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微观经济学》试题及参考答案(四)

《微观经济学》试题及参考答案(四)

《微观经济学》试题及参考答案(四)
《微观经济学》试题及参考答案(四)

《微观经济学》试题及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一国的生产可能性曲线上的点表示(D)

A、通货膨胀

B、失业或者资源没有被充分利用

C、该国可利用的资源减少及技术水平降低

D、社会使用既定的生产资源所能生产商品的最大组合

2.学校里一块新停车场的机会成本是(B)

A、由此引发的所有费用

B、由用于其他用途产生的最大价值决定

C、由用于建造停车场的机器设备的折旧大小决定

D、由在停车场停车所需的费用来决定

3.下列有关无差异曲线的特点说法正确的是(D)

A、离原点越远,无差异曲线代表的效用水平越小

B、同一平面中,两条无差异曲线可能会相交于一点

C、无差异曲线向右上方倾斜,并凸向原点

D、无差异曲线的斜率为负值

4.如果商品A和B是替代的,则A的价格下降将造成(D)

A、A的需求曲线向右移动

B、A的需求曲线向左移动

C、B的需求曲线向右移动

D、B的需求曲线向左移动

5.两种商品中若其中的一种价格变化时,这两种商品的购买量同时增加或减少,则这两种商品的交叉价格弹性系数为(A)

A、负

B、正

C、零

D、1

6.市场均衡要求(D)

A、政府平衡供求双方的力量

B、价格与数量相等

C、价格保持不变

D、在某一价格水平上,买者想要购买的数量恰好等于卖者想卖的数量

7.当总效用增加时,边际效用应该(B)

A、为正值,并其值不断增加

B、为正值,并其值不断减少

C、为负值,并其值不断减少

D、以上任何一种情况都有可能

8.当生产函数Q=f(L,K)的APL为递减时,则MPL(D)。

A、递减且为正

B、递减且为负

C、为零

D、上述情况都可能

9.在以下四种情况中,哪一种实现了生产要素的最适组合:(C)

A、MPK/PK

B、MPK/PK>MPL/PL

C、MPK/PK=MPL/PL

D、MPK/PK≥MPL/PL

10.边际成本低于平均成本时(B)。

A、平均成本上升

B、平均成本下降

C、成本下降

D、平均可变成本上升

11.长期边际成本曲线呈U型的原因是(A)。

A、厂商的生产由规模经济向规模不经济变动

B、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C、生产规律

12.当生产要素增加10%时,产量的增加小于10%的情况是(D)。

A、边际成本递减

B、长期平均成本曲线向右下方倾斜

C、存在规模收益递增

D、存在规模收益递减

13.一个完全竞争厂商利润最大化的条件是(A)。

A、边际成本等于价格,价格高于最低平均变动成本

B、边际成本等于价格,价格高于最低平均固定成本

C、总收益最大化

D、平均可变成本最小

14.如果价格高于平均可变成本,一个完全竞争厂商的供给曲线就是(C)。

A、在市场价格时的水平线

B、在零产量时的垂线

C、和边际成本曲线一样

D、和平均可变成本曲线一样

15.在长期中厂商发生的最大经济亏损是(A)

A、零

B、其总成本

C、其可变成本

D、其平均可变成本

16、垄断者要实现市场分割的条件之一是(A)

A、各个子市场必须具有不同的需求价格弹性

B、各个子市场必须具有相同的需求价格弹性

C、各个子市场必须具有相同的需求人数

D、各个子市场必须具有相同的市场价格

17.下列对利息率论述正确的是(C)。

A、利息率仅指银行贷款的利息率

B、利息率即厂商购买一项资本品的价格

C、利息率是厂商使用资本的价格,即厂商在生产过程中使用资本品所提供“服务”的价格

D、以上说法均不对

18.不完全竞争市场中出现底效率的资源配置是因为产品价格(A)边际成本?。

A、大于

B、小于

C、等于

D、能不等于

19.市场不能向公众提供纯粹的公共物品是因为(D)。

A、公共物品具有排他性

B、公共物品具有非竞争性

C、消费者都想“免费乘车”

D、以上三种情况都有

20.市场失灵是指(D)。

A、市场没有达到其可能达到的最佳结果

B、市场没有使社会资源的分配达到最有效率的状态

C、市场未能达到社会收入的公平分配

D、上三种情况都有

二、判断题

1.经济学又被称为选择的科学。(√)

2.流动偏好规律说明利率不能降得太低。(√)

3.厂商短期成本变动规律主要是由生产要素报酬递减规律决定的。(√)

4.当雇佣第7个工人,每周产量从100单位增加到110单位;当雇佣第8个工人时,每周产量从110

单位增加到118单位,这种情况是边际收益递减。(√)

5.如果边际产量递减,那么平均产量一定也是递减的。(×)

6.当生产要素增加10%时,产量的增加小于10%的情况是存在规模收益递减。(√)

7、厂商短期成本变动规律主要是由生产要素报酬递减规律决定的。(√)

8、边际产量曲线与平均产量曲线相交于边际产量曲线的最高点。(×)

9、平均成本曲线通常与边际成本曲线在边际成本曲线的最低点相交。(×)

10、企业多元化的目标从根本上说与利润极大化这一基本目标是矛盾的。(×)

11.一个完全竞争厂商利润最大化的条件是边际成本等于价格,价格高于最低平均变动成本。(√)

12、完全垄断厂商总在需求价格弹性大于1处生产。(√)

13.长期中,一个垄断竞争厂商生产的产量要使价格等于平均成本。(√)

14、垄断竞争厂商更着重于产品质量等非价格竞争。(√)

15平均产量曲线通常与边际产量曲线在边际产量曲线的最低点相交(×)

16、劳动的市场供给曲线是先向右上方倾斜后转向左上方倾斜的后弯的曲线。(√)

17、对生产要素的需求是由对消费物品的需求派生出来的。(√)

18、生产要素价格如何决定的问题也就是国民收入如何分配的问题。(√)

19、处于生产可能性边界以内的点表示社会处于有效率的充分就业状态。(×)

20、只要边际产量减少,总产量也一定在减少。(×)

三、名词解释题

边际效用:指消费者每增加一单位某种物品的消费所增加的总效用。

边际产量:指增加一单位生产要素投入量所带来的产量。

机会成本:是指当某一种生产要素被用于某一个特定的用途的时候,必须放弃的在其他用途上可能获得的最大收益。

隐性成本:是指厂商本身所拥有的且被用于该企业生产过程的那些生产要素的价格。

显性成本:是指厂商在生产要素市场上购买或租用所需的生产要素的实际支出。

充分就业:当一个国家经济的现实失业率等于自然失业率时,我们就说这个国家已经实现了充分就业。

消费者均衡:是指在商品现行价格和既定消费者收入的条件下,消费者不愿意再变动的购买量。

财政政策:指政府通过运用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来调节社会总需求,从而实现经济目标的政策。

差别价格:指厂商以不同价格销售成本相同的同一种产品。

限制价格:指消费者保护价,是政府为了限制某些生活必需品的价格而规定的低于市场均衡价格的最高价格。

微观经济学:研究经济社会中经济个体的经济行为。

宏观经济学:研究整个国民经济或宏观经济活动及其经济变量。

外部性:指市场经济的主体在自己的活动中对外界产生了一种利益或损害,但这种利益或损害不是其本人获得或承担的。

实证分析:指关于纯事实的叙述和因果关系的描述分析。

规范分析:指对经济状况、经济现象进行价值评判。

需求量的变动:指仅仅由于商品本身价格的变化所引起的消费者愿意而且能够购买该商品数量的变化。需求的变动:由价格以外的因素引起的需求数量的变动。

需求弹性:表示和衡量某一商品的需求量对其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

公开市场业务: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上买卖政府有价证券的行为。

产品变化策略:通过改变产品的质量、外观、售后服务等来改变产品,以获取更多的利润。

经济利润:指厂商的销售收入减经济成本之后的余额。

正常利润:是指让一个厂商继续留在原产业从事生产经营所必须的最低报酬。

法定存款准备率:中央银行规定商业银行吸收的存款用于存缴中央银行的比率。

均衡价格:是指某种商品的需求量等于该商品的供给量时所决定的价格。

无差异曲线:指两种不同商品组合给消费者带来相同满足程度的点的轨迹。

通货膨胀:一国价格总水平持续上升的经济现象。

失业:在规定的年龄范围内,有工作能力,而且愿意工作并积极寻找工作却没有工作的现象。

摩擦性失业:是指劳动者正常流动过程产生的失业,即在生产过程中难以避免的,由于职业转换等原因而造成的失业。(劳动力市场机制不完善而产生的失业)

周期性失业:是由于整个经济周期波动造成劳动力总需求不足产生的失业。

自然性失业:是指由于经济中某些难以克服的原因而造成的失业。

技术性失业:是指由于使用新机器设备和材料,采用新的生产技术和新的生产管理思想,出现局部劳动力过剩而导致的失业。

季节性失业:是指某些行业生产条件或产品受到气候条件、社会风俗和购买习惯的影响,对劳动力的需求出现季节性变化而导致失业。

结构性失业:是指由于经济结构如产业结构,地区结构,商品结构等的变化,造成劳动力的供给和需求在职业、技能、产业、地区分布等方面的不协调所引起的失业。

再贴现率:商业银行到中央银行的贷款利率。

货币政策:是指国家根据经济发展目标,通过中央银行运用其政策工具,调节货币供给量和利率,以影响宏观经济活动水平的政策措施。

棘轮效应:消费者的消费支出不仅受当前收入的影响,而且受到自己过去收入和消费的影响。

示范效应:消费者的消费支出不仅受当前自身收入的影响,而且受别人消费的影响。

需求:指消费者在某一特定时期内,对应于一定商品所愿意并能够购买该商品的数量。

支持价格:指政府为了扶持某一行业的发展而制定的该行业产品的最低价格。

四、问答题

1、影响需求的因素有哪些?

商品本身的价格、其他相关商品的价格、消费者的收入水平、消费者的偏好、消费者对将来商品的价格预期、人口规模或构成、政府的经济政策

2、边际效用递减规律的内容与原因。

内容: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是指在一定的时期内,在其他物品的消费量不变的条件下,随着消费者对某中物品消费量的不断增加,消费者从该物品连续增加的每一消费单位中得到的效用增量即边际效用是递减的。

原因:a、生理或心理愿意b、一种商品用途的多样性

3、什么是市场失灵?它有哪些具体表现?

含义:指市场机制在经济的某些方面不能有效地发挥作用。

表现:经济波动、竞争导致垄断、外部不经济行为、公共产品的缺乏、贫富差距拉大,不能实现社会公平、信息不对称,带来的道德风险和商业欺诈。

4、GDP的含义、理解要点、缺陷。

含义:国内生产总值是指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在本国领土上生产的各种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总和。

理解要点:A、国内生产总值是指一国在本领土内所生产的产品与劳务,既包括本国企业所生产的产品与劳务,也包括外国企业或合资企业在本国生产的产品与劳务。B、国内生产总值是指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在一年内)所生产的一切最终产品与劳务的市场价值总额,因此在计算时不应该包括以前所生产的产品价值。C、国内生产总值是指最终产品与劳务的市场价值总额,因此,在计算时不应包括中间产品产值,以避免重复计算。最终产品是指最终供人们使用或消费而不是为了转卖或为进一步加工所购买的产品或劳务,而中间产品并不是供人们最终使用或消费的产品或劳务,它们是在中间各个阶段中投入生产的产品或劳务,还须经过若干次生产或加工才能成为最终产品或劳务。

5、完全竞争市场、完全垄断市场、垄断竞争市场、寡头垄断市场的特征。

完全竞争市场特征:A、市场有大量的买主与卖主,他们都是市场价格的接受者。B、产品的同质性C、生产要素可以自由流动D、市场信息完全

完全垄断市场特征:A、某种产品只有一家企业提供B、企业是产品价格的制定者C、垄断企业可以实行价格歧视

垄断竞争市场:A、市场上有较多的买主和卖主B、存在产品差异(质量:生产技术,原材料外观:包装,商标

产地服务)C、厂商对商品价格略有影响D、进出市场比较容易

寡头垄断市场:A、厂商数目较少,新的厂商进入该行业比较困难B、产品既可以同质也可以有差别(产品同质:纯粹寡头

产品差别:差别寡头)C、厂商之间相互依存

6、简述货币政策的三大工具。

公开市场业务(买进债券,货币供应量上升)、再贴现率(提高再贴现率,货币供应量下降,则之相反)、法定准备金率(提高准备金率,货币供应量下降,则之相反)

7.简述需求价格弹性与厂商销售收益之间的关系。

供给者总收益=消费者总支出,总收益=P×Q(价格、需求量)

A、0Edp<1(生活必需品):价格上升,总收益增加,则之相反,缺乏弹性。

B、Edp>1:价格上升,总收益下降,富有弹性。

9.解决外部不经济的对策主要有哪些?

A、政府直接管制(罚款,关门整治)

B、征税(外部成本内部化)

C、产权界定

10.简述核算GDP的主要方法。

A、生产法

B、支出法:将一国在一定时期内所有经济单位用于最终产品和劳务支出加总起来测算GDP的方法。GDP=CJGX-M

C、收入法:它是从商品与劳务的市场价值应与生产这些商品与劳务所使用的生产要素的报酬总和

相等的角度,将这些系统内成产要素取得的收入相加计算出的GDP的方法。GDP=工资利息租金企业利润间接税折旧

11、简述失业的种类。

自然性失业:由于经济中存在某些无法避免原因而产生的失业(摩擦性失业,结构性失业,技术

性失业,季节性失业)

周期性失业:经济中的总需求不足所产生的失业

12、论述宏观经济政策的主要内容。

政府的财政收入主要是税收,财政指出则很多,如公共工程建设支出、福利支出、国防支出、支出方式有政府购买和转移支付。

13、均衡价格是如何形成的?

含义:市场上的商品点的价格是有需求和供给共同决定的。

a、若商品价格高于均衡价格,市场上会出现供过于求,导致价格下降,直至均衡价格水平。

b、若商品价格低于均衡价格,市场上会出现供不应求,导致价格上升直至均衡价格水平。

c、若商品价格为均衡价格,市场上供求相等,价格不再发生变化。

14、影响需求价格弹性大小的因素主要有哪些?

a、替代品种类(种类越多,弹性越大)

b、消费者对商品的依赖程度(生活必需品缺乏弹性,奢侈品富有弹性)

c、商品消费支出在家庭预算支出的比重

d、时间因素

e、商品本身用途的广泛性(用途越广泛,弹性越大)

15、垄断形成的原因有哪些?

A、政府垄断

B、自然垄断:经济规模的需要(自来水公司)

C、资源垄断

D、技术垄断e.企业兼并

16、宏观经济政策的主要目标是什么?

经济增长、物价稳定、充分就业、国际收支平衡

17、无差异曲线有哪些特点

a、是一条自左上方向右下方倾斜并凸向原点的曲线

b、在同一平面上可以有无数条无差异曲线,离原点越近,无差异曲线代表的满足程度越高

c、在同一坐标平面上,任意两条无差异曲线决不会相交

18、试述政府价格管制的种类、后果及对策。

种类:限制价格:(消费保护价)指政府为了限制某些生活必需品的价格而制定的关于市场均衡

价格的最高价格。

后果:产品短缺

对策:配给制,在无力扩大供给时,政府必须制定一个供给标准,如派发购物索,由此会产生寻

租行为,腐败及黑市交易问题得不到解释。

支持价格:也称生产者保护价,指政府为了扶持某一行业的发展而制定该行业产品的最低价格。

后果:产品过剩

对策:a、政府收购过剩产品用于储备或出口b、限制产量

19、某些医院专家门诊的最高价格为14元,这是政府规定的专家门诊的最高价格,违反这一规定就是违法。你认为这种价格会带来什么后果?应如何解决?

后果:病人增多,导致服务质量下降,出现黄牛现象。

解决方法:a、适当提高专家门诊费用b、加大监管力度,阻止“黄牛”

20、论述通货膨胀的原因和影响。

原因:a、需求拉动型(需求变动引起){工资推动型、利润推动型、混合型(需求和供给决定)}b、成本推动型(成本上引起)

影响:a、对收入和财富分配的影响{1.使那些取得固定货币收入的人蒙受损失2.使节俭者拥有财富缩水(货币购买力下降)3.对债务人有利,债权人不利}b、对经济效率的影响{1.严重的通货膨胀会导致经济崩溃2.菜单效应、皮鞋效应3.轻微的通货膨胀对经济增长有一定刺激作用}

21、凯恩斯的消费理论、相对收入假说、持久收入假说、生命周期假说的主要观点。

相对收入假说:(棘轮效应:消费者的消费支出不仅受当前收入的影响,而且受到自己过去收入和消费的影响。示范效应:消费者的消费支出不仅受当前自身收入的影响,而且受别人消费的影响。)生命周期假说(青年消费大于收入,壮年小于,年大于)

22、乘数作用的原理及对其评价。

原理:乘数又称倍数,是指自发总需求的增加所引起的国民收入增加的倍数,或者是说国民收入增加量与引起这种增加量的自发总需求增加量之间的比率。

评价:a、乘数发挥作用有一定的前提条件(只有在社会上各种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时,总需求的增加才会使各种资源得到利用,产生乘数作用)

b、乘数是一把双刃剑(当自发总需求增加时,所引起的国民收入的增加要大于最初自发总需求的增加;当自发总需求减少时,所引起的国民收入的减少也要大于最初自发总需求的减少。)

23、信息不对称的含义、原因、危害与解决对策。

含义:信息不对称指经济交易的双方对有关信息了解和掌握的不一样多。

原因:认识能力有限、掌握信息成本过高、信息的特殊性、自利倾向

危害:逆向选择道德风险

解决对策:委托——代理问题人类在漫长的岁月里,创造了丰富多彩的音乐文化,从古至今,从东方到西方,中国文化艺术,渊源流长。

《微观经济学》试题及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微观经济研究的是()

A.资源利用B.资源配置C.宏观经济总量D.国民经济总体

2.人们在进行决策时,必须做出选择,这是因为()

A.选择会导致短缺

B.人们在决策时面临的资源是有限的

C.人是自私的,所做出的选择会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

D.个人对市场的影响是微不足道

3.只有在何种情况发生时,存在供给小于需求?()

A.实际价格低于均衡价格B.实际价格高于均衡价格

C.实际价格等于均衡价格D.消除了稀缺性

4.低质量白酒的收入弹性应该是()

A.大于1B.小于1C.大于0D.小于0

5已知商品X的价格为3元,商品Y的价格为2元,如果消费者从这两种商品的消费中得到最大效用的时候,商品X的边际效用是30,那么商品Y的边际效用应该是()A20B30C50D60

6.在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上,企业达到长期均衡的条件是()

A.P=MC B.P=MC=AC

C.P=MR=MC D.P=MR=AC

7.垄断企业利润最大时有()

A.P=MR=MC B.P﹥MR=AC C.﹥MR=MC D.P﹥MC=AC

8.边际转换率是下列哪一条曲线的斜率?()

A.消费契约曲线B.效用可能曲线C.社会福利曲线D.生产可能曲线

9.某一经济活动存在外部不经济是指该活动的()

A.私人成本大于社会成本B.私人成本小于社会成本

C.私人利益大于社会利益D.私人利益小于社会利益

10.以下哪个不是消减外在性的对策()

A.免费搭便车B.征税C.补贴D.产权明晰

二、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

1.需求价格弹性

2.边际收益

3.消费者均衡

4.公共物品

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16分)

1.当我们想让人们节约水时,提价是最有效的方法。()

2.短期成本函数中的最低平均成本就是短期生产函数中的最高平均产量水平上的平均成本。()

3.完全竞争企业只能被动地授受既定的市场价格。()

4.如果企业没有超额利润,就不应该生产。()

5.在完全竞争市场上,当企业实现长期均衡,也就实现了正常利润,且经济利润都为零。()

6.长期供应曲线是长期边际成本线的一部分,并且比短期供应曲线平坦。()

7.垄断企业的平均收益曲线与边际收益曲线是同一条曲线。()

8.企业的垄断地位保证了该企业永远可以获得超额利润。不一定能永远获得垄断利润,因为受制于市场需求。()

四、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

1.需求规律的含义及其特例。

2.为什么劳动这种生产要素的供给曲线是向后弯曲的?

五、计算题(每题12分,共24分)

1.已知生产函数Q=20L+50K-6L2-2K2,PL=15元,PK=30元,TC=660元,其中:Q为产量,L与K分别为不同的生产要素投入,PL与PK分别为L和K的投入价格,TC为生产总成本,试求最优的生产要素组合。

2.已知某家庭的总效用方程为TU=14Q-Q2,Q为消费商品数量,试求该家庭消费多少商品效用最大,效用最大额是多少。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B2B3A4D5A6B7C8D9B10A

二、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

1.需求价格弹性

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变动对于该商品的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

2.边际收益

是指企业增加一单位产品的销售,所获得的总收入的增量。

3.消费者均衡

研究单个消费者如何把有限的货币收入分配在何种商品的购买中以获得最大的效用。

4.公共物品

与私人物品相对应的一个概念,消费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特征,一般不能或不能有效通过市场机制由企业和个人来提供,主要由政府来提供。

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16分)

1√2╳3√4×5√6√7×8×

四、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

1.需求规律的含义及其特例。

答:一般说来,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商品的价格越高,消费者愿意并且能够购买的该商品数量,即需求量越小;反之,商品的价格越低,需求量越大。在西方经济学中,这一特征被称为需求规律。满足需求规律的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需求规律给出了消费者对商品需求的基本特征。但这并不意味着所有消费者的行为都严格服从这一规则。下面的三种情况可以作为需求规律的特例。

第一,消费者需求某种商品的数量不受该商品价格的影响。此时,需求曲线是一条垂直于数量轴的直线。

第二,消费者对商品价格的变动极其敏感,以至于价格升高时消费者的需求量为0,而价格降低时需求量趋于无穷大。此时,消费者的需求曲线是一条平行于数量轴的直线。

第三,消费者的需求量随着商品价格的提高而增加。此时,消费者的需求曲线向右上方倾斜,比如名贵字画、吉芬物品等。

2.为什么劳动这种生产要素的供给曲线是向后弯曲的?

答:西方经济学认为,劳动作为一种生产要素,其供给曲线是具有特有的形状,一般说来,它向后弯曲。

劳动的供给曲线之所以向后弯曲,是劳动工资率产生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综合影响的结果。劳动者在不同的工资率下不愿意供给的劳动数量取决于劳动者对工资收入和闲暇所带来的效用的评价。消费者的总效用由收入和闲暇所提供。收入通过消费品的购买和消费为消费者带来满足;收入越多,消费水平越高,效用满足越大。同样,闲暇也是一种特殊的消费,闲暇时间越长,效用水平越高。然而,可供劳动者支配的时间是既定的,所以劳动者的劳动供给行为可以表述为,在既定的时间约束条件下,合理安排劳动和闲暇时间,以实现最大效用满足。

一般而论,工资率越高,对牺牲闲暇的补偿也就越大,劳动者宁愿放弃闲暇而提供劳动的数量就越多。换言之,工资率提高,闲暇的机会成本也就越大,因此,工资率的上升所产似的替代效应使得劳动数量增加。同时,工资率的提高,使得劳动者收入水平提高。这是,劳动者就需要更多的闲暇时间。也就是说,当工资率提高之后,劳动者不必提供更多的劳动就可提高生活水平。这说明,工资率提供的收入效应使得劳动数量减少。

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是改制率上升的两个方面,如果替代效应大于收入效应,那么,工资率提高使得劳动数量增加,即劳动的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反之,工资率的提高会使劳动数量减少,劳动供给曲线向左上方倾斜。在各自率较低的条件下,劳动的生活水平较低,闲暇的成本也就较低从而,工资提高的替代效应大于收入效应,劳动的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但是,随着工资率的进一步提高和劳动时间的增加,替代效应开始小于收入效应,结果劳动供给数量减少。因此,劳动的供给曲线呈现出向后弯曲的形状。

五、计算题(每题12分,共24分)

1.已知生产函数Q=20L+50K-6L2-2K2,PL=15元,PK=30元,TC=660元,其中:Q为产量,L与K分别为不同的生产要素投入,PL与PK分别为L和K的投入价格,TC为生产总成本,试求最优的生产要素组合。

答案:由题意可得,15L+30K=660,

用K来表示L可得到:L=44-2K;

将上式代入生产函数Q可得到:Q=20*(44-2K)+50K-6*(44-2K)2-2K2

为求Q的最大值,就要先求生产函数Q对K的一阶导数和二阶导数。

一阶导数为:dQ/dK=-52K+1066=0,可以直接解得:K=20.5

二阶导数为:d2Q/dK2=-52<0

因为二阶导数为负值,所以当K取20.5时,生产函数取最大值。

再由L=44-2K可解得:L=3

所以,最优的生产要素组合:L=3,K=20.5。

2.已知某家庭的总效用方程为TU=14Q-Q2,Q为消费商品数量,试求该家庭消费多少商品效用最大,

效用最大额是多少。

总效用为TU=14Q-Q2

所以边际效用MU=14-2Q

效用最大时,边际效用应该为零。即MU=14-2Q=0Q=7,

总效用TU=14*7-49=49

即消费7个商品时效用最大,最大效用额为49。

微观经济学试题库(含答案)

一、单选题(70题) 1. 下列哪一种资源是最不具有稀缺性的() A.医生;B.苹果;C.铁矿石;D.空气; 2. 下列中的哪一个问题是最有可能被微观经济学家所研究的() A. 一般物价的膨胀; B. 整个经济中的失业; C. 总产出的增长率; D. 汽车行业中的劳动就业; 3. 下列中的哪一个属于规范经济问题() A. 通货膨胀和失业是由什么引起的 B. 政府应该雇用所有失业的工人吗 C. 消费者如何对较低的价格做出反应 D. 收入与储蓄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4. 经济学有时被称作社会科学的皇后,这是因为:() A.它强调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 B. 几乎所有的学生都必须学习经济学; C. 它的边际分析方法广泛应用于其他学科; D. 规范经济学和实证经济学的区别。 5. 经济学家的理性行为假定:() A.仅仅在其提供有效预测的限度内才是有用的。 B.导致错误的理论,因为人们并非总是理性的。 C.只有当所有人都是理性的,才是有用的。 D.不管人们是否为理性的,都是有效的。 6. 微观经济学研究(),宏观经济学研究()。 A.现实的经济问题,抽象的经济理论;B.个量经济,总量经济 C.理性行为,非理性行为;D.企业行为,政府行为 7.经济学可定义为()。 A.政府对市场制度的干预 B.企业赚取利润的活动 C.研究稀缺资源如何有效配置的问题 D.个人的生财之道 8.“资源是稀缺的”是指() A.资源是不可再生的 B.资源必须留给下一代 C.资源终将被耗费殆尽 D.相对于需求而言,资源总是不足的. 9.失业问题如果反映在生产可能性曲线图上,可记为() A.生产可能性曲线内的一点 B.生产可能性曲线上的一点

四年级音乐试题及答案.(优选)

四年级音乐试题及答案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原名为《义勇军进行曲》,词作者是田汉,曲作者是聂耳。 2、以四分音符为一拍,二分音符唱2拍,附点四分音符唱1拍半,八分音符唱半拍,十六分音符唱1/4拍。 3、以八分音符为一拍,四分音符唱2拍,附点四分音符唱3拍。 4、四二拍的含义是以四分音符为一拍,每小节有2拍。强弱规律是强弱。 5、四三拍的含义是以四分音符为一拍,每小节有3拍。强弱规律是强弱弱。 6、四四拍的含义是以四分音符为一拍,每小节有4拍。强弱规律是强弱次强弱。 7、八三拍的含义是以八分音符为一拍,每小节有3拍。强弱规律是强弱弱。 8、八六拍的含义是以八分音符为一拍,每小节有6拍。强弱规律是强弱弱次强弱弱。 9、“#”叫升记号,“b”叫降记号,“”叫还原记号,“—”叫保持音记号, “>”叫重音记号,“”叫换气记号,“”叫顿音记号,“”叫延长音记号。 10、力度记号“f”是强记号,“p”是弱记号,“m f”是中强记号,“mp”是中弱记号, “”是渐弱记号,“”是渐强记号。 11、两个相同音之间的连线叫延音线,几个不同音之间的连线叫圆滑线。 12、倚音记号是用小音符标在乐谱的左上方。 13、反复记号:唱(奏)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反复跳跃记号:唱(奏)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大海啊,故乡》词曲作者是王立平,演出形式是童声合唱。 16、《丰收快乐而归》选自《东海渔歌》,演出形式是民乐合奏。 17、《草原放牧》选自《草原小姐妹》,演出形式是琵琶协奏曲。 18、《哪吒再生》选自动画故事片《哪咤闹海》,演出形式是民乐合奏。 19、《牧童短笛》的曲作者是我国著名作曲家贺绿汀,演出形式是钢琴独奏。

2019年四年级语文试卷及答案最新最全

四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测试卷(一) (满分7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基础知识] 一、我会正确拼写词句。(7%) zūn xún táo zuìwēī’échōnɡjǐnɡlǎn duòshèn tòu ()()()()( )() jué xīn shìzhǒnɡzi,shíɡàn cái sh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二、我能仔细辩别,准确组词。(8%) 概()霄()既()zhēng()慨()屑()即()zhèng()①要、取()②径直、干脆() ③没有兴趣()④绳、链状的东西() 震耳欲聋 ①欲望()②想要、希望() ③需要()④将要() 疾驰 ①病()②恨() ③快、迅速()④痛苦() [积累运用] 四、我会把词语补充完整,还会用其中的一个词写句子。(7%) ()吃()用居()思()()()洋洋 ()往()前身()其()()()翼翼 ()头()干积()成()波涛()()()堂()笑心()胆()娓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我会按要求写词语。(6%) 地名:北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民族名称:汉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家乡的桥:安平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我会按要求写出优美的句子。(8%) 1、福娃吸引了大家。 扩句:_________________的福娃____________________地吸引了大家。

微观经济学试题库卷2

一、单项选择题(40分,每题1分,共40题) 1.经济学分析的基本问题是:() A 证明只有市场体制可以配置资源。 B 选择最公正的收入分配方法。 C 证明只有计划经济可以配置资源。 D 对无限资源的处置。 E 因为资源稀缺而必须作出的选择。 2.市场:() A 允许买者和卖者交流各自的需要并进行交换。 B 不能解决每种商品生产多少的问题。 C 是唯一能回答经济学四个基本问题的机制。 D 不能解决为谁生产的问题。 E 消除了稀缺性以及与有限资源相关的问题。 3.微观经济学是经济学的一个分支,它主要研究:() A 通货膨胀和失业。 B 高度集中的市场上的行为。 C 欠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长。 D 企业,家庭和个人的行为。 E 国际贸易。 4.一种活动的机会成本是:() A 为这种活动所花费的钱。 B 为这种活动所花时间的价值。 C 当你不必为这种活动付钱时就等于零。 D 如果你不节省时间的话,就是无穷的。 E 投入这种活动的全部资源在其它方面的最佳用途。 5.下列哪一项是实证经济学的陈述?() A 失业保险太低。 B 降低失业比抑制通货膨胀更重要。 C 医生挣的钱比蓝领工人多。 D 失业保险太高。 E 妇女与男子应该同工同酬。 6.____描述经济如何对某种政策改变作出反应,____对是否需要作出这种改变作出评价。() A 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 B 规范经济学,实证经济学 C 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 D 实证经济学,规范经济学

E 实证经济学,宏观经济学 7.经济学家所说的“需求曲线”,是指描述价格和需求量关系的曲线。这样集中研究价格意味着:() A 经济学家相信价格是影响需求量的唯一因素。 B 价格是影响需求量的唯一因素。 C 经济学家假设其它因素对需求量的影响不变,这样价格的效果就独立出来。 D 这个模型的预测能力没有什么价值。 E 经济学家不恰当地忽略掉其它影响需求量的因素。 8.需求曲线向下倾斜,表示当一种商品价格____时,需求量____。() A 上升,增加 B 下降,减少 C 下降,不变 D 下降,增加 E 上升,不变 9.替代品价格上升一般会导致:() A 需求量沿着需求曲线减少。 B 需求曲线向右移动。 C 个人减少他购买的所有商品的消费。 D 需求曲线向左移动。 E 需求量沿着需求曲线增加。 10.如果A商品的价格上升会导致B商品需求曲线向左移动,我们可以得知A和B是: A 替代品。() B 要么是替代品,要么是互补品。 C 没有关系。 D 既不是替代品,也不是互补品。 E 互补品。 11.下列哪一项不是一种商品的市场需求曲线移动的原因?() A 该商品的替代品价格变化。 B 该商品的价格变化。 C 品味变化。 D 消费者收入变化。 E 该商品的互补品价格变化。 12.描述在不同价格水平上企业愿意出售的商品数量的曲线被称为:() A 需求曲线。 B 供给曲线。 C 生产可能性曲线。 D 预算约束。 E 机会集。

小学四年级语文测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加点字的正确读音 好似(shì sì)困窘(jiǒnɡ jǔn)迸出(bènɡ bìnɡ)应声(yìnɡyīnɡ) 家禽(qín qínɡ) 歼灭(qiān jiān ) 粗糙(zào cāo ) 勉强(qiánɡ qiǎnɡ) 二、判断下面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潘”和“庞”这两个字的读音是一样的。() 2.“瀑”和“爆”的音节相同;“遨”和“袄”的音序相同。() 3.“栏”和“难”的声母相同;“晕”和“拥”的韵母不相同。() 4.《西江月》《清平乐》《破阵子》都是词牌名。() 三、比一比,再组成词语 辩()掏()援()谣()壁()锦() 辨()淘()缓()遥()璧()绵() 四、选词填空(只写序号)。 ____公共秩序、____公共安全、____公共财物、___环境卫生等都是社会公德的基本要求。 A、注意 B、保护 C、遵守 D、爱护 E、保持 五、填写反义词。 ()惊()怪同()共()口()心()()嘲()讽出()入()不()则()自()至()七()八()六、下面带点字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A.医学家作曲家他们家专家B.父亲亲眼亲自亲人 C.记载刊载登载载入D.花费花朵昏花花白 七、把下列句子补充完整。 1.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2.善学者,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疑则进也。 4.写课外积累的关于学习的名言一句: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按要求改写句子。 1.一位旅客正出神入化地望着窗外那笔直的白杨树。(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忙人怎么可能做事那么从从容容?(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今天,我家添置了空调、电脑、沙发和家具。(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刘胡兰的动人事迹深深感动我们。(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蔺相如对赵王说:“我愿意带和氏璧到秦国去。”(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九、指出下列句子使用的修辞方法。 1.如果胜利不属于这样的队伍,还会属于谁呢?() 2.黄盖的船把帆张足,快得像离弦的箭。()

(完整版)微观经济学试题与答案

微观经济学试题 出题人:郑勇 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20分) 1、经济学研究的基本问题是() A、怎样生产 B、生产什么,生产多少 C、为谁生产 D、以上都是 2、下列各项哪一项会导致一国生产可能性曲线向外移动() A、失业 B、有用性资源增加或技术进步 C、通货膨胀 D、经济能力增长惟一决定于劳动力数量 3、保持所有其它因素不变,某种商品的价格下降将导致() A、失业 B、有用性资源增加或技术进步 C、通货膨胀 D、经济能力增长惟一决定于劳动力数量 4、若某行业中许多生产者生产一种标准化产品,我们可以估计到其中任何 一个生产者的需求将是:() A、毫无弹性 B、有单元弹性 C、缺乏弹性 D、富有弹性 5、如果人们收入水平提高,食物在总支出中的比重将() A、大大增加 B、稍有增加 C、下降 D、不变 6、若无差异曲线上任一点的斜率为:-1/2,这意味着消费者有更多x的时, 他更愿意放弃()单位x而获得一单位y。 A、1/2 B、2 C、1 D、1.5 7、恩格尔曲线从()导出 A、价格——消费曲线 B、收入——消费曲线 C、需求曲线 D、无差异曲线 8、使用自有资金也应计算利息收入,这种利息从成本角度看是() A、固定成本 B、隐含成本 C、会计成本 D、生产成本 9、长期成本曲线呈“U”型的原因与()有关 A、规模报酬 B、外部经济与不经济 C、要素的边际生产 D、固定成本与可变成本所占比重 10、在拐折需求曲线模型中,拐点左右两边的需求弹性是() A、左边大,右边小 B、左边小,右边大 C、左右一样大 D、、以上均不对 二、判断是非题(每题1分,共10分) (注:对的打“√”,错的打“×”) 1、实证经济学回答的问题是:应该是什么() 2、对于一个正常品来说,它的替代品价格上涨时,它的需求曲线回向右上 方移动()

最新人教版小学音乐四年级音乐试题及答案四年级音乐试卷

建三江分局 2011 — 2012 学年上学期期末调研 四年级音乐试卷 考生注意:时间:20分钟 共六道大题,总分50分 这些都是本学期学过的内容,只要认真思考,细心答题,你们 一定能行的。加油哦!(60分钟) 一、我会连:(共20分) 1、《快乐泼水节》 法国 《那达慕之歌》 捷克斯洛伐克 《牧童》 傣族 《在阿维翁大桥上》 意大利 《田野在召唤》 蒙古族 2、《小螺号》 中速稍慢 《大海啊故乡》 欢快活泼 《那达慕之歌》 幽默诙谐 《老鼠和大象》 优美抒情 《我们的田野》 热烈欢腾 3、延音线 fine 反复记号 附点音符 八分休止符 D.C 终止号 4、 铃鼓 响板 三角铁 碰钟 沙锤 二、我会填:(共20分) 1、松软软的海滩呦, ,赶海地小姑娘, 。 2、小螺号,嘀嘀嘀吹, 听了展翅飞,小螺号,嘀嘀嘀吹, 听了笑微微,小螺号,嘀嘀嘀吹,声声 啰,小螺号,嘀嘀嘀

吹, 听了快快回啰。 3、在阿维翁大桥上,围起圈子 ,在阿维翁大桥上, 。 4、一只很大很大的 ,一步一步走过 ,它驮着糖果和鲜花。 三、我会答:(共10分) 歌曲的演唱形式有哪些? 四年级音乐答案 一、我能连:(每题5分 共20分) 1、《快乐泼水节》 法国 2、《小螺号》 中速稍慢 《那达慕之歌》 捷克斯洛伐克 《大海啊故乡》 欢快活泼 《牧童》 傣族 《那达慕之歌》 幽默诙谐 《在阿维翁大桥上》 意大利 《老鼠和大象》 优美抒情 《田野在召唤》 蒙古族 《我们的田野》 热烈欢腾 3、延音线 fine 4、 反复记号 铃鼓 响板 三角铁 碰钟 沙锤 附点音符 八分休止符 D.C 终止号 二、我会填:(每空2分 共20分) 1、松软软的海滩呦, 金黄黄地沙 ,赶海地小姑娘, 光着小脚丫 。 2、小螺号,嘀嘀嘀吹, 海鸥 听了展翅飞,小螺号,嘀嘀嘀吹, 浪花 听了笑微微, 小螺号,嘀嘀嘀吹,声声 唤船归 啰,小螺号,嘀嘀嘀吹, 阿爸 听了快快回啰。 3、在阿维翁大桥上,围起圈子 跳舞歌唱 ,在阿维翁大桥上, 我们跳得多欢畅 。 4、一只很大很大的 大象 ,一步一步走过 广场 ,它驮着糖果和鲜花。 三、我会答:每题10分,共40分 1、歌曲的演唱形式有哪些? 独唱、重唱、对唱、合唱、表演唱、齐唱等

四年级语文试卷及答案新版

四年级语文试卷及答案 _______学校姓名________分数 一.字词基础 (一)听写词语 笼罩沸腾规律照耀隐蔽痕迹推荐倾斜郑重模范搜索凝视愉快允许选择智慧灿烂住址幻想敏捷随遇而安气魄雄伟耀武扬威欣喜若狂出乎意料 金碧辉煌隐隐约约扬长而去理所当然风和日丽 (二)给词语中划线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1.举世闻名 ①抬起,往上托②动作,行为③推选④全 2.持之以恒 ①拿着②互不相让③守住不变④掌管 3.供养不周 ①绕一圈②周围③普遍④周到 4.形态各异 ①特别②不相同③奇怪④分开 5.固执已见 ①看到,看见②指明出处③对于事物的看法④会见6.不胜其烦 ①胜利②优美的③能够承担或承受④超过另一个 7.风言风语 ①空气流通的现象②景象③习俗④没有根据的 8.屏息凝视 ①呼吸时进出的气②消息③停止④利息 9.星罗棋布 ①捕鸟雀的网②一种丝织品③排列,分布④张网捕捉10.鲜花盛开 ①繁盛②隆重③普遍④深厚 二.语言积累(诗文填空) 1.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堵两丈多高的水墙。浪潮越来越近,_________ ____,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_________________。三.阅读理解及习作(阅读短文,完成短文后面的题目) 短文一: 鹰背上的小鸟 ①当我还是一个小女孩的时候,母亲给我讲过一个故事。 ②有几只鸟在争论,谁能飞得更高,最后它们决定做一个实验。鹰觉得自己肯定能飞得最高,它就越飞越高,直到不能再往上飞了。这时候其他的鸟都已经回到地上,只有鹰高高地飞在天上没有回来。但是它没有想到,在它的背上趴着一只很小的小鸟。当鹰已经飞不动的时候,这只小鸟从它的背上飞了起来,飞得比鹰还要高。 ③我()喜欢这个故事,()它像我们的生活,我们每个人都可以飞得更高一些。我们能飞多高,在很大程度上要依靠我们下面的那只鹰。我想,在我的生活中帮助过我的那些人,就像那只鹰,是他们帮助我飞得更高。 1.文中的第自然段是母亲给我讲的故事。 2.小鸟比鹰飞得还要高,是因为。 3.选择合适的词语,填在第三自然段的括号里。 不但……而且……之所以……是因为……虽然……但是…… 4.“我们能飞多高,在很大程度上要依靠我们下面的那只鹰。”这句话中的“我们下面的那只鹰”指的是。 习作:读了这篇短文,你马上想到的是谁?给他(她)写一封信,把你现在想说的话告诉他。要注意书信的格式。 短文二: 击球出界游戏 【游戏方法】 将学生分成人数相等的两队,面对面站在相距14~18米的两条平行投掷线后,两线中间画相距0.5米的平行线为中间区,内放若干篮球,学生每人手持一个小沙包准备投掷。 游戏开始,两队学生用小沙包投击中间区内的篮球,将球击入对方界内。然后捡拾在本场内的小沙包,回投掷线后继续击球,在规定的时间内以击入对方界内的篮球多者为胜。 1.图上的哪个地方是投掷线? ①②③④ 2.图上的哪个地方是中间区? ①②③④ 3.“击球出界”这个游戏,是要把篮球击出__________________,击入___________ _____。 习作:有两个队在比赛时,一个队采用每人又投包又捡包的方法,另一个队采用分工合作的方法,有的专门投包,有的专门捡包。如果你做这个游戏,你愿意和哪些

微观经济学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 1 分,共20 分) 1.“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是人类社会所必须解决的基本问题,这三个问题被称为_______问题。 2.需求曲线向左移动是需求_________,向右移动是需求____________。 3.边际效用是指某种物品的消费量每增加一单位所增加的_____________。 4.生产要素是指生产中所使用的各种资源,这些资源可以分为________、________、土地和企业家才能。 5.在完全竞争市场上,平均收益__________边际收益;而在其他市场上,一般是平均收益________边际收益。 6.分配理论是__________理论在分配问题上的应用。 7.公共物品是由集体消费的物品,它的特征是消费的__________和_________。 8.国内生产净值-间接税=_____________。 9.M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消费函数图中的45°线表示在这条线上任何一点都是____________。 11.货币供给是指_______________。 12.周期性失业又称为___________的失业,是由于_________而引起的短期失业。13.在开放经济中,出口的增加会使均衡的国内生产总值________,贸易收支状况_______。 二、单项选择题:从下列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选出一项正确的,将其标号填在题后的括号内。(每小题 2 分,共20 分) 1.一种商品的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如果其供给曲线向左移动则会引起:() A。均衡数量增加,均衡价格上升B。均衡数量增加,均衡价格下降 C。均衡数量减少,均衡价格上升D。均衡数量减少,均衡价格下降 2.已知X商品的价格为5元,Y商品的价格为2元。如果消费者从这两种商品的消费中得到最大效用时,商品Y的边际效用为30,那么,此时X商品的边际效用为:() A。60 B。45 C。150 D。75 3.内在经济是指:() A。一个企业在生产规模扩大时由自身内部所引起的产量增加 B。一个企业在生产规模扩大时由自身内部所引起的产量或收益减少 C。一个行业的扩大对其中每个企业带来的产量或收益的增加 D。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给一个企业所带来的产量或收益的增加 4.垄断竞争市场上长期均衡的条件是:() A。MR=MC B。MR=MC,AR=AC C。AR=AC D。MR=AC 5.当劳伦斯曲线和绝对平均线所夹面积为零时,基尼系数:() A。等于零B。等于一C。等于无穷大D。无法确定 6.最全面反映经济中物价水平变动的物价指数:() A。消费物价指数B。生产物价指数 C。GDP平减指数D。遗憾指数 7.假如要使经济增长率从5%提高到8%,在储蓄率为20%的条件下,根据哈罗德模型,资本—产量比率应该是:() A。4 B。2。5 C。6 D。5 8.在总需求的构成中,哪一项与物价水平无关:() A。消费需求B。投资需求C。政府需求D。国外的需求 9.在IS曲线不变的情况下,货币量增加会引起:() A。国内生产总值增加,利率下降B。国内生产总值增加,利率上升

微观经济学试题附答案

微观经济学试题 一、填空题:在题目中的空格上填入正确答案 1、微观经济学研究对象是;解决的问题是;中心理论是;研究方法是。 2、两种互补商品之间价格与需求量成方向变动,两种替代商品之间价格与需求量成方向变动。 3、均衡价格是指一种商品的与相等时的价格,它在图形上是 和相交时的价格。 4、当边际效用为正数时,总效用是;当边际效用为零时,总效用;当边际效用为负数时,总效用是。 5、等产量线是一条向倾斜,其斜率为。在同一平面图上有 条等产量线,它们互相不能相交,离原点越远的等产量线所代表的产量水平。 6、边际成本曲线与平均成本曲线相交于平均成本曲线的。在边际成本曲线与平均成本曲线相交之前,边际成本平均成本;而在相交后,边际成本平均成本;只有在相交时,边际成本平均成本,这时,平均成本处于。 7、在完全竞争市场上,平均收益边际收益;而在其他市场上,一般是平均收益边际收益。 8、经济生产的选择包括、、 这样三个问题,这三个问题被称为问题。 9、生产可能线又称,它是一条表明在条件下,社会可能达到的两种产品最大产量组合的曲线。 10、当今世界上解决资源配置和资源利用的经济经济体制基本有两种,一种是,一种是。 11、宏观经济学研究的对象是,解决的问题是,中心理论是,研究方法是。 12、微观经济学基本假设条件有、、。 13、需求弹性分为、、。 14、根据需求弹性的弹性系数的大小,可以把需求的价格弹性分为:、、、、、五类。 15、在需求价格弹性大于1的条件下,卖者适当降低价格能总收益。 16、在需求价格弹性小于1的条件下,卖者适当价格能增加总收益。 17、基数效用论采用的是分析法,序数效用论采用 分析法。 18、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有两种可能的解释。第一是;第二是。 19、生产要素分为:、、和。

人音版小学四年级音乐上册 考试题(含答案)

小学四年级音乐上册考试题 一、填空。 1、X是(四分音符),X 是(八分音符),X .是(附点四分音符),X.是(附点八分音符)。X — 是(二)分音符,唱(二)拍。3/4读作(四三拍),写出其含义(以四分音符为一拍每小节三拍)。2/4读作(四二拍),写出其含义(以四分音符为一拍每小节二拍)。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原名是(《义勇军进行曲》),是电影《风云儿女》的主题歌,由( 田汉 )作词,( 聂耳 )作曲(1912—1935)年,中国作曲家。《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又名(《义勇军进行曲》)。《国歌》的词作者是(田汉),曲作者是(聂耳)。旋律的进行方式为(上行),体裁为(进行曲),节拍为(四二拍)。 3、2/4拍的强弱规律是(强弱)。3/4拍的强弱规律是(强弱弱)。 4、旋律的进行可以分为(上行)(下行)(波浪形进行)三种。 5、你所知道的演唱形式有(美声)(民族)(流行)等。 6、记在乐谱开头表示拍子的记号叫( 拍号 )。 7、小提琴被誉为(乐器之后)。写出你所了解的提琴的种类(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低音提琴)。 8、《甘洒热血写春秋》是故事影片(智取威虎山)的插曲。 9、《杨柳青》是(江苏民歌)民歌。 10、《让我们荡起双桨》的词作者是《乔羽》,曲作者是《刘炽chi四声》 11、《哦,十分钟》词作者(陈镒康),曲作者(洲鸣),演唱情绪是(欢快地)。 12、《龙里格龙》选自(《流水恋歌》),词作者是(魏明伦),曲作者(姚明),朱良镇编合唱,演唱情绪是(充满活力地)。 13、《小夜曲》弦乐四重奏,作者海顿,被称为“交响乐之父” 国家:奥地利。 14、《梦幻曲》作者舒曼,国家:德国。 15、《歌唱祖国》是合唱歌曲,词曲作者王莘。 16、《采一束鲜花》是一首儿童歌曲,词作者肖纬、丛者甲,曲作者晓丹,演唱情绪是抒情、开阔地。 17、《大雁湖》是鄂温克族民歌。 18、《大家来唱》是意大利威尼斯民歌。 19、《阳光牵着我的手》词作者李幼容,曲作者徐思盟。

最新四年级语文试题及答案

五、按课文内容填空。(每空2分,共26分) 1.《自然之道》的意思是。这篇文章写了我们不顾向导的,因好心救龟群的“”,而使更多的成为鸟类的口中之食。告诉我们办事要。 2.“朝霞不出门,”“蚂蚁搬家蛇过道,”“天上鱼鳞斑,”这几句都是关于的谚语。3、说他“特别”,因为他爱鱼到了忘我的境界。这句话中的引号的作用是。 4、“但是世界并不太平,不少地区还弥漫着战争的硝烟,罪恶的子弹还威胁着娇嫩的‘和平之花’。”你对这句话的理解是:。

5、“,”这句话告诉我们:自己不愿做的,不要强加于人。 六、把横线的内容换成相应的成语写在括号里,再选一个词写一句话。(5分) 1.向导抱走幼龟后不久,成群的幼龟从巢口像游鱼那样一个接一个地出去。( ) 2.科学家在一间屋子里横着竖着杂乱地拉了许多绳子,绳子上系着许多铃。( ) 3.弯弯曲曲的小路穿过密密的白桦树林,穿过各种野草聚集在一起生长的空地,又爬上了长江古松的小山。( ) 4.只有对自己的情况和敌人的情况都有透彻的了解,才能百战百胜。 ( ) 七、我能默写本学期学过的一首古诗!别忘了写上题目,作者的姓名和朝代,还有标点符号哦!(5分) 八、按要求写句子。(6分) 1、安静不是把停在月季花上的蝴蝶拢住了吗?(改为陈述句) 2、小小的花儿在草原上。(改为拟人句) 3、一只蝴蝶落在树叶上飞来飞去。(修改病句) 九、课内阅读读《生命生命》片段,回答问题(12分) 夜晚,我在灯下写稿,一只飞蛾不停地在我顶上飞来飞去,骚扰着我。趁它停下的时候,我一伸手捉住了它。只要我的手指稍一用力,它就不能动弹了。但它挣扎着,极力鼓动双翅,我感到一股生命的力量在我手中跃动,那样()!那样()!飞蛾那种求生的欲望令我震惊,我忍不住放了它。 种子里,包含着一种多么强的生命力啊!竟使它可以冲破坚硬的外壳,在没有()、没有()的砖缝中,不屈向上,茁壮生长,即使它仅仅只活了几天。 1、“屈”字的部首是(),音节是()。(2分) 2、依原文在括号里填上词语。(4分)

微观经济学考试题答案--终极

1.论述你对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的理解? 答: 第一,是否以一定的价值判断为依据,是实证经济学与规范经济学的重要区别之一。 第二,实证经济学与规范经济学要解决的问题不同。实证经济学要解决“是什么、为什么”的问题,即要确认事实本身,及其客观规律与内在逻辑。规范经济学要解决“它应该是什么”的问题,即要说明事物本身是好还是坏,是否符合某种价值判断,或者对社会有什么意义。 第三,实证经济学的内容具有客观性,它所得出的结论可以根据事实来进行检验。规范经济学的内容则没有客观性、它所得出的结论要受到不同阶值观的影响。不同阶级地位,具有不同价值判断标准的人,对同一事物的好坏会作出绝对相反的评价,谁是谁非没有什么绝对标准,从而也就无法进行检验。 第四,实证经济学与规范经济学尽管有上述三点差异,但它们也并不是绝对互相排斥的。规范经济学要以实证经济学为基础而实证经济学也离不开规范经济学的指导。一般来说,越是具体的问题,实证的成分越多;而越是高层次、带有决策性的问题,越具有规范性。 实证分析就是分析经济问题“是什么”的研究方法.。侧重研究经济体系如何运行,分析经济活动的过程、后果及向什么方向发展,而不考虑运行的结果是否可取。实证分析法在一定的假定及考虑有关经济变量之间因果关系的前提下,描述、解释或说明已观察到的事实,对有关现象将会出现的情况做出预测。客观事实是检验由实证分析法得出结论的标准。 规范分析法是研究经济运行“应该是什么”的研究方法。这种方法主要依据一定的价值判断和社会目标,来探讨达到这种价值判断和社会目标的步骤。 现代西方经济学认为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是相对的而非绝对的。具体的经济分析都不可能离开人的行为。在实证分析法中,关于人的行为的社会认识是其分析的基础,完全的客观主义是不存在的。从经济理论发展的历史来看,“除少数经济学家主张经济学像自然科学一样的纯实证分析以外,基本一致认为经济学既是实证的科学,又是规范的科学,因为提出什么问题来进行研究,采用什么方法来研究,突出强调那些因素,实际上涉及到个人的价值判断问题”。 例如: 1、“70年代世界油价暴涨主要是由垄断力量达成的。”这句话就是比较客观的,是一个人通过经济模型得出来的结果,你无可辩驳,这就是实证分析 2、“效率比平等更重要”。世界上没有一个经济定理这样说,有的人会认为效率重要,而平均主义者会认为平等更重要。这就带有主观评价,这就是规范分析。 2.综述新古典微观经济学的基本框架? 答:新古典微观经济学的基本框架,用图形表示为: 对新古典微观经济学的基本框架具体解释如下: 1.消费者行为理论:

微观经济学试题二

微观经济学 一、判断(每题0.5分,共10分,在答题纸上写√或×) 1、价格在市场经济中的两大功能是:提供信息和提供激励。() 2、需求定理表明需求量与价格正相关。() 3、对需求富有弹性的商品,提高价格可以获得更多的总收益。() 4、当边际产量为正且处于递减阶段时,生产处于第二个阶段。() 5、长期平均成本曲线由每一条短期平均成本曲线最低点的连线构成。() 6、完全竞争市场上有无数家企业的假设意味着企业是价格的接受者。() 7、在垄断竞争的市场条件下,企业面临两条需求曲线是难以想象的。() 8、企业对生产要素的需求是从消费者对消费品的需求引致或派生的。() 9、当经济达到了帕累托最优状态时,就实现了经济效率,也就意味着实现了整个社会经济福利的最大化。() 10、私人产品具有争夺性和排他性。() 11、一种行为的机会成本是投入这种行为的全部资源的其他可能用途。() 12、替代品价格上升一般会导致需求曲线左移。() 13、如果一种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等于2,价格上升会导致总收入减少。() 14、当一个人选择一条特定的预算约束上的一个点时,这个选择是基于个人偏好的。() 15、当MP L为负时,是处于资本(K)的第Ⅲ阶段。() 16、边际成本低于平均成本时,平均成本上升。() 17、一完全竞争厂商在短期均衡时可能是AC下降。() 18、如果完全垄断厂商在两个分割的市场中具有相同的需求曲线,那么垄断厂商可以施行价格歧视。() 19、在两个人(甲和乙)、两种商品(X和Y)的经济中,达到交换的全面均衡的条件为:(MRT XY)甲=(MRS XY)乙。() 20、科斯定理宣称,重新分配产权可以解决外部性的问题。()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0.5分,共15分,在答题纸上写) 1、一种商品价格下降对其互补品最直接的影响是( ) A、互补品的需求曲线向左移动 B、互补品的需求曲线向右移动 C、互补品的供给曲线向右移动 D、互补品的价格下降 2、消费者的预算线反映了( ) A、消费者的收入约束 B、消费者的偏好 C、消费者的需求 D、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状态 3、经济学分析中所说的短期是指( ) A、、一年之内 B、全部生产要素都可随产量调整的时期 C、至少有一种生产要素不能调整的时期 D、只能调整一年生产要素的时期 4、既有竞争性又有排他性的物品是() A、公共物品B、私人物品 C、政府物品D、混合物品 5、无差异曲线上任一点上商品X和Y的边际替代率等于它们的() A、价格之比 B、数量之比 C、边际效用之比 D、边际成本之比 6、在完全竞争市场中,成本递增行业长期供给曲线是() A、一条斜率大于零的曲线 B、一条斜率小于零的曲线 C、一条斜率等于零的曲线 D、无法确定 7、对于一个垄断厂商而言,下述哪种说法是不正确的()。 A.一个厂商提供全部的市场供给量 B.在利润最大化水平,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 C.边际收益小于价格 D、垄断厂商有一条水平的需求曲线 8、在生产者均衡点上() A、. MP L/MP K = P L / P K B、MP L/ MP K>P L / P K

2017四年级语文试题及答案.docx

乐山市 2017 年小学四年级学情调研测试 语文试卷 (100 分钟完卷,满分100 分) 题号积累运用快乐阅读小练笔快乐写作总分总分人 得分 一、积累运用( 30 分) (一)按要求完成下列选择题,并将正确的序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0 分) 1. 下列四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A.更(ɡènɡ)改着(zháo)地 B. 蝙( bi ān) 蝠呻(shēn)吟 C. 的( dí) 确胆大妄为(wèi) D.清香袅袅(miǎo)动弹(dàn) 2. 下列四组词语书写全对的一组是() A. 水平如镜拨地而起 B. 神机妙算鱼贯而入 C. 迷惑不懈疲惫不甚 D.狼吞虎咽多资多彩 3. 下列句子对“道”字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今天我们学习了《自然之道》这篇文章。(方法) B.沿着弯弯的小道,我们走出了大山。(道路) C.他是一个能言会道的人。(说、讲) D.我家门前有一道小水沟。(量词) 4. 下列关于作家作品表述不正确的是() A.《望洞庭》——刘禹锡 B.《万年牢》——新凤霞 C. 《渔歌子》——张志和 D. 《记金华的双龙洞》——老舍 5. 孩子,等爸爸回来,我一定送你一顶“蓝盔”。这句话中引号的用法是:() A. 表示直接引用的话 B. 表示特殊含义 C. 表示讽刺和否定 D.表示需要强调 6. 下列句子没有使用比喻的一句是() A.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B.人们都说,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 C.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好像根本没有流动。 D.春天到了 , 大地变成了一片绿毯。 7.下列句子中,与其它语句表达方法不同的一句是() A.不再胆怯的小白菊,慢慢地抬起它们的头。 小五语第1页(共6页)

微观经济学试题库(带答案)

《微观经济学》习题集 第一章导论 一、判断 1.以萨缪尔森为首的新古典综合派把经济学分为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 二、选择题 3.21世纪30年代,西方经济学经历的第二次修改和补充ACD A.出现于1936 年B.涉及垄断问题 C.代表人物是凯恩斯D.为国家干预经济生活奠定了理论基础 三、简答题 1.什么是西方经济学? 2.试述西方经济学企图解决的两个问题及两重属性。 第二章需求和供给曲线概述以及有关的基本概念 一、解释概念 均衡价格需求需求价格弹性比较静态分析需求收入弹性供给 二、判断 1.价格分析是微观经济学分析的核心。∨ 2.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包括单个消费者、单个生产者、单个市场在内的个体经济单位。∨ 3.若某商品的需求价格弹Ed =0.6,卖者提高价格肯定增加销售收入。∨ 4.需求缺乏弹性的商品的价格与销售收入呈同方向变动关系。∨ 5.需求的变动是指商品本身价格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的需求数量的变动。×

6.当消费者的收入发生变化时,会引起需求曲线的移动。∨ 7.Ed>1的商品,降低价格会增加厂商的销售收入。∨ 8.若某商品的Ed<1,表明当该商品价格下降20% 时,该商品需求量减少小于20%。×9.卖者提高价格肯定会增加销售收入。× 10.在几何图形上,供给量的变动表现为商品的价格-供给量组合点沿着同一条既定的供给曲线运动。∨ 11.在几何图形上,需求的变动表现为商品的价格-需求量组合点沿着同一条既定的需求曲线运动。× 12.当两种商品中一种商品的价格发生变动时,这两种商品的需求量都同时增加或减少,则这两种商品的需求交叉价格弹性系数为正。× 13.某商品的可替代品越多,相近程度越高,则该商品需求弹性往往就越大。∨ 14.商品用途越广,需求价格弹性就可能越大。∨ 15.任何情况下商品的需求量与价格都是反方向变化的。× 16.当对农产品的需求缺乏弹性时,粮食丰收,粮价下跌,农民收入反而会减少。∨ 17.如果两种商品具有替代关系,则相应的需求交叉价格弹性系数为负。× 三、选择题 1.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假设前提是C A.完全信息的假设B.完全竞争的假设 C.合乎理性的人的假设D.边际效用递减的假设 2.微观经济学所要论证的根本思想或目的是C A.一般均衡论B.“看不见的手”的原理 C.整个资本主义经济可以实现有效率的资源配置

微观经济学考试题库(含答案完整版)

第一章引论 一、单选题(70题) 1. 下列哪一种资源是最不具有稀缺性的? () A.医生;B.苹果;C.铁矿石;D.空气; 2. 下列中的哪一个问题是最有可能被微观经济学家所研究的? () A. 一般物价的膨胀; B. 整个经济中的失业; C. 总产出的增长率; D. 汽车行业中的劳动就业; 3. 下列中的哪一个属于规范经济问题? () A. 通货膨胀和失业是由什么引起的? B. 政府应该雇用所有失业的工人吗? C. 消费者如何对较低的价格做出反应? D. 收入与储蓄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4. 经济学有时被称作社会科学的皇后,这是因为:() A.它强调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 B. 几乎所有的学生都必须学习经济学; C. 它的边际分析方法广泛应用于其他学科; D. 规范经济学和实证经济学的区别。 5. 经济学家的理性行为假定:() A.仅仅在其提供有效预测的限度内才是有用的。 B.导致错误的理论,因为人们并非总是理性的。 C.只有当所有人都是理性的,才是有用的。 D.不管人们是否为理性的,都是有效的。 6. 微观经济学研究(),宏观经济学研究()。 A.现实的经济问题,抽象的经济理论;B.个量经济,总量经济 C.理性行为,非理性行为;D.企业行为,政府行为 7.经济学可定义为()。 A.政府对市场制度的干预 B.企业赚取利润的活动 C.研究稀缺资源如何有效配置的问题 D.个人的生财之道 8.“资源是稀缺的”是指() A.资源是不可再生的 B.资源必须留给下一代 C.资源终将被耗费殆尽 D.相对于需求而言,资源总是不足的. 9.失业问题如果反映在生产可能性曲线图上,可记为()

人音版小学音乐四年级上册期末测试题(答案)

四年级音乐(上册)期末试卷 一、选择题: 1、2/4拍的强弱规律是(A )。 A、强、弱、 B、弱、弱、 C、弱、强、 D、强、强、 2、3/4的指挥图示是(B )。 A、B、C、 3、以下是连音线的是(A )。 A、︿ B、D.S C、# D、b 4、4/4的指挥图示是(C )。 A、B、C、 5、图片中的作曲家是(A )。 A、舒伯特 B、勃拉姆斯 C、莫扎特 D、戈达尔 6、“弦乐四重奏”的乐器由(A )组成。

A、两把小提琴、一把中提琴、一把大提琴 B、一把小提琴、两把中提琴、一把大提琴 C、一把小提琴、一把中提琴、两把大提琴 D、两把小提琴、两把中提琴 7、fa si re的简谱是(A )。 A、4 7 2 B、7 2 4 C、2 7 4 D、4 2 7 8、6/8拍表示:以(A )为一拍,每小节有()拍。 A、八分音符、六 B、四分音符、两 C、八分音符、三 D、四分音符、三 9、“pp”、“ff”表示(C )。 A、弱、强 B、中弱、中强 C、很弱、很强 D、强、弱 10、“║::║”是(C)记号。 A、顿音记号 B、升记号 C、反复记号 D、跳音记号 二、填空题: 1、写出3/4拍的强弱规律(强弱弱)。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词作者是(田汉),曲作者是(聂耳)。 3、“6 ? 6”中的“6 ?”是(附点四分音符)。 4、写出一个升记号(#)。 5、力度记号中,“f”表示(强)、“p”表示(弱)。 6、写出渐强符号(< )和渐弱符号(> )。 7、以音符4为例,写出附点八分音符()。 8、简谱1 2 3 4 5 6 7 的 唱名是do re mi fa sol la si, 音名是(C D E F G A B)。 12、写出以下乐器的名称:

小学四年级语文试卷及答案

小学四年级语文试卷及答案 【篇一: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题及答案一】 s=txt>第一部分: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一、我会拼,还会规范漂亮地写出词语来! 二、我会在正确的读音下划横线。 三、把句中写错的字划上横线,并在后面的“()”中改正。 葱郁的树从,掩应着黄的绿的琉璃瓦屋顶和珠红的官墙。()()()() 四、辨字组词,请看清楚哦! 赖()牌()哲()缝()租()懒()脾()暂() 逢()祖() 五、补充下列词语,并按要求填空。 照猫画()横()江面耀()扬威血()亲情上面词语中,含有 动物名称的词语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描写神情的词语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描写自然风光的词语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还能写一 个描写自然风光的词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给下面的句子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填空。 因为??所以?? 不但??而且?? 虽然??但是?? 只有??才?? 1.叔叔()会玩电脑,()会修电脑。 2.()下一番苦功,()能取得优异的成绩。 3.今天早晨()下着大雨,()我们班同学没有一个迟到的。 4.()小林关心集体,()老师表扬了他。 七、句子天地(按要求改写句子)。 1.钱塘江大潮是伟大的奇观。(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老张同志得了高血压,却仍陆续做着繁重的工作。(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刚写作业。(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北京的颐和园是个美丽的大花园。(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积累运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