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低蛋白饮食治疗慢性肾衰竭疗效观察钟文科

低蛋白饮食治疗慢性肾衰竭疗效观察钟文科

低蛋白饮食治疗慢性肾衰竭疗效观察钟文科
低蛋白饮食治疗慢性肾衰竭疗效观察钟文科

低蛋白饮食治疗慢性肾衰竭疗效观察钟文科

发表时间:2019-05-06T11:53:48.117Z 来源:《兰大学报(医学版)》2019年2期作者:钟文科

[导读] 探讨低蛋白饮食治疗慢性肾衰竭的效果。

钟文科

常德职业技术学院附属医院,血液透析中心,415000

摘要:目的:探讨低蛋白饮食治疗慢性肾衰竭的效果。方法:择本科室2014年1月到2017年12月间20例慢性肾衰竭患者,所有患者均实施常规保肾治疗,包括血压控制、调节酸碱平衡等治疗,并实施低蛋白饮食治疗。持续治疗3个月后,分析总结低蛋白饮食对患者肾功能、病情进展的影响及治疗安全性状况。结果:患者治疗后血尿素氮、血肌酐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患者治疗后血磷水平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患者治疗后每月肾小球滤过率下降量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患者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0%。结论:慢性肾衰竭患者实施低蛋白饮食治疗可控制患者病情进展,改善患者肾功能。

关键词:低蛋白饮食;慢性肾衰竭;病情;肾功能;效果

慢性肾衰竭是因多种因素导致的慢性进行性肾实质损害状况。慢性肾衰竭患者常引起患者肾脏萎缩,引起患者肾功能难以维持基本功能,常导致患者出现代谢产物潴留、内平衡紊乱等状况,严重时将导致患者全身脏器功能损伤,威胁患者生命安全。当前临床治疗慢性肾衰竭以对症治疗、保肾治疗为主要原则,以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延缓病情进展为主要治疗目的[1]。透析治疗是临床治疗慢性肾衰竭晚期患者的重要治疗方式,治疗效果显著,但该治疗方式对于早期及中期慢性肾衰竭患者不适用。为此,寻常更加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积极控制患者病情,是临床研究的重点问题。由于慢性肾衰竭患者以蛋白尿为主要表现,而高蛋白而高蛋白对患者病情具有一定影响。为此,本科室对2014年1月到2017年12月间20例慢性肾衰竭患者实施了低蛋白饮食治疗,现实施总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择本科室2014年1月到2017年12月间20例慢性肾衰竭患者。患者只能怪含有男12例,女8例;患者年龄跨度22-67岁,平均年龄41.2岁(s=9.6);原发病类型:糖尿病肾病2例,慢性肾小球肾炎14例,高血压肾病3例,狼疮性肾炎1例;病程跨度3-22个月,平均病程12.5个月(s=8.2)。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研究内容。

纳入标准:实施临床检查确诊为慢性肾衰竭患者;完成研究及随访过程患者;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患者。排除标准:实施透析治疗患者;存在其他严重合并症及并发症患者;妊娠、哺乳患者;存在恶性肿瘤疾病患者;精神、认知、沟通、意识障碍患者。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实施常规保肾治疗,包括血压控制、调节酸碱平衡等治疗,并实施低蛋白饮食治疗。给予患者口服大黄苏打片(黄山中皇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4021393)调节酸碱平衡,1.2g/次,按实际检测结果调整用药方案;口服硝苯地平缓释片(太极集团重庆涪陵制药厂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23392)实施血压控制,根据患者实际病情状况调整用药剂量,保持患者血压<140/90mmHg;采取皮下注射3000U促红细胞生成素(Roche Diagnostics GmbH,进口药品注册证号BS980035)及口服葡萄糖酸钙口服液(10%,哈尔滨乐泰药业有限公司,国食健字G2*******)促进造血。给予患者低蛋白饮食,保持患者每日蛋白摄取量<0.6g/(kg·d),保持摄取热量处于30-35cal/(kg·d),蛋白摄取以猪肉、鸡肉等动物蛋白为主。持续治疗3个月。

1.3 观察指标

①分析总结患者治疗前后患者血尿素氮、血肌酐、血磷水平状况。

②分析总结患者治疗前后每月肾小球滤过率下降程度状况。

③分析总结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状况。

1.4 数据统计

用SPSS20.0软件处理,用均数±标准差表示血尿素氮、血肌酐、血磷水平及每月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值,t检验。P<0.05表示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患者治疗前后患者血尿素氮、血肌酐、血磷水平状况分析

患者治疗后血尿素氮、血肌酐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患者治疗后血磷水平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见下表1。

2.2 患者治疗前后每月肾小球滤过率下降程度状况分析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