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概论考前复习题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概论考前复习题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概论考前复习题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概论考前复习题

大气科学概论考前复习题

一、地球大气

1、简述大气科学包括哪些分支学科。

2、简述大气科学的主要研究方法。

3、简述大气垂直结构的主要特征。

4、简述对流层和大气边界层结构特征。

5、简述大气成分CO

2、O

3

对地球辐射平衡和全球气候变化产生的影响。

6、表征大气的基本要素有哪些?请简要解释。

二、大气现象

1、简述云的微观组成。

2、我国气象行业标准根据云形态的国际分类,将云分为几族、几属,分别是什么?

3、简述云中水凝物粒子的相态分布与云内温度随高度分布的关系。

4、试比较典型云滴和典型雨滴的大小差异。

5、简述连续性、间歇性和阵性降水的判别特征。

6、当雨很小时如何与毛毛雨区分?

7、决定冰雪晶形状的最主要大气要素有哪些?

8、霰、冰粒、冰雹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9、试绘出雨、雪、冻雨、冰粒4种降水产生的大气温度随高度分布的草图。

10、冻雨和雨淞的关系是什么?

11、如何区别雾和霾两类视程障碍现象?

12、简述大气中逆温层的作用。

三、大气系统的能量收支与平衡

1、大气中有哪些能量形式?

2、举例说明大气中能量传递的三种方式。

3、黑体有哪些基本性质?黑体辐射有哪些基本性质?

4、比较地球和太阳的黑体辐射光谱差异。

5、什么是大气对辐射的选择性吸收?原因是什么?

6、蓝天白云的原因是什么?

7、简述大气层温度的垂直分布与大气辐射过程的关系。

8、简述大气上界太阳辐射日总量分布的特点。

9、简述晴天时大气上界与地面太阳辐射光谱的差异。

10、什么是辐射平衡、辐射平衡温度?为何无大气的地球辐射平衡温度低于0摄氏度?

11、比较温室的能量收支与大气保温效应。

12、大气中主要温室气体有哪些?

13、大气系统能量平衡主要包括哪些物理过程?

14、人类活动对全球热量平衡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四、天气系统

1、下面不属于地球大气受到的真实作用力的是()。

A、气压梯度力;

B、重力;

C、柯里奥利力;

D、摩擦力

2、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范围是用500hPa等压面()位势什米线来表示。

A、577

B、588

C、599

D、1000

3、下面四类热带气旋中近中心地面风力最大的是()。

A、热带低压;

B、热带风暴;

C、强热带风暴;

D、台风(飓风)

4、气旋的强度可以用()来表示。

A、外围风速

B、中心气压

C、垂直速度

D、涡度

5、大气运动主要受哪几种物理规律控制?

6、按照热力结构的差异可以将非锋面气旋分为、、和。

7、什么是气旋、反气旋和切变线

8、试举例说明东亚地区不同季节常出现的气旋和反气旋系统。

9、说明温带气旋和反气旋的一般特征和天气概况?

10、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季节活动规律与我国雨带位置的变动有何联系?

五、气候系统与气候变化

1、简述气候变化的概念

答案要点:气候:气象要素经过长时间的平均的状态。气象学常取30年左右。

气候变化:气候变化是指气候平均状态统计学意义上的巨大改变或者持续较长一段时间(典型的为10年或更长)的气候变动。

2、简述气候变化的原因(至少列出5种原因)。

答案要点:关于气候变化原因十分复杂,以下是比较流行的关于气候变化的几个因素。

(1)太阳辐射的变化;(2)宇宙沙尘浓度的变化;(3)地球轨道的变化;

(4)大陆漂移;(5)山地隆升对大气环流和环境的影响;(6)洋流的改变;

(7)海冰的变化;(8)大气温室气体的变化;(9)大气气溶胶浓度的变化;

(10)同大陆沙尘气溶胶相联系的“铁假说”;(11)天体撞击;(12)火山爆发等。

3、简述全球气候变化的事实。

答案要点:

(1)、最近100年是过去1000年中最暖的,最近20年是过去100年中最暖的;

(2)、温度的升高与CO2浓度的升高是同步的,最近50年全球变暖主要由人类活动造成;

(3)、全球升温不均匀,陆地比海洋明显,高纬比低纬明显;

(4)、冬季出现全球性的明显增温;

(5)、全球降水在中高纬地区有所增加,非洲出现长期干旱。

4、简述中国气候变化的事实。

答案要点:

(1)、同全球气候变化一样,中国也出现了明显的变暖。但变暖幅度不如全球。

(2)连续出现全国性暖冬;

(3)中国气候变暖最明显地区在西北、华北、东北地区,西北(陕、甘、宁、新)

变暖幅度高于全国平均值;

(4)、华北等地区出现干旱化趋势;

(5)、西北西部出现变湿现象.

5、简述气候突变与气候变化的区分。

答案要点:气候变化,通常指的是“气候渐变”。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地球在逐渐变暖”,或者是“气候在慢慢变暖”。是指气候平均状态统计学意义上的巨大改变或者持续较长一段时间(典型的为10年或更长)的气候变动。但现在已有证据显示地球上的气候系统有时更像一个会在瞬间变化的“开关”,气候发生剧烈的变化,从一个极端迅速跳到另外一个极端,即“气候突变”。

6、简述气候突变的可能原因。

答案要点:

能够引起气候突变的可能原因主要有:

1)气候系统之外的参数或强迫力的突然变化。如由于某一冰川湖淡水突然涌入海洋,就可能改变北大西洋的表面环流,从而改变其临近区域的气候;火山喷发或大规模核战争也属于这一类。

2)外力的缓慢变化使气候系统越过突变的界限。如由于地球轨道周期性变化所引起的冰川及温暖条件的振荡范围较大,影响季节性太阳辐射分布,使厄尔尼诺、季风及全球大气环流突然改变。

3)气候系统本身的内部混沌过程所产生的突然变化。如热带海洋大气动力改变所造成的区域性或全球性后果。

7、简述气候变化的影响(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和了解的事实,自由发挥)。

答案要点:全球气候变化造成的影响广泛、复杂而又深远,是全方位、多尺度和多层次的,既有正面影响,也有负面效应,但负面影响更受关注。将对生态系统、水资源、农业生产、人体健康、能源等产生深远影响。同时也会导致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增加。

具体的事例如:臭氧枯竭、北极冰盖的减少、冰川普遍退缩、植被类型分布变化、海平面上升、人体健康等。

8、简述气候变化的适应对策(可自由发挥)

答案要点:

1)通过一些技术措施减少目前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甲烷等温室气体。

2)科学预测、积极地适应未来气候变化。例如,建设海岸防护堤坝防止海水入侵,有计划地逐步改变农作物的种类和品种。

3)自由发挥。

9、简述气候系统的概念。

答案要点:气候系统由大气圈、海洋圈、陆地圈、冰雪圈和生物圈等五个部分组成。太阳辐射是这个系統的主要能源。在太陽太阳辐射的作用下,气候系统內部产生一系列的复杂过程,各个组成部分之间,通过物质交换和能量交换,紧密地连接成的一个系统。

10、通过对“气候变化”的学习,谈谈您对气候变化有什么新的理解和看法。(自由发挥)

六、大气探测技术

1、大气探测的定义和分类

2、大气探测在大气科学和社会生产生活中的作用

3、在地面人工气象站中,通常使用什么仪器观测气温、气压、空气湿度、风?这些仪器的测量原理如何?

4、地面自动气象站主要有哪三种形式?三种形式各自的定义。

5、无线电探空仪探空法的定义

6、对常规探空仪的要求

7、无线电探空系统的组成

8、雷达测风法的定义

9、一次雷达的定义。

10、二次雷达的定义

七、卫星气象

1、人们在已经可以进行大量地面观测和无线电探空的情况下,为什么还要发展气象卫星观测?(气象卫星,作为观测仪器平台,与其他观测平台相比,有什么优势?)

2、目前有哪些国家/地区发射了气象卫星?(列出5个即可)

3、目前气象卫星主要有哪两种轨道?各有什么特点?

4、通常认为世界上第一颗气象卫星是哪年发射的?与第一颗气象卫星相比,现在的气象卫星在观测能力上有哪些进步?

5、为什么说气象卫星采用“遥感”技术实现对地球大气的观测?

6、气象卫星上的主要观测仪器为“辐射计”,它(们)目前主要在哪些电磁波段测量来自于地球大气的辐射?

7、气象卫星云图上一般用什么色调表示“云”、用什么色调表示“晴空”?

8、描述如何利用卫星云图进行“外推法”天气预报。

9、说说气象卫星观测资料还有哪些用途?

10、说说自己所学专业,描述此专业与气象卫星技术和应用存在什么关系?

八、雷达气象

1、气象雷达的主要用途有哪些?

2、气象雷达主要由哪几个模块构成?各模块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3、雷达是如何确定气象目标的位置的?

4、气象雷达可以获得哪些气象信息?

5、降水有哪几种形式?其回波强度大约在什么范围?

6、雷达测量降水的基础是什么?

7、多普勒雷达测风的基本原理是什么?

8、简单描述任意两种降水回波的特点。

9、气象雷达主要工作在哪几个波段?

10、说明雷达气象和气象雷达的区别与联系。

大气科学概论加答案

大气科学概论复习题 ——选择题、填充题、简述题1.通常北半球各个纬度地区盛行风。 答:0°-30°低纬:东北信风; 30°-60°中纬:盛行西风(西南风); 60°-90°高纬:极地东风(东北风) 2.地球的冷热极。 答:冷极:南极乔治峰,最低气温-90° 热极:索马里境内,最高温为63° 3.干洁大气中的成份 答:干洁空气就是指大气中除去水汽、液体与固体微粒以外的整个混合气体,简称干洁空气。它的主要成分就是氮、氧、氩、二氧化碳等,其容积含量占全部干洁空气的99、99%以上。其余还有少量的氢、氖、氪、氙、臭氧等。(P20) 4.一天中太阳高度角变化,最小、最大。 答:变化:0°~90°最小: 最大:正午 5、通常一天中相对湿度最值最有可能出现时间。 答:白天温度高,蒸发快,进入大气的水汽多,水汽压就大;夜间相反。

每天有一个最高值出现在午后,一个最低值出现在清晨,在海洋上,或大陆上的冬季,多属于这种情况。但就是在大陆上的夏季,水汽压有两个最大值,一个出现在9~10时,另一个出现在21~22时。在9~10时以后,对流发展旺盛,地面蒸发的水汽被上传给上层大气,使下层水汽减少;21~22时以后,对流虽然减弱,但温度已降低,蒸发也就减弱了。与这个最大值对应的就是两个最小值,一个最小值发生在清晨日出前温度最低的时候,另一个发生在午后对流最强的时候。而相对湿度的大小,不但取决于水汽压,还取决于温度。气温升高时,虽然地面蒸发加快,水汽压增大,但这时饱与水汽压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得更多些,使相对湿度反而减小。同样的道理,在气温降低时,水汽压减小,但就是饱与水汽压随温度下降得更多些,使相对湿度反而增大。所以相对湿度在一天中有一个最大值出现在清晨,一个最小值出现在午后。 6、大冰期一般持续时间。 答:全球已出现过3次大冰期与2次大间冰期。大冰期持续时间约1,000万~2,000万年,气温与雪线下降;大间冰期持续时间约3亿年,气候变暖,冰川退缩,气温与雪线上升,中纬度温度变化幅度高达10℃。 7.我国东部的总体气候特征 答;季风性显著,大陆性强 8.地面与大气所放射的辐射类型

大气科学概论知识梳理大气基础知识

大气科学概论知识梳理(大气的基本知识)一、地球大气成分由三个部分组成Clean Air【没有水汽和悬浮物的空气称为干洁空气】①干洁大气(即干空气)Moisture 水汽(滴)② Impurity 悬浮在大气中的固液态杂质③ 二、低层大气的各种主要成分N2):氮气(①存在方式:以蛋白质的形式存在于有机体中。作用:是有机体的基本组成部分,也是合成氮肥的基本原料。):氧气(O2②是人类和动植物维持生命活动的极为重要的气体;积极参加大气中的许多化学过程;对有机物质的燃烧、腐败和分解起着重要的作用。):臭氧(O3③ 时空变化:最大值出现在春季,最小值出现在夏季。 空间变化:平:由赤道向两极增加。水 ,含量极少。~60km 垂直:55 ,达最大值,形成臭氧层;~25km 20 15km以上,含量增加特别显著;12 ~ 10km向上,逐渐增加;从 近地面,含量很少; 臭氧的作用: 对紫外线有着极其重要的调控制作用。a. 对高层大气有明显的增 b. 温作用。 CO2) 二氧化碳(④ 空间变化:水平:城市大于农村;

垂直:0~20km,含 量最高;20km 以上,含量显 著减少。 作用: a.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不可缺少的原料。 b.强烈吸收长波辐射(地面辐射、大气辐射),使地面保持较高的温度,产生“温室效应”。 三、水汽来源:主要来自江、河、湖、海、潮湿陆面的水分蒸发以及植物表面的蒸腾。① ②时空变化:时间:夏季多于冬季 空间:一般低纬多于高纬,下层多于上层。 ③作用: a.在天气气候变化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b.能强烈吸收地面放射的长波辐射并向地面和周围大气放出长波辐射,对大气起着“温室效应”。 四、大气中的杂质 在大气中悬浮着的各种固体和液体微粒(包括气溶胶粒子和大气污染物质两大部分)。 气溶胶的作用: ①吸收太阳辐射,使空气温度增高,但也削弱了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 ②缓冲地面辐射冷却,部分补偿地面因长波有效辐射而失去的热量; ③降低大气透明度,影响大气能见度; ④充当水汽凝结核,对云、雾及降水的形成有重要意义。 五、气温、 ①定义:表示大气冷热程度的物理量,反映一定条件下空气分子平均动能大小。 通常指距地面1.5m高处百叶箱中的空气温度。 ②单位:摄氏度(℃)温标;绝对温标,以K表示;华氏温标:℉,水的沸点为212℉ ③单位换算: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学位规定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成人高等教育学士学位授予实施细则(修订) 一、总则 第一条根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关于授予成人高等教育本科毕业生学士学位暂行规定》等文件的要求,为保证学位授予质量和授予工作的正常进行,特制定本细则。 二、学位授予对象 第二条凡经国家教育部批准并列入国家招生计划、承认其学历的我校成人高等教育本科毕业生,以及由我校主考的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本科毕业生,符合以下条件,均可向校学位评定委员会申请授予学士学位。 三、学位授予条件 第三条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制度,热爱祖国,遵守法律,遵守校规校纪。 第四条完成本专业教学计划规定的各项要求,取得规定学分,经审核准予毕业,较好地掌握本门学科的基础理论、专门知识和基本技能,并具有从事与本专业相关工作的基本能力。 具体要求如下: 1.在校学习期间,成人函授教育、业余教育学生通过本专业规定的学位课程考试,且平均成绩达到70分(含70分)以上,自学考试学位课程成绩达标; 2.成人函授教育、业余教育学生必须参加江苏省成人学士学位英语课程考试,成绩合格。自学考试非英语类专业英语(二)(英语专业第二外语)成绩60分(含60分)以上,或参加江苏省成人学士学位英语考试,成绩合格,或就读期间在本校参加大学英语四级考试,成绩425分以上(含425分)。 第五条凡属下列情况之一者,不授予学士学位:

1.在校期间,违反第三条的规定,经教育仍不悔改,受记过以上(含记过)处分; 2.因各种原因不能在规定的修业年限内毕业; 3.学位英语、学位课程、毕业论文(毕业设计或其他实践环节)成绩未达到要求者; 4.自学考试学员考试作弊。 第六条对于在校期间累计受一次记过处分、之后有较好表现、成绩有明显进步、其他方面均符合学士学位授予条件的学生,可以由本人申请,经继续教育学院初审,教务处审查,主管校长同意,校学位评定委员会讨论通过,可授予学士学位。 四、学位授予程序 第七条本学士学位授予工作程序如下: 1.继续教育学院对学生成绩、毕业鉴定等材料进行初审,提出授予学士学位推荐名单,并随同相关材料报学校教务处; 2.教务处对推荐名单、材料进行复审,提出拟授予学位建议名单,报学校学位评定委员会; 3.学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对拟授予学士学位的名单进行全面审议,确定授予学士学位的学生名单; 4.继续教育学院填写、颁发学士学位证书(证书上需注明学习形式和学科门类)。 五、附则 第八条学士学位一律不予补授。 第九条本细则自学考试学员从2008级开始执行,成人函授教育、业余教育学生从2010级开始执行,校学位评定委员会授权教务处负责解释。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学位评定委员会 二○一一年六月十六日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试卷 大学语文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试卷 2014 - 2015学年第 2 学期大学语文课程试卷( A 卷) 本试卷共 3 页;考试时间 120 分钟;任课教师;出卷时间2015年 6 月 大学语文考试题库 考试范围基本围绕我们的必讲篇目,写作应用题涉及到对联、自荐书及请假条等格式,全校统考,闭卷考试,所以和教材联系紧密,要以教材为本,全面复习。 一、填空(每题1分,共5分) 命题示例:1.《》记载了魏晋名士的遗闻轶事和玄言清谈。 二、断句并翻译(共一题,20分) 命题示例:我会给出文言文的文章,请同学们断句并翻译,具体参考P.95《任诞》篇章。 三、简答(每题10分,共20分) 命题示例:1.夸父追日反映了什么样的名族精神; 2.赏析《八声甘州》中“唯有长江水,无语东流”所表达的意境及作者的情感。 四、写作应用题(每题5分,共15分); 命题示例:1.在给出的两个对联中改成格式内容合适的对联; 2.根据所给提示,写出一份请假条。 五、作文(共40分)。 命题示例: 材料作文:海滩上撒满了彩色的贝壳,一群孩子在拾着、拾着。一个孩子捡起一个贝壳,随 手又把它丢弃。他已经寻找了一个下午,始终没有找到心目中那个最美、最稀罕的贝壳。这时,夕阳西下,海与天连成一片深深的蓝色,他的伙伴们已经拾了满满一篮子贝壳。只有这 个孩子仍然拖着沉重的脚步,在海滩上寻找。然而,他的篮子仍然是空的。根据材料,文体不限,题目自拟,不少于600字。 第一单元

1、“天人合一,物我相通”是中国哲学中的一大主题,是中国人对天人关系整体观照的哲学思考。中国的文化观念强调天人合一、物我相通,自然万物皆著人之色,人之身心也能应合天地自然。 《周易》是中国最古老的政治哲学著作,其中处处体现着“天人合一、物我相通”的思想。“天人合一,物我相通”的思想在中国有着深厚的传统儒道两家从不同的角度发展了这一思想。 道家思想中也不乏“天人合一、物我相通”的思想表述。在道家看来,天人本是合一的,但由于人类制定了各种规章制度、道德规范,使人丧失了自然本性,变得与自然不协调。 2、《周易》包括《易经》和《易传》两个部分。《易传》包括《文言》、《彖传》上下、《象传》上下、《系辞传》上下、《说卦传》、《序卦传》、《杂卦传》,这十篇《易传》被认为是辅翼《易经》的,所以又叫做“十翼”。 第二单元 《山海经》是我国最早的以记载山水为内容的地理志,其中包括了丰富的神话传说。分为《山经》五卷和《海经》十三卷。 三则神话翻译 1、夸父追日 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 翻译:夸父和太阳赛跑,快要接近的太阳的光环。他感到口渴,想要喝水,就到黄河、渭河喝水,黄河、渭河的水不够,往北去大泽湖喝水。还没到大泽湖,在半路因口渴而死。丢弃他的手杖,化成了桃树林。 民族精神:表现了夸父顽强的英雄气概,他有着明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执着精神,这种精神是对自强不息的悲壮阐释,反映了古代人民探索、征服大自然的强烈愿望和顽强意志。 2、精卫填海 发鸠之山,其上多柘木,有鸟焉,其状如乌,文首,白喙,赤足,名曰“精卫”,其名自詨。是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凐于东海。 翻译:有座山叫发鸠山,山上长了很多柘树。树林里有一只鸟,它的形象像乌鸦,头上羽毛有花纹,白色的嘴,红色的脚,名叫精卫,它的叫声像在呼唤自己的名字,这其实是炎帝的小女儿,名叫女娃。有一次去东海玩,溺水身亡,再也没有回来过,所以化为精卫鸟。经常叼着西山上的树枝和石头,来填塞东海。 民族精神:寄寓着古代人民要改造大海的伟大理想,精卫有着顽强的毅力,要持之以恒,填平大海,为人类解除水患。这则神话在悲剧气氛中透出强烈的刚毅之气,催人奋进。 3、鲧禹治水 洪水滔天,鲧切帝之息壤以凐,不待帝命。帝令祝融杀鲧于羽郊。鲧腹生禹,帝乃命禹卒布土以定九州。 翻译:大水漫上天际,鲧没有得到天帝的命令,盗取了天帝的神土来堵塞洪水。天帝派火神祝融在羽山附近杀死了鲧。鲧腹中生出了禹,天帝就命令禹铺土壤平治洪水,终于安定了九州。 民族精神:生动地表现了远古人们与自然灾害斗争的艰苦历程,鲧和禹是神化的英雄,都有坚强的意志。大禹治水时公而无私,不屈不挠,是一个充满了智慧的英雄形象。 第三单元

大气科学概论复习答案

选择题、填充题、简述题 1、通常北半球各个纬度地区盛行风。 单圈环流 三圈环流 2.地球得冷热极。 世界冷极在南极,为-90 ℃ (乔治峰),热极在索马里境内,为63 ℃。 3.干洁大气中得成份 P20-21 氮气,氧气,Ar,CO 2,O 3 4.一天中太阳高度角变化,最小、最大。 太阳光线与地表水平面之间得夹角。(0°≤h ≤90。 5、通常一天中相对湿度最值最有可能出现时间。 绝大多数地区 近海地区及其它大型水体得周围

6.大冰期一般持续时间。 大冰期持续时间约1,000万~2,000万年,气温与雪线下降; 7.我国东部得总体气候特征。 季风性显著、大陆性强 8.地面与大气所放射得辐射类型。 长波辐射 9.下列城市中,气温年较差最小得城市 例:1 上海 2 西安 3 兰州 4 乌鲁木齐(B) A 1234 B 4321 C 1324 D 4132 10.在夏季影响我国得气团中,影响范围最广得气团就是哪个? 最广得:【热带太平洋气团】(东部地区)、热带大陆气团(西部地区)、赤道气团(长江以南地区)、西伯利亚气团(长城以北、大西北)、极地太平洋气团(东北地区) 11夏季,不同纬度城市中光照时间最长得 例:A哈尔滨B上海C成都D海口(A) 12一天中,地面最高温度出现在地面热量如何变化时间。 一天中地面最高温度、地面最低温度出现在地面热量收支相抵(平衡)得时刻。对于北半球而言,一年中地面最热月温度,一般出现在7月或8月,地面最冷月温度一般出现在1月或2月。 13一天中近地层最高气温、最低气温(即日常所指得气温)出现时间。 季节最高气温最低气温 夏季14~15h 05~06h 冬季13~14h 04~05h 14饱与水汽气压与温度得关系。 温度上升,E上升 15摩擦层中,在气压场随高度不变得前提下,风速随高度得变化。 高度上升,风速增大 16北半球,高压顺时针、低压逆时针控制区内水平气流旋转方向 17在地质时期得气候变迁中,最近得一次大冰期被称为第四纪 18我国常见天气过程有那些。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教授资格评审条件(修订)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教授资格评审条件(修订)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资格标准 具有本学科广博、坚实的理论基础和专业基础,具有较高的理论研究水平,能及时掌握国内外本学科及相关学科发展前沿的动态,具有稳定的研究方向和系统的研究成果,具有深厚的学术造诣,具有提出本专业新的研究方向和开拓新研究领域的能力。具有较强的教学能力,教学业绩突出,教书育人;具有外语和计算机信息技术应用的能力;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 第二条适用范围 本资格条件适用于本校在职教师。 第二章申报条件 第三条政治素质、职业道德要求 遵守国家法律和法规,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热爱人民的教育事业,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学风端正,教书育人,敬业爱岗,为人师表。任现职期间,综合考核在合格(称职)以上。 任现职期间,在规定的任职年限基础上,出现下列情况之一的,从下年起延迟申报: (一)年度考核基本合格(基本称职)及以下或受警告处分者,延迟1年以上。 (二)受记过以上处分者,延迟2年以上。 (三)谎报资历、业绩,剽窃他人成果等弄虚作假行为者,延迟3年以上。对伪造学历、学位等情节特别严重者,取消其现任专业技术职务资格。 第四条学历、资历要求 具备大学本科以上学历或学士以上学位(45岁以下须具备博士学位,从事英语、日语及其他小语种、体育、艺术类教师申报教授职务资格者,须具备硕士研究生学历或硕士学位),取得副教授资格,并受聘副教授职务5年及以上。 第五条外语要求 熟练掌握一门外语(从事外语教学工作的教师须熟练掌握第二外国语)。参加国家或全省统一组织的职称外语考试,取得合格证书。具备下列条件之一者,可免试:

(整理)大气科学概论试卷

《大气科学概论》试卷 姓名评分 一、名词解释(5*4=20) 1、虚温—— 2、静力平衡—— 3、大气逆辐射—— 4、位温—— 5、梯度风—— 二、填空(12*2=24) 1、地球大气经历了原始大气、次生大气和三个演化阶段。 2、大气的垂直结构分为对流层、、中层、热层和外逸层。 3、据观测,对流层大气的的温度垂直递减率(γ)约为℃/100M。 4、大气中吸收红外辐射的成分主要是和液态水。 5、太阳和大气的辐射光谱都与波长和有关。 6、常见的大气温度极值有和极端极值两种。 7、未饱和湿空气上升达到饱和的高度称为。 8、在假绝热过程中,为保守量。 9、在层结曲线位于状态曲线的侧时,大气具有不稳定能量。 10、当与地转偏向力相平衡,大气沿等压线作匀速运动。 11、三圈经向环流是指、弗雷尔环流和极地环流。 12、北半球的四个气压带是极地高压带、副极地低压带、和 赤道辐合带。 三、选择(8*2=16) 1、大气圈中水的更新周期大约为() A 一周 B 一个月 C 一个季度 D 一年 2、观测表明,在1.5-2km高度上,水汽含量为地面的() A 1/2 B 1/3 C 1/4 D 1/5 3、大气的降水显弱酸性,酸雨的PH值则小于() A 6.6 B 6.5 C 5.6 D 5.5 4、大气中对太阳直接辐射的紫外线吸收最多的成分是() A O2 B O3 C H2O D CO2 5、气温日较差随季节变化最大的地区是() A 极地 B 高纬度 C 中纬度 D 低纬度 6、决定饱和湿空气稳定度的是() A γ B γd C γm D γAC 7、在纬度和气压梯度相同的情况下,气旋的风速相比于反气旋要()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滨江学院C语言期末试卷(A)

2010 ─ 2011 学年第二学期 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试卷 一、选择题(下列每题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1分,共20分) 1、C语言程序的基本单位 C 。 (A)程序行(B)语句(C)函数(D)字符 2、设有语句“ int a=3; ”,则执行语句“ a+=a-=a*a; ”以后变量a的值是 D 。(A)3 (B)0 (C)9 (D)-12 3、合法的C语言字符常量是 A 。 (A)…t?(B)“A”(C)65 (D)A 4、以下程序的输出结果是 D 。 main() { int a=12,b=12; printf(“%d %d\n”,--a,++b); } (A)10 10 (B)12 12 (C)11 10 (D)11 13 5、若变量已正确定义,那么以下语句段的输出结果是____C____。 x=0;y=2;z=3; switch(x) { case 0:switch(y==2) { casa 1:printf(“*”);break; case 2:printf(“%”);break; } case 1:switch(z) { case 1:printf(“$”); case 2:printf(“*”);break; default:printf(“#”); } } (A)%$ (B)#* (C)*# (D)**$ 6、设实型变量为f1、f2、f3、f4的值分别为4,3,2,1;整型变量ml、m2的值为1。表 达式“(ml=fl>f2)&&(m2=f3=10) break; if(x%2= =1) {x+=5; continue; } x-=3;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学生考试违纪或考试作弊处理程序

附件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学生考试违纪或考试作弊处理程序 一、发现学生考试违纪或考试作弊的,由教务处认定其考试违纪或考试作弊性质,并及时将学生考试违纪或考试作弊情况以书面形式通报学生所在学院和校学生违纪处理委员会。 二、学院及时召开党政联席会议,根据学生考试违纪或作弊事实及教务处认定的性质,结合学生的认错态度,依据《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学生违纪处分规定》,作出相应处理: 1.对于考试违纪的学生,一般作出警告或严重警告处理决定,将处理决定书送达学生本人,并报校学生违纪处理委员会备案;对违纪后拒不承认错误、态度恶劣者,学院可以提出记过处分的建议,报校学生违纪处理委员会审批;对于在本校曾经受到过处分的学生,学院提出处理建议,报校学生违纪处理委员会审批。 2.对于考试作弊的学生,学院提出处分建议,报校学生违纪处理委员会审批。 三、学院提出处理建议报校学生违纪处理委员会审批时,需填写《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学生处分呈办单》,连同所有证据,报校学生违纪处理委员会审查,经审查对证据不充分、程序不完备等不符合规范的,应作退回处理。符合规范的,校学生违纪处理委员会召集会议讨论。 学院对学生作出处理决定或提出处理建议前,应当告知学生拟处分的事实、理由和依据,听取学生的陈述和申辩,填写《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学生陈述(申辩)表》。对学生陈述和申辩提出的事实、理由和证据,学院应当进行复核。学生提出的事实、理由、证据成立的,应当采纳并根据学校相关规定重新提出处理意见。 四、对学生作出警告、严重警告处分的,处分意见经学院主管领导批准签发后,由学院行文,以学校规范性文件制作出处分决定书。对学生作出记过、留校察看处分的,处分意见经校学生违纪处理委员会主任签发后,由学校统一行文,以学校规范性文件制作出处分决定书。对学生作出开除学籍处分的,校学生违纪处理委员会提出处理建议,提交校长办公会讨论,经校长办公会批准、校领导签发后,由学校统一行文,以学校规范性文件制作出处分决定书。 五、处分决定书应当针对每个被处分的学生分别制定,处分决定书应当载明下列事项:被处分学生的学号、姓名、性别、出生年月、所属学院、年级、专业

大气科学导论复习重点

大气科学导论复习题 第二周 一、地球大气的主要成分及其演化历史? 主要成分:浓度>1%,氮(N2,占78.08%v),氧(O2,占20.95%v),氩(Ar,占0.93%v)。 原生大气(天文大气圈) ◆原生大气的成分是以氢和少量的氦为主(why?)。大气伴随着地球的诞 生就神秘地“出世”了。也就是拉普拉斯所说的星云开始凝聚时,地球周围就已经包围了大量的气体了。 次生大气(地质大气圈) 地球生成以后,由于温度的下降,地球表面发生冷凝现象,而地球内部的高温又促使火山频繁活动,火山爆发时所形成的挥发气体,就逐渐代替了原始大气,而成为次生大气。 次生大气形成时,水汽大量排入大气中,当时地面温度很高,大气不稳定对流的发展很旺盛,强烈的对流使水汽上升凝结形成液态水,出现江河湖海等水体,风雨闪电交加。 次生大气笼罩的时间大约46亿年前到20亿年前。期间大量的CO2溶于原始海洋,最原始的生命在这个时期已经出现(大约35亿年前)。 大气圈成分 20亿年前:N2CO2SO2H2O Ar 20亿年后:N2O2Ar H2O CO2 含氧大气

现代大气 由次生大气转化为现在大气,同生命现象的发展关系最为密切。 1.植物的出现和发展使大气中氧出现并逐渐增多起来,动物的出现借呼吸作 用使大气中的氧和二氧化碳的比例得到调节。 2.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还通过地球的固相和液相成分同气相成分间的平衡过 程来调节。 二、按照气温的变化特征,在垂直方向上,地球大气包括哪些层次?为 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特征? 根据温度的垂直变化,分为:对流层、平流层、中层、热层和外逸层等。对流层(Troposphere) 特点: 1.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降低,平均而言,减温率平均为γ=0.65℃/100米。 原因:阳光加热地面,而地面又加热它上面的空气。包含了地球上我 们熟悉的所有天气 2.大气密度和水汽随高度迅速递减。对流层几乎集中了整个大气质量的 3/4,和水汽的90%。 3.有强烈的垂直运动。 4.气象要素的水平分布不均匀,受地表的影响大。海陆分布、地形起伏差异 等。 平流层(Stratosphere) 特点(对流层顶到55km): 1.最初20km以下,气温随高度不变;20-50km温度上升很快。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09-2010(1)C语言期末考试试卷B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试卷 2009 - 2010 学年第 1学期程序设计基础/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试卷( B 卷) 本试卷共 9 页;考试时间 120分钟;任课教师课程组;出卷时间 2010 年 1月 学院专业2009 年级班 学号姓名得分 一、单项选择题 (每小题 1分,共 14分) 1. C语言规定:在一个源程序中,main的位置 A)必须在最开始 B)必须在系统调用的库函数后面 C)可以任意 D)必须在最后 2.C语言中的标识符只能由字母、数字和下划线三种字符组成,且第一个字符A)必须为字母 B)必须为下划线 C)必须为字母或下划线 D)可以是字母、数字和下划线中的任意一种 3.已有如下定义和输入语句,若要求a1,a2,c1,c2的值分别为10,20,A和B,当从第一列开始输入数据时,正确的数据输入方式是。 int a1,a2; char c1,c2; scanf(“%d%c%d%c”,&a1,&a2,&c1,&c2); A)10A 20B↙B)10 A 20 B↙ C)10A20B↙D)10A20 B↙ 4.C语言对嵌套if语句的规定是:else总是与。 A)其之前最近的if配对B)第一个if配对 C)缩进位置相同的if配对D)其之前最近的且尚未配对的if配对 5.当a=1,b=3,c=5,d=4时,执行完下面一段程序后x的值是。 if (a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教授资格评审条件(试行)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教授资格评审条件(试行)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资格标准 具有本学科广博、坚实的理论基础和专业基础,具有较高的理论研究水平,能及时掌握国内外本学科及相关学科发展前沿的动态,具有稳定的研究方向和系统的研究成果,具有深厚的学术造诣,具有提出本专业新的研究方向和开拓新研究领域的能力。具有较强的教学能力,教学业绩突出,教书育人;具有外语和计算机信息技术应用的能力;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 第二条适用范围 本资格条件适用于本校在职教师。 第二章申报条件 第三条政治素质、职业道德要求 遵守国家法律和法规,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热爱人民的教育事业,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学风端正,教书育人,敬业爱岗,为人师表。任现职期间,综合考核在合格(称职)以上。 任现职期间,在规定的任职年限基础上,出现下列情况之一的,从下年起延迟申报: (一)年度考核基本合格(基本称职)及以下或受警告处分者,延迟1年以上。 (二)受记过以上处分者,延迟2年以上。 (三)谎报资历、业绩,剽窃他人成果等弄虚作假行为者,延迟3年以上。对伪造学历、学位等情节特别严重者,取消其现任专业技术职务资格。 第四条学历、资历要求

具备大学本科以上学历或学士以上学位(45岁以下须具备博士学位,从事英语、日语及其他小语种、体育、艺术类教师申报教授职务资格者,须具备硕士研究生学历或硕士学位),取得副教授资格,并受聘副教授职务5年及以上。 第五条外语要求 熟练掌握一门外语(从事外语教学工作的教师须熟练掌握第二外国语)。参加国家或全省统一组织的职称外语考试,取得合格证书。具备下列条件之一者,可免试:(一)已取得硕士及以上学历(学位)的; (二)年龄满50周岁的; (三)取得外语专业大学专科及以上学历(学位)的; (四)因公出国且出国前已通过国家出国人员外语水平考试并在国外学习或工作1年以上的; (五)市(厅)级以上科技进步三等奖(及相应奖项)以上获奖项目的主要完成人(以个人奖励证书为准)。 第六条计算机应用能力要求 具有开展教学、科研工作所需的运用计算机信息技术能力。参加省人事厅组织的全省专业技术人员信息化素质培训考核,取得《信息化素质培训考核合格证》;或参加省教育厅组织的职称计算机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考核,并取得省职称办、省教育厅统一颁发的合格证书。具备下列条件之一者,可免试。 (一)取得计算机专业专科以上学历。 (二)参加全国计算机软件专业技术资格(水平)考试,成绩合格。 (三)非计算机专业毕业的、现从事计算机专业教学工作,申报计算机学科教授资格的人员。 第七条继续教育要求 任现职以来,按照《江苏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暂行规定》等相关要求,结合

大气科学概论

《大气科学概论》试卷(A) 姓名评分 一、名词解释(5*4=20) 1、虚温-- 2、静力平衡-- 3、大气逆辐射-- 4、位温-- 5、梯度风-- 二、填空(12*2=24) 1、地球大气经历了原始大气、次生大气和三个演化阶段。 2、大气的垂直结构分为对流层、、中层、热层和外逸层。 3、据观测,对流层大气的的温度垂直递减率(γ)约为℃/100M。 4、大气中吸收红外辐射的成分主要是和液态水。 5、太阳和大气的辐射光谱都与波长和有关。 6、常见的大气温度极值有和极端极值两种。 7、未饱和湿空气上升达到饱和的高度称为。 8、在假绝热过程中,为保守量。 9、在层结曲线位于状态曲线的侧时,大气具有不稳定能量。 10、当与地转偏向力相平衡,大气沿等压线作匀速运动。 11、三圈经向环流是指、弗雷尔环流和极地环流。 12、北半球的四个气压带是极地高压带、副极地低压带、和赤道辐合带。 三、选择(8*2=16) 1、大气圈中水的更新周期大约为() A 一周 B 一个月 C 一个季度 D 一年 2、观测表明,在1.5-2km高度上,水汽含量为地面的() A 1/2 B 1/3 C 1/4 D 1/5 3、大气的降水显弱酸性,酸雨的PH值则小于() A 6.6 B 6.5 C 5.6 D 5.5 4、大气中对太阳直接辐射的紫外线吸收最多的成分是() A O2 B O3 C H2O D CO2 5、气温日较差随季节变化最大的地区是() A 极地 B 高纬度 C 中纬度 D 低纬度 6、决定饱和湿空气稳定度的是() A γ B γd C γm D γAC 7、在纬度和气压梯度相同的情况下,气旋的风速相比于反气旋要() A 较大 B 较小 C 相同 D 不确定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学物理期末试卷A卷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学物理期末试卷A卷 Company number【1089WT-1898YT-1W8CB-9UUT-92108】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试卷 2009 - 2010 学年 第 2 学期 《大学物理1》 试卷( A 卷) 本试卷共 8 页;考试时间 120 分钟;任课教师 ;出卷时间 10 年 6 月 院 专业 年级 班 学号 姓名 得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 2分,共 30分) 1. 质点沿半径为R 的圆周作匀速率运动,每t 秒转一圈,则在2t 时间内,其平均速度大小与平均速率分别为:( ) (A ) t R π2,t R π2; (B) 0, t R π2; (C) 0,0; (D) t R π2,0。 2.在忽略空气阻力和摩擦力的条件下,加速度矢量保持不变的运动是:( ) (A )单摆运动; (B) 匀速率圆周运动; (C) 抛体运动; (D) 弹簧振子的运动。 3.质量为M 4的炸药包,炸成三部分,其质量分别为:M M 11=, M M 12=,M M 23=, v 1=80m/s ,向西, v 2=60m/s ,向南,求v 3大小 ( ) (A )50m/s ; (B) 0m/s ; (C) 70m/s ; (D) 100m/s 。 4.下列说法中哪一个是正确的( ) (A )物体的动量不变,动能也不变;(B) 物体的动能不变,动量也不变;

(C) 物体的动量变化,动能也一定变化;(D) 物体的动能变化,动量却不一定变化。 5.质点系机械能守恒的条件是( ) (A )外力作功之和为零,非保守内力作功之和为零; (B) 外力作功之和为零,非保守内力作功之和不为零; (C) 外力作功之和为零,保守内力作功之和为零; (D) 外力作功之和为零,内力作功之和不为零。 6.关于刚体对轴的转动惯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只取决于刚体的质量,与质量的空间分布和轴的位置无关; (B) 取决于刚体的质量和质量的空间分布,与轴的位置无关; (C) 取决于刚体的质量、质量的空间分布和轴的位置; (D) 只取决于轴的位置,与刚体的质量和质量的空间分布无关。 7.花样滑冰运动员绕通过自身的竖直轴转动,开始时两臂伸开,转动惯量为0J ,角速度为0ω,然后将两臂收拢,使转动惯量减少为03 1J ,这时他的转动角速度为( ) (A )0ω; (B) 03 1ω; (C) 03ω; (D) 09 1ω。 8.一质点作简谐振动,其位移x 与时间的关系曲线如图所示,由图可知,在t=4秒时,质点的( ) (A )速度为正的最大值,加速度为零; (B) 速度为负的最大值,加 速度为零;

大气科学概论复习答案

选择题、填充题、简述题1.通常北半球各个纬度地区盛行风。 r r昼夜夜昼时间时间 三圈环流单圈环流 .地球的冷热极。2℃。,热极在索马里境内,为℃(乔治峰)63 90 世界冷极在南极,为-P20-213.干洁大气中的成份O氮气,氧气,Ar,CO,324.一天中太阳高度角变化,最小、最大。90。≤°≤太阳光线与地表水平面之间的夹角。(0h 5.通常一天中相对湿度最值最有可能出现时间。 绝大多数地区近海地区及其它大型水体的周围 6.大冰期一般持续时间。 大冰期持续时间约1,000万~2,000万年,气温和雪线下降; 7.我国东部的总体气候特征。 季风性显着、大陆性强 8.地面和大气所放射的辐射类型。 长波辐射 9.下列城市中,气温年较差最小的城市 例:1 上海 2 西安 3 兰州 4 乌鲁木齐(B) A 1234 B 4321 C 1324 D 4132 10.在夏季影响我国的气团中,影响范围最广的气团是哪个 最广的:【热带太平洋气团】(东部地区)、热带大陆气团(西部地区)、赤道气团(长江以南地区)、西伯利亚气团(长城以北、大西北)、极地太平洋气团(东北地区) 11夏季,不同纬度城市中光照时间最长的 例:A哈尔滨B上海C成都D海口(A) 12一天中,地面最高温度出现在地面热量如何变化时间。 一天中地面最高温度、地面最低温度出现在地面热量收支相抵(平衡)的时刻。对于北半球而言,一年中地面最热月温度,一般出现在7月或8月,地面最冷月温度一般出现在1月或2月。 13一天中近地层最高气温、最低气温(即日常所指的气温)出现时间。 季节最高气温最低气温 14~15h 05 夏季~06h 13~14h 04 冬季~05h 14饱和水汽气压和温度的关系。

大气科学概论-习题(可编辑修改word版)

第一章 1.地球大气是如何演变的? 原始大气:氢气、甲烷、氨气、水汽 次生大气:二氧化碳、一氧化碳、水汽、甲烷 现代大气:氮气、氧气 2.何为地球系统? 岩石圈、水圈、生物圈、大气圈 3.何为干洁大气?它由哪些主要成分组成? 干洁大气指不含水汽和悬浮颗粒物的大气,其平均分子量为 28.966。 (1)按浓度分类: 主要成分:浓度为百分之几,如 N2,O2,Ar。 微量成分:浓度在 1ppm 到 0.1%,如 CO2, CH4, He ,Ne,Kr,H2O 。 痕量成分:浓度在 1ppm 以下,如 H2,O3,Xe,N2O,NO,NO2,NH3,SO2,CO,人为污染气体等。 (2)按生命时间分类: 定常成分:寿命在 100 年以上,如 N2,O2,和惰性气体。 可变成分:寿命在几年到十几年,如 CO2,H2,CH4 等。 快变成分:寿命在 1 年以下。如 H2O,…… 4.试述二氧化碳、臭氧的源及作用。 CO2来源:有机物燃烧,腐烂和生物呼吸;作用:温室气体,植物光合作用原料; O3来源:20-30km(臭氧层) ;作用:吸收紫外辐射,影响大气温度垂直分布,保护生物;促进大气增温。5.水汽和气溶胶的来源和作用是什么? 水汽来源:蒸发和蒸腾作用;作用:云和降水的源泉,影响地面、空气温度及大气垂直运动,水循环,联系四圈; 气溶胶来源:自然源和人为源;作用:形成云、雾,降水条件;改变辐射平衡;大气污染,能见度降低;造成光学现象。 6.说明天气和气候的定义和区别,并指出下列问题中哪些是天气性的,哪些是气候性的。 1)室外棒球赛因雨而被取消; 2)今天下午最高气温25℃; 3)我要移居昆明了,那里阳光明媚,四季如春; 4)本站历史最高气温为43 ℃; 5)南京明日天气部分有云。 天气与气候的关系 1.概念不同:a、天气:某地在某一瞬间或某一段时间内大气状态和大气现象的综合;b、气候:在太阳辐射、大气环流、下垫面性质和人类活动的长期作用下,在某一时段内大量天气过程的综合。不仅包括该地多年的平均天气状况,也包括某些年份偶尔出现的极端天气状况。 2.变化周期不同:a、天气:变化快,周期短;b、气候:变化慢,周期长。 7.试列出与大气相关的四个环境问题,并说明哪些是全球尺度的,哪些是区域尺度的? 8.由理想气体状态方程推导湿空气状态方程。 9.说明虚温的目的和意义。 引入虚温的目的是将大气中所含水汽对比气体常数的影响包含到温度中去,其意义在于同一压强下干空气密度等于湿空气密度时干空气所应具有的温度。 10.在同样的温压条件下,湿空气密度与干空气密度哪个最大?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学分制管理办法

教发〔2009〕18号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学分制管理办法 一、修读年限与学期安排 第一条本科标准学制为四年,成绩特别优秀者,由本人申请经学校审核合格者可以提前一年毕业;弹性修业年限最长不超过八年;休学等均计入弹性修业年限内,且在校实际学习时间不得超过六年。 每学年分为两个学期。每学期一般为20周(含考试),安排理论课、实验课、集中实践教学环节和毕业设计(论文)等环节。 二、课程分类 第二条课程按修读方式分为必修课、选修课两大类。

1、必修课专业培养方案规定学生必须修读的课程,主要包括公共基础课程、学科基础课程、专业主干课程和集中实践教学环节中的必修部分。 2、选修课专业培养方案规定学生可以选择修读的课程,包括专业方向选修课程、专业任选课程(含特色课程)、集中实践教学环节中的选修部分及全校性通修课。选修课学分修读要求以专业培养方案为准。 三、学分计算 第三条学分是学生学习量的计量单位,原则上规定理论课16学时为1学分;体育及实验课32学时为1学分;集中实践教学环节1周为1学分。 四、选课 第四条只有注册的学生才有选课资格。 第五条学生选课原则上应参照专业培养方案按学期进行。学院应安排有经验的教师予以指导,首先保证必修课,再选选修课;有严格先修后续关系的课程,应先选先修课;选课应避免上课时间的冲突。学生选课应从个人实际出发,原则上学生每学期所修的学分不少于20学分(已修满足够学分者除外),且不超过35学分。个别学习成绩特别优异者可于开学后一周内提出申请,经审批后准予超限选课。 第六条选课原则:

(1)每学期培养方案规定的必修课由教务处统一预置选上,选修课分为第一轮预选和第二轮补选、改选。每学期的期中组织下一学期选修课的预选,开学后两周内可进行本学期课程的补选、改选。补选、改选时学生一定要慎重,以免影响到自己的选课结果。选修人数少于15人的课程原则上停开,由教务处会同学生所属学院通知学生改选其它课程。 (2)学生入学后第二学期开始可以选修通修课(大学语文除外),选课在每学期开学后两周内进行,分为初选和补选。初选不分先后,补选时先选先中,具体办法见选课通知。选修人数少于30人的通修课停开,由教务处会同学生所属学院通知学生改选其他通修课。 (3)学生在选课前须要认真阅读专业培养方案,选课时应在教师的指导下慎重考虑,结合自身的实际针对性的进行选课。开学两周后,经核准选定的课程,不得轻易更改。 五、课程的考核与学分的取得 第七条学生每学期修读的课程均须参加考核,考核方式分为考试、考查两类。考核成绩按百分制或A(优)、B(良)、C(中)、D(及格)、E(不及格)五级制登记,所有课程不论其考核方式为考试或考查,60分及以上或D(及格)及以上者方可取得该课程学分,并根据成绩确定学分绩点。课程成绩与绩点具体对应如下:

大气科学概论复习答案

选择题、填充题、简述题 1.通常北半球各个纬度地区盛行风。 单圈环流 三圈环流 2.地球的冷热极。 世界冷极在南极,为-90 ℃ (乔治峰),热极在索马里境内,为63 ℃。 3.干洁大气中的成份 P20-21 氮气,氧气,Ar,CO 2,O 3 4.一天中太阳高度角变化,最小、最大。 太阳光线与地表水平面之间的夹角。(0°≤h ≤90。 5.通常一天中相对湿度最值最有可能出现时间。

绝大多数地区近海地区及其它大型水体的周围 6.大冰期一般持续时间。 大冰期持续时间约1,000万~2,000万年,气温和雪线下降; 7.我国东部的总体气候特征。 季风性显着、大陆性强 8.地面和大气所放射的辐射类型。 长波辐射 9.下列城市中,气温年较差最小的城市 例:1 上海 2 西安 3 兰州 4 乌鲁木齐(B) A 1234 B 4321 C 1324 D 4132 10.在夏季影响我国的气团中,影响范围最广的气团是哪个 最广的:【热带太平洋气团】(东部地区)、热带大陆气团(西部地区)、赤道气团(长江以南地区)、西伯利亚气团(长城以北、大西北)、极地太平洋气团(东北地区) 11夏季,不同纬度城市中光照时间最长的 例:A哈尔滨B上海C成都D海口(A) 12一天中,地面最高温度出现在地面热量如何变化时间。 一天中地面最高温度、地面最低温度出现在地面热量收支相抵(平衡)的时刻。对于北半球而言,一年中地面最热月温度,一般出现在7月或8月,地面最冷月温度一般出现在1月或2月。 13一天中近地层最高气温、最低气温(即日常所指的气温)出现时间。 季节最高气温最低气温 夏季14~15h 05~06h 冬季13~14h 04~05h 14饱和水汽气压和温度的关系。 温度上升,E上升 15摩擦层中,在气压场随高度不变的前提下,风速随高度的变化。 高度上升,风速增大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动力气象学I教学大纲

动力气象学 I Dynamic Meteorology I 课程编号:3160140、3150141、3150140、3150138 课程属性:(专业主干课) 学分:4 学分 学时:64 学时(讲课:64 学时,上机:学时,实验:学时) 课程性质:必修 先修课程:高等数学、大学物理、流体力学、天气学原理 适用专业:大气科学(大气科学、气候资源、海洋科学、大气物理、人工影响天气专业) 教材:《动力气象学》,吕美仲、候志明、周毅编著,2008,气象出版社 开课院系:大气科学学院大气科学系 一、课程的教学目标和任务 动力气象学是在热力学和流体力学的基础上,系统地讲述大气的动力、热力过程和大气运动的基本规律的一门主干课程。具体说,它是应用物理学定律从理论上探讨大气环流维持、天气系统演变和其它大气运动过程规律和机理的学科,因而,它是天气学、数值天气预报及大气环流等专业课程的理论基础。 本课程,通过教学,目的在于使学生能深入地理解大气动力学的基本理论,了解近代动力气象学的主要进展,掌握大气运动过程的动力学分析方法和基本原理,从而使学生具有一定的理论水平与科学研究能力,为将来从事天气预报的业务及研究工作打下基础。 为达到上述目的,在教学中要求: 1.努力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在教学内容和取材上,以现今国内外气象业务部门及科研单位所使用的有代表性的方法与理论为主体,讲课中以讲授基本原理为重点,遵循在实践中提出问题,然后解决问题,再回到实践中去的思路讲述本课程,使学生既能掌握基本原理,又能利用基本原理去探讨和解决实际问题。 2.注重理论的系统性。本课程是一门理论性较强的课程,在努力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下,要突出本课程的特点,在教学中应该注意有系统、有条理地介绍它的内容,强调各部分内容之间的有机联系。 3.随着当代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气象科学中新理论新方法日新月异,因此,在教学中应密切注意吸收新的内容,及时介绍本学科国内外进展,帮助同学了解本学科现状及发展趋势。 4.由于本专业另外开设了《中小尺度大气动力学》、《热带天气动力学》、《热带大气环流》等课程,且课程有三章内容(大气运动的基本方程组、尺度分析与自由大气中的风场、大气涡旋动力学)已经在先修课程《天气学原理》中部分讲述过,因此,本课程主要以讲述中高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