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彭聃龄《普通心理学》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心理的神经生理机制)【圣才】

彭聃龄《普通心理学》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心理的神经生理机制)【圣才】

彭聃龄《普通心理学》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心理的神经生理机制)【圣才】
彭聃龄《普通心理学》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心理的神经生理机制)【圣才】

第2章心理的神经生理机制

2.1 复习笔记

本章重点

脑是怎样进化的?

神经元的构造和功能?

大脑的结构和功能?

脑功能发挥作用的几种理论是什么?

一、神经系统与脑的进化

1.神经系统的起源

原生动物——无神经系统。例如,变形虫没有专门的神经系统、感受器官和效应器官。

多细胞动物——网状神经系统。例如,腔肠动物水螅已经具有了高等动物的反射弧的雏形,这也是神经系统的最初形态。

2.无脊椎动物的神经系统

无脊椎动物的神经系统属于链状或节状神经系统,由头部神经节和腹部神经节组成。头部神经节的发达,在神经系统演化上称“发头现象”。发头现象的出现为脑的产生准备了条件。

3.低等脊椎动物的神经系统

(1)脊椎内有一条神经管——管状神经系统且其神经组织是空心的。在神经管的前端膨大部分首先形成脑泡,随后逐渐发展成为相对独立的五个脑泡:前脑、间脑、中脑、延脑和小脑。

(2)两栖动物的前脑已经发展成为两半球。

(3)爬行动物开始出现了大脑皮层。

4.高等脊椎动物的神经系统

高等脊椎动物是指哺乳动物(啮齿类、食肉类、灵长类)。哺乳动物的神经系统更加完善,大脑半球开始出现沟回,脑的各部位的机能也日趋分化,大脑皮层是整个神经系统的最高部位。

(1)脑相对大小的变化

脑指数:衡量脊椎动物脑的相对大小。

进化特点之一:脑重占体重比例增加。

(2)皮层相对容积和面积的变化

皮层指数:新皮层的实际大小与一种典型的哺乳动物新皮层的期望大小比值。

进化特点之二:新皮层容积和面积增大。

(3)皮层内部结构的变化

进化特点之三:皮层结构、功能更加复杂。

5.人类文化与脑进化的关系

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群共同创造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文化是人类的产

物,在某种意义上也可以说是脑的产物。

脑的进化为人类文化的产生奠定了物质基础。人脑创造文化,它又在这种文化的影响和熏陶下得到发展。

二、神经元

1.神经元和胶质细胞

(1)神经元

瓦尔岱耶提出神经元这一名称,并提出了神经元学说。神经元即神经细胞。它是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单位、功能单位和营养单位,是脑的建筑材料。

①结构:胞体、树突、轴突。

②分类:按突起的数目可以分成单极细胞、双极细胞和多极细胞。按功能可以分成内导神经元(感觉神经元)、外导神经元(运动神经元)和中间神经元。

③功能:神经元的基本功能是接受和传送信息。

树突较短,负责接受刺激,将神经冲动传向胞体。

轴突较长,每个神经元只有一根轴突。作用是将神经冲动从胞体传出去,到达与它联系的各种细胞。

(2)胶质细胞

在神经元与神经元之间有大量胶质细胞,胶质细胞对神经元的沟通有重要作用。

作用:

①为神经元的生长提供了线路。在发育的后期,它们为成熟的神经元提供了支架,并在脑细胞受到损伤时,帮助其恢复。

②在神经元周围形成髓鞘,使神经冲动得以快速传递。

③给神经元输送营养,清除神经元间过多的神经递质。

2.神经冲动的传导方式

(1)概念

①神经冲动:当任何一种刺激作用于神经时,神经元就会由比较静息的状态转化为比较活动的状态。

②静息电位:当神经元处于静息状态时测到的电位变化。轴突内为负,外为正,电压相差70毫伏。

③动作电位:当神经受到刺激时,细胞膜的通透性迅速发生变化,钠离子通道临时打开,带正电荷的钠离子被泵入细胞膜内部,使膜内正电荷迅速上升,并高于膜外电位。这一电位变化过程称为动作电位。

(2)神经冲动的电传导

神经冲动的电传导是指神经冲动在同一细胞内的传导,服从于全或无法则。这种特性使信息在传递途中不会变得越来越微弱。

神经冲动的传导与动作电位的产生有密切的联系。当动作电位产生时,神经纤维某一局部就会出现电位变化,在细胞表面,兴奋部位与静息部位之间便出现电位差,于是就产生了由未兴奋部位的正电荷向兴奋部位的负电荷的电流。同样膜内兴奋部位与静息部位间也出现电位差,产生相反方向的电流,构成一个电流的回路,称局部电流。这种局部电流使邻近未兴奋部位的细胞膜的通透性发生了变化,并产生动作电流。这种作用反复进行下去,就使兴奋从一处传向另一处。神经冲动的这种传导称为电传导。

(3)神经冲动的化学传导

神经冲动的化学传导是指神经冲动在细胞间传导。一个神经元与另一神经元彼此接触的

部位,称突触。化学传导是通过突触实现的。

①突触的结构

突触包含三部分:

a.突触前成分:是神经递质的存储场所,包含小泡。

b.突触间隙:即狭义的突触。

c.突触后成分:通过突触后膜与外界发生关系。包含特殊的分子受体。

突触的这种结构保证了神经冲动从一个神经元传递到与它相邻的另一个神经元。

②神经冲动的化学传导过程

神经冲动在突触间的传递,是借助于神经递质来完成。当神经冲动到达轴突末梢时,有些突触小泡突然破裂,并将存储的神经递质释放出来。当这种神经递质经过突触间隙后,就迅速作用于突触后膜,并激发突触后神经元内的分子受体,从而打开或关掉膜内的某些离子通道,改变了膜的通透性,并引起突触后神经元的电位变化,实现神经兴奋的传递。这种以化学物质为媒介的突触传递,是脑内神经元信号传递的主要方式。

突触分为兴奋性突触和抑制性突触。

3.神经回路

神经回路是脑内信息处理的基本单位。最简单的一种神经回路就是反射弧。反射弧一般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系统的中枢部位、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五个基本部分组成。

神经元的连接方式除了一对一的连接外,还有:

发散式:一个神经元的活动有可能引起许多神经元的同时性兴奋或抑制。

聚合式:同一个神经元可以接收许多其他神经元的影响,这些神经元聚合起来共同决定突触后神经元的状态。

环式:一个神经元发出的神经冲动经过几个中间神经元,又回到原发冲动的神经元。

三、神经系统

神经系统是指由神经元构成的一个异常复杂的机能系统。由于结构和机能不同,可以将神经系统分成外周神经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两部分。

1.外周神经系统

(1)躯体神经系统又分为脊神经和脑神经。

①脊神经:发自脊髓,共31对。脊髓前根的纤维属运动性,后根的纤维属感觉性。

②脑神经:由脑部发出,共12对。

(2)自主性神经:分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两个部分。二者在机能上具有拮抗性质。交感神经是机体应付紧急情况的机构,而副交感神经则起着平衡作用,抑制体内各器官的过度兴奋,使它们获得必要的休息。

2.中枢神经系统

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脊髓与脑。脑在颅腔内,脊髓在脊柱中。

(1)脊髓

脊髓是中枢神经系统的低级部位,位于脊椎管内。

功能:①脊髓是脑和周围神经的桥梁。来自躯干和四肢的各种刺激,只有经过脊髓才能传导到脑,受到脑的更高级的分析与综合;而由脑发出的指令,也必须通过脊髓,才能支配效应器官的活动。

②脊髓可以完成一些简单的反射活动,如膝盖反射、肘反射、跟腱反射等。

普通心理学_彭聃龄_超详细笔记

普 通 心 理 学 彭聃龄

第二编人的信息加工 第三章感觉 第一节感觉的一般概念 一、什么是感觉 ?感觉(sensation)是人脑对事物的个别属性的认识。感觉提供了内外环境的信息,保证了机体与环境的信息平衡,是一切较高级、较复杂的心理现象的基础。 ?感觉剥夺实验 ?外部感觉接受外部世界的刺激,如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肤觉等。其中视觉、听觉、嗅觉接受远距离的刺激,又叫距离感觉。内部感觉接受机体内部的刺激(机体自身的运动与状态),因而又叫机体觉,如运动觉、平衡觉、内脏觉等。 二、近刺激和远刺激 ?远刺激是指来自物体本身的刺激,因而不会有太大的变化。如一定波长的光线。近刺激是指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刺激,它每时每刻都在变化。如物体在视网膜上的投影等。 三、感觉的编码 ?感觉编码(sensory encode)是指将刺激的能量转化为神经系统能够接受的神经能或神经冲动。 ?光幻视(phosphenes) ?19世纪德国著名生理学家缪勒(Johannes Muller)最早研究了感觉编码问题,并提出了神经特殊能量学说(theory of specific nerve energy)。认为各种感觉神经具有自己的能,他们在性质上是互相区别的。缪勒的学说有其合理的地方能不能说明感官分化的真正原因。 ?当代两种有代表性的感觉编码理论:①特异化理论(specificity theory)认为,不同性质的感觉是由不同的神经元来传递信息的。②模式理论(pattern theory)或模块理论(module theory)认为,编码是由整组的激活模式引起的。近年来的研究发现,在不同的感觉系统中,神经系统同时采用了特异性编码和模式编码。四、刺激强度与感觉大小的关系——感受性和感觉阈限 ?感觉是由刺激物直接作用于某种感官引起的。但是,人的感官只对一定范围内的刺激做出反应。这个刺激范围及相应的感觉能力,我们称之为感觉阈限(sensory threshold)和感受性(sensitivity)。 ?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叫做绝对感觉阈限(absolute sensory threshold); 而人的感官觉察这种微弱刺激的能力,叫绝对感受性(absolute sensitivity)。 两者在数值上成反比例。 E=1/R (E代表绝对感受性,R代表绝对感受阈限)。 阈限值不是绝对不变的。 ?刚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刺激物间的最小差异量,叫差别阈限(difference threshold)或最小可觉差(just noticeable difference,简称JND)。对这一最小差异量的感觉能力,叫差别感受性(difference sensitivity)。差别感受性与差别阈限在数值上也成反比例。德国生理学家韦伯(Weber)得出公式: K=△I/I (P.97)韦伯定律,韦伯分数越小,感觉越敏锐。虽然揭示了某些规律,但只适用于刺激的中等强度。 ?费西纳发现,感觉的大小(或感觉量)是刺激强度(或刺激量)的对数函数(对数定律)。史蒂文斯认为,心理量并不随刺激量的对数的上升而上升,而是刺激量的幂函数(幂定律)。

华师大心理学历年试题

华东师范大学 2000年攻读硕士研究生试题 考试科目:普通心理学(含心理学史) 招生专业:心理学 一、简述下列术语(每小题3分,共30分) 1、操作条件反射 2、注意稳定性 3、想象表象 4、意志行动 5、兴趣 6、程序性知识 7、性格特征 8、离差智商 9、趋避冲突10、激情 二、论述题(每题10分,共70分) 1、试述知觉是人对感觉信息的组织与解释过程。 2、试述长期记忆系统(long-term memory system)中的信息储存与提取过程。 3、试述概念形成的过程和影响概念形成的因素。 4、试述场独立性和场依存性与人格特质之间的关系。 5、试述斯金纳行为主义心理学体系的主要内容和基本观点。 6、试述格式塔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7、试述认知心理学与行为主义心理学的本质区别。 华东师范大学 2000年攻读硕士研究生试题 考试科目:心理统计与测量(需带计算器) 心理统计部分 一、是非题(10分):请仔阅读以下句子,判断其是否正确,用T表示正确,用F表示错误,填写在前面的括号中。注意,不得使用任何其他符号。 ()1.差异系数是一种相对差异量。 ()2.抽样分布指的是抽取的样本中个体数值的次数分布。 ()3.从正态总体中随机抽取的容量为n的一切工作切可能样本的平均数的分布也呈正态分布。 ()4.当自由度逐渐增大时,t分布逐渐接近正态分布。 ()5.总体上的各种数字特征叫总体统计量。 ()6.相关系数可以直接计算其平均数。 ()7.对一元线性回归方程,可以有多种方法检验其显著性。 ()8.偏态量和峰态量是用以描述数据分布特征的统计量。 ()9.中位数检验就是比较两个样本中的中位数高低。 ()10.从正态分布图来看,z=0处的概率是最大的。 二、简答题(8分): 1.什么是标准分数?使用标准分数有什么好处?(4分) 2.方差分析是逻辑是什么?(4分) 三、问答题(10分) 如果有两个样本,一个是实验组,另一个对照组,分别施以两种教学方法,后期测验后如何对其成绩(百分制)进行统计检验,以确定两种教学方法有无显著差异? 四、填表题(12分) 有一个双因素方差分析实验,A因素为教材,共3种;B因素为教法,共4种。交叉分析后得到12种处理,假定每个处理中有2名被试。经过教学后进行测验,得到一个方差分析表,请完成它。注:不必说明有无显著意义等。(答案按照1-12填写在答题纸上) 差异来源平方和自由度方差F

《普通心理学》重点知识 彭聃龄版

精心整理 心理学重点知识 一、名词解释 1、心理学——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及其活动规律的科学。 2、心理过程——指认识过程(感觉、知觉、识记、想象和思维)、情绪和情感过程及意志过程。 3、观察法——观察,旨在自然条件下,人们为一定目的而对事物所进行的有计划的知觉过程。观察法就是以感官活动为先决条件,与积极的思维相结合,系统地运用感官对客观事物进行感知、考察和描述的一种研究方法。 4、自然实验法——在自然的正常的情况下,根据预定的计划,有意识地引起或创造所要研究的现象 5、反射——是有机体借助于中枢神经系统而实现的对体内外刺激所做出的规律性的应答活动。 6、反射弧——是实现反射的生理结构。它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反馈和效应器。 7、无条件反射——无条件反射是先天的、生来就有的不需要学习就会的反射. 8、条件反射——是后天的,是在个体生活过程中经过学习而形成的反射. 9、兴奋过程——是指有关大脑皮层区及相应器官的机能由相对休息状态转向活动状态. 10、抑制过程——是指有关大脑皮层区及相应器官的机能由活动状态转向相对休息状态 11、兴奋和抑制的扩散与集中——当大脑皮层的某部位产生兴奋或抑制时,并不是停留在原发点不动,而是向周围的神经细胞传布开来,这就是兴奋和抑制的扩散.扩散到一定限度后,又向原发点聚集,这就是兴奋和抑制的集中. 12、兴奋和抑制的相互诱导——是指一种神经过程能引起与它相反的神经过程的增强. 13、第一信号系统——是具体刺激物引起的条件反射系统 14、第二信号系统——是由词语作为条件刺激物而引起的条件反射系统 15、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事物的指向和集中。 16、有意注意——是指具有预定目的,需作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 17、无意注意——是一种事先没有预定目的,也不需要任何意志努力的注意。 18、有意后注意——是指既有目的性,又不需作较大意志努力的注意。 19、注意的分配——是指在同一时间内,把注意指向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对象或活动上的特征。

普通心理学(彭聃龄第4版笔记)

普通心理学(彭聃龄)知识结构版 第一编——绪论 第一章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方法 第一节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的科学 一、个体心理:认知、情绪和动机、能力和人格。不可割裂互相联系依存。 (一)认知:指人获得知识或应用知识的过程,或信息加工的过程,是人 最基本的心理过程,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语言等。 (二)动机和情绪:动机:支配人的认知和行为,是指推动人的活动并 使活动朝向某以目标的内部动力。动机的基础是人类的各种需要, 即个体在生理上和心理上的某种不平衡状态。 情绪:在认知的基础上产生,又对认知产生巨大的影响,成为调节 和控制认知活动的一种内在因素。 意志:自觉地确定目的并为实现目的而自觉支配和调节行为的心理 过程。意志与认知、情绪有密切关系。 (三)能力和人格:在信息加工过程中,稳固而经常出现的心理特性 叫个性心理特征或个性。包括能力和人格两方面。 二、个体心理现象与行为:行为是有机体的反应系统。它有一系列反应动作 和活动构成。行为不同于心理,但又和心理有着密切的联系。行为总是在 一定的刺激下产生的,而且引起行为的刺激常常通过心理的中介而起作 用。人的行为的复杂性是由心理活动的复杂性引起的。主观世界的情况不 同,对同一刺激的反应常常是不一样的,有机体内部状态不一样,对同一 事物的反应也可能不一致,因此不理解人的内部心理过程,就难以理解他 的外部行为反应。心理支配行为,又通过行为表现出来。心理学研究的一 条基本法则就是通过外部行为推测内部心理过程。在这个意义上,心理学 有时也叫做研究行为和心理过程的科学,即通过对行为的客观记录、分析 和测量来揭示人道心理过程的规律。 三、个体意识与无意识:人和动物都有心理,但人的心理不同于低等动物 的心理,它具有意识的特点。意识极其复杂因此有人称它是“人类最 后一个难解的谜”。 人的意识是由人的认知、情绪、情感、欲望等构成的一种丰富而稳定 的内在世界,是人们能动的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内部资源,这是人 的意识的第一个特点。人凭借对事物本质和规律的认识,不仅能够了 解客观事物的现状,而且能够通晓过去和预见未来,这是任何动物心 理所不能及的。 人的活动具有明确的目的,能够预先计划达到目的的方法和手段,这 是人类意识的另一特点。 意识有时也叫觉察。人的意识还表现在人能够觉察到外部事物的存在 和自己的内部心理活动,能够把“自我”与“非我”、“主体”与“客 体”区别开来。 人不仅能意识到客体的事物,而且还具有自我意识,这是人的心理的 重要特点。低等动物没有自我意识,婴儿的自我意识也没有发展起来, 因而都没有自我分析与自我评价的能力。自我意识是个体在一定发展 阶段上才出现的。它对个体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完整word版,华师版《普通心理学》(第四版)知识点整理,推荐文档

华东师范大学《普通心理学》(第四版)知识点整理 作者:江苏师范大学韩中元 **注:不包含第三、十、十三章 ?第一章·绪论 一、名词解释 1.心理学:研究人的心理现象的科学,具体来说是研究人的行为和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 2.心理过程:分为认识、情绪情感过程、意志过程三方面。 3.个性:指一个人的整个心理面貌,是人心理活动稳定的心理倾向和心理特征的总和。 二、简述和论述 1. 心理学研究的对象是? A:心理过程和个性。 2.简述心理的实质 A: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心理是脑的机能,脑是心理的器官,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反映。 3.心理学发展过程中的主要学说有哪些? A:构造主义,机能主义,行为主义,格式塔心理学,精神分析,人本主义心理学,认知心理学。 ?第二章·心理和行为的神经生理基础 一、名词解释 1.无(非)条件反射:有机体在种系发展过程中形成并遗传下来的反射。 2.条件反射:有机体在个体生活过程中为适应环境变化通过学习建立起来的反射。 3.**经典条件反射:是指一个刺激和另一个带有奖赏或惩罚的无条件刺激多次联结,可使个体学会在单独呈现该一刺激时,也能引发类似无条件反应的条件反应。 4.**操作性条件反射:是一种由刺激引起的行为改变。 5.条件性抑制:是在一定条件下逐渐习得形成的抑制,有消退抑制和分化抑制。 6.非条件性抑制:有机体生来具有的先天性抑制,包括外抑制和超限抑制。 二、简述和论述 1. 简述神经系统的结构和脑的三个机能系统 A:神经系统分为周围神经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周围神经系统分为脊神经、脑神经、植物性神经,中枢神经系统分为脊髓和脑。 脑的三个机能系统:感觉区、运动区、言语区。 2.比较经典条件反射和操作性反射的异同 A:本质上是相同的,它们同样依赖于强化,都很重视强化的作用; 区别:操作性条件无条件刺激不明确;在操作性条件反射过程中动物是自由活动的,通过自身的主动操作达到目的;操作性条件反射中,无条件反应引发了强化刺激。 3.简述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过程、基本规律和系统性功能 A:过程:兴奋过程和抑制过程;

普通心理学-彭聃龄知识要点

《普通心理学-彭聃龄版》知识要点 第一章心理学概论 1、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的一门科学,主要研究个体心理的,包括认知、情绪和动机、能力和人格。也研究团体和社会心理。 2、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人的心理现象包括哪些方面? 1)心理学主要研究心理想象的一门科学,既研究动物的心理也研究人的心理,而以人的心理现象为主要研究对象。既研究个体心理也研究团体和社会心理。 2)人的个体心理现象的三个重要方面:认知、情绪和动机、能力和人格。 3、心理与行为、意识与无意识的关系是什么? 1)心理与行为:行为是有机体的反应系统。它有一系列反应动作和活动构成。行为不同于心理,但又和心理有着密切的联系。行为总是在一定的刺激下产生的,而且引起行为的刺激常常通过心理的中介而起作用。不理解人的内部心理过程,就难以理解外部行为;心理支配行为,又通过行为表现出来。心理学研究的一条基本法则就是通过外部行为推测内部心理过程。在这个意义上,心理学有时也叫做研究行为的科学。 2)意识与无意识:人的意识是由人的认知、情绪、情感、欲望等构成的一种丰富而稳定的内在世界,是人们能动的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内部资源。人不仅能意识到客体的事物,而且还具有自我意识。低等动物没有自我意识,婴儿的自我意识也没有发展起来。自我意识具有分析和评价自我的能力。人的心理除意识外,还有无意识现象。无意识是人们在正常情况下觉察不到,也不能自觉调节和控制的心理现象。如,人在梦境中产生的心理现象主要就是无意识的。人平常都是在意识的支配下工作、学习和生活。只有精神错乱,大脑损伤的人病人,他们的行为才失去意识的控制,而完全为无意识的欲望所支配。 4、心理学要研究哪些问题? 人的心理现象是非常复杂的,可以从不同的方面和角度进行研究。但概括起来主要研究的问题是:1)心理过程;2)心理结构;3)心理的脑机制;4)心理现象的发生与发展;5)心理与环境。 5,心理学的研究类型? 心理学的研究类型有:因果研究、相关研究、个案研究。 6,研究心理学的意义?

华师版普通心理学第四版知识点修订稿

华师版普通心理学第四 版知识点 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

华东师范大学《普通心理学》(第四版)知识点整理 作者:江苏师范大学韩中元 **注:不包含第三、十、十三章 ?第一章·绪论 一、名词解释 1.心理学:研究人的心理现象的科学,具体来说是研究人的行为和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 2.心理过程:分为认识、情绪情感过程、意志过程三方面。 3.个性:指一个人的整个心理面貌,是人心理活动稳定的心理倾向和心理特征的总和。 二、简述和论述 1. 心理学研究的对象是? A:心理过程和个性。 2.简述心理的实质 A: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心理是脑的机能,脑是心理的器官,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反映。 3.心理学发展过程中的主要学说有哪些? A:构造主义,机能主义,行为主义,格式塔心理学,精神分析,人本主义心理学,认知心理学。 第二章·心理和行为的神经生理基础 一、名词解释

1.无(非)条件反射:有机体在种系发展过程中形成并遗传下来的反射。 2.条件反射:有机体在个体生活过程中为适应环境变化通过学习建立起来的反射。 3.**经典条件反射:是指一个刺激和另一个带有奖赏或惩罚的无条件刺激多次联结,可使个体学会在单独呈现该一刺激时,也能引发类似无条件反应的条件反应。 4.**操作性条件反射:是一种由刺激引起的行为改变。 5.条件性抑制:是在一定条件下逐渐习得形成的抑制,有消退抑制和分化抑制。 6.非条件性抑制:有机体生来具有的先天性抑制,包括外抑制和超限抑制。 二、简述和论述 1. 简述神经系统的结构和脑的三个机能系统 A:神经系统分为周围神经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周围神经系统分为脊神经、脑神经、植物性神经,中枢神经系统分为脊髓和脑。 脑的三个机能系统:感觉区、运动区、言语区。 2.比较经典条件反射和操作性反射的异同 A:本质上是相同的,它们同样依赖于强化,都很重视强化的作用; 区别:操作性条件无条件刺激不明确;在操作性条件反射过程中动物是自由活动的,通过自身的主动操作达到目的;操作性条件反射中,无条件反应引发了强化刺激。

普通心理学彭聃龄试题

一、单选题: 1.(C)是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感官而在头脑中产生的对事物整体的认识。 A觉知 B感觉 C知觉 D认知 2.看到一张桌子,听到一首乐曲, 闻到一种菜肴的芳香,微风拂面感 到丝丝凉意等,这些都是(B)现象。A认知 B知觉 C感觉 D觉知3、(B)是心理学的主要研究对象

A动物心理 B个体心理C团体心理 D社会心理4、()使一个个体的心理活动与另一个个体区别开来。 A认知过程 B情绪 C意志 D心理特性5、用信息加工的观点来研究人的感觉、知觉、记忆、思维等心理过程的心理观点是 ( ). A.行为的观点B.生物学的观点C.现象学的观点D.认知的观点6、认为人类行为是由某种潜意识动机驱使的心理学观点是( ).

A.行为的观点 B.生物学的观点 C.现象学的观点 D.精神分析的观点 7、采用一种专门的测量工具,在较短的时间内,对被试的某些或某方面的心理品质作出测定、鉴别和分析的方法,在心理学研究中属于( ). A.观察法 B.实验法 C.心理测验法 D.调查法

8、在现代心理学流派中,主张采用内省方法研究人们的直接经验即意识的是( ). A.构造主义 B.机能主义 C.行为主义 D.格式塔心理学 9、在心理学研究中,能够有效揭示事件因果关系,并对结果进行重复验证的研究方法是( ). A.观察法 B.实验法 C.心理测验法 D.调查法

10、如果一个学生在一个月时间里接受两次测验,所得成绩相差很大,那么我们说这两次测验的(C )不好. A.效度 B.施测时间 C.信度 D.常模 11、20世纪50年代以后,行为主义作为一种研究取向,仍活跃在心理学的某些应用研究领域中,下面哪一项不是行为主义研究在实践中的运用?( ). A.程序学习

(完整版)华中师大教心期末考试题

1. 在下述各项行为中,通过学习获得的是( b )。 A. 蜜蜂造蜂房 B. 狗对灯光分泌唾液 C. 暗适应现象 D. 吃兴奋剂提高运动成绩 2. 在下列各陈述中,包含了学习的迁移的思想的是( b )。 A.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B. 举一反三 C. 长善救失 D. 拳不离手,曲不离口 3. 在间歇强化的条件下,新的行为 ( d ) A. 建立得快,消退得也快 B. 建立得快,消退得慢 C. 建立得慢,消退得快 D. 建立得慢,消退得慢 4. 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教育心理学诞生的标志是( c )。 A. 拉伊的《实验教育学》 B. 卡普捷列夫的《教育心理学》 C. 桑代克的《教育心理学》 D. 詹姆斯的《对教师的谈话》 5. 学生在已具备“哺乳动物”知识的基础上,再来学习“鲸是一种哺乳动物”的知识,这种学习属于( a ) A. 派生类属学习 B. 相关类属学习 C. 并列结合学习 D. 总括学习 6. 下列各项中不属于维纳提出的归因 3 个维度的是( b )。 A. 内外源 B. 普遍性 C. 可控性 D. 稳定性 7. 用列课文结构提纲、画网络图的方法促进学习,这种学习策略属于( c ) A. 复述策略 B. 精加工策略 C. 组织策略 D. 资源管理策略 8. 场独立且沉思型的学生适合选修的学科是( a ) 。 A. 数学 B. 历史学 C. 教育学 D. 心理学 场独立性(field independence)和场依存性(field dependence)这两个概念来源于美国心理学家H. A 维特金(H. A. Witkin)对知觉的研究。 场独立性指把个体较多依赖自己内部的参照,不易受外来因素影响和干扰,独立对事物做出判断的称为场独立性。 场依存性是指把个体较多地依赖自己所处的周围环境的外在参照,以环境的刺激交往中定义知识、信息称作场依存性。 9. 小童在几何课上学会了使用圆规画圆,这一结果属于( b )。 A. 概念学习 B. 动作技能 C. 言语信息 D. 规则学习 10. 作为陈述性知识最小单元的命题,相当于( d )。 A. 一个句子 B. 一个词 C. 一个概念 D. 头脑中的一个观念 命题是陈述性知识的最小单元。相当于头脑中的一个观念。 人是用命题而不是用句子将言语信息贮存在头脑中的。 11. 为了打击社会不良现象,政府常用“杀一儆百”的做法,其理论依据可能是( c ) A. 经典条件反射 B. 操作条件反射 C. 替代惩罚 D. 人的悟性 12. 动作技能学习的教学方法一般宜于采用( d ) A. 发现法 B. 讲解法 C. 示范法 D. 示范与讲解相结合的方法 1. B 2. B 3. D 4. C 5. A 6. B 7. C 8. A 9. B 10.D 11. C 12.D

普通心理学彭聃龄试题

普通心理学彭聃龄试题 一、单选题: 1.( )是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感官而在头脑中产生的对事物整体的认识。 A觉知 B感觉 C知觉 D认知 2.看到一张桌子,听到一首乐曲,闻到一种菜肴的芳香,微风拂面感到丝丝凉意等,这些都是( B)现象。 A认知 B知觉 C感觉 D觉知 3、()是心理学的主要研究对象 A动物心理 B个体心 理 C团体心理 D社会心理 4、()使一个个体的心理活动与另一个个体区别开来。 A认知过程 B情绪 C意志 D心理特性 5、用信息加工的观点来研究人的感觉、知觉、记忆、思维等心理过程的心理观点是 ( ). A(行为的观点 B(生物学的观点C(现象学的观点 D(认知的观点 6、认为人类行为是由某种潜意识动机驱使的心理学观点是 ( ). A(行为的观点 B(生物学的观点 C(现象学的观点 D(精神分析的观点 7、采用一种专门的测量工具,在较短的时间内,对被试的某些或某方面的心理品质作出测定、鉴别和分析的方法,在心理学研究中属于 ( ).

A(观察法 B(实验法 C(心理测验法 D(调查法 8、在现代心理学流派中,主张采用内省方法研究人们的直接经验即意识的是( ). A(构造主义 B(机能主义 C(行为主义 D(格式塔心理学 9、在心理学研究中,能够有效揭示事件因果关系,并对结果进行重复验证的研究方法是 ( ). A(观察法 B(实验法 C(心理测验法 D(调查法 10、如果一个学生在一个月时间里接受两次测验,所得成绩相差很大,那么我们说这两次测验的 ( )不好. A(效度 B(施测时间 C(信度 D(常模 11、20世纪50年代以后,行为主义作为一种研究取向,仍活跃在心理学的某些应用研究领域中,下面哪一项不是行为主义研究在实践中 的运用?( ).

《普通心理学》重点知识 彭聃龄版

心理学重点知识 一、名词解释 1、心理学——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及其活动规律的科学。 2、心理过程——指认识过程(感觉、知觉、识记、想象和思维)、情绪和情感过程及意志过程。 3、观察法——观察,旨在自然条件下,人们为一定目的而对事物所进行的有计划的知觉过程。观察法就是以感官活动为先决条件,与积极的思维相结合,系统地运用感官对客观事物进行感知、考察和描述的一种研究方法。 4、自然实验法——在自然的正常的情况下,根据预定的计划,有意识地引起或创造所要研究的现象 5、反射——是有机体借助于中枢神经系统而实现的对体外刺激所做出的规律性的应答活动。 6、反射弧——是实现反射的生理结构。它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反馈和效应器。 7、无条件反射——无条件反射是先天的、生来就有的不需要学习就会的反射. 8、条件反射——是后天的,是在个体生活过程中经过学习而形成的反射. 9、兴奋过程——是指有关大脑皮层区及相应器官的机能由相对休息状态转向活动状态. 10、抑制过程——是指有关大脑皮层区及相应器官的机能由活动状态转向相对休息状态 11、兴奋和抑制的扩散与集中——当大脑皮层的某部位产生兴奋或抑制时,并不是停留在原发点不动,而是向周围的神经细胞传布开来,这就是兴奋和抑制的扩散.扩散到一定限度后,又向原发点聚集,这就是兴奋和抑制的集中. 12、兴奋和抑制的相互诱导——是指一种神经过程能引起与它相反的神经过程的增强. 13、第一信号系统——是具体刺激物引起的条件反射系统 14、第二信号系统——是由词语作为条件刺激物而引起的条件反射系统 15、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事物的指向和集中。 16、有意注意——是指具有预定目的,需作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 17、无意注意——是一种事先没有预定目的,也不需要任何意志努力的注意。 18、有意后注意——是指既有目的性,又不需作较大意志努力的注意。 19、注意的分配——是指在同一时间,把注意指向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对象或活动上的特征。 20、注意的转移——是根据新的需要,主动及时地把注意从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上的特性。 21、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22、知觉——是人脑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整体属性的反映。 23、感受性——感觉器官对适宜刺激的感觉能力的不同叫感受性。 24、感觉阈限——是指能引起感觉持续一段时间的刺激量。 25、分析器——是一种复杂的神经装置,由感觉器官、传导神经(包括传入神经和传出神经)和大脑皮层的相应区域三部分组成. 26、适应——由于刺激物的持续作用而引起的感受性变化叫做适应。 27、记忆——是过去经验在人脑中的反映。 28、记忆表象——被感知过的事物不在面前时,它的形象仍能在头脑中呈现出来,这个现象叫记忆表象。 29、识记——就是通过反复感知从而识别、记住某种事物,并在头脑中留下映象的过程。 30、保持——是识记过的材料在头脑中储存和巩固的过程,人脑的保持量是相当大的。 31、前摄抑制——先学习的材料对回忆后学习的材料的干扰作用叫前摄抑制. 32、倒摄抑制——后学习的材料对先学习的材料的干扰作用叫倒摄抑制. 33、再认——是识记过的事物再次出现在面前,能够把它认出来的过程。 34、重现——是指经验过的事不在眼前时能够把它回想起来的过程。 35、遗忘——识记过的材料不能再认或再现,或者错误的再认和再现,这种现象叫遗忘。 36、思维——是人脑多客观事物的间接的、概括的反映,它可以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37、想象——是人脑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 38、无意想象——是没有预定的目的,在一定刺激作用下,自然而然产生的想象. 39、有意想象——是根据一定的目的,在意识的控制下,自觉进行地想象. 40、再造想象——是根据词语描述和图样示意,在人脑中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

心理学 华师考博历年真题

华南师范大学1997年--2006年1999年《普通心理学》 一、名词解释(24分)1、条件反射2、启动效应3、感受性4、深度知觉5、表象6、智力商数7、表征8、气质 二、简答(30分)1、知觉恒常性2、遗忘曲线3、格式塔学派4、内隐记忆5、定势6、认知结构三、论述题1、述评韦伯---费希纳定律(15分)2、为什么说人的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反映(15分)3、试分析比较性格向性说和特质论(16分)《西方心理学史》一.名词解释(30分)1、原型2、行为环境3、自我实现4、认知地图5、双重心理学6、认知不协调二、简答题(40分)1、什么是心理投射?2、什么是心理紧张系统?3、什么是“第三势力”心理学?4、什么是信息加工的心理学观点?5、操作条件反射与经典条件反射有什么不同? 三、论述题(30分)1、如何理解格式塔的意义和作用2、如何理解潜意识理论及其对心理学发展的影响《研究方法》 一、名词解释1、实验设计2、麦考勒效应3、无关变量4、提示法5、问题行为图6、对偶配对组法7、闪光融合临界频率8、再测信度9、内容效度10、项目区分度二、图形解释(10分)图一(略)图 二(略)(由于没有扫描仪,以后再作补充) 三、计算题(10分)甲乙两组学生参加一项“问题解决”的实验,以完成解决问题的时间(秒)为成绩。他们解决某一问题的成绩如下,问两组成绩是否存在着显著差异甲组17 15 16 18 14 13 14 12 乙组16 18 19 16 22 19 18 16 13 (t .05=2.131, t .01=2.947) 四、简答题(30分)1、心理测量的标准化主要包括哪些内容?2、反应时间在当前心理学实验研究中有何作用3、情绪实验中常用的指标有哪些 五、实验方案设计题目《高中男女生数学解题模式的比较研究》2000年发展与教育心理专业博士生入学考试心理学基本原理与实验考试卷 一、述评西方心理学研究的实证主义与现象学主义两大研究方法流派。 二、述评心理学关于智力理论的研究及其新进展。 三、概述内隐记忆与外显记忆的异同,内隐记忆的主要理论,研究内隐记忆的主要方法。 四、以二因素实验为例,如果它们的交互作用显著,试用图来表示出其交互作用可能情况并作解释。 五、(注:第五题有5a、5b、5c三个题目,请根据你报考的方向选出相应的题目回答)5a、根据你在学习心理方面最有创见的看法设计出一个多因素实验研究,写出设计方案及最后的模拟统计分析表。(学习心理研究方向题目)5b、设计一个关于儿童人格发展的跨文化研

华东师范大学历年真题——心理学

华东师范大学2001心理统计学试题 一、问答题: 1、完全随机设计的方差分析和随机区组设计的方差分析有什么区别?(10%) 2、什么是非参数检验?它有什么特点?(5%) 3、为了建立最好的多元线性回归方程,一般采取什么方式选择自变量?(5%) 二、计算题: 1、通过随机抽样,抽取了A、B两组被试,施以不同的教学方法,期末考试成绩如下: A组:119,110,132,106,121,120; B组:133,128,130,134,129,136,133; 为检验教学方法的效果有无显著差异,请计算必要的检验统计量。(10%) 2、有3位教师对5位学生的作文进行等级评定,结果如下: A生得到的等级评定分别是:3、5、3; B生得到的等级评定分别是:1、2、2; C生得到的等级评定分别是:2、1、1; D生得到的等级评定分别是:2、3、2; E生得到的等级评定分别是:2、4、3; 请计算3位老师评定的肯德尔和谐系数。(10%) 3、134个学生参加寒假长跑训练,开学后发现,长跑成绩显著进步(由不及格变成及格)的有38人,显著退步(由及格变成不及格)的有19人,问长跑训练有无显著效果?(5%) 4、100名学生的数学成绩和语文成绩之间的斯皮尔曼等级相关系数为0.78,问,二者从总体上说是否存在相关?(5%) 心理测量 一、简述题(每题3分,共15分) 1.心理测量属于哪一种水平的测量,为什么? 2.态度量表的编制有哪几种方法。 3.项目鉴别指数有什么意义。 4.投射测验的理论假设是什么。 5.如何理解心理测验的三要素。 二、计算题(每题3分,共15分) 1.已知某量表的分半信度为0.63,请算出原长度的信度系数?

普通心理学笔记(彭聃龄版)

普通心理学-彭聃龄版(1--13章) 第一章心理学概论 1,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的一门科学,主要研究个体心理的,包括认知、情绪和动机、能力和人格。也研究团体和社会心理。 2,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人的心理现象包括哪些方面? 1,心理学主要研究心理想象的一门科学,既研究动物的心理也研究人的心理,而以人的心理现象为主要研究对象。既研究个体心理也研究团体和社会心理。 2,人的个体心理现象的三个重要方面:认知、情绪和动机、能力和人格。 3,心理与行为、意识与无意识的关系是什么? 1,心理与行为:行为是有机体的反应系统。它有一系列反应动作和活动构成。行为不同于心理,但又和心理有着密切的联系。行为总是在一定的刺激下产生的,而且引起行为的刺激常常通过心理的中介而起作用。不理解人的内部心理过程,就难以理解外部行为;心理支配行为,又通过行为表现出来。心理学研究的一条基本法则就是通过外部行为推测内部心理过程。在这个意义上,心理学有时也叫做研究行为的科学。 2,意识与无意识:人的意识是由人的认知、情绪、情感、欲望等构成的一种丰富而稳定的内在世界,是人们能动的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内部资源。人不仅能意识到客体的事物,而且还具有自我意识。低等动物没有自我意识,婴儿的自我意识也没有发展起来。自我意识具有分析和评价自我的能力。人的心理除意识外,还有无意识现象。无意识是人们在正常情况下觉察不到,也不能自觉调节和控制的心理现象。如,人在梦境中产生的心理现象主要就是无意识的。人平常都是在意识的支配下工作、学习和生活。只有精神错乱,大脑损伤的人病人,他们的行为才失去意识的控制,而完全为无意识的欲望所支配。 4,心理学要研究哪些问题? 人的心理现象是非常复杂的,可以从不同的方面和角度进行研究。但概括起来主要研究的问题是:1,心理过程;2,心理结构;3,心理的脑机制;4,心理现象的发生与发展;5,心理与环境。 5,心理学的研究类型? 心理学的研究类型有:因果研究、相关研究、个案研究。 6,研究心理学的意义? 科学的预测现象,有效的控制现象和从不同方面提高人的生活质量。心理学作为一门科学,在理论和实践上同样具有重要意义: 1,理论意义:科学正确的解释心理现象,对于我们破除迷信,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具有重要的意义。 2,实践意义:通过科学的认识心理现象,我们在实践中就可以引导人的心理健康的发展,并且可以运用心理的规律去预测和控制心理现象,指导不同领域的实践。 7,心理学有哪些主要的学科分支? 普通心理学;生理心理学和心理生理学;发展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医学心理学;工程心理学;社会心理学。 1,普通心理学:○1研究心理现象产生和发展的最一般规律以及各种心理特性最一般的规律;○2研究心理学最一般的理论;○3研究心理学最一般的方法。 2,生理心理学和心理生理学:生理心理学研究心理现象的生理机制;心理生理学研究心理活动引起的生理功能的变化。 3,发展心理学:研究心理的种系发展『比较心理学』和人心理个体发展『毕生发展心理学』4,教育心理学:研究教育过程中所包含的各种心理现象,揭示教育同心理发展的相互关系。5,医学心理学:研究心理因素在疾病的发生、诊断、治疗及预防中的作用,是心理学与医学相结合的产物。 6,工程心理学:是心理学与现代技术科学相结合的产物。它研究人与机器之间的配置和机能协调,实现人、机器、环境系统的最好匹配,使人能在安全有效的条件下从事工作。 7,社会心理学:是系统的研究社会心理与社会行为的科学。 8,为什么说心理学是一门中间学科? 1,学科分类中通常分为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两大部类。心理学要研究心理现象的物质本体,及心理的神经生物学基础。在这个意义上,心理学的研究目标和手段都和自然科学一样,因而具有自然科学的性质。 2,人又是社会的实体,人的心理的发生离不开社会环境的影响,此外心理学还研究团体心理和社会心理,这些心理现象更是社会生活的产物。在这个意义上,心理学的研究又具有社会科学的性质。 总之,心理学既具有自然科学的性质又具有社会科学的性质。所以心理学处在中间位置,因而叫做中间科学或者边缘科学。

华东师大心理学考研真题(97-06年)

华东师大心理学考研真题(97-06年) 2006年华东师大心理学试题 普通心理学 名词解释: 1注意,2自上而下加工,3程序性知识,4需要,5言语,6元认知,7交往动机,8幻想,9深度知觉,10性格简答: 1感觉性测量的方法。 2表象从感知到思维的重要作用。 3各情绪理论的主要区别。 4意志行动的基本特征 5xx的“意动心理学”的基本观点 6格式塔心理学如何把“场论”运用到心理现象的研究 论述: 1外显记忆与内隐记忆的主要区别于关系 2问题解决的策略 3气质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理论 4能力的个别差异性 5华生的“概念行为主义”与“方法论行为主义”及其对当代心理学的影响 6“无意识”概念的历史演变看无意识问题在当代认知心理学的地位 实验心理学 名词解释:

1责任扩散,2操作定义,3准试验,4埃默特定律,5蓝道环,6心理旋转,7接受者操作特性曲线,8出声思维,9费里效应,10混合设计 论述: 1论述多种记忆分类类型 2阐述心理试验仪器的发展新动向以及列出十种心理学仪器 统计心理学 第一题和去年一样,都是一个大表选择公式的题目,但是包括了参数检验和非参数检验吧!感觉比较难! 简答: 1用一个公式表达一下命题: 某种疾病的发生机率虽然微乎其微,但是天长日久总会发生的。 2是书上的84页那个图,书名一个心理学统计的知识点!估计是那两个的定律。都在书上自己看! 论述: 1是有关概率的计算问题,由于问题太长,我没记全!不是很难! 2说明无交互作用的双因素方差分析的数据结构和方差分析表结构! 2005普心(包括心史、认知) 概念(10*3) 1、知觉恒常性 2、内隐学习 3、有意后注意 4、表象

普通心理学笔记(彭聃龄版)第十二章:人格

普通心理学笔记(彭聃龄版)第十二章:人格 笔记连载第十二章:人格 1. 人格的结构 人格是构成一个人的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特有的统合模式。它具有独特性、稳定性、统合性、功能性。 人格是一个复杂的结构系统,它包括许多成分,其中主要有气质、性格、认知风格、自我调控等方面。自我调控是人格中的内控系统,具有自我认知、自我体验、自我控制三个子系统。 2. 弗洛伊德的人格三我”结构 弗洛伊德将人格结构划分为三个层次:本我、自我、超我。 1本我:位于人格结构的最低层,是由先天的本能、欲望所组成的能量系统,包括各种生理需要。本我是无意识,非理性的。遵循快乐原则。 2、自我:位于人格结构的中间层,从本我中分化出来的,其作用是调节本我和超我的矛盾。遵循现实原则。 3、超我:位于人格结构的最高层。是道德化的自我。它的作用是:抑制本我的冲动;对自我进行监控;追求完善的境界。遵循道德原则。 3.人格理论-特质论 人格特质理论是个体间人格差异的指标,可以通过心理测量来确定。 1 『奥尔波特的人格特质理论』奥尔波特首次提出人格特质理论。他把人格特质分为两 类:共同特质和个人特质。共同特质是某一社会文化形态下。大多数人或一个群体所共有的,相同的特质。个人特质是个体身上所独具的特质。个体特质以其在生活中的作用分为:首要特质、中心特质、次要特质。 (1) 首要特质是一个人最典型、最概括的特质,影响到一个人的各方面的行为。 (2) 中心特质是构成个体独特性的几个重要的特质。 (3 )次要特质是个体一些不太重要的特质,往往只有在特殊情况下才表现出来。 2、『卡特尔的人格特质理论』卡特尔受化学元素周期表的启发,用因素分析法对人格特质 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基于人格特质的一个理论模型。模型分成四层:个别特质和共同特质;表面特质和根源特质;体质特质和环境特质;动力特质、能力特质和气质特质。 A. 表面特质和根源特质。表面特质是指从外部行为能直接观察到的特质;根源特质是指那 些相互联系而以相同原因为基础的行为特质。表面特质和根源特质既可能是个别的特质,也可能是共同的特质。它们是人格层次中最重要的一层。 B. 体质特质和环境特质。在根源特质中可以在分为体质特质和环境特质两类。体质特质是由先天的生物因素决定;而环境特质则由后天的环境决定。

《普通心理学》彭聃龄

《普通心理学》彭聃龄 ——心理学考研必备教材伴随着2016年心理学考研前辈们紧张的复试备考,2017年心理学考研的征程已经开启。作为备考心理学研究生考试的小伙伴们,普通心理学无论是在心理学学硕还是心理学专硕、统考还是自主命题的考试中都占据了很大分值。312统考中甚至占了近100分(专业课满分300分),这么大的分值我们必然要引起重视。博仁考研老师通过研究历年真题,发现普通心理学的考查在难度方面几乎只能说是中等难度,然而题目考查点是非常细,面非常广一定程度上无形中提高了难度。那么,对于这样一科关乎我们考研成败的科目,究竟该如何去备考呢?下面由博仁考研老师为大家仔细讲解我们到底要如何学习这本书。 对于普通心理学的备考首先是教材的选择,根据近几年博仁考研老师对于考试大纲的研究,博仁考研老师推荐:《普通心理学》彭聃龄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第四版,想要购买心理学考研备考教材的同学可以咨询博仁考研老师。 考研的小伙伴都在用这本书复习哦,也可以看到大家对于彭聃龄老先生《普通心理学》的认可:

确定了心理学考研复习用的参考书,下面来看一下这本书的大致内容以及我们应该如何复习这本教材,复习应该达到什么样的效果。

一、普通心理学提纲内容 备考2017年心理学研究生的同学们来说,首先我们需要对参考书有一个大致的了解,然后再开始进一步的学习。博仁考研老师整理出《普通心理学》彭聃龄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第四版提纲内容:第一编绪论 第一章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方法/1 第一节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的科学 第二节心理学的任务 第三节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第四节心理学的过去和现在 第二章心理的神经生理机制/46 第一节神经系统的进化 第二节神经元 第三节神经系统 第四节脑功能的各种学说 第五节内分泌腺和神经一体液调节 第二编人的信息加工 第三章感觉/91 第一节感觉的一般概念 第二节视觉 第三节听觉 第四节其他感觉 第四章知觉/149 第一节知觉的一般概念 第二节知觉的特性 第三节空间知觉 第四节时间知觉与运动知觉 第五节错觉 第五章意识和注意/202 第一节意识的一般概念 第二节几种不同的意识状态 第三节注意的一般概述

2014年华东师范大学347应用心理硕士真题

2014年华东师范大学347应用心理硕士真题回忆版来自互联网研友分享,感谢热心回复的学长学姐。 回报社会~及时回忆今早华东师大347的考题~ 名词解释和简答记得不全,希望有人来补充一下~ 华师的真题每年10月份图书馆才能复印或者邮寄,所以感谢历年学长学姐回忆的真题!今年考了历年一道一模一样的真题:毕生发展观!第二类错误也是之前考过的第一类错误的极其相关知识!

所以大家一定要认真琢磨这几套真题啊!!!先上考题,后面附上一些感受。。。 答题纸是17页的空白(一页就是一张信纸大小),需要自己写选择答案,写清题号。我大概写了9页。 一、选择30道。放上记得的一些题。 (普心) 先哭后悲伤–詹姆斯兰格 月亮跟云动–诱发运动 (统计) 标准正态分布平均数方差 数列每个乘5,哪个统计量不变 (测量) 离差智商–韦氏智力量表

(管理) 科学管理–泰勒 第一本管理心理学–利维特 二、名词解释8个 第二类错误;心理契约;习得性无助;双眼视差;操作性条件反射;自我实现;观察学习;投射法 三、简答8题每个10分 ①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 ②组织冲突的管理策略。 ③简述记忆信息加工过程中的三个记忆过程及其特征。 ④毕生发展观的观点。

⑤平均数抽样分布的原理和~ 忘了第二问 ⑥资酬激励的原则⑦责任分散的原因和影响 ⑧简述感觉剥夺实验,并分析感觉的作用 四、辨析 3题每个20分 ①结合双生子相关研究,说明遗传和环境对智力的影响。 ②温州患者杀死医生事件,引起讨论,有人同情医生,有人揭发患者杀人“阴谋”,甚至有人觉得医生应当进行行业反思。结合社会心理学,结合实际,至少用2个以上理论进行分析。 ③运用认知和发展的理论,对当今儿童教育中早期智力开发进行评述。 五、案例分析或解答题 3题 ①诊断结果;诊断依据;治疗方法。---主要是遗病症状,20岁左右开始,就医39岁。不工作,在家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