )彬彬 深居( )出 鹤发( )颜 7.[疑难]下列词语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 .追寻光明 探索奥秘 光耀门楣 B .破旧的茅屋 美好的未来 火红的太阳 C .拒绝演出 表达志气 遭受表扬 D .温热的土炕 沉郁的表情 深厚的感情 8.下列句子中,关联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 .因为庄稼得到灌溉,所以年年都获得好收成。 B .飞卫对纪昌说:“如果你想学会射箭,就要下功夫练眼力。” C .梅兰芳觉得虽然不能登台,但是能在寓所悄悄地细声吟唱,已经很知足了。 D .只有周恩来耳闻目睹了“中华不振”,才立下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志向。 9.下列句子中,与其他句子意思不一样的一项是( )。(2分) A .这是在外国人的地盘里,谁都敢怎么样。 B .这是在外国人的地盘里,谁又敢怎么样呢? C .这是在外国人的地盘里,谁都不敢怎么样。 D .这是在外国人的地盘里,难道谁敢怎么样? 10.关于《夏日绝句》,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 .运用了借古讽今的写法。 B .表达了作者的爱国情怀。 C .只表达了作者对古代英雄的怀念、仰慕之情。 D .借赞美项羽来批判南宋统治者苟且偷安的丑恶行径。 11.下面这段话的主要内容是( )。(2分) 形态各异的茎把植物身体的各部位连成一个整体,它承担着运输的任务——把水和土壤中的养料从根部运输到植物体的各部分去,又把叶子制造的有机物往下运输。 A .茎形态各异 B .茎连接植物的身体 C .茎运输养料 D .茎的作用 12.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3分) (1)“视死如归”“秉公执法”“刚正不阿”都是形容人物品质的词语。( ) (2)《扁鹊治病》告诉我们不要大惊小怪,没有发生的事情不要杞人忧天。( ) (3)《出塞》描写了驻守边疆的将士久征未归的情景,表达了诗人期待良将早日平 息边疆战事,让人民过上安定生活的美好愿望。( ) 13.根据所学知识填空。(每空1分,共8分) 学校 班级 姓名 考号 ------------------------------------------------------------装------------------------------------------------------订----------------------------------线---------------------------------------------------------

人教版第十章浮力单元 易错题测试提优卷试卷

人教版第十章浮力单元易错题测试提优卷试卷 一、选择题 1.如图所示,两个底面积相同的薄壁容器甲乙分别装有密度为ρa,ρb的液体,放置在水平桌面上,现将同一物块(密度为ρ)分别放入两容器中,物块静止时两容器中液面等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液体密度与物体密度的关系为ρa<ρb<ρ B.放入物块前,甲容器底受到液体的压强较大 C.放入物块后,甲容器对桌面的压强增加量较大 D.放入物块后与放入前相比,甲容器底受到液体的压力增加量较大 2.如图所示,物体M是一个边长为L的正方体,其受到的重力为G,放入水中处于漂浮状态,M的下表面距液面的高度为h,露出水面的体积为物体体积的,若用一个竖直向下的力F1压物体M,使其浸没在水中静止后,物体M受到的水竖直向上的力为F2,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F1与F2是一对平衡力 B.物体的密度ρ物与水的密度ρ水之比为1:5 C.竖直向下的压力F1和物体M的重力GM之比为1:4 D.物体M漂浮时,受到的浮力为ρ水gL3 3.A、B两个实心球的质量相等,密度之比A∶B=1∶2.将它们分别放入足够的酒精和水中,它们受到浮力,其浮力的比值不可能的是(酒精=0.8×103kg/m3)()A.1∶1 B.8∶5 C.2A∶水D.2酒精∶B 4.水平桌面上有两个完全相同的烧杯,分别盛有甲、乙两种液体。将质量相等、体积不等的正方体物块M、N分别放入两个烧杯中,静止时液面刚好相平,则() A.M的密度小于N的密度 B.M受到的浮力大于N受到的浮力

C .若将M 放入乙液体中,静止时M 仍漂浮 D .甲液体对杯底的压强大于乙液体对杯底的压强 5.在一支平底试管内装入适量铁砂,然后将其先后放入装有甲、乙两种不同液体的烧杯中,试管静止时的状态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试管在甲液体中受到的浮力较大 B .试管在乙液体中受到的浮力较大 C .装有甲液体的烧杯底部所受压强较大 D .装有乙液体的烧杯底部所受压强较大 6.将金属块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端,先后浸没在水和酒精中(密度为3 3 0.810kg /m ?),金属块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中甲、乙所示。则下列关于金属块的几个物理量计算正确的是( ) A .在水中受到的浮力为2N B .在酒精中受到的浮力比较大 C .体积为310cm D .密度为333.010kg /m ? 7.如图所示,四个相同的容器内水面一样高,a 容器内只有水,b 容器内有木块漂浮在水面上,c 容器内漂浮着一块冰块,d 容器中悬浮着一个空心球.则下列四种说法正确的一组是 ①每个容器的总质量都相等 ②b 容器中再倒入酒精后,木块在液面下的体积减小

第四单元测试卷(附答案)

第四单元测试卷 一、填空题。 1.有5个女同学、3个男同学玩击鼓传花游戏,花停在()同学手上的可能性比较大。 2.盒子里有20枚红棋子,有5枚黄棋子。任意摸出一枚,可能是()色的,也可能是()色的,摸到()色棋子的可能性小一些。 3.一个正方体,六个面上分别写有A、B、C、D、E、F,掷一次,朝上的面可能会出现()种结果。 4.袋子中有8个红球、2个黄球,从中摸出一个,()是白球,是()球的可能性大。 5.小华一星期共写了84个大字,平均每天写()个大字。 6.五(2)班有69人,平均每人向学校捐2本书,一共捐了()本。 7. 平均每堆有()个小方块。 二、连一连。 三、我国2004年第一季度每月新增电话业务情况如下。 1月份:农村固定电话116.1万户,城市固定电话446.7万户,移动电话810.9万户。 2月份:农村固定电话97.3万户,城市固定电话462.6万户,移动电话552.5万户。 3月份:农村固定电话210.8万户,城市固定电话444.2万户,移动电话797.8万户。 根据上面的数据填写统计表,并用计算器算出合计数。 我国2004年第一季度每月新增电话 业务情况统计表

年月 根据以上数据回答。 1.农村固定电话哪个月增加最多?城市固定电话呢? 2.这三类电话哪个月用户增加最多? 四、某公司各级职工工资情况如下表。

1.这个公司有职工多少人? 2.这个公司的职工月平均工资是多少元? 五、解决问题。 1.一辆汽车给工厂运送原料,上午运了4次,共运25.5吨,下午运了5次,比上午多运7.5吨,这辆汽车这天平均每次运原料多少吨? 2.五位裁判员给一名体操队员打分,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平均得9.64分;只去掉一个最低分,平均得9.72分;只去掉一个最高分,平均得9.61分,求最高分和最低分各是多少。

第十章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第十章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测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分,共30分 1.下面调查统计中,适合做普查的是(. A.雪花牌电冰箱的市场占有率 B.蓓蕾专栏电视节目的收视率 C.飞马牌汽车每百公里的耗油量 D.今天班主任张老师与几名同学谈话 2.为了了解一批电视机的寿命,从中抽取100台电视机进行试验,这个问题的样本是(. A.这批电视机 B.这批电视机的寿命 C.所抽取的100台电视机的寿命 D.100 3.某课外兴趣小组为了解所在地区老年人的健康状况,分别作了四种不同的抽样调查.你 认为抽样比较合理的是(. A.在公园调查了1000名老年人的健康状况 B.在医院调查了1000名老年人的健康状况 C.调查了10名老年邻居的健康状况

D.利用派出所的户籍网随机调查了该地区10%的老年人的健康状况 4.为了了解某校学生的每日动运量,收集数据正确的是(. A.调查该校舞蹈队学生每日的运动量 B.调查该校书法小组学生每日的运动量 C.调查该校田径队学生每日的运动量 D.调查该校某个班级的学生每日的运动量 5.如图1,所提供的信息正确的是(. A.七年级学生最多 B.九年级的男生是女生的两倍 C.九年级学生女生比男生多 D.八年级比九年级的学生多 6.某人设计了一个游戏,在一网吧征求了三位游戏迷 的意见,就宣传“本游戏深受游戏迷欢迎”,这种说法错误的原因是(. A.没有经过专家鉴定

B.应调查四位游戏迷 C.这三位玩家不具有代表性 D.以上都不是 7.如图2的两个统计图,女生人数多的学校是( . A.甲校 B.乙校 C.甲、乙两校女生人数一样多 D.无法确定 8.为了测量调查对象每分钟的心跳次数,甲同学建议测量2分钟的心跳次数再除以2,乙同学建议测量10秒的心跳次数再乘以6,你认为哪位同学的方法更具有代表性( . A.甲同学 B.乙同学 C.两种方法都具有代表性 D.两种方法都不合理

第四单元测试题(一)

第四单元测试题姓名: 一、我会填。 1、测量惠州到北京的距离,通常用()作单位比较合适,可用字母()表示。 2、小阳的身高是8分米,再长()分米,他的身高正好是1米。 3、淘气家到学校大约是3000()(填“米”或“千米”),合()千米。 4、1厘米中有()个小格,每小格的长是()。 5、填上适当的单位。 小明身高11()花瓶高约30()小刀长5()火车每小时行驶120()一本数学课本的厚度约1()一根跳绳长约3()自行车每分钟约行500()一栋楼房高45()6、在○里填上“>”“<”或“=”。 8分米○2米 50毫米○3厘米 4000米○4千米700厘米○7米 800米○1千米 37分米○3米7分米二、用竖式计算。 58÷6= 29÷5= 47÷8= 35÷7= 三、单位换算。

600厘米=()米 3米=()分米 7千米=()米 20毫米=()厘米 5000米=()千米 4米=()厘米 5000米=()千米 8厘米=()毫米 80分米=()米 四、判断。(对的在括号里画“√”,错的画“×”) 1、数学课本宽约145厘米。() 2、1千米=10米,1米=10分米。() 3、明明的身高是150cm,就是15dm。() 4、飞机每小时飞行800米。() 5、1枚厚约2厘米。() 6、长江是我国第一大河,世界第三大河,长约6380米。() 7、一张床长约22dm。 ( ) 8、明明的身高150cm,红红的身高15dm,两人一样高。 ( ) 9、测量一段路的长度,可以用km, m作单位。 ( ) 10、飞机每小时飞行800米。 ( ) 五、读一读,量一量,画一画。 1、 这个橡皮长()毫米。 2、量一量它有多长。 ()厘米()毫米

第十章 单元测试题(一)

第十章单元测试题 一、选择题 1、当物体的温度升高时,下列正确的说法是() A.物体与外界一定没有做功 B.物体内能一定没有改变 C.物体内能有可能改变 D.物体与外界可能有热传递和做功 2、关于物体的内能变化,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吸收热量,内能一定增大 B.物体对外做功,内能一定减少 C.物体吸收热量,同时对外做功,内能可能不变 D.物体放出热量,同时对外做功,内能可能不变 3、在水蒸发成同温度的水蒸气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内能不增加,对外不做功,也不吸热 B.内能增加,对外不做功,要吸热 C.内能不增加,对外做功,要吸热 D.内能增加,对外做功,要吸热 4、AB两个完全相同的球,分别浸没在水和水银的同一深度内,AB两球用同样的材料制作,当温度稍微升高时,球的体积会明显变大,如果开始水和水银的温度相同,且两液体温度同时缓慢升高同一值,两球膨胀后,体积相等则()A.A球吸收的热量多 B.B球吸收的热量多 C.两球吸收的热量一样多 D.无法确定 5、某气体吸热后,气体的温度升高,体积增大则() A.气体增加的内能小于气体吸收的热量 B.气体增加的内能等于气体吸收的热量 C.气体在增加内能时,同时还对外做功 D.气体在增加内能时,同时外界还对气体做功 6、关于物体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手感到冷时,搓搓手就会感到暖和些,这是利用做功来改变物体的内能B.将物体举高或使它们速度增大,是利用做功来使物体的内能增大 C.阳光照晒衣服,衣服温度升高,是利用热传递来改变物体的内能

D.用打气筒打气,筒内气体变热,是利用热传递来改变物体的内能 7、关于机械能和内能,下列论述正确的是() A.物体温度升高,内能增加时,其机械能一定增加 B.物体的内能损失时,必然导致其机械能减少 C.物体的机械能损失时,其内能却有可能增加 D.物体的动能增大时,其内部分子的平均动能也随之增大 8、一定质量的气体在某一状态变化的过程中,吸收热量、体积膨胀并对外做功,则此过程的末态与初态相比() A.气体内能一定增加B.气体内能一定减小 C.气体内能一定不变 D.气体内能是增是减不能确定 9、如图所示,地面上固定一气缸,缸内通过活塞封闭了一定质量的氧气,活塞与缸壁间无摩擦且不漏气,当对活塞上作用一外力(图中没有画出)时,则有关缸内氧气状态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B.当氧气的压强增大、温度不变时,则氧气一定对外界放热 C.当氧气的压强减小、温度降低时,则氧气一定对外界吸热 D.当氧气的压强减小、温度升高时,则外界一定对氧气做功 10、下列关于热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A.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一定增加 B.气体的温度升高,气体的压强一定增大 C.气体的压强决定于温度与单位体积内的分子数 D.永动机不违背能量守恒 11、下列关于热力学第二定律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A.热量不能自发地从低温物体传到高温物体 B.不可能从单一热源吸收热量,使之完全变成功,而不产生其他影响 C.气体向真空的自由膨胀是不可逆的 D.在任何自然过程中,一个孤立系统的总熵不会减小 1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热力学第二定律是一个统计规律

(完整版)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第四单元测试题.doc

数学第四单元测试题 一、填空。 1、0.958 是由 9 个()、5 个()和 8 个()组成的。 2、0.45 里有()个百分之一。 3、0.682 去掉小数点后得到的数是原来的()倍。 4、5.954 保留一位小数约是(),保留两位小数约是()。 5、小数点左边第二位是()位,右边第二位是()。 6、6.8 扩大到它的()倍是 680,缩小到它的()倍是 0.68。 7、2 米 4 厘米写成小数是()米,写成整数是()厘米。 8、在○里填上“>”“<”或“ =”。 0.82 千克○ 820 克7 米 23 厘米○ 7.2 厘米9.27 吨○ 9 吨 27 千克 1.004 千米○ 1 千米 40 米 9、有一个数,十位和十分位上都是2,个位和百分位上都是 5,这个数是(),它的计数单位是()。 10、60 平方分米 =()平方米80 克 =()千克 4 千米 150 米=()米 7080 克=()千克()克8.35 平方分米 =()平方厘米 5 吨 90 千克 =()吨11、0.670 化简是()。18 改写成两位小数是()。把 1.8 改写成计数单位是0.001 后是()0.958 是由 9 个()、5 个()和 8 个()组成的。0.45 里有()个百分之一 0.682 去掉小数点后得到的数是原来的()倍。 12、 954 保留一位小数约是(),保留两位小数约是()。 读一个小数时,把小数点读漏了,结果读成七万零八,原来的小数是要读两个零的,原来小数是()小数点左边是()部分。右边是()部分。小数点左边第二位是()位,右边第三位是()。 13、8 扩大到它的()倍是 680,缩小到它的()倍是 0.68 。 3 米 9 厘米写成小数是()米,写成整数是()厘米。 有一个数由 1 个十、5 个一、6 个百分之一和9 个千分之一组成,这个数是(),计数单位是()。一颗钉子长 2.8cm,合()m 一头小象重6300 千克,合()t 60 平方分米 =()平方米80 克=()千克 1 .34 米=()厘米 4 千米 150 米=()米 = ()千米8.3 5 平方分米 =()平方厘米 7080 克 =()千克()克 =()千克 5 吨 90 千克 =()吨 二、判断题。(正确的画“√” ,错误的画“×”) 1、小数都比整数小。() 2、小红的身高是 1.35 分米。() 3、40.403 读作四十点四百零() 4、在小数点的后面添上0 或去掉 0,小数的大小不变。() 5、10 与 10.00 大小相等。() 6、4.086 精确到十分位是 4.0。() 7、1.36 是由 13 个十分之一和 6 个百分之一组成的。() 8、把 0.65 扩大 10 倍,再缩小100 倍后是 0.065。() 40.403 读作四十点四百零三。() 9、在小数点的后面添上0 或去掉 0,小数的大小不变() 10、大于 3.6 且小于 3.8 的小数只有 3.7 一个()

(完整word版)《第十章浮力》单元测试题(含答案),推荐文档

《第十章浮力》单元测试题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6分) 1.金鱼缸中小金鱼口中吐出的小气泡,在升至水面的过程中体积逐渐变大,这个过程中气泡 所受浮力将() A. 不变 B. 变大 C. 变小 D. 无法确定 2.潜艇的上浮和下沉与鱼在水中的上浮和下沉 ( ) A.都是靠改变自身重力来实现的 B.都是靠改变自身体积来实现的 C.分别是靠改变自身重力和自身体积来实现的 D.以上说法都不对 3.把一个小球轻轻放入盛满水的杯子里,溢出50g的水,则小球的质量() A.一定等于50g B.一定大于50g C.大于或等于50g D.小于或等于50g 4.一艘轮船从东海驶入长江后,它所受到的浮力 ( ) A.变小 B.不变 C.变大 D.不能确定 5.甲、乙两物体的质量之比是3:5,密度之比是3:10,若把它们浸没在同种液体中,则它们所受的浮力之比是( ) A. 3∶5 B. 3∶10 C. 1∶2 D. 2∶1 6.若要质量相等的铜块和铁块所受浮力相等,要把它们放在() A.水中 B.酒精中 C.水银中 D.盐水中 7. 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有两个完全相同的鱼缸甲和乙,盛有适量的水,把一个橡皮泥做的小船放入乙后,小船处于漂浮状态,此时两鱼缸内的水面刚好相平。然后把它们分别放在台秤上,则台秤的示数( ) A.甲放上时大 B.乙放上时大 C.甲或乙放上一样大 第7题 D.无法判断 8.完全浸没在水中的乒乓球,放手后从运动到静止的过程中,其浮力大小的变化情况是 () A.浮力不断变大,但小于重力 B.浮力不变,但浮力大于重力 C.浮力先大于重力,后小于重力 D.浮力先不变,后变小,且始终大于重力,直至静止时,浮力才等于重力

第四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五年级科学上册第四单元《生活中的材料》测试题班级姓名等级 一、查缺补漏。15 1. 材料分和两大类。棉花、竹子、煤、石油都属于 材料。玻璃、塑料、陶瓷等都属于材料。 2. 中国素有" "美誉,是世界上出口陶瓷最早的国家。 3. 木材具有、、、等特点。 4. 用金属材料制作电线,说明金属能够;用不锈钢、铝等材料做炊具这是利用了金属的特点;能够被磁铁吸引的金属是;铁锨、锄头等农具,利用了金属的打制而成。 5、6. 东汉时期,改进了造纸方法,用树皮、麻头、破布和旧渔网这些廉价的原料造出了可供书写的纸张,被称为。 二、明辨是非。5 1. 既然木材是天然材料,在生活中我们就不用节约用纸。() 2. 人们利用陶瓷不容易导电的特性,常常作为绝缘体材料使用。() 3. 玻璃比较坚硬,但属于易碎材料。() 4. 一次性塑料制品给我们带来方便的同时,也给环境造成了污染。() 5. 材料分为人造材料和天然材料,所以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没有关系。() 三、珠海拾贝。7 1.早在()多年前的西汉时期,就有人用植物纤维造纸,但这种纸看 起来十分粗糙。 A .1800 B. 2000 C. 3000 2.汤匙用陶瓷做,是因为它具有()的特点。 A.不易导电 B.不易传热 C.耐高温 D.不易腐蚀 3.书画作品大多选用宣纸,因为宣纸具有较好的(). A.吸水性 B..透明度 C .硬度 4.陶瓷应用于变压器中是因为它具有()的特点。 A.不易导电 B.不易传热 C.耐高温 D.不易腐蚀 5.下列材料中,透明易碎的是(),方便且易造成污染的是(),容易生锈的是()。 A.一次性购物袋 B.玻璃 C.铁管 D.塑料 四.我的科学研究。10

四年级英语单元试题-第四次测试

—2010学年度第一学期水平测试卷 四年级英语第四次单元测试题 听录音,选出你听到的单词。(10分) )1、A、bread B、bowl C、butter D、behind )2、A、chicken B、vegetables C、volleyball D、money )3、A、toufu B、eggs C、hungey D、pet shop )4、A、clean B、dinner C、chinese D、visit )5、A、lucky B、happy C、year D、friends 听录音,选择你所听到的短语或句子。(10分) ()1. A. a piece of news B.a box of milk C. a gift shop ()2. A. a glass of juice B.some bread C. some butter ()3. A. buy new clothes B.Happy New Year C. eat a big dinner ()4. A. get lucky money B.get a gift C. visit Grandpa ()5. A. Do you want any bread? B. Do you want any rice? C. Do you want any chicken? 听录音,根据对话内容选答案。(10分) )1.What would you like ,Lily?I ‘d like some _________ A. teat https://www.doczj.com/doc/8512990937.html,k C. coffee )2. would you like some coffe,Tom? _________ A.Yes, please B.No,thanks C. good idea )3.Do you have any friends? _________ A.Yes,we haven’t B.No, you haven’t C. Yes,I have some . )4.What are you going to do at Chinese New Year? I'm going to _____ . A.go shopping B.make a cake C. clean the house

2018学年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十章 浮力单元测验试卷 (新版)新人教版

第十章浮力单元测验试卷 一、单选题 1.通过同学们的学习分析以下情景中没有受到浮力的物体是() A. 起飞的“飞机” B. 放飞的“孔明灯” C. 升空的“热气球” D. 遨游的“天宫二号” 2.将木块投入盛水容器中,静止时木块有一部分体积会露出在空气中,则木块所受浮力的施力物体 () A. 空气 B. 水 C. 木块 D. 盛水容器 3.如图,将同一密度计分别放入盛有甲、乙两种液体的烧杯中,它竖直立在液体 中,如果密度计受到的浮力分别为F甲、F乙,液体的密度分别为ρ甲、ρ乙.则 () A. F甲<F乙,ρ甲<ρ乙 B. F甲=F乙,ρ甲>ρ乙 C. F甲=F乙,ρ甲<ρ乙 D. F甲<F乙,ρ甲>ρ乙 4.A、B是两个质量完全相同的实心长方体,轻轻放入水中后,静止时如图所示,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两物体的密度大小关系是:ρA>ρB B. 两物体受到水的浮力大小关系是:F浮A<F浮B C. 两物体排开水的体积大小关系是:V排A=V排B D. 两物体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强大小关系是:p A>p B 5.将同物体先后放入甲乙丙三种液体中,物体静止时如图所示,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在甲种液体中,物体受到的浮力最大 B. 在乙种液体中,物体受到的浮力最大 C. 丙种液体的密度最大 D. 甲乙种液体密度相同 6.一艘轮船从长江驶入东海,船受到的浮力() A. 变大 B. 变小 C. 不变 D. 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7.小明用矿泉水瓶和小玻璃瓶制作了一个“浮沉子”(如图),他将装有适量水的小玻 璃瓶瓶口朝下,使其漂浮在矿泉水瓶内的水面上,矿泉水瓶内留有少量空气,拧紧瓶 盖使其密封,用力挤压矿泉水瓶侧面时“浮沉子”下沉,松手后“浮沉子”即上浮。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浮沉子”下沉时,所受重力大于它受到的浮力 B. 无论怎样挤压矿泉水瓶侧面,“浮沉子”不可能悬浮在水中 C. “浮沉子”上浮时,小瓶内的压缩空气会将内部的水压出 D. 潜水艇与“浮沉子”浮沉的原理相同 8.把重10N,体积为1.2×103cm3的物体投入水中,当物体静止时,物体的状态和所受浮力是() A. 漂浮,F浮=12N B. 悬浮,F浮=10N C. 漂浮,F浮=10N D. 沉在水底,F浮=12N 9.甲、乙两个实心金属球,它们的质量相同,其密度分别是5×103kg/m3和10×103kg/m3.甲球挂在甲弹 簧秤下,乙球挂在乙弹簧秤下,并且让两金属球都全部没入水中,这时() A. 甲乙两球所受浮力之比是2:1 B. 甲乙两球所受浮力之比是1:2 C. 甲乙两弹簧秤示数之比是3:9 D. 甲乙两弹簧秤示数之比是11:12 10.将体积为0.0002m3的甲物体浸没在某种液体中,已知该液体的密度为800kg/m3,则甲受到的浮力为(g 取10N/kg)() A. 0.16N B. 1.6N C. 16N D. 160N 11.如图所示,一个边长为10cm的正方体竖直悬浮在某液体中,上表面受到液体的压 力F1为5N,下表面受到液体的压力F2为13N.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正方体受到的浮力为8N B. 液体的密度为0.8×103kg/m3 C. 正方体上表面到液面的距离h=5cm D. 液体对物体下表面的压强为1.3×103Pa 二、多选题 12.在装有液体的甲、乙两烧杯中,同时放入两个完全相同的物体,如图,当 物体静止后两烧杯内液面恰好相平。若液体对甲、乙两烧杯底部压强分别 是P甲、P乙,液体对两物体的浮力分别是F甲、F乙,则对它们的判断正确 的是() A. P甲>P乙 B. P甲=P乙 C. F甲<F乙 D. F甲=F乙 13.弹簧测力计下挂一长方物体,将物体从盛有适量水的烧杯上方离水面某一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