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江阴市青阳中学物理光现象实验综合测试卷(word含答案)

江阴市青阳中学物理光现象实验综合测试卷(word含答案)

江阴市青阳中学物理光现象实验综合测试卷(word含答案)
江阴市青阳中学物理光现象实验综合测试卷(word含答案)

一、初二物理光现象实验易错压轴题(难)

1.小勇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1)在实验中用透明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是为了便于_____。

(2)为探究平面镜所成像的大小与物体的大小关系时,小勇做了如下操作:他先点燃蜡烛A并将其放在玻璃板前,再拿一只外形与蜡烛A相同,但不点燃的蜡烛B竖立着在玻璃板后移动,当移动到A像的位置时,观察到它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这表明_____。(3)在实验中,小勇将蜡烛A向远离玻璃板的方向移动了3cm,再次将蜡烛B移到蜡烛A 像的位置,经测量,蜡烛A与它的像之间的距离变化了_____cm,同时观察像的大小

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答案】确定像的位置像和物大小相等6不变

【解析】

【分析】

(1)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是虚像,像和物体的大小相等,它们的连线垂直于镜面,它们到镜面的距离相等,根据成像的特点分析实验操作的要求;

(2)另外一支相同的蜡烛与竖立在玻璃板前面点燃的蜡烛的像能完全重合,可知蜡烛和他成的像大小相等。

(3)平面镜成像,像物到镜面距离相等,像大小跟物体的大小相等。

【详解】

(1)实验中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利用玻璃板透明的特点,便于确定像的位置;(2)未点燃的蜡烛与点燃的蜡烛的像完全重合,可知蜡烛和他成的像大小相等,物体和像关于平面镜对称,同时还可以确定像的位置。

(3)他将蜡烛A向玻璃板远离3cm,蜡烛A的像也向玻璃板远离3cm;因此,再将蜡烛B 移到A像的位置,通过测量,发现蜡烛A与它在玻璃板中像的距离变化了6cm;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等大,此过程像的大小不变。

答案:(1). 确定像的位置 (2). 像和物大小相等 (3). 6 (4). 不变

2.小华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时,将棋子A放在玻璃板的一侧,看到玻璃板后有棋子A 的像.

(1)此时用另一个完全相同的棋子B在玻璃板后的纸面上来回移动,发现无法让它与棋子A的像完全重合(图甲).你分析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

(2)解决上面的问题后,棋子B与棋子A的像能够完全重合,说明________

(3)图乙是他们经过三次实验后,在白纸上记录的像与物对应点的位置.他们下一步应该怎样利用和处理这张“白纸”上的信息得出实验结论:________

【答案】玻璃板没有竖直放置;像与物体的大小相等;连接像与物的对应点判断连线与镜面是否垂直,分别测量对应点到镜面的距离,分析得出结论:像和物体各对应点的连线与平面镜垂直,像和物体各对应点到平面镜间的距离相等.

【解析】

【分析】

(1)实验时玻璃板如果不竖直,不论怎样移动后面的蜡烛都不可能与前面蜡烛的像完全重合.

(2)实验中选择两根完全一样的蜡烛是为了比较物体与像的大小关系.

(3)从实验的目的:探究,验证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角度分析即可.

【详解】

(1)实验时玻璃板要竖直放置,即垂直于桌面,如果不竖直,所成的像不在桌面上,所以不论怎样移动后面的蜡烛都不可能与前面蜡烛的像完全重合,就无法比较像与物的大小.(2)实验时用完全一样的蜡烛是为了比较物体与像的大小关系.蜡烛B与蜡烛A的像能够完全重合,说明像与物体的大小相等.

(3)本实验是探究、验证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所成的像是虚像;像和物体各对应点的连线与平面镜垂直;像和物体各对应点到平面镜间距离相等.

所以他们下一步应该连接像与物的对应点,判断连线与镜面是否垂直,像距和物距是否相等;通过归纳处理即可得出如下结论:物和像的连线与镜面垂直,物体和像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3.小明同学根据课本中的“试一试”,用易拉罐做小孔成像实验.

(1)请在图中作出蜡烛AB的像A'B'________.

(2)小明发现蜡烛和小孔的位置固定后,像离小孔越远,像就越大,他测出了不同距离时像的高度,填在表格中:

请你根据表中的数据在下图坐标中画出h与s的关系图像:____________

(3)从图像中可以看出h与s的关系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见解析所示见解析所示 h与s成正比

【解析】

(1)根据光的直线传播,分别做出由A、B两点在透明纸上的像,从而得出AB的像,如图所示:

(2)根据表格中数据描点,并用平滑的曲线连接起来,如图:

(3)从图象中看出;h随s的变大而变大,且增大的倍数相同,即h与s成正比关系;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 (1). 见解析所示 (2). 见解析所示 (3). h与s成正比

【的距离】(1)小孔成像是光的直线传播现象;物体上部的光线通过小孔后,射到了光屏的下部;物体下部的光线通过小孔后,射到了光屏的上部,因此通过小孔后所成的像是倒立的像.

(2)找出表格中的数据在坐标纸中的对应点,然后连接成平滑的曲线;

(3)可以看出,当像离小孔越远,像的大小是变大的.

4.小科同学在学习了平面镜的知识后,回家做了一个实验。他将一支铅笔和平面镜平行并竖直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平面镜PN高30厘米,铅笔长20厘米,它们之间相距20厘米。

(1)倘若要使铅笔与其像垂直,则小科可将铅笔转过_____度。

(2)如果铅笔不动,小科把平面镜绕N点沿顺时针方向转过90°,他发现B点在平面镜中的像B〞与之前的像B'相距_____厘米。

【答案】45 40

【解析】

【分析】

【详解】

(1)[1]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可知,像与物是对称的,所以当铅笔的物和像垂直时,铅笔与镜成45度夹角。

(2)[2]原来铅笔的像点到平面镜的距离和B点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即都是20cm;若铅笔不动,平面镜绕N点沿顺时针方向转过90°,则相当于平面镜中的像转过180度,此时铅笔尖底部B与镜面在同一平面上,所以B的像关于镜面对称,即都在镜面上,即B〞与B 点重合,所以B〞与之前的像B′的距离是20cm+20cm=40cm。

5.菜同学为了探究“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的关系”,所用的实验器材有:单面镀膜的玻璃板、支架、两个相同的跳棋、白纸和刻度尺.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

(1)在白纸上画一条直线,将玻璃板竖直立在白纸上,使玻璃板_____那一面的下边线与直线重合(选填“有膜”或“无膜”).

(2)用镀膜玻璃板和跳棋做实验,实验环境有:①几乎无光的实验室,②有阳光的实验窒,在_____中进行实验效果好(选填“①”或“②”).

(3)在同样的实验环境下,用镀膜玻璃板实验比用普通玻璃板实验成像更清楚,主要原因是:_____.

(4)在白纸上沿跳棋A和B的边缘画圆,测出物距u和像距v的值如下表:

①如图(乙)所示,第1次实验测量的物距是A的右端到直线的距离,则像距v1=

_____cm.

②该同学发现三次实验的像距都比物距略大一些,原因是:_____(只有一个正确选项,将正确选项的字母填在横线上)

A.刻度尺测量像距时存在误差 B.玻璃板有一定厚度

C.物和像的标记点不对应 D.玻璃板没有竖直放置

【答案】有膜②镀膜增强了对光的反射 3.50 B

【解析】

【分析】

(1)有膜的一面作为反射面;

(2)物体射出的光线对人眼刺激越强,人眼感觉物体越亮,物体经过平面镜反射,反射光线进入人眼的光线越多,人眼感到物体的像越亮.

(3)用镀膜玻璃板实验比用普通玻璃板实验成像更清楚,是反射能力更强;

(4)①刻度尺的分度值是刻度尺相邻两刻度线表示的长度.使用刻度尺时要明确其分度值,起始端从0开始,读出末端刻度值,就是物体的长度;起始端没有从0刻度线开始的,要以某一刻度线为起点,读出末端刻度值,减去起始端所对刻度即为物体长度,注意刻度尺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②玻璃板有一定厚度,有两个反射面.

【详解】

(1)在白纸上画一条直线,将玻璃板竖直立在白纸上,有镀膜的一面因为成像更清晰,所以使玻璃板有膜那一面的下边线与直线重合.

(2)用镀膜玻璃板和跳棋做实验,因为跳棋本身不会发光,要靠反射的光线成像,所以应该在光线较好的环境中实验,即在有阳光的实验室实验.

(3)在同样的实验环境下,用镀膜玻璃板实验比用普通玻璃板实验成像更清楚,因为平面镜是反射成像的,所以镀膜后一定是增强了镜面对光的反射.

(4)①如图(乙)所示,第1次实验测量的物距是A的右端到直线的距离,因为像与物关于镜面对称,所以像距应为B的左端到直线的距离,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则像距

v1=3.50cm.

②该同学发现三次实验的像距都比物距略大一些,且去除误差因素后,每次像距与物距的差值相等,说明是同一原因引起的,考虑实验装置,原因只能是:玻璃板有一定厚度造成的.

故选B.

【点睛】

平面镜成像的实验中有很多细节问题要注意,如要用薄的玻璃板,要保证玻璃板与桌面垂直等,要注意多总结,用时则手到擒来.另外要牢记平面镜成等大的虚像,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像与物的连线与镜面垂直,即像和物关于平面镜对称.

6.同学们在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时,王成在竖立的玻璃板前10cm处放一支点燃的蜡烛A,发现在玻璃板的后面出现蜡烛的像,他再取一段同样的点燃蜡烛B放在像处,使B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如图所示)

(1)此时蜡烛B与蜡烛A的距离_____cm;将A蜡烛以5cm/s的速度匀速远离玻璃板2s时,B蜡烛应与玻璃板相距_____cm才可能与A的像完全重合;

(2)实验中的错误之处是_____;

(3)纠正错误后某次实验,将光屏竖直放置蜡烛B的位置,光屏上_____(选填“能”或“不能”)接收到蜡烛A的像;若将蜡烛A远离玻璃板,它的像的大小将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4)实验中,看到点燃的蜡烛A通过玻璃板成两个像,其中距离观察者较远的像是来自于蜡烛的入射光经过玻璃板_____;

A.一次反射、一次折射形成的B.两次反射、一次折射形成的

C.两次反射、两次折射形成的D.一次反射、两次折射形成的

(5)玻璃板太厚不仅会看到蜡烛A在玻璃板后成两个像,同时也会使我们透过玻璃板看到的蜡烛B也不是其真实位置,我们透过玻璃板看到的蜡烛B到玻璃板比实际位置到玻璃板

_____(选填近/远)。

【答案】20 20 B蜡烛被点燃了不能不变 D 近

【解析】

【分析】

可求出蜡烛A移动的距(1)根据像物等距即可确定蜡烛B与蜡烛A的距离;利用公式s vt

离,再根据像物等距可判断蜡烛B应放置的位置;

(2)当拿着点燃另一支蜡烛,竖立在玻璃板后面移动时,蜡烛的烛焰会晃动,很难与平面镜前面的蜡烛的烛焰重合,因此后面那个蜡烛还是不点燃更好;

(3)实像能用光屏承接,虚像不能用光屏承接;根据物体在平面镜中成像特点进行判断:物体在平面镜中成虚像,物像大小相等,物像连线与镜面垂直,物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

(4)玻璃表面比较光滑,而且是透明的,因此光线射到玻璃上,要发生反射和折射,这两种光现象都可以使蜡烛成像;

(5)当光线从空气斜射入其它透明介质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当光线从其它介质斜射入空气时,则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详解】

(1)[1]据题意可知,王成在竖立的玻璃板前10cm处放一支点燃的蜡烛A,既镜中的像B距离镜面的距离也是10cm,故蜡烛B与蜡烛A的距离20cm;

[2]将A蜡烛以5cm/s的速度匀速远离玻璃板2s时,即运动了10cm,所以此时蜡烛A距离镜面是20cm,故蜡烛B蜡烛应与玻璃板相距也是20cm时才能与A重合;

(2)[3]当把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平面镜前面,然后再点燃另一支蜡烛,竖立在玻璃板后面移动时,两蜡烛的烛焰会晃动,很难重合,因此B蜡烛还是不点燃更好,故实验中的错误之处:B蜡烛被点燃了;

(3)[4]由于平面镜成的是虚像,既不能成在光屏上,纠正错误后某次实验,将光屏竖直放置蜡烛B的位置,光屏上不能接收到蜡烛A的像;

[5]若将蜡烛A远离玻璃板,由于物像大小相等,所以它的像的大小将不变;

(4)[6]光线射到玻璃上,要发生反射和折射。玻璃有两个表面,前表面直接反射,较亮,所以其中距离观察者较近的像较亮,距离观察者较远的像较暗;反射是光线到达玻璃板后有一部分被反射到你的眼睛,所以看到1次反射,2次折射是光到了玻璃板后还有一部分光透过玻璃板,而光从空气进入玻璃板后会折射,这是第一次,然后又要从玻璃板另一侧出来,又一次折射,所以1次反射,2次折射;

(5)[7]我们透过玻璃板看到的蜡烛B,是蜡烛B反射的光线从空气射入玻璃,在界面上发生折射,折射光线向法线靠近,折射小于入射角,眼睛顺着折射光线看去,像在实际物体的前方,即像靠近玻璃板。

7.如图所示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把一支点燃的蜡烛A放在玻璃板的前面,再拿另一支外形相同的蜡烛B竖立着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看上去跟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这个位置就是像的位置,在白纸上记下A和B的位置。移动点燃的蜡烛,重复做多次实验。

(1)如果有5mm厚和2mm厚的两块玻璃板,应选择_________ mm厚的玻璃板做实验较合适。实验中用两段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和物体的__________的关系。

(2)通过对实验现象和数据的分析得出结论: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关于镜面_______。(3)移去蜡烛B,在其位置上竖立光屏,在光屏上________(填“能”或“不能”)承接到蜡烛A 的像。

(4)实验过程中同学们体会到: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成像虽没有平面镜清晰,但能透过玻璃板观察到蜡烛___________(填“A”或“B”),便于确定像的位置,这是本实验成功的关键。(5)在探究实验的过程中,若把蜡烛A放在距玻璃板30 cm处,蜡烛A在玻璃板中所成的像到玻璃板的距离是______cm;当蜡烛A远离玻璃板时,它的像的大小将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答案】2 大小对称不能 B 30 不变

【解析】

【详解】

(1)[1]玻璃板的选择主要是薄,因为厚的玻璃板两个表面都成像,会产生重影。应选择

2mm厚的玻璃板做实验;

[2] 相同的两个蜡烛是为了比较像和物体的大小关系;

(2)[3]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是:像与物关于镜面对称;

(3)[4]平面镜所成像为虚像,不能用光屏承接;

(4)[5]本实验时,是从点燃蜡烛一侧,观察未点燃蜡烛与点燃蜡烛的像重合,便于确定像的位置,所以透过玻璃板观察到蜡烛B;

(5)[6]平面镜所成的像,像距等于物距。蜡烛A放在距玻璃板30 cm处,像到玻璃板的距离也是30cm;

[7]平面镜成像特点之一是像与物等大,无论蜡烛远离还是靠近镜面,像与物大小都相等,也就是像的大小不变。

8.为了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小梦准备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器材:

(1)实验时,小梦应选______(填字母)作为平面镜,这样选择的目的是便于______。(2)为了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系,小梦应选______(填字母)两支蜡烛。

(3)实验时镜面与桌面必须_____。

(4)为了判断平面镜成像的性质,小梦同学移开未点燃的蜡烛,在原位置放一张白纸做屏幕,白纸上_____(选填“有”或“没有”)点燃的蜡烛的像,这说明平面镜成的像是_____(选填“实”或“虚”)像。

(5)如图乙所示是小梦同学留下的实验记录,由实验记录小梦得出像与物到镜面距离相等的实验结论,该结论______(选填“可靠”或“不可靠”),说出理由______。

【答案】F确定像的位置BC垂直没有虚不可靠没有多次测量

【解析】

【详解】

(1)[1] [2]用透明玻璃板F代替平面镜的目的是便于确定像的位置;

(2) [3]为了对比像的大小关系,选择两支完全相同的蜡烛;

(3)[4]确保像与蜡烛能够完全重合,镜面与桌面必须垂直;

(4)[5][6]移去镜面后面的蜡烛,将白纸置于蜡烛位置,白纸上没有点燃蜡烛的像,这说明平面镜成的是虚像,不能用光屏承接到;

(5)[7][8]一次实验就得结论具有偶然性,应该多次实验测量,寻找普遍规律。

9.为了探究光的反射规律,某同学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平面镜置于水平桌面上,

把一可沿ON折叠的白色硬纸板竖直放置在平面镜上.

(1)在实验中使用白色硬纸板能显示______________,也能方便地测量_________.(2)以法线ON为轴线,将白色硬纸板的F面绕法线ON向后旋转,则______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看到反射光线,说明:_______________.此时反射光线的位置______________(选填“发生”或“不发生”)变化.

(3)如图,当E、F在同一平面上时,让入射光线AO沿纸板E射向镜面,在F上可看到反射光线,若将AO向ON靠近,则OB______________ON.(选填“靠近”或“远离”)(4)要得到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的规律,需测出图中的反射角和入射角大小,如这二个角相等,则得到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的规律.你认为这样做需改进的地方有:_____________.【答案】光路入射角和反射角不能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不发生靠近应该改变角度的大小,多次测量,得到普遍性的结论

【解析】

【分析】

【详解】

(1)[1][2]白色硬纸板能发射所有光,在实验中使用白色硬纸板能显示入射光、反射光的光路,也能方便测量入射角和反射角;

(2)[3][4][5]白色硬纸板的面向后旋转,不能看到反射光线,这说明了入射光线、反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反射光线的位置是不变的;

(3)[6]若将AO向ON靠近,那么入射角变小,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反射角也变小,反射光线应该靠近法线;

(4)[7]需要改进的地方,应该是多次改变入射角的大小,测出对应的反射角,这样得到的结论才有普遍性.

10.如图甲所示是小明同学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装置。平面镜M平放在水平桌面上,白色硬纸板垂直立在平销面上。

(1)小明让一束光贴着纸板沿A0方向射向镜面,反射光沿OB方向射出,测出反射角和入射角大小。改变光的入射角度,多次重复上述实验步骤。

①上述实验探究得到的规律是_____。

②白色硬纸板在实验中的作用是_____(写出一条即可)。

(2)如果入射光线垂直射向镜面,则反射角是_____。如果让光逆着反射光线的方向射到镜面上,那么它被反射后就会逆着原来的入射光的方向射出。这说明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是_____。

(3)实验过程中若将纸板倾斜,如图乙所示,让光仍贴纸板沿AO方向射向镜面,此时反射光_____(选填“在”或“不在”)纸板这一平面内:通过平面镜观察镜中硬纸板上的反射情况与图丙中相符的是_____(选填序号)。

【答案】反射现象中,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显示光的传播路径0°可逆的不在③【解析】

【详解】

(1)①已知入射光线AO和反射光线OB,多次改变光的入射角度,测反射角与入射角的大小,并比较得出反射角与入射角的大小关系,因此该实验探究了反射定律中的反射角等于入射角;②白色硬纸板在实验中的作用显示光的传播路径;

(2) 如果入射光线垂直射向镜面,入射角是0?,则反射角是0?,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3)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可知,在反射现象中,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因此若将纸板倾斜,如图丙所示,让光线仍贴着纸板沿AO方向射向镜面,此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仍在同一平面内,但不能在纸板上看到反射光线,若此时通过平面镜观察纸板,因为物像关于镜面对称,则看到的图象应为丙图中的③。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 光现象实验单元测试卷(解析版)

一、初二物理光现象实验易错压轴题(难) 1.学习小组用图甲所示的圆柱形纸质套筒做“探究小孔成像规律”的实验,发现像的大小不同,亮度也不一样. (1)关于像的亮度与哪些因素有关,他们提出以下猜想: 猜想1:与小孔到光屏的距离有关; 猜想2:与小孔的形状有关; 猜想3:与小孔的大小有关. ①类比利用太阳光测凸透镜焦距时,光屏从焦点处远离透镜过程中,光斑越大越暗的现象,可判断猜想1是_________的. ②验证猜想2时,固定烛焰、纸筒和光屏的位置,更换使用如图乙所示的三个小孔进行实验,分别观察比较所成像的亮度.他们实验中存在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为验证猜想3,固定烛焰、小孔和光屏位置,只改变圆孔直径,观察到的现象如下表. 实验现象表明:在小孔成像清晰时,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学习小组对像的清晰度与亮度问题作进一步探究. ①在纸筒底部中心开一小孔a,又在a上下等距的位置再开两个小孔b、c,光屏上观察到三个像.在b、c两孔处放置两相同的三棱镜,移动光屏到图丙位置时,光屏上只出现一个清晰的更亮的像.则b、c两小孔处三菱镜放置的方式可能是________. ②他们设想在b、c两孔之间再开若干个小孔,并在小孔处放置棱镜,所成的像都与b、c 两孔处三棱镜所成的像重合,则光线通过这些棱镜的偏折程度比通过b、c两孔处三棱镜的要________(选填“大”或“小”). ③若开一个大孔,并在大孔处放一合适的凸透镜替代上述所有棱镜后,恰能在图丙位置光屏上呈现清晰的像,则此像是_______的倒立实像;若只用a孔替代凸透镜,在图丙位置光屏上所成的像与该透镜所成的像相比,像的亮度________,像的大小_________. 【答案】正确没有控制小孔的大小相等小孔越大亮度越亮 C 小缩小更亮相等

2018-2019第一学期江苏省江阴市江阴市第一初级中学初一语文试题及答案

江阴市第一初级中学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初一语文2018年11月 命题人:周敏亚审核人:张羚淼 一、积累与运用(25分) 1.根据拼音写汉字(4分) ①静mì()②分qí()③粗ɡuǎng ④jié()然不同 2.默写(10分) ①夕阳西下,。 ②,落花时节又逢君。 ③ ,洪波涌起。 ④ ,江春入旧年。 ⑤不知何处吹芦管,。 ⑥,闻道龙标过五溪。 ⑦峨眉山月半轮秋,。 ⑧,应傍战场开。 ⑨老师经常会引用“,。”以此阐明学与思的关系。 3.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2分)( ) A.三四月间细雨霏霏的西塘,是品味江南古镇的最佳季节。 B.一个人能否成为一个真正的读者,关键在于他在青少年时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C.上海世博会开幕后,上海警方便衣突击队就进驻园区,确保游客安全。 D.通过几年的艰苦建设,使无锡人民终于享受到地铁交通的便捷舒适。 4.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 A.面对记者们咄咄逼人 ....的追问,北约发言人先是闪烁其辞,继而哑口无言,拂袖而去。 B.虽然这儿人迹罕至 ....,但对我们来说可是一个读书的好地方。 C.国庆节期间,广场上摆满了一串红,真是花团锦簇 ....。 D.篮球场上人声鼎沸 ....,四方框框让情绪激动的群众完全包围,盛况空前,犹如古罗马竞技场。 5.与“绵绵春雨润万物”构成对偶且意境最和谐 ...的一项是(2分)() A.柔柔春风拂细柳B.炎炎烈日烤大地 C.飒飒秋风扫落叶D.皑皑冬雪兆丰年 6.阅读名著选段,回答问题。(5分) 大圣飘飘荡荡,左沉不能落地,右坠不得存身。就如旋风翻败叶,流水淌残花。滚了一夜,直至天明,方才落在一座山上,双手抱住一块峰石。定性良久,仔细观看,却才认得是小须弥山。大圣长叹一声道:“好利害妇人!怎么就把老孙送都这里来了?我当年曾记得在此处告求灵吉菩萨降黄风怪救我师父……”

江苏省无锡市江阴市青阳二中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英语试题

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七年级英语期中试卷 一、听力测试(本大题共20分,每小题1分) 1.Where is the girl’s new teacher from? 2. How does Li Lei’s mother go to work when it rains? 3. What would the girl want to buy for her sister’s birthday? 4. What’s Jim going to do this weekend? 5. Where are the two speakers now? A. In the shop B. In the school C. In the park 6. What’s the date today? A. May 31st B. June 1st C. July 1st 7. Where is the man going? A. To the cinema B. To the library C. To the museum 8. Where is the woman from? A. America B. Canada C. England 9. What’s Miss Green’s mobile phone number? A.95436278 B.95342678 C.95346278 10. Why didn’t the boy go to watch the basketball game yesterday evening? A. Because he didn’t like it. B. Because he had a lot of homework to do C. Because he felt sick. 第二部分听对话和短文回答问题 11. They are going to have the party on . A. Sunday evening B. Saturday evening C. Thursday evening 12. They are going to have the party . A. in the man’s flat B. in the w oman’s flat C. in Mary’s flat 听第一篇短文,回答第13-15小题。请根据短文内容,选择正确答案,完成信息记录表。答题完毕,请等待“嘀”的信号,进入下一篇短文。 13. A. sports B. class C. parents'

江苏省无锡市江阴初级中学2018年中考三模数学试卷

江阴初级中学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适应性测试 初三数学试卷 本试卷分试题和答卷两部分,所有答案一律写在答卷上.考试时间为120分钟.试卷满分130分.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水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卷的相应位置上,并用2B 铅笔准确地将准考证号涂黑. 2.答选择题必须用2B 铅笔将答卷上对应题目中的选项标号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水笔作答,写在答卷上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在其他位置答题一律无效. 3.作图必须用铅笔作答,并请加黑加粗,描写清楚. 4.卷中除要求近似计算的结果取近似值外,其他均应给出精确结果.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所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项是正确的,请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相应的选项标号涂黑............. ) 1.2的倒数是……………………………………………………………………… ( ▲ ) A .12 B .-1 2 C .-2 D .2 2.钓鱼岛周围海域面积约为170 000平方千米,170 00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 ▲ ) A .1.7×103 B .1.7×104 C .17×104 D .1.7×105 3.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 ▲ ) A .a 2·a 3﹦a 6 B .a 3+ a 3﹦a 6 C .|-a 2|﹦a 2 D .(-a 2)3﹦a 6 4.下列说法错误.. 的是……………………………………………………………… ( ▲ ) A .打开电视机,正在播放广告这一事件是随机事件 B .要了解小赵一家三口的身体健康状况,适合采用抽样调查 C .方差越大,数据的波动越大 D .样本中个体的数量称为样本容量 5.若一个多边形的每一个外角都是45°,则这个正多边形的边数是………… ( ▲ ) A .10 B .9 C .8 D .6 6.如图,AB ∥CD ,则根据图中标注的角,下列关系中成立的是…………… ( ▲ ) A .∠1=∠3 B .∠2+∠3=180° C .∠2+∠4<180° D .∠3+∠5=180°

沪科版初二物理光现象测试题及答案

光现象 一、选择题 1、如图1所示的四种现象中,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 2、光明是人们祈求的,但有时光也会损害人的视觉和身心健康,成为光污染。下列现象中会造成光污染的是 A .汽车车窗玻璃上贴防晒膜 B .城市建筑大面积安装玻璃幕墙 C .晚上学习时用护眼台灯 D .用塑料薄膜建造温室大棚 3、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 A .平静的水面映出蓝天白云 B .从岸边看池中的水变浅 C .黑板发生“反光”现象 D .大树挡住太阳光形成树荫 4、不同物体吸收太阳辐射能力不同,小明认为它可能与物体的颜色有关,于是,他将几个完全相同的物体涂上不同颜色放在太阳底下,测出相同时间内物体升高的温度。就“小明认为它可能与物体的颜色有关”这一环节而言,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A.提出问题 B.猜想假设 C.进行实验 D.分析论证 5、如图2,将一束太阳光投射到玻璃三棱镜上,在棱镜后侧光屏上的AB 范围内观察到不同颜色的光,则实验主要是说明 A .光的反射现象 B .光的折射现象 C .平面镜成像特点 D .光的色散现象 6、谁也没有我跑得快!我是 A .高速奔驰的磁悬浮列车 B .高空翱翔的超音速战机 C .让万物生长的阳光 D .把“神六"送上天的“长征”运载火箭 7、潜水艇下潜后,艇内人员可以用潜望镜观察水面情况,下面关于潜望镜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潜望镜利用了光的反射改变了光的传播方向 B .潜望镜利用了平面镜成像原理 C .光在潜望镜内传播时发生了光的漫反射 D .从潜望镜看到的是物体的虚像 8、图3所示是在镜中看到的钟面指针位置,则实际时刻是 A .9:30 B. 2:30 C. 6:15 D. 12:15 二、填空题 9、小文站在竖直的平面镜前3m 处,看到了镜中自己的像,这是由于光的 现象而形 图3

江苏省江阴初级中学中考数学一模试题

江苏省江阴初级中学2015届中考数学一模试题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1.已知170a b -++=,则a b += ( ) A .-8 B .-6 C .6 D .8 2.估计61+的值在 ( ) A .2到3之间 B . 3到4之间 C .4到5之间 D .5到6之间 3.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 ) A .255=± B .283=- C .32-2=3 D .14×7=72 4.如图,菱形ABCD 的对角线AC 、BD 的长分别是6cm 、8cm ,AE ⊥BC 于点E ,AE 的长是( ) A .53cm B .25cm C . 48 5 cm D . 245 c m 5.在一个不透明的口袋中,装有3个红球,2个折球,除颜色不同外其余都相同,则随机从口袋中摸出一个球为红色的概率是 ( ) A .3 1 B . 5 2 C .5 1 D .5 3 6.下列图形中,既是中心对称图形又有且只有两条对称轴对称图形是 ( ) A .正三角形 B .正方形 C .圆 D .菱形 7.将二次函数2 y x =的图象向下平移1个单位,则平移后的二次函数的解析式为 ( ) A .21y x =- B .21y x =+ C .2(1)y x =- D .2(1)y x =+ 8.在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中,无锡市常住人口约为800万人,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占9.2%.则该市65 岁及以上人口用科学记数法表示约为 ( ) A .0.736×106人 B .7.36×104人 C .7.36×105人 D .7.36×106 人 9.如图,在正方形ABCD 中,AC 、BD 相交于点O ,把△ABC 折叠,使AB 落在AC 上,点B 与AC 上的点E 重合,展开后,折痕AG 交BD 于点F ,连结EG 、EF 下列结论:①tan ∠AGB =2 ②图中有9对全等三角形 ③若将△GEF 沿EF 折叠,则点G 不一定落在AC 上④BG =BF ⑤S 四边形GFOE =S △AOF ,上述结论中正确的个数是 ( )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10.如图,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1-=kx y 与反比例函数x y 6 - =相交于点A ,AB ⊥x 轴,S △ABC =1,则k 的值为 ( ) A .1- B .1 C .1 - D .1- 第9题图 G F E O D C B A C D A O 第4题图 第10题图 A B C O D x y

初二物理光现象测试题及标准答案

一、选择题 1、如图1所示的四种现象中,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 2、光明是人们祈求的,但有时光也会损害人的视觉和身心健康,成为光污染。下列现象中会造成光污染的是 A.汽车车窗玻璃上贴防晒膜B.城市建筑大面积安装玻璃幕墙 C.晚上学习时用护眼台灯D.用塑料薄膜建造温室大棚 3、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 A.平静的水面映出蓝天白云B.从岸边看池中的水变浅 C.黑板发生“反光”现象D.大树挡住太阳光形成树荫 4、不同物体吸收太阳辐射能力不同,小明认为它可能与物体的颜色有关,于是,他将几个完全相同的物体涂上不同颜色放在太阳底下,测出相同时间内物体升高的温度。就“小明认为它可能与物体的颜色有关”这一环节而言,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A.提出问题B.猜想假设C.进行实验D.分析论证 5、如图2,将一束太阳光投射到玻璃三棱镜上,在棱镜后侧光屏上的AB范围内观察到不同颜色的光,则实验主要是说明 A.光的反射现象B.光的折射现象 C.平面镜成像特点D.光的色散现象 6、谁也没有我跑得快!我是 A.高速奔驰的磁悬浮列车B.高空翱翔的超音速战机 C.让万物生长的阳光D.把“神六"送上天的“长征”运载火箭 7、潜水艇下潜后,艇内人员可以用潜望镜观察水面情况,下面关于潜望镜的说法中, 正确的是 A.潜望镜利用了光的反射改变了光的传播方向 B.潜望镜利用了平面镜成像原理 C.光在潜望镜内传播时发生了光的漫反射 D.从潜望镜看到的是物体的虚像 8、图3所示是在镜中看到的钟面指针位置,则实际时刻是 A.9:30 B. 2:30 C. 6:15 D. 12:15 二、填空题 9、小文站在竖直的平面镜前3m处,看到了镜中自己的像,这是由于光的现象而形成的,她的像到镜子的距离m;当她向镜子走近1m时,像到她的距离m。 10、“双江塔影”是安徽省芜湖市著名的“芜湖十景”。从中山桥上向北望区中江塔耸立于 青弋江与长江交汇处的江堤上,掩映在霞光水色之中,如图4所示。“塔影”实际上是由光的 所形成的(选填“实像”“虚像”)。 11、“皮影戏”是我国的民间艺术,演员只要在屏幕和灯光之间抖动拴在道具“小兔”身上 的细线,屏幕上就能出现生动活泼的小兔形象.井且与道具“小兔”动作完全一致,可谓形影不 图2 图3 图4 图5

最新人教版初二物理光现象测试题及答案

1 光现象(附答案) 一、选择题 1、如图1所示的四种现象中,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 2、光明是人们祈求的,但有时光也会损害人的视觉和身心健康,成为光污染。下列现象中会造成光污染的是 A .汽车车窗玻璃上贴防晒膜 B .城市建筑大面积安装玻璃幕墙 C .晚上学习时用护眼台灯 D .用塑料薄膜建造温室大棚 3、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 A .平静的水面映出蓝天白云 B .从岸边看池中的水变浅 C .黑板发生“反光”现象 D .大树挡住太阳光形成树荫 4、不同物体吸收太阳辐射能力不同,小明认为它可能与物体的颜色有关,于是,他将几个完全相同的物体涂上不同颜色放在太阳底下,测出相同时间内物体升高的温度。就“小明认为它可能与物体的颜色有关”这一环节而言,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A.提出问题 B.猜想假设 C.进行实验 D.分析论证 5、如图2,将一束太阳光投射到玻璃三棱镜上,在棱镜后侧光屏上的AB 范围内观察到不同颜色的光,则实验主要是说明 A .光的反射现象 B .光的折射现象 C .平面镜成像特点 D .光的色散现象 6、谁也没有我跑得快!我是 A .高速奔驰的磁悬浮列车 B C .让万物生长的阳光 D .把“神六"送上天的“长征”运载火箭 7、潜水艇下潜后,艇内人员可以用潜望镜观察水面情况,下面关于潜望镜 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潜望镜利用了光的反射改变了光的传播方向 B .潜望镜利用了平面镜成像原理 C .光在潜望镜内传播时发生了光的漫反射 D .从潜望镜看到的是物体的虚像 A B 图2

2 8、图3所示是在镜中看到的钟面指针位置,则实际时刻是 A .9:30 B. 2:30 C. 6:15 D. 12:15 二、填空题 9、小文站在竖直的平面镜前3m 处,看到了镜中自己的像,这是由于光的 现象而 形成的,她的像到镜子的距离 m ;当她向镜子走近1m 时,像到她 的距离 m 。 10、“双江塔影”是安徽省芜湖市著名的“芜湖十景”。从中山桥上向北望 区中江塔耸立于青弋江与长江交汇处的江堤上,掩映在霞光水色之中,如 图4所示。“塔影”实际上是由光的 所形成的 (选填“实像”“虚像”)。 11、“皮影戏”是我国的民间艺术,演员只要在屏幕和灯光之间抖动拴在道具“小兔”身上的细线,屏幕上就能出现生动活泼的小兔形象.井且与道具“小兔”动作完全一致,可谓形影不离,这其中所涉及的光学知识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如图5所示,B’是人眼在A 处透过水面看见的河底一白色鹅卵石 的虚像,这虚像是由光的 形成的。若在A 处用激光手电对准虚 像B’照射,则手电发出的光 (选填“能”或“不 能”)照射 到河底的白色鹅卵石上。 13、某酒店的一个大厅里,为了使客人感觉厅内宽敞明亮,主人在迎面 墙上装了一面与墙等大的平面镜,这里利用了 原理达到这一目的的,这样使人感觉房间大小是原来的 倍. 14、用放大镜看彩色电视机荧光屏上的白色区域,会发现它是由 、 、 三种颜色的亮点或亮条组成的. 15、舞台上绿色追光灯照到穿白色上衣、红裙子的演员身上,观众看到她上衣呈 色,裙子呈 色. 16、放电影的银幕用粗糙的白布做成,这是利用光的 使影院里的观众均能看到画面, 并且白布能反射 颜色的光,使观众能看到色彩正常的画面。 17、入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是300,则反射角为 ;当入射光线垂直射向镜面时,反射角为 。 18、如图6所示,是表示光在物体表面反射的情况,图中________是反 射光线,________是法线,________是入射角,________是反射角。 三、作图题 19、如图7所示.一束阳光射到水平镜面,清你在图6中画出它的反射光线的光路图。 20、报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在图8中画出物休AB 在平面锐MN 中成的像。 A B O 1 2 3 4 N 图6 图 3 图 7 图 4 图 5 图8

2020-2021学年江苏省江阴初级中学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2014-2015学年江苏省江阴初级中学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 语文试卷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下列各组词语中读音和书写都有错误的一项是(2分)() A.狼藉(jí)酣然入梦(hān) B.诧异(chà)愠怒(yùn) C.蹊跷(xī)万簌俱寂(lài) D.山岚(lán)蔫巴(niān)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在北大,胡适与钱穆的讲座因精彩而风靡 ..校园,他们在学生中也留下了“北胡南钱”的美誉。 B.邻里之间的是非大多由日常生活中琐屑的 ...事引起,大家应互相谅解,不应斤斤计较。 C.我们说话、办事都要实实在在,不要故弄玄虚 ....。 D.看着眼前张张笑脸和一枚枚奖章,她不禁触目伤怀 ....,喜极而泣。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 A.改革开放30多年的经验告诉我们: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得以顺利推进的保证,也是成败的关键。 B.有时某一微博信息不胫而走却远离事实真相的原因往往是传播者自己的信心和倾向而忽视核实信息的真伪造成的。 C.天气冷得出奇,雪花被北风卷起,漫天飞舞,又随着风的消歇纷纷扬扬地洒落在地上。 D.放假了,大家郊游时一定要注意交通安全,防止不要发生意外事故。 4.填入下列语段横线上最恰当的一组词语是(2分)( ) 不管是还是重建,对废墟来说,都是不足取的,对圆明园的态度,要义在于。圆明园的废墟是北京城最有历史感的文化遗迹之一,如果把它完全铲平,再造一座的圆明园,只能是得不偿失。大清王朝不见了,熊熊火光不见了,民族的郁愤不见了,历史的感悟也不见了。 A.修造保存崭新不是而是 B.修缮保存崭新不但而且 C.修缮保管时新不是而是 D.修造保管时新不但而且 5.下列是对名著《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表述,其中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由于得罪了瓦西里神父,保尔被学校开除了,母亲把他送到车站食堂去做杂工。 B、书中描写了保尔怎样对待监狱、战争、工作友谊、爱情、疾病、挫折等。 C、战斗中保尔颅骨被打穿,而且摘除了右眼。伤好后他来到烈士墓前悼念革命战友,默念“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的名言成了保尔人生准则。 D、奥斯特洛夫斯在全身瘫痪的情况下,不向命运屈服,用笔做武器继续战斗。在双目

江苏省无锡市江阴市青阳第二中学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江苏省无锡市江阴市青阳第二中学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下 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句子默写 1.根据课文默写。 ①塞下秋来风景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世有伯乐,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非宁静无以致远。 ④______________,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⑤知之者不如好知者,_________________。 ⑥它没有婆娑的姿态,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⑦《陋室铭》中,描写居室环境清新幽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二、字词书写 2.根据拼音写汉字。 ①狭ài______②chuō_____穿③dǔ_____信④强.ɡuō_____不舍 三、选择题 3.选出下列说法中有错误的一项( ) A.《白杨礼赞》作者茅盾,原名沈德鸿,字雁冰。这篇文章主要运用了象征手法。B.《紫藤萝瀑布》是当代作家宗璞的一篇散文。作者运用描写、议论、抒情的表达方式,抒发了对生命的感慨。 C.韩愈,字退之,宋代著名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其作品《马说》借马的遭遇发不平之音,激起古今许多有才之士的共鸣。 D.《陋室铭》的“铭”,是古人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是用韵的。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 A.梁启超先生认为,专心忠于自己所从事的职业便是敬业,否则便是亵渎 ..职业的神圣。 B.党员干部为人民服务,要尽心尽责。对于老百姓的善意批评,更要虚与委蛇 ....,诚恳接受。 C.我们的马车爬上了斜坡的顶巅,面前出现了广袤的沼地,上面点缀着很多圆锥形的 石冢和凹凸不平的岩岗,色彩斑驳,光怪陆离 ....。 D.写文章的最高境界是妙手偶得 ....,自然天成。吹毛求疵,咬文嚼字什么的,又有何意

江苏省江阴市初级中学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第二次阶段性测试 初三物理试题

江苏省江阴市初级中学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第二次阶段性测试初三物理试题 学校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 在生产生活中,利用如图所示的简单机械时,一定费力的是() A.笤帚 B.斜面 C.滑轮组 D.羊角 2. 一位同学用20s时间从一楼走到三楼,他上楼时的功率可能是 A.12 W B.120J C.150W D.3000J 3. 如图所示,粗细均匀的直尺AB,将中点O支起来,在B端放一支蜡烛,在AO的中点C放两支与B端完全相同的蜡烛,此时直尺AB恰好在水平位置平衡,如果将三支蜡烛同时点燃,且它们的燃烧速度相同,那么在蜡烛的燃烧过程中,直尺AB将() A.A端将逐渐上升 B.始终保持平衡 C.B端将逐渐上升 D.不能保持平衡,待两边蜡烛燃烧完了以后,才能恢复平衡

4. 冲洗照片用的“曝光箱”内有红白两个灯泡,箱外有两个开关S 1、S 2 .根据 需要,当先闭合S 1时只有红灯L 1 发光,再闭合S 2 时红灯L 1 和白灯L 2 均发光; 并要求在S 1闭合前,即使先接通S 2 ,L 2 也不发光.根据上述要求设计的下列电 路图中正确的是 A.B.C.D. 5. 小明在探究“电阻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活动中,发现实验器材中电阻丝只有一根,其它器材足够,如果要他完成下面的实验探究活动,不可能完成的是() A.探究导体电阻与长度的关系 B.探究导体电阻与横截面积的关系 C.探究导体电阻与材料的关系 D.探究导体电阻与温度的关系 6. 如图所示,下列电器中不是应用电流热效应工作的是() A.电风扇B.电熨斗C.白炽灯D.电饭锅 7. 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不变,当开关S闭合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8A.开关S 断开后,电流表的示数改变了0.5A.则R1与R2的阻值之比为() A.13:5 B.3:5 C.5:3 D.5:13 8. 如图所示,电源电压和灯泡电阻都保持不变.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由中点向右滑动时,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A.电流表和电压表示数都减小,电路总功率变小

江苏省江阴初级中学2013-2014学年初二上数学9月月考试题

第8题图 第7题图 第5题图 第2题图 B ′ 第6题图 初二数学试卷 班级 姓名 一、细心填一填(本大题共12小题,每空2分,共28分,把答案填写在题中横线上,只要你理解概念仔细运算,相信你一定会填对的.) 1、已知,如图,AD =AC ,BD =BC ,O 为AB 上一点,那么, 图中共有 对全等三角形. 2、如图,△AOB 中,∠B=30°,将△AOB 绕点O 顺时针旋转得 到△A ′OB ′,若∠A ′=40°,则∠B ′= °,∠AOB= °. 3、一个三角形的三边为2、5、x ,另一个三角形的三边为y 、2、6,若这两个三角形全等,则x +y = . 4、从地面小水洼观察到一辆小汽车的车牌号为 ,它的实际号是 . 5、如图,点D 、E 分别在线段AB 、AC 上,BE 、CD 相交于点O ,AE =AD ,要使△ABE ≌△ACD ,需添加一个条件是______________.(只要写一个条件即可) 6、工人师傅常用角尺平分一个任意角.做法如下:如图所示,∠AOB 是一个任意角,在边OA ,OB 上分别取OM=ON ,移动角尺,使角尺两边相同的刻度分别与M ,N 重合.过角尺顶点C 的射线OC 即是∠AOB 的平分线.这种做法的依据是 . 7、如图为6个边长相等的正方形的组合图形,则∠1+∠2+∠3= °. 8、如图,有两个长度相同的滑梯(即BC =EF),左边滑梯的高度AC 与右边滑梯水平方向的长度DF 相等,则∠B +∠F = °. 9、如图,若P 为∠AOB 内一点,分别作出P 点关于OA 、OB 的对称点P 1、P 2,连接P 1P 2交OA 于M ,交OB 于N ,P 1P 2=24,则△PMN 的周长是 . 10、如图,在Rt △ABC 中,∠A =90°,∠ABC 的平分线BD 交AC 于点D ,AD =3,BC =10,则△BDC 的面积是 . 11、如图,△ABC ≌△ADE ,BC 的延长线经过点E ,交AD 于F ,∠ACB=∠AED=105°,∠CAD=10°,∠B=50°,则∠EAB= °,∠DEF= °. 12、如图,AE ⊥AB ,且AE=AB ,BC ⊥CD ,且BC=CD ,请按照图中所标注的数据计算图中实线所围成的图形的面积S 是 . B A 第1题图

初二物理光现象测试题及答案(完整资料).doc

此文档下载后即可编辑 第五章 光现象 一、选择题 1、如图1所示的四种现象中,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 2、光明是人们祈求的,但有时光也会损害人的视觉和身心健康,成为光污染。下列 现象中会造成光污染的是 A .汽车车窗玻璃上贴防晒膜 B .城市建筑大面积安装玻璃幕墙 C .晚上学习时用护眼台灯 D .用塑料薄膜建造温室大棚 3、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 A .平静的水面映出蓝天白云 B .从岸边看池中的水变浅 C .黑板发生“反光”现象 D .大树挡住太阳光形成树荫 4、不同物体吸收太阳辐射能力不同,小明认为它可能与物体的颜色有关,于是,他将几个完全相同的物体涂上不同颜色放在太阳底下,测出相同时间内物体升高的温度。就“小明认为它可能与物体的颜色有关”这一环节而言,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A.提出问题 B.猜想假设 C.进行实验 D.分析论证 5、如图2,将一束太阳光投射到玻璃三棱镜上,在棱镜后侧光屏上的AB 范围内观察到不同颜色的光,则实验主要是说明 A .光的反射现象 B .光的折射现象 C .平面镜成像特点 D .光的色散现象 6、谁也没有我跑得快!我是 A .高速奔驰的磁悬浮列车 B .高空翱翔的超音速战机 C .让万物生长的阳光 D .把“神六"送上天的“长征”运载火箭 7、潜水艇下潜后,艇内人员可以用潜望镜观察水面情况,下面关于 潜望镜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潜望镜利用了光的反射改变了光的传播方向 B .潜望镜利用了平面镜成像原理 C .光在潜望镜内传播时发生了光的漫反射 D .从潜望镜看到的是物体的虚像 8、图3所示是在镜中看到的钟面指针位置,则实际时刻是 A .9:30 B. 2:30 C. 6:15 D. 12:15 二、填空题 A B 图2 图3

江苏省江阴初级中学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数学试题

江苏省江阴初级中学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学期 期中数学试题 学校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 下列汽车标志中,可以看作由“基本图案”通过平移得到的是( ) A.B.C.D. 2. 下列各组数中,能作为一个三角形三边边长的是() A.1,1,2 B.1,2,4 C.2,3,4 D.2,3,5 3. 方程组的解为 A.B.C.D. 4. 如果一个多边形的每一个外角都是60°,则这个多边形的边数是() A.3 B.4 C.5 D.6 5. 计算的结果是() A.B.C.D. 6.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中线、高均在三角形内部 B.三角形中至少有一个内角不小于60° C.直角三角形仅有一条高 D.三角形的外角大于任何一个内角 7. 用四个完全一样的长方形(长、宽分别设为a、b,a>b)拼成如图所示的大正方形,已知大正方形的面积为64,中间空缺的小正方形的面积为16,则下列

关系式中不正确的是( ) A.a+b=8 B.a-b=4 C.a·b=12 D.a2+b2=64 8. 如图,在△ABC中,点D在BC上,点E、F在AB上,点G在DF的延长线上,且∠B=∠DFB,∠G=∠DEG,若∠BEG=29°,则∠BDE的度数为( ) A.61°B.58°C.65.5°D.59.5° 二、填空题 9. 根据资料显示,新冠病毒的直径约为100nm,其中1nm=1m,则100nm 用科学记数法可表示为_________m. 10. 如图,将周长为9的△ABC沿BC方向平移2个单位得到△DEF,则四边形 ABFD的周长为_____. 11. 已知正方形的边长为a,如果它的边长增加2,那么它的面积增加了 _________. 12. 若二项式a2+(m-1)a+9是一个含a的完全平方式,则m等于____. 13. 我国古代数学著作《增删算法统宗》记载“绳索量竿”问题:“一条竿子一条索,索比竿子长一托.折回索子却量竿,却比竿子短一托.”其大意为:现有一根竿和一条绳索,用绳索去量竿,绳索比竿长5尺;如果将绳索对半折后

初中物理 《光现象》单元测试题参考答案

《光现象》单元测试题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19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将正确答案的字母代号填在下面的方框内) 1.如图1所示的四种情景中,应用光的反射的是() 图1 2.下列实例能用光的直线传播来解释的现象是() A.用凸透镜取火 B.影子的形成 C.镜中花水中月 D.海市蜃楼 3.把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可在距凸透镜15cm处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若将某—物体放在此透镜前20cm处,可得到一个() A.倒立放大的实像 B.倒立缩小的实像 C.正立放大的实像 D.正立放大的虚像 4.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凸透镜、光屏和烛焰的位置如图2所示时,光屏上能成一清晰的像。则()

图2 A.所成的像是正立缩小的实像 B.所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 C.把蜡烛向左移动,调整光屏的位置,得到的像变小 D.把蜡烛向右移动少许,调整光屏的位置,得到的像变小 5.一支蜡烛位于凸透镜前,调节好透镜和光屏位置后,在光屏上呈现缩小、倒立的像;若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动,将蜡烛和光屏的位置对调一下,则在光屏上() A.无法成像 B.呈现放大、正立的像 C.呈现放大、倒立的像 D.呈现缩小、倒立的像 6.为北京2008年奥运会而建造的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的透明薄膜“外衣”上点缀了无数白色的亮点,它们被称为镀点。北京奥运会举办时正值盛夏,镀点能改变光线的方向,将光线挡在场馆之外。镀点对外界阳光的主要作用是() A.反射太阳光线,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B.反射太阳光线,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C.折射太阳光线,遵循光的折射定律 D.折射太阳光线,不遵循光的折射定律

(完整版)初中物理光现象知识点总结

光线:带箭头的直线表示光的传播方向和径迹。 光学 1 光的产生: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 自然光源:太阳,星星,萤火虫… 人造光源:蜡烛,电灯… 月亮不会发光所以不是光源 2 光的传播 光在真空中也能传播 光在真空中传播最快 为3×108 m/s=3×105 km/s 光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比真空中慢 但可近似为3×108 m/s 光在固体中传播最慢 光的直线传播: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光的反射:光由一种介质射向另一种介质时,一部分光返回原介质发生反射; 光的折射:光由一种介质射向另一种介质时,一部分光进入另一种介质发生折射。 光的色散:光通过棱镜折射后会被分解为红橙黄绿蓝靛紫的现象叫光的色散 2.1光的直线传播 能说明光的直线传播的例子:小孔成像(树荫下的光斑);日食月食;影子的形成等。 光的直线传播的应用:排队看齐;射击瞄准;激光准直等。 实验:小孔成像:说明光在空气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结论:呈倒立的实像,像的大小决定于蜡烛到小孔的距离及光屏到小孔的距离(孔应该适当小) 2.2光的反射 平面镜成像、水中的倒影、潜望镜、光污染、晃眼、能看到不发光的物体、汽车后视镜(凸面镜)、太阳灶做饭(凹面镜)、人能看到物体的颜色,一定是物体表面反射了这种色光进入了人眼 (晚上看到物体都是黑色的原因:没有光进入人眼)。

实验:探究光的反射规律 实验器材:激光光源,可折叠硬纸板,量角器,尺子,笔等 当右半个硬纸板向后(或向前)折时会看不到反射光线,说明: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 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个平面上;反射光线和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一切光的反射光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平行光(如太阳光)射到光滑平整的表面时,反射光也平行,且向着同一方向;这样的反射称为镜面反射(黑板反光) 平行光(如太阳光)射到凹凸不平的表面时,反射光不平行,且向着四面八方;这样的反射称为称为漫反射(能看到黑板上的字) 平面镜成像 实验: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 器材: 玻璃板、两只大小完全相同的蜡烛、刻度尺、光屏、火柴等 结论:平面镜成像特点:像与物大小相等;像与物的连线与平面镜垂 直;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像是正立的虚像 平面镜成像原理:光的反射。成像原理见图: 实验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1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目的:便于确定像的位置。 2用两根大小完全相同的蜡烛的目的:便于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及便于确定像的位置)。 3玻璃板必须垂直于水平桌面放置的 目的:便于比较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 4通过玻璃板会看到两个像的原因:两个表面两次反射成像。 5在桌面上无论怎样移动蜡烛B 都无法与A 的像重合:玻璃板没有与水平面垂直。 6不用厚玻璃板的原因:两个表面使光反射成两个不重合的像。

关于表彰2009年无锡市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和先进学生集体的通知

关于表彰2009年无锡市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和 先进学生集体的通知 各市(县)区教育局、团委,市学校管理中心,各大中专院校、技工学校、民办学校: 近年来,全市广大青少年学生勤奋学习,努力进取,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综合素质不断提高,涌现出了一批优秀个人和先进集体。为表彰先进,树立榜样,根据《关于评选2009年省市级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和市级先进学生集体的通知》(锡教宣…2009?58号)精神,经学校和各市(县)区教育局、市学校管理中心及相关教育主管部门评选推荐,市教育局、团市委审核批准,决定授予江苏省南菁高级中学高二(2)班周垚等1440名同学“无锡市三好学生”称号,宜兴市张渚高级中学高二(11)班曾庆清等508名同学“无锡市优秀学生干部”称号,江南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0701班等362个班级(学生社团)“无锡市先进学生集体”称号。 希望受到表彰的先进集体和个人谦虚谨慎,戒骄戒躁,勤奋努力,不断进步,在各方面取得更大的成绩。各地各校要积极开展向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学习活动,充分发挥先进集体、个人的榜样示范作用,为全面促进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作出贡献。 附件:1. 2009年无锡市三好学生名单

2. 2009年无锡市优秀学生干部名单 3. 2009年无锡市先进学生集体名单 无锡市教育局 共青团无锡市委员会 二○○九年五月十五日 附件1: 2009年无锡市三好学生名单 (共1440名) 一、江阴市230名 江苏省南菁高级中学高二(2)班周垚江苏省南菁高级中学高二(7)班徐啸尘江苏省南菁高级中学初三(4)班刘笛江苏省南菁高级中学高三(5)班薛梦姣江苏省南菁高级中学高三(6)班赵圆圆江苏省南菁高级中学高三(7)班汪烨丽江苏省南菁高级中学高三(8)班朱烨均江苏省南菁高级中学高三(9)班唐栖桐江苏省南菁高级中学高三(11)班常乐

八年级物理光现象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八年级物理第四章光现象单元测试题 考试时间7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12×3分=36分) 1.自然界中有许多有趣的光现象,下列光现象中,属于光沿直线传播的是( ) A.空游泳池中注水后,看起来变浅了 B.平静的湖面上倒映着岸边的景物 C.开凿隧道时,工人们用激光束引导掘进机 D.雨后的天空中,出现了一道彩虹 2.关于平面镜成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平面镜成的像是虚像 B.平面镜成像原理是光的反射 C.物体越靠近平面镜,像越大 D.像与物体关于平面镜对称 3.小明想利用一块平面镜使射向井口的太阳光竖直射入井中,如图所示,图中的数字序号表示的是确定平面镜位置时作图的先后次序,其中作图过程正确的是( ) 4.(多选)如图所示是一根直树枝斜插在湖水中的一张照片,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OB是树枝反射形成的像 B.OB是树枝折射形成的像 C.OC是树枝在水中的部分 D.OC是树枝折射形成的像 5. 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是( ) A.日环食B.倒影 C.海市蜃楼D.手影6. “猴子捞月”的寓言故事说,猴子看到水中有个月亮,以为月亮掉水中了,大叫起来“不得了啦,不得了啦,月亮掉水里了!”…关于水中的月亮,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水中的月亮比天上的月亮小 B.水中出现月亮是光的折射现象 C.水中出现月亮是光的反射现象 D.水中月亮到水面的距离比天上月亮到水面的距离远

7. 下列有关光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人靠近平面镜时镜中人的像变大 B.在光的反射中,入射光线靠近法线时反射光线将远离法线 C.雨后天空中的彩虹是光的色散形成的 D.验钞机利用红外线辨别钞票的真伪 8. 如图所示,渔夫叉鱼时,应瞄准哪个方向才能叉到鱼( ) A.看到的鱼的前方 B.看到的鱼的方向 C.看到的鱼的上方 D.看到的鱼的下方 9. 阳光灿烂的日子,行走在绿树成荫的街道上,常常见到地面上有一些圆形的光斑,这些光斑是( ) A.树叶的实像 B.树叶的虚线 C.太阳的实像 D.太阳的虚像 10. 如图是晚上汽车在干燥的沥青路面和潮湿的沥青路面上行驶时大灯部分光路简图,在晚上开车时( ) A.潮湿的路面更容易发生光漫发射 B.干燥的路面发生光的折射 C.对面无车时,驾驶员看潮湿的路面更暗 D.照射到干燥路面上的光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11. 如图所示,在探究平面镜的成像特点时,小明同学没有把薄玻璃板竖直放置.在水平桌面上,无论如何移动蜡烛B,发现( ) A.蜡烛A的像总是与蜡烛B完全重合 B.蜡烛A的像总偏向蜡烛B的上方 C.蜡烛A的像总偏向蜡烛B的下方 D.蜡烛A的像与蜡烛B的像总在同一水平面上

初中物理《光现象》知识点归纳

初中物理《光现象》知识点归纳 初中物理《光现象》知识点归纳 1、自身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光源分为天然光源和人造光源。 2、白色光是不是单纯的光,是复色光,它是由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不同的色光组成,当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会分解 成七色光的现象叫光的色散。首先用实验研究光的色散现象的是英 国物理学家牛顿。 3、光的三原色是指红、绿、蓝。颜料的三原色是指红、黄、蓝。 4、通过对比色光的混合和颜料的混合是不同的。 5、有色的透明物体只能透过和它颜色相同的色光,即透明物体 的颜色是由它所透过的色光决定的。 6、有色的不透明物体只能反射和它颜色相同的色光,即不透明 物体的颜色是由它所反射的'色光决定的。7、光具有的能量叫光能。太阳的热主要是以红外线的形式传送到地球上来的。 8、光按照可见与不可见分成可见光和不可见光两类。紫外线和 红外线都属于不可见光。 9、红外线能使被照射的物体发热,因此它具有热效应;紫外线 最显著的性质是它能使荧光物质发光。 10、光在传播的过程中,如果遇到不透明的物体,在物体的后面不能到达的区域便产生了影子,这说明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11、把手放在发光的电灯和墙之间,墙上便出现了一个暗的影子,这一现象说明了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13、熟悉一些可以用光的直线传播解释的现象:激光准直、激光测距、影子的形成、小孔成像、三点一线射击、排队看齐、太阳光斑、立竿见影、日食月食、针孔照相机等。 14、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15、表面是平滑的镜子叫平面镜.平面镜的成像特点是:①平面 镜所成的像不能呈现在白纸上,是虚像。②像的大小与物体的大小 相等。③像与物的连线与镜面垂直④像到镜的距离与物到镜的距离 相等。⑤像与物以镜面对称的。 16、在“研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中,在桌面竖立一块玻璃作为平面镜。实验时,要使镜后的物体与镜前物体成的像重合,这 是为了找到像的位置,从而发现平面镜成的像有大小相等的特点; 如果用尺量出物、像到平面镜的距离则发现等距的规律;如果用笔 画出物、像对应点的连线,则发现物、像对应点的连线与镜面垂直;平面镜成的是正立、等大的虚像。 17、平面镜成像的作图方法为对称法。 18、平面镜的主要应用有:(1)、利用平面镜成像;例:照镜子、利用平面镜扩大视野、牙医用来诊断病情的反光镜。(2)、利 用平面镜改变光路,例:潜望镜等。 19、平面镜使用不当可能带来麻烦或光污染。例:夜间行车时,车内的景物在挡风玻璃上成的像干扰了驾驶员的视线。 20、凸面镜能扩大视野。例:汽车的后视镜、街头拐弯处的反光镜等。 21、光射到物体表面上时,有一部分光会被物体表面反射回来,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反射,我们能看见本身不发光的物体、平面镜成 像都与光的反射有关。 23、光的反射定律是:反射光线、法线、入射光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