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用万用表检测双向可控硅

用万用表检测双向可控硅

用万用表检测双向可控硅
用万用表检测双向可控硅

用万用表检测双向可控硅

江苏省张家港职教中心薛峰

双向可控硅是一种使用较广泛的硅晶体闸流管。利用双向可控硅可以实现交流无触点控制,具有无火花、动作快、寿命长、可靠性高等优点,较多的使用在电机调速、调光、调温、调压及各种电器过载自动保护电路中。

双向可控硅由五层半导体材料、三个电极构成,三个电极分别为第一阳极(又称主电极)T1、第二阳极(又称主端子)T2和门极G,其特点是触发后可双向导通。目前双向可控硅的型号、规格繁多,其外型及引脚排列随生产厂家的不同而不同,一般情况下不易直接判断出其管脚及好坏,我们可用万用表对双向可控硅进行简单检测。

一、电极的确定

首先,把万用表置于R×10Ω档,测双向可控硅能相互导通的两个电极,这两个电极对第三个电极都不导通,则第三个电极为第一阳极T1。

其次,把万用表置于R×1Ω档,测余下两个电极的正反向电阻,取其中电阻小的一次,黑表笔所接的是第二阳极T2,红表笔所接的是门极G。

二、触发性能的检测

双向可控硅有四种触发方式,即T1+G+、T1+G-、T1-G+、T1-G-,其中T1-G+触发方式灵敏度较低,所需门极触发功率较大,实际使用时只选其余三种组合。而T1+G+、T1-G-触发形式的可靠性较高,较常使用,检测触发性能时可只检测这两种形式。

用万用表检测双向可控硅的触发性能,可按下列步骤进行:

把万用表置于R×1Ω档,先检查T1+G+形式的触发能力。用万用表黑表棒与T1极接触,红表棒与T2极接触,万用表指针应停在无穷大处。保持黑表棒与T1极接触、红表棒与T2极接触,用万用表黑表棒同时接触门极,则指针应有较大幅度的偏转;再松开黑表棒与门极的接触,指针读数不变,说明T1+G+触发性能良好。然后检查T1-G-形式的触发能力:黑表棒与T2极接触,红表棒与T1极接触,万用表指针应停在无穷大处。保持黑表棒与T2极接触、红表棒与T1极接触,用红表棒接触门极,指针应有较大幅度的偏转,再松开红表棒与门极的接触,指针读数不变,说明T1-G-触发性能良好。

由于万用表R×1Ω档的电池只有1.5V,对于维持电流较大的大功率双向可控硅不能可靠的触发、维持,可在万用表的外部串入1~2节干电池后再用上述方法检测。

三、单向、双向可控硅的判别

有的单向可控硅阳极与阴极正反向也都相互导通,初学者判断时可能误判断为双向可控硅,而检测它的T1-G-触发性能不好导致误判断。那么,如何区别单向、双向可控硅呢?

把万用表打到R×10Ω档,测出相互导通的两个电极。然后测量这两个电极的正反向电阻。若正向、反向电阻差不多,则为双向可控硅(见附图1);

若正向、反向电阻差别较大,则为单向可控硅(见附图2)。

另外,双向可控硅的损坏情况有断路或短路两种状态。若测出三个电极间电阻均为无穷大,其内部可能出现断路;若某两个电极间电阻为零,则可能出现了短路。

粗线为正向电阻

细线为反向电阻

附图1 附图2

双向可控硅好坏检测方法

双向可控硅好坏检测方法 双向可控硅是在普通可控硅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它不仅能代替两只反极性并联的可控硅,而且仅需一个触发电路,是比较理想的交流开关器件。其英文名称TRIAC即三端双向交流开关之意。 1.双向可控硅的检测 方法一: 测量极间电阻法。将万用表置于皮R×1k档,如果测得T2-T1、T2-G之间的正反向电阻接近∞,而万用表置于R×10档测得T1-G之间的正反向电阻在几十欧姆时,就说明双向可控硅是好的,可以使用;反之,若测得T2-T1,、T2-G之间的正反向电阻较小甚或等于零.而Tl-G之间的正反向电阻很小或接近于零时.就说明双向可控硅的性能变坏或击穿损坏。不能使用;如果测得T1-G之间的正反向电阻很大(接近∞)时,说明控制极G与主电极T1之间内部接触不良或开路损坏,也不能使用。 方法二: 检查触发导通能力。万用表置于R×10档:①如图,1(a)所示,用黑表笔接主电极T2,红表笔接T1,即给T2加正向电压,再用短路线将G与T1(或T2)短接一下后离开,如果表头指针发生了较大偏转并停留在一固定位置,说明双向可控硅中的一部分(其中一个单向可控硅)是好的,如图1(b)所示,改黑表笔接主电极T1,红表笔接T2,即给T1加正向电压,再用短路线将G与T1(或T2)短接一下后离开,如果结果同上,也证明双向可控硅中的另一部分(其中的一个单向可控硅是好的。测试到止说明双向可控硅整个都是好的,即在两个方向(在不同极性的触发电压证)均能触发导通。 图1判断双向可控硅的触发导通能力 方法三: 检查触发导通能力。如图2所示.取一只10uF左右的电解电容器,将万用表置于R×10k档(V电压),对电解电容器充电3~5s后用来代替图1中的短路线,即利用电容器上所充的电压作为触发信号,然后再将万用表置于R×10档,照图2(b)连接好后进行测试。测试时,电容C的极性可任意连接,同样是碰触

如何用万用表测试单向可控硅

如何用万用表测试单向可控硅 2008-05-10 02:45 可控硅又叫晶体闸流管,在强电和弱电领域都有极为广泛的应用。其中在弱电领域中应用的可控硅功率比较小,外形像三极管,是电子爱好者常遇到的元件之一。 正确测试可控硅是电子爱好者必须具备的基本技能。如何来测试可控硅呢? 由于万用表是电子爱好者必配工具,这里介绍如何用万用表来测试单向可控硅。 单向可控硅的测试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极性的判定;二是触发特性的测试。 一、可控硅极性的判定 单向可控硅是由三个PN结的半导体材料构成,其基本结构、符号及等效电路如图1所示。 可控硅有三个电极:阳极(A)、阴极(K)和控制极(G)。从等效电路上看,阳极(A)与控制极(G)之间是两个反极性串联的PN结,控制极(G)与阴极(K)之间是一个PN结。 根据PN结的单向导电特性,将指针式万用表选择适当的电阻档,测试极间正反向电阻(相同两极,将表笔交换测出的两个电阻值),对于正常的可控硅,G、K之间的正反向电阻相差很大;G、K分别与A之间的正反向电阻相差很小,其阻值都很大。这种测试结果是唯一的,根据这种唯一性就可判定出可控硅的极性。用万用表R×1K档测量可控硅极间的正反向电阻,选出正反向电阻相差很大的两个极,其中在所测阻值较小的那次测量中,黑表笔所接为控制极(G),红表笔所接的为阴极(K),剩下的一极就为阳极(A)。 通过判定可控硅的极性同时也可定性判定出可控硅的好坏。如果在测试中任何两极间的正反向电阻都相差很小,其阻值都很大,说明G、K之间存在开路故障;如果有两极间的正反向电阻都很小,并且趋近于零,则可控硅内部存在极间短路故障。 二、单向可控硅触发特性测试 单向可控硅与二极管的相同之处在于都具有单向导电性,不同之处是可控硅的导通还要受控制极电压控制。 也就是说使可控硅导通必须具备两个条件:阳极(A)与阴极(K)之间应加正向电压,控制极(G)与阴极(K)之间也应加正向电压。当可控硅导通以后,控制极就失去作用。单向可控硅的导通过程可用图2所示的等效电路来说明:PNP管的发射极相当可控硅的阳极(A),NPN管的发射极相当可控硅的阴极(K),PNP管的集电极与NPN管的基极相联后相当于可控硅的控制极(G)。 当在A、K之间加上允许的正向电压时,两只管子均不导通,此时当在G、K之间加上正向电压便形成控制电流流入V2的基极,如此循环直至两管完全导通。当导通后,即使 Ig=O,由于V2有基极电流,且远大于Ig,因此两管仍然导通。要使导通的可控硅截止,必须把A、K正向电压降低到一定值,或反向,或断开。 根据可控硅的导电特性,可用万用表的电阻档进行测试。对小功率可控硅可按图3(a)所示联接电路,在可控硅A、G之间联接一只轻触开关(以便于操作),用万用表的R×1Ω档,

如何用万用表检测串口

如何用万用表检测串口 维修工作中,遇到需要测试串口有无问题,我们一般的测量方法是: 1.连接串口设备如鼠标或串口通讯设备后,看检测设备是否可正常使用,从而判断串并口的好坏。 2.用短路测试环接在串并口上,用操作系统自带的超级终端程序或其他的串口测试程序来测试串口的好坏。 这两种方法的缺点是需要特定的设备或程序,并且要进入系统后才可进行,我们经常遇到再用户现场没有这些测试条件时,就可以借助于万用表检测串口是否正常,可以减少测量时间、提高工作效率和判断故障的准确性。 以下是万用表检测主板串口的方法,在实际维修中经长时间的实践验证,判断方法是准确可靠的。再这里作为个人的维修经验与大家交流,对准确性不作绝对保证,大家可在实际工作中加以验证。 串口的测量方法: 测试环境: 接上电源线就可以测量,但主板上要有CPU和内存。 首先要知道串口的针脚排列顺序:所有的针式插头(公头)的排列的规则为:面对正面,大口向上,从左到右,从上到下。 9针25针针脚定义电压值(直流) 1脚:载波检测DCD -0.07~-0.15V

2脚:接受数据RXD -0.07~-0.15V 3脚:发出数据TXD -10V~-12V 4脚:数据终端准备好DTR -10V~-12V 5脚:系统地线SG 0V(接地) 6脚:数据准备好DSR -0.07~-0.15V 7脚:请求发送RTS -10V~-12V 8脚:清除发送CTS -0.07~-0.15V 9脚:振铃指示RI -0.07~-0.15V 注意:串口电压为负值 判断标准: A.3.4.7脚电压值应该基本相等,一般实际测得得电压为-11.10V左右,否则串口有故障。 B.1.2.6.8.9脚电压值应完全相等,一般实际测得得电压为-0.14V左右,稍有差别就可判断为串口故障。 C.5脚因为接地应必为0V,否则此针接地不良,串口工作必不正常。

第九章 使用万用表检测晶闸管

第九章使用万用表检测晶闸管本章主要介绍数字万用表的检测晶闸管,通过图形带你认识万用表来检测晶闸管。 9.1晶闸管的特点与分类 9.1.1晶闸管的特点 晶闸管(Thyristor)是晶体闸流管的简称,又称做可控硅。晶闸管具有硅整流器件的特性,能在高电压、大电流条件下工作,且其工作过程可以控制。被广泛应用于可控整流、交流调压、无触点电子开关、逆变及变频等电子电路中。 9.1.2晶闸管的分类 晶闸管有多种分类方法。 (一)按关断、导通及控制方式分类 晶闸管按其关断、导通及控制方式可分为普通晶闸管、双向晶闸管、逆导晶闸管、门极关断晶闸管(GTO)、BTG晶闸管、温控晶闸管和光控晶闸管等多种。如图9.1所示。 图9-1 双向晶闸管 (二)按引脚和极性分类 晶闸管按其引脚和极性可分为二极晶闸管、三极晶闸管和四极晶闸管。 (三)按封装形式分类 晶闸管按其封装形式可分为金属封装晶闸管、塑封晶闸管和陶瓷封装晶闸管三种类型。 其中,金属封装晶闸管又分为螺栓形、平板形、圆壳形等多种;塑封晶闸管又分为带散热片型和不带散热片型两种。如图9.2所示。 图9-2 金属封装晶闸管(螺旋形)

(四)按电流容量分类 晶闸管按电流容量可分为大功率晶闸管、中功率晶闸管和小功率晶闸管三种。通常,大功率晶闸管多采用金属壳封装,而中、小功率晶闸管则多采用塑封或陶瓷封装。如图9.3所示。 图9-3 大功率晶闸管 (五)按关断速度分类 晶闸管按其关断速度可分为普通晶闸管和高频(快速)晶闸管。如图9.4所示。 图9-4 高频(快速)晶闸管 9.2 单向晶闸管的检测 9.2.1检测单向晶闸管的操作方法 方法一 (1)将数字万用表置于电阻20kΩ挡,红表笔接阳极A,黑表笔接阴极K,把控制极G悬空,此时晶闸管截止,万用表显示溢出符号“1”,如图9.5所示。 图9-5欧姆档 (2)然后在红表笔与阳极A保持接触的同时,用它的笔尖接触一下控制极G(将A极与G 极短接一下),给晶闸管加上正触发电压,晶闸管立即导通,显示值减小到几百欧至几千欧,若显示值不变,说明晶闸管已损坏。 方法二

场效应管万用表检测

场效应管万用表检测 IGBT有三个电极, 分别称为栅极G(也叫控制极或门极) 、集电极C(亦称漏极) 及发射极 E(也称源极) 一、用指针式万用表对场效应管进行判别 (1)用测电阻法判别结型场效应管的电极 根据场效应管的PN结正、反向电阻值不一样的现象,可以判别出结型场效应管的三个电极。具体方法:将万用表拨在R×1k档上,任选两个电极,分别测出其正、反向电阻值。当某两个电极的正、反向电阻值相等,且为几千欧姆时,则该两个电极分别是漏极D和源极S。因为对结型场效应管而言,漏极和源极可互换,剩下的电极肯定是栅极G。也可以将万用表的黑表笔(红表笔也行)任意接触一个电极,另一只表笔依次去接触其余的两个电极,测其电阻值。当出现两次测得的电阻值近似相等时,则黑表笔所接触的电极为栅极,其余两电极分别为漏极和源极。若两次测出的电阻值均很大,说明是PN结的反向,即都是反向电阻,可以判定是N沟道场效应管,且黑表笔接的是栅极;若两次测出的电阻值均很小,说明是正向PN结,即是正向电阻,判定为P沟道场效应管,黑表笔接的也是栅极。若不出现上述情况,可以调换黑、红表笔按上述方法进行测试,直到判别出栅极为止。 (2)用测电阻法判别场效应管的好坏 测电阻法是用万用表测量场效应管的源极与漏极、栅极与源极、栅极与漏极、栅极G1与栅极G2之间的电阻值同场效应管手册标明的电阻值是否相符去判别管的好坏。具体方法:首先将万用表置于R×10或R×100档,测量源极S与漏极D之间的电阻,通常在几十欧到几千欧范围(在手册中可知,各种不同型号的管,其电阻值是各不相同的),如果测得阻值大于正常值,可能是由于内部接触不良;如果测得阻值是无穷大,可能是内部断极。然后把万用表置于R×10k档,再测栅极G1与G2之间、栅极与源极、栅极与漏极之间的电阻值,当测得其各项电阻值均为无穷大,则说明管是正常的;若测得上述各阻值太小或为通路,则说明管是坏的。要注意,若两个栅极在管内断极,可用元件代换法进行检测。 (3)用感应信号输人法估测场效应管的放大能力 具体方法:用万用表电阻的R×100档,红表笔接源极S,黑表笔接漏极D,给场效应管加上1.5V的电源电压,此时表针指示出的漏源极间的电阻值。然后用手捏住结型场效应管的栅极G,将人体的感应电压信号加到栅极上。这样,由于管的放大作用,漏源电压VDS和漏极电流Ib都要发生变化,也就是漏源极间电阻发生了变化,由此可以观察到表针有较大幅度的摆动。如果手捏栅极表针摆动较小,说明管的放大能力较差;表针摆动较大,表明管的放大能力大;若表针不动,说明管是坏的。

万用表使用及检测

iv 収.d i cingon. coni 万用表使用及检测 一、交直流电流的测量 根据测量电流的大小选择适当的电 流测量量程和红表笔的插入“ A ”电流插孔,测量直流时, 红表笔(插 入电流插孔中)接触电压高一端,黑表笔接触电 压低的一端,正向电流从红表笔流入万用表,再从黑表笔流 出,当要测量的电流 ± - 2.Tt=^tl*S 5.7*?. 7.1^ -?T£^..±-a ■tt 壘财£ cQM-fi 孔銀丐建旳悴抵 ■A 丸恥抽儿申?? 4MHL 当朗虽审于曲OEA 朗 交,总总电盂时.也累 曙 宦独人忧电祁乩”- (不叱奚址大于tQA 取 当和首戈于却哄小 于 IQAffCE ,:Hilf 电 朿 可」虹展地在珈此 10* 电itlfiL. ? £tfi 卩苗用试It S 吧址,璧啡和族啊範 分别 1U/C" a\ F 1WL 内」芒母医 计三抵昔畧MPM t 込鼻PMP 型.? vnM. 当iW 童丈,点点蚯, 电诅”二临早1B 电压鼎 塩 齟茜#时"&範仙 Aft v.n 0 孔…

大小不清楚的时候,先用最大的量程来测量,然后再逐渐减小量程来精确测量。测量电流时的连 接电路图(i为电流) 二、交直流电压的测量红表笔插入“ V/ Q”插孔中,根据电压的大小选择适当的电压测量量程,黑表笔接触电路 “地”端,红表笔接触电路中待测点。特别要注意,数字万用表测量交流电压的频率很低(45?500Hz),中高频率信号的电压幅度应采用交流毫伏表来测量。测量电压时的连接 电路图(u为电压) 三、电阻的测量 电阻的测量比较简单红表笔插入“ V/ Q”插孔中,黑表笔插入’com插孔,根据电阻的大小选择适当的电阻档,红、黑两表笔分别接触电阻两端,观察读数即可。 特别是,测量在路电阻时(在电路板上的电阻),应先把电 路的电源关断,以免引起读数抖动。禁止用电阻档测量电流或电压(特别是交流220V电压),否则容易损坏万用表。在路检测时注意电阻不能有并联支路。

万用表的检验方法

万用表内校作业准则 1.适用范围 本准则适用于万用表、电容表类量测仪器的内部校准。 2.校准用基准设备 外校合格并在有效期内的数字式万用表。 3.校准周期 六个月。 4.环境条件 4.1温度(20±8)℃,相对湿度(65±20)%。 4.2电源电压:220V±3%,(50±2)Hz。 4.3周围无影响工作的电磁场干扰和机械振动。 5.校准步骤 5.1被检定的万用表不应有妨碍读数和影响正常工作的机械损伤、显示缺陷; 接线柱、旋钮等无松动、破裂、接触不良;量程开关跳步清晰。 5.2开电源后,被检定的万用表零点应能自行调整。如指针式万用表平放时,指针与0位没有重合,需调整零位螺丝,直到重合为止,指针应无卡针和抖动现象。 5.3电阻,电容:直接用基准表与待校表分别测试所选择的电阻,电容,记录测试结果。电流,电压:分别按下图所示,连接基准表与待校表。 电流表 电压表 5.4按照待测仪器的具体量程相应地改变测试条件(例如更换不同值的电阻电容或调节电路改变基准表 的示值),记录两块表每次测试的结果。 5.5根据以下公式计算误差: △(%)=(U-V)/V×100 式中:U ---- 待测仪器示值; V ---- 基准仪器示值; 5.6 所有检定值的误差在±3%以内,判校准合格。

示波器内校作业准则 1.适用范围 本准则适用于数字式或模拟式示波器类量测仪器的内部校准。 2.校准用基准设备 外校合格并在有效期内的数字式示波器。 3.校准周期 六个月。 4.环境条件 4.1温度(20±8)℃,相对湿度(65±20)%。 4.2电源电压:220V±3%,(50±2)Hz。 4.3周围无影响工作的电磁场干扰和机械振动。 5.校准步骤 5.1插好示波器的电源线,打开电源开关,电源指示灯亮。示波器显示屏可以出现扫描线并可以保持稳 定后,调节亮度到适当的位置,调节聚焦控制,使扫描线最细。 5.2调节基线旋钮,使扫描线与水平刻度线平行。 5.3将微调/扩展控制开关旋钮顺时针旋到校准位置,为避免测量误差,在测量前应检查和校正探极。 (校正方法:将探极接到示波器的校正方波输出端、调整探极上校正孔的补偿电容,直到屏幕上显示的方波为平顶。) 5.4将伏/度选择开关、工作方式开关、扫描时间选择开关,根据被测信号的大小,需要和频率高低放 在适当位置上。 5.5将输入耦合开关置于“GND”位置,确定零电平的位置,再置于“AC”位置,由探极输入标准被测 信号源的信号,调节同步开关旋钮,使波形稳定,观察屏幕上信号波形在垂直方向显示的幅度,被测信号电压力V/DIV与显示度数的乘积;当使用10:1输入探极时,要将屏幕显示幅度值×10。 5.6将三次测量的标准被测信号源的信号读数取平均值与作为比对基准的示波器三次测量平均值比对, 如果偏差在正负5%内为合格。 6.测量中应注意的事项 6.1测量时,不要把仪表放置在附近有强磁场的地方使用。 6.2被测信号源提供的信号强度不能超过示波器各输入端规定的耐压值,防止烧坏示波器的放大器。6.3用示波器测出的交流电压值为峰-峰值

万用表使用及检测

万用表使用及检测 当iW 童丈,之点蚯, 电诅.二临争F 电压命 塩屆召彳时.辽养範3 入此如U 一、交直流电流的测量 根据测量电流的大小选择适当的电 流测量量程和红表笔的插入“ A ”电流插孔,测量直流时, 红表笔(插入电流插孔中)接触电压高一端,黑表笔接触电 压低的一端,正向电流从红表笔流入万用表,再从黑表笔流 出,当要测量的电流大小不清楚的时候,先用最大的量程来 测量,然后再逐渐减小量程来精确测量。 测量电流时的连 接电路图(i 为电流) ± - STiill'si 二£-云三A :.堂 性 三作辽’云: ± - ■M 壘财£ CQMJS 孔銀丙至ti 悴抵 入丸麟盘丄申.- 4MHL 当戟蚩审于筠CEA 的 交,总帝电證时.也累 曙 旨扯订:电商稠乩”- (Tt^ttTWA^ 当薄■戈 于沖叭小 f 1QA0KE ,:HiS 更朿 可」SLF

二、交直流电压的测量红表笔插入“ V/ Q”插孔中,根据电压的大小选择适当的电压测量量程,黑表笔接触电路 “地”端,红表笔接触电路中待测点。特别要注意,数字万 用表测量交流电压的频率很低(45?500Hz),中高频率信号的电压幅度应采用交流毫伏表来测量。测量电压时的连接电路图(u 为电压) 三、电阻的测量 电阻的测量比较简单红表笔插入“ V/ Q”插孔中,黑表笔插 入’com插孔,根据电阻的大小选择适当的电阻档,红、黑两表笔分别接触电阻两端,观察读数即可。特别是,测量在路电阻时(在电路板上的电阻),应先把电路的电源关断,以免引起读数抖动。禁止用电阻档测量电流或电压(特别是交流220V 电压),否则容易损坏万用表。在路检测时注意电阻不能有并联支路。 电阻档选的比较大时(比如测量10M 的电阻)应先将两支表笔短路,显示的值可能为1M。每次测量完毕需把测量结果减去此值,才是实际电阻值(电阻档高时,误差会比较大)。 四、短开路检测将功能、量程开关转到蜂鸣档位置,两表 笔分别测试点,若有短路,则蜂鸣器会响。用此方法可以 检测电路线路的通断情况。注意:蜂鸣器响并不一定表示 两点间线路短路,若两点间电阻比较小(20 Q)也会响。 五、数字万用表电容检测方法检测电容有专用的电容表来测量电容容量,如下图所示专用电容表

(整理)用万用表检测双向可控硅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用万用表检测双向可控硅 双向可控硅是一种使用较广泛的硅晶体闸流管。利用双向可控硅可以实现交流无触点控制,具有无火花、动作快、寿命长、可靠性高等优点,较多的使用在电机调速、调光、调温、调压及各种电器过载自动保护电路中。 双向可控硅由五层半导体材料、三个电极构成,三个电极分别为第一阳极(又称主电极)T1、第二阳极(又称主端子)T2和门极G,其特点是触发后可双向导通。目前双向可控硅的型号、规格繁多,其外型及引脚排列随生产厂家的不同而不同,一般情况下不易直接判断出其管脚及好坏,我们可用万用表对双向可控硅进行简单检测。 一、 二、电极的确定 首先,把万用表置于R×10Ω档,测双向可控硅能相互导通的两个电极,这两个电极对第三个电极都不导通,则第三个电极为第一阳极T1。 其次,把万用表置于R×1Ω档,测余下两个电极的正反向电阻,取其中电阻小的一次,黑表笔所接的是第二阳极T2,红表笔所接的是门极G。 三、触发性能的检测 双向可控硅有四种触发方式,即T1+G+、T1+G-、T1-G+、T1-G-,其中T1-G+触发方式灵敏度较低,所需门极触发功率较大,实际使用时只选其余三种组合。而T1+G+、T1-G-触发形式的可靠性较高,较常使用,检测触发性能时可只检测这两种形式。 用万用表检测双向可控硅的触发性能,可按下列步骤进行: 把万用表置于R×1Ω档,先检查T1+G+形式的触发能力。用万用表黑表棒与T1极接触,红表棒与T2极接触,万用表指针应停在无穷大处。保持黑表棒与T1极接触、红表棒与T2极接触,用万用表黑表棒同时接触门极,则指针应有较大幅度的偏转;再松开黑表棒与门极的接触,指针读数不变,说明T1+G+触发性能良好。然后检查T1-G-形式的触发能力:黑表棒与T2极接触,红表棒与T1极接触,万用表指针应停在无穷大处。保持黑表棒与T2极接触、红表棒与T1极接触,用红表棒接触门极,指针应有较大幅度的偏转,再松开红表棒与门极的接触,指针读数不变,说明T1-G-触发性能良好。 由于万用表R×1Ω档的电池只有1.5V,对于维持电流较大的大功率双向可控硅不能可靠的触发、维持,可在万用表的外部串入1~2节干电池后再用上述方法检测。 四、单向、双向可控硅的判别 有的单向可控硅阳极与阴极正反向也都相互导通,初学者判断时可能误判断为双向可控硅,而检测它的T1-G-触发性能不好导致误判断。那么,如何区别单向、双向可控硅呢? 把万用表打到R×10Ω档,测出相互导通的两个电极。然后测量这两个电极的正反向电阻。若正向、反向电阻差不多,则为双向可控硅(见附图1);若正向、反向电阻差别较大,则为单向可控硅(见附图2)。

车用万用表检测案例

汽车万用表 1、汽车万用表的功能要求 在发动机电控系统故障的检测与诊断中,除经常需要检测电压、电阻和电流等参数外,还需要检测转速、闭合角、频宽比(占空比)、频率、压力、时间、电容、电感、温度、半导体元件等。这些参数对于发动机电控系统的故障检测与诊断具有重要意义。但是这些参数用一般数字式万用表无法检测,需用专用仪表即汽车万用表。汽车万用表一般应具备下述功能: (1)测量交、直流电压。考虑到电压的允许变动范围及可能产生的过载,汽车万用表应能测量大于40V的电压值,但测量范围也不能过大,否则,读数的精度下降。 (2)测量电阻。汽车万用表应能测量1MΩ的电阻,测量范围大一些使用起来较方便。 (3)测量电流。汽车万用表应能测量大于10A的电流,测量范围再小则使用不方便。 (4)记忆最大值和最小值。该功能用于检查某电路的瞬间故障。 (5)模拟条显示。该功能用于观测连续变化的数据。 (6)测量脉冲波形的频宽比和点火线圈一次侧电流的闭合角。该功能用于检测喷油器、怠速稳定控制阀、EGR电磁阀及点火系统等的工作状况。 (7)测量转速。 (8)输出脉冲信号。该功能用于检测无分电器点火系统的故障。 (9)测量传感器输出的电信号频率。 (10)测量二极管的性能。 (11)测量大电流。配置电流传感器(霍尔式电流传感夹)后,可以测量大电流。 (12)测量温度。配置温度传感器后可以检测冷却水温度、尾气温度和进气温度等。 目前国内生产的汽车万用表,如“胜利-98”、笛威TWAY9206、TWAY9406A 和EDA-230等型号的汽车万用表,都具有上述功能。有些汽车万用表,除了具有上述基本功能外,还有一些扩展功能。例如,EDA-230型汽车万用表在配用真空

万用表的使用方法及操作注意事项

万用表的使用方法 ①数字式万用表:测量前先打到测量的档位,要注意的是档位上所标的是量程,即最大值。 ②机械式万用表:测量电流电压的方法与数学式相同,但测电阴时,读数要乘以档位上的数值才是测量值。例如:现在打的档位是“X100”读数是200,测量传题是200X100=20000Ω=20K,表盘上“Ω”尺是从左到右,从大到小,而其它的是从左到右,从小到大 万用表的操作注意事项 ①调“零点”(机械表才有),在使用表前,先要看指针是指在左端“零位”上,如果不是,则应小改锥慢慢旋表壳中央的“起点零位”校正螺丝,使指针指在零位上。 ②万用表使用时应水平放置(机械才有) ③测试前要确定测量内容,将量程转换旋钮旋到所示测量的相应档位上,以免烧毁表头,如果不知道被测物理量的大小,要先从大量程开始试测。 ④表笔要正确的插在相应的插口中。 ⑤测试过程中,不要任意旋转档位变换旋钮。 ⑥使用完毕后,一定要将不用表档位变换旋钮调到交流电压的最大量程档位上。 ⑦测直流电压电流时,要注意电压的正、负极,电流的流向,与表笔相接(时)正确. 艾驰商城是国内最专业的MRO工业品网购平台,正品现货、优势价格、迅捷配送,是一站式采购的工业品商城!具有10年工业用品电子商务领域研究,以强大的信息通道建设的优势,以及依托线下贸易交易市场在工业用品行业上游供应链的整合能力,为广大的用户提供了传感器、图尔克传感器、变频器、断路器、继电器、PLC、工控机、仪器仪表、气缸、五金工具、伺服电机、劳保用品等一系列自动化的工控产品。 如需进一步了解相关仪器仪表产品的选型,报价,采购,参数,图片,批发等信息,请关注艾驰商城https://www.doczj.com/doc/8914946185.html,/

用万用表检测单向可控硅

用万用表检测单向可控硅 江苏省泗阳县李口中学沈正中 可控硅又叫晶体闸管、晶体闸流管,在电子电路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外形像三极管,如图1所示。 使用可控硅前必需要 进行测试,如何用万用表来 测试单向可控硅,单向可控 硅的检测包括两个方面:一 是极性判定;二是触发特性 检测。 1、可控硅极性的判定 单向可控硅是由三个PN结的半导体材料构成,其基本结构、符号及等效电路如图2所示。 可控硅有三个电极:阳极A、 阴极K和控制极G。从等效电路上 看,阳极A与控制极G之间是两 个反极性串联的PN结,控制极G 与阴极K之间是一个PN结。根据 PN结的单向导电特性,将指针式万用表选择适当的电阻档,测试极间正反向电阻(相同两极,将表笔交换测出的两个电阻值),对于正常的可控硅,G、K之间的正反向电阻相差很大;G、K分别与A之间的正反向电阻相差很小,其阻值都很大。这种测试结果是唯一的,根据这种唯一性就可判定出可控硅的极性。用万用表R×1K档测量可

控硅极间的正反向电阻,选出正反向电阻相差很大的两个极,其中在所测阻值较小的那次测量中,黑表笔所接为控制极G,红表笔所接的为阴极K,剩下的一极就为阳极A。通过判定可控硅的极性同时也可定性判定出可控硅的好坏。如果在测试中任何两极间的正反向电阻都相差很小,其阻值都很大,说明G、K之间存在开路故障;如果有两极间的正反向电阻都很小,并且趋近于零,则可控硅内部存在极间短路故障。 2、单向可控硅触发特性测试 单向可控硅与二极管的相同之处在于都具有单向导电性,不同之处是可控硅的导通还要受控制极电压控制。也就是说使可控硅导通必须具备两个条件:阳极A与阴极K之间应加正向电压,控制极G与阴极K之间也应加正向电压。当可控硅导通以后,控制极就失去作用。单向可控硅的导通过程可用图3所 示的等效电路来说明:PNP管的发射极 相当可控硅的阳极A,NPN管的发射极 相当可控硅的阴极K,PNP管的集电极 与NPN管的基极相联后相当于可控硅的 控制极G。当在A、K之间加上允许的 正向电压时,两只管子均不导通,此时 当在G、K之间加上正向电压便形成控 制电流流入V2的基极,如此循环直至两管完全导通。当导通后,即使Ig=O,由于V2有基极电流,且远大于Ig,因此两管仍然导通。要使导通的可控硅截止,必须把A、K正向电压降低到一定值,或反向,或断开。

万用表检测的三个实例(干货)

万用表又称为复用表、多用表、三用表、繁用表等,是电力电子等部门不可缺少的测量仪表,一般以测量电压、电流和电阻为主要目的。万用表按显示方式分为指针万用表和数字万用表。是一种多功能、多量程的测量仪表,一般万用表可测量直流电流、直流电压、交流电流、交流电压、电阻和音频电平等,有的还可以测交流电流、电容量、电感量及半导体的一些参数(如β)等。万用表不仅可以用来测量被测量物体的电阻,交流电压还可以测量直流电压。甚至有的万用表还可以测量晶体管的主要参数以及电容器的电容量等。下面小编就举几个万用表的实例吧。 一、如何用万用表检测照明线路漏电故障 照明线路一旦出现漏电现象,不但浪费电能,而且还可能引起触电事故。漏电与短路的本质相同,只是事故发展程度不同而已,严重的漏电可能造成短路。因此,对照明线路的漏电,切不可掉以轻心,应经常检查线路的绝缘情况,尤其是发现漏电现象时,应及时查明原因,找出故障点,并予以消除。 照明线路漏电的主要原因是:一是导线或电气设备的绝缘受到外力损伤;二是线路经长期运行,导致绝缘老化变质;三是线路受潮气侵袭或被污染,造成绝缘不良。

首先,判断是否确实漏电。可用指针式万用表的R×10k档测测绝缘电阻的大小,或数字万用表置于交流电流档(此时相当于一个电流表),串联在总开关上,接通全部开关,取下所有负载(包括灯泡)。若有电流,则说明存在漏电现象。确定线路漏电后,可按以下步骤继续进行检查。 1、判断是相线与零线间漏电,还是相线与大地间漏电,或者二者兼而有之。方法是切断零线,若电流表指示不变,则是相线与大地漏电;若电流表指示为零,是相线与零线间漏电;电流表指示变小但不为零,则是相线与零线、相线与大地间均漏电。 2、确定漏电范围。取下分路熔断器或拉开断路器,若电流表指示不变,则说明总线漏电;电流表指示为零,则为分路漏电;电流表指示变小但不为零,则表明是总线、分路均有漏电。 3、找出漏电点。经上述检查,再依次断开该线路灯具的开关,当断开某一开关时,电流表指示返零,则该分支线漏电;若变小则说明这一分支线漏电外,还有别处漏电;若所有灯具开关断开后,电流表指示不变,则说明该段干线漏电。依次把事故范围缩小,便可进一步检查该段线路的接头、以及导线穿墙处等地点是否漏电。找到漏电点后,应及时消除漏电故障。负载端开始往前端一步步检测,查看工作是线路造成还是元件造成的,就可以判断出来了。排除短路故障点后,装接合格的熔丝再送电。

万用表使用及检测

万用表使用及检测 一、交直流电流的测量根据测量电流的大小选择适当的电流测量量程和红表笔的插入“A”电流插孔,测量直流时,红表笔(插入电流插孔中)接触电压高一端,黑表笔接触电压低的一端,正向电流从红表笔流入万用表,再从黑表笔流出,当要测量的电流大小不清楚的时候,先用最大的量程来测量,然后再逐渐减小量程来精确测量。测量电流时的连接电路图(i为电流)

二、交直流电压的测量红表笔插入“V/Ω”插孔中,根据电压的大小选择适当的电压测量量程,黑表笔接触电路“地”端,红表笔接触电路中待测点。特别要注意,数字万用表测量交流电压的频率很低(45~500Hz),中高频率信号的电压幅度应采用交流毫伏表来测量。测量电压时的连接电路图(u为电压) 三、电阻的测量 电阻的测量比较简单红表笔插入“V/Ω”插孔中,黑表笔插入'com'插孔,根据电阻的大小选择适当的电阻档,红、黑两表笔分别接触电阻两端,观察读数即可。 特别是,测量在路电阻时(在电路板上的电阻),应先把电路的电源关断,以免引起读数抖动。禁止用电阻档测量电流或电压(特别是交流220V电压),否则容易损坏万用表。在路检测时注意电阻不能有并联支路。 电阻档选的比较大时(比如测量10M的电阻)应先将两支表笔短路,显示的值可能为1M。每次测量完毕需把测量结果减去此值,才是实际电阻值(电阻档高时,误差会比较大)。 四、短开路检测将功能、量程开关转到蜂鸣档位置,两表笔分别测试点,若有短路,则蜂鸣器会响。用此方法可以检测电路线路的通断情况。注意:蜂鸣器响并不一定表示两点间线路短路,若两点间电阻比较小(20Ω)也会响。

五、数字万用表电容检测方法 检测电容有专用的电容表来测量电容容量,如下图所示 专用电容表 也可用万用表测量 固定小电容器的检测 1.检测10pF以下的小电容因10pF以下的固定电容器容量太小,用万用表进行测量,只能定性的检查其是否有漏电,内部短路或击穿现象。测量时,可选用万用表电阻档,用两表笔分别任意接电容的两个引脚,阻值应为无穷大。若测出阻值(指针向右摆动)为零,则说明电容漏电损坏或内部击穿。 2.检测10PF~0.01μF固定电容器是否有充电现象,进而判断其好坏。万用表选用电阻挡。两只三极管的β值均为100以上,且穿透电流要些可选用3DG6等型号硅三极管组成复合管。万用表的红和黑表笔分别与复合管的发射极e和集电极c相接。由于复合三极管的放大作用,把被测电容的充放电过程予以放大,使万用表指针摆幅度加大,从而便于观察。应注意的是:在测试操作时,特别是在测较小容量的电容时,要反复调换被测电容引脚接触A、B两点,才能明显地看到万用表指针的摆动。 3.对于0.01μF以上的固定电容,可用万用表的R×10k挡直接测试电容器有无充电过程以及有无内部短路或漏电,并可根据指针向右摆动的幅度大小估计出电容器的容量。

怎样用万用表测量可控硅的各电极

怎样用万用表测量可控硅的各电极 1.单向可控硅的检测 万用表选用电阻R×1档,用红黑两表笔分别测任意两引脚间正反向电阻直至找出读数为数十欧姆的一对引脚,此时黑笔接的引脚为控制极G,红笔接的引脚为阴极K,另一空脚为阳极A。此时将黑表笔接已判断了的阳极A,红表笔仍接阴极K。此时万用表指针应不动。用短接线瞬间短接阳极A和控制极G,此时万用表指针应向右偏转,阻值读数为10欧姆左右。如阳极A接黑表笔,阴极K接红表笔时,万用表指针发生偏转,说明该单向可控硅已击穿损坏。 2.双向可控硅的检测 用万用表电阻R×1档,用红黑两表笔分别测任意两引脚正反向电阻,结果其中两组读数为无穷大。若一组为数十欧姆时,该组红黑表笔所接的两引脚为第一阳极A1和控制极G,另一空脚即为第二阳极A2。确定A、G极后,再仔细测量A1、G极间正反向电阻,读数相对较小的那次测量的黑表笔所接的引脚为第一阳极A1,红表笔所接引脚为控制极G。将黑表笔接已确定了的第二阳极A2,红表笔接第一阳极A1,此时万用表指针应不发生偏转,阻值为无穷大。再用短接线将A2、G极瞬间短接,给G极加上正向触发电压,A2、A1间阻值约为10欧姆左右。随后断开A2、G极短接线,万用表读数应保持10欧姆左右。互换红黑表笔接线,红表笔接第二阳极A2,黑表笔接第一阳极A1。同样万用表指针应不发生偏转,阻值为无穷大。用短接线将A2、G极间再次瞬间短接,给G极加上负向的触发电压,A1、A2间阻值也是10欧姆左右。随后断开A2、G极间短接线,万用表读数应不变,保持10欧姆左右。符合以上规律,说明被测双向可控硅管未损坏且三个引脚极性判断正确。 检测较大功率可控硅管,需要在万用表黑笔中串接一节1.5V干电池,以提高触发电压。

数字万用表常用测试

数字万用表简单使用 一、电压的测量 数字多用表的一个最基本的功能就是测量电压。测试电压,通常是解决电路问题时第一步要做的工作。如果没有电压或电压过低、过高,在进一步检查之前,首先要解决电源问题。 交流电压的波形可能是正弦(正弦波)或非正弦(锯齿波、方波等)。许多数字多用表可以显示交流电压的“rms”(有效值)。有效值就是交流电压等效于直流电压的值。 许多的表有“平均值”(average responding)的功能,当输入一个纯正弦波时它可以给出有效值。这种表不能准确的测量非正弦波的有效值。具有真有效值功能(true-rms)的数字多用表可以精确的测量非正弦波的真有效值。 数字多用表测量交流电压的能力由被测信号的频率限制。大多数数字多用表可以精确测量50赫兹到500赫兹的交流电压。但数字多用表的交流测量带宽可到几百千赫兹。对于交流电压和电流来说,其频率范围应与数字多用表规格书一致。 1、直流电压的测量 ①将黑表笔插入COM插孔,红表笔插入V/Ω插孔。 ②将功能开关置于直流电压档V-量程范围,并将测试表笔连接到待测电源(测开路电压)或负载上(测负载电压降),红表笔所接端的极性将同时显示于显示器上。 ③察看读数,并确认单位

①如果不知被测电压范围.将功能开关置于最大量程并逐渐下降. ②如果显示器只显示“1”,表示过量程,功能开关应置于更高量程. ③“”表示不要测量高于1000V的电压,显示更高的电压值是可能的,但有损坏内部线路的危险. ④当测量高电压时,要格外注意避免触电. 2、交流电压的测量 ①将黑表笔插入COM插孔,红表笔插入V/Ω插孔。 ②将功能开关置于交流电压档V~量程范围,并将测试笔连接到待测电源或负载上.测试连接图同上.测量交流电压时,没有极性显示。 二、电流的测量 1、直流电流的测量 ①将黑表笔插入COM插孔,当测量最大值为200mA的电流时,红表笔插入mA插孔,当测量最大值为20A的电流时,红表笔插入20A插孔。 ②将功能开关置于直流电流档A-量程,并将测试表笔串联接入到待测负载上,电流值显示的同时,将显示红表笔的极性.

可控硅好坏如何测量修订稿

可控硅好坏如何测量 WEIHUA system office room 【WEIHUA 16H-WEIHUA WEIHUA8Q8-

一、可控硅的特性 可控硅分单向可控硅、双向可控硅。单向可控硅有阳极A、阴极K、控制极G三个引出脚。双向可控硅有第一阳极A1(T1),第二阳极A2(T2)、控制极G三个引出脚。 只有当单向可控硅阳极A与阴极K之间加有正向电压,同时控制极G与阴极间加上所需的正向触发电压时,方可被触发导通。此时A、K间呈低阻导通状态,阳极 A与阴极K间压降约1V。单向可控硅导通后,控制器G即使失去触发电压,只要阳极A和阴极K之间仍保持正向电压,单向可控硅继续处于低阻导通状态。只有把阳极A电压拆除或阳极A、阴极K间电压极性发生改变(交流过零)时,单向可控硅才由低阻导通状态转换为高阻截止状态。单向可控硅一旦截止,即使阳极A和阴极K间又重新加上正向电压,仍需在控制极G 和阴极K间有重新加上正向触发电压方可导通。单向可控硅的导通与截止状态相当于开关的闭合与断开状态,用它可制成无触点开关。 双向可控硅第一阳极A1与第二阳极A2间,无论所加电压极性是正向还是反向,只要控制极G和第一阳极 A1间加有正负极性不同的触发电压,就可触发导通呈低阻状态。此时A1、A2间压降也约为1V。双向可控硅一旦导通,即使失去触发电压,也能继续保持导通状态。只有当第一阳极A1、第二阳极A2电流减小,小于维持电流或A1、A2间当电压极性改变且没有触发电压时,双向可控硅才截断,此时只有重新加触发电压方可导通。 二、可控硅的管脚判别 晶闸管管脚的判别可用下述方法:先用万用表R*1K挡测量三脚之间的阻值,阻值小的两脚分别为控制极和阴极,所剩的一脚为阳极。再将万用表置于

用万用表测试可控硅

用万用表测试可控硅 小功率可控硅,由于所需的触发电流较小,故可以只用万用表来测试。 一、单向可控硅的测试 1.极性的判别 用万用表的R×100欧姆档,分别测量各管脚间的正反向电阻。如果测得其中两管脚的电阻较大(约为80KΩ),而对换表笔再测这两个管脚的电阻值又较小(约为2KΩ),这时,黑表笔所接的一极为控制极G,红表笔所接的一极为阴极K,余者为阳极A。 2.质量的判别 用万用表的R×10欧姆档,黑表笔接A极,红表笔接K极。用黑表笔在保持和A极相接的情况下和G极接触,这样就给G极加上一触发电压。这时由万用表可以看到,可控硅的阻值明显变小,说明可控硅可能由于触发而处于通态。仍保持黑表笔和A极相接,断开和G极的接触,如果可控硅仍处于通态,则说明可控硅是好的,否则,一般是可控硅损坏。 二、可控硅的测试 由于双向可控硅相当于两个单向可控硅的反极性并联而成,又G极靠近T1极,由于工艺方面的原因,G极和T1极间的正向电阻都很小,一般为100Ω左右。另外,双向可控硅具有四种触发状态,只要满足任何一种触发状态,双向可控硅便可触发导通。 极性的判别: 用万用表的R×1K或R×100欧姆档,分别测量各管脚间的正反向电阻,如果测得其中两管脚的电阻很小(约为100Ω左右),即为T1极和G极,余者为T2极。 T1极和G极的区分:

任选其中一极为T1,将万用表调至R×1欧姆档,不用分表笔的正负,分别将两表笔接至T2极和T1极(假设)。用和T2相接的表笔在保持和T2相接的情况下,和G(假设)相接。这时会看到可控硅阻值明显变小,说明双向可控硅可能因触发而导通,再大保持该表笔和T2相接的情况下和G极(假设)断开,如果双向可控硅仍处于通态,则对换两表笔,重复上述步骤,如果仍能使可控硅处于通态,则假设是正确的。否则假设是错误的。这样就应该对换假设的两极再重复上述的步骤。

万用表检测电路

如何仅用万用表来检测集成电路 编者按:虽说集成电路代换有方,但拆卸毕竟较麻烦。因此,在拆之前应确切判断集成电路是否确实已损坏及损坏的程度,避免盲目拆卸。本文介绍了仅用万用表作为检测工具的不在路和在路检测集成电路的方法和注意事项。文中所述在路检测的四种方法(直流电阻、电压、交流电压和总电流的测量)是业余维修中实用且常用的检测法。这里,也希望大家提供其他实用的(集成电路和元器件)判别检测经验。 一、不在路检测 这种方法是在IC未焊入电路时进行的,一般情况下可用万用表测量各引脚对应于接地引脚之间的正、反向电阻值, 并和完好的IC进行比较。 二、在路检测 这是一种通过万用表检测IC各引脚在路(IC在电路中)直流电阻、对地交直流电压以及总工作电流的检测方法。这种方法克服了代换试验法需要有可代换IC的局限性和 拆卸IC的麻烦,是检测IC最常用和实用的方法。 1.在路直流电阻检测法 这是一种用万用表欧姆挡,直接在线路板上测量IC各

引脚和外围元件的正反向直流电阻值,并与正常数据相比较,来发现和确定故障的方法。测量时要注意以下三点: (1)测量前要先断开电源,以免测试时损坏电表和元件。 (2)万用表电阻挡的内部电压不得大于6V,量程最好用 R×100或R×1k挡。 (3)测量IC引脚参数时,要注意测量条件,如被测机型、与IC相关的电位器的滑动臂位置等,还要考虑外围电路元 件的好坏。 2.直流工作电压测量法 这是一种在通电情况下,用万用表直流电压挡对直流供电电压、外围元件的工作电压进行测量;检测IC各引脚对地直流电压值,并与正常值相比较,进而压缩故障范围,找出损坏的元件。测量时要注意以下八点: (1)万用表要有足够大的内阻,至少要大于被测电路电阻 的10倍以上,以免造成较大的测量误差。 (2)通常把各电位器旋到中间位置,如果是电视机,信号 源要采用标准彩条信号发生器。 (3)表笔或探头要采取防滑措施。因任何瞬间短路都容易损坏IC。可采取如下方法防止表笔滑动:取一段自行车用气门芯套在表笔尖上,并长出表笔尖约0.5mm左右,这既能使表笔尖良好地与被测试点接触,又能有效防止打滑,

怎样用万用表测量可控硅

用万用表测量可控硅 可控硅分单向可控硅和双向可控硅两种,都是三个电极。单向可控硅有阴极(K)、阳极(A)、控制极(G)。双向可控硅等效于两只单项可控硅反向并联而成。即其中一只单向硅阳极与另一只阴极相边连,其引出端称T2极,其中一只单向硅阴极与另一只阳极相连,其引出端称T2极,剩下则为控制极(G)。 1、单、双向可控硅的判别:先任测两个极,若正、反测指针均不动(R×1挡),可能是A、K或G、A极(对单向可控硅)也可能是 T 2、T1或T2、G极(对双向可控硅)。若其中有一次测量指示为几十至几百欧,则必为单向可控硅。且红笔所接为K极,黑笔接的为G极,剩下即为A极。若正、反向测批示均为几十至几百欧,则必为双向可控硅。再将旋钮拨至R×1或R×10挡复测,其中必有一次阻值稍大,则稍大的一次红笔接的为G极,黑笔所接为T1极,余下是T2极。 2、性能的差别:将旋钮拨至R×1挡,对于1~6A单向可控硅,红笔接K极,黑笔同时接通G、A极,在保持黑笔不脱离A极状态下断开G极,指针应指示几十欧至一百欧,此时可控硅已被触发,且触发电压低(或触发电流小)。然后瞬时断开A极再接通,指针应退回∞位置,则表明可控硅良好。 对于1~6A双向可控硅,红笔接T1极,黑笔同时接G、T2极,在保证黑笔不脱离T2极的前提下断开G极,指针应指示为几十至一百多欧(视可控硅电流大小、厂家不同而异)。然后将两笔对调,重复上述步骤测一次,指针指示还要比上一次稍大十几至几十欧,则表明可控硅良好,且触发电压(或电流)小。若保持接通A极或T2极时断开G极,指针立即退回∞位置,则说明可控硅触发电流太大或损坏。可按图2方法进一步测量,对于单向可控硅,闭合开关K,灯应发亮,断开K灯仍不息灭,否则说明可控硅损坏。 对于双向可控硅,闭合开关K,灯应发亮,断开K,灯应不息灭。然后将电池反接,重复上述步骤,均应是同一结果,才说明是好的。否则说明该器件已损坏。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