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幼儿园小中大自理能力比赛

幼儿园小中大自理能力比赛

幼儿园小中大自理能力比赛
幼儿园小中大自理能力比赛

小班自理能力比赛

1穿鞋袜比赛

【游戏目的】

让幼儿掌握正确穿和脱鞋子、袜子的方法,培养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

【游戏规则】

1、5人为一组比赛;

2、准备体操垫子5块,幼儿穿好鞋袜站在一边;

3、幼儿要在老师宣布开始的口令后,脱掉鞋子和袜子,脱鞋后,鞋子头靠头,摆一起,袜子放在鞋子上,不能乱扔和乱放;

4、然后幼儿爬过垫子再爬回来,把袜子和鞋子穿上,整理好的幼儿举起小手,等待评委老师打分。

5、老师以幼儿的穿脱鞋袜的速度、摆放整齐为评分标准,颁发前三名小能手奖状和奖品,其他幼儿颁发进步奖状和奖品。

2

穿衣服比赛

【游戏目的】

幼儿学会穿衣服的简单生活技能,提高幼儿自我服务意识。

【游戏规则】

1、5人为一组比赛;

2、幼儿统一穿衣服比赛的比赛服装(比如园服外套);

3、老师发令后幼儿开始穿园服,完成后举手表示,等待评委老师打分;

4、要求穿得整齐、领子翻平,钮扣正确等。颁发前三名小能手奖状和奖品,其他幼儿颁发进步奖状和奖品;

5、为鼓励表现稍弱的幼儿,老师可以给家长发放穿衣记录卡,当小朋友在家自己穿衣裤,家长给幼儿奖励笑脸花粘贴,提高幼儿自己穿衣主动性。

3

洗漱比赛

【游戏目的】

提高幼儿自我服务意识和能力,能通过自己的小手愿意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游戏规则】

1、5人为一组比赛;

2、准备每个人的小毛巾、小脸盆等;

3、老师发令后幼儿开始洗脸,把脸上的部位都要洗到,耳朵和脖子两个部位也洗到;

4、完成后举手表示,等待评委老师打分;

5、老师以幼儿能否掌握正确的洗脸方法和速度为评分标准,颁发前三名小能手奖状和奖品,其他幼儿颁发进步奖状和奖品。

中班自理能力比赛

1整理被子比赛

【游戏目的】

引导幼儿懂得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游戏规则】

1、5人为一组比赛;

2、准备被子5条,体操垫子5块;

3、游戏开始前,老师演示一遍整理被子方法,左边折向中线,右边折向中线(重叠);

4、老师发令后幼儿开始整理被子,完成后举手表示,等待评委老师打分;

5、老师以幼儿的整理速度、整齐度为评分标准,颁发前三名小能手奖状和奖品,其他幼儿颁发进步奖状和奖品。

2

系鞋带比赛

【游戏目的】

提高幼儿动手能力、生活自理能力,感受自己长大的快乐。

【游戏规则】

1、5人为一组比赛;

2、幼儿准备有鞋带的鞋带来幼儿园;

3、游戏开始前,老师演示一遍系鞋带的方法:先打一个结,然后将两边的鞋带都绕成一个圈,右边的圈圈绕过左边的圈圈,最后打个结;

4、老师发令后幼儿开始系鞋带,完成后举手表示,等待评委老师打分;

5、老师以幼儿把鞋带系得又快又好为评分标准,颁发前三名小能手奖状和奖品,其他幼儿颁发进步奖状和奖品。

3

叠衣服比赛

【游戏目的】

锻炼幼儿的动手能力,知道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游戏规则】

1、5人为一组比赛;

2、老师为幼儿每人准备一件套衫;

3、游戏开始前,老师演示一遍叠衣服步骤;

4、老师发令后幼儿开始叠衣服,完成后举手表示,等待评委老师打分;

5、老师以幼儿的叠衣速度、整齐度为评分标准,颁发前三名小能手奖状和奖品,其他幼儿颁发进步奖状和奖品。

大班自理能力比赛

1整理书包比赛

【游戏目的】

幼儿学会分类整理物品的技能,萌发做小学生的愿望。

【游戏规则】

1、5人为一组比赛;

2、准备文具盒、铅笔、橡皮、尺子等文具、水壶和两三本书,人手一只书包;

3、老师发令后幼儿动手整理,完成后举手表示,等待评委老师打分;

4、老师以幼儿的整理条理性和用时长短为评分标准,颁发前三名小能手奖状和奖品,其他幼儿颁发进步奖状和奖品。

2

找东西比赛

【游戏目的】

幼儿学习分类摆放学习用品的技能,养成自己整理书包的好习惯,为做好小学生做准备。

【游戏规则】

1、5人为一组比赛;

2、延续上面的整理书包比赛;

3、幼儿将东西放在放好在书包后,老师发令"找东西"比赛游戏,比如:请幼儿找出三本书、找出铅笔、尺和橡皮等;

4、幼儿完成后举手表示,等待评委老师打分;

5、老师以幼儿的找东西的条理性和用时长短为评分标准,颁发前三名小能手奖状和奖品,其他幼儿颁发进步奖状和奖品。

3

洗袜子比赛

【游戏目的】

引导幼儿爱劳动,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乐于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事。

【游戏规则】

1、5人为一组比赛;

2、每人一个小盆子、一小块肥皂、凉衣夹,自备一双干净袜子;

3、老师发令后幼儿动手洗袜子,洗完后晾晒袜子;

4、幼儿完成后举手表示,等待评委老师打分;

5、老师以幼儿的清洗步骤和做事态度为评分标准,颁发前三名小能手奖状和奖品,其他幼儿颁发进步奖状和奖品。

幼儿园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及卫生习惯培养计划

肖官营乡幼儿园幼儿各年龄段 生活自理能力及卫生习惯培养计划 幼儿阶段是社会性发展和培养的重要时期,《纲要》特别强调“幼儿园的各项活动都要注重幼儿生理和心理健康,保护幼儿的生命安全,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卫生和生活自理能力……”,良好习惯的培养,对幼儿是十分重要的,我国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主张“凡是孩子能做的就应该让他们自己做”。目前,独生子女在幼儿中的比例越来越大。由于生活上成人包办代替过多,这些孩子依赖性强,自理能力较差。为了更好的落实《纲要》精神,依据我国各年龄段幼儿发展的特点,我们把培养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及卫生习惯作为重点工作来抓。特制定如下培养目标及计划。 小班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及卫生习惯培养的学期目标 独立穿脱衣服,并基本叠整齐。 正确使用餐具(碗、盘、勺),学习使用筷子。 学会独立进餐。 学做值日生(摆餐具、擦桌子)。 学整理床铺(学叠被子、叠毛巾被)。 会擦椅子,洗手绢。 学习漱口、刷牙。 知道简单的生活卫生常识:漱口、保护牙齿、保持服装整齐,知道简单的交通规则。 培养基本的卫生习惯(不吃手指,不抠鼻孔、不挖耳朵,学会用手绢,不乱扔脏东西)。 小班分月培养项目

中班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及卫生习惯培养的学期目标 独立穿脱衣服、鞋袜,并叠放整齐,会系鞋带。 基本学会整理床铺(会叠被子、会叠毛巾被、会套枕套)。 学会一般盥洗技能(会洗脸、洗手、洗胳膊、会刷牙)。 会独立进餐,会使用餐具(勺、筷子)。 会做简单的服务性劳动(擦椅子、床、洗袜子)。

知道一般的卫生常识(保护眼睛、保护牙齿、保持个人及公共场所卫生)。基本形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 知道一般的交通规则。 中班分月培养项目

幼儿自理能力比赛活动方案新

我园幼儿自理能力比赛活动方案 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十分强调幼儿的自主能力。我园从开园以来,一贯重视幼儿生活习惯和自理能力的培养,并把对幼儿生活习惯的培养当成教育教学工作的一部分,为了提高幼儿的自理能力,增强幼儿的自我管理意识,举办此次全园性的幼儿生活自理能力比赛。 活动目的: 1、通过比赛提高幼儿自我服务及动手能力,引导幼儿懂得自己事情自己做。 2、在比赛中满足幼儿的表现欲,进而落实幼儿生活的教育功能。 3、帮助教师了解班级自我服务能力整体水平,促进教师对每个幼儿自我服务能力发展的关注。 活动对象和地点: 参赛对象:各小班全体幼儿; 比赛地点:幼儿园小班教室 评委:家长委员会代表 活动形式: 教师组织本班幼儿进行比赛,对家长进行宣传并配合本次活动,在家让幼儿多多练习。 活动时间:待定 具体比赛项目及规则: 项目一:穿珠子比赛 活动准备:珠子每筐15颗;线、小筐子各30个,垃圾桶1个 比赛形式及规则 1、形式: (1)全班幼儿同时进行,听到裁判“预备——开始”的指令后开始穿珠子。限时,三分钟。 (2)幼儿将小框子里面的珠子,一粒一粒的穿入线内,全部穿完后举手示意。 2、规则及要求: (1)指令发出后方可开始。 (2)一粒一粒的穿。 (3)线的一端打上死结,一手拿线的另一端,另一只手穿珠子。 3、评奖比例及标准: (1)比赛以速度取胜,评委记录全班幼儿比赛所花时间,取前30%获奖。 (2)获奖比例:全班总人数30%;一等奖5%;二等奖10%;三等奖15%。 项目二:穿脱衣服、鞋子比赛

活动准备: (1)椅子30张 (2)提醒家长当天给幼儿穿统一的拉链的衣服及粘贴式鞋子。 (3)评分记录表 比赛形式及规则: 1、形式: (1)幼儿听到裁判指令发出后方可开始穿脱衣服和鞋子。 (2)幼儿听到裁判“预备——开始”的口令后,先脱掉衣服和鞋子,然后再快速的穿上,全部穿戴整齐后举手示意。 (3)以穿脱衣服(含鞋子)的速度及衣服、鞋子没有穿反取胜。 2、规则及要求: (1)每班5个参赛选手,听到裁判指令后方可进行比赛。 (2)参赛幼儿必须先脱掉衣服(鞋子)再穿上,过程完整。 (3)衣服、鞋子穿戴完毕后正反必须对,衣服穿反、拉链未拉、鞋子穿反则酌情扣分。 3、评分细则: (1)脱(衣服、鞋子):脱衣服顺序、方法正确得5分,衣服(裤子)脱反、方法不正确扣1分。 (2)穿(衣服、鞋子):在规定的时间内穿完衣服,方法正确得5分,衣服、裤子、鞋子穿反扣2分,衣领没有翻出、拉链没拉上、鞋子魔术贴没有贴好扣1分;不会穿不得分。 (3)穿戴整齐度相同的情况下,所用时间较短的幼儿胜出。 4、奖项设置: 评奖方式:根据幼儿比赛成绩评选一等奖2名,二等奖3名,三等奖5名。 具体人员安排: 1、主持:待定 2、协助组织:待定 3、评委:待定 4、撰写奖状:教师

小学生自理能力调查报告中学生自理能力调查报告

小学生自理能力调查报告中学生自理能力调查报告 社会的发展需要具备各方面能力的现代化四有新人。一个人要 想在社会中生存,自理能力是尤为重要的,它贯穿着人的一生,是生活的基础。 然而,新一代独生子女由于受家庭几代人的宠爱,自理能力的 匮乏也是显而易见的。例如近几年出现的中学生家长陪读现象,大学生人才招聘家长陪聘现象,足以说明新一代独生子女自理能力的薄弱。即便是在农村,独生子女们的自理能力也同样的缺乏。我校的升旗手中就有不少学生一开始不会系国旗,有时候系好了又掉下来的情况也发生过几次,有的小学生不会削铅笔,有的小学生书包不会……至于洗衣做饭,那可真是寥寥无几了。 一、小学生应该具备的自理能力。 自理能力包括三个方面内容:生活自理能力、学习自理能力、 社交自理能力。本文所讲的自理能力主要是生活自理能力,生活自理能力是指孩子在日常生活中照料自己生活的自我服务性劳动的能力。简单的说就是自我服务,自己照顾自己,它是一个人应该具备的最基本的生活技能。

小学生到底应该具备哪些自理能力!《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第二条是这样写的“尊敬父母,关心父母身体健康,主动为家庭做力所能及的事。”第九条规定“衣着整洁,经常洗澡,勤剪指甲,勤洗头,早晚刷牙,饭前便后要洗手。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衣物用品摆放整齐,学会收拾房间、洗衣服、洗餐具等家务劳动。”从《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可以看出,小学生的自理能力主要是指:自我服务性劳动,家庭生活服务性劳动。自我服务性劳动包括:梳头,洗脸,洗脚,洗澡,穿衣、裤,系红领巾,剪指甲,书包,刨铅笔,包书皮,铺床单,叠被子,折衣物等;家庭生活服务性劳动主要包括:扫地,拖地,擦桌、椅、柜,洗衣,洗锅、碗、盆,择菜、切菜,削果皮,烧开水,煮面,煮小菜、汤等。 二、小学生自理能力现状。 通过对本校学生网络调查、个别调查,对其他学校小学生通过上网浏览了解,笔者认识到当前农村小学生的自理能力现状 __,主要表现为: 1、学生不爱劳动,怕脏、怕累。 低年级中大多数学生不能独立完成自我服务性劳动,往往是在家长的帮助下完成的;有的学生真的是“饭来张口,衣来伸手”;有的

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

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 生活自理能力,简单地说就是自己照顾自己生活的能力。它是一个人应该具备的最基本的生活技能,也是人的生存能力的具体体现。幼儿期是生活自理能力和良好生活习惯初步养成的关键期。幼儿年龄小,可塑性强,容易接受各种影响和教育,此时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及习惯容易成功。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首位,既要高度重视和幼儿受保护、受关照的需要,又要尊重和满足他们不断增长的堵路要求,避免过度保护和包办代替,鼓励并指导幼儿自理、自立的尝试。从小对幼儿进行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对幼儿的全面发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生活自理教育中渗透着安全教育,自我保护意识、服务意识的培养;生活自理教育能促进幼儿思维能力的发展,如知识经验的积累,做事过程中的统筹安排,且在教育者的引导下,幼儿还可以学习迁移已有经验;幼儿在学习体验中,可以养成良好的习惯,形成良好的品德;还可以提高环境的适应能力,增强自信心,提高审美能力,为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另外,针对不同年龄特点开展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是幼儿自我教育的最好形式,对于有而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也十分有益,孩子们在获得自理能力的过程中意志力、坚持性以及克服困难、承受挫折的能力也得到锻炼。 家庭和幼儿园是培养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两个重要场所,这两者教育直接影响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的提高及习惯的养成。然而,现在孩子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生活自理能力差,依赖性较强,究其原因就是幼儿园与家庭教育相脱节,例如:在观念上,你认为培养生活自理能力对孩子发展很重要,而他却认为学习知识技能更重要;在内容上,你现在正引导孩子刷牙,他却全然不知;在方法上,你用游戏、故事等适合孩子的方法,他却只有命令训斥的方法;在评价上,你总会看到孩子的点滴进步并不断鼓励,他却总看到别的孩子好,自己的孩子不行。当双方这些不一致的教育同时作用在一个孩子身上时,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怎么提高?习惯有怎么能养成呢? 在家庭中,造成孩子生活自理能力差的主要原因是:家庭成员对孩子过分溺爱,事事处处倍加呵护,饭来张口,衣来伸手,这是造成幼儿生活能力低下的首要原因;其次,家长的包办代替剥夺了孩子学习和锻炼的机会,并使其形成了依

2019幼儿园自理能力比赛活动方案

“我能行”幼儿自理能力比赛方案 哈密石油大地第一幼儿园 生活自理能力是指孩子在日常生活中照料自己生活的自我服务性劳动的能力。主要包括自己穿脱衣服、鞋袜、收拾、整理衣服和床铺,独立进餐和洗盥,自己洗脸、洗脚和小手帕等。为了提升幼儿的自理能力,增强幼儿的自我管理意识。我园在本月将举办“我能行”幼儿自理能力比赛。 一、活动目的: 1.通过有趣的比赛活动,让孩子感受自己长大了,引导幼儿懂得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2.通过比赛满足幼儿的表现欲望,让幼儿感受到集体活动带来的快乐。 二、具体时间内容安排 大班:2017年3月29日15:30——17:30 中班:2017年3月30日15:30——17:30 小班:2017年3月31日15:30——17:30 三、活动地点:幼儿园操场 四、参加人数:全体幼儿202名 五、比赛项目 1.大班:整理床铺

比赛规则:六人为一组,同一时间开始整理床铺,要求叠好被子、放好枕头,完成后举手示意,看谁又快又好。 2.中班:折叠衣服 比赛规则:六名幼儿为一组,幼儿站在桌子前,比赛口令开始,将衣服脱下,翻好衣服,然后在桌子上折叠衣服,完成后举手示意。 3.小班:穿鞋 比赛规则:六名幼儿分1组进行比赛,听到口令比赛开始,将鞋脱在爬爬垫前,幼儿爬过爬爬垫,拿上指定的物品,快速爬回,然后穿上鞋子,穿好的幼儿举手示意。 六、奖项设置 一年级组为单位,各一等奖1名(奖牌一枚、奖状一张、亲子手工卡2套);二等奖1名(奖牌一枚、奖状一张、亲子手工卡2套);三等奖1名(奖牌一枚、奖状一张、亲子手工卡2套);自理“小能手”(奖状一张、亲子手工卡2套、参与即得)。 七、家长配合 家长可以结合本次比赛项目在家中对幼儿有意识的进

二年级学生生活自理能力活动方案

顺溪小学二年级学生 生活自理大比拼活动方案 生活自理能力:是指孩子在日常生活中照料自己生活的自我服务性劳动的能力。简单的说就是自我服务,自己照顾自己,它是一个人应该具备的最基本的生活技能。为了让孩子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会的事情学着做,会做的事情经常做,培养小学生的自我规范和生活自理能力,使他们快乐地学习、健康地成长,全面地发展,特开展二年级学生生活自理大比拼活动。 一、活动目的: 1、通过有趣的比赛活动,让小学生感受到自己长大了,引导小学生懂得自 己的事情要自己做。 2、通过比赛满足小学生的表现欲和成就感,训练小学生健全的体魄,增进 团队精神。 3、通过比赛提高小学生生活自理能力,让小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养成生活自 理意识。 二、活动对象: 二年级全体学生。 三、活动时间: 1、班级比赛:2015年5月11日——13日 2、年级比赛:2015年5月14日 四、活动形式: 1、教师组织班级孩子在本班进行预赛,选出男女生各5名优胜者。

2、各班推选人员参加年级决赛。 五、活动内容、地点及规定时间 (注、衣服均为扣子;毛衣为套头毛衣;鞋要系鞋带;用品为学生自己准备。)六、活动规则: 参赛同学必须遵守规定顺序和方法。 (1)、穿戴顺序为:袜子——裤子——鞋子——上衣——检查(是否整齐,领子翻平,内衣放进裤腰内;二条腿是否分别伸进左右裤腿内;袜子是否上下穿反,鞋子是否左右穿反,鞋带是否系好。) (2)、洗手帕和红领巾:既要看洗的过程,也要看结果,顺序是:先湿物品,再用洗衣粉,搓揉、洗刷,后清洗拧干,动作熟练、有条理、沉着不慌张。(3)、整理书包课桌:桌面干净,书本、文具、饭盒分类合理,摆放有序、整齐美观。 七、竞赛奖项: 1、个人:奖年级前5名。 2、集体:颁班级优胜奖。 八、评委: 各班班主任组织班上的比赛,年级比赛各班选一名干部做评委 顺溪小学二年级 2015-05-04

幼儿园自理能力比赛活动方案

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幼儿自理能力比赛活动 修水县良塘中心幼儿园XIU SHUI XIAN LIANG TANG ZOHNG XIN YOU ER YUAN

修水县良塘中心幼儿园自理能力比赛活动方案 活动意图: 现在的小孩生活条件优越,由于家长包办代替过多,大多数幼儿差不多上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很多小孩自理能力相对较弱。为了进一步提升幼儿自理意识,提高幼儿的自理能力,帮幼儿树立靠自己,我能行的思想观念,让幼儿学会照顾自己,增强自信心。因此设计了本次“我能行,我最棒”自理竞赛的活动。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提高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学会穿脱衣服,鞋袜、系鞋带及叠衣服、被子等差不多的生活技能。 2、在有味的竞赛活动,让小孩感受自己长大了,引导幼儿明白得自己的情况自己做。 3.通过班级之间的竞赛,增强幼儿的竞赛意识和集体荣誉感。 二、活动时刻与项目: 时间:2019年12月13日上午9:20-9:50大班 上午10:00-10:40小班、中班 地点:幼儿园前操场 三、参赛人员:全体幼儿 四、活动预备: 活动预备: 1、各班前期开展班级自理能力比赛,在班级中评选出10位优秀选手进行园级自理能力比赛。竞赛材料及用品(衣服,被子、枕头、

床、椅子,绑鞋带道具等)由年级共同安排。 2、开场律动《我真的很不错》(大班由梁雄丹老师领跳,中小班由梁杏花老师领跳) 3、在园内打电子屏(丁欣负责),内容为“我能行,我最棒!良塘中心幼儿园幼儿自理能力竞赛”,统计表每评委一份。 4、场地安排:幼儿围坐,参赛的地点在中间 五、竞赛形式与规则 1.中班班主任担任大班评委、大班班主任担任小、中班评委 2.分年段进行,每位幼儿一次机会,参加竞赛的幼儿自己拿好物品听到主持人的口令开始竞赛。 3.评判要求:详见规则 六、竞赛项目: 大班:①扣扣子(每班4名) 竞赛规则:每班4名幼儿参赛,分A、B两组,每组每班2名,衣服放在桌面上,听到口令后幼儿开始穿衣服,扣扣子。(要求:参赛幼儿衣服穿好后,要求穿得整齐、领子翻平,扣子正确) ②绑鞋带(每班4人) 竞赛规则:每班4名幼儿参赛,分A、B两组,每组每班2名,,听到口令竞赛开始(要求:鞋带能够绑紧,不会随着走路或跳跃松脱)。 ③夹豆子(每班2名) 竞赛规则:每班2名幼儿参赛,,幼儿将碗里的10粒黄豆10粒红豆用筷子分别夹至两个碗里,用时最快优胜。

培养小学生生活自理能力的实践研究

培养小学生生活自理能力的实践研究 由于社会、家庭等因素,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严重缺乏,这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学生的发展,因此,学生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也是教书育人的重要任务之一。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家校结合,给学生充分的锻炼机会。 如今,孩子少了,也越来越金贵了,绝大多数小学生上学都是由父母或者爷爷奶奶接送,还有一些四五年级的小学生,连小手绢、红领巾也要家长洗,包书皮、叠被子统统都是由家长负责完成,自理能力非常差。专家指出,家长对孩子的过分溺爱,是导致孩子自理能力差的主要原因。家长对孩子的过分保护会导致孩子人格上和心理上的不健全,形成孩子幼稚、脆弱、依赖、任性、自私等不健康的心理。 孩子迟早要离开父母,独立生活,从小培养他们的独立意识和自理能力,是为人父母者应尽的职责,也是对孩子负责。当然,培养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不能操之过急,要循序渐进,要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逐步提出较高的、孩子力所能及的要求,不要让孩子做不能做的事。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自理能力呢?经过长期实践,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培养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需要教师有目的、有计

划地对学生进行日常生活能力的训练。 教师应该认真上好《劳动技术》这门课,让学生在游戏中、实践中把书本中一个个生活习惯的训练做到、做好。学习穿衣裤和叠被子,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在班队活动中开展“生活自理能力大比赛”中队活动,让学生通过竞赛增强信心,并付诸日常生活之中。教师还要在课余发现学生细微的变化和微小的细节问题,及时给予帮助和指导,让他们能够自立地完成,如戴红领巾,系鞋带,翻正衣领,等等。 二、整理学习用品,从小处入手,抓细节,积点滴,培养学生自理能力。 新学期开学不久,我发现有不少学生书包里乱七八糟,玩具、零食、水杯什么都有。有的学生根本就不会装书包,居然把所有课本都装来了,找本书要费很长时间,作业本被塞得皱皱的。有时明明作业拿来的,可就是找不到,最大的原因就是不会整理书包。于是,我利用班队活动课组织学生为自己做一件事──整理书包。先教他们认识课程表,并告诉孩子们玩具和零食是不能带到学校里来的。然后给他们讲怎样清理书包才有条理,使课本不零乱,看谁整理得最整齐、最美观。虽然刚开始同学们整理的书包并不是很美观,但经过几次练习,有一部分同学的书包已经整理得有模有样了。然后,我又找出几个整理得比较好的书包给同学们观摩,并教育学生养成每晚整理书包的好习惯。平时要求学生尽量做

幼儿园自理能力比赛活动总结

启迪幼儿园自理能力比赛活动总结 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是幼儿园工作的重要内容,在不断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提高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非常重要,它不仅能够促进幼儿独立性、自信心的增强,又能为幼儿一生奠定良好的基础.但现在的大部分孩子都是家里的小皇帝、小公主,他们依赖性强,生活自理能力差,以至于不能很好地适应新的环境.所以,培养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至关重要. 为了使小班幼儿自理能力得到培养,使幼儿尽快学会自己照料自己,养成良好的自我服务习惯.本周二下午,我们小班年级组特开展了以“我是生活小主人”为主题的比赛活动,比赛内容为穿衣穿鞋、吃点心比赛.此次比赛活动,老师们事先制定了详细的比赛计划,赛前请家长利用空闲时间教孩子学习正确的穿脱衣服、鞋子的方法,教孩子整理好衣物,注意穿着整齐,并学会扣扣子,还有吃点心的时候要保持桌面、地面的干净整洁. 别看我们的孩子年龄小,竞争意识可强啦!比赛开始,听到老师口令声一响,早已跃跃欲试的孩子们马上开始了自己的“工作”,这些在家长眼中还是“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小不点们”谁也不示弱,都在努力用自己最快的速度完成比赛项目.有的小朋友表现得身手不凡,动作灵活迅速,很快就穿好了衣服,整理好衣袖,找自己的鞋子穿好,就去吃点

心了;有的小朋友衣服穿好了,可是衣服扣子怎么也扣不上,最后索性不扣了,冲去穿鞋、吃点心了;动作慢的孩子看着同伴一个个穿好衣服、鞋子,更加着急,衣领没翻好,纽扣扣错了,急忙去吃点心;还有一个小朋友,着急的把鞋子都穿反了. 比赛中,孩子们个个表现大胆、积极!相信通过本次活动,既可以帮助幼儿掌握一些生活技能,让孩子体验到了成功的愉悦,还可以激发幼儿自己动手的意愿,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20XX年9月20日

20XX幼儿园自理能力比赛活动方案

20XX幼儿园自理能力比赛活动方案 “我能行”幼儿自理能力比赛方案 哈密石油大地第一幼儿园 生活自理能力是指孩子在日常生活中照料自己生活的自我服务性劳动的能力。主要包括自己穿脱衣服、鞋袜、收拾、整理衣服和床铺,独立进餐和洗盥,自己洗脸、洗脚和小手帕等。为了提升幼儿的自理能力,增强幼儿的自我管理意识。我园在本月将举办“我能行”幼儿自理能力比赛。 一、活动目的: 1.通过有趣的比赛活动,让孩子感受自己长大了,引导幼儿懂得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2.通过比赛满足幼儿的表现欲望,让幼儿感受到集体活动带来的快乐。 二、具体时间内容安排 大班:20XX年3月29日15:30——17:30 中班:20XX 年3月30日15:30——17:30 小班:20XX年3月31日15:30——17:30 三、活动地点:幼儿园操场四、参加人数:全体幼儿202名五、比赛项目 1.大班:整理床铺 1 比赛规则:六人为一组,同一时间开始整理床铺,要求叠好被子、放好枕头,完成后举手示意,看谁又快又好。

2.中班:折叠衣服 比赛规则:六名幼儿为一组,幼儿站在桌子前,比赛口令开始,将衣服脱下,翻好衣服,然后在桌子上折叠衣服,完成后举手示意。 3.小班:穿鞋 比赛规则:六名幼儿分1组进行比赛,听到口令比赛开始,将鞋脱在爬爬垫前,幼儿爬过爬爬垫,拿上指定的物品,快速爬回,然后穿上鞋子,穿好的幼儿举手示意。 六、奖项设置 一年级组为单位,各一等奖1名;二等奖1名;三等奖1名;自理“小能手”。 七、家长配合 家长可以结合本次比赛项目在家中对幼儿有意识的进 2 行自我能力锻炼,恳请各位家长调整好时间,观看您宝贝的表现哟!预祝宝宝比赛取得好成绩!!! 八、比赛流程 1.家长进场 2.选手入场 3.升国旗 4.领导讲话 5.园长讲话 6.开始比赛。附、比赛名单:大班:整理床铺 比赛规则:六人为一组,同一时间开始整理床铺,要求叠好被子、放好枕头,完成后举手示意,看谁又快又好。 第1组钟俊杰张雅茹田梓菡薛子涵赵培希

自理能力比赛项目及规则

一年级:穿衣服 ●准备:校服(上衣、裤子)鞋子(可以是粘扣的或无鞋带的)椅子地垫(地垫由学校提 供) ●要求:比赛前将校服在地垫上摆好,鞋子脱下,放在椅子旁边。学生坐在椅子上,脚踩着地垫。 比赛时要穿好校服,上衣要拉好拉锁,衣领翻折好,裤线顺畅,鞋子穿好,确保左右脚穿 着正确。然后站立在椅子一侧。 ●成绩:在一分钟以内完成为优秀,获得穿衣自理能力优秀奖章。 在二分钟以内完成为合格,获得穿衣自理能力合格奖章。 超过二分钟为不合格,继续练习后再次比赛。 二年级:系红领巾 ●准备:校服上衣红领巾(要把红领巾清洗干净)桌子2-3名同学准备演讲稿:平时如何爱护 红领巾的。 ●要求:1. 竖衣领:先将衣领竖起来。 2. 围领巾:将红领巾展开,用两手抚平,以底边朝自己,三角形顶角朝外摊于台上。两 手放在红领巾左右三分之一处。攥住领巾,使红领巾出现自然褶皱。两手攥住红领巾高 举过头顶,然后围在衣领后面,两尖对齐。 3. 系领巾:围好红领巾后,双手沿红领巾两边顺势下滑,将两边交叉,左边压右边。一 手抓住左侧领巾不动,另一手将压在下面的右侧领巾,绕左侧领巾一圈,并从两边与颈 脖形成的三角形空隙中穿出。最后将右侧领巾从刚才形成的扣中穿出,收紧即可。 4. 对镜查:将衣领翻折好,对照镜子查看或者队员之间互相检查,红领巾小角展开,红 领巾底角在后背正中。 ●成绩:经辅导员老师一次检查通过为优秀,获得系红领巾自理能力优秀奖章。 经过指导,两次检查通过为合格,获得系红领巾自理能力合格奖章。 两次检查后不通过为不合格。继续练习后再次比赛。 ● 1

三年级:系鞋带 ●准备:每人准备一双系鞋带的鞋子,每侧至少有4孔。桌子一排。 ●要求:比赛前鞋子去除鞋带,鞋带放在鞋子右侧。用交叉绑带法系鞋带,每侧各穿4孔。(鞋子 上每侧超过4孔,只穿4孔。)穿好鞋带后打蝴蝶结。打结前剩余鞋带长度要相同,打结 要牢固。 ●成绩:在四分半以内完成为优秀,获得系鞋带自理能力优秀奖章。 在六分钟以内完成为合格,获得系鞋带自理能力合格奖章。 超过六分钟为不合格,继续练习后再次比赛。 四年级:整理书包 ●准备:书包(刷洗干净)10本书5个本铅笔盒(或笔袋)鞋套水杯跳绳一排课桌 ●要求:书包及所有物品摆放在课桌上。要求将所有物品分类有序放于书包内。最后拉好拉锁, 扣好书包扣。书本不能出现折角。 ●成绩:一分半以内完成为优秀,获得整理书包自理能力优秀奖章。 二分半以内完成为合格,获得整理书包自理能力合格奖章。 超过二分半为不合格,继续练习后再次比赛。 五年级:擀饺子皮 ●准备:擀面杖(根据分钟情况准备5-8根)面团揉成条干面粉适量 ●要求:将长条分成均匀六份,搓成圆球,压扁。用擀面杖将6个面团依次擀成圆片。中间略厚, 外边薄,整个饺子皮圆滑平整,大小适当。擀完饺子皮后将六个皮依次摆好,擀面杖放一 侧。 ●成绩:五分钟以内完成为优秀,获得擀饺子皮自理能力优秀奖章。 七分钟以内完成为合格,获得擀饺子皮自理能力合格奖章。 超过七分钟为不合合格,继续练习后再次比赛。 六年级:打鞋油 ●准备:一双需要打鞋油的鞋子小块软布鞋油(学校提供)课桌 ●要求:比赛前鞋子、鞋油、软布依次摆在桌子上。打鞋油时先去除尘土,鞋油涂抹均匀,不污染 手及衣服等。打完鞋油后再依次把鞋子等摆放整齐。 ●成绩:在三分钟以内完成为优秀,获得打鞋油自理能力优秀奖章。

如何培养大班幼儿自理能力

大班幼儿园自理能力的培养需要家长和老师配合好,可以不定期举办大班幼儿自理能力比赛,检查小朋友自理能力是否有进步。 大班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培养 一、增强幼儿的生活自理意识 家长无条件的包办代替,使幼儿形成一种错误认识:自己不愿意干的事情,父母会帮着干(要喝水了,父母会端水来;要起床了,父母会给穿衣服……),我们要通过各种形式,让幼儿知道,自己已经长大了,要不怕苦,不怕累,“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1、对幼儿进行正面教育,增强幼儿的生活自理意识。 2、通过分辨不同行为(能自理的与不能自理的),巩固幼儿的生活自理意识。我们可以为幼儿准备不同行为表现的各种图片等,让幼儿在比较中提高对自理行为的认识。 二、教给幼儿生活自理的技巧 要让幼儿做到生活自理,必须让其明确生活自理的方法。 1、寓教于乐,让幼儿识得自理的方法。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我们可以把一些生活自理技巧编成儿歌、歌曲以及设计成饶有趣味的情节等,让幼儿在游戏、娱乐中学习本领。 2、因材施教,有的放矢,进行个别指导。由于幼儿之间存在个体差异,因此,对于没层次的幼儿来说,要求就有所区别。对于自理能力较强的幼儿,就以较高水平来要求;对于自理能力较差的幼儿,就相对降低要求的标准,不可强求,更不可鄙视,须因材施教。 3、秩序渐进,逐步提高要求。获得初步的生活自理技巧之后,要注意提高幼儿做事情的速度、质量等。 4、品尝成功,进一步提高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获得成功的愉快感是推动幼儿生活自理的动力。当幼儿取得点滴进步时,口吻“你真棒”、“你真能干”……都会使幼儿对自己的能力充满信心,成为激励幼儿的方法。 如何培养大班幼儿自理能力 1、示范讲解教会幼儿。 2,由于小班幼儿的思维具体形象,所以教师在交给幼儿每个技能时,要反复示范引导幼儿进行模仿。例如,在穿脱衣服训练时,教师首先要示范讲解穿脱衣服的方法与顺序。让幼儿有一个感性的认识,然后指导幼儿进行练习。 3 图示指导幼儿。将穿脱衣服的顺序,贴在墙面上,这样幼儿能够更直观地了解巩固穿脱衣服的顺序和方法。 4、故事儿歌提示幼儿。故事和儿歌都是幼儿喜欢并易于接受的,教师创编儿歌提醒幼儿。 5、反复强化训练。 在幼儿的一日生活中教师要加强指导。要做到前有要求,后有小结,指导、监督幼儿的自理行为,使其形成习惯。 6、游戏中练习。 在日常生活中的小游戏中加强幼儿自我能力技能的训练。如,组织幼儿进行穿衣比赛,虽然年龄小但是都很努力的自己去穿,生怕让别的小朋友笑话。

大班自理能力比赛方案

老高川中心幼儿园2015-2016学年第二学期 大班组自理能力“整理书包”比赛方案 一、设计思路: 幼儿园生活即将结束,幼儿将进入小学接受正规的学校教育。这要求幼儿在习惯养成方面做好充分的准备,同时要提高幼儿整理学习用品的能力,让幼儿顺利度过幼小衔接这个关键期,为入学打好基础。现在的幼儿都是家中的小皇帝,从小爸妈惯着,爷爷奶奶宠着,养成了一种依赖的性格,不主动整理自己的学习用品。为了使幼儿养成自我服务的意识,尽快适应学校生活,并进一步激发他们当一名小学生的愿望,我们设计了“整理书包”比赛活动。 二、活动目标 1.了解书包的结构和各部分的用途,爱护小书包。 2.喜欢整理书包,了解整理书包的重要性,学习整理书包的方法,提高幼儿的自理能力。 3.清楚讲述自己的做法。 三、活动准备 每人一个书包、一个小筐(内放幼儿用书、田字格本、拼音本、绘画本、铅笔、橡皮、文具盒)。 四、活动方式: 1.各班开展一次整理书包的教学活动,让孩子学会正确整理书包学习用品的方法,并在日常生活中督促孩子经常独立整理,并逐渐养成习惯。

2.班级比赛,促进每个孩子动手能力的进步。 在第16周星期五大班各班班主任在自己班级中组织一次“整理书包”比赛,要求班级孩子人人参与,进行评分、评比。 五、整理书包学具要求。 1.学习用品与体育用品分层清楚的放好,拉链拉好,整洁又便于取放。 2.学具整理到位。 学习用品:铅笔盒收拾干净,铅笔朝向一致,并盖好盖子;书本合拢平放,按大小依次摆放好;书包里没有玩具、废纸等。 3.按照老师的指令,将椅子、书包摆放在规定的位置,按照先后顺序及整齐程度评出一二三等奖。 六、奖项设置: 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

幼儿自理能力比赛活动方案完整版

幼儿自理能力比赛活动 方案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我园幼儿自理能力比赛活动方案 我园一贯重视幼儿生活习惯和自理能力的培养,并把对幼儿生活习惯的培养当成教育教学工作的一部分,为了提高幼儿的自理能力,增强幼儿的自我管理意识,开学初组织教师学习蒙台梭利生活自理篇,年级组根据幼儿年龄特点确定了本学期幼儿自理能力培养的重点,为了检验效果举办此次全园性的幼儿生活自理能力比赛。 一、活动目标 1.通过有趣的比赛活动,让孩子感受到自己长大了,引导幼儿懂得自己的事情要自己做,提高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 2.通过比赛训练幼儿健全的体魄,促进幼儿身体的协调性和灵活性的发展,从而落实老师教育幼儿生活技能。 二、比赛时间:11月1日上午9:00 三、比赛形式:每个年段2项个人项目和1项集体项目

四、比赛项目及规则 大班段 个人项目 整理物品 准备:为每位参赛幼儿提供三本书(可大小)、两支铅笔、一块橡皮、一个铅笔盒、一条跳绳。 过程及要求:准备材料故意放乱后,让幼儿将其整理,书本摆放要求封面朝上,边沿一致,从小至大的顺序摆放整理;铅笔盒橡皮有序放至铅笔盒内,再将铅笔盒放在书本边沿一侧;最后将跳绳卷起放在铅笔盒右侧,用时少的为胜。 系鞋带 活动准备:有鞋带的鞋子人手一双
过程及要求:将一双有鞋带的鞋子系好鞋带,要求系好后呈蝴蝶结状,用时少的为胜。 集体项目:花生“行动” 活动准备:花生两节、矿泉水瓶一个、垃圾桶一个、有鞋带的鞋子一双 过程及要求:本项活动为四个幼儿以接力的形式进行,过程为第一个幼儿剥两节花生(带着花生和花生壳给下一个幼儿)——第二个幼儿转开矿泉水瓶的盖子,把花生果实放如瓶内,拧紧盖子(把花生壳给下一个幼儿)——第三个幼儿把花生壳扔进垃圾桶(把放在垃圾桶旁边的鞋子给下一个幼儿)——第四个幼儿系鞋带——跑回原点。中班段 个人项目 叠被子 活动准备:为每位参赛幼儿提供一条被子,一张桌子 过程及要求: 1.将被子随意放在桌子上 2.哨声一响,幼儿开始叠被子(要求:先铺再叠) 3.将被子叠整齐,放在中间用时少的幼儿获得胜利 穿衣服 活动准备:红色园服每人一件,桌子每人一张

大班生活自理能力)

大班幼儿自理能力的培养 生活自理,简单的说就是自我服务,自己照顾自己,它是一个人应该具备的最 基本的生活技能。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形成,有助于培养幼儿的责任感、自信心以及自己处理问题的能力, 对幼儿今后的生活也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孩子是一个独立 的人 以后的路必须由他自己走下去 任何人都无法代替。大班孩子已经具有一定的 自我服务的能力。作为老师;应掌握孩子的特点, 努力提高幼儿的自我服务能力, 使幼儿 “ 学会生活 ” 。 但现在家长无条件 的包办代替,使幼儿形成一种错误认识: 自己不愿意干的事情,父母会帮着干(要喝水了,父母会端水来;要起床了,父母会给穿衣服 …… ) , 我们要通过各种形式, 让幼儿知道, 自己已经长大了, 要不怕苦, 不怕累, “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 。新《纲要》明确要求教师 “ 既要高度重视和满意幼儿 受保护、 受照顾的需要

又要嶟重和满意他们不断增长的独立需要, 避免过度保护包 办代替,鼓励并指导幼儿自理、自立的尝试 ” 。 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是对幼儿 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它与其他领域的教育有着紧密的联系,同时又有其自身的规律。就目前独生子女的情况看:现在的孩子多为独生子女,在家中爷爷宠奶奶惯的,家长什么事都不要孩子做,几乎事事包办代替。对孩子过分的溺爱使得一些孩子 “ 饭来张口,衣来伸手 ” ,生活自理能力很差。因此,对幼儿生活自理 能力的培养也是社会发展对幼儿教育提出的重要任务。所以我们着重利用日常生活的各个环节,运用各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对幼儿进行教育和培养。其下是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的两点: 一、 用鼓励、表扬的方法,培养幼儿生活自理的兴趣。对幼儿进行正面教育, 增强幼儿的生活自理意识。 教给幼儿生活自理的技巧 由于幼儿年龄小, 坚持性和自 控能力也差,幼儿洗手习惯的培养一直是一个不容易解决的问题。这也不能怪孩子们,他们没有 “ 不好好洗手就会生蛔虫 ” 的体验,当然也无法引起重视。当洗手的时 候孩子们打湿手随便搓两下就敷衍了事,或者是边洗手边嬉戏玩耍。我考虑到幼儿好表扬特点,从培养幼儿洗手兴趣出发,每天从幼儿中选出一双最干净的小手奖励小红花或五角星,幼儿洗手的兴趣渐渐调动起来了。然后我教给幼儿正确的洗手方法, 我将洗手的全过程按顺序分为五步让幼儿进行练习: 湿手 -- 接洗手液 -- 搓出泡沫

幼儿园幼儿自理能力比赛方案

2016年秋季学期行知电力幼儿园 “小巧手”幼儿自理能力比赛方案 一、活动目的: 1、通过有趣的比赛活动,让孩子感受到自己长大了,引导幼儿懂得自己的事情要自己做。 2、通过比赛满足幼儿表现欲,进而落实幼儿生活教育功能,训练幼儿健全的体魄,增进团队精神。 二、活动对象及地点: 在园全体幼儿,在幼儿园操场。 三、活动形式及时间: 1、活动时间:2016年11月日16:00—17:30 2、活动形式:以年级组为单位 ①各班教师组织孩子在操场进行比赛,对家长进行宣传并配合本次活动,在家多让幼儿练习。 3、活动内容 小班:剥鹌鹑蛋——叠方巾大班:叠被子——叠衣服 中班:叠毯子———叠衣服学前班:叠被子——叠衣服 四、比赛规定时间: 各参赛小朋友按用时最短、最标准为胜。 五、活动规则: 1、每班参赛者3人,按最快的时间冲到终点及完成的最好的为胜。按最快时间最好的评出一、二、三名。分别颁发奖状。 2、幼儿的学号作为参赛号,教师帮孩子把号牌贴在小朋友的左胸前。 六、奖项设置:设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 七、工作人员安排 学大班段组 评分人:每班三位评委负责评分。 统分人:每班一位评委负责统分。 主持人:韦柳萍 照相人:熊小彩、韦春丽 写奖状:各班班主任 发奖状:三等奖(家委负责)、二等奖(教学组长负责待定)、一等奖(园长负责) 安全员:各班生活老师负责维护未轮到参赛小朋友的秩序。 中小班段组

评分人:每班三位评委负责评分。 统分人:每班一位评委负责统分。 主持人:王琪 照相人:熊小彩、韦春丽 写奖状:各班班主任 发奖状:三等奖(家委负责)、二等奖(教学组长负责待定)、一等奖(园长负责) 安全员:各班生活老师负责维护未轮到参赛小朋友的秩序。 九、活动程序: 1、中小班年级组进行比赛。 2、学大班年级组进行比赛。

小学生培养生活自理能力

小学生培养生活自理能力 现在的大部分孩子,依赖性强,生活自理能力差,以至于不能很好地适应新的环境。所以,培养他们的生活自理能力至关重要。那么,应该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自理意识和能力呢?1、创设环境,让他们意识到,自己已经长大了,要不怕苦,不怕累,“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增强他们自信心,形成生活自理意识。2、通过诗歌、故事、看图讲述等,帮助他们充分理解作品内涵,通过作品中角色的行为,使他们受到感染、教育。3、运用观察法和比较法(能自理的与不能自理的),巩固他们的生活自理意识。4、因材施教,重视每一名小学生的发展。对于不同层次的孩子来说,要求就有所区别。对于自理能力较强的孩子,就以较高水平来要求;对于自理能力较差的孩子,就相对降低要求的标准,不可强求,更不可鄙视,须因材施教。5、寓教于乐,让他们轻松学会自理的方法。根据他们的年龄特点,我们可以把一些生活自理技巧编成儿歌、歌曲以及设计成饶有趣味的情节等,让他们在游戏、娱乐中学习本领。6、秩序渐进,逐步提高要求。获得初步的生活自理技巧之后,要注意提高他们做事情的速度、质量等。7、品尝成功,进一步提高他们的生活自理能力。当他们取得点滴进步时,类似“你真棒”、“你真能干”的话语都会使他们对自己的能力信心百倍,但当他们无法达到预期目标时,我们要耐心细致地引导,还可辅以鼓励性语言,如:“你行的”,“我相信你会干好的”等,必要时我们还需协助他们实现成功,以免挫伤他们积极进取的精神。总而言之,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小学生进行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经常组织他们参加各类劳动活动,让孩子在学习生存的时候首先学会自理,为能更好地适应将来繁复的社会打好坚实的基础。

大班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

大班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 摘要 在普遍重视智育发展的当今社会中,大班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发展状况不容乐观。大班幼儿的自理能力发展的总体情况较一致,但也存在着明显的两极分化。此种现象是由家长的溺爱,培养自理能力的意识淡薄,没给幼儿提供锻炼机会,偏重智育教育以及家园不能达成有效合作等一系列原因导致的。针对此种情况,本文提出了家长要树立培养幼儿自理能力的意识,引导幼儿学会合理的方法与技巧,应耐心指导,家园配合,培养幼儿责任感等教育策略。本文旨在通过相关问题的深入探讨以达到改善当今大班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现状的目的。 关键词:大班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培养;归因分析

Taipans Children Life Self-care Ability Abstract In generally attach importance to intellectual education development in today's society, large development of children's life self-care ability is not optimistic. Army of young children's ability to car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he overall situation is consistent, but also exist obvious polarization. This phenomenon is the doting parents by cultivating ability of self-care consciousness, didn't give children to provide training opportunities, lay particular stress on intellectual education and home to fail to reach an effective cooperation and a series of reasons. With this situation,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parents should set the consciousness of cultivating children's self-care ability and teach young children and reasonable method and skill, be patient guidance, home to cooperate, to cultivate children's sense of responsibility education strategy, etc. The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 through related issues discussed to improve the ability to care for the status quo of life in today's army of young children. Key Words:Army of young children; Life self-care ability; Culture; Attribution analysis

小学一年级学生自理能力的培养-课题

课题名称:小学一年级学生自理能力的培养课题类别:德育课题主持人:李晓妍 所在单位:高密市姚哥庄小学 申报日期:2015、4、18 高密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一、课题研究人员基本信息 主持人姓名李晓妍性别女学历大本出生年月 1974、5、12 行政职务教导处主任专业技术职务一级教师研究专长惯培养一年级学生习完成县级以上课2011年《优化课堂教学设计,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研究》获地市级一等奖 2013年《小学文明礼仪培养的研究》获高密市小课题研究一等奖题研究情况 2013年《低年级学生课外快乐阅读能力培养研究与实践》获高密市一等奖 工作单位高密市姚哥庄小学联系电话电子信箱课姓名题组主要成员专业技术职务工作单位研究专长在课题组中的分工二、课题研究论证报告 1、课题提出的背景及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⑴课题提出的背景: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提出“凡是儿童自己能做的,应当让他自己做”。而我接手的一年级学生他们的年龄比较小,只不过是一群6或7岁的娃娃,他们有的不会系鞋带儿,有的不会整理书包,有的不会帮妈妈做家务,甚至有的同学连大衣的拉链都不会拉??因此,我在这学期的班主任工作中确定了《小学低年级学生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这一课题进行研究。⑵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生活自理能力:是指孩子在日常生活中照料自己生活的自我服务性劳动的能力。简单的说就是自我服务,自己照顾自己,它是一个人应该具备的最基本的生活技能。生活自理能力包括——自己穿脱衣服、鞋袜、收拾整理衣服、独立进餐、自己洗脸和洗脚,鞋带松了要自己系,下雨了要自己打伞,平时自己背书包上学,自己整理书包,会保管自己的学习用品,天气热了知道脱衣服,天气冷了知道自己加衣服,有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等等。 2、本课题在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的现状与趋势分析⑴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的现状与趋势分析:现在孩子多数谁独生子女,生活自理能力极度缺乏,在现实生活中,许多爸爸妈妈都非常重视孩子的智力教育,望子成龙心切,却往往忽视了孩子的

小学生自理能力调查报告

小学生自理能力调查报告 “自学、自理、自护、自强、自律,做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人。”——江泽民 社会的发展需要具备各方面能力的现代化四有新人。一个人要想在社会中生存,自理能力是尤为重要的,它贯穿着人的一生,是生活的基础。 然而,新一代独生子女由于受家庭几代人的宠爱,自理能力的匮乏也是显而易见的。例如近几年出现的中学生家长陪读现象,大学生人才招聘家长陪聘现象,足以说明新一代独生子女自理能力的薄弱。即便是在农村,独生子女们的自理能力也同样的缺乏。我校的升旗手中就有不少学生一开始不会系国旗,有时候系好了又掉下来的情况也发生过几次,有的小学生不会削铅笔,有的小学生书包不会整理……至于洗衣做饭,那可真是寥寥无几了。 一、小学生应该具备的自理能力。 二、自理能力包括三个方面内容:生活自理能力、学习自理能力、社交自理能力。本文所讲的自 理能力主要是生活自理能力,生活自理能力是指孩子在日常生活中照料自己生活的自我服务 性劳动的能力。简单的说就是自我服务,自己照顾自己,它是一个人应该具备的最基本的生 活技能。小学生到底应该具备哪些自理能力!《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第二条是这样写的“尊敬 父母,关心父母身体健康,主动为家庭做力所能及的事。”第九条规定“衣着整洁,经常洗澡, 勤剪指甲,勤洗头,早晚刷牙,饭前便后要洗手。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衣物用品摆放整齐, 学会收拾房间、洗衣服、洗餐具等家务劳动。”从《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可以看出,小学生 的自理能力主要是指:自我服务性劳动,家庭生活服务性劳动。自我服务性劳动包括:梳头, 洗脸,洗脚,洗澡,穿衣、裤,系红领巾,剪指甲,整理书包,刨铅笔,包书皮,铺床单, 叠被子,折衣物等;家庭生活服务性劳动主要包括:扫地,拖地,擦桌、椅、柜,洗衣,洗锅、 碗、盆,择菜、切菜,削果皮,烧开水,煮面,煮小菜、汤等。 三、二、小学生自理能力现状。 通过对本校学生网络调查、个别调查,对其他学校小学生通过上网浏览了解,笔者识到当前农村小学生的自理能力现状不容乐观,主要表现为: 1、学生不爱劳动,怕脏、怕累。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