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抗癌汤的功效与作用

抗癌汤的功效与作用

抗癌汤的功效与作用
抗癌汤的功效与作用

抗癌汤的功效与作用

抗癌汤对于许多人来说都是有点陌生的,其实它是一种中药方剂,对一些特定的疾病有着很好的治疗效果,一起来看一下。

【处方】

藤梨根60克,野葡萄根60克,干蟾皮12克,急性子12克,半枝莲60克,紫草30克,天龙6克,姜半夏6克,甘草6克,丹参30克,蛇舌草30克,马钱子3克。

【功能主治】

化瘀解毒。主气虚血瘀,毒邪侵袭。(食管癌)

【用法用量】

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摘录】

浙江省杭州肿瘤医院

上文我们介绍了什么是抗癌汤,我们知道抗癌汤是一种中药方剂,不但可以用来治疗疾病而且还有很好的保健功效,所以我们要善于利用抗癌汤来为我们的健康护航。

牛尾的营养价值及功效

牛尾的营养价值及功效 其实动物身上的一些尾巴也可以吃的,而且这些尾巴上的肉一般都比较劲道,并且尾巴上主要是一些脆骨存在,所以吃起来会非常香。而常见的尾巴就有猪尾巴和牛尾巴,但是由于牛肉的价格就比猪肉要贵,所以牛尾巴的价格也会比猪尾巴的价格贵很多。那么多吃牛尾巴究竟会有怎样的营养功效和价值呢? 牛尾的营养价值 牛尾含有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等成分。牛尾是牛身上活动最频繁的部位,因而其肉的味道最为鲜美。同时,牛尾性味甘平,富含胶质、多筋骨少膏脂,风味十足,能益血气、补精髓、强体魄、滋容颜;现代营养学因其低脂肪高蛋白,富含多种营养物质,而视其为健康营养食品。 牛尾巴营养价值极高,宜炖食。牛尾骨营养分析:牛尾含有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等成分。牛尾巴美味又滋养,尾巴富含胶质,风味十足。牛尾熬的时间长胶原就出来了 汤就稠了。 牛尾补骨汤能补气补钙、强壮筋骨。牛尾汤在西餐厅的菜谱上经常会见到以牛尾为主的经典菜肴:牛尾浓汤、红酒烩牛尾等,说明牛尾在西菜里占有一重要席位。 牛尾的功效与作用 牛尾性味甘、平;具有有补气、养血、强筋骨的功效。现代营养学亦认为它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能量和磷、钙、铁等以及脂肪、

维生素类等。 牛尾是很好的食材,而且有益血气、补精髓的功效,有强体魄、滋容颜的作用,被视为健康营养食品。中医认为,牛尾强体魄、滋容颜。 牛尾汤适宜于生长发育、术后、病后调养的人、中气下隐、气短体虚、筋骨酸软、贫血久病及黄目眩之人食用。适宜于肾虚患者,如男子阳痿早泄、女子月经不调、性欲减退、腰膝酸痛等症;可部分代替牛鞭汤;年老体弱者食用也很不错。 如何挑选牛尾: 市场上一般将牛尾整条出售,购买后由销售人员顺骨缝剁成块,此外还有熟的牛尾罐头食品出售。在选购新鲜牛尾时要求肉质红润,脂肪和筋质色泽雪白,富有光泽,去皮后的牛尾要求无残留毛及毛根,肉质紧密并富有弹性,并有一种特殊的牛肉鲜味。 牛尾的储存方法: 新鲜的牛尾最好趁新鲜制作成菜,如果需要短期保存,可把牛尾放入沸水锅内焯出血水,捞出过凉,控尽水分,加上少许黄酒拌匀,放入保鲜盒,入冰箱保鲜室冷藏保存。如果需要长期保存,则需要把牛尾块用保鲜膜包裹起来,放入冰箱冷冻室内冷冻保存,食用时取出自然化冻即可。

附子的功效与作用

附子的功效与作用 一、温阳救逆 以四逆汤为代表方剂。在太阳病上篇,伤寒“重发汗,复加烧针”致阳气内虚者,应 用四逆汤以救逆。在太阳病中篇更是直接指出了附子“救里” 的作用,身体疼痛的症状 在太阳病多见,但亦有因少阴里虚寒所致,故单纯以四逆汤救里即可,虚寒得化,疼痛自解,四逆汤应用在其他篇章亦多是与此相类。附子在、四逆汤中的应用体现了《本经》中 对附子((主风寒咳逆邪气,温中”的认识,里气虚寒,下利不止,外可见“身体疼痛”、“大热不去”、“四肢拘急、手足厥冷” 等病情,放胆应用四逆汤,用生附子配伍干姜、甘草t 温脾肾之阳救虚寒以止利。除热。正如陶节庵云“温经用附子,无干姜不热”, 尤其是生附子配干姜,透达阴寒,回阳救逆,其力精专。在干姜附子汤用以治疗“下之后,复发汗。昼日烦燥不得眠,夜而安静,不呕,不渴,无表证,脉沉微。身无大热者”:汗 下之后阳气爆虚, 阴寒独盛,生附子。干去浓煎-次顿服,以救虚脱之阳。若阴寒内盛病 情人里渐深,出现阳气虚微,被阴寒格拒于外,形成内寒外热之时,仲景则以通脉四逆汤 处之,加大附子、干姜的用量,温阳通脉,当病情进一步深人出现“吐巳下断,汗出而厥,四肢拘急不解,脉微欲绝者时”,以通脉四逆加猪胆汁治之。古人在注解此条时认为,阴 寒内盛格阳于外,以咸寒猪胆汁,引药人里,我们认为这种解释或许有些牵强,猪胆汁在 这种病情深重的情况下应是直接发挥其治疗作用,而不是仅仅为引经佐使之药。根据现代 药理研究,猪胆汁含有大量胆汁酸、胆盐等,抗菌谱广,抗炎作用强,尤其是对消化系统 更为突出,口服后还可刺激胆汁分泌,增加肠蠕动。在少阴病,出现下利脉微、干呕烦躁 之时,胃肠消化系统已经极其混乱,整体功能衰竭,此时应用附子井直接配伍口服猪胆汁,可破阴除寒救逆,并恢复病人的胃肠功能,助消化,促吸收,急危症时可保得病人胃气, 挽留生命。在白通汤中体现得更为明确,“少阴病,下利脉微者,与白通汤。利不止,厥 逆无脉,干呕烦者,白通加猪胆汁汤主之” 可以明显看出病情进一步加重,胃肠功能紊乱,此时加猪胆汁应该是直接来纠正胃肠功能,助正气的恢复。总结四逆、白通之类·应用,其一,可医恶寒、下利厥逆、脉沉微等全身性阴寒、功能衰退证候;另外对里寒外热、大汗出、大热不去、干呕烦躁等症,亦可回阳复脉,潜纳浮阳,如冬医宗金鉴诊所云“能 大壮元阳,主持内外,共招外热返之于内”,我们在临床中对于大热不去,兼见太阴、少 阴虚寒者,应用四逆汤类方,其退热之效确实可以一剂而愈。 二、温经散寒除湿痹 温经散寒除湿痹的作用多体现在太阳病篇、痉湿昭病脉证篇以及中风历节病脉证篇, 方剂有桂枝附子汤、自术附子汤、甘草附子汤、桂枝芍药知母汤、附子汤。以桂枝芍药知 母汤为代表,“诸肢节疼痛,身体尴羸,脚肿如脱,头眩短气,温温欲吐,桂枝芍药知母 汤主之”,历节病程日久,风寒湿郁痹气血经脉,以附子温经散寒除湿,配伍麻黄、桂枝、白芍、防旧、知母、生姜疏通经脉、畅通气血阴阳,白术。甘草健脾益气扶正。病情轻 浅者仲景处以桂枝附子汤类温通经脉气血,桂枝辛温发散,通阳利水,行里达表,无所不到;附子温阳散寒,通行十二经脉,走而不守,二药相须为用,可作用于全身1 密滞不

27款女人养生汤:补气、补血、补肾

27款女人养生汤:补气、补血、补肾 女人衰老的主要原因:一缺气、二寒气、三肾亏。 一、女人养生小习惯: 1、每天早上三片生姜、一杯蜂蜜水、三颗红枣,两天一瓶酸奶,平时多吃鸭血、猪血,其中特别提醒女性朋友:例假时期不能吃海带、海鲜、香蕉、西红柿、西瓜。 2、另外还要记住做一些动作:梳头(百会穴),大家都知道慈禧太后80多岁还有一头乌黑亮丽的头发,其中的秘诀就是梳头(不是有个小太监李莲英吗?他天天给慈禧梳头!我们没有小太监给梳头就自己梳)。 3、三天更换枕巾,因为头发是很脏的,所以必须勤换枕巾。 4、洗完澡用电吹风吹肚脐眼(丹田),这里要告诉大家电吹风比吹头发更有用的地方:低血糖患者可用电吹风吹腰,月经不调者可以吹后脑勺,再者就是暖丹田(吹肚脐眼)。 5、每天晚上泡个热水脚,如果方便可以加些艾叶、鹅卵石。有的朋友也许不知道什么是艾叶,端午节门前插的那种植物。 6、每天敲敲足三里(即膝盖外侧),不是有那么一句话吗?“每天一只老母鸡,不如敲敲足三里。” 二、手脚冰冷的人吃什么好呢? 一种手脚冰凉是虚寒的表现,通常以服用温寒的食物。“虚寒”的原因,有天生的,也有后天生活习惯造成的。所以应该提倡多参加适宜的体育运动,饮食起居规律有序,注意温寒添减衣物,不吃生冷食物等。 另外有一种手脚冰冷,中医叫“四逆”。“四”就是四肢的末端,“逆”就是厥冷的意思。这种情况是因为血液循环不能达到四肢的末梢,因而血液供应不足而导致的肢体寒冷。 女性在特殊生理期间也容易因贫血而引起畏寒,还有就是因为肠胃出血,血液流失过多的人,也会有贫血畏寒现象。 另外,中医学上还有一种叫“血枯”的病,就是血液干枯减少导致的贫血而畏寒,这是需要补血。如果血液淤阻,就要用“破淤生新”的治疗方法,破除淤血生出新血,就是我们常听说的“活血化淤”。但这都得由专业中医师从脉搏和表现症状来判断决定归属于哪一类的怕冷。 营养原则 应多食具有补气、补血、补肾的性平、温热类食物。

牛尾菜的功效与作用

牛尾菜的功效与作用 文章目录*一、牛尾菜的简介*二、牛尾菜的功效与作用*三、牛尾菜的市场信息1. 牛尾菜的价格2. 牛尾菜的选购方法3. 牛尾菜的保存方法 牛尾菜的简介别名牛尾蕨、土春根、牛尾结、马尾伸筋、七层楼、金刚豆藤、草菝葜、马尾伸根、过江蕨、老龙须、大伸筋草、千层塔、鲤鱼须、山豇豆、背梁骨、摇边竹、白须公、软叶菝葜。 为多年生草质藤本。茎长1-2米,中空,有少量髓,干后凹瘪并具槽。叶比上种厚,形状变化较大,长7-15厘米,宽2.5-11厘米,下面绿色,无毛;叶柄长7-20毫米,通常在中部以下有卷须。伞形花序总花梗较纤细,长3-5(-10)厘米;小苞片长1-2毫米,在花期一般不落;雌花比雄花略小,不具或具钻形退化雄蕊。浆果直径7-9毫米。花期6-7月,果期10月。 除内蒙古、新疆、西藏、青海、宁夏以及四川、云南高山地区外,全国都有分布。生于海拔1600米以下的林下、灌丛、山沟或山坡草丛中。也分布于朝鲜、日本和菲律宾。 牛尾菜的功效与作用功效主治:补气活血,舒筋通络。治气虚浮肿,筋骨疼痛,偏瘫,头晕头痛,咳嗽吐血,骨结核,白带。《江西

草药》:祛风散瘀。治风湿痹痛,跌打损伤。《贵州草药》:清热止咳,补虚益损。《陕西中草药》:祛风湿,活血通络,消炎镇痛。治风湿性关节炎,筋骨疼痛,高血压所致之偏瘫,骨髓炎,骨结核。《常用中草药单方验方选编》:治白带过多,淋巴结炎。《湖南药物志》:舒筋活血,补气通络。 作用: 1、治气虚浮肿:牛尾菜、毛蜡烛、地洋参各三钱,水高粱根二钱,葵花秆心一钱。绿豆为引,炖肉吃。 2、治关节痛:牛尾菜五钱,路边荆一两,老鼠刺一两,豨莶草五钱。水煎服。 3、治肾虚咳嗽:牛尾菜、饿蚂蟥根、大火草根、土枸杞根各三钱,扑地棕根一钱。蒸鸡吃。 4、治咳血:牛尾菜、大山羊、岩百合、观音草各三钱,一朵云二钱。煨水服。 5、治头痛头晕:牛尾莱二两,娃儿藤根五钱,鸡蛋二个。水煎,服汤食蛋。 牛尾菜的市场信息 1、牛尾菜的价格尚不明确。

乌梅丸的功效与作用

乌梅丸的功效与作用: 乌梅丸来源 《伤寒论》。 乌梅丸组成 乌梅300枚细辛84克干姜140克黄连224克当归56克附子84克(去皮,炮,) 蜀椒56克(出汗) 桂枝(去皮)84克人参84克黄柏84克 乌梅丸用法 上十味,各捣筛,混合和匀;以苦酒渍乌梅一宿,去核,蒸于米饭下,饭熟捣成泥,和药令相得,纳臼中,与蜜杵二千下,丸如梧桐子大。空腹时饮服10丸,一日三次,稍加至20丸。 乌梅丸功用 温脏安蛔。 乌梅丸主治 蛔厥。脘腹阵痛,烦闷呕吐,时发时止,得食则吐,甚至吐蛔,手足厥冷,或久痢不止,反胃呕吐,脉沉细或弦紧。现用于胆道蛔虫病。 乌梅丸禁忌 服药期间,忌生冷、滑物、臭食等。 乌梅丸方论 本方所治蛔厥,是因胃热肠寒,蛔动不安所致。蛔虫得酸则静,得辛则伏,得苦则下,故方中重用乌梅味酸以安蛔,配细辛、干姜、桂枝、附子、川椒辛热之品以温脏驱蛔,黄连、黄柏苦寒之品以清热下蛔;更以人参、当归补气养血,以顾正气之不足。全方合用,具有温脏安蛔,寒热并治,邪正兼顾之功。 乌梅丸实验研究 排胆及驱蛔等作用《中成药研究》1986(3):33~35,本方能促进胆囊收缩和排胆作用,有利于胆汁引流,减少或防止胆道感染及蛔虫卵留在胆道内形成胆石核心,减少胆石症发生。加大乌梅剂量作用更为明显, 乌梅丸的临床运用 众所周知,肝肺两脏有相克关系,其中“肺禀坚金之性,而体反虚,肝禀柔木之性,而体反沉实,故肺养其娇,易遭侵克,肝凭其悍,每肆欺凌,是肺称娇脏,肝为刚脏”(《潜斋医学丛书》)。因此,病理上每因肝旺生发有余,肺弱肃降不及而产生肝病乘肺之证。其中,属肝火犯肺、肝气犯肺者,诊治较易,而属肝风犯肺者,因其临床相对少见,同时又缺少成方,易于漏诊失治。作者在对乌梅丸的专题研究

真武汤治验三则

真武汤治验三则 真武汤始见于《伤寒论》,由茯苓、芍药、生姜、白术、附子5味药组成,具有温阳利水的功效,可用于治肾阳虚衰、水湿泛溢之水肿、小便或利或不利、腹痛下利、肢肿、体颤、肉跳及心阳虚衰、水气上凌之心悸等症。临床中,笔者还用于治疗其他病证,疗效较好,现列几则验案如下。 自汗案 患者,女,37岁,2004年8月就诊。患者自诉:自汗不止4月余,曾在市某医院检查,诊断为植物神经功能紊乱。西医调节神经的药物不起作用,服其他中药效果也不明显。3天前患感冒服西药及中成药后,汗出更多,低热(体温37.5~C)。症见形体消瘦、面色萎黄、精神萎靡不振,头面部汗出如洗,筋脉拘急,身体瞤动,舌苔白干,脉沉细,此系阳虚不固。治以回阳固脱。药用制附子30g(先煎),生姜30g,白芍30g,白术20g,茯苓30g。1剂,煮取1000ml。频频饮之,1日饮完后汗出稍止。改用小剂量。炮附子、生姜、白芍、茯苓各12g,白术8g。日1剂。又服4剂热退身凉,汗止神复。半年后随访,自汗未再复发。按:本病人素体表里阳气俱虚,阳虚不固常自汗出。本次感冒服西药发汗更伤其阳,因此汗出不止;汗出过多,阴随阳伤,阴阳两虚,筋脉失养,故肢体拘急、身体膶动、精神疲倦。方中附子大辛大热,温肾暖脾,可回阳气;茯苓健脾渗湿以利水邪;生姜既助附子温阳祛寒,又伍茯苓温散水气;白术健脾燥湿,可扶脾之运化;白芍既可敛阴和营以解筋脉拘急、身之膶动,又可制附子刚燥之性引阳药人阴。诸药相伍,使阳气得回,表气得固,故不汗出。阴液得复筋脉得养,肢体膶动可解。阴回阳复,阴阳平衡,病即可愈。 眩晕案 患者,女,50岁,2004年11月18日初诊。主诉:旋转性眩晕3天。病史:平素自感体倦乏力,稍有不甚即伤风感冒,且持续时间较长。本次病发即感冒10天(基本痊愈)后,早晨起床时突感天旋地转,不敢睁眼,伴有恶心呕清水,头昏沉胀疼,心动悸汗出,不欲食,食入即吐,曾服西药及输液,病不见轻,才求服中药。症见舌淡胖有齿印,苔白稍厚微腻,脉沉尺部若无,四肢发凉。诊断为脾虚湿阻型眩晕,投以苓桂术甘汤加味,3剂后症状无改善。考虑病重药轻,即改用真武汤加减。药用制附子15g(先煎),白术20g,白芍15g,茯苓30g,泽泻15g,半夏12g,生姜30g。用2000ml水先煎附片半小时以上,再加入其他药,煎至600ml,分3次饭前半小时服,1日l剂。服1剂后诸症均减。2剂后眩晕大轻,呕吐,动悸,汗出瘥。守原方又服3剂,欲食,肢温。前方共服5剂,病瘥。随访1年未复发。按:肾主水,肾阳不足,气化无力,水气不化,湿聚。脾主运湿,脾阳不振,湿气不运而停聚于中,湿浊中阻,清阳不升,元阳不充,脑失所养,故头目眩转;浊阴上冒,故呕吐清水痰涎;脾肾阳虚,则食欲不振,倦怠乏力,四肢不温。药用附子温肾助阳以化水气;白术健脾以燥化水湿;茯苓、泽泻淡渗利湿可导水下行;半夏化水饮、降水逆;生姜行散水湿而暖脾;白芍酸苦微寒,配白术、茯苓、泽泻使渗湿而不伤阴,伍附子令其温燥而不伤血,白术与附子相合,补中而升阳气。诸药合力,脾肾健,阳气复,清阳升,眩晕停,水湿化,浊阴降,呕吐止。脾肾阳复,纳增,肢温,其病可愈。 失音案 患者,女,56岁。2004年7月19日初诊。声音嘶哑半月余。病史:近3个月来入夜咽喉干燥,甚或难眠,半月前感冒同时伴见咽痛音哑,经治疗感冒痊愈,音哑加重。曾服用清热利咽丸、金嗓子、华素片等药不见好转,转中医诊治。症见精神不振,咽干音哑,夜间尤甚,口干欲漱不欲咽,咽部鲜红,小腹不温,舌淡苔白润,脉沉细。本病由于阴盛阳衰,入夜更重,虚阳上冲,音哑加重,用真武汤加减。药为:制附子6g(先煎),干姜10g,桂枝10g,茯苓15g,白术10g,白芍12g,甘草6g。2剂,服后咽干症状似有减轻,他症如前,原方附子改为15g。又进3剂,咽干痛明显减轻,腹部也转温。守方共进11剂,诸症全失,半

化疗升白牛尾汤做法

化疗升白牛尾汤做法 化疗的患者体质特别的虚弱,这是大家都了解的事情,然而面对如此虚弱的化疗患者,要怎么才能调理好他们的身体呢?饮食是至关重要的,首先要严格控制饮食,合理的饮食有助于化疗患者的身体恢复,例如牛尾汤就很适合化疗患者,所以下面我们就来同大家一起了解一下化疗升白牛尾汤做法。 化疗是目前临床上用于治疗癌症的最主要的方法之一。这种治疗方法虽然有效,但是对患者身体的副作用是非常大的,他在杀死癌细胞的同时,也会杀死患者身体的免疫细胞,造成免疫力低下,同时还会产生骨髓抑制。 所以化疗之后的患者应该吃一些营养比较高的食物,牛尾汤就是不错的选择。绝大多数的患者在做完化疗之后,身体内的白细胞都会比较低,血象也比较低,而喝牛尾汤一方面能够增强身体的免疫力,另一方面能增加白细胞。 同时因为牛尾汤比较容易消化,也不是特别的油腻,非常适合化疗之后的患者服用,因为患者在化疗之后会出现,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症状,所以不适合吃油腻的食物。适合吃一些清淡营养价值比较高的食物。 食材,主料:牛尾500g、山药250g、胡萝卜1根 辅料:盐适量 步骤 1.准备材料:牛尾500g,山药250g,胡萝卜1根。

2.生牛尾用清水浸泡4个小时去血水其间换水3到5次 3.将牛尾放入煮锅,加入足量的清水和姜片 4.倒入1汤匙的料酒 5.大火煮开,撇去浮沫 6.将撇去浮沫的牛尾和汤倒入压力锅中 7.盖上盖子大火烧开转小火褒30分钟关火 8.将山药,胡萝卜去皮切滚刀块 9.待高压锅能正常打开后加入山药和胡萝卜块小火煮30分钟 10.加入适量的盐胡椒粉调味 注意事项: 除了牛尾汤之外,患者在化疗之后也可以吃一些鹌鹑蛋,海参等,也可以吃一些患者想吃的时候,同时在饮食当中添加一些本身就具有抗癌作用的食物,比如说蘑菇,西兰花紫薯等等。

最详细的乌梅功效作用介绍(全文)

最详细的乌梅功效作用介绍(全文) 导语:乌梅别名酸梅、黄仔、合汉梅、干枝梅,为蔷薇科落叶乔木植物梅Prunus mume的近成熟果实,经烟火熏制而成。今天小编就给大家整理了一份最详细的乌梅功效作用介绍,欢迎阅读。 乌梅 性味归经:酸,平.归肝、脾、肺、大肠经。 功效:敛肺,涩肠,生津,安蛔。 乌梅的作用: 1、防老化 若要真正的享受长寿,就不应该受老化病的折磨。吃乌梅会刺激腮腺荷尔蒙的分泌,而这种荷尔蒙能预防老化。所以从今天开始就每天吃一个乌梅吧。 2、清血 现代人喜欢吃的食物不外是精制食品如精白谷类、精白面包、精白面条、精白糖、化学调味料及动物性食物。吃了这些食物会致使血液里的毒素剧增,日子久了,血液循环恶化而产生酸素。每天吃一个乌梅可帮助清扫血液,使血液流动量正常化,排除过量的酸素。 3、增加能量 当血液净化时,新陈代谢就增强,身体自然会恢复能量。乌梅里的柠檬酸酸帮助吸收维他命及酵素,还有能预防疾病及消除疲劳。

4、保护消化系统 乌梅有消毒的功能,也防止食物在肠胃里腐化。 5、消除疲劳 当你觉得疲倦时,在身理上只是因为身体里过多的酸素致使。所以当你下班被困在车阵里,好不容易回到家里时,觉得累毙了,建议你吃一个乌梅,倦意很快就会消除。 6、消除便秘 乌梅里的苹果酸把适量的水分导引到大肠,形成粪便而排出体外。 7、增进食欲 长期性的无食欲是身体里的一些器官操作得不好,食欲因为压力,吃过量,也因为肝脏,胃及大肠的功能不好,生病后食欲也差了。若要康复得快,需要吃东西,能帮助恢复食欲的就是每天吃一个乌梅。 8、解酒功能 乌梅对治口臭及宿醉的效果也很好,在兴高采烈欢庆佳节时,难免会喝多几杯,睡醒时头痛欲裂时,可尝试喝一杯乌梅番茶。做法是这样的:用一个乌梅,泡在一杯温水里约5分钟,然后加入一茶匙番茶叶,慢慢地喝完。 9、孕妇止吐 很多孕妇想要吃酸味的食物而不碰油腻食物及甜食,这是一个自然的反应。妇女怀孕时,血液偏酸了,胃及肝脏功能及能量也减少了。当身体偏酸时,钙质会流失,所以有些孕妇的牙齿会变的松的,更有一些孕妇的情绪会上下波动不已,建议孕妇每日吃一个乌梅来调和。

真武汤配方及功效

真武汤配方及功效 很多人都不知道真武汤是什么东西,经常听到却不常看到。真武汤经常在老中医口中听到。人有时候难免会觉得有眩晕的感觉,而真武汤恰恰可以治眩晕。但是,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喝真武汤,对孕妇而言,真武汤的作用和孕妇十分冲突。还可能产生极坏的影响。下面就告诉大家关于真武汤的配方及功效。 本方主要由于阳虚不能化水所致,故方中以附子大辛大热,温壮肾中阳气,以散在里之寒水为主药;辅以生姜温散水气,茯苓、白术健脾利水,白芍敛阴和里,并制熟附子、生姜之辛燥,使利水而不伤阴。肾阳不足、则气不化水、小便不利、肢体浮肿。 【配方组成】:熟附子6克、茯苓9克、白芍9克、白术6克、生姜9克。 【功效和作用】: 1.脾肾阳虚,水气内停所致的水肿,症见小便不利、肢体浮肿、四肢沉重、疼痛、恶寒、舌淡而润、苔白、脉沉细者。 2.发汗过多,阳气太虚,寒水内动,水气凌心,而见心悸、头晕,身体振动而欲地,舌淡润,脉沉细者。 【临床应用】: 1.急性肾炎水肿,心脏水肿而因脾肾阳虚者,可以本方为主,加减治疗。 2.如脾肾阳虚、痰饮上泛,咳嗽者,加五味子、细辛、干姜;若小便自利应去茯苓;如见泄泻者应去白芍,加干姜。

3.凡心力衰竭引起的眩晕、心悸、下肢乏困无力、面部浮肿、舌淡、脉沉细;或虚损病出现形寒怕寒、四肢不温、腰酸腿软、动则气喘、脉细迟弱者,均可酌情使用。 以上就是关于真武汤的配方及功效。相信以上内容也样大家对真武汤有了一个简单的了解。如果家中有孕妇的,千万要注意,不要让孕妇接触到真武汤,真武汤对孕妇和孕妇腹中的胎儿都有非常大的影响。真武汤也可以治咳嗽和腰酸腿软,作用非常大。对人体也很好。

黄精牛尾汤制作过程

黄精牛尾汤制作过程 牛尾大家都知道,非常的劲道,而且吃到嘴里味道非常的好,那接下来为大家推荐一个黄精牛尾汤,不但可以有滋补治疗的功效,而且可以健脾开胃,那具体的做法是怎么样的,我们来了解一下。 【汤名】广府汤“黄精枸杞牛尾汤”【所属菜系】粤菜,中华老火靓汤黄精枸杞牛尾汤【功效】补肾、滋阴、益精、健骨,黄精.汤黄简介【汤名】广府汤“黄精枸杞牛尾汤”【所属菜系】粤菜,中华老火靓汤黄精枸杞牛尾汤【功效】补肾、滋阴、益精、健骨黄精《中华本草》:“归脾、肺、肾经。 【菜名】牛尾汤 【所属菜系】大喊皿锅 【特点】配料鲜嫩,汤清透亮,醇美芳香 【原料】 牛尾750克,罐头竹笋250克,松蘑75克,豌豆100克,热鸡汤1500毫升,花生油25克,精盐10克,胡椒面4克,味精2克,干辣椒2个,料酒50克,葱头50克,芝麻15克(焙好),大料3颗 【制作过程】 1、将松蘑水发后洗净,切成3毫米厚的伞形片;干辣椒洗净,去蒂根,去籽;葱头去头洗净,切成1.5厘米见方的丁;罐头竹笋也切成与葱头同样大小的丁 2、将牛尾去净污物,洗净,剁成段,

放入开水锅内,烫出血沫,捞出,洗净,再放入锅内净水,入牛尾,烧开,撇去浮沫,加大料、干辣椒及胡椒粉,煮4个小时后,中间撇两次浮油和浮沫,待牛尾段熟后,捞出,洗净3、煮锅净后放入热鸡汤,烧滚沸后,放入牛尾段,保温4、焖锅内放花生油,烧五成热,投入葱头丁,炒至断生,放入松蘑片、竹笋片,稍煸炒后,把煮牛尾汤过滤后,倒入焖锅里,烧开,加豌豆粒,料酒、精盐、白胡椒粉和味精,调好口味,放入牛尾和热鸡汤,烧开5、食用时,分别盛入六个碗内,第碗各放1/6的牛尾段,每碗撒匀芝麻,即可 以上就是关于黄精牛尾汤的做法,都解释的非常详细了,牛尾汤不但是味道非常好而且还可以给人带来滋补,补肾的功效,可以壮阳健体,大家快来试试看吧。

干乌梅的功效与作用是什么

干乌梅的功效与作用是什么 最近我感到没有食欲,胃酸,朋友让我吃干乌梅,干乌梅的功效与作用是什么啊,我胃部不舒服吃干乌梅有用吗。朋友告诉我干乌梅不仅是可以缓解消化不良,还可以治疗一些身体上的不适,我这种没有食欲。胃酸可以缓解症状,夏天的时候可以生津止渴,解暑,但是在感冒的时候可不能食用,会加重病情,具体的干乌梅的功效与作用现在就告诉大家。 乌梅是蔷薇科落叶乔木植物梅的没有成熟的果实,其中含有柠檬酸、苹果酸、琥珀酸、糖类、谷甾醇、维生素C等成份,具有非常理想的抗菌的作用。然后乌梅做的乌梅汁,气味很香,味道更是酸甜可口,在烦躁的时候可以多喝一点,有生津去火的功效,是这炎热的夏季必备的饮品。 乌梅,又称春梅,中医认为,乌梅味酸,性温,无毒,具有安心、除热、下气、祛痰、止渴调中、杀虫的功效,治肢体痛、肺痨病。乌梅泡水喝能治伤寒烦热、止吐泻,与干姜一起制成丸子服用,止痢效果最好。 1、它的功能主治 乌梅可以敛肺止咳,涩肠止泻,固崩止血,生津止渴,安蛔。经常是用来治疗久咳、虚热烦渴,久疟、久泻,痢疾,便血,尿血,血崩,蛔厥腹痛、呕吐,钩虫病等,功效明显。 2、它可以抗病原微生物 经过研究实验证明,乌梅对炭疽杆菌、白喉和类白喉杆菌、

枯草杆菌、葡萄球菌(金黄色、柠檬色、白色)、肺炎球菌皆有抑制作用,对大肠杆菌、宋内痢疾杆菌、变形杆菌、伤寒和副伤寒杆菌、绿脓杆菌、霍乱弧菌等肠内致病菌也有效。它的抑菌作用与其制剂呈酸性有一定关系。 3、它可以利胆 乌梅汤对胆囊有促进收缩和利胆的作用,可以引流胆道中的胆汁,减少和防止胆道干扰,减少蛔虫卵留在胆道中。 4、它可以改善消化不良 乌梅可以促进笑话,刺激唾液腺、胃腺分泌消化液,也有整肠作用,促进肠蠕动,消除炎症。它还可以增加食欲,治疗腹泻等。 以上是我给朋友们讲的就是干乌梅的功效与作用,平时和我一样喜欢吃干乌梅的朋友你知道我今天介绍的这些内容吗?如果不知道可以多看看,干乌梅适合大多数人食用,但也有人是不可以食用的就像女性朋友月经前后就要少食用。有咳嗽和多痰的时候也要少食用。

真武汤加减治疗慢性心功能衰竭临床疗效观察 王海燕

真武汤加减治疗慢性心功能衰竭临床疗效观察王海燕 发表时间:2017-02-21T14:00:14.780Z 来源:《医药前沿》2017年2月第4期作者:王海燕[导读] 观察真武汤加减治疗慢性心功能衰竭的临床疗效。 (首都医科大学良乡教学医院北京 102488) 【摘要】目的:观察真武汤加减治疗慢性心功能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符合纳入标准的84例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抗心衰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真武汤加减汤药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8.10%)明显高于对照组(54.76%)(P<0.05)。临床研究表明, 真武汤加减能明显改善心肺功能, 治疗过程中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真武汤加减联合基础治疗可有效改善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症状而且安全无明显副作用。 【关键词】真武汤加减;心力衰竭 【中图分类号】R24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04-0315-02 慢性心力衰竭(Congestive Heart Failure,CHF,简称心力衰竭)是大多数心血管疾病的最终归宿,也是最主要的死亡原因[1]。2011年2月-2011年8月,我科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再加服真武汤加减的方法,利用中西医结合来治疗CHF心功能在Ⅱ级-Ⅲ级的患者,临床疗效良好,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患者共84例,均来源于我院门诊及住院病人。治疗组42 例中,男18例,女24例;年龄58~78岁,平均65.32±3.84岁,病程最长16年,最短7 年,平均11.5±0.6 年。对照组42例中,男23例,女19例;年龄57.6~76.5岁,平均63.41±4.13岁,病程最长15年,最短8年,平均11.2±0.3年。两组各项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2.诊断标准 所有病例均符合《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的CHF诊断标准和1994年美国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重新修订的心功能分级标准。阳虚水泛证的临床表现:心悸气短或不能平卧,咳吐泡沫痰,面浮肢肿,畏寒肢冷,烦躁汗出,颜面灰白,口唇青紫,尿少腹胀,或伴有胸水、腹水,舌暗淡或暗红,苔白滑,脉细促或结代。 2.1 排除标准 急性心肌梗死、不稳定性心绞痛、急性肺水肿、甲亢性心脏病、原发性肾脏疾病、肝、肾功能不全及妊娠或哺乳期妇女。重度心力衰竭,心功能属于IV级者。 2.2 治疗方法 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包括卧床休息,低脂低盐饮食,吸氧,口服利尿剂、ACEI剂、β受体阻滞剂,及正性肌力药地高辛,心率过快者,临时静脉注射西地兰0.2~0.4mg。 治疗组在对照组综合治疗基础上加用真武汤加减汤剂治疗。 药物组成:葶苈子20g,黄芪15g 附子10g(先煎),茯苓10g,白术10g,桃仁 10g,红花 10g,泽泻10g。每日1 剂,早晚各1次。 2.3 疗效评定标准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显效:心衰基本控制或提高2级以上,症状、体征及各项检查明显改善;有效:心功能提高l级而未达到2级心功能;无效:心功能改善无明显变化,或加重、或死亡。 3.结果 临床总疗效:治疗组42例,显效27例,有效10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88.10%;对照组42例,显效13例,有效10例,无效19例,总有效率54.76%,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均未发生任何不良反应。 4.讨论 慢性心功能衰竭是各种心脏疾病导致心功能不全的一种综合征。属于中医学的心悸、喘证、水肿等范畴,其病机主要是外邪反复侵袭、劳累过度、脏腑功能失调,导致心气亏虚,气虚无力鼓动血液运行导致血脉瘀滞,出现血瘀;久病由心及肾,阳气渐衰,肾失气化,日久阳虚无力布散津液而致水湿泛滥而发病,出现心悸、喘息、水肿等症状。病性属于本虚标实,心肾阳虚为本,痰饮、瘀血为标。真武汤出自《伤寒论》,方中附子辛热以温肾阳,干姜以温脾阳,使心脾肾之阳得温,正所谓“益火之源,以消阴翳”;白术、茯苓燥湿健脾;生姜之辛散,佐附子以补阳,于补水中寓散水之意;白芍敛阴和营,不但制附子之燥热,而且使阳气有所归根。此方针对病机,标本兼治,共凑温阳化气行水之功。因此,笔者在总结前人经验基础上,用真武汤加减治疗该病,方药中葶苈子具有泻肺逐饮的作用,且现代药理表明本品有强心、利尿、加强心机收缩,减慢心率,增加心输出量的作用[2][3],故能强心逐饮,泻肺定喘,恢复心肺功能。故是本方的主药,黄芪补气,利水消肿,桃仁、红花活血通脉;附子温肾通阳,祛寒水;茯苓、白术健脾培土治水,泽泻祛湿下水气;诸药配伍,共奏益气活血,温阳利水,化饮定喘,使心神得安,喘咳得停,气血和畅。本方药针对本病本虚标实的基本病理特征,切中病机,因此临床疗效显著。本方在服用过程中未见任何不良反应,长期应用亦较为安全。 【参考文献】 [1]陆再英,钟南山.内科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70. [2]甘肃省新医药学研究所.中药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2.542. [3]吴晓玲,杨裕忠,黄东亮.葶苈子水提物对狗左心主功能的作用[J].中药材,1998,21(5):243,245.

牛尾汤怎样做才好喝

牛尾汤自己在家做,味道确实不比酒店做的差,具体为: 1.浸泡。买回牛尾后,让业户帮助斩成3公分左右的小段。回家后放在凉水中浸泡两三个小时(中间常换水),有条件的多泡些时间,把残余血份泡出来。 2.焯水。放进锅内加凉水没过骨头中火烧开,撇去浮末,捞出牛尾。 3.做母汤。锅刷干净重新装上水大火烧至和取出的牛尾大致相同的温度,把牛尾下锅,加花雕酒、姜块、大料适量,大火烧沸,转小火炖3小时左右。如果晚上做,可以放在电饭煲的保温一档,一晚上就可以了。 4.做牛尾汤。母汤做好后,除非你能一次喝完,否则尽量不要加食盐、胡椒和其它调料以及辅料。吃的时候,取适量牛尾骨和母汤,加自己喜欢的辅料和调料煮开调味就可以了。 由于牛尾需用长时间加热才能酥烂鲜香,才能把牛骨中的胶质和营养炖出来。用陶瓷煲和电饭煲都不错。最好不要用铁锅做母汤,否则母汤易发黑,影响视觉和吃的感觉。如果时间来不及的话,可以用高压锅做,可能口味会略差些。 如何制作牛尾汤 牛尾汤【所属菜系】韩国 【特点】配料鲜嫩,汤清透亮,醇美芳香 【原料】 牛尾750克,罐头竹笋250克,松蘑75克,豌豆100克,热鸡汤1500毫升,花生油25克,精盐10克,胡椒面4克,味精2克,干辣椒2个,料酒50克,葱头50克,芝麻15克(焙好),大料3颗 【制作过程】将松蘑水发后洗净,切成3毫米厚的伞形片;干辣椒洗净,去蒂根,去籽;葱头去头洗净,切成1.5厘米见方的丁;罐头竹笋也切成与葱头同样大小的丁 2、将牛尾去净污物,洗净,剁成段,放入开水锅内,烫出血沫,捞出,洗净,再放入锅内净水,入牛尾,烧开,撇去浮沫,加大料、干辣椒及胡椒粉,煮4个小时后,中间撇两次浮油和浮沫,待牛尾段熟后,捞出,洗净 3、煮锅净后放入热鸡汤,烧滚沸后,放入牛尾段,保温 4、焖锅内放花生油,烧五成热,投入葱头丁,炒至断生,放入桦蘑片、竹笋片,稍煸炒后,把煮牛尾汤过罗后,倒入焖锅里,烧开,加豌豆粒,料酒、精盐、白胡椒粉和味精,调好口味,放入牛尾和热鸡汤,烧开 5、食用时,分别盛入六个碗内,第碗各放1/6的牛尾段,每碗撒匀芝麻,即可

海带炖排骨的功效与作用

海带炖排骨的功效与作用 海带炖排骨的功效与作用海带炖排骨的功效可不一般!海带中含有大量的甘露醇,而甘露醇具有利尿消肿的作用,可防治肾功能衰竭、老年性水肿、药物中毒等。甘露醇与碘、钾、烟酸等协同作用,对防治动脉硬化、高血压、慢性气管炎、慢性肝炎、贫血、水肿等疾病,都有较好的效果。海带中的优质蛋白质和不饱和脂肪酸,对心脏病、糖尿病、高血压有一定的防治作用。中医认为,海带性味咸寒,具有软坚、散结、消炎、平喘、通行利水、祛脂降压等功效,并对防治矽肺病有较好的作用。 营养学家们分析,海带和排骨中蛋白质、氨基酸含量非常丰富,可以迅速地补充体力。更重要的是,海带是典型的“碱性食品”,排骨是“酸性食品”,两者组合起来,能使人体达到“酸碱平衡”。据说,以“长寿之县”著称的日本冲绳,当地人都喜欢海带炖排骨,认为排骨和海带吃下去会让“身体从里到外都暖了,有劲了”。 中医亦有提及:《本经逢源》说,猪肉具有“精者补肝益血”的功效。《随息居饮食谱》说海带有“外面瘦瘤、瘰疡、痈疽、瘘痔,并能治之作用”。所以,排骨配以海带炖食,可为患全身性或以四肢为主的局部性皮肤瘙痒患者解除痛苦。猪排骨,具有骨与肉之综合功用。富含蛋白质,能保护肝细胞,维持血浆蛋白水平。海带有乌发秀发的作用。常服此膳可有利于肝功能恢复及蛋

白代谢。 海带炖排骨的食用禁忌海带与排骨两样食材,作为海带炖排骨这道汤的主要材料,其本身都具有十分丰富的营养价值,两者结合更是相得益彰。 排骨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具有滋阴壮阳、益精补血的功效。熬汤来放上葱,和一些相应的调味料,煮过后非常美味,也很有营养。一般来说,只要我们提到排骨,指的都是猪排骨。猪排骨味道鲜美,也不会太过油腻。是一种中性食材,长期食用并无不妥。 海带的营养丰富,含有碘、铁、钙、蛋白脂、脂肪以及淀粉、甘露醇、胡萝卜素、维生素b1、b2、尼克酸、褐藻胺酸和其他矿物质等人体所需要的营养成分,是一种经济实惠,受人们欢迎的副食。同时它的含碘量达3%--5%,碘是人体内调节甲状腺功能的必需品。成年人缺碘,会引起甲状腺肿(粗脖子),儿童缺碘,则会影响大脑和性器官的发育。另外海带性凉,能消炎退热,补血润脾和降低血压。经常吃些海带,对防治地方性甲状腺肿大有特殊功效。此外,对淋巴结核、脚气浮肿、消化不良、皮肤溃疡等疾病,也有较好的治疗效果。但海带性寒,脾胃虚弱的人不宜多吃。而且,现象环境污染严重,大海也不能逃脱人类的污染,海带生长于海里,自然会有所污染,长期食用,可能导致身体内重金属含量过高,因此海带不宜长期食用。 从中医学的角度分析:性味咸、寒、无毒。归肝、胃、肾经。功效:消痰软坚,泄热利水,止咳平喘,祛脂降压,散结抗癌。主治:瘰疬,瘿瘤,疝气下堕,痈肿,气急心下满,痰热壅膈,

乌梅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乌梅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对于乌梅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人们一般了解的还是很少的,特别是乌梅的禁忌,这对于很多人来说是空白的,是没有任何的了解的。因为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反正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是没有吃过新鲜的乌梅的,有的只是商店里面真空包装的乌梅,而这些乌梅都是经过处理过的,营养价值和新鲜的乌梅比起来差得很远的。 乌梅也是一种水果,子啊古代的时候,人们就开始食用乌梅。乌梅不仅可以单吃,而且也可以做菜入汤,可见乌梅的食用价值是非常高的。乌梅有一个作用是大家都知道的,那就是解渴的作用。下面就来说说乌梅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功效 1、乌梅止渴 乌梅的酸味可刺激唾液分泌,生津止渴。常用来治疗口渴多饮的消渴(如糖尿病)以及热病口渴、咽干等。夏天可用乌梅煎汤作饮品,能去暑解渴。 2、乌梅止咳 乌梅酸涩收敛,能敛肺止咳而用于肺虚久咳少痰或干咳无痰之症,常配半夏、杏仁等。但对实证要慎用。 3、乌梅止泻 乌梅能涩肠止泻痢,可用于脾虚久泻、久痢或大肠滑泻不止甚至脱肛不收。近年有人用《伤寒论》中的乌梅丸作基本方加减

治疗非特异性结肠炎,取得了明显的疗效。 4、乌梅止痛 一能安蛔止腹痛。蛔虫得酸则伏,用乌梅配细辛、川椒、黄连、附子等可治疗胆道或肠道蛔虫引发的腹痛、呕吐甚至四肢厥冷。二能活血止瘀痛。乌梅可软化骨刺,改善血液循环,减轻水肿而疗足跟痛。取乌梅200克,加水2000毫升煎40分钟,过滤去渣,加食醋200毫升,待药液温度适宜时,浸泡足跟,每晚1次,每次1小时左右(药液可重复加热使用)。 5、乌梅止血 乌梅炒炭可疗便血、崩漏属虚证者。治疗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可重用炒乌梅至30克配人参、茯苓、木瓜、赤石脂、禹余粮等煎服;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所致血尿、蛋白尿经久不消者,在辨证方中加入乌梅炭、蝉蜕各6~10克功效显着,这与实验证明乌梅可助肾小管上皮细胞增生,增强肾小管重吸收精微物质的能力等功能有关。 作用: 乌梅有增加食欲,促进消化,刺激唾液腺、胃腺分泌消化液的作用;亦有显着的整肠作用,促进肠蠕动,消除炎症;同时又有收缩肠壁的作用,因而可以用于治疗腹泻. 1、乌梅用于肺虚久咳。乌梅酸涩收敛,能敛肺止咳。适用於肺虚久咳少痰或乾咳无痰之症。常与罂婴壳、杏仁等同用,如《世医得效方》一服散。 2、乌梅用于虚热消渴。乌梅味酸生津,故有生津止渴之功。治虚热消渴,可单用煎服,或与天花粉、麦冬、人叁等同用,如

方剂比较-真武汤和实脾散

真武汤 同学们,我们现在开始上课。上节课讲到苓桂术甘汤,温化寒湿的第一张方,是个基础方。我们下一个方是真武汤,真武汤是《伤寒论》上的一个方,经方。而且这个方,也是从历史上到现代都很有名的一个名方,所以肯定是Ⅰ类方、重点方了。这个真武汤,从《伤寒论》的方剂命名来看,有用一组君药命名的,有用功效命名的,或者结合主治证命名的。但这个方和前面的青龙汤、白虎汤这些一样,它是用的天上当时命名的五颗星来命名的。因为在汉代阴阳五行学说比较盛行,所以各行各业都是用五个星来统率,五行来统率。真武是北方的,在汉以前呢,这五颗星,真武是镇星,北方的镇星,西方的太白星,东方的辰星,中央的穗星,南方的寅惑星。到汉代名称改了,就北方改为真武,当时叫玄武,到清代以后和康熙皇帝的玄烨那个玄,为了避讳就要叫真武,南方朱雀,中央黄龙,东方青龙,西方白虎,这样五个星命名的。从此也看出,《伤寒论》里整个三阴三阳,这个阴阳和五行是有机的结合套起来的。当然现在《伤寒论》里找不到朱雀汤、黄龙汤,是由于汉代以后长久散失,到最后收集整理肯定是不全了。那从这个命名也看(出来)真武汤在《伤寒论》当中,布局当中是非常重要的。真武是北方镇水之神,你看很多县城里修的庙,城北修了个真武庙,都是真武大帝,管水了。北方气候比较寒冷,所以从真武汤这个名称来说,它是治寒的,用温热药,温热药治寒。有镇水作用,能治水的,所以从名称可以推导它一个功能。这个方主治证候的病机是阳虚水泛证。阳虚指的是脾肾阳虚,而且脾肾阳虚以肾阳虚为主。那肾阳虚的表现,简要的讲,畏寒肢厥,也就是说畏寒怕冷,平素就比一般人怕冷,肢厥,容易四肢厥逆。在临床上看这类病人很多在冬天的时候,睡觉一晚上膝盖都睡不热。脾肾阳虚,畏寒肢厥。水湿泛滥呢,它的阳虚水泛,水湿泛滥,它的前提是水湿内停。水湿内停表现呢,小便不利,膀胱气化受阳虚的影响,小便不利,阖而不开。小便不利,它水湿就要泛滥。所以从它的共同特点来讲,真武汤证,阳虚水泛证可以有畏寒肢厥,小便不利这个特点。水湿泛滥有哪些可能性呢?真武汤在临床上运用范围是很广的,正是由于它水湿泛滥的表现可以多种多样,可以由下到上,由内到外,产生诸多水湿内停泛滥的表现。我们由上下内外,这个水湿泛滥的一些表现看,水饮向上,上干清阳,造成头部可以眩晕;水气凌心,可以造成心悸,心中悸动;饮邪、寒饮之气上逆,迫肺干胃,引起咳喘呕逆,饮迫肺胃了;寒饮流注肠道造成泄泻。脾肾阳虚,阴寒内停,阴寒之寒性收引凝滞,不通则痛,可以伴随有腹痛。水湿由内向外泛滥,如果泛滥肌表可以出现水肿,水邪浸渍在筋肉,浸渍筋肉里面可以造成肌肉瞤动。张仲景《伤寒论》说到真武汤证,身瞤动,瞤,眨眼睛,就是肌肉像眨眼睛一样,筋肉的跳动。饮邪泛滥阻滞在骨节、经络,可以造成人一时的站立不稳,或者四肢可以出现沉重疼痛,这(是)寒水泛滥,阻滞骨节、经络所造成的。所以从主治看起来,很复杂。实际上都是寒饮内停以后泛滥到各个部位,泛滥到由上到下,由里到外,可以出现各种表现。那舌象脉象呢,舌质淡是阳虚的表现,舌质胖那是水湿壅滞,我们一般的在诊断学上大家学过了,舌体的胖两种情况居多:一种情况水湿壅滞,一种情况血分热毒充斥,可以造成舌质肿胀。在这里舌质淡,这种胖那是水湿壅滞,水湿壅滞这种胖就显示出嫩的特点。由于舌体胖嫩,和牙齿相挤,这种病程较长,就产生齿印,所以舌质淡胖嫩有齿印是真武汤证水湿内停泛滥的一个舌象上特点。舌苔一般白滑的,这前面和苓桂术甘汤证我们讨论的时候是基本一致的,舌苔可以白滑。那就是说水湿较重了,水湿内停较重了。脉可以沉细,沉细是脾肾阳虚,阳气不足了。所以从这个病机分析来看,根本是一种脾肾阳虚以肾阳虚为主,阳不化气,水湿内停。表现的病证,表现在阳虚水泛,水湿泛滥,影响到上下、内外,范围很宽。说明这个方它能用于阳虚水泛多种病证。 这个方实际上是个基础方。并不是说你见到这么多阳虚水泛具体出现的这种临床表现都就只用这五味药,而是以它为基础方,针对不同情况异病可以同治,但是随证加减上同中有异,异病同治要同中有异了。当然像我们很多同病异治,异中还有同,辨证和辨病相结合了。那从病机分析看出来,脾肾阳虚是根本,水泛是标。标本兼顾,治法方面就要温阳利水。这个方体现了温阳利水的功效。方中附子作君药,附子可以温阳。臣药白术、茯苓和生姜,白术健脾燥湿,茯苓健脾渗湿,生姜可以散水。这三味药药性都很平和,共同特点都可以解除水湿为患,针对水湿为患。而且它们作用在水湿方面来说,恰恰体现了三焦分消的特点,体现了治水三焦分消的特点。生姜擅长于温胃散水的了,又能和胃降逆,对呕恶这些它本身有和胃降逆作用,但在这里它可以散水,温散,作用在上焦为主。白术可以健脾燥湿,它温燥,主要(有)

牛各部位肉的英文名称

牛各部位肉的英文名称文件排版存档编号:[UYTR-OUPT28-KBNTL98-UYNN208]

牛各部位肉的英文名称臀肉R u m p 脖肉N e c k 前腱子S h i n 后腱子S h a n k 胸肉B r i s k e t 米龙T o p s i d e 肩肉S h o u l d e r A眼肉A-R i b e y e(C u b e r o l l) A上脑A-H i g h r i b(C h u c k) 鞋底肉O y s t e r B l a d e 辣椒条C h u c k t e n d e r 肩肉小片C h u c k c o v e r 前牛腩F o r e q u a r t e r F l a n k

S外脊S-S t r i p l o i n A外脊A-S t r i p l o i n S里脊S-T e n d e r l o i n A里脊A-T e n d e r l o i n 黄瓜条S i l v e r s i d e 小黄瓜条E y e r o u n d 胸腩连体F l a n k&b r i s k e t 霖肉T h i c k F l a n k(K n u c k l e) 后牛腩H i n d q u a r t e r F l a n k(t r i m m e d) 全胴体W h o l e c a r c a s s(w i t h o u t f l a n k) 前部位肉B e f o r e q u a r t e r c u t s 后部位肉F r o z e n H i n d q u a r t e r c u t s 保鲜前部肉C h i l l e d f o r e q u a r t e r 保鲜后部肉C h i l l e d h i n d q u a r t e r 带骨四分体F o u r Q u a r t e r s(W i t h b o n e-i n)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