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海南本土文化的发展

海南本土文化的发展

海南本土文化的发展
海南本土文化的发展

论海南本土文化旅游的国际化发展

摘要:之所以定位为“国际旅游岛”, 就是因为世界上只有一个海南岛这种唯一性和不可替代性不仅表现在海南岛美丽的自然景观中, 同时还表现在海南本土文化独特的魅力上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是紧密相连的, 缺一不可, 若断然割裂其中的联系, 海南岛将不再是人们所向往的海南岛了建设国际旅游岛, 发展海南旅游产业,必须把海南本土文化元素放大, 极力张扬海南文化精神, 使国际旅游岛在世界旅游业中独树一帜。

关键词:海南岛本土文化旅游资源国际化

引言:

海南岛作为在中国国际旅游岛,应该有自身的特色,不能仅依靠海域风光,热带雨林等吸引游客。不能和主要依靠海岛风光的泰国普吉岛、巴厘岛等太过趋同,这样就没了自己的特色。应该好好利用海南本土文化打造特色的旅游景区,弘扬海南文化,使本土文化和热带风光相结合。

一.开放视域中的海南旅游文化的发展趋向

1.海南旅游文化要倡导变通性旅游,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海南旅游文化在其独特的继承性,地域性,民族性的特色之外,同样受着外界因素的影响。为了使旅游主体和旅游客体互不冲突的前提下稳步进行,有专家提出对外来旅游文化加以必要的限制。通常采用的方法是错开旅游区和居民区,使主客之间保持一定距离。还需倡导变通性旅游,以价值交换和人与人、人民与人民相互理解为基础,与接待地自然、社会和文化环境相协调,兼顾东道主、旅游者、旅游行业和政府等各方面的利益,以便促进接待地本土文化的保护和发展,又使外来文化和平的渗入接待地,并不超出接待地社会文化的承受力。此外,加强旅游文化宏观上的管理、加强保护旅游地的自然人文景观、保持旅游地的民族心理认同感等。这些都可以作为对旅游文化发展提出的要求,满足了这些要求便对海南旅游文化的未来发展趋向提出了新思路,使海南旅游文化走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如果走这样的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其文化承袭性便会永远传承下去;其地域性特征也不会减淡、变质;民族特色也会鲜明地保持下去。

2.海南旅游文化要走向国际化

海南地区的旅游文化和传统文化一样源远流长,包括时间上的传承,地域的多元、交融和互补,“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从而能相互影响相互渗透。建设海南国际旅游岛,不仅要坚持国内旅游文化的交流和渗透,更要突出海南旅游文化的国际交融性。

3.海南旅游文化服务意识要多元化

海南国际旅游岛吸引了来自于不同国家或地区的游客,他们的生活习惯方式、宗教信仰、消费行为、审美观念、旅游动机、文化风俗等存在着明显差异,海南为各国各地游客提供的旅游服务就必须是面向多国、多地区的,从小方面的语言、酒店服务、传单到全局性的服务内容、服务项目、服务方式、运行机制体系等方面在服务意识上都应是多元化的。

二.海南本土文化旅游区的发展现状

目前, 海南省的旅游资源开发和利用, 侧重在自然景观方面, 大量丰富而有开发价值的海南本土文化资源没有充分得到很好的开发和利用,这种低层次的旅游发展模式由于忽视了人文景观在旅游业发展当中巨大的可持续发展潜能, 使海南旅游发展陷于重复建设、浪费宝贵的自然资源的怪圈中, 后发优势显得苍白无力,能集中体现海南人文精神、艺术精神、伦理精神、宗教精神的大量的本土文化元素无法彰显出来, 难以生成富有海南品牌的旅游产品, 国际旅游岛的定位和市场推介将缺少强有力的拳头品牌。现有的一些文化旅游景点的建设不能形成规模,也不能集中反映出海南本土文化的特质, 甚至还有任意曲解、歪解海南本土文化, 伤害少数民族兄弟感情, 损毁海南旅游形象的现象发生。

众观海南岛,比较有民族文化特色景区的槟榔谷景区,自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挖掘、保护、传承和弘扬海南原住民传统文化。黎族纺染织绣、竹木器乐演奏技法、打柴舞、黎族妇女的文身绣面等一批濒临失传的黎族苗族传统技艺和正在消失的海南本土文化现象,被槟榔谷旅游区精心的保存了下来。透析“槟榔谷”“野人谷”和“通什中华民族文化村”的创业过程, 我们可以看到, 海南旅游业的发展曾走过一些弯路,也获得许多可贵的经验。槟榔谷, 又称“甘什岭海南原住民文化游览区”, 由于比较完整地保护黎族传统文化, 并将之转化为具有海南本土特色的旅游资源, 近几年来在海南旅游业界和国内外游客中获得不菲的名

声。但是,文化旅游区的感染力度不够,知名度不够,要打造国际旅游品牌。

三.结合海南本土文化元素建设国际旅游岛

1.海南本土文化是国际旅游岛的灵魂

对于游客而言, 旅游不仅是一种悠游自在的消遣活动,同时应该也是一种跨文化的交流活动,不同地域的自然风光不但让他们精神情操上得到陶冶,富有地方特色的人文景观、风土人情所体现的独特文化魅力,同样也是游客所热衷向往的。因此, 强调海南的蓝天,白云,沙滩,阳光,椰风海韵等所体现的海南美丽自然景观时,我们绝不能忽略海南本土文化所蕴含的特有文化元素如果摒除了这些文化元素, 再好的自然景观也是不能没有精神寄寓的。旅游业的长期规划和可持续发展,离不开文化这深厚的土壤, 没有文化底蕴的旅游是不存在的,而没有文化底蕴的旅游景区更是毫无生命力文化是无所不在的,有人的地方就有文化,而文化正是这个地方的灵魂所在。旅游与文化又是不可分割的随着世界旅游业的蓬勃兴起和迅猛发展,文化在旅游业中的地位和作用逐渐凸显出来,文化日渐成为世界旅游业的灵魂和支柱,决定着一个国家或地区旅游业的发展趋势和兴衰成败海南本土文化是海南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不可估量的精神财富,正是它具有独特的海岛性格的文化,使海南岛成为一个万种风情的人间仙境,使我们建设国际旅游岛成为一种可能。海南本土文化在建设国际旅游岛中将发挥出巨大的能量,它同样决定着建设国际旅游岛的发展方向, 决定着国际旅游岛将是中国独有,世界无双的,富有诗意的旅游胜地一个地方的文化需要相当长的时期不断碰撞,冲突、融合而积淀形成,文化精神融汇了自然精神,人文精神,宗教精神,伦理精神,哲学精神,科学精神,艺术精神和政治精神等要素, 是一个国家或民族用灵魂铸造的精神家园,海南人民所创造的多元、和谐的本上文化, 是海南与其他地区最具明显区别的标志开发海南本土文化资源, 就要彰显出海南本土文的精神内核,增强海南本土文化的创新活力,使这些光辉灿烂的文化走出历史的湮没和地理的阻隔,真正让世界所认同和接受需要强调的是, 正如“野人谷”那样,为了迎合少数一部分游客的猎奇心理,或者一味追求文化景点的新、奇、乐,任何人为地移植的文化因素,或者无视民族感情,肆意篡改,无端生造出所谓的本土文化,不仅无法在这热土上扎根,同时将对我们建设国际旅游岛产生消极的作

用。

2.海南本土文化对旅游资源开发的支持

海南本土文化资源所指的对象和内容是指以海南黎、苗、回、汉四大世居民族共同创造的海南本土文化历史,海南岛是一个移民岛, 中原文化、闽粤文化、百越文化、阿拉伯文化、南洋文化等多种文化形态在这里交汇、融合, 而后整合形成海南汉族文化、黎族文化、苗族文化、回族文化和南洋文化等这些多种多样的文化形态, 既与中原文化保持着密切的渊源关系, 又具有明显的区域性, 使海南本土文化具有多元性、包容性、开放性等特点。从文化的构成要素看, 海南本土文化又由两种文化层面构成:一是由历史古迹和文物等以固态、有形为表征的物质文化;二是由口头传统, 传统表演艺术, 风俗、礼仪、节庆, 自然界和宇宙的民间传统知识和实践, 传统手工艺技能, 以及与上述表现形式相关的文化空间等。以活态无形为表征的非物质文化,这些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 是海南各族人民的天才杰作, 体现出海南本土文化的内在特质, 以及海南各族人民的精神价值和生存理念根据海南本土文化的区域性特点, 即地域文化之间的相似性或相同性, 同时考虑区域与区域之间的地理因素、交通因素及民间往来等因素。

3.建设国际旅游岛进程中本土文化资源的传承和保护

海南本土文化资源的多样性, 为我们进行挖掘、整理、保护和开发提供了多种可能挖掘和整理的目的在于更好地保护好海南本土文化, 而开发和利用则要在保护的前提下进行对于已经挖掘和整理好的本土文化形态, 要发挥其旅游文化的价值,转化为经济价值, 为建设国际旅游岛提供深厚的文化积淀;而大量的未被挖掘整理的本土文化资源, 要在文化专家、学者的指导下, 有计划、分步骤地进行挖掘和整理, 为国际旅游岛的后续发展提供广阔的文化发展空间。旅游文化资源既是绿色资源, 也是不可再生资源随着现代文明的不断冲击, 海南本土文化资源正面临着日渐萎缩的尴尬境地, 有些文化形态甚至正在走向衰亡。如何抢救和保护好这些宝贵的文化,已经历史性地摆在我们的面前,旅游管理部门在规范旅游市场的同时, 应与海南有名望的文化学者多加沟通, 征求他们对开发海南本土文化方面的意见, 相信双方的互动与合作, 海南本土文化资源将得到科学合理的保护和开发。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地区的也是国际的,一个地区

的旅游业发展, 若是一味强调与国际旅游景观的至大量移植与本地区无关的其他地区的文化类型,其结果将使本地区的旅游业发展失去了生存的根基。海南黎、苗、回、汉四大世居民族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本民族文化, 带有浓郁的热带海岛风情特点, 同时又吸收了南洋文化等不同类型的文化, 这些文化与中原文化有着密切的渊源关系, 又有别于中原其他地区的文化, 这是我们建设文化旅游区难得的文化资源优势发挥海南独特的文化资源优势, 对于我们建设国际旅游岛, 加快海南大特区建设, 将是一个无形的力量之源国际旅游岛的建设, 是一个长期的整体性开发工程, 涉及的层面比较复杂,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 就是需要我们把海南岛作为一盘活棋整体开发,立体经营立体经营既要关注到点、线、面的合理搭配, 也要考虑旅游资源的综合利用, 向五指山腹地纵深推进海南本土文化中蕴藏的丰富旅游资源, 为我们进行整体开发、立体经营、点线结合、梯度推进,提供了前景广阔的旅游文化资源。因此,各个文化旅游区的中长期规划与未来发展, 不但要考虑其中的文化共性, 同时要注意文化的差异性, 根据各个文化旅游区的文化特质, 制订出适合该文化旅游区发展的短期、长期与终极目标目前。在建设国际旅游岛的进程中, 对海南的旅游文化资源要进行合理挖掘、科学整理、依法保护协同管理, 做好旅游文化资源的长期保护规划和总体开发规划,加大对旅游文化资源的保护和创新力度, 使这些文化资源最大限度地转化为经济价值, 不断推动海南社会经济的健康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文.旅游与文化[M].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2001,7.

【2】冯芬. 将海南本土文化融入国际旅游岛建设 [J]. 今日海南. 2011 (12)

【3】詹贤武. 国际旅游岛建设与海南本土文化元素的张扬[J].新东方.2010-02-28

学科:旅游规划

题目:《论海南本土文化旅游的国际化发展》

学院:园艺园林学院

班级:风景园林三班

姓名:刘璐莎

学号: 20120210310089 指导老师:赵书彬

日期: 2015. 5. 18

高三作文(写景)海南特色文化

海南特色文化 海南文化具有丰富的历史,海南的乡土文化更是具有特色。海南省是我国热带资源面积最大的省份,这儿一年四季树木常青,山峦叠翠,河流纵横,湖泊遍布,山光水色交相辉映,海南四周有许多风景优美的海湾,那儿海水清澈见底,沙滩洁净,阳光明媚,岸边翠绿的椰林中鸟儿争鸣,旖旎的滨海风光令人心驰神往。海南省的历史传统文化悠久灿烂,古朴独特的民族风情丰富多采,其中最具特色的是黎族同胞的民族文化和生活习俗。 海南的文化事业也在不断发展,从实际出发,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娱乐活动。陵水县光坡镇文化站积极开展电影放映、歌舞联欢、体育比赛、科普讲座等活动,丰富和活跃了当地农民群众的文化生活;五指山市番茅黎族风情村和三亚鹿回头文化村开展的文化艺术活动,以其浓郁的民族风情和鲜明的地方特色,使中外游客在娱乐中得到美的享受。建设一条线,带动一大片。文昌市以建设文化长廊为依托,结合当地开展“生态文明村”“十星级文化乡镇”活动,突出抓好农村文化站、室建设,使文化长廊建设由点及面迅速发展,出现了一批新的文化长廊点;琼海市在建设国道线上的文化长廊点的同时,构筑了万泉河沿岸文化长廊线,大长廊套小长廊模式,有效地推动了农村文化事业的发展。此外,白沙黎族自治县制定并实施的无门至邦溪的“百里文化长

廊”,万宁市制定并实施的龙滚至南桥的“万州南北线文化长廊”等,都生动地展示了海南千里环岛文化长廊建设所取得的成就。 海南的文化产业犹如朝阳般喷薄而出,9项民间文化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省级图书馆全面竣工;省博物馆破土动工;乡土文化大放异彩,民族歌舞艳惊世人;普通市民也能享受高雅音乐大餐;农民足不出村即可看电影……曾几何时,说到海南,总有人套上“文化沙漠”这个名词。但过去几年来,生活在海南的人,都能慢慢感受到身边越来越浓厚的文化气息。随着文化体制改革的进行,海南的文化建设,已经并将继续一点一点地进入人们的生活。此外,海南的民族歌舞也是夺目光彩,除了琼剧文化,海南的民族歌舞也在几年中一次又一次地挑动着人们兴奋的神经。以黎族舞蹈《三月三》、《草笠舞》、《喜送粮》、《摸螺》、《种山兰的女人》,海南人偶剧《鹿回头》、黎族歌舞诗《达达瑟》、大型黎族舞剧《五朵红云》、《甘工鸟》等为代表的一批优秀剧(节)目,带来海南民族艺术创作上的重大收获。 海南的文化活动在热热闹闹的展开,海南的节日文化旅游,海南佛教文化旅游,海南红色旅游等文化旅游也正悄然兴起,在一定程度上拉动了海南的旅游业。目前,海南的许多传统节日都开发了相应的文化旅游活动。如海南黎族的“三月三”、儋州的“调声节”、苗家的“花山节”、府城的“换花节”、“冼夫人文化

海南史

明代海南文化 明代是海南文化发展的重要时期,主要表现有十:一是各类学校多;二是科举考试中式人数多;三是"鼎臣继出,名满神州";四是两位海南人分别掌管明代全国两所最高学府;五是九位海南人入选《明史》;六是各种著作多;七是俗尚礼文和读书风气浓;八是许多家庭妇女都有文化,并出现冯银等五位女诗人;九是各种楼亭、坊表和名胜古迹及名人墓葬多;十是海南岛被称为"海滨邹鲁"或"海外邹鲁"。明代海南文化之所以获得高度发展,主要原因有九,其中最重要的,当是明王朝对本岛的高度重视和支持。 洪武元年戊申(1368)三月,明军挥师南征,至六月,元朝海南海北道和海南分府元帅归降。同年十月,海南岛改乾宁安抚司为琼州府,并改吉阳军为崖州,南宁军为儋州,万安军为万州,3州隶于琼州府,仍属广西。不久又将南建州改为定安县。洪武二年六月,海南州府改隶于广东省。从此,海南岛归广东省管辖。洪武九年,海南岛属广东布政使司海南道。当时领县情况是:琼州府领琼山、澄迈、临高、定安、文昌、乐会、会同7县;儋州领宜伦、昌化2县;万州领万宁、陵水2县;崖州领宁远、感恩2县。海南岛1府3州13县。统四年(1439)六月,儋州附郭(州治所在地)宜伦县并入儋州,崖州附郭宁远县并入崖州,万州附郭万宁县并入万州,也就是说,州治所在地的县,归并入州,其地由州直接治理,以免机构重叠。琼州府领3州10县,并成了明代的定制。 明代南海诸岛改归崖州管辖。 明代还把“归附”的黎族编入图、都、乡等基层组织,于州县,和汉人一样纳粮当差。贬官制,是我国历史上流传下来的一种行政惩罚制度,一般是对所谓的“罪臣”制度加以贬谛,在帝王朝中使用普遍。贬官,顾名思义,就是官职贬低,或挂一虚衔,或一贬到底,被充配到某地度晚年。在古代封建社会,孤悬海外的海南岛由于交通不便利, 相对偏僻路遥,生活条件艰难,且远离中央皇权的统治中心,无疑成为历代帝王发配贬 官的理想场所。加上“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的大一统思想,封建统治者把贬官发配到边陲海南岛,也是“皇恩”所至,象征王权的统治。 贬官文化可以说是无可奈何地成为海南文化的一个特殊的景观。它由一些不幸的政客、文人构成。有当朝宰相,有“千古风流”的大文豪。也有可谓“金戈铁马”的大将,

2017年海南三十年经济发展分析报告

2017年海南三十年经济发展分析报告 2017年10月

目录 一、建省三十周年在即,南海明珠将迎新发展 (4) 1、经济飞速发展,第三产业成为新引擎 (4) 2、海南特区走过欣欣向荣的三十年 (6) 3、从“多规合一”,展望琼州美好蓝图 (8) 二、大建设:探索具有海南特色的新型城镇化发展道路 (9) 1、基建先行,助力海岛腾飞 (9) 2、建设美丽乡村,打造特色小镇 (10) 三、大旅游:建设中国特色的国际旅游岛 (12) 1、因地制宜,构建美丽乡村旅游体系 (12) 2、从“点、线、面”入手,创建全域旅游示范省 (14) 四、大生态:在绿水青山中建设美好新海南 (17) 1、不断加强生态环保立法,谱写美丽中国海南篇章 (17) 2、三亚经验:“双修”试点,恢复鹿城之美 (19) 3、海口经验:严抓生态修复,打造国际湿地城市 (20) 五、从最新政策,看未来海南方向 (23)

2018 年是海南建省和海南经济特区成立“双30周年”,进入而立之年,海南发展目标更加明确,到2020年要基本建成国际旅游岛,围绕着“一点、两区、三地”的战略定位稳步发展。(“一点”即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支点;“两区”即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全国改革创新试验区;“三地”即世界一流的海岛海洋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国家热带特色产业基地、南海资源开发服务及海上救援基地。)海南即将迎来“大建设、大旅游、大环保”的时代。 “三十而立”的海南经济再次腾飞可期:2018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海南建省和海南经济特区成立“双30周年”。在经历过去30年的高速发展之后,2010年海南国际旅游岛上升为国家战略,计划在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本建成国际旅游岛;2030年,国际旅游岛发展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范例,海南经济再次腾飞可期。 更多政策或可预期:近两年,海南省密集出台了一系列生态领域的法律法规和制度措施,将海南生态保护纳入了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的轨道。未来期望通过具体措施,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家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把海南建设成为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区,确保海南经济社会健康可持续发展。 海南“大建设、大旅游、大生态”时代来临:海南建设国际旅游岛和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的定位必将推动其未来“大建设、大旅游、大生态”的战略方向,环保生态政策和PPP 模式的推行将助力提升其发展潜力。2017 年海南省充分发挥生态环境、经济特区、国际旅游岛“三大优势”,全面推动“百镇千村”工程,加快美丽乡村建设。同时

海洋文化论文:海洋文化与海南海洋文化产业发展思考

海洋文化论文:海洋文化与海南海洋文化产业发展思考摘要:发展海洋经济需要有海洋文化。海洋文化是海南海洋资源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海南海洋文化文化产业发展乃至整个海洋经济发展的先进生产力。在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背景下,深入挖掘区域海洋文化的内涵,将有助于形成全社会关注海洋、保护海洋、开发海洋的良好氛围,推进区域海洋文化产业的健康发展,有效提升海洋文化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推动海南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与产业结构的全面升级。 关键词:海洋文化;海洋文化产业;文化资源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陆地可供开发资源的减少,世界各国之间在海洋经济、科技、资源、海权等方面的竞争日益激烈。不同的海洋思维、海洋意识、海洋观念、海洋理论、海洋战略等海洋文化因素,决定着竞争的格局和态势,决定着竞争的成败。然而,种种激烈竞争的背后,实质上是海洋文化的竞争。对海南而言,建设国际旅游岛,要充分挖掘和利用好巨大海洋文化资源,构建现代海洋文化产业体系。但是,与广东、山东、江浙一带相比,海南海洋文化的竞争力、影响力还不够强,缺乏自己的海洋文化品牌,在建设、开发和研究探索上还有很大差距,海洋文化研究总体发展水平不高。 一、海洋文化的定义

作为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的构成部分,海洋文化是人类认识、把握、开发、利用海洋,调整人与海洋的关系,在开发利用海洋的社会实践过程中形成的精神成果和物质成果 的总和。具体表现为人类对海洋的认识、观念、思想、意识、心态,以及由此而生成的生活方式,包括经济结构、法规制度、衣食住行、民间习俗和语言文学艺术等形态。“海洋文化,就是和海洋有关的文化,就是缘于海洋而生成的文化,也即人类对海洋本身的认识、利用和因有海洋而创造出的精神的、行为的、社会的和物质的文明生活内涵。海洋文化的本质,就是人类与海洋的互动关系及其产物。”[1]海洋文化的内涵可分为四个层面:一是物质层面,一切与海有关的物质存在与物质生产;二是精神层面,一切与海有关的意识形态;三是社会层面,一切因时因地制宜的社会典章制度、组织形式、生产方式与风俗习惯;四是行为层面,一切受海洋大环境制约与影响的生产活动与行为方式。在这个概念中要强调的一点就是海洋文化的划分并不是以地域作为划分 的标准,并不是所有海滨城市的文化都是海洋文化,只有源于海洋的文化才能归属海洋文化的序列。 二、海洋文化产业的概念、分类及其与海洋产业的关系 作为一个海洋大省,丰富的海洋文化资源就是海南的文化优势和文化特色。海南应大力发展海洋文化产业,制定和实施海洋强省战略,科学规划发展海洋文化产业经济,形成

海口市经济社会发展概况

海口市经济社会发展概况 2011年,海口市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积极应对复杂的经济形势,奋力拼搏,攻坚克难,较好地完成市十四届人大六次会议确定的年度目标任务,实现“十二五”良好开局。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12.75亿元,增长12.3%;财政总收入188.82亿元、增长15.3%,地方一般预算收入60.93亿元、增长21%;固定资产投资414.6亿元,增长26.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87.18亿元,增长18.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730元、增长18%,农民人均纯收入7160元、增长16%;居民消费价格涨幅5.4%;城镇登记失业率0.94%;人口自然增长率8.2‰;全面完成省下达的减排任务。 (一)科学研判宏观形势,着力提高政府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和水平。一是编制“十二五”规划纲要和16个重点专项规划,储备重大项目,细化、充实和完善未来五年的规划体系。二是实施重点产业发展扶持政策,出台加快工业发展的若干规定以及鼓励航空、会展、金融和资本市场、总部经济、文化产业、航运发展等优惠政策。积极扶持中小企业发展,为700多家企业提供融资贷款27亿元。三是开工建设保障性住房11702套,改造农村危房2036户,分别占省下达任务的147%和100%。调整房地产开发结构,产权式酒店管理规定在全国具有开创性。四是狠抓项目建设,25个省重点项目和55个市重点项目顺利推进,竣工33个,超额完成年度投资计划。五是多措并举稳定物价,实施“菜篮子”工程,建立蔬菜基地7048亩,推出一批平价菜超市和农产品直

通车。物价涨幅低于全省平均水平。 (二)扎实推进重大项目和重点工作。一是精心谋划和积极争取重大项目。全南渡江流域30万亩土地整治、南渡江引水工程、南渡江左岸堤防工程、现代农业示范区、“金盾”工程、城市防灾减灾体系能力建设等重大项目列入国家和省“十二五”规划。二是着力构建特色现代产业体系。冬种瓜菜面积达18.9万亩,新增特色花卉基地4500亩,建成2个国家水产健康养殖示范点、12个标准化养殖小区,建成7个大中型、联户型沼气池,创建休闲农业示范点15个,新增造林1.6万亩。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10座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和28栋防洪楼建设全面启动,防洪防潮工程加快推进。实现农业总产值76.8亿元,增长6.6%。努力提升工业规模和质量。机电制造、化工化纤纺织、食品和农产品加工等传统产业巩固壮大,海马汽车销售总额超过百亿元,30万箱红塔卷烟易地技改、椰岛保健酒技改等骨干项目加快推进。以新能源、医药制造为重点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英利二期前200兆瓦建成投产,“海口药谷”新增入园企业13家。筹划布局50平方公里美安科技新城,海口综合保税区封关运行。实现工业总产值539.33亿元,增长14.7%。以旅游业转型升级、现代物流、金融保险为重点,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建成海南国际会展中心,海口船舶游艇交易所正式挂牌,新建游艇泊位140个。成功举办高尔夫世界杯、“海口之春”旅游文化艺术节等重大活动80多个。完成海南国际创意港一期。全国首家机场离岛免税店正式营业,美兰机场进出岛旅客突破1000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83.02亿元,增长15.2%。马村港二期和新海港建设顺利推进,海南中商农产品中心市场投入使用,海南国家级水产物流交易中心主体工

海南历史名人

海南历史名人 丘浚 丘浚(1418~1495)明代著名政治家、理学家、史学家、经济学家和文学家,海南四大才子之一。字仲深,号深庵、玉峰、别号海山老人,琼州琼台(今属海南)人。景泰五年进士,历官经筵讲官、侍讲、侍讲学士、翰林学士、国子临祭酒、礼部侍郎、尚书、纂修《宪宗实录》总裁官、文渊阁大学士、户部尚书兼武英殿大学士等职。丘浚学问渊博,熟悉当代掌故,晚年右眼失明仍披览不辍,研究领域涉政治、经济、文学、医学等,著述甚丰,同海瑞合称为“海南双壁”。 海瑞 海瑞(1515-1587),字汝贤,号刚峰,广东琼山(今属海南)人。明朝著名清官。历任知县、州判官、尚书丞、右佥都御史等职。为政清廉,洁身自爱。为人正直刚毅,职位低下时就敢于蔑视权贵,从不谄媚逢迎。一生忠心耿耿,直言敢谏,曾经买好棺材,告别妻子,冒死上疏。海瑞一生清贫,抑制豪强,安抚穷困百姓,打击奸臣污吏,因而深得民众爱戴。他的生平事迹在民间广泛流传,经演义加工后,成为了许多戏曲节目的重要内容。 王弘诲 王弘诲,字绍传,号忠铭,广东琼州(现海南省)定安县人,生于公元1541年,于公元1617年病逝于定安老家,享年76岁。卒后被朝廷赠太子少保,赐祭葬。王弘诲是明代名臣、教育家。历任庶吉士、翰林院检讨、 编修、会试同考官、国子临祭酒、南京吏部右侍郎、南京礼部尚书等。在文学上卓成一家,著有《尚友堂稿》、《吴越游记》、《天池草》、《来鹤轩集》、《南溟奇甸录》、《南礼奏牍》、《文字谈苑》等名篇。他一生为官贤能清正、同情民众、关心教育事业,流芳千古。王弘诲自幼聪明好学,博览群书,20岁时乡试中举人第一名,嘉靖四十四年(公元1565年)登进士。 邢宥 邢宥(1416—1481),广东文昌人,现海南省文昌市文教镇水吼村人。明代的政治家、学者。小时候就聪敏异常,五岁读《三字经》,日记数十言;10岁作《勉学诗》,初露他已具治国齐家之志。入乡校时,每次月试季考均名列前茅。十四岁补文昌弟子员,26岁乡试中举,正统十三年(1448)年,登二甲进士第。 邢宥一生为国为民光明磊落,刚正不阿,在政治上有很大的作为,在学问上也有很高的造诣。他一生中非常喜欢读书写作,对书法也有一定的研究。著作有《湄丘集》传世,对于海南文化的发展有极大的影响。清代海南探花张岳崧将其同海瑞、邱浚誉为海南三贤。 张岳崧 张岳崧(1773—1842),字子骏,又字翰山、澥山,号觉庵、指山。广东定安人,今海南省定安县龙湖镇高林村人。海南在科举时代唯一的探花,官至湖北

发展海南文化创意产业思考与建议

文以载道博览天下 ——发展海南文化创意产业的若干思考 去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我省文化产业呈现跨越发展良好势头,成果显著,文化与旅游融合趋势明显,文化产业园(区)建设全面推进,文化产业结构也日趋合理。然而,我省文化产业虽然取得了较为长足的进步,但既缺乏世界级的文化产业产品,又缺乏国家级的文化产业单位,与北上广等文化产业发达地区的差距仍然非常巨大,究其原因,根本还在于缺乏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对外交流与合作的平台。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釉下五彩瓷,也叫“毛瓷”,因为毛泽东生前所用的瓷器基本上都是在醴陵用釉下五彩瓷做的。小平同志在1978年10月访问日本时送给日本天皇的礼物,据说也是醴陵釉下五彩瓷器。尽管醴陵釉下五彩瓷富有盛名,但是推销起来非常费劲,自从参加了第六届深圳文博会之后,中国湖南醴陵的釉下五彩瓷影响便一发不可收拾,之前经营五彩瓷的小企业——游艺堂现在已是珠三角地区醴陵釉下五彩瓷艺术收藏市场“影响最大、规模最大”的行业龙头,而在醴陵釉下五彩瓷的亚洲市场,游艺堂也已占到了半壁江山。 这一切就发生在最近的这几年里,而它的原动力便是全名叫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会的平台。官方提供的数字是,九届文博会累计交易额约为8100亿元。游艺堂总经理张纯说,

文博会带给她的机会是,她可以将釉下五彩瓷这张醴陵文化名片,经由文博会这个平台,递到世界艺术收藏界的面前了,以前人们一说中国瓷器也许就只会想到景德镇,但现在多少已经会提及醴陵了。 同样的例子枚不胜举,一家卖投影设备的公司叫雅图,第四届文博会上雅图与西安曲江新区签订的5亿元数字连锁影院项目是公司发展的一个关键节点,第六届文博会它便创下了40亿元人民币的交易金额,现今雅图的投影产品已行销世界100多个国家与地区,2013年其出货量便名列世界同行业的第5位。 经由文博会这个平台,雅图以“文化+科技”的创新路径,以不到十年的时间,不但完成冲破日本等国在投影行业上的垄断局面,而且以加速度的上升势头迅速崛起成为世界投影行业的领军企业之一。 文化创意产业,对于深圳这样一个没有太多资源禀赋的城市来说,是一项可以通过制度创新、人才吸聚来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新兴战略性产业,附加值也高、环境污染几乎没有;此外,对于劳动密集型产业移出后的“三旧”改造来说,散布全市的54个像深圳设计产业园这样以文化创意产业为面向的文博会分会场来说,它已给了相关居民带来包括生活品质、生活环境等在内的多方面提升。 官方的说法是,文博会已经成了中国文化产品项目融资交易和出口的一个主渠道,九届文博会累计出口成交额已经超过了

探索具有海南特色的经济发展模式

外向型经济,也就必然要借鉴世界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成功经验。战后一些国家和地区,利用有利的国际条件,发挥劳动力资源丰富的优势,大规模引进和利用外资,从而实现了经济的起飞,成为新兴的工业化国家或地区。它们成功的一条重要经验,就是从实际出发,不失时机地利用外资发展外向型经济。现在经济发展比较迅速的泰国等东南亚国家,也正在走这样的发展路子。这是富有启发的。 总的来说,对海南经济特区的经济发展模式,必须提高到中央对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的战略要求来考虑,同时也要从海南本身的实际出发,注意借鉴外国或地区成功的发展经验。唯其如此,我们的探索才有利于我们的实践。 建立海南特区经济运行模式的基本着眼点,是建立政府宏观计划指导下的有利于商品经济发展的市场调节体制。加快发展海南的生产力,必须使改革具有更大的灵活性。这种灵活性表现为根据特区经济发展需要,更好地把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有机结合起来,逐步扩大市场调节的范围,最终形成以市场调节为主的格局。 邓小平同志在视察南方时说,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计划和市场都是手段,多一点市场经济或少一点计划经济,不是两种社会制度的本质区别。海南经济特区,对于计划和市场这两个资源配置的手段都应利用得更充分。 海南特区经济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实现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近5年内约需资金200亿元,到2005年总共需要2000亿元左右。这一巨额资金来源于省内、国内和海外。但海南经济技术基础薄弱,自身积累能力十分有限,国内资金也极为紧张,因此,主要资金只能从海外引进。与此相适应,海南特区要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各国包括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先进经营方式和管理方式,引进资金,要靠大力改善投资环境,包括政策和体制条件。从政策的角度来看,就是要保证人员、资金和商品进出有较大的自由。而从体制上看,就应当看到,在海南特区出现投资主体多元化的背景下,更多的非政策机构为投资主体,政策的投资范围更多地集中于基础设施、社会公益以及关系国计民生的领域,这样就不宜人为地规定以哪种经济成分为主,而是多种经济成分自由平等竞争,长期并存。这种选择,不取决于某一个人的主观愿望,而由建设资金主要来自海外这一特征决定。 海南特区建设资金主要来自海外,不但对海南的经济结构有影响,同时会带来海南经济活动的变化。这种变化集中表现为利用外资转化为利用海外信息、销售渠道、管理方法。这种经济活动的外向化,使海南经济由内向型过渡到外向型经济。 适应外向型经济的发展,海南特区政府的宏观调控行为也应当优化。对于外商投资企业、特区与内地的联营企业,不能沿用传统的直接的计划管理办法,而应更多地采用经济的法律的方法,就是完善企业自由平等竞争的法律环境,形成正确的市场经济秩序,运用产业政策及与之相配套的财政政策、税收政策、价格政策、工商管理政策、金融政策和技术进步政策,来引导企业管理经营和决策。 多元的经济结构,外向的经济活动和间接的政府调控构成了海南特区经济运行模式的主要内容。我们的目标就是建立以政府间接调控为前提,市场经济为导向的外向型经济。 海南特区与深圳等特区有很多的不同,但主要的不同表现为:海南是一个完整的农业社会,而深圳等经济特区是城市社会,由此决定开发的重点和对象也不同。深圳等特区以城市资源(包括工业资源、商业资源、技术和熟练的人力资源等)为开发重点;而海南则更倾向于以常规农业和自然资源(包括土地资源、森林资源、热带作物资源、矿产资源和海洋资源等)为主要的开发对象。正因为如此,我们应探索海南开发建设的新路子。也只有结合海南的实际,才不会盲目照搬其他地区的模式,探索出自己的发展路数。

海口社会经济状况

一、海口社会经济状况 海口市城市特征 海口又称椰城,是中国最大经济特区海南省的省会,是海南省政治、经济、文化和商贸中心,陆地规划总面积1304.8平方公里,海域面积530平方公里,海岸线131公里,设秀英、龙华、美兰、琼山四个县级市辖区。属于热带岛屿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23.8摄氏度,年平均降雨量1595.7毫米,平均日照1881小时。 发展规模 人口发展规模: 2010年,总人口180万—200万人,其中主要城区常住人口控制在129万以内 。 主要城区建设用地规模: 2010年,建设用地123.6平方公里,人均建设用地95.8平方米。经济发展阶段目标: 到2010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达到530亿元。 城市规划特色: 三多——多元化、多中心、多组团;三城烘托——水城、花城、林城;三低两高——低容积率、低建筑密度、低人口密度、高绿化率和高环境质量。 经济特性 经济弱资源强省的省会城市; 城市支柱产业分散,经济总量基数小,发展速度较快,但绝对值不高; 外地消费影响和左右本地市场,市场不规范; 海南旅游中转站,中心城市潜力挖掘不充分; 主城区建设用地今后主要的发展方向 中强: 强化与完善中心组团建设,充分利用空置地,提高集约与规模效益,改善环境。 西拓: 鼓励中心组团建设的西向拓展,注重长流组团、老城组团的专业性开发和规模积聚,积极培育长流组团的产业增长点。 东优:

选择恰当时机,择优开发项目,有选择性地开发江东组团。开发要注重开发品质而不是开发的规模,优先考虑人口密度低、土地开发价值高的项目,注重与环境协调。 南控: 控制城市向南发展,保护城市生态屏障,确立生态发展底线,注重保护优良的生态环境。 着海口市城市功能和地位的不断提高,城市影响力和吸引力愈加增强,海口房产市场将迎来更多的消费群体。 海口房地产的现状 海南区位优势突出房地产优势无与伦比发展空间大 2014-07-18 08:40 来源:海南日报编辑:https://www.doczj.com/doc/8814220824.html,点击:1008 字号:小中大7月16日至17日上午,省政协六届七次常委会议在海口召开。会议小组讨论和发言期间,省政协常委和专家学者们围绕我省2014年上半年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和加快发展我省产业园区议题,针对我省经济运行中的突出问题、发展趋势,从各自工作实践出发,谈认识、讲经验、出实招,为我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建言献计、出谋划策。 省政协常委、广东广物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总裁蔡春萌: 海南房地产具有不可比拟的优势 海南区位优势突出,资源特征具有稀缺性,这决定了海南房地产在全国具有不可比拟的优势,未来房地产发展空间巨大。面对来自国内外的竞争,我们建议深挖海南经济新动力,优化产业结构,改善就业环境和投资环境,吸纳各种类型人才落地,将海南岛经济做实、做大。具体建议如下: 一、加大统筹规划力度。以可持续发展的视野客观认识和准确把握海南省整岛定位、发展方向与阶段特征,以全岛统筹、高度规划和差异互补为原则,东西为经、南北为纬建立具备国际化水平、在时间长度上有层次、有承接,能有序管理的立体城市规划网络。在这个立体整岛规划网络中,深入挖掘各地资源特性、文化传统和民族特色,分组团、分板块大胆探讨生态导向型低度开发、文化导向型主题开发和娱乐导向型多元开发等多种开发模式,避免岛内无序、重复的主题规划和开发。 二、树立整岛经营理念。以整岛经营为核心,立足于国际旅游岛的高起点,引入国内外教育、医疗、金融、保险、文化、娱乐等领先企业,全面提升旅游消费与服务业发展水平,促进第三产业与国际接轨,并做好城市基础设施、服务人才的配备到位。同时,扩大对外交通网络,特别是争取扩充海口直飞国际知名城市的航线,积极导入海内外客流。在整岛品牌方面,以经营大品牌的思路构建整岛品牌国际推广和营销的统一平台,整岛品牌国际推广活动常态化、主题化、活动化,将积极、充满活力的海南岛形象向世界展示。

海南省动漫产业基地文化产业培训中心成立方案

海南省动漫产业基地文化产业培训中心成立方案 一、成立背景 随着国家经济增长,世界对于中国动漫文化产业的关注日益增长。如何共同发掘中国文化产业对于世界的深层价值,如何尝试传统文化与不同种族文化以动漫的形式和谐融洽等诸多问题,已成为中国动漫界需要面对的重要研究领域。挖掘民族深厚文化积淀,以动漫形式影响当代国人立志取向和文化取向,成为我们的重任。成立海南省动漫产业基地文化产业培训中心,是为了加强对国内外文化产业市场的调研分析,掌握市场发展动态,组织交流动漫生产、技术、经营、管理方面的先进经验,提高行业技术和生产管理水平;增进与我省动漫企业和世界各国动漫行业之间的信息交流与项目合作。 文化产业培训中心合作成立其目的是“发挥优势、资源共享、互惠互利”,更好地整合多方资源、加强在教学、培训、人才培养和成果转化四方面的合作,力争引领我国乃至亚洲在动漫文化产业领域的前沿方向,在短期内产出一批高水平动漫研究成果,为社会培养优秀动漫人才、文化创意人才。 二、机构设置 (一)组织机构(领导机构、研究实体) 由世界动画产业协会中国分会、海南省动漫文化产业基地、北京电影学院动画学院、中国传媒大学、国内外著名IT企业、国内外著名动漫画家、合作成立的文化产业培训中心是以企业为业务主体,院企合作的研究实体,是建在企业的文化产业培训中心。文化产业培训中心由三个培训部门和服务机构组成,其组织架构如下图所示。

(二)主要功能 主要功能包括动漫游戏研发、制作、发行以及动画研究、动画博物馆、国际动画教育交流中心和“后期合成系统、音效制作系统、动作捕捉系统、渲染集群系统、标清和高清制作系统、幻影成像系统、游戏测评及运营系统”等教育动漫项目研发、动漫文化产业成果转化;高素质、复合型高层次动漫人才培养教育。 文化产业培训中心主要服务于中小企业。向产业提供工程化的生产技术,并协助中小企业解决关键技术问题、开发新产品、提供整体解决方案。 (三)管理体制 1、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产业化教研为中心,紧紧抓住队伍建设这一关键环节,创造浓厚的学术氛围和良好的工作、生活环境,造就一支以中青年骨干动漫人才为核心,能够适应建设国内知名动漫需要的富有团结、勤奋、务实、创新精神的研究队伍。通过对动漫课题研究的支持造就学科带头人。明确各方向学科带头人的职责权利。通过吸收与淘汰制度,努力壮大本文化产业培训中心中青年学术骨干队伍,

海南经济发展带来的环境问题及解决措施分析

海南经济发展带来的环境问题及解决措施分析 摘要: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海南国际旅游岛的建设,人们的不合理开采利用资源,导致生态平衡失调,生态环境不断遭到破坏,各种环境问题也越发激化;加上各种自然因素,环境迅速瓦解。为生态可持续发展,需要有关部门制定解决措施的同时,也需要全民做到保护环境,把环境保护工作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之上,把环保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关键词:环境问题解决措施经济发展可持续发展 1地理区位 海南省位于中国最南端,北以琼州海峡与广东省划界,西临北部湾与越南相对,东濒南海与台湾省相望,东南和南边在南海中与菲律宾、文莱和马来西亚为邻。海南省全省陆地总面积3.5万平方公里,海域面积约200万平方公里,其中海南本岛面积3.39万平方公里。 2012年末常住人口886.55万人,比上年增加9.17万人。全省人口出生率14.66‰,死亡率5.81‰,自然增长率8.85‰。 2013年海南省全省地区生产总值完成2855.3亿元,是2007年的1.7倍,年均增长11.8%,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突破5000美元,达到5147美元;地方公共财政收入409.4亿元,是2007年的3.8倍,年均增长30.5%;固定资产投资2145.4亿元,是2007年的4.2倍,年均增长35.1%。 2 环境问题的若干特点 2.1 从地理环境看,海南省是一个相对独立的自然地理单元,环境问题有相对独立性一方面,海南省周围拥有较大的海洋空间和大气空间,大气循环主要受到南海大气环境的影响,对大气污染具有较强的稀释能力。另一方而,海南省是一个孤岛,地形中高周低,河流短促,雨水易冲涌入海,这决定了海南省的水循环有自己相对独立的途径,很难通过其他的途径取得补偿,合理地开发和利用水资源是海南环境保护的重大课题。 2.2 从环境现状看,海南省局部地区己出现了生态失调现象,但全岛的自然环境并未恶化,五十多年来,由于过度开垦滥砍乱伐,海南天然林而积大幅度减少,造成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和土壤侵蚀加重,一些河流枯水期流量减少甚至断流,江河含沙量增大,从而导致局部地区生态环境恶化。 2.3从发展趋势看,海南的环境目标和经济发展存在很大的矛盾,环境保护工

海南省文化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海南省财政厅关于做好2018年度海

海南省文化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海南省财政厅关于做好2018年度海南省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股权投资项目资金申 报工作的通知 【法规类别】专项资金管理 【发布部门】海南省文化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海南省财政厅 【发布日期】2018.05.24 【实施日期】2018.05.24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XP10 海南省文化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海南省财政厅关于做好2018年度海南省文化产业发展 专项资金股权投资项目资金申报工作的通知 各相关文化企业(单位): 为支持文化产业项目加快发展,根据《海南省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琼财教〔2012〕1893号)和《海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实施财政专项资金股权投资管理的通知》(琼府办〔2013〕188号)、《海南省财政厅关于印发<海南省财政专项资金股权投资管理操作规程(试行)>的通知》(琼财企〔2014〕381号)有关规定,现将2018年度海南省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下文简称文化产业专资)股权投资项目资金申报工作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扶持方式

省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对省内文化产业项目实施股权投资。 (一)实施股权投资须遵循的原则 1.公开公正。文化产业专资股权投资项目资金采用竞争性分配方式,项目筛选过程公开、公正。 2.市场化运作。授权专业股权投资管理公司代表省政府履行出资人职责,按市场化方式运作。 3.不干预企业经营决策。财政资金出资额占被投资企业的总股本不超过30%,且不做第一大股东,不干预企业经营决策。 4.严守工作规程。省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股权投资实施程序及方式、投资考核、投资退出、收回投资管理、风险管控等严格按照《海南省财政专项资金股权投资管理操作规程(试行)》执行。 (二)实施股权投资的形式 1.投资已上市公司的,委托股权投资管理公司参与定向增发,或与该公司合资设立项目公司。 2.投资非上市公司的,委托股权投资管理公司对该公司进行直接投资,或合资设立项目公司。 (三)实施股权投资的基本流程 1.企业本着自愿原则,根据本通知要求,直接向省文化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下文简称省文化办)提交申报申请及相关申报材料。 2.省文化办会同省财政厅组织专家对申报材料进行评审,筛选出符合扶持条件的拟投资企业或项目建

海南岛的发展

借助科普工作的平台.作为科技界.露出地面的小块陆地像竹笋一样冒出了地面.最小的海岛仅几十平方米.珊瑚虫是群体生活.海口石山火山群国家地质公园是海南省第一个被批准建立的 一、海南科普旅游的意义 海南建设国际旅游岛,有必要大力推行科普旅游。因为,海南有独特的地理环境,辽阔的海域,星罗棋布的海岛,茂密的热带森林,良好的生态环境,使海南科普旅游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科普旅游是在旅游中普及科技知识,借助科普工作的平台,可以拓展海南科普旅游的影响,能够提高海南旅游的文化品位。 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科学普及对社会的作用日显重要。“天在变,天空变了天体,天体变了天空。天空就是疏散了的天体,天体就是密集的天空。乡村是疏散了的城市,城市就是密集的乡村。蒸气是疏散的水滴,水滴是密集的蒸气。”这出自我国著名科普作家、化学家高士其手笔的哲理诗句,不仅形象地说明了自然界事物变化的规律,也形象地表达了科学发展和科学普及的互动关系。人类进入高新技术不断涌现、经济与自然不断调整的21世纪,迫切地呼唤旅游与科普活动的结合。 目前,世界越来越重视科普旅游,对科普旅游的研究已经有了突破性的进展,例如中科院长春分院、中科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所、东北师范大学等单位30多位专家学者参与编著的《东北地区科普旅游规划研究》一书,近日由科学出版社出版,该书介绍东北地区科普旅游资源、科普旅游文化,是对大力开发东北科普旅游事业的重要贡献。法律道德论文世界对科普的重视,也表现在科普旅游之风盛行,例如“访黄道婆纪念馆的活动”被上海科技部门列为重点科普旅游活动,最近,海南也在推行科普旅游。 科普工作是以提高公民科学素质、促进公众理解科学、实现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为目的的全民终身科学教育。科普包括科学知识的普及,技术技能的推广,科学方法、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的传播。新时期的旅游活动应与科普结合起来。中国的科学普及事业,是一个世纪以来,一代代知识分子,特别是科教文工作者,从国情出发,经过不懈地艰辛努力,一步步发展起来的社会文化教育事业。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科普事业得到长足发展,为提高全民的科学文化素质,推动国民经济建设,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旅游与科普结合起来,要把握适度。因为科普旅游宣传的科普知识太深奥,人们不懂;太肤浅的东西,又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 科普旅游可以与生态旅游结合起来进行,使旅游者在大自然中接受生态科普教育和生态道德教育,给水排水论文使每一个旅游者从自己做起,从每一件保护自然环境的小事做起,重视自然资源的持续利用,爱护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保护野生动植物,理解大自然、热爱大自然,使生态善恶观、生态良心、生态正义、生态义务成为全民的自觉行为和道德规范。对旅游者而言,科普生态旅游应该在大自然中,唤起游客绿色的激情,带来游客绿色的愉悦,引起游客绿色的思考。最后,使游客体验大自然的和谐、有序,体会“天人合一”的传统文化,达到热爱自然、师法自然,启迪人生的目的。 生态旅游景点的开发,要与科普旅游开发一致。例如,在硬件建设方面,海南应该在海洋生态旅游方面突出科普特色,建立海洋生态科学馆或海洋科技知识馆。在林区、山区、湖区、小岛地区设立永久性营地,完善营区配套设施,解决可进人性,通过营地活动,促进科普旅游发展。生态科普旅游要让游客欣赏其自然特征,并对野生生物和自然资源进行非消耗性的利用。科普旅游的发展,有利于各种文化特征的旅游发展。如书画旅游、山水旅游、名胜旅游等,与生态科学旅游结合起来,互为补充。科普旅游依赖于严格的管理,保护自然环境不被破坏,促进整个旅游文化的繁荣。 科普是提高全民素质的重要环节。除了政府重视,作为科技界,在搞好科研工作的同时,也

2005-2014海南经济发展分析

[键入公司名称] 2005-2014海南经济发 展分析 [键入文档副标题] 2016/9/22 通过对人口结构,产业结构、收入、消费等数据的解读,对经济的发展进行分析,以发掘新的市场空间

目录 经济概览 (3) 人口结构 (4) 产业结构的发展 (5) 第二产业的发展 (6) 第三产业的发展 (7) 人均收入 (8) 人均消费 (9) 产值的分配 (10) 总结 (11) 图表1 2005-2014 海南经济概览 (3) 图表2 2005-2014海南人口结构 (4) 图表3 2005-2014海南产业发展 (5) 图表4 2005-2014 海南第二产业发展 (6) 图表5 2005-2014海南第三产业 (7) 图表6 2005-2014 海南人均收入 (8) 图表7 2005-2014 海南人均消费 (9) 图表8 2005-2014 海南产值分配 (10)

经济概览 海南的人口从2005年的828万增加到2014年的903万,占全国总人口的比例为0.66%,省市人口排名保持在第28位,海南的人口增长速度高于全国水平;海南的国民生产总值从2005年的895亿元增长到2014年的3501亿元,全国总产值占比从0.511%,在省市的总产值排名中,海南位于第28位;海南的人均产值达到3.877万元,在省市排名中从在第18位到第23位波动;人均收入1.775万元,排名在第18位上升到第14位;人均消费1.266万元,排名在第16名到第21名之间波动。 图表 1 2005-2014 海南经济概览

人口结构 图表 2 2005-2014海南人口结构 2014年海南的城镇人口从374万增长到485万,占全国城镇人口的0.64%,在省市排名中位于第28位;海南的农村人口达到从453万下降到417万,占全国农村人口的0.68%,省市排名第25位;海南的城镇人口比例从45.2%增长到53.76%,在省市城镇人口比例的排名为第16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54.77%)。 从人口结构的发展上看,海南的城镇人口增加了近110万,农村人口只减少了36万,说明海南大量的新增人口是外来人口。就海南本地的经济而言,农业化向工业化转化的过程还比较缓慢。旅游业作为海南的支柱产业,将会带来第三产业的高速发展。

海南省《关于加快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的决定》

海南省《关于加快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的决定》 中共海南省委、海南省人民政府 关于加快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的决定 (2010年10月29日) 为贯彻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的决策部署,根据建设国际旅游岛的目标要求,作出如下决定。 一、充分认识加快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一)加快文化改革发展是党中央作出的关系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决策部署。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年不懈奋斗,我国人均GDP已超过3700美元,文化消费进入快速增长期,文化建设步入快速发展新阶段。党中央审时度势,作出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的战略决策,强调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是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的根本途径,推动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协调发展,是实现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关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实现,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关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全国各省区市快速反应,抓紧贯彻中央部署,呈现出文化体制改革全面深化,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快速发展的强劲势头。 (二)加快文化改革发展对国际旅游岛建设特别重要特别紧迫。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文化建设是国际旅游岛建设的基础和核心。加快培育魅力独特的海南文化,是国际旅游岛提升品质、增强竞争力的迫切需要;加快构建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保障全省居民和游客基本文化权益的迫切需要;加快文化产业发展,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迫切需要;加快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是实现旅游业转型升级的迫切需要;加快搭建国际文化交流重要平台,是国际旅游岛提升国际化程度的迫切需要;加快提升公民文化素质和文明素质,是营造多元开放、包容祥和人文环境的迫切需要;加快文化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是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的迫切需要。切实推动文化改革发展,必将对国际旅游岛建设发挥巨大的引领、支撑和推动作用。

海南概况

海南概况: 海南省简称“琼”,古有“南溟奇甸”之称,今有“南海明珠”之誉。海南省行政区域包括海南岛、西沙群岛、南沙群岛和中沙群岛等岛礁及其海域,全省陆地面积约3.54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总面积的0.35%;海洋面积约210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海洋总面积的60%,是我国陆地面积最小、海洋面积最大的热带海洋岛屿省。其中陆地面积最大的是海南岛,面积3.39万平方公里,次于台湾岛,是我国的第二大岛。 海南省现辖2个地级市(海口、三亚),6个县级市,10个县(含6个少数民族自治县),以及属海南省人民政府派出机构的西南中沙群岛办事处和洋浦经济开发区管理局。省会设在海口市。2005年全省户籍人口819.03万人。其中,男性428.66万人,占52.34%,女性390.37万人,占47.66%;非农业人口313.73万人,占38.31%,农业人口505.30万人,占61.69%;汉族675.55万人,占82.48%,黎、苗、回等少数民族143.48万人,占17.52%(其中黎族129.60万人)。海南是全国著名的三大侨乡之一,有海外华侨、华人近300万人,归侨、侨眷100多万人。华侨、华人分布在60多个国家和地区,以东南亚地区居多,仅泰国就有100多万人。在世界各地的海南华侨、华人成立社团组织310多个。 海南岛位于东经108°37′—111°03′,北纬18°10′—20°10′之间,岛屿轮廓形似一个椭圆形的大雪梨,长轴作东北至西南向,长约290公里;西北至东南宽约180公里。海南岛地形中间高,四周低,呈穹隆状,中部超过1500米的山峰有五指山、鹦哥岭、猴猕岭、霸王岭、吊罗山等。从中部最高峰五指山(海拔1867米)向外围由山地、丘陵、台地、平原、海涂逐级递降,构成层状垂直分布和环状水平分布带,梯级结构明显。山地和丘陵是海南岛地貌的主要特征,占全岛总面积的38.7%。山地主要分布在岛中部偏南地区,山地中散布着丘陵性盆地。丘陵主要分布在岛内陆和西北、西南部等地区。在山地丘陵周围,广泛分布着宽窄不一的台地和阶地,占全岛总面积的49.5%。环岛多为滨海平原,占全岛总面积的11.2%。土壤类型主要有砖红壤、赤红壤、黄壤、水稻土等15种。海岸主要为火山玄武岩台地的海蚀堆积海岸、由溺谷演变而成的小港湾或堆积地貌海岸、沙堤围绕的海积阶地海岸。海岸生态以热带红树林海岸和珊瑚礁海岸为特点。西、南、中沙群岛地势低平,多在海拔4至5米之间,西沙群岛的石岛最高,海拔也仅有15.9米。因受地势影响,海南岛上江河呈辐射状,由中部山地向四周独流入海的河流有154条,集水面积3000平方公里以上的有南渡江、昌化江、万泉河。淡水总面积205.4万亩。海南岛海岸线长约1618公里,有天然港湾84个,浅海滩涂38.5万亩,渔场面积6.56万平方海里。海南属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22℃—26℃,年日照时数1780—2600小时,太阳总辐射量4500—5800兆焦耳/平方米,年降雨量1500—2000毫米,光、热、水资源充足,适合热带经济作物和水稻生长。但全年常风较大,夏秋有热带风暴、台风侵袭,冬春易发生干旱等灾害性天气。 海南自然资源丰富。矿产资源方面,主要有石油、天然气、黑色金属、有色金属、贵金属、稀有金属、稀有稀土分散元素、冶金辅助原料、化工原料、建筑材料及其他非金属矿、地下水、热矿水、饮用天然矿泉水等种类。探明储量位于全国前列的优势矿产有石油天然气、玻璃用砂、钛铁砂矿、锆英砂矿、宝石、富铁矿、铝土矿(三水型)、饰面用花岗岩、饮用天然矿泉水、热矿水等,是中国重要的富铁矿、水晶矿、钛矿、锆英石、钴矿生产基地。动植物资源方面,海南岛天然物种资源丰富,被誉为中国最大的热带植物园和最丰富的物种基因库。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