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旅游发展规划的理论基础

旅游发展规划的理论基础

旅游发展规划的理论基础
旅游发展规划的理论基础

旅游发展规划的理论基础

中国的旅游发展规划在世界上是独树一帜的,旅游规划的数量最多;旅游规划的层次最丰富,从到县、区;规划的内容差异明显,有总体规划也有具体的项目规划;所用的理论也呈多元趋势。旅游本身是一个复合型产业或者是产业的组合,而旅游发展规划也就运用了各种相关领域的理论和方法。

对这些不同领域理论的梳理,有利于我们了解旅游规划的现状,评价旅游规划的优劣,把握旅游规划的发展趋势。

旅游发展规划

游发展规划是以旅游的发展为主要目标指向的规划。国家旅游局《旅游发展规划管理办法》第4条规定,旅游发展规划"应当坚持可持续发展和市场导向原则,注重对资源和环境的保护,防止污染和其他公害,因地制宜、突出特点、合理利用,提高旅游业发展的社会、经济和环境效益"。首先,旅游发展规划需要坚持可持续发展和市场导向两大原则;其次,注重对资源和环境的保护,使旅游的发展与环境的保护相结合,不可以以环境的损失为发展的代价;最后,旅游规划的目标是提高旅游业发展到社会、经济和环境三重效益,而不是单纯强调其经济效益。

旅游发展规划的内容应当包括"确定旅游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作用,提出旅游业发展目标,拟定旅游业的发展规模、要素结构与空

间布局,安排旅游业发展速度,指导和协调旅游业健康发展"。(《旅游发展规划管理办法》第7条)旅游业的地位作用、发展目标、要素安排、空间布局是旅游发展规划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在实际工作中,一般都叫旅游总体规划。

国外一般有三种与旅游有关的规划,从微观到宏观,依次是旅游管理规划,旅游发展战略与政策规划,旅游总体规划。

旅游管理规划是从微观操作层面,去规划、设计景区日常的经营和管理,人力资源安排,年度促销方案等等。

区域旅游总体规划在国外比较少见,很难找到案例。往往是对具体的景区、国家公园进行旅游总体规划的编制。美国专门有个国家公园规划机构,专门负责对美国的国家公园进行总体规划的编制。加拿大也专门为班夫等国家公园编制了总体规划。由于编制总规的范围比较具体,这样的总体规划一般涵盖7个基本要素:组织的发展、社区参与、旅游产品开发、旅游产品促销、环境影响评估、社会影响评估、经济影响评估,以及相应的保障体系。现阶段国外的旅游规划编制特别强调的是社区参与、环境和社会影响评估。因为规划的真正价值只有在实施以后才能体现,而规划的实际实施要靠政府、社区、企业共同的努力。

国外用旅游战略与政策规划来解决发展目标、发展战略与政策的问题。这个规划比较宏观,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有着紧密的联系,需要研究该区域的资源优势和产业布局,客观分析旅游业发展的机遇和挑战,最终提出相应的战略思路和相应的政策措施。这部分内容一

般不会涉及具体空间布局以及发展影响评估。

国内的旅游总体规划融合了西方三种规划的内容,例如,《旅游发展规划管理办法》第十八条规定,旅游规划的内容包括:(一)综合评价旅游业发展的资源条件和基础条件;

(二)全面分析市场需求,科学测定市场规模,合理确定旅游业发展目标;

(三)确定旅游业发展战略,明确旅游区域与旅游产品重点开发的时间序列与空间布局;

(四)综合平衡旅游产业要素结构的功能组合,统筹安排资源开发与设施建设的关系;

(五)确定环境保护的原则,提出科学保护利用人文景观、自然景观的措施;

(六)根据旅游业的投入产出关系和市场开发力度,确定旅游业的发展规模和速度;

(七)提出实施规划的政策和措施。"

当然以上内容会根据具体的规划范围以及地方需求的不同,内容的侧重点会相应的不同。这些要求清楚得表明,旅游规划需要融合多学科的理论体系,运用多学科的分析方法,去解决特定地区旅游的发展问题。

旅游规划的理论基础

旅游发展规划中的理论基本可以归结为4个大类:地理学理论、区域经济学理论、市场行销理论和旅游经济分析理论。

地理学理论

地理学的知识和理论主要应用于规划中的旅游资源条件和基础条件的评价。在地理学中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分类的基础上,形成了旅游资源的体系。

旅游规划中对旅游资源的分类大多遵循国家标准《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18972-2003)。旅游资源被分为八大类:地文景观、水域风光、生物景观、天象与气候景观、遗址遗迹、建筑与设施、旅游商品、人文活动。每一大类下又分出若干亚类,再分出若干基本类型。

在旅游规划编制之初,旅游资源评价是前期调查的工作之一。旅游资源调查的核心内容是资源调查和资源评价。旅游资源调查一般结合野外调查、访问座谈和问卷调查进行。旅游资源评价则结合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

定性评价普遍采用的是"三、三、六"评价体系,即三个价值评估(历史文化价值,艺术观赏价值和科学考察价值),三个效益评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以及六大条件的评估(地理位置及交通条件,景观的地域组合条件,景区旅游容量条件,市场客源条件,投资条件和施工条件)。

定量评价主要用于对景区气候特征的评价。同时国外还有一些对某类景区的专门技术标准,如海水浴场、滑雪场的标准等。

《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对自然地理部分分类比较成熟、细致,对人文资源的分类还有可以商榷的地方。例如,人文活动主类

人事记录亚类下,有人物和事件两个基本类型。通常,人物和事件本事不能构成独立的旅游资源,它都需要与显示的建筑、遗址相结合。否则,这个人物和故事就是停留在历史书或者传说中,而不成为资源。只有将这些人物记录固化在某在具体的实物载体上,才成为旅游资源。

另外将旅游商品作为一个单独的资源主类是欠妥当的。《旅游规划通则》对旅游资源的定义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凡能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可以为旅游业开发利用,并可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各种事物和因素,均称为旅游资源。旅游商品是旅游消费的重要部分,但就其本质而言,不构成旅游吸引,或者单单靠旅游商品,是不会激发旅游者到某地旅游的兴趣。其他旅游资源主类,如地文景观、水域景观、生物景观、建筑与设施等,本事具体旅游吸引力,可以引起旅游者旅游的愿望。而旅游商品,在伴随旅游的过程发生,旅游商品相对旅游,有着附属的性质。旅游商品与其他旅游资源主类有着较大的差异。

区域经济学理论

国内市县级以上旅游总规的一种重要任务是说明旅游业在区域经济中的作用和地位。由于国内尚没有普遍编制旅游卫星账户,旅游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以及旅游的产业地位问题,始终没有强有力的数据支撑。旅游总规是专家就当地旅游的产业地位向政府进言的途径。因而,区域经济理论在市以上级的旅游总规中被广泛应用。

旅游业在某一地区是否具有比较优势?旅游业能否最终成为支柱产业?一般而言,在比较优势基础上产生的产业部门能够成为主导产

业,主导部门的产生是比较优势作用的结果。云南省的旅游业是由旅游业的比较优势发展成为全省支柱产业的很好的例子。总规一般需要专家首先确定该区域的比较资源优势,然后说明选择旅游作为主导产业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一般的区域规划从三个方面分析一个区域的比较资源优势:资源优势、产业优势和环境优势。在旅游规划中,一般对此稍做改动,分析旅游资源优势、交通优势和环境优势三个方面。

某些规划会就区域产业发展结构、区域产业发展阶段做个评述,以此说明旅游业在该区域发展的大背景。旅游业属于国民经济三次产业划分中的第三产业。劳动力在三次产业中所占中的分布是衡量地区产业结构的重要标准,也是经济结构转变的重要标准。随着经济的发展,劳动力在第一产业的比重越来越少,在第三产业的比重不断提高。区域产业结构的变化,反映的第三产业今后的发展趋势,同时会反映出旅游业可能的发展空间。

美国经济学家钱纳里通过实证研究,提出了地区经济发展的六个阶段:传统社会阶段、工业化初期阶段、工业化中期阶段、工业化后期阶段、后工业化社会阶段和现代化社会阶段。其中工业化中期,第三产业迅速发展;工业化后期,第三产业开始从平稳增长转入持续的高速增长,成为区域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后工业化社会阶段,高档耐用消费品在广大群众中普及;现代化阶段,人们消费的欲望呈现出多样性、多变性特征,追求个性。

从工业化中期开始的以后各阶段,都是第三产业迅速发展的阶段。

由于中国经济发展的区域差异巨大,不同区域可能分属不同的工业化初期以后的各个发展阶段,旅游业发展的大背景也就不尽相同。

区域经济中的结点、轴线和域面的概念也被引入旅游规划。区域经济中,经济活动集中的中心,被称为节点。连接节点之间的线状经济景观,称为轴线。为节点和轴线提供市场、人力、资源等支撑的是域面。旅游规划的节点多为单一功能或者多功能的点,轴线更多地反映游客在节点之间的流动的关系。域面则反映区域旅游产业的大背景情况,如人口、交通、发展水平、教育水平、卫生条件等。

旅游规划也引入了产业布局的概念,但是旅游规划是单一产业的规划,因此在旅游规划中,主要是进行旅游产业要素的布局。产业布局一般根据有一定的要素指向,如燃料、动力指向、原料地指向、消费地指向、劳动力指向、交通运输枢纽指向、无差异指向以及技术指向。对旅游而言,由于旅游业对燃料、动力、劳动力、技术要求不高,一般采用消费地指向、交通运输枢纽指向和资源指向。

市场营销理论

市场营销是旅游行政管理部门的主要职能之一,是旅游目的地发展的指针,也是旅游景区点经营中的生命线。《旅游发展规划管理办法》和《旅游规划通则》都充分强调了市场研究在规划中的重要性。

但是,由于旅游市场营销研究的相对滞后,现阶段规划编制中的市场调查主要靠对二手资料的整理。二手资料主要是国家旅游局委托相关部门做的国际、国内旅游者消费调查。由于该项调查受资金投入的限制,该调查采用分层、抽样的方式。其样本量相对较小,抽样的

地点也主要是大中城市。因而这样的调查结果原则上不能运用于非抽样地区。但是现有的规划大多使用临近城市的数据,或者对市场只做定性的分析。

市场营销中的调查方法、细分市场方法在旅游规划中都没有被广泛应用。

营销的手段方面,旅游部门和企业综合应用了多种营销手段。但是对营销的效果没有评估。这导致各区域的旅游部门和旅游企业在旅游营销的手段上人云亦云,都采用相同或相近的方法。

旅游营销是旅游行政管理部门花费的部门,要想将有限的宣传促销经费用在最需要、效果的地方,就需要用科学的方法对旅游营销进行评估,不断改进旅游营销的手段,提供旅游营销的效率。

运用科学的市场营销理论和方法是旅游业当前的紧迫课题之一。

旅游经济分析理论

旅游经济分析理论与前三个理论体系不同,是旅游业特有的理论,当然这一理论也是在借鉴了宏观经济分析理论的基础上形成的。旅游经济分析的核心课题是旅游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

在研究旅游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之前,需要先研究旅游业的产业特殊性、旅游的基本定义体系。在此基础上,结合宏观经济分析中的投入产出分析,形成了现在国际比上较流行了旅游卫星账户体系。

旅游卫星账户不但是个数据组织方式,而且提供了旅游分析的新视角,即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方法来测算虚拟的旅游业。从这个视角出发,旅游业对GDP的贡献率可以清楚地界定,旅游业与相关产

业的依存度可以清楚的说明,旅游业消费与就业、国家宣传促销经费的投入的关系可以做长期的分析。

我国只有江苏省、浙江省有了旅游卫星账户,所以,现阶段还缺乏利用旅游卫星账户提供的数据进行经济分析的条件。同时,建立在旅游卫星账户基础上的经济分析方法也是旅游行业的新课题之一。

因此,在现阶段的旅游规划中,旅游经济分析部分还是比较薄弱的,这里有缺乏数据的原因,也有科学的方法技术尚未广泛应用的原因。

除了以上4种理论之外,旅游规划还需要就具体的项目进行概念性策划。策划是现阶段旅游规划的主要内容之一。策划并非一种理论的应用,而是在自身见识、经验和文化积累基础上的再创造。策划也不需要用科学方法评估,评判的标准是策划的实际适用性,是否解决了实际问题。

以上提到的4中理论在旅游规划中都有不断深化、发展的需要,其市场营销理论的深入应用、旅游经济分析理论的自我完善在现阶段尤为重要。

Word 是学生和职场人士最常用的一款办公软件之一,99.99%的人知道它,但其实,这个软件背后,还有一大批隐藏技能你不知道。掌握他们,你将开启新世界的大门。

Tab+Enter,在编过号以后,会自动编号段落

Ctrl + D调出字体栏,配合Tab+Enter全键盘操作吧

Ctrl + L 左对齐,Ctrl + R 右对齐,Ctrl + E 居中

Ctrl + F查找,Ctrl + H 替换。然后关于替换,里面又大有学问!

有时候Word文档中有许多多余的空行需要删除,这个时候我们可以完全可以用“查找替换”来轻松解决。打开“编辑”菜单中的“替换”对话框,把光标定位在“查找内容”输入框中,单击“高级”按钮,选择“特殊字符”中的“段落标记”两次,在输入框中会显示“^P^P”,然后在“替换为”输入框中用上面的方法插入一个“段落标记”(一个“^P”),再按下“全部替换”按钮。这样多余的空行就会被删除。

Ctrl + Z是撤销,那还原呢?就是Ctrl + Y,撤销上一步撤销!

比如我输入abc, 按一下F4, 就会自动再输入一遍abc

三亚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

三亚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

2006年,巅峰智业受三亚旅游产业发展局委托对三亚市进行旅游发展规划。 项目涵盖海南省三亚市,是中国乃至世界热带海洋旅游资源最丰富、最密集的地区之一,被誉为“中国的度假天堂”,被世界旅游组织称为“中国度假旅游的金字塔尖”。重点规划三亚市1919平方公里行政区域范围,统筹规划“大三亚旅游圈”的乐东县、陵水县、保亭县,概要规划“琼南国际旅游度假协作区”的万宁市、五指山市。项目核心资源包含阳光、沙滩、海水、绿色、空气被誉为三亚五大要素资源。

着重盘点三亚旅游资源,盘活存量资产,聚合内聚能量,努力迎合——激发——引导市场需求,构建三亚旅游吸引物体系,以及相关的产业配套支撑,总体营建国际一流水准的旅游目的地。根据三亚的品牌诉求,针对不同市场层面,设计三亚的旅游形象体系,多维度地营销三亚。高标准地设计三亚的旅游管治和服务体系,使高质度假休闲旅游和品质服务达到最佳的结合。 总体将三亚打造成为一个国际一流水准的,集度假、观光、节会、康体等于一体的,融“山、海、城、田、岛、泉、林、园”于一身的具有鲜明热带海洋文化特色的高品质、高标准、高效益的度假旅游目的地,成为举世闻名的度假天堂。

发展定位于“美丽三亚·度假天堂”。核心创意包括动态资源观:在“新资源观”指导下,对关系到三亚旅游业发展的各类显性资源、隐性资源进行盘存梳理,同时对资源在未来的演变及其现实价值、市场吸引力、开发难易度、投资开发的可能性与可行性等方面进行多维度综合分析与评估;核心竞争力模型:深度导入国家竞争力模型分析理论,利用波特“钻石模型”和IMD模型分析,创造性提出“旅游地核心竞争力模型分析”理论研究影响三亚旅游产业的竞争力成长的因素。 在充分研究我国旅游规划成果的基础上,立足三亚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状况以及海南对三亚旅游发展提出的现实要求,本次规划将采用“三维规划”的概念模式。

旅游管理专业十三五发展规划报告

《旅游管理专业“十三五”发展规划》 一、发展基础和发展机遇 (一)现状 1、旅游管理专业的基本状况和各项工作取得的成就: (1)办学条件。旅游管理专业目前有在校学生138人,期中2015级两个班、2014级一个班、2014级两个班。有三个实训室,包括中餐实训室、西餐实训室、茶艺实训室。 (2)师资队伍。旅游管理专业现有专职教师4人,期中教授一人,讲师三人。均为硕士研究生以后学历。教师队伍中有河南省教育厅学术带头人1人、学校教学名师1人、教学骨干4人。 (3)专业学科建设。旅游管理专业2009年创建专业,2012年成立商务旅游系,旅游管理专业成为商务旅游系的一个专业。 (4)校企合作 旅游管理专业建设根据学院总体发展目标,强调以教学为中心、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不断提高办学水平和效益。坚持走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校企合作紧密,先后与港中旅、中原铁道旅行社、河南大唐国旅等多家旅行社建立合作关系,并于2014年与三门峡市卢氏县双龙湾景区、2015年与河南方特欢乐世界开始合作。这些企业现已成为我

系稳定的校外实训实习基地。我系定期组织专业教师到实习基地,参加企业一线的生产实践;同时与联办企业以签订订单培养协议的方式,为他们输送合格的毕业生,为其提供技能、管理培训服务。 (5)实训基地建设 实训基地是学校实践教学和社会服务工作的重要基地和支撑条件,承担着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任务。根据旅游企业发展趋势及工作岗位群的需要,结合我们专业设置的特点,旅游管理专业规划建设的实训基地分为校内和校外两种。 校内实训基地在原有模拟导游实训室基础上计划建设导游3D模拟实训室,但由于院系的搬迁,原已建模拟实训室已拆迁不能使用,导游3D模拟实训室未获批准,现校内实训室暂无。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上,已与多家企业合作建立,包括大唐国旅、三门峡双龙湾景区等。 (6)人才培养方案 在人才培养方案上,积极探索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同时,为了有效地推进专业建设,成立了旅游管理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每年召开一次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会议,与会专家和学者共同研讨区域经济社会和企业、行业发展对专业发展、人才培养、课程建设的影响。并针对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变化,对旅游管理专业的建设规划、人才培养方案等提出指导性的

2022年中国旅游业发展的预测分析

2018-2022年中国旅游业发展的预测分析 影响因素分析 一、有利因素 (一)行业发展规划发布 2016年12月,国务院发布了《“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发展规划》提出“十三五”旅游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 1、旅游经济稳步增长。城乡居民出游人数年均增长10%左右,旅游总收入年均增长11%以上,旅游直接投资年均增长14%以上。到2020年,旅游市场总规模达到67亿人次,旅游投资总额2万亿元,旅游业总收入达到7万亿元。 2、综合效益显著提升。旅游业对国民经济的综合贡献度达到12%,对餐饮、住宿、民航、铁路客运业的综合贡献率达到85%以上,年均新增旅游就业人数100万人以上。 3、人民群众更加满意。“厕所革命”取得显著成效,旅游交通更为便捷,旅游公共服务更加健全,带薪休假制度加快落实,市场秩序显著好转,文明旅游蔚然成风,旅游环境更加优美。 4、国际影响力大幅提升。入境旅游持续增长,出境旅游健康发展,与旅游业发达国家的差距明显缩小,在全球旅游规则制定和国际旅游事务中的话语权和影响力明显提升。 (二)旅游需求持续增长 当前,我国人均GDP超过8,000美元,正处于旅游消费需求爆发式增长时期,大众旅游时代刚刚开始。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居民收入增加、消费升级加快,我国居民的旅游消费能力、旅游消费需求和旅游消费群体都将大幅度持续增长。 目前旅游消费者主要是中、青年旅游者。随着老年群体数量的增加,中国开始向老年社会转化,相当多的老年人由于身体好、收入稳定、闲暇时间充足,纷纷产生了出国旅游、飞机旅行、外出度假和参加各种专题旅游活动的愿望。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收入的提高,中国广大农民出游的势头非常强劲。无论是出游人数还是出游消费,都保持着高速增长。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比例约为45%,农村旅游市场是中国旅游业未来发展的巨大客源市场。 (三)公共服务更加完善 以“515战略”为引领,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为抓手,我国旅游公共服务与治理供给侧改革全面推进。以大数据、旅游扶贫、文明旅游与旅游厕所革命为重点的旅游公共服务供给侧改革深入推进。更讲法制与规范的治理准则,更加多元与专业的治理同盟,更为科学与合理的治理架构,成为2016年我国旅游治理供给侧改革的重要标志。 截至2016年11月底,全国已完成新改建旅游厕所43,663座,累计完成厕所革命三年行动计划(共5.7万座)的76.6%。以“综合协调+专项保障”为特征的旅游发展委员会、旅游警察、旅游巡回法庭、工商旅游分局“1+3”旅游治理体制改革在全国范围内陆续展开。截至2016年年底,设立旅游发展委员会的省区市达到20个,超过了全国省区市的半数以上;13个设区市、34个县成立了旅游警察,5个设区市和9个县成立了旅游工商分局,5个设区市和44个县成立了旅游巡回法庭。目前国家旅游局先后公布了2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名单,共计500个,逐步建立全域旅游示范的全国布局,推动全域旅游发展。 (四)成为投资热点 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下行压力加大,许多行业投资增长乏力。在巨大的消费需求推动下、有利的宏观政策引领下、良好的发展环境支撑下,旅游投资逆势上扬,成为社会投

全域旅游规划范本

全域旅游规划范本 导读 “发展全域旅游,壮大旅游产业” ——作为持续释放内需潜力的发力点,全域旅游再次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随着《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验收标准(试行)》的公布,全域旅游再掀热潮。《标准》制定了科学完善的评价体系,这就需要各地在规划体系上体现验收文件的要求。 绿维文旅基于多年经验与研究,提出了四大关键思维、六大要点与五大规划体系,可为各地提供全域旅游规划与创建辅导全程全链服务。 01 全域旅游规划要体现验收文件要求 从2015 年原国家旅游局出台《关于开展“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的通知》,到近期《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验收标准(试行)》的公布,为全域旅游示范区的创建工作提供了行动指南。 新发布的《标准》制定了一个科学完善的评价体系,涵盖了旅游规划的各个方面。面对 1000 基础分和200 创新分,如何准确理解评分标准?如何正确利用验收标准?这就需要从规划体系上体现验收文件的要求。绿维全域旅游与景区综合研究院院长王志联认为,要抓住全域旅游验收文件的要点,根据各地发展现状补短板,然后基于验收标准进行科学规划与创建辅导。 在《标准》中,公共服务(230 分)和供给体系(240 分)是验收的两大要点,二者的分值和占总分值比例接近50%:一,要求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健全,厕所、停车场、旅游集散中心、咨询服务中心、智慧旅游平台、安全救援、自驾游、自助游等设施完

善,运行有效;重点通过交通体系的完善,带动全域旅游公共服务的提质升级。 二,要求旅游供给要素齐全,布局合理,结构良好,假日高峰弹性供给组织调控有效。在旅游供给体系中的各项二级指标的分值均排名前列,尤其是旅游吸引物和融合产业,所占分值远超其他。在旅游吸引物体系中,城市与特色村镇的分值超过了景区与度假区的分值,要重点拓展景区以外的城乡旅游发展空间,提高全域旅游供给水平。 02 全域旅游规划四大关键思维 自主旅游时代,全域旅游是对我国旅游产业发展战略的再定位。全域旅游规划非传统规划, 需要规划宽度与深度,需要以“打破边界”的思维,提出适当的解决路径与方案。即,运用简化降维思考,辨析错综复杂的资源信息,形成条理清晰、严密扎实的规划,并实现规划的落地。 王志联院长认为应重点关注四个关键思维角度——“解构”“整顿”“降维”“贯穿”。 在历时一年完成的《厦门市全域旅游专项规划》中,绿维文旅专家及项目团队正是从上述四个思维角度,形成了厦门独特的全域旅游模式。 以“问题导向”为出发点,对厦门市旅游资源现状进行分析与解构,融合生态红线、城市总规、土地利用等情况,探索实施战略及路线,围绕发展限制条件与空间突破,最终解决当地特有的问题,形成“重点发展城市、海洋与山乡三个层次”的厦门市旅游新格局。 绿维文旅《厦门市全域旅游专项规划》获得了魏小安教授和专家组的高度好评,认为规划基础工作扎实,资料丰富翔实,成果体系完整,符合中国文化和旅游部相关规划的技术规范要求。厦门市旅游委杨琪主任表示,这是她多年主持编制的几十个规划中最好的规划、是一个创新性的规划!这个规划的创新性在全国上可以称得上是一个示范性样板规划,要求绿维文旅继续深入项目之中,持续辅导,深入设

衢州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文本

第一章总纲 第一条衢州市发展旅游产业的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衢 州跻身全国百强城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任务以及衢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 发展总体目标,积极呼应实现从旅游大省向旅游强省的跨越,立足“大衢州、 大旅游、大产业、大市场”,大力发展旅游业,把旅游业培育为衢州市的支柱产 业和重要的经济增长点;坚持以政府为主导,资源为基础,市场为导向,“山水 名城,神奇衢州”为特色,生态保护为根本,先进文化、科学技术为支撑,大 力促进旅游资源优势向旅游产业优势的转化,产品结构由观光型向休闲度假型 延伸,产业链由单一的观光接待向吃住行、游购娱一条龙服务扩展,把衢州建 设成为形象鲜明、设施完善、服务一流、辐射长三角、驰名全国、具有一定国 际水准的旅游目的地、华东地区新兴的都市休闲旅游基地和现代服务业发达的 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四省边际的旅游集散中心。 第二条规划范围 衢州市域范围,东经118°01′~119°20′,北纬28°14′~29°30′之间, 总面积为8836.52平方公里。 第三条规划期限 规划期限为2005年至2020年,分近、中、远三期。 近期:2005年—2010年;中期:2011年—2015年;远期:2016年—2020年。第四条规划依据 1、法律法规政策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 民共和国规划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 文物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资源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 法》、《浙江省旅游管理条例》(2000.12.28)。

2、国家标准 《旅游区(点)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GB/T17775—2003)、《旅游 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18972—2003)、《旅游规划通则》 (GB/T18971—2003)、《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GB/T13838—2002)、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景观娱乐用水水质标准》 (GB12941—1991)、《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旅游业 卫生标准》(GB9663)、《公共场所卫生标准》(GB9633—9673,16153 —1996)、《城市区域环境嘈音标准》(GB3096—1993)、《中国优秀旅 游城市检查标准》(国家旅游局)。 3、相关规划文件 国家旅游局《中国旅游业发展“十五”计划和2015年、2020年远景 目标纲要》、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旅游业发展若干意见的通知》、 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浙江省旅游1998—2002年发展规划和 2010年旅游发展规划纲要》的通知、《浙江省旅游“十五”与至2010 年旅游发展规划纲要》、《浙江省旅游发展规划思路暨五年行动纲要 (2003—2007)》(2003.12)、《衢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 五年规划基本思路与2020年远景目标纲要》、《衢州市城市总体规 划》、《衢州市城镇体系规划》、《衢州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衢州生 态市建设规划》(2003.12)、《衢州市旅游资源普查资料》。 第五条规划编制原则 规划编制坚持五大原则: 科学发展观的原则; 市场需求导向的原则; 产品继承创新的原则; 区域联动的原则; 可操作性的原则。

旅游管理职业生涯规划

旅游管理职业生涯规划

目录 一、认识自我 1、个人基本情况 2、职业技能 3、职业兴趣 4、职业价值观 5、性格特征 6、自我分析小结 二、环境分析 1、外部环境分析 2、目标职业分析 3、环境分析小结 三、职业目标与路径设计 1、职业目标的确定 2、职业目标的分解与组合 3、目标实现的策略路径 四、具体行动计划 结束语 2017年5月14日

引言 从学习方面看,大学的课堂授课时间大大少于中学,以自学为主的大学生有更多空闲时间可以自由支配;从生活方面看,进入大学后,衣食住行等个人生活往往都由自己安排,自主、自立、自律是大学生活的主旋律。大学毕业后我们将步入社会,寻找职业,参加工作。我们要提前进行职业规划,利用好宝贵的大学时光,提高自己的职业能力,才能在将来激烈的职业竞争中胜出。

一、认识自我 1、个人基本情况 我叫xx,来自xx,今年19岁,大一,就读于xxx 16旅游管理(涉外旅游)专业,共青团员,并且是校学生会成员。我的专业成绩优秀,并且熟练掌握Word,Excel,PowerPoint等office软件,工作能力很强。 2、职业技能 我的职业生涯规划测评报告结果显示我的学习风格是ESFP类型,我最擅长的技能是:对周围事物观察的相当透彻,能够发现事物的深层含义和意义,能够看到其他人看不到的内在的抽象关系,崇尚和谐善意,情感多样,热情友好,情绪强烈,, 我最薄弱的技能是:过于理想化,不能持之以恒,只是在事物的开始和结尾投入多一些,总是能轻易想出许多新主意,但是总是无法专心于一件事,组织纪律性比较弱,喜欢即兴发挥。 3、职业兴趣 我的职业兴趣倾向于社会型、事业型、艺术型。 社会型我喜欢社会交往,喜欢通过与他人接触完成工作。我善于交际,关心他人,人际关系很融洽。 事业型我为人务实,做事有较强的目的性,有一定领导才能。 艺术型我渴望表现自己的个性,实现自身的价值。做事理想化,追求完美。我具有一定的艺术才能和个性,有很强表达能力。 我理想的职业:导游,旅游局公务员 4、职业价值观 职业没有高低贵贱之分,每个职业都应该收到尊敬。工作的目的和价值,在于不断创造价值,不断取得成就,不断实现自己想要做的事。我希望从事与社会交往有关

“十三五”全国旅游信息化规划

“十三五”全国旅游信息化规划 为认真贯彻《“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加快全国旅游信息化发展,制定本规划。 第一章形势与要求 一、面临形势 “十三五”时期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也是我国从粗放型旅游大国向比较集约型旅游大国发展的关键时期,旅游信息化面临重大发展机遇。 (一)信息化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显著特征。信息化代表了新的生产力和发展方向,“没有信息化就没有现代化”。当今世界,信息技术日新月异,信息化浪潮风起云涌。全球信息化已进入全面渗透、跨界融合、加速创新、引领发展的新阶段,正在深刻改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近年来,我国信息化产业体系已逐步完善,信息技术应用不断深化,“互联网+”异军突起,经济社会数字化、网络化转型步伐不断加快,信息化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引领作用日益凸

显。 (二)我国旅游业将迎来新一轮黄金发展期。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旅游业全面融入国家战略体系,走向国民经济建设的前沿,成为国民经济战略性支柱产业。“十三五”期间,我国旅游业面临重大发展机遇,将呈现消费大众化、需求品质化、发展全域化、产业现代化、竞争国际化的发展趋势。旅游业发展对信息化有了新的需求,需要用信息技术推进旅游生产方式、管理模式、营销模式和消费形态的转变,全面提升产业质量效益和核心竞争力,实现旅游经济稳步增长、综合效益显著提升、人民群众更加满意、国际影响力大幅提升的目标。 (三)旅游信息化加快发展的基础已经形成。近年来,特别是旅游“515”战略实施以来,我国旅游信息化取得长足进展,旅游信息化管理初见成效,旅游公共信息服务设施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旅游在线市场初具规模,全覆盖式旅游宣传营销格局基本形成,旅游电子政务稳步推进,旅游信息化对旅游业支撑保障作用明显增强,为“十三五”时期旅游信息化加快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发展要求

旅游发展 规划先行

旅游发展规划先行—中山大学 旅游发展规划先行—中山大学《旅游规划案例分析》前言 魏小安 一、规划工作现状 这些年旅游规划比较热,但是,这个热并没有热到不可想象的程度,只不过我们都是当事人,所以这个热大家有充分的感受。但就整个旅游市场来说,它只是一个小小的热点而已。这一点,我们应该有一个客观的判断。首先是需求的产生。之所以现在产生对旅游规划普遍性的需求,我认为有这么几个原因:一是旅游大发展的局势,使旅游规划的重要性和对旅游规划的需求超越了任何一个时期;二是我们正处在一个特殊阶段,正好是“九五”计划结束,“十五”计划开端。所以,从国家到省,一直到市县,都面临着做“十五”规划的问题,自然而然也就产生了对旅游规划旺盛的需求,也就是旅游大发展产生了对旅游规划的推进作用。从我们的小范围来说,也可以说是规划的大推进,我们从来没有感觉到规划的任务、规划的需求比现在更多,这是一个客观情况。同时,也有一些其它方面的原因。比如说,各地尤其是各地的领导对旅游规划的认识提高了,感觉到什么事没有规划确实不行。所以,一研究旅游发展,第一件事就是得做一个规划,好像已经变成了一个潮流或者变成了一个时髦。还有一个方面的原因,就是在工作方面产生了很多具体要求。比如说,对旅游国债项目提出规划的要求,有两个方面的考虑:一方面的考虑就是,如果你连一个最简单的规划都没有,这样的项目不能叫质量高的项目,更不谈不上是一个成熟的项目;另一方面的考虑,也是想创造一个市场,硬性要求提出来,你要是不做,对不起,这点钱就没有。所以很多地方勒紧了裤腰带来做这个规划。有了这个规划基础,就有可能把这个国债项目争下来,而且提高了项目质量。所以,从需求来说,目前就是这样一个需求状况。但需要研究的是,这样的需求状况能够长期维持下去吗?这就涉及到旅游规划市场下一步的生命力。 从供给角度来看,如果需要定位,规划工作者就是生产者。 我们提供了旅游市场上的一种特殊商品,就是知识含量很高,也有一部分科技含量的旅游规划商品。所以,作为生产者,作为供给方,从目前反映出来的状况分析,从正面评价,可以有这样几句话:一是多学科介入,目前做旅游规划已经不是一个单一学科了,实际上是各个学科都在介入旅游规划。传统上是地理、地质方面,后来是经济、市场方面。现在看起来,这两个方面为主已经显得不足了。所以最近产生的一批规划,一些新的学科介入,提高了规划的水平,这种情况变成了目前的一个发展态势。二是全方位开展。从规划层次来说,纵向的从上到下,一直到乡一级都有规划。另一方面,从项目规划到旅游区规划一直到旅游市场的规划,各种规划也在开展,所以这种开展是全方位的。三是共同探索。应该说,旅游规划界还谈不上成熟,还是处在一个共同探索的过程之中,只不过在这个过程中逐步形成了一些东西,这些东西大家相互参照,也觉得有点意思。四是逐步提高。从现在的规划文本来看,比前几年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当然,这个提高也是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从现在来看,我们是否能总结出一些具有普遍性、指导性的东西,条件应该说基本成熟了。但是我现在看到的一些有关的书,有点早了,实际上这些书本身并不成熟,应该说在现在的基础上进一步总结提高,这样才能真正出一些好东西。当然,有关书籍的出版,本身不是坏事,应该说是好事,至少也是一个大胆探索、逐步提高的过程。 二、规划的效果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书旅游专业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书旅游专业
一、 就业方向 根据我对旅游管理出路的理解,大致有以下方向:无论是任何方向,如果 想发展的好,前提是能说一口流利的英语!旅行社(导游,计调,销售等)、酒店(销售总监, 大堂副理等)、 旅游国际机场航空公司(航空机票定位员,空中小姐等)、 旅游局(公务 员)--------要考公务员、旅游景区规划与开发(研究,设计人员)--------压力大、度假村、会 展(策划师,销售等)、油轮-公司--------英语要求很高,工资不高,但有出国机会、老师、 旅游咨询顾问--------好方向之二,但对经验和学历要求非常高、旅游财会--------好方向之 三,需要考 CPA 二、 性格分析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书范文(旅游管理专业) 1.性格特点一直以 来,我都生活得无忧无虑,家庭条件谈不上十分宽裕,但是也可以让我衣食无忧,过去的我几 乎从不为自己的未来过于担忧,总是觉得就业距离自己太遥远,如今,我已是一个即将步入大 二的学生,看到前辈们辛苦的求职经历后,我才知道,未来并非自己想象中的那么一片光明, 我需要对自己来一次好好的分析。
以便于更好的进行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 通过仔细的自我分析,我发现自己爱好广泛,喜欢唱歌,钢琴,与人交流,是一个活泼开 朗的女孩,性格乐观向上,责任心强,喜欢探索与创新,很多事情都有新奇的想法,与人交往 时热情大方是我的优点,所以我的人际关系良好,但是我的一个明显的缺点就是做事恒心不够, 往往喜欢三分钟热度,所以自己制定的计划往往完成地并不理想。 2.解决性格缺陷我深知人的性格一旦形成是很难改变的,但是如果想成为新世纪的人才我 们就一定要克服重重困难,发扬自己的优势,改变自己的劣势,所以我下决心改掉自己做事恒 心不足的缺点,我发现以前制定计划完不成还有一个问题就是自己的计划太宽泛,难度较大, 我从现在开始要从简单的做起,制定计划时先从简单易行的做起,由小到大,慢慢把自己做事 的恒心一点一点的积累起来!但是有时单凭自己的努力还是不够的,所以我也会时时注意别人 的看法与评价,请老师与同学监督与配合。 三、 选择该就业方向的理由 2002 年统计,全国星级饭店平均客房出租率为 60.15% ,全 国星级饭店共实现营业收入为 914.43 亿元,全员劳动生产率为 7.52 万元/人。 目前饭店人力资源的现状是:人力资源供过于求,人才资源供不应求。 今后若干年饭店业较为紧缺的人才主要有三类:一是饭店企业经营管理需要的常规人才, 如高层管理者,从事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市场营销、物业管理等人才;二是随着饭店业发展 需要的一些新的专业人才,如从事电子商务、分时度假饭店网络管理、饭店资本运营等人才; 三是在未来社会竞争需要的创造型、复合型、协作型人才。 我认为我的条件与兴趣比较适合旅游管理中的饭店管理人员。 四、SWOT分析但是通过研究市场情况,我发现以下问题许多饭店人力资源部门在招聘 员工时宁愿吸收高中生,而不愿要大学生。 对此业界与学界各执一词,我认为有下列原因需引起注意:第一,中国现行高校招生制度仍

旅游规划文本

《旅游规划与开发》结课作业 旅游规划与开发文本 目录 第一章规划总论 (3) 一、规划的范围、期限 (3) 二、规划依据 (3) 三、规划原则 (4) 第二章综合背景分析 (4) 一、地理位置 (4) 二、行政所属 (4) 三、自然状况 (5) 四、交通 (5) 五、社会经济文化状况 (5) 六、旅游的发展现状 (5) 第三章旅游资源分析 (5) 一、旅游资源定量评价 (6) 二、旅游资源定性评价 (7) 第四章市场分析与定位 (8) 一、旅游资源的现状与问题 (8) 二、旅游资源的客源市场分析与预测 (8) 第五章目标与战略 (8) 一、规划区的历史文脉 (8) 二、规划整体目标 (8) 三、规划分阶段目标 (9) 四、规划区的性质及个性特点 (9) 五、规划区旅游形象及现状分析 (9) 六、规划区形象定位 (9) 七、规划区形象设计 (10) 第六章产品设计、游线设计 (11) 一、旅游产品的类别 (11) 二、重点旅游产品设计 (11) 三、旅游线路设计 (11)

第七章功能分区与布局 (12) 一、旅游空间发展动力机制 (12) 二、旅游空间布局 (12) 第八章市场营销 (13) 一、指导思想 (13) 二、总体目标 (13) 三、营销策略 (14) 第九章旅游服务设施规划 (15) 一、旅行社 (15) 二、酒店设施规划 (15) 三、餐饮设施规划 (16) 四、购物品规划 (17) 五、娱乐规划 (20) 第十章旅游基础设施规划和保障体系规划 (21) 一、旅游交通保障 (21) 二、管理体制保障 (23) 三、政策法规保障 (24) 四、人力资源保障 (25) 五、环境保护与绿化 (26) 第十一章融资效益分析 (26) 一、投融资体系 (26) 二、经济效益分析 (26) 第一章规划总论 一、规划的范围、期限 1、规划范围: 2、期限:2013—2020年 二、规划的依据 (一)国家法律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 3、《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 4、《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 5、《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旅游管理专业建设规划

旅游管理专业建设规划 一、需求论证 (一)行业背景与人才需求分析 旅游业作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2008年全国旅游业总收入已突破1万亿元,成为全球第四大入境旅游接待国、亚洲最大出境旅游客源国。 2010年,黑龙江省旅游业总收入达2454.07亿元,同比增长15.75%;旅游外汇收入达87.05亿美元,同比增长15.56%,居全国第七;旅游业直接就业人数130万,间接就业人数650万。旅游业已经成为我省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 “十二五”时期,黑龙江省政府也提出了“旅游强市”的战略,在“旅游强市”战略指导下,建成了太阳岛旅游区等旅游景区。以目前黑龙江省旅游经济的发展状况预测,每年接纳的旅游专业毕业生可以在300人左右,旅游从业人员的需求量还会不断增加,特别是专业技能的旅游专业毕业生将成为用人单位的首选对象,旅游专业的学生择业空间很大,就业前景乐观。 (二)专业定位: 旅游管理专业立足哈市,面向黑龙江为旅行社、景区、酒店宾馆等企业培养具有旅游和餐饮服务业良好的职业素质,掌握导游技能及旅游景点、休闲农庄、酒店宾馆等业务岗位的高素质人才。 二、建设目标 (一) 总体目标根据专业定位,以培养具有扎实业务能力、浓厚文化底蕴和一定涉外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为目标,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深化课程体系和课程改革,加强双素质双结构专业教学团队建设和校内外实践基地建设,逐步建成在全省有较大影响力的特色专业。

(二)具体目标 1.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结合社会人才需求和就业岗位要求,完善“2+1”人才培养模式,加强与知名旅游企业深度合作。 2. 课程体系与教材建设 建成具有工学结合特色的课程体系,完成专业课程实训教学指导书的编写,并与企业合作开发教材,以满足教学的需求。同时抓好精品课程建设和网络教学资源建设,提高教学质量。 3.“双师”教学团队建设 进一步加大教师引进、培养和聘用力度,使专兼职教师的比例达到1:1。同时加大教师培养力度,努力培养省学科带头人,并使“双师”型教师比例达到80%。形成素质高、教科研业务能力强、具有良好合作精神和改革创新精神的专兼结合“双师型”教学团队。 4. 实践基地建设 加大专业投入,逐步充实完善现有实训室。进一步加强与行业、企业联系,建立满足教学需求、合作紧密、实习教学效果良好的校外实践基地。进一步推进以实践教学管理机制创新、实践教学方法改革、实践基地产学研作用发挥等为内容的实践基地内涵建设,使人才培养质量能符合企业岗位需求。 三、专业建设思路 (一)总体建设思路 进一步适应旅游产业发展新需求,积极创建基于产业要素和行业、企业发展为导向的由综合或交叉学科支撑的学科专业体系;明显提升旅游管理学科专业教育层次和教学质量水平,充分发挥其优势,调整完善并充分发挥本专业特色,继续拓展相关专业及

《安徽省“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解读

《安徽省“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解读 近日,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安徽省“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提出“十三五”期间,我省旅游业将以五大发展理念为引领,以推进旅游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实施全域旅游和“旅游+”等战略,全面打造“幸福旅游、美丽旅游、智慧旅游、信用旅游”,冲刺万亿元产业,基本建成旅游强省,在中部崛起中闯出旅游新路。 根据《规划》,“十三五”时期,我省将统筹推进皖南示范区、合肥都市圈休闲旅游区、大别山自然生态旅游区和皖北文化生态旅游区四大板块旅游目的地建设,加快建设一批国际水准的旅游精品景区,打造一批国际化旅游精品线路,创造一批顺应世界潮流的旅游业态,发展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特色旅游商品,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经营实力的领军企业。培育5个至10个世界级文化旅游品牌,力争2020年,国内外游客接待量突破8.8亿人次,其中入境游客达到80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超过1万亿元。 为实现《规划》目标,我省将实施“1+1”(一计划一工程)旅游强省决策部署,“一计划”即:5年累计完成旅游项目投资1万亿元,打造山地旅游、湿地旅游、农业旅游、旅游装备制造、会议会展旅游、文化创意旅游、温泉旅游、中医药养生旅游、乡村旅游、体育旅游等10大类产业集聚区,实现省旅游总收入达1万亿元的“111计划”;“一工程”即:重点推进一批国际和国内旅游示范工程,具体包括黄山旅游可持续发展、“万里茶道”旅游兴农、遗产文化旅游等3个国际典范工程和“四个旅游”特色化、黄山国家公园体系建设试点、环巢湖国家旅游休闲区、大别山旅游精准扶贫、皖北塌陷区生态旅游、全球孔子学院研学体验基地、“幸福安徽”大众游、中国新型城镇化旅游、乡村旅游分类施策全域推进、生态旅游试点、低碳全域旅游、旅游商品品牌建设、中医药养生旅游等13项国内试点示范工程。 “十三五”时期,我省将打造系列重点旅游项目,建立5A级景区备选名单遴选制度,推动巢湖中庙景区、亳州古城景区、皇藏峪景区、寿州古城-八公山旅游区、焦岗湖风景区、

全域旅游信息化建设方案(完整资料)

此文档下载后即可编辑 全域旅游信息化建设方案 2016年 一、旅游行业现状 2015年我国居民可支配收入为21966元,增速达8.9%,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旅游业已步入大众消费时代。2015年我国旅游投资首次突破了万亿元大关,加速了旅游景区建设步伐,以景区为主体的企业在资本市场表现活跃,近百家景区追逐新三板,2016年一季度入境旅游622.3万人次,同比增长10.9%,有力促进了国内景区旅游。 2015年我国私家车保有量达到1.24亿辆,随着私家车的普及和自驾游趋势的发展,周边旅游景区人气爆棚,2015年底中国高铁运营里程达到1.9万公里,基本覆盖50万以上人口城市,四通八达的铁路网改变了国内景区旅游格局。 互联网大数据的逐渐普及和应用,使景区旅游产品定位更加准确,能够更好地帮助景区精准营销,提升用户体验。智慧景区的普及和推广,使景区的配套服务和设施(景区WIFI覆盖、快速入园、电子导览等)更加完善。 二、建设基本原则 全域旅游信息化的建设是一个复杂而庞大的系统工程,系统的设计和建设实施必须有一个统一的思想,统一的原则,按照统一的步骤进行。应该按照“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管理,资源整合,先易后难,分步实施”的实施策略进行建设,并有效继承历史建设成果。 全域智慧旅游平台项目建设要遵循以下原则: (1)面向游客需求提供全程服务 平台建设以游客需求为导向,充分利用面向大众的多种现代信息化手段,打造最便捷、最开放、最实惠的应用平台及工具,满足游客在栾川旅游的全程需求。 (2)全局统筹安排分步落地实施 统筹安排与分步实施相结合;既要从全局出发,加强领导、统筹协调、规范管理,又要突出重点,分阶段推进实施计划,促进栾川县乡村游智慧旅游建设深入持续开展。

慈溪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

说明书目录 第一章导言-------------------------------------------------------1 1.1项目由来与本规划的意义-----------------------------------------1 1.2规划范围、性质与期限-------------------------------------------2 1.3规划指导思想与原则---------------------------------------------2 1.4规划任务-------------------------------------------------------3 1.5规划方法-------------------------------------------------------4 1.6规划依据-------------------------------------------------------4 第一篇慈溪市旅游产业发展系统分析----------------------------------6 第2章慈溪市旅游业发展现状-----------------------------------------6 2.1慈溪市国民经济概况---------------------------------------------6 2.2 慈溪市旅游业发展现状------------------------------------------6 第3章旅游资源分析------------------------------------------------7 3.1旅游资源构成---------------------------------------------------7 3.2旅游资源特点与总体评价-----------------------------------------9 3.3旅游资源开发方向与开发序列------------------------------------10 第4章旅游客源市场分析与预测--------------------------------------11 4.1客源市场开发影响因素分析--------------------------------------11 4.2客源市场预测--------------------------------------------------12 4.3客源市场细分--------------------------------------------------13 第5章慈溪市旅游发展优劣机威分析(SWOT)--------------------------14 5.1优势----------------------------------------------------------14 5.2劣势----------------------------------------------------------15 5.3机遇与挑战----------------------------------------------------15 第二篇慈溪市旅游发展规划-----------------------------------------17 第6章慈溪市旅游发展战略------------------------------------------17 6.1战略定位------------------------------------------------------17

旅游英语专业建设与发展规划页

旅游英语专业建设与发 展规划页 Company number【1089WT-1898YT-1W8CB-9UUT-92108】

【最新资料,WORD文档,可编辑修改】 一、背景分析 1、旅游业发展概况 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产业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旅游业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世界旅游组织预测,2020年中国将成为世界第一大旅游目的地,并成为世界主要旅游客源国之一。中国入世加速了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融合,给旅游业发展提供了更大的空间。以湖南为例,作为内陆中西部省份,风景名胜资源相当丰富,现有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8处,省级风景名胜区33处,市、县级风景名胜区9处,总面积7857平方公里,占全省国土总面积的3.7%,高出全国平均水平3个百分点,是继云南、江苏、浙江、四川、山东等省之后又一风景名胜大省。改革开放20多年来,全省各级政府和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风景名胜区保护与管理的方针政策,做了大量扎实的工作,逐步建立起了国家、省、市县三级风景名胜区体系和管理机构,使风景名胜区管理工作进一步加强,自然文化资源得到有效保护,游览条件得到根本改善,接待人次和旅游收入不断增长。开发利用风景名胜资源,大力发展旅游业成为了丰富人民文化生活、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拉动地域经济增长,特别是帮助“老、少、边、穷”地区脱贫致富的一条有效途径。?地处湖南几何中心的娄底,是湖南重要的交通枢纽,市内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拥有大熊山国家森林公园,龙山、九峰山、洪家山省级森林公园、紫鹊界梯田、湖南水府旅游区娄底景区等一批生态旅游区;湄江地质公园、油溪河漂流、梅山武术等特色旅游项目;白马湖、飞水涯、周头湖等休闲度假旅游区;波月洞、梅山龙宫、藏君洞、药王洞等湘中大型溶洞博物馆;国家AA级旅游景区狮子山等城区公园;世界锑都--锡矿山、辉煌候府第--曾国藩故居、蔡和森纪念馆、陈天华故居、罗盛教故居等一大批吸引游客的景点。?过去丰富的旅游资源是“养在深闺人

关于旅游管理专业建设发展规划

旅游管理专业建设发展规划旅游管理作为应用型、实践性很强的专业,从目前的状况和未来的发展趋势对人才培养的要求上来看,需要更加明确教育规模、结构、布局和人才培养层次。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培养要与工作实践、旅游发展和社会实际很好结合起来,着力营造发挥学生个性和特长的环境和氛围,大力提倡实行多样化的创新教育实践模式,突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促进旅游管理专业在育人与用人方面的全面的接轨。这就要求我们无论是在教学环境、教学手段上,还是在师资队伍建设上,都要有进一步提高和完善,结合我院旅游管理专业目前及未来的发展要求,应做好本专业的建设与规划。 1、学科专业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缺乏高水平的学科专业带头人引领学科发展;在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改革方面不够深入,对培养应用性人才的课程体系缺乏深入的研究;部分专业体系内容结构不完善,创新性不够,不能主动适应首都旅游产业发展的需要;专业教学水平还有待提高;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专业教材开发编写滞后;专业实验实训不够完备,专业建设经费投入有待加强。 2、建设目标 (1)总体目标 进一步适应地方旅游产业发展新需求,积极创建基于产业要素和行业、企业发展为导向的由综合或交叉学科支撑的学科专业体系;明显提升旅游管理学科专业教育层次和教学质量水平,充分发挥其优势,继续拓展相关专业及方向;全力推进人才培养质量工程,确立全新的人才培养方案,以课程开发、创新为重点突破,努力实现课程教学体系与专业教学模式创新,形成能为地方经济建设与旅游发展发挥积极作用的专业体系。 (2)课程建设与教材建设目标 一是,课程体系建设 打破传统的公共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三段式”学科型课程体系,加强专业建设,构建与专业培养规格要求相符合的理论教学体系。 ①以共同的课程目的、基本的教育内容,使学生掌握基本的知识形成基本的能力、精神文明及潜能为重点,构建基本素质与能力课程模块。如马克思主义、英语、体育、应用文写作、计算机基础与应用等课程。 ②以专业模块为方向,以具有普遍应用价值的基础理论知识和技能为重点,

2016—2020年某市某区旅游业“十三五”发展规划

目录 第一章规划总论 (3) 一、规划背景 (3) 二、规划范围与规划内容 (4) 三、规划编制依据 (4) 第二章发展基础与发展环境 (6) 一、旅游发展回顾 (6) 二、“十三五”旅游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14) 第三章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与发展目标 (17) 一、指导思想 (17) 二、基本原则 (17) 三、发展目标 (18) 第四章旅游目的地体系建设 (20) 一、大力推进两大旅游产业带开发建设 (20) 二、积极促进乡村旅游产业发展 (28) 三、“十三五”XX旅游建设项目 (30) 第五章旅游产品体系建设 (36) 一、旅游产品体系 (36) 二、游览线路组织 (42) 第六章旅游市场体系建设 (43) 一、目标客源市场定位 (43) 二、旅游总体形象 (46) 三、市场营销策略 (46)

第七章旅游产业配套体系建设 (48) 一、旅游交通 (48) 二、旅游住宿 (49) 三、旅游餐饮 (50) 四、旅行社 (52) 五、旅游商品 (53) 六、旅游娱乐 (55) 第八章规划实施保障措施 (56) 一、加强市区两级政府部门的沟通与协调 (56) 二、推出鼓励发展旅游新业态的优惠政策 (56) 三、做好对旅游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工作 (56) 四、加强对旅游信息化基础设施的建设 (57)

第一章规划总论 一、规划背景 “十三五”时期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承上启下的关键时期,是深化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的攻坚时期,既是加快旅游业发展的难得历史机遇,也面临宏观环境变化的严峻挑战。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经济转型升级,全面小康社会的消费需求及少数富裕阶层的消费需求将不断升级,旅游休闲度假将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与之相适应的是一批宜居型生态城市的兴起。同时全球金融危机的进一步加剧,世界经济增长明显放缓的趋势也对旅游业的发展产生深刻影响。 自2012年成立XX区风景旅游局以来,XX区旅游业发展逐渐步入正轨,在旅游规划、招商引资、旅游项目开发建设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2013年,XX区召开第一次旅游工作会议,明确了提出建设省级旅游度假区和X西南旅游集散中心的战略目标,并提出打响XX画乡、风情东西、城市温泉、乡村旅游四大品牌的具体举措。面对即将到来的“十三五”,XX区要进一步发挥旅游业在调整经济结构、扩大消费需求、促进社会就业和推动社会进步的积极作用,按照XX 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做精农业、做强工业、做大旅游业”的思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提信心、促转型、扩总量、保增长”为主线,用发展的眼光及创新的角度,认真审视XX区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