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数字电子技术基础》自学指导纲要

《数字电子技术基础》自学指导纲要

《数字电子技术基础》自学指导纲要
《数字电子技术基础》自学指导纲要

《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自学纲要

一、课程编码及适用专业

总学时:84

面授学时:20

自学学时:64

适用专业:电类函大各专业(函授专科)

二、课程性质

《数字电子技术》是计算机应用、电气自动化、电子信息等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是其它后续专业课的基础。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获得数字电子技术必要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了解电子技术的发展概况,为学习后续课程以及从事电子技术方面的工作打下好的基础。

三、本课程的地位和作用

《数字电子技术》是一门技术基础课程。目前,电子技术应用极为广泛,可谓“无处不在,无所不用”,发展非常迅速,并且日益渗透到其他学科领域,进一步促进其发展,在社会的发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因此,《数字电子技术》是高等学校电类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作为技术基础课程,它具有基础性、应用性和先进性。

基础性是指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数字电子技术是为后续专业课程打基础,是为学生毕业后从事有关电的工作打基础,也就是为自学、深造、拓宽和创新打基础。它是研究和发展本专业的重要工具,同时注重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学习目的与要求

学生通过各个教学环节和实践,应达到下列总的要求:

1.了解二极管、三极管的开关特性。

2.掌握基本逻辑门的逻辑功能,逻辑代数的基本运算方法及基本触发器的逻辑功能。

3.了解逻辑部件及时序逻辑电路的原理,模/数转换器和数/模转换器的基本原理,了解数字电路的应用。

4.会用公式法和卡诺图化简和变换逻辑函数。

5.会用波形图法分析数字逻辑电路。

6.应用驱动方程、状态方程分析、设计时序逻辑电路。

7.具有分析逻辑电路的能力。如从逻辑电路写出逻辑表达式,列出真值表,画出逻辑图等。

8.具有设计简单逻辑电路的能力。

9.能根逻辑电路的指标,确定某些集成组件(如555定时器)的外接元件参数。

10.能看懂简单数字装置的逻辑图。

11.会查阅常用电阻、电容、半导体二极管和三极管、集成器件等手册,并具有使用的基本知识。

12.通过习题、练习题,巩固和加深对理论的理解;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创造能力。

1

五、本课程的学习方法

为了学好本课程,首先要具有正确的学习目的和态度,应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而学习。在学习中要刻苦钻研、踏踏实实、虚心求教、持之以恒。在学习时要:

1 抓基本概念;

2 抓基本单元电路;

3 抓基本方法;

4 抓典型电路

除学习规定教材外,应参阅相关的参考书。通过各个学习环节,培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精神。解决问题不是仅仅照着书本上的例题作练习题,而是要求使用已有的知识对提出的要求和论据能理解和领悟,并能提出自己的思路和解决问题的方案,这是一个创新过程。

六、自学内容与指导

第一章绪论

(一)自学内容

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数制和码制;基本逻辑运算;逻辑函数与逻辑问题的描述。

(二)本章重点

1、数字电路的特点。

2、数制与码制的概念;常用BCD码。

3、常用进制及其转换。

(三)本章难点

1、常用BCD码

(四)本章考点

1、熟悉十进制、二进制、十六进制及其互相转换;

2、8421BCD码。

(五)学习指导

先学习N进制的展开式,着重学习二进制与八、十、十六进制间的转换关系。

用二进制码表示的十进制数,就称为BCD码。它具有二进制的形式,还具有十进制的特点,它可作为人们与数字系统的联系的一种间表示。BCD码分为有权和无权编码, 有权BCD码是每一位十进制数符均用一组四位二进制码来表示,而且二进制码的每一

位都有固定权值.几种常见的编码如 8421; 5421等.

第二章逻辑代数和函数化简

(一)自学内容

理解基本逻辑运算与、或、非以及与非、或非运算概念;掌握逻辑函数及其真值表、表达式和逻辑图表示方法。掌握逻辑代数常用公式、定理和规则;逻辑表达式的类型及其转换。理解最小项的概念、特点;最简概念;逻辑函数的公式化简法,变量及函数的卡诺图;掌握卡诺图化简法

(二)本章重点

1、逻辑函数的公式化简法

2、卡诺图化简法。

2

(三)本章难点

1、公式化简法

2、卡诺图化简法

(四)本章考点

1、公式化简法

2、卡诺图化简法。

(五)学习指导

逻辑代数是分析和设计数字电路的基本数学工具。本章主要介绍逻辑代数基本概念、公式和定理,逻辑函数的两种化简方法(公式法和图形法),并着重讲解了逻辑函数常用的几种表示方法(真值表、函数表达式、卡诺图、逻辑图、波形图)及其相互间的转换。本章涉及的基本概念比较多,包括最小项、最简表达式、卡诺图、约束。在对这些概念充分理解的基础上,才能很好的掌握化简逻辑函数的两种常用方法

卡诺图中最小项合并的规律:

一般2N个几何相邻的最小项合并可消去N个变量。

卡诺图化简应注意:

⑴ 圈越大越好。

⑵ 每一个圈应至少包含一个新的最小项。

⑶ 必需把组成函数的全部最小项圈完。

⑷ 最后比较、检查,写出最简与或表达式。

约束条件在化简中的应用:

⑴ 公式法中,可以根据化简的需要加上或去掉约束条件。

⑵ 卡诺图法中,可根据化简的需要包含或去掉约束项。

注意:凡有约束的逻辑函数的表达式中,应同时写出约束条件

第三章逻辑门电路

(一)自学内容

理解二极管的开关特性,二极管与门和或门门电路及其特点和应用;熟悉三极管的开关特性;三极管非门的逻辑功能及分析,熟悉TTL门电路的类型;各种逻辑功能(与非、或非等)的TTL 电路、特点及应用;线与,OC门和三态门。TTL与非门的特性及参数,了解MOS反相器的主要特点、应用;三态门、模拟开关及其应用、使用注意事项,了解编程逻辑器件(PLD)简介。

(二)本章重点

1、三极管的开关特性。

2、基本逻辑门电路的逻辑功能.

3、TTL与非门的特性及参数。

(三)本章难点

TTL与非门的特性及参数。

(四)本章考点

3

判断三极管的工作状态。会写基本逻辑门电路的逻辑功能

(五)学习指导

数字电路中基本开关元件的半导体二极管、三极管和MOS管的静态特性、动态特性。半导体二极管的特点是单向导电特性。半导体三极管是一种用电流控制的具有放大特性的开关元件。

分立的二极管与门、或门电路以及由半导体三极管和MOS三极管所组成的非门(反相器)。要求掌握这些基本的门电路的电路组成、符号和工作原理。

对于集成电路,本章以TTL与非门为典型介绍了它的逻辑特性(逻辑功能)、电气特性(包括静态特性和动态特性)。在此基础上介绍了TTL与非门、TTL集电极开路门和TTL三态门的门电路。其中这些门电路的符号、逻辑功能均要求掌握, 、电路结构和工作原理只需了解.MOS 逻辑门只需了解.

第四章组合逻辑电路

(一)自学内容

熟悉编码器、译码器、数据选择器、数据比较器、加法器的逻辑功能并了解其

应用;了解组合逻辑竞争冒险的产生原因、判断及其消除。掌握简单组合逻辑电路的分析与设计方法。

(二)本章重点

1、组合逻辑电路的分析与设计方法。

2、利用集成译码器和数据选择器设计组合逻辑电路

(三)本章难点

利用集成译码器和数据选择器设计组合逻辑电路

(四)本章考点

组合逻辑电路的分析与设计。集成译码器和数据选择器设计组合逻辑电路

(五)学习指导

我们对组合逻辑电路的分析分以下几个步骤:

(1)有给定的逻辑电路图,写出输出端的逻辑表达式;

(2)列出真值表;

(3)通过真值表概括出逻辑功能

电路设计的任务就是根据功能设计电路,一般按如下的步骤进行:

(1)把逻辑命题换为真值表;这一步我们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用英文字母代表输入或输出;

分清几个输入、输出;

分清输入和输出之间的对应关系。

(2)把逻辑函数进行化简,化简的形式则是根据所选用的逻辑门来决定;

(3)根据化简结果和所选定的门电路,画出逻辑电路图。

用数据选择器和二进制译码器实现组合逻辑函数。同学们可以通过书上的4

例子去体会用中规模集成电路实现组合逻辑电路的基本方法,由于在许多情况下,直接用中规模集成电路来实现组合逻辑电路有很好的效果。

第五章时序逻辑电路

(一)自学内容

了解双稳态触发器的基本结构及特点;掌握双稳态触发器R-S、J-K、D、T、T′触发器的逻辑功能、特性方程、符号,会画波形。了解触发器功能间的相互转换;触发器的脉冲工作特性及主要参数。掌握时序电路的分析方法和步骤,工作原理;计数器、移位型寄存器;

掌握集成计数器的应用,掌握同步计数器的设计方法步骤、一般

时序逻辑的设计方法

(二)本章重点

1、双稳态触发器R-S、J-K、D、T、T′触发器的逻辑功能、特性方程、符号,会画波

形。

2、时序电路的分析方法和步骤

3、同步计数器的设计方法和步骤

4、集成计数器的应用

(三)本章难点

1、时序电路的分析方法。

2、同步计数器的设计

3、集成计数器的应用

(四)本章考点

1、时序电路的分析。

2、同步计数器的设计。

3、集成计数器的应用。

(五)学习指导

本章首先按照基本触发器、同步触发器、主从触发器、边沿触发器的顺序,就电路组成、工作原理、主要特点作了介绍。中心问题是次态Q n+1与现态Q n及输入信号之间的逻辑联系。随后对时钟触发器的逻辑功能表示方法及转换进行了说明,最后简单介绍了触发器的电气特性。

触发器的逻辑功能和结构形式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所谓逻辑功能,是指触发器的次态输出Q n+1和现态输出Q n及输入信号的逻辑关系。根据逻辑功能的不同,我们把触发器分成RS、D、JK、T、T′等几种类型。而基本触发器、同步触发器、主从触发器、边沿触发器等是指电路的不同结构形式。

对同步时序电路的分析、异步时序电路的分析、同步时序电路的设计,要求能结合书上所举的例子掌握基本的分析与设计同步时序电路的方法,对异步时序电路的分析也要求掌握,对二进制同步与异步计数器、十进制同步与异步计数器、N进制同步与异步计数器,除了要理解各自的构成方法外,更重要的是要掌握它们之间的连接规律,特别是利用已有集成芯片上的异步清零端或同步置位端的方法构成N进制计数器的方法。

5

第六章半导体储存器

(一)自学内容

掌握存储器的类型;了解顺序存取存储器(SAM)的工作原理,理解随机存取存储器(RAM)的结构和工作原理,理解只读存储器(ROM)的类型及应用。

(二)本章重点

1、随机存取存储器(RAM)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2、只读存储器(ROM)的应用。

(三)本章难点

只读存储器(ROM)的应用。

(四)本章考点

1、随机存取存储器(RAM)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2、只读存储器(ROM)的应用。

(五)学习指导

存储器是数字系统和计算机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用来存放数据、资料、程序等二值信息。一个存储器能够存储的字节现在可以兆计算。实际应用中常以字节数和位数的乘积来表示存储器的容量。

存储容量和存取时间是衡量存储器的重要指标。存储容量越大意味着存储的信息越多,系统的功能越强;存取时间的长短则反映了数字系统的速度。

按存储器的存储功能可分为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和只读存储器ROM。按电路可分为双极型(TTL)和MOS型两种。目前所使用的RAM多是MOS型的,因为它具有集成度高,功耗低等优点。

通过本章内容的学习,要求理解可编程电路的基本单元、掌握只读存储器ROM和可编程逻辑阵列PLA、可编程阵列逻辑PAL和通用阵列逻辑GAL、可擦除可编程逻辑器件EPLD、现场可编程门阵列、随机访问存储器RAM的应用。

第七章脉冲电路

(一)自学内容

了解脉冲波形与主要参数;掌握集成555定时器的功能及应用;理解集成555定

时器构成的施密特电路的组成、工作原理及应用。掌握555构成的单稳态触发器组成、工作原理及应用;掌握555构成多谐振荡器的工作原理及应用。

(二)本章重点

1、555构成的施密特电路。

2、555构成的单稳态触发器

3、555构成的多谐振荡器。

(三)本章难点

集成555定时器的功能及应用。

(四)本章考点

1、认识555构成的单稳态触发器并会计算参数。

6

2、认识555构成的多谐振荡器并会计算参数

(五)学习指导

在数字系统中,常常要用到各种宽度、各种幅值并且边沿陡峭的脉冲信(如CP信号、生产控制过程中的定时信号等)。这些脉冲信号的获取,通常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利用脉冲振荡器直接产生,如多谐振荡器电路;另一种是对已有的信号进行整形,如施密特触发器和单稳态触发器,使之符合系统的要求。本章在介绍555集成定时器的基础上,着重介绍了用555集成定时器构成的多谐振荡器、施密特触发器和单稳态触发器的典型电路的工作原理。对石英晶体多谐振荡器、集成施密特触发器和单稳态触发器的电路特点及其各自的应用也作了简单的介绍.

多谐振荡器是一种自激振荡电路。本章用555定时器构成的多谐振荡器的电路组成和工作原理作了比较详细的介绍,此外还简单介绍了石英多谐振荡器的工作特点以及多谐振荡器的应用。施密特触发器常常用于脉冲的整形,由555定时器构成的施密特触发器的电路组成及工作原理要清楚, 应会几种常用的集成施密特触发器以及施密特触发器的常见应用.掌握单稳态触发器的特点,由555定时器构成的单稳态触发器的电路组成及工作原理要掌握.

第八章 A/ D 与D/A 转换器

(一)自学内容

1、T 型电阻D/A 转换器的工作原理、精度分析。

2、倒T 型电阻D/A 转换器的工作原理、精度分析

3、A/D 转换器的工作原理、特点及适用场合。

4、了解A/D 和D/A 的主要参数

(二)本章重点

各类A/D 转换器的特点;D/A 转换器的精度。

(三)本章难点

各类A/D 转换器的工作原理;D/A 精度分析。

(四)本章考点

D/A 转换方式及各自特点

(五)学习指导

本章较系统地讲述了模数转换和数模转换的基本原理与几种常用典型电路。在模数转换器中,主要介绍了倒T形数模转换电路。在模数转换器中,先说明模数转换的一般步骤、取样定理和取样-保持电路,再介绍直接型、间接型模数转换电路。了解几种典型转换电路的基本工作原理,记住输出量和输入量之间的定量关系、主要特点,以及转换精度和转换速度的概念与表示方法。

第九章逻辑编程器件和第10章数字系统设计只作为了解内容

七、自学进度及各章节学时安排

自学周数16周,每周保证4学时,总计64学时。在自学过程中,除了保证时间外一定要做练习,独立完成布置的作业分两次寄回学校。最好将各章后面的有关习题及所介绍参考书上的有关习题也做一下。只有通过练习才能达到对所学内容理解、消化的目的,进而掌握

7

它。各章节学时安排如下(不包括作业学时)。

自学进度表

8

9

10

八、参考资料

《数字电子技术基础》余孟尝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11

《工程测量技术》课程标准

《工程测量技术》课程标准 1.课程的性质 本课程是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其教学目标是在具备了工程测量技术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使用工程测量相关仪器完成道路桥梁工程设计、施工中工程测量的能力,以及运用国家现行规范、规程、标准解决道路桥梁工程测量技术相关问题的能力,加强对工程测量技术实践应用的探讨,促进学生处理实际工程施工测量问题能力的提高。 本专业学生应达到测量员职业资格证书中相关技术考证的基本要求。 2.课程内容选择思路 2.1 由学校专任教师、行业和企业专家合作选择课程内容。 2.2 变学科型课程体系为任务引领型课程体系,紧紧围绕完成工作任务的需要来选择课程内容。 2.3 变知识学科本位为职业能力本位,从“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出发,设定课程能力培养目标。 2.4 变书本知识的传授为动手能力的培养,以“工作项目”为主线,创设工作情境,结合职业技能证书考证,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2.5 构建模块化课程内容 本课程以道路桥梁工程技术类专业学生的就业为导向,根据行业专家对道路桥梁工程技术类专业所涵盖的岗位群进行的任务和职业能力分析,同时遵循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的认知规律,紧密结合职业资格证书中相关考核要求,确定本课程的工作模块和课程内容。 为了充分体现任务引领、项目导向的课程思想,本课程按照工程测量技术的基本顺序按测量工作的认知、地面点位的确定、小区域控制测量、地面点的测绘技术、地面点的测设技术、道路中线测量技术、道路纵、横断面测量技术等七方面进行课程内容安排。整个课程内容的知识介绍以够用为度,操作技能力求熟练。 3.课程目标 通过任务引领型的项目活动,使学生具备道路桥梁施工测量的技能和相关理论知识,在掌握地面点位的确定、小区域控制测量、地面点的测绘技术、地面点的测设技术、道路中线测量技术、道路纵、横断面测量技术的基础上,通过其他专业核心课程的学习,能够承担施工一线的中线测量、纵断面测量、横断面测量以及公路、桥梁、隧道施工阶段的施工放样测量等工作任务。同时培养学生诚实、守信、善于沟通和合作的品质、吃苦耐劳和客观科学的职业精神,为发展职业能力奠定良好的基础。 职业能力培养目标: 3.1能描述地面点位的确定要素、测量工作的程序与基本原则; 3.2会操作使用水准仪、光学经纬仪、全站仪、钢尺、GPS、罗盘仪等常用 测绘仪器; 3.3能进行水准测量、角度测量、距离丈量及直线定向等各项基本测量工作 和测量数据的误差分析和处理; 3.4能操作使用传统测量仪器或全站仪完成导线测量并进行成果处理; 3.5能操作使用传统测量仪器或全站仪进行地形测量; 3.6能操作使用传统测量仪器或全站仪进行公路中线测量、纵断面测量、横 断面测量,能绘制纵、横断面图; 3.7能操作使用GPS进行控制测量和使用GPSRTK放样平面点位; 3.8能描述处理误差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并能对测量成果进行误差分析与精

数字电子技术基础答案

Q 1 CP Q 1 Q 0 &&D 1D 0第一组: 计算题 一、(本题20分) 试写出图示逻辑电路的逻辑表达式,并化为最简与或式。 解:C B A B A F ++=C B A B A F ++= 二、(本题25分) 时序逻辑电路如图所示,已知初始状态Q 1Q 0=00。 (1)试写出各触发器的驱动方程; (2)列出状态转换顺序表; (3)说明电路的功能; 解:(1)100Q Q D =,101Q Q D =; (2)00→10→01 (3)三进制移位计数器 三、(本题30分)

由集成定时器555组成的电路如图所示,已知:R 1=R 2=10 k Ω,C =5μF 。 (1)说明电路的功能; (2)计算电路的周期和频率。 解:(1)多谐振荡器电路 (2)T 1=7s , T 2=3.5s 四、(本题25分) 用二进制计算器74LS161和8选1数据选择器连接的电路如图所示, (1)试列出74LS161的状态表; (2)指出是几进制计数器; (3)写出输出Z 的序列。 "1" 解: (1)状态表如图所示 (2)十进制计数器 (3)输出Z 的序列是0010001100 C R R CC u o

第二组: 计算题 一、(本题20分) 逻辑电路如图所示,试答: 1、写出逻辑式并转换为最简与或表达式,2、画出用“与”门及“或”门实现的逻辑图。 B 二、(本题25分) 试用与非门设计一个三人表决组合逻辑电路(输入为A、B、C,输出为F),要求在A有一票决定权的前提下遵照少数服从多数原则,即满足:1、A=1时,F一定等于1,2、A、B、C中有两2个以上等于1,则输出F=1。 试:(1)写出表决电路的真值表; (2)写出表决电路的逻辑表达式并化简; (3)画出用与非门设计的逻辑电路图。 解: (1)真值表

数字电子技术基础试题及答案

数字电子技术基础期末考试试卷 课程名称 数字电子技术基础 A 卷 考试形式 闭 卷 考核类型 考试 本试卷共 4 大题,卷面满分100分,答题时间120分钟。 一、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二进制数(1011.1001)2转换为八进制数为 (13.41) ,转换为十六进为 B9 。 2.数字电路按照是否具有记忆功能通常可分为两类: 组合逻逻辑电路 、 时序逻辑电路 。 3.已知逻辑函数F =A ⊕B ,它的与非-与非表达式为 ,或与非表达式 为 。 4.5个变量可构成 32 个最小项,变量的每一种取值可使 1 个最小项的值为1。 5.555定时器构成的施密特触发器,若电源电压V CC =12V ,电压控制端经0.01μF 电容接地,则上触发电平U T+ = V ,下触发电平U T –= V 。 二、化简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用代数法将下面的函数化为最简与或式:F=C ·[ABD BC BD A +++(B+C)D]

2. 用卡诺图法将下列函数化简为最简与或式: F(A 、B 、C 、D)=∑m (0,2,4,5,7,13)+∑d(8,9,10,11,14,15) 三、分析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1.试分析题1图所示逻辑电路,写出逻辑表达式和真值表,表达式化简后再画出新的逻辑图。 题 1图 得分 评卷人

2.74161组成的电路如题 2 图所示,分析电路,并回答以下问题: (1)画出电路的状态转换图(Q 3Q 2Q 1Q 0); (2)说出电路的功能。(74161的功能见表) 题 2 图 …………………密……………………封…………………………装…………………订………………………线………………………

《测量学》自学指导书

《测量学》自学指导书 一、课程编码及适用专业 课程编码: 适用专业:土木工程 二、课程性质 《测量学》是土木工程专业必修的专业基础课,是一门实践性强,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课程。它是解决学生在各类土木工程建设中需掌握的测量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动手、实践和创新能力,为学生从事土木工程勘测、设计、施工、管理奠定基础。 三、本课程的地位和作用 本门课在整个土木工程、工程管理、交通工程等专业教学计划中是一门重要的学科专业基础课。其内容是土木工程、工程管理、交通工程专业技术人员必须掌握的基本知识。了解测量学在上述专业中的作用;在各专业中,项目规划设计阶段,包括哪些测量内容,应如何进行基础测量工作的设计;施工阶段有哪些测量工作做为保障;在工程竣工验收阶段有哪些测量项目;要懂得各专业在设计、施工、验收、营运期间如何利用所学的测量知识更好的为工程建设服务。在土建工程建设中,从前期规划、设计、施工及竣工验收过程中,无一不需要测量技术为其提供保障。在其他专业课中,如工程地质、施工管理、施工组织设计课程中都需要在学习测量基础知识基础上进行学习。因此测量学就成为了一门必修的学科专业基础课。 四、学习目的和要求 学习本课程的目的是使学生了解建筑测量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掌握常用的测量仪器和工具的使用方法,能够进行建筑施工放线、抄平、定位、施工验收等工作。具体要求有以下几点: 1、了解各种测量仪器的构造组成; 2、掌握水准测量原理、施测方法及内业计算; 3、掌握水平角观测方法,了解竖直角观测; 4、掌握用一般方法进行距离丈量; 5、掌握建筑物定位、放线、抄平的方法和程序。 五、本课程的学习方法 为了学好本课程,首先要树立正确的学习目的和态度,在学习中要刻苦钻研、踏踏实实、持之以恒,要勤于动手,勤于实践和运用。因本门课程是一门技术性基础课,应特别注重动手能力及灵活应付现场各种复杂问题的能力的培养。讲课中要求教师充分结合现场情形讲解,并要安排一定课时的实习课,让学生亲自动手,增强其实际操作能力。 六、自学内容与指导 (一)绪论 了解本课程主要内容、任务和学习方法,以及该课程国内外的运用与发展情况,了解该学科的前沿内容,如:GPS、GIS和RS、全站检测仪的介绍。理解地面点位的确定方法和测量工作的程序、特点和要求。掌握测量学的定义及格高程、大地水准面和独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列的概念。 重点:高程、大地水准面及独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列的概念。 (二)水准测量

《园林测量》课程标准

《园林测量》课程标准 【课程名称】园林测量 【适用专业】园林绿化专业 一、课程性质 本课程为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园林绿化专业园林工程测量方向的一门专门化 方向课程,是针对园林测量放线工岗位设置的一门核心课程,其功能是使学生掌握各种不同测量方式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技能;掌握园林测量的基本程序和原则;掌握测量常规仪器设备的操作技能,具备从事园林测量的基本职业能力。 二、设计思路。 本课程以“园林绿化专业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 为依据设置。其总体设计思路是,打破以知识为主线的传统课程模式,转变为以能力为主线的课程模式。 课程以本专业学生的就业为导向,以职业技能为核心,根据行业专家对园林测量放线工所涵盖的岗位群进行的任务和职业能力分析设计,包括常规测量仪器的使用方法训练、大比例尺地形图的测绘练习、测量数据的处理和分析、园林道路测量、园林工程测量等项目。课程内容的选取,力求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紧 紧围绕完成工作任务的需要循序渐进,以满足职业能力的培养要求,同时又充分考虑中等职业教育对理论知识学习的需要,融合国家职业资格技能鉴定对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要求。 本课程实施“能力本位、项目引领”教学模式。每个任务的学习都以仿真实训、真实生产任务、案例作为活动的载体,以工作任务为中心整合相关理论与实践,实现做学一体化。为了充分体现任务引领、实践导向课程的思想,采用教学 示范和实践操作相结合的结构展示教学内容,通过基于岗位生产过程,紧扣企业岗位需求,通过项目实践操作,融入对应的理论依据,实现理论实践一体化,使 学生在技能训练过程中加深对专业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应用,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满足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需要。 本课程建议学时为48 课时。 三、课程目标 使学生能够基本掌握园林测量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常规测量仪器和工具的使用方法。初步掌握小地区大比例尺地形图的测绘方法,具有正确应用地形图和测绘资料的能力。能够进行一般园林测量的基本工作,能够应用所学的测量专业知识为园林测量生产建设服务。了解先进测量仪器的基本使用方法。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和吃苦耐劳的敬业精神。为今后从事园林测

数字电子技术基础习题及答案..

; 数字电子技术基础试题 一、填空题 : (每空1分,共10分) 1. 10 = ( ) 2 = ( ) 16 。 2 . 逻辑函数L = + A+ B+ C +D = 。 3 . 三态门输出的三种状态分别为:、和。 4 . 主从型JK触发器的特性方程= 。 5 . 用4个触发器可以存储位二进制数。 6 . 存储容量为4K×8位的RAM存储器,其地址线为条、数据线为条。【 二、选择题: (选择一个正确的答案填入括号内,每题3分,共30分 ) 1.设图1中所有触发器的初始状态皆为0,找出图中触发器在时钟信号作用下,输出电压波形恒为0的是:()图。 图 1

2.下列几种TTL电路中,输出端可实现线与功能的电路是()。 A、或非门 B、与非门 ( C、异或门 D、OC门 3.对CMOS与非门电路,其多余输入端正确的处理方法是()。 A、通过大电阻接地(>Ω) B、悬空 C、通过小电阻接地(<1KΩ) D、通过电阻接V CC 4.图2所示电路为由555定时器构成的()。 A、施密特触发器 B、多谐振荡器 C、单稳态触发器 D、T触发器 " 5.请判断以下哪个电路不是时序逻辑电路()。图2 A、计数器 B、寄存器 C、译码器 D、触发器 6.下列几种A/D转换器中,转换速度最快的是()。图2 A、并行A/D转换器 B、计数型A/D转换器 C、逐次渐进型A/D转换器 D、双积分A/D转换器 7.某电路的输入波形 u I 和输出波形 u O 如图 3所示,则该电路为()。

图3 . A、施密特触发器 B、反相器 C、单稳态触发器 D、JK触发器 8.要将方波脉冲的周期扩展10倍,可采用()。 A、10级施密特触发器 B、10位二进制计数器 C、十进制计数器 D、10位D/A转换器 9、已知逻辑函数与其相等的函数为()。 A、B、C、D、 10、一个数据选择器的地址输入端有3个时,最多可以有()个数据信号输出。 \ A、4 B、6 C、8 D、16 三、逻辑函数化简(每题5分,共10分) 1、用代数法化简为最简与或式 Y= A + 2、用卡诺图法化简为最简或与式

工程测量教学大纲

工程测量教学大纲 1.课程的性质和内容 本课程是一门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监理专业的一门必修课。为后续《公路施工》、《桥涵施工技术》、《道路勘测》等课程学习打下基础,通过学习本课程,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建筑工程测量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和分析解决工程实际问题能力。能了解现场施工一线正在使用和近期可能使用的技术,为以后学生在现场施工打下良好的基础。主要内容包括:是培养学生具有测量学方面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使学生掌握道路和桥梁建设领域中的地形测量、施工放样与线路测量的基本方法,同时熟悉地形图的应用,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学会普通测量仪器的使用,能够从事小区域大比例尺地形测量,具有使用地形图的能力,更好地从事城道桥建设工作,了解测绘新仪器、新技术的原理及其在相关专业中的应用,以便更加适应社会需求。 2.课程的任务和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应了解测量工作所使用的仪器构造原理,掌握使用方法及使用技巧。要求学生能独立完成平面控制测量、高程控制测量、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及施工放样等项测绘工作和内业计算工作。 对测量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方面达到如下要求: 2.1掌握经纬仪、水准仪等仪器的性能和使用方法; 2.2了解和熟悉全站仪、GPS测绘新仪器的原理和使用方法; 2.3对小区域大比例尺的地形图的测绘过程有系统的了解,并初步掌握其基本方法; 2.4具有施工放样及路线测量的基本知识; 2.5具有道桥等土木工程的勘测、规划、施工与管理中运用测量资料的基本知识。 2.6培养认真细致负责的工作作风和良好的团队意识。 3.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3.1认真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注重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 3.2在组织教学时应根据所学工种,结合实际生产,选择不同的学习内容。 3.3加强实验和参观,培养感性认识和动手能力。 3.4有条件的可已电化教学,使教学直观而生动。 3.5遵循高等教育的办学规律,并要在教学体系上突破学科性,突出实用性,通用性和灵活性。 3.6结合现行标准、规范、规程进行教学 4.考核方法 理论与操作技能分别进行考核,成绩按4:6的比例合计,记为单科结业成绩。按平时考查成绩与结业考试成绩之比3:7的比例,为学生课程结业成绩,以满分100分计。

工程测量技术课程标准

《工程测量技术》课程标准 课程名称:工程测量技术 适用专业:道路桥梁工程技术 开设学期:第一学年第二学期 学时:72 学分:4.5学分 一、课程的性质与作用 本课程是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课程教学目标是在具备工程测量技术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使用工程测量相关仪器完成路桥工程设计、施工中工程测量的能力,以及运用国家现行规范、规程、标准解决道路桥梁工程测量技术相关问题的能力,加强对工程测量技术实践应用的探讨,促进学生处理实际工程施工测量问题能力的提高。本课程教学使学生达到施工员资格证书中相关技术考证的基本要求。 本课程的前续课程有:CAD绘图与识图、应用高等数学 本课程的平行课程有:土建力学、道路建筑材料 本课程的后续课程有:路基工程技术、路面工程技术、桥梁上部结构工程技术、桥梁下部结构工程技术和隧道施工技术等。 二、课程设计思路 1.总体思路 由学校专任教师、行业和企业专家合作选择课程内容。变学科型课程体系为任务引领型课程体系,紧紧围绕完成工作任务的需要来选择课程内容。变知识学科本位为职业能力本位,从“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出发,设定课程能力培养目标。变书本知识的传授为动手能力的培养,创设工作情境,以“工作项目”为主线,结合职业技能证书考证,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本课程以道路工程技术类专业学生的就业为导向,根据行业专家对道路工程技术类专业所涵盖的岗位群进行的任务和职业能力分析,同时遵循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的认知规律,紧密结合职业资格证书中相关考核要求,确定本课程的学习情境与项目单元及任务。 2.课程设计思路

(1)目标设计 《工程测量技术》课程教学目标设计体现目前高等职业教育的最新教学理念,采用凸显职业教育的教学方法和评价体系,最终达到高等职业教育培养学生的目标要求,即用职业能力表述课程目标。 (2)内容设计 设计七个学习情境即:1.测量工作认知2.高程测量;3.平面控制测量4.公路地形图测绘;5.公路中线测量;6.公路纵横断面测量;7.公路施工测量。 每个学习情境又分为若干个教学项目,围绕每个教学项目又选取若干个教学任务。打破传统的知识传授方式,以“学习情境”为主线,结合职业技能证书考证,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3)考核评价设计 采用知识与技能相结合的考核模式,突出专业技能的考核,实训考核比例40%,知识能力考核过程中采用开卷与闭卷相结合的考核方式,对于基础知识的考核采用闭卷,对于能力提升考核采用开卷,在平时考核中注重笔试、口试、抽查、作业、设计等模式进行考核。三、课程目标 通过任务引领型的项目活动,使学生具备道路桥梁施工测量的技能和相关理论知识,在掌握水准测量、角度测量、距离丈量及直线定向、导线测量、地形测量、道路中线测量、路线纵断面测量、路线横断面测量的基础上,通过专业课程的学习,能够承担施工一线的中线测量、纵断面测量、横断面测量以及公路、桥梁、隧道施工阶段的施工放样测量等工作任务。同时培养学生诚实、守信、善于沟通和合作的品质、吃苦耐劳和客观科学的职业精神,为发展职业能力奠定良好的基础。 1.专业能力目标 ?能描述地面点位的确定要素、测量工作的程序与基本原则; ?会操作使用水准仪、光学经纬仪、钢尺、光电测距仪、GPS、全站仪、罗盘仪、平板仪等常用测绘仪器; ?能进行水准测量、角度测量、距离丈量及直线定向等各项基本测量工作和测量数据的误差分析和处理; ?能操作使用传统测量仪器或全站仪完成导线测量并进行成果处理; ?能操作使用传统测量仪器或全站仪进行地形测量;

测量自学指导书

工程测量练习册答案 习题一 一、判断题(正确打√错误打×) 1、大地水准面所包围的地球形体,称为地球椭圆体。(×) 2、测量工作的实质就是测量(或测设)点位的工作。(√) 3、地面点投影到椭球面上时,其平面位置用平面直角坐标来表示。(×) 4、测量中取任意一水准面作为高程基准面,得出的高程为绝对高程。(×) 5、无论是测量还是测设都要遵循从整体到局部、从控制到碎部的原则。(√) 6、不论进行何种测量工作,在实地要测量的基本要素都是距离、角度、 直线的方向、高程。(√) 7、测量中的坐标轴方向和象限顺序与数学中的坐标轴方向和象限顺序 正好相同。(×) 二、选择题 1、绝对高程是( B ) A、地面点到假定水准面的铅垂距离, B、地面点到大地水准面的铅垂距离, C、地面点到水平面的铅垂距离, D、地面点到任一水准面的铅垂距离。 2、在测量学中,点的平面位置用平面直角坐标表示,坐标轴方向和象限顺序为 ( A ) A、南北方向为x轴,向北为正;东西方向y为轴,向东为正;象 限顺序按顺时针计。 B、南北方向为x轴,向北为正;东西方向y为轴,向东为正;象 限顺序按逆时针计。 C、南北方向为y轴,向北为正;东西方向为x轴,向东为正;象 限顺序按顺时针计。 D、南北方向为y轴,向北为正;东西方向为x轴,向东为正;象 限顺序按逆时针计。

习题二 一、填空题 1、用黄海平均海水面作为高程基准面得出的高程称为绝对高程(黄海高程系 统)。 2、十字丝交点和物镜光心的连线称为视线(视准轴)。 3、水准仪上的望远镜是由物镜和目镜组成。 4、水准测量时,用十字丝中间的横丝读取水准尺的读数。 5、水准测量中误差的主要来源有仪器误差、观测误差、外界环境的影响。 6、水准测量成果检核的方法有测站检核、水准路线检核。 7、DS3水准仪的水准器分为圆水准器和管水准器。 二、判断题(正确打√,错误打×) 1、过水准管零点与管内壁在纵向相切的直线称水准管轴。(√) 2、旋转微倾螺旋可使望远镜连同管水准器作俯仰微量的倾斜,从而使视线精确整平。因此这种水准仪称为微倾式水准仪。(√) 3、对于水准支线,应将高程闭合差按相反的符号平均分配在往测和返测所得的高差值上。(√) 4、对微倾式水准仪,当水准管气泡符合时,视准轴就处于水平位置。(√) 5、微倾式水准仪上的水准器用于指示仪器或视线是否处于水平位置。(√) 6、水准尺没有扶直,无论向哪一侧倾斜都使读数偏大。(√) 7自动安平水准仪是一种不用水准管而能自动获得水平视线的水准仪。 (√) 8、用DS3微倾式水准仪测高程,在每次读数前都要用微倾螺旋重新使符合气泡符合。 (√) 三、选择题 1、水准测量中,产生视差的原因是( A ) A、尺像没有落在十字丝平面上, B、尺像不清晰, C、尺像与十字丝相对移动, D、没有准确对准目标。 2、在DS3微倾式水准仪的使用中,下列操作不正确的是:( D )

《矿山测量》课程标准

《矿山测量》课程标准 一、课程性质: 《矿山测量》课程是培养学生煤矿测量及地铁施工测量岗位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的核心课程。通过该课程的教学,使学生能够具备完成井下平面控制测量、井下高程控制测量、矿井联系测量、巷道及回采工作面测量及井巷贯通测量等矿山测量岗位典型工作任务的能力和素质。 二、学时:60学时+3W 三、课程目标: 通过该课程的教学,使学生能够具备完成井下平面控制测量、井下高程控制测量、矿井联系测量、巷道及回采工作面测量及井巷贯通测量等矿山测量岗位典型工作任务的能力和素质。 四、课程内容

五、学习情境设计 1、学习情境设计总体框架

贯通测量(8学时)一井内巷道贯 通测量(4学 时)两井间巷道 贯通测量 (2学时) 立井贯通测量 (2学时) 矿山测量工程实践(3周)项目1:巷道测量 项目2:矿井联系测量项目3:巷道施工测量项目4:贯通测量 项目5:矿图绘制 2、学习情景描述 学习领域17:矿山测量总课时:60 学习情境1:建立井下平面控制系统 项目载体:木城涧煤矿井下平面控制系统建立 课时:20 学习目标: 1.熟悉井下作业环境 2.能够熟练操作矿用经纬仪 3.能够完成井下导线外业 4.能够完成井下导线内业计算及巷道平面 图绘制 5.能够进行井下导线测量的误差分析 6.具备矿山环境下安全意识和协作精神 主要内容: 1.分析项目作业条件、要求 2.了解规程要求 3.讨论作业方案 4.分解项目工作任务、选取仪器工具 5.操作方法及限差要求 6.实际环境下的作业训练 7.提交成果及评价 教学方法建议: 宏观教学方法:项目教学法 微观教学方法:讲述法,任务驱动法,小组讨论法,实践操作法

数字电子技术基础习题与答案

数字电子技术试卷(1) 一.填空(16) 1.十进制数123的二进制数是 1111011 ;十六进制数是 7B 。 2.1是8421BCD 码,其十进制为 861 。 3.逻辑代数的三种基本运算是 与 , 或 和 非 。 4.三态门的工作状态是 0 , 1 , 高阻 。 5.描述触发器逻辑功能的方法有 真值表,逻辑图,逻辑表达式,卡诺图,波形图 。 6.施密特触发器的主要应用是 波形的整形 。 7.设4位D/A 转换器的满度输出电压位30伏,则输入数字量为1010时的输出模拟电压为 。 8.实现A/D 转换的主要方法有 , , 。 三.化简逻辑函数(14) 1.用公式法化简- -+++=A D DCE BD B A Y ,化为最简与或表达式。 解;D B A Y +=- 2.用卡诺图化简∑∑=m d D C B A Y ),,,,()+,,,,(84210107653),,,(,化为最简与或表达式。 四.电路如图1所示,要求写出输出函数表达式,并说出其逻辑功能。(15) 解;C B A Y ⊕⊕=, C B A AB C )(1++=,全加器,Y 为和,1C 为进位。 五.触发器电路如图2(a ),(b )所示,⑴写出触发器的次态方程; ⑵对应给定波形画 出Q 端波形(设初态Q =0)(15) 解;(1)AQ Q Q n +=- +1,(2)、A Q n =+1 六.试用触发器和门电路设计一个同步的五进制计数器。(15) 七.用集成电路定时器555所构成的自激多谐振荡器电路如图3所示,试画出V O ,V C 的工作 波形,并求出振荡频率。(15)

数字电子技术基础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1[1]

数字电子技术基础试题(一) 填空题: (每空1数字电子技术基础试题(一) 一、分,共10分) 1.(30.25) 10 = ( ) 2 = ( ) 16 。 2 . 逻辑函数L = + A+ B+ C +D = 1 。 3 . 三态门输出的三种状态分别为:、和。 4 . 主从型JK触发器的特性方程= 。 5 . 用4个触发器可以存储位二进制数。 6 . 存储容量为4K×8位的RAM存储器,其地址线为12 条、数据线为 8 条。 二、选择题:(选择一个正确的答案填入括号内,每题3分,共30分) 1.设下图中所有触发器的初始状态皆为0,找出图中触发器在时钟信号作用下,输出电压波形恒为0的是:(C )图。

2.下列几种TTL电路中,输出端可实现线与功能的电路是(D)。 A、或非门 B、与非门 C、异或门 D、OC门 3.对CMOS与非门电路,其多余输入端正确的处理方法是(D )。 A、通过大电阻接地(>1.5KΩ) B、悬空 C、通过小电阻接地(<1KΩ) B、D、通过电阻接V CC 4.图2所示电路为由555定时器构成的(A )。 A、施密特触发器 B、多谐振荡器 C、单稳态触发器 D、T触发器 5.请判断以下哪个电路不是时序逻辑电路(C )。 A、计数器 B、寄存器 C、译码器 D、触发器 6.下列几种A/D转换器中,转换速度最快的是(A )。 A、并行A/D转换器 B、计数型A/D转换器 C、逐次渐进型A/D转换器 B、D、双积分A/D转换器 7.某电路的输入波形u I 和输出波形u O 如下图所示,则该电路为(C)。 A、施密特触发器 B、反相器 C、单稳态触发器 D、JK触发器 8.要将方波脉冲的周期扩展10倍,可采用(C )。

工程测量实习指导书(全)

工程测量实习指导书(全)

————————————————————————————————作者:————————————————————————————————日期:

工程测量实习指导书 适用班级:15测量1、2班 实习周数: 1周 工程测量教研室 2016年1月11日

说明 《工程测量》是工程测量技术专业的核心专业技术课程,是一门实践性、操作性、综合性很强的课程,通过数字化课程实习,进一步巩固和深化课堂所学内容,验证课堂所学基础理论和基本方法、基本技能,将所学知识变成技巧、变成能力。通过实习,还可以加强学生的仪器操作技能,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运用所学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实习内容的深、广度要求 (一)测量资料的记录要求 1.观测记录必须直接填写在规定的表格内,不得用其他纸张记录再行转抄。 2.凡记录表格上规定填写的项目应填写齐全。 3.所有记录与计算均用铅笔(2H或3H)记载。字体应端正清晰,字高应稍大于格子的一半。一旦记录中出现错误,便可在留出的空隙处对错误的数字进行更正。 4.观测者读数后,记录者应立即回报读数,经确认后再记录,以防听错、记错。 5.禁止擦拭、涂改与挖补。发现错误应在错误处用横线划去,将正确数字写在原数上方,不得使原字模糊不清。淘汰某整个部分时可用斜线划去,保持被淘汰的数字仍然清晰。所有记录的修改和观测成果的淘汰,均应在备注栏内注明原因(如测错、记错或超限等)。 6.禁止连环更改,若已修改了平均数,则不准再改计算得此平均数之任何一原始数。若已改正一个原始读数,则不准再改其平均数。假如两个读数均错误,则应重测重记。 7.读数和记录数据的位数应齐全。如在普通测量中,水准尺读数0325;度盘读数4°03′06″,其中的“0”均不能省略。 8.数据计算时,应根据所取的位数,按“4舍6入,5前单进双不进”的规则进行凑整。如1.3144,1.3136,1.3145,1.3135等数,若取三位小数,则均记为1.314。 9.每测站观测结束,应在现场完成计算和检核,确认合格后方可搬站。实验结束,应按规定每人或每组提交一份记录手簿或实验报告。 (二)建筑轴线放样要求 本次建筑轴线放样,根据给定的轴线数据,假定轴线中心点位置,以及中心点与任一轴线端点的起始方向,按照二级建筑方格网的布设技术要求进行。 表1 建筑方格网的主要技术要求 等级边长(m) 测角中误差(″) 边长相对中误差 一级100~300 5 ≤1/30000 二级100~300 8 ≤1/20000

(完整版)《工程测量》课程标准

《工程测量》课程标准 课程名称:《工程测量》 总学时数:90课时(理论课学时数:38课时实践课学时数:30课时理实一体化教学时数:22课时) 适用专业:建筑工程 一、课程的性质 《工程测量》是高职类土木工程类专业的一门重要的、具有较强实践性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本课程是研究如何为建筑等工程的勘测、设计、施工、竣工及运营管理等阶段提供数据资料,并以此配合指导施工的一门学科。 二、课程定位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掌握建筑等工程建设和管理中,所需的工程测量基本理论、基本知识;掌握小地区控制测量的理论和方法;大比例尺地形图的测绘方法及应用;掌握建筑等工程测量的主要内容及方法,具备建筑等工程施工测设的能力,为土木工程类专业的后继课程打下坚实基础。学生毕业后基本上能完成建筑等土木工程中的测量工作。 三、课程设计思路 (1)按工作过程设计教学内容 将建筑等工程施工项目中的测量工作分为9个单元,每个单元又包含若干个工作任务。不同的工作任务对应着不同的知识与技能,通过掌握这些知识与技能,进而构成建筑等工程项目施工所需要的测量能力。 (2)按工作过程系统化原理设计学习阶段 测量是一项技术性较强的技能,需要反复训练才能熟练掌握,并在工作实践中灵活运用。进行一次上述9个单元的学习,学生一般不能完全达到要求。为此从纵向上按三个阶段组织教学,由低到高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学习能力和社会能力。 第一阶段:工程测量基本方法与技能。通过9个学习单元,以课堂教学和课间实训为主,集教、学、做于一体,使学生掌握所需的测量知识与技能,具备基本的工程测量能力。 第二阶段:综合测量实训。作为综合性实践教学,用一周的时间,模拟完成一个较完整的典型建筑工程测量项目,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一系列主要测

数字电子技术基础第三版第一章答案

第一章数字逻辑基础 第一节重点与难点 一、重点: 1.数制 2.编码 (1) 二—十进制码(BCD码) 在这种编码中,用四位二进制数表示十进制数中的0~9十个数码。常用的编码有8421BCD码、5421BCD码和余3码。 8421BCD码是由四位二进制数0000到1111十六种组合中前十种组合,即0000~1001来代表十进制数0~9十个数码,每位二进制码具有固定的权值8、4、2、1,称有权码。 余3码是由8421BCD码加3(0011)得来,是一种无权码。 (2)格雷码 格雷码是一种常见的无权码。这种码的特点是相邻的两个码组之间仅有一位不同,因而其可靠性较高,广泛应用于计数和数字系统的输入、输出等场合。 3.逻辑代数基础 (1)逻辑代数的基本公式与基本规则 逻辑代数的基本公式反映了二值逻辑的基本思想,是逻辑运算的重要工具,也是学习数字电路的必备基础。 逻辑代数有三个基本规则,利用代入规则、反演规则和对偶规则使逻辑函数的公式数目倍增。 (2)逻辑问题的描述 逻辑问题的描述可用真值表、函数式、逻辑图、卡诺图和时序图,它们各具特点又相互关联,可按需选用。 (3)图形法化简逻辑函数 图形法比较适合于具有三、四变量的逻辑函数的简化。 二、难点: 1.给定逻辑函数,将逻辑函数化为最简 用代数法化简逻辑函数,要求熟练掌握逻辑代数的基本公式和规则,熟练运用四个基本方法—并项法、消项法、消元法及配项法对逻辑函数进行化简。 用图形法化简逻辑函数时,一定要注意卡诺图的循环邻接的特点,画包围圈时应把每个包围圈尽可能画大。 2.卡诺图的灵活应用 卡诺图除用于简化函数外,还可以用来检验化简结果是否最简、判断函数间的关系、求函数的反函数和逻辑运算等。 3.电路的设计 在工程实际中,往往给出逻辑命题,如何正确分析命题,设计出逻辑电路呢?通常的步骤如下:

数字电子技术基础习题及答案

《数字电子技术》习题 一. 单项选择题: 1.十进制数128的8421BCD码是()。 A.10000000 B. 000100101000 C.100000000 D.100101000 2.已知函数F的卡诺图如图1-1, 试求其最简与或表达式 3. 已知函数的反演式为 ,其原函数为()。 A. B. C. D. 4.对于TTL数字集成电路来说,下列说法那个是错误的:(A)电源电压极性不得接反,其额定值为5V; (B)不使用的输入端接1; (C)输入端可串接电阻,但电阻值不应太大; (D)OC门输出端可以并接。 5.欲将正弦信号转换成与之频率相同的脉冲信号,应用 A.T,触发器 B.施密特触发器 C.A/D转换器 D.移位寄存器 6.下列A/D转换器中转换速度最快的是()。 A.并联比较型 B.双积分型 C.计数型 D.逐次渐近型 7. 一个含有32768个存储单元的ROM,有8个数据输出端,其地址输入端有()个。 A. 10 B. 11 C. 12 D. 8

8.如图1-2,在TTL门组成的电路中,与非门的输入电流为I iL≤–1mA?I iH≤20μA。G1输出低电平时输出电流的最大值为 I OL(max)=10mA,输出高电平时最大输出电流为 I OH(max)=–0.4mA 。门G1的扇出系数是()。 A. 1 B. 4 C. 5 D. 10 9.十数制数2006.375转换为二进制数是: A. 11111010110.011 B. 1101011111.11 C. 11111010110.11 D. 1101011111.011 10. TTL或非门多余输入端的处理是: A. 悬空 B. 接高电平 C. 接低电平 D.接”1” 二.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CMOS传输门的静态功耗非常小,当输入信号的频率增加时,其功耗将______________。 2. 写出四种逻辑函数的表示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3.逻辑电路中,高电平用1表示,低电平用0表示,则称为___逻辑; 4. 把JK触发器改成T触发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 5. 组合逻辑电路是指电路的输出仅由当前的_____________决定。 6. 5个地址输入端译码器,其译码输出信号最多应有 _____________个。 7. 输入信号的同时跳变引起输出端产生尖峰脉冲的现象叫做 _____________。 8.一片ROM有10根地址线,8根数据输出线,ROM共有________个存储单元。 9.N个触发器组成的计数器最多可以组成_____________进制的计数器。 8. 基本RS触发器的约束条件是_____________。 三.电路分析题(36分)

数字电子技术基础知识总结

数字电子技术基础知识总结引导语:数字电子技术基础知识有哪些呢?接下来是小编为你带来收集整理的文章,欢迎阅读! 处理模拟信号的电子电路。“模拟”二字主要指电压(或电流)对于真实信号成比例的再现。 其主要特点是: 1、函数的取值为无限多个; 2、当图像信息和声音信息改变时,信号的波形也改变,即模拟信号待传播的信息包含在它的波形之中(信息变化规律直接反映在模拟信号的幅度、频率和相位的变化上)。 3.初级模拟电路主要解决两个大的方面:1放大、2信号源。 4、模拟信号具有连续性。 用数字信号完成对数字量进行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的电路称为数字电路,或数字系统。由于它具有逻辑运算和逻辑处理功能,所以又称数字逻辑电路。 其主要特点是: 1、同时具有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功能 数字电路是以二进制逻辑代数为数学基础,使用二进制数字信号,既能进行算术运算又能方便地进行逻辑运算(与、或、非、判断、比较、处理等),因此极其适合于运算、比较、存储、传输、控制、决策等应用。

2、实现简单,系统可靠 以二进制作为基础的数字逻辑电路,可靠性较强。电源电压的小的波动对其没有影响,温度和工艺偏差对其工作的可靠性影响也比模拟电路小得多。 3、集成度高,功能实现容易 集成度高,体积小,功耗低是数字电路突出的优点之一。电路的设计、维修、维护灵活方便,随着集成电路技术的高速发展,数字逻辑电路的集成度越来越高,集成电路块的功能随着小规模集成电路(SSI)、中规模集成电路(MSI)、大规模集成电路(LSI)、超大规模集成电路(VLSI)的发展也从元件级、器件级、部件级、板卡级上升到系统级。电路的设计组成只需采用一些标准的集成电路块单元连接而成。对于非标准的特殊电路还可以使用可编程序逻辑阵列电路,通过编程的方法实现任意的逻辑功能。 模拟电路是处理模拟信号的电路;数字电路是处理数字信号的电路。 模拟信号是关于时间的函数,是一个连续变化的量,数字信号则是离散的量。因为所有的电子系统都是要以具体的电子器件,电子线路为载体的,在一个信号处理中,信号的采集,信号的恢复都是模拟信号,只有中间部分信号的处理是数字处理。具体的说模拟电路主要处理模拟信号,不随时间变化,时间域和值域上均连续的信号,如语音信号。而数

工程测量学课程复习提纲完整版

工程测量学课程复习提 纲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测量学A》课程复习提纲 第一章绪论 1、什么是测量学? 测量学是研究地球的形状、大小以及地表(包括地面上各种物体)的几何形状及其空间位置的科学。 2、名称解释 水准面:处处与重力方向垂直的连续曲面 大地水准面:设想处于完全静止的平均海水面向陆地和岛屿延伸所形成的闭合曲面 绝对高程:地面上一点到大地水准面的铅垂距离(H) 相对高程:地面上一点到假定水准面的铅垂距离(H’) 高差:地面上两点间的高程之差。(h) 水准面的特点? ①重力等位面,其表面处处与重力方向垂直。 ②有无穷多个,但各水准面之间是不平行的。 ③是不规则的闭合曲面。 我国目前采用高程基准:1985年国家高程基准 测量外业与外业工作的基准面和基准线? 测量工作的基准线—铅垂线 测量工作的基准面—大地水准面 测量内业计算的基准线—法线 测量内业计算的基准面—参考椭球面 3、测量常用坐标系有哪些? 大地坐标系、空间直角坐标系、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等。 高斯投影特点? ①中央子午线投影后为直线,且长度不变。 ②除中央子午线外,其余子午线的投影均为凹向中央子午线的曲线,并以中央子 午线为对称轴。投影后有长度变形。 ③赤道线投影后为直线,但有长度变形。 高斯坐标系如何建立? 根据高斯投影的特点,以赤道和中央子午线的交点为坐标原点,中央子午线方向为x轴,北方向为正。赤道投影线为y轴,东方向为正。 横坐标通用值的组成? 由于我国位于北半球,东西横跨12个6°带,各带又独自构成直角坐标系。 故:X值均为正,而Y值则有正有负。为了避免坐标出现负值,将每个投影带的坐标原点向西移500km,则投影带中任一点的横坐标值也恒为正值。为了能确定某点在哪一个6°带内,在横坐标值前冠以带的编号。这种由带号、500km和自然值组成的横坐标Y称为横坐标通用值。 例1 例2:有一国家控制点的坐标:.380m (1)该点位于6°带的第几带? 第19带

《工程测量》课程标准和课程描述.

《工程测量》课程标准 课程名称、代码:工程测量技术、 总学时数:48 学分数:3 适用专业:地勘地测 一、课程性质 必修课,专业基础课 二、课程定位 《工程测量》是“工程测量技术”专业一门主要专业课,是一门实践性强、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紧密的课程。本课程解决学生在土木工程建设中必须掌握的测量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动手、实践和创新能力,为学生学习后继专业课程和毕业后工作奠定基础。 三、课程设计思路 《工程测量》的课程结构是以比较完善的测量学科基本理论和技术原理,提供适应性强、内容比较先进的工程测量理论和技术方法。通过学习工程测量,明确测量科学技术在现代土木工程建设中的重要地位,通过学习以期熟练掌握测量基本理论和技术原理,熟练掌握和应用工程测量基本理论和方法。 四、课程基本目标 使学生熟练掌握经纬仪、水准仪等主要测量仪器的构造、检验校正和使用方法,一般测量工具的构造与使用方法;熟练掌握角度测量、

高程测量、距离测量、导线测绘等测量工作;掌握比较完善系统的普通测量基本知识和本专业测量的基本知识;理解小地区控制测量、测设的基本工作、线路曲线测设、桥梁与隧道施工测量的基本知识;了解光电测绘仪、全站仪等现代仪器的构造,掌握其使用方法和土模工程中的应用。 1.知识目标 (1)学习普通测量的基本知识,掌握常用仪器(水准仪、J6经纬仪、大平板仪) 的使用方法,能进行图根控制测量和手工白纸测 图等。 (2)建立控制测量的概念,掌握三、四等平面控制测量及高程控制测量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作业方法及平差计算的操作技 能。熟悉全站仪、J2经纬仪和GPS接机的使用及成果的处 理方法。 (3)掌握各类工程的勘测设计、施工及运营管理过程中的测量原理和方法,具备从事具体工程的测量和管理工作的能力。(4)掌握土地管理的基本流程和方法、地籍测量的方法;熟悉土地管理法的基本内容,土地管理工作的基本作业步骤和技术要 求;数字化地籍图的成图方法;地籍宗地图的绘制方法。(5)掌握误差理论、条件平差、间接平差、误差椭圆的理论和方法,能运用计算工具从事各种平差计算。 (6)掌握计算机绘图的基本指令、操作方法和绘图技巧,为数字化成图打下基础。 (7)掌握画法几何及投影制图的基本原理与方法,各种建筑图的表示方法,能够读懂建筑施工图。 (8)了解遥感技术的应用。能看懂遥感像片并能从遥感图像上获取所需要的信息。 (9)了解GPS测量的原理、掌握GPS网布网的方法、GPS网观测方案的实施、数据传输的方法和内业数据处理方法。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