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形式逻辑练习题

形式逻辑练习题

形式逻辑练习题
形式逻辑练习题

《形式逻辑》综合练习题

一、填空

1、“跨过战争的艰难路程之后,胜利的坦途就到来了,这是战争的自然逻辑。”

这里的“逻辑”一词是指()。

2、“说话、写文章要合乎逻辑。”这里的“逻辑”一词是指

()。

3、当SAP和SEP同假时,S和P之间可能具有的关系是()

关系和()关系。

4、主谓项分别相同而质和量均不相同的两个性质命题之间的关系是

()关系。

5、根据对当关系,当SAP真时,SIP必();当□P假时,◇?P必()。

6、主项周延.谓项不周延的性质命题是()。

7、“知彼知己,百战不殆”、“甲、乙、丙三人中有且只有一人看过《左传》”这

两个命题的逻辑形式可分别表示为()、()。

8、“瓜熟蒂落”、“鸟语花香”这两个判断的逻辑形式可分别表示为()、

()。

9、具有包含关系的概念,其涵和外延之间的()是对之进行

限制和概括的逻辑根据。

10、与“并非如果刮风就下雨”这一命题等值的联言命题是

()。

11、根据逻辑基本规律的()律,可由一个判断的假,推出与之

相矛盾的另一判断为真。

12、“语言没有阶级性,语言是社会现象,所以社会现象没有阶级性。”该三段论

犯了( )的逻辑错误。

1

3、当 ?q 和?p ∨?q 同假时,p ∧q 为取值为( )。 1

4、当p ←→q 和p ∨q 皆真时,p ∧q 取值为( )。

15、"有些人是人民警察,所以有些人应该遵守《人民警察法》。"该省略三段论的中项是( )。

16、根据对当关系,当◇P 假时,□P 必( );当□?P 真时,◇P 必( )。

17、根据逻辑基本规律的( )律,可由一个判断的真,推出与之

相矛盾的另一判断为假。

18、在概念外延间的真包含、交叉和矛盾关系中,属于传递关系的是( )关系。

19、当S 与P 的外延间具有( )关系或( )关系时,并非SOP 为真。

20、在概念外延间的交叉.全异关系中,属于非传递关系的是__________关系。

21、在“(p( )q)→p ”的括号,填入逻辑联结词符号( ),可构成有效的推理式。

22、不完全归纳推理与类比推理都是前提( )结论的推理,都属于( )性推理。

23、若“只有甲是大学生,甲才是运动员”为假,根据( )律,则联言

命题“甲不是大学生,但是运动员”为真。

24、P ( )M ,( )( )( )→SIP 是一个有效的三段论形式。

二.单项选择题(将每小题备选答案中唯一正确答案的标号填在相应的括号。)

1、逻辑形式之间的区别,取决于( )。

A.逻辑常项

B.逻辑变项

C.语言表达形式

D.思维的容

2、“只有p才q”与“如果p那么q”这两个命题形式,它们含有( )。

A.相同的常项,相同的变项

B.相同的常项,不同的变项

C.不同的常项,相同的变项

D.不同的常项,不同的变项

3、历史上先后产生的国家有奴隶制国家.封建制国家.资产阶级国家.无产阶级国

家,无论何种类型的国家都是阶级专政的工具。这里对“国家”这个概念是( )来说明的。

A.仅从涵方面

B.仅从外延方面

C.先从涵,再从外延方面

D.先从外延,再从涵方面

4、下列限制和概括中有错误的是( )。

A.“单独概念”概括为“概念”

B.“不相容关系”限制为“反对关

系”

C.“支命题”概括为“复合命题”

D.“必然性推理”限制为“假言

推理”

5、如果两个性质命题的变项完全相同,而常项完全不相同,则这两个性质命题

( )。

A.可同真,可同假

B.不同真,不同假

C.可同真,不同假

D.不同真,可同假

6、“所有S是P”与“没有S是P”之间具有( )。

A.矛盾关系

B.反对关系

C.下反对关

系 D.差等关系

7、“小王与小是同时参军的”,这一命题属于( )命题。

A.性质

B.关系

C.联

言 D.选言

8、命题“p→q”的负命题的等值命题是( )。

A.p∧┐q

B.┐p∧q

C.p∨┐

q D.┐p∧┐q

9、从“凡是正确的推理都是形式有效的推理”,可推出( )。

A.形式有效的推理都是正确的推理

B.非形式有效的推理都不是正确的

推理

C.形式有效的推理都不是正确的推理

D.不正确的推理都是非形式有效的

推理

10、在“[p( )q]∧┐q→p”的括号填入联结词( ),可使这一推理式

成为有效的推理式。

A. →

B.←

C.

∧ D.∨

11、“如果某人未犯法,那么某人未犯罪;某人犯罪;所以,某人犯法”。这个推

理属于充分条件假言推理的( )。

A.肯定前件式

B.肯定后件式

C.否定前件式

D.

否定后件式

12、在“人爱吃面条”和“许世友是人”两个命题中,两个“人”()。

A.前者表达集合概念,后者表达非集合概念

B.都表达集合概念

C.前者表达非集合概念,后者表达集合概念 D .都表达非集合概

13、从()的角度来考虑,单称命题可以作为全称命题来处理。

A.对当关系

B.主谓项周延性

C.命题形式

D.语言表述

14、下列限制或概括中正确的有()。

A.“青年”概括为“”

B.“黄河”限制为“境的黄河”

C.“概念”概括为“思维形态”

D.“天安门”限制为“雄伟壮观的天

安门”

15、在“有的S是P”这个特称肯定命题中,量项“有的”的逻辑含义是( )

的意思。

A.一部分

B.少数

C.至少有一个

D.大多数

16、同“p∨q”等值的判断是()。

A.?p→q

B.?(p∧q)

C.p→?q

D.p→q

17、下列不属于逻辑划分的是()。

A.中学生分为初中生和高中生

B.工业分为重工业和轻工业等

C.哲学分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D.定义分为被定义项.定义项和定义

联项

18、把概念分为单独概念和普遍概念,是根据()。

A.概念的作用来划分的

B.概念的外延特征来划分的

C.概念的涵特征来划分的

D.概念间的关系来划分的

19、前提和结论之间是必然联系的归纳推理是()。

A.典型归纳推理

B.完全归纳推理

C.简单枚举归纳推理

D.不完全归

纳推理

20、“有的哺乳动物是有尾巴的,因为老虎是有尾巴的”是一个有效的省略三段

论,其省略的前提是()。

A.有的哺乳动物不是老虎

B.有的有尾巴的是哺乳动物

C.有的哺乳动物没有尾巴

D.所有老虎都是哺乳动物

21、设p为一支判断,对于任何支判断q而言,要使“p→q ”为真,p应取值为()。

A.真

B.假

C.既真,又假

D.可以真,也

可以假

22、以“并非小和小都考取大学”和“小考取了大学”两个判断作前提()。

A.以得出“小没有考取大学”的结论

B.可以得出“小考取了大学”的结论

C.可以得出“小或小没有考取大学”的结论

D.不能必然得出以上结论

23、如果一个三段论的有效式的结论是SAP,小前提也是A命题,则大前提只能是()。

A.PAM

B.MAS

C.MAP

D.SAM

24、“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书记是中国共产党党员,

所以书记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这一三段论,犯了()的逻辑错误。

A.四概念

B.中项不周延

C.大项扩大

D.小项扩

25、“甲:你去过日本吗?乙:我没怎么去过。”这段议论()。

A.违反了矛盾律

B.违反了同一律

C.违反了排中律 D、不违反任何逻辑规律

26、同“?p∨?q”相矛盾的判断是()。

A.?p→q

B.p→?q

C.p←q

D.p∧q

27、古希腊柏拉图学院的门口竖着一块牌子,上面写着:“不懂几何者不得入。”

这天,来了一群人,他们都是懂几何的人。

如果牌子上的话得到准确的理解和严格的执行,那么,以下断定中为真的是( B )。

A.他们一定会被允许进入

B.他们可能不会被允许进

C.他们一定不会被允许进入

D.他们不可能不被允许进

28、以“如果要增强企业活力,就必须进行体制改革”和“不进行体制改革”为

前提,可推出的必然结论为( )。

A.不要增强企业活力

B.既要增强企业活力,又必须进行体制改革

C.能增强企业活力

D.或者要增强企业活力,或者必须进行体制

改革

29、若“并非所有的花都是红的”这一命题为真,则下列为真的命题是( )。

A.有的花是红的

B.有的花不是红的

C.并非有的花是红的

D.并非有的花不是红的

30、据卫星提供的最新气象资料表明,原先预报的明年北方地区的持续干旱不一

定出现。以下最接近于上文中气象资料含义的断定是明年北方地区的持续干旱()。

A.可能不出现

B.一定不出现

C.可能出现

D.出现的可能性比不出现大

31、在某次足球联赛中,如果甲队或乙队没有出线,那么丙队出线。

上述前提中再增加以下哪项,可以推出“乙队出线”的结论?( )

A.丙队不出线

B.甲队和丙队都出线

C.甲队不出线

D.甲队或丙队有一个不出线

32、总经理:我主小王和小两人中至少提拔一人。

董事长:我不同意。

以下哪项,最为准确地表述了懂事长的实际意思?()

A.小王和小两人都得提拔

B.王和小两人都不提拔

C.小王和小两人中至多提拔一人

D.如果提拔小王,那么不提拔小

33、不可能所有的错误都能避免。

以下哪项断定的含义,与上述断定最为接近?()

A.可能有的错误不能避免

B.可能有的错误能避免。

C.必然所有的错误都不能避免

D.必然有的错误不能避免。

34、在一次选举中,统计显示,有人投了所有候选人的赞成票。

如果统计是真实的,那么下列哪项也必定是真实的? ( )

A.对每个候选人来说,都有选民投了他的赞成票

B.对所有候选人都投赞成票的不止一人

C.有人没有投所有候选人的赞成票

D.不可能所有的候选人都当选。

形式逻辑试题(C)

《普通逻辑》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个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后的括号内。每小题2分,共10分。) 1、“北京在上海的北面”和“北京和上海都是大都市”这两个命题()。 A、两个都是关系命题 B、两个都是直言命题 C、前者是关系命题,后者是联言命题 D、前者是联言命题,后者是关系命题 2、与命题“该商品既不实用,又不价廉”既不能同真也不能同假的命题是()。 A、该商品既实用,又价廉。 B、该商品或者实用,或者价廉。 C、该商品如果实用,就不价廉。 D、该商品或者不实用,或者不价廉。 3、“并非只有你承认错误,我才原谅你,所以,你不承认错误,我也原谅你”,按照形式逻辑的基本规律,这段话()。 A、违反同一律 B、违反矛盾律 C、违反排中律 D、没有违反形式逻辑的基本规律 4、假设“如果甲是经理或乙不是经理,那么丙是经理”为真,由以下哪个前提可以推出“乙是经理”?() A、丙不是经理。 B、甲和丙都是经理 C、丙是经理 D、甲不是经理 5、已知“SAP”为假,可必然推出()。 A.SEP真 B.SOP真 C.SIP假 D.SEP假 二、双项选择题:(在每个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只有两个答案是正确的,请你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后的括号内,少选、多选均不给分,每小题2分,共10分。) 1、根据直接推理,由S A P必然推出() A、 S E P B、PE S C、PIS D、POS E、SOP 2、下列依据概念间内涵与外延间的反变关系来明确概念的逻辑方法有()。 A、定义 B、划分 C、分类 D、限制 E、概括 3、下列属于求因果五法的是()。 A、求同法 B、定义 C、比较 D、类比 E、剩余法 4、下列三段论推理中,犯“小项扩大”的逻辑错误的有()。 A、MAP,SIM,∴SAP B、MAP,SAM,∴SIP C、PAM,MOS,∴SEP D、PIM,SEM,∴SOP E、MAP,MAS,∴SAP 5、违反“论据必须是已知为真的命题”这一论证规则所犯的逻辑错误有()。 A、转移论题 B、推不出 C、理由虚假 D、偷换概念 E、预期理由 三、多项选择题:(在每个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正确的答案有三个或三个以上,请你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后的括号内。少选、多选均不给分,每小题2分,共6分。) 1、设A、B、C是同一次划分得到的三个子项,根据划分规则,A与C在外延上不能是()关系。 A、矛盾 B、全异 C、全同 D、属种 E、交叉 2、下列推理形式中,无效的是()。 A、(p∨q)∧q┣p B、(p→q)∧q┣p C、(p→q)∧ p┣q D、(p←q)∧p┣ q

形式逻辑期末考试试卷

《普通逻辑》试题样式 一、填空题:(答案仅供参考) 1、“我们必须用逻辑来规范我们的思维。”这里的“逻辑”一词的含义是思维规 律。 2、形式逻辑是研究思维的结构及其规律和简单的推理的科学。 3、概念的两个基本特征是内涵和外延。 4、从周延性的角度看,“任何困难都不是不可克服的” ,其谓项是周延的。 5、概念“思想家”与概念“政治家”的外延关系是交叉关系。 6、“文学”这一概念可限制为古诗词,概括为艺术。 7、任何逻辑形式都包含有两个部分。其中在逻辑形式中保持不变的部分叫做常项,在逻辑形式中可变的部分叫做变相。 8、具有矛盾关系的两个判断的逻辑值的关系是不能同真,也不能同假,具有 反对关系的两个判断的逻辑值的关系是不能同真,可以同假。 9、当 SOP假时, SAP 真,SEP 假, SIP 真。 10、根据对当关系,已知SAP真,则 SEP 的逻辑值为假,SIP 的逻辑值为 真, SOP的逻辑值为假。 11、要使“ p∧﹁ q”为真,则 q 应赋假值;已知“ p∨﹁ q”为假,则“﹁p← →q”的逻辑值为真。 12、从一个或几个已知判断中推出一个新的判断的思维形式叫归纳判断。 13、推理要有逻辑性,这是指推理的形式要正确。推理的结论有效必须满足 的两个条件是前提真实和形式有效。 14、将“所有的诗歌都是文学作品” 进行换位推理得到有的文学作品是诗歌。 15、SEP可换质为 SA ﹁P ,PAS可换位为 SIP ,SO﹁P 可换质为。 16、三段论 MOP∧ MAS→ SOP属于第 3 格 OAO 式。 17、三段论“ SAM∧ MAP→SAP”属于第 1 格的 AAA 式。

[形式逻辑]考试卷

西南科技大学网络教育学院(2015)/(2016)学年第 1 学期试题单〈A卷〉课程名称:形式逻辑专业班级:命题教师:罗琳会 学生姓名:学号:成绩: 考试时间:月日 一、单选题 ( 每题2分,共10题,共20分,下列各小题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答案。多选、错选、不选均不得分 ) 1.“要么p,要么q”与“或者p,或者q”这两个命题形式,它们含有()。 A、相同的逻辑常项,相同的变项 B、相同的逻辑常项,不同的变项 C、不同的逻辑常项,相同的变项 D、不同的逻辑常项,不同的变项 E、相同的语言表达形式 2.将“学生”限止为“中学生”,概括为“知识分子”。对上述限制和概括的评价最为确切的是()。 A、限制和概括都很正确 B、限制和概括都不正确 C、限制正确,概括不正确 D、限制不正确,概括正确 3.以下那个推理形式能够成立?() (1)如果非P,那么q P 所以,非q (2)并非(P或者q) 所以,P (3)只有非P,才q 所以,如果q,则非P A、只有(1) B、只有(2) C、只有(3) D、只有(1)和(2) E、(1)、(2)和(3) 4.除非有两种以上稀有品种的水果,否则含有香蕉的水果沙拉通常是一道乏味的菜。这盘水果沙拉里面有香蕉,并且其中惟一奇特的水果是番石榴,所以,这道菜可能十分乏味。

以下哪项推理的结构与提干的最为类似?() A、通常40%的鹿会在冬季死亡,除非某个冬季异常温暖。在这个冬季,死去的 鹿与往常一样,是40%,所以我认为这个冬季并非异常温暖。 B、除非拳王赛的卫冕者被收买,否则,挑战者很难以击倒对方而获胜。在这次 拳王赛中,卫冕者已被收买,因此,挑战者很可能以击倒对方而获胜。 C、作者第一次写作的手稿通常不被出版商注意,除非他是名人。我的手稿可能 不会引起出版商的注意,因为我是第一次写作,而且不是名人。 D、不会有很多人参加周四的法庭辩论旁听。通常在审理离婚案时,参加旁听的 人就非常少,而周四开庭审理的正是离婚案。 E、死者的遗产通常要么分给仍然活着的配偶,要么分给活着的子女。这个案子 中没有仍然活着的配偶,因此,遗产可能分给仍然活着的子女。 5.小王、小李、小张准备去爬山。天气预报说,今天可能下雨。围绕天气预报,三个人争论起来。 小王说:“今天可能下雨,那并不排斥今天也可能不下雨,我们还是去爬山吧。” 小李说:“今天可能下雨,那就表明今天要下雨,我们还是不去爬山了吧。” 小张说:“今天可能下雨,只是表明今天下雨不具有必然性,去不去爬山由你们决定。” 对天气预报的理解,三个人中()。 A、小王和小张正确,小李不正确。 B、小王正确,小李和小张不正确 C、小李正确。小王和小张不正确 D、小张正确,小李和小王不正确 E、小李和小张正确,小王不正确 6.地球和月球相比,有许多共同属性,如它们都是太阳系星体,都是球形的,都有自转和公转等。既然地球上有生物存在,因此,月球上也很可能有生物存在。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削弱上述推理的可靠性?() A、地球和月球大小不同。

形式逻辑试题(A)

一、判断题(指出下列论断是否正确?正确的在括号内写“对”,不正确的写 “错”。每题1分,共10分) 1.“复合判断分为联言判断、选言判断和假言判断”,这是个正确的划分。(错)还有一个负判断 2.“判断”和“推理”这两个概念之间具有反对关系。() 3.如果一个选言判断为假,则其肢判断均假。(错) 4.“没有一个人是长生不老的”这个判断的主谓项均周延。(对) 5.“MAP , MAS → SAP”这是个正确的推理。(错)s周延扩大 6.“青年人应该奋发向上。”这个判断的主项是在集合意义上使用的。(错) 7.“两不可”错误是指在同一思维过程中,认为两个互相矛盾或互为下反对的思想都是正确的。(错) 8.就三段论而言,两个否定前提推不出任何结论。(对) 9.对概念进行限制和概括的逻辑依据是概念内涵与外延间的反变关系。(对) 10. 使人肢体残废或毁人容貌的是致人重伤,因此,仅是毁人容貌不是致 人重伤。(错) 二、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备选答案中,选择一个正确的答案填在括号里。每小题1分,共10分) 1.“p→q”与“p←q”这两个判断形式,它们含有(B)。 A.相同的逻辑常项,相同的逻辑变项

B.不同的逻辑常项,相同的逻辑变项 C.相同的逻辑常项,不同的逻辑变项 D.不同的逻辑常项,不同的逻辑变项 2、“简单判断”这个概念可以限制为(A)。 A.直言判断 B联言判断 C.假言肢 D .负判断 3、“羞耻之心,人皆有之“与“人不都有羞耻之心”这两个判断之间 的真假关系是( D )。 A.可同真,可同假 B.可同真,不可同假 C.不可同真,可同假 D.不可同真,不可同假 4、下列属于明确概念的逻辑方法是( B )。 A.共变法 B.划分 C.求异法 D.剩余法 5、桌子上摆着金匣子、银匣子和铜匣子。金匣子上写着一句话:“珠宝不在此匣中”,银匣子上写着一句话:“珠宝在金匣中”,铜匣子上写着一句话:“珠宝不在此匣中”。 现已知道,只有一个匣子里有珠宝,并且这三句话中, 只有一句话是真的,那么( C ) A. 珠宝在金匣中。 B. 珠宝在银匣中。 C. 珠宝在铜匣中。 D. 推不出珠宝在那个匣中。 6、“如果把丈夫定义为妻子的爱人,那么妻子就是丈夫的爱人。” 上述定义所犯的逻辑错误是( C)

形式逻辑期末考试卷

《普通逻辑》试题样式 一、填空题:(答案仅供参考) 1、“我们必须用逻辑来规范我们的思维。”这里的“逻辑”一词的含义是思维规律。 2、形式逻辑是研究思维的结构及其规律和简单的推理的科学。 3、概念的两个基本特征是内涵和外延。 4、从周延性的角度看,“任何困难都不是不可克服的”,其谓项是周延的。 5、概念“思想家”与概念“政治家”的外延关系是交叉关系。 6、“文学”这一概念可限制为古诗词,概括为艺术。 7、任何逻辑形式都包含有两个部分。其中在逻辑形式中保持不变的部分叫做常项,在逻辑形式中可变的部分叫做变相。 8、具有矛盾关系的两个判断的逻辑值的关系是不能同真,也不能同假,具有反对关系的两个判断的逻辑值的关系是不能同真,可以同假。 9、当SOP假时,SAP 真,SEP 假,SIP 真。 10、根据对当关系,已知SAP真,则SEP的逻辑值为假,SIP的逻辑值为真,SOP的逻辑值为假。 11、要使“p∧﹁q”为真,则q应赋假值;已知“p∨﹁q”为假,则“﹁p←→q”的逻辑值为真。 12、从一个或几个已知判断中推出一个新的判断的思维形式叫归纳判断。 13、推理要有逻辑性,这是指推理的形式要正确。推理的结论有效必须满足的两个条件是前提真实和形式有效。 14、将“所有的诗歌都是文学作品”进行换位推理得到有的文学作品是诗歌。 15、SEP可换质为 SA﹁P ,PAS可换位为 SIP ,SO﹁P可换质为。 16、三段论MOP∧MAS→SOP属于第 3 格OAO 式。 17、三段论“SAM∧MAP→SAP”属于第 1 格的 AAA 式。 18、已知一个三段论的小前提是SOM,则结论应是 SOP ,大前提是 PAM ,属于第 2 格。 19、在三段论中,大项是指在结论中的谓项,中项是指在前提中 出现两次的项。

逻辑学试题库及答案 辛苦整理 最全版本

1、形式逻辑是研究思维的形式及其规律的科学。 2、概念的内涵越多,则外延越小;内涵越少,则外延越大;这种关系叫反变关系。 3、概念的矛盾关系是指a、b两概念的外延没有任何部分重合,其外延之和等于其属概念的外延。如金属和非金属。 4、定义是揭示概念内涵的逻辑方法,划分是揭示概念外延的逻辑方法。 5、当O判断为真时,同素材的判断A 假;E真假不定;I 真假不定。 6、当O判断为假时,同素材的判断A真;E 假;I 真。 7、当A判断为真时,同素材的判断E 假;O为假;I 真。 8、当A判断为假时,同素材的判断E 真假不定;O为假;I 真假不定。 9、关系判断由关系者项、关系项和量项三部分组成。 10、在模态判断中,必然p和可能p之间是差等关系;必然非p与可能p之间是矛盾关系。 11、在“有S不是P”中,逻辑变项是S,P;逻辑常项是有……不是。 12、一个判断的主项周延,则这个判断是全称判断;一个判断的谓项周延,则这个判断是否定判断。 13、若p∨q为真,p为真,则q取值为真假不定;若q为真,则p的取值为真。 14、若一有效三段论的结论为全称肯定判断,则其大前提应为全称肯定判断,小前提应为全称肯定判断。 25、矛盾律的要求是:在同一思维过程中,对于具有上反对和矛盾关系的判断,不应该承认它们都是真的。 26、排中律的要求是:在同一思维过程中,对于具有下反对和矛盾关系的判断,不应该承认它们都是假的。 27、若一有效三段论,其小前提为特称否定判断,则其大前提应为全称肯定判断,结论应为特称否定判断。 28、若一有效三段论,其大前提为MIP,则其小前提应为MAS,结论应为SIP。 28、思维的逻辑规律包括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和充足理由律。 29若p→q为真,则当p为真时,q的取值为真;当p为假时,q的取值为可真可假。 30、三段论第一格的特殊规则是:(1)小前提必须是肯定判断、大前提必须是全称判断。 31、复合判断包括联言判断、选言判断、假言判断和负判断等形式。 32、“只有请外国人当教练,中国足球才能走向世界。”这一判断的负判断的等值判断为就算沒有请外国人当教练,中国足球也能走向世界。用符号表示为p∧ q。 33、“我班同学都是南方来的。因此,南方来的都是我班同学。”上述推理违背了换位法推理中前提中不周延的项,结论里也不得周延的规则。正确的推理应为我班同学都是南方来的。因此,有些南方来的是我班同学。 34、在充分条件的假言判断中,前件真则后件真,前件假则后件假。 35、“只有多喝水,才能减肥”。上述假言判断的负判断是并非只有多喝水,才能减肥,用符号表示为 p←q 。 36、根据概念外延之间重合情况,可以将概念间的关系分为全同关系、真包含关系、真包含于关系、交叉关系和全异关系。 37、“苹果就是长在树上的水果”,这一定义犯了定义过宽的规则,“文学可分为戏剧、散文和诗歌”,这一划分违反了划分不全的规则。 38、从关系判断的性质来看,“父母关心子女”属于非对称关系;“李白和杜甫是同时代人”属于对称关系。 三、图表题: 1、用欧拉图表示下列概念间的关系: A学生、B党员、C浙江籍学生、D大学生、E女学生、F三好学生。

选修课《逻辑学》笔记

选修课《逻辑学》笔记 第一讲绪论 L O G I C 说真话——被淹死 说假话——被砍头 一陰一陽之謂道,繼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仁者見之謂之仁,知者見之謂之知,百姓日用而不知,故君子之道鮮矣! ——《周易·易传》 以上四张牌,每张牌的一面是字母,另一面是数字。并且如果牌的一面是元音字母,另一面是偶数。 问:必须翻哪两张牌可以证明或证否这一规则? 某特种大队四班长深入敌后侦察,遇一岔路口,每一路口上立着一块牌子: 3号路口的牌子上写着“此路有地雷” 2号路口的牌子上写着“此路无地雷” 1号路口的牌子上写着“3号路无地雷” ★已知,三块牌子上的话只有一句真话并且只有一条路上埋有地雷。请问哪句话是真话?哪条路上有地雷? 逻辑是一门独立的学问,大家都要学一点。 一、学习逻辑学的作用 1、可以提高逻辑思维能力,指导人们正确思维,认识客观事物。 近代西方科学的发展是建立在两大基础之上的:一是亚里士多德创立的演绎逻辑体系,二是近代实验科学家创立的探求因果联系的方法。 ——爱因斯坦 中华新文化的灿烂未来,有待于思维方式的更新。 ——张岱年 2、可以提高逻辑论证能力,指导人们正确进行论证和反驳。 学习逻辑学的作用 论证上帝不是万能的 3、可以提高语言表达能力,指导人们准确交流和表达思想。 学习逻辑学的作用 要把我们的思想正确地表达出来,第一件事情是要讲逻辑。 ——吕叔湘朱德熙 4、有助于更好地发挥军队政治工作的作战功能。 学习逻辑学的作用 毛泽东《敦促杜聿明等投降书》 (一)“逻辑”的词源和词义 “逻辑”是从英语logic一词音译而来,logic又是源于希腊语“逻各斯”。 二、逻辑学是什么? 现代汉语中,“逻辑”一词的主要含义有: ⑴客观规律

形式逻辑试题测试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一个性质判断的谓项周延,则这个判断的质是;一个性质判断的主项不周延,则这个判断的量是。 2、对SEP判断换质,其结论是;对SIP判断换位,其结论是。 3、根据性质判断对当关系,如果SEP真,则SAP 、SIP 、SOP 。 4、违反三段论“中项在前提中必须至少周延一次”的规则,会犯的逻辑错误。 5、“并非只有由博士生当校长,才能把学校搞好。”与该负判断等值的判断是 。 6、违反排中律要求所犯的基本逻辑错误是。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概念与语词的关系是( )。 (1)所有的语词都是表达概念(2)所有的语词都不表达概念 (3)所有的概念都要通过语词来表达(4)有的概念不通过语词来表达 2、在“知识分子是国家的宝贵财富”和“大学教师是知识分子”这两个判断中,“知识分子”这个概念( )。 (1)都是集合概念(2)都是非集合概念 (3)前者是集合概念,后者是非集合概念 (4)前者是非集合概念,后者是集合概念 3、“圆是平面上的点对一个中心保持相等距离运动所形成的封闭的曲线。”作为定义,属于( )。 (1)语词定义(2)发生定义 (3)功用定义(4)关系定义 4、在性质判断中,决定判断形式的是( ) (1)主项和谓项(2)主项和量项 (3)谓项和联项(4)量项和联项 5、某甲是有罪的”与“某甲是无罪的”这两个性质判断之间是( )。 (1)反对关系(2)矛盾关系 (3)差等关系(4)下反对关系 6、“普通逻辑学是没有阶级性的;普通逻辑学是科学.所以,所有的科学都是没有阶级性。”这个三段论是( ) (1)有效的推理形式 (2)犯中项不周延的逻辑错误 (3)犯大项不当周延的逻辑错误 (4)犯小项不当周延的逻辑错误 7、巳知“当且仅p才q,”“p∧q”,“p→q”均真,则( )。 (1)p真q真(2)p假q假 (3)p真q假(4)非p真非q假 8、“并非小王和小李都是电大学生。”其等值判断是( ) (1)小王和小李都不是电大学生 (2)小王是三好学生,小李不是电大学生 (3)如果小王是三好学生,则小李就是电大学生 (4)或者小王不是电大学生,或者小李不是电大学生

形式逻辑考试模拟题

一、填空(每空1分,共10分) 1、距今两千多年前,在古代的中国、()和()几乎同时对逻辑问题进行了研究,后人称它们为逻辑学的三个发源地。 2、从学科性质来讲,普通逻辑学具有()性和()性。 3、概念的()和()是概念的两个显著逻辑特征。 5、在逻辑论证中,论据必须是已知为真的命题,如果不是这样,就会导致()或()的论证错误。 4、假说是一种以()和()为根据,对未知的事物或其规律性作出的推测性解释。 二、判别对错(在你认为正确的题干后的括号内划“√”,若认为错误则划“×”,每题2分,共10分) 1、“如果甲某说的是实话,那么案发时间在凌晨2时”这句话等值于“如果案发时间不在凌晨2时,那么甲某没有说实话”( 3、“只有出现不可抗力的因素,才2、“并非甲某和乙某都是主犯”这句话等值于“如果甲某是主犯,那么乙某不是主犯”() 可以不履行合同”这句话等值于“只要出现不可抗力,就可以不履行合同”() 4、“禁止毁坏公物”这句话等值于“不必须不毁坏公物”() 5、“作案人必然在作案现场留下蛛丝马迹”这句话等值于“作案人不可能不在现场留下蛛丝马迹”() 三、单项选择(将正确选项的代码填入括号内,每题2分,共10分) 1、一个有效的三段论的结论是全称肯定命题,该三段论是()。 ①第一格②第二格③第三格④第四格 2、一个有效的三段论的小前提是特称否定命题,该三段论是() ①第一格②第二格③第三格④第四格 3、若SAP和PAS同真,S与P的外延关系应属()关系。 ①全同②全异③交叉④属种 4、若同时否定“他们三人都是罪犯”和“他们三人不都是罪犯”会()。 ①违反同一律②违反矛盾律 ③违反排中律④不违反逻辑规律 5、如果p∨q为假,则p和q的真值情况是()。 ①p真q真②p真q假 ③p假q真④p假q假 四、多项选择(将正确选项的代码填入括号内,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每题2分,共10分) 1、已知“必须依法办事”为真,则以下()为必然真。 ①不必须不依法办事②不允许不依法办事 ③禁止不依法办事④允许依法办事 2、已知“所有犯罪行为都是危害社会的行为”为真,则()为必然真。 ①所有不危害社会的行为都不是犯罪的行为 ②所有犯罪的行为都不是不危害社会的行为 ③所有危害社会的行为都不是不犯罪的行为 ④所有不犯罪的行为都是不危害社会的行为 3、以()为前提,可以必然推出“甲某必然不犯罪”为假。 ①甲某必然犯罪②甲某可能犯罪 ③甲某不可能不犯罪④甲某可能不犯罪

(完整word版)高中数学选修1-1《常用逻辑用语》知识点讲义.docx

第一章常用逻辑用语 一、命题 1、定义:可以判断真假的陈述语句,分为真命题和假命题. 2、一般形式:“ 若p则q” . 二、四种命题 原命题:若 p则 q p q 逆命题:若 q则 p q p 否命题:若p则 q p q 逆否命题:若q则 p q p 例:原:若一个数是负数,则它的平方是正数.(真) 逆:若一个数的平方是正数,则这个数是负数.(假 ) 否:若一个数不是负数,则它的平方不是正数.(假 ) 逆否:若一个数的平方不是正数,则这个数不是负数.(真 ) 结论 :①互为逆否的命题同真,同假. ②原命题与逆命题、原命题与否命题的真假无关. 三、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 1、若 p q , 称 p是 q的充分条件, q是 p的必要条件 . 2、若 p q, 称 p不是 q的充分条件, q不是 p的必要条件 . 3、若 p q而且 q p, 记作“ p q” , 称 p是q的充分必要条件,简 称 p是 q的充要条 件 .

注:可以借助集合关系来判定: p q p是 q的充分条件 . p q p是 q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 例: “ 福州人” “ 福建人” 集合 “ 福州人”“ 福建人” 命题 “福州人”是“福建人”的充分条件 . “福建人”是“福州人”的必要条件 . 四、复合命题真假的表格. 1、2、3、

五、全称量词、存在量词 1、全称命题 p :x M , P x 2、特称命题 p : x0M , P x0 它的否定 p :x M , P x0它的否定 p : x M , P x 例:“ 四边形都有外接圆” P :四边形ABCD ,都有A、B、C、D共圆.全称命题 P : 四边形 A1 B1C1D1其中A1 + C1 =200,其中 A、 B、 C、D不共圆 . 特称命题 “存在 x0R,使 x02 +2x020 " P : x0R,使 x02 +2x020 P : x R, x2 +2x 20

形式逻辑试题(D)

形式逻辑试卷(D) 一、判断题(指出下列论断是否正确?正确的在括号内写“对”, 不正确的写“错”。每题1分,共10分) 1.“复合判断分为联言判断、选言判断和假言判断”,这是个正确的划分。() 2.“判断”和“推理”这两个概念之间具有反对关系。() 3.如果一个选言判断为假,则其肢判断均假。() 4.“没有一个人是长生不老的”这个判断的主谓项均周延。() 5.“MAP , MAS → SAP”这是个正确的推理。() 6.“青年人应该奋发向上。”这个判断的主项是在集合意义上使用的。() 7.“两不可”错误是指在同一思维过程中,认为两个互相矛 盾或互为下反对的思想都是正确的。() 8.就三段论而言,两个否定前提推不出任何结论。() 9.对概念进行限制和概括的逻辑依据是概念内涵与外延间的反变关系。() 10. 使人肢体残废或毁人容貌的是致人重伤,因此,仅是毁人 容貌不是致人重伤。() 二、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备选答案中,选择一个正确的答案填在括号里。每小题1分,共10分) 1.“p→q”与“p←q”这两个判断形式,它们含有()。 A.相同的逻辑常项,相同的逻辑变项

B.不同的逻辑常项,相同的逻辑变项 C.相同的逻辑常项,不同的逻辑变项 D.不同的逻辑常项,不同的逻辑变项 2、“简单判断”这个概念可以限制为()。 A.直言判断 B联言判断 C.假言肢 D .负判断 3、“羞耻之心,人皆有之“与“人不都有羞耻之心”这两个判断之间 的真假关系是()。 A.可同真,可同假 B.可同真,不可同假 C.不可同真,可同假 D.不可同真,不可同假 4、下列属于明确概念的逻辑方法是()。 A.共变法 B.划分 C.求异法 D.剩余法 5、桌子上摆着金匣子、银匣子和铜匣子。金匣子上写着一句话:“珠宝不在此匣中”,银匣子上写着一句话:“珠宝在金匣中”,铜匣子上写着一句话:“珠宝不在此匣中”。 现已知道,只有一个匣子里有珠宝,并且这三句话中, 只有一句话是真的,那么() A. 珠宝在金匣中。 B. 珠宝在银匣中。 C. 珠宝在铜匣中。 D. 推不出珠宝在那个匣中。 6、“如果把丈夫定义为妻子的爱人,那么妻子就是丈夫的爱人。” 上述定义所犯的逻辑错误是()

《逻辑学》完整版笔记整理

第一章绪言 第一节“逻辑”的含义 一、逻辑的词源 1. 逻辑一词源出于希腊文的“逻各斯”(logos,复数形式是logoi)。 ·古希腊的哲学家赫拉克利特据说有专论逻各斯的著作《逻各斯》。 ·逻各斯的基本词义是言辞、秩序和规律。言语是这一语词的原创义,然后在此基本词义基础上派生出理性、理想、推理论证等词义。 2. 逻各斯演变为“逻辑”一词 ·最先是由斯多葛学派使用;看作是由论辩术和修辞学两部分构成的理论。 ·古罗马和欧洲中世纪的逻辑学家也在这种意义上来看待“逻辑”一词。 ·其后,逻辑一词的含义就一直和推理与论辩的方法和原则相关。 3. 逻辑一词传入中国 ·严复开始,“按逻辑此翻名学。其名义始于希腊,为逻各斯一根之转”. ·严复翻译的时间大约在19世纪末; ·再过十多年后,由章士钊正式在汉语中定名,作为讨论思维、讨论推理的规范和秩序的学问 4. 为什么logic要翻译为逻辑? 逻辑学是有点特殊的学科。 特殊在什么地方? 学科名的特殊和学科内容的特殊。 中国历史上和逻辑对应的学科? 逻辑究竟研究什么? 二、什么是逻辑? 1. 逻辑是一门和方法、原则、规范紧密相关的人文学科。 她探索和研究的是我们进行推理(reasoning,inference)时应该使用的方法、技巧、标准和原则。 逻辑是一门讲道理的学科。逻辑总是和语言相关。逻辑总是和论证证明推理相关。p2 2. 三个方向的推理 追寻历史:一个事件出现了,我们寻求其产生的原因,案件、历史、文物等,向后的推导。 确定目标:未来可能出现的事件,这是向前的推理。 演绎推理:没有时空条件的推理,数学和逻辑。几何证明和数学计算。 第二节逻辑历史简述 一、古典逻辑 1.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公认为是逻辑学之父。 2. 亚里士多德创立逻辑学科的标志是他所撰写的逻辑专著,这些讨论逻辑问题的专著有《范畴篇》、《解释篇》、《分析前篇》、《分析后篇》、《论辩篇》和《辩谬篇》,这些篇章后来合编为《工具论》一书。 3. 亚里士多德的三段论逻辑(第四章) 4. 斯多葛学派的逻辑 ·亚里士多德是现代形式逻辑的创始人,斯多葛学派稍后于亚里士多德,大约晚2个世纪。他们创立了命题逻辑雏形。(第三章) ·就形式逻辑学科而言,这两大逻辑学派都应该看作是现代形式逻辑的祖先。 Formal logic

形式逻辑模拟试题

《形式逻辑》 1.“占世界人口四分之一的中国人就是热爱与平的。”该判断属于( )茅刂断。 A。A B。I C。E D。O 2。下列判断都具有相同的逻辑形式,除了( )。 A。只要纸币的发行量大大超过了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那么就会造成纸币 贬值、通货膨胀 B。如果您到达了目的地,请立刻给我们打个电话 C。如果被告己死亡,那么就不再追究她的刑事责任 D。理论一旦被群众掌握,就会变成巨大的物质力量 E,所有中华人民共与国公民的住宅都不受侵犯 3。一位医生对病人甲说:“除非做手术,否则您的病好不了。”从这句话可以知道 ( ) 。 A。医生给病人做了手术 B。病人的病被治好了 C。病人的病没被治好 D,医生认为,如果甲想治好自己的病,就必须准备做手术 E。病人甲缴不起治疗费 4.根据婚姻法规定:凡男女双方自愿离婚的,准予离婚。而某被批准的离婚案件 中并不就是双方自愿离婚的。 ◆以下哪项,从题干中推出最为恰当?( ) A,这个案件就是不能判决离婚的 B。只有双方自愿离婚,法院才准予 C。如果法院认为离婚的理由充足,即使不就是双方自愿,而就是单方面要求,也 将准予 D。只要有一方提出离婚,法院就准予 5.“昨晚小张与小李至少有一人值班。”以下哪个选项就是上述判断的矛盾命题?( ) A。昨晚小张与小李至多有一人值班 B。昨晚小张与小李两人都没有值班 C.昨晚小张与小李都值班了 D,昨晚小张没有值班或者小李没有值班 E。昨晚要么小张没有值班,要么小李没有值班 6。北京就是一个水资源非常缺乏的城市,但长期以来水价格一直偏低。最近北京市 政府根据价值规律调高水价,这一举措将对节约使用该市的水资源产生重大的。推动作用。 为使上述议论成立,以下哪项必须就是真的?( ) △u←饣 I。有相当数量的浪费用水就是因为水价偏低而造成的⒈ˉ· Ⅱ.水价格的上调幅度一般地足以对浪费用水的用户产生经济压力 Ⅱ.水价格的上调不会引起用户的不满 'A。I、Ⅱ与Ⅱ!B。仅I与Ⅱ! C.仅II D。仅Ⅱ与Ⅱ→! E。仅Ⅱ∶∷-Ⅲ·」】 二、多项选择题丨 ˉ1。下列各组概念,由前到后,哪些属于概括?( ) !

形式逻辑试题精选范文

形式逻辑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在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意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在“中国人是有志气的”和“中国人是亚洲人”这两句话中的“中国人”这个概念——前者是集合概念,后者是非集合概念 2.“物理学是研究物理的科学”,把这句话作为物理学的定义所犯的逻辑错误是——同语反复 3.下列对概念进行限制正确的是——把“犯罪”限制为“反革命罪”。 4.“动物”与“植物”这两个概念之间的关系是——反对关系 5.已知“SEP”为假,可必然推出——SIP 真 6.“动物”这个概念属于——普遍概念 7.“珠穆朗玛峰”与“世界上的最高峰”之间具有——同一关系 8.下列限制或概括,正确的是——“勤劳”概括为“美德” 9.“学校可以划分为大学、中学、小学和体育学校.业余学校”。这句话犯的划分错误是——子项相容 10.“期刊分月刊和季刊”,这一划分违反了规则——子项外延之和等于母项的全部外延 11.若“有的S是P” 、“有的S不是P” 、“有的P不是S”三个判断均真,则S与P具有——交叉 12.已知“有的学生是优等生”真,则——“所有学生都不是优等生”假 13.在“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这一判断中,主项与谓项都是单独概念 14.若一个性质判断的主项和谓项都不周延,则这一判断的形式一定是有S是P15.当S真包含于P时——SAP与SIP都真 16.“没有一个犯罪分子不是危害社会的”这个判断的逻辑形式是全称肯定判断 17.对于两个概念,如果所有A都是B,并且有些B是A,那么两个概念具有——真包含于关系 18.“小王是转业军人”与“小王不是转业军人”,这两个性质判断——-既不能同真,也不能同假

逻辑推理讲义

2-1 第一章常用逻辑用语 一、内容与课程学习目标 解读2010年高考大纲常用逻辑用语 (1)命题及其关系 ①理解命题的概念. ②了解“若p,则q”形式的命题的逆命题、否命题与逆否命题,会分析四种命题的相互关系. ③理解必要条件、充分条件与充要条件的意义. (2)简单的逻辑联结词了解逻辑联结词“或”、“且”、“非”的含义. (3)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 ①理解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的意义. ②能正确地对含有一个量词的命题进行否定. 逻辑是研究思维形式及其规律的一门基础学科。学习数学,需要全面地理解概念,正确地进行表述、推理和判断,这就离不开对逻辑知识的掌握和运用.更广泛地说,在日常生活、学习、工作中,基本的逻辑知识也是认识问题、研究问题不可缺少的工具,是人们文化素质的组成部分. “简易逻辑”.学生在初中数学中,学习过简单的命题(包括原命题与逆命题)知识,掌握了简单的推理方法(包括对反证法的了解).由此,这一大节首先给出含有“或”、“且”、“非”的复合命题的意义,介绍了判断含有“或”、“且”、“非”的复合命题的真假的方法.接下来,讲述四种命题及其相互关系,并且在初中的基础上,结合四种命题的知识,进一步讲解反证法.然后,通过若干实例,讲述了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和充要条件的有关知识. 这一大节的重点是逻辑联结词“或”、“且”、“非”与充要条件.学习简易逻辑知识,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进行简单推理的技能,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在这方面,逻辑联结词“或”、“且”、“非”与充要条件的有关内容是十分必要的. 这一大节的难点是对一些代数命题真假的判断.初中阶段,学生只是对简单的推理方法有一定程度的熟悉,并且,相关的技能和能力,主要还是通过几何课的学习获得的,初中代数侧重的是运算的技能和能力,因此,像对代数命题的证明,学生还需要有一个逐步熟悉的过程. 二、本章知识框图

形式逻辑练习题及答案

形式逻辑练习题 一、填空题(每格1分,共20分) 1、“这批产品没有一件是合格品”和“这批产品有些不是合格品”这两个判断具有____关系。 2、在被研究现象a出现的若干场合中,如果只有一个相关情况A是各场合共同具有的,则 可运用_______________ 法确定A与a之间有因果联系。 3、在“如果p并且q则r”中,逻辑常项是 ______________ 。 4、以"《示儿》是七言诗”和"《示儿》不是唐诗”为前提,进行三段论推理,可构成第 _________ 格,可必然推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商品是劳动产品”这个定义犯了______________ 的错误。 6、“赵蒙不是会计系的,就是金融系的“这个判断的逻辑形式是________________ 。 7、在关系判断“李明认识赵红”中,“认识”属于____________ 关系。 8、论证是由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和 ___________ 三部分组成的。 9、划分母项和划分子项之间具有__________________ 关系,划分子项和划分子项之间 具有_________ 关系。 10、对SEP进行换质位,正确结论是______________ 。 11、“加强物质文明建设和加强精神文明建设都是十分重要的,所以,加强精神文明建 设是十分重要的。”这个推理是_______________ 推理,其形式为_______________ 式。 1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根据对当关系,当SIP假时,SAP ,SOP 。 13、“如果SIP真,则SOP假”的负判断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该负判断等 值的联言判断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二、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并简要说明理由。(每小题6分,共30分) 1、必要条件假言推理的正确形式是肯定前件式和否定后件式。 2、一个正确的三段论三个项都可以周延两次。 3、某餐馆规定顾客或者选川菜,或者选鲁菜。小李选了川菜,因此,他不能选鲁菜。 4、把“喜马拉雅山”概括为“喜马拉雅山脉”,限制为“珠穆朗玛峰”。 5、一个演绎推理如果前提真,并且推理形式正确,那么,结论一定真。 三、图表题(共20分) 1、用欧拉图表示下列有下划线的概念之间的关系:公园—A)里游客_(B)很多,小王_(C)在公园里鱼(D)猴子(E)。(5分)

形式逻辑试题(0001)

形式逻辑试题

形式逻辑试题 一、指出下列各题中,A是B 的什么条件?(每题3分,共9分) 1、A、灯泡钨丝断了B、灯泡不会亮了 2、A、合理施肥B、获得丰收 3、X大于Y B、Y小于X 二、下列各题中标有下划线的语词,是在集合意义下使用,表达集合概念?还是在非集合的意义上使用的,表达非集合概念?(每题3分,共12分) 1、人贵有自知之明 2、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历史的真正动力。 3、群众是真正的英雄,而我们则往往是幼稚可笑的。 4、谁不讲卫生,谁就不配做个杭州人。 三、下列语句作为定义是错误的,请指出它们各违反什么规则?并略作分析。(每题3分,共9分) 1、期刊就是每周或每月定期出版的出版物。 2、凡是看机会而行动而采取行动的人就是机会主义者。 3、所谓大国,就是比小国领土较大、人口较多的国家;所谓小国就是比大国领 土较小、人口较少的国家。

三、写出下列命题的逻辑形式,并指出判断种类(每题4分,共16分) 1、要么换张平上场,要么换李明上场。 2、甲、乙、丙至少有一人参加了学校的运动会。 3、方老师只有有病或有急事才不来上课。 4、A、B、C、D四人在上海市大学生演讲比赛中都获得一等奖。 四、请运用选言推理知识,回答下列问题:(每题8分,共16分) 1、“一份统计材料有问题,或者是计算有问题,或者是原始材料有问题,或者 两者兼而有之。”请问:上述命题是什么命题?又问,如果以此为大前提,并加上小前提“这份统计材料是计算有问题”,能否必然得出结论?为什么? 2、由“一部作品有问题,或者是政治上有错误,或者是艺术上的缺点”作前提,再加上前提(A)“某部作品政治上有错误”,能否得出结论“某部作品不是艺术上有缺点”的结论,为什么?加上前提(B)“某部作品政治上是没有错误”,能否得出“某部作品是艺术上有缺点”的结论,为什么? 五、请根据有关的推理知识,回答以下问题(第一、二题每题12分,第三题14分。共38分) 1、“只有甲队体力强,技术高,配合好,才能战胜乙队,甲队体力不强,或配 合不好,或技术不高;所以,甲队不能战胜乙队。”这个推理对不对?为什么? 2、在公共汽车上,一个四五岁的男孩指着北京饭店大楼对身旁的老爷爷说:“真

《形式逻辑学》练习题与答案

《形式逻辑学》练习题及答案 第一部分概念 一、填空题 1.在一个正确的划分中,“母项”与“子项”在外延上具有属种关系,而“子项”与“子项”之间具有全 异关系。 2.从“属加种差”的定义的结构看,在定义“负判断是否定某一判断的判断”中,“否定某一判断的”是种 差,“判断”是属。 二、单选题 1.“有的犯罪不是故意的”这一判断的主项“犯罪”是(B )。 A、单独概念 B、普遍概念 C、集合概念 D、负概念 2.“位于”这句话中的“”与“”这两个词项外延之间具有( D ) A、真包含于关系 B、真包含关系 C、交叉关系 D、全异关系 3.下列各句属于逻辑划分的是(B) A、选言判断分为选言肢和选言联结项 B、命题分为简单命题和复合命题 C、直言命题分为主项和谓项 D、论证分为的论题、论据和论证方式 4.“中国人民解放军是祖国的万里长城”作为定义,则(A) A、犯了“以比喻代定义”的逻辑错误 B、犯了“定义过窄”的逻辑错误 C、犯了“定义过宽”的逻辑错误 D、遵守了各项定义规则,没有逻辑错误。 5.下列对概念的概括中,正确的是(B ) A、把“律师”概括为“先进律师” B、把“刑法”概括为“法律” C、把“中级人民法院”概括为“高级人民法院” D、把“判断”概括为“推理”。 6.下列概念间的关系中,属于不相容关系的是(D ) A、交叉关系 B、全同关系 C、真包含关系 D、全异关系 7.在“中华民族是一个伟大、勇敢、勤劳的民族”这句话中,“中华民族”是( C )。 A、非集合概念、正概念 B、非集合概念、正概念 C、集合概念、正概念 D、集合概念、负概念 8.设a为“《三国演义》”,b为“《鲁迅全集》”,则a与b的外延关系为( C )。 A、a真包含于b B、b真包含a C、a与b全异 D、a与b全同 9.下列属于逻辑划分的是( B )。 A、三段论分为大前提、小前提和结论 B、思维形式分为概念、判断和推理 C、关系判断分为关系项、关系者项和量项 D、定义分为被定义项、定义项和定义联项 三、双选题 1.在“新闻报导应该是实事的”这个判断中,“新闻”是( B C )。 A、单独概念 B、普遍概念 C、正概念 D、负概念 2.下列概念的概括或限制,正确的有( BC ) A、“牛”限制为“牛郎” B、“月亮”概括为“星体” C、“鲁迅”限制为“文学家” D、“楷书”概括为“书” 3.下列限制与概括正确的是(BD ) A、————中国 B、楚王——楚人——人

逻辑学讲义

逻辑学讲义 第一讲 一、逻辑的起源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A和B两个人吵架,A说B:“你是什么逻辑”,B也不服A“你是什么逻辑”。这样的情况,在我们的生活中是屡见不鲜的,那么,这里的A和B所说的逻辑到底是指什么在座的各位可能心里都会有一个标准,都会对逻辑这一概念有个初步的、笼统的认识,但又都不系统、不具体,让你们自己说感觉又都说不出来,是吧那么好,下面我们就来一起看看逻辑的起源:【课本第一章绪论第一段】 1、思维、语言与逻辑 总述:在日常生活里,逻辑运用的范围就是语言和思维两个领域,具体来说,其实就是在思维领域。为什么呢因为,我们都知道,语言只是一个交流的工具,语言本身没有任何的意义,如果失去了思维的支撑,语言也将失去它所存在的价值,我这么说,不知道大家能不能理解(停顿几秒钟),换句话说,语言是我们思维的物质外壳,我们的语言最终所表达的内容其实是我们思维的内容,也就是,我们的思维没有办法直接进行交流,必需通过一个媒介,一个工具,才能使得我们的思维进行交流,这个媒介,这个工具就是我们的“语言”。这么说,大家应该就会明白了。 (1)那什么是思维呢【课本第一章绪论第三自然段: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思维的三种类型(概念、判断和推理)、理性认识的特点(概括性、间接性)】 (2)思维是如何概括和间接反映客观事物的【课本第1-2页两段】 (3)思维和语言的关系如何【(课本第2页第三自然段至第3页第二自然段】 (4)什么是逻辑【课本第3页第三自然段】 二、逻辑学的对象 (1)什么是思维的形式(思维的逻辑形式)及举例【课本第三在页第五段至第4页上半部分】(2)什么叫逻辑变项和逻辑常项【课本第4页正文开始第一段】(3)什么是推理什么是推理的结论和前提推理形式的构成演绎推理、归纳推理和类比推理【课本每4页最后一段】 (4)演绎逻辑和归纳逻辑【课本第5页第二、三、四自然段】 (5)逻辑思维的基本规律和逻辑方法【课本第5页第5段至第6页上半部分】 三、逻辑的类型 1、传统逻辑及其不足【课本第6页至第8页第二自然段】 2、现代逻辑及其不足【课本第8页第三自然段至第9页上半部分】 四、逻辑学的性质、作用及体系 1、逻辑学的性质【课本第9页下半部分至第10页结束】 2、逻辑学的作用【课本第11页至第12页上半部分】 3、逻辑学的体系【课本第12页至第13页】 五、逻辑学的研究方法 1、形式化方法和非形式化方法【课本第13页下半部分至14页上半部分】 2、公理化方法和自然演绎方法【课本第14页下半部分至16页上半部分】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