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论现代生物技术与人类生活的依赖关系

论现代生物技术与人类生活的依赖关系

论现代生物技术与人类生活的依赖关系
论现代生物技术与人类生活的依赖关系

论现代生物技术与人类生活的依赖关系

人类对自然界的要求是从“认识”到“利用”到“再造”到“改造”,再到“创造”。

随着反向生物学的问世, 在20世纪八十年代诞生了生物技术这门新学科。生物技术学科成为世界新技术革命的主角之一, 与新材料, 信息技术(包括微电子、计算机)一起已成为新产业革命三大支柱之一;生物技术被称为阳光技术,朝阳产业,黄金工程,倍受世界各国重视。21世纪是生物生命世纪,生物技术将成为21世纪高技术革命的核心内容。

现代生物工程是以现代生命科学为基础, 把生物体系与工程学技术有机结合在一起,按照预先的设计,定向地在不同水平上改造生物遗传性状或加工生物原料, 产生对人类有用的新产品(或达到某种目的)之综合性科学技术。现代生物技术以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

微生物学、免疫学、遗传学、生理学、系统生物学等学科为支撑,结合了化学、化工、计算机、微电子等学科,从而形成了一门多学科互相渗透的综合性学科。就其应用领域,可分为农业生物技术、医学生物技术、植物生物技术、动物生物技术、食品生物技术、环境生物技术等。

生物技术这一新生事物正迅速走向老百性日常生活各个方面, 对人类的发展做出贡献。如在农业、工业、军事、环境保护、医学等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1、农业方面:

运用基因工程技术,不但可以培养优质、高产、抗性好的农作物及畜、禽新品种,还可以培养出具有特殊用途的动、植物。

近十余年来,现代生物技术的发展在农业上显示出强大的潜力,并逐步发展成为能够产生巨大社会效益和经济利益的产业。1999年,全世界有12个国家种植了转基因植物,面积已达3990万公顷。其中美国是种植大户,占全球种植面积的72%。世界很多国家纷纷将现代生物技术列为国家优先发展的重点领域,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扶持生物技术的发展。但是,转基因食品在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之间的发展是不均衡的。

以我国为例。中国有13亿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22%,这意味着中国将以占世界可耕地面积的7%养活世界22%的人口。城市化发展使农业耕地不断减少,而人口又持续增加,对工农业生产有更高的需求,对环境将产生更大的压力。为此,从20世纪80年代初,中国已将现代生物技术纳入其科技发展计划,过去20多年的研究已经结出了丰硕的果实。目前,抗虫棉等五项转基因作物早已被批准进行商品化生产,转Bt杀虫蛋白基因的抗虫棉1998年的种植面积为1.2万公顷。

近年来,我国现代生物技术的研究开发已经取得了很多成果。我国的转基因食品技术仅次于美国与加拿大。欧洲国家的转基因食品技术并不是非常的发达,这是因为他们明白转基因食品危害十分大,并通过立法来达到防止转基因食品的过分播种,甚至有些国家完全禁止转基因食品的播种与生产,欧洲各国民众也纷纷抵制,发生过很多起民众破坏转基因实验田的事件,所以我们也要认识到转基因食品所存在的潜在危害,而不能把利益放在民众健康的前面。

以下列举几个转基因工程的农业成果。

1.转基因鱼

生长快、耐不良环境、肉质好的转基因鱼(中国)。

2.转基因牛

乳汁中含有人生长激素的转基因牛(阿根廷)。

3.转黄瓜抗青枯病基因的甜椒

4.转鱼抗寒基因的番茄

5.转黄瓜抗青枯病基因的马铃薯

6.不会引起过敏的转基因大豆

7.超级动物

导入贮藏蛋白基因的超级羊和超级小鼠

8.特殊动物

导入人基因具特殊用途的猪和小鼠

9.抗虫棉

苏云金芽胞杆菌可合成毒蛋白杀死棉铃虫,把这部分基因导入棉花的离体细胞中,再组织培养就可获得抗虫棉。

工业方面:

如今,基因工程已不是什么新鲜词汇,他的触角已经遍及各个领域。在催化剂的合成上,基因工程也是巨大的功臣。

基因工程手段生产纤维素酶制剂,可以大大提高衣物洗涤效率。提高啤酒原料大麦芽的纤维素转化效率,使啤酒品质更好;提高橄榄油榨出率和纯度;提高家畜对饲料的消化利用率,家畜生长更快,并且避免一些由于饲料消化不良引起的疾病;利用纤维素酶制剂可以对服装行业生产的衣物布料实现生物打磨和生物抛光,去除布料微小的纤维碎屑。利用基因工程手段生产的溶菌酶杀菌剂,有替代抗生素治疗奶牛乳房炎的前景,有高效安全,不易产生抗药性的特点。

环境保护方面:

人类如今面临的最大问题。算起来也应该是环境与人类相处的问题。

(1)全球变暖全球变暖是指全球气温升高。

(2)臭氧层破坏在地球大气层近地面约20~30公里的平流层里存在着一个臭氧层,其中臭氧含量占这一高度气体总量的十万分之一。

(3)酸雨酸雨是由于空气中二氧化硫(SO2)和氮氧化物(NOx)

等酸性污染物引起的pH值小于5.6的酸性降水。

(4)淡水资源危机地球表面虽然2/3被水覆盖,但是97%为无法饮用的海水,只有不到3%是淡水,其中又有2%封存于极地冰川之中。

(5)资源、能源短缺当前,世界上资源和能源短缺问题已经在大多数国家甚至全球范围内出现。。

(6)森林锐减森林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7)土地荒漠化简单地说土地荒漠化就是指土地退化。

(8)物种加速灭绝物种就是指生物种类。

(9)垃圾成灾全球每年产生垃圾近100亿吨,而且处理垃圾的能力远远赶不上垃圾增加的速度,

(10)有毒化学品污染市场上约有7~8万种化学品。

面对着如此多又如此严峻的环境问题,生物工程能帮助我们做些什么呢?

事实上,

环保生物技术采用现代分子生物学和分子生态学的原理和方法,能充分利用各种环境生物的特殊功能,进行生物净化、生物修复、生物转化和生物催化,从污染治理、清洁生产到可再生资源利用,多层面、全方位地解决工业和生活污染、农业和农村面源污染、荒漠化和海水污染等问题。环保生物技术是环境污染治理中一种有效的技术方法,与其它传统处理方法相比具有治理效果好,运行费用低,无二次污染等特点。生物过滤法、生物洗涤法、生物滴滤法、植物修复、生物自然净化

技术、微生物脱硫技术、生物传感器这些新鲜名词也都逐渐成文人们关注的焦点。目前,在污水、废气、土壤和地下水污染治理及固体废弃物处置方法中,环保生物技术已得到广泛应用. 这是我们希望看到的。

4、军事方面:

除了生产和防御生化武器之外,还有筛选能富集放射性元素的微生物,吸收核辐射地区的放射性元素,加快战争灾害地区的净化。利用某些特殊微生物的特性,吸附于地雷等爆炸物周围并释放荧光或者其他易检测到的信号,可以辅助排除地雷,增加排雷效率,减少工兵伤亡。

现代生物技术作为一门新兴的技术其开发前景不可限量。大力发展环保生物技术,是全球推进循环经济、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之路的重要技术保障。

中图版选修3生物安全与生物伦理学案

第2章生物安全与生物伦理 、转基因成果 1.微生物方面 (1)制造出具有重要经济价值的各种重组微生物,如清除石油污染的__________________ 。 ⑵使用______________ _ ,生产稀缺的生化药物,即_____________________ 。 2.转基因动物方面 (1) ____________________ 在培育_______________ 、的转基因家畜、家禽方面不断取得辉煌成就。 ⑵ 科学家把转基因动物(如奶牛)变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让它们的奶中富含某种营养物质、 _____________ 或人类所需要的_______________ 。 3.转基因植物方面 (1)成果:目前科学家已经培育出了大批具有 _______________ 、 _______ 、抗除草剂、________ 等全新 性状的农作物。 (2)推广国家及品种:全球种植转基因农作物的国家已经有十几个,种植面积最大的前四个国 家分别是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 和_________ ,其中以种植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最多, 其次是_______ __________ 禾口________ 。 二、转基因生物安全性的争论 1?转基因生物存在安全性的原因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由于科学发展水平的限制,目前科学家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以及 ____________________ 等都了解得相当有限。 ⑵转移的基因虽然功能已知,但不少却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基因,同时,由于外源基因插 入__________________ 的部位是随机的,因此在转基因生物中可能会出现一些人们意想不到的后 果。 2.对转基因生物安全性的争论内容 (1)转基因生物与食物安全 ①引起食物安全问题的理由: 反对“实质性等同”,因为对食物安全性检测不仅要检测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还应 包括其他方面的测试结果;担心出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因为转基因植物的DNA经过重组后, 有可能合成出对人体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食者在过了若干年或者一两代之 后,问题才显现出来;担心出现___________________ ;担心_________________ 改变,因为尽管转基因 农作物只是部分DNA发生重组,但是有些基因足以使植物体内某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发生改变,从而导致转基因农作物营养成分的改变;把动物蛋白基因转入农作物,是否侵犯了或的权益。

生物技术和人类生活的关系01

一、当代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发展的现状和前景 无论是科技界还是产业界,都基本认同这样一个重要判断:在新的世纪里,生命科学的新发现,生物技术的新突破,生物技术产业的新发展将极大地改变人类及其社会发展的进程。日益成熟的转基因技术、克隆技术以及正在加速发展的基因组学技术和蛋白质组技术、生物信息技术、生物芯片技术、干细胞组织工程等关键技术,正在推动生物技术产业成为新世纪最重要的产业之一,深刻地改变人类的医疗卫生、农业、人口和食品状况。尽管世界各国对高科技领域范围的界定不完全相同,但几乎无一例外地将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放在重要位置。特别是近二十年来,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获得了飞速发展,为世界各国医疗业、制药业、农业、环保业等行业开辟了广阔发展前景。 作为“对全社会最为重要并可能改变未来工业和经济格局的技术”,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日益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和重视。进入新千年后,生物技术产业显示出强劲发展势头,成为当今高技术产业发展最快的领域之一。2001年美国生物科技投资占到风险投资总额的11%,2002年美国在生物技术领域投入研究开发资金已高达157亿美元。日本政府2002年已明确提出生物技术立国战略,强调把“科研重点转向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并计划五年内将政府在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的研究预算增加一倍,达到8800亿日元,力争使日本生物技术达到世界领先水平。欧盟已成立生物技术委员会,继在第四个研究开发框架计划对生物技术研究大量投资后,又在第五个研究开发框架计划中专门制定了“生命科学计划”,进一步加强在这一领域的努力。在软件领域成就斐然的印度,早在1995就提出“人类基因组——印度起点”研究计划,明确提出通过发展生物产业实现经济结构的多元化。这些都表明,世界上许多国家已把发展生命科学、生物技术及其产业作为赢得未来竞争的战略选择。 目前,生命科学的研究热点仍然集中在基因组学、蛋白质学等领域。继2000年人类基因组计划完成之后,水稻、疟原虫、蚊子和老鼠的全部DNA序列测定也在2002年完成,这些研究成果都直接与粮食生产和人类健康有关。老鼠和河豚鱼基因序列的测定,将可能为人类提供关于脊椎动物进化的重要线索。特别是科学家们已经把目光投入到功能基因组学(Functional Genomics)和蛋白质组学(Proteomics)这两个极富挑战性的领域,这将带来更多与人类自身发展密切关联的重大研究成果。 生物技术方面的进展则更为迅速,基因工程、细胞工程、酶与发酵工程、组织工程、蛋白质工程、抗体工程、干细胞研究、克隆技术、转基因技术、纳米生物技术、高通量筛选技术等等,将大大加快基因工程药物和疫苗的研制,以及推进对重大疾病新疗法的研究进程。总体来看,生物技术目前仍主要应用于医药和农业,但在食品、环保、化工、能源等行业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据统计,全球生物药品市场规模1997年为150亿美元,2000年为300亿美元,预计2003年将达到600亿美元。在转基因技术方面,尽管人们对基因改造生物的讨论和疑虑仍然存在,但2002年全球转基因作物的种植面积仍然比上年增加了600万公顷,达5867万公顷。据有关资料分析,转基因食品市场的销售额2010年将达到250亿美元。随着人类基因组图谱的破译,将有力地促进生物药物的研究与开发。到2020年,利用生物技术研制的新药可能将达到3000种左右。这将对提高人类的医疗水平和健康水平产生极为重要的影响。 摘要:现代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对基因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发酵工程等现代生物技术工程产生重要影响, 其在食品发酵生产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本文阐述了基因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等现代生物技术在食品发酵业的应用。

生物安全题目

这是上届的考试相关内容,我发给大家仅仅作为参考!后期可能还会有及时更新,大家及时关注. 第一章实验室生物安全概述 一、单项选择题 1.有害生物因子包括:( D ) A.病原微生物及微生物的毒性代谢产物 B.基因结构生物体 C.动植物的毒素和过敏源 D.以上均是 2.生物危害的来源包括:( D ) A. 人和动物的各种致病微生物 B. 外来生物的入侵 C. 转基因生物和生物恐怖事件 D. 以上均是 3.实验室感染中最常见的类型 (A ) A.气溶胶导致的实验室感染 B.事故性感染 C.人为破坏 D.针头和注射器操作 4.实验室感染的主要来源为:( D ) A.检测标本 B.操作过程和仪器设备使用过程中产生的污染 C.实验动物 D.以上均是 5.医院临床实验室和检验科,对实验室要求最低应达到哪级生物安全防护标准( B )

A.一级生物安全防护 B.二级生物安全防护 C.三级生物安全防护 D.四级生物安全防护 6.根据卫生部《中国医学微生物菌毒种管理办法》,O1群霍乱弧菌属于:( A ) A.Ⅰ类菌种 B.Ⅱ类菌种 C.Ⅲ类菌种 D.Ⅳ类菌种 7.根据卫生部《中国医学微生物菌毒种管理办法》,炭疽杆菌属于:( A) A.Ⅰ类菌种 B.Ⅱ类菌种 C.Ⅲ类菌种 D.Ⅳ类菌种 8.根据卫生部《中国医学微生物菌毒种管理办法》,结核分枝杆菌属于:( B ) A.Ⅰ类菌种 B.Ⅱ类菌种 C.Ⅲ类菌种 D.Ⅳ类菌种 9.根据卫生部《中国医学微生物菌毒种管理办法》,肝炎病毒属于:( B ) A.Ⅰ类毒种 B.Ⅱ类毒种 C.Ⅲ类毒种 D.Ⅳ类毒种 10.根据卫生部《中国医学微生物菌毒种管理办法》,金黄色葡萄球菌属于:( C ) A.Ⅰ类菌种 B.Ⅱ类菌种

关于《生活中的生物学》校本课程总结归纳

目录 引言 (2) 第一课时:第一节熟吃甘薯 (3) 第二课时:第二节玉米和健康 (6) 第三课时:第三节多吃蔬菜 (8) 第四课时:第四节水果种种 (13) 第五课时:第五节公鸡为什么能及时报晓? (14) 第六课时:第六节狗鼻子嗅觉灵敏 (19) 第七课时:第七节蚊子叮人 (21) 第八课时:第八节馒头和酒酿 (24) 第九课时:第九节藕断丝连 (27)

引言 我们生活中所需要的许多东西(包括衣、食、住、行、用)都直接或间接地来自生物,你每天也都在同它们打交道。玉米、小麦、蔬菜、水果,鸡、羊、猪、狗,花、鸟、虫、鱼,树木、草药,细菌、真菌等等,虽然你认识了它们,并不等于说它们中的许多问题全都知道啦。 在你的周围,有许多事儿也许使你很感兴趣:公鸡为什么一到清晨就喔喔啼叫?鸭子为什么只会游泳不会孵蛋?怎样辨别动物的雌雄呢???在屋子里,你有没有想到过这些事儿:蚊子为什么爱叮咬小孩儿?为什么用蝇拍打苍蝇容易打死?米蛀虫吃干谷物为什么不会渴死???在餐桌上,你也许会发现不少问题:有些茭白为什么带黑斑点?饭菜怎么会变馊?为什么腐乳味道那么鲜美??? 生活中,如果你留心的话还会碰到许多有意思的问题:水果店里卖的都是水果吗?柿子的涩味从哪里来?树木草坪为什么能净化空气???生活中处处有生物学。你只要细心观察,勤于思考,就会提出形形色色的关于生物学方面的问题。许多事情都很有趣,每一件事儿都是个谜,等待着你去揭晓。 让我们从生活中学习生物学吧!

第一课时:第一节熟吃甘薯 入秋以后,红、黄、白各色的甘薯应市了。它的别名可多啦:河南叫红薯,四川叫红苕、红芋,北京叫白薯,江苏、天津叫山芋,山东叫地瓜,浙江福建叫番薯等等。隆冬时分,甘薯变得更甜了,你爱吃蒸甘薯,味道细腻象栗子;烤甘薯的香甜味儿,更使你爱上了它。 可是,甘薯适宜熟吃,却不宜生吃。甘薯除含水分、糖类和维生素以外,主要成分是淀粉。生甘薯的淀粉粒外面包着一层坚韧的膜,你生吃的时候,淀粉酶就很难跟淀粉接触,没法把它水解,胃肠不能很好消化,只能吸收一些糖分和维生素。这样,几乎所有的淀粉都被浪费了。 甘薯蒸熟或烤熟以后,包在淀粉粒外面的膜破裂了,你吃的时候,淀粉酶就能够充分地跟淀粉发生作用,生成麦芽糖,味道比生甘薯更甜。甘薯的蛋白质含量高于胡萝卜、白箩卜、冬瓜、南瓜、黄瓜等等,而且还含有一般谷物所没有的抗坏血酸(维生素C)。甘薯可以作制造淀粉、酒精、丙酮、葡萄糖等的工业原料。另外,当你在炎夏喝汽水的时候,它为你提供柠檬酸;当你在厨房烹调的时候,为你提供酒、味精、山芋蜜、山芋粉、山芋糕??甘薯能当主食充饥,又能作副食佐菜,生炒蒸煮,切片油煎,磨甘薯原产地是美洲,考古学家在古墓里曾发现过八千年前的野生甘薯的块根,在秘鲁古墓里发掘出陶器制品,上面镶有甘薯的图案,证明是五千年前新石器时代中美洲人民模仿甘薯形状制作的。甘薯传到中国,经历了一段曲折的历史。 明万历二十一年(一五九三年),福建省长乐县人陈振龙去吕宋(现

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教案)

第三章第二节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教案)——2009-2010学年第一学期第一次汇报课海南华侨中学初二生物组陈婷婷 一、教案目标: 1、知识目标: (1)调查了解动物在人们生活中的作用。 (2)了解生物反应器及其优点。 (3)了解仿生在实际生活、社会中的应用。 (4)关注科学、技术和社会的关系。 2、能力目标: (1)在调查中培养学生的提问、交际、书写能力,特别是提问技巧。 (2)培养学生收集资料、信息处理、概括总结和表达交流的能力。 (3)激发学生热爱生物科学,并立志在生物反应器及仿生学方面钻研、创新,有所成就。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使学生认识动物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并养成爱护动物,保护动物,好好学习生物学知识的良好品质。 (2)通过本节学习,树立将来在生物反应器、仿生学方面有所建树的远大志向。 二、教案重点与难点: 重点:全面了解动物与人类的关系,自觉形成保护动物的情感。 难点:组织调查、查阅资料以及交流表达的效果。 三、教案准备:

教师:课前让学生按照四大组分别负责四种动物(牛、蜜蜂、猫和苍蝇),通过网络书籍查阅资料、访问调查等方法,了解该动物与人类的关系,记录整合以课堂汇报。 学生:小组成员分工协作,通过查阅资料、调查访问等途径,尽可能多地了解该动物与人类的关系。四、教案课时:1课时 五、教案过程设计: 教案内容教案 时间教案活动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了解动物与人类关系及 其密切是因为动物在人 类生活中有着极其重要 的作用。 四大组分别汇报调查的 动物:牛、蜜蜂、猫和 苍蝇,要求每组有组织 语言地尽可能多地叙述 调查的动物在人类生活 中的作用。 其它组在聆听过程中, 积极思考,尝试进行补

生物入侵与生物安全的几篇文章

生物入侵与生物安全

外来种引入途径及入侵特性分析* 高贤明1 庄 平1 孙书存2 1.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植被数量生态学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93 2. 南京大学南京 210093 外来种入侵已经对全球范围的生态系统产生了严重不良后果并给一些国家 和地区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外来种入侵问题近年来受到了全球普遍的重视但对于外来种我们也不必谈虎色变因为外来种与入侵种是两个不同概念也就 是说并不是所有的外来种都具有入侵的潜能并成为入侵者当前人类生存所必需 的粮油作物家禽家畜等几乎都是外来种由于对人类栽培饲养的绝对依赖 这些物种通常没有入侵的潜能因此也不会成为入侵种不同的物种在自然界占 据不同的地理区域形成各自的分布区进入分布区以外其它区域的物种被称之 为该区域的外来种但只有对该区域生态系统产生不良影响的外来种才被称之为 入侵种一个地区外来种的引入通常划分为人为和非人为两大类这种划分显然 过于粗放不利于外来种的管理和控制通过对外来种本身特点和引入方式分析 本文进一步将引入途径划分为目的引入伴随引入伴人传入自然扩散与渗 透GMO的环境释放全球变化等几个方面具有入侵潜能的外来种通常表现出具有生态适应的广谱性生长发育迅速繁殖力强化学武器持久性高较高的 协同进化的潜力破坏生态系统原有的物种共生关系等特性对入侵种的入侵特 征分析的结果能够为外来种入侵的预防与治理提供理论依据和基础 *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重大工程项目KSCX1-07-01的部分内容 植物群落的生物多样性与可入侵性实验研究 许凯扬 叶万辉 曹洪麟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研究所 广州 510650 Elton多样性-可入侵性假说认为生物多样性丰富的群落不容易受到外来种入侵但后来的许多验研究并没能证实两者的负相关性甚至出现正相关的实验结 果在本实验中以空心莲子草(Alternanthera philoxeroides (Mart.) Griseb.)为入侵种人为构建不同物种多样性和物种功能群多样性C 3植物C4植物禾本科植物和豆科植物梯度的草地小群落通过空心莲子草在不同群落里的入侵状况来 验证Elton的假说并以入侵种生物量作为衡量群落可入侵程度的指标研究结果显示在排除了其他共变因子影响的前提下物种功能群愈丰富的群落对资源利 用更充分因而对空心莲子草表现出愈强的入侵抵抗力物种多样性不同但功能

生活中的生物学现象

生为发育的胚胎提供了保护、营养以及稳定的恒温发育条件,是保证酶活动和代谢活动正常进行的有利因素; 使外界环境条件对胚胎发育的不利影响减低到最低程度,以乳汁哺乳幼兽,是使后代在优越的营养条件和安全保护下迅速成长的生物学适应,胎生,哺乳为哺乳动物生存和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前景. 羊膜卵外包有石灰或纤维质的硬壳,能维持卵的形状,减少卵内水分蒸发、避免机械损伤和防止病原体侵入;卵壳具有通透性,能保证胚胎发育时进行气体代谢,卵内贮存有丰富的卵黄,保证胚胎在发育中能得到足够的营养。 在胚胎发育早期,胚胎周围的胚膜向上发生环状皱褶,不断向背方生长,包围胚胎,在胚胎外构成两个腔——羊膜腔和胚外体腔,羊膜腔内充满羊水,使胚胎能在液体环境中发育,能防止干燥以及机械损伤。另外,还形成一尿囊,可以收集胚胎发育代谢中产生的废物,另外尿囊与绒毛膜紧贴,其上富有血管,胚胎可通过多孔的卵壳或卵膜,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 羊膜卵的出现,是脊椎动物从水生到陆生进化过程中产生的一个重大适应,它解决了在陆上进行繁殖的问题,使羊膜动物彻底摆脱了水环境的束缚。 山羊的瞄孔是矩形的瞳孔是指虹膜中间的开孔,它是光线进人眼内的门户,也称作“瞳仁”。它在亮光处缩小,在暗光处放大。人类和很多动物的瞳孔都由不自觉的虹膜伸缩控制大小,以便调节进人眼内的光线强度,这称为瞳孔反射。动物的瞳孔形状由玻璃体的光学特性、视网膜的形状和敏感度,以及物种的生存环境和需要决定。大部分动物的瞳孔都是圆的,但山羊的瞳孔扩大时形状却接近矩形,其实大多数有蹄动物的瞳孔都近似矩形。矩形的瞳孔使山羊的视野范围在320-340度之间(人类的视野范围在160一210度之间),这意味着它们不用转动头就几乎能看到周围的一切物体。因此有矩形眼睛的动物因为瞳孔大,在夜晚能够看得更清楚;白天睡觉时由于眼睛闭得紧,能够更好地避光。 为什么没有黑色的花朵 自然界里也有黑色的花朵,像黑牡丹、墨菊等。由于黑花很少,物以稀为贵,黑牡丹和墨菊就成了珍品。除了黑色的花,其他颜色的花都很多,五彩缤纷,装点着大自然。 黑花为什么那么少呢? 在花瓣中一般含有两种物质,一种叫花青素,一种叫胡萝卜素。花青素的性质非常不稳定,遇到酸类呈红色,遇到碱类呈蓝色,遇到强碱性物质成为蓝黑色,中性时是紫色。还有一些花的颜色是黄的、橙黄的、橙红的。它们的花瓣含有胡萝卜素。花的颜以与花瓣内含有的物质相关,在植物体内不能产生黑色 的因子,只有在特殊情况下,才有可能出现黑色趋向,所以,黑色的花就十分罕见了,并且单纯黑色的花是不存在的。这是黑色花朵少的生理因素。 但为什么自然界没有使植物出现黑色因子呢?主要是因为太阳光的原因,如果花朵是黑色,那么将会吸收太阳光所有波长的光的能量,那样很容易被强烈的太阳光灼伤,也因此自然选择决定了黑色的花朵很少很少。

现代生物技术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现代生物技术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1.农业生物技术 在农业生物技术中,转基因动植物的研究与开发最为突出。近年来,抗除草剂的大豆、抗病毒病的甜椒、抗腐能力强、耐贮性高的番茄、具有高含量必须氨基酸的马铃薯等转基因农作物开始进入市场,成为农业生物技术的第一批成果;转基因的瘦肉型猪、高产奶的奶牛和能从奶中提取药物的转基因羊等也将进入实用化阶段。未来农业的模式将是:农业工厂化,按人类要求,高水平的控制环境因素,实现规模化、机械化、自动化生产,产生质量稳定、供应稳定、价格稳定、营养丰富的农业产品;安全的转基因动植物投放市场;具有营养保健、医疗功效的猪牛羊、蔬菜水果等转基因食品大批走向餐桌。 2. 海洋生物技术 1996年,我国政府已将海洋生物技术列入863计划,主要方向是大规模发展海水养殖,并已初见成效。海水养殖总产量、海藻、贝类等产量均居世界首位,对虾产量也曾一度居世界首位;裙带菜无性繁殖系、三倍体扇贝和牡蛎的培育,都已列入国家"攀登计划",正在组织实施;山东省海藻养殖和海藻化工已成为世界上该领域第一大产地。此外我国在世界上首次研究成功海带的单倍体育种技术、紫菜的体细胞育苗技术、对虾的三倍体与四倍体育苗技术、对虾精荚移植技术等;在海水鱼、贝类的三倍体育苗技术和鱼类性别控制技术的研究方面也取得了重大进展。 3.环境生物技术

环境生物技术是21世纪国际生物技术的又一热点领域。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由于人类活动自身造成的各种污染对环境生态的破坏,已成为威胁人民健康、制约经济发展的严重问题。治理环境污染,改善环境的质量已经成为人类共同努力的长期任务。生物技术在环境治理上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美国培育的基因工程"超级菌",几小时就可降解自然菌种需1年才能降解的水上浮油;日本将嗜油酸单孢杆菌的耐汞基因转入腐臭单孢杆菌,使该菌株既能有效处理环境汞污染,又能将汞回收利用。 4. 医药生物技术 生物技术在医药卫生领域的应用解决了过去用常规方法不能生产或者生产成本特别昂贵的药品的生产技术问题,开发出了一大批新的特效药物,如胰岛素、干扰素、白细胞介素-2等等,这些药品可以分别用以防治诸如肿瘤、心脑肺血管、遗传性、免疫性、内分泌等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疑难病症,而且在避免毒副作用方面明显优于传统药品。 随着科技、经济文化、社会的不断发展,人类对自身认识的要求越来越迫切,对生存和生命的价值越来越重视,对卫生保健,身心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生命科学及生物医学的高度发展,为人类了解和调控生命过程,认识和控制疾病,保证和维护身体健康,造就和谐健康的生存环境创造了条件和手段。用基因工程技术生产的甲肝疫苗、乙肝疫苗、人胰岛素、等药物以及抗白血病等“生物导弹”制剂的研制成功与利用,都为此做出了贡献。

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教学设计教案 徐启兵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调查认识动物在人们生活中的作用。 2.举例说出现代生物科学技术──生物反应器、仿生在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能力目标】 1、通过调查和资料搜集等活动提高学生获取信息和分析信息的能力。 2、通过讨论交流提高学生归纳总结和表达能力。 【情感目标】 1、关注科学、技术和社会的关系。 2、爱护动物,体验动物与人类之间的和谐关系。 二、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1.动物在人们生活中的作用。 2.生物反应器、仿生。 【教学难点】 1.“动物在人们生活中的作用”的调查方法。 2. 生物反应器、仿生 三、教学策略 课前先布置学生进行分组调查,回忆调查的内容,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教材的活动,归纳总结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本节教学内容具有较强的开放性,所以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活动为主,教师引导为辅,尽量铺设路子让学生去表达他们所了解到的动物跟人类生活的关系。积极调动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构建知识体系,形成良好科学观的积极性。 通过视频展示现代生物科学技术的发展前景。使学生能了解生物科学技术的新进展及其在社会中的重要应用价值。 这部分内容,因为事先安排学生进行了有规划的调查活动,所以老师尽量让更多小组的代表上来汇报调查结果。老师要做的工作是组织评审团给汇报的小组点评以及小组自评,形成良好的科学氛围。通过交流认识到动物在我们生活乃至国民经济中的重要作用。然后老师结合同学们的调查报告再次强调如何去调查以及撰写调查报告要点。 四教学媒体运用:电脑、实物投影仪 五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板书]一、调查动物在人们生活中的作用 教师:上节课布置同学们去进行完成几项调查,现在各小组派代表汇报调查结果,互相交流体会。其他同学仔细听,然后进行评价,完成你们手中的实验报告手册。 师:现在请第一组的同学介绍你们组的调查结果 生(评价):。 请第二组的同学作报告 生(评价): 第三组: 学生报告 学生评价 教师:第三组的比较详细,拟定调查提纲,内容详细,通过调查,同学们对各种动物的营养价值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由于时间关系,我们的报告就到这里。 教师:处理上述之外,还可以: 去农村调查:马拉车、牛耕田。 去饭店调查:鸡鸭鱼肉,生猛海鲜。

生物安全与防护

生物安全与防护 谈涛 一,生物安全的定义: 广义:生物安全是国家安全的组成部分,它是指与生物有关的各种因素对国家社会、经济、人民健康及生态环境所产生的危害或潜在风险。在这个定义中,与生物有关的因素是生物安全问题的主体,社会、经济、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是承载生物安全的客体。现实危害或潜在风险是生物安全的效应。 与生物有关的因素主要有,自然界天然的生物因子、转基因生物和生物技术: 1、自然界天然的生物因子:主要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由微生物特别是致病性微生物所导致的安全问题,如生物武器、生物恐怖、重大传染病的暴发流行等,是人类社会所面临的最重要和最现实的生物安全问题,和我们医护人员也密切相关,我们今天只就这个方面展开讨论。 2、转基因生物:随着生物技术的广泛应用,转基因生物安全问题正日益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 3、生物技术:特别是生物技术的滥用对人类健康、生态环境以及社会、经济有可能造成严重危害,已经成为国际社会一个重大的安全问题。 狭义:生物安全是生物性的传染媒介通过直接感染或间接破坏环境而导致对人类、动物或者植物的真实或者潜在的危险。比如微生物学实验室的安全隐患。微生物实验室管理上的疏漏和意外事故不仅可以导致实验室工作人员的感染,也可造成环境污染和大面积人群感染。西方国家一直认为,1979年,前苏联斯维尔德洛夫斯克城炭疽病暴发流行,是由于生物战剂泄漏所导致的突发疫情。据称,前苏联国防部微生物与病毒研究所炭疽芽孢干粉制剂车间的加压系统爆炸,约10公斤芽孢粉剂泄漏,造成1000多人发病,几百人死亡。国内外实验室意外感染的事故并不少见,严重者不得不宰杀成千上万只实验动物,甚至导致实验室工作人员死亡。管理愈不规范,防护条件愈差,发生意外事故的可能性就愈大。 小结:我们可以看到安全、平安是相对于危险而言的一种状态——没有危险、不受威胁、不出事故的状态。因此,生物安全与生物危害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防范和控制了生物危害,也就维护了生物安全。因而,通过防范和控制生物危害,藉以维护国家社会、经济及人民健康、生态环境安全是生物安全的根本任务。防范和控制生物危害必须通过技术和管理两种手段,一般而言,防范和控制生物危害的技术(也可称为“生物安全技术”),应属于生命科学的范畴,而防范和控制生物危害的管理活动则是生物安全研究的主要内容。对于我们医院而言,利用现有技术手段加强防范和控制及加强生物安全的管理是保证生物安全的主要内容。 二,生物安全的防护知识 医院感染概念:从广义上讲,医院感染包括在医院内各类人群所获得的感染,主要是指病人在住院期间又发生地其他感染。 职业感染危险因素:主要有接触生物因子、职业暴露、医疗锐器损伤、基础设施与设置、个人防护意识、工作强度等。针对这些常见的职业感染危险因素,如:(1) 针刺伤 (2) 通过

《生活中的生物学》校本课程

引言 (2) 第一课时:第一节熟吃甘薯 (3) 第二课时:第二节玉米和健康 (6) 第三课时:第三节多吃蔬菜 (8) 第四课时:第四节水果种种 (13) 第五课时:第五节公鸡为什么能及时报晓? (14) 第六课时:第六节狗鼻子嗅觉灵敏 (19) 第七课时:第七节蚊子叮人 (21) 第八课时:第八节馒头和酒酿 (24) 第九课时:第九节藕断丝连 (27)

我们生活中所需要的许多东西(包括衣、食、住、行、用)都直接或间接地来自生物,你每天也都在同它们打交道。玉米、小麦、蔬菜、水果,鸡、羊、猪、狗,花、鸟、虫、鱼,树木、草药,细菌、真菌等等,虽然你认识了它们,并不等于说它们中的许多问题全都知道啦。 在你的周围,有许多事儿也许使你很感兴趣:公鸡为什么一到清晨就喔喔啼叫?鸭子为什么只会游泳不会孵蛋?怎样辨别动物的雌雄呢???在屋子里,你有没有想到过这些事儿:蚊子为什么爱叮咬小孩儿?为什么用蝇拍打苍蝇容易打死?米蛀虫吃干谷物为什么不会渴死???在餐桌上,你也许会发现不少问题:有些茭白为什么带黑斑点?饭菜怎么会变馊?为什么腐乳味道那么鲜美??? 生活中,如果你留心的话还会碰到许多有意思的问题:水果店里卖的都是水果吗?柿子的涩味从哪里来?树木草坪为什么能净化空气???生活中处处有生物学。你只要细心观察,勤于思考,就会提出形形色色的关于生物学方面的问题。许多事情都很有趣,每一件事儿都是个谜,等待着你去揭晓。 让我们从生活中学习生物学吧!

第一课时:第一节熟吃甘薯 入秋以后,红、黄、白各色的甘薯应市了。它的别名可多啦:河南叫红薯,四川叫红苕、红芋,北京叫白薯,江苏、天津叫山芋,山东叫地瓜,浙江福建叫番薯等等。隆冬时分,甘薯变得更甜了,你爱吃蒸甘薯,味道细腻象栗子;烤甘薯的香甜味儿,更使你爱上了它。 可是,甘薯适宜熟吃,却不宜生吃。甘薯除含水分、糖类和维生素以外,主要成分是淀粉。生甘薯的淀粉粒外面包着一层坚韧的膜,你生吃的时候,淀粉酶就很难跟淀粉接触,没法把它水解,胃肠不能很好消化,只能吸收一些糖分和维生素。这样,几乎所有的淀粉都被浪费了。 甘薯蒸熟或烤熟以后,包在淀粉粒外面的膜破裂了,你吃的时候,淀粉酶就能够充分地跟淀粉发生作用,生成麦芽糖,味道比生甘薯更甜。甘薯的蛋白质含量高于胡萝卜、白箩卜、冬瓜、南瓜、黄瓜等等,而且还含有一般谷物所没有的抗坏血酸(维生素C)。甘薯可以作制造淀粉、酒精、丙酮、葡萄糖等的工业原料。另外,当你在炎夏喝汽水的时候,它为你提供柠檬酸;当你在厨房烹调的时候,为你提供酒、味精、山芋蜜、山芋粉、山芋糕??甘薯能当主食充饥,又能作副食佐菜,生炒蒸煮,切片油煎,磨甘薯原产地是美洲,考古学家在古墓里曾发现过八千年前的野生甘薯的块根,在秘鲁古墓里发掘出陶器制品,上面镶有甘薯的图案,证明是五千年前新石器时代中美洲人民模仿甘薯形状制作的。甘薯传到中国,经历了一段曲折的历史。

论生物技术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论生物技术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近代的生物技术、尤其是70年代初重组DNA技术建立以来,发展非常迅速,已经或者即将在医药、农林、轻工、环境保护等等方面起到重要的作用。不少人认为生物技术将是未来10年高新技术发展的十大重点技术之一,更有人认为生物技术是解决21世纪不断膨胀的人口,特别是发展中国家人民的粮食问题的关键技术。 生物技术又称生物工程,是一门应用现代生命科学原理和信息及化工等技术,利用活细胞或其产生的酶来对廉价原材料进行不同程度的加工,提供大量有用产品的综合性工程技术。 生物工程主要有基因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蛋白质工程和微生物工程等5个部分。其中基因工程就是人们对生物基因进行改造,利用生物生产人们想要的特殊产品。随着DNA的内部结构和遗传机制的秘密一点一点呈现在人们眼前,特别是当人们了解到遗传密码是由信使RNA转录表达的以后,生物学家不再仅仅满足于探索、提示生物遗传的秘密,而是开始跃跃欲试,设想在分子的水平上去干预生物的遗传特性。如果将一种生物的DNA中的某个遗传密码片断连接到另外一种生物的DNA链上去,将DNA重新组织一下,不就可以按照人类的愿望,设计出新的遗传物质并创造出新的生物类型吗?这与过去培育生物繁殖后代的传统做法完全不同,它很像技术科学的工程设计,即按照人类的需要把这种生物的这个“基因”与那种生物的那个“基因”重新“施工”,“组装”成新的基因组合,创造出新的生物。这种完全按照人的意愿,由重新组装基因到新生物产生的生物科学技

术,就被称为“基因工程”,或者称之为“遗传工程”。 现在基因工程已经大范围地在为人类生活服务。以转基因作物为例,根据资料介绍,从1996~1999年全球已有12个国家种植了转基因作物(其中包括有中国在内的4个发展中国家),种植面积由1996年的170万公顷发展到1999年的3990万公顷。转基因作物主要有大豆、玉米、棉花、油菜、马铃薯、西葫芦、番木瓜等等,转基因作物的性状主要有耐除草剂、抗虫性(Bt)、Bt/耐除草剂、抗病毒等等。这里值得提出的是瑞士科学家不久前开发出可加快维生素A合成的转基因水稻,尽管尚未批准为商品化种植,但因其在解决营养不良问题上非常关键而普遍看好。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最大的首推美国,占世界种植面积的72%。农业转基因技术是当今世界最为热门的研究领域之一,由于它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因而深受世人关注。中国科学院院士、华中农业大学教授张启发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强调指出:“农业转基因技术可保障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是解决世界温饱问题的根本途径。”专家认为,当今人类面临的难题之一就是要利用有限的资源生产出尽可能多的高质量食品,但目前人类、资源和环境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资源和环境遭到了极大的破坏。因此,应用农业转基因技术非常必要,它能大幅度地减少农业占用的自然资源和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我国在转基因技术的研究方面已取得了显著成果。抗虫转基因棉花已进入产业化,抗病小麦、抗虫玉米等一批转基因作物正等候投放市场;分子育种、作物遗传资源研究、转基因动物技术以及基因工程等方面的基础研究进展良好,为保障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

生命科学与人类文明课后练习题

《生命科学与人类文明》 1.生命现象与人类文明 1.1生物大爆炸 通过本章学习,你需要掌握和了解以下问题: 1、什么是生命现象。由生物组成 2、生物的基本属性有哪些。 3、什么是文明。 4、生物学的研究方法有哪些。 5、目前人类文明遇到哪些问题。 1[单选题] 生物进化过程中,蛋白质生命可以从水里爬上陆地的条件是(A)形成以后。 A.臭氧层 B.植物 C.水蒸气 D.肺 2[单选题] 根据考古所得的化石,地球上的生命大概产生于(C)。 A.20亿到30亿年前 B.30亿到35亿年前 C.35亿到38亿年前 D.38亿到40亿年前 3[单选题] 生物大爆炸发生的时间大概是(D)。 A.2亿年前 B.3亿年前 C.4亿年前 D.5亿年前 宇宙150亿年,太阳系100亿年,地球46亿年。 1.2生命的起源 1[单选题] 生物进化过程中,人类产生于(D), A.2亿年前 B.5亿年前 C.6000万年前 D.400万年前 2[判断题] 人类物种的进化顺序依次是:非洲南猿、直立人、能人、智人。(×)能人→直立人→智人 3[判断题] DNA的化学本质是脱氧核糖核酸。(?) 活力论认为生命是一种为物质和超物质的力量。(?) 1.3生命的本质 1[单选题] 生物体是由()等分子组成的一个复杂体系。(D) A.水和蛋白质 B.碳水化合物和核酸 C.碳水化合物和核算 D.蛋白质和核酸 2[单选题] 在各类元素中,地球上的生命以(A)作为骨架。 A.碳 B.氧 C.氢 D.硅 3[单选题] 人体的细胞大概有(B)。 A.50万亿个 B.100万亿个 C.150万亿个 D.200万亿个 组成生命的主要元素是硅。(?)

日常生活中的生物学常识

第一单元 日常生活中的生物学常识 二、瓶塞吸水与死细胞吸水 同学们可以比较一下,新买的水瓶塞和已使用较长时间的水瓶塞,在重量上的差别。为什么同样体积、同样木料构成的瓶塞会出现重量上的差异呢? 大家都会得出是木块吸收了水,所以重量增加。 木料来自植物,木料中有什么结构?为什么会吸收 水分?现在请每个同学做以下小实验: 同学们所观察的是植物的死细胞,只留下细胞壁,其余的部分,包括细胞膜、细胞核、细胞质都已经全部消失。为什么死细胞也能吸收水分? 我们首先来研究生活的植物细胞和植物体主要通过什么方式来吸收水分的。 图2-1成熟植物细胞模式图 图2-2水分进入根的途径 从图2-1可以看出,成熟的植物细胞具有一个中央液泡,占据细胞绝大部分的体积,液泡内充满了一定浓度的溶液,当此溶液大于细胞外部的溶液浓度时,细胞可以通过渗透作用来吸收外部的水分。

植物体吸收水分主要依靠根,根尖成熟区是吸收水分最活跃的区域,从图2-2可以看出外界土壤中的水进入植物体的途径。水分既可通过各层细胞的渗透作用吸收,又可以通过细胞的间隙扩散进入。 但这些都是活细胞进行的生理活动,那么,死细胞通过什么方式来吸收水分的呢? 这要从细胞壁的化学成分分析,高等植物的细胞壁主要由纤维素和果胶组成的,纤维素的化学性质上是一种亲水性的物质,能够从周围环境中吸收水分。这种吸收水分的方式称为吸胀作用。可分为活细胞吸胀作用吸水,如:种子萌发时的吸水膨胀,根尖分生区细胞的吸水等都是主要依靠吸胀作用吸水;死细胞吸胀作用吸水。在日常生活中,植物死细胞吸收水分的实例很多,如:棉纤维吸水,人们用来织成衣物、毛巾、抹布等;韧皮纤维吸水,人们织成麻绳、自来水管的接头用的麻丝等。 但要明确指出的是细胞的吸胀作用在植物体生命活动中不占主导作用,植物体主要依靠渗透作用吸收环境中的水。 人类为防止因家具中木纤维吸胀作用吸水造成家具变形,采用刷桐油、刷漆等方式。 1.在化学学习中,你知道还有哪些物质是亲水性物质? 2.我们吃的植物性食物中,你知道哪些属于亲水性物质?在植物体的生理活动中起什么作用?

现代生物技术与人类社会

现代生物技术与人类社会 自恐龙灭绝,人类祖先诞生,人类已经在地球这颗行星上生活了几百万年,无论它曾是大陆还是海洋,无论它曾为一体还是逐渐分离渐行渐远,人类在这大陆上一代又一代地繁衍生息。随着人类对环境的适应,人类这一种族不断进化,从听天由命到求神佑明到“我命由我不由天”,从等待大自然的恩赐转向主动向大自然索取的质的飞跃。例如风雨雷电——大自然神奇的力量,人类一开始敬畏(帝王,被称为天子,其登基时需要祭天以求当权时风调雨顺),后来了解和利用,最后竟也能由人类自己“制造”出来。真正可谓“要风得风,要雨得雨”。人类社会在这一进程中逐渐形成和成熟。而在人类社会的这一形成过程中,科学技术是必不可少的催化剂。现代科学技术是当代社会进步发展的动力之一,其加快人类探索世界的进程,同时扩展人类的认知;促进人类沟通交流,运用在日常生活之中,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在现代科学技术中,现代生物技术是其重要组成部分,作为生物之一的人类,研究现代生物技术占据着科研的重要地位。新世纪的到来,人类与客观世界之间的关系,既是改造自然,也需尊重自然;既是挑战自我,也是便利生活。总而言之,现代生物技术与人类生活是息息相关,密不可分的,但同时也是有利有弊,影响双面的。 现代生物技术,也称生物工程。在分子生物学基础上建立的创建新的生物类型或新生物机能的实用技术,是现代生物科学和工程技术相结合的产物。随着基因组计划的成功,在系统生物学的基础上发展了合成生物学与系统生物工程学,开发生物资源,涉及农业生物技术、环境生物技术、工业生物技术、医药生物技术与海洋生物技术,乃至空间生物技术等领域,将在二十一世纪开发细胞制药厂、细胞计算机、生物太阳能技术等发挥关键作用。【引自百度百科】在古代,人们利用微生物酿造技术和发酵技术为百姓的生活服务。现代生物技术与其在联系之中又有着质的区别,不仅仅只是利用现有的生物,而且是按照人类的意愿和需要创造全新的生物类型和生物机能,或者改造现有的生物和生物机能。现代生物学技术已经渗透到社会的诸多领域之中,例如医学、农业、环保、信息技术、能源等等,具有非常广阔的前景。从被动到主动,现代生物技术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在当代,加快生物技术的研究已经不单是从学术方面单纯地去不断探索实验,而且是人类在生活发展中遇到的种种问题困难需要生物技术的相关专业知识帮助解决。 现代生物技术主要包括基因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和发酵工程四个领域。 首先,基因工程是按照人类需要,把不同的生命的基因分子提取出来,在生物体外进行切割搭配,重新连接,然后经过经过一定的途径转入生物体内,并使其中合成的生物信息在生物体内得到明确的表达和复制,从而改变生物的某些特征,或创造出具有新的特性的生物类型,或产生出新的生物产品。【引自《科学技术概论》以下简称《概论》】基因工程是生物技术运用于生活中的典型。从前,基因虽然能被人类观察推测到,却是天生的自然的不可控的,只能去认识它研究它,却无法改变它。后来随科技的发展,基因工程的开展,人类可以通过改造重组基因改变生物的遗传特性,例如各类疫苗的研制以及接种疫苗后人类得到对相应疾病的防御能力,许多疾病在抗生素的帮助下也不再是无药可医的绝症,这大大有助于人类健康生活,延长寿命。这就是基因工程给人类社会带来的积极影响。当然,基因工程带来的影响是双方面的,它也有可能带来消极的影响,比如,从诞生以来就争议不断的克隆技术。1996年,第一只克隆羊“多利”的出生意味

生活中的生物化学

生活中的生物化学 经过这一学期的生物化学学习,我对生物化学这门学科有了一种新的认识。以前理解的生物化学就是像科幻电影里面那种研究新生物新菌种或者生化研究人员都是在实验室里培养细菌什么的,但真正上了这门课以后才发现,原来生物化学不是那样单纯,它实际上涉及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从我们的衣食住行,到我们身体内部的正常运行,都离不开生物化学。下面我将从几个方面来简单阐述一下我对生物化学与生活关联度的理解。 第一大类,也是我个人很感兴趣的一方面就是维生素和激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维生素对代谢也有重要影响,它是我们每个人的健康要素。人体一旦缺乏维生素与之相应的代谢就会出现问题,从而产生维生素缺乏症。而且这一部分老师在上课时讲的很详细,因为这些知识不仅仅是一门课程的要求,它还是我们每个人所必须要知道的医学跟生活常识。我最关注的是维生素B2,因为我本人就是维生素B2缺乏症人群中的一员,所以我对这方面也查阅了很多资料。缺乏维生素B2的主要症状是多发口腔炎、舌炎、角膜炎、皮炎等。所以我经常会嘴唇干裂,多发口腔疾病,虽然一直注意外在补充,但我觉得吸收应该是因个人而异。维生素B2属于水溶性维生素,在酵母、动物肝、肾、蛋黄、奶与大豆中含量丰富。所以我们需要在平常生活中多食用一些这方面的食物,可以帮助我们预防维生素B2缺乏症。此外还有很维生

素对人体也很重要,维生素C、维生素A、维生素D等等。所以我们学习这些知识可以帮助我们日常防治一些疾病或者以此为理论,正确健康的生活。 激素是新陈代谢的重要调节因子。激素系统和神经系统构成生物体两种主要通讯系统,二者之间又有密切的联系。70年代以来,激素的研究范围日益扩大。如发现肠胃道和神经系统的细胞也能分泌激素;一些生长因子、神经递质等也纳入了激素类物质中。 其次,我想谈一下生化领域中蛋白质技术和基因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我们的科学家利用生物化学技术分离跟鉴定对制造特殊蛋白质有指令作用的基因,然后把这些基因结合到生物体例如酵母菌中以制造出人们所期望的蛋白质。例如一些对人体有重要作用的胰岛素或者人体生长素,研究人员通过对基因进行修饰或改变,就可以获得性能更好的蛋白质。这样的例子在我们生活中比比皆是,我们平常吃的一些谷物以及蔬菜,由于要大批量种植所以大多都对其形状或者抗病性能进行处理。例如对植物导入一些抗虫基因,就能提高植物的抗病或者抗倒伏能力,从而更利于植物的大规模种植,提高产量。在哺乳类雌性家畜乳腺中导入抗病基因,就能通过动物的乳汁分泌来获得我们所需要的药用蛋白,从而帮助我们研制一些新型蛋白质类药物。近几年来迅速发展起来的荧光蛋白技术,科学家使用荧光蛋白标志物,可以研究目的基因的表达情况,蛋白质运输情况以及各种细胞内动态的生物化学信号通路。通过这种荧光标记的跟踪技术可以更好的研究一些基因病的成因与影响,也是在医学上帮助人类找到了一个新的研究

现代生物技术与人类生活

现代生物技术与人类生活 摘要:现代生物技术是在传统生物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以DNA重组技术的建立为标志,以现代生物学研究成果为基础,以基因或基因组为核心,生物技术产业以基因产业为核心,并辐射到各个生物科技领域。通过了解现代生物技术的基本概念和主要领域,以及对这些领域中产业的发展现状的分析,人们研究出针对这些问题的一些对策,得出现代生物技术对人类生存和生活带来的影响和结论,并对生物技术未来的发展做一定的展望和预期。 关键词:基因,领域,应用,展望 引言: 现代生物技术是当今世界发展最快、潜力最大、影响最深远的一项高新技术。被视为是 21世纪人类彻底解决人口、资源、环境三大危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所以世界各国都将生物技术确定为增强国力和经济实力的关键技术之一。我国也十分重视生物技术,并组织力量追踪和攻关。现代生物技术为什么会引起世界各国如此普遍的关注和重视呢?首先,生物技术是解决全球经济问题的关键技术,在迎接人口、资源、能源、食物和环境五大危机的挑战中将大显身手。其次,生物技术将广泛地应用于医药卫生、农林畜牧、轻工、食品、化工、能源和环境等领域,促使传统产业的改造和新兴产业的形成,对人类社会将产生深远的影响。所以生物技术是现实生产力,也是具有巨大经济效益的潜在生产力;是 21 世纪高新技术的核心。 1 现代生物技术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 1.1改良微生物的苗种性能 生物技术已用于啤酒酵母的改造,如将α-乙酰乳酸脱羧酚基因克隆到啤酒酵母中进行表达,可降低啤酒双乙酰含量而改善啤酒风味,日本生物技术专家还将霉菌的淀粉酶基因转入酵母中使其能直接利用淀粉生产酒精,省掉了高温蒸煮工序,可节约60%的能源,生产周期大为缩短。 1.2应用于食品酶制剂的生产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