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公教育内部专用试题

中公教育内部专用试题

中公教育内部专用试题
中公教育内部专用试题

一、注意事项

1、本试题为中公教育内部专用试题,任何人不经允许不得传抄转载。

2、考试期间,不得交头接耳、相互抄袭,要保证测评成绩真实可信,以便我们对学员的复习情况有一个全面的了解,方便接下来的指导工作顺利进行。

3、本次考试共42题,全部为数学运算部分,答题时间为70分钟。

4、学员最后将答案誊写到答题纸上,交卷只交答题纸,试题可以带回。

2、两个三位数的最大公约数是29,它们的最小公倍数是4959。那么这两个三位数的差是多少?

A.290

B.327

C.386

D.457

A.29的倍数

3、光明小学校园内有一条小路,在路的两旁栽水杉树,每隔4米栽一棵,共要92棵水杉树,再在水杉树间每隔2米载一盆花,则需要多少盆花?

A.180

B.181

C.182

D.184

A.

4、某人在做一道整数减法题时,把减数个位上的3看成了8,把减数十位上的8看成了3,结果得出的差是122,那么正确的答案应该是多少?

A.77

B.88

C.90

D.100

A.122-45=77

5、一个用旧了的量角器,大部分的刻度都已经磨损,只有下列刻度还看得清楚:0度,4度,10度,16度,43度,89度,180度。用这个量角器量角度时,有()个角度能够一次直接量出来

A.49

B.36

C.21

D.20

B.

6、有一片牧场,24头牛6天可以将草吃完;21头牛8天可以吃完,要使牧草永远吃不完,至多可以放牧几头牛?()

A.8

B.10

C.12

D.14

C.吃的草量等于生长量

7、1,12,123,1234,12345……12345678910,1234567891011,……,如果把前123个数相加,那么他们的和的末两位数是多少?

A.56

B.76

C.86

D.96

C.

8、粗细不同的两只蜡烛,细蜡烛长度是粗蜡烛的1.5倍,点完细蜡烛要1小时,点完粗蜡烛要2小时.有一次停电,将两只蜡烛同时点上,来电时,发现两只蜡烛省的长度相同,问停电时间?A.10分钟B.20分钟C.30分钟D.40分钟

C.

3:2 1:2 3:1 2*1/2=0.5

9、4只小鸟飞入4个不同的笼子里去,每只小鸟都有自己的一个笼子(不同的鸟,笼子也不同),每个笼子只能飞进一只鸟。若都不飞进自己的笼子里去,有()种不同的飞法

A.16

B.15

C.12

D.9

D

错位重排d4=9

10、一个质数的3倍与另一个质数的2倍之和等于2000,那么这两个质数的和是()

A.400

B.673

C.832

D.999

D.

偶数肯定有2。2000-2*3/2+2=999

11、甲、乙、丙三人去买书,他们买书的本数都是两位数字,且甲买的书最多,丙买的书最少,又知这些书的总和是偶数,他们的积是3960,那么乙最多买多少本书?()

A.18

B.17

C.16

D.15

18.

2 18 22

3960=2*2*2*3*3*5*11

12、甲、乙两人骑骆驼到沙漠探险,他们每天可以在沙漠中走40千米,已知每人最多可以带一个人48天的食物和水,途中甲有事提前返回,如果可以将部分食物和水存放于途中,以备返回时取用,那么乙最多可以深入沙漠多少千米?

A.1000

B.1440

C.1860

D.2400

B.

3:2

13、将60个小球染成各种颜色(每个小球都染成单一颜色),只要任意取出10个小球至少有3个是同样颜色的,那么这60个小球至多有多少种颜色?()

A.32

B.16

C.15

D.8

D.

10-3+1=8

14、甲、乙二人同时从相距60千米的两地同时相向而行,6小时相遇。如果二人每小时各多行1千米,那么他们相遇的地点距前次相遇点1千米。又知甲的速度比乙的速度快,乙原来的速度为()

A.3千米/时

B.4千米/时

C.5千米/时

D.6千米/时

B.浙江的题

15、某加油站能够对两辆车同时进行加油,现有六辆车同时来到加油站加油,各辆车加油所需要的时间分别为:A车7分钟,B车5分钟,C车4分钟,D车10分钟,E车3分钟,F车2分钟。这六辆车加油需要等待和加油的总时间最少为多少分钟?

A.45 B50 C.60 D.80

B.

2 4 10

3 5 7

16、已知三个连续自然数,它们都小于2002,其中最小的自然数能被13整除,中间的一个自然数能被15整除,。最大的一个自然数能够被17整除。那么最小的一个自然数是()

A.1664

B.1524

C.1734

D.1756

A.13整除

17、仪仗队计划摆成每边正好为24人的实心方阵,如果改为12层的空心方阵,它的最外层每边应站多少人?()

A.24

B.25

C.26

D.27

A.

18、某水库建有10个泄洪闸,现有水库的水位已经超过安全线,上游河水还在按不变的速度增加。为了防洪,需调节泄洪速度。假设每个闸门泄洪的速度相同,经测算,若打开一个泄洪闸,30个小时水位降至安全线;若打开两个泄洪闸,10个小时水位降至安全线。现在抗洪指挥部队要求在

2.5小时内使水位降至安全线以下,问:至少要同时打开几个闸门?

A.7

B.8

C.9

D.10

A.

19、甲工程队每工作6天休息一天,乙工程队每工作5天休息两天。一件工程,甲队单独最需要97天,乙队单独做需要75天。如果两队合做,从2007年7月28日开工,几月几日可以完成( ) A.8月28日 B.8月15日C.9月8日D.9月15日

C.

20、人乘竹排沿江顺水飘流而下,迎面遇到一艘逆流而上的快艇,他问快艇驾驶员:“你后面有轮船开过来吗?”快艇驾驶员回答:“半小时前我超过一艘轮船。”竹排继续顺水飘流了1小时遇到了

迎面开来的这艘轮船。那么快艇静水速度是轮船静水速度的()倍。

A.2

B.2.5

C.3

D.3.5

C.1.5:0.5

21、一个旅游团工友287人,现在要租车到某地游览,有两种车供选择,54座的大巴车每辆租费432元,24座的中巴车每辆租费204元,要使每个旅客都有座位,又最省钱,租金应为多少?

A.2364元

B.2340元

C.2256元

D.2214元

B.

287=54*4+24*3-1

22、有A、B、C三种盐水,按A与B的数量之比为2:1混合,得到浓度为13%的盐水;按A 与B的数量之比为1:2混合,得到浓度为14%的盐水;按A、B、C的数量之比为1:1:3混合,得到浓度为10.2%的盐水,盐水C的浓度是多少?()

A.12%

B.10%

C.8%

D.6%

C.

23、100张多米诺骨牌整齐地排成一列,依顺序编号为1、2、3……99、100。第一次拿走所有奇数位置上的骨牌,第二次再从剩余骨牌中拿走所有奇数位置上的骨牌,依此类推。请问最后剩下的一张骨牌的编号是多少?( )。

A.32

B.64

C.88

D.96

B.2^6=64

24、甲、乙两班学生到离学校24千米的飞机场参观。但只有一辆汽车,一次只能乘坐一个班的学生,为了尽快到达飞机场,两个班商定,由甲班先坐车,乙班先步行,同时出发,甲班学生在途中某次下车后再步行去飞机场,汽车则从某地立即返回接在途中步行的乙班学生,如果两班学生步行的速度相同,汽车速度是他们步行速度的7倍,那么汽车在距飞机场多少千米处返回接乙班学生,才能使两班学生同时到达飞机场?()

A.1.5

B.2.4

C.3.6

D.4.8

D.

25、一条马路的两边各立着10盏电灯,现在为了节省用电,决定每边关掉3盏,但为了安全,道路起点和终点两边的灯必须是亮的,而且任意一边不能连续关掉两盏。问总共可以有多少总方案?

A.120

B.320

C.400

D.420

C.C83-2C72+C61)^2

26、两个数的乘积是6479,则这两个数的和可能是?

A.6479

B.610

C.360

D.230

C.

27、有块手表每小时比一只闹钟快30秒,而这只闹钟又比那只石英钟每小时慢30秒,如果8点钟时将手表和石英钟都对准8点,那么,当石英钟12点时,手表显示的时间是几点几分几秒?()

A.12时0分0秒

B.11时59分59秒

C.12时0分1秒

D.12时2分0秒

B.

28、有甲、乙两项工程,现在分别由A、B两个施工队完成。在晴天,A施工队完成任务要12天,B施工队完成任务要15天,在雨天,A施工队的工作效率要下降50%,B施工队的工作效率要下降25%。最后两施工队同时开工并同时完成这两项工程。则在施工的日子里,雨天有()天

A.6

B.8

C.9

D.10

B.

29、用1元、5元、10元、50元、100元人民币各一张,2元、20元人民币各两张,在不找钱的情况下,最多可以支付多少种不同的款额?

A..99

B.210

C.100

D.110

B.

100+50+20*2+10+5+2*2+1=210

30、45人报名参加棋类比赛,其中报名参加中国象棋,国际象棋,围棋,跳棋的人数依次为32,

28,38,40,则四项比赛皆参加的人数至少有?

A.4B.5C.6D.3

D.

31、把若干个自然数1、2、3、……连乘到一起,如果已知这个乘积的最末53位恰好都是零,那么最后出现的自然数最小应该是多少?()

A.100

B.150

C.300

D.220

D.

220/5=44

44/5=8

8/5=1

32、一次知识竞赛共3道题,每题满分6分。给分时只能给出整数0~6。如果参加竞赛的人的三道题得分的乘积都是36,并且任意两人三道题的得分不完全相同,那么最多有多少人参加?()A.30 B25 C.20 D.12

D.

33、小王要在上午8:00上班,早晨起床后发现钟表在早上5:50停了。他换上了电池却忘了拨指针,急急忙忙到单位一看,离上班时间还有10分钟。下午5:00下班后小王回家花在路上的时间与上班时花的一样,回到家一看钟才到下午3:20,那么他家的钟停了多长时间?()

A.50分钟

B.80分钟

C.100分钟

D.110分钟

D.

34、某工厂的一个生产小组,当每个工人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工作时,9小时可以完成一项生产任务。如果交换工人A和B的工作岗位,其他人不变时,可提前1小时完成任务;如果交换工人C 和D的工作岗位,其他人的工作岗位不变时,也可提前1小时完成任务。如果同时交换A和B、C和D的工作岗位,其他人的工作岗位不变,可以提前多少小时完成这项任务?

A.1.6 B.1.8 C.2.0 D.2.4

B.

35、有一类自然数,从第三个数字开始,每个数字都恰好是它前面两个数字之和,直至不能再写为止,如257,1459等等,这类数共有()个

A.121

B.45

C.25

D.8

B.C102=45

36、一个圆的周长为1.26米,两只蚂蚁从一条直径的两端同时出发沿圆周相向爬行.这两只蚂蚁每秒分别爬行5.5厘米和3.5厘米.它们每爬行1秒,3秒,5秒……(连续的奇数),就调头爬行.那么,它们相遇时已爬行的时间是多少秒?

A. 46

B.47

C.48

D.49

D.

37、有20中写有数的卡片,正面的数分别是1,2,3,…,19,20,将卡片背朝上放在桌上,试问:最少取出几张,才能保证取出的卡片中一定有两张上的数相差正好是5?()

A.5

B.8

C.10

D.11

D.1,2,3,4,5,12,13,14,15,16(10)+1=11

38、22头牛吃33公亩牧场的草,54天可以吃尽,17头牛吃同样牧场28公亩的草,84天可以吃尽。请问几头牛吃同样牧场40公亩的草,24天吃尽?()

A.50

B.46

C.38

D.35

D.

39、一间教室,共有100盏灯。有一个人,先将这一百盏灭着的灯贴上序号,从1贴到100,第一轮,他按下所有贴有1的倍数序号灯的开关,第二轮,他又按下了所有贴有2的倍数序号灯的开关,……,经过一百轮后,请问,教室里总共亮着多少盏灯。

A.5

B.10

C.15

D.20

B.

40、小林的爷爷12年前去世,小林爷爷去世时的的年龄是小林父亲出生时小林爷爷年龄的3又29分之1倍。小林在1973年上小学1年级,这一年小林的爷爷年龄是多少?

A.60

B.62

C.64

D.66

D.88-(2007-12-1973)=66

41、甲种酒精含纯酒精40%,乙种酒精含纯酒精36%,丙种酒精含纯酒精35%。将这三种酒精混合在一起得到含纯酒精38.5%的酒精11千克,已知乙种酒精比丙种酒精多3千克。那么甲种酒精有多少千克?()

A.4

B.5

C.6

D.7

D.

40-38.5=1.5

38.5-36=2.5

38.5-35=3.5

42、甲到A地开会,会议开完后,晚6点从开会处出发赶往机场乘坐晚8点开往B地的飞机。甲出发一段时间后,乙发现甲忘记将一份重要文件带走,而这份文件必须当面交给甲。已知,如果乙用80千米/时的速度可以在7点钟追上甲,用60千米/时的速度可以在7点30分和甲同时到机场,问若要将文件在飞机起飞前15分钟之前送到甲手中,乙至少需要用多大的速度赶往机场?

A.52千米/时

B.50千米/时

C.48千米/时

D.46千米/时

C.

中公专家教您如何巧记教育理论基础知识中的重要考点

中公专家教您如何巧记教育理论基础知识中的重要考 点 欢迎来到江西教师招聘网,中公江西教师网是江西教师招聘第一门户网站,提供中小学教师招聘信息、考试培训、面试辅导、最新教师考试讲座等全方位教师考试信息,预祝广大考生顺利通过教师招聘考试。 无论是参加教师招聘考试,还是参加教师资格考试,考生都感觉关于教育理论的知识点好多,看几遍也记不住;考前背了很多遍,但还是在考试的时候,想不起来或记不准确。因为,在大多数考生看来,教育类的知识好比高中的文科类的知识;而考生对文科类的知识存在一个学习上的误区,即死记硬背。这种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很容易造成遗忘。中公教育任庆月老师认为,对待识记类型的知识点,我们应充分发挥自己的智慧和想象力,充分利用相关的学习策略,牢固、高效地掌握知识点。下面,中公教育任庆月老师就跟大家一起分享一些巧妙、牢固地记住教师招聘考试和教师资格考试中教育理论知识中重要考点的记忆方法。今天将分享“有关教育目的的理论”的记忆方法。 教育目的是整个教育工作的核心问题,是一切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对整个教育工作起着全程性的指导作用。这种重要地位就决定了,教育目的无论是在教师招聘考试中还是在教师资格证考试中,都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是教师招聘考试和教师资格证考试中的高频考点。下面我们谈谈,在教育目的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有关教育目的的理论”。 对“教育为谁服务?”和“培养什么样的人?”这两个问题的不同回答,形成了不同的教育目的理论。目前有关教育目的理论主要有七种,即宗教本位论、个人本位论、社会本位论、教育无目的论、能力本位论、知识本位论和社会需要与人的自身发展的辩证统一论。通过对近些年各省份的教师招聘考试和教师资格考试真题的分析,会发现社会本位论和个人本位论是考试的高频考点。下面将重点谈谈如何巧妙记住社会本位论和个人本位论。 无论是社会本位论还是个人本位论,我们主要从两种角度考察:一是正确理解这两种本位论的核心观点,二是考察每种本位论的代表人物。这里先介绍一下,关于这两种本位论的观点和代表人物: 1.社会本位论: 代表人物有:赫尔巴特、柏拉图、孔德、涂尔干等。

2018年各地方教师招聘-信息技术试卷及答案

2018年江西教师招聘考试《小学信息技术》 一.选择题(共50小题,每小题1分。总分50分) 1.天气预报,股票市场等信息都会随着时间推移发生变化,这突出信息的( A ) A.时效性 B.真伪性 C.共享性 D.必要性 2.信息技术教育的研究方法多种多样,基本的方法主要有(C) A.文献研究法,“三论”研究法 B.理论研究法,协同研究法 C.实践研究法,比较研究法 D.以上都是 3.logo语言中设置背景色命令是(A ) A.SETBG B.CLEAN C.REPEAT D.SETPC 4人类在信息传递方面首次突破了时间和空间限制的是(B ) A.语言产生和实用 B.文字的发明和使用 C.电报电话的发明和使用 D.造纸术的发明和应用 5.下列不属于现代信息技术应用案例的是(A ) A.烽火告急 B.电子警察 C.可视电话 D.远程教育 6.在Excel2007电子表格中,在单元格A1.B2.C3.D4.分别输入4.6=A1+B2、C3+A1、则A1、B2、C3、D4显示结果为(B ) A.4.6.10.14 B.4.6.10.C3+A1 C.4.6=A1+B1、C3+A1 D.4.6=A1+B1.20

7.在Excel 2007中.某小学二(3)班期中考试所有同学语文成绩.已经制作成Excel表格.若想直观表现中各分数段所占比例(百分比)以下图类型最适合的(B) A. 柱形 B.饼图 C.折线图 D.条形图 8.在Internet上浏览时,浏览器和WWW服务器之间传输网页所使用的协议是(C ) A.IP B.FIP C.HTTP D.Telnet 9.网络通信协议是通信双方为实现(C )所作的约定和对话规则 A.互信机制 B.互利合作 C.通信 D.协调工作 10.PowerPoint 2007所提供的(A )功能可对幻灯片进行超文本链接从而可使对幻灯片由顺序放映的线性结构,变为人为控制放映顺序的超文本结构. A.动作设置 B.自定义动画 C.预设动画 D.自定义放映 11.Windows的文件夹组织结构是一种(D ) A.表格结构 B.线性结构 C.网状结构 D.树形结构 12.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计算机病毒特征的是(A ) A.安全性 B.传染性 C潜伏性 D.破坏性 13.在word2007中,当文档中插入图片对象后,可以通过设置图片的文字环绕方式进行图文混排,下列不属于word2007提供环绕方式的是( C ) A.紧密型 B.衬于文字下方 C.左右型 D.嵌入型 14.在word2007中打印已经编辑好的文档之前,可以在“打印预览”中查疗整篇文档的排版效果,打印预览在( B ) A.在“文件”选项卡下的“选项”命令中 B.在“文件”选项卡下的“打印”命令中 C.“开始”选项卡下的“打印预览”命令中 D.“页面布局”选项卡下的“页面设置” 15.在word中,如果无意中删除了来张图片,则可使用“快速访问工具格”上的( C )按饥返回删除前状态。 16.logo语言栏中执行REPEAT2 [FD 50 RT 90 FD 80 RT 90]命令能画出一个( C ) A.正方形 B.圆形

中公教师资格证结构化面试讲义-刘云龙

中公教育教师考试研究院 面试讲师刘运龙

教资考试政策解读教资面试基本概述教资面试礼仪规范教资面试题型解析教资面试答辩技巧

●全国统考 ●五个文件 ●六个公告 第一篇章教资考试政策解读 教师资格考试全国统考试点省份: 2011年下半年:浙江、湖北 2012年上半年:浙江、湖北、上海、广西 2012年下半年:浙江、湖北、上海、河北、海南 实行全国统考的优势: 五个文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资格条例》 《教师资格条例》实施办法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六个公告: 2012年下半年河北省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笔试)报名流程及注意事项 浙江省2012年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资格证考试公告 湖北省教育考试院关于做好2012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考试工作的通知

上海市教育考试院关于2012年下半年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笔试)有关事项的公告 2012年下半年云南省教师资格证考试网上报名公告 2012年下半年广西教师资格考试笔试及面试通知 ●面试综述 ●面试的概念 ●面试的意义 ●面试的形式 ●面试的流程 第二篇章教资面试基本概述 综述|面试 1.考官:面试实行考官主考制度,考官由高校专家、中小学和幼儿园优秀教师、教研机构专家等组成,考官须经过省级或以上教育考试机构统一培训后持证上岗,测评小组由3名考官组成。 2.试题:备课(或活动设计)试题的确定:考生在备课前登录面试测评系统, 计算机从试题库中随机抽取一组试题,考生任选其中一道试题并确认。 3.抽签:进入考场之后,刷完身份证,在仪器上进行指纹识别,由系统确定考 生的考场号和答题顺序。 4.评分:结构化面试的评分由考官根据评分标准对每个测试项目分别进行打分,完后按照不同的权重进行加权,三个考官评分的平均分,即为该考生的面试成绩。 概念 |面试

【2019年整理】公共基础知识各类试题汇总来自中公教育网站-精选.pdf

经济常识习题演练 1.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主要表现在() A.为人们提供基本生活资料B.为轻工业提供重要原料 C.为工业发展提供广阔市场D.为经济建设提供资金积累 2.拉动经济增长的需求有(): A.投资需求B.消费需求 C.储蓄需求D.出口需求 3.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1990年以来,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涌向东南沿海、北京等经济 发达地区。据估计,其人数已达8000万之多。造成这样大规模的“民工潮”的最不可能的 原因是() A.农民到城市打工享受到与城里人一样的待遇 B.民工流出地区的地方政府鼓励农民外出打工 C.农民在家种田收入太低,又没有其他能多挣钱的就业机会 D.经济发达地区需要大量能吃苦耐劳的劳动力 4.利率是一国政府调控宏观经济的重要杠杆。变动利率对经济影响的一般规律是()A.提高利率,储蓄减少B.降低利率,投资会减少 C.提高利率,会抑制通货膨胀D.降低利率,消费会减少 5.20世纪90年代初出现的“新经济”是相对于传统经济而言的一种经济模式。下列能表 述其基本特征的有() A.全球化B.市场化C.信息化D.专业化 6.下列国家中,尚未加入欧元区的是() A.西班牙B.比利时 C.卢森堡公国(大公国)D.英国 7.与私人产品相比,公共产品的核心特征是() A.强制性B.无偿性 C.排他性D.非排他性 8.作为调节社会经济运行的一种重要经济杠杆,提高税率通常将() A.提高政府的财政收入B.抑制投资,有利于防止经济过热 C.刺激消费D.失业率波动不定 9.在社会经济运行中,当通货膨胀率上升时,一般会导致() A.失业率上升B.失业率保持稳定不变 C.失业率下降D.失业率波动不定 10.经济学上所推崇的“橄榄型”收入分配结构,是指低收入和高收入相对较少、中等收入 占绝大多数的分配结构。我国正在采取措施,实施“提低、扩中、调高、打非、保困”的方 针,使收入分配朝着“橄榄型”方向发展。这主要是为了促进() A.生产的发展B.效率的提高 C.社会的公平D.内需的扩大 11.下列关于国际组织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石油输出国组织通过实行石油生产配额限制维护石油生产国利益 B.博鳌亚洲论坛是第一个总部设在中国的国际会议组织 C.蒙古国是上海合作组织的成员国之一 D.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是联合国的专门机构 12.衡量一个国家经济总量的指标不包括()

中公讲师支招:教你如何应对考试焦虑 - 教师招聘考试笔试技巧

中公讲师支招:教你如何应对考试焦虑- 教师招聘考试笔试技巧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 近期,很多教师招聘考试在如火如荼的进行。很多考生为了获得自己心仪的工作岗位,都不得不埋头苦读去通过一个个考试。大多数人在应试的时候都会产生焦虑。适度的考试焦虑,对唤起大脑皮层的兴奋,集中注意力,活跃思维是有积极作用的,但过度的考试焦虑则会干扰正确地分析和判断,影响学习成绩,并对健康造成严重的威胁。现在一起跟随中公讲师吴丽丽一起来看一看,自己现在是否处于考试焦虑的状态,如果是,又该如何科学应对呢? 咱们先来看一下学者们是如何定义考试焦虑的?所谓考试焦虑,顾名思义,它是个体应对考试情境出现的一种焦虑反应,它以担忧为基本特征,以防御或逃避为行为方式,通过程度不同的情绪表出来的心理、生理状态。看完这个定义,可能有人感觉这定义生涩难懂,不明所以然,下面中公讲师吴丽丽就简单介绍一下几种常见的考试焦虑类型的表现,看看自己是不是真的处于考试焦虑的状态:一、考前焦虑。表现为持续的焦躁不安。学生心中总惦记着考试,常会感到自己什么都没学会,缺乏信心,精神紧张,情绪烦躁,学习时精

力分散,效率低下。二、考中焦虑。表现为怯场、晕场等。过度焦虑常使学生信心不足,注意力难以集中,在有限的时间内,时而想到考不好大家将如何看待自己,时而又对考场上的偶然刺激特别敏感,思维处于混沌僵滞状态,回忆过程受阻。三、考后焦虑。表现为忐忑不安。如果考糟了,就会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即使自己不会老是挂记着,也会担心别人对自己的评价,形成考试恐惧,厌恶考试,逃避考试。 当然,考试焦虑在每个人身上的表现是复杂和不稳定的,因时、因地而异,有的人的焦虑是一时性的,只在某一阶段出现;而有的人的焦虑是经常性、习惯性的,考试焦虑的危害也是极为明显的。考试焦虑干扰我们的心理过程,影响我们对所需信息的提取,造成错答、漏答或无法作答等现象。而且过度考试焦虑对身体健康会产生破坏性影响,常常会导致人一系列的生理反应,诸如心慌、出汗、头昏、失眠、厌食、尿频等现象。 既然如此,那么造成考试焦虑的形成都有哪些主要原因呢? 一、心理压力过大。有些考生对自己期望过高,提出不适当的要求,如某科要考多少分、力争第几名等,会造成心理负荷过重;或者错误地夸大某次考试与个人得失及前途的关系,过分渲染考试失败的情景等,都会使我们在过大的压力下产生紧张、焦虑的情绪。

中公教育数字推理部分讲义

第一部分数字推理 理论精讲 数字推理地位与作用 考试类型 从考试形式分 一、古典型 例1. 22, 25, 28, 31, 34,() 二、新题型 例2. A.4 B.8 C.16 D.32 例3. 例4、 例5、 A.12 B.14 C.16 D.20

数字推理解答的关键点 数字推理核心精神: 一、数字敏感度 二、数列敏感度 基本数列类型: (1)1,2,3,4,5,6,() (2)2,3,5,8,12,() (3)1,3,9,27,81,() (3)2,3,5,8,13,() (4)2,3,5,7,11,13,() (5)4,6,8,9,10,() (6)2,3,6,18,( ) (7)1,5,25,125,() 三、三种思维模式 1、横向递推 例6.1.1,2.2, 4.4,8.8,16.16,( ) 例7.1、3、4、7、11、() 例8.2、5、11、23、47、() 2 ,() 3 例12. 12、 6、 30、 25、 100、() 例13. 44,52,59,73,83,94,() 四、四种常用方法 (一)、整体分析法 1、无单调性: 例14、1, 4, 4, 6, 9, 8, 16, 9,(),()例15、20, 80, 27, 73, 53, 47, 40,()

2、有单调性: (1)、整体看规律 例16、31, 37, 41, 43, ( ), 53 例17、1,2,3,4,7,6,( ) (2)、单调陡增 例18、1, 2, 8, 64, ( ) 例19、1, 1, 2, 6, 24, ( ) 例20、2, 1, 5, 16, 53, ( ) 例21、2, 1, 3, 7, 24, ( ) (二)、局部分析法(关注局部特征) 1、看到“1/n 与 1” 时 例22、 A. 41 B. 121 2、看到“0,2 ” 连续时 例23、0, 2, 10, 30, 3、局部有加和关系 例24.40 21 19 2 17 ( ) A.-3 B.-15 C.15 D.3 4、局部乘积关系 例25、3, 4, 3, 15, 49, ( ) 5、分数 从两方面考虑:分开看或者是整体看。 (1)分开看: 例26.1 23 58 1321 ( ) A.2133 B.3564 C.4170 D.3455 (2)整体看: 例27. 32 98 914 9 22 ( )

中公教育公共基础知识题库常识题解题技巧及例题分析

在事业单位考试中,常识题是一种常考考点,但是大多数考生对常识题可谓望而却步。中公教育团队针对这种题型,总结归纳出解题技巧、常考知识点等内容并对常识题中的几道经典例题进行深入分析。希望对广大考生有所帮助! 一、解题技巧: 1. 淘汰法。对于单选题,利用淘汰法以节省时间。 2. 去同存异法。确定一个选择项为参照项,其他选择项与之比较。 3. 印象认定法。选择最先在头脑中形成正确答案。 4. 比较法。把四个选项进行纵横向比较。 5. 大胆猜测法。 注意平时多阅览报刊、多看电视,了解相关常识并善于寻找社会问题的深层次原因。多掌握信息、多观察生活、多注意思考。 二、考点直击 1. 哲学基本知识。 2. 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3. 我国的政治制度、社会发展,旧民主主义革命开始至今的重大历史事件。 4. “三个代表”。 5. 时事。 三、经典例题透析 例1. 不是德国古典哲学主要代表人物的是()。 A. 康德 B. 黑格尔 C. 谢林 D. 尼采 【答案及解析】D。德国古典哲学最著名的代表人物是康德、谢林和黑格尔。康德继承和发展了西方哲学史上关于认识过程的三分法,用“感性”、“知性”和“理性”三个环节构成了他的整个认识论的体系。黑格尔创立了西方哲学史上最庞大的哲学体系,第一个系统地自觉地阐述了辩证法的一般运动形式,谢林也是德国古典哲学的主要代表之一。尼采则是唯意志论和生命哲学的主要代表。 例2. 2004年8月29日,第28届奥运会圆满落下帷幕。我国体育健儿取得枚金牌、17枚银牌、14枚铜牌的优异成绩,高居奥运会金牌榜第二位,实现了历史性突破,开辟了中国体育的新纪元。 A. 29 B. 30 C. 31 D. 32 【答案及解析】D。 例3. 我国国家最高监督权的行使机构是()。 A. 最高人民法院 B. 最高人民检察院 C.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D. 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 【答案及解析】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中国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组织形式,是中国的政体。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由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和军队选出的代表组成。各少数民族都应当有适当名额的代表。它行使国家立法权,决定国家政治生活中的重大问题。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主要职权是:修改宪法,监督宪法的实施,制定和修改刑事、民事、国家机构和其他的基本法律;审查和批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和计划执行情况的报告,以及国家的预算和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批准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建置,决定特别行政区的设立及其制度;决定战争和和平问题;选举、决定最高国家机关领导人员,即选举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组成人员,选举国家主席、副主席,决定国务院总理和其他组成人员的人选,选举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和决定其他组成人员的人选,选举最高人民法院院长,选举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有权罢免上述人员。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每届任期五年,每年举行一次会议。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

中公内部资料教师招聘教育学习题集

教育学 一、教育的概念和本质 【真题回顾】 1.在我国,最早把“教”和“育”连在一起使用的人是()。 A.孔子 B.孟子 C.荀子 D.老子 2.【多选题】广义的教育包括()。 A.学校教育 B.社会教育 C.家庭教育 D.全民教育 E.素质教育 3.一般而言,狭义的教育主要是指()。 A.学校教育 B.家庭教育 C.社会教育 D.社区教育 4.【多选题】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相互配合的方式主要有()。 A.互访 B.家长会 C.家长委员会 D.电话访问 5.【判断题】学校教育是指增进人们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思想观念的活动。(X ) 6.下列现象中,不属于教育现象的是()。 A.妈妈教孩子洗衣服 B.初生婴儿吸奶 C.成人学开车 D.木匠教徒弟手艺 7.教育是()。 A.人类社会独有的活动 B.人类与动物共有的活动 C.现代社会特有的活动 D.人类与其他高等动物独有的活动 8.【多选题】教育的基本特征是()。 A.发展性 B.历史性 C.永恒性 D.相对独立性 9.教育与社会发展具有不平衡性,这表明教育具有()。 A.依赖性 B.继承性 C.相对独立性 D.历史性 10.【判断题】因为教育受社会发展制约,为此,教育不可能超前发展。(X ) 二、教育的基本要素 11.构成教育活动的两个最基本的要素是(a )。 A.教师和学生 B.教师和教科书 C.学生和教科书 D.教学内容和手段 12【多选题】教育的基本要素包括(abd )。 A.教育者 B.受教育者 C.学校 D.教育影响 13.教育具有人口功能、文化功能、经济功能,这些是教育的(d)。 A.社会遗传功能 B.人的培养功能 C.本体功能 D.社会功能 14.教育的生物起源论和心理起源论的共同特点是都否认了(a)。 A.教育的社会性 B.教育的平等性 C.教育的阶级性 D.教育的生产性 15.认为动物界也存在教育活动的学者是(c )。 A.孟禄 B.杜威 C.利托尔诺 D.斯宾塞 16.教育心理起源论认为教育起源于(b)。 A.生产劳动 B.模仿 C.语言 D.动物本能 17.【多选题】劳动起源说的代表人物是(bc )。 A.沛西·能 B.米丁斯基 C.凯洛夫 D.利托尔诺

2013年中公教育公务员公共基础知识测试题(一)

测试1 第一部分客观题 一、单项选择题(从下列各题答案中选出一个最符合题意的答案,并将字母符号填入题后括号内) 1.哲学的党性是指( )。 A.哲学的阶级性,在阶级社会为一定阶级服务 B.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对立和斗争 C.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和斗争 D.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对立和斗争 2.实践有力地驳斥了不可知论,因为它能够把( )。 A.真理变成现实 B.谬误转化为真理 C.人的认识能力无限提高 D.人的认识器官无限延长 3.事物发展过程中不确定的发展趋势是( )。 A.必然性 B.可能性 C.现实性 D.偶然性 4.“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和“人…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这两种说法( )。A.前者是辩证法的观点,后者是诡辩论的观点 B.前后二者都是辩证法的观点 C.前者是诡辩论的观点,后者是辩证法的观点 D.前后二者都是诡辩论的观点 5.衡量社会进步的标准是( )发展水平。 A.政治 B.科学 C.文化 D.生产力 6.不同事物具有不同的质,这主要是由于( )。 A.不同的事物内部有其不同的否定方面 B.不同的事物有不同的发展规律 C.不同的事物之间存在着特殊的联系 D.不同的事物内部有其特殊的矛盾 7.以( )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开创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形成了邓小平理论。 A.毛泽东 B.刘少奇 C.邓小平 D.陈云 8.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根据产权清晰的要求,企业应该拥有( )。A.资产所有权 B.经营自主权 C.法人财产权

D.重大决策权 9.有关财政,错误的说法是( )。 A.财政是国家凭借政权对一部分社会产品进行分配而形成的分配关 系 B.财政投资的多少和分配于不同部门直接制约着扩大再生产的规模 和产业结构 C. 根据财政收入的划分,债务收入属于预算外收入 D.财政政策的目标体现出简明,集中和相对稳定的特点 10.我国国民经济自1978年以来发展很快,这期间之所以能够保持长时期的快速增长,其主要原因是( )。 A.发挥市场机制作用与健全宏观调控体系相结合 B.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 C.积极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D.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 11.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 )。 A.国有企业改革 B.培育市场体系 C. 加强宏观调控体系 D.健全社会保障制度 12.( )是社会保障体系中的基本纲领。 A.社会福利 B.社会优抚 C.社会救助 D.社会保险 13.著作财产权包括( )。 A.发表权 B.演绎权 C. 修改权 D.署名权 14.自动放弃犯罪行为,从而避免了犯罪结果的发生,这种行为属于( )。 A.犯罪预备 B.犯罪表示 C.犯罪未遂 D.犯罪中止 15.我国刑法规定,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这应理解为( )。 A.是犯罪不以犯罪论处 B.是犯罪不以犯罪处罚 C.不构成犯罪 D.是缩小打击面的特殊策略 16.转继承适用的范围是( )。 A.遗嘱继承 B.法定继承 C.遗赠抚养协议 D.法定继承和遗嘱继承

美术教师招聘试题2020(内部资料)

绵阳外国语实验学校2020年公开招聘自聘教师美术试题 考试时间:90分钟 总分:100分 一、填空(共9小题,每空1分,共30分) 1.《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根据学生学习活动方式划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大学习领域。 2.新课程下的课程总目标按照三个维度表达,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色彩三要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工笔白描要求笔锋垂直于画面,每勾一笔都要做到入笔准确,行笔稳健,收笔到位,使线条圆润均匀,这种用笔方法是_________。 5.美术的分类一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6.上海世博会举世瞩目,中国馆尤其耀眼,世博会中国馆利用_________形状作为外形设计。 7.中国四大木板年画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中学美术课程中涉及的形式美法则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9.民间美术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二、单项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使用红色和黄色两种原色调配出的颜色是( ) A.橙色 B.紫色 C.绿色 D.蓝色 2.被郭沫若赞为“一剪之巧夺神工,美在民间永不朽”的民间艺术形式是( ) A.年画 B.泥塑 C.刺绣 D.剪纸 3.元代画家黄公望的作品《富春山居图》使用的透视方法是( ) A.成角 B.平行 C.散点 D.圆形 4.古希腊雕塑《掷铁饼者》的作者是( ) A.米开朗基罗 B.米隆 C.布鲁内莱斯基 D.多纳太罗 姓名: 准考证号: 联系电话: 密 封 线 密 封 线

中公教育2009公务员考试定义判断讲义含答案(精)

定义判断 1、谋杀:是当一个人不但企图造成另一个人的死亡,而且也造成了这个人的死亡,或是由于一个人的行为,明明知道其正做着一件可能造成另外的人被杀死的危险的事情,其仍然不顾别人生命而造成他人的死亡。 根据以上定义,下面哪种行为是典型的谋杀: A.于力清与妻子发生争吵,打了她一巴掌,为的是不让她再哭,不巧将刀子打倒,她在倒下时,头碰在地板上,后来由于头部受伤而死亡。 B一位老人得了一种绝症,不能忍受痛苦,请求护士给他服用致死剂量的安眠药,这个护士非常同情老人,就给了他,结果老人死亡。 C.曾宪以每小时25公里的速度在非常拥挤的公路上驾车行驶,没留神,他失去了对汽车的控制,撞上另外一汽车并引起爆炸,结果同车赵某死亡, D.汤啸,动物园管理员,正在动物园打扫老虎的笼子,打扫完后,他忘了锁门就离去,结果虎从笼子里跑了出来,咬死了一个游客。 2、下岗职工是指由于企业的生产和经营状况等原因,已经离开本人的生产和工作岗位,并已不在本单位从事其他工作,但仍与用人单位保留劳动关系的人员。按照以上划分标准,以下选项所述人员中可以称为下岗职工的是()。 A.房伟原来在糕点食品厂工作,半年前辞去工作,开了一个汽车修理铺 B.杜晓娟原来是某咨询公司的办公室秘书,最近,公司以经营困难为由,解除了她的 工作合同,她只能在家做家务 C.李东升原来在机床厂工作,因长期疾病不能工作,经批准提前办理了退休手续

D.沈生原来在汽车制造厂工作,今年53岁。去年工厂因产品积压、人员富余,让50岁以上的人员回家休息,等55岁时再办正式退休手续 3、强迫障碍,是以反复出现强迫观念为基本特征的一类神经症性障碍。强迫观念是以刻板形式反复进入患者意识领域的思想、表象或意向。这些思想、表象或意向对患者来说,是没有现实意义的、不必要的或多余的;患者意识到这些都是他自己的思想,很想摆脱,但又无能为力,因而感到十分苦恼。 根据定义,以下可能属于“强迫障碍”的是 A.张奶奶老是一个劲的叨念着:我儿子就要回来了 B.老李锁上门后又打开进去检查一遍再锁门……如此循环三次才放心离开 C 虽然已经打了三次电话了,赵某还是不放心,于是再一次拨通电话 D.明明已经确定带了那本书,小黄在路上还是忍不住检查好几回 4、文饰作用,是指人们在受挫折后会想出各种理由原谅自己或为自己的失败辩解的现象。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文饰作用的是()。 A.戈尔竞选美国总统失败后,抱怨美国司法制度不公正 B.小张没评上先进分子,他认为是自己与当评委的领导关系不好 C.小李生意失败,股票下跌,就吃安眠药自杀了 D.老师说错了话,便解释说自己路上太匆忙,打乱了思路 5、继承权的丧失:是指继承人因为对被继承人或者其他继承人犯有某种罪行或其他违法行为,而被依法取消继承遗产的资格。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行为不会导致继承权丧失的是: A.在平时的闲聊中,小张曾提到自己并不愿意继承其父留下的那些遗产

中公名师辅导:面试试讲技巧

从备课上来说: 1、备课一定要充分,所谓的充分有三层意思: (1)内容一定要多,多准备点不要紧,可根据试讲时间自己控制,一定不要少! (2)内容一定是自己最熟悉的,一般试讲主要是考官想看看你的口才,当然也看看你有多少“料”,备课时一定找自己最熟悉最感兴趣的那些内容,尤其是想给学生拓展课本以为的知识。这样不容易紧张,也不容易忘,还可以即兴发挥呢! (3)内容尽量安排一些新颖、前沿的知识,同社会某些现状加以联系。这样会让领导、老师感觉你很有“料”,能够把握最新进展,能够理论联系实际! 从试讲上来说: 1、试讲时,试讲人应报告课题。 2、试讲的内容和原来的教学设计可以有不一致的地方,在试讲完毕,如果有答辩的环节,做一个简短的说明,让评委知道你的设计意图和理论依据。 3、教学设计各个环节和要素尽可能完整、完善,教学流程可以拟出恰当的小标题,吸引评委注意力。 4、试讲时没有学生参与,但是同样要体现自主、合作和探究的学习方式以及新课程教学理念,可以通过教师的模拟对话或者讲解呈现。如小组讨论、分组学习、课前的预习等等。要有师生互动,即使面对老师讲课,也要体现学生活动。 5、可以在某个具体环节提供几套教学方案,把教师的预设体现得很充分,同时又能充分体现教师把握生成的基本素养。 6、课堂重点突出,一到两点就够的,其它的不讲或略讲,不可面面俱到。 7、要深挖课文,对思想内容有独到见解。这是最难的,也是最重要的,尤其文科。它体现老师的水平。文章思路不是重点,一般文章思路都很清晰,不需要作为课堂重点。 8、尽快切入重点。详讲重点,也就是能出彩的地方,不然导入太长,其它杂七杂八的东西太多会冲淡重点。 发挥不宜太多,太多了也会冲淡主题。或者更直接地说,讲课像写文章一样,围绕中心(重点)行文,不讲废话。 从教学基本功方面说:

中公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综合知识整理笔记

中公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综合知识整理笔记

第一节教育的产生与发展 1、“教育”一词最早出现于《孟子.尽心上》。 2、教育的概念: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活动,产生于人类的生产劳动,是传承社会文化、传递生产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的基本途径。 广义教育: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家庭教育; 狭义教育: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经过学校教育的工作,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促使她们朝着期望方向变化的活动。学校教育由专职人员和专门教育机构承担。 3、教育的构成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影响。 学校教师是教育者的主体,是最直接的教育者,在教育活动中起主导作用。 教育影响:教育内容、教育措施。 4、教育的本质属性:教育是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这是教育区别于其它事物现象的根本特征,是教育的质的规定性。 5、教育的社会属性:1、永恒性、2、历史性、3、相对独立性:教育具有继承性;教育要受其它社会意识形态的影响;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四、教育的起源与发展 (一)1、神话起源说;2、生物起源说:利托尔诺、桑代克、沛西能;3、心里起源说:代表人物孟禄;4、劳动起源说:米丁斯基、凯洛夫。 (二)教育的发展历程 1、原始社会的教育; 2、古代社会的教育; 3、近现代教育 第二节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 1、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及任务

研究对象:教育现象(教育社会现象和教育认识现象)、教育问题(推动教育学发展的内在动力)。 研究任务:阐明教育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揭示教育的基本规律,未教育理论工作者和实践者提供理论支撑,为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人才服务。 2、教育学的发展 萌芽阶段: 《学记》是中国古代、世界古代最早的一篇专门论述教育、教学问题的论著。 苏格拉底:苏格拉底以其雄辩和与青年智者的问答法著名,这种教学方法又称“产婆术”。1.苏格拉底讽刺;2.定义;3.助产术。 柏拉图:柏拉图的教育思想集中体现在她的代表作《理想国》中。“寓学习于游戏”的最早提倡者。 亚里士多德:《政治学》;首次提出了“教育遵循自然”的原则,注意到了儿童心理发展的自然特点;秉承柏拉图的理性说。 昆体良:古代西方最早的教育学理论著作《雄辩术原理》(《论演说家的教育》《论演说家的培养》) 教育学的创立阶段: 1、培根:英国;首次把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提了出来。 2、夸美纽斯:“教育学之父”;1632《大教学论》是教育学形成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泛智教育”;“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 3、卢梭:自然教育和儿童本位的教育观 4、康德:首次把教育学作为一门课程在大学里讲授。 5、佩斯泰洛奇:最早提出“教育心理学化”的主张。 6、洛克:提出“白板说”。 7、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的出版标志着规范教育学的建立。被誉为“现代教育学之父”。 主要观点:

公共基础知识练习题库及详细答案

公共基础知识练习题xx详细答案 公共基础知识是考察各方面的知识,主要靠平时的积累,复习过程中要注重拓展知识面,涉足知识越多越好,考生一定要好好看书,多做练习。下面由本人为大家介绍公共基础知识练习题库,希望能帮到你。 公共基础知识练习题xx详细答案一 1.“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这句话的意思是说福与祸相互依存,互相转化,比喻坏事可以引发出好的结果,好事也可以引发出坏的结果。它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 A.质变是量变的终结 B.偶然性是必然性的表现形式 C.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地位是一成不变的 D.矛盾双方相互依赖,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 2.“一着不慎、全盘皆输”这句话蕴含的哲理是( )。 A.关键部门分对整体起着决定作用 B.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 C.世界是普遍联系的 D.真理和谬误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3.我们党在长期的革命实践中形成的三大优良作用不包括( )。 A.独立自主 B.理论联系实际 C.群众路线 D.批评与自我批评 4.以人为本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和执行理念的集中体现,以人为本的人是指( )。 A.广大工人阶级 B.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

C.力拥祖国统一的爱国者 D.最广大人民群众 5.按照我国《继承法》的规定下列不属于公民遗产的是( )。 A.公民的xx,牲畜和家禽 B.公民的文物、图书资料 C.公民生前承包的土地 D.公民的著作权,专利权中的财产权利 6.下列情形中( )属于越级行文的条件。 A.情况紧急 B.需直接询问、答复或联系具体事项 C.文件内容涉及不同部门的职能 D.经多次请示直接上级机关而问题长期未予解决参考答案与解析 1.【答案】D。中公教育解析:祸与福是矛盾双方,两者相互依存、互相转化体现了矛盾的同一性。不体现质量互变的规律,A项错误;不是必然性与偶然性的关系,B项排除;不是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关系,C项排除。故本题选D。 2.【答案】A。中公教育解析:“一着”是关键部分,而“全盘”是整体,关键的“一着”对于“全盘”整体起着决定性的作用。题干不体现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B项排除;不体现联系的普遍性,C项排除;不体现真理与谬误的关系,D项排除。故本题选A。 3.【答案】A。中公教育解析:毛泽东在《论联合政府》中概括了我党的三大优良作风: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不包括独立自主。故本题选A。

教师事业编招考刷题

教师招聘刷题 1.已经获得的知识、动作技能、情感和态度等对新的学习的影响称为学习的()。 A.迁移 B.动机 C.策略 D.技巧 2.某语文老师在上课时,为了便于学生记忆、经常用歌谣、口诀等方法,充分利用音韵和节奏把零散的枯燥的信息编成歌谣,这种学习策略属于()。 A.复述策略 B.精细加工策略 C.组织策略 D.阅读理解策略 3.数学学习中形成的认真审题及审题方法会影响化学、物理等的学习审题态度及审题方法,这种学习迁移叫()。 A.具体迁移 B.顺应迁移 C.一般迁移 D.重组迁移 4.认为迁移是具体的、有条件的,这一迁移理论是()。 A.形式训练说

B.相同要素说 C.经验内化说 D.关系转换说 5.教育心理学上著名的“水下击靶”实验的实验者是()。 A.贾德 B.奥苏贝尔 C.布鲁纳 D.皮亚杰 6.建立学习时间表属于学习策略中的()。 A.认知策略 B.精细加工策略 C.元认知策略 D.资源管理策略 7.在学习者意识到他不理解课的某一部分时,就会退回去重读困难 的段落,放慢速度,这属于元认知策略中的()。 A.计划策略 B.调节策略 C.监视策略 D.组织策略 8.()就是指学习者在学习活动中,为了达到有效的学习目的而采用的规则、方法、技巧及其调控方式的综合。 9.精加工策略是一种通过形成(),使新信息更有意义,从而促进对

新信息的理解和记忆的深层加工策略。 10.元认知这一概念的提出者是比纳。(判断题) 参考答案及解析 1.【答案】A。中公讲师解析:迁移即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产生的影响。 2.【答案】B。中公讲师解析:精加工策略是一种通过形成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使新信息更有意义,从而促进对新信息的理解和记忆 的深层加工策略。常用的有记忆术、做笔记、提问、生成性学习、 联系实际生活等。 3.【答案】C。中公讲师解析:一般迁移,也称“非特殊迁移”、“普遍迁移”,是指在一种学习中所习得的一般原理、原则和态度 对另一种具体内容学习的影响,即原理、原则和态度的具体应用。 4.【答案】B。中公讲师解析:共同要素说,也称为相同要素说,认为迁移是具体的、有条件的,条件就是两种学习之间有共同的要 素。 5.【答案】A。中公讲师解析:本题考查了学习迁移理论。贾德通过“水下击靶”实验提出了概括说,认为迁移是基于两种学习之间的 一般原理。即学习A时获得的一般原理用于学习B时所产生的迁移。它是共同要素说的一种发展。 6.【答案】D。中公讲师解析:建立学习时间表属于资源管理策略中的时间管理策略。 7.【答案】B。中公讲师解析:调节策略是根据对认知活动结果的检

资料分析讲义(中公+华图深度班综合版_超级经典!超级珍藏版)

? ? ? ? ? 资料分析:唯一的办法就是,在正确方法的引导下进行机械化、流程式操作。(做题顺序,排在前二或三位) 主要考察应考人员对各种形式的统计资料(包括文字、图形和表格等)进行正确理解、计算、分析、比较、判断、处理的能力。 解题步骤: (1)快读巧画:一个一个带着问题读题干(30s ) ;对象“ ”;陷阱“ ”) (2)以题定位 (3)准确列式 (4)合理估算 计分(0.7-1),17个/20以上 一、统计术语 (一)掌握型术语 (1)百分数<一个是量的比较>: 如:去年的产量为a ,今年的产量为b ,今年的产量比去年高10%,则b-a=10%a (以去年的产量为标准);去年的产量为a ,今年的产量为b ,去年的产量比今年低10%,则b-a=10%b (以今年的产量为标准)。 百分点<一个是率的比较>:以百分数的形式表示相对指标的变动幅度,没有百分号。如:今年的产量提高了17%,去年的产量下降了12%,则今年比去年提高了29个百分点,但是不能说今年比去年提高了29%。 成数:一成即十分之一。 折数:一折即十分之一。 比重:整体中某部分所占的份额。 (2)基期、现期(报告期) 基期:作为对比基础的时期,现期:相对基期而言的一个概念。 如:“和2003年8月相比,2003年9月的某量发生的变化”,则以2003年8月为基期,2003年9月为现期。 (3)倍数:两个有联系的指标的对比。如:去年的产量为a ,今年的产量是去年的3倍,则今年产量为3a ;去年的产量为a ,今年的产量比去年增长了3倍,则今年产量为4a 。 翻番:即数量加倍,翻一番为原来的2倍,翻两番为原来的4倍;依此类推,翻n 番为原来的2n 倍。 (4)指数 用于衡量某种要素相对变化的指标量,通常将基期的指数值定为100,其它量和基期量相比较得出的数值即为该时期的指数值。如:a=60,b=40,若b 的指数为100,则a 的指数为150。 (9)平均数=总数量和/总份数 中位数:将一组数据按大小顺序重新排列后,处于中间位置的数即为中位数。若数据个数为奇数,则中间的数据就是中位数;若数据个数为偶数,则中间两个数据的平均值就是中位数。 (10)进出口总额、顺差、逆差 进出口总额=进口额+出口额 当进口额大于出口额时,进出口贸易表现为逆差,又称“入超”,逆差=进口额-出口额; 当进口额小于出口额时,进出口贸易表现为顺差,又称“出超”,顺差=出口额-进口额。 (二)增长相关速算法 1.发展速度:增长量、减少量; 增长速度:增长率(增速、增幅)、减少率。 发展速度(%)=某指标报告期数值/该指标基期数值×100% 增长速度=发展速度-1(或100%)=增长率=增幅=增速= 基期量 增长量×100% (减少率=基期量减少量×100%) 增长的绝对量(也作增长量)=末期量-基期量 减少量=基期量- 现期量 在资料分析中,常用的是如下几种变换形式: 估算: 现期量=基期量×(1 + 增长率); 现期量=基期量×(1 - 减少率) 基期量=增长率现期量 +1 基期量=减少率现期量-1 2. 同比:对量(百分数)的增加。主要为了消除季节变动的影响。如:去年5月完成8万元,同比增长就应该用(10-8)/8×100%即可。 同比发展速度=本期发展水平 ×100% ??? ??-上一期发展水平上一期发展水平本期发展水平上一期发展水平 3.平均增长率(如,年均增长率),如果第一年为A ,第N+1年为B ,间隔为N ,这N 年的年均增长率为r , 4.二项式展开定理 n n n b ab C b a C b a C a b a +++++=+...)(式中:!)!(!m m n n C m n -=

教育心理学重点难点知识梳理中公教育到

教育心理学重点知识梳理 心理学常考经典理论汇总 在历年的教师招聘考试中,教育心理学理论大多来自西方,大部分考生在理解方面比较费力,所以考生在复习的过程中要注意复习的方法和策略。小编帮广大考生梳理了教育心理学中常考的经典理论。 一、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 马斯洛的动机理论是依据人类的基本需要提出的。马斯洛提出,基本需要有不同的层次,由下而上分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其中生理需要是最基本的需要,自我实现是高层次的需要。 需要的出现遵循着层次排列的先后顺序,一般来讲,人在低级需要得到满足的基础上才会产生对高一级需要的追求。如果一个人的衣、食、住条件尚未得到保障,那么他会全力以赴工作,以获得最基本的物质保障;在基本的生存需要得到满足之后,他才会考虑如何进一步学习,如何获得成就,如何得到他人的尊重,如何自我实现等等。 二、奥苏贝尔的动机理论 美国心理学家奥苏贝尔提出,学校情境中的成就动机包括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和附属内驱力三个方面的内容。 认知内驱力,是一种要求了解和理解周围事物的需要,要求掌握知识的需要,以及系统地阐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需要。在学习活动中,认知内驱力指向学习任务本身(为了获得知识),是一种重要的和稳定的动机。由于需要的满足(知识的获得)是由学习本身提供的,因而也称为内部动机。 自我提高内驱力,是个体因自己的胜任能力或工作能力而赢得相应地位的需要。这种需要从儿童入学时起,成为成就动机的组成部分。自我提高内驱力与认知内驱力不同,它把成就作为赢得地位与自尊心的根源,显然是一种外部动机。 附属内驱力,是指为了保持长者们(如教师、家长)或集体的赞许或认可,表现出要把工作做好的一种需要。这种动机特征在年幼儿童的学习活动中比较突出,表现为追求良好的学习成绩,目的就是要得到赞扬和认可。 三、耶基斯-多德森定律 在一般情况下,动机愈强烈,工作积极性愈高,潜能发挥的愈好,取得的效率也愈大;与此相反,动机的强度愈低,效率也愈差。因此,工作效率是随着动机的增强而提高的。然而,心理学家耶基斯和多德森的研究证实,动机强度与工作效率之间并不是线性关系,而是倒u形的曲线关系。具体体现在:动机处于适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