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操作系统概论

操作系统概论

操作系统概论
操作系统概论

操作系统概论-阶段测评E

1.单选题

1.1已经获得除( )以外的所有运行所需资源的进程处于就绪状态。

a存储器

b打印机

cCPU

d磁盘空间

1.2在任何时刻,一个进程的状态变化( )引起另一个进程的状态变化。

a必定

b一定不

c不一定

d不可能

1.3在批处理系统中引入多道程序的目的是( )

a提高实时响应速度

b增强系统交互能力

c为了充分利用主存储器

d充分利用CPU,减少CPU的等待时间

1.4如果某一进程获得除CPU以外的所有所需运行资源,经调度,分配CPU给它,该进程将进入( )

a就绪状态

b运行状态

c阻塞状态

d活动状态

1.5访管指令运行在( )

a管态

b目态或管态

c操作系统核心层

d硬件固化

1.6在操作系统中采用多道程序设计方式提高CPU和外部设备的( )

a利用效率

b可靠性

c稳定性

d兼容性

1.7分时系统中,在时间片一定的情况下,( ),响应时间越长。

a内存越多

b用户数越多

c内存越少

d用户数越少

1.8在单处理器系统中,如果同时存在有10个进程,则处于运行态的进程最少为( )个。a1

b0

c9

d10

1.9中断装置按预定的顺序来响应同时出现的中断事件,这个预定的顺序称为( )

a调度优先数

b中断优先数

c中断屏蔽

d先来先服务

1.10操作系统是( )

a系统软件

b办公软件

c应用软件

d信息管理软件

1.11一个待分配处理机的进程,它的状态是( )

a就绪

b等待

c运行

d任意

1.12在下列操作系统中强调并行性的操作系统是( )

a分时系统

b实时系统

c网络操作系统

d分布式操作系统

1.13进程调度的关键问题:一是选择合理的( ),二是恰当地进行代码转换。

a时间片间隔

b调度算法

cCPU速度

d内存空间

1.14某进程所要求的一次打印输出结束后,其进程的状态将从( )

a运行态到就绪态

b运行态到等待态

c等待态到就绪态

d就绪态到等待态

1.15操作系统是一组( )

a文件管理程序

b中断处理程序

c资源管理程序

d设备管理程序

1.16一个进程被唤醒意味着( )

a该进程重新占有了CPU

b进程状态变为就绪

c它的优先权变为最大

d其PCB移至就绪队列的队首

1.17进程在三个基本状态中的转换,肯定不会有的转换是( )

a运行态=>就绪态

b等待态=>运行态

c运行态=>等待态

d等待态=>就绪态

1.18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系统软件与具体的应用领域无关,解决任何领域的问题一般都要用到系统软件b系统软件与具体的应用领域有关,解决任何领域的问题一般都要用到系统软件c系统软件与具体的应用领域无关,一些问题的解决不一定非要用到系统软件

d系统软件与具体的应用领域有关,一些问题的解决不一定非要用到系统软件1.19在下列操作系统中强调吞吐能力的是( )

a分时系统

b多道批处理系统

c实时系统

d网络操作系统

1.20计算机操作系统的功能是( )

a把源程序代码转换为目标代码

b实现计算机用户之间的相互交流

c完成计算机硬件与软件之间的转换

d控制、管理计算机系统的资源和程序的执行

1.21程序与和他有关进程的对应关系是( )

a一对一

b一对多

c多对一

d多对多

1.22进程具有并发性和( )两大重要属性。

a动态性

b静态性

c易用性

1.23在单一处理器上,将执行时间有重叠的几个程序称为( )

a顺序程序

b多道程序

c并发程序

d并行程序

1.24下面不属于程序状态字内容的是( )

a程序基本状态

b中断码

c设备忙标志

d中断屏蔽位

1.25采用轮转法调度是为了( )

a多个终端都能得到系统的及时响应

b先来先服务

c优先级高的进程得到及时调度

d需CPU最短的进程先做

1.26世界上的第一个操作系统是( )

a多道批处理系统

b单道批处理系统

c分时系统

d实时系统

1.27在单处理机的计算机系统中,整个系统有( )个程序状态字寄存器。a1

b2

c3

d为每个程序配置一个

1.28系统通过( )从目态的用户程序进入到管态的操作系统调用程序。a把操作系统的PSW写入到程序状态字寄存器

b把用户的PSW写入到程序状态字寄存器

c绝对地址跳转

d相对跳转

1.29当中央处理器处于目态下,它可执行的指令应该( )

a仅限于特权指令

b仅限于非特权指令

c仅限于访管指令

d是计算机系统中的全部指令

1.30顺序程序和并发程序的执行相比( )

a基本相同

c并发程序执行总体上执行时间快

d顺序程序执行总体上执行时间快

2.多选题

2.1操作系统类型主要有( )

a批处理系统

b多用户系统

c分时系统

d实时系统

2.2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分布式操作系统能使系统中若干台计算机互相协作完成一个共同的任务

b操作系统的主要目的是管理系统资源和控制程序执行以及为用户提供方便的使用接口c多道批处理系统是指那些系统中有多个CPU同时处理作业的系统

dWindows98具有很好的Internet网络应用功能,所以Windows98是网络操作系统

2.3以下属于“特权指令”的是( )

a启动外围设备进行数据传输的指令

bDOS内部命令

c设置时钟

d置控制寄存器

2.4下面属于操作系统提供给用户的接口的有( )

a系统功能调用

b作业控制语言

c操作控制命令

d应用程序

2.5以下属于支撑软件的是( )

a软件开发工具和环境

b飞机订票软件

c各种接口软件

d人口普查软件

2.6下列系统中( )是实时系统。

a方正排版系统

b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

c火车订票系统

d自动化控制系统

2.7批处理系统的主要缺点是( )

a作业执行中发现错误,修改后须重新装入执行

b没有交互性

c系统吞吐率小

d不具备并行性

2.8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进程包含了数据和运行于其上的程序,因此进程和程序是一一对应的

b进程控制块是一个进程在系统中存在的唯一标识

c一个程序的一次运行称为一个进程,所以不同的进程一定对应不同的程序

d多道批处理操作系统适合于终端作业

2.9下列叙述中,错误的叙述是( )

a操作系统的目的不是提高吞吐量,而是用来管理应用程序的

b操作系统大体上可分为控制程序和处理程序两部分,编译程序是控制程序的一部分

c操作系统中的控制程序进行作业管理和文件管理,不分析处理机硬件的输入输出中断d操作系统中的控制程序,一定具有分时处理功能

2.10以下属于系统软件的是( )

a软件开发工具和环境

b飞机订票软件

c操作系统

d编译程序

操作系统概论-阶段测评F

1.1在联想存储器中的页,其信息( )

a一定在外存中

b在外存和内存中

c一定在内存中

d以上说法都不对

1.2( )采用移动技术来集中空闲块,提高主存利用率。

a固定分区

b页式存储管理

c段页式存储管理

d可变分区管理

1.3可变分区管理的分配策略( )采用按分区大小递减顺序排列空闲区的链表结构。aPF

bBF

cWF

dLRU

1.4最容易形成很多小碎片的可变分区分配算法是( )

a最先适应算法

b最优适应算法

c最坏适应算法

d以上算法都不会

1.5存储管理是对主存储器中( )区域进行管理。

a供系统使用的

b供用户使用的

c供程序使用的

d整个主存

1.6虚拟存储器是( )

a可提高计算机运算速度的设备

b容量扩大了的主存

c实际上不存在的存储器

d可以容纳总和超过主存容量的多个作业同时运行的一个地址空间

1.7对可变分区中的“碎片”,以下的句子不正确的是( )

a碎片是内零头

b碎片是外零头

c碎片是非常小的空闲区

d碎片可以用移动技术来拼接

1.8碎片现象的存在使( )

a内存空间利用率降低

b内存空间利用率提高

c内存空间利用率得以改善

d内存空间利用率不影响

1.9碎片是( )

a存储分配完后所剩空闲区

b没有被使用的存储区

c不能被使用的存储区

d没有被使用,而又暂时不能使用的存储区

1.10在页式存储管理系统中,整个系统的页表个数是( )个。

a1

b2

c3

d和装入主存的作业个数相同的

1.11( )是指将作业不需要或暂时不需要的部分移到外存,让出内存空间以调入其他所需数据。

a覆盖技术

b交换技术

c虚拟扩充

d物理扩充

1.12可变分区管理中,( )采用按分区大小的递增顺序排列空闲区的链表结构。a最先优先适应算法

b最差适应算法

c最优适应算法

dLRU

1.13经过( ),目标程序可以不经过任何修改而装入物理内存单元。

a静态重定位

b动态重定位

c编译或汇编

d存储扩充

1.14由CPU执行程序所访问的地址空间为( )

a各空间

b虚拟地址空间

c相对地址空间

d物理地址空间

1.15在请求页式存储管理中,当查找的页不在( )中时,要产生缺页中断。

a外存

b虚存

c内存

d地址空间

1.16页式存储管理中的页表由( )建立。

a操作员

b系统程序员

c地址转换机构

d操作系统

1.17在固定分区存储管理中,每个分区的大小是( )

a相同的

b根据用户要求而定

c可以不同但预先固定

d可以不同但作业长度固定

1.18在提供虚拟存储的系统中,用户的逻辑地址空间主要受( )的限制。

a主存的大小

b辅存的大小

c计算机编址范围

d主存中用户区域的大小

1.19分页虚拟存储管理中,当查找的页不在主存,要产生( )中断。

a虚拟存储器

b缺段

d辅存

1.20( )是一种静态存储分配方式。

a简单分页

b请求分页管理

c段式管理

d段页式管理

1.21( )使得碎片现象最为严重。

a固定分区

b可变式分区

c分页管理

d段式管理

1.22虚拟内存的容量只受( )的限制。

a物理内存的大小

b磁盘空间的大小

c数据存放的实际地址

d计算机地址位数

1.23可变分区存储管理中的移动技术可以( )

a集中空闲区

b增加主存容量

c缩短访问周期

d加速地址转换

1.24( )存储扩充方式,能够实际增加存储单元。

a覆盖技术

b交换技术

c物理扩充

d虚拟存储技术

1.25可变分区管理的分配策略( )采用按分区大小递增顺序排列空闲区的链表结构。aPF

bBF

cWF

dLRU

1.26虚拟存储技术与( )不能配合使用。

a分区管理

b动态分页管理

c段式管理

d段页式管理

1.27如果处理器有32位地址,则它的虚拟地址空间为( )字节。

b4GB

c640KB

d16MB

1.28( )是一种动态存储分配方式。

a固定分区

b可变式分区

c简单分页管理

d请求分页管理

1.29目标程序指令的顺序都以0作为一个参考地址,这些地址被称为( )

a虚拟地址

b物理地址

c绝对地址

d重定位地址

1.30在以下存储管理方案中,不适用于多道程序设计系统的是( )

a单用户连续分配

b固定式分区分配

c页式存储管理

d段式存储管理

2.多选题

2.1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只有在相应的存储设备上,才能对存储介质上的信息进行相应的读、写操作

b固定分区存储管理将主存中分配给用户的区域预先划分为若干个大小相等或不等的连续区域

c固定分区存储管理将主存中分配给用户的区域预先划分为若干个区域,每个分区大小固定d处理器只能直接存取主存储器中的指令和数据,而不能直接存取辅存中的指令和数据

2.2在可变分区存储管理中,当某作业完成后归还主存时,可能引起“空闲区表”中有效顶的变化,但( )是不可能的。

a增加一项

b减少一项

c项数、始址和长度都不变

d项数不变,但某项的始址改变但长度不变

2.3在固定分区存储管理中,为了提高主存空间的利用率,可采用如下技术( )

a按经常出现的作业大小来划分分区

b按作业对主存空间的需求量组成多个作业请求队列

c不同作业请求队列中的作业可以申请相同的分区

d大作业可以申请多个分区

2.4在可变分区存储管理中,回收一个分区时,使空闲分区个数不变的情况是( )

a既无上邻又无下邻

b只有上邻没有下邻

c既有上邻又有下邻

d只有下邻没有上邻

2.5系统刚启动的时候,用户区域没有被分区与分块的存储管理办法是( )

a页式存储管理

b段式存储管理

c段页式存储管理

d可变分区存储管理

2.6在下列存储管理方式中,用户作业不要求占用一个连续的存储区域的管理方式是( ) a固定分区存储管理

b段式存储管理

c可变分区存储管理

d页式存储管理

2.7能够实现虚拟存储管理的存储管理方式是( )

a可变分区

b固定分区

c页式

d段页式

2.8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页式存储管理中,作业装入到主存中一定要在一个连续的主存区域

b页式存储管理中,逻辑地址是连续的

c页式存储管理中,作业装入到主存中,可以是在不连续的主存区域

d动态重定位情况下,作业在装入的时候不再将指令地址和数据地址转换成绝对地址

2.9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引入虚拟存储器的概念后,逻辑地址到绝对地址的转换由地址转换机构自动完成

b页式虚拟存储管理中,地址变换是在作业装入的时候完成的

c页式虚拟存储管理中,当发生缺页中断的时候,应该淘汰主存中的一页,然后将当前访问的页调入

dLRU算法淘汰的是最近最不常用的页

2.10在下列存储器的分配算法中,宜对空闲区的大小进行排序的是( )算法。

a最先适应

b最优适应

c随机适应

操作系统概论-阶段测评G

1.单选题

1.1存储介质的物理单位为( )

a块

b扇区

c卷

d磁道

1.2文件系统中用( )管理文件。

a堆栈结构

b指针

c目录

d页表

1.3MS-DOS中文件的存储结构是( )

a记录式文件

b链接式文件

c流式文件

d索引式文件

1.4通常,文件的各种属性放在( )中。

a数据字典

b索引文件

c文件属性表

d目录

1.5磁盘与主机之间传递数据是以( )为单位的。

a字节

b字

c数据块

d文件

1.6在二级目录结构中,同一个用户不同文件的文件名( ) a应该相同

b可以相同

c可以不同

d一定不同

1.7用户用键盘命令修改文件时,应使用( )命令。( )

a创建

b修改

c删除

d编辑

1.8在操作系统中,将文件名转换为文件存储地址,对文件实施控制管理都是通过( )来实现的。

a文件目录

bPCB表

c路径名

d文件名

1.9有一个长度为3000个字符的流式文件要存在磁盘上,磁盘的每块可以存放512字节,该文件至少占用( )块。

a5

b6

c7

d3000

1.10文件系统中,索引文件中的索引表是用来( )

a指示逻辑记录的逻辑地址的

b存放部分数据信息的

c存放查找关键字项内容的

d指示逻辑记录和物理块之间对应关系的

1.11同一个文件存储在不同的存储介质上,其组织形式( )

a应该不同

b可以不同

c必定不同

d必定相同

1.12具有保密性强,存储空间省特点保护信息的办法是( )

a口令

b密码

c权限表

d存取控制矩阵

1.13一个记录式文件有以下几项,其中能够作为主键的是( )

a姓名

b年龄

c学号

d成绩

1.14通过设置文件的属性来控制用户对文件的访问,这是指( )

a系统级安全管理

b用户级安全管理

c目录级安全管理

d文件级安全管理

1.15最常用的流式文件是字符流文件,它可看成是( )的有序的集合。

a字符串

b数据

c记录

d页面

1.16文件的逻辑记录的大小( )

a是恒定的

b随使用要求变化的

c可随意改变的

d无法确定是哪种可能

1.17文件的逻辑结构(逻辑文件)的组织形式是由( )确定的。

a应用程序

b编译系统

c主存容量

d操作系统

1.18( )是文件系统实现按名存取的重要手段。

a堆栈结构

b指针

c页表

d文件目录

1.19根据外存设备不同,文件被划分为若干个大小相等的物理块,它是( )的基本单位。a存放文件信息或分配存储空间

b组织和使用信息

c表示单位信息

d记录式文件

1.20文件系统是指( )

a文件的集合

b文件的目录

c实现文件管理的一组软件

d管理文件的软件及数据结构的总体

1.21若用户总是要求用随机存取方式查找文件记录,则采用索引结构比采用链接结构( ) a麻烦

b方便

c一样

d有时方便有时麻烦

1.22记录是对文件进行存取操作的基本单位,一个文件的记录长度( )

a可以是等长的,也可以不等长

b必须是等长的

c必须是不等长的

d是固定长度的

1.23操作系统实现按名存取进行检索等关键在于解决( )

a文件逻辑地址到文件具体的存储地址的转换

b文件名称与文件具体的存储地址的转换

c文件逻辑地址到文件名称的转换

d文件名称到文件逻辑地址的转换

1.24在文件系统中,用户以( )方式直接使用外存。

a逻辑地址

b物理地址

c名字空间

d虚拟地址

1.25用户可以调用( )文件操作来归还文件的使用权。

a建立

b打开

c关闭

d删除

1.26记录是一个有特定意义的信息单位,它由( )组成。

a字

b字节

c数据项

d物理块

1.27文件的逻辑结构是由( )决定的。

a用户

b操作系统

c编译程序

d装入程序

1.28目录文件中所存放的信息是( )

a某一文件存放的数据信息

b某一文件的文件目录

c该目录中所有数据文件目录

d该文件中所有子目录和数据文件的目录

1.29文件的存储结构(物理文件)的组织形式是与( )有关的。a文件长度

b记录个数

c目录结构

d存取方法

1.30下列物理文件中不便于文件扩充的是( )

a链接文件

b索引文件

c散列文件

d顺序文件

2.多选题

2.1实现文件保密的办法有( )

a建立副本

b定时转储

c文件加密

d加口令

2.2文件的成组与分解操作能( )

a提高文件存储空间利用率

b提高主存空间利用率

c减少启动存储设备次数

d增加启动存储设备次数

2.3为防止系统故障造成系统中文件被破坏,通常采用()的方法来保护文件。a随机转储

b定时转储

c二次转储

d建立副本

2.4文件系统采用多级目录结构的目的是( )

a缩短访问文件的寻找时间

b节省存储空间

c解决文件的命名冲突

d易于实现文件共享

2.5下列物理文件中,( )不要求物理块连续存放,直可以随机存取。

a链接文件

b索引文件

c散列文件

d顺序文件

2.6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记录成组和分解需要对额外的缓冲区进行操作,所以毫无意义

b记录的成组可以提高存储空间的利用率,并且可以减少存储设备的启动次数

c流式文件由于不分记录,所以只能采用顺序存取的方法

d不管是记录式文件还是流式文件都可以使用顺序存取或随机存取

2.7采用记录的成组和分解是为了( )

a方便用户查找记录

b提高存储空间的利用率

c减少访问存储设备的次数

d减少查找记录的时间

2.8位示图可用于( )

a文件目录的查找

b磁盘空间的管理

c主存空间的管理

d主存空间的共享

2.9采用多级目录结构的文件系统,对不同用户的文件或同一用户不同目录下的文件,其文件名( )

a应该相同

b可以相同

c一定不同

d可以不同

2.10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记录式文件是以记录为单位进行读/写的

b磁盘中的记录式文件在和主机进行数据传输的时候,一次总是传输一个记录

c磁盘中的文件和主机进行数据传输的时候,是以物理块为单位的

d一个物理块可能包含一个或多个记录,或者几个物理块才包含一个记录

操作系统概论-阶段测评H

1.单选题

1.1在脱机外围设备中,负责将结果输出到打印机的是( )

a通道

b主机

c输出外围计算机

d输入外围计算机

1.2共享型设备是可被多个用户作业同时使用的设备,其中“同时”的含义是( )

a任一时刻多个作业同时使用该设备

b一个作业没有运行结束,另一个作业可以使用该设备

c设备的每一个位置都可以被多个用户同时使用

d设备一次只能为一个作业使用

1.3如果有四个进程共享同一程序段,每次允许三个进程进入该程序段,若用PV操作作为同步机制则信号量S的取值范围是( )

a4,3,2,1,0

b3,2,1,0,-1

c2,1,0,-1,-2

d1,0,-1,-2,-3

1.4假定磁盘的旋转速度是10ms/周,每个磁道被划分为大小相等的20块,则传送一块信息所需要的时间是( )

a2ms

b1ms

c0.5ms

d0.1ms

1.5在非剥夺调度方式下,运行进程执行V原语之后,其状态( )

a不变

b要变

c可能要变

d可能不变

1.6设有两个进程共享3个同类资源,为使系统不会死锁,每个进程最多可以申请( )个资源。a0

b1

c2

d3

1.7环形缓冲区是( )

a单缓冲区

b双缓冲区

c多缓冲区

d缓冲池

1.8对磁盘进行移臂调度其目的是缩短( )时间。

a启动

b数据传送

c寻找定位

d搜索延迟

1.9通道对CPU的请求形式是( )

a自陷

b中断

c通道命令

d跳转指令

1.10通道是一种( )

a保存I/O信息的部件

b传输信息的电子线路

c通用处理机

d专用处理机

1.11几个进程争夺同一个资源( )

a不会死锁

b一定会死锁

c不一定会死锁

d以上都不对

1.12任何两个并发进程之间( )

a一定相互独立

b一定存在交往

c可能存在交往

d都有共享变量

1.13( )将引起进程的并发执行。

a进程调度策略

b资源分配策略

c进程状态变化

d多道程序设计

1.14用V操作唤醒一个等待进程时,被唤醒进程的状态应变成( ) a等待

b运行

c就绪

d完成

1.15用户程序可以用( )来申请使用设备。

a设备控制器号

b设备相对号

c设备绝对号

d通道号

1.16绘图仪是( )

a独占设备

b共享设备

c有时是独占设备,有时是共享设备

d常用的字符输出设备

1.17资源的静态分配算法在解决死锁的问题中用于( )

a预防死锁

b避免死锁

c检测死锁

d解除死锁

1.18在磁盘移臂调度算法中,一般情况下( )算法的效果最好。

a先来先服务

b最短寻找时间优先

c扫描

d电梯调度

1.19信号量S的初始值为8,在S上调用了10次P操作和6次V操作后,S值为( )

a6

b10

c4

d8

1.20( )是直接存取设备。

a磁盘

b磁带

c打印机

d键盘显示终端

1.21通道程序的起始地址被放在( )中的CAW中。

a主存

b通道

c磁盘

d寄存器

1.22假定磁盘的旋转速度是10ms/周,每个磁道被划分为大小相等的4块,则传送一块信息所需时间为( )

a4ms

b5ms

c10ms

d2.5ms

1.23中央处理器启动通道后,设备的控制工作是由( )

a中央处理器执行程序来控制的

b中央处理器执行通道程序来控制的

c通道执行预先编好的通道程序来控制的

d通道执行用户程序来控制的

1.24如果生产者消费者问题中共享的缓冲器的容量为8,物品存入缓冲器的同步信号量SP

操作系统复习资料1

操作系统概论模拟试题一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2分,共20分) 1. 在多道程序环境下,操作系统分配资源的基本单位是( ) A.进程 B.线程 C.程序 D.作业 2. 在段页式系统中(无快表),为获得一条指令或数据,必须( )访问内存。 A. 1次 B. 2次 C. 3次 D. 4次 3. 最有利于提高系统吞吐量的作业调度算法是( )。 A. 先进先出算法 B. 优先级调度算法 C. 时间片轮转算法 D. 短作业优先调度算法 4. 对于P,V操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执行一次P操作,可以理解为唤醒一个进程 B. 执行一次V操作,可以理解为唤醒一个进程. C. 执行一次P操作,可以理解为释放一个资源. D. 执行一次V操作,可以理解为挂起一个进程. 5. 有关并发进程相互之间的关系,正确的说法是( ) A.肯定是无关的 B.肯定是有交往的 C.可能是无关的,也可能是有交往的 D.一定要互斥执行 6. 单用户连续存储管理中地址重定位的硬件执行机构是() A.界限寄存器B.基址寄存器 C.不需要的D.下限寄存器 7. 指定扇区旋转到磁头位置所需的时间称为()时间。 A.寻找B.延迟 C.传送D.旋转 8. 多道程序环境下,操作系统分配资源以()为基本单位。 A.程序 B.指令 C.进程 D.作业 9. 操作系统是一种系统软件,它的职能是() A.只管理软件 B.只管理硬件 C.既不管理硬件,也不管理软件 D.既管理硬件,也管理软件 10. 采用多道程序设计能() A.增加平均周转时间B.发挥且提高并行工作能力 C.缩短每道程序执行时间D.降低对处理器调度的要求 二.填空题(将正确的答案填入下列空格,每格1分,共10分) 1. 计算机系统包括(硬件)和(软件)两大部分 2. 进程最基本的三态为(运行)、(就绪)、(等待) -

新版教材全国自考网络操作系统02335_复习笔记.

1.计算机系统的定义:计算机系统 是一种可以按用户的要求接收和存储信息、自动进行数据处理并输出结果信息的系统。【广义的包含:机械式系统和电子式系统,电子式又可划分为模拟式和数字式】 【计算机系统包括: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 2.操作系统的定义:操作系统是计 算机系统中的一个系统软件,它是这样一些程序模块的集合:它们能有效地组织和管理计算机系统中的硬件及软件资源,合理地组织计算机的工作流程,控制程序的执行,并向用户提供各种服务功能,使得用户能够灵活、方便、有效地使用计算机,并使整个计算机系统高效地运行。设置操作系统的目的:提高计算机系统的效率,增强系统的处理能力,充分发挥系统资源利用率,方便用户的使用。【操作系统的任务:1、组织和管理计算机系统中的硬件及软件资源;2、向用户提供各种服务功能。】 3.操作系统的作用和地位 操作系统是系统软件,连接了硬件和软件,是两者之间的桥梁。作为系统软件,其是 a.计算机资源的管理者、b.人机交互的接口、c.扩展机和虚拟机。【所以对操作系统来讲,具体应用领域的工作不是其所关心的事。】 4.操作系统的主要特征 (1)并发性b.共享性:(互斥共享:打印机,磁带机,扫描仪;同时共享)处理机、CPU、辅助存储器、输入/输出设备c.随机性。【在计算机系统中,对资源的共享有两种形式:互斥共享和同时共享】【操作系统的分类:批处理、分时、实时、桌面、嵌入式、网络、分布式操作系统】 5.批处理操作系统的概念 用户将需要计算的一组任务(一般称为作业,即JOB)请求交给系统操作员,系统操作员在收到后并不立即将其输入计算机,而是在收到一定数量的用户作业之后组成一批作业,再把这批作业输入到计算机中。 【又分为单道批处理、多道批处理系统:不适合交互式的作业】 6.分时(交互式)操作系统的概 念多个用户通过终端设备与计算机交互来运行各自的作业,并且共享一个计算机系统而互不干扰,每个终端可由一个用户使用,每个用户就好像自己拥有一台计算机。 7.实时操作系统的概念使计算机 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及时响应外部事件的请求,同时完成对该事件的处理,并能够控制所有实时设备和实时任务协调一致的工作的操作系统。【特征:及时性、实时性、高可靠性、高过载防护性】 8.网络操作系统的概念 基于计算机网络、在各种计算机操作系统之上按网络体系结构协议标准设计开发的软件,它包括网络管理、通信、安全、资源共享、各种网络应用。 9.分布式操作系统的概念 将大量的计算机通过网络连结在一起,可以获得极高的运算能力及广泛的数据共享,这样的系统称为分布式系统,为分布式系统配置的操作系统称为分布式操作系统。 10.操作系统的基本功能:a.进程 (线程)管理、b.处理机调度、c.存储管理、d.文件管理、e.输入/输出管理。 11.存储管理的任务(P25 L3) 存储管理的任务是管理计算机内存的资源a.当多个程序共享有限的内存资源时,要考虑如何为多个程序分配有限的内存空间;b.存放在内存中的多个程序和数据应该彼此隔离、互不侵扰;c.解决内存扩充的问题,即将内存和外存结合起来管理,为用户提供一个容量比实际内存大得多的虚拟存储器。 【存储管理的主要任务 a.内存的分配和回收b.存储共享c.存储保护d.“扩充”内存容量。】 12.文件管理的任务(P26 L3) 其任务为有效地支持文件的存储、检索和修改等操作,解决文件的共享、保密和保护问题,以使用户方便、安全地访问文件。 13.输入/输出管理的功能: 其功能是按照输入/输出子系统的结构和设备类型指定分配和使用设备的策略,为输入/输出操作的进程分配一条传输信息的通路,合理地控制输入/输出操作,最大程度地实现并行操作。 14.网络操作系统的结构 a.整体式结构(结构紧密,用户界面简单直接,系统效率较高)、 b.层次式结构(易于调试、修改、扩充、维护、保证正确性)、 c.微内核(客户机/服务器)结构(特点:提供最基本服务和其他服务,很好的扩展性,简化应用程序开发,减少磁盘空间和存储器的需求,微内核和硬件部件有接口,并向可安装模块提供一个接口)。 15.网络操作系统的特点a.微内 核,即运行在核心态的内核;b.以通信方式请求服务并返回结果,即运行在用户态的并以客户机/服务器方式运行的进程层。【优点:可靠、灵活、适宜于分布式

操作系统原理知识知识点复习,梁光祥

目录 第一章操作系统概论 (2) 1.1操作系统概念 (2) 1.2操纵系统的主要功能 (2) 1.3操作系统的基本特征 (3) 1.4操作系统的逻辑结构和运行模型 (3) 1.5操作系统的形成与发展 (3) 1.6操作系统主要类型 (3) 第二章进程管理 (4) 2.1.进程概念 (4) (4) 2.2.进程控制 (5) 2.3.进程互斥与同步 (5) 2.4.进程通信 (5) 2.5.线程 (5) 第三章处理器调度与死锁 (6) 3.1.处理器调度 (6) 3.2.死锁 (7) 第四章存储管理 (8) 4.1.程序的链接和装入 (8) 4.2.分区式存储管理 (8) 4.3.分页式存储管理 (8) 4.4.分段式存储管理 (9) 4.5.段页式存储管理 (9) 4.6.虚拟存储管理 (10) 第五章设备管理 (11) 5.1.输入输出系统 (11) 5.2.输入输出控制方式 (11) 5.3.缓冲技术 (14) 5.4.分配策略: (14) 5.5.输入输出软件 (14) 5.6.虚拟设备 (14) 5.7.磁盘存储管理 (14) 第六章文件管理 (15) 6.1.概述 (15) 6.2文件数据的组织和存储 (15) 6.3.文件目录 (15) 6.4.文件储存空间管理 (16)

第一章操作系统概论1.1操作系统概念 1.配备操作系统的目的 1)方便人们使用计算机 2)有效管理计算机 2.操作系统的目标 1)有效地管理计算机的硬件和软件资源 2)提高系统效率 3)具有可扩充性 4)具有开放性 5)具有可靠性 6)具有可移植性 1.2操纵系统的主要功能 1.处理器管理功能 1)进程控制 2)进程同步 3)进程通信 4)调度 2.存储管理功能 1)内存的分配与回收 2)内存保护 3)地址映射 4)内存扩充 5)内存共享 3.设备管理功能 1)缓冲管理 2)设备分配与回收 3)设备驱动 4)实现设备独立性 5)实现虚拟设备 4.文件管理功能 1)文件的存储空间管理 2)目录管理 3)文件的读写管理 4)文件保护 5.网络功能 1)网络资源管理 2)网络通信管理

计算机操作系统期末试题及答案西南大学原题

操作系统期末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 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在配置多道批处理操作系统的计算机系统中(D) A.用户可联机、调试自己的程序B.允许用户直接干预作业的执行 C.能对外部事件实时响应D.允许多个作业同时使用不同的外围设备 2.UNIX操作系统是一个(A) A.交互式分时操作系统B.多道批处理操作系统C.实时操作系统D.分布式操作系统 3.若操作系统管理的某用户程序当前正占有中央处理器,该用户程序欲读磁盘上的文件信息,那么用户程序中相应的指令应该是(D) 1 全国2010年4月自学考试操作系统概论试题

A.启动I/O指令B.等待I/O指令 C.转移指令D.访管指令 4.当一次系统调用功能完成后,中央处理器的工作状态应(C) A.保持管态B.保持目态 C.从管态转换成目态D.从目态转换成管态5.分布式操作系统的特点是(C) A.资源共享B.资源地理位置分散C.资源位置透明D.多个用户的程序并行运行 6.引入进程的原因是(B) A.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和控制程序的执行 B.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和正确描述程序的执行情况C.提高程序的执行速度和控制程序的执行 D.提高程序的执行速度和正确描述程序的执行情况7.进程有三种基本状态,可能的状态转换是(A) A.就绪态到运行态、等待态到就绪态、运行态到等待态 B.就绪态到运行态、就绪态到等待态、等待态到运 2 全国2010年4月自学考试操作系统概论试题

全国2010年4月自学考试操作系统概论试题 3 行态 C .就绪态到运行态、等待态到就绪态、等待态到运行态 D .运行态到就绪态、就绪态到等待态、等待态到运行态 8.处理器不能.. 直接访问的存储器是( D ) A .寄存器 B .高速缓冲存储器 C .主存储器 D .辅助存储器 9.断电停机后,存储信息随之消失的存储器是( C ) A .磁盘 B .磁带 C .主存储器 D .U 盘 10.处于运行状态的操作系统程序应放在( C ) A .寄存器中 B .高速缓冲存储器中 C .主存储器中 D .辅助存储器中 11.对操作系统的文件系统而言,一个源程序、一批 数据、一篇文章或一张图片等都可以被称为文件,只要它是( C ) A .连续分布在一片磁盘区域中的信息集合

02323操作系统概论2012年4月自考试题及答案

全国2012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操作系统概论试题 课程代码:02323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操作员接口是操作系统为用户提供的使用计算机系统的手段之一,该接口是指()A.一组操作控制命令B.一组系统调用程序 C.一条访管指令D.一条I/O指令 2.在一个能提供多个用户同时直接输入、调试和运行自己程序的计算机系统中应配置() A.批处理操作系统B.分时操作系统 C.实时操作系统D.嵌入式操作系统 3.多道程序系统指的是() A.在实时系统中同时运行多个程序 B.同一时刻在一个处理器上运行多个程序 C.在网络系统中同时运行多个程序 D.在一个处理器上并发运行多个程序 4.进程有若干属性,它们是() A.进程是静态的、有多种状态;多个进程可以对应于相同的程序 B.进程是动态的、只有一种状态;多个进程可以对应于相同的程序 C.进程是动态的、有多种状态;多个进程不可以对应于相同的程序 D.进程是动态的、有多种状态;多个进程可以对应于相同的程序 5.控制进程的原语中,创建原语的功能是() A.分配工作区、建立进程控制块、置进程为运行态 B.分配工作区、建立进程控制块、置进程为就绪态 C.分配工作区、建立进程控制块、置进程为等待态 D.分配工作区、建立进程控制块、置进程为挂起态 6.操作系统会按若干原因选择进程运行,不是 ..立即进入操作系统进行进程选择的情况是() A.运行进程的时间片用完B.运行进程出错 C.运行进程要等待某一事件发生D.有新进程进入就绪状态 7.基址寄存器和界限寄存器是属于() A.指令寄存器B.通用寄存器 C.控制寄存器D.时钟寄存器

操作系统概论复习大纲

操作系统概论自学考试大纲 第一章引论 (一)内容简介 本章介绍了学习操作系统必须先掌握的一些基础知识,包括以下几部分内容: 1.计算机系统 2.操作系统 3.操作系统的形成和操作系统的基本类型 4.操作系统的发展 5.处理器的工作状态 6.操作系统与用户的接口 (二)学习的目的与要求 了解操作系统在计算机系统中的作用;各类操作系统的特点;用户与操作系统的关系;处理器的工作状态和系统功能调用的作用。 重点是:操作系统在计算机系统中的作用;各类操作系统的特点;程序状态字的作用;系统功能调用。 (三)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根据本章内容的特点,和大纲要求掌握的重点,该章考核可以出以下题型:选择题,名词解释,问答题。 名词解释:操作系统、嵌入式操作系统、特权指令 问答题: 1. 计算机系统由哪些部分组成? 2. 从资源管理的观点看,操作系统有哪些功能? 3. 各类操作系统的特点? 4. 操作系统为什么要提供“系统功能调用”? 第二章处理器管理 (一)课程内容 本章介绍了操作系统中处理器管理部分的实现,包括以下几部分内容: 1.多道程序设计 2.进程的概念 3.进程控制块 4.进程队列 5.中断与中断处理 6.处理器调度 7.线程的概念 (二)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应该掌握多道程序设计时如何提高计算机系统效率的;进程和程序有什么区别;进程的基本状态以及状态的变化;处理器调度策略;中断的作用。

重点是:多道程序设计,进程,处理器调度。 (三)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根据本章内容的特点,和大纲要求掌握的重点,该章考核可以出以下题型:选择题,名词解释,问答题,综合题。 名词解释:多道程序设计,进程,中断,线程 问答题: 1.进程有哪些基本状态,画出进程基本状态变化图。 2.进程控制块的作用和基本内容? 3.简述中断响应的过程。 4.设计调度算法的原则有哪些? 5.有哪些作业调度策略,其各自的特点是什么? 6.有哪些进程调度策略,其各自的特点是什么? 7.在分时系统中采用时间片轮转的调度策略有哪些优越性? 8.采用多线程技术有哪些优越性? 综合题(辅导时可以修改下时间) 1.在单道批处理系统中,有四个作业到达输入井和需要的计算时间如表所示,现采用响应比最高者优先算法,忽略作业调度所需的时间。当第一个作业进入系统后就可开始调度。 (1)填充表中空白处 (2)四个作业的执行次序为__________________。 (3)四个作业的平均周转时间为__________________。 2.在某计算中心的一道单道程序设计系统中,有A、B、C三个作业在等待处理,它们到达系统的时间和估计需计算的时间如下表所示: 法调度时各自的等待时间和完成时间。

第四章 复习题 计算机操作系统概论复习资料习题答案

第四章复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 在可变分区存储管理中,若采用最先适应分配算法宜将空闲区按(B)次序登记在空 闲区表中。 A. 地址递减 B. 地址递增 C. 长度递减 D. 长度递增 2. 采用固定分区存储管理的计算机系统中(D)的做法是错误的。 A. 为作业分配的分区不能小于作业长度 B. 可同时在多个分区中各装一个作业 C. 不允许多个作业同时存放在一个分区中 D. 一个分区中可同时装入多个作业 3. 不适宜采用虚拟存储管理技术的存储管理方式是(D)。 A. 页式 B. 段式 C. 段页式 D. 可变分区 4. 在多道程序设计系统中,采用了页式存储管理。如果允许并行工作的道数为n(n>1),则 系统中同时建立的页表数一定为(C)。 A. 1 B. n C. <=n D. n+1 5. 在单用户连续存储管理中,可供用户使用的主存区域起始地址存放在(B)。 A. 基址寄存器 B. 界限寄存器 C. 限长寄存器 D. 相联寄存器 6. 重定位的含义是(C)。 A. 把主存中的一个程序从一个区域重新定位到另一个区域 B. 把绝对地址转换成逻辑地址 C. 把逻辑地址换砖成绝对地址 D. 把辅助存储器中的程序定位到主存的某个区域 7. 在分页式存储管理中,逻辑地址由页号和页内地址两部分组成。因而,分页的工作是在 (C)时进行的。 A. 用户编制程序 B. 地址转换 C. 操作系统装入作业 D. 系统初始化 8. 采用固定分区存储管理的计算机系统中(D)的做法是错误的。 A. 为作业分配的分区不能小于作业长度 B. 可同时在多个分区中各装一个作业 C. 不允许多个作业同时存放在一个分区中 D. 一个分区中可同时装入多个作业 9. 在分页式虚拟存储管理中,若发现所要访问的页面不在主存储器中,则硬件要产生一个 (C)中断。 A. I/O B. 缺段 C. 缺页 D. 访管 10. 主存储器的每个存储单元都有一个地址与其对应,假定这些地址用n个二进制位来区分, 则主存储器的容量为(D)。 A. 2n个字 B. 2n-1个字 C. 2n-1个字节 D. 2n个字节 11. LRU页面调度算法总是选择(C)页面调出。 A. 最先进入 B. 最后进入 C. 最近最久未访问 D. 最近经常访问

02323操作系统概论2006年4月试题及答案

2006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操作系统概论试卷 (课程代码2323)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l、以资源管理的观点考察操作系统,操作系统的功能是【】 A、存储管理、设备管理、文件管理、目录管理 B、设备管理、文件管理、目录管理、处理器管理 c、文件管理、目录管理、处理器管理、存储管理 D、处理器管理、存储管理、设备管理、文件管理 2、关于基本类型的操作系统,正确的描述是【】 A、批处理系统需要提供与用户交互的功能 B、实时操作系统的主要功能是提供与用户交互的功能 c、分时操作系统需要提供与用户交互的功能; D、分时操作系统需要提供在严格的时限内处理完接受的请求 3、关于中断,正确的描述是【】 A、程序中断是自愿性中断事件 B、输入输出中断是强迫性中断事件 C、外部中断是自愿性中断事件 D、硬件故障中断是自愿性中断事件 4、关于处理器调度,正确的说明是【】 A、处理器的调度有两级,输入井是用于作业和进程调度的 B、处理器的调度有两级,输入井是用于进程调度的 C、处理器的调度有两级,输入井是用于作业调度的 D、处理器的调度有两级,输入井是用于作业和进程注册的 5、常用的进程调度算法是【】 A、先来先服务、时间片轮流调度、最高优先级调度。 B、时间片轮流调度、最高优先级调度、响应比高者优先。 C、最高优先级调度、响应比高者优先、先来先服务。 D、响应比高者优先、先来先服务、时间片轮流调度。 6、采用两级页表的页式存储管理中,按给定的逻辑地址进行读写时,通常需访问主存 【】 A、1次 B、2次 C、3次 D、4次 7、淘汰过去一段时间里被访问次数最少的页的算法是【】 A、LRU B、LFU C、FIFO D、随机 8、文件系统的使用者需要记住【】 A、存放文件的磁盘的容量 B、文件的逻辑结构

操作系统概论重点整理2017(2017年张琼声版)

操作系统概论-02323(2017年张琼声版本) 第1章操作系统简介 1.1什么是操作系统 (1)操作系统概念: 操作系统是一种复杂的系统软件,是不同程序代码、数据结构、初始化文件的集合,可执行。 操作系统是提供计算机用户与计算机硬件之间的接口,并管理计算机软件和硬件资源,并且通过这个接口使应用程序的开发变得简单、高效。 接口是两个不同部分的交接面。接口分为硬件接口和软件接口,计算机的所有功能最终都是由硬件的操作来实现的,计算机屏蔽了对硬件操作的细节。 (2)操作系统完成的两个目标: 1)与硬件相互作用,为包含在所有硬件平台上的所有底层可编程部件提供服务; 2)为运行在计算机系统上的应用程序(即用户程序)提供执行环境。 现代计算机特点是支持多任务,一方面保证用户程序的顺利执行,另一方面使计算机系统资源得到高效的利用,保证计算机系统的高性能。 (3)操作系统的功能: 处理机管理、内存管理、设备管理、文件管理。 1.2操作系统的发展 1)无操作系统 2)单道批处理系统 3)多道程序系统(多道批处理系统、分时系统) 4)微机操作系统 5)实时操作系统 6)嵌入式操作系统 7)物联网操作系统 1.2.1无操作系统阶段: 电子管,无存储设备,第一台:1946年宾夕法尼亚大学的「埃尼阿克」 单道批处理系统: 晶体管,磁性存储设备,内存中有一道批处理作业,计算机资源被用户作业独占。 吞吐量是指单位时间内计算机系统处理的作业量

1.2.2单道批处理系统 特点:自动性、顺序性、单道性。 优点:减少了等待人工操作的时间 缺点:CPU资源不能得到有效的利用。 1.2.3多道程序系统 多道程序系统:集成电路芯片,出现了分时操作系统(多个终端)。 特点:多道性、无序性、调度性、复杂性。 优点:能够使CPU和内存IO资源得到充分利用,提高系统的吞吐量。 缺点:系统平均周转时间长,缺乏交互能力。 1.2.4微机操作系统: 第一台Intel公司顾问GaryKildall 编写的CP/M系统,是一台磁盘操作系统,用于Intel8080. 1.2.5操作系统特点 (1)分时系统: 特点:多路性、及时性、交互性、独立性。 优点:提供了人机交互,可以使用户通过不同终端分享主机。 缺点:不能及时接收及时处理用户命令。 (2)实时操作系统(用户实时控制和实时信息处理): 实时操作系统:广泛应用于各种工业现场的自动控制、海底探测、智能机器人和航空航天等。 特点:多路性、独立性、及时性、交互性、可靠性。 在实时系统中,往往采取多级容错措施来保证系统安全和数据安全。 (3)操作系统产品: 1)主机操作系统(批处理、事务处理(银行支票处理或航班预订)、分时处理) 2)微机操作系统 3)服务器操作系统 4)嵌入式操作系统(物联网操作系统) 1.3操作系统的特征 现代操作系统都支持多任务,具有并发、共享、虚拟和异步性特征。 (1)并发: 指两个或多个事件在同一时间间隔内发生; (2)共享:指系统中的资源可供内存中多个并发执行的进程共同使用。 资源共享两种方式:互斥共享,同时共享; (3)虚拟:指通过某种技术把一个物理实体变成若干逻辑上的对应物;

操作系统概论历年真题

浙江省2003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操作系统概论试题 课程代码:02323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 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2分,共20分) 1. 允许多个用户以交互方式使用计算机的操作系统,称为( )。 A. 批处理操作系统 B. 分时操作系统 C. 实时操作系统 D. 多处理机操作系统 2. 正在执行的进程由于其时间片用完而被暂停运行,此时其进程应从运行态变为( )态。 A. 就绪 B. 等待 C. 运行 D. 后备 3. 在请求页式存储管理中,当查找的页不在( )中时,要产生缺页中断。 A. 外存 B. 虚存 C. 内存 D. 地址空间 4. 在段页式系统中(无快表),为获得一条指令或数据,必须( )访问内存。 A. 1次 B. 2次 C. 3次 D. 4次 5. 文件系统最基本的目标是( )。 A. 按名存取 B. 文件共享 C. 文件保护 D. 提高对文件的存取速度 6. 从使用的角度来分析设备的特性,可以把设备分成_____和_____两类。( ) A. 物理设备和逻辑设备 B. 独占设备和共享设备 C. 低速设备和高速设备 D. 绝对设备和相对设备 7. 设备控制器是_____与_____之间的接口。( ) A. 处理器与通道 B. 处理器与内存 C. 处理器与设备 D. 通道与内存 8. 最有利于提高系统吞吐量的作业调度算法是( )。 A. 先进先出算法 B. 优先级调度算法 C. 时间片轮转算法 D. 短作业优先调度算法 9. 在非抢占调度方式下,运行进程执行V原语后,其状态( )。 A. 不变 B. 要变 C. 可能要变 D. 可能不变 10. 多个进程间可通过P、V操作交换信息实现同步和互斥,因此信号量机制是进程间的一 种( )。 A. 高级通信方式 B. 低级通信方式 C. 消息缓冲通信方式 D. 管道通信方式 二、判断题(判断下列各题,对的打“√”,错的打“╳”。每小题2分,共20分) 11.允许用户把若干个作业提交计算机系统集中处理的OS称为批处理OS。( ) 02323# 操作系统概论试题第1 页共3页

2015年4月全国自考操作系统概论考前密卷02323(含答案)

2015年4月全国自考操作系统概论考前密卷02323(含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第1题进程——资源图中出现(),会产生死锁。 A. 断点 B. 互斥 C. 环路 D. 同步 【正确答案】 C 【你的答案】 本题分数1分 第2题多道批处理系统的硬件支持是60年代初发展起来的() A. RISC技术 B. 通道和中断机构 C. 集成电路 D. 高速缓存 【正确答案】 B 【你的答案】 本题分数1分 第3题操作系统中,存储介质上的分块是()来进行划分的。 A. 根据文件的逻辑结构 B. 根据逻辑记录的大小 C. 根据用户的实际需要 D. 根据存储介质的特性 【正确答案】 D 【你的答案】 本题分数1分 第4题死锁四个必要条件中,无法破坏的是() A. 互斥使用资源 B. 占有且等待资源 C. 非抢夺式分配 D. 循环等待资源

【正确答案】 A 【你的答案】 本题分数1分 第5题当一进程运行时,系统可基于某种原则,强行将其撤下,把处理器分配给其他进程,这种调度方式是() A. 非剥夺方式 B. 剥夺方式 C. 中断方式 D. 查询方式 【正确答案】 C 【你的答案】 本题分数1分 第6题访问一次磁盘操作必须给出如下参数() A. 磁头号 B. 扇区号 C. 柱面号 D. 三个都给出 【正确答案】 D 【你的答案】 本题分数1分 第7题操作系统通过()对进程进行管理。 A. 进程名 B. 进程控制块 C. 进程启动程序 D. 进程控制区 【正确答案】 B 【你的答案】 本题分数1分 第8题共享设备是指可让若干个作业同时使用的设备,这里的“同时使用”是指() A. 多个作业在同一时刻使用共享设备 B. 一个作业尚未撤离,另一个作业即可使用共享设备,但任一时刻只有一个作业占用该设备

操作系统概论自考复习资料.doc

操作系统(operating system , OS)是计算机系统中必不可少的系统软件。它是计算机系统中各种资源的管理者和各种活动的组织者、指挥者。它使整个计算机系统协调一致且有效地工作。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我们将知道操作系统要做什么、怎么做和为什么要这样做。 学习操作系统,首先我们应该知道操作系统的概念。本章主 要讲述了以下几个问题。 一、什么是操作系统 二、操作系统的形成 三、操作系统的类型 四、操作系统的功能 一、什么是操作系统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什么是计算机系统。计算机系统是按用户的要求接收和存储信息、自动进行数据处理并输出结果信息的系统。 计算机系统由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组成。软硬件系统的组成部分就是计算机系统的资源,当不同的用户使用计算机时都要占用系统资源并且有不同的控制需求。 操作系统就是计算机系统的一种系统软件,由它统一管理计算机系统的资源和控制程序的执行。 操作系统的设计目标一是使计算机系统使用方便。二是使得计算机系统能高效地工作。 二、操作系统的形成 早期没有操作系统→原始汇编系统→管理程序→操作系统可以看到,操作系统是随着计算机硬件的发展和应用需求的推动而形成的。 三、操作系统的类型

按照操作系统提供的服务,大致可以把操作系统分为以下几类: 批处理操作系统、分时操作系统、实时操作系统、网络操作系统和分布式操作系统。其中批处理操作系统、分时操作系统、实时操作系统是基本的操作系统(加亮) 1、批处理操作系统按照用户预先规定好的步骤控制作业的执行,实现计算机操作的自动化。又可分为批处理单道系统和批处理多道系统。单道系统每次只有一个作业装入计算机系统的主存储器运行,多个作业可自动、顺序地被装入运行。批处理多道系统则允许多个作业同时装入主存储器,中央处理器轮流地执行各个作业,各个作业可以同时使用各自所需的外围设备,这样可以充分利用计算机系统的资源,缩短作业时间,提高系统的吞吐率。 2、分时操作系统,这种系统中,一个计算机系统与许多终端设备连接,分时系统支持多个终端用户,同时以交互方式使用计算机系统,为用户在测试、修改和控制程序执行方面提供了灵活性。分时系统的主要特点是同时性、独立性、及时性和交互性。 3、实时操作系统能使计算机系统接收到外部信号后及时进行处理,并在严格的规定时间内完成处理,且给出反馈信号。它是较少有人为干预的监督和控制系统。实时系统对可靠性和安全性要求极高,不强求系统资源的利用率。 4、网络操作系统可以把若干计算机联合起来,实现各台计算机之间的通信及网络中各种资源的共享,像我们现在使用的Windows ,UNIX和Linux等操作系统都是网络操作系统。 5、分布式操作系统的网络中各台计算机没有主次之分,在任意两台计算机间的可进行信息交换和资源共享。这一点上分布式操作系统和网络操作系统差别不大,他们的本质区别在于:分布式操作系统能使系统中若干计算机相互协作完成一个共同的任务。这使得各台计算机组成一个完整的,功能强大的计算机系统。 四、操作系统的功能 从资源管理的观点出发,操作系统功能可分为五大部分:处理器管理、存储管理、文件管理、设备管理和作业管理。 计算机系统是由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两部分组成,操作系统是软件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它是直接在硬件系统的基础上工作的,所以在研究操作系统之前,先必须对计算机系统的结构有一个基本的了解,本章就是讲述计算机系统结构的基本知识。

2016年4月全国自考《操作系统概论》真题及答案

2016年4月全国自考《操作系统概论》真题 (总分100, 考试时间90分钟) 1. 单项选择题 1. 以下操作系统中,属于自由软件的操作系统是 A MS-DOS B Windows98 C UNIX D Linux 答案:D 2. 非特权指令运行在 A 管态 B 目态 C 操作系统核心层 D 硬件固化层 答案:B 3. 在单处理机的计算机系统中,整个系统用于存放程序状态字的寄存器数量应该是 A 1个 B 2个 C 3个 D 当前运行程序的个数 答案:A 4. 为一个程序分配一个工作区和建立一个进程控制块,并置进程为就绪态,这个操作的原语是 A 撤销原语 B 创建原语 C 阻塞原语 D 唤醒原语 答案:B 解析:用于控制进程的原语有: (1)创建原语。为一个程序分配一个工作区和建立一个进程控制块,并置该进程为就绪状态。 (2)撤销原语。一个进程完成工作后,收回它的工作区和进程控制块 (3)阻塞原语。进程运行过程中发生等待事件时,把进程状态改为等待态。 (4)唤醒原语。当进程等待的事件发生时,把进程的状态改为就绪态。 5. 下列不属于进程特性的是 A 多样性 B 动态性 C 并发性 D 异步性 答案:A 解析:进程具有以下三个特性: (1)动态性。进程是程序的一次执行过程,在执行过程中进程状态不断发生变化。 (2)并发性。若干进程是可同时执行的,它们轮流占用处理器交替执行。 (3)异步性。进程的执行速度取决于自身与外界原因以及进程调度策略,因此以不可预知的速度向前推进。 6. 分时操作系统中,经常采用的进程调度算法是 A 短作业优先调度算法 B 先来先服务调度算法 C 最高优先级调度算法 D 时间片轮转调度算法 答案:D 7. 不可能被共享的存储器是 A 寄存器

[文学]自考《操作系统概论》串讲笔记

《操作系统概论》串讲笔记 第1章引论 考情分析 本章主要内容:1.计算机系统的概念 2.操作系统的定义、作用和功能 3.操作系统的分类 4.管态、目态、特权指令、访管指令的概念 5.操作系统与用户的两个接口 重点:1.操作系统的功能、分类 2.处理器的工作状态 3.程序状态字 4.系统功能调用 本章考试分值约为8~10分,出题形式多以单选题、多选题、填空题为主。 知识网络图 串讲内容

一、计算机系统 1.计算机系统包括计算机硬件和计算机软件两大部分。 2. (1)计算机系统的最内层是硬件。 (2)计算机系统的最外层是使用计算机的人。人与计算机硬件之间的接口界面是计算机软件。 (3)计算机软件可以分为系统软件、支撑软件以及应用软件三类。 二、操作系统 1.操作系统的定义: 操作系统(OS)是管理计算机系统资源、控制程序执行、改善人机界面和为应用软件提供支持的一种系统软件、 2.操作系统在计算机系统中的作用有如下几个方面: (1)操作系统管理计算机系统的资源; (2)操作系统为用户提供方便的使用接口; (3)操作系统具有扩充硬件的功能。 3.(重点)从资源管理的观点看,操作系统的功能可分为:处理器管理、存储管理、文件管理和设备管理。 三、操作系统的形成与基本类型(重点) 1.批处理操作系统: (1)“单道批处理系统”:每次只允许一个作业执行。一批作业的程序和数据交给系统后,系统顺序控制作业的执行,当一个作业执行结束后自动转入下一个作业的执行。 (2)“多道批处理系统”:允许若干个作业同时装入主存储器,使一个中央处理器轮流地执行各个作业,各个作业可以同时使用各自所需的外围设备。 (3)多道批处理系统提高了计算机系统的资源使用率,但作业执行时用户不能直接干预作业的执行。但作业执行中发现出错,由操作系统通知用户重新修改后再次装入执行。 2.分时操作系统(简称分时系统) (1)分时操作系统是多个用户通过终端机器同时使用一台主机,这些终端机器链接在主机上,用户可以同时与主机进行交互操作而不干扰。它以时间片为单位轮流使用计算机中某一资源的系统。 (2)分时操作系统的主要特点:同时性、独立性、及时性、交互性。

第三章 复习题 计算机操作系统概论复习资料习题答案

第三章复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 多道程序设计是指(C)。 A. 把一个计算问题的程序分成多个可独立执行的程序模块 B. 一个处理器上同时运行多个程序 C. 把多个计算问题同时装入主存储器并行执行 D. 每个用户同时编制多个程序 2. 进程队列是把(B)链接在一起而形成的。 A. 进程 B. 进程控制块PCB C. 程序 D. 数据 3. 把一个进程让出处理器,由另一个进程占用处理器的过程称为(C)。 A. 进程转换 B. 进程阻塞 C. 进程切换 D. 进程撤销 4. UNIX采用的进程调度算法是(D)。 A. 先来先服务调度算法 B. 时间片轮转调度算法 C. 分级调度算法 D. 动态优先数调度算法 5. 一种能使作业平均周转时间最短的作业调度算法是(B)算法。 A. 先来先服务 B. 计算时间短者优先 C. 响应比高者优先 D. 均衡调度 6. 程序是静止的,而进程是(A)的。 A. 动态的 B. 活动的 C. 不动的 D. 顺序的 5. 操作系统把一些能完成特定功能、不可中断的过程称为(B)。 A. 程序 B. 原语 C. 进程 D. 语句 6. 若某系统的进程调度采用优先级调度算法,则对具有相同优先级的进程经常又使用 (A)算法。 A. 先来先服务 B. 按优先级 C. 轮转法 D. 任何 7. LRU页面调度算法总是选择(A)页面调出主存储器。 A. 最近最久未被使用 B. 在贮存中驻留时间最长的 C. 最近被访问的次数最少的 D. 最先被装入主存储器的 8. 原语是操作系统中用来完成特定功能的程序模块,它们的执行是(D)的。 A. 可并发 B. 可交叉 C. 可被中断 D. 不可被中断 9. 下列对进程的属性描述错误的是(D)。 A. 进程具有动态性 B. 进程可以并发执行 C. 进程具有等待态、就绪态和运行态三种基本状态 D. 多个不同的进程不可以包含相同的程序 10. 一个作业被选中装入主存储器后,系统就为该作为创建一个(A)。 A. 进程 B. 文件 C. 作业 D. 程序 11. 作业调度选中了一个作业且把它装入主存储器时就为该作业创建了一个进程,该进程 (C)。 A. 立即可占用处理器运行

操作系统复习资料全

一、单项选择题 1.MS-DOS管理常规存储区时,逻辑上将()作为一段。 A)16KB B)64KB C)640KB D)1024KB 2.以下的缩写是MS-DOS下的扩展内存的是()。 A)UMB B)EMS C)MEM D)XMS 3.工业过程控制系统中运行的操作系统最好是()。 A)单用户系统B)实时系统C)分布式操作系统D)网络操作系统 4.用户使用操作系统通常有三种手段,它们是:控制命令、系统功能调用和()。 A)JA V A B)汇编语言C)宏命令D)作业控制语言 5.每一个进程在执行过程中的任一时刻,可以处于()个状态。 A)1B)2C)3D)4 6.采用多道程序设计能()。 A)缩短每道作业的执行时间B)减少单位时间算题量 C)增加单位时间算题量D)增加平均周转时间 7.程序与和他有关进程的对应关系是()。 A)一对一B)一对多C)多对一D)多对多 8.存储器的段页式管理中,每次从主存中取出一条指令或一个操作数,需要()次访问 主存。 A)1B)2C)3D)4 9.如果处理器有32位地址,则它的虚拟地址空间为()字节。 A)2GB B)4GB C)640KB D)16MB 10.有一个长度为6000个字符的流式文件要存在磁盘上,磁盘的每块可以存放512字节,该文件至少占用()块。 A)5B)6C)12D)6000 11.有一个含有4个盘片的双面硬盘,盘片每面有150条磁道,则该硬盘的柱面数为()。 A)150B)300C)8D)1200 1 /9

12.SPOOL系统中,负责将数据从输入井读到正在执行的作业中的是()。 A)预输入程序B)缓输出程序C)输入井写程序D)输入井读程序 13.如果有4个进程共享同一程序段,每次允许3个进程进人该程序段,若用PV操作作为同步机制则信号量S的取值范围是()。 A)4,3,2,1,0B)3,2,1,0,-1 C)2,1,0,-1,-2D)1,0,-1,-2,-3 14.进程之间的同步是指进程间在逻辑上的相互()关系。 A)制约B)排斥C)调用D)转移 15.Windows95的桌面是指()。 A)整个屏幕B)全部窗口C)活动窗口D)非活动窗口 二、双项选择题 1.作业可分成若于个作业步执行,作业步的顺序可由()或()指定。 A)用户B)操作员C)系统自动D)程序中E)BAT文件 2.并发进程之间相互通信时两个基本的等待事件是()和()。 A)等消息B)等信件C)等发送原语D)等接收原语E)等信箱 3.产生死锁的基本原因是()和()。 A)资源分配不当B)系统资源不足 C)进程推进顺序不当D)作业调度不当E)进程调度不当 4.在下面的作业调度算法中,()调度算法最不利于大作业,()调度算法最有利于提高资源的使用率。 A)先来先服务B)计算时间短的作业优先C)响应比最高者优先 D)优先数E)均衡 5.下列各类中断中,可能要用户介入的是()和()。 A)硬件故障中断B)程序中断C)外部中断 D)输入/输出中断。E)访管中断 6.()和()存储管理方式提供二维地址结构。 2 /9

自考操作系统概论试题及答案

全国2013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操作系统概论试题 课程代码:02323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 的相应代码涂黑。未涂、错涂或多涂均无分。 1、操作员接口是操作系统为用户提供的使用计算机系统的手段之一,该接口是A A、一组操作控制命令 B、一组系统调用程序 C、一组访管指令 D、一组I/O指令 2、中央处理器有两种工作状态,当它处于目态时不允许 ...执行的指令是B A、转移指令 B、I/O指令 C、访管指令 D、四则运算指令 3、一般而言,程序状态字(PSW)包含的三部分内容是A A、程序基本状态、中断码、中断屏蔽位 B、中断码、中断屏蔽位、等待/计算 C、中断屏蔽位、等待/计算、程序基本状态 D、等待/计算、程序基本状态、中断码 4、操作系统中引入进程后可以B A、保证程序的正确性 B、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C、减少调度次数 D、缩短处理器的工作时间 5、一个正在运行的进程要求操作系统为其启动外围设备时,应该执行的指令是A A、访管 B、输入/输出 C、启动外设 D、转移 6、某带有50个终端用户的计算机系统采用时间片轮转调度算法分配处理器。若规定时间片为10毫秒,对用户的每个命令需花费100毫秒完成处理,则终端最长响应时间为B A、2秒 B、5秒 C.10秒D、50秒 7、某一主存储器容量为1M的计算机,分割成4K的等长块。现有一个2.5M的作业在其上运行。试问该作业占用的虚拟页面数是D A.250个B、512个 C、625个 D、1024个 8、采用二级页表的分页式存储器中,如二级页表都已在主存,则每存取一条指令或一个数,需要访问主存B

操作系统第一章复习总结+习题(带讲解)

第一章操作系统概论 操作系统的定义: 1.资源管理的观点:操作系统是控制和管理计算机的软、硬件资源,合理地组织计算 机的工作流程,以及方便用户的程序集合。 2.用户的观点:操作系统是配置在计算机硬件上的第一层软件,是对硬件系统的第一 次扩充。 操作系统形成: 操作系统的发展过程中,多道批处理系统和实时控制系统的出现,标志着操作系统的 正式形成。 操作系统的特征: 并发性、共享性、虚拟性、不确定性 操作系统的功能 进程管理、存储管理、设备管理、文件管理、操作系统接口 操作系统接口分类: 程序接口(为程序员提供)、命令接口(为用户提供) 操作系统类型 基本类型:批处理操作系统、分时操作系统、实时操作系统 新型:微机操作系统、多处理机操作系统、网络操作系统、分布式操作系统、嵌入式 操作系统 多道程序设计技术:为了提高系统吞吐量和资源利用率,允许多个程序同时驻留内存,使处理机在这些程序之间切换,在一段时间内,执行完多个程序的处理技术称为多道 程序设计技术。 批处理操作系统: 用户的作业被成批的输入到计算机中,然后在操作系统的控制下,用户的作业自动地 执行。 单道批处理系统:内存中仅放一道作业、作业的完成顺序与进驻内存的顺序相关 多道批处理系统:内存中存放多道作业、作业的完成顺序与进驻内存的顺序无严格对 应关系。

分时系统:允许多个终端用户同时使用计算机,在这样的紫铜中,用户感觉不到其他用户的存在。特征:多路性、独立性、及时性、交互性、可靠性 实时系统:系统对特定输入做出的反应速度足以控制发出实时信号的对象。“实时”的含义是指计算机对于外来信息能够及时处理,并且能在被控对象允许的范围内做出快速反应。(要求更好的及时性) 实时系统分类:实时控制系统、实时信息控制系统 UNIX是一个多用户、多任务的分时操作系统 (声明:习题参考答案均属个人意见,仅供参考,参考答案设置字体为白色,看时请自行设置为其他颜色。) 习题: 1. 下列选项中,在用户模式下执行的是()。 A 命令解释程序 B 缺页处理程序 C 进程调度程序 D 时钟中断处理程序 参考答案:A 2.用户程序调用操作系统的功能必须使用()。 A调用命令 B系统调用 C作业控制 D控制命令 参考答案:B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