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预备知识 MuPAD简介

预备知识 MuPAD简介

预备知识 MuPAD简介
预备知识 MuPAD简介

预备知识一

预备知识一:如何读懂选文 (1)先读最后一道题目,了解大致内容和主要事件。(此题如果要求“选择正确的一项”则除外) (2)然后带着“何人?”、“何时何地做何事?”、“结果怎样?”、“为什么?”等问题对文段用心地默读文章,以“事件”为依据对文章分层,理清文章思路。 (3)遇到实在不懂的字词,不必着急,同时必须用?或其他记号来提示自己放放先读下文,也许过后联系上下文进行推导自然能明白,或者可以到题目中去找答案。 预备知识二:官位变迁及官吏行为词: 1.表被任以官职的:征、辟、察、举、召、荐、进、称、补、作、表、为、就 2.表官职变化的: (1)表任命的:授、拜、除、封; (2)表提升的:擢、拔、陟、升、迁。 (3)表调动的:调、徙、转、改、放、出、出官; (4)表降职的:左迁、迁谪、谪、逐、贬、诎(黜) (5)表罢免的:夺、黜、罢、免、去、废、蠲; (6)表恢复的:复、还 (7)表兼代的:兼(表兼任);领(兼代);权,行,假,署(代理); (8)表辞去的:辞、致政、告退、退、归故里 (9)跟俸禄有关的:俸、禄、秩、饷 (10)知(典、主) 视事用事下车(伊始)掾丞洗沐乞骸骨致仕 预备知识三:其它出现频率较高的词语 (1)人称代词:第一人称(余吾予);第二人称(尔而女汝乃若);第三人称(之其彼渠厥) (2)疑问代词:谁孰何曷胡焉安奚恶 (3)谦敬词语:请谨窃忝辱敢幸 (4)修辞词句:更衣山陵崩社稷中道崩殂 (5)兼词:诸焉盍旃叵

如何答好每一道题 第4题:文言实词释义题:本题往往考查多义实词,古今异义词,通假字,偏义词及词类活用等知识点。 【答题技巧】:记住:实词理解题不完全在于考你是否记得实词意思,更主要是考你是否会利用上下文进行推测。掌握常见的理解和推断实词在文中含义的方法:■第一种:从语法搭配的角度辨析词性 (2001高考)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威自京都省之省:探望。 B.不审于何得此绢审:知道。 C.自放驴,取樵炊爨樵:打柴。 D.后因他信,具以白质信:使者。 ■第二种:从语义搭配的角度推测词义 (2005高考)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娶妇必责财,贫人女至老不得嫁责:索求 B.夏人循环问见,疑以为诱敌不敢击问:间或 C.富人有不占田籍,而质人田券至万亩质:质问 D.颜无子,不克葬克:能够 ■第三种:从语境暗示的角度推断词义 (05广东)永平初,显宗舅新阳侯阴就慕晖贤,自往候之,晖避不见。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乃召晖拜为郎拜:授官 B.自往候之,晖避不见候:等候 C.今而相送,明吾非有爱也爱:吝惜 D.顾谓掾属曰:“若之何?”谓:对……说■第四种:从字形构成的角度推测词义 粜(卖米);籴(买米);穰(与农事有关);禳(与祭示有关);觐(拜见)。 ■第五种:从词类活用(古今异义)等用法的角度判断词义 (05高考)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恐天下以吾私广国私:偏爱B.汝第往,吾今使人召若第:暂且 C.此吾弄臣,君释之弄臣:帝王亲近狎玩之臣D.晁错为内史,贵幸用事用事:凭感情做事

阀门知识

排风或排烟管道的出风口附近,新风或补风一般不安装止回风阀 防烟防火阀主要应用于通风和空调系统,防烟防火阀一般安装在通风系统和空调系统机房的防火分隔处,是70摄氏度防火阀,平时常开,当风管中烟气温度达到70度是自动关闭。控制方式为自动。排烟防火阀主要应用于机械排烟系统中,是280摄氏度防火阀,平时为常闭,火灾发生时受火灾自动报警联动信号自动开启,同时具备手动执行机构,可手动开启,也可在消防控制中心远程开启(即联动控制、手动控制、自动控制三种方式),一般安装于排烟口、风管穿越防火、防烟分区分隔处和排烟机房风管穿墙处,当风管中烟气温度达到280度时关闭。 在通风系统和排烟系统中使用的只有防烟防火阀和排烟防火阀这两种阀组。 追问防烟防火阀难道就是防火阀?排烟系统中没有排烟阀吗?排烟阀和排烟防火阀是不一样的!希望得到您的解答! 回答 防火阀是统称,分为防烟防火阀和排烟防火阀,防烟防火阀主要用于通风系统,作为防烟分隔的措施;排烟防火阀主要用于排烟系统,主要是防止排烟系统中烟气温度过高会导致火灾烟气扩散。 防火阀是在管路上是常开的是长期开着通风着火是才自动关闭排烟防火是常闭屋里烟雾达到一定浓度才会自动打开然后在280度时在自动关闭 防火阀是安装在中央空调送、排风或着单纯的室内送、排风管道上的,室内起火后防火阀的易熔杆在达到70°时熔断,防火阀关闭,主要作用是为了一间房间起火后不让火源和烟通过管道串通到别的房间去。排烟防火阀的安装在排烟管道上的,排烟防火阀平时关闭,房间起火后排烟风机启动,同时排烟防火阀打开,对起火房间排烟,以达到人员能够及时逃脱时不受烟的伤害,火势过大时,火苗会通过排风口进入排烟管道,此时排烟防火阀上的280°易熔杆熔断,排烟防火阀关闭,同时给出信号排烟风机关闭 送风系统的防火阀动作温度为70度的原因是,当空气的温度达到近70度时,证明已经有火灾发生(自动喷淋系统的标准喷头的动作温度为68度),为防止火灾烟气通过送风管道蔓延,因此,它的动作温度定为70度。而排烟系统中,排烟防火阀的动作温度设为280度,同样的,空气达到这个温度时,已经达到了很多固体物质的燃点了,如果再排出火灾烟气的话,将会造成火灾的蔓延,因此,其动作温度设定为280度。 国家标准中给出的定义: 1. 排烟防火阀fire damper in smoke-ventjng system

天然气及所用阀门知识

天然气及所用阀门知识 Prepared on 24 November 2020

输气工艺题库 1. 天然气──从自然界中开采出来的、以碳氢化合物为主的可燃气体叫天然气。 2. 天然气的组成──以甲烷、乙烷、丙烷、丁烷、戊烷为微量的重碳氢化合物和少量的其他气体如氮气、氦气、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水汽、有机硫等组成。 3. 天然气的分类──(一)按天然气的来源分类:(1.)油田伴生气 (2.)气井气(3.)凝析气井气(二)按凝析油含量分类(1)干气:甲烷含量占90%以上。(2)湿气:甲烷含量低于90%,而甲、乙、丙、丁、戊烷含量占10%以上。(三)按含硫量分类:(1)无硫和微硫(2)低含硫(3)中含硫(4)高含硫。 4. 天然气的含水量:研究含水量的意义──(1)对金属产生腐蚀(2)形成水化物堵塞管道、阀门、仪表(3)增大输气阻力(4)降低天然气的燃烧值。(5)增加管理费用。 5. 相对湿度──单位体积天然气含水量与相同条件下(温度、压力)饱合状态空气含水量的比值。 6. 露点──在压力一定时,天然气中水蒸气达到饱和时的温度。 7. 天然气的燃烧值──单位体积、天然气燃烧时所产生的热值。 8. 影响天然气爆炸范围的因素:(1)温度的影响:温度越高爆炸范围越大。(2)压力的影响:压力增大、低线变化不大,而高线明显增加。(3)含惰性气体多少的影响:含惰性气体越多、爆炸范围越小。 9. 临界压力──在临界温度下、由气体变成液体的最小压力。 10. 临界温度──使气体变成液体的最高温度,当高于临界温度时、无论用多大的压力也不能把气体变成液体。 11. 节流效应──气体遇到压力突变时(例节气阀)引起温度极剧降低、甚至结冰,这种现象叫节流效应。 12. 节流效应的用途及危害:(1)危害:产生水合物堵塞管道、仪表和设备。(2)用途:用节流降温可以除去天然气中的水和凝析油。 13. 形成水合物的条件:(1)气体处于水气过饱和状态或有液态水存在。(2)有足够的压力或足够的温度。(3)甚至还要有辅助条件{1}压力被动{2}流向突变产生搅动{3}晶体存在。 14. 防止水合物形成的方法:(1)长输管线上安装分水器,排出冷凝水。(2)在矿物集气管上用加热管的方法预防水合物的形成(3)在无其他条件时遇到形成水合物时,可以暂时将气放空,降低输气压力或降低下游压力,让已形成的水合物分解。(4)往输气管中喷注化学反应剂吸收气体中的水份,降低天然气露点,防止水合物形成,或使水合物分解。(5)气体进入输气干线之前进行脱水。 15. 天然气的脱水方法:(1)冷冻法:[1]氨制冷,[2]节流膨胀,[3]加压后冷却。(2)液体吸收法。

滤波器基本知识

有源滤波器Active Filter(信号分离电路) 测量系统从传感器拾取的信号往往包含噪声和许多与被测量无关的信号,并且原始的测量信号经传输、放大、变换、运算及各种其它处理过程,也会混入各种不同形式的噪声,从面影响测量精度。 这些噪声一般随机性很强,很难从时域中直接分离,但限于其产生的机理,其噪声功率是有限的,并按一定规律分布于频率域中某一特定频带中。 滤波器(信号分离电路):从频域中实现对噪声的抑制,提取所需要的信号,是各种测控系统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对滤波器的要求:(1)滤波特性好;(2)级联特性好(输入,输出); (3)滤波频率便于改变 滤波器举例: 心电信号的滤波:主要受到50Hz的工频干扰,采用50Hz陷波(带阻)滤波器。

一.滤波器的基本知识 ⒈按处理信号的形式分类:模拟:连续的模拟信号 (又分为:无源和有源) 数字:离散的数字信号。 ⒉理想滤波器对不同频率的作用: 通带内,使信号受到很小的衰减而通过。阻带内,使信号受到很大的衰减而抑制,无过渡带。

⒊按频谱结构分为5种类型: 滤波器对信号不予衰减或以很小衰减让其通过的频段称为通带;对信号的衰减超过某一规定值的频段称为阻带;位于通带和阻带之间的频段称为过渡带。根据通带和阻带所处范围的不同,滤波器功能可分为以下几种: 低通(Low Pass Filter) 高通(High Pass Filter) 带通(Band Pass Filter) 带阻(Band Elimination Filter) 全通(All Pass Filter)(理想)各种频率信号都

能通过,但不同的频率信号的相位有不同的变化, 一种移相器。 图2-2 按频谱结构分类的各种滤波器的衰减(1-幅频)特性 几个定义: (1)通带的边界频率:一般来讲指下降—3dB即对应的频率。 (2)阻带的边界频率:由设计时,指定。 (3)中心频率:对于带通或带阻而言,用f0或ω0表示。 (4)通带宽度:用Δf0或Δω0表示。 (5)品质因数:衡量带通或带阻滤波器的选频特性。定义为: Q=f0/Δf0或ω0/Δω0,Q值越高,选频性能越好。

原子核知识点和练习

一、历史人物及相关成就 1. 汤姆生:发现电子,并提出原子枣糕模型 ——说明原子可再分 2. 卢瑟福:α粒子散射实验——说明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发现质子 3. 查德威克:发现中子 4. 约里奥.居里夫妇:发现正电子 5. 贝克勒尔:发现天然放射现象——说明原子核可再分 6. 爱因斯坦:质能方程2mc E =,2mc E ?=? 7. 玻尔:提出玻尔原子模型,解释氢原子线状光谱 8. 密立根:油滴实验——测量出电子的电荷量 一、核反应的四种类型 类型 可控性 核反应方程典例 衰变 α衰变 自发 e H Th U 422349023892 +→ β衰变 自发 e Pa 012349123490 Th -+→ 人工转变 人工控制 H o He N 1117842147+→+卢瑟福发现质子 n C He Be 101264294 +→+查德威克发现中子 n P He l 1030154227 13A +→+ 约里奥.居里夫妇 e Si P 0 130143015 +→ 发现放射性同位素, 同时发现正电子 重核裂变 比较容易进行人工控制 n Kr a n U 1089361445610235923B ++→+ n Sr Xe n U 10903813654102359210++→+ 轻核聚变 除氢弹外无法控制 n He H H 10423121 +→+ 注意: 1、核反应过程一般都是不可逆的,所以核反应方程只能用单箭头表示反应方向,不能用等号连接。 1. 核反应的生成物一定要以实验事实为基础,不能凭空只依据两个守恒定律杜撰出生成物来写 出核反应方程 2. 核反应遵循质量数守恒而不是质量守恒,遵循电荷数守恒。 二、三种射线比较 种类 )(42He 射线α )(0 1e -射线β 射线γ 速度 0.1c 0.99c C 在电磁场中 偏转 与a 射线反向偏转 不偏转 贯穿本领 最弱,用纸能挡住 较强,穿透几毫米的铝板 最强,穿透几厘米的铅板 对空气的电离作用 很强 较弱 很弱 在空气中的径迹 粗、短、直 细、较长、曲折 最长

电源滤波器基本知识

术语定义 1. 额定电压 EMI滤波器用在指定电源频率的工作电压(中国:250V, 50Hz,欧洲:230V, 50Hz;美国:115V, 60Hz) 2. 额定电流 在额定电压和指定温度条件下(常为环境温度40C), EMI滤波器所允许的最大连续工作电流(Imax)。在其他环境温度下的最大允许工作电流是环境温度的函数,可用如下公式得出: 3. 试验电压 在EMI滤波器的指定端子之间和规定时间内施加的电压。试验电压分为两种,一种是加载在电源(或负载)端子之间,称为线-线试验电压;另一种是加载在电源(或负载)任一端与接地端(或滤波器金属外壳)之间,称为线-地试验电压。4. 泄漏电流 EMI滤波器加载额定电压后,断开滤波器的接地端与电源安全地线的条件下,测得接地端到电源(或负载)任一端间的电流,该值直接与接地电容的容量有关,可由如下公式得出: 其中 F为工作频率, C为接地电容的容量, V为线-地电压 5. 插入损耗 是衡量滤波器效果的指标。指的是在一定条件下,EMI滤波器对干扰信号的衰减能力。它用滤波器插入前信号源直接传送给负载的功率和插入后传送给负载的功率的对数来描述。在50Q系统内测试时,可用下式来表示: IL=20Lg(E0/E1) 其中,IL- 插入损耗(单位:dB) EO-负载直接接到信号源上的电压 E1-插入滤波器后负载上的电压

6. 气候等级指EMI滤波器的工作环境等级,按IEC规定应按以下方式标注: XX/XXX/XX 前 2 位数字代表滤波器的最低工作温度中间数字代表滤波器的最高工作温度后 2 位数字代表质量认定时在规定稳态湿热条件下的试验天数 7. 绝缘电阻 绝缘电阻是指滤波器相线,中线对地之间的阻值。通常用专用绝缘电阻表测试。 8. 电磁干扰(EMI) 电磁干扰经常与无线电频率干扰(RFI )交替使用。从技术上来说,EMI指的是能量形式(电磁),然而RFI指的是噪声频率的范围。滤波器用以消除EMI和RFI 中的多余电磁能。 9. 频率范围 电磁能量的频率带宽常用赫兹(Hz,每秒循环次数),千赫(KHz,每秒循环千次数)表示。电源滤波器的典型频率范围在150kHz to 30MHz (超过30MHz即为辐射)10. 阻抗失配 为了达到更好的滤波效果,要使滤波器与它的源阻抗和负载阻抗失配。如图所示。 11. 工作频率 电源滤波器的工作频率标称值为50/60Hz(中国、欧洲等为50Hz;北美为60Hz)。然而,电源滤波器在直流或400Hz的情况下工作,并不会损害其效力。 二、滤波器的作用 1. 什么是射频干扰(RFI)? RFI 是指产生在无线电通讯时,所用频率范围内的一种多余的电磁能。传导现象的频率范围介于10kHz到30MHN间;辐射现象的频率范围介于30MHz到1GHz间。 2. 为何要关注RFI? 之所以必须考虑RFI,基于两点原因:(1)他们的产品必须在其工作环境下正常运行,然而该工作环境常常伴随有严重的R F I。(2)他们的产品不能辐射RFI,以确保不干扰对健康及安全都至关重要的射频(RF)通讯。法律已对可靠的RF 通讯做出了规定,以确保电子设备的RFI 控制。 3. 什么是RFI 的传播模式?

预备知识

第1章预备知识 1.1 本章知识要点及学习方法 本章以初学者学习UG数控编程时普遍关心的问题为线索,回答了以下问题: CNC的基本概念。 数控程序代码的含义。 数控技术的发展趋势。 模房编程师的编程过程及塑胶模具制造流程。 对初学者的忠告。 本章是基础,内容多且繁杂,初学者开始学习不必完全弄懂。了解主要内容后,紧接着学其他后续内容,日后有空,再读本章,可以加深理解。 1.2 数控加工基本知识 1.2.1 CNC的基本含义 小疑问什么是CNC?什么是电脑锣?学CNC主要学什么? CNC是英文Computer Numberical Control的缩写,意思是“计算机数据控制”,简单地说就是“数控加工”,在珠江三角洲地区,人们称为“电脑锣”。 数控加工是当今机械制造中的先进加工技术,是一种具有高效率、高精度与高柔性特点的自动化加工方法。它是将要加工工件的数控程序输入给机床,机床在这些数据的控制下自动加工出符合人们意愿的工件,以制造出美妙的产品,这样就可以把艺术家的想象变为现实的商品。数控加工技术可有效解决像模具这样复杂、精密、小批多变的加工问题,充分适应了现代化生产的需要。大力发展数控加工技术已成为我国加速发展经济、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目前我国数控机床使用越来越普遍,能熟练掌握数控机床编程,是充分发挥其功能的重要途径。社会上急需一大批这样的人才。因此学好这门技术大有用武之地。 本书就是帮助读者学习使用自动化的编程软件UG来编制数控程序。 本书采用UG NX6中文版编写,同时对NX7新版本在数控编程中的改进功能进行介绍。 通过对学员在学习UG数控编程中普遍关心的问题为线索进行解答,讲解数控加工的原理、UG软件特点以及模房编程师的实际编程过程。通过案例分析及讲解,帮助读者掌握重点,有效攻克技术难点,尽快适应工作岗位。

高二物理原子和原子核知识点总结备课讲稿

高二物理原子和原子核知识点总结 一、原子结构知识点: 1、电子的发现和汤姆生的原子模型: (1)电子的发现: 1897年英国物理学家汤姆生,对阴极射线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从而发现了电子。 电子的发现表明:原子存在精细结构,从而打破了原子不可再分的观念。 (2)汤姆生的原子模型: 1903年汤姆生设想原子是一个带电小球,它的正电荷均匀分布在整个球体内,而带负电的电子镶嵌在正电荷中。 2、α粒子散射实验和原子核结构模型 (1)α粒子散射实验:1909年,卢瑟福及助手盖革手吗斯顿完成 ①装置: ②现象: a. 绝大多数α粒子穿过金箔后,仍沿原来方向运动,不发生偏转。 b. 有少数α粒子发生较大角度的偏转 c. 有极少数α粒子的偏转角超过了90度,有的几乎达到180度,即被反向弹回。 (2)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 由于α粒子的质量是电子质量的七千多倍,所以电子不会使α粒子运动方向发生明显的改变,只有原子中的正电荷才有可能对α粒子的运动产生明显的影响。如果正电荷在原子中的分布,像汤姆生模型那模均匀分布,穿过金箔的α粒了所受正电荷的作用力在各方向平衡,α粒了运动将不发生明显改变。散射实验现象证明,原子中正电荷不是均匀分布在原子中的。

1911年,卢瑟福通过对α粒子散射实验的分析计算提出原子核式结构模型:在原子中心存在一个很小的核,称为原子核,原子核集中了原子所有正电荷和几乎全部的质量,带负电荷的电子在核外空间绕核旋转。 原子核半径小于10-14m,原子轨道半径约10-10m。 3、玻尔的原子模型 (1)原子核式结构模型与经典电磁理论的矛盾(两方面) a. 电子绕核作圆周运动是加速运动,按照经典理论,加速运动的电荷,要不断地向周围发射电磁波,电子的能量就要不断减少,最后电子要落到原子核上,这与原子通常是稳定的事实相矛盾。 b. 电子绕核旋转时辐射电磁波的频率应等于电子绕核旋转的频率,随着旋转轨道的连续变小,电子辐射的电磁波的频率也应是连续变化,因此按照这种推理原子光谱应是连续光谱,这种原子光谱是线状光谱事实相矛盾。 (2)玻尔理论 上述两个矛盾说明,经典电磁理论已不适用原子系统,玻尔从光谱学成就得到启发,利用普朗克的能量量了化的概念,提了三个假设: ①定态假设:原子只能处于一系列不连续的能量状态中,在这些状态中原子是稳定的,电子虽然做加速运动,但并不向外在辐射能量,这些状态叫定态。 ②跃迁假设:原子从一个定态(设能量为E2)跃迁到另一定态(设能量为E1)时,它辐射成吸收一定频率的光子,光子的能量由这两个定态的能量差决定,即 hv=E2-E1 ③轨道量子化假设,原子的不同能量状态,跟电子不同的运行轨道相对应。原子的能量不连续因而电子可能轨道的分布也是不连续的。即轨道半径跟电子动量mv的乘积等于h/2π的整数倍,即:轨道半径跟电了动量mv的乘积等于h/2π的整数倍,即

原子核物理知识点归纳

原子核物理重点知识点 第一章 原子核的基本性质 1、对核素、同位素、同位素丰度、同量异位素、同质异能素、镜像核等概念的理解。 (P2)核素:核内具有一定质子数和中子数以及特定能态的一种原子核或原子。 (P2)同位素:具有相同质子数、不同质量数的核素所对应的原子。 (P2)同位素丰度:某元素中各同位素天然含量的原子数百分比。 (P83)同质异能素:原子核的激发态寿命相当短暂,但一些激发态寿命较长,一般把寿命 长于0.1s 激发态的核素称为同质异能素。 (P75)镜像核:质量数、核自旋、宇称均相等,而质子数和中子数互为相反的两个核。 2、影响原子核稳定性的因素有哪些。(P3~5) 核内质子数和中子数之间的比例;质子数和中子数的奇偶性。 3、关于原子核半径的计算及单核子体积。(P6) R =r 0A 1/3 fm r 0=1.20 fm 电荷半径:R =(1.20±0.30)A 1/3 fm 核力半径:R =(1.40±0.10)A 1/3 fm 通常 核力半径>电荷半径 单核子体积:A r R V 3033 434ππ== 4、核力的特点。(P14) 1.核力是短程强相互作用力; 2.核力与核子电荷数无关; 3.核力具有饱和性; 4.核力在极短程内具有排斥芯; 5.核力还与自旋有关。 5、关于原子核结合能、比结合能物理意义的理解。(P8) 结合能:),()1,0()()1,1(),(),(2 A Z Z Z A Z c A Z m A Z B ?-?-+?=?= 表明核子结合成原子核时会释放的能量。 比结合能(平均结合能):A A Z B A Z /),(),(=ε 原子核拆散成自由核子时外界对每个核子所做的最小平均功,或者核子结合成原子核时平均每一个核子所释放的能量。 6、关于库仑势垒的理解和计算。(P17) 1.r>R ,核力为0,仅库仑斥力,入射粒子对于靶核势能V (r ),r →∞,V (r ) →0,粒子靠近靶核,r →R ,V (r )上升,靠近靶核边缘V (r )max ,势能曲线呈双曲线形,在靶核外围隆起,称为库仑势垒。 2.若靶核电荷数为Z ,入射粒子相对于靶核 的势能为:r Ze r V 2 0241 )(πε=,在r =R 处, 势垒最高,称为库仑势垒高度。

非常好的滤波器基础知识

非常好的滤波器基础知识 滤波器是射频系统中必不可少的关键部件之一,主要是用来作频率选择----让需要的频率信号通过而反射不需要的干扰频率信号。经典的滤波器应用实例是接收机或发射机前端,如图1、图2所示: 从图1中可以看到,滤波器广泛应用在接收机中的射频、中频以及基带部分。虽然对这数字技术的发展,采用数字滤波器有取代基带部分甚至中频部分的模拟滤波器,但射频部分的滤波器任然不可替代。因此,滤波器是射频系统中必不可少的关键性部件之一。滤波器的分类有很多种方法。例如:按频率选择的特性可以分为:低通、高通、带通、带阻滤波器等; 按实现方式可以分为:LC滤波器、声表面波/体声波滤波器、螺旋滤波器、介质滤波器、腔体滤波器、高温超导滤波器、平面结构滤波器。 按不同的频率响应函数可以分为:切比雪夫、广义切比雪夫、巴特沃斯、高斯、贝塞尔函数、椭圆函数等。 对于不同的滤波器分类,主要是从不同的滤波器特性需求来描述滤波器的不同特征。 滤波器的这种众多分类方法所描述的滤波器不同的众多特征,集中体现出了实际工程应用中对滤波器的需求是需要综

合考量的,也就是说对于用户需求来做设计时,需要综合考虑用户需求。 滤波器选择时,首先需要确定的就是应该使用低通、高通、带通还是带阻的滤波器。 下面首先介绍一下按频率选择的特性分类的高通、低通、带通以及带阻的频率响应特性及其作用。 巴特沃斯切比雪夫带通滤波器 巴特沃斯切比雪夫高通滤波器 最常用的滤波器是低通跟带通。低通在混频器部分的镜像抑制、频率源部分的谐波抑制等有广泛应用。带通在接收机前端信号选择、发射机功放后杂散抑制、频率源杂散抑制等方面广泛使用。滤波器在微波射频系统中广泛应用,作为一功能性部件,必然有其对应的电性能指标用于描述系统对该部件的性能需求。对应不同的应用场合,对滤波器某些电器性能特性有不同的要求。描述滤波器电性能技术指标有: 阶数(级数) 绝对带宽/相对带宽 截止频率 驻波 带外抑制 纹波 损耗

原子核物理简介

第八章 原子核物理简介 一、选择题 1.可以基本决定所有原子核性质的两个量是: A 核的质量和大小 B.核自旋和磁矩 C.原子量和电荷 D.质量数和电荷数 2.原子核的大小同原子的大小相比,其R 核/R 原的数量级应为: A .105 B.103 C.10-3 D.10-5 3.原子核可近似看成一个球形,其半径R 可用下述公式来描述: A.R =r 0A 1/3 B. R =r 0A 2/3 C. R =303 4r π D.R=334A π 4.试估计核密度是多少g/cm 3? A.10; B.1012 C.1014 D.1017 5.核外电子的总角动量 6=J P ,原子核的总角动量 12=I P ,则原子的总角动量() 1+=F F P F ,其中F 为原子的总角动量量子数,其取值为 A.4,3,2,1; B.3,2,1; C.2,1,0,-1,-2; D.5,4,3,2,1 6.已知钠原子核23Na 基态的核自旋为I=3/2,因此钠原子基态32S 1/2能级的超精细结构为 A.2个; B.4个; C.3个; D.5个 7.若某原子其电子轨道量子数L=2,自旋量子数S=0,核自旋量子数I=3/2,则该原子总角动量量子数为 A.7/2,5/2,3/2,1/2; B. 7/2,5/2,3/2,3/2,1/2; C. 7/2,5/2,3/2,3/2,3/2,1/2; D.条件不足,得不出结果. 8.若电子总角动量量子数J=1/2,原子核自旋角动量量子数I=3/2, 则原子总角动量量子数F 的取值个数为 A.4个; B.3个; C.1个; D.2个 9.氘核每个核子的平均结合能为1.11MeV ,氦核每个核子的平均结合能为7.07 MeV .有两个氘核结合成一个氦核时 A.放出能量23.84 MeV; B.吸收能量23.84 MeV; C.放出能量26.06 MeV; D.吸收能量5.96 MeV , 10.由A 个核子组成的原子核的结合能为2mc E ?=?,其中m ?指 A. Z 个质子和A-Z 个中子的静止质量之差; B. A 个核子的运动质量和核运动质量之差; C. A 个核子的运动质量和核静止质量之差; D. A 个核子的静止质量和核静止质量之差 11.原子核平均结合能以中等核最大, 其值大约为 ; ;; 12.氘核每个核子的平均结合能为1.09MeV ,氦核每个核子的平均结合能为7.06 MeV .有两个氘核结合成一个氦核时,其能量的变化为 MeV ,氦核比氘核稳定; B. - 23.88 MeV , 氦核比氘核稳定; C. 23.88 MeV ,氦核没有氘核稳定; D. - 23.88 MeV , 氦核没有氘核稳定. 13.原子核的平均结合能随A 的变化呈现出下列规律 A. 中等核最大,一般在7.5~8.0 MeV ; B. 随A 的增加逐渐增加,最大值约为8.5 MeV ; C. 中等核最大,一般在8.5-8.7 MeV ; D. 以中等核最大,轻核次之,重核最小. 14.已知中子和氢原子的质量分别为1.008665u 和1.007825u,则12C 的结合能为 A. 17.6 MeV ; B. 8.5 MeV ; C. 200 MeV ; D. 92 MeV .

EMI电源滤波器基本知识介绍

EMI电源滤波器基本知识介绍 电磁干扰(EMI)电源滤波器(以下简称滤波器)是由电感、电容组成的无源器件。实际上它起两个低通滤波器的作用,一个衰减共模干扰另一个衰减差模干扰。它能在阻带(通常大于10KHz)范围内衰减射频能量而让工频无衰减或很少衰减地通过。EMI电源滤波器是电子设备设计工程师控制传导干扰和辐射电磁干扰 的首选工具 (一)EMI电源滤波器部分技术参数简介 插入损耗 滤波器的插入损耗是不加滤波器时从噪声源传递到负载的噪声电压与接入滤波器时负载上的噪声电压之比。插入损耗衡量EMI电源滤波器电性能的重要参数,用下式表示:Eo IL=20log--- E 式中:Eo------不加滤波器时,负载上的干扰噪声电平。 E------接入滤波器后,同一负载上的干扰噪声电平。 干扰方式有共模干扰和差模干扰两种,其定义为:共模干扰:叠加于火线(P)、零线(N)和地线(E)之间的干扰电压。 差模干扰:叠加于火线(P)和零线(N)之间的干扰电压。 因此插入损耗又分为共模插入损耗和差模插入损耗,插入损耗的测试原理图 如下:

泄漏电流:滤波器的泄漏电流是指在250VAC的电压下,火线和零线与外壳间流过的电流。它主要取决于滤波器中的共模电容。从插入损 耗考虑,共模电容越大,电性能越好,此时,漏电流也越大。但从安全方面考虑,泄漏电流又不能过大,否则不符合安全标准要求。尤其是一些 医疗保健设备,要求泄漏电流尽可能小。因此,要根据具体设备要求来确定共模 电容的容量。泄漏电流测试电路如下所示 耐压测试 为确保(交流)电源滤波器的质量,出厂前全部进行耐压测试。测试标准为: 火线与地线(或零线与地线)之间施加频率为50Hz的1500VAC高压,时 间一分钟,不发生放电现象和咝咝声。 火线与零线之间施加1450V直流高压,时间一分钟,不发生放电现象和咝 咝声 (二)EMI电源滤波器的选用 根据设备的额定工作电压、额定工作电流和工作频率来确定滤波器的类型。滤波器的额定工作电流不要取的过小,否则会损坏滤波器或降低滤波器的寿命。但额定工作电流也不要取的过大,这是因为电流大会增大滤波器的体积或降低滤波器的电性能,为了既不降低滤波器的电性能,又能保证滤波器安全工作,一般按设备额定电流的1.2倍来确定滤波器的额定工作电流。 根据设备现场干扰源情况,来确定干扰噪声类型,是共模干扰还是差模干扰,这样才能有针对性的选用滤波器。如不能确定干扰类型,可通过实际试探来确定

高中物理必背知识点原子和原子核公式

高中物理必背知识点原子和原子核公式 原子和原子核公式总结 1.粒子散射试验结果a)大多数的粒子不发生偏转;(b)少数 粒子发生了较大角度的偏转;(c)极少数粒子出现大角度的 偏转(甚至反弹回来) 2.原子核的大小:10-15~10-14m,原子的半径约10-10m(原子的核式结构) 3.光子的发射与吸收:原子发生定态跃迁时,要辐射(或吸收)一定频率的光子:h=E初-E末{能级跃迁} 4.原子核的组成:质子和中子(统称为核子), {A=质量数=质子数+中子数,Z=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见第三册P63〕} 5.天然放射现象:射线(粒子是氦原子核)、射线(高速运动的电子流)、射线(波长极短的电磁波)、衰变与衰变、半衰期(有半数以上的原子核发生了衰变所用的时间)。射线是伴随射线和射线产生的〔见第三册P64〕 6.爱因斯坦的质能方程:E=mc2{E:能量(J),m:质量(Kg),c:光在真空中的速度} 7.核能的计算E=mc2{当m的单位用kg时,E的单位为J;当m用原子质量单位u时,算出的E单位为uc2;1uc2=931.5MeV}〔见第三册P72〕。 注:

(1)常见的核反应方程(重核裂变、轻核聚变等核反应方程)要求掌握; (2)熟记常见粒子的质量数和电荷数; (3)质量数和电荷数守恒,依据实验事实,是正确书写核反应方程的关键; (4)其它相关内容:氢原子的能级结构〔见第三册P49〕/氢原子的电子云〔见第三册P53〕/放射性同位数及其应用、放射性污染和防护〔见第三册P69〕/重核裂变、链式反应、链式反应的条件、核反应堆〔见第三册P73〕/轻核聚变、可控热核反应〔见第三册P77〕/人类对物质结构的认识。 考生只要在全面复习的基础上,抓住重点、难点、易错点,各个击破,夯实基础,规范答题,一定会稳中求进,取得优异的成绩。为大家整理了高中物理必背知识点:原子和原子核公式

《专题0 中职数学预备知识》

中职生经过初中三年数学学习后,数学思维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得到了初步发展.但部分知识板块有所欠缺,可能成为中职数学学习的障碍,如绝对值、分式、二次方程、直角三角形的相关计算问题等.在中职数学学习过程中再次强化这些知识的学习十分必要. 约需12+2 学时. 知识点一:绝对值的概念及运算.约需 2 学时. 内容包括:绝对值概念,绝对值代数意义和几何意义. 学习水平 一级水平:直接运用绝对值概念化简含有绝对值符号的式子. 例 19.1.1|-3|=____;|0|=____; | 5 3 |=____. 例 19.1.2|2x|=__ __(x>0);| x-3|=__ __ (x ≦3). 二级水平:熟练利用绝对值的代数或几何意义对数(式)进行化简或计算,判断数(式)之间的大小关系. 例 19.1.3 若| x |=5,则x =____;若| x |=| 4| ,则 x =____. 例 19.1.4 已知|3x -3|=5,求 x 的值. 例 19.1.5 已知|2x-6|+|2y-4|=0,求 x,y 的值. 三级水平:能利用绝对值的代数或几何意义,结合分类、化归等数学思想,熟练解决与绝对值相关的较复杂数学问题或实际运用问题. 例 19.1.6 化简:|x -5|-|2x -12|(x >5). 知识点二:分式的运算及基本性质.约需 2 学时. 内容包括:分式的概念,分式的加减运算及性质,最简分式,简单分式方程及求解. 学习水平 一级水平:理解分式有意义的条件,能进行简单分式的运算. 例 19.2.1x 取什么值时,分式3 9 2--x x 有意义? 例 19.2.2 当 x =0,-2,2 1 时,分别求分式2312+-x x 的值.

高中物理《原子核》知识梳理

《原子核》知识梳理 【原子核的组成】 1.1919年卢瑟福用α粒子轰击氮原子核发现质子即氢原子核。 2.卢瑟福预想到原子内存在质量跟质子相等的不带电的中性粒子,即中子。查德威克经过研究,证明:用天α射线轰击铍时,会产生一种看不见的贯穿能力很强(10-20厘米的铅板)的不带电粒子,用其轰击石蜡时,竟能从石蜡中打出质子,此贯穿能力极强的射线即为设想中的中子。 3.质子和中子统称核子,原子核的电荷数等于其质子数,原子核的质量数等于其质子数与中子数的和。具有相同质子数的原子属于同一种元素;具有相同的质子数和不同的中子数的原子互称同位素。 【放射性元素的衰变】 1.天然放射现象 人类认识原子核有复杂结构和它的变化规律,是从天然放射现象开始的。 1896年贝克勒耳发现放射性,在他的建议下,玛丽·居里和皮埃尔·居里经过研究发现了新元素钋和镭。 用磁场来研究放射线的性质: α射线带正电,偏转较小,α粒子就是氦原子核,贯穿本领很小,电离作用很强,使底片感光作用很强 β射线带负电,偏转较大,是高速电子流,贯穿本领很强(几毫米的铝板),电离作用较弱; γ射线中电中性的,无偏转,是波长极短的电磁波,贯穿本领最强(几厘米的铅板),电离作用很小。 2.原子核由于放出某种粒子而转变为新核的变化叫做原子核的衰变。在衰变中电荷数和质量数都是守恒的(注意:质量并不守恒。)。 3.半衰期: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核有半数发生衰变需要的时间。放射性元素衰变的快慢是由核内部本身的因素决定,与原子所处的物理状态或化学状态无关,它是对大量原子的统计规律。 【放射性的应用与防护】 1.放射性同位素的应用: 利用它的射线(贯穿本领、电离作用、物理和化学效应) 做示踪原子。 2.放射性同位素的防护:过量的射线对人体组织有破坏作用,这些破坏往往是对细胞核的破坏,因此,在使用放射性同位素时,必须注意人身安全,同时要放射性物质对空气、水源等的破坏。

高中物理原子与原子核知识点总结

高中物理原子与原子核知识点总结 1.汤姆生模型(枣糕模型) ()发现电子,使人们认识到原子有复杂结构。从而打开人们认识原子的大门. 2.核式结构模型:()通过α粒子散射实验,总结出核式结构学说。由α粒子散射实验的实验数据还可以估算出()大小的数量级是()。 核式结构与经典的电磁理论发生矛盾:①原子是否稳定,②其发出的光谱是否连续 3.玻尔模型(引入量子理论,量子化就是不连续性,整数n叫量子数)玻尔补充三条假设 ⑴定态--原子只能处于一系列不连续的能量状态(称为定态),电子虽然绕核运转,但不会向外辐射能量。 ⑵跃迁--原子从一种定态跃迁到另一种定态,要辐射(或吸收)一定频率的光子(其能量由两定态的能量差决定),辐射(吸收)光子的能量为() 氢原子跃迁的光谱线问题[一群氢原子从n激发态原子跃迁到基态时可能辐射的光谱线条数为()。 ⑶能量和轨道量子化----定态不连续,能量和轨道也不连续; 氢原子的激发态和基态的能量(最小)与核外电子轨道半径间的关系是:() 【说明】氢原子跃迁 ① 轨道量子化r n=n2r1(n=1,2.3…)r1=0.53×10-10m

能量量子化:E1=-13.6eV ② ③氢原子跃迁时应明确: 一个氢原子直接跃迁向高(低)能级跃迁,吸收(放出)光子 ( 某一频率光子 ) 一群氢原子各种可能跃迁向低(高)能级跃迁放出(吸收)光子 (一系列频率光子) ④氢原子吸收光子时——要么全部吸收光子能量,要么不吸收光子 A光子能量大于电子跃迁到无穷远处(电离)需要的能量时,该光子可被吸收。(即:光子和原子作用而使原子电离) B光子能量小于电子跃迁到无穷远处(电离)需要的能量时,则只有能量等于两个能级差的光子才能被吸收。 ⑤氢原子吸收外来电子能量时——可以部分吸收外来碰撞电子的能量因此,能量大于某两个能级差的电子均可被氢原子吸收,从而使氢原子跃迁。 ⑶玻尔理论的局限性。由于引进了量子理论(轨道量子化和能量量子化),玻尔理论成功地解释了氢光谱的规律。

原子与原子核——知识介绍

原子和原子核 ——知识介绍 一.原子结构 (一)原子的核式结构 人们认识原子有复杂结构是从1897年汤姆生发现电子开始的。汤姆生通过研究对阴极射线的分析发现了电子,从而知道,电子是原子的组成部分,为了保持原子的电中性,除了带负电的电子外,还必须有等量的正电荷。因此汤姆生提出了“葡萄干面包”模型:正电荷部分连续分布于整个原子,电子镶在其中。 1909年卢瑟福在α粒子散射实验中,以α粒子轰击重金属箔发现:大多数α粒子穿过薄膜后的散射角很小,但还有八千分之一的α粒子,散射角超过了900,有些甚至被弹回来,散射角几乎达到1800。1911年卢瑟福提出了原子核式结构模型:在原子的中心有一个很小的核称为原子核,原子的全部正电荷和几乎全部质量都集中在原子核里,带负电的电子在核外空间绕核高速旋转。从α粒子散射实验的数据可以估计出原子核的大小约为10-15——10-14米,原子半径大约为10-10米。原子核式结构模型较好的解释了α粒子散射实验现象,也说明了汤姆生的“葡萄干面包”模型是错误的。 (二)玻尔的氢原子理论 1.1.巴耳末公式 1885年,瑞士物理学家巴耳末首先发现氢原子光谱中可见光区的四条谱线的波长,可用一经验公式来表示: )121(1 22n R -=λ n =3,4,5…… 式中λ为波长,R =×10 7米-1称为里德伯恒量,上式称为巴耳末公式。 2.2.里德伯公式 1889年,里德伯发现氢原子光谱德所有谱线波长可用一个普通的经验公式表示出来: )11(1 22n m R -=λ 式中n=m+1,m+2,m+3……,上式称为里德伯公式。对于每一个m ,上式可构成一个光谱 系: m=1,n=2,3,4……赖曼系(紫外区) m=2,n=3,4,5……巴尔末系(可见光区) m=3,n=4,5,6……帕邢系(红外区) m=4,n=5,6,7……布喇开系(远红外区)

阀门知识

阀门 阀门是炼油和石油化工管道系统的重要组成部件。其主要功能是接通和截断物流,调节压力,流量,放空,放净,以保证装置安全运行。 1 阀门的类型 阀门的类型很多,通常按结构划分,基本型式有: 闸阀(GATE VALVE);截止阀(CHECK VALVE)[含底阀(FOOT VALVE)] 旋塞阀(PLUG VALVE);球阀(BALL VALVE);蝶阀(BUTTERFLY VALVE) 隔膜阀(DIAPHRAGM VALVE) 按用途划分有: 自动再循环控制阀(AUTOMATIC RECIRCULATION CHECK VALVE) 背压阀(BACK PRESSURE VALVE);减压阀(PRESSURE REDUCING VALVE);安全/泄放阀(SAFETY/RELIEF VALVE);呼吸阀( PRESSURE VACUUM RELIEF VALVE);放料阀( FLUSH BOTTOMTANK VALVE);紧急加速阀(EMERGENCY VALVE);节流阀(THROTTLE VALVE);取样阀(SAMPLINGVALVE)。 按驱动方式分又有:电动阀、电磁阀、液压阀和气动阀。在手动阀门中有手轮操作的,搬手操作的,链操作的和带有齿轮操作机构的。 按阀杆之动作又有明杆(RISING STEM)和暗杆(NON-RISING STEM)之分。 2 闸阀(GATE VALVE) 闸阀是指启闭体为一闸板,由阀杆带动,沿阀座密封面作升降运动,以接通或截断物流。见图1。 2.1 闸阀的结构特点: 1)闸板:通常为楔式(WEDGE)闸板。有单闸板和双闸板 之分。单闸板又有楔式刚性单闸板阀(SOLID WADGE DISC VALVE)和楔式弹性单闸板阀(FLEX. GATE VALVE)。 楔式刚性单闸板阀之闸板为一楔形整体,结构简单、 尺寸小。但密封面容易擦伤,且当温度变化时闸板易卡住。 故适用于常温及中温情况。 楔式弹性单闸板阀之闸板形状,像连在一个极短轴上 的两个轮子,且牢固地成为一体见图[3.1-1(b)],其特点 是对闸板的两个密封面楔角允许小量的弹性变化,以能自 行补偿由于管线扭曲或热负荷使阀体变形而造成阀图1 座楔角角度之变化。故密封可靠,又可防止闸板卡住。但关闭力矩不宜过大,以

滤波器的基本知识

滤波器的基本知识 作者:znmzy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点击数:1004 更新时间:2005-5-30 滤波器的基本知识 一、滤波器的功能和类型 1、功能:滤波器是具有频率选择作用的电路或运算处理系统,具有滤除噪声和分离各种不同信号的功能。 2、类型: 按处理信号形式分:模拟滤波器和数字滤波器 按功能分:低通、高通、带通、带阻 按电路组成分:LC无源、RC无源、由特殊元件构成的无源滤波器、RC有源滤波器 按传递函数的微分方程阶数分:一阶、二阶、高阶 二、模拟滤波器的传递函数与频率特性 (一)模拟滤波器的传递函数 模拟滤波电路的特性可由传递函数来描述。传递函数是输出与输入信号电压或电流拉氏变换之比。 经分析,任意个互相隔离的线性网络级联后,总的传递函数等于各网络传递函数的乘积。这样,任何复杂的滤波网络,可由若干简单的一阶与二阶滤波电路级联构成。 (二)模拟滤波器的频率特性 模拟滤波器的传递函数H(s)表达了滤波器的输入与输出间的传递关系。若滤波器的输入信号Ui是角频率为w的单位信号,滤波器的输出Uo(j w)=H(jw)表达了在单位信号输入情况下的输出信号随频率变化的关系,称为滤波器的频率特性函数,简称频率特性。 频率特性H(jw)是一个复函数,其幅值A(w)称为幅频特性,其幅角∮(w)表示输出信号的相位相对于输入信号相位的变化,称为相频特性。 (三)滤波器的主要特性指标 1、特征频率: )为通带与过渡带边界点的频率,在该点信号增益下降到一个人为规定的下限。π①通带截频fp=wp/(2 )为阻带与过渡带边界点的频率,在该点信号衰耗(增益的倒数)下降到一人为规定的下限。π②阻带截频fr=wr/(2 )为信号功率衰减到1/2(约3dB)时的频率,在很多情况下,常以fc作为通带或阻带截频。π③转折频率fc=wc/(2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