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武汉大学金融工程学CH4远期工具

武汉大学金融工程学CH4远期工具

2018武汉大学金融工程考研考试科目、参考书目、复试分数线、报录比、拟录名单、复试方案-新祥旭考研

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是学校办学规模最大的学院,也是学校综合实力较强,社会影响较大的学院之一。 学院办学历史悠久,学术积淀深厚。其前身可追溯到1893年清末湖广总督张之洞创办“自强学堂”时设立的“商务门”。2001年1月由原武汉大学经济学院、管理学院、旅游管理学院、原武汉水利电力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原武汉测绘科技大学人文管理学院市场营销专业合并组建成商学院。2005年8月,原武汉大学商学院更名为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学院学科门类齐全,专业优势突出。学科涵盖经济与管理两大门类,拥有四个一级学科: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工商管理、管理科学与工程,四个一级学科全部具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并都设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学院理论经济学学科为国家级重点学科,金融学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全部学科为湖北省优势或重点学科。 学院师资力量雄厚,梯队结构合理。现有教职工351人,其中专任教师275人,教授106人(资深教授1人,博士生导师76人),副教授110人。专任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的占70%,68%的教师年龄在45岁以下。学院师资队伍建设正朝着年龄合理、结构优化、整体水平不断提高的目标迈进,中青年教师正逐步成为教学、科研的骨干力量。 学院组织机构健全,办学条件良好。现设10个系、4个研究所及若干研究中心,内设党政办公室、科研外事与学科建设办公室、本科教学管理办公室、研究生教学管理办公室、学生工作办公室、图书分馆、实验中心和期刊社等机构。30000平方米的办公室大楼,为学院的教学与科研提供了现代化的办学条件。 学院办学规模宏大,人才培养成就斐然。现有在校学生16254人,其中研究生3734人,全日制本科生3366人,第二学士学位学

【采用1】金融计量学 课程教学大纲

金融计量学 教学大纲 基本信息 1.课程类型:专业必修课 2.学时:48 3.学分:3 4.授课对象:金融学本科生 课程简介 本课程是金融学和金融工程专业本科生的学科基础课,是建立在经济、统计学和数理统计的基础上的一门重要的独立学科,主要为后续的专业课和专业选修课奠定金融学定量分析和实证研究的方法论基础。金融计量学结合数量方法来对金融问题进行认识分析,并辅助于计算机专门软件,具有较强的应用性和可操作性。本课程主要介绍了金融计量学的一般概念及工作步骤、模型估计的基本方法、模型检验与修正方法,典型计量经济模型专题讨论、联立方程组模型的基本知识(包括模型的识别、估计、检验及应用)、计量经济模型的应用案例。 课程目标 金融计量学是在对社会经济现象作定性分析的基础上,探讨如何运用数学模型方法定量分析和描述具有随机性特征的经济变量关系的经济学分支,是金融学本科专业的学科基础课程。教学的主要目的在于向学生介绍现代金融计量学的基础理论、模型和方法,培养学生在经济金融理论的基础上,借助计量分析软件建立金融计量学模型的能力,拓宽学生分析、研究现实经济金融问题的思路,增强学生的数量分析和实际动手能力,从而为对我国金融学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课程内容大纲 其主要内容可以分为:第一部分是金融计量学基础,主要包括一元线性回归模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放宽基本假定后的回归模型、虚拟变量模型、非线性

模型等内容;第二部分是金融时间序列模型,主要包括单位根检验、自回归移动平均(ARMA)模型、协整检验、修正误差模型(ECM)、广义自回归条件异方差(GARCH)模型等内容;以及金融计量学的应用实例,主要向学生介绍国内外学者相关的金融计量实证研究。 第一单元:绪论(建议学时数:3学时) 【学习目的和要求】 1.知识掌握:本单元是课程的纲。通过教学,要求学生达到:了解金融计量经济学的基本概念;了解金融计量经济学的内容体系,以及本课程涉及的内容;理解计量经济学的是一门经济学科,以及它在经济学科中的地位;掌握金融计量经济学的主要应用;重点掌握建立与应用经典计量经济学模型的工作步骤,以及在每一步骤中应注意的关键。 2.能力培养:帮助学生理解金融计量经济学的基本概念、金融计量经济学的内容体系、金融计量经济学的主要应用及本课程涉及的内容;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建立金融计量经济模型的步骤和要点、培养学习金融计量经济学的兴趣。 3.教学方法:讲授法,练习法 【重点】本单元概括介绍计量经济学这一学科,重点使学生了解金融计量经济学的有关基本概念、研究对象、在整个经济学科中的地位、应用领域和建模步骤,对本课程的全貌有一个基本的认识,是本课程的总纲。 【难点】经济变量、模型、计量经济模型、样本、散点图、数据的类型等几个基本概念。 第二单元:简单线性回归模型(建议学时数:10学时) 【学习目的和要求】 1.知识掌握:要求学生了解回归分析与回归函数,掌握OLS法的基本原理以及基本假定,熟练掌握一元线性回归模型的参数估计、理解拟合优度的度量,掌握回归系数的区间估计和假设检验,理解回归模型的预测。 2.能力培养: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掌握简单线性回归模型的理论与方法;会运用上述理论与方法对具有一个变量的简单实际经济问题进行实证研究,使学生掌握一元线性回归模型参数估计和统计检验的Eviews软件实现。 3.教学方法:讲授法,案例分析法,理论联系实际 【重点】回归分析与回归函数、简单线性回归模型的参数估计 【难点】OLS法的基本原理及其假定 第三单元: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建议学时数:8学时) 【学习目的和要求】 1.知识掌握:了解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及其古典假定,理解系数的估计误差与

金融经济学整理

金融经济学 名词解释 自然状态:特定的会影响个体行为的所有外部环境因素。 自然状态的信念:个体会对每一种状态的出现赋予一个主观的判断,即某一特定状态s出现的概率P。 期望效用原则:人们在投资决策时不是用“钱的数学期望”来作为决策准则,而是用“道德期望”来行动的。而道德期望并不与得利多少成正比,而与初始财富有关。即人们关心的是最终财富的效用,而不是财富的价值量,而且,财富增加所带来的边际效用(货币的边际效用)是递减的。 效用函数的定义:不确定性下的选择问题是其效用最大化的决定不仅对自己行动的选择,也取决于自然状态本身的选择或随机变化。 公平博彩:指不改变个体当前期望收益的赌局,如一个博彩的随机收益为ε,期望收益为E(ε)=0,我们就称其为公平博彩。 效用函数的凸凹性的局部性质:经济行为主体效用函数的凸凹性实际上是一种局部性质。即一个经济主体可以在某些情况下是风险厌恶者,在另一种情况下是风险偏好者。效用函数是几个不同的部分组成。在人们财富较少时,部分投资者是风险厌恶的;随着财富的增加,投资者对风险有些漠不关心;而在较高财富水平阶段,投资者则显示出风险偏好。 确定性等价值:是指经济行为主体对于某一博彩行为的支付意愿。即与某一博彩行为的期望效用所对应的数学期望值(财富价值)。 风险溢价:是指风险厌恶者为避免承担风险而愿意放弃的投资收益。或让一个风险厌恶的投资者参与一项博彩所必需获得的风险补偿。 阿罗-普拉特定理:对于递减绝对风险厌恶的经济主体,随着初始财富的增加,其对风险资产的投资逐渐增加,即他视风险资产为正常品;对于递增绝对风险厌恶的经济主体,随着初始财富的增加,他对风险资产的投资减少,即他视风险资产为劣等品;对于常数绝对风险厌恶的经济行为主体,他对风险资产的需求与其初始财富的变化无关。 相对风险厌恶的性质定理:对于递增相对风险厌恶的经济主体,其风险资产的财富需求弹性小于1(即随着财富的增加,投资于风险资产的财富相对于总财富增加的比例下降);对于递减相对风险厌恶的经济行为主体,风险资产的财富需求弹性大于1;对于常数风险厌恶的经济行为主体,风险资产的需求弹性等于1。 (均值-方差)无差异曲线:对一个特定的投资者而言,任意给定一个证券组合,根据他对期望收益率和风险的偏好态度,按照期望收益率对风险补偿的要求,可以得到一系列满意程度相同的(无差异)证券组合。所有这些组合在均值方差(或标准差)坐标系中形成一条曲线,这条曲线就称为该投资者的均值-方差无差异曲线。 有效集,有效前沿(边界):同时满足在各种风险水平下,提供最大预期收益和在各种预期收益下能提供最小风险这两个条件就称为有效边界。 分离定理:在存在无风险资产与多个风险资产的情况下,投资者在有关多个风险资产构成的资产组合的决策(投资决策)与无风险资产与风险资产构成的资产组合比例的决策(金融决策)是分离的。 有效组合前沿:期望收益率严格高于最小方差组合期望收益率的前沿边界称为有效组合前沿。 两基金分离定理:在所有风险资产组合的有效组合边界上,任意两个分离的点都代表两个分离的有效投资组合,而有效组合边界上任意其它的点所代表的有效投资组合,都可以由这两个分离的点所代表的有效组合的线性组合生成。

武汉大学金融工程施工硕士培养方案

金融工程专业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能创造性地运用各种金融工具解决金融财务问题,具有开拓精神的高层次应用型或学术性的人才。 具体要求: 1.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学术修养,遵纪守法; 2.具有坚实的经济理论和金融理论基础;有较系统、较全面的金融知识和有关实务知识,了解当前金融领域的发展前沿,会运用现代计量和分析技术,善于以开拓精神从事金融实际业务工作; 3.具有较高的外语水平,能运用英语(或其它一种外语)熟练地阅读专业书刊及有关信息资料,并有较好的听、说、写、译能力。能听懂用英语教学的专业课内容。 4.身心健康。 二、研究方向 金融工程。 三、学习年限 实行以两年制为基础的弹性学制,学习年限为2—4年。原则上第一、二学期以课程学习为主,第三、四学期以调查研究和撰写硕士学位论文为主。第二学期末开展中期考核分流工作。 四、课程设置与学分要求 课程设置与学分分配见下表。 学分要求:本专业研究生至少应修满27学分的课程(不含非本专业研究生的补修课),其中,全校公共必修课(5学分)、学科通开课(8学分)、研究方法论课(2学分)、专业方向必修课(4学分),其余为选修课学分(包括系列专题讲座,8学分)。非本专业考取的研究生应补修至少3门本科课程,并记录成绩,补修课不及格不能参加硕士学位论文答辩。 五、科学实践与学位论文 研究生通过全部学位课程考试,修满规定学分后,方能正式进入论文撰写阶段。论文选题应当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可由研究生选定后经导师审核认可或由导师指定。论文完

成的进度应是:二年级上学期确定论文选题,查阅资料,写出开题报告(研究生的开题报告应向研究生指导小组作出。开题报告的主要内容应包括选题的意义、国内外关于该选题研究的文献综述和本人的研究计划等。作开题报告时,应有本专业3-5位老师参加。开题报告通过后,研究生才能正式开始撰写论文);二年级下学期期初写出论文初稿并向研究生指导小组就论文的进展情况作一次中期报告;并在二年级下学期论文定稿后进行答辩。未经导师审阅通过的论文,不得提交答辩。 六、其他学习项目安排 要求研究生在学习期间参加一定的教学实践,如协助教师为本科生或成人教育学生讲授一门专业课程或者其他课程。科研实践主要采取参加导师的科研课题的方法,也可以在导师的指导下根据需要自选课题,撰写论文(或书稿)。 要求学生在一年级写一篇论文或读书心得;在二年级进行“助教”或“助研”或“助管”活动,其间应写一篇实习报告或咨询报告或案例分析或论文。 七、培养方式 导师个别指导和学科集体培养相结合,本硕士点设置研究生指导小组。课堂教学和研究生自学相结合。学习内容应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着重提高研究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校内培养与校外社会实践相结合。校外社会实践要在导师的指导下有目的的进行。 为提高研究生的外语水平,除指定研究生阅读外文原版专业书刊及资料外,在专业课教学中将酌情增加用英语讲授专业课的比重,并适当组织研究生参加笔译和口译活动,以强化外语训练,提高阅读和听、说、写的能力。 实行“三兼”(兼任助教、助研、助管)制度,因材施教,严格考核,确保研究生培养质量。

金融经济学复习

1、请阐述金融学在资源配置效率方面关注的焦点。(5分) 金融学关注的焦点是金融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和效率。在微观层面,配置效率关注的是经济参加者如何使用他们所拥有的资源来最优的满足他们的经济需要。在宏观层面,配置效率关注的是稀缺资源如何流向最能产出价值的地方。 2、金融经济学关心的三个主要问题是什么(5分) (1)个体参与者如何做出金融决策,尤其是在金融市场中的交易决策(2)个体参与者的这些决策如何决定金融市场的整体行为,特别是金融要求权的价格(3)这些价格如何影响资源的实际配置。 3、解释信息不对称下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4分)并举例。(2分) 逆向选择:是指在买卖双方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差的商品必将把好的商品驱逐出市场的现象 举例:二手车市场 道德风险:是指个人在获得保险公司的保险后,降低防范意识而采取更冒险的行为,使发生风险的概率增大的动机。 举例:保险公司(家庭财产险) 4、解释偏好及其应满足的条件,偏好的基本假设有哪些(6分)经济学家采用效用函数分析偏好有哪些好处(2分)P13 偏好就是参与者对所有可能消费计划的一个排序。 偏好是C 上的一个二元关系,表示为≥,它满足:①完备性:a ,b ∈C ,a ≥b 或b ≥a ,或两者都成立;②传递性:a ≥b 且b ≥c ,则a ≥c 。 基本假设:①不满足性:如果a>b,那么a ﹥b ;②连续性:c ∈C ,集合{a ∈C :a ≥c }和{b ∈C :b ≥c }是闭的;③凸性:a ,b ∈C 以及a ∈(0,1),如果a ﹥b ,那么aa+(1-a )b ﹥b 。 效应函数作为偏好的描述处理起来更为方便,更加易于分析。 5、在课程第二章中,我们是如何对一个经济体进行描述和定义的。(5分)假定在这样一个经济体中,有现在和未来两个时期,第k 个消费者的效用函数为01(,)k k k U c c ,现在和未来拥有的禀赋为01(,)k k e e ,证券市场结构为X ,价格为S ,假设消费者对证券持有量的选择为 ,请描述消费者的消费计划集,(2分)并给出

武大国际经济学名词解释

第一章国际收支 ●国际收支:是在一定时期内一国居民对其他国家居民所进行的全部经济交易的系统记录。 国际收支分文狭义和广义的概念:狭义上是指一国的外汇收支,即凡是在国际经济交易中必须通过外汇收支进行清算的交易,都属于国际收支的内容。广义上指不涉及外汇收支的各种经济交易,如清算支付协定项目上的记帐、易货贸易等也包括在内。 ●国际收支平衡表(Balance of Payments Statements)也叫国际收支账户,是一国将其一 定时期内的全部国际经济交易,根据交易的内容与范围,按照特定账户分类和复式记账原理表示的会计报表。 ●经常账户(Current Account)又称为往来账户,反映了一个经济体与其他经济体之间真 实资源的转移情况,并在整个国际收支账户中占主要地位。具体包括货物、服务、收益和经常转移等四个子账户。 ●货物(Goods)。包括一般商品、用于加工的货物、货物修理、各种运输工具在购买的 货物和非货币黄金。IMF建议,货物按边境的离岸价格(FOB)计价。 ●服务(Services)。包括运输、旅游、通讯、建筑、金融、保险、计算机和信息服务、专 有权的使用费和特许费以及其他商业服务。 ●收益(Income)。包括居民和非居民之间的两大类交易:一是职工报酬,主要指支付给 非居民工人(如季节性的短期工人)的工资报酬。二是投资收益,包括直接投资、证券投资和其他投资的收入和支出,以及储备资产的收入。 ●经常转移(Current Transfer)。是排除了以下资产所有权转移的单方面价值转移:一是 固定资产所有权的转移;二是同固定资产收买/放弃相联系或以其为条件的资产转移; 三是债权人不索取任何回报而取消的债务。经常转移包括各级政府的转移(如政府间经常性的国际合作、对收入和财政支付的经常性税收等)和其他转移(如工人汇款)。 ●资本和金融账户(Capital and Financial Account)主要反映资本所有权在一国与其他国 家之间的移动,即国际资本流动。具体包括资本账户和金融账户两大部分。 ●资本转移。即固定资产所有权的转移、同固定资产收买/放弃相联系或以其为条件的资 产转移和债权人不索取任何回报而取消的债务。 ●直接投资(Direct Investment)。主要特征是投资者对另一经济体的企业拥有永久利益。 这一永久利益意味着直接投资者和企业之间存在着长期的关系,并且投资者对企业经营管理施加着相当大的影响。直接投资可以采取在国外直接设立分支企业的形式,也可以采取购买国外企业一定比例以上股票(最低10%)的形式。 ●证券投资(Portfolio Investment)。主要对象是股本证券和债务证券。股本证券包括股票、 参股和其他类似文件(如美国的存股证);债务证券可以分为期限一年以上的中长期债券、货币市场工具(如国库券、银行承兑汇票、大额可转让存单等)和其他派生金融工具。 ●储备资产(Reserve Assets)。包括货币当局可随时动用并控制以达到一定目的的外部资 产,主要有货币黄金、特别提款权、在IMF的储备头寸、外汇资产和其他债权。 ●自主性交易(Autonomous Transaction),又叫事前交易(Ex-ante Transaction),是指那 些基于商业(利润)动机或其他考虑而独立发生的交易,如商品、劳务、技术交流,收益的转移,无偿的转让,各种形式的对外直接投资和证券投资等等。 ●国际收支均衡(Equilibrium of BP),即国内经济处于均衡状态下的自主性交易平衡, 或者说,国内经济处于充分就业、物价稳定和经济增长状态下的自主性交易平衡。 ●偶发性失衡(Accidental Imbalance) ●又称临时性失衡(Temporary Imbalance),即短期的、由非确定和偶然因素引起的国际 收支失衡。

金融经济学教学大纲

《金融经济学》教学大纲 一、课程目的与任务: 金融经济学是关于金融市场的经济学,主要研究金融市场的均衡条件下金融资产的定价问题。微观经济学解决了一般商品市场均衡的存在性和惟一性问题,而金融经济学则解决了具有不确定性特性的金融市场均衡的存在性和惟一性。所以,金融经济学属于理论经济学的范畴,是金融学的经济学理论基础,在金融学科体系层次中具有经济学教学层次中微观经济学的地位。 通过本课程学习,要求学生理解金融市场存在的意义,掌握确定现金流和不确定现金流的金融资产的利率决定理论,也就是利率的期限结构理论、资本资产定价理论、套利定价理论、期权定价理论等现代金融理论。 二、教学内容: 包括导言、第1至7章。 导言: 1、金融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金融资产的定价公式 2、金融经济学课程结构 第一章:资本市场、消费和投资 金融市场存在的意义。(1.1~1.2)

1)两时期(现在和将来)纯交换经济分析框架:现在的货币与未来的货币的交换(生产投资、证券投融资) 2)经济行为主体的效用最大化下的消费策略问题 第二章:固定收入证券和利率的期限结构 给未来现金流确定的证券(即国债)定价。 1、国债的价格,到期收益率,名义年化利率 2、现货利率与远期利率 现货利率曲线 3、利率的期限结构理论:无偏期望、易变性偏好、市场分割 第3~7章,给未来现金流不确定的证券定价 第三章:不确定下的选择理论 3.1~3.6 1、不确定条件下的偏好关系与期望效用函数 期望效用表达定理及阿莱悖论 2、个体风险厌恶与效用函数的形式 第四章:均值——方差分析 均值—方差分析框架的由来。(4.1~4.4) 1、一些基本定义

金融经济学考点总结不完整版

第一讲引言 1.经济环境 经济环境——是指经济参与者所面临的外部环境 描述经济环境的两个关键因素:时间风险 ◆时间:经济资源的配置往往在不同时点发生,所以我们需要具体说明资源配置发生的时间。简单情形——两时期:现在、未来;表示方法:时间t, 现在t=0; 未来t=1。复杂情形——多期或连续时间情形 风险:风险是指不确定性,即未来结果的不确定。描述方式也包括两个方面: 状态收益 状态:未来发生的各种可能情形,包括各种可能状态和相应状态发生的概率数学语言描述: 基本状态——ω——基本事件 状态空间——?——样本空间 发生概率——P——概率测度 2.禀赋 禀赋:参与者初始占有的资源——与生俱来的商品或资本品 为了分析的方便,通常假设整个经济系统中只有一个易腐的商品(perishabale) 禀赋的数学表示: 等价于 3.消费集 消费计划:经济人可能的消费选择,记为: 所有可能消费计划的集合叫消费集,记为C 假设:消费集是中的一个闭凸子集 凸集和闭集的定义以及在坐标系内的表示。

4.偏好 所谓偏好是经济人对所有可能消费计划的一个排序。正式定义如下: 定义:偏好是C上的一个二元关系满足: 完备性:,或都成立。 传递性:。 5.市场结构 市场结构:当市场上只有有限个证券(N个)和有限种状态(S个)时,可以简单地以支付矩阵表示市场结构: 6.投资组合 持有量表示: 持有比率表示:显然有: 持有价值表示: 7.市场化 市场化:如果任何一个支付方式都可以通过金融市场的交易,构造适当的投资组合而得到,则称它为市场化的。市场化的经济系统可以通过交易的到各种可能的支付。 8.市场摩擦 市场参与成本、交易成本、参与交易者交易头寸的限制、交易对价格的影响以及税收影响。这些因素都称为市场摩擦。 满足下列条件的称为无摩擦市场:1.所有参与者可以无成本参与证券 2.无交易成本、无税收3.无头寸限制4.个体参与者的交易不会影响证券价格

武大经管院权威期刊排名

第Ⅰ层次,国内外重要权威学术期刊 1. 国外重要权威学术期刊 序号期刊目录主办单位备注 1. SCI(科学引文索引) 美国科学信息研究 所 全文收录、 核心收录 2. SSCI(社会科学引文 索引) 美国科学信息研究 所 全文收录、 核心收录 3. EI(工程索引)美国工程信息公司被Compendex(核心版)收录、 全文收录 2.国内重要权威学术期刊 序号期刊目录主办单位备注4. 中国社会科学中国社会科学院 5. 经济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 6. 管理世界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 第Ⅱ层次,国内外权威学术期刊 1. 国外权威学术期刊 序号期刊目录主办单位备注 7. SCIE(科学引文索引 扩展版) 美国科学信息研究 所 网络版 8. SSCI社会科学引文 索引 美国科学信息研究 所 网络版 9. EI(工程索引)美国工程信息公司Page One版 2.国内权威学术期刊(排名不分先后) 序号期刊目录主办单位备注 10. 经济学动态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 11. 中国经济史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 12. 世界经济中国世界经济学会 13. 世界经济研究上海社科院世界经济研究所 14. 中国人口科学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研究所 15.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中国可持续发展研

境 究会、 山东师范大学 16. 财政研究 中国财政学会 17. 财贸经济 中国社科院财贸经济研究所 18. 金融研究 金融研究杂志社 19. 保险研究 中国保险学会 20. 中国工业经济 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 21. 国际贸易问题 对外经贸大学 22. 会计研究 会计学会中国成本研究所 23. 审计研究 中国审计学会 24. 统计研究 中国统计学会、 国家统计局统计科学研究所 25. 经济管理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 26. 南开管理评论 南开大学国际商学院 27. 中国软科学 中国软科学研究会 28.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中国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 29. 管理科学学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 30.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中国系统工程学会 31. 中国管理科学 中国优选法统筹法与经济数学研究会、中科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 32. 管理工程学报 浙江大学 3.学校列示的公共权威学术期刊(排名不分先后) 序号 期刊目录 主办单位 备注 33. 国外社会科学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 34. 新华文摘 人民出版社 35. 人民日报(理论版) 人民日报社 论文要求2000字以上 36. 光明日报(理论版) 光明日报社 37. 经济日报(理论版) 经济日报社

高级金融经济学教学大纲与课程New

01120910 高级金融经济学 3.0 Advanced Financial Economics 3-4 预修课程:经济学、微积分、概率论和数理统计 面向对象:三、四年级本科试验班生 说明:高级金融经济学是原2002-2003级计划的《高级金融理论》的修订本,为2004-2005级使用。 《高级金融经济学》是现代金融理论和实务的,它和和公司金融被认为是从事现代投融资、基金和证券资产管理、风险控制等高级金融领域的必备课程。本课程为已具备中级经济学,初级计量经济学, 公司金融基础的高年级本科生而开设. 主要介绍金融经济学对金融现象解释的基本理论、不同的资产定价模型和应用、以及现代金融领域中的主要研究问题。本课程涉及多种资产定价的方法、资产风险溢价、资产组合理论与应用,IPO、基金组合管理、有效市场理论与实证研究等内容,并使学生熟悉这些方法的同时明白它们的优缺点。目的是为他们今后在银行、保险公司和投资机构相关的高级金融领域的决策管理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和方法。本课程的重点是使学生充分掌握和理解以下三个方面的知识与技能: 1.金融经济学中的基本理念、方法与技巧;掌握金融经济学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方法;2.掌握各种理论模型需要的条件与模型的局限性和适用性; 3.能根据实际研究需要构建简单的金融研究模型。 This course is an introduction to the fundamentals of financial economic theory and modelling of financial instruments. It addresses various mathematical techniques that are used to price assets and hedge derivative securities in different asset classes. We will use quite a lot of mathematics, as the area of assets pricing is the most mathematical of all subjects in finance, but our goal will be to become proficient at the fundamental calculations with a good understanding of pros and cons of the most widely used models. 推荐教材或主要参考书: 1.Huang and Litzenberger Foundations for Financial Economics 2.H. H. Panjer. at al (1998):Financial Economics with Applications to Investments, Insurance and Pensions。The Actuarial Foundation, Schaumburg, IL. 3.Eugene F. Fama and Merton H. Miller (1972): The Theory of Finance. Holt, Rinehart and Winston Inc. 4. Mary Jackson & Mike Staunton: Advanced Modelling in Finance using Excel and VBA

武汉大学东湖分校 金融经济学 考试复习

《金融经济学》简答题与论述题 简答题 1.简述影响债券波动性因素如何影响债券价格波动的,并指出购买策略。(课本P136、P138、P145并结合笔记)答:影响债券波动性因素: ①到期期限的影响:在其他因素相同的条件下,给定市场收益率的变动,债券价格变动和到期期限长短成正 相关,即到期期限越长,债券价格波动越大,到期期限越短,债券价格波动越小;随着债券到期期限的增长,这种变动的速度是减小的。 ②息票利率的影响:在其他因素相同的条件下,给定市场收益率的变动,债券价格波动性的大小和其息票利 率的高低呈反向关系,即息票利率越低,债券价格波动性越大,息票利率越高,债券价格波动性越小。 ③利率的影响:在其他因素相同的条件下,债券价格和利率呈反向变动,债券价格随利率上升而下降,随利 率下降而上升;但是这种变化是不对称的,利率下降导致债券价格上升的百分比大于利率上升相同幅度导致债券下降的百分比。 购买决策: ①如果希望预期利率变动对价格影响达到最大,则购买息票利率低但到期期限长的债券。 ②如果担心预期利率上升而导致债券价格下跌,则购买高息票利率或到期期限短的债券。 ③对于收益率的微小变动来说,若预期利率下降,为了使价值升值达到最大化,则购买存续期最长的债券; 相反,若预期利率上升,为了使债券贬值最小化,则应购买存续期最短的债券。 ④对于收益率变化较大的情况,则应购买凸性大的债券,因为在其他因素相同的条件下,凸性大的债券,利 率上升导致价格下降的幅度小,而利率上升导致价格上升的幅度大。 2.什么是预期收益率与到期收益率(笔记) 答:预期收益率:是指如果事件不发生变化可以预计的到的收益率,所以也称作期望收益率,通过预期收益率可以估算出债券的内在价值,预期收益率是投资者要求的最低回报率。 到期收益率:使债券未来获得的所有现金流的现值等于债券当前市场价格的贴现率,即用价格来确定的收益率,是一种由支付结构所隐含的利率。 3.简述附息债券价格和到期收益率、面值、息票率之间的关系。(对照P128 的公式7) 答:①附息债券价格和到期收益率呈负相关。到期收益率越小,债券价格就越高;到期收益率越大,债券价格就越低。 ②附息债券价格和面值呈正相关。面值越大,债券价格就越高;面值越小,债券价格就越低。 ⑧附息债券的价格和息票率呈正相关。息票率越高,未来的现金流就越多,债券价格就越高;息票率越低, 未来的现金流就越少,债券的价格就越低。 4.简述期货和期权交易的区别(笔记) 答:①权利和义务:期货交易中,买卖双方具有合约中规定的对等的权利和义务;期权交易中买方有决定是否行权的权利,卖方则有被动的履约义务。 ②标准化程度: ③盈亏风险:期货交易中,随着期货价格的变化,买卖双方面临无限的不确定的盈亏。 期权交易中,买方的潜在盈利是不确定的,亏损是确定的,最大风险确定;卖方潜在亏损不确 定,盈利是有限的。 ④保证金:期货交易中,买卖双方都要缴纳保证金。 期权交易中,买方不缴纳保证金,但要支付权利金;卖方要缴纳保证金,但收取权利金。 ⑤买卖匹配: ⑥套期保值:期货交易中,是对期货合约中的标的物进行套期保值。 期权交易中,买方即使放弃履约,只损失期权费,对其购买资金保了值;卖方要么按原价出售 商品,要么收取期权费,同样也保了值。 5.简述期货与远期的区别(笔记)

《金融工程学》课程说明

《金融工程学》课程说明 2002年3月 一.课程的开设: 《金融工程学》是开放教育试点金融学专业的一门选修课,春秋两季滚动开设,是成都电大自开课,学分4分,72学时。课本采用《金融工程概论》,武汉大学出版社,叶永刚、郑康彬主编。 二、相关课程的结合: 作为一门高级专业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同学们应该对金融工程的基本原理、内容和各种金融工程技术有一个完整、系统的了解,能用所学知识对金融实务进行具体分析和解决。金融工程是指创造性地运用各种金融工具和策略来解决人们所面临的各种金融和财务问题。使学生掌握金融工程的一般原理,熟悉金融工程的基本内容,并合理运用来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 先修课程:统计学原理、金融审计、经济数学基础、现代金融业务等金融专业基础课程。 三、课程内容的总体框架与结构 金融工程是本世纪80年代中后期在西方发达国家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一门尖端金融学科。它把工程思维引入金融领域,借助计算机技术,综合地采用数学建模、数值计算、网络图解、仿真模拟等工程技术方法,设计、开发和实施新型的金融产品,创造性的解决各种金融问题。金融工程的核心是风险管理的工具和技术。以资金的时间价值、资产定价和风险管理为三大支柱。主权运用于套期保值、套利和投资、资产结构调整。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从教材的结构来看,主要有四大部分。第一部分是

概论部分,主要分析金融工程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分析方法。第二部分是金融工程的理论工具。第三部分是分析金融工程所使用的各种实体工具,这是本门课的重要内容,并且有一定难度。第四部分主要分析金融工程所运用的各种金融策略。 四、课程学习基本要求: 自主化学习是开放教育人才培养的主要方式,所以无论是面授辅导,参考阅读教材、网上辅导等都必须注重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学生自己更应重视自学能力和获取知识与能力的提高。特别要注重学习方法的变革,主动运用多种媒体和形式进行学习,掌握金融工程的基本理论,在实践操作过程中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各种实际问题。

武汉大学微观经济学期中考试

武汉大学2008——2009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经济与管理学院 2007级经济学专业 《微观经济学》试题(开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以下哪一问题与微观经济学相关() A.货币对通货膨胀的影响; B.技术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C.赤字对储蓄的影响; D.石油价格对汽车生产的影响。 2、消费者行为的“均衡状态”可表述为:() A.在该状态下,价格既定,消费者为了达到更高的满足水平需要更多的收入; B.消费者实际上总是处于该状态下; C.如果消费者有足够的收入,会希望调整到这种状态; D.在该状态下,消费者不愿意拥有更多的任何商品。 3、低档物品是收入增加引起哪一种变动的物品() A.供给增加; B.供给减少; C.需求增加; D.需求减少。 4、如果存在生产能力过剩,很可能的情况是企业的供给曲线() A.价格缺乏弹性; B.价格富有弹性; C.单位价格弹性; D.以上各项都不对。 5、以下哪一种物品的税收负担更可能主要落在卖者身上?() A.食品; B.娱乐业; C.衣服; D.住房。 6、当厂商生产污染了环境,而又不负担其成本时,()。 A. 其边际成本被低估; B. 其平均可变成本被低估; C. 其总成本被低估; D. 以上都对。 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生产要素的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是规模报酬递减造成的; B.边际收益递减是规模报酬递减造成的; C.规模报酬递减是边际收益递减规律造成的; D.生产要素的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是边际收益递减规律造成的。 8、成本极小化的均衡条件() A.与利润极大化的均衡条件一致 B.为等成本与等产量线的切点 C.为预算线与无差异曲线的切点 D.都对 9、长期平均成本曲线为U型的原因与()有关。 A.固定成本与可变成本所占比重 B.要素的边际生产率 C.规模报酬 D.外部经济与外部不经济 10、“资源是稀缺的”是指()。 A.资源是不可再生的; B.资源必须留给下一代; C.资源终将被耗费殆尽; D.相对于需求而言,资源总是不足的。 11、下列各项中会导致一个国家生产可能性曲线向外移动的一项是()。A.失业; B.价格总水平提高; C.技术进步; D.消费品生产增加,资本品生产下降。 12、小麦歉收导致小麦价格上升,在这个过程中()。 A.小麦供给的减少引起需求量下降; B.小麦供给的减少引起需求下降; C. 小麦供给量的减少引起需求下降; D.小麦供给量的减少引起需求量下降。 13、吉芬商品表现为( ) 。 A. 需求收入弹性和需求价格弹性都是正值; B. 需求收入弹性和需求价格弹性都是负值; C. 需求收入弹性为正,需求价格弹性为负值; D. 需求收入弹性为负, 需求价格弹性为正值。 14、约束性价格上限引起()。 A.短缺; B.过剩; C.均衡; D.短缺或过剩取决于确定的价格上限在均衡价格之上还是在均衡价格之下。

武汉大学金融工程硕士培养方案

金融工程专业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能创造性地运用各种金融工具解决金融财务问题,具有开拓精神的高层次应用型或学术性的人才。 具体要求: 1.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学术修养,遵纪守法; 2.具有坚实的经济理论和金融理论基础;有较系统、较全面的金融知识和有关实务知识,了解当前金融领域的发展前沿,会运用现代计量和分析技术,善于以开拓精神从事金融实际业务工作; 3.具有较高的外语水平,能运用英语(或其它一种外语)熟练地阅读专业书刊及有关信息资料,并有较好的听、说、写、译能力。能听懂用英语教学的专业课内容。 4.身心健康。 二、研究方向 金融工程。 三、学习年限 实行以两年制为基础的弹性学制,学习年限为2—4年。原则上第一、二学期以课程学习为主,第三、四学期以调查研究和撰写硕士学位论文为主。第二学期末开展中期考核分流工作。 四、课程设置与学分要求 课程设置与学分分配见下表。 学分要求:本专业研究生至少应修满27学分的课程(不含非本专业研究生的补修课),其中,全校公共必修课(5学分)、学科通开课(8学分)、研究方法论课(2学分)、专业方向必修课(4学分),其余为选修课学分(包括系列专题讲座,8学分)。非本专业考取的研究生应补修至少3门本科课程,并记录成绩,补修课不及格不能参加硕士学位论文答辩。 五、科学实践与学位论文 研究生通过全部学位课程考试,修满规定学分后,方能正式进入论文撰写阶段。论文选题应当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可由研究生选定后经导师审核认可或由导师指定。论文完成的进度应是:二年级上学期确定论文选题,查阅资料,写出开题报告(研究生的开题报告应向研究生指导小组作出。开题报告的主要内容应包括选题的意义、国内外关于该选题研究的文献综述和本人的研究计划等。作开题报告时,应有本专业3-5位老师参加。开题报告

金融衍生工具的课程教学大纲

《金融衍生工具》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名称 1.《金融衍生工具》 2.《Financial Derivatives》 3. 课程号: 二、学时 总学时36 学时其中:授课34学时实验2学时 三、考核方式 考查 四、适用专业 适用金融、经济、财务管理专业高年级本科生 五、课程简介(200字以内) 作为金融学专业的必修课程,本课程将系统地讲授金融衍生工具,包括金融衍生工具市场的运作机制、衍生工具的价格决定以及衍生工具的交易策略等问题。讲授的金融衍生工具包括远期、期货、互换和期权等基本衍生工具,以及债券市场和股票市场的创新产品。其中,期货市场的基本功能、运作机制和交易策略与期权市场的运作机制、定价原理和交易策略是本课程的重点内容。此外,本课程也将适当讲解衍生工具在风险管理方面的作用。当今国际金融市场上,衍生工具层出不穷,本课程对衍生工具的介绍自然不可能面面俱到。课程着重突出远期、互换、期货和期权等基础性衍生工具。作为本科阶段的衍生工具课程,重点要放在衍生工具的运作机制、基本原理和应用方面,而对于其定价则要把握好适度原则。 六、本门课程在教学计划中的地位、作用和任务 本课程是专业主干课、专业选修课,设置目的是为学生将来从事金融领域的实务工作打下必备的理论基础,为进一步学习衍生工具定价和风险管理等高级课程提供必要的知识准备。 要求学生熟练掌握衍生工具的基本原理,同时对衍生工具的定价方法和现实应用有一定理解。在原理方面,要求学生掌握各种衍生工具的概念、特征和相应的市场运作机制。在定价方面,要求学生对无套利定价、风险中性定价等方法有一定的理解,对于其数学推导过程只要求有一定的了解。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一定的应用这些理论与原理的能力。

金融经济学十讲——史树中

1、一般经济均衡: 假定市场上一共有k 种商品,每一种商品的供给和需求都是这k 种商品的价格的函数。 这k 种商品的供需均衡就得到k 个方程。 但是价格需要有一个计量单位,这k 种商品的价格之间只有k-1 种商品的价格是独立的。 瓦尔拉斯又加入了一个财务均衡的关系,即所有商品供给的总价值应该等于所有商品需求的总价值。这一关系目前就称为“瓦尔拉斯法则”,它被用来消去一个方程。 2、从“华尔街革命”追溯到1900年 ?3、对每一固定收益都求出其最小风险,那么在风险-收益平面上,就可画出一条曲线,它称为组合前沿。马科维茨理论的基本结论是:在证券允许卖空的条件下,组合前沿是一条双曲线的一支;在证券不允许卖空的条件下,组合前沿是若干段双曲线段的拼接。 组合前沿的上半部称为有效前沿。对于有效前沿上的证券组合来说,不存在收益和风险两方面都优于它的证券组合。 ?4、夏普:假定所有投资者都以马科维茨的准则来决策,而导出全市场的证券组合的收益率是有效的以及所谓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ital Asset Pricing Model, CAPM)。这一模型认为,每种证券的收益率都只与市场收益率有关。 5、米勒与莫迪利阿尼:探讨“公司的财务政策(分红、债权/股权比等)是否会影响公司的价值”这一主题。他们的结论是:在理想的市场条件下,公司的价值与财务政策无关。后来他们的这些结论就被称为莫迪利阿尼-米勒定理(Modigliani-Miller Theorem,MMT ?无套利假设是指在一个完善的金融市场中,不存在套利机会(即确定的低买高卖之类的机会)。因此,如果两个公司将来的(不确定的) 价值是一样的,那么它们今天的价值也应该一样,而与它们财务政策无关;否则人们就可通过买卖两个公司的股票来获得套利。‘ ?布莱克和肖尔斯先把模型连续动态化。他们假定模型中有两种证券,一种是债券,它是无风险证券,其收益率是常数;另一种是股票,它是风险证券,沿用马科维茨的传统,它也可用证券收益率的期望和方差来刻划,但是动态化以后,其价格的变化满足一个随机微分方程,其含义是随时间变化的随机收益率,其期望值和方差都与时间间隔成正比。这种随机微分方程称为几何布朗运动。 ?然后,利用每一时刻都可通过股票和期权的适当组合对冲风险,使得该组合变成无风险证券,从而就可得到期权价格与股票价格之间的一个偏微分方程,其中的参数是时间、期权的执行价格、债券的利率和股票价格的“波动率”。出人意料的是这一方程居然还有显式解。于是布莱克-肖尔斯期权定价公式就这样问世了。 6、布莱克-肖尔斯公式的成功也是用无套利假设来为金融资产定价的成功。这 一成功促使1976 年罗斯(S. A. Ross, 1944~) 的套利定价理论(APT, Arbitrage Pricing Theory) 的出现。 如果证券组合的风险越来越小,那么它的收益率就会越来越接近无风险收益率。 7、金融经济学就在很大程度上离开了一般经济均衡框架,而只需要从等价于无

武汉大学金融专业硕士考研导师简介

武汉大学金融专业硕士考研导师简介 黄宪教授: 经济学博士,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现在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金融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武汉大学银行管理研究所所长。兼任中国金融学会学术委员会委员和常务理事,中国国际金融学会学术委员会委员和常务理事,湖北省金融学会学术委员会委员和常务理事,湖北省金融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副主任。 一、研究领域和主要成果 主要研究领域:货币金融学,银行管理,金融机构风险管理 迄今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和教育部基金科研项目5项,参与国家级科研项目3项。主持省部级科研项目3项。共发表金融专业论文60余篇,出版著作8部,获得国家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奖三等奖一次、国家教育部优秀教材奖二等奖一次、湖北省社会科学奖二等奖两次,其他重要奖项多次。 二、学历教育 1982年7月毕业于武汉大学经济学专业,获经济学学士学位 1988年7月毕业于武汉大学国际金融专业,获国际金融硕士学位 1997年毕业于武汉大学世界经济专业国际金融方向,获经济学博士 三 2003-2005年任武汉大学金融研究中心副理事长 四、主要学术论文: 跨国银行在新兴市场风险环境中的行为选择与综合影响《世界经济研究》2009年5期商业银行竞争力研究新框架—以X效率为核心的三层次分析《国际金融研究》2008年7期被《经济研究参考》2008年第54期部分转载 我国商业银行X效率研究—基于DEA三阶段模型的实证分析《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2008年7期 银行业资本监管对中国宏观经济波动效应的实证研究《经济评论》2008年3期 银行资本充足监管制度的成本与激励《管理世界》2008年1期 著作类: 《开放条件下中国银行业的控制力与国家金融安全》中国金融出版社2009年 《市场经济中银行效率与社会成本》独著2001年湖北人民出版社 《货币金融学》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主编2008年(第二版)武汉大学出版社 《银行管理学》主编2004年武汉大学出版社 《西方货币银行》主编1998年第五版中国金融出版社国家教委7 5计划统编教材《货币,银行和金融市场原理》译著1990年上海翻译出版公司译者,审校 《银行管理学》第二版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武汉大学出版社2011年 江春教授: 经济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国家教育部首届“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武汉大学“珞珈特聘教授”、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金融系主任兼武汉大学人文社会科学校级重点研究基地——武汉大学金融研究中心主任、同时担任中国金融学会理事、中国国际金融学会常务理事兼学术委员会委员等学术兼职。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