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关于小学生家庭教育情况的调查报告

关于小学生家庭教育情况的调查报告

关于小学生家庭教育情况的调查报告
关于小学生家庭教育情况的调查报告

关于小学生家庭教育情况的调查报告

1

关于小学生家庭教育情况的调查报告

一、引言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环境,父母是孩子天然的老师,家庭教育具有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不可代替的地位和作用。现在的家庭中,孩子是最为重要的成员之一,孩子的生命授之于父母,父母就应该承担起教育孩子的第一责任。从这一点来说,我感觉我们这一代人的压力还是很大的。要想把孩子教育好,家庭教育环境很重要,我觉得家长要以一颗平常心培养孩子,要有平凡的意识,孩子就是孩子,她有她儿童的天性,不要把孩子想像成“天才”、“状元”,小学阶段是打基础的阶段,要给孩子营造一个自然、自由、自在的家庭教育氛围。因此,我想经过调查,研究有关家庭教育的一些问题,以便更有针对性指导家庭教育,使每一个小学生都能健康成长。

二、调查对象和调查方法

(一)调查对象。

1、家长的职业:农民有47.5%;干部和工人有48.8%;个体户有3.7%,工人中大部分是在从事临时建筑工,均居住农村。

2、家长文化程度:大专以上占5.3%;中专文化占13.1%;初中占56%;小学文化占25.6%。家长的文化大部分是小学和初中,甚至未读初有一些没读初中。

3、家庭经济收入:来自农业和农亲工收入较低的有73.8%;

收入较好的只有 2.5%;经济困难的有22.5%;特别困难的有1.2%。

4、家庭组成情况:原婚的有91.2%;再婚的有2.5%;单亲家庭有6.3%。

5、家庭学习环境:参加问卷调查的家长,平时看书看报的有27.5%;指导孩子学习的约有33.75%。农村家庭没有什么良好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条件,能给孩子提供只是单独的学习场所(教室)、有桌椅、必须的学习用品及图书资料,并能在平时购买少量的课外书籍等占25%左右。

(二)调查方法。

这次调查,主要使用问卷调查法。对学生专项调查的要点是:

1、你觉得你的父母对你的哪个方面是最关心?

2、你觉得爸爸妈妈和自己的关系是不是平等的吗?

3、你觉得爸爸妈妈每次说的话都是正确吗?

4、你在家里会不会帮爸爸妈妈做家务吗?

经过回收调查表,谈话纪录,综合起来分析,探求共性原因,完成调查报告。

三、调查结果

1、家庭教育缺失,放任自由发展农村家长一门心思地扑在生产和创收上,每天起早摸黑,没有时间和精力去照顾、教育孩子,更谈不上什么家庭教育。特别是近年来,随着外出打工人员的增多,出现了许多“空巢家庭”。孩

子交给爷爷、奶奶或者外公、外婆等亲属看管,多数是“看而不论”、“管而不教”或根本“管不住”,家庭教育几乎成了空白。有的家长认为,自己的责任是送孩子上学,将她扶养成人,至于孩子学得怎样,全靠她自己的努力,听其自然,没有什么明确的要求。有的家长对老师说:“孩子听老师的,全靠您了,我们管不了,您要打要骂都行”。家长缺乏责任心。

2、期望值过高,教育方法简单许多家长自身素质不高,她们不愿让自己的孩子成为愚昧无知的一代,不想让历史的遗憾在自己的孩子身上重现。家长对孩子的最大希望是读好书、上大学、干大事,有这种想法的家长占61.2%。因此,对孩子要求就是学习成绩好,考出高分,考上好大学,将来从事脑力劳动或较轻的体力劳动,获得较高的经济收入。这些家长的教育方法,大多是简单粗暴,信奉“不打不成才”,孩子一旦有错,父母往往不问青红皂白,责骂、殴打一顿,惩罚完了还说:“管你,是为了你好。”她们全然不顾自己的行为会给孩子带来什么样的影响

四、原因分析

由本次调查的情况来看,当前农村小学生家庭教育还存在很多误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溺爱。在本次调查中,家长“溺爱”孩子成为家庭教育的最大误区,有50%的家长认为爱孩子就是满足孩子的需要,对孩子有求必应。她们为子女提供最好的生活条件,从情感上她们愿意

为孩子奉献一切。现今很大一部分家长在自己成长过程中,都曾承受过物质上的匮乏,她们今天不想再让自己的子女遭受自己童年的困境。于是“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的教育口号率先在每个家庭中得到充分的体现。这些家长实质上并不懂得爱孩子,她们不知道爱孩子不但仅是奉献和满足,更重要的是要教给孩子学习的方法和生存的能力,忽视了父母永远是“教育者”这一角色,忽视了她们对孩子应有的教导职责。这种家庭出来的孩子,在课堂上无法理解“简朴”和“珍惜”的含义,无法理解“家贫出孝子,执绔出富家”的千年古训。将来走入社会,她们的心理承受能力和面对困难挑战自我的能力将会受到严重挫伤。

2.粗暴。很多父母都将自己摆在家庭的绝对权威地位。孩子一不小心弄坏了家里的一件小东西,家长会大发雷霆;一次失误,家长会毫不留情,痛骂斥责;如果在外闯了祸,那可更不得了,一顿臭骂自然少不了,拳脚相加也会接踵而至。从调查中显示,有30%的家长都会凭借自己的家长“权威”,过分干涉孩子的生活,如不准到同学家去玩等。在许多家长眼中,孩子永远都只是自己的附属品,她们不愿意或不善于让孩子取得和自己平等地位,不懂得尊重孩子的权利和人格。许多孩子由于家长的粗暴无知,有的放弃了心爱的体育活动而埋头于书山题海,被迫“一心只读圣贤书”;有的很爱好画画,却被家长逼着告别了自己的兴趣……这些家长把严格要求理解为不断地批评、训斥和逼迫孩子。这不能不说是家长的过错。为此,国家总督学柳斌曾痛心疾首地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