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日本智能交通系统介绍及其借鉴

日本智能交通系统介绍及其借鉴

日本智能交通系统介绍及其借鉴
日本智能交通系统介绍及其借鉴

日本智能交通系统介绍及其借鉴安全性、便捷性和经济性是未来交通发展的三个方向。在现在交通设施的基础上,通过提高交通管理的技术和水平,以满足者三个发展方向的要求。正基于这个目的,智能交通技术应运而生,以提供实施交通及与交通有关的信息为途径,给交通管理提供有效依据,帮助交通参与者及时调整措施。

日本、美国及欧洲,智能交通技术起步早,发展比较成熟。日本自1973年开始智能交通系统的研究,目前已形成了智能交通系统产业链。继第一届世界智能交通系统(Intelligent Transport Systems,简称ITS)会议1994年在巴黎召开之后,10年间,日本已经相继主办两次世界ITS会议,即1995年在横滨举行第二届ITS世界会议和2004年在名古屋举行第十一届ITS世界会议。这显示了日本在ITS研发领域的成就已经得到了世界的认可,其成功的经验也值得正在开发智能交通系统的国家和地区学习借鉴。

智能交通系统的定义

《智能交通系统手册》对“智能交通系统”作了详细的论述和介绍:是对通信、控制和信息处理技术在运输系统中集成应用的统称,这种集成应用产生的综合效应主要体现在挽救生命、时间和金钱的节省,能耗的降低以及改善环境。ITS Japan 对智能交通的定义:通过使用最先进的通信和控制技术,将道路、驾驶员和车辆等系统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加强三者之间的联系,并借助于系统的智能化技术,驾驶员可以实时了解道路、交通以及车辆的状况,以最为安全和经济的方式到达目的地,减少交通事故及交通阻塞情况,同时节省能源和保护环境。

从以上的定义不难看出,智能交通系统有以下几个特征:充分利用现有道路、交通、汽车等技术设备;采用先进的信息采集技术、数据通信传输技术、电子传感技术以及计算机软件处理技术等;集成道路、交通、车辆、驾驶者及环境等各系统为一个大范围内、全方位发挥作用的高效、便捷、安全、环保、舒适、实时、准确的综合交通运输管理系统;以求提高交通体统的运行效率,减少交通事故、降低环境污染,实现信息化、智能化、社会化、人性化的一种新型智能交通运输系统。

日本智能交通系统

一、日本智能交通发展概要分析

1973年,日本个别组织开始了对ITS的研究。至1994年,即由当时的警察厅、通商产业省、运输省、邮政省、建设省(现五个部门已分别调整为警察厅、总务省、经济产业省、国土交通省)成立了道路、交通、车辆智能化推进协会(Vehicle、Road and Traffic Intelligence Society,简称VERTIS)。其目的是为了推进ITS领域中得技术,产品的开发及推广应用工作的开展;其目标是在未来三十年,将现有道路交通死亡事故减少50%,基本消除交通拥挤,减少汽车的燃料消耗及尾气排放等。

1996年,由当时的建设省、国际贸易与工业省、运输省、邮政省及国家警察署等五个与交通相关的部门共同制定了《ITS全体构想》。这一构想对交通届的变革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交通堵塞现象减轻、交通事故数明显减少、换进污染问题得到遏制、国民的生活质量有所提高。其构成主要内容如表1所示。

表1 日本ITS全体构想主要内容

安全辅助驾驶危险警告、自动驾驶

交通管理的优化路线引导、交通信息控制

有效的道路管理援助和提高管理工作

支持公共交通公共交通运营管理

商用车辆效率化操作和自动化平台的援助

支持步行街行人路线导航

支持紧急车辆运行为紧急车辆提供紧急通知和路线导航

益显著。如日本全国交通事故死亡人数连续八年逐渐减少,娇通事故发生数从年逐年减少。2009年因交通事故死亡人数为4914,首次降到5000以下。近三十年日本全国交通事故变化情况如图2所示。

注:以上数据来自日本总务省统计局

从上图可以看出,随着日本ITS的发展,其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在逐年减少,说明其智能交通系统已经取得了明显的功效。

2004年10月,十一届ITS世界会议又一次在日本召开。这次会议的主题是“ITS—让生活更加美好”,强调ITS技术的实际应用对人们日常生活的影响,即更加注重交通安全性、交通便捷性和交通环保性。同时,日本ITS推进会议指出,今后日本ITS技术将沿着技术研发、技术应用、商业推广的方针前行,并努力实现安心,安全、环境,效率、快速,舒适、便利的ITS发展基本方针,因此,日本ITS的技术研发将更加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1.道路交通安全性(安全、安心)

2.交通连续性,并减轻环境负荷(环境、效率)

3.交通系统参与的便捷性(快适、便利)

4.区域交通便捷性(快适、便利)

5.ITS国际哦标准的制定。

自此日本ITS研发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二、日本ITS通信技术

ITS通信系统包括路边设施通信技术、路车通信技术、车内通信技术和车对车通信等四个方面。各个方面技术的具体组成见表2所示。

在表2所列的通信技术中,专用短程通信技术DSRC是ITS的一个关键通信技术。DSRC

技术是一种基于长距离RFID射频识别的微博无线传输技术,它能提供高速的数据传输,并且能保证通信链路的低延性,保证系统的可靠性,是专门用于车辆通信的技术,负责在车以上路以及车—车之间建立信息双向传输。DSRC系统主要由3部分组成:车载单元,路侧单元。DSRC有两种信息传输形式:主动式和被动式。

主动式:这种系统中RSU和OBU均有振荡器,都可以发射电磁波。当RSU向OBU 发射询问信号后,OBU利用自身电池能量发射数据给RSU,主动式DSRC技术中OBU必须配置电池。

被动式:RSU发射电磁信号,OBU被激活后进入通信状态,并以一种切换频率反向发送给RSU,被动式DSRC技术中OBU电池配置可有可无。

表2 ITS通信系统

日本ITS对我国的借鉴意义

我国社会正处于发展转型时期,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从追求量的发展转到追求质的提升。我国道路基础设施已经拥有了一个较为完整的体系,机车拥有量也快速增长到2亿;与此同时,交通污染、交通效率以及交通安全等问题也日益凸显出来,然而我国交通网络多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密度已经较高,估计其他行业的发展,不可能继续走增加交通里程来缓解交通压力的老路,质能借助智能交通技术,充分利用现有交通、道路等设施,来减轻交通污染,提高交通效率,提升交通安全。目前,我国智能交通系统已从探索进入到实际开发和应用阶段,多个地方在城市内部交通和高速公路上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与智能交通发展较早的国家和地区相比,我国的智能交通系统存在较多的不足。

一、缺乏统一的规划和目标

鉴于我国的国情,智能交通技术自引进开始,各地都积极进行了研究和应用。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立足于当地情况,并各自基于城市内部交通和高速公路交通展开。这种模式在初期有很明显的作用;但随着经济联系的日益密切,各地交通联系日益加强,城市交通与高速公路交通之间转换也日益频繁。这种各地主导,区分交通性质的智能运输系统必然会阻碍交通的这一新需求。因此我国应该借鉴国外的经验,注重统一的规划和目标的制定,为我国智能交通的发展找到一条明确的方向。

二、各部门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协调

国内智能交通的推动工作主要由科技部联合公安部、交通部、建设部、铁路部等有关部门成立的全国智能交通系统协调指导小组展开。近年来,指导小组在智能交通的技术研究、

系统集成、示范作用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在协调各部门间的沟通、指导智能交通行业、监督行业标准实施等方面的作用是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我国应该借鉴日本ITS开发的模式,不仅注重政府部门,还应协调学术部门、产业部门等,相关部门之间相互配合、协调,明确各个部门的职责和任务并制定智能交通系统的发展规划。因此,建议进一步加强智能交通系统发展规划。因此,建议进一步加强智能交通系统发展政府机构力量,强化其在规划制定、部门协调、政策研究、技术研发、标准统一、市场秩序维护、质量监督、信息服务等方面的功能;密切协调学术部门的研究成就,加大扶持力度加深研发力度;积极引导智能交通市场的发展,促进我国智能交通产业健康持续较快发展。

三、缺乏完善的信息共享平台

当ITS发展到一定的程序,交通信息服务就成了智能交通的主要组成部分。目前体制下,我国的交通信息由交通、城管、公安等系统掌控,各部门之间信息共享的成效不大。而在日本,已经建立健全的信息服务平台,其中VERTIS是日本车内信息的主要提供者。因此,建议在省市层面,可尝试建立包括交通、城管、公安等部门相关负责人成立的交通信息协调和监督小组,致力于不同部门间的信息共享平台建设和利用。在交通联系密切等省市之间共享这一信息平台,并最终建立全国层次的信息共享和协调渠道。

四、人才的培养和资金投入力度不大

目前,我国ITS高端市场70%均由国外控制,所以我国在借鉴、引进国外ITS技术的同时,必须培养相关人才。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我国ITS的不断发展。此外,智能交通系统的开发必须保证资金的持续投入。没有足够的资金支持,很难保证ITS计划的实现。总之,我国在借鉴日本等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的同时,结合我国公路交通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建立统一的智能交通系统发展规划、目标和实施的阶段,各部门,各地区密集配合,信息共享,为最终建立健全的智能交通系统奠定坚实的基础。

智能交通系统资料

土木工程与建筑系 课程论文 (2013—2014 学年度第 2 学期) 智能交通系统 摘要 1.智能交通系统(r 巧)的基本概念 智能交通系统是将先进的卫星定位导航技术、计算机技术、图形图像处理技术、数据通信技术、传感器技术、信息技术、电子控制技术等高新技术有效地运用于交通的运输、服务、控制、管理和车辆制造,从而使车辆靠自身的智能在道路上安全、自由地行驶。公路靠自身的智能将交通流调整至最佳状态,驾驶员靠系统的智能对道路交通情况了如指掌,交通和运输管理人员靠系统的智能对道路上的车辆行驶和交通状况一清二楚。使人、车、路密切地结合,极大地提高交通运输效率,保障交通安全,改善环境质量。 2.智能交通系统(1

书)的主要功能对车辆能提供道路障碍物自动识别、自动报警、自动转向、自动制动、自动保持安全车距、车速和巡航控制功能; 对交通出行者能提供道路条件、交通状况、交通服务的实时信息,及车辆定位导航功能; 对交通运输企业能提供道路和交通信息,以及车辆定位、跟踪、通讯、调度功能; 对道路管理部门能提供交通流的实时信息,以及不停车的自动收费功能; 对交通管理部门能提供对道路交通流进行实时疏导、控制,和对突发事件应急反应功能。 关键词:城市交通;智能交通系统;现状和发展;应用及前景分析;发展对策; 前言 智能交通系统是目前国际上公认的前面有效解决交通运输领域问题的根本途径,它是在现代科学技术充分发展进步的背景下产生的。资20世纪8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对ITS的诸多领域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和开发,取得显著的阶段性成果。我国智能系统的研究与开发起步比较晚,但各级政府对发展智能运输系统的重要意义和作用认识清楚,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地十五个五年计划纲要中指出"建立健全综合的现代运输体系,以信息化,网络化为基础,加快智能型交通的发展。" 智能运输系统利用现代科学系统在道路车辆和驾驶员之间建立起职能的联系。优化和调整道路交通流量的时空分布,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实现人车路的和谐统一。ITS在极大的提高运输效率的同时,充分保障交通安全,改善环境质量和提高能源里有效率 交通问题是世界各国面临的共同问题。 交通拥挤造成了巨大的时间浪费,加大了环境污染。我国大多数城市的平均行车速度已降至20km/h以下,有些路段甚至只有7~8km/h;由于车辆速度过慢,尾气排放增加,使得城市的空气质量进一步恶化。交通问题也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为了缓解经济发展带来的交通运输发面的压力,尽量的利用现有的资源,使其发挥最大的作用,各国都加大了对智能交通系统的研究和建设的力度。 交通运输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对于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公路交通运输以其机动性好、可以实现"门到门"直达运输以及运送速度快的特点,成为我国城市和城间中短途客货运输的主要方式。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综合运用检测、通信、计算机、控制、GPS和GIS等现代高新技术,提高交通基础设施和运输装备的利用效率、减少交通公害对加速发展我国公路交通运输事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这是公路智能交通运输工程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智能交通系统综述

智能交通系统综述 摘要:“智能交通系统”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迅速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学科,它研究21世纪的新型交通运输模式,是当前交通运输学科的一个前沿领域,因此了解智能交通的发展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介绍了智能交通的国内外发展历史,发展阶段,各阶段发展的成果与特点以及智能交通发展的现状,提出了国内外智能交通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初步设想了解决方法。另外还介绍了智能交通的组成及其应用领域,对智能交通的未来发展状况进行了预测。总之智能交通是我国交通发展的必由之路。 关键词:智能交通发展阶段成果问题前景 Summary of 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 Abstract:"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 is a new discipline rapidly developed in the 1980 s, it is a new transportation mode studied the 21 st century, is currently the subject of transportation front field, so learning of 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development is of great important meaning.This paper mainly introduces the history of development of the 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at home and abroad, the development stage, the achievement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tage and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development. Proposed the problems of the 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during the development at home and abroad and the solution of the problems in the preliminary. Also introduces the composition of the 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and its application in the field of 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the future of the development situation of the forecast. In short 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is the only way for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transportation. Key words: 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ITS) Stage of development Results Problem Prospects 引言:ITS的发展是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交通运输是国民经济和现代社会发展的基础。由于现代社会城市化速度越来越快、国民经济的高速增长、全球经济的一体化进程加快、个人旅行与休闲时间的不断增加以及人们对交通需求越来越高,ITS便成为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本文主要阐述智能交通的国内外发展,服务体系及出现的问题,整体的介绍了智能交通 一、概念及概况 所谓数字交通,就是充分利用现代化的通信、定位、遥感以及地理信息系统、电子地图和其它相关技术实现交通管理的数字化、网络化、一体化,以减少交通拥挤、提高交通流量、改善交通安全状况、充分利用路网资源并减少对环境的影响,从而改善交通运输条件,是一种全方位的交通智能化系统。 智能运输系统综合运用了现代通讯技术、信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导航定位技术、图像分析技术等,将交通系统所设计到的人、车、道路和环境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使其发挥智能作用,从而使交通系统智能化,更好地实现安全、畅通、低公害和耗能少的目的。智能运输系统的英文为Inteligent Transport System,

(完整版)智能交通系统_习题集(含答案2012.11.20)

《智能交通系统》课程习题集西南科技大学成人、网络教育学院版权所有 习题 【说明】:本课程《智能交通系统》(编号为14020)共有简答题,名词解释题,填空题1,填空题2,填空题3等多种试题类型,其中,本习题集中有[名词解释题]等试题类型未进入。 一、填空题1 1. ITS系统除人、车、路三个要素外,必须又促使其一体化的__信息中心_。 2. 动态交通分配是以__路网交通流____为对象,以交通控制与诱导为目的开发出来的交通需求预测模型。 3. _路段流出函数__是动态交通流分配理论中的关键和特殊之处。 4. 在静态交通流分配中,路段阻抗特性函数__通过交通量和走行时间或费用的关系来反映。 5. _行程时间_____是交通流诱导的重要信息,实现系统动态路径诱导的重要基础。 6. 交通流信息的采集主要是通过_交通控制系统_____实现的。 7. 事件管理的根本目的是__使受到干扰的交通流恢复正常__,目标是在最短时间内完成事件管理的各项活动,减少事件的影响。 8. 图像平滑属低通滤波图像处理,其目的是__保留图像空间频率的低频部分,减少图像的高频部分____二、简答题 9.解决交通问题的方法包括哪些?9.答:(1)控制需求,最直接的方法就是控制车辆的增加,或者改变车型,使车辆数量减少; (2)增加供给,也就是修路; (3)实施智能交通系统。 10.日本在自动公路系统方面研究最为先进,其具体研究内容有哪些? 答:(1)公路与车辆、车辆与车辆之间的通信系统; (2)事故监测与警告; (3)使用视频、雷达监测器进行车辆间距控制;(4)车辆最大速度控制;(5)自动停车控制。 11.中国的智能运输系统逻辑框架可分为哪几个层次? 答:(1)功能域,基本上和服务域等同;(2)系统功能,基本上和服务等同,但进行了功能的重新组合;(3)过程,基本上与子服务相同;(4)子过程,基本的逻辑单元。

大数据及其在城市智能交通系统中的应用综述_陆化普_百度概要

第 15卷第 5期 2015年 10月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Journal of Transportation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V ol.15No.5 October 2015 文章编号:1009-6744(2015 05-0045-08中图分类号:U491.1文献标志码:A 大数据及其在城市智能交通系统中的应用综述陆化普 *, 孙智源, 屈闻聪 (清华大学交通研究所, 北京 100084 摘要:大数据给城市智能交通系统的技术发展与应用革新带来了机遇和挑战 . 从交通大数据的基本概念、交通大数据带来的问题和大数据驱动的数学建模方法等方面, 阐述了交通大数据给智能交通系统带来的变革 . 为了深入理解交通大数据的内涵, 分析交通大数据的产生背景, 提出了交通大数据的“ 6V ” 特征, 总结了智能交通系统中大数据的基本类型 . 面对交通大数据带来的数据安全、网络通信、计算效率和数据存储等诸多问题, 提出了应对策略和思路 . 对数据驱动的建模方法进行了分析, 说明了混合模型的意义 . 最后, 讨论了大数据驱动的智能交通系统的体系框架 . 关键词:智能交通; 交通大数据; 数据驱动; 智能交通系统 Big Data and Its Applications in Urban 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 LU Hua-pu , SUN Zhi-yuan , QU Wen-cong

(Institute of Transportation Engineering , Tsinghua University , Beijing 100084, China Abstract:Big data brings both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to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innovation of urban 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 Significant changes of ITS, which brought by traffic big data, are shown in three aspects:the concept of traffic big data, problems brought by traffic big data, and big-data-driven based mathematic modeling methods. This paper is intended to deeply understand big data, the background and category of traffic big data are sketched, the “ 6V ” characteristics of traffic big data are proposed, the basic types of traffic big data in ITS are summarized. Strategies and ideas are presented based on the problems of traffic big data, namely, data security, network communication, computational efficiency, and data storage. This paper also analyzes the method of data driven model, and describes the significance of hybrid model. Finally, system framework of ITS based on traffic big data is proposed. Key words: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traffic big data; data driven; 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 1引言 随着信息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等的快速发展, 数字城市 (Digital City 与智慧城市 (Smart Ctiy 接踵而来 .1998年 1月, 美国前副总统戈尔发表了题为“数字地球——新世纪人类星球之认识 (The Digital Earth:Understanding our planet in the 收稿日期:2015-02-04修回日期:2015-08-30录用日期:2015-09-09 基金项目:“ 十二五”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 (2014BAG01B04-03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51408023 ; 清华大学苏州汽车研究院 (吴江返校经费课题 (2015WJ-B-02 .

最新智能交通系统(徐建闽)课后题答案

第一章 1.智能交通系统的定义是什么?它的特点有哪些? 智能交通系统是人们将先进的计算机处理技术,信息技术、数据通信技术、传感器技术及电子自动控制技术等有效的综合起来,运用于整个交通运输系统中。以车辆道路使用者,环境视角有机结合,达到和谐统一的最佳效果的目的,从而建立起的一种作用范围大、作用发挥全面的实时、精确、高效的交通运输综合管理体系。 ITS特点:信息性、整体性、开放性、动态性、复杂性。 2.智能交通系统的子系统有哪些?说明他们的关系 先进的出行者信息系统,先进的交通管理系统,先进的公共运输系统,商用车辆运营系统,先进的车辆控制和安全系统,不停车收费系统、应急管理系统 第二章 1.传感器的作用是什么。列举ITS中用到的传感器 传感器是指能够感受被测量的信息,并按一定的规律转换成可用输出信号的器件或装置,以满足信息的传输处理记录显示和控制等要求。 ITS中应用的传感器主要有:环形线圈、压电传感器,红外传感器,微波检测器,超声波传感器,视频车辆检测器、RFID等。 2.ITS中信息传输方式主要有几类?分别是什么? ITS中信息传输方式主要有四类,分别是交通管理中心和路侧设施的通信,车与交通管理中心通信,车路通讯以及车车通信。 3.什么是并行计算?它的优点有哪些? 并行计算就是研究如何把一个需要非常巨大的计算能力才能解决的问题,分成许多小的部分,并把这些部分分配给许多计算机或处理器进行并行处理,最后将这些计算结果综合起来,得到最终的结果 优点是可以处理需要庞大运算量的问题 4.GPS系统由哪些部分组成,其工作原理是什么? GPS的整个系统由空间部分、地面控制部分和用户部分三部分组成。 GPS的基本定位原理是:卫星不间断地发送自身的星历参数和时间信息,用户接收到这些信息后,经过计算求出接收机的三维位置,三维方向以及运动速度和时间信息。 第三章 1.简述感应线圈检测器的工作原理和优缺点 感应线圈检测器由埋在路面下的环形线圈和能够测量该线圈电感变化的电子设备组成。环形线圈有一定的工作电流,当有车辆通过线圈或存在与线圈之上时,线圈的电磁感应会发生相应的变化,检测器通过对这种变化进行处理而达到检测目的。 优点:环形线圈检测技术的发展已经很成熟,价格也相对合理,安装成本低,检测误差率相对较少;缺点:线圈在安装或维护时必须直接埋入车道,这样交通会暂时受到阻碍,安装施工量大,同时埋置线圈的切缝软化了路面,容易使路面受损造成严重安全隐患;环形线圈的使用效果和寿命受路面质量的影响很大,很容易随着路面的变形而变形,并且受到路基下沉、冰冻等自然环境的影响,环形线圈寿命一般仅为两年;环形线圈由于检测原理的限制,当在

智能交通系统(ITS)概论(下)80分

各题型提交答案说明: 1.单选题及判断题点击圆形按钮进行单项选择,多选题点击勾选框进行多项选择。 2.选择题和判断题:直接点击选项,系统将自动提交答案。 3.未完成考试误操作推出系统后,在考试时间段内可重新进入系统考试。 4.完成考试后点击提交答案按钮,考试结束,不可再次进入系统考试。 5.答题完成后,点击考试页面左侧“未答题”按钮,确认无未答题后再提交答案。 6.未提交答案的试卷在考试时间结束后将强制提交答案。 一、单选 ( 共 4 小题,总分: 40 分) 1. 目前,我国()个省市高速公路都开通了不停车收费系统。 A.21 B.24 C.27 D.32 2. 能提供方便的服务和初级管理系统的地区是() A.东北部 B.西部 C.中部 D.东部 3. 美国的交通信息服务是以()为主体的。 A.ETC B.GPS C.车载导航

D.511信息服务系统 4. 智能交通系统概念引入中国的时间是() A.1996年 B.1995年 C.1994年 D.1993年 二、多选 ( 共 2 小题,总分: 20 分) 1. 2003年伦敦实施交通拥堵收费后的结果包括() A.收费区内交通延误降低30% B.进入收费区的主要道路交通延误降低20% C.进入收费区域的交通量减少18% D.收费区域外存在明显的交通冲突 2. 根据本讲,我国智能交通仍面临着那些考验?() A.智能交通发展理念有待转变和提升 B.公众出行和货物运输服务以及交通安全等民生需求关注不足 C.自主创新少,缺乏适合国情的关键技术和应用模式 D.市场化推进机制缺乏,智能交通产业链、价值链尚未形成 三、判断 ( 共 3 小题,总分: 40 分) 1. 伦敦实施交通拥堵收费后,收费区域外存在明显的交通冲突。 正确 错误 2. 国家“十一五”科技攻关项目明确中国ITS的总体需求。 正确

智能交通系统概述

智能交通系统概述 引言 今天,道路运输已经成为超越铁路的最重要的地面运输方式,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随着汽车的普及、交通需求的急剧增长,进入80年代以来,道路运输所带来的交通拥堵、交通事故和环境污染等负面效应也日益突出,逐步成为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全球性共同问题。 解决车和路的矛盾,常用的有两个办法:一是控制需求,最直接的办法就是限制车辆的增加;二是增加供给,也就是修路。但是这两个办法都有其局限性。交通是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基本条件,经济的发展必然带来出行的增加,而且在我国汽车工业正处在起步阶段的时期,因此限制车辆的增加不是解决问题的好办法。而采取增加供给,即大量修筑道路基础设施的办法,在资源、环境矛盾越来越突出的今天,面对越来越拥挤的交通、有限的资源和财力以及环境的压力,也将受到限制。这就需要依靠除限制需求和提供道路设施之外的其它方法来满足日益增长的交通需求。智能交通系统(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 简称its)正是解决这一矛盾的途径之一。

一、智能交通系统概述 从国际上智能交通系统的发展历史来看,各国普遍认为起步于60-70年代的交通管理计算机化就是智能交通系统的萌芽。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交通管理和交通工程逐步发展成智能交通系统,但是智能交通系统与原来意义上的交通管理和交通工程有着本质的区别,智能交通系统强调的是系统性、信息交流的交互性以及服务的广泛性,其核心技术是电子技术、信息技术、通信技术、交通工程和系统工程。 智能交通系统就是将先进的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数据通信技术、传感器技术、电子控制技术、自动控制理论、运筹学、人工智能等有效的综合运用于交通运输、服务控制和车辆制造,加强了车辆、道路、使用者三者之间的联系,从而形成一种定时、准确、高效的综合运输系统。智能交通系统就是以缓和道路堵塞和减少交通事故,提高交通利用者的方便、舒适为目的,利用交通信息系统、通讯网络、定位系统和智能化分析与选线的交通系统的总称。它通过传播实时的交通信息使出行者对即将面对的交通环境有足够的了解,并据此作出正确选择;通过消除道路堵塞等交通隐患,建设良好的交通管制系统,减轻对环境的污染;通过对智能交叉路口和自动驾驶技术的开发,提高行车安全,减少行驶时间。

智能交通系统概论t

智能交通系统概论 二、发达国家ITS的研究和应用 (五)国外应用举例 智能交通在国外已经有了很多应用,那么下面我们就给大家介绍一些例子,因为应用太多了,不可能全部给大家介绍,那么举几个例子。 1、日本车载导航 首先第一个就是日本的车载导航,这个可能学员同志们都非常熟悉,其实我们国内现在也已经有了一些应用了。日本开始实验是从1996年,当然研发做的更早一些,1996年从东京地区开始服务,那么1995年我到日本去参加第二届世界智能交通大会的时候已经在实验应用了。那么2003年在日本全国就全部覆盖了,那截止到去年的年底他这个车载导航系统其中很重要的一个方法,他叫VICS,因为他车载导航系统有好多厂商了,最大的一个服务的机构就叫VICS,就是这个系统的销售已经突破了3600万台,那么日本只有7000多万辆车,那么就是说一半以上的车都已经有了。那么他们也对这个东西进行过评估,也就是说他可以节约交通的出行时间20%,通过这个使用VICS以后,交通更顺畅以后还可以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他们2006年做一个统计,就是可以每年减少214万吨。 最近他们在利用这个系统在做一些灾害,特别像日本前两年有一个大的地震,那么在地震的过程当中他这个系统也发出了一些信息,应该说还是比较有效的,现在他们正在加强这方面的工作。除此之外日本还有一些其他提供车载导航的一些企业和体系、系统,总的量来说,日本车载导航系统销售已经突破了5400万,应该说是一个非常成功的应用的案例。

2、日本不停车收费系统(ETC) 第二个是比较大的,我们也是日本的,就是日本的不停车收费系统,日本的不停车收费系统也是从上世纪末开始开发,从本世纪初,2000年到2001年开始正式的在他们国内开始推广应用,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已经是非常庞大的系统了,截止到今年的2月份,他的车载机的销售台数已经超过了5200万台,应该说60%多到70%的车都已经安装了这个不停车收费系统。 那么在他主要的高速公路上,平均的使用率达到了88%,他这个使用率是这样定义的,就是说你通过这个收费站你要进行交钱,他们叫做一次交易,那么这个交易有交现金的,有利用不停车收费的,这个比例达到了88%。应该说这是一个非常高的一个使用率。由此现在大家如果去日本可以看到一个现象,在日本的高速公路的收费站上是没有堵车的,当然由于事故,由于其他的原因还会发生堵车,但是在收费站上已经没有堵车了,但是这个也对节能减排做了相应的贡献。那么日本的政府他的产业经济也做了一个估算,最近这些年每一年由于不停车收费系统的使用,减少二氧化碳的排出量超过了20万吨,应该说这也是非常好的一个结果。 3、ITS在日本的城市交通管理中的应用 一个就是在日本现在也在开发城市交通管理当中的新一代的交通管理系统,那么新一代交通管理系统他就不仅仅是一个红绿灯,红绿灯当然在内,我们的信号灯在内,那么包括公交系统,包括先进的信息服务系统,包括应急车辆的管理系统,以及安全辅助驾驶系统,以及跟环保有关系的这样一些功能,都涉及到了新一代的交通管理系统发布,那么这些系统现在正在日本进行实验和实施。 4、美国的交通信息服务—511 当然在国际的智能交通应用当中美国也是很有特色的一个,美国现在比较,

智能交通系统综述_赵娜

第41卷 第11期2014年11月计算机科学 Comp uter ScienceVol.41No.11 Nov  2014到稿日期:2013-06-25 返修日期:2013-08-16 本文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课题(61139002),无锡市智能交通物联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科研项目(NS 2010231)资助。赵 娜(1988-),女,硕士生,主要研究领域为智能交通系统、物联网、信息安全,E-mail:zn@nuaa.edu.cn;袁家斌(1968-),男,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为物联网、高性能计算、量子密码;徐 晗(19 90-),女,硕士生,主要研究领域为智能交通系统、数据挖掘。智能交通系统综述 赵 娜 袁家斌 徐 晗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南京21 0016)  摘 要 交通堵塞、 环境污染等交通问题本质上可以看作是人、车、路的矛盾,智能交通系统是解决这一矛盾的一种途径。对目前国内外智能交通系统的研究与发展进行了全面的介绍和分析,重点总结了我国目前智能交通系统的发展情况。在此基础上,分析我国交通现状,探讨我国智能交通系统发展所面临的问题与挑战。最后,讨论符合我国国情的智能交通系统发展思路,提出在智能交通系统中引用物联网、云计算、数据挖掘等技术,鼓励政府、企业及高校共同参与来加强标准化工作。通过建立产业联盟促进我国智能交通系统产业链整合,并将智能交通系统与物流业相结合来提高我国智能交通系统水平。 关键词 智能交通系统,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发展思路 中图法分类号 TP399 文献标识码 A DOI 10.11896/j.issn.1002-137X.2014.11.002  Survey  on 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ZHAO Na YUAN Jia- bin XU Han(College of Compu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Nanjing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Nanjing  210016,China)  Abstract Traffic problems such as traffic congestion,environmental pollution can be regarded as the contradiction a-mong people,vehicle and road,and the 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ITS)is the only  solution to this contradic-tion.Based on current comprehensive research of the ITS at home and abroad,this paper emphatically summarized theITS development and further discussed the facing problems and challenges in our country.According to our national cir-cumstances,we proposed the ITS by introducing technologies such as Internet of things,cloud computing and data mining,to strenghten the standardization by encouraging the government,enterprises and universities to work together.The lev-el of national ITS can be improved by establishing the industry alliance to promote Chinese industrial chain integrationand combining  the ITS with logistics industry.Keywords 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Current development,Existing problems,Development approach  1 引言 交通是人类社会生产、 生活以及经济发展的必要环节。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人们在对交通产生强烈依赖的同时也对交通提出了更多的需求。现有的先进立体的交通体系(包括以公路、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为主的陆地交通,以地铁为主的地下交通,以江河海洋为主的水上交通和以航空航天为主的空中交通)为人们提供了快捷、舒适与安全的交通服务。然而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快速增长的人口对交通需求的加深,直接导致机动车数量随之呈爆炸式增长,无论是在诸如欧美等发达国家和地区,还是在诸如中国等发展中国家,各国政府道路的建设速度永远赶不上机动车增长的速度,因此,交通堵塞、环境污染、交通事故频发等问题都随之而来。交通堵塞直接导致人们出行时间增加,更会导致花费在工作上的时间延长而使整个社会生产力下降。同时由于拥堵,车辆启动和停止次数增加,在路上耗能时间延 长,因此能源消耗也会大幅上升,进而加剧环境污染(包括空气污染和噪声污染)。比如现今逐渐被人们重视的PM2.5(细颗粒物,大气中粒径小于或等于2.5μm,即PM2.5的颗粒物),其来源分为自然源和人为源两种,造成其超标并危害人类正常生活的主要是人为源中的流动源,流动源主要是来自各类交通工具在运行中使用燃料时向大气排放的尾气。中国民用航空局2009年调查发现,我国166个机场有噪声问题,40多个机场噪声污染严重, 随着民航在国家运输体系中的比重显著上升,噪声问题也日益严重。此外,车辆剧增导致交通事故频发,20世纪全世界因交通事故而死亡的人数达2585万,这个数字远超过第一次世界大战死亡人数(约1500万) 。实质上,现存的交通问题可以看作是人、车与路之间的矛盾,解决这一矛盾的办法有: 1. 控制交通需求,即控制车辆使用量的增加。如今国内多地实行车牌限购和机动车尾号限行策略,是为了减少道路车辆使用的数量。但从社会经济发展角度,这并非长远之计。 · 7·

智能交通系统简介

城市智能交通系统简介 随着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汽车化进程加快,越来越迫切地需要运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数据通讯传输技术及计算机技术,建立一种大范围内、全方位发挥作用的实时、准确、高效的道路交通管理综合集成系统。 智能交通系统将以道路交通有序、安全、畅通以及交通管理规范服务、快速反应和决策指挥为目标,初步建成集高新技术应用为一体的适合于城市道路交通特点的、具有高效快捷的交通数据采集处理能力、决策能力和组织协调指挥能力的管理系统,实现交通管理指挥现代化、管理数字化、信息网络化。 1、城市智能交通系统建设必要性 ●城市交通发展的需要 ●提升全市道路交通总体管理水平的需要 ●城市公共治安管理的需要 ●面向公众出行提供方便、快捷的信息服务 2、智能交通系统建设目标 ●以城市路网为对象,以公众交通出行需求为导向,重点考虑道路交通管 理与交通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的需求,建设以视频综合复用技术为核心的道路视频监控系统,同时整合已有和新建外场设备的动态数据。 ●建设城市道路交通智能管理中心及相关应用系统,相应的通信网络和外 场设备,实现城市的道路网交通管理与交通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非现场

执法及综合信息管理、车辆驾驶员综合信息管理,面向公众的道路交通信息服务。 充分考虑与公安局110指挥中心、城市应急联动指挥中心、社会治安防控动态监控系统及其他相关系统的衔接。实现城市道路网的高水平日常运行管理、高效的交通突发事件应急处置,为公众提供安全便捷畅通的道路交通出行服务。 3、智能交通系统所包括的一个平台、8个子系统 中心集成平台 智能交通系统中心平台通过对智能交通各子系统的高度集成,汇总融合、分析处理各类交通数据,并依据最终获取的有效信息进行决策和 交通指挥调度,同时对各种交通突发事件进行判断、确认和处理;以达

智能交通系统概论,期末复习参考

绪论 智能运输系统(ITS)的定义: 智能运输系统(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s,简称ITS)是将先进的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数据通信技术、传感器技术、电子控制技术、自动控制理论、运筹学、人工智能等有效地综合运用于交通运输、服务控制和车辆制造,加强了车辆、道路、使用者三者之间的联系,从而形成的一种实时、准确、高效的综合运输系统。 交通运输的发展史是人类社会发展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部科学的发展史。交通运输业的发展更是科学技术发展的想象。 科学技术的发展推动了交通运输的发展,智能运输系统正是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必然产物。 交通问题是指对社会或经济未能产生正效益,交通本身机能也未充分发挥的状态,即人、车、路之间的矛盾。(拥堵、安全、环境)。 解决交通问题的方法:控制需求:增加供给:实施智能运输系统。 日本是最早进行ITS研究的国家。日本在自动公路系统方面的研究最为先进,研究内容有: 1、公路与车辆、车辆与车辆之间的通信系统; 2、事故监测与警报; 3、使用视频、雷达监测器进行车辆间距控制; 4、

车辆最大速度控制;4、自动停车控制。 施智能运输系统:将人、车、路综合起来考虑,利用现代科学技术的智能运输系统解决城市交通问题——ITS。 ITS的核心: 新思路:采用先进技术对交通进行有效的控制与管理 新目标:最大限度地发挥现有道路系统的交通效率 新手段:用信息技术将驾驶者、车辆、道路设施集成 新技术:信息技术:电子、通信、计算机 控制技术:自动化、传感器、人工智能 系统工程:运筹学、管理学 ITS的作用: 解决交通拥堵(顺畅) 减少交通事故(安全) 降低环境污染(环境) 节约能源 综合目标:“保障安全、提高效率、改善环境、节约能 源” 第二章ITS的理论基础 动态交通系统分配:将时变的交通出行合理分配到不同的路径上,以降低个人的出行费用或系统总费用。通过交通流管理和动态路径诱导在空间和时间尺度上对人们已经产生的交通需求的合理配置,使得交通路网优质高效的运行。

智能交通系统概述及运用

智能交通系统概述及应用摘要:交通拥堵、交通事故和环境污染等一系列交通问题的出现,为解决目前交通问题并实现人、车、路有效监控,智能交通系统便应运而生,了解智能交通系统概念以及其各构件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系统各部分的功能与整体功能,即ITS体系结构的基本概念、体系结构的构建方法、以及应用实例。 关键词:智能交通管理系统 ITS体系结构应用实例 Intelligent transport systems overview application Abstract: Traffic congestion, traffic accidents and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and a series of traffic problems, to solve the traffic problems and implement effective monitoring, vehicle, road, can develop 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 understand the concept of 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 as well a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TS components and the functions of the parts of the system and the overall function, namely, ITS basic concept of architecture, construction method, the system structure and examples. Keywords: 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management system, ITS architecture application example 0.引言 随着经济的发展,交通需求日益增加,交通问题在世界各国得到了普遍的重视。随着交通拥堵问题的日益严重,智能交通系统(ITS)已成为未来全球道路交通的发展趋势和现代化城市的先进标志。其研究的核心,是针对日益严重的交 通需求和交通资源的压力,采用信息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等,对传统道路交通网络进行深入的改造,以提高城市交通路网的使用效率,缓解城市交通问题并且减少不必要的损失。如何建设中国的智能交通体系成为中国从事交通事业研究人员的重要课题。 1.智能交通管理系统的概念及其特点 1)概念 智能交通系统(Intelligent Transport System 简称ITS)是将先进的信息技术、通信技术、传感技术、控制技术以及计算机技术等有效地集成运用于整个交通

智能交通系统概论A卷复习资料

智能交通系统概论复习资料 一填空题 1.信息中心 2.路网交通流 3.路段流出函数 4.路段阻抗特性函数 5.行程时间 6.交通控制系统 7.使受到干扰的交通流恢复正常 8.保留图像空间频率的低频部分,减少图像的高频部分 二名词解释:给出相应英文全称,并解释其内涵。 1.VICS—Vehicl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车辆信息与通信系统 2.GPS—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全球定位系统 3.ITS—Intellgent Transport System,智能交通(运输)系统 4.ETC——Electronic Toll Collection,电子不停车收费系统 5.DMB——Digital Multimedia Broadcasting,数字多媒体广播 三辨析题:先判断正误再做判断解释。(判断1分,解释3分) 1.现代汽车导航就是GPS。 答:这种说法是错误的。汽车GPS导航系统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由安装在汽车工的GPS 接收机和显示设备组成(里面还有电子地图等软件);另一部分由计算机控制中心组成,两部分通过定位卫星进行联系。 2.ITS中的先进交通管理的内容是交叉路口的信号管理。 3.实行公交信号优先控制是指公交车行驶到路口时,可得到延长绿灯,缩短红灯的控制。答:这种说法是正确的。当公交车辆行驶至路口处,绿灯要变红灯的时候,若智能公交信号优先系统会适当延长绿灯时间,让车辆顺利通过;而当路口为红灯时,智能系统会适度缩短红灯时间,减少公交车在路口的等候时间;从而部分解决并改善了由于城市交通拥挤的而引发的系列公交问题。 4.我国的交通基础设施薄弱,现在还没有发展ITS的必要性。 答:这种说法是错误的。中国道路交通基础设施薄弱,人多路少,因此造成交通拥挤十分严

智能交通文献综述

课程名称:物流学 作业题目:关于我国智能交通的探索与研究 班级: 09物流管理 2 班 组别: 09B-L01 姓名(学号):吴柳君(042) 】 廖伯葵(026) 李何敏(021) 提交日期: xxxx年xx月xx日

] 评分: 评语: ! … . 任课教师(签名):

年月日 主题:关于我国智能交通的探索与研究 摘要: 随着经济的发展,信息化技术的提高,各国汽车的拥有量和道路的里程都在增加,人民对汽车的要求以及道路设施的要求当然也在提高。智能交通就应运而生。智能交通是一个基于现代电子信息技术面向交通运输的服务系统,采用先进的检测系统,通讯技术,信息处理技术和电子控制技术改善交通管理,优化道路资源,提高交通安全,实现科学化,智能化的现代交通管理。 关键词:汽车,智能交通,信息化,智能化 }

)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y, the improvement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he car ownership and road mileage are on the increase, people's demand for cars and road infrastructure requirements but also in improving. Intelligent traffic will emerge as the times require. 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 is based on the modern electronic information technology for transportation service system, the use of advanced detection systems,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information processing technology and electronic control technology to improve traffic management, optimization of road resources, improve traffic safety, realize scientific, intelligent modern traffic management. Keyword: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 Information, Intelligent

智能交通系统完整解决方案

智能交通系统解决方案

目录 一、概述 (3) 二、智能交通系统总体设计 (3) 1.智能交通系统建设必要性 (3) 2.智能交通系统建设目标 (4) 3.智能交通系统整体架构 (5) 4.智能交通系统应用架构图 (5) 三、主要子系统应用设计 (5) 1.高清卡口系统 (6) 2.高清电子警察系统 (17) 3.道路监控系统 (20) 4.信号灯控制系统 (21) 5.交通诱导和信息发布系统 (24) 6.智能公交系统 (29)

一、概述 随着经济建设的日新月异,经济的迅猛发展,现有机动车和驾驶员增长的快速与城市道路信息化管理建设的相对滞后,造成了现有的交通管理模式与急剧增长的交通需求不相适应,给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带来了严峻的挑战,交通道路拥挤,停车次数增加,交通事故的上升等问题不仅影响经济建设的发展,而且妨碍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因此,建设智能交通信息化系统,为城市的经济发展增添后劲,切实改善城市的投资环境,制定城市现代化交通管理规划,采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实现科学管理已成为城市交通管理建设的当务之急。 智能交通系统在世界上多个发达国家已经发展得非常完备和成熟,并且应用非常广泛。而中国的智能交通系统也是发展迅速,目前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已经建设了先进的智能交通系统;其中,北京建立了道路交通控制、公共交通指挥与调度、高速公路管理和紧急事件管理的4大ITS系统;广州建立了交通信息共用主平台、物流信息平台和静态交通管理系统的3大ITS系统。随着智能交通系统技术的发展,智能交通系统将在城市交通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运用。因此,发展智能交通将是二三线城市交通未来发展的方向。 二、智能交通系统总体设计 智能交通系统将先进的信息技术、数据通信技术、传感器技术、电子控制技术以及计算机技术等有效地综合运用于整个交通运输管理体系,从而建立起一种大范围内、全方位发挥作用的,实时、准确、高效的综合运输和管理系统。智能交通系统以道路交通有序、安全、畅通以及交通管理规范服务、快速反应和决策指挥为目标,是以集高新技术应用为一体的适合于城市道路交通特点的、具有高效快捷的交通数据采集处理能力、决策能力和组织协调指挥能力的管理系统,实现交通管理指挥现代化、管理数字化、信息网络化。 1.智能交通系统建设必要性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