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新版电子病历中调用PACS影像的数据库接口方法

新版电子病历中调用PACS影像的数据库接口方法

新版电子病历中调用PACS影像的数据库接口方法
新版电子病历中调用PACS影像的数据库接口方法

新版电子病历中调用PACS影像的数据库接口方法

田源① 李小华① 刘晓辉①

①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信息中心

新版电子病历EMRS中调用PACS影像的数据库接口方法关系到EMRS对影像数据的实时调用,其主要方法如下。

1 Media_dict添加PACS服务器的信息

其中DICOM服务器的类型为“DICOM”,且DICOM服务器的AE名称

为PIVIEW,以及相应的IP与端口。

2 PACS数据回写到Exam_master_item_data

exam_no为检查申请单号,first_media对应媒质表的media_name,

first_path填入对应accession_num,Data_type为DCM,studyuid默认填1,seriesno默认填1,instanceno和sopinstanceuid字段内容一致(对应当

次检查的图像号,如果当次检查有多组图像,则instanceno,sopinstanceuid 字段内容为1,2,3,...)。

serial_no读取序列supcon.exam_item_data_serial_seq

3 客户端AE名、IP、端口在pacs影像服务器上进行注册,将客户端的AE 名、IP、端口更新至Dicom_setting_info

IP_ADDRESS对应客户端的IP,AE_NAME对应AE名,PORT对应端口,TRANSER_SYNTAX对应的传输语法默认填1.2.840.10008.1.2.4.70 以上列举的字段均为必填内容,需要确保医院提供给PACS厂商的存储过程包含以上必填内容。由于采用的是DICOM通信,则在DICOM服务器上,也必须配置MedView客户端的连接信息,可直接将DICOM_SETTING_INFO中所有表的信息提交给DICOM服务器的提供者,由他们进行配置。

4 DICOM格式的影像是通过视图supcon.v_exam_master_item_data或者类似视图结构的表得到数据,该数据是PACS写入到数据库中或者提供的视图中,如下图所示:

其中最关键的字段是first_media,first_path(其他影像的绝对路径,视图获取)和DATA_TYPE(对应影像的数据格式,DICOM的均为DCM)。

FIRST_MEDIA:(示例中为PIVIEW)对应supcon.media_dict表中的media_name(在supcon.media_dict的media_name字段中写入PIVIEW),该表中表明了该DICOM服务器的类型为“DICOM”,且DICOM服务器的AE名称为PIVIEW,以及相应的IP与端口。

FIRST_PATH:(示例中为1.3.51.0.7.63392004716.6339154732.6339505. 633913)对应的为该媒质的相关路径,在采用DICOM通信传输时,此处填入DICOM Study Instance UID或者Accession Num字段。

Data_TYPE:其他数据,此处填DCM即可。

EXAM_NO:对应Exam_master的主键Exam_no即可。该视图或表结构中的其他字段,均可为空。

EXAM_MASTER中的STUDY_UID:exam_master表中存在对应的检查

号exam_no的数据,其中STUDY_UID在这种情况下是作为是否存在影像的标志位。它必须填入值且STUDY_UID的值与视图

supcon.v_exam_master_item_data中的STUDYUID一致,对应全路径里的“1.2.840.113619.2.25.123”。同时Exam_items表中存在对应的检查号exam_no=‘1163243’的数据。

以上就是新版电子病历EMRS中调用PACS影像的数据库接口方法,通过此方法就可以测试实时从EMRS中MedView浏览器调用到PACS系统的影像数据。

电子病历分级评价方法及标准

电子病历系统功能应用水平分级评价 方法及标准 (试行) 以电子病历为核心的医院信息化建设是公立医院改革的重要容之一,为保证我国以电子病历为核心的医院信息化建设工作顺利开展,逐步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电子病历系统应用水平评估和持续改进体系,制定本分级评价方法和标准。 一、评价目的 (一)全面评估各医疗机构现阶段电子病历系统应用所达到的水平,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电子病历系统应用水平评估和持续改进体系。 (二)使医疗机构明确电子病历系统各发展阶段应当实现的功能。 (三)为各医疗机构提供电子病历系统建设的发展指南,引导医疗机构科学、合理的发展电子病历系统。 二、评价对象 已实施以电子病历为核心医院信息化建设的各级各类医疗机构。 三、评价分级 电子病历系统应用水平划分为8个等级。每一等级的标

准包括电子病历系统局部的要求和整体信息系统的要求。 (一)0级:未形成电子病历系统。 医疗过程中的信息处理由手工或独立计算机完成,未使用联网的计算机系统。 (二)1级:部门初步数据采集。 1.局部要求:部门部使用计算机采集医疗业务数据,这些数据能够在两台以上计算机之间共享,但数据共享过程需要手工操作(如移动存储设备、手工复制文件等)。 2.整体要求:部分医疗业务部门部两个以上业务项目使用计算机采集数据,并能够通过移动存储设备、复制文件等共享数据(如影像科以光盘形式保存患者影像学检查资料,影像科医师需要通过调取光盘读取患者资料)。 (三)2级:部门数据交换。 1.局部要求:医疗机构部分医疗业务部门建立了部共享的信息处理系统,业务信息可以通过网络在部门部共享并进行处理。信息系统不支持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 2.整体要求: (1)部分医疗业务部门部两个以上业务项目能够通过联网的计算机进行数据信息采集(如药剂科记录患者用药情况、药品库存情况等),但各部门之间未形成数据交换系统,或者部门间数据交换需要手工操作。 (2)部门有统一的医疗数据字典。 (四)3级:部门间数据交换,初级医疗决策支持。 1.局部要求:医疗业务部门可通过任何方式(如界面集

MandalaT Doqlei病历列表电子病历操作医生部分

Doqlei 电子病历系统使用说明 住院医生部分 第1章 流程介绍 【界面图示1.1】: 新病人入院 住院处登记 医生对病历进 行建档并保存 护士添加 新病人 新建 护理病历 插入模板 刻写 体温单 Doqlei 电子病 历开立医嘱 打印 医嘱 提交医嘱 HIS 原 有系统 护士核对执行医嘱 书写护理记录单 护理记录 单打印 体温单 打印 病历形成 病历书写 病历打印 医生 护士

第2章登陆 MandalaT Doqlei电子病历安装后在电脑的桌面上会有图标,名称为MandalaT Doqlei电子病历,双击打开如下图所示: 【界面图示2.1】: 【图示说明】:输入用户名和密码,点击“确认”登陆MandalaT Doqlei 电子病历系统。 在第一次登陆后,电子病历回将你的姓名保存在本地文件下,当你以后再次登陆时,后面的姓名会和你的工号相对应。 注:在MandalaT Doqlei电子病历系统中,用户名、密码代表用户身份与权限,请用户在登陆后,在菜单[工具—修改密码]路径下修改密码,并妥善保存自己的密码。

第3章初始界面 【界面图示3.1-主界面】 注:对[输入助理]、[病历模板]([工具箱])、[病人列表]、[诊疗方案]、[工具-选项]的所有修改操作需要保存个性化配置才能应用。方法:菜单栏[文件—保存个性化配置],点击即可。 【图示说明】:登陆MandalaT Doqlei电子病历系统后,将出现如上图所示的界面,由一个主界面加上7个浮动的窗口组成。 注: (一)主界面:用于显示电子病历相关通知 一般会显示如下几类信息①电子病历书写规范②电子病历操作规范③常见问题解决方案 ④电子病历更新通知 (二)病人视图:用于对床位病人进行可视化管理,医护人员可根据自己的需要,对此处的 病人进行增加或减少; 病人视图左起第三个按钮为刷新按钮:刷新后重新加载(在院的、写过电子病历的)病人

电子病历操作说明

医生站电子病历模式分析建议及总结 一、医生站的模式建议 当需要对病人采取相对复杂或较长时间诊治的情况,都需要将病人收治入院,因此住院诊治的过程也相比门诊更加复杂。门诊诊治通常是门诊医生独立完成,而住院则是在医生、护士的紧密配合下完成,所以我们称为住院医护过程。 3.1.3.1 重点解释: 在门诊诊治过程中已经解释的内容不再重复: 1、在院病人:当前正在住院的病人。留院观察病人虽然多数情况下属于门诊病人 (在某些医院同时存在住院留观的情况:病人属于住院病人,但不建立住院病案, 不分配住院/病案号),由于其诊治过程和正常住院基本一致。 2、病案首页:综合概括地反映病人一次住院基本情况、诊断情况、手术治疗情况 等信息的记录;是统计医疗工作质量的重要资料。 3.1.3.2 过程简述: 总体上住院医护的过程可以概括为:医生开医嘱、书写病历(含下诊断),护士校对执行医嘱、记录护理文件,同样也可能发生诊断文书的情况。为了更加明了地说明主要的过程,

我们省略了病历过程中的下诊断、辅助诊断,开医嘱过程中的提阅参考等过程。 1、书写电子病历和护理病历: 住院病历相比门诊病历复杂得多,医生在病人住院期间需要根据病人的各种变动(入出转和经治医生变动)记录书写各种病历。典型的情况如下:

2、 填写首页: 医生在病人出院、转院或死亡后,应进行病案首页中相关信息的填写,主要包括病人信息的补充说明、疾病诊断和疾病转归(治疗效果)的填写(可以从病历记录的诊断中提取)、诊断符合情况填写,有手术的手术记录及手术切口愈合情况的填写。 3、 下达医嘱、医嘱校对及医嘱的调整: 下达医嘱是医生除病历书写外的另一重要工作;按医嘱的期效,住院医嘱分为长期医嘱和临时医嘱;在手工过程中,医生通常将医嘱首先书写到医嘱本中;软件中直接在医生站中下达。 医嘱本经过护士转抄分别填写治疗单、输液卡、注射单等,同时检查医嘱可能存在的错误或问题,该过程即医嘱校对过程,医嘱必须经过校对才能执行;系统中护士直接在护士站中校对医嘱,省略了转抄各种治疗单的工作,可从系统中直接输出。 医嘱校对后,不能删除。当某医嘱确实不需要执行时,可注明作废;过敏试验项目护士需要填写皮试结果;长期医嘱单长时间导致未停与已停医嘱混杂, 为保证清晰,可重整医嘱,将未停医嘱抄写到长期医嘱单的最后;特殊情况需要暂停某医嘱的执行,之后又重新启用执行。

电子病历操作说明--新益华

结构化电子病历系统操作手册 首先感谢您对我公司产品的支持和信赖。本手册主要是帮助您更好的使用新益华结构化电子病历系统,通过对本手册的阅读使您书写电子病历更加高效、便捷、规范。如果您有更好的意见和建议,欢迎您反馈给我们,我们对您表示衷心的感谢。

目录 第一部分进入系统 (3) 第二部分系统主界面 (4) 第三部分“我的任务” (6) 第四部分“在院病人” (7) 入院登记卡 (11) 病案首页 (12) 住院诊断 (14) 住院病历 (15) 病程记录 (21) 手术记录 (24) 知情同意书 (25) 其他记录 (26) 第五部分“转归管理” (27) 第六部分“我的配置” (28) 第七部分退出系统 (29) 第八部分电子医嘱 (30)

第一部分进入系统 1、首先用鼠标双击桌面图标 2、打开电子病历系统界面 3、输入用户、密码以及选择所属科室(在默认之前打上“√”以后科室会默认为当前科室)。

第二部分、系统主界面 系统主界面(如图) 系统主界面简介: 系统界面最上方有最小化、最大化以及关闭系统按钮,单击各按钮进行系统最小化、最大化以及关闭系统操作 系统界面菜单栏 系统界面菜单栏包含“主窗口”、“关闭”、“全部关闭”、“新建”、“编辑”、“删除”、“查看”、“打印预览”、“查找病人”、“帮助”及“退出系统”按钮。 “主窗口”按钮:单击该按钮回到主窗口界面。 “关闭”按钮:在您打开多个窗口的时候,单击“关闭”按钮会关闭当前编辑窗口。 “全部关闭”按钮:在您打开多个窗口的时候,单击“全部关闭”按钮关闭当前打开所有窗口。 注:如果您打开的窗口过多,“关闭”按钮被隐藏,请您双击所需关闭文档进行关闭操作。

电子病历应用分级标准

电子病历应用分级标准

电子病历系统应用水平分级评价 方法及标准 (征求意见稿) 以电子病历为核心的医院信息化建设是公立医院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为保证我国以电子病历为核心的医院信息化建设工作顺利开展,逐步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电子病历系统应用水平评估和持续改进体系,制定本分级评价方法和标准。 一、评价目的 (一)全面评估各医疗机构现阶段电子病历系统应用所达到的水平,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电子病历系统应用水平评估和持续改进体系。 (二)使医疗机构明确电子病历系统各发展阶段应当实现的功能。 (三)为各医疗机构提供电子病历系统建设的发展指南,引导医疗机构科学、合理的发展电子病历系统。 二、评价对象 已实施以电子病历为核心医院信息化建设的各级各类医疗机构。 三、评价分级 电子病历系统应用水平划分为8个等级。每一等级的标

准包括电子病历系统局部的要求和整体信息系统的要求。 (一)0级:未形成电子病历系统。 医疗过程中的信息处理由手工或独立计算机完成,未使用联网的计算机系统。 (二)1级:部门内初步数据采集。 1.局部要求:部门内部使用计算机采集医疗业务数据,这些数据能够在两台以上计算机之间共享,但数据共享过程需要手工操作(如移动存储设备、手工复制文件等)。 2.整体要求:部分医疗业务部门内部两个以上业务项目使用计算机采集数据,并能够通过移动存储设备、复制文件等共享数据(如影像科以光盘形式保存患者影像学检查资料,影像科医师需要通过调取光盘读取患者资料)。 (三)2级:部门内数据交换。 1.局部要求:医疗机构部分医疗业务部门建立了内部共享的信息处理系统,业务信息可以通过网络在部门内部共享并进行处理。信息系统不支持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 2.整体要求: (1)部分医疗业务部门内部两个以上业务项目能够通过联网的计算机进行数据信息采集(如药剂科记录患者用药情况、药品库存情况等),但各部门之间未形成数据交换系统,或者部门间数据交换需要手工操作。 (2)部门内有统一的医疗数据字典。 (四)3级:部门间数据交换,初级医疗决策支持。

电子病历操作手册

1.1 电子病历 1.1.1功能说明 电子病历是指基于一个特定系统的电子化病人记录,该系统提供用户访问完整准确的数据、警告、提示和临床决策支持系统的能力。它建立在医院医疗活动全面信息化的基础上,提供主动的、智能化的服务。 根据医生在病历输入过程中的实际要求,将病历分成以下几个类别,各类别病历的基本操作是相似的,增加各病历的方法不太一样,下面把各类别的病历做简单说明。 ●入院病历 每次引入的病历都是以一份新的病历为单位存放在系统中的。 ●病程病历 病程则是以段落为单位将病程内容存放在一份病历中。 ●会诊病历 会诊病历则是在操作之前,要增加病历主题。如下图5-3-1-1所示,可直接输入主题的名称,也可通过【引用会诊】功能按钮将会诊申请中的内容作为病历主题。 图5-3-1会诊病历 ●特殊诊疗病历 特殊病历则是在操作之前,要增加病历主题。如下图5-3-1-2所示,可直接输入主题的名称,也可通过【引用手术】功能按钮将手术申请中的内容作为病历主题。

图5-3-1-2 特殊诊疗病历 其他病历 其他病历的方法同入院病历一样。 1.1.2操作步骤 选择某一个病人,点击业务工作站图5-0-2中入院记录,进入默认第一份电子病历主界面,如图5-3-2-1所示: 图5-3-2-1入院记录 1.1. 2.1 新病历 点击【新病历】按钮,弹出如下图5-3-2-2所示窗口。窗口右边有三个TAB页,其中病

历模版中显示的是当前用户所在科室的公用模版;个人模版显示的是当前用户自己定义的模版,是用户通过导出模版功能给自己维护的模版,此列表中的内容不受科室限制;病种模板是有病种关联的病历模板。 图5-3-2-2新增病历 选择某个模板类型,然后选择相应科室,如上图5-3-2-2所示。选择“科室模板|住院内科”,列表中将显示科室模板中住院内科下属的病历模板,选中要引入的模板,点【确定】按钮,则增加的新的病历显示在入院记录树型结构下,显示如下图5-3-2-3所示。

电子病历系统应用水平分级评价方法及标准

电子病历系统应用水平分级评价 方法及标准 (征求意见稿) 以电子病历为核心的医院信息化建设是公立医院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为保证我国以电子病历为核心的医院信息化建设工作顺利开展,逐步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电子病历系统应用水平评估和持续改进体系,制定本分级评价方法和标准。 一、评价目的 (一)全面评估各医疗机构现阶段电子病历系统应用所达到的水平,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电子病历系统应用水平评估和持续改进体系。 (二)使医疗机构明确电子病历系统各发展阶段应当实现的功能。 (三)为各医疗机构提供电子病历系统建设的发展指南,引导医疗机构科学、合理的发展电子病历系统。 二、评价对象 已实施以电子病历为核心医院信息化建设的各级各类医疗机构。 三、评价分级 电子病历系统应用水平划分为8个等级。每一等级的标

准包括电子病历系统局部的要求和整体信息系统的要求。 (一)0级:未形成电子病历系统。 医疗过程中的信息处理由手工或独立计算机完成,未使用联网的计算机系统。 (二)1级:部门内初步数据采集。 1.局部要求:部门内部使用计算机采集医疗业务数据,这些数据能够在两台以上计算机之间共享,但数据共享过程需要手工操作(如移动存储设备、手工复制文件等)。 2.整体要求:部分医疗业务部门内部两个以上业务项目使用计算机采集数据,并能够通过移动存储设备、复制文件等共享数据(如影像科以光盘形式保存患者影像学检查资料,影像科医师需要通过调取光盘读取患者资料)。 (三)2级:部门内数据交换。 1.局部要求:医疗机构部分医疗业务部门建立了内部共享的信息处理系统,业务信息可以通过网络在部门内部共享并进行处理。信息系统不支持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 2.整体要求: (1)部分医疗业务部门内部两个以上业务项目能够通过联网的计算机进行数据信息采集(如药剂科记录患者用药情况、药品库存情况等),但各部门之间未形成数据交换系统,或者部门间数据交换需要手工操作。 (2)部门内有统一的医疗数据字典。 (四)3级:部门间数据交换,初级医疗决策支持。

电子病历材料模板编辑器使用说明

目录 1.1元素维护 (3) 1.1.1简单元素维护 (3) 1.1.2复杂元素维护 (3) 1.2模板类型维护 (3) 模板类型 (4) 与gy_doc_moban_v4.mobanlx关联,如果是病程记录类型,则mobanlx必须以“BC_”开头,如首次病程录BC_SCBCL,日常病程记录BC_RCBCL (4) 模板类型名称 (4) 作废标志 (4) 书写时限 (4) 无效 (4) 书写次序 (4) 限制病程记录书写顺序,如首程,必须在病程中第一个书写 (4) 重复次数 (5) 限制可重复书写次数,如首程,只可书写一次 (5) 换页标志 (5) 0为不可换页,1为新增时换页,2为单独页,即新增时换页,且后续增加的病程须另起一页。 (5) 编辑抬头 (5) 一般指病程记录:0为不可编辑;1为可在病程类型前增加内容,如主治医生查房,需要录入主治医生姓名,为XXX主治医生查房;2为整个病程类型名称可更改 (5) 顺序号 (5) 在病历编器中排列顺序 (5) 父类模板类型 (5) 设置该类型的上级类型,如病程记录主治医生查房,其父类模板类型为“BCJL” (5) 类别 (5) 0 医生1护士2急诊留观 (5) 显示标志 (5) 病历编辑中模板列表1显示0不显示 (5) 末级标志 (5) 用于分级显示,如“病程记录”,其下级分多种病程类型,则“病程记录”末级标志为0 5 打印病历虚线 (5) 0或空不打印虚线1打印虚线 (5) 1.3基础模板维护 (5) 1.3.1书签应用 (6) 医院名称 (6) HEADER_YIYUANMC (6) 病历标题 (6) HEADER_BINGLIBT (6) 病人姓名 (6) HEADER_XINGMING (6)

嘉和电子病历系统使用手册系统维护工作站

文档编号:嘉和C I S—2008—0307—P L N 系统维护工作站使用说明书 版本1.0.0 北京嘉和美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二零零八年三月七日 目录 1.系统维护功站 (2) 1.1进入系统 (2) 1.2用户管理 (2) 1.2.1用户基本信息设置 (2) 1.2.2用户权限设置 (4) 1.2.3附属无资质帐户设置 (4) 1.3角色组管理 (5) 1.3.1增加/删除角色组 (6) 1.3.2角色组分配//移除功能模块 (6)

1. 系统维护功站 系统维护功站主要用于维护系统用户(主要指与HIS 同步的用户信息)及的角色权限管理。 1.1 进入系统 1、在 “嘉和电子病历平台”主页面中双击 图标。进入系统维护工作站后 界面如下: 1.2 用户管理 该功能主要用于登录系统的用户信息设置。包括登录名、登录口令、身份所属科室、功能模块分配等信息。 1.2.1 用户基本信息设置 1 、在主界面中的工具栏中点击,进入用户管理界面,如下图示,在该窗口中,左侧为用户列表区。右为相应信息设置区。 2、在用户检索栏中。点击按钮,弹出科室字典,可根据用户所在的科室进行用 户 列用户信息 用 户 检

检索。如下窗口 3、在检索框中,输入科室名称的拼音字头,定位到科室。例:神经内科病房。如下图示。 4、定位所在科室后,直接回车或双击“神经内科”返回到用户管理主窗口,同时患者列表区中显示了“神经内科病房”的所有用户信息,如下图。 5、此时,只需在用户列表区中单击选中需要设置的用户。即可进入该用户的所有信息设置。如下图 6、在“用户信息设置区”系统默认为“基本信息”页面。在该页面中可直接更改登录名,姓名,口令、所属科室等信息。 [名词解释] 私有密码:该密码主要针对身份为上级医师所设定。用于上级医师本人登录系统进行业务操作时所需的口令。 公有密码:该密码主要为身份为上级医师下的临时或实习医生的通用密码,做为区分登录系统的用户身份。 行政职务:用于定义用户的所在科室,此处将会影响医生在登录后,系统会根据用户所属科室进行患者的过滤。 7、点击按钮后,在弹出的科室列表中,通过输入科室的拼音码,进行检索。精确定位好,直接回车,或击鼠标即可完成所属科室增加操作。如下图。 8、如需删除所属科室,只需在已选科室列表中选中需要删除的科室名称,点击 按钮,系统弹出提示后,点击[是]按钮即可。如下图

电子病历部署与操作手册

第一章数据库的安装与部署 1.1 oracle10g服务器端的安装 通过正当途径获取oracle 10g的Windows版本安装文件,运行其setup.exe 选择oracle主目录位置 安装类型为企业版,全局数据库名和数据库口令均设为“emr”,那么oracle10g安装完成后自动创建实例名为emr的数据库,系统用户SYS、SYSTEM等的口令均为emr。 点NEXT Oracle检查先决条件

点击下一步:出现概要说明界面 点安装即可开始安装。一直默认即可。

1.2 oracle10g客户端的安装 在HIS系统的医生工作站及护士工作站,每台客户机上均需安装oracle10g客户端。获取oracle 10g client安装包后,解压然后按照默认步骤安装即可,这里不再赘述。 1.3创建表空间、用户、导数据 服务器端,oracle10g安装以及数据库创建完成后,分别创建各个医院的表空间、用户以及导入数据。如果有多家医院的电子病历数据库同时在服务器上运行,则针对每家医院分别建立表空间及用户,并依次针对每个用户导入数据。假设有三家医院:A医院、B医院、C医院,我们为其分配的表空间及用户如下(模板路径和病历路径在第二章节会介绍): 表格1.2.1 温馨提示:oracle中不区分大小写。以下步骤亦可通过安装pl sq工具后,更方便的完成。步骤: 1、点“开始”——>“运行”中输入cmd后,输入sqlplus system/emr@emr回车后,出现SQL> 。 2、在SQL>下,分别创建表空间emra,emrb,emrc,以emra为例,注意文件路径d:\emr\必须是存在的路径。 create tablespace emra datafile 'd:\emr\emra.dbf' size 200M autoextend on next 10M maxsize unlimited logging extent management local autoallocate segment space management auto; 3、在SQL>下,分别创建用户emr_a,emr_b,emr_c,以emr_a为例, create user emr_a identified by emr default tablespace emra; grant dba to emr_a; 4、在SQL>下,输入exit,断开连接后,运行imp命令分别导入三个用户的数据,以emr_a用户为例, imp system/emr@emr fromuser=emr touser=emr_a file=d:\emr.dmp

电子病历系统设计说明要点

电子病历系统设计说明 电子病历系统是指计算机化的病历,它的内容包括纸张病历的所有信息。电子病历不仅指静态病历信息,还包括提供的相关服务。电子病历系统是支持电子病历的一套软硬件系统,它能实现病人信息的采集、加工、存储、传输、服务。 其目的在于改善医院管理,支持医教研,EMR系统方案设计是整个信息建设的重点,虽然在设计EMR系统方案时所选择的具体网络设备、服务器类型和系统软件等不一一相同,但遵循最基本的原则,既考虑全局、坚持长远发展规划,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将EMR系统建成一个起点高,易于扩充、升级、管理和实用的系统。 一、开发医院管理系统的意义 改善医院管理,支持医教研。 我国医院的信息处理基本上还停留在手工方式,劳动强度大且工作效率低,医师护士和管理人员的大量时间都消耗在事务性工作上,致使"人不能尽其才";病人排队等候时间长,辗转过程多,影响医院的秩序;病案、临床检验、病理检查等许多宝贵的数据资料的检索十分费事甚至难以实现;对这些资料深入的统计分析手工方式无法进行,不能充分为医学科研利用;在经济管理上也因而存在漏、跑、错费现象;医院物资管理由于信息不准确,家底不明,积压浪费,以致"物不能尽其用"。开发EMR是解决上述问题的有效途径。EMR系统的有效运行,将提高医院各项工作的效率和质量,促进医学科研、教学;减轻各类事务性工作的劳动强度,使他们腾出更多的精力和时间来服务于病人;改善经营管理,堵塞漏洞,保证病人和医院的经济利益;为医院创造经济效益。 完整的EMR系统实现了信息的全过程追踪和动态管理,从而做到简化患者的诊疗过程,优化就诊环境,改变目前排队多、等候时间长、秩序混乱的局面。如目前多数医院就诊必须经过挂号、等候病历、划价、收费、取药或治疗一系列过程,一个患者少则排3次队,多则5、6次,用于过程性的时间最少在1个小时以上,若实施EMR以后,每个病人用于诊

新版电子病历质控系统操作说明

新版质控系统操作说明手册 资料拟订记录: 拟制:岳华良日期:2014-02-25 审核:日期:

资料修订记录:

、八、亠 刖言 产品介绍 中联新版电子病历系统已经开发完成,并逐步进行完善和推广工作,但仅有的病历编辑及 管理系统并不能完全满足客户对病历实际业务管理需要;2013财年初,产品中心、研发中心 共同提出重新梳理病历质控业务并参照同行,开发与新版电子病历系统配套的电子病历质控系统,形成完整应用,提高市场竞争力,为后续新版电子病历普及推广打下基础。 资料内容提要 1.新版质控系统业务流程介绍 2.新版质控系统各个流程操作说明 资料学习目标 熟悉并掌握新版质控系统各个模块操作流程 阅读对象及建议阅读内容

目录 前言 (3) 产品介绍............................................................................ 3 . 资料内容提要........................................................................ 3 . 资料学习目标........................................................................ 3 . 阅读对象及建议阅读内容......................................................................................... 3.. . 目录 (4) 1 质控业务........................................................................... 6 . 1.1 业务流程....................................................................... 6 . 1.2 业务人员角色................................................................... 7 . 2 系统参数说明....................................................................... 7 . 3 质控规则管理....................................................................... 8 . 3.1 质控方案管理................................................................... 8 . 3.1.1 新增质控方案 ........................................................... 9... 3.1.2 修改质控方案 ................................................................................ 1.. 0. 3.1.3 启用质控方案 ................................................................................ 1.. 0. 3.1.4 质控方案导入/ 导出 ................................................................................ 1.. 0. 3.1.5 质控方案引入 ................................................................................ 1.. 1. 3.2 质控规则管理......................................................................................... 1.. 1.. 3.2.1 编辑分组 ................................................................................ 1..

电子病历功能说明

第一章电子病历系统概述 第一节设计思想与系统架构 设计思想 电子病历系统的建立和完善,将医院带入全新的数字化医院时代:医院的管理、决策、医疗科研、医疗服务等将有全面的数据支持;更好的制定实施各种标准操作规程(SOP),实现医院管理决策的数字化和制度化、医疗服务的标准化、以及组织全院进行科研攻关、对大部分疾病进行标准化治疗等功能。医院信息化将以电子病历为基础、以病人信息为中心的高度集成化的新一代医院信息管理系统,支持影象存档与通信系统(PACS)、远程医疗、预约服务、医疗保险、信息发布、电子商务、社区医疗服务等功能。我公司将与医院建立长期友好的紧密合作的伙伴关系,为医院在医疗、管理及科研方面实现新的腾飞服务;为医院院成为代表我国最高水平的当代医院管理系统的一面旗帜服。 成功的医疗组织将会具有这样一种普遍的能力:管理和控制病人电子资料和影像信息的高效传送、存储,并能够让这些宝贵的信息资源充分利用起来。具有如此能力的医疗机构将通过提高生产力、改善工作流程、增强服务能力而具有无比强大的竞争力。 医院电子病历系统的建立,可为医院的医疗、科研、教学和医院管理等方面提供主动、方便快捷和高效的数据服务,包括各种疾病数据检索与分析、智能知识库、医疗数/质量统计、医疗评价、健康评估、经济统计分析等等。 该系统的建设的将可以有效达到以下目标: (1) 优化医院的管理模式,以数字化管理、信息化管理为核心,形成先进的 医院管理理论和医院管理模式。 (2) 建立医院内部完善的医院信息处理系统,最大限度地服务于病人和医护 人员。 (3) 建立医院的办公自动化系统。 (4) 建立高度信息化的医疗研究与教学系统。 (5) 建立完善的医学交流体系,通过现代的通讯、信息手段,达到随心所欲 的医学交流,可极大地推动医学的发展。

电子病历系统使用手册

附件一 电子病历系统用户手册 兴安盟医院计算机信息中心

目录 1.概述 (4) 1.1系统功能模块简介 (4) 1.2运行环境 (4) 1.3基本操作 (5) 1.3.1选定与选择操作 (5) 1.3.2选定及选择菜单项 (5) 1.3.3命令按钮 (5) 1.3.4选项按钮和选择框 (5) 1.4系统操作 (6) 1.4.1窗口菜单 (6) 1.4.2工具栏 (6) 1.4.3分类列表 (6) 1.4.4患者状态栏 (7) 1.4.5工作主界面 (7) 1.4.6病历书写主界面 (8) 1.4.7工作分类列表 (8) 1.5系统常见功能 (10) 1.5.1鼠标右键功能 (10) 1.5.2插入图象 (13) 1.5.3申请编辑 (14) 1.5.4删除草稿 (14) 1.5.5打印 (14) 1.5.6快捷功能按钮 (15) 1.5.7排序 (15) 1.5.8知识库模版调用 (15) 1.5.9性别特征判断 (16) 1.5.10必选项目 (16) 1.5.11录入值范围提示 (16) 1.5.12字典 (16) 1.6系统约定规则 (18) 1.6.1复制 (18) 1.6.2调取模版 (18) 1.6.3删除模版 (18) 1.6.4病程记录时间 (18) 1.6.5病程记录时间修改显示 (19) 1.6.6病历审签 (20) 1.6.7统计报表新建和删除 (20) 1.6.8身份验证 (22) 1.6.9修改审签权限 (22) 1.6.10使用人员规则 (23) 1.6.11及时消息 (23) 2.系统登陆 (25)

2.1用户登录 (26) 2.2进入工作站 (26) 3.医生工作站 (29) 3.1进入系统 (29) 3.2系统介绍 (30) 3.2.1患者列表 (30) 3.2.2新建病历 (32) 3.2.3病历书写 (32) 3.2.4病历完成 (33) 3.2.5病历提交 (33) 3.2.6医生等级设置 (33) 3.2.7上级审签 (34) 3.2.8病历审签开放 (35) 3.2.9评分测试 (36) 3.2.10患者定位 (36) 3.2.11患者筛选 (37) 3.2.12知识库维护 (37) 3.3病历书写 (39) 3.3.1病案首页 (39) 3.3.2住院病历 (40) 3.3.3病程记录 (42) 3.3.4手术记录 (43) 3.3.5会诊记录 (45) 3.3.6其它记录 (46) 4.个性化设置 (47) 4.1进入系统 (47) 4.2修改登陆密码 (47) 4.3个人工具字典设置 (48)

《电子病历系统功能应用水平分级评价方法及标准(试行)》.

电子病历系统功能应用水平分级评价方法及标准 (试行 以电子病历为核心的医院信息化建设是公立医院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为保证我国以电子病历为核心的医院信息化建设工作顺利开展,逐步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电子病历系统应用水平评估和持续改进体系,制定本分级评价方法和标准。 一、评价目的 (一全面评估各医疗机构现阶段电子病历系统应用所达到的水平,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电子病历系统应用水平评估和持续改进体系。 (二使医疗机构明确电子病历系统各发展阶段应当实现的功能。 (三为各医疗机构提供电子病历系统建设的发展指南,引导医疗机构科学、合理的发展电子病历系统。二、评价对象 已实施以电子病历为核心医院信息化建设的各级各类医疗机构。 三、评价分级 电子病历系统应用水平划分为 8个等级。每一等级的标 准包括电子病历系统局部的要求和整体信息系统的要求。 (一 0级:未形成电子病历系统。 医疗过程中的信息处理由手工或独立计算机完成,未使用联网的计算机系统。 (二 1级:部门内初步数据采集。 1. 局部要求:部门内部使用计算机采集医疗业务数据, 这些数据能够在两台以上计算机之间共享,但数据共享过程需要手工操作(如移动存储设备、手工复制文件等。 2. 整体要求:部分医疗业务部门内部两个以上业务项目使用计算机采集数据,

并能够通过移动存储设备、复制文件等共享数据(如影像科以光盘形式保存患者影像学检查资料,影像科医师需要通过调取光盘读取患者资料。 (三 2级:部门内数据交换。 1. 局部要求:医疗机构部分医疗业务部门建立了内部共享的信息处理系统,业务信息可以通过网络在部门内部共享并进行处理。信息系统不支持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 2. 整体要求: (1部分医疗业务部门内部两个以上业务项目能够通过联网的计算机进行数据信息采集(如药剂科记录患者用药情况、药品库存情况等 ,但各部门之间未形成数据交换系统,或者部门间数据交换需要手工操作。 (2部门内有统一的医疗数据字典。 (四 3级:部门间数据交换,初级医疗决策支持。 1. 局部要求:医疗业务部门可通过任何方式(如界面集 2 成、调用信息系统数据等获得部门外数字化数据信息,本信息系统的数据信息可供整个医疗机构共享。信息系统具有至少 1项自动规则检查功能。 2. 整体要求: (1实现部分医疗流程数据共享,可通过信息系统共享检查、检验、药品使用等信息。 (例如,临床科室能够用信息系统处理医嘱,系统自动将数据传送至药剂科、收费等部门并进行处理。 (2有多部门统一的医疗数据字典。

电子病历应用水平分级

电子病历系统功能应用水平分级评价方法及标准以电子病历为核心的医院信息化建设是公立医院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为保证我国以电子病历为核心的医院信息化建设工作顺利开展,逐步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电子病历系统应用水平评估和持续改进体系,制定本分级评价方法和标准。 链接:卫生部分8级评估医院电子病历 一、评价目的 (一)全面评估各医疗机构现阶段电子病历系统应用所达到的水平,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电子病历系统应用水平评估和持续改进体系。 (二)使医疗机构明确电子病历系统各发展阶段应当实现的功能。 (三)为各医疗机构提供电子病历系统建设的发展指南,引导医疗机构科学、合理的发展电子病历系统。 二、评价对象 已实施以电子病历为核心医院信息化建设的各级各类医疗机构。 三、评价分级 电子病历系统应用水平划分为8个等级。每一等级的标准包括电子病历系统局部的要求和整体信息系统的要求。 0级:未形成电子病历系统。 医疗过程中的信息处理由手工或独立计算机完成,未使用联网的计算机系统。 1级:部门内初步数据采集。 a.局部要求:部门内部使用计算机采集医疗业务数据,这些数据能够在两台以上计算机之间共享,但数据共享过程需要手工操作(如移动存储设备、手工复制文件等)。 b.整体要求:部分医疗业务部门内部两个以上业务项目使用计算机采集数据,并能够通过移动存储设备、复制文件等共享数据(如影像科以光盘形式保存患者影像学检查资料,影像科医师需要通过调取光盘读取患者资料)。 2级:部门内数据交换。 a.局部要求:医疗机构部分医疗业务部门建立了内部共享的信息处理系统,业务信息可以通过网络在部门内部共享并进行处理。信息系统不支持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 b.整体要求: (1)部分医疗业务部门内部两个以上业务项目能够通过联网的计算机进行数据信息采集(如药剂科记录患者用药情况、药品库存情况等),但各部门之间未形成数据交换系统,或者部门间数据交换需要手工操作。

新版电子病历用户手册

新版电子病历使用手册 目录 新版电子病历使用手册 (1) 1软件界面介绍 (2) 1.1进入电子病历程序 (2) 1.2新版电子病历界面介绍 (2) 2文档编辑 6 2.1进入文档编辑界面 (6) 2.2文档编辑界面介绍 (7) 2.3编辑功能介绍 (8) 2.3.1元素的操作 (8) 2.4组句的操作 (10) 2.5片段的操作 (11) 2.6医学图形符号和图片标注的操作使用 (12) 2.6.1医学图形符号的操作 (13) 2.6.2图片标注 (14) 2.7其它功能。 (16) 3组文档的操作 (17) 4片段与范文管理。 (19) 4.1片段管理 (20) 4.2范文管理 (21) 5打印与预览 (22) 5.1普通文档的预览与打印 (22) 5.2病程记录文档的预览与打印 (22) 6文档编辑签名。 (23) 6.1编辑签名 (23) 6.2撤销签名 (24) 7文档审核签名 (25)

1软件界面介绍 1.1进入电子病历程序 点击“电子病历”选项卡,进入 电子病历程序界面。 图一 登陆ZLHIS导航台,进入住院医生工作站。点击右上方的“电子病历”选项卡(如图一),进入新版电子病历的界面。 在培训和练习期间,为保证日常医疗活动数据的准确性,故服务器使用的是测试服务器。在登陆ZLHIS的时候,选择服务器为“HNPX”。正式使用后选择正式的服务器。 服务器选择“HNPX” 1.2新版电子病历界面介绍

新版电子病历程序界面,主要分为四个主要部分(如图二)。 A 部分:病人信息列表区域; B 部分:已经书写的文档列表区域; C 部分:文档预览区域; D 部分:书写任务及范文列表区域。 图二 A :本区域主要是病人信息,包括病人姓名,住院号,床号,性别,年龄,费别等信息,和住院医生工作站中左侧的病人信息列表一致。 B :本区域是已经开始书写的文档列表。包括了文档名,文档密级,编辑时间,编辑人,编辑状态等信息。 编辑时间:最后一次修改本文档的时间。 编辑状态:编辑状态共有四种,分别是“编辑中”、“已签名”、“修订中”和“已审签”。 编辑中:从创建一份病历开始,到编辑完成签名之前,整个文档 A 病人信息 列表区域 B 已经书写的文档列表 C 文档预览窗口 D 书写任务和范文列表

电子病历评级体会

评价的范围和主要内容,电子病历不像等级医院评价一样,等级医院只要病房里有一个移动护理就可以了,但是电子病历的比较还是客观的,它的评价分为系统功能的状态,就是功能有没有达到;第二是电子病历系统有效的应用范围;第三是电子病历系统应用的基础环境。电子病历评价的项目主要是有9个角色37项。评价的最低项目数,总的考察项目是37项,基本项是21项,选择项是16项,选择项至少要达到8项,就是一半以上,这个是最低的标准。电子病历应用等级评价的确定方法,一个是电子病历系统评价总分,第二是基本项目实现情况,第三是选择项目情况。评价的重点:一是电子病历实现的功能考察,就是系统功能,包括:第一基本项必须全部满足,第二选择项满足最低数量的要求,第三是满足本级以下全部功能。二是所实现系统功能应用范围的考察,就是有效应用:第一是基本项不低于80%,第二是选择项不低于50%。 电子病历系统项目功能评价方法:第一,在标准中,每个项目下面都列出0到7个各个等级详细的功能要求,评分时,每个项目的等级数就是这个项目平分的分值,即0级就是0分,等级越是高度,所获得的分数也越高。第二,在进行项目功能评分时应注意,必须是在该项目等级功能完全实现以后才能够得高等级的评分,也就是说,某个项目的低等级的工作没有实现,那么高等级功能要求所列的内容即使实现,也不能得到高等级的功能分数。比如达到了5级标准,但4级里

面的标准没有达到,就不能评5级。第三,对电子病历有效应用的考察主要是看医院发展在医疗流程中大范围的应用了电子病历系统的各个功能。第四,标准中考察有效应用的具体方法就是收集医疗过程中考察项目各个级别应用人数,通过这个人数与应该应用的全部人数进行比较得到一个比例,用这个百分比表示有效应用。比如护理记录单,全院的出院病人是多少,多少病人是有电子病历护理记录单,比例是50%还是80%。各个等级最低总分占满分的比例,比如总的考察项目是37项,最低平分就是140分,也就是说最低要达到140分。 综合评分,对医疗流程中各个项目都可以进行功能评价和应用范围评价,从而得到功能评分和应用范围评分,将这两个评分进行相乘就能知道这个项目所达到的功能与应用范围的情况,最后得出综合评分。电子病历分级评价的流程有四个:自评阶段,网上自评阶段,审核阶段,数据上传。传上去的数据有问题,会网上提示,要再补充。所以有一个数据质控。 第四方面内容是电子病历系统功能应用水平的创建体会。建设五级电子病历的总体思路:在现有医院信息化基础上查漏补缺,补充欠缺系统,完善现有功能,整体达到五级水平,业务导向,紧扣标准,统一规划,分步实施。以医生工作站为基础,以电子病例为核心,通过医院集成平台对各种医疗信息进行全面集成、共享与利用,通过临床数据中心实现医疗数据统一管理,通过移动医疗的应用实现医嘱的全程

门诊电子病历使用手册

门诊结构化电子病历用户手册(B-soft) 一、病历书写 (1)电子病历打开后,我们可以看到如上图1所示。这时如果我们医生需要调用之前病历里自己的个人老模板,我们点击工具栏上的“新增”按钮: 图3 出现以下界面,可以选择初/复诊模板或者个人模板 图4

图5 (2)图5中这些个人模板即是我们病历中自己制作的老模板(如何制作模板会在本文档后面有所说明),我们选中自己此次就诊所需要的模板,双击模板或者点击确定按钮,即可将模板加载到病历中来: 图6 然后和之前书写病历一样,我们只需稍作即可。

(3)注:检验、检查费用、诊断、处方之类的都可以从病历中打开 如果需要开检验的,我们点击病历中的,就会打开检验申请界面,开检 查的(即诊疗之类的费用),我们点击病历中,即可弹出开检查费用的界面,这些界面和操作和之前的一致,未做任何修改。 录诊断的时候,我们点击病历中,即可弹出诊断录入界面: 图7 诊断界面也和之前的诊断界面类似,也是点增加按钮,然后根据拼音码调入诊断,点击保存即可。录入好后如下图8

图8 删除诊断时必须按上图提示中操作。 中医诊断如下图9 图9 录处方,我们点击病历中的,即可打开处方界面,和之前病历的 界面一样,未做任何修改。

病历书写基本完成了,这是我们点击工具栏上的“保存”按钮即可。 二、引用数据 我们点击工具栏上的引数据按钮,即可打开如下窗口: 图10 我们可以引用病人的诊断记录、检验报告等,引用前,我们先将光标定位到所要引用的位置,然后点击引数据,如下是引用血常规的例子: 首先,我们将鼠标定位到病历中检验的后面位置: 图11 然后点击引数据按钮: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