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origin使用技巧

origin使用技巧

origin使用技巧
origin使用技巧

1.同一X轴两个Y轴的方法是先建立一层,然后在层图标的右边右键点击添加新层的Linked Right Y,

这样新建的图层就是同一X轴。

2.用Add and Arrange layer这个命令产生新图层会造成图片输出时出现一些问题,应该是软件的bug,

排除方法是直接选用多屏图的模版建立空文件再添加趋势线,输出时就没有问题。

3.两层图如果Y轴全部在左边可以使用坐标轴属性对话框中的左边小框中点选某层右边为Y轴,左边的

取消。

4.用上面的方法可以使图的四周框起来。

5.用EXCEL的数据作图时,可先作一个图,然后在图层上添加一层,再选定好数据作另一个图点击ADD PLOT

来添加另一个曲线。

6.如果有三个座标轴,那么肯定有两个座标轴要在同一边,这两个座标轴在添加图层创建时都在默认位

置,是重叠的。通过title & format属性页的axis 中把right改为%From rigth,在下面设定百分比就可以将座标轴平移开了。

7.通过使用Alalysis中的Smoothing工具可以把离散点浓缩为一条简单一些的曲线。

8.Date模式只要Excel中是标准格式,可以在Origin中互通用。并且在作图显示数据时还会有Tick

lables·type·Date右边还可有Display选项,可以改显示格式。里面可选项custom自定义格式还可以在Tool·Option中自已改。

9.Origin不能自动识别12小时与24小时制,所以在复制Date数据到Origin时要先在Excel中把列的

数据类型转化为Date并且是2001-3-7 0:00格式(24小时格式),这样在Origin中才能连续的显示时间点的数据。

10.打开文件和保存文件在没有设置选项设定时每次都指向程序内,非常麻烦。可以在Option选项卡中更

改Filelocation指令。Track File Dialog Changes复选框意思是自动指标到上次打开过文件的路径,先取消这个设置。再自选User Specified Path并且钩选Apply To All Groups即可更改这一麻烦设定。

11. Origin可以画出一个给定函数的曲线吗?如我想在Origin上画出Y=4Exp(3x-6)的图像,又不想计算出

一个个点的坐标,描成曲线.只根据函数式Y=4Exp(3x-6),能否用Origin直接画出图像?可以,在工具栏上有一个函数作图按钮(标有曲线的),点击后,打开一个函数定义对话框,在其中输入函数即可作图,如果图形不适合图形坐标,点击“Rescale”按钮即可。或者在graph中点击Add function graph。

12.Origin图片输出时有时会在最左边或右边有一些竖横,导致输出图片中趋势线只占很小一部份,其原

因是在那些日期或横座标值处有横竖线。因为origin的横竖线是锚定在横座标轴上的,当用模版画图时,横座标变了,这些线也就留在原处了。解决办法是把横座标移到当时的位置,删除这些线就行了。

13.曾经有一次做柱状图,按CTR+单个点,图属性中增加了这个点的属性,当输出图片时,这个图只占全

图的四分之一的空间。

14. 注意自定义日期的第一项的单引号要在字母后面,最后不能加单引号,例如yy ’-‘MM 。

15. 有时想对曲线上的数值进行标注,但点很多,通过添加文本一个个标注太浪费时间,怎

么办呢?目前找到的一个办法是把y 值复制到另一列,作图时把这列作为标注来显示出来就可以了。如下图: -50050100150200250300350400

200

400

600800

10001200

02002002094005205205508009501000

10201050

domeTemp

Y A x i s T i t l e X Axis Title

origin 绘图技巧、投稿格式、使用教程下载等

ZZ

投稿要求一般的位图**dpi的tif,...等等

[1] 换算

1dip=1像素/1inc=1像素/2.54cm=0.394像素/cm

[2] 杂志实际刊登图的大小

一般的双栏A4版面,单个栏的宽度一般不超过3.5inc(8.9cm);双栏为7-7.5inc(17.8-19cm)一般说大部分的图都是单栏水平放置,这样实际图的大小=3.5inc=8.9cm

若一个图占据2个栏水平放置,图实际大小=7-7.5inc=17.8-19cm

[3] 图的设置

为了避免输出的图形占据空间过大,在输出之前,可以按照单栏/双栏图的大小图的页面属性上设置图的大小:

一般的单栏图1/4 页:8cm* 6cm;

大一点的半页双栏图:20cm*15cm;

最大的一页图:30cm*20cm

就可以了。就可以不失真的清晰显示出来。

[4] 图的大小

以1200dpi为例,图形体积简单算法:一般的单色位图大小=长度cm*宽度cm*5.4 K字节,比如:

长宽10*5的大小为~27 k

长宽20*10的大小为 ~108 k

长宽30*20的大小为 ~324 K

按照自己的需要,可以进行合理的设置。

[附 1]关于灰度和彩色的调整,在origin里都有相应设置。

[附2]对于纯粹的图片(不是位图)自然ps可以大显身手。

[附 3]关于origin输出图形输出

应该使用export命令输出。

根据杂志的要求,比如tif、jpg、eps...进行选择。[一定要严格按照要求!]

再根据杂志要求的分辨率(dpi)设置输出选项。

需要注意的是,对于处理数据位图来说,使用origin单独一个软件就完全可以。

无须使用ps、acdsee这些严重脱裤子放屁的手段!

使用上述的其他软件,没有任何有益的好处,包括大小、清晰度都没有好处![骗人我是猪]

另外,在定稿发送之前用copy page把图放在word文档里。

可以随时双击编辑修改。

[附 4]投稿形式

另外,到最后投稿的时候,再使用export输出你自己定义的图形。

这时候就无法更改了,适合投稿。

[两个原因,一是,不会变形,二是不想让审稿人偷窥咱们的原始图形数据!]

[附5]关于word里面大小问题

word里面origin图的大小到无所谓,你可以尽情的调整,方法是-右键-设置对象格式-大小-**%

这个修改不影响orgin内部的设置。

投稿的时候一般设置大一点,方面审稿人看图,

至于稿子录用以后,编辑会重新排版,大小自然人家要调整了,没有关系。

其他的情况,你就用word调整大小就是了,只要不超过大小的100%,理论上讲,图形的清晰度就没有损失。其实就是超过也不要紧,因为origin清晰度一般实在是太高了。根本看不出区别。

[附6]关于输入字符问题

首先一个问题,乱码的产生:

将orgin最为orign对象放在word里面时,origon图形里添加的字符,在使用的word里面没有时就会出现乱码或者方块。[详细原因,这里不讲了]

但是,如果用orgin export书输出的tif或者jpg等压缩的图片,放在word里,那么里面的图形字符就绝对不会改变,因为wold没有修改权限和功能。

老外的wold是不会为咱们准备宋体的,只有泛拉丁文,才能正常显示。

[附7]oC问题

最正宗的用:origin自带symblo 里的o[degree]+C

可以使用的:o[上标]+C

[附8]关于某些网友提出的很多个origin图完全一致的问题

很多朋友不了解origin的设置

除了上面说的页面属性设置好以后,

鼠标移到图形中左上角的“1”小方块上,右键-层属性-设置绘图区大小。4个数值,你仔细看看就知道了,不多说。

这样就保证所有的orgin图完全一致

[附9]对于不同大小的图,字体一致的问题:

只要都设置为同样大小就行,比如都是 22号字

这与图的页面属性里设置的长*宽无关

只要输出的tiff格式一样

同时在word里的缩放百分比一样

那么无论大图、小图,只要字体字号相同,就是完全一样的。

如果遇到同样大小的字体不一样的情况

这是 origin的bug,产生的原因是,你用copy的方式添加新的文本,这时,你copy出来的文本字号虽然

在origin设置里是一样的,但是显示出来的字体就是小了一些。

只要注意这个就没有问题。

可能 origin7.5 解决了这个bug

7.0就是这种情况

大家如果有问题,可以pm我,互相学习。

如果有好的发现,也请告诉我,谢谢!

[本帖最后由 hiwxj 于 2007-3-8 22:38 编辑]

如何在同一个图中插入多个plot:

可以采取两种方法.一、在同一个layer中插入;二、采用不同的layer。

1、采用同一个layer下的插入,这个比较简单。在做完第一个图之后,然后

直接在菜单 graph-->add plot to layer,然后出现提示:选择X,Y轴后

OK,第二个图就加进来了。(小技巧:如果这两个图的 X轴坐标相同,则

在worksheet里,选中第二个图的整列数据,再graph-->add plot to layer

就直接把图作出来了)

有时经常会让这两个图错开一定的位置,以利于比较,采用这种方法只能这么做:

把其它一个图的Y值整个的加上一个数(在 worksheet里,点右键-->set colum value)

,这个数的大小以将这两个图分开,并且美观为标准。

2、不同layer下的插入

先插入几个layer(根据需要,有几个图,就挺入几个,方法:打开tools-->layer

就可以看到相应的功能了)然后调整每个layer的位置,

高度,宽度(方法,在layer图标上点右键-->properties里面有相应的菜单)。以使

不同的几个layer分开,然后在每个layer里插入需要的plot.

origin高级使用技巧

1.怎么求非自然数为底的幂函数

Origin中的自然数的幂函数很容易,用EXP函数就可以了,但是其它幂函数没有,例如:将一列数据转变为以10为底,数列为幂指数,用10^col(A)就可以了。

2.如何输入σ,±这样的符号

添加文本,然后点击Ctrl+M,选择你所需的字符,插入就行了。

3.自定义公式拟和技巧

origin7.0中虽然提供了强大的拟合曲线库外,但在实际使用中,你可能会发觉在所提供的曲线库中没有你想要拟合的公式。这时你就可以使用用户自定义公式进行拟合。过程如下:

(1)打开主工具栏中analysis的non-linear curve fit....,这时会出来一个选择公式界面。

(2)选择编辑公式,需要你提供公式名称以供系统保存;还要提供参数的个数及主变量及因变量符号。

(3)按你需要的公式写在编辑框内,注意千万别写错了。写完后按save进行保存。

(4)现在开始拟合:在action中选dataset,提供主变量和因变量的一些相关参数。

(5)在action中选 simulate,在参数中填上你根据数据及其它一些条件确定的粗略的初始参数以及拟合起始点的位置及拟合点数,然后按下create curve就会在图上出现一条拟合曲线,但这往往与期望值差距较大,因此接下来需要进行参数优化。

(6)参数优化采用试错法,根据曲线形状逐渐改变参数,注意,多参数时改变任何一个参数都会改变曲线形状,因此可以一次变一个参数,直到达到满意的形状。

(7)在action中选fit,按下Chi-sqr和10-lit。

(8)在action中选results,按下param worksheet生成拟合曲线及数据。此时可以关闭拟合界面。(9)在图左上角右键点1,选add/remove plot,将多余的曲线删除,将nlsf系列曲线留下。拟合数据可在param worksheet中看到。

这样就完成了一次自定义曲线拟合。

4. 如何将三个纵坐标放在一个图中

加两个图层的方法设置三个纵坐标,在想要移动的y坐标轴上点右键打开坐标轴对话框,然后选

title&format---axis下拉框选at position=然后在下面的框里输入想要移动多远就可以了

5.怎样画直线穿越Y轴的图

(1)先把你的图线画出来,这时你的图中纵轴自然在最左边

(2)点击纵轴,水平拖动其到x=0的位置,这样则图线不变化,仅仅是纵轴移动到了坐标的原点。

对于横轴,也可以将其上下拖动到需要的位置,如坐标原点。

另外,用鼠标拖动的时候,如果不好控制水平,或者竖直方向

也可先点中对象(坐标轴等),然后按住 SHIFT键不放,点键盘上的上下或者左右方向键,即可较好的控制移动的距离。

或者:

(1)双击纵轴,打开坐标轴操作窗口

(2)点击打开TITLE&FORMAT

(3)在 AXIS下拉选项中选择AT POSITION=

(4)在其下栏中输入数据即可

6.Origin中中文间距不一的问题

升级到7.5版本,问题解决

7.怎样把“行”的数据画到X或Y轴上?

选定一行数据,复制之后,在Origin中,在一列中选定一些格(不是选定一列,必须等于或大于原始数据的量,否则数据便少),然后粘贴就行了。

附:内置函数

abs : 绝对值

acos : x 的反余弦

angle(x,y) : 点(0,0)和点(x,y)的连线与 x 轴之间的夹角

asin : x 的反正弦

atan : x 的反正切

J0 : 零次贝塞耳函数

J1 : 一次贝塞耳函数

Jn(x,n) : n 次贝塞耳函数

beta(z,w): z > 0, w > 0 β函数

cos: x的余弦

cosh : 双曲余弦

erf : 正规误差积分

exp : 指数

ftable(x,m,n) : 自由度为 m,n 的 F 分布

gammaln : γ函数的自然对数

incbeta(x,a,b) : 不完全的β函数

incf(x,m,n): m,n自由度上限为 x 的不完全 F 分布

incgamma(x,a) : 不完全γ函数

int : 被截的整数

inverf : 反误差函数

invf(x,m,n) : m 和 n自由度的反 F 分布

invprob : 正态分布的反概率密度函数

invt(x,n) : 自由度 n 的反 t 分布

ln : x 的自然对数

log : 10为底的 x 对数

mod(x,y) : 当整数 x 被整数 y 除时余数

nint : 到 x 最近的整数

prec(x,p) : x 到 p 的显著性

prob : 正态分布的概率密度

qcd2 : 质量控制 D2 因子

qcd3 : 质量控制 D3 因子

qcd4 : 质量控制 D4 因子

rmod(x,y) : 实数x除以实数y的余数

round(x,p) : x 环绕 p 的准确度

sin : x 的正弦

sinh : x 的双曲正弦

sqrt : x 的平方根

tan : x 的正切

tanh : x 的双曲正切

ttable(x,n) : 自由度为 n 的学生氏t分布

y0 : 第二类型零次贝塞耳函数

y1 : 第二类型一次贝塞耳函数

yn(x,n) : 第二类型 n 次贝塞耳函数

今天发现的一个 origin的绘图技巧——图片边距的设置。

origin 是我经常使用的一个绘图软件,比起excel自带的要好不知道多少倍。不多说了,直入主题。

以前绘图的时候就发现一个问题,绘图之后需要把图像拷贝到word中,而最常用的拷贝方法是选择菜单“Edit|Copy Page”,但是这样考到word中的图像的边距很大,不仅不美观,而且占用论文的空间,以前

使用的一个替代的方法是把图像抓到画图板中,然后去掉边距,虽然这样能减小图像的边距,但是图像的清晰度大大降低了。

这个问题一直困惑到今天,我现在总算找到了完美的解决方法了。很简单,选择菜单中的

“Tools|Options|Page|Clip Border”设置为0即可。

出现这个问题的原因在于我们使用的英文版的origin,使用起来不方便,很多功能都不是很清楚,就这么一个小问题,都困惑我这么多年呢!那位好心人赶紧做一个汉化吧,我第一个就采用。

特殊字符、模板等

原帖由ansonn于 2007-3-8 22:10 发表

LZ太狠了!

在origin中插入℃后,考到其它的地方经常会变形或不识别,有一个好的办法就是输入“O”(字母O,不是数字0)和大写字母"C",然后把“O”设为上标,这样做在发表文章时也是认可的(包括外文文章)另外一种方法(自己发明,后来发现有人也一样这样实现了),在origin中插入℃后,考到word 里经常会变形或不识别,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是,先在word 里插入符号" ℃"然后复制粘贴到origin里,记

住此时一定要将" ℃"选中后将其字体设置为宋体,这时保存后的 origin再粘贴到word里就不会有问题了.(有时"℃"字符可能会在设置字体时旋转90度,请在origin文本设置里再将其旋转回来就可以了)

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其他特殊符号也可以采用word中编辑,再copy回origin中的方法。或者直接输出为图(有多种格

式可供选择,通常TIF最佳……也最符合投稿要求)

通常做完实验,我们都会用 origin作图。我们的导师信奉“细节决定成败”,所以连图上的标识,字体大小什么的都要规定。比如x,y轴上的tick要向内(默认为向外),轴上的数字要大一点,轴标识也

要大一点,图中scatter要15磅,线要2磅,而默认的大小都不是我们想要的大小。因此每做一张图都要修改很多地方,比较麻烦。

后来发现,原来利用origin中的模板功能可以很容易解决这个问题。

作完一张符合要求的图以后,File--Save Template As--自己给这个模板取个文件名。下次再作图的

时候,只要选中要作图的数据,右键--Plot--Template Library--Category中选择My Templates,下面的Template选项中选择刚才保存的模板。这样一张符合要求的图就画好了。

一点小小的经验,希望可以给大家一点帮助:)

将一行或多行数据变成列的方法

原帖由hiwxj于 2007-3-8 22:20 发表

在origin中插入℃后,考到其它的地方经常会变形或不识别,有一个好的办法就是输入“O”(字母O,不是数字0)和大写字母"C",然后把“O”设为上标,这样做在发表文章时也是认可的(包括外文文章) ...

在Origin中,必须把数据变为列才能绘图。使用下列步骤可将一行或多行数据变为一列:

首先将数据拷到Word中,选择要转换的数据,点击表格下拉框中的转换-表格转换为文本,分隔符

选择“段落标记”,按确定;

选中转换后的数据,点击表格下拉框中的转换-文本转换为表格,文字分隔位置选为“段落标记”,确定即可。最后给大家一个origin教程下载呵呵。

原帖由hiwxj于 2007-3-8 22:22 发表

在Origin中,必须把数据变为列才能绘图。使用下列步骤可将一行或多行数据变为一列:

首先将数据拷到Word中,选择要转换的数据,点击表格下拉框中的转换-表格转换为文本,分隔符选择“段落标记”, ...

希望大家也拿出使用origin的经验来分享啊……

实战origin

Origin软件主要使用来做数据绘图用的。本系列文章将主要介绍origin的初级使用方法,为许多刚开始使用origin写试验报告的同学提供入门帮助。

前一段时间有人说origin要严打,我觉得只要自己小心处理,他根本无法抓住你用的是什么版。其他几款数据绘图软件据说也都很好。不过我从来没用过,这5年多来一直使用的是origin,对其使用方法也略有所得。

输入数据画张图

比如说你现在有一组数据想做图(其中a列代表一系列点的x坐标,b列代表该系列点的 y坐标,c 列代表另一系列点的y坐标(x坐标同第一系列点))。

打开origin,会看到data1数据窗口,在窗口里空白处点右键->add new column,会看到表格增加一列,上面的数据输入表格里。

下面开始根据数据绘图。选菜单栏中的plot->scatter(这里选scatter,line,line+symbol...都可以,只不过出来的样式不一样,大家自己选选试一下就可以了)。这时跳出一个select columns for plotting的窗口,问你哪列数据做x轴,那列做y轴。我们点左面的A[x],然后点中间的<->X,示意A是X轴,再点B[Y],再点<->Y,示意B列做y轴。这时点Add按钮,告诉程序说第一组数据是以A为x轴,B 为Y轴。这时,再单击C[Y],点<->Y按钮,单击Add按钮,示意第二组点时以A列为X轴,C列为Y轴。最后点OK。这时会看到跳出一个Graph窗口,里面有坐标轴何我们要的点。

先拟和第一组,选菜单栏里的data看看g1 data1....是不是被勾上了(默认应该时被勾上的),如果勾上了说明现在对的是第一组数据进行操作。点菜单栏analysis->fit linear,这时会看到拟和出来直线了。拟和第二组,选菜单栏里的data->g2 data2,把第二组选中,这时对应的操作是对第二组的。同上analysis->fit linear。可以看到第二组也被拟和成直线了。

如果数据不是线性的,那么就拟和成非线性的,analysis->fit sigmoidal(S型) 或 guassian(高斯拟和)或nonliner curve fit中的fitting wizard(选一个你觉得合适的形状进行拟和)。这样最最最基本的origin作图就做出来了。

最后存盘,file->save project as...。

方法一:在作好的图旁边点右键,选copypage(如果没有的话,说明你右键点错地方了,多换几个地方点点)。然后在word里面粘贴就好了,这样比较方便,不过有时候图会变形。还有一个致命缺点,就是容易被人家抓住你用的是盗版。

方法二:在菜单栏里file->export page,可以输出各种格式的,对于图片格式来说,个人感觉tif的要比bmp和jpg的要好,那么我们就输出tif格式的,把下面的show export option勾上,点保存。如果是想插到word里面的话,DPI选72比较合适,如果是打印实验报告的话,color depth里直接选monochrome 的就可以了(毕竟不要彩打),点ok,就输出一个tif文件,最后在word里面插入这个文件就ok了。

1.坐标注释要正确。双击坐标注释(就是那个x axis title),可以改成你要的文字,其中可以有拉丁字母(上面的工具栏中画着阿尔发和贝它的那个按钮,然后用abc来写拉丁字母),大小,字体,上下标,颜色(工具栏里都有选择)

2.坐标刻度要为1,2,5或10的倍数。双击坐标轴,跳出图样式修改窗口,在scale标签卡下,最左面horizotal是横坐标,vertical是纵坐标的。increment里面添单位刻度增加大小,一般添1、2、5或10这类的数字(不要添3、7这种)。

3.坐标刻度要向图内。还是刚才那个修改样式窗口(双击坐标轴得到的窗口),在title&format标签下,左面bottom top...几个对应的是上下左右4个位置的坐标轴,其中top和right中的show axix &title 前面的框没有被勾上,说明这两个不显示。我们把bottom和left两个坐标中的major和minor下拉菜单中的out全改为in。最后点确定就好了

4.图要被坐标轴框起来。你可能不太懂什么意思,跟着我做完就知道了,呵呵。还是刚才那个修改样式窗口(双击坐标轴得到的窗口),在title&format标签下,把上坐标轴何右坐标轴中的show axis &title 前面的框勾上,并且把这两个坐标轴中的major&minor下拉菜单改为none。点确定。现在会发现中间的点或线被四周坐标轴全封闭在中央了,并且左和下坐标轴有刻度,剩下两个坐标轴没有。当然你也可以根据需要把上吓右坐标轴的刻度调出来,不过记住刻度要向内。

5.图例。这个图例可以放在图里,也可以放在下面图的说明中(Fig. 1 xxxxxxx图,点是xx ,圈是xx,三角是xx)。如果要放在图里的话,就把图例框拖到四个坐标轴围成的框内。双击该框可以修改注释。右键该框选property,可以改框的样式,比如要去掉边框,在background中选定none(个人以为没边框好看些)。如果不甚把图例的框给删掉了,不要着急,在工具栏里有New legend按钮,点一下就可以了。

6.各组数据点差异要明显。如果想改点的样式,那么就双击图中的点。会出现plot details框,如果有好几组点的话,先在group标签下面把edit mode改成independent,这样就可以随便改了。

左面的框中列出了有几组点,你可以选你要改的那组,右面的symbol标签中的size啊,color啊都可以改成自己需要的,line标签中也可以把线的样式改成实线,虚线等等。此时也可以在plot type下拉菜单中选你要改的类型。一般情况下,为了对比清楚点,最好实心的和空心的结合着用。线么,就solid、dash、dot、dash-dot好了,最好把线调的粗一点(默认是0.5width的,建议改为1.0或1.5的),否则有的地方看不出来。7.在重要的地方标示。比如图中有一个地方需要着重指出,那么我们就用箭头标一下好,左面的工具框里有箭头按钮,点一下它,在在图中需要的地方加各箭头就ok了。如果想加文字的话,那边还有一个T按钮,是加入文本框的。总之如果需要的话那个工具框里的很多东西都可以加。

补充

1.发现刻度标尺标在外面也很漂亮。

2.作图最好图中出现“标题行”和“注释行”。标题行就是指一行黑体字,写清楚这个图是什么,如"XPS of ZrxTiyOz"等,注释行就是在图中每一条线的附近写清楚这是什么样品,如“X=0.2", "X=0.4", "X=0.6"等。

这里有个很好的参考范本,见:Kinetic study of the catalytic oxidation of alkanes over nickel,

palladium, and platinum foils, M. Aryafar, F. Zaera*, Catalysis Letters, Volume 48, Issue 3, Jan 1997, Pages: 173-183.

3.同一篇文章中图样统一。

切忌一篇文章中有的图框两面,有的图框四面。一篇文章中有的图用这个字体,有的图用那个字体。

4.其他常见错误在The ACS Style Guide: A Manual for Authors and Editors里有介绍(p.283-291)。主要有:

·线条太细,一缩小,几乎看不见。

·点(如方块,三角,圆圈)太大,但线条太细。

·点(如方块,三角,圆圈)太小,但线条太粗。

模板的使用

可以做一些模板,就不需要在每次作图时重复下面的操作(如改变坐标注释字体大小、坐标轴线宽、添加top和right坐标轴,改变数据线的宽度等等) 步骤如下:

·生成模板:对做好的一张图,菜单File->Save Template As..., 一张模板就诞生了。选一些比较通用的数据图,

生成不同的模板,以后会方便很多。

·使用模板:对需要作图的一列数据,右键Plot->Template Library...,选合适的模板,OK!

制作并排的数据图

方法一:先做一张图,在坐标轴外的空白处,右键Add and Arrange Layers...,调整上下,或左右间距为0就并排连起来了,然后在新的layers添加需要的数据列。

方法二:先画好你要并排的图,然后点击找到“Merge”的工具,就出现合并图的提示,然后确定你是要列排还并排,也就是指定rows和columns的数目。

数据的处理、转换与生成

方法一:通过excel中转

我们得到的原始数据可能不是我们最终想要作图的数据。一般我们可以把原始数据导入excel,然后在excel里进行加加减减乘乘除除,得到我们想要的数据后,再copy到origin的work sheet中,最后作图。

或者,在origin里面的工具栏上有一个open excel的按钮,直接打开excel,然后处理数据,再利用excel表格里的数据直接作图,在excel窗口激活状态下,菜单栏->plot,再选中excel表格中的要做X的列,点击select data for plotting的窗口中X按钮。Y轴选择方法同上。最后点plot。不过这样比较耗费系统资源。

方法二:使用origin中自带的work sheet

1.导入txt数据。菜单栏中的file->import中的sigle ASCII或mutli ASCII都可以导入文件,一个是导入单个文本,

一个是导入多个文本。通过ASCII options可以修改一些导入的设置。

2.原始数据通过计算生成需要的一列数值。

·excel中只要在一个表格里输入等号然后是相应的计算函数再回车就ok了,然后一拖一列。

·origin中不是这样,例如原始数据有两列数,想得到第三列数C为B的开根号减0.5。先点右键,add new column生成一个新列。右键点新列的标题(选中了这一列)->set column values...这时回跳出一个对话框。在col(C)=的框框中默认的是col(A)-col(B),也就是列A减列B的值,我们把它删掉。在add function下的菜单中选sqrt(),点Add function,然后下面回出现sqrt(), 光标停在括号里面,再在add column下拉菜单中我们选col(b),然后点add column按钮,会看到sqrt的括号里多了col(B),最后再sqrt(col(B))的后面添上-0.5,变成 sqrt(col(B))-0.5,看看for row那两个框里的数是不是你想要算的初始和终止行,不是的话就改成正确的。最后点ok。

·此外还可以生成一些列随机数,或归一化的随机数,选中该列,菜单栏->column-> fill column with->rownumbers(把行号添进来),uniform random numbers和normal random number.

3.排序。

右键选中要排序的列,sort column只对改选中列排序,其他不变;sort worksheet所有列均按选中列排序4.统计。右键选中列,nomalize归一化,frequency计算出现次数。

5.自动生成等差数列作为X轴。

有些实验数据它只给你列一些Y轴坐标,不给你X值(比如分析测试中心的多晶X衍射,它只给你一系列角度的衍射光强,角度是从5度开始以0.02度增长,但是没给你X值)。下面举个例子,下面据个例子,有一系列Y值,其X值分别对应1,1.5,2,2.5,3,...

X值 1 1.5 2 2.5 3 ...

A(Y)10 20 25 10 20 25 30 35 50 ...

首先,worksheet中必须没有x轴(也就是每列的标题的括号里的字母不能是X),如果有的话,右键该列标题->set as->Y或者Z,这时左键单击作为Y轴那列的标题,选中该列,菜单栏->format->set worksheet x...->initial是起始值,increament是增长步长。这时看到worksheet中该列标题多了个三角标示。点菜单栏plot->line->A做Y轴,X空着,点OK,会看到出来的图自动给你加上了横坐标,并且是每个点相隔固定步长。

重叠峰的分离

几个单独的峰由于靠得很近,会导致形成一个重叠峰的形成。如果想计算几个峰之间的面积比的话,就需要先把这个重叠峰分离成几个单独的峰。举个例子,比如在做聚合物多晶x射线衍射的时候,不同晶型的衍射峰与无定形部分的衍射峰彼此重叠,这些峰对应的面积比与它们之间的含量比成线性关系。通过计算晶体衍射峰的面积与无定形衍射峰的面积,就可以大致的到聚合物的结晶度。

将数据作图后(注意,这里的数据一般间隔的非常近,所以作出的图点与点之间也比较连续),检查菜单栏data中看需要分峰的数据是否被勾上了。没勾的话就选中。※注意,如果数据的x范围很大,而需要分峰的部分很小,比如,整个数据的x轴的范围是0-100,而需要分的重叠峰的位置在40-60,其他部分均为平的基线或其他无关的峰,那么我们就需要在worksheet表格里把0-40,以及60-100的数据都删掉,只留40-60这段范围的数据。这步是一定要做的,否则分出来的峰非常不准。※

删除不需要的数据后,在graph窗口中可以看到只留下了重叠峰的数据图,这时点菜单栏中的analysis->fit multi peaks->guassian or lorentzian(这两个什么区别我也不是很清楚,感觉作出来的图是一样的),选中一个拟和方法后,会跳出一个对话框number of peak,问你要分成几个峰,输入个数确定后,又跳出一个对话框问你估计的半峰宽。这里用它的默认的就好了。

然后在图上观察你认为的几个单独峰的位置,双击你认为的位置后,会出现一条垂直的虚线,直至将几个峰的峰值位置选好后,可以看到这个重叠峰就被分成了几个单独的峰。其中绿色的拟和曲线是被分成的每个单独的峰,红的是这几个绿色峰的加和,红色的线应该跟你原来的重叠峰吻合的非常好。根据图中的信息框的内容可以得到拟和出来的峰函数的系数值。根据result窗口里面的信息可以得到峰额面积,半峰宽以及中心位置。

峰面积的计算

对于峰面积的求解,可以通过origin的integrate命令,这个命令求的是以y=0为底的区域的面积,所以,如果我们要求面积的峰被y=0切割开的话,我们可以通过平移的方法,先将峰的整体移到x轴的上方。

在求峰面积之前,我们还应该把多余的数据删除掉,比如我们要求的峰是从x1开始,到x2结束,在小于x1和大于x2的区域均是基线部分的话,我们只留x1到x2之间的数据。在worksheet表格中插入两列(C列,D列)将峰的起始点跟终止点的坐标填入C列和D列,如右。其中A列和B列是峰的数据。

点菜单栏plot->line,以A列为x轴、B列为y轴,和以C列为x轴、B列为y轴作图,这时做出来的图应该是一个峰加上一条以峰的起始和终止为终点的线段。检查菜单栏Data中峰的数据(Data1)是否处于激活状态,是的话就不用管,不是的话就激活(就是在data1前面有个勾)。

点菜单栏analysis->calculus->integrate,这时result窗口里会出现计算的结果。这个结果是对峰的曲线到y=0直线进行的积分。点菜单栏Data,激活线段的数据(Data2)。点菜单栏

analysis->calculus->integrate,这时result窗口里会出现计算的结果。这个结果是对线段到y=0直线进行的积分,也就是这个梯形的面积。

用两组面积相减(如果是向上的峰,就用峰的积分减线段的积分;如果是向下的峰,就用线段的积分减峰的积分),就可以得到峰的面积了。

注:积分时,可能会积出来的面积是负值,这是由于从x1到x2积分和从x2到x1积分的到的是相反数造成的。计算时直接用绝对值就ok了。

菜单tools->baseline tool,可以让origin决定baseline,也可以自定义baseline。然后用第二个tab 里面的peak tool自动寻找出所有的peaks,不过这个工具不是很好用,有时候找到的peak太少,有时候找到的太多。下面的可选项check tip marker,最后用第三个tab进行积分,选择use tip marker。

四、线条图

多用于解剖部位、操作方法、器械构造、实验装置以及座标图。它能用点或线、面、角度、立体等形象地把数据之间的关系直观地表达出来。

1.根据统计学资料的性质来设计一般来讲,如连续性资料可制成线图;间断性资料可制成条图,等等。

2.应以统计学处理的数据作为设计的基础。纵、横座标应标目,如百分数、法定计量单位、时

间等。线条图通常以横座标表示时间,纵座标表示指标。横、纵座标可以不从O点开始,用截断号分开。同一图内的网线以1~5条为宜。

3.直条图应以横线为基线,纵线为尺度线。一般以条块的高低依次排列。

4.线条图内不宜有文字说明,其说明应放在图题下面。

5.横条图应在硫酸纸上墨绘。线条应清晰,粗细均匀,一般在0.2~0.4mm。全图外廓以距形为宜,高宽比例2∶3。原图应大于刊出时的1/2。

6.仪器或装置的示意图或设计图,需注明尺寸大小及长度单位。

7.绘图前要考虑整张图的结构、布局,更要考虑缩小后的效果。双栏图不要>13cm,通栏图不要>28cm。

五、照片图

用于显示显微镜下组织切片相、放射影相、大体标本及形态学特征。

1.照片图要求清晰度高,对比度好,大小一般以6cm×12cm为宜。图上文字、数字和方向请用另纸标出,但在图上要注明相应的位置。

2.组织切片照片应在图题后标明放大倍数和染色方法。

3.X线照片要求部位明确,不必按原片印出,只着重显示所需要的部分即可。

4.实物照片为表明实物大小,可将比例尺同时拍在照片上,或在图中注明放大倍数。

目前,应用微机软盘投稿者渐多,不少作者对微机程序框图的画法很不规范。在画框图时线条要优美,应注意选择主要的程序编入框图内。框图布局要合适,方框之间连线要适当缩短。

总之,在绘图时注意突出重点,认真仔细,遵照原则,充分体现出图相在文章中的重要作用,使文章表达的更加完整。

因工作需要,经常需要绘制、处理一些图片加入到word文档中。

我们经常会发现插入图片的尺寸过大或不合适,不得不又点右键进行图片编辑。然后我们又发现图中的文字说明,如图a、b以及比例尺过小,或者相关图片的文字说明位置对不齐影响美观。然后又得重新处理图片。可算弄好了,文章投出去以后,编辑又告知图片的尺寸不合适、分辨率太低等等等等。。。我们又得忙活一阵儿。。。是不是觉得图片处理很烦呢?呵呵,本人就有上述的经历。一阵“郁闷”之后,经请教朋友与在论坛上搜索,总算小有体会,愿与大家共同分享我的一点经验。望各位高手多多指教!!!

具体做法如下:(以origin 7.5为例)

1. 右键点击origin图片周边空白处,在出现的菜单中选中“properties...”;在出现的“plot details”对话框中,点击“print/dimensions"选项卡,在”dimensions“选项中,点击units下拉菜单,将单位改为 cm,然后调节宽度(width)和高度(heigh)(本人喜欢设置为8cm和6cm),并选中”set to printer dimension when ......“(默认)。最后点击”apply“,然后退出。

2. ”apply“以后,我们会发现图片很小,字体较大,因此我们需要再花些时间编辑。左键点击”view“下”whole page“,图片屏幕可视范围变大,按通常的做法对图片进行处理,如调节字号,本人一般使用8~10Pt,线宽一般设为0.5~1.0即可。在编辑完以后,我们可能会发现X、Y轴的说明不见了,此时使用缩小工具即可看见,然后再对其调节位置。

3. 点击”file“下”exprot page“输出为指定的格式,如tiff格式,分辨率设为300,压缩格式选中为LZW。

4. 此时输出的页面边距仍然较大,可以在”tools“菜单下选中”options“,点击options对话框上的page选项卡,对页边距进行调节。然后再输出。

origin使用简介

Origin 是美国OriginLab 公司(其前身为Microcal 公司)开发的图形可视化和数据分析软件,是科研人员和工程师常用的高级数据分析和制图工具。Origin 既可以满足一般用户的制图需要,也可以满足高级用户数据分析、函数拟合的需要,是公认的简单易学、操作灵活、功能强大的软件。Origin 有很多版本,目前最新的版本号是8.5.1 SR2。此处采用7.5版,结合3个实例,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该软件在进行线性拟合方面的应用。 例1:根据下列数据绘制磺基水杨酸光度法测定Fe 的标准曲线。铁标准工作液是由0.432 g 的铁铵钒O H 12)SO (Fe NH 2244?溶于水,再定容到500.0 mL 配制成的。取不同量铁标准工作液与一系列50.0 mL 容量瓶中,经显色定容后,测得吸光度A (仪器响应信号)如下:(仪器响应A 与待测物浓度c 之间呈线性关系,即A=k ?c Fe ) V Fe /mL 1.00 2.00 3.00 4.00 5.00 6.00 A 0.097 0.200 0.304 0.408 0.510 0.618 测定某试液含铁量时,吸取该试液5.00 mL ,稀释到250.0 mL ,再取该稀释液2.00 mL ,置于50.0 mL 容量瓶中,与上述标准曲线相同条件下显色定容,测得吸光度为0.450,则试样中铁的含量是多少?(以g ?L -1表示) 解:仪器分析中各种曲线的绘制均以仪器响应信号S 为纵坐标,其他变量为横坐标,标准曲线的绘制也不例外。 如题可求出铁标准工作液的浓度为: 1-Fe )(Fe L mg 1005000 .02.48285 .55432.0M V M m c ?=??= ??= 铁铵钒铁铵钒标准贮备液 然后可进一步求出标准系列的浓度及其对应的吸光度,如下表: c Fe /mg ?L -1 2.00 4.00 6.00 8.00 10.00 12.00 A 0.097 0.200 0.304 0.408 0.510 0.618 接下来就可以用origin7.5进行数据拟合了:

Origin软件使用说明

Origin软件使用说明 2010-09-30 05:33:30| 分类:默认分类|举报|字号订阅 1.序 Origin软件主要是用来做数据绘图用的。本文将主要介绍origin的初级使用方法,为许多刚开始使用origin写实验报告的同学提供入门帮助。与某些软件使用说明书系统介绍不同的是,本说明侧重于实际问题的解决。 2.基本入门操作 现在介绍最最最基本的使用方法。 比如说你现在有一组数据想做图(其中a列代表一系列点的x坐标,b列代表该系列点的y坐标,c列代表另一系列点的y坐标(x坐标同第一系列点))。 a b c 1 1 3 2 2 6 3 3 9 4 4 12 5 5 15 6 6 18 7 7 21 打开origin,会看到data1数据窗口,在窗口里空白处点右键->add new column,会看到表格增加一列,上面的数据输入表格里。下面开始根据数据绘图。 选菜单兰中的plot->scatter(这里选scatter,line,line+symbol...都可以,只不过出来的样式不一样,大家自己选选体会一下就可以了)。这是跳出一个select columns for plotting的窗口,问你哪列数据做x轴,那列做y轴。我们点左面的A[x],然后点中间的<->X,示意A是X轴,再点B[Y],再点<->Y,示意B列做y轴。这时点Add按钮,告诉程序说第一组数据是以A为x轴,B为Y轴。这时,再单击C[Y],点<->Y按钮,单击Add按钮,示意第二组点时以A列为X轴,C列为Y轴。最后点OK。这时会看到跳出一个Graph窗口,里面有坐标轴何我们要的点。 我们这两组数据均是线性的,接下来我们拟和直线。先拟和第一组,选菜单蓝里的data看看g1 data1....是不是被勾上了(默认应该时被勾上的),如果勾上了说明现在对的是第一组数据进行操作。点菜单兰analysis->fit linear,这时会看到拟和出来直线了。拟和第二组,选菜单蓝里的data->g2 data2,把第二组选中,这时对应的操作是对第二组的。同上analysis->fit linear。可以看到第二组也被拟和成直线了。 如果数据不是线性的,那么就拟和成非线性的,analysis->fit sigmoidal(S型) 或 guassian(高斯拟和)或nonliner curve fit中的fitting wizard(选一个你觉得合适的形状进行拟和)。这样最最最基本的origin作图就做出来了。 最后存盘,file->save project as...就可以了。 如果想要copy到word里怎么办?这里有几种方法,我介绍两种。 a.在做好的图旁边点右键,选copypage(如果没有的话,说明你右键点错地方了,多换几个地方点点)。然后在word 里面粘贴就好了,这样比较方便,不过有时候图会变形。 b.在菜单兰里file->export page,可以输出各种格式的,对于图片格式来说,我试了几个感觉tif的要比bmp和jpg 的要好,那么我们就输出tif格式的,把下面的show export option勾上,点保存。如果是想插到word里面,的话,DPI 选72比较合适,如果是打印实验报告的话,color depth里直接选monochrome的就可以了(毕竟不要彩打),点ok,就输出一个tif文件,最后在word里面插入这个文件就ok了。 3.图的细节修饰与美化 一般做图都应该有要求的,要规范。以前我也不太清楚怎么算规范,后来听了王迅院士的一个报告,关于科技论文的写作,里面提到了怎么规范的画图,这样才知道原来图这么画看起来才好看。下面我介绍一下怎样按照王讯院士提到的几个标准来作图。

origin基本操作介绍

Origin操作方法报告 彭佳1120152242 一、画简单的二维图线 1.双击已下载好的软件,打开Origin 8.0,得到如下初始主界面。 2.给Book1的第一列A(X)添加一组数,如从小到大依次增大的自然数。 将鼠标移至上左击一下,选中第一列,再在上右击一下,弹出子菜单,选择,得到要求数据。

3.将Book1的第二列B(Y)设置为第一列A(X)中对应数据的平方。 同理右击后,选择,得到如左下图所示界面。 在第一个空白对话框中输入Col(A)^2,再点击,得到所需数据。 4.给Book1添加新的列。 方法一:单击Standard工具条上的【Add New Columns】按钮; 方法二:在Worksheet的空白处右击,从子菜单中选择【Add New Columns】;

方法三:选择【Column】:【Add New Columns】,弹出如下对话框,填写要添加的列数,单击【OK】即可。 5.将Book1的第二列B(Y)设置为第一列A(X)中对应数据的开方。 同上3打开【Set Column Values】界面后,选择开方函数,将函数的运算原数据填为第一列,单击OK即可。

6.用上述三列数据做简单的二维图。 单击Standard工具条上的【New Graph】按钮,建立一个新的Graph。 激活Graph 1,按如下操作绘图。 再单击Add按钮,得下图。即同一Graph中的2条曲线信息。 单击【Apply】可以预览图像,觉得图像无误后,单击【OK】即可得到初步的二维图。

再单击如下【New Legend 】按钮,更新曲线Legend 。 7.自定义曲线类型。 点击上图中的按钮可将曲线设置为不同类型,如下图。 8.屏蔽曲线中的数据 双击其中一条曲线,弹出菜单界面,点击【Drop Line 】,如下操作后,点击【Apply 】预览,【OK 】即可完成修改。 B A

origin8使用指南

Origin 8.0 基本功能来源:李航minus_L的日志 本人非技术宅,所以写的东西也就是大物实验要用到的,面向对象为数院大一同学们,所以内容肯定不多。外加已经快一年没用过了,写的肯定不全,请大神轻喷。有问题就留言,我能解决就解决,解决不了的还请看到这篇文章的大牛解决一下~ --------------------------------------------------- 1、安装 安装程序什么的我记得大物主页上貌似有,下载安装就好,应该不用教了。 2、界面 A是整个工程,一级实验应该是用不到的;B是窗口的列表,你所有的数据、图标窗口全都在这里;C就是窗口了。其他工具栏什么先不用去管他,用到再说。

3、数据录入 基本与excel类似,并且和excel兼容,从excel中复制过来的数据可以直接粘贴。 至于上面的“Long Name”(名称)、“Units”(单位)、“Comments”(注释),会在画图的时候用到。 如果有多组数据,比如光电效应那个实验,也可把数据放在一个表里。如图

右键图表空白区域,点击“Add New Column”,就会多出一栏。 数据都填好以后,就可以绘图了。

4、绘图 一级大物实验用到Origin的基本都是绘图,所以这里主要讲一下绘图。 最简单的,绘制散点图,也就是把原始数据画出来。 用拖选或按住ctrl的方法选中两列(注意:要选标题,就是A(x)那个位置),右键->Pl ot->Symbol->Scatter。

这样,就画出了散点图(右边那个东西点ok无视掉就好)。 但是一般来说大物作业不可能让你画完散点图就没事了,有分一下两种情况 a)曲线连接 曲线连接的话刚才就不能点Scatter了,应该点右键->Plot->Linel->Spline。

origin基本作图技巧

实战origin 复旦bbs,chemistry 序 Origin软件主要使用来做数据绘图用的。本系列文章将主要介绍origin的初级使用方法,为许多刚开始使用origin写试验报告的同学提供入门帮助。并不像某些软件使用说明书籍那样系统的讲解,而是着重面向解决实际问题。 前一段时间有人说origin要严打(我觉得只要自己小心处理,他根本无法抓住你用的是什么版),介绍了其他几款数据绘图软件,据说也都很好。不过我从来没用过,这5年多来一直使用的是origin,对其使用方法也略有所得,也只能介绍介绍这款软件。 这里使用的是origin7.0+Peak Fitting Module 7.0(这个东西虽然装了 ,不过从来没用过,安装方法参考他的readme文件)。安装时请参考他的intruction.txt,里面有serial no.的。 基本入门操作 现在介绍最最最基本的使用方法。 比如说你现在有一组数据想做图(其中a列代表一系列点的x坐标,b列代表该系列点的y坐标,c列代表另一系列点的y坐标(x坐标同第一系列点))。 a b c 1 1 3 2 2 6 3 3 9 4 4 12 5 5 15 6 6 18 7 7 21 打开origin,会看到data1数据窗口,在窗口里空白处点右键->add new column,会看到表格增加一列,上面的数据输入表格里。下面开始根据数据绘图。

选菜单兰中的plot->scatter(这里选scatter,line,line+symbol...都可以,只不过出来的样式不一样,大家自己选选体会一下就可以了)。这是跳出一个select columns for plotting的窗口,问你哪列数据做x轴,那列做y轴。我们点左面的A[x],然后点中间的<->X,示意A是X轴,再点B[Y],再点<->Y,示意B列做y轴。这时点Add按钮,告诉程序说第一组数据是以A为x轴,B为Y轴。这时,再单击C[Y],点<->Y按钮,单击Add按钮,示意第二组点时以A列为X轴,C列为Y轴。最后点OK。这时会看到跳出一个Graph 窗口,里面有坐标轴何我们要的点。 我们这两组数据均是线性的,接下来我们拟和直线。先拟和第一组,选菜单蓝里的data 看看g1 data1....是不是被勾上了(默认应该时被勾上的),如果勾上了说明现在对的是第一组数据进行操作。点菜单兰analysis->fit linear,这时会看到拟和出来直线了。拟和第二组,选菜单蓝里的data->g2 data2,把第二组选中,这时对应的操作是对第二组的。同上analysis->fit linear。可以看到第二组也被拟和成直线了。 如果数据不是线性的,那么就拟和成非线性的,analysis->fit sigmoidal(S型) 或 guassian(高斯拟和)或nonliner curve fit中的fitting wizard(选一个你觉得合适的形状进行拟和)。这样最最最基本的origin作图就做出来了。 最后存盘,file->save project as...就可以了。 如果想要copy到word里怎么办?这里有几种方法,我介绍两种。 1.在做好的图旁边点右键,选copypage(如果没有的话,说明你右键点错地方了,多换几个地方点点)。然后在word里面粘贴就好了,这样比较方便,不过有时候图会变形。还有一个致命缺点就是,我前面也提到了,容易被人家抓住你用的是盗版origin。 2.在菜单兰里file->export page,可以输出各种格式的,对于图片格式来说,我试了几个感觉tif的要比bmp和jpg的要好,那么我们就输出tif格式的,把下面的show export option勾上,点保存。如果是想插到word里面,的话,DPI选72比较合适,如果是打印实验报告的话,color depth里直接选monochrome的就可以了(毕竟不要彩打),点ok,就输出一个tif文件,最后在word里面插入这个文件就ok了。 图的细节修饰与美化(1) 一般做图都应该有要求的,要规范。以前我也不太清楚怎么算规范,后来听了王迅院士的一个报告,关于科技论文的写作,里面提到了怎么规范的画图,这样才知道原来图这么画看起来才好看。下面我介绍一下怎样按照王讯院士提到的几个标准来作图。

origin使用技巧

Origin 使用问题集锦 1. 请教怎样反读出 origin 曲线上全部数据点? 如,我用 10个数据点画出了一条 origin 曲线,并存为 project的.OPJ 格式。但,现在我想利用 OPJ 文件从这条曲线上均匀的取出 100个数据点的数值,该如何做?注:要一切都使用 origin 软件完成,不用其他曲线识别软件。 Answer: ORIGIN 中,在分析菜单(或统计菜单)中有插值命令,打开设置对话框,输入数据的起点和终点以及插值点的个数,OK!生成新的插值曲线和对应的数据表格。 2. 如何用origin 做出附件中的图: 其中标注的三角形、方块是怎么整上去的? Answer: 选中左侧竖工具条中的 draw tool(显示是几个点,第七个工具),移动到你要标注的位置双击,就产生了一个点,依次标注完方块。再标注三角的第一个点,标注完后改成三角,以后标注的就都是三角了。改动点的类型的方法和正常画曲线方式一样。 3. 如何用origin 做出附件图中的坐标轴(带刻度)?

Answer: 你把刻度改成那样不就行了。 8.0 的具体方法是双击坐标轴,title & format --> 选左边那个 bottom,然后在右边把 axis 改为 at position=。同理,然后选左边的 left,把axis也改为 at position=。 4. origin能否读取导入曲线的坐标? 一张 bmp 格式的图片,图片内容是坐标系和拟合曲线,但是不知道用什么软件绘制的。请问能否将该图片导入 origin,读出曲线上任意一点的数据? Answer: (1). 1.ORIGIN 有一个图形数字化插件可完成该任务。 2.有许多专门的图形数字化软件也可完成此任务。个人感觉专门的比插件也用、便捷。推荐 WINDIG25 (2). origin下的数字化插件是digitizer,下载地 址:https://www.doczj.com/doc/8710716147.html,/fileexchange/details.aspx?fid=8拖入origin即可,但使用不是很方便。比较方便的是un-scan-it。 5. 如何在origin7.5 中标峰值? 用origin7.5 作的XRD图,怎样直接在峰上标数据? Answer: Tools/Pick peaks 设置一下点击 Find Peaks 就 OK了。Positive和Negative 是标正负峰值的意思,其他数值改变一下就知道干吗用的了。 6. 关于origin 拟合曲线延长的问题? 我想把拟合之后的直线向前或向后延长一段距离与坐标轴相交。但是不知道该怎么弄。是不是要改那个范围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啊?可是怎么改?

Origin 基础教程

Origin 9.0 基础教程 ————Origin 9.0 “快易行”(上) 前言 长话短说,学一款软件有两种方法,一种是拿着“从入门到精通”这类的书慢慢啃,啃完了就精通了,但除了高数我一点一点地啃完,其它的都没成功过。另一种是先入门,几分钟或者个把小时内学会主线,剩下地再慢慢来,没必要全都会,根据自己的需求再学。所以当时就想到了“快易行”这个概念:快速、容易、行得通。讲重点,好上手,实用,复杂点的部分自己再慢慢来,这是本文的宗旨,也希望能达到这样的效果。 其实网络上的资源很多,我做的只是一个筛选加工的工作,找了许多材料,把好的挑出来,呈现给大家那些看一遍就懂的教程,用自己的话整合这些资源。红色是重点,大家阅读的时候留意一下。 下面提到的文本、书籍及视频均来源于网络,仅用于学习与交流,严禁用于其它用途,大家可以自行搜索,如果没找到,请联系我,新浪微博:4麦儿。 一、基本介绍 Origin是Origin Lab公司出品的较流行的专业函数绘图软件,是公认的简单易学、操作灵活、功能强大的软件,既可以满足一般用户的制图需要,也可以满足高级用户数据分析、函数拟合的需要。自1991年问世以来,Origin以其操作简便,功能开放,很快成为国际流行的分析软件之一,获得了广泛的认可与应用。 目前市面上较流行的版本有7.5、8.0、8.5、9.0,其中7.5由于出来的时间比较早,配套的讲解教程和视频比较多,同时软件功能简单实用,很容易上手。7.5版本另一个特点是它有汉化版,所以推荐初

学Origin软件时,同时安装7.5和另一个高级版,方便熟悉界面,听懂教程讲解。Origin上手很容易,用不了多久就可以卸载7.5了,权当作一个Origin的有道翻译版。 图1.1 四六级没过,第一次打开软件,不开心 图1.2 还是汉化版看起来亲切,但以后一定要用英文版,毕竟很多重要的软件是没有汉化的,

最好的origin使用教程

第一章 Origin基础知识 Origin是美国Microcal公司出的数据分析和绘图软件,编写此介绍时的最高版本为7.0 https://www.doczj.com/doc/8710716147.html,/ 特点:使用简单,采用直观的、图形化的、面向对象的窗口菜单和工具栏操作,全面支持鼠标右键、支持拖方式绘图等。 两大类功能:数据分析和绘图。数据分析包括数据的排序、调整、计算、统计、频谱变换、曲线拟合等各种完善的数学分析功能。准备好数据后,进行数据分析时,只需选择所要分析的数据,然后再选择响应的菜单命令就可。Origin的绘图是基于模板的,Origin本身提供了几十种二维和三维绘图模板而且允许用户自己定制模板。绘图时,只要选择所需要的模板就行。用户可以自定义数学函数、图形样式和绘图模板;可以和各种数据库软件、办公软件、图像处理软件等方便的连接;可以用C等高级语言编写数据分析程序,还可以用内置的Lab Talk语言编程等。 一、工作环境

1.1 工作环境综述 类似Office的多文 档界面,主要包括 以下几个部分: 1、菜单栏顶 部一般可以实 现大部分功能 2、工具栏菜单栏 下面一般最常 用的功能都可以通 过此实现 3、绘图区中 部所有工作 表、绘图子窗口等 都在此 4、项目管理器下 部类似资源管 理器,可以方便切 换各个窗口等

5、状态栏底 部标出当前的 工作内容以及鼠标 指到某些菜单按钮 时的说明 工作表矩 阵绘图 1.2 菜单栏 菜单栏的结构取决于当前的活动窗口 工作表菜单

绘图菜单 矩阵窗口 菜单简要说明: File 文件功能操作打开文件、输入输出数据图形等 Edit 编辑功能操作包括数据和图像的编辑等,比如复制粘贴清除等,特别注意undo功能 View 视图功能操作控制屏幕显示, Plot 绘图功能操作主要提供5类功能: 1、几种样式的二维绘图功能,包括直线、描点、直线加符号、特殊线/符号、条形图、柱形图、特殊条形图/柱形图和饼图 2、三维绘图 3、气泡/彩色映射图、统计图和图形版面布局 4、特种绘图,包括面积图、极坐标图和向量 5、模板:把选中的工作表数据到如绘图模板 Column 列功能操作比如设置列的属性,增加删除列等

ORIGIN使用中常见的问题

附录:有关ORIGIN使用中常见的问题 一、数据的输入 1、直接输入 打开ORIGIN默认的是出现一个包含2个数据列的名为DATA1的WORKSHEET表格,第一列为X,第二列为Y。可输入一组X、Y实验数据。 如果是同一X值下有多个对应的Y值,可按工具栏上的添加列按钮,根据需要添加相应的数据列; 如果是想把不同的数据画在同一个坐标系中,如将X、Y;X1、Y1;X2、Y2;X3、Y3对应的数据都画到同一个坐标系中,可以在现有的两列数据列后再添加6个数据列,分别将第三列、第五列第七列设为X列,然后将数据列全部选中,点击相应的曲线类型产生相应的曲线。 2、输入有规律的数据 曲线生成后,双击曲线,可打开对话框,从中修改曲线相应的属性,如曲线的颜色、线型、连接方式、数据点符号形状、大小、颜色等。 双击坐标轴,可在打开的对话框中设置坐标轴的属性,如坐标轴的起点与终点值,标记条间隔、样式,是否显示坐标轴等。 双击坐标轴标签,可以编辑坐标轴标题,其中有上下标、希腊字符等。 双击图例标签,可以编辑对应的曲线标记。 双击左上角的坐标系按钮(或叫层按钮,ORIGIN中,把一个坐标系称为一个层LAYER),可打开坐标系属性按钮。对坐标系中的数据曲线进行添加、去除等操作。 双击图形窗口中的空白处,可打开页面属性设置对话框,对页面的大小、颜色等进行设置。 2、从文件输入数据 ORIGIN7.0可输入各种格式的数据,在输入之前,必须有一个空的数据表格,即WORKSHEET,从文件菜单中选择输入(IMPORT),然后在出现的子菜单中选择相应的数据文件格式。7.0支持红外SPC格式文件,可以直接输入并作图; 1

origin使用指南

本人非技术宅,所以写的东西也就是大物实验要用到的,面向对象为数院大一同学们,所以内容肯定不多。外加已经快一年没用过了,写的肯定不全,请大神轻喷。有问题就留言,我能解决就解决,解决不了的还请看到这篇文章的大牛解决一下~ ---------------------------------------------------? 1、安装 安装程序什么的我记得大物主页上貌似有,下载安装就好,应该不用教了。 2、界面 A是整个工程,一级实验应该是用不到的;B是窗口的列表,你所有的数据、图标窗口全都在这里;C就是窗口了。其他工具栏什么先不用去管他,用到再说。3、数据录入 基本与excel类似,并且和excel兼容,从excel中复制过来的数据可以直接粘贴。至于上面的“Long Name”(名称)、“Units”(单位)、“Comments”(注释),会在画图的时候用到。 如果有多组数据,比如光电效应那个实验,也可把数据放在一个表里。如图 右键图表空白区域,点击“Add New Column”,就会多出一栏。 数据都填好以后,就可以绘图了。

4、绘图 一级大物实验用到Origin的基本都是绘图,所以这里主要讲一下绘图。 最简单的,绘制散点图,也就是把原始数据画出来。 用拖选或按住ctrl的方法选中两列(注意:要选标题,就是A(x)那个位置),右键->Plot->Symbol->Scatter。 这样,就画出了散点图(右边那个东西点ok无视掉就好)。 但是一般来说大物作业不可能让你画完散点图就没事了,有分一下两种情况 a)曲线连接 曲线连接的话刚才就不能点Scatter了,应该点右键->Plot->Linel->Spline。 可以很清楚的画出曲线的走势。 默认使用Spline来画,还可以用B-spline,Bezier曲线等。如果要改变,双击图像,把右边折叠的全展开,点最后一个,在Line选项卡Connect选项中选择。 效果自己尝试。(注意:有的曲线画出来以后可能不光滑,这样必须要换一个,老师要求用光滑曲线连接) b)拟合 拟合的话,需要先画散点(看前面),再如图:Analysis->Fitting->FitLiner->Ope n Dialog 有兴趣的同学可以研究一下里面的选项,如果赶时间的话直接ok。

Origin 的使用及谱图简单处理

Origin 的使用及谱图简单处理 晁星化学化工学院 061130008 谱图平滑 在红外的测量中,所得到的红外吸收很容易受到一些高频波的影响,如交流电产生的电磁波。这些电磁波会对所得到的红外谱图造成干扰,在图谱解析的时候造成困难,所以需要通过谱图平滑来降低这样的影响,同时又不能破坏图谱所携带的信息。因此在平滑的时候不能仅仅用Origin里的smooth工具直接平滑,这样会造成信息的丢失。 一般使用傅立叶变换(FFT)对谱图进行平滑处理,以去除高频的影响。在特殊的条件下,也可以选取不同频段的信息进行平滑处理。 下图即傅立叶变换前后的醋酸羟基的吸收峰。

图1. FFT平滑前后醋酸羟基的红外吸收峰 分峰处理 在红外光谱、拉曼光谱,甚至是X射线光电子能谱等谱图中都可能需要对重叠的峰进行分峰处理,这样才能确定各个峰的归属,从而判断相应的化学键状态或是化学组成。在分峰时可以使用Gaussian方法和Lorentzian方法。对于交平缓的峰可以使用Gaussian方法进行分峰,如红外中的宽峰。对于较尖锐的峰,则需要用Lorentzian方法进行分峰,如拉曼光谱、X射线光电子能谱。在Origin中可以分别使用这两种方法进行多个峰的拟合,同时也可以自行定义函数,进行两种方法的混合拟合分峰。 以下就是对醋酸羧基部分的分峰处理。由于在醋酸水溶液中,醋酸与水,醋酸与醋酸会形成氢键,从而导致羰基的吸收峰偏移。对羰基部分的吸收峰进行分峰后,就可以帮助判断醋酸水溶液中,醋酸和溶剂相互作用的形式。以下分别采用Gaussian方法和Lorentzian方法处理。可以很容易看出两种方法结果的区别。Gaussian方法需要5个峰才能得到满意的结果,Lorentzian方法可以通过4个峰得到满意的结果。虽然是在红外谱图中,但是由于羰基的峰都是比较尖锐的强吸收,因此使用Lorentzian方法也有其合理性。从而可以得出4种可能较主要的不同的醋酸存在形式。

origin基本操作介绍

Origin操作方法报告 彭佳 1120152242 一、画简单的二维图线 1.双击已下载好的软件,打开Origin 8.0,得到如下初始主界面。 2.给Book1的第一列A(X)添加一组数,如从小到大依次增大的自然数。

将鼠标移至上左击一下,选中第一列,再在上右击一下,弹出子菜单,选择,得到要求数据。 3.将Book1的第二列B(Y)设置为第一列A(X)中对应数据的平方。 同理右击后,选择,得到如左下图所示界面。 在第一个空白对话框中输入Col(A)^2,再点击,得到所需数据。 4.给Book1添加新的列。

方法一:单击Standard工具条上的【Add New Columns】按钮; 方法二:在Worksheet的空白处右击,从子菜单中选择【Add New Columns】; 方法三:选择【Column】:【Add New Columns】,弹出如下对话框,填写要添加的列数,单击【OK】即可。

5.将Book1的第二列B(Y)设置为第一列A(X)中对应数据的开方。 同上3打开【Set Column Values】界面后,选择开方函数,将函数的运算原数据填为第一列,单击OK即可。 6.用上述三列数据做简单的二维图。 单击Standard工具条上的【New Graph】按钮,建立一个新的Graph。 激活Graph 1,按如下操作绘图。

再单击Add 按钮,得下图。即同一Graph 中的2条曲线信息。 单击【Apply 】可以预览图像,觉得图像无误后,单击【OK 】即可得到初步的二维图。 再单击如下【New Legend 】按钮,更新曲线Legend 。 7.自定义曲线类型。 B A

Origin使用手册

【附录】 Origin在大学物理实验中的应用 认识Origin 由于高级图表绘制和数据分析能力是科学家和工程师必需掌握的,而Origin是当今世界上最著名的科技绘图和数据处理软件之一,与其它科技绘图及数据处理软件相比,Origin 在科技绘图及数据处理方面能满足大部分科技工作者的需要,并且容易掌握,兼容性好,因此成为科技工作者的首选科技绘图及数据处理软件. 目前,在全球有数以万计的公司、大学和研究机构使用OriginLab公司的软件产品进行科技绘图和数据处理. 打开Origin,在菜单View > Toolbars中可以看到许多选项,勾中后可以看到在菜单区出现很多图标,这显示了Origin丰富的操作功能.当然,如果浏览一下各个菜单,可以发现更多的功能. 图1 工具栏显示 1. 输入数据 我们以光敏电阻实验中的《光敏电阻在一定照度下的伏安特性》为例,说明Origin的作图方法,需要说明的是Origin的作图功能十分强大,我们在这里介绍的只是最基本的部分.我们采用的版本是Origin7.5.Origin6.0的操作在有些方面与7.5相差较大,所以我们建议使用7.5的版本. 打开Origin后,在下方出现几个窗口,类似资源管理器的作用.双击“Data1”打开数据表,然后可以输入您作图用的数据.如果先要对直接测量值进行计算,我们强烈建议使用Excel进行数据计算,因为Excel的计算功能比Origin强大,更因为Excel是一个世界通用 58

59 的表格计算软件,了解和使用它非常必要.但在科学作图时用Origin 要方便得多,所以应该把两者结合起来.实际上Origin 本身就有与Excel 链接的功能,但在中文操作系统中有时会出现问题,所以还是分别打开为好. 我们可用copy/paste 命令在Excel/Origin 之间传递数据.可在Excel 中选中要粘贴的数据,直接粘贴到Origin 的数据表中,粘贴的方法与在Excel 中的操作一致. 从实验中得到的数据如表1,粘贴好的画面如图2所示.如数据列不够多,可单击增加列的图标,见图2.为了方便同学们练习,我们把这张数据表放在了网上,是Excel 形式的.这样同学们就不必费神敲击键盘了.网址:pec .sjtu .edu .cn >实验预习系统>基本物理实验>Origin 使用教程.数据表名称是【Origin 作图-光敏电阻的伏安特性】. 表1 光敏电阻在一定照度下的伏安特性 U (V ) I ph (mA ) α = 0° I ph (mA ) α = 30° I ph (mA ) α = 60° I ph (mA ) α = 90° 2 1.496 1.269 0.699 0.022 4 3.00 3 2.540 1.400 0.045 6 4.528 3.835 2.11 4 0.069 8 6.072 5.146 2.827 0.093 10 7.644 6.467 3.555 0.117 12 9.130 7.809 4.290 0.143 14 10.846 9.274 5.027 0.168 16 12.528 10.680 5.782 0.193 18 14.214 12.179 6.550 0.218 20 15.730 13.280 7.178 0.273

一些使用origin编辑的技巧看

一些使用origin作图的小小技巧

重叠峰的分离 几个单独的峰由于靠得很近,会导致形成一个重叠峰的形成。如果想计算几个峰之间的面积比的话,就需要先把这个重叠峰分离成几个单独的峰。举个例子,比如在做聚合物多晶x射线衍射的时候,不同晶型的衍射峰与无定形部分的衍射峰彼此重叠,这些峰对应的面积比与它们之间的含量比成线性关系。通过计算晶体衍射峰的面积与无定形衍射峰的面积,就可以大致的到聚合物的结晶度。 将数据作图后(注意,这里的数据一般间隔的非常近,所以作出的图点与点之间也比较连续),检查菜单 栏data中看需要分峰的数据是否被勾上了。没勾的话就选中。※注意,如果数据的x范围很大,而需要分峰的部分很小,比如,整个数据的x轴的范围是0-100,而需要分的重叠峰的位置在40-60,其他部分均为平的基线或其他无关的峰,那么我们就需要在worksheet表格里把0-40,以及60-100的数据都删掉,只留40-60这段范围的数据。这步是一定要做的,否则分出来的峰非常不准。※ 删除不需要的数据后,在graph窗口中可以看到只留下了重叠峰的数据图,这时点菜单栏中的analysis->fit multi peaks->guassian or lorentzian(这两个什么区别我也不是很清楚,感觉作出来的图是一样的),选中一个拟和方法后,会跳出一个对话框number of peak,问你要分成几个峰,输入个数确定后,又跳出一个对话框问你估计的半峰宽。这里用它的默认的就好了。 然后在图上观察你认为的几个单独峰的位置,双击你认为的位置后,会出现一条垂直的虚线,直至将几个峰的

origin 使用技巧

1.请教怎样反读出origin曲线上全部数据点? 如,我用10个数据点画出了一条origin曲线,并存为project的.OPJ格式。但,现在我想利用OPJ文件从这条曲线上均匀的取出100个数据点的数值,该如何做? 注:要一切都使用origin软件完成,不用其他曲线识别软件。 https://www.doczj.com/doc/8710716147.html,/bbs/viewthread.php?tid=1390313 Answer: ORIGIN中,在分析菜单(或统计菜单)中有插值命令,打开设置对话框,输入数据的起点和终点以及插值点的个数,OK!生成新的插值曲线和对应的数据表格。 2. origin中非线性拟合中logistic模型的疑问? origin 中非线性拟合中的logistic模型为 y = A2 + (A1-A2)/(1 + (x/x0)^p) 其初始参数设置为 sort(x_y_curve); //smooth(x_y_curve, 2); x0 = xaty50( x_y_curve ); p = 3.0; if( yatxmin( x_y_curve ) > yatxmax( x_y_curve ) ) { A1 = max( y_data ); A2 = min( y_data ); } else { A1 = min( y_data ); A2 = max( y_data ); } 而据我看到的logistic的模型都是(自己origin中自定义的) y =A1/(1+(A1/A2-1)*exp(-k*x))

也就是说origin 中的logistic有4个数值需要确定,而自定义的有3个数值 从结果来看,没有太大区别,但为什么函数不一样呢? 不是学数学,高人能否详细说明下。 https://www.doczj.com/doc/8710716147.html,/bbs/viewthread.php?tid=1391522 Answer: 你可以看一下这个文档,里面有数种不同形式的logistic 模型: https://www.doczj.com/doc/8710716147.html,/web/packages/drc/drc.pdf 当然,这是一个R (https://www.doczj.com/doc/8710716147.html,) 包的文档,但不妨碍你看其中的公式。 R 是开源的啊,以GPL 发布,可以从https://www.doczj.com/doc/8710716147.html,上了解更多。3.如何用origin做出附件中的图:其中标注的三角形、方块是怎么整上去的?https://www.doczj.com/doc/8710716147.html,/bbs/viewthread.php?tid=1393739 Answer: 选中左侧竖工具条中的 draw tool(显示是几个点,第七个工具),移动到你要标注的位置双击,就产生了一个点,依次标注完方块。再标注三角的第一个点,标注完后改成三角,以后标注的就都是三角了。改动点的类型的方法和正常画曲线方式一样。 4.如何用origin做出附件图中的坐标轴(带刻度)? https://www.doczj.com/doc/8710716147.html,/bbs/viewthread.php?tid=1397419 Answer: 你把刻度改成那样不就行了。8.0的具体方法是双击坐标轴,title & format --> 选左边那个bottom,然后在右边把axis改为at position=。同理,然后选左边的left,把axis也改为at position=。 5. origin能否读取导入曲线的坐标? 一张bmp格式的图片,图片内容是坐标系和拟合曲线,但是不知道用什么软件绘制的。请问能否将该图片导入origin,读出曲线上任意一点的数据? https://www.doczj.com/doc/8710716147.html,/bbs/viewthread.php?tid=1398227 Answer: (1). 1.ORIGIN有一个图形数字化插件可完成该任务。2.有许多专门的图形数字化软件也可完成此任务。个人感觉专门的比插件也用、便捷。推荐WINDIG25

一些使用origin编辑的技巧

一些使用origin作图的小小技巧 1.如何设置图片边距? 以前绘图的时候就发现一个问题,绘图之后需要把图像拷贝到word中,而最常用的拷贝方法是选择菜单“Edit|Copy Page”,但是这样考到word中的图像的边距很大,不仅不美观,而且占用论文的空间,以前使用的一个替代的方法是把图像抓到画图板中,然后去掉边距,虽然这样能减小图像的边距,但是图像的清晰度大大降低了。 这个问题完美的解决方法其实很简单,选择菜单中的“Tools|Options|Page|Clip Border”设置为0即可。 2.如何设置特殊字符、模板等? 在origin中插入℃后,考到其它的地方经常会变形或不识别,有一个好的办法就是输入“O”(字母O,不是数字0)和大写字母"C",然后把“O”设为上标,这样做在发表文章时也是认可的(包括外文文章) 另外一种方法(自己发明,后来发现有人也一样这样实现了),在origin中插入℃后,考到word 里经常会变形或不识别,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是,先在word 里插入符号" ℃"然后复制粘贴到origin里,记住此时一定要将"℃"选中后将其字体设置为宋体,这时保存后的origin再粘贴到word里就不会有问题了.(有时"℃"字符可能会在设置字体时旋转90度,请在origin文本设置里再将其旋转回来就可以了),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其他特殊符号也可以采用word中编辑,再copy回origin中的方法。或者直接输出为图(有多种格式可供选择,通常TIF最佳……也最符合投稿要求) 通常做完实验,我们都会用origin作图。因为“细节决定成败”,所以连图上

的标识,字体大小什么的都要规定。比如x,y轴上的tick要向内(默认为向外),轴上的数字要大一点,轴标识也要大一点,图中scatter要15磅,线条要2磅,而默认的大小都不是我们想要的大小。因此每做一张图都要修改很多地方,比较麻烦。 后来发现,原来利用origin中的模板功能可以很容易解决这个问题。 作完一张符合要求的图以后,File--Save Template As(另存为模板)--自己给这个模板取个文件名如FT-IR等。同类型的图比如FT-IR模板等,等下次再作图的时候,只要选中要作图的数据,右键--Plot--Template Library(模板库)--Category中选择My Templates下面的Template选项中选择刚才保存的模板。这样一张符合要求的图就马上就画好了。 所以一点小小的经验可以帮大忙呢。

Origin使用的一些高级经验

Origin使用的一些高级经验 1.怎么求非自然数为底的幂函数 Origin中的自然数的幂函数很容易,用EXP函数就可以了,但是其它幂函数没有,例如:将一列数据转变为以10为底,数列为幂指数,用10^col(A)就可以了。 2.如何输入σ,±这样的符号 添加文本,然后点击Ctrl+M,选择你所需的字符,插入就行了。 3.自定义公式拟和技巧 origin7.0中虽然提供了强大的拟合曲线库外,但在实际使用中,你可能会发觉在所提供的曲线库中没有你想要拟合的公式。这时你就可以使用用户自定义公式进行拟合。过程如下: (1)打开主工具栏中analysis的non-linear curve fit....,这时会出来一个选择公式界面。 (2)选择编辑公式,需要你提供公式名称以供系统保存;还要提供参数的个数及主变量及因变量符号。 (3)按你需要的公式写在编辑框内,注意千万别写错了。写完后按save进行保存。 (4)现在开始拟合:在action中选dataset,提供主变量和因变量的一些相关参数。 (5)在action中选simulate,在参数中填上你根据数据及其它一些条件确定的粗略的初始参数以及拟合起始点的位置及拟合点数,然后按下create curve就会在图上出现一条拟合曲线,但这往往与期望值差距较大,因此接下来需要进行参数优化。 (6)参数优化采用试错法,根据曲线形状逐渐改变参数,注意,多参数时改变任何一个参数都会改变曲线形状,因此可以一次变一个参数,直到达到满意的形状。 (7)在action中选fit,按下Chi-sqr和10-lit。 (8)在action中选results,按下param worksheet生成拟合曲线及数据。此时可以关闭拟合界面。 (9)在图左上角右键点1,选add/remove plot,将多余的曲线删除,将nlsf系列曲线留下。拟合数据可在param worksheet中看到。 这样就完成了一次自定义曲线拟合。 4.如何将三个纵坐标放在一个图中 加两个图层的方法设置三个纵坐标,在想要移动的y坐标轴上点右键打开坐标轴对话框,然后选title&format---axis下拉框选at position=然后在下面的框里输入想要移动多远就可以了 5.怎样画直线穿越Y轴的图 (1)先把你的图线画出来,这时你的图中纵轴自然在最左边 (2)点击纵轴,水平拖动其到x=0的位置,这样则图线不变化,仅仅是纵轴移动到了坐标的原点。 对于横轴,也可以将其上下拖动到需要的位置,如坐标原点。 另外,用鼠标拖动的时候,如果不好控制水平,或者竖直方向 也可先点中对象(坐标轴等),然后按住 SHIFT键不放,点键盘上的上下或者左右方向键,即可较好的控制移动的距离。 或者: (1)双击纵轴,打开坐标轴操作窗口 (2)点击打开TITLE&FORMAT (3)在AXIS下拉选项中选择AT POSITION= (4)在其下栏中输入数据即可 6.Origin中中文间距不一的问题 升级到7.5版本,问题解决 7.怎样把“行”的数据画到X或Y轴上? 选定一行数据,复制之后,在Origin中,在一列中选定一些格(不是选定一列,必须等于或大于原始数据的量,否则数据便少),然后粘贴就行了。 附:内置函数 abs : 绝对值 acos : x 的反余弦 angle(x,y) : 点(0,0)和点(x,y)的连线与 x 轴之间的夹角 asin : x 的反正弦 atan : x 的反正切 J0 : 零次贝塞耳函数 J1 : 一次贝塞耳函数 Jn(x,n) : n 次贝塞耳函数 beta(z,w): z > 0, w > 0 β函数 cos: x的余弦 cosh : 双曲余弦 erf : 正规误差积分 exp : 指数 ftable(x,m,n) : 自由度为 m,n 的 F 分布 gammaln : γ 函数的自然对数 incbeta(x,a,b) : 不完全的β函数 incf(x,m,n): m,n自由度上限为 x 的不完全 F 分布 incgamma(x,a) : 不完全γ 函数 int : 被截的整数 inverf : 反误差函数 invf(x,m,n) : m 和 n自由度的反 F 分布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