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固体物质地溶解度随温度变化地规律

固体物质地溶解度随温度变化地规律

固体物质地溶解度随温度变化地规律
固体物质地溶解度随温度变化地规律

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规律

Na(OH)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变小NaCL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几乎不变KNO3等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几乎变大

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情况可分为三类:(1)大部分固体物质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2)少数物质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很小;(3)极少数物质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固体溶解度

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是指在一定的温度下,某物质在100克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用字母s表示,其单位是“g/100g水”。在未注明的情况下,通常溶解度指的是物质在水里的溶解度。例如:在20℃时,100g水里最多能溶36g氯化钠(这时溶液达到饱和状态),我们就说在20℃时,氯化钠在水里的溶解度是36g。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固体溶解度

外因

温度、压强(气体)

溶质和溶剂本身的性质

可溶

大于等于1g小于10g

提示

物质在水里的溶解度

定义

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是指在一定的温度下,某物质在100克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用字母s表示,其单位是"g/100g水"。在未注明的情况下,通常溶解度指的是物质在水里的溶解度。例如:在20℃时,100g水里最多能溶36g氯化钠(这时溶液达到饱和状态),我们就说在20℃时,氯化钠在水里的溶解度是36g。【提示】如果不指明溶剂,通常所说的溶解度是指物质在水里的溶解度。另外,溶解度不同于溶解速度。搅拌、振荡、粉碎颗粒等增大的是溶解速度,但不能增大溶解度。溶解度也不同于溶解的质量,溶剂的质量增加,能溶解度溶质质量也增加,但溶解度不会改变。

简介指固体物质在100g溶剂达到饱和状态时溶解度质量。

物质的溶解性

溶解性溶解度(20℃)

易溶大于等于10g

可溶大于等于1g小于10g

微溶大于等于0.01g小于1g

难(不)溶不溶小于0.01g

影响物质溶解度的因素?因:溶质和溶剂本身的性质。

外因:温度、压强(气体)。

主要影响固体的溶解度是温度。对于大多数固体,温度越高,固体的溶解度越大。教学目标:

1、了解溶解度的涵义和固体溶解度的表示方法

2、了解温度对固体溶解度的影响以及溶解度曲线的意义

3、常识性介绍气体溶解度的表示方法以及温度、压强对气体溶解度的影响关系

教学重点:

固体溶解度的表示方法

教学难点:

1、固体溶解度的表示方法

2、正确认识溶解性与溶解度的表示联系及区别

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

1、什么叫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

2、在饱和溶液的概念中,为什么强调“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里”?

引入新课:

【演示一】20ºC时,把蔗糖、食盐分别一份一份地加入10ml水中直到不能溶解为止,

【讨论】通过粗略的计算,讨论蔗糖与食盐对水的溶解能力

【提问】如果温度不定、溶剂量不同,能否比较他们的溶解能力大小?

【演示二】20ºC时,配制KNO3饱和溶液时有KNO3固体剩余,然后加热,剩余固体又继续溶解

【讨论】同一种物质在同一种一定量的溶剂中在不同的温度下,溶解能力是否相同?

【演示三】1、食盐溶解在水中;2、食盐放在煤油中;

3、植物油放在水中;

4、植物油放在汽油中

【讨论】同一种物质在不同的溶剂里的溶解能力不同

【总结】通过以上三个实验,结合课本P70容

讲授新课:

【板书】一、溶解性

1、定义:

2、影响因素:①溶质、溶剂本身的性质(决定性因素)

②外界条件

【过渡】如何精确地知道一种物质在另一种物质里的溶解性大小是否需要什么条件和标准?

【投影】列表:20ºC时100g水中达到饱和时所溶解的质量

物质蔗糖食盐硝酸钾小打熟石灰石

最大质量(g)203.93631.69.60.1650.0013

【讲解】以上表格中的数据能精确地表示各物质的溶解性大小

二、溶解度

固体溶解度

1、表示方法:

气体溶解度

2、固体溶解度的表示方法:(由表格得)

在一定温度下,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通常溶质在100g溶剂

中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来表示。

⑴定量表示溶解性大小

⑵理解概念:①一定温度(外界条件)

②100g溶剂(衡量标准)不指明溶剂时为“水”。

③饱和状态:(对溶液的要求)

④溶质的质量:(单位:g)

⑤这种溶质在溶剂里(适用围)

【提问】⑶含义:说出20ºC时KNO3的溶解度是31.6g

引申:20ºC时KNO3饱和溶液中:

m质:m剂:m液=S:100g:(S+100g)=31.6g:100g:131.6g

⑷物质溶解性分类:易溶物质:S>10g

(室温)可溶物质:S:1g~10g

微溶物质:S:0.01g~1g

难溶物质:S<0.01g

巩固:判断投影表格中所属分类

蔗糖、食盐、硝酸钾、小打、熟石灰、石

师生共同分析P72KNO3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性表

⑸溶解度曲线:

【板书】画出KNO3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曲线

或见课本P72几种物质溶解度曲线,

溶解度曲线可表示以下几种关系:

①同一物质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

②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时的溶解度

③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而变化的趋势及大小

分析得出变化规律:

A、多数固体物质随温度升高而增大;例如:KNO3,NaNO3等

B、少数固体物质受温度变化影响不大;例如:NaCl

C、极少数固体物质随温度升高而减小;例如:Ca(OH)2

⑹溶解度与溶液的质量分数的区别和联系

区别和联系溶解度溶质质量分数

意义

表示方法

计算式

联系

3、气体溶解度的表示方法

⑴定义:某气体在一定温度和一定压强下,溶解在一体积水里达到饱和状态时的体积数

外界条件:温度、压强

⑵影响因素

部因素:气体与溶剂本身的性质

温度升高,气体溶解度减小

压强不变时

温度降低,气体溶解度增大

压强增大,气体溶解度增大

温度不变时

压强减小,气体溶解度减小

中考点击:

课堂小结:

【投影】

概念

要点

决定因素定量影响

描述因素

习惯分类

随堂练习:

教学后记:

溶解度

溶解度随温度变化不大的物质(要举10种以上)

硝酸钾,碳酸钾,氯化钾,硫酸钾,高锰酸钾,氢氧化钾,蔗糖,氯化钙,氯化镁,碳酸钠

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需要四要素:温度、100g溶剂、饱和状态、单位(g).一定要100g溶剂吗?50g或130g之类的不行吗?

50克或130克溶剂可以溶解溶质,但它所溶解的溶质质量不叫溶解度。比如20度时,200克水最多能溶解72克食盐,72克不叫食盐的溶解度,100克水最多可以溶解36克食盐,我们说20摄氏度时食盐的溶解度为36克。饱和液中:溶解度=溶质质量/溶剂质量*100克

溶解度曲线

溶解度曲线定义是同种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绘制出来的曲线。由于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而变化,随温度一定而一定,这种变化可以用溶解度曲线来表示。我们用纵坐标表示溶解度,横坐标表示温度,绘出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

变化的曲线,这种曲线叫做溶解度曲线。溶解度曲线一般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升高,但是少部分物质会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

溶解度曲线

因素

温度

研究对象

同一种物质

类别

意义折叠编辑本段

①表示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或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情况;②表示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时的溶解度,可以比较同一温度时,不同物质的溶解度的大小。若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相交,则在该温度下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③根据溶解度曲线可以确定从饱和溶液中析出晶体或进行混合物分离提纯的方法;④根据溶解度曲线能进行有关的计算。

曲线上点的意义折叠

1.溶解度曲线上的点表示物质在该点所示温度下的溶解度,溶液所处的状态是饱和溶液。溶解度曲线下的点表示物质在该点所示温度上的溶解度,溶液所处的状态是不饱和溶液。

2.溶解度曲线下面的面积上的点,表示溶液所处的状态是不饱和状态,依其数据配制的溶液为对应温度时的不饱和溶液。

3.溶解度曲线上面的面积上的点,依其数据配制的溶液为对应温度时的饱和溶液,且该溶质有剩余。

4.两条溶解度曲线的交点,表示在该点所示的温度下,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曲线上线的意义折叠

溶解度曲线表示某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或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情况。曲线的坡度越大,说明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越大;反之,说明受温度影响较小。溶解度曲线也有三个方面的应用: (1)根据溶解度曲线,可以看出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变化而变化的情况。(2)根据溶解度曲线,比较在一定温度围的物质的溶解度大小。(3)根据溶解度曲线,选择分离某些可溶性混合物的方法。

曲线上面的意义折叠

对于曲线下部面积上的任何点,依其数据配制的溶液为对应温度时的不饱和溶液;曲线上部面积上的点,依其数据配制的溶液为对应温度时的饱和溶液,且溶质有剩余。如果要使不饱和溶液(曲线下部的一点)变成对应温度下的饱和溶液,方法有两种:第一种方法是向该溶液中添加溶质使之到达曲线上;第二种方法是蒸发一定量的溶剂。

曲线交点的意义折叠

两条溶解度曲线的交点表示该点所示的温度下两物质的溶解度相同,此时两种物质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也相同。

变化规律折叠编辑本段

1.大多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曲线为"陡升型",如硝酸钾。

2.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很小,曲线为"缓升型",如氯化钠。

极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曲线为"下降型",如氢氧化钙。Ca(OH)2

4.气体物质的溶解度均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纵坐标表示体积),曲线也为"下降型",如氧气。

应用折叠编辑本段

1.查找指定温度时物质的溶解度,并根据溶解度判断溶解性。

2.比较相同温度时(或一定温度围)不同物质溶解度的大小。

3.比较和确定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的程度,并据此确定物质结晶或混合物分离提纯的方法。

4.确定溶液的状态(饱和与不饱和)。

绘制折叠编辑本段

用纵坐标的变化表示溶解度变化,横坐标的变化表示温度变化,把几种物质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标在图上,得到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曲线,称为溶解度曲线。词条标签:化学化学术语溶解度生活

化学溶解度的问题

如何判别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而怎样变化?

一、溶解度

1、溶解性:

一种物质溶解在另一种物质里的能力叫溶解性。溶解性的强弱跟溶质和溶剂的性质都有关。同一物质在不同溶剂里的溶解性也不相同,例如,碘在酒精中的溶解性就要比水中的强。我们前面用的“难溶”、“极难溶”、“能溶”、“易溶”等说明的就是物质的溶解性。

2、溶解度:

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克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在这种溶剂里的溶解度。不指明溶剂时,溶剂是水。固体的溶解度一般用S表示。

要点:

(1)条件——在一定温度下,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而变化,温度不同,溶解度不同。所以应用溶解度时,必须指明什么温度下的溶解度。

(2)标准——100g溶剂,而不能认为100g溶液。在一定温度下,规定100g 溶剂为标准所溶解的溶质质量,如果不指明溶剂,一般溶剂是水。

(3)状态——溶液达到饱和状态,即在100g溶剂中溶质溶解质量达到最大值,形成了饱和溶液。温度、溶剂一定是溶液达到饱和的前提,为了便于比较不同物质的溶解性,溶剂的量就应统一,规定为100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