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新型电子控制电动助力转向系统

新型电子控制电动助力转向系统

新型电子控制电动助力转向系统
新型电子控制电动助力转向系统

新型电子控制电动助力转向系统

文:吴华珠

随着汽车的高速化,对汽车操纵的轻便性及灵活性要求越来越高。而现今广泛应用的液压式动力转向系统,存在着结构复杂、价格高、维修保养困难等缺陷,应用范围受到一定的影响,现主要用于中、重型汽车及高级轿车上。而电动助力转向系统可广泛应用于轻型汽车及普通型轿车上,并可提高汽车的操纵灵活性。

电子控制电动助力转向系统是一种直接依靠电动机提供辅助转矩的转向系统。这种转向系统不使用汽车发动机的动力,而依靠汽车上蓄电池作为其电源,它不需要复杂的控制机构,只要控制了电动机电流的幅值和方向,就能实现转向系统的自动控制。

电子控制

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组件

电子控制电动助力转向系统通常由扭矩传感器、车速传感器、电子控制单元、电动机和电磁离合器等组成。

在各部件配置中,扭转传感器与传动齿轮是分不开的。电动机和减速器合为一体,安装在与传动齿轮相对的齿条箱上,电动机的驱动力直接传给齿条轴。控制件可安装在驾驶员左侧的仪表盘背板上。

电子控制

电动助力转向系统工作原理

电子控制电动助力转向系统工作原理为:当操纵转向盘时,装在转向盘轴上的转矩传感器不断地测量出转向轴上的转矩信号,该信号与车速信号同时输入到电子控制单元。电子控制单元根据这些输入信号,确定助力转矩的大小和方向,即选定电动机的电流和转向,调整转向辅助动力的大小。电动机的转矩由电磁离合器通过减速器减速增扭后,加在汽车的转向机构上,使之得到一个与汽车工况相适应的转向作用力。

电子控制

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特点

(1)系统使用电动机,不使用液压油泵,因而发动机节省了驱动油泵所需的动力。

(2)系统省去了液压网络的所有部件,减小了转向系统的尺寸与质量,并且降低了成本。

(3)系统仅在转向盘转动的情况下使用动力,而传统的动力转向系统则要求提供持续的能量。

(4)系统只有直流电动机为主要零件,所使用的其他零件少,因而具有很高的可靠性,转向

系统可以做到免维护。

(5)由于某种原因致使电子控制助力系统出现故障时,驾驶员还可以很容易地回到手动机械转向。

电子控制

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研制情况

目前,有以下公司正在研制电子控制电动助力转向系统:如:美国的德尔福(DELPHI)公司,TRW公司,德国的ZF公司,西门子公司,日本的铃木公司,光洋公司,英国的CHERWELL 公司,卢卡斯公司等等。德国福尔福汽车公司最新推出的电子伺服前轮转向控制系统,取消了驾驶员和汽车前轮的机械连接,取消了传统的转向柱、转向轴和齿轮齿条等,而由速度传感器、转矩传感器、控制器、电动机和减速机构等组成。但它仍采用转向盘(必要时也可改用操纵手柄),通过电动机向驾驶员提供路面反馈。该系统由速度传感器和转矩传感器传给控制器,控制器经运算处理后通过电动机及其减速机构将合适的转矩施加在汽车转向轮上,得到与转向工况相适应的转向作用力。

电子控制

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

应用前景

电子控制电动助力转向系统刚刚开始应用,还没有固定的、完善的结构。但该系统具有灵活性大,能较易满足汽车转向性能的要求,可以预见在不远的将来,该系统将会在轿车和轻型汽车上得到广泛的应用。

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控制策略研究与仿真

Mar.2016 HydromechatronicsEngineeringVol.44No.6 Received 11September 2015;revised 17December 2015;accepted 6January 2016*Corresponding author :Shi-jie XIN ,Professor.E-mail :Shi jiexin@https://www.doczj.com/doc/855374898.html, Hydromechatronics Engineering http ://https://www.doczj.com/doc/855374898.html, E-mail :jdygcyw@https://www.doczj.com/doc/855374898.html, Researchandsimulationofcontrolstrategy forelectricpowersteeringsystem Jian-weiZHANG,Shi-jieXIN*,Bao-junQU (School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Shando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Zibo 255049,China ) Abstract :After introducing the mechanical structure and working principle of electric power steering (EPS ),the EPS dynamic model and the state space equation are established.Based on this model ,a PID genetic algorithm control strategy for EPS is put forward ,i.e.,use the powerful search ability of genetic algorithm to optimize the parameters of the PID controller ,the PID controller can achieve a better control effect.By using Matlab /Simulink simulation and analysis ,the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control strategy makes EPS fast response and stable output ,the performance has been effectively improved.Therefore ,it has laid the theoretical foundation to develop the products. Key words :Electric power steering ,EPS ,Genetic algorithm ,State space equation ,PID controller doi :10.3969/j.issn.1001-3881.2016.06.018Document code :A CLC number :TH39 1Introduction Vehicle steering system is the most basic subsys-tem ,which directly determines the comfort and safety of driving.In order to reduce the input torque ,make the steering is more portable ,a variety types of assist steering system has been designed ,such as mechani-cal hydraulic booster steering system ,electronic hy-draulic power steering system ,electric power steering system (EPS )[1].As compared to other two assist steering systems ,the EPS has some advantages such as simple structure ,energy saving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automobile electronic technology ,the EPS has become a hot re-search in the field of automobile. At present ,the research on EPS control methods mainly includes traditional PID control ,fuzzy self-a-daptive PD control ,H ?control based on PD [2-4].But they all have some drawbacks ,for example ,the traditional PID control accuracy is more and more una- ble to meet the needs of driving safety ,fuzzy self-a-daptive PD control algorithm is complex ,and the hardware requirements are higher [5-7].On the other hand ,the genetic algorithm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easy to implement ,and only use fitness function to restrict ,and the fitness function is not required to be continuous and differentiable.In this paper ,a con-trol strategy based on genetic algorithm to optimize the PID parameters is adopted ,the powerful global search ability of genetic algorithm is used to obtain the opti-mal PID parameters ,and then the control performance of EPS could be improved.2Mechanicalstructureandmathemati calmodel2.1Mechanical structure According to the different of assist electric motor in-stallation position ,EPS is divided into three types ,i.e.,column assist type ,pinion assist type and rack as-sist type [8].In this paper ,the column assist EPS is studied ,and the structure of this kind of EPS is shown in Fig.1.The system is consisted of mechanical steer-ing system ,torque sensor ,current sensor ,speed sen-sor ,electronic control unit (ECU ),assist electric mo-tor ,reduction mechanism and so on.

电动助力转向系统设计剖析

电动助力转向系的设计 1 引言 电动助力转向系统(EPS,Electric Power Steering)是未来转向系统的发展方向。该系统由电动助力机直接提供转向助力,省去了液压动力转向系统所必需的动力转向油泵、软管、液压油、传送带和装于发动机上的皮带轮,既节省能量,又保护了环境。另外,还具有调整简单、装配灵活以及在多种工况下都能提供转向助力的特点。正是这些优点,电动助力转向系统作为一种新的转向技术,将挑战大家都非常熟知的、已具有50多年历史的液压转向系统。 电动助力转向系统是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提出来的。该技术发展最快、应用较成熟的当属TRW转向系统和Delphi Sagiaw (萨吉诺)转向系统,而Delphi Sagiaw (萨吉诺)转向系统又代表着转向系统发展的前沿。她是一个于20世纪50年代把液压助力转向系统推向市场的,从此以后,Delphi转向发展了技术更加成熟的液压助力系统,使大部分的商用汽车和约50%的轿车装备有该系统。现在,Delphi转向系统又领导了汽车转向系统的一次新革命--电动助力转向系统。 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符合现代汽车机电一体化的设计思想,该系统由转向传感装置、车速传感器、助力机械装置、提供转向助力电机及微电脑控制单元组成。 该系统工作时,转向传感器检测到转向轴上转动力矩和转向盘位置两个信号,与车速传感器测得的车速信号一起不断地输入微电脑控制单元,该控制单元通过数据分析以决定转向方向和所需的最佳助力值,然后发出相应的指令给控制器,从而驱动电机,通过助力装置实现汽车的转向。通过精确的控制算法,可任意改变电机的转矩大小,使传动机构获得所需的任意助力值。 EPS在日本最先获得实际应用,1988年日本铃木公司首次开发出一种全新的电子控制式电动助力转向系统,并装在其生产的Cervo车上,随后又配备在Alto上。此后,电动助力转向技术得到迅速发展,其应用范围已经从微型轿车向大型轿车和客车方向发展。日本的大发汽车公司、三菱汽车公司、本田汽车公司,美国的Delphi公司,英国的Lucas公司,德国的ZF公司,都研制出了各自的EPS。 电动助力转向系统将最新的电力电子技术和高性能的电机控制技术应用于汽车转向系统,能显著改善汽车动态性能和静态性能、提高行驶中驾驶员的舒适性和安全性、减少环境的污染等。因此,该系统一经提出,就受到许多大汽车公司的重视,并进行开发和研究,未来的转向系统中电动助力转向将成为转向系统主流,与其它转向系统相比,该系统突出的优势体现在: (1)降低了燃油消耗。 (2)增强了转向跟随性。 (3)改善了转向回正特性。 (4)提高了操纵稳定性。 (5)提供可变的转向助力。 (6)采用"绿色能源",适应现代汽车的要求。 (7)系统结构简单,占用空间小,布置方便,性能优越。 (8)生产线装配性好。

电动液压助力转向系统用BLDCM工作原理及控制策略

电动液压助力转向系统用BLDCM 工作原理及控制策略 文章编号:1001-3997(2010)03-0262-02 【摘要】电动液压助力转向系统(EHPS )将传统液压助力转向系统(HPS )中的液压泵改为由变成单 独的电机驱动,并根据不同车速和转向盘转速控制等级转速,从而提供可变的转向助力,同时在一定程度上节省了能源的消耗。对POLO 轿车装备的EHPS 系统的电流无刷电机工作原理进行深入分析,并针对该电机设计控制器及制定相应控制策略,实现对电机转速的控制。 关键词:电动液压助力转向;直流无刷电机;电机控制 【Abstract 】The Electro-hydraulic Power Steering System (EHPS )drives a hydraulic pump with a sep -arate motor ,in contrast to the traditional Hydraulic Power Steering System (HPS )doing so by the engine.In this way ,EHPS shall be able to provide alterable steering force according to different vehicle speeds and steering wheel ratatioanl speeds ,and to save energy in a more effective way.It mainly discusses the Basic Principle and Control Strategy of the Brushless Direct Current (BLDC )Motor Used in the Electro-hydraulic Power Steering system from POLO ,and designs an ECU with control strategy to control the motor. Key words :EHPS ;BLDC motor ;Motor control 1引言 传统的液压助力转向系统(HPS )通过汽车发动机带动液压泵以提供转向助力,因此无论驾驶员是否进行转向操作,只要发动机在运转,HPS 都处于工作状态,造成了不必要的能源浪费。同时,转向助力大小不能随着车速的变化而改变,难以满足汽车低速行驶时的转向轻便感和高速行驶时转向稳定的要求。电动液压助力转向系统(EHPS )将传统HPS 中由发动机驱动的液压泵改变成由一个单独的电机驱动,使得转向助力完全脱离发动机的束缚,并且EHPS 所有的工作的状态都是由电子控制单元根据车辆的行驶速度、转向角度等信号计算出的最理想状态,从而控制电机转速以驱动液压泵提供必要的流量,这样不但在一定程度上节省了能源消耗,也保证了驾驶员在不同车速下均能获得良好的转向手感。 早期EHPS 系统大多以直流有刷电机驱动液压泵,随着无刷电机控制技术的发展及应用的普及,目前安装EHPS 系统的微型轿车均采用无刷电机驱动液压泵,例如上海大众POLO 、一汽大众宝莱、北京神龙以及雷克萨斯、皇冠、Chevy Silverado 、GMC Sierra 轻度并联混合动力皮卡等。对于一些电动车及新能源汽车而言,则大多采用了大功率直流永磁电机驱动[1]。 分析了由TRW 公司提供直流无刷电机和转向盘转速传感器的POLO 车上EHPS 系统的电机工作原理,并设计了该电机的控制器及控制策略,从而对电机的转速进行控制。 2EHPS 直流无刷电机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对于本系统所用的无刷直流电机,其转子、定子的外观结构, 如图1所示。 图1电机结构 由图1可见,该电机的转子是外置的,另外电机定子总槽数为12个,转子含7块永磁体,即7对极,根据公式: 电角度=极对数×360°总槽数 ,或者 电角度=极对数×机械角度,可以计算出该直流无刷电机的电角度为210°,由该电角度可绘制出电机绕组的星形矢量图,如图2所示。 图2 绕组星型矢量图 210° 1 7 6 11 4 109 2 12 5 8 3 262

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研究与分析报告

目录 前言 (3) 第一章概述 (7) 1.1 汽车转向系统 (7) 1.2 汽车转向系统的发展历史 (7) 1.3 电动助力转向系统优点 (8) 1.4 电动助力转向系统无功损耗研究的重要性 (9) 1.5电动助力转向系统及发展趋势 (9) 第二章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结构 (11) 2.1 控制器 (12) 2.2 传感器 (12) 2.3 助力电机 (13) 第三章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控制策略及验证 (15) 3.1 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控制策略 (15) 3.2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控制策略试验验证 (19) 第四章以飞度车为例说明电动助力转向系统工作原理及故障诊断 (24) 4.1 广州本田飞度轿的电动助力转向系统工作原理 (24) 4.2 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诊断 (27) 第五章电动助力转向系统无功耗的探讨 (28) 5.1 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能耗现状 (28) 5.2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能耗途径分 析 (28)

5.3无功损耗指标的研究 (32) 5.4电动助力转向系统节能方法的探讨 (33) 第六章电动助力转向系统得技术发展趋势 (35) 6.1舒适性功能 (35) 6.2 安全功能 (36) 第七章未来的转向系统----线控转向系统 (39) 7.1线控转向系统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39) 7.2.线控转向系统的优点 (40) 7.3 汽车线控转向系统的关键技术 (41) 7.4 线控转向系统可靠性问题 (41) 7.5 汽车线控转向技术的前景展望 (42) 第八章基于线控转向系统技术——对无线转向系设想 (44) 8.1 技术基础 (44) 8.2 现实模型 (44) 第九章结束语 (47) 参考文献 (48) 附件部分 第一部分EPS系统试验设备彩照 (49) 第二部分外语翻译(欲称霸全球的小型汽车公司) (50) 第三部分外语翻译原文 (55)

汽车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结构及其工作原理分析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2012届) 题目汽车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结构及其工作原理分析教学院系机械与交通学院专业车辆工程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评阅人 2012年6月3日

汽车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结构及其工作原理分析 摘要:在汽车的发展历程中,转向系统经历了由机械式转向系统发展为液压助力转向系统,电控液压助力转向系统和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四个阶段。汽车电动助力转向系统与传统的机械、液压助力转向系统相比具有转向灵敏、能耗低、与环境的兼容性好、成本低等优点。在很多高端车上都装有EPS,因此,开发EPS(Electric Power Steering)具有很大的实际意义和商业价值。电动助力转向系统主要由控制部分、执行部分和程序这三个部分组成,控制部分主要由信号采集电路、单片机和信号发送电路组成。其中单片机是控制部分的核心部件,信号采集电路采集到的转矩和车速信号送单片机处理后,单片机再发出控制信号给信号发送电路,经过驱动电路驱动电机转动。执行部分主要由电机、减速机构和电磁离合器的组成。它起着转向辅助动力的产生,传递和中断的作用。本文详细分析了汽车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结构、工作原理、故障维修以及它的发展趋势系统地介绍了汽车电动助力转向系统。从而得出,电动助力转向系统具有操作轻便、省力的优点。 关键词:电动助力转向,单片机,电机控制

Electric power steering system structure and working principle Abstract:In the course of development of the automobile, the steering system has gone through four stages of mechanical steering system, the development of hydraulic power steering system, electronically controlled hydraulic power steering system and electric power steering system. Electric power steering systems and traditional compared to the mechanical, hydraulic power steering system with steering sensitivity, low energy consumption, and environmental compatibility, low cost. In many high-end car is equipped with EPS, and therefore, the development of EPS has great practical significance and commercial value. The electric power steering system by the control part of the operative procedures of these three components, the control part of the signal acquisition circuit, micro-controller and signal transmission circuit. Where the micro-controller is the core component of the control section to send single-chip processing of the torque and speed signals collected by the signal acquisition circuit, micro-controller and then control signals to the signal transmission circuit through the drive circuit drive motor rotation. The executive part of the main motor, reducer, the composition of the bodies and the electromagnetic clutch. It plays a steering auxiliary power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and interrupt the role.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structure of the automotive electric power steering system, the working principle, fault repair, and its development trend of a systematic introduction to the automotive electric power steering system. Thus obtained, the electric power steering system, easy operation, Key words: electric power steering SCM motor control。

电子控制动力转向系统

项目 电子控制动力转向系统 随着汽车的高速化,对汽车操纵的轻便性及灵活性要求越来越高。现今广泛应用的液压式助力转向系,因存在着结构 复杂、价格高、维修保养困难等缺陷,应用范围受到一定的 影响,故常用于中、重型汽车及高级轿车上,而电子控制动 力转向系可广泛应用于轻型汽车及普通型轿车上,并可提高汽车的操纵灵活性。 本项目知识目标: 1.了解电子控制动力转向系统的基本组成。 2.熟悉电子控制动力转向系统基本的工作原理。 本项目能力目标: 1、熟悉汽车电子动力转向系统的发展现状及趋势。 2、了解电动式电子控制动力转向系统的工作原理。 电动式电子控制动力转向系统 机械转向系统是依靠驾驶员操纵转向盘的转向力来实现车轮 转向,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驾驶员的劳动强度;电动式电子控制动 力转向系统则是在驾驶员的控制下,借助于电控系统的电动机驱动 力来实现车轮转向。 1、电动式电子控制动力转向系统基本结构组成? 2、电动式电子控制动力转向系统控制原理? 一、 电动式电子控制动力转向系统结构 (一)电动式电子控制动力转向系统的优点 1、电动机、减速机、转向桥和转向齿轮箱可以制成一 个整体,管道、油泵等不需单独占据空间,易于装车。 2、基本上只增加电动机和减速机,没有了液压管道等

部件,使整个系统趋于小型轻量化。 3、油泵仅在必要时用来使电动机运转,故可以节能。 4、因为零件数目少,不需要加油和抽空气,所以在生产线上的装配性好。 虽然动力比不上液压式。该系统已广泛应用于日本日产、三菱、大发、铃木等汽车公司的许多车型。 (二)电动式电子控制转向系统的组成 以大众速腾汽车为例,电控动力转向系统在车上的实际安装位置。 该系统由方向盘、带方向盘转角传感器G85的转向柱控制单元J527、转向柱、转向力矩传感器G269、转向齿轮、电子机械助力转向电机V187、转向助力辅助控制单元J500等机构或元件组成。 (三)电动式电子控制转向系统基本的工作原理 上图为基本的控制原理图,在进行原理分析的时候,可以结合下图中的动力转向图进行分析。

电子动力转向系统的研究与设计

摘要 电动助力转向系统(Electric Power Steering System,简称EPS),是汽车工程领域的热门课题之一。本文在研究了电动助力转向系统工作原理的基础上,设计开发了EPS的电子控制单元ECU (Electronic Control Unit)的硬件电路和相应的控制软件框图。 本文详细分析了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电子控制单元的功能,研究开发了以89c51单片机为微处理器的电子控制单元。控制单元具有实时数据信号采集和系统控制功能,根据采集的数据信号,确定电动机输出的目标电流,利用PWM脉宽调制技术,通过H桥式电路控制电动机的输出电流和转动方向,实现助力转向功能。 在研制了实验用ECU装置后,开发了相应的控制软件。控制软件分为控制策略的实现和数据信号采集与分析两部分。整个软件系统采用了模块化的设计思想。在数据信号采集与控制部分,设计了系统主程序、A/D采集程序、车速信号采集程序和PWM控制程序。 本文所设计的EPS电子控制单元性能稳定,结构合理,与整车匹配性能好,可保证EPS实现良好的转向助力效果。 关键词 电动助力转向电子控制单元单片机控制策略

Abstract Electric Power Steering System (EPS) is one of the focuses research in automotive engineering.This paper is based on the principles of EPS to study the operation, designed and developed the Electronic Control Unit (ECU) and the soft ware diagram of the ECU. The thesis Considers the functions of the electronic control unit of EPS, studied and developed the hardware that adopted 89c51as its microprocessor. The control unit was able to realize real-time data/signal acquisition and system control. The target current of motor output could be determined by the obtained data; and utilizing the Pulse-Width Modulation (PWM) technology, power could be provided to the steering system by controlling the output current and rotation direction through H-bridge circuit. The software program, which was divided into the realization of control strategy and the acquisition&control of data/signal, was developed in modular after thedesign of experimental ECU was completed. And the main program, A/D acquisition program, speed signal acquisition program and PWM control program are developed in the second part. The result showed that the electronic control unitdesigned was with stable performance, appropriate structure and excellent matchingcondition, and the excellent power steering effect could be ensured by EPS. Key words: Electric Power Steering System (EPS) Electronic Control Unit Single-Chip Microprocessor Control Strategy

电动助力转向系统阻尼特性分析及测试方法

第37卷第5期 2015-05(上 【99】 电动助力转向系统阻尼特性分析及测试方法 The analysis and test method of damping characteristics for electric power steering system李绍松 1,2, 牛加飞 2, 于志新 2, 李连京 2, 钟博浩 2 LI Shao-song1,2, NIU Jia-fei2, YU Zhi-xin2, LI Lian-jing2, ZHONG Bo-hao2 (1. 长春工业大学汽车工程研究院 , 长春 130012; 2. 长春工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 , 长春 130012 摘要:电动助力转向(Electric Power Steering,EPS在提供转向助力、减轻驾驶员操纵负担的同时,也能够提高汽车转向性能和驾驶舒适性,进而提高汽车的主动安全性。建立EPS系统仿真验证平台,分析阻尼补偿控制对汽车转向性能影响,结果表明阻尼补偿控制通过设定阻尼补偿控制系数,可改善EPS动态响应及回正性能。提出EPS系统阻尼特性测试方法,准确获得转向系统阻尼系数,为EPS阻尼补偿控制系数的设定提供参数依据。 关键词:电动助力转向;阻尼特性;阻尼补偿系数中图分类号:U461.6 文献标识 码 :A 文章编号:1009-0134(201505(上-0099-03Doi:10.3969/j.issn.1009- 0134.2015.05(上.28 收稿日期:2014-12-03 作者简介:李绍松 (1986 -, 男 , 讲师 , 博士 , 研究方向为汽车动力学仿真与控制。

四轮转向汽车的转向特性及控制技术-Read

四轮转向汽车的转向特性及控制技术 东南大学机械工程系汪东明 摘要:本文分析比较了四轮转向汽车的转向特点,概述了电控四轮转向汽车的结构原理,介绍了四轮转向系统的控制策略,指出了四轮转向系统控制技术所面临的困难,并展望其发展趋势。 关键词:四轮转向;转向特点;工作原理;控制;发展。 1、引言 随着现代道路交通系统和现代汽车技术的发展,人们对汽车的转向操纵性能和行驶稳定性的要求日益提高。作为改善汽车操纵性能最有效的一种主动底盘控制技术——四轮转向技术,于二十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在汽车上得到应用,并伴随着现代汽车工业的发展而不断发展。汽车的四轮转向(Four-wheel Steering ——4WS)是指汽车在转向时,后轮可相对于车身主动转向,使汽车的四个车轮都能起转向作用。以改善汽车的转向机动性、操纵稳定性和行驶安全性。 2、四轮转向汽车的转向特性 2·14WS汽车与2WS汽车转向过程分析 普通两轮转向汽车(2WS汽车)的前轮既可绕自身的轮轴自转又可绕主销相对于车身偏转,而后轮只能自转而不偏转。当驾驶员转动方向盘后,前轮转向,改变了行驶方向,地面对前轮胎产生一个横向力,通过前轮作用于车身,使车身横摆,产生离心力,使后轮产生侧偏,改变前进方向,参与汽车的转向运动。而4WS汽车的后轮与前轮一样,既可自转也能偏转。当驾驶员转动方向盘后,前、后轮几乎同时转向,使汽车改变前进方向,实现转向运动。 2WS汽车在转向时,前轮作主动转向,后轮只是作被动转向。显然,2WS汽车在转向过程中,从方向盘转动到后轮参与转向运动之间存在一定的滞后时间。2WS汽车的这种相位滞后特性使汽车转向的随动性变差,并使汽车的转向半径增大。另外,2WS汽车在高速行驶时,相对于一定的方向盘转角增量、车身的横摆角速度和横向加速度的增量增大,使汽车在高速行驶时的操纵性和稳定性变差。而4WS汽车在转向时,前、后轮都作主动转向,在转向过程中,灵敏度高,响应快,有效地克服了上述缺点。 2·24WS汽车的转向方式 根据理论分析研究和大量路试表明,四轮转向能够提高汽车转向的的机动灵活性和高速行驶时的操纵稳定性,现代4WS汽车就是根据这一指导思想研制的。一般来说,4WS汽车在转向过程中,根据不同的行驶条件,前、后轮转向角之间应遵循一定的规律。目前,典型4WS汽车前、后轮的偏转规律一般是这样的: (1)逆相位转向 如图1(a)所示,在低速行驶或者方向盘转角较大时,前、后轮实现逆相位转向,即后轮的偏转方向与前轮的偏转方向相反,且偏转角度随方向盘转角增大而在一定范围内增大(后轮最大转向角一般为5°左右)。这种转向方式可改善汽车低速时的操纵轻便性,减小汽车的转弯半径,提高汽车的机动灵活性。便于汽车掉头转弯、避障行驶、进出车库和停车场。对轿车而言,若后轮逆相位转向5°,则可减少最小转向半径约0.5m。 (2)同相位转向 如图1(b)所示,在中、高速行驶或方向盘转角较小时,前、后轮实现同相位转向,即后轮的偏转方向与前轮的偏转方向相同(后轮最大转角一般为1°左右)。使汽车车身的横摆角速度大大减小,可减小汽车车身发生动态侧偏的倾向,保证汽车在高速超车、进出高速公路、高架引桥及立交桥时,处于不足转向状态。 现在,有许多4WS汽车把改善汽车操纵性能的重点放在提高汽车高速行驶的操纵稳定性上,而不过分要求汽车在低速行驶的转向机动灵活性。其工作特点是低速时汽车只采用前轮转向,只在汽车行驶速度达到一定数值后(如50Km/h),后轮才参与转向,进行同相位四轮转向。

汽车电动助力转向控制系统控制器设计说明

第一章绪论 电动助力转向系统(Electric Power Steering,缩写EPS)是一种直接依靠电机提供辅助扭矩的动力转向系统,EPS主要由扭矩传感器、车速传感器、电动机、减速机构和电子控制单元(ECU)等组成。它是近代各种先进汽车上所必备的系统之一。 1.1电动助力转向的发展 从最初的机械式转向系统(Manual Steering,简称MS)发展为液压助力转向系统(Hydraulic Power Steering,简称HPS),然后又出现了电控液压助力转向系统(Electro Hydraulic Power Steering,简称EHPS)和电动助力转向系统(Electric Power Steering,简称EPS)。 装配机械式转向系统的汽车,在泊车和低速行驶时驾驶员的转向操纵负担过于沉重,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美国GM公司在20世纪50年代率先在轿车上采用了液压助力转向系统。但是,液压助力转向系统无法兼顾车辆低速时的转向轻便性和高速时的转向稳定性,因此在1983年日本Koyo公司推出了具备车速感应功能的电控液压助力转向系统。这种新型的转向系统可以随着车速的升高提供逐渐减小的转向助力,但是结构复杂、造价较高,而且无法克服液压系统自身所具有的许多缺点,是一种介于液压助力转向和电动助力转向之间的过渡产品。到了1988年,日本Suzuki公司首先在小型轿车Cervo上配备了Koyo公司研发的转向柱助力式电动助力转向系统;1990年,日本Honda公司也在运动型轿车NSX上采用了自主研发的齿条助力式电动助力转向系统,从此揭开了电动助力转向在汽车上应用的历史。

1.2 电动助力转向的分类: 机械液压助力 机械液压助力是我们最常见的一种助力方式,它诞生于1902年,由英国人Frederick W. Lanchester发明,而最早的商品化应用则推迟到了半个世纪之后,1951年克莱斯勒把成熟的液压转向助力系统应用在了Imperial车系上。由于技术成熟可靠,而且成本低廉,得以被广泛普及。 机械液压助力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有液压泵、油管、压力流体控制阀、V型传动皮带、储油罐等等。这种助力方式是将一部分发动机动力输出转化成液压泵压力,对转向系统施加辅助作用力,从而使轮胎转向。电子液压助力 由于机械液压助力需要大幅消耗发动机动力,所以人们在机械液压助力的基础上进行改进,开发出了更节省能耗的电子液压助力转向系统。这套系统的转向油泵不再由发动机直接驱动,而是由电动机来驱动,并且在之前的基础上加装了电控系统,使得转向辅助力的大小不光与转向角度有关,还与车速相关。机械结构上增加了液压反应装置和液流分配阀,新增的电控系统包括车速传感器、电磁阀、转向ECU等。电动助力 EPS就是英文Electric Power Steering的缩写,即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电动助力转向系统是汽车转向系统的发展方向。该系统由电动助力机直接提供转向助力,省去了液压动力转向系统所必需的动力转向油泵、软管、液压油、传送带和装于发动机上的皮带轮,既节省能量,又

电子液压助力转向系统

电子液压助力转向系统 中文名 电子液压助力转向系统 外文名 Electric Power Steering 主要构件 储油罐、助力转向控制单元等 原理 电子控制单元根据车辆 缩写 EPS 目的 低速时驾驶轻便,高速时稳定可靠 目录 1基本介绍 2主要构件 3工作原理 4优点缺点 1基本介绍 EPS电动转向 电动转向(Electric Power Steering)

电子液压助力转向系统 电动转向是用电动机直接提供助力,助力大小由电控单元(ECU)控制的动力转向系统。扭矩传感器与转向轴连接在一起,当转向轴转动时,传感器工作,将信号传给ECU,ECU,根据车速决定电动机的助力效果,以保证汽车在低速时驾驶轻便,高速时稳定可靠。 2主要构件 储油罐、助力转向控制单元、电动泵、转向机、助力转向传感器等,其中助力转向控制单元和电动泵是一个整体结构。 3工作原理 电子液压转向助力系统克服了传统的液压转向助力系统的缺点。它所采用的液压泵不再靠发动机皮带直接驱动,而是采用一个电动泵,它所有的工作的状态都是由电子控制单元根据车辆的行驶速度、转向角度等信号计算出的最理想状态。 电子液压助力转向系统 简单地说,在低速大转向时,电子控制单元驱动电子液压泵以高速运转输出较大功率,使驾驶员打方向省力;汽车在高速行驶时,液压控制单元驱动电子液压泵以较低的速度运转,在不至于影响高速打转向的需要同时,节省一部分发动机功率。是使用较为普遍的助力转向系统。 4优点缺点

现代轿车马力大、速度快,为了操纵的轻便和灵敏,中高档次的轿车转向器都加装了转向动力装置,又称为液压动力转向器。它具有工作无噪声,灵触度高体积小,能够吸收来自不平路面的冲击力,在现代轿车上得到十分广泛的应用。 液压动力转向器的主要部件包括油泵、液压分配阀和助力器。液压分配阀与油泵组合一体,助力器与转向器装在一起,中间用油路连接。发动机通过皮带带动油泵,把油压输出到助力器。助力器壳体内是一个活塞,活塞连接着转向器的齿轮,活塞两端是腔室。 当轿车直线行驶时,活塞两端压力相等,静止不动,油泵空转;当轿车转弯时,液压分配阀将油液通过变化了的通道进入了助力器的一侧,使活塞两端产生压力差,迫使活塞移动到另一侧,带动齿轮转动,“助一臂之力”。这样转动方向盘的操纵力不是直接迫使车轮转向的唯一作用力了,可由助力器辅动车轮转向,减轻了驾驶者的劳动强度,减少了方向盘的转数,特别是减少了停车转向时的操纵力。 现在已经出现了电子控制速度传感型的轿车动力转向器,它除了满足减少操纵力,提高灵触度外,还可以根据车速与行驶条件的不同而产生与之相适应的转向力。在停车时能提供足够的助力,随着车速的逐渐增加助力又可以逐渐减少,当高速行驶时则无助力但保持良好的路感。这种电子式的动力转向机构附有微处理机和电子转速表,电子转速表发出脉冲讯号,微处理机发出相应的指令控制动力转向机构。 轿车动力转向装置是50年代在美国大型轿车上出现的事物,现在已经普及开来了。它的好处正如德国奔驰汽车制造公司所描述的那样:“发动机发动后,您就得到动力转向辅助,尤其在泊车及左右移动车辆时,动力转向装置会令您能非常轻松地控制方向盘。 电动助力转向器 现在,动力转向系统已成为一些轿车的标准设置,全世界约有一半的轿车采用动力转向。随着汽车电子技术的发展,目前一些轿车已经使用电动助力转向器,使汽车的经济性、动力性和机动性都有所提高。 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英文缩写叫“EPS”(Electrical Power Steering),它利用电动机产生的动力协助驾车者进行转向。此类系统一般由扭矩传感器、电控单元(ECU)、电机、、机械转向器所组成。 汽车转向时,转矩传感器检测到转向盘的力矩和转动方向,将这些信号输送到电控单元,电控单元根据转向盘的转动力矩、转动方向和车辆速度等数据向电动机控制器发出信号指令,使电动机输出相应大小及方向的转动力矩以产生助动力。当不转向时,电控单元不向电动机控制器发信号指令,电动机不工作。同时,电控单元根据车辆速度信号,通过电液转换器确定输给转向盘的作用力,减少驾车者在高速行驶时方向盘“飘”的感觉。 由于电动助力转向系统只需电力不用液压,与机械式液压动力转向系统相比较省略了许多元件。没有液压系统所需要的油泵、油管、压力流量控制阀、储油

汽车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电机选择控制系统设计

汽车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电机选择及控制系统设计摘要:电动助力转向系统是对传统机械转向系统的创新,操控性能好,操作轻便,转配迅速,消耗动能少,燃油经济。分析比较了几种常见的电动助力系统结构的优缺点,给出了相应的电机选择原则,并进一步做出了相应的电机控制方案。 关键词:电机;助力;转向系统;功率 中图分类号:tp2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t2012-03(03)-9031 abstract: electric power steering system is on the traditional mechanical steering system innovation, control good performance, convenient operation, zhuanpei rapidly, less kinetic energy consumption, fuel economy. analysis and comparison of several common electric power system and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the structure, the corresponding motor selection principle, and further make the corresponding motor control scheme. keywords: motor; power; steering system; power 1.引言 电动助力转向系统eps(electric power steering)是在传统的机械式转向系统的基础上,利用直流电机作为动力源,电子控制单元根据转向参数和车速等信号控制电机转矩的大小和转动方向。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