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独角兽企业、场效应、灰犀牛——新概念:新机遇 新挑战 新任务

独角兽企业、场效应、灰犀牛——新概念:新机遇 新挑战 新任务

上海人大

2018年第1期

新概念:新机遇新挑战新任务

文岳

刘桐汐

肖雅文

黎玉立

着经济社会的转型发展,一些新概念、新提法、新词汇

不断涌现,展现着新活力,带来了新理念、新机遇、新挑战、新任务。

独角兽企业

独角兽企业是近十年来全球经济的新现象。独角兽企业是指成立10年以内、估值超过10亿美元、获得过私募投资且尚未上市的企业。独角兽企业被认为是新经济时代科技创新的集中体现。独角兽企业已成为推动经济中高速增长、迈向中高端水平的重要引擎。

2017年3月1日,科技部火炬中心和长城企业战略研究所发布的《2016中国独角兽企业发展报告》揭示了独角兽企业在我国的发展现状:独角兽企业呈爆发增长趋势,2015年我国独角兽企业有70家,而到了2016年这一数字已达131家,技术驱动型企业占绝大多数。电子商务、互联网金融、智能硬件和交通出行四大行业成为独角兽企业集中爆发领域,数量占比超过56%。我国目前已有16个城市出现了独角兽企业,其中北京、上海、深圳、杭州是独角兽企业主要集聚区域,均拥有超过10家企业。其中北京市的独角兽企业共有65家,占据半壁江山。

第七轮环保三年行动计划

2000-2017年,上海市政府已滚动实施了六轮环保三年行动计划,取得了明显的成效。2018年1月2日—12日,《上海市2018年-2020年环境保护和建设三年行动计划(纲要)》向全社会公

开征求意见,即将实施的第七轮环保三年行动计划将集中力量打好大气、水和土壤污染治理攻坚战,坚持绿色发展与底线思维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战略位置。

“店小二”

“店小二”一词,在浙江、江苏已经成为热词。政府要当好“店小二”,围绕企业需求提供精准化、具体化服务。2016年初,浙江省义乌市成立“店小二”办,办公室设在市府办,其日常工作和职能,就是不断地走访企业,帮助企业发现问题,并着力解决这些问题。《新华日报》援引泰州市高港区区委书记顾萍的话说,政府“店小二”专业化服务催生了二期现象。很多投资商不仅自己追加二期投资,还主动帮助引进关联企业落地。

打造独特的文化标识

上海大歌剧院将成为乐迷们的新去处;张江未来公园将建成独特的一园四馆;浦东海昌海洋公园的建设目标为世界一流,有全球独创的企鹅“超级碗”展池;上海天文馆特设青少年观测基地;上海图书馆东馆以及上海博物馆东馆有望2020年建成;黄浦江东岸滨江12座慢行新桥2017年年底开放迎客……2017年11月8日-10日举行的“2017上海国际城市建设与投资博览会”,首次向公众展示了一批上海文化新地标的建设蓝图,它们全部位于浦东新区。

五年来,上海新布局多处重大文化设施,有人统计,上海已实现每20万人

拥有1座博物馆,高出全国平均水平近1倍;全市公共图书馆238家,总量已经赶超纽约。这些“文化地标”串起了一张日趋细密的文化版图。一座有文化的城市,不仅有大师,不仅有好戏,还有可以阅读的建筑、适宜漫步的街巷、可供交往的公共空间……在发展传统的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同时,上海的治理者开始将整个城市当做一个“文化体”,将治城视作一种“大文化”。

国际消费城市

国际消费城市是指具有辐射全球的消费集聚力、吸引力和影响力,能创新引领国际消费潮流和消费模式,消费规模大、能级高,对城市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度突出的国际大都市,比如纽约、伦敦、巴黎和东京等都是世界公认的国际消费城市。

作为中国最大商业中心城市的上海,已经将“建设国际消费城市”明确写入上海“十三五”规划纲要。上海已经明确了建设国际消费城市的线路图:未来3-5年,加快形成“国内国际、双管齐下”的消费发展格局,把上海打造和建设成为我国国际化程度最高、消费市场规模最大、消费环境最好、引导创新能力最强的综合性国际消费城市;未来5-7

独角兽企业、场效应、灰犀牛——

—人代会专刊

54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