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灯具数量计算公式定理与光通量表

灯具数量计算公式定理与光通量表

灯具数量计算公式定理与光通量表
灯具数量计算公式定理与光通量表

计算公式:

灯具数量=(平均照度E×面积S)/(单个灯具光通量Φ×利用系数CU ×维护系数K )

室内灯具平均照度计算公式

平均照度(Eav)= 单个灯具光通量Φ×灯具数量(N)×空间利用系数(CU)×维护系数(K)÷地板面积(长×宽)

因为误差总是存在:20%-30%,所以建议使用专业的照明设计软件进行精确计算,而对于特殊或场地条件所限,而不能采用照明软件模拟计算时,在计算地板、桌面、作业台面平均照度可以用下列基本公式进行,略估算出灯具照度(勒克斯lx)=光通量(流明lm)/面积(平方米m^2) 即平均1勒克斯(lx)的照度,是1流明(lm)的光通量照射在1平方米(m^2)面积上的亮度。

公式说明:

1、单个灯具光通量Φ,指的是这个灯具内所含光源的裸光源总光通量值。

2、空间利用系数(CU),是指从照明灯具放射出来的光束有百分之多少到达地板和作业台面,所以与照明灯具的设计、安装高度、房间的大小和反射率的不同相关,照明率也随之变化。

常用灯盘在3米左右高的空间使用,其利用系数CU可取0.6--0.75之间;

悬挂灯铝罩,空间高度6--10米时,其利用系数CU取值范围在0.7--0.45;

筒灯类灯具在3米左右空间使用,其利用系数CU可取0.4--0.55;

光带支架类的灯具在4米左右的空间使用时,其利用系数CU可取0.3--0.5。

3、维护系数(K),是指伴随着照明灯具的老化,灯具光的输出能力降低和光源的使用时间的增加,光源发生光衰或由于房间灰尘的积累,致使空间反射效率降低,致使照度降低而乘上的系数。

一般较清洁的场所,如客厅、卧室、办公室、教室、阅读室、医院、高级品牌专卖店、艺术馆、博物馆等维护系数K取0.8;

一般性的商店、超市、营业厅、影剧院、加工车间、车站等场所维护系数K取0.7;

而污染指数较大的场所维护系数K则可取到0.6左右。

(光源光通量)(CU)(MF) /照射区域面积

适用于室内,体育照明,利用系数(CU):一般室内取0.4,体育取0.3

1. 灯具的照度分布

2. 灯具效率

3. 灯具在照射区域的相对位置

4. 被包围区域中的反射光

维护系数MF=(LLD)X(LDD)一般取0.7~0.8

举例:1、室内照明,4×5米房间,使用3×36W隔栅灯9套

计算公式:

平均照度=光源总光通×CU×MF/面积

(2500×3×9)×0.4×0.8÷4÷5 =1080 Lux

结论:平均照度1000Lux以上

举例: 2、体育馆照明,20×40米场地,使用POWRSPOT 1000W金卤灯 60套

计算公式:

平均照度=光源总光通×CU×MF/面积

(105000×60)×0.3×0.8÷20÷40 =1890 Lux

结论:平均水平照度1500Lux以上,垂直照度1000Lux以上

计算公式:

灯具数量=(平均照度E×面积S )/(单个灯具光通量Φ×利用系数CU ×维护系数K )

室内灯具平均照度计算公式

平均照度(Eav)= 单个灯具光通量Φ×灯具数量(N)×空间利用系数(CU)×维护系数(K)÷地板面积(长×宽) 因为误差总是存在:20%-30%,所以建议使用专业的照明设计软件进行精确计算,而对于特殊或场地条件所限,而不能采用照明软件模拟计算时,在计算地板、桌面、作业台面平均照度可以用下列基本公式进行,略估算出灯具照度(勒克斯lx)=光通量(流明lm)/面积(平方米m^2) 即平均1勒克斯(lx)的照度, 是1流明(lm)的光通量照射在1平方米(m^2)面积上的亮度。

公式说明:

1、单个灯具光通量Φ,指的是这个灯具内所含光源的裸光源总光通量值。

2、空间利用系数(CU),是指从照明灯具放射出来的光束有百分之多少到达地板和作业台面, 所以与照明灯具的设计、安装高度、房间的大小和反射率的不同相关, 照明率也随之变化。

常用灯盘在3米左右高的空间使用,其利用系数CU 可取0.6--0.75之间;

悬挂灯铝罩,空间高度6--10米时,其利用系数CU 取值范围在0.7--0.45;

筒灯类灯具在3米左右空间使用,其利用系数CU 可取0.4--0.55;

光带支架类的灯具在4米左右的空间使用时,其利用系数CU 可取0.3--0.5。

3、维护系数(K),是指伴随着照明灯具的老化,灯具光的输出能力降低和光源的使用时间的增加,光源发生光衰或由于房间灰尘的积累,致使空间反射效率降低,致使照度降低而乘上的系数。

一般较清洁的场所,如客厅、卧室、办公室、教室、阅读室、医院、高级品牌专卖店、艺术馆、博物馆等维护系数K 取0.8;

一般性的商店、超市、营业厅、影剧院、加工车间、车站等场所维护系数K 取0.7;而污染指数较大的场所维护系数K 则可取到0.6左右。

(光源光通量)(CU)(MF) /照射区域面积

适用于室内,体育照明,利用系数(CU):一般室内取0.4,体育取0.3

1. 灯具的照度分布

2. 灯具效率

3. 灯具在照射区域的相对位置

4. 被包围区域中的反射光

维护系数MF=(LLD)X(LDD)一般取0.7~0.8

举例:1、室内照明,4×5米房间,使用3×36W 隔栅灯9套

计算公式:

平均照度=光源总光通×CU ×MF/面积

(2500×3×9) ×0.4×0.8÷4÷5 =1080 Lux

结论:平均照度1000Lux 以上

举例:2、体育馆照明,20×40米场地,使用POWRSPOT 1000W金卤灯60套

计算公式:

平均照度=光源总光通×CU ×MF/面积

(105000×60) ×0.3×0.8÷20÷40 =1890 Lux

结论:平均水平照度1500Lux 以上,垂直照度1000Lux 以上

部分品牌光源光通量数据汇总

阅读说明

1、本资料上大部分光源色温都为正白光(6000—6700K ),涵盖本资料的95%。

2、在同等功率、同类型、同品牌的情况下,光源的光通量数值一般来说会随色温数值降低而增大。举例,“三雄?极光T8 18W”中“6500K ”的光通量为1000Lm ,而“2700K ”的光通量为1200 Lm。该规律的准确度为97%。

3、荧光灯(含日光灯管及H 型管)的光通量数值与温度有关。一般说来,灯具温度在35℃时,光通量数值达到最大,低于35℃或高于35℃光通量数值均会降低。本资料中的荧光灯系列的光通量均取其35℃时的数值

4、本资料只是截取了几家在灯具照明行业中排名靠前的厂牌的部分产品。由于产品系列很多不能一一列举,但管中窥豹,希望能给各位带来些许作用。

5、本资料可作为开放式资料。各位同事在业务过程中发现有新厂牌新产品,可以补充更新该资料,使到该资料更完整。

部分品牌光源光通量数据汇总

阅读说明

1、本资料上大部分光源色温都为正白光(6000—6700K),涵盖本资料的95%。

2、在同等功率、同类型、同品牌的情况下,光源的光通量数值一般来说会随色温数值降低而增大。举例,“三雄?极光T8 18W”中“6500K”的光通量为1000Lm,而“2700K”的光通量为1200 Lm。该规律的准确度为97%。

3、荧光灯(含日光灯管及H型管)的光通量数值与温度有关。一般说来,灯具温度在35℃时,光通量数值达到最大,低于35℃或高于35℃光通量数值均会降低。本资料中的荧光灯系列的光通量均取其35℃时

的数值

4、本资料只是截取了几家在灯具照明行业中排名靠前的厂牌的部分产品。由于产品系列很多不能一一列举,但管中窥豹,希望能给各位带来些许作用。

5、本资料可作为开放式资料。各位同事在业务过程中发现有新厂牌新产品,可以补充更新该资料,使到该资料更完整。

雷士照明

资料来源:雷士照明官方网站https://www.doczj.com/doc/871603839.html,/

注:雷士照明生产的日光灯管在官网上无记载光通量及光效数据,网上也无更多资料提供,故不列表说明。

半螺旋节能灯【灯体前部分(即靠近灯头的部分)为直线状,后部分为螺旋状】:

全螺旋节能灯(整个灯体部分皆成螺旋状):

数量关系及面积体积的计算(教师版)

(一)小升初之数量关系及体积和表面积复习 一、知识点归纳 1、数量关系计算公式 单价×数量=总价单产量×数量=总产量 速度×时间=路程工效×时间=工作总量 加数+加数=和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 被减数-减数=差减数=被减数-差被减数=减数+差 因数×因数=积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 被除数÷除数=商除数=被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 2、长度单位: 1公里=1千米1千米=1000米 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 1平方千米=100公顷1公顷=10000平方米 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1平方厘米=100平方毫米 1亩=666.666平方米。 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 1立方厘米=1000立方毫米 1升=1立方分米=1000毫升1毫升=1立方厘米 1吨=1000千克1千克= 1000克= 1公斤= 1市斤 3、体积和表面积 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公式S= a×h÷2 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公式S= a2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公式S= a×b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公式S= a×h 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公式S=(a+b)h÷2 内角和:三角形的内角和=180度。 长方体的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 ×2 公式:S=(a×b+a×c+b×c)×2 正方体的表面积=棱长×棱长×6 公式:S=6a2 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公式:V = abh 长方体(或正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公式:V = abh 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公式:V = a3 圆的周长=直径×π公式:L=πd=2πr 圆的面积=半径×半径×π公式:S=πr2 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表面积等于底面的周长乘高再加上两头的圆的面积。公式:S=ch+2s=ch+2πr2 圆柱的体积:圆柱的体积等于底面积乘高。公式:V=Sh 圆锥的体积=1/3底面×积高。公式:V=1/3Sh 二、例题讲解 1、4.12小时=(247.2)分

钢材理论重量计算办法

钢材理论重量计算办法 钢材理论重量计算的计量单位为公斤( kg )。 其基本公式为: W (重量, kg ) = F (断面积 mm2 )× L (长度, m )×ρ(密度, g/cm3 )× 1/1000 钢的密度为: 7.85g/cm3 ,各种钢材理论重量计算公式如下: 名称(单位)计算公式符号意义计算举例 圆钢盘条 (kg/m) W= 0.006165 ×d 2 d = 直径mm 直径100 mm 的圆钢,求每m 重量。每m 重量= 0.006165 ×1002=61.65kg 螺纹钢(kg/m) W= 0.00617 ×d 2 d= 断面直径mm 断面直径为12 mm 的螺纹钢,求每m 重量。每m 重量=0.00617 ×12 2=0.89kg 方钢 (kg/m) W= 0.00785 ×a 2 a= 边宽mm 边宽20 mm 的方钢,求每m 重量。每m 重量= 0.00785 ×202=3.14kg 扁钢 (kg/m) W= 0.00785 ×b ×d b= 边宽mm d= 厚mm 边宽40 mm ,厚5mm 的扁钢,求每m 重量。每m 重量= 0.00785 ×40 ×5= 1.57kg 六角钢 (kg/m) W= 0.006798 ×s 2 s= 对边距离mm 对边距离50 mm 的六角钢,求每m 重量。每m 重量= 0.006798 ×502=17kg 八角钢 (kg/m) W= 0.0065 ×s 2 s= 对边距离mm 对边距离80 mm 的八角钢,求每m 重量。每m 重量= 0.0065 ×802=41.62kg 等边角钢 (kg/m) W= 0.00785 ×[d (2b – d )+0.215 (R2 – 2r 2 )] b= 边宽 d= 边厚 R= 内弧半径 r= 端弧半径求20 mm ×4mm 等边角钢的每m 重量。从冶金产品目录中查出4mm ×20 mm 等边角钢的R 为3.5 ,r 为1.2 ,则每m 重量= 0.00785 ×[4 ×(2 ×20 – 4 )+0.215 ×(3.52 – 2 ×1.2 2 )]=1.15kg 不等边角钢 (kg/m) W= 0.00785 ×[d (B+b – d )+0.215 (R2 – 2 r 2 )] B= 长边宽 b= 短边宽 d= 边厚 R= 内弧半径 r= 端弧半径求30 mm ×20mm ×4mm 不等边角钢的每m 重量。从冶金产品目录中查出30 ×20 ×4 不等边角钢的R 为3.5 ,r 为1.2 ,则每m 重量= 0.00785 ×[4 ×(30+20 –4 )+0.215 ×(3.52 – 2 ×1.2 2 )]=1.46kg 槽钢 (kg/m) W=0.00785 ×[hd+2t (b – d )+0.349 (R2 – r 2 )] h= 高 b= 腿长 d= 腰厚 t= 平均腿厚

数学图形计算公式

数学图形计算公式 1、正方形:C周长S面积a边长周长=边长×4 C=4a 面积=边长×边长S=a×a 2、正方体:V:体积a:棱长表面积=棱长×棱长×6 S表=a×a×6 体积=棱长×棱长×棱长V=a×a×a 3、长方形 C周长S面积a边长周长=(长+宽)×2 C=2(a+b) 面积=长×宽S=ab 4、长方体 V:体积s:面积a:长b: 宽h:高 (1)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 S=2(ab+ah+bh) (2)体积=长×宽×高V=abh 5、三角形 s面积a底h高面积=底×高÷2 s=ah÷2 三角形高=面积×2÷底 三角形底=面积×2÷高 6、平行四边形:s面积a底h高面积=底×高s=ah 7、梯形:s面积a上底b下底h高面积=(上底+下底)×高÷2 s=(a+b)×h÷2 8 圆形:S面积C周长∏d=直径r=半径 (1)周长=直径×∏=2×∏×半径C=∏d=2∏r (2)面积=半径×半径×∏ 9、圆柱体:v体积h:高s底面积r底面半径c底面周长 (1)侧面积=底面周长×高 (2)表面积=侧面积+底面积×2 (3)体积=底面积×高 (4)体积=侧面积÷2×半径 10、圆锥体:v体积h高s底面积r底面半径体积=底面积×高÷3 植树问题 1、非封闭线路上的植树问题主要可分为以下三种情形: ⑴如果在非封闭线路的两端都要植树,那么: 株数=段数+1=全长÷株距-1 全长=株距×(株数-1) 株距=全长÷(株数-1) ⑵如果在非封闭线路的一端要植树,另一端不要植树,那么: 株数=段数=全长÷株距 全长=株距×株数 株距=全长÷株数 ⑶如果在非封闭线路的两端都不要植树,那么: 株数=段数-1=全长÷株距-1

照度计算公式

照度计算公式 E=(Φ×n×N×MF×UF)/A 式中,E=工作面的维护平均照度(lx); Φ=灯初始光通量(lm) n= 每个灯具所含光源的数量 N=灯具数量 MF=设备维护系数 UF=设备利用系数 A=工作面的面积 一个灯具在给室内的利用系数UF是照射到工作面上所有光通量与设备中所有灯发出的光通量之比。这一系数包括反射光、相互反射光及来自灯具的直接光。它的值取决于房间的形状、高度、墙壁的反射率及灯具的光强分布。 MF=设备维护系数一般取之间。 UF=设备利用系数(由于范围更宽)一般取之间。 一般室内取,体育取 维护系数:一般取~ 实例:一个100平方米的办公室,层高3米,工程方要求的照度是

500lx,要用我公司的3*36W T8灯盘,请问要用多少套用上面的公司计算,取MF(设备维护系数)为,UF(设备利用系数)为,假设要用3*36W T8灯盘X套, 公式E=(Φ×n×N×MF×UF)/A 即:500=(3300×3×X××)/100 X= 约9套 照度计算方法 利用系数法计算平均照度 平均照度 (Eav) = 光源总光通量(N*Ф)*利用系数(CU)*维护系数(MF) / 区域面积(m2) (适用于室内或体育场的照明计算) 利用系数: 一般室内取,体育取 维护系数:一般取~ 举例 1:室内照明: 4×5米房间,使用3×36W隔栅灯9套 平均照度=光源总光通量×CU×MF/面积 =(2500×3×9)××÷4÷5 =1080 Lux 结论:平均照度1000Lux以上 举例 2: 体育馆照明:20×40米场地, 使用POWRSPOT 1000W金卤灯60套 平均照度=光源总光通量×CU×MF/面积

各种材料计算公式

各种材料计算公式 地砖 规格:1000*1000、800*800、600*600、500*500、400*400、300*300、200*200、100*100 粗略计算法:用砖数量=房间面积/一块地砖的面积*1.1 精确计算法:用砖数量=(房间面积/砖长)*(房间宽度/砖宽)*1.1 例:房间长5米,宽3米,砖规格400X400 用砖数量 =(15米/0.4米)*(3米/0.4米)*1.1=104块 实木地板 常用规格:900*90、750*90、600*90 粗略计算法:使用地板块数=房间面积/一块地板的面积*1.08 精确计算法:使用地板块数=(房间长度/地板长度)*(房间宽度/地板宽度)*1.08 例:长5米,宽3米,地板规格750*90 用板数量=(5米/0.75米)*(3米/0.09米)*1.08=239块 注:实木地板在铺装中通常有8%的损耗 复合地板 常见规格:1.2米*0.19米 粗略计算法:地板块数=房间面积/一块地板面积*1.05 精确计算法:地板块数=(房间长度/地板长度)*(房间宽度/地板宽度)*1.05 例:长5米,宽3米 用板数量=(5米/1.2米)*(3米/0.19米)*1.05米约=70块 注:通常有3%--5%的损耗按面积算千万不要忽视! 涂料 规格:5升、15升 家装常用5升,5升涂料刷面积为35平方米(涂2面) 计算方法:墙面面积=(长+宽)*2*层高

顶面面积=长*宽、地面面积=长*宽 总使用桶数=(墙面面积+顶面积+地面面积)/35平方米 例:长5米,宽3米 墙面积=(5米+3米)*2*2.85平方米=45.6平方米 顶面面积=5米*3米=15平方米 地面面积=5米*3米=15平方米 涂料量=(45.6+15+15)平方米/35平方米=75.6平方米/35平方米=2桶 注:以上只是理论上涂刷量,因在施工中要加入适量清水,所以以上用量只是最低涂刷量 墙纸 规格:每卷长10米,宽0.53米 计算方法:墙纸总面积=地面面积*3 (地面积=长*宽) 墙纸的卷数=墙纸总面积/(0.53米*10米) 常见墙纸规格为每卷长10m,宽0.53m。 粗略计算方法:墙纸的总面积=地面面积×3,墙纸的卷数=墙纸的总面积÷(0.53×10)精确的计算方法:使用的分量数=墙纸总长度÷房间实际高度, 使用单位的总量数=房间的周长÷墙纸的宽度, 使用墙纸的卷数=使用单位的总量数÷使用单位的分量数 因为墙纸规格固定,因此在计算它的用量时,要注意墙纸的实际使用长度,通常要以房间的实际高度减去踢脚板以及顶线的高度。 另外房间的门、窗面积也要在使用的分量中减去。这种计算方法适用于素色或细碎花的墙纸。墙纸的拼贴要考虑对花,图案越大,损耗越大,因此要比实际用量多买10%左右。 隔墙、吊顶 常用的隔墙吊顶有哪些? 隔墙:玻璃(多与铝合金型材塑钢型材组成固定隔断、推拉隔断)石膏板、轻质砖、玻璃砖(价格高)木材、各种板材。常用柜子、鱼缸、屏风

接线盒和分线盒的数量如何计算

电气照明接线盒的数量怎么计算个数?回答: 如果仅仅计算电气照明部分的接线盒数量,只要把灯具数量、开关数量相加就可以了;但是一般的在计算接线盒数量时,还要计算插座、中间过路盒的数量,这样的话,一个单位工程电气安装的所有接线盒的工程量=灯具数量+开关数量+插座数量+中间过路接线盒的数量。 补充回答: 按照全国统一安装定额工程量计算规则和《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2002)的规定当导线超过30米,中间没弯曲,当导线超过20米,中间1个弯曲,当导线超过15米,中间2个弯曲,当导线超过8米,中间3个弯曲,均需设置接线盒。 上面所说的导线长度是指同一配管中的单根导线长度,也就是穿线管的长度。 电气施工程序安排(1)检查施工阶段内,各种管路的数量、规格、位置是否与其他专业有矛盾,如有矛盾及时提交监理部门或建设单位相关专业人员协调。 (2)预留预埋应与土建施工密切配合。 (3)穿线、校线。 (4)配合土建装修、设备器具安装,并进行分层或系统调试。 (5)低压配电柜安装。 (6)防雷接地测试。 (7)系统联动调试。 (8)组织交工验收。

5、主要施工方法电气部分照明系统、电视电话对讲系统安装必须严格按图纸要求和施工规范进行施工,预埋、穿线、安装等各道工序必须以层次为单位进行隐蔽工程验收报验,经监理单位验收批准后进行下道工序的施工。 2. 4.1配合土建施工进行预留预埋时,应首先弄清土建装修要求: 如建筑标高、装饰材料及抹灰层厚度,各预留孔洞的大小等以此来调整预留预埋件的高度和深度。 混凝土内配管可采用套管焊接连接,套管长度取其连接管外径 1.5-3倍,连接管对口处位于套管中心部位,并焊接严密、牢固,暗配盒箱位置应准确,并在其对应的模板处用鲜艳油漆做好标志,引出混凝土墙、地面的管子要顺直,两根以上管引出时应排列整齐。 所有管口应平齐、光滑无毛刺,封堵严密,不同专业的配管用不同标记和图纸相符的编号,严防漏配。 2. 4.2钢管暗配要求 2.4. 2.1敷设可挠管超过下列长度,中间应装设分线盒管子全长超过30m,无弯曲时;管子全长超过20m,只有一个弯曲时;管子全长超过15m,只有二个弯曲时;管子全长超过8m,有三个弯曲时; 2.4. 2.2盒箱开孔应整齐并且与管径相吻合,要求管孔不得开长孔,严禁用电气焊开孔。 2.

不锈钢理论重量计算公式(所有钢材)

不锈钢理论重量计算公式(所有钢材) 角钢:每米重量=0.00785*(边宽+边宽-边厚)*边厚圆钢:每米重量=0.00617*直径*直径(螺纹钢和圆钢相同)扁钢:每米重量=0.00785*厚度*边宽 管材:每米重量=0.0246615*壁厚*(外径-壁厚)板材:每米重量=7.85*厚度 黄铜管:每米重量=0.02670*壁厚*(外径-壁厚)紫铜管:每米重量=0.02796*壁厚*(外径-壁厚) 铝花纹板:每平方米重量=2.96*厚度 有色金属比重:紫铜板8.9黄铜板8.5锌板7.2铅板11.37 有色金属板材的计算公式为:每平方米重量=比重*厚度 不锈钢板理论重量计算公式 钢品理论重量重量(kg )=厚度(mm )×宽度(mm )×长度(mm )×密度值密度钢种 7.93 201,202,301,302,304,304L,305,321 7.75 405,410,420 7.98 309S,310S,316S,316L,347 --------------------------------------------------------------------------------------------------------------------------------------------------------------------------------------------- 不锈钢元棒,钢丝,理论计算公式 ★ 直径×直径×0.00609=kg/m(适用于410 420 420j2 430 431)例如:¢50 50×50×0.00609=15.23K g/米 ★直径×直径×0.00623=kg/m(适用于301 303 304 316 316L 321)例如:¢50 50×50×0.00623=15.575Kg/米 --------------------------------------------------------------------------------------------------------------------------------------------------------------------------------------------- 不锈钢型材,理论计算公式◆六角棒对边×对边×0.0069=Kg/米◆方棒边宽×边宽×0.00793=Kg/米 --------------------------------------------------------------------------------------------------------------------------------------------------------------------------------------------- 不锈钢管,理论计算公式 ○(外径-壁厚)×壁厚×0.02491=Kg/米例如¢57×3.5 (57- 3.5)×3.5×0.02491= 4.66Kg/米

照度计算方法

利用系数法计算平均照度 平均照度(Eav) = 光源总光通量(N*Ф)*利用系数(CU)*维护系数(MF) / 区域面积(m2) (适用于室内或体育场的照明计算) 利用系数:一般室内取0.4,体育取0.3 维护系数:一般取0.7~0.8 举例 1:室内照明: 4×5米房间,使用3×36W隔栅灯9套 平均照度=光源总光通量×CU×MF/面积 =(2500×3×9)×0.4×0.8÷4÷5 =1080 Lux 结论:平均照度1000Lux以上 举例 2:体育馆照明:20×40米场地,使用POWRSPOT 1000W金卤灯 60套 平均照度=光源总光通量×CU×MF/面积 =(105000×60)×0.3×0.8÷20÷40 =1890 Lux 结论:平均水平照度1500Lux以上 某办公室平均照度设计案例:

设计条件:办公室长18.2米,宽10.8米,顶棚高2.8米,桌面高0.85米,利用系数0.7,维护系数0.8,灯具数量33套,求办公室内平均照度是多少? 灯具解决方案:灯具采用DiNiT 2X55W 防眩日光灯具,光通量3000Lm,色温3000K,显色性Ra90以上。 根据公式可求得: Eav = (33套X 6000Lm X 0.7 X 0.8) ÷ (18.2米X 10.8米) = 110880.00 ÷ 196.56 m2 = 564.10Lux 备注: 照明设计必须必须要求准确的利用系数,否则会有很大的偏差,影响利用系数的大小,主要有以下几个因素: *灯具的配光曲线 *灯具的光输出比例 *室内的反射率,如天花板、墙壁、工作桌面等 *室内指数大小 复杂的区域照明设计,需利用专业的照明设计软件,进行电脑模拟计算。 浅析照度计算的研究与探讨 照度计算是实现建筑光环境设计总体构想的重要手段。采用单位容量法计算,能较好平衡准确度与简便度,为照度计算的实际运用加大了可操作性。

数量关系计算方法

一、 直接代入法 二、 数字特性法 1、有一个三位数,其百位数是个位数的2倍,十位数等于百位数和个位数之和,那么这个三位数是( ) A .211 B .432 C .693 D .824 解析:C 2、下列可以分解为三个不同质数相乘的三位数是( ) A .100 B .102 C .104 D .125 解析:100是4的倍数,104也是4的倍数,125=53 ,所以此题选择B 。 3、两根同样长的蜡烛,点完粗蜡烛要3个小时,点完细蜡烛要1个小时,同时点燃两根蜡烛,一段时间后,同时熄火,发现粗蜡烛长度是细蜡烛长度的3倍,问两根蜡烛燃烧了多长时间? A??30分钟 B??35分钟 C??40分钟 D??45分钟 解析:假设两根蜡烛长度都是1, 燃烧同样时间之后,长蜡烛剩余长度 不到1,因为长蜡烛长度剩余部分是 细蜡烛长度的3倍,所以细蜡烛长度 剩余不到13 ,也就是说细蜡烛燃烧长 度超过23 ,也就是说时间超过23 ,即大于40 分钟,选D 。 1、某汽车厂生产甲、乙、丙三种车型, 其中乙型产量的3倍与丙型产量的6倍之和等于甲型产量的4倍,甲型产量与乙型的2倍之和等于丙型产量的7倍。则甲、乙、丙三型产量之比为()。 A. 5:4:3 B. 4:3:2 C. 4:2:1 D. 3:2:1 解析:乙×3+丙×6=甲×4,等式的左边是3的倍数,等式的右边4不是3的倍数,则甲一定是3的倍数,所以用选D 。 2、产一批零件原计划每天产100个,实际每天生产120个。提前4天完成任务,还多生产80个。则工厂原计划生产零件( )个。 A. 2520 B. 2600 C.2800 D.2880 解析:120个/天×天数=原来计划+80,等号右侧应能被120整除,即(答案数+80)能被120整除,也就是能被3整除,选C 。 3、学校组织学生举行献爱心捐款活动,某年级共有三个班,甲班捐款数是另外两个班捐款总数的2/5,乙班捐款学是丙班的1.2

照明计算

题目:一个办公室长宽尺寸为9米X3.6米,房间高度4.0米,假设吊装了3只2X40W的普通双管荧光灯,灯具底边距地3.0米,工作台高度0.8米。顶板、墙壁和地面的反射系数分别为0.7、0.5、0.3,请计算该办公室的平均照度。(提示:可以翻阅《建筑电气设计手册》等参考书籍) 答1: 首先选择照度计算方法:(平均照度计算适用于房间长度小于宽度的4倍,灯具为均匀布置以及使用对称或近似对称光强分布灯具时的照度计算)本题符合要求。而利用系数法是民用建筑中常用的计算平均照度的方法。 公式:E=N*φ*U*D/A其中E——平均照度;N——灯具数量;φ——每盏灯具的光通量;U——利用系数(查表)D——维护系数(办公室取0.75);A——房间面积。 由于查表U需要室形系数,这里在说一下室形系数R的计算方法,矩形房间R=(L*W)/{H*(L+W)}本题为1.17,(在依据各反射系数)根据内插法求得U=0.36。 这里要说的是,荧光灯的光通量一般两种2300?3200?还有就是灯具情况,是格栅,磨纱罩,还是控照式吸顶?(这几种情况光通量损失都不一样) 我按2300,吸顶来算(光通量损失35%) E=3*2*2300*65%*0.36*0.75/(9*3.6)=75lx? 要是按单位容量法,我做设计是一般办公室按3.5W/平米为100lx计算。(我会做到17.5W/平米)。这道题就是240/(9*3.6*3.5)*100=211lx。 岂有此理,这两个怎么差这么多,一定是房间有问题9*3.6太狭长了! 答2: RCR=5*(3-0.8)*(9+3.6)/(9*3.6)=4.28 根据已知的Pcc=70%,Pw=50%,Pfc=30%,查表可得U=0。48 平均照度=2200*2*3*0.48*65%/9*3.6*1.3=98LX 答3: 每一个灯具内灯泡的光通量Φ=2*2200=4400lm 灯具的数量N=3 房间长度L=9m 房间宽度W=3.6m 计算高度h=3-0.8=2.2m 房间面积A=L*W=9*3.6=32.4m2 指形系数i=L*W/{h(L+W)}=9*3.6/{2.2*(9+3.6)}=1.17 天棚反射系数ρt=0.7 墙壁反射系数ρq=0.5 地面反射系数ρd=0.3 用插值法得光通利用系数U=0.50 维护系数K=0.8 平均照度E=Φ*N*U*K/A=4400*3*0.50*0.8/32.4=161.43lx 答4: 1.首先算室空间系数KRC:KRC=5h(a+b)/a*b=5*(3-0.8)*(9+3.6)=5.13 2.再确定光通利用系数KU:利用室形系数和反射系数查表用插值法来确定KU,得KU=0.52 3.计算平均照度:EA V=NQKU/SK=3*2*2400*0.52/9*3.6*1.4=165 (K为照度补偿系数,可查表得) 答5:

金属材料计算公式

角钢,扁钢,钢管,板材,管材,弯头理论重量计算公式 一,,弯头重量计算公式 圆环体积=2X3.14X3.14(r^2)R r--圆环圆半径 R--圆环回转半径 中空管圆环体积=2X3.14X3.14((r^2)-(r''^2))R r''--圆环内圆半径 90,60,45度的弯头(肘管)体积分别是对应中空管圆环体积的1/4、1/6、1/8。 钢的密度工程上计算重量时按7.85公斤/立方分米,密度*体积=重量(质量)。 1、180°弯头按表2倍计算,45°按1/2计算; 2、R1.0DN弯头重量按表2/3计算; 3、表中未列出壁厚的重量,可取与之相近的两个重量计算平均值; 4、90°弯头计算公式; 0.0387*S(D-S)R/1000 式中 S=壁厚mm D=外径mm R= 弯曲半径mm 二,以下是焊接弯头的计算公式 1.外径-壁厚X壁厚X0.0387X弯曲半径÷1000, =90°弯头的理论重量 举例:426*1090°R=1.5D的 (426-10)*10*0.387*R600÷1000=96.59Kg 180°弯头按表2倍计算,45°按1/2计算; 2..(外径-壁厚)X壁厚X0.02466XR倍数X1.57X公称通径=90°弯头的理论重量 举例:举例:426*1090°R=1.5D的 (426-10)*10*0.02466*1.5D*1.57*400=96.6Kg 180°弯头按表2倍计算,45°按1/2计算。 三、圆钢重量(公斤)=0.00617×直径×直径×长度 方钢重量(公斤)=0.00785×边宽×边宽×长度 六角钢重量(公斤)=0.0068×对边宽×对边宽×长度 八角钢重量(公斤)=0.0065×对边宽×对边宽×长度 圆钢重量(公斤)=0.00617×直径×直径×长度 方钢重量(公斤)=0.00785×边宽×边宽×长度 六角钢重量(公斤)=0.0068×对边宽×对边宽×长度 八角钢重量(公斤)=0.0065×对边宽×对边宽×长度 螺纹钢重量(公斤)=0.00617×计算直径×计算直径×长度 角钢重量(公斤)=0.00785×(边宽边宽-边厚)×边厚×长度 扁钢重量(公斤)=0.00785×厚度×边宽×长度 钢管重量(公斤)=0.02466×壁厚×(外径-壁厚)×长度 不锈钢管:(外径-壁厚)×壁厚×0.02491=公斤/米 板材:每米重量=7.85*厚度 黄铜管:每米重量=0.02670*壁厚*(外径-壁厚)

灯具数量计算公式与光通量表

计算公式: 灯具数量=(平均照度E×面积S)/(单个灯具光通量Φ× 利用系数CU ×维护系数K ) 室内灯具平均照度计算公式 平均照度(Eav)= 单个灯具光通量Φ×灯具数量(N)×空间利用系数(CU)×维护系数(K)÷地板面积(长×宽) 因为误差总是存在:20%-30%,所以建议使用专业的照明设计软件进行精确计算,而对于特殊或场地条件所限,而不能采用照明软件模拟计算时,在计算地板、桌面、作业台面平均照度可以用下列基本公式进行,略估算出灯具照度(勒克斯lx)=光通量(流明lm)/面积(平方米m^2) 即平均1勒克斯(lx)的照度,是1流明(lm)的光通量照射在1平方米(m^2)面积上的亮度。 公式说明: 1、单个灯具光通量Φ,指的是这个灯具内所含光源的裸光源总光通量 值。 2、空间利用系数(CU),是指从照明灯具放射出来的光束有百分之多少到达地板和作业台面,所以与照明灯具的设计、安装高度、房间的大小和反射率的不同相关,照明率也随之变化。 常用灯盘在3米左右高的空间使用,其利用系数CU可取0.6--0.75之间; 悬挂灯铝罩,空间高度6--10米时,其利用系数CU取值范围在0.7--0.45; 筒灯类灯具在3米左右空间使用,其利用系数CU可取0.4--0.55;

光带支架类的灯具在4米左右的空间使用时,其利用系数CU可取0.3-- 0.5。 3、维护系数(K),是指伴随着照明灯具的老化,灯具光的输出能力降低和光源的使用时间的增加,光源发生光衰或由于房间灰尘的积累,致使空间反射效率降低,致使照度降低而乘上的系数。 一般较清洁的场所,如客厅、卧室、办公室、教室、阅读室、医院、高级品牌专卖店、艺术馆、博物馆等维护系数K取0.8; 一般性的商店、超市、营业厅、影剧院、加工车间、车站等场所维护系数K 取0.7; 而污染指数较大的场所维护系数K则可取到0.6左右。 (光源光通量)(CU)(MF) /照射区域面积 适用于室内,体育照明,利用系数(CU):一般室内取0.4,体育取0.3 1. 灯具的照度分布 2. 灯具效率 3. 灯具在照射区域的相对位置 4. 被包围区域中的反射光 维护系数MF=(LLD)X(LDD)一般取0.7~0.8 举例:1、室内照明,4×5米房间,使用3×36W隔栅灯9套 计算公式:

小学一至四年级数学公式及定义(人教版)常用数量关系及计算公式

小学一至四年级数学公式及定义(人教版)常用数量关系及计算公式 1.每份数×份数=总数总数÷每份数=份数总数÷份数=每份数 2. 1倍数×倍数=几倍数几倍数÷1倍数=倍数几倍数÷倍数=1倍数 3.速度×时间=路程路程÷速度=时间路程÷时间=速度 4、单价×数量=总价总价÷单价=数量总价÷数量=单价 5、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 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 6、加数+加数=和和一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 7、被减数-减数=差被减数一差=减数差+诚数=被减数 8、因数×因数=积积÷一个因数=另一个因数 9、被除数÷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商×除数=被除数 10、单产量×面积=总产量总产量÷面积=单产量总产量÷单产量=面积图形计算公式: 1、正方形周长=边长×4 字母公式:C=4a 面积=边长×边长 S=a×a 2.长方形周长=(长+宽)×2 C=2(a+b) 面积=长×宽 S=a×b 三角形面积=底×高÷2 S=ah÷2 三角形高=面积×2÷底 h=S×2÷a 三角形底=面积×2÷高 a=S×2÷h 3.平行四边形面积=底×高 S=ah 4.梯形面积=(上底+下底)×高÷2 S=(a+b)×h÷2 单位换算: 长度单位: 一公里=1千米=1000米 1分米=10厘米 1米=10分米 1厘米=10毫米 面积单位: 1平方千米=100公顷 1公顷=100公亩 1公亩=100平方米 1平方千米=10000方米 1公顷=1000平方米 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1平方厘米=100平方毫米 重量单位: 1吨=1000千克 1千克=1000克

小学数学常用公式大全数量关系计算公式

小学数学常用公式大全(数量关系计算公式) 1、单价×数量=总价 2、单产量×数量=总产量 3、速度×时间=路程 4、工效×时间=工作总量 5、加数+加数=和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 被减数-减数=差减数=被减数-差被减数=减数+差 因数×因数=积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 被除数÷除数=商除数=被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 有余数的除法:被除数=商×除数+余数 一个数连续用两个数除,可以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用它们的积去除这个数,结果不变。例:90÷5÷6=90÷(5×6) 6、1公里=1千米 1千米=1000米 1米=10分米 1分米=10厘米 1厘米=10毫米 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1平方厘米=100平方毫米 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 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 1立方厘米=1000立方毫米 1吨=1000千克 1千克= 1000克= 1公斤= 1市斤 1公顷=10000平方米。 1亩=平方米。 1升=1立方分米=1000毫升 1毫升=1立方厘米 7、什么叫比:两个数相除就叫做两个数的比。如:2÷5或3:6或1/3 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以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 8、什么叫比例: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如3:6=9:18 9、比例的基本性质:在比例里,两外项之积等于两内项之积。 10、解比例:求比例中的未知项,叫做解比例。如3:χ=9:18 11、正比例: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的比值(也就是商k)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正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就叫做正比例关系。如:y/x=k( k一定)或kx=y 12、反比例: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积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反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就叫做反比例关系。如:x×y = k( k一定)或k / x = y 百分数: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数,叫做百分数。百分数也叫做百分率或百分比。

灯具强度计算

灯具配光计算 夏清明 所谓灯具配光,指的是灯具发光强度的空间分布,通常用若干个具有代表性的平面上,光强值随角度的变化曲线(可在极坐标系或者直角坐标系中给出)来表达,称为配光曲线。 灯具的空间光强分布由分布光度计测量得到,原始数据以光强数据表的形式给出。本文以下所有的计算都是以光强数据表为基础而展开的。 第一部分 基本计算 1.基本概念、公式 光强:光源在给定方向上单位立体角内所传输的光通量。 1.1.1 照度:单位面积上所接收得到的光通量。 1.1.2 亮度:光源在某一方向上,单位投影面积上和单位立体角内所发出的光通量。 1.1.3 由光强、照度、亮度的定义式,可推导出两个非常重要的公式: 1.1.4 1.1.5 这两个公式在灯具配光计算中经常要用到。公式中各参量的意义参见图1.1。

图1.1 2.光通量的计算 设想一个闭合球面,灯具位于球心,球的半径等于分布光度计的测试距离。 将这闭合球面细分成很多环带。 图1.2 如图1.2所示,介于垂直角度γ1 和γ2之间的第n个环带所对应的光通量等于

1.2.1 称为 1.2.2 总光通量等于 1.2.4 I1,I2,…I18分别为对应环带上的平均光强。 ),…)

图1.3 以(C,γ)坐标系为例,如图1.3所示,已知光强数据表中四个点(C m,γj),(C m,γj+1),(C m+1,γj),(C m+1,γj+1),现在要求出(C,γ)点的光强值,一次插值公式如下: 1.3.1 我们令 这里有两个常数 1.3.2

1.3.3 并且我们注意到 1.3.4 令 对应于一次插值公式,有 代入式1.3.1,有 1.3.5 同样的,有 1.3.6 最终有 1.3.7 这里 1.3.8 当然也可以反过来,先进行γ角度的插值计算,再进行C角度的插值计算,结果是一样的。

五年级数学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关系和公式练习

第八单元用字母表示数 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关系和公式练习 教学内容: 课本第104页。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学生进一步理解并会用字母表示数.会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数量关系和计算公式;进一步学会根据字母所取的值.求简单的含有字母式子的值。 2.体会用字母表示数的简洁和便利.培养符号意识。 教学重点: 会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数量关系和计算公式。 教学难点: 含有字母的式子既可表示结果.又可表示关系。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计算热身。(3分钟左右) 笔算四道小数加、减、乘法题。 选择其中1-2题请学生说说你是怎么算的?突出小数加减、乘法的计算方法。 引导学生进行整理。 二、共建网络。(3分钟左右) 用字母表示数 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简单的数量关系 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稍复杂的计算公式.代入计算 三、基本练习。(10分钟左右) 练习单(时间8分钟) 在探究本上完成如下练习: (1)完成书本第104页第7、8、9题 小组内互相说一说.再全班交流。 第7题根据条件再提出一些不同的问题。例如.“a+25”表示什么意思?

第8题点拨:三角形内角和的知识。启发学生根据等腰三角形中三个角的关系列出表示∠3度数的式子。 四、提高练习。(10分钟左右) 练习单(时间8分钟) 在探究本上完成如下练习: 1.完成书本第104页第10题。 先观察三种数量之间的关系.再根据已知两个数量写出表示另一个数量的式子。 2.完成书本第104页第11题。 思考:解答以上题目的关键是什么?需要注意的是什么? 全班交流。 指导学生横着一行一行地进行观察和思考.突出要根据同一横行中给出的两个数量.推想另一个数量的表示方法。 提醒学生注意运用公式进行计算的一般方法和书写格式。 五、思维拓展。(6分钟左右) 书本第104页思考题 启发学生先用具体的方式表达每组数的排列规律.再逐步把发现的规律抽象为含有字母的式子。 六、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知识呢? 教学反思:

建筑材料计算公式

1、密度:材料在绝对密实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称为材料的密度。 ρ——材料的密度(g/cm3或kg/m3)m——材料的质量(g或kg) V——材料在绝对密实状态下的体积(cm3或m3)计算式:ρ=m/V 2、表观密度:工程中常用的散粒状材料,如混凝土用砂、石子等,因孔隙很少,可不比磨 成细粉,直接用排水法测得颗粒体积(包括材料的密实体积和闭口孔隙体积,但不包括开口孔隙体积),称为绝对密实体积的近似值。 ρ’——材料的表观密度(g/cm3或kg/m3) m——材料在干燥状态下的质量(g或kg) V’——材料在自然状态下不含开口孔隙的体积(cm3或m3) 计算式:p’=m/V’ 3、体积密度:材料在自然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称为材料的体积密度。 ρ0——材料的体积密度(g/cm3或kg/m3)m——材料在干燥状态下的质量(g或kg)V0——材料在自然状态下的体积(包括材料内部封闭孔隙和开口孔隙的体积)(cm3或m3)计算式:ρ0=m/V0 4、堆积密度:散粒材料或粉末状、颗粒状材料在堆积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 ρ’0——材料的堆积密度(g/cm3或kg/m3) m——材料在干燥状态下的质量(g或kg)计算式:ρ’0=m/ V’0 V’0——材料的堆积体积(cm3或m3) 5、密实度:密实度是只材料体积内被固体物质所充实的程度。(用D表示) 计算式:D=V/V0*100%=ρ0/ρ*100% 6、空隙率:空隙率是指材料体积内,孔隙体积占材料在自然状态下总体积的百分率。(用P 表示) 计算式:P={(V0-V)/V}*100%=(1-ρ0/ρ)*100% 密实度于空隙率的关系为:P+D=1 7、填充率:填充率是只散粒材料的堆积体积中,被其颗粒所填充的程度。(用D’表示) 计算式:D’=V’/V’0*100%=ρ’0/ρ’*100% 8、空隙率:空隙率是只散粒材料的堆积体积中,颗粒之间的空隙体积占材料堆积体积的百 分率(用P’表示) 计算式:P’={(V’0-V’)/V’0}*100%=(1-ρ’0/ρ’)*100% 9、吸水性:材料在水中吸收水分的性质,称为吸水性。溪水性的大小用吸水率表示,吸水 率分为质量吸水率W质和体积吸水率W吸两种。(下为质量吸水率) W质——材料的质量吸水率(%)m湿——材料吸水饱和后的质量(g) m干——材料干燥状态下的质量(g)计算式:W质= (m湿-m干)/m干*100% 体积吸水率:W体——材料的体积吸水率(%)m湿——材料吸水饱和后的质量(g)m干——材料在干燥状态下的质量V0——干燥材料自然状态下的体积(cm3) ρh2o——水的密度(g/cm3)计算式:W体=(m湿-m干)/V0*(1/ρh2o)*100%质量吸水率和体积吸水率的关系为:W体=W质*ρh2o 10、吸湿性:材料在空气中吸收水分的性质,称为吸湿性。(用含水率W含表示) W含——材料的含水率(%)m含——材料汗水时的质量(g) m干——材料干燥时的质量(g)计算式:W含=(m含-m干)/m干*100% 11、耐水性:材料长期在饱和水的作用下不破坏、其强度也不显著降低的性质,称为材料的 耐水性。 K软——材料的软化系数f饱——材料在吸水饱和状态下的抗压强度,Mpa

公务员考试数量关系公式巧解归纳(总结篇)

一.页码问题 对多少页出现多少1或2的公式 如果是X千里找几,公式是1000+X00*3 如果是X百里找几,就是100+X0*2,X有多少个0 就*多少。依次类推!请注意,要找的数一定要小于X ,如果大于X就不要加1000或者100一类的了, 比如,7000页中有多少3 就是1000+700*3=3100(个) 20000页中有多少6就是2000*4=8000 (个) 友情提示,如3000页中有多少3,就是300*3+1=901,请不要把3000的3忘了 二,握手问题 N个人彼此握手,则总握手数 S=(n-1){a1+a(n-1)}/2=(n-1){1+1+(n-2)}/2=『n^2-n』/2 =N×(N-1)/2 例题: 某个班的同学体育课上玩游戏,大家围成一个圈,每个人都不能跟相邻的2个人握手,整个游戏一共握手152次,请问这个班的同学有()人 A、16 B、17 C、18 D、19 【解析】此题看上去是一个排列组合题,但是却是使用的多边形对角线的原理在解决此题。按照排列组合假设总数为X人则Cx取3=152 但是在计算X时却是相当的麻烦。我们仔细来分析该题目。以某个人为研究对象。则这个人需要握x-3次手。每个人都是这样。则总共握了x×(x-3)次手。但是没2个人之间的握手都重复计算了1次。则实际的握手次数是x×(x-3)÷2=152 计算的x=19人 三,钟表重合公式 钟表几分重合,公式为:x/5=(x+a)/60 a时钟前面的格数 四,时钟成角度的问题 设X时时,夹角为30X ,Y分时,分针追时针5.5,设夹角为A.(请大家掌握) 钟面分12大格60小格每一大格为360除以12等于30度,每过一分钟分针走6度,时针走0.5度,能追5.5度。 1.【30X-5.5Y】或是360-【30X-5.5Y】【】表示绝对值的意义(求角度公式) 变式与应用 2.【30X-5.5Y】=A或360-【30X-5.5Y】=A (已知角度或时针或分针求其中一个角) 五,往返平均速度公式及其应用(引用) 某人以速度a从A地到达B地后,立即以速度b返回A地,那么他往返的平均速度v=2ab/(a+b )。 证明:设A、B两地相距S,则 往返总路程2S,往返总共花费时间s/a+s/b 故v=2s/(s/a+s/b)=2ab/(a+b) 六,空心方阵的总数 空心方阵的总数=(最外层边人(物)数-空心方阵的层数)×空心方阵的层数×4 =最外层的每一边的人数^2-(最外层每边人数-2*层数)^2 =每层的边数相加×4-4×层数 空心方阵最外层每边人数=总人数/4/层数+层数 方阵的基本特点:①方阵不论在哪一层,每边上的人(或物)数量都相同.每向里一层边上的人数就少2; ②每边人(或物)数和四周人(或物)数的关系: ③中实方阵总人(或物)数=(每边人(或物)数)2=(最外层总人数÷4+1)2 例:①某部队排成一方阵,最外层人数是80人,问方阵共有多少官兵?(441人) ②某校学生刚好排成一个方队,最外层每边的人数是24人,问该方阵有多少名学生?(576名)解题方法:方阵人数=(外层人数÷4+1)2=(每边人数)2

装修材料预算公式大全

主材计算方法: 涂料乳胶漆 涂料乳胶漆的包装基本分为5升和15升两种规格。 以家庭中常用的5升容量为例,5升的理论涂刷面积为两遍35㎡。 粗略计算方法:地面面积*2.5/35=使用桶数 精确计算方法:(长+宽)*2*房高=墙面面积 长*宽=顶面面积 (墙面面积+顶面面积-门窗面积)/35=使用桶数。以长5m、宽3m高2.9m的房间为例,室内的墙,顶涂刷面积计算如下: 墙面面积:(5m+3m)*2*2.9m=46.4㎡ 顶面面积:(5m*3m)=15㎡ 涂料量:(46.4+15)/35㎡=1.7桶

复合地板 粗略的计算方法: 地面面积/(1.2m*0.19)*105%(其中5%为损耗量)=地板块数精确的计算方法: (房间长度/板长)*(房间宽度/板宽)=地板块数 以长5m,宽4m的房间,选用900*90*0.18m规格地板为例:房间5m/1.2m=5块房间宽4m/0.19m=22块 长5块*宽22块=用板总量110块 tips: 复合木地板在铺装中会有3%-5%的损耗,如果以面积计算,千万不要忽视这部份用量。 实木地板 常见规格有900*90*18mm

750*90*18mm,600*90*18mm 粗略的计算方法: 房间面积/地板面积*1.08(其中8%为损耗量)=使用地板块数 精确的计算方法: (房间长/地板长)*(房间宽/地板宽)=使用地板块数 以长8CM,宽5M的房间,用900*90*0.18m规格地板为例,房间长8m/板长0.9m=9块。房间宽5m/板宽0.09m=56块。长9 块*宽56块=用板总量504块 tips: 实木地板铺装中通常要有5%-8%的损耗,在计算中要考虑进去。 地砖: 常见地砖规格有0.6*0.6m 0.5*0.5m,0.4*0.4m,0.3*0.3m 粗略的计算方法: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