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课程标准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课程标准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课程标准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课程标准

徽商职业学院

单片机原理与应用课程标准

一、课程概述

(一)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高职高专计算机应用(嵌入式方向)和自动化类专业学生的一门重要的、面向应用的、实践性和综合性很强的主干专业必修课。

(二)课程任务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单片机原理与应用的基本知识,获得单片机应用系统设计的基本理论与基本技能,掌握单片机应用系统各主要环节的设计、调试方法及开发步骤。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为学生学习后续课程及毕业后从事与单片机应用技术相关工作岗位打下坚实基础。

(三)课程设计思路

本课程采用“教、学、做”一体化安排,与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分开编写大纲的传统方法截然不同,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的融合编写一个统一的教学大纲。

二、课程目标

(一)总体目标:

掌握单片机基本原理,熟悉KEILL软件和PROTEUS软件的使用,熟悉MCS-51的结构与应用设计,掌握基本的程序设计方法,通过应用实例熟悉单片机在综合应用中的用法。

(二)具体目标

1、知识目标

(1)理解和掌握单片机的工作原理和内部结构

(2)掌握汇编语言程序设计的基本方法。

(3)理解人机接口的硬件结构与软件编程原理和设计方法。

(4)掌握单片机系统扩展技术。

(5)掌握单片机A/D、D/A接口技术。

(6)基本掌握MCS-51串行通信技术。

(7)初步掌握MCS-51应用系统的开发技术。

2、能力目标

(1)能运用本课程知识独立设计和制作从简单到复杂的单片机应用系统(软件和硬件)。(2)能运用本课程知识技能维修单片机应用设备和产品。

(3)具备进一步自学拓展相关知识的能力,如自学应用其他型号单片机的能力。

3、素质目标

具备与他人沟通协作的能力与团队精神及养成认真、细致、踏实的工作作风。

三、课程内容标准

单片机技术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课程,其理论与实践技能是从事机电类、计算机类和自动化类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所不可缺少的。本课程的教学在讲清基本原理的基础上,强调实际应用,要做到既重视基本知识的讲解,又注重学生在应用方面的训练。

第一章概述

(一)、理论教学标准

【学习目的要求】

(1)了解单片机的组成和其发展概况、特点以及应用领域,熟悉单片机主要机型。

(2)建立二进制和十六进制的概念,学会进制之间的相互转换方法,熟记0-16之间二进制数、十进制数和十六进制数的对应关系和相互转换。

(3)熟悉二进制数和十六进制数的四则运算和逻辑运算的方法;了解二进制原码、反码和补码的表示方法。

(4)了解BCD码的编码方法、转换关系和加减法运算时的修正方法;了解ASCII码和查表换算的方法。

(5)了解单片机应用系统的开发过程和研发工具(Proteus、keil 软件)。

【教学重点】

单片机开发的一般过程。

【教学难点】

Proteus、keil 软件的使用。

【课程内容要点】

第一节认识单片机

1、单片机的概念及特点应用

2、单片机的发展和系列产品

第二节单片机应用系统的开发过程

1、开发流程

2、开发工具

第三节单片机相关基础知识

1、数制及数制间转换

2、数制的运算

3、常用编码

4、数码管简介

第二章 MCS-51单片机的基本结构

(一)、理论教学标准

【学习目的要求】

(1)掌握单片机内部的逻辑结构及各个部件的功能与特点。即:中央处理器(CPU)、数据存储器、程序存储器、定时/计数器、并行I/O口、串行I/O口、中断控制系统、时钟电路、复位电路、总线。

(2)掌握存储器的组织结构、程序存储器(ROM)、数据存储器(RAM)、内部特殊功能寄存器(SFR)的配置情况、熟悉程序状态寄存器( PSW)各位的含义及变化规律;掌握MCS-51单片机的4个物理空间和3个独立的逻辑空间的概念。

(3)重点掌握内部数据存储器的结构、用途、地址分配和使用特点。

(4)重点掌握程序计数器、累加器A、寄存器B、程序状态寄存器(PSW)和数据指针寄存器(DPTR)。

(5)了解单片机时序的相关概念,单片机最小系统构成和单片机工作过程。

【教学重点】

单片机的引脚功能

单片机的内部结构

单片机的存储组织结构

单片机的最小系统

【教学难点】

单片机的内部结构

单片机的存储组织结构

【课程内容要点】

第一节MCS-51单片机内部组成及引脚功能

1、MCS-51单片机内部结构

2、引脚功能

第二节时钟电路与复位

1、时钟电路

2、复位条件

第三节51系列单片机的存储结构

1、程序存储器ROM

2、数据存储器RAM

3、外部数据存储器

第四节输入/输出端口

第五节单片机最小系统

(二)、课堂实训标准

实训一单片机的输入输出仿真

实训目的:练习Proteus6.7的操作

熟悉LED和数码管的连接方式

掌握4个I/O口的电气特性

时钟和复位电路的绘制

实训内容:P1口的按键信号原样送到P0口,P1.0——P1.3的按键信号,经过软件译码送到P2口,P1.4——P1.7的按键信号,经过软件译码送到P3口。

按照提示,在Proteus6.7上绘制硬件仿真图,暂不编写任何程序

第三章 MCS-51单片机的指令系统

(一)、理论教学标准

【学习目的要求】

(1)熟练掌握所有指令的功能和寻址方式

(2)熟练使用各种指令解决常见问题

【教学重点】

本章主要讲解的是各种指令的格式及功能,需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在多练的过程中熟悉,在思考比较下掌握,最终能熟练使用这些指令解决实际问题才是最终目的,也是本章学习的重点。

【教学难点】

(1)使用不同寻址方式完成数据在不同存储空间中的传送(2)绝对转移以及绝对调用的实现

(3)多字节加法、减法的实现

【课程内容要点】

第一节指令格式及分类

1、指令格式

2、指令分类

3、指令系统符号约定

第二节寻址方式

1、常用的6种寻址方式

2、寻址方式小结

第三节数据传送指令

1、内部RAM和SFR间的一般传送指令

2、数据交换指令

3、累加器A与外部RAM(或外部接口)数据传送指令

4、累加器A与程序存储器传送指令

第四节算术运算指令

1、加、减、乘、除指令

2、加1、减1指令

3、十进制调整指令

第五节逻辑操作指令

1、与、或、非、异或操作指令

2、累加器A的逻辑操作指令

第六节控制转移指令

1、无条件转移指令

2、条件转移指令

3、子程序调用和返回指令

第七节位处理指令

1、位逻辑操作指令和位数据传送指令

2、位状态控制指令、位控制转移指令

(二)、课堂实训标准

实训一控制8位发光二极管

实训目的:继续练习Proteus6.7的操作

进一步巩固熟悉LED的连接方式

掌握P0口的电气特性

学会将. hex程序文件导入单片机

实训内容:设计一个单片机控制系统,控制P0口的8个LED一齐闪烁。可以根据具体实验条件更改。

实训二模拟霓虹灯

实训目的:熟悉和验证单片机并行接口控制外部设备的功能

了解硬件实验设备的使用方法

了解单片机实际开发过程

练习动手操作实际电路

在相同的硬件电路上体验不同程序的作用

实训内容:设计一个单片机控制系统,控制P0口的8个LED轮流点亮。可以根据具体实验条件更改。

第四章汇编语言程序设计

(一)、理论教学标准

【学习目的要求】

(1)掌握MCS-51汇编语言程序设计的基本思想

(2)掌握汇编语言常用伪指令的功能、格式以及使用方法

(3)掌握简单程序、循环、子程序、查表、散装等结构程序的设计方法

(4)掌握常用子程序的功能和调用规则

【教学重点】

本章的重点是汇编语言源程序的设计步骤、方法和技巧,并能用这些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1)循环程序设计

(2)查表程序

(3)散转程序设计

【课程内容要点】

第一节概述

1、程序设计语言简介

2、汇编语言源程序的设计步骤

第二节汇编语言伪指令

第三节简单程序设计

1、顺序程序设计

2、分支程序设计

第四节循环程序设计

1、循环结构

2、单重循环程序设计

3、多重循环程序设计

第五节子程序设计

1、子程序的说明

2、应用举例

(二)、课堂实训标准

实训一拉幕灯设计

实训目的:继续练习Proteus6.7的操作

熟悉Keil软件的使用

学会调用子程序

熟悉设计程序的一般流程

实训内容:使8个发光二极管顺序点亮并保持,然后按相反顺序变化,形如舞台拉幕效果。

实训二延迟程序的编写和调试

实训目的:熟悉和验证单片机并行接口控制外部设备的功能

了解硬件实验设备的使用方法

了解单片机实际开发过程

练习动手操作实际电路

在相同的硬件电路上体验不同程序的作用

实训内容:设计一个单片机控制系统,控制P0口的8个LED轮流点亮。可以根据具

体实验条件更改。

第五章中断系统

(一)、理论教学标准

【学习目的要求】

(1)掌握有关中断、中断源、中断优先级等概念;理解中断系统结构,了解中断响应过程、中断优先级排列。

(2)掌握五个中断源的中断请求标志、中断允许控制寄存器IE、中断优先级寄存器IP 各位的含义及设置。

(3)掌握外部中断的两种触发方式及中断服务程序编程方法。

【教学重点】

本章的重点是理解中断响应过程,MCS-51单片机的五个中断源和IE、IP设置,掌握中断程序设计方法。

【教学难点】

(1)中断响应的过程

(2)主程序的中断初始化

(3)相关中断服务程序

【课程内容要点】

第一节概述

1、中断概念

2、中断处理过程

第二节MCS-51系列单片机的中断系统

1、中断源和中断标志

2、中断控制

3、中断响应

第三节中断程序设计方法

1、主程序的中断初始化

2、中断服务程序

第四节MCS-51系列单片机外部中断的应用举例

(二)、课堂实训标准

实训一按钮控制灯移位

实训目的:熟练掌握在Proteus环境下的原理图绘制

掌握中断方式下程序的编制方法

掌握中断返回的使用

掌握Proteus 仿真调试方法

实训内容:按钮与外部中断0相连,P0口接8只发光二级管,每按一次按钮,按顺序循环移动点亮一位发光二极管。

实训二控制数码管

实训目的:继续巩固中断知识

熟悉数码管和显示编程,培养动手能力

实训内容:P2口接数码管,主程序控制P2口的输出电平,七段数码管和LED随电平变化。开始是主程序控制数码管与LED全亮,延时后又全灭,如此循环不止。按钮接外部中断0,若有中断产生,数码管七段笔画A、B、C、D、E、F依次反复逐个点亮,三轮后又返回到主程序。

第六章 MCS-51定时器/计数器

(一)、理论教学标准

【学习目的要求】

(1)掌握定时器/计数器的概念。

(2)掌握定时器/计数器的构成和工作原理。

(3)掌握定时器/计数器的四种工作方式以及初始化步骤。

【教学重点】

本章的重点是:一、定时方式寄存器TMOD和定时控制寄存器TCON的设置;二、定时器/计数器的中断及查询编程方式;三、定时器/计数器的前三种工作方式。

【教学难点】

(1)定时器/计数器初始化计数初值的计算

(2)定时器/计数器工作方式的选用

(3)定时器/计数器初始化编程

【课程内容要点】

第一节定时器/计数器的计数与定时

第二节定时器/计数器的控制

1、定时方式寄存器TMOD

2、定时控制寄存器TCON

3、定时器/计数器工作原理

第三节定时器/计数器的编程

1、中断方式

2、查询方式

第四节定时器/计数器的工作方式

1、四种工作方式

2、定时器/计数器的综合应用举例

(二)、课堂实训标准

实训一定时器/计数器的应用

实训目的:掌握定时器/计数器的计数初值计算

掌握定时器/计数器的初始化编程

熟悉定时器/计数器的使用

实训内容:利用外部中断和T1,按钮每按一次计一次数,实现0-9计数循环显示。

实训二定时器串联应用

实训目的:灵活使用单片机定时器

利用定时器串联实现长时间延时

实训内容:实现发光二极管闪烁(发光2s,熄灭2s)。P0口外接8个发光二极管,引脚P1.0与P3.5相连,设f osc =6MHZ,T0与T1串联使用(T0方式1定时,T1方式2计数)。

第七章串行接口

(一)、理论教学标准

【学习目的要求】

(1)了解串行接口及其先关的概念。

(2)了解串行接口的工作原理和SBUF的含义及作用。

(3)了解SCON中每一位含义及SMOD位的作用,并能正确使用,理解串行口的4种工作方式。

(4)掌握在中断方式或查询方式工作时的串行口初始化编程。

【教学重点】

本章的重点是:一、串行口4种工作方式的特点;二、4种工作工作方式的波特率。工

作方式0、方式2的波特率固定,工作方式1、方式3的波特率可由定时器T1的溢出率确定。定时器T1通常工作于方式2,定时器初值可根据发送/接收的波特率查表或按公式计算出。

【教学难点】

(1)串行口控制寄存器SCON的设置

(2)串行口的4种工作方式

【课程内容要点】

第一节串行通信的基本概念

1、数据通信的概念

2、串行通信中数据的传输方式

3、串行通信的两种基本通信方式

4、串行通信的传送速率

5、串行通信中的校验

第二节单片机串行接口及控制寄存器

1、串行口结构

2、串行接口控制

第三节单片机串行接口的工作方式

第四节串行口扩展并行I/O口

(二)、课堂实训标准

实训串行口扩展并行I/O口

实训目的:学习串行口的初始化编程

学习51兼容单片机串行口的同步移位寄存器方式的应用

学习用串行口扩展显示器的方法及编程

实训内容:利用串行口工作方式0扩展8位并行输出口,驱动共阴极LED数码管显示1-8。

第八章单片机系统扩展

(一)、理论教学标准

【学习目的要求】

(1)深刻领会三总线结构及实现;掌握两种片选方法

(2)能够根据要求的芯片的地址范围设计扩展逻辑电路

【教学重点】

本章的重点是:一、三总线结构的形成及扩展方法;二、利用三总线扩展程序/数据存储器;三、简单I/O接口的扩展

【教学难点】

(1)串行口控制寄存器SCON的设置

(2)串行口的4种工作方式

【课程内容要点】

第一节串行通信的基本概念

1、数据通信的概念

2、串行通信中数据的传输方式

3、串行通信的两种基本通信方式

4、串行通信的传送速率

5、串行通信中的校验

第二节单片机串行接口及控制寄存器

1、串行口结构

2、串行接口控制

第三节单片机串行接口的工作方式

第四节串行口扩展并行I/O口

(二)、课堂实训标准

实训串行口扩展并行I/O口

实训目的:学习串行口的初始化编程

学习51兼容单片机串行口的同步移位寄存器方式的应用

学习用串行口扩展显示器的方法及编程

实训内容:利用串行口工作方式0扩展8位并行输出口,驱动共阴极LED数码管显示1-8。

第九章人机接口技术

(一)、理论教学标准

【学习目的要求】

(1)独立式键盘及其编程

(2)单个LED的驱动

(3)LED数码管的驱动和编程

【教学重点】

本章的重点是:一、CPU对键盘扫描的方式和扫描的过程;二、LED的显示与驱动;

三、常见的LCD显示模块FM1602介绍。

【教学难点】

(1)矩阵式键盘扫描处理过程。

(2)lED数码管的动态扫描显示方式。

【课程内容要点】

第一节键盘接口

1、按键与去抖动

2、键盘接口

3、键盘输入程序设计

第二节LED显示接口

1、LED显示与驱动

2、LED数码管的静态及动态显示方式

第三节LCD显示

1、LCD液晶显示器简介

2、常见LCD显示模块FM1602介绍

四、课程设计要求

1、书写要求及成绩评定

目录

第一节引言(小三,黑体) (1)

XXXXXXX(四号,楷体) (1)

XXXXXXXXX……………………………………………………

正文部分

章节主标题:(三号,黑体,居中)

例:第一章:XXXXXXX

一级标题:(小三,楷体加粗,左对齐)

例:1.1 XXXXXXX

二级标题:(小三,楷体加粗,左对齐)

例:1.1.1 XXXXXXX

正文:(四号,楷体)

页眉部分,请根据具体的设计题目进行修改

页码部分,封面和目录不编入。

2、成绩评定:

每组由组长准备时间为10分钟的设计陈述,并制作相应的PPT进行演示讲解,PPT张数不超过20张。

根据上交的设计作业和组长陈述进行综合评定,成绩分为四档,即:

优秀:90分——99分

良好:80分——89分

及格:60分——79分

不及格:60分以下

五、学时分配

表1:《单片机原理及应用》学时分配表

表2:《单片机原理及应用》教学设计内容与时间安排表

六、实施建议

(一)教学建议

建议:课程开设在第4学期,之前开设《微型计算机原理》和《C语言程序设计》两门课。在授课内容中,将汇编语言编程部分更新为C51编程设计。

(二)评价建议

建议:增大教学实践比重,侧重平时的实验最终的课程设计,两项约占成绩比重为50%。

最新单片机原理及应用习题

单片机原理及接口技术于2018年4月15日城建学院(仅供参考,不保证全部正 1 确) 2 一、选择题 3 1、8051单片机的( D )口的引脚,还具有外中断、串行通信等第二功能。 4 A.P0 B.P1 C.P2 D.P3 5 2、单片机应用程序一般存放在( B )。 6 A.RAM B.ROM C.寄存 7 器 D.CPU 8 3、下列指令中不影响标志位CY的指令有(D)。 9 A.ADD A, 10 20H B.CLR C C.RRC A D.INC A 11 (加1指令) 12 4、CPU主要的组成部分为(A)。 13 A.运算器、控制器 B.加法器、寄存器 C.运算器、寄存 14 器 D.运算器、指令译码器 15 5、8051复位后,PC与SP的值为(B)。 16 A.0000H,00H B.0000H,07H C.0003H,07H D.0800H,00H 17 6、当需要从MCS-51单片机程序存储器取数据时,采用的指令为(B)。 18 A.MOV A, @R1 B. MOVC A, @A + DPTR C.MOVX 19 A, @ R0 D.MOVX A, @ DPTR 20 7、8051单片机中既可位寻址又可字节寻址的单元是(A)。 21 A.20H B.30H C.00H D.70H 22 23 8、下列哪条指令是正确的(D)。 24 A.PUSH R2 B.ADD R0,A C.MOVX A @DPTR D.MOV @R0,A 25

9、MCS-51单片机复位操作的主要功能是把PC初始化为( C )。 26 A.0100H B.2080H C.0000H D.8000H 27 10、寻址空间为程序存储器所用的指令是( A )。 28 A. MOVX B.MOV C.MOVC D.ADDC 29 11、执行中断返回指令,从堆栈弹出地址送给(C)。 30 A. A B. CY C. PC D. DPTR 31 12、存储器的地址范围是0000H~0FFFH,它的容量为(D)。 32 A.1KB B.2KB C.3KB D.4KB 33 13、MOVX A , @R0指令中,源操作数采用( D)寻址方式,指令作用在()区间。 34 A.寄存器,外部数据存储器 B.直接,程序存储器 35 C.寄存器间接,内部数据存储器 D.寄存器间接,外部数据存储器 36 14、A7H和5BH两个立即数相加后,和为(C),(CY)是()。 37 A.1CH,0 B.C1H,0 C.02H,1 D.C1H,1 38 15、若(A)=86H,(PSW)=80H,则执行RRC A指令后( A)。 39 A.C3H B.B3H C.0DH D.56H 40 16、如果(P0)=65H ,则当下列指令执行后(P0)=( C )。 41 CPL P0.2 第二位取反 42 SETB C CY置1 43 MOV P0.4 ,C 第四位等于1 44 A.61H B.75H C. 71H D. 17H 45 17、( D )指令是MCS-51指令系统中执行时间最长且长达4 us的。 46 A.比较转移 B.循环转移 C.增减量 D.乘除法 47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总结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 第一章绪论 1.什么叫单片机?其主要特点有哪些? 在一片集成电路芯片上集成微处理器、存储器、I/O接口电路,从而构成了单芯片微型计算机,即单片机。 特点:控制性能和可靠性高、体积小、价格低、易于产品化、具有良好的性价比。 第二章80C51的结构和原理 1.80C51的基本结构 a.CPU系统 ●8位CPU,含布尔处理器; ●时钟电路; ●总线控制逻辑。 b.存储器系统 ●4K字节的程序存储器 (ROM/EPROM/FLASH,可外扩 至64KB); ●128字节的数据存储器(RAM,可 外扩至64KB); ●特殊功能寄存器SFR。 c.I/O口和其他功能单元 ●4个并行I/O口; ●2个16位定时/计数器; ●1个全双工异步串行口; ●中断系统(5个中断源,2个优先 级) 2.80C51的应用模式 a.总线型单片机应用模式 ◆总线型应用的“三总线”模式; ◆非总线型应用的“多I/O”模式 3.80C51单片机的封装和引脚 a.总线型DIP40引脚封装 ●RST/V PO:复位信号输入引脚/备用 电源输入引脚; ●ALE/PROG:地址锁存允许信号 输出引脚/编程脉冲输入引脚;●EA/V PP:内外存储器选择引脚/片 内EPROM编程电压输入引脚;●PSEN:外部程序存储器选通信号 输出引脚 b.非总线型DIP20封装的引脚 ●RST:复位信号输入引脚 4.80C51的片内存储器 增强型单片机片内数据存储器为256 字节,地址范围是00H~FFH。低128字节的配情况与基本型单片机相同。高128字节一般为RAM,仅能采用寄存器间接寻址方式询问。注意:与该地址范围重叠的特殊功能寄存器SFR 空间采用直接寻址方式询问。 5.80C51的时钟信号 晶振周期为最小的时序单位。一个时钟周期包含2个晶振周期。晶振信号12分频后形成机器周期。即一个机器周期包含12个晶振周期或6个时钟周期。 6.80C51单片机的复位 定义:复位是使单片机或系统中的其他部件处于某种确定的初始状态。 a.复位电路 两种形式:一种是上电复位;另一种是上电与按键均有效的复位。 b.单片机复位后的状态 单片机的复位操作使单片机进入初始化状态。初始化后,程序计数器 PC=0000H,所以程序从0000H地址单元开始执行。 特殊功能寄存器复位后的状态是确定的。P0~P3为FFH,SP为07H,SBUF 不定,IP、IE和PCON的有效位为0,其余的特殊功能寄存器的状态为00H.相应的意义为: ●P0~P3=FFH,相当于各口锁存器已 写入1,此时不但可用于输出,也 可以用于输入; ●SP=07H,堆栈指针指向片内RAM

最新-单片机原理及应用期末考试必考知识点重点总结 精品

单片机概述 单片机是微单片微型计算机的简称,微型计算机的一种。 它把中央处理器(CPU),随机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定时器\计数器以及I\O 接口,串并通信等接口电路的功能集成与一块电路芯片的微型计算机。 字长:在计算机中有一组二进制编码表示一个信息,这组编码称为计算机的字,组成字的位数称为“字长”,字长标志着精度,MCS-51是8位的微型计算机。 89c51 是8位(字长)单片机(51系列为8位) 单片机硬件系统仍然依照体系结构:包括CPU(进行运算、控制)、RAM(数据存储器)、ROM(程序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内部总线等。 由于一块尺寸有限的电路芯片实现多种功能,所以制作上要求单片机的高性能,结构简单,工作可靠稳定。 单片机软件系统包括监控程序,中断、控制、初始化等用户程序。 一般编程语言有汇编语言和C语言,都是通过编译以后得到机器语言(二进制代码)。 1.1单片机的半导体工艺 一种是HMOS工艺,高密度短沟道MOS工艺具有高速度、高密度的特点; 另一种是CHMOS工艺,互补金属氧化物的HMOS工艺,它兼有HMOS工艺的特点还具有CMOS的低功耗的特点。例如:8181的功耗是630mW,80C51的功耗只有110mW左右。1.2开发步5骤: 1.设计单片机系统的电路 2.利用软件开发工具(如:Keil c51)编辑程序,通过编译得到.hex的机器语言。 3.利用单片机仿真系统(例如:Protus)对单片机最小系统以及设计的外围电路,进行模拟的硬软件联合调试。 4.借助单片机开发工具软件(如:STC_ISP下载软件)读写设备将仿真中调试好的.hex程序拷到单片机的程序存储器里面。 5.根据设计实物搭建单片机系统。 2.1MCS-51单片机的组成:(有两个定时器) CPU(进行运算、控制)、RAM(数据存储器)、ROM(程序存储器)、I/O口(串口、并口)、内部总线和中断系统等。 工作过程框图如下:

51单片机原理及应用期末考试试题汇总7

一、选择题 从下列各题4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或二个正确答案 并将其代号写在题干后面的括号内。 1、8051基本型单片机内部程序存储器容量为 C 。 A、16KB B、8KB C、4KB D、128B 2、8051基本型单片机内部RAM容量为D。 A、16KB B、8KB C、4KB D、128B 3、当优先级的设置相同时 若以下几个中断同时发生 A 中断优先响应。 A、外部中断0 B、T1 C、串口 D、T0 4、在80C51单片机应用系统中 可以作为时钟输出的是 C 引脚。 A、EA B、RST C、ALE D、PSEN 5、当CPU响应外部中断1 的中断请求后 将自动转向 B 。 A、0003H B、0013H C、000BH D、001BH 6、为了能够使MCS-51单片机在正常工作中及时服务于多个外设 以下传送方式最适用的是 D 。 A、异步 查询 传送 B、同步 无条件 传送 C、DMA传送 D、中断传送 7、已知1只共阴极LED显示器 其中a笔段为字形代码的最低位 若需显示数字1 它的字形代码应为(A )。A、06H B、0F9H C、30H D、0CFH 8、已知1只共阳极LED显示器 其中a笔段为字形代码的最低位 若需显示小数点“.” 它的字形码应为(A)。A、7FH B、0F9H C、30H D、80H 9、已知1只共阴极LED显示器 其中a笔段为字形代码的最低位 若需显示小数点“.”共阳极 它的字形码应为(A )。A、80H B、0F9H C、30H D、7FH 10、下列数据字定义的数表中 (C、D)是错误的。 A、DW “AA” B、DW “A” C、DW “OABC” D、DW 1ABC2H 11、若P1口接有一个4×4的行列键盘 则P1口一定有 C、D 。 A、8位输入口 B、8位输出口 C、4位输入口 D、4位输出口 12、以下指令中能够产生WR信号的是 B、D 。 A、MOV @R0,A B、MOVX @R0,A C、MOVX A @DPTR D、MOVX @DPTR,A 13、8031单片机的定时器T1用作定时方式时是 A、B 。 A、以内部时钟频率为定时基准 12个时钟周期加1 B、以内部时钟频率为定时基准 1个机器周期加1 C、以外部脉冲为定时基准 12个脉冲加1 D、以外部脉冲为定时基准 每个脉冲加1 14、DAC0832在单片机系统中是一种 B、D 器件。 A、输入 B、输出 C、将数字量转换成模拟量 D、将模拟量转换成数字量 15、家用电器中使用的单片机应属于计算机的 B 。 A、辅助设计应用B.测量、控制应用C.数值计算应用 D.数据处理应用 16、对程序存储器的读操作 只能使用 D 。 A MOV指令 B. PUSH指令 C. MOVX指令 D. MOVC指令 17、若82C55的PC口接有一个4×4的行列键盘 则PC口一定有 C、D 。 A、8位输入口 B、8位输出口 C、4位输入口 D、4位输出口 1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B 。 A、立即数寻址方式是操作数本身就在指令中 而不是它的地址在指令中。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89c51期末复习资料

单片机期末复习资料 实验3 数码管显示设计 1*功能描述:本程序集中体现数码管的静态显示,完成数码管由0到F 的静态显示 ************************************************************/ #include//包含头文件 #define uchar unsigned char #define uint unsigned int //宏定义 sbit dula=P1^4; //端口定义 uchar num,y; uint x; //定义变量 uchar code table[]={ 0xfc,0x60,0xda,0xf2,0x66,0xb6, 0xbe,0xe0,0xfe,0xf6,0xee,0x3e, 0x9c,0x7a,0x9e,0x8e};//0到F的数码管管码 /********************主函数**********************/ void main() { while(1)//进入大循环 { for(num=0;num<16;num++) //判断是否到F { dula=1;//开启锁存器 P0=table[num];//送数码管管码 dula=0;//关闭锁存器 for(x=2000;x>0;x--) for(y=220;y>0;y--);//延时 } } } 2 *功能描述:本程序集中体现数码管的动态扫描显示2009,通过改变数组的值可完成对任意四个数的显示 ************************************************************/ #include #include //包含头文件 #define uchar unsigned char #define uint unsigned int //宏定义 sbit Dula=P1^4; //端口定义 uchar code table[]={ 0xfc,0x60,0xda,0xf2, 0x66,0xb6,0xbe,0xe0, 0xfe,0xf6}; //0到F对应的数码管显示代码 uchar x,i,temp;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答案)

1:单片机8031的XTAL1和XTAL2引脚是()引脚。 1.外接定时器 2.外接串行口 3.外接中断 4.外接晶振 2:LU表示()。 1.累加器 2.程序状态字寄存器 3.计数器 4.算术逻辑部件 3:单片机上电复位后,PC的内容和SP的内容为()。 1.0000H,00H 2.0000H,07H 3.0003H,07H 4.0800H,08H 4:8031单片机的定时器T1用作定时方式时是()。 1.由内部时钟频率定时,一个时钟周期加1 2.由内部时钟频率定时,一个机器周期加1 3.由外部时钟频率定时,一个时钟周期加1 4.由外部时钟频率定时,一个机器周期加1 5:INTEL8031的P0口,当使用外部存贮存器时它是一个()。 1.传输高8位地址口 2.传输低8位地址口 3.传输高8位数据口 4.传输低8位地址/数据口 6:当需要从MCS-51单片机程序存储器取数据时,采用的指令为() 1.MOV A, @R1 2.MOVC A, @A + DPTR 3.MOVX A, @ R0 4.MOVX A, @ DPTR 7:若PSW的RS1/RS0=10则单片机工作寄存器工作在()。 1.0区 2.1区

3.2区 4.3区 8:假定设置堆栈指针SP的值为37H,在进行子程序调用时把断点地址进栈保护后,SP的值为()。 1.6H 2.37H 3.38H 4.39H 9:单片机上电复位后,堆栈区的最大允许范围是个单元。 1.64 2.120 3.128 4.256 10:在MCS-51指令中,下列指令中()是无条件转移指令。 1.LCALL addr16 2.DJNZ direct,rel 3.SJMP rel 4.ACALL addr11 11:INTEL 8031的P0口,当使用外部存贮存器时它是一个()。 1.传输高8位地址口 2.传输低8位地址口 3.传输高8位数据口 4.传输低8位地址/数据口 12:单片机中的程序计数器PC用来()。 1.存放指令 2.存放正在执行的指令地址 3.存放下一条指令地址 4.存放上一条指令地址 13:8051单片机中,输入/输出引脚中用于专门的第二功能的引脚是()。 1.P0 2.P1 3.P2 4.P3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教学大纲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教学大纲 大纲说明 课程代码:3335014 总学时:48学时(讲课40学时,实验8学时) 总学分:3 课程类别:专业模块选修课 适用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电气工程及自动化专业 预修要求:数字电子技术、模拟电子技术、电路、计算机基础、微机原理、汇编语言 一、课程的性质、目的、任务: 性质:是机电一体化专业的专业必修课。是一门面向应用的、具有很强实践性与综合性的课程。 目的:通过学习利于改善学生的知识结构,使其获得利用单片机解决某些工程技术问题所需的知识,为学习后续课程及在今后工作中利用单片机实现电器控制、过程控制、信息处理和管理奠定必要的基础。 任务:通过学习要求学生掌握单片机的工作原理,了解有关单片机的基本知识,掌握该单片机的指令系统及汇编语言设计的基本方法,掌握单片机的基本功能及典型接口技术,获得相关领域内应用单片机的初步能力。 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原理部分以讲授为主;程序设计提倡多读程序、多写、多上机;硬件接口应在掌握了硬件的工作原理的基础上结合实验提高动手能力;教学手段应多样化避免单调的教学模式;实验环节重点学习单片机的硬件组成、工程应用及系统开发;课后作业的主要目的是掌握本章的学习要点,巩固前面所学的内容,为下一章学习做好准备;考试采用闭卷理论考试,结合实验和平时成绩,在内容上尽量体现单片机的基本常识性问题,结合实际,做到质、量结合。 三、大纲的使用说明: 本课程的先修课程为:《电路》《电子技术》《计算机基础》《程序设计》《微机原理》;电子机械专业学生应掌握大纲所要求的大部分内容;课程可根据总课时数而定。 大纲正文 第一章绪论学时:1学时(讲课1学时实验0学时)本章讲授要点:有关微型机的基本知识,包括分类、结构和组成,以及单片机的结构、典型产品及应用,单片机应用系统开发。 重点:单片机的特点、开发方式。 难点:单片机开发方式。 §1.1 电子计算机的发展概述 §1.2 单片机的发展过程及产品近况 §1.3 单片机的特点及应用领域

51单片机原理及应用期末考试试题汇总6

广西工学院2010—2011 学年第2 学期课程考核试题 考核课程单片机技术(B卷)考核班级通信081,082 考核类型闭卷学生人数80人打印份数85份 一、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若累加器A中的数据为67H,则PSW中的P=_1__。 2. 一个机器周期=_6_个状态周期=12个振荡周期。 3.89C51的堆栈是按照先进后出的原则进行存取的RAM区。 4. 用一条指令实现以下功能: 若A中数据不等于200,则程序转至PROM_ CJNZ A,#200H,PROM__。 5. 为了使10H—17H作工作寄存器使用RS1,RS0的取值为__1,0。 6. 89C51中21个特殊功能寄存器,其地址凡是能被8整除的都有位寻址功能。 7. 89C51单片机有片内ROM容量_4KB , RAM容量128。 8. 某串行通信中有1个起始位,8个数据位和1个停止位,应选择的异步串行通信方式为方式1。 9. 在89C51单片机初始化时,SP存放的是07H。 10. 当89C51引脚ALE信号有效时,表示从P0口稳定地送出了_数据和地信息。 四、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如果发生除法溢出错误,则PSW标志位P置1。(∨) 5.对于89C51单片机,当CPU对内部程序存储器寻址超过4K时,系统会自动在外部程序存储器中寻址(∨)。 6.外加晶振频率越高,系统运算速度也就越快,系统性能也就越好(∨)。 7. 位TF0是定时器T1的溢出中断标志位。(∨) 8.在定时器T0和外部中断1都设为高优先级时,外部中断1优先级高于定时器T0。(×)9.子程序的返回指令是RETI ,中断程序的返回指令是RET。(×) 10.波特率是数据传输的速率,指每秒传送的字节数。(∨) 3、51有5个中断源,有2个中断优先级,优先级由软件填写特殊功能寄存器IP 加以选择 4、中断请求信号有电平触发和脉冲触发两种触发方式。 6、74LS273通常用来作简单输出接口扩展;而74LS244则常用来作简单输入接口扩展。 7、A/D转换器的三个重要指标是转换速度、分辨率和转换精度。 二、选择题(从备选答案中选择一个正确答案,并将代号写在括号内。每题2分,共10分) 1、MCS-51单片机外扩存储器芯片时,4个I/O口中用作数据总线的是( B )。 (A)P0和P2口(B)P0口(C)P2和P3口(D)P2口 2、访问外部数据存储器时,不起作用的信号是( C )。 (A)(B)(C)(D)ALE 3、使用定时器T1时,有几种工作模式( C )。 (A)1种(B)2种(C)3种(D)4种 4、MCS-51响应中断时,下面哪一个条件不是必须的( C )。 A、当前指令执行完毕 B、中断是开放的 C、没有同级或高级中断服务 D、必须有RETI 指令 5、当MCS-51进行多机通讯时,串行接口的工作方式应选为( C )。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第三版张毅刚章全

第1章思考题及习题1参考答案 一、填空 1.除了单片机这一名称之外,单片机还可称为或。答:微控制器,嵌入式控制器. 2.单片机与普通微型计算机的不同之处在于其将、、和三部分,通过内部连接在一起,集成于 一块芯片上。答:CPU、存储器、I/O口、总线 3.AT89S52单片机工作频率上限为MHz。答:33MHz。 4.专用单片机已使系统结构最简化、软硬件资源利用最优化,从而大大降低和提高。答:成 本,可靠性。 二、单选 1.单片机内部数据之所以用二进制形式表示,主要是?? A.为了编程方便??? B.受器件的物理性能限制?? C.为了通用性?? D.为了提高运算速度?? 答:B 2.在家用电器中使用单片机应属于微计算机的。 A.辅助设计应用B.测量、控制应用 C.数值计算应用D.数据处理应用 答:B 3.下面的哪一项应用,不属于单片机的应用范围。 A.工业控制B.家用电器的控制C.数据库管理D.汽车电子设备 答:C 三、判断对错 1.STC系列单片机是8051内核的单片机。对 2.AT89S52与AT89S51相比,片内多出了4KB的Flash程序存储器、128B的RAM、1个中断源、 1个定时器(且具有捕捉功能)。对 3.单片机是一种CPU。错 4.AT89S52单片机是微处理器。错 5.AT89C52片内的Flash程序存储器可在线写入,而AT89S52则不能。错

6.为AT89C51单片机设计的应用系统板,可将芯片AT89C51直接用芯片AT89S51替换。对 7.为AT89S51单片机设计的应用系统板,可将芯片AT89S51直接用芯片AT89S52替换。对 8.单片机的功能侧重于测量和控制,而复杂的数字信号处理运算及高速的测控功能则是DSP 的长处。对 四、简答 1.微处理器、微计算机、微处理机、CPU、单片机、嵌入式处理器它们之间有何区别? 答:微处理器、微处理机和CPU它们都是中央处理器的不同称谓,微处理器芯片本身不是计算机。而微计算机、单片机它们都是一个完整的计算机系统,单片机是集成在一个芯片上的用于测控目的的单片微计算机。 2.AT89S51单片机相当于MCS-51系列单片机中的哪一型号的产品?“S”的含义是什么? 答:相当于MCS-51系列中的87C51,只不过是AT89S51芯片内的4K字节Flash存储器取代了87C51片内的4K字节的EPROM。 3.单片机可分为商用、工业用、汽车用以及军用产品,它们的使用温度范围各为多少? 答:商用:温度范围为0~+70℃;工业用:温度范围为-40~+85℃;汽车用:温度范围为-40~+125℃;军用:温度范围为-55~+150℃。 4.解释什么是单片机的在系统编程(ISP)与在线应用编程(IAP)。 答:单片机的在系统编程ISP(InSystemProgram),也称在线编程,只需一条与PC机USB 口或串口相连的ISP下载线,就可把仿真调试通过的程序代码从PC机在线写入单片机的Flash 存储器内,省去了编程器。在线应用编程(IAP)就是可将单片机的闪存内的应用程序在线修改升级。 5.什么是“嵌入式系统”?系统中嵌入了单片机作为控制器,是否可称其为“嵌入式系统”? 答:广义上讲,凡是系统中嵌入了“嵌入式处理器”,如单片机、DSP、嵌入式微处理器,都称其为“嵌入式系统”。但多数人把“嵌入”嵌入式微处理器的系统,称为“嵌入式系统”。目前“嵌入式系统”还没有一个严格和权威的定义。目前人们所说的“嵌入式系统”,多指后者。 6.嵌入式处理器家族中的单片机、DSP、嵌入式微处理器各有何特点?它们的应用领域有何不 同? 答:单片机体积小、价格低且易于掌握和普及,很容易嵌入到各种通用目的的系统中,实现各种方式的检测和控制。单片机在嵌入式处理器市场占有率最高,最大特点是价格低,

最新单片机原理与应用及C51程序设计(第二版)课后答案

第一章 1.给出下列有符号数的原码、反码和补码(假设计算机字长为8位)。 +45 -89 -6 +112 答:【+45】原=00101101,【+45】反=00101101,【+45】补=00101101 【-89】原=11011001,【-89】反=10100110,【-89】补=10100111 【-6】原=10000110,【-6】反=11111001,【-6】补=11111010 【+112】原=01110000,【+45】反=01110000,【+45】补=01110000 2. 指明下列字符在计算机内部的表示形式。 AsENdfJFmdsv120 答:41H 73H 45H 4EH 64H 66H 4AH 46H 6DH 64H 73H 76H 31H 32H 30H 3. 什么是单片机? 答:单片机是把微型计算机中的微处理器、存储器、I/O接口、定时器/计数器、串行接口、中断系统等电路集成到一个集成电路芯片上形成的微型计算机。因而被称为单片微型计算机,简称为单片机。 4. 单片机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答:主要特点如下: 1) 在存储器结构上,单片机的存储器采用哈佛(Harvard)结构 2) 在芯片引脚上,大部分采用分时复用技术 3) 在内部资源访问上,采用特殊功能寄存器(SFR)的形式 4) 在指令系统上,采用面向控制的指令系统 5) 内部一般都集成一个全双工的串行接口 6) 单片机有很强的外部扩展能力 5. 指明单片机的主要应用领域。 答:单机应用:1) 工业自动化控制;2) 智能仪器仪表;3) 计算机外部设备和智能接口;4) 家用电器多机应用:功能弥散系统、并行多机处理系统和局部网络系统。 第二章 1. MCS-51单片机由哪几个部分组成? 答:MCS-51单片机主要由以下部分组成的:时钟电路、中央处理器(CPU)、存储器系统(RAM和ROM)、定时/计数器、并行接口、串行接口、中断系统及一些特殊功能寄存器(SFR)。 2. MCS-51的标志寄存器有多少位,各位的含义是什么?

基于AT8951单片机原理及应用

◎<习题一>◎<习题二>◎<习题三> ◎<习题四>◎<习题五>◎<习题六> ◎<习题七>◎<习题八>◎<习题九> ◎<习题十>◎<总复习题> ※<习题一> 第一章习题答案 一、选择题 DCABD DACAC ACDBA BCCBA BB (ABE) B 二、计算题 1、将下列十进制数分别转换成二进制、十六进制和BCD码的 形式 (1)33D=00100001B=21H=00110011BCD (2)22 .37D=00010110.0101B=16.5H=00100010.00110111BCD 2、将下列二进制数分别转换成十进制、十六进制的形式。(1) 10101100 B=172D=ACH (2) 1001.01 B= 9.25D=9.4H (3)11001100. 011B=CC.6H=204.375D 3、将下列十六进制数分别转换成二进制、十进制的形式。(1)7B H=01111011B=123D (2)0E7.2 H=231.125D=11100111.0010B (3)21A9H=8617D=0010000110101001B 4、将下列BCD码转换成十进制数。 (1)10010010BCD=92D (2)01010010=52D (3)1000111. 0110=47.6D 5、将下列带符号数分别用原码、反码、补码来表示。 (1)+39 原码、反码、补码为00100111B

(2)-121 原码为11111001B,反码为10000110B,反码为10000111B 三、填空题 1、带符号数在机器中可用_原_码、_反_码和_补_码表示。 2、___运算器___和_控制器_____是计算机硬件的核心,称为中央处理器(CPU)。 3. CPU一次可处理的二进制数的位数称为___字长___。 4、字长为___8___的整数倍。 5、.MCS-51的最基本时间单位是_ 时钟___周期。 6、.8051的一个机器周期由___12___个时钟周期组成。 7、半导体存储器分为__ROM__和__RAM____。 8、根据信息传送的属性,总线可分为___地址总线___、_数据总线_____和__控制总线____。 四、问答题 1、什么是字长?Intel公司的MCS-51系列单片机的字长是多少?答:字长是指计算机能一次处理二进制数码的位数,MCS—51系列单片机字长为8位,又称8位机。 2、简述半导体存储器的分类及各类存储器的功能。 答:(1)只读存储器(ROM) ROM在使用过程中,存储的信息只能被读出,而不能用通常的方法写入。在系统断电时,ROM中的信息并不会丢失。因此,这类存储器适用于存放各种固定的系统程序、应用程序和常数等。 ROM按制造工艺的不同可分为以下几种: A)掩膜ROM 存储在ROM中的信息是在生产过程中用“掩膜”工艺固化在ROM芯片中的,一旦做好,不能更改。只适用于存储成熟的固定程序和数据,在大批量生产时,可降低成本。 B)可编程ROM(PROM) PROM中的信息是由用户写入,但只能写一次,写入后的信息以后不能更改。 C)可擦除ROM 允许用户对已写入的信息进行多次修改,但修改之前要先将原来的内容擦除掉,按擦除方法不同,又分为两种: 紫外线擦除的ROM(EPROM):在芯片上有一窗口,用紫外线擦抹器照射该窗口约20分钟后就可擦除,然后加规定的编程电压可重新写入程序。 电擦除的ROM(EEPROM):它允许用户利用+5V的电压擦除已存入的信息,并可进行重新写入,擦除和写入过程可在线完成,不需将芯片从用户系统中取出。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作业答案

作业答案0-1 绪论 1.单片机是把组成微型计算机的各功能部件即(微处理器(CPU))、(存储器(ROM和RAM))、(总线)、(定时器/计数器)、(输入/输出接口(I/O口))及(中断系统)等部件集成在一块芯片上的微型计算机。 2.什么叫单片机其主要特点有哪些 解: 将微处理器(CPU)、存储器(存放程序或数据的ROM和RAM)、总线、定时器/计数器、输入/输出接口(I/O口)、中断系统和其他多种功能器件集成在一块芯片上的微型计机,称为单片微型计算机,简称单片机。 单片机的特点:可靠性高、便于扩展、控制功能强、具有丰富的控制指令、低电压、低功耗、片内存储容量较小、集成度高、体积小、性价比高、应用广泛、易于产品化等。 第1章 MCS-51单片机的结构与原理 15. MCS-51系列单片机的引脚中有多少根I/O线它们与单片机对外的地址总线和数据总线之间有什么关系其地址总线和数据总线各有多少位对外可寻址的地址空间有多大 解: MCS-51系列单片机有4个I/O端口,每个端口都是8位双向口,共占32根引脚。每个端口都包括一个锁存器(即专用寄存器P0~P3)、一个输入驱动器和输入缓冲器。通常把4个端口称为P0~P3。在无片外扩展的存储器的系统中,这4个端口的每一位都可以作为双向通用I/O端口使用。在具有片外扩展存储器的系统中,P2口作为高8位地址线,P0口分时作为低8位地址线和双向数据总线。 MCS-51系列单片机数据总线为8位,地址总线为18位,对外可寻址空间为64KB。25. 开机复位后,CPU使用的是哪组工作寄存器(R0-R n)它们的地址是什么CPU如何确定和改变当前工作寄存器组(R0-R n) 解: 开机复位后,CPU使用的是第0组工作寄存器。它们的地址是00H-07H。CPU通过对程序状态字PSW中RS1和RS0的设置来确定和改变当前工作寄存器组。 27. MCS-51单片机的时钟周期、机器周期、指令周期是如何定义的当主频为12MHz的时候,一个机器周期是多长时间执行一条最长的指令需要多长时间 解: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习题答案

思考与练习题1 1.1单项选择题 (1)单片机又称为单片微计算机,最初的英文缩写是( D ) A.MCP B.CPU C.DPJ D.SCM (2)Intel公司的MCS-51系列单片机是( C )的单片机。 A.1位 B.4位 C.8位 D.16位 (3)单片机的特点里没有包括在内的是( C ) A.集成度高 B.功耗低 C.密封性强 D.性价比高 (4)单片机的发展趋势中没有包括的是( B ) A.高性能 B.高价格 C.低功耗 D.高性价比 (5)十进制数56的二进制数是( A ) A.00111000B B.01011100B C.11000111B D.01010000B (6)十六进制数93的二进制数是( A ) A.10010011B B.00100011B C.11000011B D.01110011B (7)二进制数11000011的十六进制数是( B ) A. B3H B.C3H C.D3H D.E3H (8)二进制数11001011的十进制无符号数是( B ) A. 213 B.203 C.223 D.233 (9)二进制数11001011的十进制有符号数是( B ) A. 73 B.-75 C.-93 D.75 (10)十进制数29的8421BCD压缩码是( A ) A.00101001B B.10101001B C.11100001B D.10011100B (11)十进制数-36在8位微机中的反码和补码是( D ) A.00100100B、11011100B B.00100100B、11011011B C.10100100B、11011011B D.11011011B、11011100B (12)十进制数+27在8位微机中的反码和补码分别是( C ) A.00011011B、11100100B B.11100100B、11100101B C.00011011B、00011011B D.00011011B、11100101B (13)字符9的ASCII码是( D ) A.0011001B B.0101001B C.1001001B D.0111001B (14)ASCII码1111111B的对应字符是( C ) A. SPACE B.P C.DEL D.{ (15)或逻辑的表达式是( B ) A.A?B=F B. A+B=F C. A⊕B=F D.(A?B)=F (16)异或逻辑的表达式是( C ) A.A?B=F B. A+B=F C. A⊕B=F D.(A?B)=F (17)二进制数10101010B与00000000B的“与”、“或”和“异或”结果是( B ) A.10101010B、10101010B、00000000B B.00000000B、10101010B、10101010B C.00000000B、10101010B、00000000B D.10101010B、00000000B、10101010B (18)二进制数11101110B与01110111B的“与”、“或”和“异或”结果是( D ) A.01100110B、10011001B、11111111B B.11111111B、10011001B、01100110B C.01100110B、01110111B、10011001B D.01100110B、11111111B、10011001B (19)下列集成门电路中具有与门功能的是( D ) A.74LS32 B.74LS06 C.74LS10 D.74LS08

51单片机原理期末考试题

广西工学201 2011学年 2学期课程考核试 考核课单片机技卷)考核班通08082 考核类闭学生人 8 打印份 8 一、填空题(每小分,2分 1.若累加器A中的数据为67H,则PSW中的P=_1__。 2. 一个机器周期= _6_个状态周期=12个振荡周期。 3.89C51的堆栈是按照先进后出的原则进行存取的RAM区。 4. 用一条指令实现以下功能: 若A中数据不等于200,则程序转至PROM_ CJNZ A,#200H,PROM__。 5. 为了使10H—17H作工作寄存器使用RS1, RS0的取值为__1,0。 6. 89C51中21个特殊功能寄存器,其地址凡是能被8整除的都有位寻址功能。 7. 89C51单片机有片内ROM容量_4KB , RAM容量128。 8. 某串行通信中有1个起始位,8个数据位和1个停止位,应选择的异步串行通信方式为方式1。 9. 在89C51单片机初始化时,SP存放的是07H。 10. 当89C51引脚ALE信号有效时,表示从P0口稳定地送出了_数据和地信息。 四、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如果发生除法溢出错误,则PSW标志位P置1。(∨) 5.对于89C51单片机,当CPU对内部程序存储器寻址超过4K时,系统会自动在外部程序存储器中寻址(∨)。 6.外加晶振频率越高,系统运算速度也就越快,系统性能也就越好(∨)。 7. 位TF0是定时器T1的溢出中断标志位。(∨) 8.在定时器T0和外部中断1都设为高优先级时,外部中断1优先级高于定时器T0。(×) 9.子程序的返回指令是RETI ,中断程序的返回指令是RET。(×) 10.波特率是数据传输的速率,指每秒传送的字节数。(∨) 3、51有 5个中断源,有2个中断优先级,优先级由软件填写特殊功能寄存器 IP 加以选择 4、中断请求信号有电平触发和脉冲触发两种触发方式。 6、74LS273通常用来作简单输出接口扩展;而74LS244则常用来作简单输入接口扩展。 7、A/D转换器的三个重要指标是转换速度、分辨率和转换精度。 二、选择题(从备选答案中选择一个正确答案,并将代号写在括号内。每题2分,共10分) 1、MCS-51单片机外扩存储器芯片时,4个I/O口中用作数据总线的是( B )。 (A)P0和P2口(B)P0口(C)P2和P3口(D)P2口 2、访问外部数据存储器时,不起作用的信号是( C )。 WRPSENRD(D)(CA))(B)ALE (3、使用定时器T1时,有几种工作模式( C )。 (A)1种(B)2种(C)3种(D)4种 4、MCS-51响应中断时,下面哪一个条件不是必须的( C )。 A、当前指令执行完毕 B、中断是开放的 C、没有同级或高级中断服务 D、必须有RETI指令 5、当MCS-51进行多机通讯时,串行接口的工作方式应选为( C )。 (A)方式0 (B)方式1 (C)方式2 (D)方式0或方式2 三、简答题(每题15分,共30分) 1、MCS-51单片机内部有几个定时/计数器?它们由哪些寄存器组成? 答:MCS-51单片机内部有两个16位可编程的定时/计数器,简称定时器0(T0)和定时器1(T1)。它们分别由方式寄存器TMOD、控制寄存组成。TL1、TH1,TL0、TH0和数据寄存器TCON器.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计算机的系统总线有地址总线、控制总线和数据总线。 2、通常、单片机上电复位时PC= 0000H ,SP= 07H ;而工作寄存器则缺省采用第 00 组,这组寄存器的地址范围是从000H~007H 。 3、JZ e 的操作码地址为1000H,e=20H,它转移的目标地址为 1022H 。 4、汇编语言中可以使用伪指令,它们不是真正的指令,只是用来对汇编过程进行 某种控制进行某种控制。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教程第3版习题课后答案之欧阳数创编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程序》(第三版)习题参考答案 第一章 1. 为什么计算机要采用二进制数?学习十六进制数的目的是什么? 在计算机中,由于所采用的电子逻辑器件仅能存储和识别两种状态的特点,计算机内部一切信息存储、处理和传送均采用二进制数的形式。可以说,二进制数是计算机硬件能直接识别并进行处理的惟一形式。十六进制数可以简化表示二进制数。 2. (1) 01111001 79H (2) 0.11 0.CH (3) 01111001.11 79.CH (4) 11101010.101 0EA.AH (5)01100001 61H (6) 00110001 31H 3. (1) 0B3H (2)80H (3) 17.AH (4) 0C.CH 4. (1)01000001B 65 (2) 110101111B 431 5. (1) 00100100 00100100 00100100 (2)

10100100 11011011 11011100 (5) 10000001 11111110 11111111 6. 00100101B 00110111BCD 25H 7. 137 119 89 8.什么是总线?总线主要有哪几部分组成?各部分的作用是什么? 总线是连接计算机各部件之间的一组公共的信号线。一般情况下,可分为系统总线和外总线。 系统总线应包括:地址总线(AB)控制总线(CB)数据总线(DB) 地址总线(AB):CPU根据指令的功能需要访问某一存储器单元或外部设备时,其地址信息由地址总线输出,然后经地址译码单元处理。地址总线为16位时,可寻址范围为216=64K,地址总线的位数决定了所寻址存储器容量或外设数量的范围。在任一时刻,地址总线上的地址信息是惟一对应某一存储单元或外部设备。 控制总线(CB):由CPU产生的控制信号是通过控制总线向存储器或外部设备发出控制命令的,以使在传送信息时协调一致的工作。CPU还可以接收由外部设备发来的中断请求信号和状态信号,所以控制总线可以是输入、输出或双向的。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第二版

第二章习题参考答案 2-1 51单片机部包含哪些主要逻辑功能部件? (1)一个8位微处理器CPU。 (2)256B数据存储器RAM和特殊功能寄存器SFR。 (3)4K程序存储器ROM。 (4)两个定时/计数器,用以对外部事件进行计数,也可用作定时器。 (5)四个8位可编程的I/O(输入/输出)并行端口,每个端口既可做输入,也可做输出。(6)一个串行端口,用于数据的串行通信 (7)1个可管理5个中断源、2级优先嵌套的中断管理系统;。 (8)片振荡器及时钟发生器。 2-2MCS-51引脚中有多少I/O总线?它们和单片机对外的地址总线和数据总线有什么关系?地址总线和数据总线各是几位? 32条I/O口线,分为4组,每组8条,称为P0~P3口,P0口有8位数据总线和地址总线的低8位,P2口有地址总线的高8位,因此单片机的地址总线位是16位,寻址空间为64KB,数据总线位宽为8位。同时在P3口还R/W控制信号线。I/O口线的总数与地址总线和数据总线没有多大联系,只是说地址总线和数据总线需要占用一定的端口。像A T89C2051单片机,只有15条I/O口线(P3.6没有引出,作为部使用),分为P1口(8位)和P3口(7位),没有所谓的地址总线和数据总线,并且P1口并不完整,因为P1.0和P1.1被电压比较器占用了。 2-3 51单片机的EA, ALE,PSEN信号各自功能是什么? EA:为片外程序存储器选用端,该引脚有效(低电平)时,只选用片外程序存储器,否则单片机上电或复位后选用片程序存储器。 ALE:地址锁存有效信号输出在访问片外程序存储器期间,ALE以每机器周期两次进行信号输出,其下降沿用于控制锁存P0输出的低8位地址;在不访问片外程序存储器期间,ALE端仍以上述频率(振荡频率f osc的1/6)出现,可作为对外输出的时钟脉冲或用于定时目的. PSEN:片外程序存储器读选通信号输出端,低电平有效。 2-4 51系列单片机有哪些信号需要芯片引脚的第二功能方式提供? P3.0 :PxD 串行口输入端 P3.1 :TxD串行口输出端 P3.2 :INT0 外部中断0请求输入端,低电平有效 P3.3 :INT1 外部中断1请求输入端,低电平有效 P3.4 :T0 定时/计数器0技术脉冲输入端 P3.5 :T1 定时/计数器1技术脉冲输入端 P3.6 :WR 外部数据存数器写选通信信号输出端,低电平有效 P3.7 :RD 外部数据存数器读选通信信号输出端,低电平有效 2-551系列单片机的程序状态字PSW中存放什么信息?其中的OV标志位在什么情况下被置位?置位是表示什么意思? ●PSW是一个8位标志寄存器,它保存指令执行结果的特征信息,以供程序查询和判别。 ●1)做加法时,最高位,次高位之一有进位则OV被置位 2)做减法时,最高位,次高位之一借位则OV被置位 3)执行乘法指令MUL AB,积大于255,OV=1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