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湖南高速铁路职业技术学院】-铁道通信信号-专业建设方案

【湖南高速铁路职业技术学院】-铁道通信信号-专业建设方案

【湖南高速铁路职业技术学院】-铁道通信信号-专业建设方案
【湖南高速铁路职业技术学院】-铁道通信信号-专业建设方案

中央财政支持铁道通信信号专业重点建设方案

一、专业建设基础

根据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和湖南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作为助推经济发展的基础产业,到2020年高速铁路客运网将达到1.6万公里以上,湖南省铁路将达5805公里。城市轨道交通方面,根据建设部和城市轨道交通协会公布的统计数据,预计到2015年,城市轨道交通运营总里程超过2500公里。湖南拟建7条城市轨道共760公里。衡阳“1189”交通大格局有9条铁路线交汇于此,是湘南地区最大的高铁旅客中转站和货运集散中心。

按每公里铁路平均需要20名铁路运营维护人员计算,“十二五”期间对铁道通信信号高级工和技师的需求缺口达2万多名。特别是“7.23”温州动车追尾特大事故的发生,对信号高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已是迫在眉睫。根据广铁集团8.10会议精神,每年需引进信号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约400人。南昌、南宁、武汉、昆明等铁路局也均与我院达成了用人意向。

城市轨道方面,据对地铁员工需求数据研究统计,按每公里线路平均需要5名信号人员计算,十二五期间本专业人才的需求量将达到12500人,湖南“3+5”城市群城市轨道对信号人才需求超过2000人。

目前,中南地区开设铁道通信专业的仅有三所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规模远远不能满足用人单位需求。

我院铁道通信信号专业开办于1984年,办学历史悠久,教学资源丰富,是铁道部优秀专业。学院从1989年起就是全国铁道通信信号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的委员单位。本专业紧密贴近产业办学,校企合作历史长,技术服务能力强,多年来为铁道部培养了近4000名铁道信号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在中南地区铁路行业人才培养领域享有盛名。

1、校企共管共赢,初步构建长效合作机制

(1)互利共融,合作基础好

学院在2005年前,一直由广铁集团公司承办。铁路主辅分离以来,本专业仍与广铁集团公司保持了紧密联系,此外,还与中铁建电气化局、中铁25局电务工程公司、深圳地铁、长沙地铁等11家企业有着密切合作关系。合作企业关注学院建设发展,长沙、怀化、广州等铁路电务段与学院长期共建校内外实训场所,人员互聘互换,共同指导学生教学实习和顶岗实习;专业教师参与企业技术标准制定,协助企业解决技术难题,帮助企业培训了大量技师、高级技师等技术人员。校企合作搭建起生产、教学双向服务平台。

(2)多方联动,形成长效机制

为更好地开展深度合作,本着平等、合作、诚信、共赢的原则,2011年4月,由衡阳市政府主导,依托本专业,学院牵头成立“南方高铁人才培养与技术合作基地”(下简称“高铁基地”),已有广铁集团公司、中铁25局、湖南省铁投、长沙地铁、上海地铁等15家规模企业加盟。校企共同打造人才培养、基地建设、员工培训、教学资源开发、技术服务的合作平台,初步形成了“政、校、行、企”四方联动的校企合作体制机制。

2、适应铁路产业升级,实现专业动态调整

(1)专业调整机制初步形成

适应区域高铁产业的发展,根据《专业设置与调整若干规定》,本专业及时对专业方向和职业岗位进行了调整,形成了稳定的动态调整机制。(见图1-2-1)

图1-2-1 专业调整流程图

(2)专业动态调整有效实施

本专业成立由铁路行业企业、科研院所知名专家组成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根据学院《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章程》,每年召开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会议,及时调整专业方向和课程设置。

2009年,根据高速铁路新技术发展形势,增设《微机监测设备运用与维护》课程;根据地下铁道的发展需求,增加地铁信号工岗位,开设《城市轨道自动控制设备维护》等课程。2010年,随着武广客运专线的开通,增设《高速列车运行自动控制系统维护》、《行车调度自动控制设备维护》两门课程。2011年,获批开设“高速铁路信号控制”专业,正报教育部备案。

3、“岗位导向、学练一体”,人才培养模式初见雏形

依托合作企业,本专业初步形成了 “岗位导向、学练一体”人才培养模式。围绕所面向的高铁信号工、铁路车站与区间信号工、铁路机车信号工、铁路工程信号工、地铁信号工5个工作岗位,以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为主线,以校内外实训基

招生计划评审(招生与就业处)

人才培养方案原则意见《人才培养方案管理规定》

(教务处)

专业设置与调整专业指导委员会学术委员会

人才培养方案编制

(各系、专业指导委员会)

毕业生信息反馈(招生与就业处)

办学能力分析《学院十二五规划》(发展规划与科研处)专业建设规划《专业设置

与调整若干规定》

(教务处)

地为主要教学场所,结合岗位实际工作任务和工作情境,开发理实一体、作业流程式课程模块,采取项目教学、现场教学、轮岗实训等教学组织模式,突出职业岗位技能培训,推行“学、练”一体化模式(见图1-3-1)。

图1-3-1 “岗位导向、学练一体”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示意图

4、合作开发,初步构建作业流程式课程体系

(1)课程体系对接高铁岗位

在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的指导下,本专业成立由专业带头人、企业专家、骨干教师组成的课程建设团队,按照“确定工作岗位或岗位群——分析岗位典型工作任务——归纳行动领域——开发学习领域”的流程(见图1-4-1),重构了作业流程式课程体系(见表1-4-1)。

图1-4-1 课程体系开发流程图

在课程体系中,以岗位导向为主线,通过对车站与区间信号工、高铁信号工等5个岗位的工作程序、人员组织、工作过程、技术标准进行分析,确定典型工作任务,融入“遵章法、守纪律、能吃苦、善协作”的职业素质,设置小项目、综合项目和企业项目,开发项目课程,分阶段递进培养学生职业基本能力、职业核心能力和职业综合能力,确保学生具有良好的协作精神、心理素质和体能作支撑,能胜任职业岗位“协作、艰苦、危险、复杂”的要求。

由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对课程体系和内容进行论证,提出修改意见并反馈,根据反馈意见,对课程体系、教学内容进行调整,形成完整的可执行方案,指导课程体系建设持续发展。

专业定位

召开企业技术专家研讨会,按一定的逻辑关系进行排序,并对完成任务应掌握的知识、能力、素质做出较为详细的描述,形成专家小组认可、线索清楚、层次分明的工作任务分析表。

分析 工作任务

根据铁道通信信号岗位群各工作任务的共性,总结归纳出其典型工作任务。

归纳典型工作任务 确定 行动领域 集合所有典型工作任务,根据能力复杂程度,整合典型工作任务形成综合能力领域即行动领域。

构建 学习领域 根据完整思维与岗位群工作特征,构建15个学习领域(课程),形成课程标准,根据教学规律及认知过程,构建教学计划。

以真实的高速铁路工程项目为载体,引入现行行业标准,进行学习情境设计,按照“六步法”组织教学。

设计 学习情境

评审反馈

对轨道交通企业进行调研,以轨道交通岗位需求为主线,了解现场对铁路工程高技能人才的需求,结合我国轨道交通发展情况,对铁道通信信号专业进行定位,形成专业调研报告。

由专业带头人、企业专家、骨干教师组成的课程体系建设团队

表1-4-1 铁道通信信号专业体系表

序号公共基础课

专业课

拓展课

专业课核心专业课

1 思修与法律基础电路基础

铁路信号基础设备维护

(基于工作过程)

通信概论

2 社会主义概论电子技术应用基础铁路车站计算机联锁自

动控制设备维护(基于工

作过程)

铁道概论

3 形势与政策信号电源

车站信号自动控制设备

维护(基于工作过程)编组站自动控制设

备维护

4 英语网络与通信技术

区间信号自动控制设备

维护(基于工作过程) 铁路信号计算机辅

助设计

5 体育

微机监测设备运用

于维护城市轨道自动控制设备

维护(基于工作过程)

信号新技术

6 计算机应用基础

行车调度自动控制

设备维护高速列车运行自动控制

系统维护(基于工作过

程)

铁路信号业务管理

7 数学二机车信号设备维护

铁路信号设计与施工(基

于工作过程)

钳工操作

8 心理健康教育

职业技能鉴定与综

合实训

(2)教学内容紧跟技术更新

通过调研,安排骨干教师到武广客运专线等兼职,到广州地铁、深圳地铁等学习,本专业实时引入行业企业新技术、新标准,引入了高速铁路CTC信号控制系统、S700K道岔转辙机和城轨的ATO控制系统等行业新技术、新设备知识,适时更新教学内容,编写了《高速铁路计算机联锁》、《高速铁路列控车载设备》、《高速铁路轨道电路》3本高铁系列信号教材。

(3)教学方法符合课程特点

将课堂搬到实训室,开展项目教学、现场教学、案例教学,以做为核心,本专

业实现了“教、学、做合一”。《车站信号自动控制设备维护》课程采用“理论与实践一体化”项目教学法,教师将某一课题以及需要解决的问题以完成任务的形式交给学生,由学生自己按照实际工作的完成过程进行工作;《微机监测》课程利用高速铁路运输综合培训基地,开展模拟法教学,通过软件模拟武广高速铁路车站微机监测系统,创设模拟工作情景,进行模拟实战演练;《铁道信号基础设备维护》课程实行现场教学,基于职业岗位所需能力要求,采取针对性的教学培养。

5、加强培训,“双师结构”教学团队素质高

(1)专兼结合,教师队伍结构合理

目前,本专业共有18名专任教师,其中正高职称教师1名,研究生学历或硕士以上学位4人;院级专业带头人2名,另聘具有行业影响力的知名企业专家——广铁集团电务处教授级高工陈建译作为专业带头人,实行“双专业带头人”制;有骨干教师11名,占专任教师总数73%,所有的骨干教师都能主讲两门以上的核心课程且熟悉行业的前沿技术;“双师素质”专业教师11名,占73%(见表1-5-1)。

积极聘用行业企业专业人才担任兼职教师,兼职教师库人数25名,其中10名长期承担教学任务。

(2)注重培养,队伍建设有成效

为提高专业教师的实践教学水平和教学设计能力,本专业每年选派6-8人参加铁道行业或教育部门组织的各项专业技术培训,培训面达100%。每年所有教师到企业实践挂职锻炼2个月。

教师开展专业研究和教育教学改革研究,已有5项院级课题立项,结题1项;2项省级课题立项,结题1项;校企合作编写出版了《高速铁路计算机联锁》、《高速铁路列控车载设备》、《高速铁路轨道电路》3本教材。

表1-5-1 师资队伍结构表

师资结构类型现状

专职教师

教师总数18人专业带头人2人

师资结构类型现状

骨干教师11人“双师型”教师比例73%

职称结构正高级1人高级3人中级6人

学历硕士以上学历4人

兼职教师

人数17人资源库25人

6、校企共建,实习实训条件优越

(1)真实情境,建设实训基地

校企共同建设融学历教育、技能培训、技能鉴定、技术服务于一体的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按照“理实一体”原则,与广铁集团公司共建了计算机联锁实训中心、区间信号设备实训中心、信号基础设备实训室、转辙机检修与维护实训室、大站电源屏实训室等10个实训室(见表1-6-1)。实训室完全按现场真实环境设计与建设,全部采用现场真实设备。这也是本专业实训室不同于其它专业的一大特色。同时,实训室兼作广铁集团公司信号工职业技能培训和鉴定基地。

校外实习基地(见表1-6-2)则依托广铁集团、广州地铁、中铁电气化局等高铁运营及施工企业建立,可满足本专业所有学生开展顶岗实习。长沙电务段、怀化电务段、长沙地铁等企业每年都为本专业保留一定数量的顶岗实习岗位。

表1-6-1 校内实习实训基地及功能表

序号实训

基地

实训室功能容量

生产性

实训项

目开出

1 车站信

号计算

机联锁

实训中

1.能够完全满足计算机联锁设备维护实训教学任务开展的需要;

2.能完全满足中级信号工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开展的需要;

3.能够为铁路及高速铁路、地铁等现场从事车站联锁设备维护的工

作人员开展岗位技能培训工作;

4.能为其他院校同类专业师生提供实训与培训服务,实现资源的共

享。

300m2;

60名/次;

1600人次

/年。

100%

2 区间信

号设备

1.完成ZPW-2000A移频轨道电路测试与维护实训项目;

2.能满足中级信号工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开展的需要;

300m2;

60名/次;

100%

序号

实训

基地

实训室功能容量

生产性

实训项

目开出

率实训中

3.能够为铁路及高速铁路、地铁等现场从事车站联锁设备维护的工

作人员开展岗位技能培训工作;

4.能为其他院校同类专业师生提供实训与培训服务,实现资源的共

享。

1600人次

/年。

3 信号基

础设备

实训室

1.信号机测试与维护实训项目;

2.完成25HZ相敏轨道电路测试与维护实训项目;

3.完成480型轨道电路测试与维护实训项目。

300m2;

60名/次;

2400人次

/年。

100%

4 转辙机

检修与

维护实

训室

1.完成ZD6型转辙机电气参数测试与日常维护实训项目;

2.完成ZD6型转辙机机械装置维护实训项目;

3.完成S700K、ZYJ7型转辙机电气参数测试与维护实训项目;

4.能完成外锁闭道岔调整实训项目;

5.能满足中级信号工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开展的需要;

6.能够为铁路及高速铁路、地铁等现场从事车站联锁设备维护的工

作人员开展岗位技能培训工作;

7.能为其他院校同类专业师生提供实训与培训服务,实现资源的共

享。

200m2;

40名/次;

1600人次

/年。

100%

5 焊配线

实训室

1.完成信号室内设备安装工程焊配线实训项目;

2.完成信号电缆工程配线实训项目;

3.能完全满足中级信号工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开展的需要;

4.能够为铁路及高速铁路、地铁等现场从事车站联锁设备维护的工

作人员开展岗位技能培训工作;

5.能为其他院校同类专业师生提供实训与培训服务,实现资源的共

享。

150m2;

60名/次;

2000人次

/年。

100%

6 继电器

测试实

训室

1.完成继电器电气参数测试项目与日常维护实训项目;

2.完全满足中级信号工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开展的需要;

3.能够为铁路及高速铁路、地铁等现场从事车站联锁设备维护的工

作人员开展岗位技能培训工作;

4.能为其他院校同类专业师生提供实训与培训服务,实现资源的共

享。

150m2;

60名/次;

2000人次

/年。

100%

7 信号钳

工实训

1.完成信号钳工实训项目

2.能完全满足中级信号工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开展的需要;

150m2;

60名/次;

2000人次

/年。

100%

8 大站电

源屏实

训室

1.完成信号电源屏实训项目

2.能完全满足中级信号工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开展的需要;

3.能为其他院校同类专业师生提供实训与培训服务,实现资源的共

享。

150m2;

60名/次;

2000人次

/年。

100%

9 驼峰信

号实训

1.完成驼峰信号实训项目

2.能完全满足中级信号工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开展的需要;

300m2;

60名/次;

2000人次

/年。

100%

10 铁道信

号辅助

设计实

训室

1.完成信号电源屏实训项目

2.能完全满足中级信号工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开展的需要;

3.能为其他院校同类专业师生提供实训与培训服务,实现资源的共

享。

150m2;

60名/次;

2000人次

/年。

100%

表1-6-2 校外实训基地一览表

序号校外实训基地建设方式实训项目

1 广州电务段共建机车信号工顶岗实习、教师培训

2 长沙电务段共建高铁信号工顶岗实习、教师培训

3 广州地铁公司共建地铁信号工顶岗实习、教师培训

4 深圳地铁公司共建地铁信号工顶岗实习、教师培训

5 中铁建电气化二公司共建工程信号工顶岗实习、教师培训

6 怀化电务段共建车站与区间信号工顶岗实习、教师培训

(2)贴近现场,加强内涵建设

校内实习实训设备完全按照当前现场运营设备建设,实施最新的技术标准,达到先进水平。实训基地引入铁路企业生产管理规章、制度、管理办法和企业生产作业流程进行管理。

建立了实训教学资源库,根据技能培养目标的要求,制定了《校企一体生产性实训基地管理办法》、《实训室管理制度》,合作开发了实习实训标准、实训教材、指导书、操作规程和技能考核标准等。

借助学院网络互动空间,对学生顶岗实习、毕业设计全过程进行动态跟踪、指导和管理。

7、资源丰富,搭建数字化网络教育平台

(1)建有功能完善的电子图书馆

拥本专业有电子期刊343种;配备工作站13台,读者可以方便的检索馆藏书目信息和读者借阅信息。电子阅览室配备48台计算机,为读者提供检索馆藏信息服务。

管理系统ILASII具有WEB检索模块,读者每天24小时可在校园网内访问,检索页面提供书目查询、读者服务、热门图书、新书通报、馆藏浏览、本馆公告等,并可在网上进行图书续借。

(2)拥有开放的网络互动空间

依托高铁院网络互动空间,建立了专业教学资源库和“数字化教室”资源库,内容涵盖学历教育和职业培训,有人才培养方案、授课计划、学习辅导材料、校企合作题库、教学课件、高铁专利等大量专业教学资源。

设立了教师个人空间和学生个人空间。教师在个人空间建立课程资料栏目,将所授课程的课程介绍、课程标准、教学课件、电子教案、案例库、教学视频等资料发布到网上;学生可以查看老师的教学资料,加入老师发起的学习俱乐部,并通过发表留言与老师进行互动。

高铁基地加盟企业在互动空间建立企业空间,实现校企互动。企业空间包含以下内容:企业简介;企业技术岗位设置;企业岗位考核标准;企业新技术、新设备;企业培训需求;企业机制改革、技术革新动向;企业发展面临的困难(仅限技术方面);顶岗实习的实习岗位需求;顶岗实习考核标准及学生成绩等。

8、服务企业,提升技术服务能力

本专业全日制在校生已突破600人,每年为企业输出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不少于200人。

专业与企业产学合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多年来为广铁集团培训信号车间主任、信号工班长、信号技师、信号高级工2000余人次;为中铁电气化局二公司培训转岗信号员工50人,为广铁集团培训新入职和转岗信号员工1000人;为广铁集团信号员工进行信号中级工、高级工、技师技术鉴定2000余人次。为企业开展计算机联锁、高铁CTCS-3、分散自律CTC调度集中等高铁新技术培训1000余人次等。

为广铁集团开发了《计算机联锁》、《ZYJ7提速道岔转辙机》培训软件。与长沙电务段合作完成了《加强轨道电路引接线维护,提高轨道电路运用质量》课题,明显减少了轨道电路故障率,参与制定了《广州铁路集团公司企业标准·电务系统信号作业标准》。

9、生源充足,毕业生就业质量好

多年来,本专业培养的学生大部分已成长为京广线湖南段、湘黔线、湘桂线、浙赣线湖南段、洛湛线湖南段等信号岗位的中坚力量。

专业生源充足,新生录取平均报到率100%;学生入校一年后,被广铁集团、长

沙地铁等用人单位的预订率即达到40%。毕业生专业成绩合格率达到100%。近三年平均就业率超过96%,对口就业率超过95%(见表1-9-1)。毕业生试用期后的月薪平均达2800元,收入明显高于省内同类专业毕业生收入水平。

表1-9-1 本专业近3年学生情况表

相关指标2009 2010 2011 招生计划人数(人)210 157 231

报到人数(人)210 157 231

报到率(%)100 100 100

就业率(%)97.4 98 98.8

对口就业率(%)97.4 98 98.8

顶岗实习合格率(%)100 100 100

双证书获取率(%)100 100 100

毕业生合格率100 100 100

企业满意度95 98 98

10、实施衔接,努力探索中、高职系统培养

本专业长期聘请行业企业技术人员全程参与中、高职衔接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共同探讨企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就业岗位和在中、高两个阶段应具备的职业能力。

中职教育主要培养在铁路生产、服务第一线,具有较强的铁路信号专业技术理论知识和铁路信号设备安装、调试、日常养护、故障处理及检修等实践技能的信号中、高级工等技能型专门人才。

高职教育培养面向高速铁路维护和建设企业,能从事铁路信号设备安装、调试、维修养护、管理及工程设计与施工、技术改造等工作,具有较强的专业技术理论知识和较强的实践技能,全面发展的信号高级工、准技师、准技术员等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

在课程内容衔接上,根据中、高职相近专业大类的特点和要求,制定相互衔接的课程标准。文化基础课程注意中、高职层次知识点的有机融合,中职阶段注重基础素质教育,开设《数学》、《英语》、《思想品德》等课程;高职阶段开设提升理论及应用水平的通识课程《应用文写作》、《形势与政策》、《就业指导》等。

在教材使用方面,中、高职使用符合各自层次的专业课程标准和专业教材。中职使用中职版《铁路信号基础》、《车站信号自动控制》、《区间信号自动控制》、《车站计算机联锁》等专业教材,高职使用高职版《铁路信号基础》、《车站信号自动控制》、《区间信号自动控制》、《车站计算机联锁》、《信号工程设计与施工》等专业教材。

在教学组织实施中,原则上安排初、中级技术职称的教师担任中职课程教学,中、高级技术职称的教师担任高职课程教学。教学过程中,定期举办中、高职专业教师关于课程衔接的教研活动,对既定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筛选。注重教师培养培训,一方面鼓励在职教师进修深造,提升教师的学历学位,另一方面分批安排教师两年两个月以上的现场锻炼,提升教师的时间能力。专业指导委员会对教学过程进行全方位的指导,包括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教学过程的实施。

在学生素质培养方面,针对中高职学生的不同层析和年龄特点,专业课程以技能训练和技术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线,确定科学合理的教学顺序和实施路线,中职课程重基础,强应用,在《车站信号自动控制》、《区间信号控制》等专业核心课程中侧重基本原理的学习和基本操作技能,让学生初步建立职业概念;高职课程重实践,强创新,侧重设备故障的查找及理论的更深入学习,鼓励学生在真实或模拟的工作场景中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实践性。

在信息技术应用方面,利用校园网、CNKI、数字化图书资源、网络互动空间建立学生自主学习平台,实行优质教学资源共享,拓展学生学习空间。

校企合作方面,在衡阳市教育局的组织下,由我院牵头,依托信号等专业,联合了16所中职学校及县级职教中心,20余家企业,成立了衡阳职教集团,将合作开展中、高职学历提升教育,合作进行技术攻关、技能鉴定、师资培训等。与行业企业密切联系,分段完成职业技能培训,中职阶段进行初级培训,获得初级职业资

格证书;高职阶段进行中、高级培训,获得高级职业资格证书。

在人才成长培养途径方面,与西南交通大学联合,每年为铁路在职员工开展中、高职、本科在职学历教育,为复退军人开展中、高级学历教育。本专业开辟了学生往上提升的通道,与南华大学联合开展专升本教育,与兰州交通大学、联合办学函授专升本。配合学校的数字化网络教学资源,一起搭建学生终身学习的成才立交桥。

二、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目标

1、专业建设目标

总体目标:

依托高铁基地与电务工程学院,紧密对接高铁产业,深度融合企业,保持年均700人规模,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教学管理水平和社会服务能力,到2013年,将本专业建设成集教学、生产、职业培训、技术服务于一体的中南地区高铁信号人才培养与技术合作基地,成为行业领先、省内引领的品牌专业,为区域高铁产业建设提供支撑。

具体目标:

(1)体制机制建设

依托高铁基地,与协议企业中铁建电气化局集团第四工程有限公司共建“电务工程学院”,把企业引入学院,把课堂开到现场,实现校企在人才培养、资源、技术、师资、实习、就业等方面的合作,建立校企合作共赢、良性互动的运行机制。完善专业动态调整机制。专业指导委员会有效运行。

(2)人才培养模式建设

在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的指导下,“贴近产业办专业、面向市场育人才”,加强与广铁集团、长沙地铁、广州地铁等企业的深度合作,完善“岗位导向、学练一体”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引入高铁信号技术标准和信号工职业资格标准,优化基于高铁信号设备维护岗位(群)任职要求的作业流程课程体系,建设《车站信号自动控制》、《铁路区间信号自动控制设备维护》等7门核心课程。

(3)培养方式建设

根据高铁信号设备检修、故障处理、工程施工的作业流程,完善工作岗位项目导向、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与企业合作开发数字化教学资源,建立数字化实境课堂;开展“技能竞赛 + 社团活动 + 项目实训”,培养学生职业素质与技能。

(4)实习实训基地建设

依托高铁基地和电务工程学院合作企业,以项目为载体,以利益为纽带,引进更多规模企业加盟,按照现场运营设备建设标准和最新技术标准,推进生产性校内实训基地和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完善轨道交通综合实训基地和车站信号计算机联锁等10个校内实训室,新建高速列车运行自动控制中心、高速铁路调度集中实训中心、智能型信号电源系统实训室、JT-C系列主体化机车信号设备实训室。完善长沙电务段等6个、新建惠州电务段等4个校外实习基地。推进实践育人,校内生产性实训达到实践教学的90%,学生半年以上的顶岗实习的比例达到100%。

(5)专业教学团队建设

适应高铁信号控制技术发展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需要,以“双师结构”教学团队建设为核心,建立健全“双师素质”教师队伍成长和激励机制,建设一支结构合理,教学能力和专业实践能力强的专兼结合的教师队伍。专任教师由18人增加到20人。到2013年底,培养省级专业带头人1名,新培养骨干教师3名,“双师素质”教师达90%,兼职教师库人数达35名,由兼职教师承担的专业课程学时比例达到50%以上。完善专业教师企业实践制度,每年选派8名教师到企业实践挂职锻炼不少于2个月。与企业合作开展科研活动,立项4项以上。

(6)专业教学资源建设

完善专业教学资源库,编写出版高速铁路计算机联锁等教材5本,依托高铁院网络空间互动平台,建设共享性专业教学资源库,车站信号自动控制设备维护等3门专业核心课程建成数字化教室。所有教师与学生在互动平台上建立个人空间。

(7)中高职系统培养体系建设

从专业培养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管理制度、教学资源等方面,探索铁道通信信号专业中高职系统培养方案。

(8)第三方评价体系建设

建立第三方人才培养质量评价制度,利用“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建设与职业发展管理平台”,通过ISO9000、全国地方铁路协会、用人单位等实施第三方评价。

(9)社会服务能力建设

依托高铁基地,通过专家工作室和专业教师服务团队,为企业进行技术咨询,协助企业攻克技术难关。与合作企业开展多层次技术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每年为企业员工培训及鉴定人数1200人次,通过校企合作研究与开发横向课题、选派专业教师到合作企业挂职等方式,拓展专业技术研发、咨询、施工监理等服务功能,两年为企业完成技术服务10项以上,技术服务到账经费100万元以上。

2、人才培养目标

培养面向中南地区高速铁路维护和建设企业,在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能从事铁路信号设备安装、调试、维修养护、管理及工程设计与施工、技术改造等工作,具有较强的铁路信号设备基本结构、工作原理、技术条件、维护标准、施工工艺等专业技术理论知识和较强的铁路信号设备安装、调试、日常养护、故障处理及检修等实践技能,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职业生涯发展基础,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信号高级工、准技师、准技术员等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

3、教学质量目标

围绕“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建立专业、系部、学院、合作企业、学生及家长、用人单位、ISO9000等多方监控体系,强化实践教学质量监控、毕业生质量跟踪和教学评价,实现专业技能抽查合格率、取证率、就业率、对口就业率、就业质量、用人单位及毕业生满意度均达到高标准、高水平。

4、监测指标

监测内容监测指标

专业建学生规模在校学生数700人。

设目标

体制机制建设①成立“电务工程学院”,三年新增合作企业10家;

②一年一次召开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会议;

③专业方向与专业教学内容适时调整。

转变培养方式①“岗位导向、学练一体”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完善;

②作业流程型课程体系完善;

③项目导向、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完善并有效实施;

④3门专业核心课程建成数字化教室;

⑤编写出版教材3本;

⑥教师与学生在互动平台上建立个人空间。

实习实训基地建

①完善铁道信号综合实训基地和10个校内实训室,新建高速列车运行自动控制中心等4个实训室;

②完善6个校外实训基地,新建4个校外实训基地。

教学团队建设①培养2名专业带头人,3名骨干教师;

②双师素质教师90%;

③建立35名兼职师资库;

④开展700人次/年在岗人员的技术培训和职业资格认证;

⑤两年为企业完成技术服务10项以上;

⑥拓展专业技术研发、咨询、施工监理等服务功能,技术服务到账经费100万元以上。

第三方评价第三方人才培养质量评价制度建立。

中高职系统培养中高职衔接的系统培养方案建立。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方案合理。

教学质量目标①学生就业率达95%以上,对口就业率达90%以上;

②专业技能抽查合格率达100%;

③学生职业技能鉴定获证率达100%;

④评价满意率达95%以上。

三、建设内容

1、构建校企合作机制,推进校企对接(1)建设目标

创新校企合作形式,完善适应产业升级的动态调整机制;建立电务工程学院,实现专业与产业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扩大订单比例,实现订单培养人数占招生人数的40%以上,构建“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的紧密型校企合作长效机制。

(2)建设思路

依托高铁基地,加强校企合作,建立产业信息包、专业对接产业信息包和人才需求信息包,开展专业动态调整,主动适应高铁产业带来的发展契机和人才需求;坚持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利多赢,以生产线项目合作为纽带,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加强基础能力建设为重点,推进董事会管理体制,合作共建电务工程学院,大力加强订单培养,建立校企人才共享、设备共享、技术共享、校企文化互补、校企管理互通的深度合作关系,全面提升专业在行业中的竞争力和影响力。

(3)建设内容

①形成“企业技术升级-专业教学调整”机制

在对高铁发展趋势、人才需求与毕业生流向等进行系统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产业”、“专业对接产业”、“人才需求”三个信息包,形成“主动适应,适度超前,专业建设与产业发展互动”的专业建设机制。

每年组织专业教师到高速铁路运输生产一线现场进行调研,瞄准高速铁路里程增加带来的岗位需求,调整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根据铁路岗位发展要求和铁路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新材料、新规章的运用,及时更新课程内容;结合高铁企业生产组织方式的变化,不断优化课程体系和教学组织形式,动态管理,适时调整,形成“企业技术升级-专业教学调整”机制(见图3-1-1)。

图3-1-1 铁道通信信号专业动态调整流程示意图

②合作建立“电务工程学院”

按董事会管理体制,与高铁基地合作企业——中铁建电气化局集团第四工程有限公司合作共建“电务工程学院”。合作学院通过制定《人员管理及待遇落实办法》、《综合考核评估办法和指标体系》、《董事会章程》等系列管理制度;健全合作学院财务预决算制度,建立“院长、财务处长、合作学院院长”三级经济责任制,完善教学质量与学生管理监控制度,建立内部考核评价制度,构建起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

以订单培养为纽带,建“校中企“和”企中校“谋合作育人,找合作项目搭服务平台,设激励机制组双师团队,建实训基地成就业平台,与企业专家合作成立工作室,推广行业新技术、新设备、新标准和承担一定的教学任务,实现多方信息共享、资源共用、人才互培、技术互推。

③扩大订单培养比例

调 研

岗位需求增加

新技术应用

生产组织方式更新

调整人才培养目标

规格 优化课程体系

改革教学组织形式

专业对接 产业信息人才需求 信息包

产业信息

产业技术升级

专业动态调整

主动适应中南地区高铁产业飞速发展的需要,依托高铁基地,深入长沙地铁、中铁建电气化四公司等用人企业调研、商谈,扩大“分段式订单”培养比例,探索推行“全程式订单”培养模式,实现订单培养人数占招生人数的40%以上。融入企业标准和文化,校企共同分析岗位能力与职业素质要求,共商人才培养目标、共建课程体系、共商教学内容、共同实施教学,共同评价人才培养质量,实现订单学生-企业员工的无缝对接。

(4)建设进度与资金预算(见表3-1-1)

表3-1-1 体制机制建设进度及资金预算表

序号建设项目

经费预算(万元)

2011年2012年小计

1 电务工程学院的建设和持续10 5 15

2 专业动态调整机制的制度10 10 20

3 订单办学模式优化和完善

4 1 5

合计24 16 40

总计40

2、搭建校企互动教学平台,转变培养方式

(1)建设目标

在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指导下,完善“岗位导向、学练一体”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与岗位项目导向、任务驱动教学模式,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作业流程式课程体系;与企业合作开发数字化教学资源,建立数字化实境课堂,实现“学生在虚拟作业情境的学习”与“学生在企业真实工作环境中训练”;开展“技能竞赛+社团活动+项目实训”,全面提升学生的职业素质,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团队精神、坚实的高铁信号基础知识、熟练规范的信号设备维护及故障处理技能的“工程师”。

(2)建设思路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