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完整word版)农业生态学试卷.docx

(完整word版)农业生态学试卷.docx

(完整word版)农业生态学试卷.docx
(完整word版)农业生态学试卷.docx

二 0 一三年春学期南京农业大学本科学位

《农业生态学》复习题

一、填空题(40× 0.5 分=20 分)

1、农业生态学的研究对象是。

2、系统必备的三个条件是有、、。

3、系统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的效应叫。30、碳循环不平衡带来的环境问题主要是。

31、自然资源按更新期的长短为、两类。

32、群落中生物钟的多样性,决定着群落的及。

33、土壤动物是最重要的和。

34、通过生化分泌物对他种植物产生的抑制作用叫。

35、生态系统中的能量的主要形态有、、和等

36、生态系统中能量的流动,是借助于和来实现的。它们便是生的渠道。

37、农业生态学的研究对象是。

4、生态系统包括和两个组分。二、判断题( 15× 1 分 =15 分)

5、生态系统的三大功能类群是、、。() 1、生态系统同一般系统的根本区别是因为生态系统是个开放系统。

6、生态系统的基本功能包括、、。() 2、环境容纳量是指一定环境内最大种群数量。

7、种群增长的基本型有和。() 3、 R—对策生物种群的基本增长型通常是J—型。

8、生态对策有和两种。() 4、土壤中 C/N 下降,有机质分解加速。

9、生态学金字塔有、、三种类型。() 5、食物链“加环”可以改变十分之一定律。

10、辅助能包括和两类。() 6、海洋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11、生物地球化学循环按元素运动范围不同有、两大部分。() 7、在不稳定的环境中 r —对策生物比 K—对策生物更容易灭迹。

12、碳循环不平衡带来的环境问题主要是。() 8、传统能也是一种生态上比较合理的替代农业。

13、自然资源按更新期的长短为、两类。() 9、固氮根瘤菌和豆科植物间的共生关系属于原始协作。

14、农业生态系统的综合效益是、、三大效益的统一。() 10、就植物而言,其生态型包括:气候生态型、土壤生态型、生物生态型。

15、农业种群间的正相互作用包括、、。() 11、S 循环属于气相型循环。

_

16、环境污染包括、、。() 12、生物组分是指生命以外的环境部分,包括大气、水、土壤及一些有机物质。

17、我国生物种属繁多,群落类型多样,品种资源丰富,仅次于和,() 13、食物链“加环”可以改变十分之一定律。

居世界第位。() 14、氮素来源主要有两个途径:生物固氮、化学固氮。

18 、碳循环不平衡带来的环境问题主要是。

() 15、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非自然环境。

() 16、种群的季节性波动主要受环境容纳量的调节。

19、生态系统按人类干扰的程度可划分

() 17、环境容纳量是指一定环境内最大种群数量。

() 18、农业生态系统的研究对象是农业生态系统。

为、、。() 19、土壤中 C/N 下降,有机质分解加速。

20、系统必备的三个条件是有、、。() 20、负相互作用是有害的。

21、系统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的效应叫。() 21、海洋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22、种群调节有和。() 22、增长种群的雄性个体数常大于雌性个体数。

23、生态系统的三大功能类群是、、。() 23、传统能也是一种生态上比较合理的替代农业。

24、按不同元素的运动规律不同可将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分为和两() 24、生态系统同一般系统的根本区别是因为生态系统是个开放系统。

类。() 25、R—对策生物种群的基本增长型通常是J—型。

25、稻田引入养鱼的食物链加环属于环。() 26、S 循环属于气相型循环。

26、生态对策有和两种。() 27、土壤中 C/N 下降,有机质分解加速。

27、生态学金字塔有、、三种类型。() 28、食物链“加环”可以改变十分之一定律。

28、农业生态系统的生物生产包括和两部分。() 29、在不稳定的环境中 r —对策生物比 K—对策生物更容易灭迹。

29、和也是种群变动两个主要因子。() 30、传统农业是一种生态上比较合理的代替农业。

?

?

三、选择题(20× 1 分 =20 分)

1、农业生态学研究对象主要是()

A、农作物B 、农业环境 C 、农业生态系统 D 、农业气候

2、生态学( Ecology )一词是在哪一年中第一次提出的()

A、1966 B 、1910 C 、1809 D 、1866

3、生物生命活动与其外界环境之间相互的物质、能量变换过程称为()

A、生物学过程 B 、生态过程C、技术过程 D 、经济过程

4、农业生态学的基础性体现在()

A、农业生态学从物质和能量转换上研究农业

B、农业生态学研究的农业生物包括了农作物、蔬菜、果树、家禽、水产类和森林等多种多样

生物种群

C、运用生态学理论、观点和方法研究农业生产

D、农业生态学在强调生态环境的同时还得以实现农业高产为中心

5、农业生态系统的开放性是指()

A、高生物产量 B 、高经济产量 C 、高生物多样D、输入输出特点

6、能够决定地球上动物和人口生存数量的是()

A、初级生产量 B 、次级生产量 C 、热量 D 、净生产量

7、捕食性天敌的引入这一环节属于( )

A、生产环 B 、增益环 C 、减耗环 D 、复合环

8、高投入、高能耗的农业为()

A、有机农业 B 、生物农业 C 、石油农业 D 、自然农业

9、金属矿产资源属于()

A、可更新资源 B 、不可更新资源 C 、社会资源D、工业产品资源

10、晚稻、中稻、早稻为()生态型

A、温度 B 、光照 C 、土壤 D 、水分

11、马—蛔虫—原生动物属于()类型食物链

A、捕食 B 、腐食 C 、混合 D 、寄生

12、固氮根瘤菌和豆科植物间的共生关系属于()

A、原始协作 B 、偏利共生 C 、互利共生 D 、寄生

13、农业生态系统是驯化生态系统和()

A、自然生态系统 B 、人工生态系统 C 、半自然生态系统 D 、半人工生态系统

14、()生物个体大、寿命长、存和率高、要求稳定的栖息环境

A、r —对策 B 、 K—对策 C 、 S—对策 D 、T—对策

15、下列种间关系()属于互利互生

A、豆科植物 B 、豆科植物也根瘤菌C、禾本科植物 D 、鸟与树

16、植物体向外分泌的化学物质阻碍相邻植物的生长和发育,这种现象叫()

A、他毒作用 B 、他感作用 C 、抗毒作用 D 、光合作用

17、可能出现倒金字塔的生态学金字塔是生物量金字塔和()

A、能量金字塔 B 、生物金字塔 C 、数目金字塔 D 、系统金字塔

18、两营养级之间能量转化的损失通常是()

A、 80— 90%

B、 50— 60%

C、 30— 40%

D、 10— 20%

19、在“三叶草—田鼠—黄鼠狼”食物链中分别测得其含能量(千卡)和DDT( ppm)浓度,问其中

哪组数据时正确的()

三叶草田鼠黄鼠狼

能量DDT能量DDT能量DDT A0.27 × 1070.25 4.98 × 106 1.89 3.48 × 10430.24

B0.27 × 10730.24 4.98 × 106 1.89 3.48 × 104

C 3.48 × 1040.25 4.98 × 106 1.89 3.48 × 107

D 3.48 × 10430.24 4.98 × 106 1.89 3.48 × 107

20、下列食物链“加环”中()属于复合环

A、农田放养寄生蜂防治棉铃虫

B、用牲畜粪便养蚯蚓,用蚯蚓、蝇蛆喂鸡

C、稻田养鱼

D、喷洒农药

21、生态学的研究对象是()

A、生物、 B 、环境 C 、生态系统 D 、地球

22、农业生态系统区别于生态系统的特点是()和系统的稳定性不同。

A、有无系统功能整合作用 B 、系统的生物构成不同

C 、食物链构成的不同D、产生的时间不同

23、生物生命活动与其外界环境之间相互的物质、能量变换过程称为()

A、生物学过程 B 、生态过程 C 、技术过程 D 、经济过程

24、蜜蜂、蚂蚁的群集属于()

A、家庭型群集 B 、社会性群集C、迁移性群集 D 、环境性群集

25、农业生态系统的开放性是指()

A、高生物产量 B 、高经济产量 C 、高生物多样D、输入输出特点

26、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遵守的定律错误的是()

A、能量守恒定律 B 、能量衰变定律 C 、十分之一定律 D 、百分之一定律

27、下列属于草牧食物链的是()

A、水稻—稻飞虱—蛇 B 、稻草—食用菌—蚯蚓 C 、稻草—人 D 、稻米—人

28、高投入、高能耗的农业为()

A、有机农业 B 、生物农业 C 、石油农业 D 、自然农业

29、气相型循环的主要贮存库是大气圈和()

A、土壤圈 B 、水圈 C 、岩石圈D、植物圈

30、金属矿产资源属于()

A、可更新资源 B 、不可更新资源 C 、社会资源D、工业产品资源

31、农业生态系统中N 素的主要损失是()

A、流失 B 、淋化 C 、融化 D 、分解

32、固氮根瘤菌和豆科植物间的共生关系属于()

A、原始协作 B 、偏利共生 C 、互利共生 D 、寄生

33、下列农业资源中属于可更新资源的是()

A、风能

B、土壤

C、天然气D 沼气

34、植物体向外分泌的化学物质阻碍相邻植物的生长和发育,这种现象叫()

A、他毒作用 B 、他感作用 C 、抗毒作用 D 、光合作用

35、下列方法可以提高次级生产力的是()

A、控制人类活动 B 、控制植物光呼吸 C 改善畜禽结构 D 、改善生态环境

36、捕食性天敌的引入这一环节属于( )

A、生产环 B 、增益环 C 、减耗环 D 、复合环

37、属于 K 对策生物的是()

A、种子植物 B 、昆虫 C 、细菌 D 、藻类

38、两营养级之间能量转化的损失通常是()

A、 80— 90%

B、 50—60%

C、 30— 40%

D、 10— 20%

39、下列食物链“加环”中()属于复合环

A、农田放养寄生蜂防治棉铃虫

B、用牲畜粪便养蚯蚓,用蚯蚓、蝇蛆喂鸡

C、稻田养鱼

D、喷洒农药

40、生态学( Ecology )一词是在哪一年中第一次提出的()

A、 1966 B 、 1910 C 、 1809 D 、 1866

四、名词解释(5× 3 分=15 分)

1、农业生态学

2、谢尔福德耐性定律

3、生物量

4、资金流

5、稳态调控

6、生态系统

7、生态对策

8、物种结构9、周转率

10、社会间接调控

五、问答题(5× 6 分 =30 分)

1、农业生态学的任务是什么?

2、植物生态型根据主导生态因子不同可分为哪几种类型?

3、次级生产在农业生态系统中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4、试述资金流和能物流的关系

5、农业发展经历了哪几个阶段?各阶段有什么特征?

6、生态系统的特点

7、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主要措施有哪些?

8、农业生态系统养分循环的特点有哪些

9、农业生态系统主要的污染问题有哪些?

10、中国农业生态常用的技术体系有哪些?

英语补考试卷及答案

七年级英语试卷 一、单项选择(共15小题,每小题1分,计15分) 从A、B、C、D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可以填入句中空白处的最佳答案。 ( )1. It is ________ amazing(难以置信的) thing that the little dog can play ______ piano very well. A. an, \ B. a, a C. an, the D. \, the ( )2. —Excuse me ,where is the nearest supermarket —Walk along the road, turn left_____ the first crossing and then you'll see it____ your right. A. at; on B. on; at C. in; on D. at; in ( )3. It’s not good for our health to sleep _______ all the windows ________. A. by, closed B. by, open C. with, closed D. keep, closed ( )4. —Why are you in such a hurry, Mike —There_______ a friendly basketball match in ten minutes. A. is going to have B. will have C. will be D. are going to ( )5.— Did you_______ your grandparents last month — No. They didn't go to school when they were young. So they can't read or write. A. heard of B. hear of C. heard from D. hear from ( )6. Tomis too shortthe leaves on the tree. A. to reaching B. to reach C. reaching D. not to reach ( )7. There is a bookshop on_______ side of the street. A. others B. other C. another D. the other ( )8.—Did you hear the news about the fire in our building —Yes. It took the firemen two hours to_______ the fire. A. put out B. put up C. put down D. put off ( )9. —Our school basketball team won the match. —_______ exciting news! A. What B. How a C. What an D. How ( )10.—Daniel, remember to turn off the lights before leaving the classroom. —________. A. Yes, please B. It's hard to say C. OK, I will D. It's my job ( )11. —Shall we go camping this weekend —_______. I will see my grandparents in my hometown. A. I think so B. I'm afraid so C. I'd like to D. I'm afraid not ( )12. Please don’t put ________ into the rubbish bin because it’s very dangerous. A. something hot B. anything hot C. hot something D. hot anything ( )13.—Could I speak to Helen, please —Sorry, she is not here at the A. Who speaks B. Who are you C. Who's that speaking D. What's that speaking ( )14. —Excuse me! You can't take photos here. Look at the sign. It says"NO PHOTOS". —Sorry, I_______ it. A. didn't see B. am going to see C. won't see D. don't see ( )15.—Could you teach me how to search the information on the Internet

农业生态学复习资料

农学专业《农业生态学》末考备考复习参考资料各位同学:揣摩考点、识破亮点、巧抓重点、攻克难点,是末考备考复习过程中的四大秘诀,也是我们巩固知识、加深理解、强化记忆的得力技巧。希望广大同学能够勤奋备考,诚信应考,亮出真才实学,考出优异成绩。建议大家在复习的过程中结合课本及课堂笔记,并根据自身实际就本资料中出现的相关失误与漏洞请自行补充完整,由此带来的不便还望你见谅。在此祝大家新年快乐! ---军军 第一部分:生态农业与持续农业 一、生态农业及其产生的原因 1、生态农业:运用生态系统中生物共生和物质循环再生原理,采用系统工程的方法吸收现代科学成就,合理地组织农、林、牧、渔、加等产业,以实现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协同发展的农业生产系统。 2、产生的原因:现代农业有许多负效应,推动了生态农业的产生,主要表现在能源过度消耗、水资源需求量大,供需矛盾突出、成本增加、污染加剧、人口压力不断增大、其他问题如种植结构的单一化,水土流失等。 二、生态农业的基本原理 1、整体效应原理; 2、生态位原理; 3、食物链原理; 4、物质循环与再生原理; 5、生物的相生相克原理; 6、生物与环境的协同进化原理。 三、生态农业技术体系 1、多维集约用地技术(多熟种植、立体种养)。 2、物质的多层次利用技术A.动物粪便的多层次利用(作为腐生生物的食物源、肥料化、基质化、能源化);B.秸秆的多层次利用(直接还田为肥、堆肥还田、作为动物的饲料、基质化、能源化); 3、物质的良性循环技术(种养结合、立体种植、水土保持技术); 4、生物防除病虫草害技术(利用轮作、间混套作技术来控制病虫草害;通过收获和播种时间的调整来减少病虫草害;利用生物天敌来控制病虫草害); 5、生物能源及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技术(沼气的开发利用技术、地热能的开发利用技术)。 第二部分:农业资源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 一、农业资源分类 1、按可更新的能力可以分为可更新的自然资源和不可更新的自然资源。 2、按贮藏性可分为可贮藏性资源和流逝性资源。

农业生态学试卷A及答案

东北农业大学成人教育学院考试题签 农业生态学(A)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 1、生物群落: 2、农业生态系统: 3、食物网: 4、现存量: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45分) 1、自然界中食物链的长度一般有多少级( ) A、4-5级 B、6-7级 C、7-8级 D、9级 2、以下哪些就是初级生产的生产者( ) A、猪 B、牛 C、羊 D、水稻 3、我国水资源分布的特点就是( ) A、南方多于北方 B、内陆多于沿海 C、平原多于山地 D、都就是 4、属于可更新资源的就是( ) A、磷矿资源 B、钾 C、钙 D、水资源 5、物质循环中,属于沉积型循环的就是( ) A、氮 B、氢 C、水 D、钾 6、草食动物牛、羊属于( ) A、初级消费者 B、次级消费者C,生产者D、分解者

7、生物防治利用某一生物种群压制另一类生物种群,使其不能为害农作物,就是利用生物种间的(A) A、负相互作用B、正相互作用C、中性作用D、偏利作用 8、消费者处于食物链的种间环节,属于异养生物,如下面的(D) A、草 B、小麦 C、水稻 D、牛 9、森林减少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导致(B) A、厄尔尼塔现象 B、温室效应 C、拉尼拉现象 D、赤潮 10、利用天敌来消灭害虫就是生物种间的(C) A、原始合作 B、互利共生 C、捕食 D、共栖 11、生物学放大作用就是指有毒物质在食物链上的(A) A、浓缩 B、降低 C、平衡 D、毒害 12、农业生态系统具有生命特征就是因为其中包括(A) A、生物组分 B、环境组分 C、太阳辐射 D、水 13我国现有耕地约为(A) A、15亿亩 B、30亿亩 C、144亿亩 D、5亿亩 14目前农业上最突出的生态危机就是(A) A、污染危机 B、粮食 C、石油 D、化肥 15、农田生态系统的生产水平较高就是因为增加了(B) A、腐食食物链 B、捕食食物链 C、寄生食物链 D、其她 三、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6分) 1、农业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 )

生态学名词解释

1、环境:指某一特定生物体或生物群体以外的空间,以及直接、间接影响该生物体或生物群体生存的一切事物的总和,由许多环境要素构成,这些环境要素称环境因子。 2、生态学:是研究生物及环境间相互关系的科学 3、生态因子(ecological factors) :环境中对生物的生长、发育、生殖、行为和分布有着直接或间接影响的环境要素。生态因子是环境中对生物起作用的因子, 4、环境因子则是指生物体外部的全部要素。 5、生境:具体生物个体或群落生活地段上的生态环境 6、限制因子:限制生物生长和生存繁殖的任何因子,称为限制因子。 7、Liebig最小因子定律:植物的生长取决于处于最小量状况的食物的量。 8、Shelford耐性定律生态因子的量的过多或过少都会限制生物的生长、发育。 9、生态幅:每一个物种对环境因子适应范围的大小。 10、长日照植物:日照超过一定数值才开花的植物称长日照植物; 11、短日照植物:短日照短于一定数值才开花的植物称短日照植物,一般需要较长的黑暗才能开花。 12、三基点温度:温度是最重要的生态因子之一,参与生命活动的各种酶都有其最低、最适和最高温度,即三基点温度 13、总积温或有效积温:植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必须从环境摄取一定的热量才能完成某一发育阶段的发育过程,而且各个发育阶段所需的总热量是一个常数,称总积温或有效积温 14、生物种: 形态相似的个体集合 15、种的性状:基因型和表型 16、基因型:种的遗传本质,即生物性状表现所必须具备的内在因素 17、表型:与环境结合后实际表现出的可见性状 18、种群population:在一定空间中,同种个体的组合 19、种群生态学:研究种群的数量、分布、生活史格局以及种群与其栖息环境中的非生物因素和其他生物种群的相互作用。研究种群动态、特征及其生态规律的科学。 20、绝对密度:指单位面积中的实有的个体数 21、相对密度:表示数量高低的相对指标 22、构件生物:指由一个合子发育成一套构件,由这些构件组成个体。 23、种群年龄结构:不同年龄组的个体在种群内的比例或配置情况 24、生活史:一个生物从出生到死亡所经历的全部过程。 25、生长:生物物质增加、细胞数量增加。 26、发育:伴随生长,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从简单到复杂、从幼体至成体的转变过程。 27、绝对生长速度:单位时间内个体的增长量。 28、相对生长速度:单位时间内单位重量的增长量。 29、繁殖:生物形成新个体的所有方式的总称 30、扩散:有机体扩展种群空间的一种行为。分为主动扩散与被动扩散。 31、繁殖成效:个体现时繁殖输出与未来繁殖输出的总和。 32、繁殖价值(RV):是指时间内特定年龄个体相对于新生个体的潜在繁殖贡献, 33、亲本投资:有机体在产生子代以及抚育和管护时所消耗的能量、时间和资源量。

(完整)小学三年级英语试题.docx

小学三年级上学期英语抽考试题 题号听力部分读写部分合一 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计成绩 又要迎来新的一年了。在同学们最后一个寒假之前,让我们一起来完成这份英语测试。希望大家取得好成绩。也祝大家新年快乐! Listening part (听力部分) 一、 Listen and choose (听录音 , 选出你所听到的单词 ) () 1. A. pen B. pencil C. pencil-case () 2.A. head B. hand C. hello () 3.A. blue B. pink C. purple () 4.A. bird B. bear C. boat () 5.A. cake B. Coke C. coffee 二、 Listen and number (听录音,排顺序 ) ()( )( )( )( ) 三、 Listen and choose the right answer ( 听录音 , 根据问句选答语 ) () 1. A. thank you. B. I ’m fine, thank you. () 2. A. Fine, thank you. B. I ’m nine. () 3.A. Nice to meet you, too. B. Hello. () 4.A. OK! B. Me, too. () 5.A. Good afternoon. B. Good morning.

四、 Listen and colour( 听录音 , 涂颜色 ) 五、Listen and number( 听录音 ,排顺序 ) () Nice to meet you. (1) Hi, Mom! () Good afternoon. (2) Hi! () Nice to meet you, too. () Good afternoon, Mike. () Mom, This is Mike. Writing part (读写部分) 六、 Read and choose the right answer( 找出下列每组单词中不同类的单词) () 1. A. face B. foot C. five () 2.A. mouth B. mouse C. monkey () 3.A. body B. blue C. black () 4.A. bread B. crayon C. cake () 5.A. pink B. purple C.plane 七、 Look and choose the right word( 看图 , 根据身体部位选择正确单词的序号) head foot eye mouth foot A B C D E

农业生态学-复习资料-山西农业大学

它包括岩圈的上层、全部水圈和大气圈的下层。 (两点补充:①这一定律只有在相对稳定状态下才) 林德曼):生态系统营养级之间能量的转换,大致十分之一转移到下一营养级,以组成生物量;十分之 生态密 。 ,因此,生态密度常大于粗密度。 (生殖潜能)在没有任何环境因素(食物、领地和其他生物)限制的条件下,由种群内在 rm。 (或最大密度),常用K表示。 包括

某一时刻,单位面积或体积内积存的有机物质总量。 FO)或流入量(FI)占库存总量 初级生产和次级生产 根据受人类干扰和控制程度不同,生态系统可分为:原生自然生态系统、经过人类训化的生态系统、全人工设计控制的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在结构上包括两大组分:生物组分和环境组分。环境组分(能量环境、有机环境、无机环境)由辐射、气体、水体和土体组成。生物组分按功能分为生产者、大型消费者和小型消费者(分解者)3种类群。 植物生态型的划分:气候生态型、土壤生态型、生物生态型。 根据年龄锥体可将种群分为增长型、稳定型、衰退型。 种群的分布有3种基本类型:随机的、均匀的、成丛的(聚集的)。 种群增长类型:指数型增长,逻辑斯蒂增长。 任何物种对其他物种的影响有三种形式:有利、有害、无利无害。 种群调节分为密度制约和非密度制约。 种群的基本特征包括种群的空间分布、种群数量和种群的遗传三个方面。 能流遵循的热力学基本定律:热力学第一定律,热力学第二定律,普里高津的耗散结构理论。 生态系统的能流和物流是通过食物链或食物网进行的。 农业生态系统的初级生产主要包括农田、草原、林地生产。 测定初级生产力的方法一般分为:直接测定、间接测定。常规的测定方法包括:直接收收获法、黑白瓶法、二氧化碳测定法、叶绿素测定法、同位素标记法、原料消耗测定法。 碳的储存库:大气圈、陆地生物圈、岩石圈、海洋。 固氮的途径通常有:生物固氮、高能固氮、工业固氮。 生物群落按物种分为植物群落、动物群落、微生物群落。 群落生态主要研究群落的结构、动态变化、内部关系及其分类分布规律等。 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物组成的物种结构(多物种配置)、空间结构(多层次配置)、时间结构(时序排列)、食物链结构(物质多级循环),以及这些生物组分与环境组分构成的格局。 农业生态系统的立体结构大体可以分为农田立体模式、水体立体模式、坡地立体模式、养殖业立体模式等。

农业生态学第二版,课后习题答案总结

第一章 1.请您分别从生态学危机,农业危机和还原论危机说明为什么在20世纪70年代以后,农业生态学必然会得到发展? 2.试述下述概念:生态学,农业生态学,生态系统,农业生态系统 生态学:是研究生物及其环境相互关系的学科。 农业生态学:是运用生态学和系统论的原理和方法,把农业生物与其自然和社会环境作为一个整体,研究其中的相互关系,协同演变,调节控制,和持续发展规律的学科。 生态系统:生物与生物之间以及生物与生存环境之间密切联系,相互作用,通过物质交换,能量转换和信息转换,成为占据一定空间,具有一定结构,执行一定功能的动态平衡整体。农业生态系统:是特别指以农业生物为主要组分,受人类调控,以农业生产为主要目的的生态系统。 3.请谈一谈为什么生态系统会产生其组分没有的特性?农业生态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有什么主要区别? 4.农业生态学与农业科学体系中其他主要学科的关系如何? 第二章 1.请谈一谈环境对生物制约的规律。生物是适应环境的结果?生物对环境只有被动适应吗? 答:1,最小因子定律:植物的生长取决于数量最不足的哪一种营养物质。 2,谢尔福特耐性定律:对植物生长而言,各种生态因子都存在着一个生物学的上限和下限。 2.描述种群的结构主要用什么参数?种群的分布主要有哪些类型? 答:1,种群大小和密度,种群大小是指在一定面积和容积内某个种群的个体总数。种群密度,单位面积内种群的数量。2,种群的年龄结构和性比,分为稳定性,增长型,衰退型,性比:一个雌雄异体的种群中所有个体或某个龄级的个体中磁性和雄性的比率。3,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4,种群的内禀增长率与环境容纳量,在没有任何环境限制的条件下,由种群内在因素决定的稳定的最大增值速率,为内禀增长率。在一个生态系统中有限的环境条件下,种群所能达到的稳定的最大数量,5,种群的空间分布和阿利氏原则,种群的分布有随机的,均匀的和成从的(聚集的),阿利氏原则:每个生物种都有自己的最适密度,过疏或过密都产生限制影响。 3.种群增长的指数形式和逻辑斯蒂形式用什么方程描述?如何理解r对策生和K 对策生物适应环境的生活史对策? 答:1,种群在无环境条件限制下成指数增长,N T+1=λN t , λ=N 1 /N 0 , lgN T =lgN +tlg λ,dN/dT=rN呈J型增长。 2,种群在环境制约下的逻辑斯蒂增长dN/dT=rN(K-N)/K,N为变值。呈S型生长。r对策生物,个体小,繁殖速率快,成活率低,基数大,寿命短,环境变化适应性强。 K对策生物,个体大,繁殖较慢,个体成活率高,寿命一般较长,环境变化适应性差,易灭绝。

生态农业公司简介范文3篇(完整版)

生态农业公司简介范文3篇 生态农业公司简介范文3篇 生态农业简称ECO,是按照生态学原理和经济学原理,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成果和现代管理手段,以及传统农业的有效经验建立起来的,能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现代化高效农业。下面是生态农业公司简介范文,欢迎参阅。 生态农业公司简介范文1 湖南精为天粮油有限公司,成立于201X年3月,是一家集粮油面收购、储备、加工、销售于一体的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是国家粮食局与中国农业发展银行重点扶持企业。公司办事处设在柳叶湖旅游开发区常德大道东方美景花园,下辖鼎城桃源两个生产基地共5个大米油脂面条生产厂、常德长沙两个营销部、一个容量为 9.6万吨的仓储中心和三个粮食收储库;市区拥有10家放心粮油便民店。 生态农业公司简介范文2 飞云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属私营股份制企业,它坐落于风景秀丽、环境优美的郴州市工业大道,毗邻龙女温泉,距市区仅5公里,乘坐 3路、4路车可直达本公司。公司总占地面积约100余亩。在园区建设方面公司始终坚持以绿色、生态为理念,以健康、环保为目标,倾力为福城人民打造原生态休息度假环境。公司四周青山环绕,流水潺潺,远离城市的喧嚣,是你心灵停泊休憩的理想港湾。 生态农业公司简介范文3

粟丰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成立于201X年,是屯留县唯一一家创品牌打造有机食品的新型企业。公司立足于名、优、特农产品的开发与推广,以生产和加工姚家岭小米、上莲核桃、黑家口柴鸡蛋为主,纵深开发了家香系列精品杂粮和手工三和面,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公司在紧握传统销售渠道的同时,不断探索新的销售模式,与省内外几家农产品深加工企业达成多项合作,均为公司努力打造上党四宝 走出长治奠定了坚定的基础。 粟丰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秉承粒粒精品,颗颗诚心的企业宗旨,致力于提供各类健康、放心的有机食品,耕耘于朝阳的有机食品产业,为国人的健康努力! 公司紧紧围绕站在新起点,抢抓新机遇,争创新品牌,实现新跨越的工作思路;全力推进创造大市场,实施公司加农户,建设健康食谱的三大战略;着力打造新型现代农业和环保生态农业两个基地建设,纵深推进有机食品走进千家万户,食出健康的新理念。 通过三年时间的努力,力争将屯留的有机食品打造的更精细、更丰富、更具有代表性。 看过生态农业公司简介范文的人还 1.农业种植公司简介范文3篇 农业公司简介范文3篇 3.农业发展公司简介范文3篇 4.农业开发公司简介范文3篇 5.农产品公司简介范文3篇

考研英语试题及答案.docx

2004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英语试题 Section II Use of English Directions: Read the following text. Choose the best word (s) for each numbered blank and mark [A], [B], [C] or [D] on ANSWER SHEET 1. (10 points) Many theories concerning the causes of juvenile delinquency (crimes committed by young people) focus either on the individual or on society as the major contributing influence. Theories 21on the individual suggest that children engage in criminal behavior 22they were not sufficiently penalized for previous misdeeds or that they have learned criminal behavior through 23with others. Theories focusing on the role of society suggest that children commit crimes in 24to their failure to rise above their socioeconomic status, 25as a rejection of middle-class values. Most theories of juvenile delinquency have focused on children from disadvantaged families, 26 the fact that children from wealthy homes also commit crimes. The latter may commit crimes 27 lack of adequate parental control. All theories, however, are tentative and are 28to criticism. Changes in the social structure may indirectly 29juvenile crime rates. For example, changes in the economy that 30to fewer job opportunities for youth and rising unemployment 31make gainful employment increasingly difficult to obtain. The resulting discontent may in 32lead more youths into criminal behavior. Families have also 33changes these years. More families consist of one-parent households or two working parents; 34, children are likely to have less supervision at home 35was common in the traditional family 36. This lack of parental supervision is thought to be an influence on juvenile crime rates. Other 37causes of offensive acts include frustration or failure in school, the increased 38of drugs and alcohol, and the growing 39of child abuse and child neglect. All these conditions tend to increase the probability of a child committing a criminal act, 40 a direct causal relationship has not yet been established. 21.[A] acting[B] relying[C] centering[D] commenting 22.[A] before[B] unless[C] until[D] because 23.[A] interaction[B] assimilation[C] cooperation[D] consultation 24.[A] return[B] reply[C] reference[D] response 25.[A] or[B] but rather[C] but[D] or else 26.[A] considering[B] ignoring[C] highlighting[D] discarding

农业生态学期末复习题全资料

1、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及其作用机理的科学。 2、生态系统:生物与生物之间以及生物与其环境之间密切联系、相互作用,通过物质交换、能量转化和信息传递,成为占据一定空间、具有一定结构、执行一定功能的动态平衡体(在一定空间的全部生物和非生物环境相互作用形成的统一体)。 最小因子定律:德国化学家比希提出,“植物的生长取决于数量最不足的那一种营养物质” ,即最小因子定律。 种群调节:指种群数量的控制。是物种的一种适应性反应。种群的数量是由出生与死亡、迁入与迁出两方面决定的,所有影响出生率、死亡率和迁移的环境因子、生物因子都对种群的数量起调节作用。 4 、种群:在一定时间占据特定空间的同一物种个体的总和,是物种存在的基本形式(空间分布:随机的、均匀的、和成从的或聚集的。其增长型:在无环境限制下成指数式增长;在环境制约下成逻辑斯蒂增长。)。 5 、优势种:在群落中地位和作用比较突出,具有主要控制权或统治权的种类或类群,其中优势层中的优势种,称为建群种。 6、群落:同一时间聚集在一定区域中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叫群落。群落的水平结构特点:常形成相当高密度集团的 片状或斑块状镶嵌。垂直结构的特点:成层性(乔木层、灌木层、草木层、地被层)。 7、边缘效应:由于生态环境的过渡性,不同斑块间能量、物质和

信息交换频繁,生物种类繁多,生产力较高(是指斑块边缘部分由于受相邻斑块或周围环境的影响而表现出与斑块中心部分不同的生态学特征。或两个或多个群落之间过渡区域称为边缘效应)。8、群落演替:生态系统的生物群落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物种消失,另一些物种侵入,群落组成及其环境想一定方向产生有顺序的发展变化。 9、顶级群落: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群落通过复杂的发展演替,达到最后成熟阶段的群落与周围物理环境取得相对平衡的稳定群落。顶级群落:在群落演替过程中,演替发展到最后出现的稳定的成熟群落称为顶级群落。 10 、生态位:生物完成其正常生活周期所表现的对特定生态因子的综合适应位置。 11 、十分之一定律:生态系统中能量的不同利用者之间存在的这种必然的定量关系。在自然条件下,每年从任何一个营养级上能收获到的生产量,按能量计只不过是它前一个营养级生产量的十分之一左右。林德曼把生态系统中能量的不同利用者之间存在的这种必然的定量关系,叫做“十分之一定律”。 12、生态金字塔:由于能量每经过一个营养级时被净同化的部分都要大大少于前一营养级,当营养级由低到高,其个体数目、生物量、所含能量一般呈现出下大上小类似埃及金字塔的塔形分布,称为生态金字。其类型有数量金字塔、能量金字塔、生物量金字塔. 13、生物放大作用:生物体从周围环境中吸收某些元素或不易分解

农业生态学试卷

农业生态学试卷 一、名词解释(其中6、7题任选一题。每小题2.5分,共15分) 1、生境(habitat):指生物生长的具体地段的综合环境。 2、生态位(niche):生物种在生态系统中的功能和地位通常称为生态位,又称生 态龛。 3、种群(population):指在一定时间内占据特定空间的同一物种(或有机体) 的集合体。 4、边缘效应(edge-effect):群落交错区种的数目及一些种的密度相邻群落增大 的现象。 5、生态系统(ecosystem):通常指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内,生物与生物之间、 生物与非生物环境之间密切联系、相互作用并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的综合体。 (或者说是由生物群落与非生物环境依存所组成的一个生态学功能单位。)6、地质大循环(geological cycle):指物质或元素经生物体的吸收作用,从环境 进入生物有机体内,然后生物有机体以死体、残体或排泄物形式将物质或元素返回环境,进入五大自然圈层的循环。 7、生物小循环(small biological cycle):指环境中元素经生物体吸收,在生态系 统中被相继利用然后经过分解者的作用,回到环境后,很快再为生产者吸收、利用的循环过程。 二、填空题(每空一分,共25分) 1、生物生长的三基点温度最低温度、最适温度、最高温度。 2、一定生育期内有效温度的总和称为有效积温(effective accumulative temperature)。 3、正相互作用按其作用程度分为互利共生、偏利共生和原始协作3种类型。 4、种群数量受4个种群参数的影响,他们分别是:出生率、死亡率、迁入率、迁出率。 5、两个或多个群落之间(或生态系统之间)的过渡区域称为群落交错区(ec otone)。 6、生物之间通过取食与被取食的关系所联系起来的链状结构称为食物链(foo d chain) 7、生态系统的基本结构包括物种结构、营养结构、时间结构、空间结构。 8、判断农业生态系统结构合理性的标准包括农业生态系统的持续性、稳定性、高效性、协调性等几个方面。 9、衡量物质流动(或交换)效率高低的两个重要指标是周转率和周转期。 10、能量是一种做功的能力,在生态系统中主要有两种存在状态,即动能和潜能。 三、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农业生态系统是(C ) A、自然生态系统 B、人工生态系统 C、驯化的自然生态系统 D、人工的生态经济系统

(完整版)四川农业大学考研真题之农业知识综合一

四川农业大学 2011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考试试题 科目名称: 339农业知识综合一(总分:150分)适用专业: 095100农业推广硕士(植物类)考生注意:所有答案必需写在答题纸上,否则无效!本试题随同答题纸交回! 植物生理部分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要求的。把所选的字母填在括号内。每题 1分,共10分) ()1. 植物细胞中所含有的单糖主要是: A.六碳糖 B.五碳糖 C.四碳糖 D.七碳糖 ()2. 成熟细胞的水势组成可等于: A.渗透势 B.压力势 C.衬质势 D.渗透势+压力势 ()3. 植物必需的矿质元素共有 A.16种 B.9种 C.11种 D.7种 ()4. 准确地说,植物吸收水分的主要部位是 A.根尖 B.伸长区 C.根毛区 D.分生区 ()5. 植物感受光周期最敏感的部位是 A.叶 B.根 C.茎尖 D.花蕾 ()6. 植物细胞呼吸作用的糖酵解过程进行的部位是 A.线粒体 B.叶绿体 C.细胞质 D.类囊体 ()7.光合作用中可以在夜间固定二氧化碳的植物是 A.碳三植物 B.碳四植物 C.景天科酸代谢植物 D.光呼吸植物 ()8.植物受到逆境胁迫时,下列哪种激素的含量会增加 A.生长素 B.赤霉素 C.细胞分裂素 D.脱落酸 ()9.能够诱导长日植物多开雌花的日照是 A.长日照 B.短日照 C.中日照 D.零界日照 ()10.长日植物从北方引种到南方,其开花期 A.延长甚至不能开花 B.提前 C.不变 D.与引种的纬度无关 二、判断题(正确的在括号内划“√”,错误的在括号内划“×”。每题1分,共10分) ()1. 当植物处于低温条件下,戊糖磷酸途径在呼吸作用中所占的比例会上升。

初二下学期英语试卷.docx

五、单项选择(15 分) () 21. I think _____ is meaningful for us to help other people. A. it B. that C. this D. it's ()22. - Who joined Oxfam Trailwalker last year, Sam? - Mile _____. A. joined B. would C. did D. was ()23. People over 18 can group____ into a team of four people and join the charity walk. A. they B. their C. theirs D. them () 24. They should plan ____ during the walk. A. what are they going to carry B. what they are going to carry C. how are they going to carry D. how should they carry () 25. If you finish the walk ____ two hours, you will receive a certificate. A. within B. for C. since D. after () 26. Which team is ____, yours or theirs? A. popular B. more popular C. most popular D. the most popular () 27. I wish that I ____ a bird. A. am B. is C. was D. be ()28. Mr Li,our maths teacher,was ill this morning ____ he didn't come to school today. A. so B. because of C. because D. but ()29. They need ____ together to finish the hike because only the team's finishing time will be recorded. A. walk B. walking C. walked D. to walk () 30. It is wrong ____ some people look down on blind people and it is necessary for ____ ____ help them. A. that; us; to B. that; we; to C. that; you; too D. /; us; to 六、完形填空 ( 每小题 2 分,共 12分 ) Now it is the summer holiday. Time always 31 fast. In the holiday, the weather is hot and I can't do much 32 , but I live happily. The afternoon is hot, 33 I do my homework in the morning. I get up at 6:30 and take a walk in the park for half an hour. After breakfast,I begin to34 English and Chinese, and do some maths exercises. I work very hard. I spend the afternoon outside. I go to the beach. I like to 35 in the sea. It is very funny, I will not go home until it is about five or six o'clock. Sometimes a friend of mine will come to see me and we will spend a few hours 36 songs. In this way I spend my holiday happily. 31.A. stops B. flies C. sleeps D. walks 32.A. work B. rain C. food D. wind

农业生态学试卷

二0一三年春学期南京农业大学本科学位 《农业生态学》复习题 一、填空题(40×0.5分=20分) 1、农业生态学的研究对象是。 2、系统必备的三个条件是有、、。 3、系统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的效应叫。 4、生态系统包括和两个组分。 5、生态系统的三大功能类群是、、。 6、生态系统的基本功能包括、、。 7、种群增长的基本型有和。 8、生态对策有和两种。 9、生态学金字塔有、、三种类型。 10、辅助能包括和两类。 11、生物地球化学循环按元素运动范围不同有、两大部分。 12、碳循环不平衡带来的环境问题主要是。 13、自然资源按更新期的长短为、两类。 14、农业生态系统的综合效益是、、三大效益的统一。 15、农业种群间的正相互作用包括、、。 16、环境污染包括、、。 17、我国生物种属繁多,群落类型多样,品种资源丰富,仅次于和,居世界第位。 18、碳循环不平衡带来的环境问题主要是。 19、生态系统按人类干扰的程度可划分为、、。 20、系统必备的三个条件是有、、。 21、系统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的效应叫。 22、种群调节有和。 23、生态系统的三大功能类群是、、。 24、按不同元素的运动规律不同可将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分为和两类。 25、稻田引入养鱼的食物链加环属于环。 26、生态对策有和两种。 27、生态学金字塔有、、三种类型。 28、农业生态系统的生物生产包括和两部分。 29、和也是种群变动两个主要因子。 30、碳循环不平衡带来的环境问题主要是。 31、自然资源按更新期的长短为、两类。 32、群落中生物钟的多样性,决定着群落的及。 33、土壤动物是最重要的和。 34、通过生化分泌物对他种植物产生的抑制作用叫。 35、生态系统中的能量的主要形态有、、和等几种。 36、生态系统中能量的流动,是借助于和来实现的。它们便是生态系统中 的渠道。 37、农业生态学的研究对象是。 二、判断题(15×1分=15分) ()1、生态系统同一般系统的根本区别是因为生态系统是个开放系统。 ()2、环境容纳量是指一定环境内最大种群数量。 ()3、R—对策生物种群的基本增长型通常是J—型。 ()4、土壤中C/N下降,有机质分解加速。 ()5、食物链“加环”可以改变十分之一定律。 ()6、海洋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7、在不稳定的环境中r—对策生物比K—对策生物更容易灭迹。 ()8、传统能也是一种生态上比较合理的替代农业。 ()9、固氮根瘤菌和豆科植物间的共生关系属于原始协作。 ()10、就植物而言,其生态型包括:气候生态型、土壤生态型、生物生态型。 ()11、S循环属于气相型循环。 ()12、生物组分是指生命以外的环境部分,包括大气、水、土壤及一些有机物质。 ()13、食物链“加环”可以改变十分之一定律。 ()14、氮素来源主要有两个途径:生物固氮、化学固氮。 ()15、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非自然环境。 ()16、种群的季节性波动主要受环境容纳量的调节。 ()17、环境容纳量是指一定环境内最大种群数量。 ()18、农业生态系统的研究对象是农业生态系统。 ()19、土壤中C/N下降,有机质分解加速。 ()20、负相互作用是有害的。 ()21、海洋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22、增长种群的雄性个体数常大于雌性个体数。 ()23、传统能也是一种生态上比较合理的替代农业。 ()24、生态系统同一般系统的根本区别是因为生态系统是个开放系统。 ()25、R—对策生物种群的基本增长型通常是J—型。 ()26、S循环属于气相型循环。 ()27、土壤中C/N下降,有机质分解加速。 ()28、食物链“加环”可以改变十分之一定律。 ()29、在不稳定的环境中r—对策生物比K—对策生物更容易灭迹。 ()30、传统农业是一种生态上比较合理的代替农业。 三、选择题(20×1分=20分) 1、农业生态学研究对象主要是() A、农作物 B、农业环境 C、农业生态系统 D、农业气候 _ … …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