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二章对象选择内容

第二章对象选择内容

遗传育种简答与论述 (1)

简答: 1. 简述遗传相关的主要用途。 答:①间接选择;②不同环境下性状表型值的比较; ③性状的综合选择;④揭示性状间的真实关系。 2. 什么叫阈性状?常见的阈性状有哪些? 答:呈非连续变异,但由多基因控制,且不服从孟德尔遗传规律,然而至少有一个内在的正态分布(或连续分布)和k个非连续表现状态分布的性状,称为阈性状。 常见的阈性状有死亡率、发病率、双羔率、双生率和难产率 3. 影响基因频率变化的因素有哪些? 答:①突变;②选择;③迁移;④遗传漂变;⑤交配系统(或杂交与近交)。4. 动物生长发育的不平衡性体现在哪些方面? 答:①体重增长的不平衡;②骨骼生长的不平衡;③外形部位生长的不平衡;④组织器官的生长发育的不平衡;⑤营养成分积储的不平衡. 5. 选配的作用是什么? 答:①稳定遗传基础,把握变异方向②创造必要变异,培育理想类型 6. 简述群体继代选育法的步骤。 答:①基础群建立;②闭锁繁育;③严格选留。7.近交衰退的具体表现有哪些? 答:①繁殖力减退;②死胎和畸形增多;③适应性变差;④体质变弱;⑤生长较慢;⑥生活力降低。 8. 多性状选择法包括哪些方法? 答:①顺序选择法②独立淘汰法③指数选择法9.金字塔结构中A、B、C、D分别代表什么? 答:核心群;纯种群;繁殖群;商品生产群。 10. 线性外貌评定一般采取几个步骤? 答:①确定适宜的鉴定对象;②体尺测量的部位评分; ③线性评分;④统计处理;⑤约束规范和检验。 11 说明生产性双杂交的优缺点。 答:①因遗传基础广泛,优良基因互作的概率提高,产生显著的杂种优势。②整个繁育体系中纯种少、杂种多。③培育曾祖代和祖代成本高、风险大。④配和力测定复杂。 12 常规保种的措施有哪些? 答:①建立基地②确定规模③合理留种④随机交配⑤延长世代间隔⑥避免选择⑦环境稳定 13.在近交过程中必须实施哪些措施来尽可能避免近交衰退? 答案:①严格淘汰②加强管理③更新血缘④巧用近交 ⑤控制近交 14.估计基因型与环境互作的方差,通常有哪四种方法? 答案:①单系②半同胞③全同胞④谱系分类15.动物育种学的主要任务有哪些? 答案:①研究动物的起源、驯化以及品种的发展史,保护品种资源和研究开发利用动物遗传资源。 ②研究动物的重要数量性状和质量性状的遗传规律、生长发育规律以及生产性能的测定。 ③研究动物改良的新理论、新方法。 ④培育适合社会发展需要的新品种、新品系。 ⑤研究提高动物生产性能的措施。 16. 影响动物生长发育的因素有哪些? 答案:遗传因素;母体大小;饲养因素;性别因素;环境因素 17. 杂交育种需经几大阶段? 答案:①杂交创新阶段②自群繁育阶段③扩群提高阶段。 18. 简述我国畜禽品种在种质特性方面具有的独特之处。 答案:①产品独特②体型矮小③体形高大④繁殖力高⑤药用特性 19. 简述述遗传力的主要用途。 答:①预测选择效果②估计动物的育种值;③确定选种方法④制定综合选择指数。 20. 个体交配的类型有哪些? 答:①同质选配②异质选配③亲缘选配 21. 品种应具备哪些条件? 答:①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②来源相同;③性状及适应性相似;④遗传性稳定,种用价值高;⑤一定的结构。 22. 猪生产性能测定时,要考虑哪些繁殖性能?答:①初产日龄②窝间距③总产仔数④活仔数⑤断奶仔猪数⑥出生窝重⑦断奶窝重 23. 常规保种的措施有哪些? 答①静态保种②进化保种③系统保种 24. 转基因动物的优点。 答:①将理想的遗传物质直接导入染色体中,扩大种内的遗传变异,且不受有性繁殖的限制,使基因得以在种系关系相距遥远的机体之间流动;②可以形成极有价值的新的经济性状和其他性状;③可抛弃低生产性能种系的不利基因,将高生产性能种系的有利基因导入其中,为培育新品种或类群提供途径,并可减少育种中人力、财力的消耗,缩短改良时间。25. 哈代-温伯定律的要点是什么? 答:①在随机交配的大群体中,若没有其他因素的 影响,基因频率一代一代下去始终保持不变;②任何 一个大群体,无论其基因频率如何,只要经过一代随 机交配,一对常染色体基因的基因型频率就达到平衡 状态,没有其他因素的影响,以后一代一代随机交配 下去,这种平衡状态始终保持不变;③在平衡状态下, 基因型频率与基因频率的关系是 D=p2,H=2pq,R=q2 。 26. 杂交育种的常用方法? 答:①级进杂交②导入杂交;③育成杂交④配合力测 定;⑤配套系的建立 27. 品系应有哪些特点? 答:①优点突出;②遗传稳定;③血统相同。 28. 鸡生产性能测定时,要考虑哪些指标? 答①产蛋数;②蛋重;③产蛋重量;④群产蛋总重; ⑤料蛋比;⑥种蛋受精率⑦受精蛋孵化率 29. 简述系祖建系法的步骤? 答:①选择系祖;②合理选配;③加强选择。 30.QTL定位的基本步骤有哪些? 答:①选择合适的遗传标记;②选择在所研究的数量 性状上处于分离状态的纯系或高度近交系;③系间杂 交,获得F2个体;④分析各世代群体中各个体的数 量性状值和标记基因型;⑤分析标记基因型与数量性 状值之间的连锁程度,确定QTL s连锁群,估计QTL 效应。 31 简述重复力的各自主要用途? 答:①判断遗传力的正确性;②确定性状度量次数; ③估计动物的可能生产力;④估计多次度量均值的遗 传力h2(n) 。 32 品系有哪些类型? 答:①地方品系;②单系;③近交系;④群系;⑤专 门化品系。 33 研究生长的基本方法有哪些? 答:①测定各种组织、器官或部位相互间重量比例或 占整体的重量百分比。 ②将某一器官或部位和标准器官或部位进行比较。 ③将某一组织、器官或部位在不同年龄时的重量与某 一固定年龄该组织器官或部位的重量进行比较。 ④测定单位时间内某一组织、器官或部位的增重速 度。 ⑤测定不同营养水平或条件下,动物组织、器官或部 位的重量变化。 34 抗病育种的主要途径有哪些? 答:①直接选择;②标记辅助选择;③转基因战略 35 简述近交建系法的步骤? 答:①基础群建立;②高度近交;③合理选择。 36 绵羊生产性能测定时,要考虑哪些羊毛性状? 答:①产毛量;②净毛量与净毛率;③羊毛细度;④ 羊毛长度;⑤被毛密度;⑥羊毛强度⑦羊毛伸 度⑧羊毛弯曲 论述: 1. 论述我国畜禽品种资源的种质特性。 答案:①产品独特;②体型矮小;(3)体型高大;(4) 繁殖力高;(5)药用特性。 2. 论述生物多样性的概念及保种的意义。 答案:概念:生物多样性包括所有植物、动物、微生 物物种及其所有的生态系统和它们形成的生态过程, 是生命有机体的种类和变异性及其借以存在的生态 的复合体。 保种的意义:(1)保留的品种可为将来的育种提供 素材; 2)储备将来所需的特定性状的遗传基因;(3) 保持生物多样性,维持生态平衡。 3. 论述人工选择与自然选择的异同。 答案:(1)选择方向。自然选择的方向受自然条件约 束,人工选择方向是既定目标,因此是非随机的。 (2)选择目的。自然选择是以生物自身存在为目的, 所以自然选择形成的野生型具有很好的适应性、抗病 力强等等特点;人工选择的目的是为人类利益服务 的,所以人工培养的类型一般适应性低,抗病力较弱。 (3)选择范围。自然选择范围更广泛,包括种间和 种内;人工选择范围集中在种内,且选择目标侧重于 人类所需求的性状。 (4)选择速度。人工选择的速度较快,因为同时选 择的目的性状较少,遗传进展速度较迅速。 4. 论述提高选择效果的对策。 答案:(1)早选。提早选出品质优良的种畜,通过缩 短世代间隔,提高年改进量,加快选择总反应。 (2)选准。目标明确,选育目标必须明确、具体, 既有大的原则,又有具体指标,既要兼顾全面,又要 突出重点;记录精确,环境条件一致,选择方法正确。 (3)选好。选择好的种畜,首先要创造和发现优秀 个体。 5. 论述人工选择的创造性。 答案:(1)利用质量性状的变异培育新品种。(2)利 用数量性状的变异培育新品种。(3)利用有益突变培 育新品种。 6. 论述培养新品种的意义。 答案:(1)培育适合本地条件且生产力高的新品种有 助于增加产量和发展生产。 (2)培育具有良好抗逆性的新品种有助于稳定 高产。 (3)培育耐粗饲和利用饲料能力强的品种有助 于利用自然资源发展生产。 (4)培育生产新型产品的品种有助于扩大产品 种类和发展生产。 7、论述胚胎移植的意义。 答:(1)充分发挥良种母畜的繁殖潜力,提高繁殖效 率。、通过胚胎移植,供体母畜可以省去很长的妊娠 期,从而大大地缩短了其繁殖周期。 (2)加快品种改良。现在最有前景的办法就是胚胎 移植,它的运用可以奇迹般地提高母畜的繁殖力,增 加选择精确度和选择强度,从而加速了品种改良的速 度。 8、论述抗病育种的前景。 答:我们深知,对特殊抗病力的研究还是十分艰巨的 课题,然而根据达尔文进化论中的“适者生存”法则, 人类在没有发明疫苗之前,并未被所有高致病性病毒 毁灭,这就是很好的论据。因此,以禽流感为例,我 们坚信H5N1病毒并不一定使所有鸡群都发病,相当一 部分鸡具有抗性。从长远来说,从品种选育入手,既 具有科学意义,也对家禽业可持续发展有战略意义。 综上所述,借鉴抗病力QTL,探索QTL相关联的 分子标记很有必要。例如,当前从鸡抗H5N1病毒的 QTL微卫星标记研究入手,把感兴趣和目标锁定在探 索和破解与鸡H5N1抗性QTL有关的分子标记,为今后 抗H5N1特定品系或品种培养积累基础。 鉴于抗病育种巨大的潜在经济效益,正引起各国 动物育种工作者重视。我国是养禽、养猪、养兔、养 羊大国,全国各地拥有许多优良地方品种,存在着宝 贵的抗性基因,需要我们迎接挑战去开发和利用。 9. 论述自然选择的实质 答案:自然选择在于不均等的生殖速率,就是说在一 个钟的群体里,具有不同变异的个体有不同的生存能 力或适应价值。在生存斗争中,它们都有传留后代的 可能性,但生殖速率不相等。在一定条件下,会导致 种内基因频率发生改变,使选留类型具有的基因频率 逐渐增高,淘汰类型所具有的基因频率逐渐降低,从 而打破了群体基因频率的平衡状态,最后形成新的类 群。 10. 论述近交的额主要用途 答案:(1)固定优良性状。近交的基本效应是使基因 纯合,因而可以利用这种方法来固定优良性状。 (2)揭露有害基因。有害性状大多数是隐性的,在 近交时,由于基因趋向纯合,有害性状就得以暴露, 给生产带来损失,但可借此时机,淘汰那些带有隐性 性状的个体,使有害基因在群体中的频率大大降低或 清除。 (3)保持优良血统。任何一个祖先的血统,在非近 交情况下,都有可能因世代的半化作用而逐渐冲淡。 只有借助近交,才可使优良祖先的血统长期保持较高 水平而不会严重下降。 (4)提高畜群同质性。近交使基因纯合的另一结果 是造成畜群的分化。 11. 论述基因平衡的生物学意义。 答案:随机交配下的群体经常维持不同基因频率的平 衡。假如要改良某一群体,就必须打破这种平衡,不 能让其随机交配,还要进行有效的选择与选配,促使 那些有利基因的频率不断增加,不利基因逐渐减少。 倘若要保持一个自然群体的基因库,不使任一基因丢 失,应千方百计地排除其他因素的干扰,让其随机交 配,维持群体平衡。 生物的遗传变异,归根到底,主要是由于 基因和基因型的差异。同一群体内个体之间的遗传变 异一般起因于等位基因的差异,而同一物种内不同群 体之间的遗传变异,则主要是由于基因频率的差异。 平衡定律揭露了基因频率与基因型频率的遗传规律, 基因频率的平衡对于群体稳定性起着直接的保证作 用。即使由于选择、突变、迁移或杂交等因素改变了 群体的基因频率,只要这些因素不继续作用,基因频 率还是可以自动地趋向新的平衡。经过一代的随机交 配,基因型频率也会迅速地恢复平衡。但是这种平衡 是有条件的。在动物育种中利用群体内现有的基因, 通过改变频率来改进群体的遗传性,其潜力还是相当 大的,这就为育种工作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其实,改 变基因频率乃是目前动物育种工作的最主要的手段。 12. 论述近交衰退的原因、遗传效应及具体表现。 答案:(1)原因:基因学说认为由于近交使基因纯合, 而纯合则使互作种类减少,显性和上位效应也减少, 再加上平时不显现的隐性有害基因此时得以发挥作 用,故而产生衰退现象。 (2)遗传效应:增加纯合子基因型频率,随着纯合 子频率的增加,使群体分化成数种不同的纯合子类 群,降低群体均值。 (3)具体表现:繁殖力衰退,死胎和畸形增多,适 应性变差,体制变弱,生长较慢,生活力降低。

第十六讲:公共选择理论

第十六讲:公共选择理论 一.公共选择学派简介 公共选择理论是产生于20 世纪40 年代末,于60 年代末70 年代初形成的一种学术思潮。公共选择学派在政治家的动机、政府干预、财政政策、民主制度等方面得出了一系列不同于西方主流经济学的结论。主要特征就是:用经济学方法分析政治过程(即政治家、投票者、官僚们的公共选择行为,也即非市场的集体决策)。 1948年,英国北威尔士大学的经济学教授邓肯?布莱克(Duncan Black , 1908?1991年)在美国《政治经济学杂志》上发表了一篇题为“集体决策的理论根据”的文章,首次将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引入对政治行为的分析之中,该文为公共选择理论奠定了基础。但当时并未产生太大影响。 60年代是公共选择学派逐渐成型的阶段。这一阶段,布坎南等人主张恢复政治经济学的研究.主张在经济研究上回到古典学派, 分析规则和制度对经济的影响,把政治因素纳入经济分析之中.此后,随着K?J ?阿罗、J ? M?布坎南和G?塔洛克等人相继发表有关非市场决策问题的论著。由此,一门处在经济学与政治学、法学交叉领域的新学科逐步形成了,这就是公共选择理论,也是一种新的公共经济理论(政治经济学) 。其宗旨是要把市场制度中的人类行为与政治制度中的政府行为纳入同一分析的轨道,即经济人模式,从而修正传统经济学把政治制度置于经济分析之外的理论缺陷。 早在18 世纪下半叶的法国,出现了科学思想和数学方法异常繁盛的局面。许多思想家相信,社会科学的许多问题可以通过精确的实证研究和科学推理得到解决。在法国科学院,博尔达( Borda ,1733-1799 )、孔多塞( Condorcet, 1743-1794 )和拉普拉斯( Laplace, 1749-1827 )这三位院士用数学方法对政治学中的投票问题作了深入的研究。1784 年,博尔达在科学院宣读了他的第二篇论选举形式的文章之后,他所提议的记分投票制被科学院用在院士选举之中,直到1800 年,因一个新院士拿破仑的反对,才被废止。19 世纪英国数学家和小说家刘易斯?卡罗尔(Lewis Carroll, 1832-1898 )也曾对委员会制度作过实证的分 析。这些研究成果在以后的漫长岁月中一度湮没无闻,直到邓肯?布莱克在用类似方法研究同样问题 时,才重新发现和介绍了他们。在1991年的一篇文章中,G ?塔洛克将邓肯?布莱 克奉为现代公共选择理论的开山祖师( Founding Father )。这无疑是一种公允的评价。 继布莱克之后,肯尼斯?阿罗(Kenn eth Arrow )在《社会选择与个人价值》

第二章消费者选择理论习题

第二章消费者选择理论 一、单项选择题 1.某消费者逐渐增加某种商品的消费量,直到效用最大化为止,在这个过程中,该商品的() A.总效用和边际效用不断增加 B.总效用不断下降,边际效用不断增加 C.总效用不断增加,边际效用不断下降 D.总效用和边际效用不断下降 2.()指的是边际效用。 A. 小明吃了第二个面包,满足程度从20个效用单位增加到25个效用单位,增加了5个效用单位 B 小明吃了两个面包,共获得了25个效用单位的满足 C. 小明吃了五个面包后不想再吃了 D. 小明吃了两个面包,平均每个面包给他带来的满足感为12.5个效用单位 3. 序数效用论认为( )。 A.效用能够用数字度量;B.不同人的效用能够比较; C.效用不能够用数字度量;D.效用能够加总; 4.根据消费者选择理论,边际替代率递减意味着() A.无差异曲线的斜率为正 B.无差异曲线凸向原点 C.无差异曲线的斜率为负 D.预算线斜率小于零 5.无差异曲线上任一点上商品X和Y的边际替代率等于它们的() A.价格之比 B.数量之比 C.边际效用之比 D.边际成本之比 6.假定X、Y的价格P X 、P Y 价格已定,当MRS XY >P X /P Y 时,消费者为达到最大满足, 他将() A.增购 X,减少Y B.减少 X,增购Y C.同时增购 X、Y D.同时减少X、Y 7. 设商品X的价格为2,商品Y的价格为1,则预算线的斜率为()。 A.0.5 B.-0.5 C.2 D.-2 8.基数效用论和序数效用论的主要差别在于() A.边际替代率是否递减 B. 边际替代率是否递增 C.效用是否可加 D. 边际替代率是否不变 9.预算约束线取决于() A.收入 B. 价格 C.收入和价格 D. 偏好 10.当消费者对商品X的消费达到饱和时,则商品的边际效用为() A.正数 B. 负数

六西格玛黑带考试的各章考试重点

六西格玛黑带考试的各章考试重点。 第一章 六西格玛管理概论 重点: 1、质量管理发展的三个阶段; 2、质量大师的贡献 3、戴明14点 4、朱兰质量管理三部曲 5、田口四大技术、QLF概念、设计三阶段、 6、六西格玛起源 7、SWOT分析 8、平衡记分卡的四个维度 9、倡导者、资深黑带、黑带、绿带等的职责 10、DMAIC各阶段的任务 11、六西格玛方法可以解决哪些问题 12、乔杜里的DFSS流程 第二章 六西格玛与过程管理 1、过程的输入与输出 2、过程相关方 3、价值链、过程类别 4、项目管理的作用 5、内、外部顾客的区分 6、卡诺质量模型:三种质量 会区分、会判断

7、常用顾客调查方法 书面邮件 电话调查 专人访 问 焦点小组--优缺点 8、亲和图法的实施步骤 9、关键顾客要求转化工具--QFD 10、数据类型--离散、连续 11、会计算DPU、DPMO 12、FTY、RTY会计算---注意与DPMO的联系 13、水平方法的应用范围和步骤 14、会计算六西格玛项目的财务收益--重点降低成本、不合格率 15、会计算内部收益率IRR、投资回报率ROI 16、传统质量成本与现代质量成本、不良质量成本的概念及构成 17、不良质量成本科目P62-63 例题 1、生产某产品有4道工序,初检合格率FTY为80%,产品在该工序的缺陷机会数为400,求该工序的DPMO 2、(多选)顾客需求包括 a、顾客及潜在顾客的需求 b、法规及安全标准需求 c、竞争对手的顾客需求 d、供货商的需求 3、单位数和缺陷数[D]不变,只增加机会数[O]将可能导致 A.DPMO分子增大从而使西格玛水平提高 B.DPMO分子增大从而使西格玛水平降低

第二章 消费者选择(练习二)

第二章消费者选择 一、单项选择题 1.关于无差异曲线,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同一条无差异曲线代表相同的效用水平 B. 离原点越近的无差异曲线代表的效用水平越低 C. 同一平面坐标上的任意两条无差异曲线不会相交 D.无差异曲线凹向原点 2.无差异曲线的形状取决于() A.消费者偏好 B.消费者收入 C.所购商品的价格 D.商品效用水平的大小 3.同一条无差异曲线上的不同点表示()。 A.效用水平不同,但所消费的两种商品组合比例相同 B.效用水平相同,但所消费的两种商品的组合比例不同 C.效用水平不同,两种商品的组合比例也不相同 D.效用水平相同,两种商品的组合比例也相同 4.若小王的MRSxy小于小张的MRSxy,对小王来说,要想增加效用,则()。 A. 维持原状 B.用Y从小张处换取X; C.或者放弃X,或者放弃Y。 D. 用X从小张处交换Y 5.商品的价格不变而消费者的收入增加,则预算线() A. 向左下方移动 B. 向右上方移动 C. 不动 D. 绕着一点转动 6.消费者的预算线反映了() A. 消费者的收入约束 B. 消费者的偏好 C. 消费者的需求 D. 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状态 7、某低档商品的价格下降,在其他情况不变时,()。 A、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相互加强导致该商品需求量增加 B、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相互加强导致该商品需求量减少 C、替代效应倾向于增加该商品的需求量,而收入效应倾向于减少其需求量 D、替代效应倾向于减少该商品的需求量,而收入效应倾向于增加其需求量 8、下列情况下需求曲线斜率为正的是()。

A、低档商品 B、替代效应超过收入效应 C、收入效应超过替代效应 D、劣等商品且收入效应超过替代效应 9.X价格上升后,消费者对X的消费的替代效应为-5,收入效应为8,则( )。A.X是正常商品B.X是一般劣等商品C.X是吉芬商品D.以上均不正确10.某正常商品的价格上升,在其他情况不变时,()。 A.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相互加强导致该商品需求量减少; B.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相互加强导致该商品需求量增加; C.替代效应倾向于增加该商品的需求量,而收入效应倾向于减少其需求量;D.替代效应倾向于减少该商品的需求量,而收入效应倾向于增加其需求量。11.消费者预算线发生平移时,连结消费者诸均衡点的曲线称为()。 A.收入一消费曲线; B·价格一消费曲线; C.需求曲线; D.恩格尔曲线。12.无差异曲线为斜率不变向右下方倾斜的直线时,表示所消费的两种商品是()。 A.可以替代的 B.完全替代的 C.互补的 D.互不相关的 13.X的价格下降后,消费者对X的消费的替代效应的绝对值大于收入效应的绝 对值,则( )。 A.X不是吉芬商品B.X不是劣等商品C.X不是正常商品D.X是劣等商品 二、判断题 1.对于两种完全不能替代的商品而言,无差异曲线为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直线。 2.低档商品一定是吉芬商品,吉芬商品不一定是低档商品。 3.无差异曲线的形状取决于消费者的收入和商品的价格。 4.商品价格既定时收入相同的消费者,面临相同的无差异曲线。 5.同一消费者在不同的时期对两种不同商品的无差异曲线可能不同。 6. 价格上升时任何商品的替代效应都是负值。 7..无差异曲线表示不同消费者消费某商品组合时获得的效用相等。 8.任何一种商品的价格变化都会同时产生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三.计算题 1.如果消费者效用函数是U=(xy)1/2,若该消费者的收入M=1000元,求(1)他对商品X的需求曲线(2)他对商品Y的需求交叉弹性

第二章 选题与准备

第二章选题与准备 2.1 确定研究课题 选题的方法与途径·选题的原则·课题的明确化·查新和文献回顾 2.2准备与制定研究计划 从一个实例谈起·确定调查方法·确定调查对象·确定调查内容 2.3 概念的操作化 抽象概念及操作化·概念的理论陈述·概念的经验测量·假设的操作化·对操作化的评估 2.4 社会现象的测量 社会测量及其要素·社会测量尺度(定类尺度、定序尺度、定距尺度、定比尺度)·离散与连续的测量·测量误差·测量评估的标准(信度和效度) 一、填空题 1.在社会调查阶段,按照选题需要收集资料,是必须遵循的一条(效率)原则。 2.研究计划是社会研究的蓝图,研究计划的重心是(为社会调查拿预案)。 3.参与观察、无结构访谈结合个案调查和典型调查就引出了(实地研究)这个大标题。 4.追踪研究会碰到一个特殊问题——(样本量减损)。 5.在不同时间点来对同一研究对象进行观测,叫做()。 6.在准备阶段,就确定调查内容而言,社会研究预先要做好的核心专业性工作还是(概念的操作化)。 7.广义地去理解“人”,社会调查的分析单位可划分为个体、群体、组织、社区、社会、(社会产物)这五种类型。 8.一般而言,社会调查的内容涉及分析单位的背景、()和()。 9.操作化优劣的评判标准有三条:①全面;②(少而精);③容易得到。 10.为社会调查拿预案,其基本事项之三是确定调查内容,即“调查什么”。(背景)是指分析单位的基本情况。 11.操作化任务是使那些原本只能靠我们的思维去理解、去体验的东西,变成我们能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从而使任何存在的事物(包括社会事物)成为(可测量)。 12.任何一项社会调查工作都不可能完全避免误差,关键是误差要得到(控制)。 13.(登记性)误差,是指在调查和统计过程中由于各种主客观因素而引起的技术性、操作性误差以及由于责任心缘故而造成的误差等。(代表性)误差,是指由调查方式本身所决定的统计指标和总体指标之间存在的差数。 14.对同一群被调查对象在不同的时间使用相同的测量工具先后测量两次,然后根据两次测量的结果计算出相关系数,就得到了(再测信度)。

精益质量管理――精益生产与六西格玛的结合

精益质量管理是对作业系统质量、效率、成本综合改善的方法,是在精益生产与六西格玛关于作业系统相关理论方法基础上,吸收其他关于作业系统综合改善的相关理论和方法形成的管理模式。精益质量管理“精益”的研究重点是作业系统,重点是效率改善,其核心工具是JIT指令;“质量”的研究重点是作业工序,重点是质量改善,其核心工具是Cpk指标。 华安盛道认为,对制造企业而言,管理革新可先以精益质量管理为切入点,精益质量管理方法能平滑实现作业系统质量、效率和成本的综合改善,能克服原有生产项目与质量项目相互孤立以及项目切换困难的弊端。在针对作业系统和作业工序的精益质量管理取得成效后再扩展到精益生产或六西格玛管理,将更利于企业实施应用精益生产和六西格玛管理成果,促进企业管理变革的推行,达到管理显著改善的最终目的。一、精益质量管理来源 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在生产管理领域和质量管理领域分别基于企业实践进而理论总结形成了两个革命性的理论,即精益生产管理与六西格玛管理,这分别发源于日本与美国的两种理论,随着中西方企业的竞争与合作,逐渐被我国企业重视并掀起了学习和应用的热潮。 由于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中西方管理基础的差距,重视程度及资源投入的差距,以及对理论内涵理解的偏差,精益生产与六西格玛在我国的应用仍处于曲高和寡的状态,表现为一方面是尝试应用的企业数量少,另一方面是多数应用效果不理想,尤其是资金和人才相对受限情况下的中小规模企业。 笔者认为,精益生产与六西格玛这两种理论在我国应用不理想除前述原因外,二者没有有效结合并找到更好的切入点是应用不理想的一个重要原因。从二者各自核心思想看,精益生产强调减少浪费,强调生产效率的改进,六西格玛强调减少偏差或波动,强调质量的持续改进。质量、效率、成本在管理过程中尤其是生产过程中相互伴随密不可分的,因而改进过程中孤立改善某方面常会限制改进效果。 精益生产与六西格玛从理论看实际已有部分交叉。比如精益生产方式两大支柱之一的JIT(三及时,或称准时制)其重要依托是可靠的产品质量,甚至于称为零缺陷质量,另一支柱自动化(包括人的因素的自动化)其特色是自动防错装置,目的是保证质量的高效率。从六西格玛角度看,质量是广义的质量,偏差也可表现为时间的偏差、

论自然选择与人工选择

论自然选择与人工选择 根据达尔文的演化理论,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生物为了获取足够的资源而进行斗争,经过几十代乃至几百代的自然选择,那些产生适合于生存的变异的个体存留下来,那些不具有利变异的个体则被淘汰。这样的过程不断重复,自然选择使得生物不断朝着有利的方向进化。然而,人类对生物的干预却使这种选择出现了新的变化。 人工选择原理,就是挑选具有品质的个体,从其中进行繁育,然后再挑选,它所起的作用是令人惊异的。甚至繁育学家们对他们自己所得到的结果也感到惊奇。他们能够影响没有受过训练的眼睛看不出来的那些差异。[1]人工选择的本质目的还是为了生物朝着更符合人类自身利益的方向进化,这种选择不可能总产生有利进化,当生物生存条件与人类利益相冲突的时候,迟早会对生物造成不利影响。举个例子,骡子是人工培育的马和驴的杂交种,它拥有马的力量和驴的耐力,人们选择拉重车的时候骡子成了更好的选择。然而,很不幸,骡子多数生育能力极弱,很少能够培育下一代。换言之,骡子的出现虽然更好地满足了人类的需要,却对其自身的生存造成了毁灭性的打击,若是在自然选择下,骡子这种情况不可能长期存在,因其不能适应环境,很快就会被淘汰。而人工选择却使骡子一直存留至今,它成了人类利益的“牺牲品”,丧失了使品种更优良的机会。 当然,人工选择并非对生物本身一无是处。相较于几十代乃至几百代培育周期的自然选择,人工选择因技术、科技上的领先,大大缩短了生物的培育时间。同时,人工选择也会生物的优良性状,只是更偏向于符合人类利益的选择,但在多数情况下,都会对生物产生有利的进化。就好比花卉的培植,若是任由其自然成长,远不可能会有现如今这么多的品种。因为很多品种并不适合自然界残酷的环境,正是由于人类的精心培育,才能使它们完好的存活下来。 那么,我们在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之间应该如何进行抉择呢?随着科技的进步,人类对生物能做到的干预力度越来越大,甚至于直接影响一个生物种群的存灭与否。然而,就如同自然资源的有限性一样,生物的多样性也是有其临界点的,当人类对生物的干预超过了这个点时,到底会造成什么样的后果呢?是使得世界更加绚丽多彩,还是会造成一个文明的毁灭?现在没有人会知道。人类始终只是自然中很渺小的一部分,在改造自然之前,我们先要做到的是顺应自然,最终达到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境界。人工选择是一把双刃剑,可能会造福人类,也可能会伤害人类。我们需要更好的掌握它,也更多地了解生命科学,更多地应用生命科学,我想,这便是科学发展观的最好体现吧! 参考书目 [1]《人工选择与自然选择》——达尔文 2017.5.20 阮铮

第二章消费者选择.

第二章消费者选择 一、单选题 1.人们常说的“多多益善”,从经济学角度来说,是指随着所消费的商品数量增多,() A.总效用递增B。边际效用递增C。总效用递减D边际效用递减2.假设在同一时间内,罗斯消费的X商品为3单位,钱德勒消费的X商品为5单位,根据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A.罗斯是边际效用大于钱德勒的边际效用 B.罗斯的边际效用等于钱德勒的边际效用 C.罗斯的边际效用小于钱德勒的边际效用 D.两者的边际效用的相对大小不能确定 3.若某条无差异曲线是垂直于横轴的,这表明该消费者对()的消费已经达到饱和。(设X由x度量,Y由y度量) A.商品Y B。商品X C。商品X和商品Y D。商品X或商品Y 4.当收入没有改变时,某种普通的商品价格的上升会() A.使消费者对该商品的需求量增加B。减少该消费者的总效用 C.改变该消费者的偏好D。对该消费者所能购买的最大化商品组合没有影响5.若罗斯的MRS XY小于钱德勒的MRS XY,对于罗斯来说,若想有所得,就可以() A.放弃X,用以与钱德勒交换Y B。放弃Y,用以与钱德勒交换X C.或者放弃X,或者放弃Y D。都放弃 6.假定咖啡的价格为一杯10元,苹果汁的价格为一杯5元,当两者的MRS>2时,消费者为了达到最大的满足,会选择() A.增购咖啡,减少苹果汁的购买B。增购苹果汁,减少咖啡的购买C.同时增加咖啡、苹果汁的购买D。同时减少咖啡、苹果汁的购买 7.在下图中,消费者初始均衡点为E。由于收入和价格的变化,均衡点变为E,,从E到E,表明() A.生活状况变好B。生活状况变坏 C.生活状况没有改变D。生活状况可能变好,也可能变坏 O X

最新六西格玛――自然选择

六西格玛――自然选 择

六西格玛——自然选择 摘自科理合作伙伴ASQ China 内容简介: ?就像生物物种必须为了生存和演进而去适应一样,六西格玛理论也必须通过适应而产生预期的效果。 ?改进组专家团队必须训练他们的队伍,提供培训并帮助分析当前的情况,预测出未来的状况并引导这些变化。 ?不同的工具混合使用有助于生存。 在不会适应变化的企业里,六西格玛理论也会失效 并不是最强的生物物种或者是最聪明的生物物种才能一直生存下来,而是最能适应变化的生物物种才能持续生存。 ——查尔斯·达尔文很难想象,使用相同改进方法的不同的公司所给出的改进项目报告在很大程度上是相互矛盾的。简单看来高层管理者们很难搞清楚到底该相信哪些东西。两个非常类似的六西格玛项目的实施可以有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可以考虑以下两个案例: 一个公司报告其六西格玛理论的实施是完全失败的。整个系统最初的性能表现是在不断增加的,但随着时间推移,由于公司没能去适应一些变化,系统性能表现达到了一个瓶颈。改进团队努力地去应用各种改进工具,但是系统的性能表现却越来越差。最终,这个六西格玛理论没能生存下去,高层管理者们放弃了这个改进项目。

另一个公司却报告其六西格玛理论实施是一个成功的典范。起初,系统的性能表现也是在不断增加的,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尽管系统性能表现达到了瓶颈,但是公司却通过适应这种变化而保障了整个项目的成功实施。 在这个环境下,改进团队付出了很多的努力。团队在项目中嵌入了精益化工具,正是由于这种适应才带来了系统性能的持续增长。最终,六西格玛理论以精益六西格玛(LSS)的形式成功生存了下去,随后高层管理者们也支持了这个改进项目。 在改进项目的发展过程和生物进化理论之间存在着许多的相似之处。在生物学中,进化论描述了生物物种是如何适应当前环境的,并且通过这种适应如何演进到完全不同的物种的。 生物进化论的实际意义以及它在理解生物物种是如何演进这方面的重要作用已经很好的建立起来了。但是在改进项目这方面的实际意义以及在指导成劝改进项目实施方面的重要性还没有在管理文献中被充分研究和探讨。 笔者有一项为期五年的对一个大型公司内部的两个不同部门的改进项目的研究,我的研究显示:最具适应力的改进项目可以持续并且可以产生出预期的积极结果。 生物进化理论 进化1被定义为一个生物物种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产生的变化,这种变化可以通过一代到下一代观察出来。任何生物物种的群体都包含着或多或少相互不大一样的个体。那些具有可以给他们成功繁衍的优势的变化会更有可能或者说更

最新第二章 选择 消费者选择 典型题目)知识讲解

第二章效用论 一、单项选择题 1、无差异曲线上任一点上商品X和Y的边际替代率等于它们的(C)。 A、价格之比 B、数量之比 C、边际效用之比 D、边际成本之比 2、根据所用教材中序数效用论的有关内容,我们可以知道预算线的斜率取决于(B)。 A、消费者的收入 B、商品的价格 C、消费者的偏好 D、消费者的收入和商品的价格 3、消费者实现均衡的条件是(B)。 A、P X /P Y =MU Y /MU X B、P X /P Y =MU X /MU Y C、P X ?X=P Y ?Y D、以上三者都不是 4、假如某消费者所消费的几种商品的价格都相同,为了使其在消费的过程中获得最大的满足,该消费者应该购买(C)。 A、相同数量的这几种商品 B、这几种商品并使其总效用相等 C、这几种商品并使其边际效用相等 D、以上答案都不对 5、在横轴表示商品X的数量,纵轴表示商品Y的数量的坐标平面上,如果一条无差异曲线上某一点的斜率为-1/4,这意味着消费者愿意放弃(D)个单位X 而获得1单位Y。 A 、5 B、1 C、1/4 D、4 6、假定X和Y的价格P X 和P Y 已定,当MRS XY >P X /P Y 时消费者为达到最大满足,他 将(A)。 A、增加购买X,减少购买Y B、减少购买X,增加购买Y C、同时增加购买X,Y D、同时减少购买X,Y 7、假设货币的边际效用为1,消费者购买每一单位物品所愿支付的价格等于(D)。 A、消费者从消费第一单位的这种物品中获取的边际效用 B、消费者从消费这种物品中获取的总效用 C、消费者从平均每单位物品的消费中获取的效用 D、消费者从消费最后一单位物品中获取的边际效用 8、已知X商品的价格为5元,Y商品的价格为2元,如果消费者从这两种商品的消费中得到最大效用时,商品Y的边际效用为30,那么此时X商品的边际效用为(D)。 A、60 B、45 C、150 D、75 9、一般而言,消费者在其收入较低时会购买黑白电视机,但随着其收入水平的提高,他们会选择购买彩色电视机。由此,我们可以说黑白电视机对这部分消费者而言是(C)。 A、生活必需品 B、奢侈品 C、低档商品 D、吉芬商品 10、在其它条件保持不变的时候,一种商品价格的变化会使消费者实现效用最大化的均衡点的位置发生移动,这里,连接消费者诸均衡点的曲线称为(C)。 A、收入-消费曲线 B、需求曲线 C、价格-消费曲线 D、恩格尔曲线 11、在其它条件保持不变的时候,消费者收入水平的变化会使其实现效用最大化的均衡点的位置发生移动,这里,连接消费者诸均衡点而形成的曲线被称为(A)。 A、收入-消费曲线 B、需求曲线

6σ在呼叫中心管理中的应用

6σ在呼叫中心管理中的应用(1) 1.引言 呼叫中心是一个非常典型的流程环境,有大量的客户、业务及交易信息,而且,通常来讲,他们日复一日的不断重复着那些可以测量、评估的流程。但是,大多数呼叫中心只注重对人的管理,而忽视了对流程的管理,并最终导致:大量的呼入电话没有响应、在座席间过多的电话转接,不连贯的客户服务、效率低下的外呼,以及大量销售机会的浪费。而不少的呼叫中心运营者在管理当中遇到了一连串的问题,诸如客户对电话的投诉率升高,上门服务人员对呼叫中心的支持抱怨不断等等。 对许多呼叫中心经理而言,他们选择的是“救火”,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生存挣扎中,损失了大量宝贵的实时信息,效率低下、浪费严重成为了系统的一部分,并无情的“吞噬”了他们公司的利润、生产力及竞争优势。 那么,我们是不是就没有办法解决这样的问题呢?我给出的答案是“肯定有”。之前,已经有不少有多年呼叫中心运营管理经验的同仁们提出了“流程管理”的概念,但是,我觉得,只有全面的解决好呼叫中心各个元素(如人、技术等)、流程的各个环节的问题,才能真正提高呼叫中心运营绩效、提高客户满意度。另外,要怎样才能让我们经过改进的流程持续良好运转,也是我们不得不考虑的另一个问题。 6 sigma是研究流程变量与流程能力间关系的,简言之,是通过对流程能力的测量、确 定流程所处的状态,再通过比较分析,找出影响流程能力的主要变量,用流程优化方法找出其变化规律,再对其予以消除或控制,通过连续的测量――分析――改进――控制循环,使流程能力不断提高并最终达到或超过6 sigma水平。或许,六西格玛的精髓之一就是它是一个不断循环的闭环模式,旨在不断进行自身结构优化。 2.sigma(σ)的涵义 σ是一个希腊字母,术语σ被用来描述任一流程参数的平均值的分布或离散程度。对服务或制造流程而言,σ值是表示流程作业状况良好程度的标尺。σ值越高,则表示流程状况越好。σ用来测量流程完成无缺陷作业的能力。因为缺陷在任何情况下都会导致客户对你所提供的产品或服务的不满意。 σ值指示了缺陷发生的频度。σ值越高,则流程产生不良品率就越低。当σ值增大时,则成本降低,流程周期时间缩短,客户满意度提高。 3.6 sigma(6σ)的涵义 6 sigma是一个统计测量基准,它告诉我们目前自己的产品、服务和流程的真实水平如 何。6 sigma方法可使我们将自己与其他类似的或不同的产品、服务和流程进行比较,通过比较,我们可以知道自己处于什么位置。最重要的一点是,我们可以知道自己的努力方法和如何才能达到此目的。6 sigma帮助我们建立了目标和测试客户满意度的标尺。例如,我们说一个流程具有6 sigma能力时,可以肯定它是世界上最好的。这种能力意味着生产一百万件产品或提供一百万次服务只有大约3件不良品或低水平服务的机会。由此可见,6 sigma测量标尺提供给我们一个精确测量自己产品、服务和流程的“微型标尺”。

比较基因组学鉴定藏猪和家猪的自然和人工选择的主要内容

《比较基因组学鉴定藏猪和家猪的自然和人工选择》的 主要内容 藏猪主产于青藏高原,包括四川阿坝及甘孜藏猪、云南迪庆藏猪、甘肃合作藏猪以及分布于西藏自治区山南、林芝、昌都等地的藏猪类群。藏猪是世界上少有的高原型猪种,是我国宝贵的地方品种资源。藏猪长期生活于无污染、纯天然的高寒山区,具有适应高海拔恶劣气候环境、抗病、耐粗等特点。藏猪能适应恶劣的高寒气候,在海拔2,500~3,500m的青藏高原半山区,年平均气温7~12℃、冬季最低-15℃、无霜期110~190天、食物资源缺乏的严酷条件下,藏猪仍能很好地生存下来。这种极强的适应能力和抗逆性,是其他猪种所不具备的独特种质特性。2004年,藏猪正式列入《中国畜牧品种志》,被正式确定为地方原始猪种。 该研究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及生物信息分析策略,从基因组水平充分揭示了藏猪特有高原环境适应性的分子机理,同时解析了四川盆地家猪在几千年的人工驯化过程中基因组中重要经济性状相关基因的进化方向。该研究主要包括以下两部分内容和发现: 第一部分:藏猪和欧洲家猪的比较基因组学分析 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是动物进化和家猪品种形成的重要驱动力之一。该研究首先通过组装我国特有高原型猪种——藏猪的基因组,与欧洲家猪杜洛克猪的参考基因组进行比较基因组学研究。揭示了猪基因组中大量功能基因在高原极端环境和强烈人工选择下出现的差异。嗅觉、能量代谢、低氧适应、紫外线抵抗、血液循环系统的平滑肌发育、子宫内的血液运输和药物转运等基因在藏猪和家猪间呈现出截然不同的进化趋势。 1. 通过基因组大小的比较分析发现藏猪基因组比家猪基因组小了0.09Gb (9千万) 碱基序列,且两者基因组仅有93.41%的部分共线,其差异堪比牦牛和家牛(共线性程度94%)差异程度。此外,藏猪和家猪间186 Mb(1亿8千万)碱基的序列方向相反,其差异可比人与黑猩猩(基因组间反向序列为154 Mb (1亿5千万))。进一步分析发现藏猪和家猪的祖先可能早在690万年前就已经开始各自向不同方向进化,甚至可能早于牦牛和家牛(490万年前),人类和黑

第二章_选择_消费者选择_典型题目)

第二章效用论一、单项选择题 1、无差异曲线上任一点上商品X和丫的边际替代率等于它们的(0。 A、价格之比 B、数量之比 C、边际效用之比 D、边际成本之比 2、根据所用教材中序数效用论的有关容,我们可以知道预算线的斜率取决于(B)。 A、消费者的收入 B 、商品的价格 C、消费者的偏好 D 、消费者的收入和商品的价格 3、消费者实现均衡的条件是(B)。 A P X/P Y= MUTMU B、P X/P Y=MU/MU Y C、P X?X=P Y?Y D、以上三者都不是 4、假如某消费者所消费的几种商品的价格都相同,为了使其在消费的过程中获得最大的满足,该消费者应该购买(C)。 A、相同数量的这几种商品 B 、这几种商品并使其总效用相等 C、这几种商品并使其边际效用相等 D、以上答案都不对 5、在横轴表示商品X的数量,纵轴表示商品丫的数量的坐标平面上,如果一条无差异曲线上某一点的斜率为-1/4,这意味着消费者愿意放弃(D)个单位X 而获得 1 单位丫。 A 、5 B 、1 C 、1/4 D 、4 6假定X和丫的价格P x和F Y已定,当MRS>F X/P Y时消费者为达到最大满足,他将(A)。 A、增加购买X,减少购买丫B 、减少购买X,增加购买丫 C、同时增加购买X,丫D 、同时减少购买X,丫 7、假设货币的边际效用为1,消费者购买每一单位物品所愿支付的价格等于(D)。 A、消费者从消费第一单位的这种物品中获取的边际效用 B、消费者从消费这种物品中获取的总效用 C、消费者从平均每单位物品的消费中获取的效用 D消费者从消费最后一单位物品中获取的边际效用 8、已知X商品的价格为5元,丫商品的价格为2元,如果消费者从这两种商品的消费中得到最大效用时,商品丫的边际效用为30,那么此时X商品的边际效用为(D)。 A、60 B 、45 C 、150 D 、75 9、一般而言,消费者在其收入较低时会购买黑白电视机,但随着其收入水平的提高,他们会选择购买彩色电视机。由此,我们可以说黑白电视机对这部分消费者而言是(C)。 A、生活必需品 B、奢侈品 C、低档商品 D、吉芬商品 10、在其它条件保持不变的时候,一种商品价格的变化会使消费者实现效用最大 化的均衡点的位置发生移动,这里,连接消费者诸均衡点的曲线称为(C)。A、收入一消费曲线 B 、需求曲线 C、价格一消费曲线 D、恩格尔曲线 11、在其它条件保持不变的时候,消费者收入水平的变化会使其实现效用最大化的均衡点的位置发生移动,这里,连接消费者诸均衡点而形成的曲线被称为(A)。 A、收入一消费曲线 B 、需求曲线 C、价格一消费曲线 D、恩格尔曲线 12、就一个消费者对某种商品的需求曲线来看,该线上与每一个价格水平相对应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