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油泥处理工艺介绍

油泥处理工艺介绍

油泥处理工艺介绍
油泥处理工艺介绍

油泥处理工艺介绍

罐清洗过程产生大量含油污水,以及罐底油泥,其中含油较多,还含有蜡质、沥青质、胶质等等,其他杂质较少。油罐清洗后的含油污水及含油污泥具有很高的回收价值,在清罐后必须对其进行处理,针对其特点,采用撬装式含油污泥处理装置进行处理。

一、上料撬

流态物料直接通过螺杆泵吸入调质缓冲罐,不具备流动性的油泥,通过人工方式,先送至上料撬预处理箱,预处理箱具有可拆卸的格栅和蜡块铰刀,同时配有蒸汽加热盘管,通过铰碎、过滤、加热等方式使物料具有流动性。

二、调质撬

物料流化后通过螺杆泵送至调质箱,实现对流化污泥进一步的匀化、加热和调质功能。调质箱每个单腔设两个搅拌器,可对罐内污泥进行搅拌匀化;罐内设有加热盘管,可通过加热提高油的流动性,增强油和泥的分离效果。另外在调质撬上配有加药箱和加药泵,可以根

据需要加入破乳剂。

三、离心分离撬

螺旋板换热器的作用是进一步降低污油的粘度。进入到三相分离机的

污泥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实现油水和固体的三相分离,固体通过螺旋输送机排出,油由油泵送至业主指定系统,水由水泵送至前端工艺部分循环使用,不能完全回用的污水送至业主指定系统。

油泥分离与处理方法探究

油泥分离与处理方法探究 【摘要】该文针对油泥的长期堆放所造成的危害,通过对油泥的表征、产生及组份分析,以及对国内外处理方法进行比较;确定采用有机溶剂萃取法、碳酰胺溶液洗涤法、生物处理法、脱水焚烧处理法四种方法对油泥进行处理,并进行了实验研究。 【关键词】油泥分离;处理方法 引言 油泥是在石油开发、运输的过程中,以及炼制时的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它是含有原油或成品油的泥沙、矿物质及其它杂质的混合物,其中的油分存在于多种形态的混合物之中而不能直接回收,油泥对环境污染越来越大。本文笔者探讨了油泥分离与处理方法。 1 油泥的组成与危害 1.1油泥的组成 油泥的组成成分非常复杂。一般是由油包水和水包油型乳状液以及悬浮固体组成,是一种比较稳定的悬浮乳状液体系。油泥的颗粒细小,呈絮凝体状;密度差较小(油、水密度接近)、含水率较高(一般在40%-90%之间)、持水力较强;充分乳化,粘度较大难以沉降;稳定性差,容易腐败和产生恶臭,污染空气,对环境造成极大危害。油泥中水一般可分为四种,游离水、絮体水、毛细水、粒子水;油泥中油一般分为浮油、乳化油、溶解油等。这是油泥粘度大、脱水难的主要原因。 1.2油泥的危害 油泥中的石油在雨水浸泡下,流入农田、河流,使水中溶解氧得不到补充。同时,石油本身被微生物降解时,要消耗大量氧气,使水体严重缺氧,水生生态系统遭受破坏。许多环芳烃具有致突变和致癌性,通过直接和间接途径对人体健康带来严重损害。某些有害物质进入农田后,被农作物吸收,通过食物链进入人和动植物体内,导致各种疾病发生,威胁人类的健康。 2 油泥处理的常见方法 2.1有机溶剂萃取法 1)根据相似相溶原理,利用有机溶剂处理油泥的试验研究是目前治理油泥的主要方向。首先将油泥和煤油溶剂混合,使原油溶解在煤油中。待混合物分层后,将液相和固相分离。主要工艺如下:(1)将油泥粉碎。(2)煤油萃取。将粉

油泥处理的几种方法

污油泥处理的几种方法探讨 引言:针对油泥的长期堆放所造成的危害,通过对油泥的表征、产生及组份分析,以及对国内外处理方法进行比较;确定采用有机溶剂萃取法、碳酰胺溶液洗涤法、生物处理法、脱水焚烧处理法四种方法对油泥进行处理,进行实验研究。摘要:油泥分离;处理方法 油泥的定义:油泥是在石油开发、运输以及炼制时的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含有原油或成品油的泥沙、矿物质及其它杂质的混合物,油份存在于多种形态的混合物之中不能直接回收,油泥对环境污染越来越大。 油泥的组成:油泥的组成成分非常复杂。一般是由油包水和水包油型乳状液以及悬浮固体组成,是一种比较稳定的悬浮乳状液体系。油泥的颗粒细小,呈絮凝体状;密度差较小(油、水密度接近)、含水率较高(一般在40%-90%之间)、持水力较强;充分乳化,粘度较大难以沉降;稳定性差,容易腐败和产生恶臭,对环境造成极大危害。 油泥中的水一般可分为四种,游离水、絮体水、毛细水、粒子水; 油泥中油一般分为浮油、乳化油、溶解油等。这是油泥粘度大、脱水难的主要原因。 油泥的危害:油泥中的石油在雨水浸泡下,流入农田、河流,使水中溶解氧得不到补充。同时,石油本身被微生物

降解时,要消耗大量氧气,使水体严重缺氧,水生生态系统遭受破坏。许多环芳烃具有致突变和致癌性,通过直接和间接途径对人体健康带来严重损害。某些有害物质进入农田后,被农作物吸收,通过食物链进入人和动植物体内,导致各种疾病发生,威胁人类的健康。 油泥处理的常见方法 有机溶剂萃取法,根据相似相溶原理,利用有机溶剂处理油泥的试验研究是目前治理油泥的主要方向。首先将油泥和煤油溶剂混合,使原油溶解在煤油中。待混合物分层后,将液相和固相分离。主要工艺如下:A、将油泥粉碎。B、煤油萃取。将粉碎处理后的油泥与煤油混合搅拌,并加热至50―l00℃,待静置分层后,抽出煤油。C、温水洗净。经过煤油萃取后的泥土与清水混合搅拌。D、脱水。将洗涤后的泥土进行脱水处理。 溶剂、声能处理法,这种方法是将油泥与溶剂混合后形成泥浆。(土壤与溶剂的混合比例根据土壤的性质而定)。泥浆靠重力流入振动筛。粒径大于1/4英寸的大颗粒被截留后,送至轧碎机,大颗粒经轧碎后与筛下物混合进入低频声波振荡器。新鲜溶剂通过管线注入声波振荡器底部并向上流动,使土颗粒中的油在低频声能和溶剂的作用下溶解在溶剂中,从而使油土分离。通过调整溶剂的流速,既可保持泥沙的下沉,又可保持较高的处理效率。溶剂可选用轻质原油、有机

隧道式油泥处理装置及处理方法_高世勇

【作者简介要李季(1983~),男,华北石油工程有限公司技术服务公司;研究方向:钻井技术方面的研究工作。 (一)根据博南6井实际情况,焉耆盆地南部山前推覆带 山前构造地层倾角大,井斜上升趋势快,应该从二开到完钻全井段采用螺杆+MWD 进行实时跟踪控制井斜,防止井斜增长过快过大,后期难以控制。 (二)地层研磨性强,钻时较慢,中性点比较集中,同时蹩跳钻严重,易造成钻具先期损坏,发生钻具落井故障。但只要严格控制关键环节就能将钻具故障的风险降到最低。 (三)根据博南6井实钻地层情况,PDC 钻头适合该区块应用,但对PDC 钻头要进行优化选型,并根据出井钻头情况进行改进,并加大PDC+螺杆的使用,以提高机械钻速。 (四)本井采用耐盐强抑制性聚合物防塌钻井液体系,通过优化钻井液配方,增强了井筒的稳定性,对防止井壁垮塌起到了抑制作用。 【参文文献 【[1] 滕子军, 范万庆. 螺杆钻具纠斜的关键技术[J] . 中国煤田地质, 2004 ,16 (增刊) : 118~119. [2] 陈庭根, 管志川. 钻井工程理论与技术[M] . 东营:石油大学出版社,2000. [3] 张书瑞,吕长文,刘卜. 大庆庆深气田深井快速钻井技术[J]. 石油钻探技术. 2007(06). [4] 何纶,刘榆,魏武,许期聪,周华安. 气基流体空气钻井的应 用技术[J]. 钻井液与完井液. 2007(S1). [5] 胡凯,易绍金,邓勇. 生物酶破胶剂的现状及展望[J]. 科技咨询导报. 2007(21). [6] 万里平,孟英峰,蔚悯若,吴炜,李顺平. 气基流体欠平衡钻井腐蚀/冲蚀研究现状及进展[J]. 天然气工业. 2007(06). [7] 周英操,张书瑞,刘永贵. 大庆外围探井钻井速度的影响因素分析[J]. 石油学报. 2007(02). [8] 许期聪,刘奇林,侯伟,蒲刚,王卫东,刘云. 四川油气田气体钻井技术[J]. 天然气工业. 2007(03). [9] 朱江,王萍,蔡利山,常连玉. 空气钻井技术及其应用[J]. 钻采工艺. 2007(02). [10] 华学理,佘明军,张建立,赵电波,邹士雷,李胜利. 空气钻井技术对地质录井工作的影响及对策[J]. 录井工程. 2007(01). [11] 王培峰.苏里格气田气体钻井技术应用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 2007. [12] 费洪明.大庆油田欠平衡钻井工艺技术应用的研究[D].大庆石油大学 2006. [13] 林铁军.空气钻井中岩石力学及钻进过程仿真模拟[D].西南石油大学 2006. [14] 王波.欠平衡钻井流体动力学参数计算理论及方法研究[D].西南石油学院 2005. (责任编辑(张巧芝) 隧道式油泥处理装置及处理方法 高世勇1 杨际2 1.成都鑫泽机械有限公司; 2.中科科建集团有限公司 【摘 要【石油勘探开发、钻井作业过程中产生的含油污泥对环境有个极大的危害,在国内处理含油污泥的方法多种多样, 由于各种原因,大多不能实现达标排放,本文中提到的隧道式油泥处理装置,能够对低水油泥进行更改彻底的分解,保证三废(废渣、废气、废水)的合格排放,同时进料处理和油泥处理是连续进行的,可保证日产量。【关键要【含有污泥;隧道式油泥处理装置;热解;三废;日产量 一、油泥来源及处理方法 石油勘探开发、钻井作业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落地油泥以及油罐的罐底油泥,都会对环境产生严重的危害,国家把污油泥列为重点废物对象,废物名称排列序号为HW-08。国内多采用物理法(直接填埋、注入地层、固化、溶剂萃取)、化学法(焚烧、热裂解、热水洗涤、电化学)、生物法,采用单一的方法存在各种缺陷,要么成本很高,要么不能处理达标排放,现在多采用综合法来处理油泥。下面介绍一种综合法,油泥先进行离心、压滤脱水后,再进行热解,由于离心、压滤脱水技术比较成熟,这里就不加以阐述了,这里重点介 绍高含水油泥脱水成为底含水油泥(水含量≤30%)后,将油泥打进隧道式油泥处理装置进行热解,使处理后的渣、气、水都能达标排放。 二、隧道式油泥处理装置结构 下面是隧道式油泥处理装置结构图: 1、进料系统 2、传动系统(链条、刮板机) 3、炉体 4、炉墙(底火墙、上火墙、上盖) 5、加热系统(煤气管道、空气管道、烧嘴、鼓风机、点火装置、放散阀) 6、出油气系统(分馏塔a、阻火器b 、管式冷却器c、油罐(油泵、翻版液位计)d、列管式冷却器e) 7、蒸汽管道 8、冷却系统 9、出渣系统(螺旋管、视镜、蝶阀、储灰斗) 上接50页 下转52页

油泥处理方法综述

油泥处理方法综述 含油污泥是在石油开采、运输、炼制及含油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含油固体废物。污泥中一般含油率在10一50%,含水率在40一90%,我国石油化学行业中,平均每年产生80万t罐底泥、池底泥,胜利油田每年产生含油污泥在10万吨以上,大港油田每年产生含油污泥约15万吨,河南油田每年产生5×104m3含油污泥。含油污泥中含有大量的苯系物、酚类、蒽、芘等有恶臭的有毒物质,若不加以处理直接排放,不但占用大量耕地,而且对周围土壤、水体、空气都将造成污染,污泥中还含有大量的病原菌、寄生虫(卵)、铜、锌、铬、汞等重金属,盐类以及多氯联苯、二恶英、放射性核素等难降解的有毒有害物质。目前,油泥砂己经被国家列为危险废物。 从80年代中期开始,美国、日本、德国、前苏联等发达国家开始研究高效低耗处理油泥的方法和工艺。现今国内外处理含油污泥的方法一般有:焚烧法、生物处理法、热洗涤法、溶剂萃取法、化学破乳法、固液分离法等。尽管处理的方法很多,但都因针对性不强、处理成本高等缺点没有推广。对含油污泥进行无害化、清洁化并回收其中资源的综合处理,成为国内外环境保护和石油工业的重点之一。 (1)焚烧法 法国、德国的石化企业多采用焚烧的方式,污泥先经过调制和脱水预处理,浓缩后的污泥再经设备脱水干燥,将泥饼送至焚烧炉进行焚烧,灰渣用于修路或埋入指定的灰渣填埋场,焚烧产生的热能用于供热发电。焚烧的处理对象主要是含油量在5-10%的油泥,焚烧温度一般控制在800-1000℃,焚烧时间控制在0.5一1.5h,采用50-100%过量空气。我国绝大多数炼油厂都建有污泥焚烧装置,如湖北荆门石化厂、长岭石化厂采用的顺流式回转焚烧炉;燕山石化采用的流化床焚烧炉。含油污泥在经焚烧处理后,多种有害物质几乎全部除去,效果良好。但其投资大,成本高,常需加入助燃燃料,焚烧过程中伴有严重的空气污染,而且不能回收原油,所以在我国焚烧装置的实际利用率较低。采用旋转式焚烧炉对油泥进行焚烧实验,结果表明焚烧后灰分中含油率仅有0.3%,焚烧耗油量平均为18.5kg/t,旋风除尘器出口烟气中的二氧化硫和颗粒物浓度达不到国家标准,需经喷淋塔进一步处理方能达到排放标准。 (2)热化学洗涤法 热水洗涤法是美国环保局处理含油污泥优先采用的方法,主要用于含泥沙多颗粒大的含油污泥的处理。一般以热碱水溶液反复洗涤,再通过气浮实现固液分离。洗涤温度多控制在70℃左右,液固比2:l,洗涤时间20min,能将含油量为30%落地油泥洗至残油率l%以下。混合碱可由廉价的无机碱和无机盐组成。该方法能量消耗低,费用不高,是我国目前研究较多、较普遍采用的含油污泥处理方法。

油泥处理方法综述

油泥处理方法综述50 油泥处理方法综述;含油污泥是在石油开采、运输、炼制及含油污水处理过;从80年代中期开始,美国、日本、德国、前苏联等发;(1)焚烧法;法国、德国的石化企业多采用焚烧的方式,污泥先经过;处理,浓缩后的污泥再经设备脱水干燥,将泥饼送至焚;采用旋转式焚烧炉对油泥进行焚烧实验,结果表明焚烧;(2)热化学洗涤法;热水洗涤法是美国环保局处理含油污泥优先采用的方法;采用化学 油泥处理方法综述 含油污泥是在石油开采、运输、炼制及含油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含油固体废物。污泥中一般含油率在10一50%,含水率在40一90%,我国石油化学行业中,平均每年产生80万t罐底泥、池底泥,胜利油田每年产生含油污泥在10万吨以上,大港油田每年产生含油污泥约15万吨,河南油田每年产生5×104m3含油污泥。含油污泥中含有大量的苯系物、酚类、蒽、芘等有恶臭的有毒物质,若不加以处理直接排放,不但占用大量耕地,而且对周围土壤、水体、空气都将造成污染,污泥中还含有大量的病原菌、寄生虫(卵)、铜、锌、铬、汞等重金属,盐类以及多氯联苯、二恶英、放射性核素等难降解的有毒有害物质。目前,油泥砂己经被国家列为危险废物。 从80年代中期开始,美国、日本、德国、前苏联等发达国家开始研究高效低耗处理油泥的方法和工艺。现今国内外处理含油污泥的方法一般有:焚烧法、生物处理法、热洗涤法、溶剂萃取法、化学破乳法、固液分离法等。尽管处理的方法很多,但都因针对性不强、处理成本高等缺点没有推广。对含油污泥进行无

害化、清洁化并回收其中资源的综合处理,成为国内外环境保护和石油工业的重点之一。 (1)焚烧法 法国、德国的石化企业多采用焚烧的方式,污泥先经过调制和脱水预 处理,浓缩后的污泥再经设备脱水干燥,将泥饼送至焚烧炉进行焚烧,灰渣用于修路或埋入指定的灰渣填埋场,焚烧产生的热能用于供热发电。焚烧的处理对象主要是含油量在5-10%的油泥,焚烧温度一般控制在800-1000℃,焚烧时间控制在0.5一1.5h,采用50-100%过量空气。我国绝大多数炼油厂都建有污泥焚烧装置,如湖北荆门石化厂、长岭石化厂采用的顺流式回转焚烧炉;燕山石化采用的流化床焚烧炉。含油污泥在经焚烧处理后,多种有害物质几乎全部除去,效果良好。但其投资大,成本高,常需加入助燃燃料,焚烧过程中伴有严重的空气污染,而且不能回收原油,所以在我国焚烧装置的实际利用率较低。 采用旋转式焚烧炉对油泥进行焚烧实验,结果表明焚烧后灰分中含油率仅有0.3%,焚烧耗油量平均为18.5kg/t,旋风除尘器出口烟气中的二氧化硫和颗粒物浓度达不到国家标准,需经喷淋塔进一步处理方能达到排放标准。 (2)热化学洗涤法 热水洗涤法是美国环保局处理含油污泥优先采用的方法,主要用于含泥沙多颗粒大的含油污泥的处理。一般以热碱水溶液反复洗涤,再通过气浮实现固液分离。洗涤温度多控制在70℃左右,液固比2:l,洗涤时间20min,能将含油量为30%落地油泥洗至残油率l%以下。混合碱可由廉价的无机碱和无机盐组成。该方法能量消耗低,费用不高,是我国目前研究较多、较普遍采用的含油污泥处理方法。

油泥处理方法综述精编版

油泥处理方法综述精编 版 MQS system office room 【MQS16H-TTMS2A-MQSS8Q8-MQSH16898】

油泥处理方法综述50 油泥处理方法综述;含油污泥是在石油开采、运输、炼制及含油污水处理过;从80年代中期开始,美国、日本、德国、前苏联等发;(1)焚烧法;法国、德国的石化企业多采用焚烧的方式,污泥先经过;处理,浓缩后的污泥再经设备脱水干燥,将泥饼送至焚;采用旋转式焚烧炉对油泥进行焚烧实验,结果表明焚烧;(2)热化学洗涤法;热水洗涤法是美国环保局处理含油污泥优先采用的方法;采用化学油泥处理方法综述 含油污泥是在石油开采、运输、炼制及含油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含油固体废物。污泥中一般含油率在10一50%,含水率在40一90%,我国石油化学行业中,平均每年产生80万t罐底泥、池底泥,胜利油田每年产生含油污泥在10万吨以上,大港油田每年产生含油污泥约15万吨,河南油田每年产生5×104m3含油污泥。含油污泥中含有大量的苯系物、酚类、蒽、芘等有恶臭的有毒物质,若不加以处理直接排放,不但占用大量耕地,而且对周围土壤、水体、空气都将造成污染,污泥中还含有大量的病原菌、寄生虫(卵)、铜、锌、铬、汞等重金属,盐类以及多氯联苯、二恶英、放射性核素等难降解的有毒有害物质。目前,油泥砂己经被国家列为危险废物。 从80年代中期开始,美国、日本、德国、前苏联等发达国家开始研究高效低耗处理油泥的方法和工艺。现今国内外处理含油污泥的方法一般有:焚烧法、生物处理法、热洗涤法、溶剂萃取法、化学破乳法、固液分离法等。尽管处理的方法很多,但都因针对性不强、处理成本高等缺点没有推广。对含油污泥进行无害化、清洁化并回收其中资源的综合处理,成为国内外环境保护和石油工业的重点之一。 (1)焚烧法 法国、德国的石化企业多采用焚烧的方式,污泥先经过调制和脱水预

【CN109748477A】一种油泥处理装置【专利】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910169767.X (22)申请日 2019.03.07 (71)申请人 江苏正通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 225000 江苏省扬州市扬州市经济开 发区吴州东路198号西安交通大学扬 州科技园104幢309室 (72)发明人 朱晶  (51)Int.Cl. C02F 11/10(2006.01) B01D 50/00(2006.01) C10B 53/00(2006.01) (54)发明名称 一种油泥处理装置 (57)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油泥处理装置,它包括油 泥热解装置、出料装置、沉降室14、撬装式热解气 分离装置13,油泥通过油泥热解装置热解产生热 解气和残渣,其中残渣通过出料装置带出、所述 热解气通过沉降室14沉降,进入撬装式热解气分 离装置13进行分离、净化、最后接入油泥热解装 置,为其提供部分热解需要的燃气,本发明的撬 装式热解气分离装置13,所用水为循环水,并有 专门的净化设备,整个装置在气路和水路上实现 了闭环, 达到了环保及降低生产成本的要求。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4页 附图1页CN 109748477 A 2019.05.14 C N 109748477 A

权 利 要 求 书1/2页CN 109748477 A 1.一种油泥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油泥热解装置、出料装置、沉降室、撬装式热解气分离装置;所述油泥热解装置包括上料仓、送料带、密封送料机、螺旋进料机、热解炉5、燃烧室、烟气处理装置;所述上料仓的出料口对接所述送料带的一端,所述送料带另一端对接所述密封送料机,所述螺旋进料机位于所述密封送料机下部,所述螺旋进料机的出料口对接,所述热解炉的进料口,所述热解炉外侧为燃烧室,所述燃烧室内有若干组燃烧器,所述燃烧室顶部连接所述烟气处理装置,所述烟气处理装置一端连接助燃风机,另一端为助燃空气管线,接入所述燃烧器;出料装置包括出料箱、螺旋出料机、安全阀、出料带,所述热解炉的出料口对接所述出料箱,所述螺旋出料机位于所述出料箱下部,其外部有循环水冷套;所述安全阀位于所述螺旋出料机的出料端下部,所述出料带一端位于所述安全阀下方;所述出料箱顶部连接所述沉降室的进气口,并开有紧急排放口,所述沉降室的出气口连接所述撬装式热解气分离装置,所述撬装式热解气分离装置包括气路和循环水路,所述气路接入所述燃烧器,所述循环水路与所述螺旋出料机的循环水冷套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油泥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撬装式热解气分离装置包括:水洗沉淀分离装置、顺次通过气路管道连接的高温洗涤罐、一级洗涤罐、二级洗涤罐、第一分离罐、罗茨风机、第二分离罐、水封缓冲罐,所述水洗沉淀分离装置通过离心泵向所述高温洗涤罐、一级洗涤罐提供用水,并回收一级洗涤水;所述水洗沉淀分离装置还向二级洗涤罐、第一分离罐、第二分离罐提供用水,并回收二级洗涤水和残液;所述高温洗涤罐、一级洗涤罐、二级洗涤罐、第一分离罐、罗茨风机、第二分离罐、水封缓冲罐采用撬装式加工完成,所述沉降室出气口连接所述高温洗涤罐,所述水封缓冲罐连接所述燃烧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油泥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洗沉淀分离装置包括:沉渣池、第一循环池、第二循环池,所述沉渣池连接所述第一循环池的进水端,所述第一循环池的出水端连接所述第二循环池的进水端,所述沉渣池、第一循环池、第二循环池底部均有污泥斗;所述第一循环池、第二循环池为平流式沉淀池。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油泥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渣池进水端设有一级洗涤水进水口,接收高温洗涤罐、一级洗涤罐的洗涤水,所述第二循环池进水端设有第二洗涤水进水口,接收第二洗涤罐的洗涤水,通过离心泵接收第一分离罐、第二分离罐、水封缓冲罐的残液。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油泥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循环池出水端设有第一洗涤水出水口,通过离心泵向所述高温洗涤罐、一级洗涤罐提供用水,所述第二循环池出水端设有第二洗涤水出水口,通过离心泵向所述二级洗涤罐、第一分离罐、第二分离罐提供用水;所述高温洗涤罐、一级洗涤罐水管路中并联,所述二级洗涤罐、第一分离罐、第二分离罐在水管路中并联;所述第二循环池出水端设有浮渣清理口。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油泥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循环池向所述二级洗涤罐、第一分离罐、第二分离罐送水管路中装有换热器,所述换热器为套管式换热器或喷淋式换热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油泥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器接入循环水管路,所述循环水管路与循环水冷套。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油泥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器的残液汇入所述第二循环池。 2

油泥处理方法综述精选文档

油泥处理方法综述精选 文档 TTMS system office room 【TTMS16H-TTMS2A-TTMS8Q8-

油泥处理方法综述50 油泥处理方法综述;含油污泥是在石油开采、运输、炼制及含油污水处理过;从80年代中期开始,美国、日本、德国、前苏联等发;(1)焚烧法;法国、德国的石化企业多采用焚烧的方式,污泥先经过;处理,浓缩后的污泥再经设备脱水干燥,将泥饼送至焚;采用旋转式焚烧炉对油泥进行焚烧实验,结果表明焚烧;(2)热化学洗涤法;热水洗涤法是美国环保局处理含油污泥优先采用的方法;采用化学 油泥处理方法综述 含油污泥是在石油开采、运输、炼制及含油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含油固体废物。污泥中一般含油率在10一50%,含水率在40一90%,我国石油化学行业中,平均每年产生80万t罐底泥、池底泥,胜利油田每年产生含油污泥在1 0万吨以上,大港油田每年产生含油污泥约15万吨,河南油田每年产生5×104 m3含油污泥。含油污泥中含有大量的苯系物、酚类、蒽、芘等有恶臭的有毒物质,若不加以处理直接排放,不但占用大量耕地,而且对周围土壤、水体、空气都将造成污染,污泥中还含有大量的病原菌、寄生虫(卵)、铜、锌、铬、汞等重金属,盐类以及多氯联苯、二恶英、放射性核素等难降解的有毒有害物质。目前,油泥砂己经被国家列为危险废物。 从80年代中期开始,美国、日本、德国、前苏联等发达国家开始研究高效低耗处理油泥的方法和工艺。现今国内外处理含油污泥的方法一般有:焚烧法、生物处理法、热洗涤法、溶剂萃取法、化学破乳法、固液分离法等。尽管处理的方法很多,但都因针对性不强、处理成本高等缺点没有推广。对含油污

油泥处理可行性报告-(17185)

油泥处理可行性报告 一、申报单位基本情况 (包括单位产品产值规模、技术力量、设备和配套、科技投入等情况); 华油实业公司隶属于辽河石油勘探局,现有职工2300余人,其中大专以上学历800多人,技术人员584人,高级职称33人,中级职称198人,公司现有热采注汽、环保工程、建筑安装等二级单位18家,固定资产71000万元,年产值64000万元,年投入科技160万元,不包括设备及相关配套设施的投入。 二、项目基本情况 1、项目主要研究内容(项目的主要技术指标); 1)对油泥进行分类并分析其性质,研究油泥砂中油性质,含油、含水和含泥砂 量; 2)根据油泥的来源和性质不同采用适宜的预处理方法,油罐底泥采取热洗工艺处 理研究,落地油泥化学热洗工艺处理工艺研究,污水处理的浮渣底泥压滤减量处理工艺研究; 3)预处理残渣晾晒干化处理工艺研究; 4)含油污泥焚烧炉型选择及焚烧工艺研究; 5)落地油泥分离设备的设计、制造及配套设备的开发; 6)油泥分离药剂的开发及工业化生产; 7)稠油废水化学热洗油泥可行性研究及工业化应用。 2、项目主要技术难点和创新点; 1)主要技术难点 (1)萃取剂的选择、萃取工艺开发及设备选型

(2)清洗分离药剂的开发及清洗设备的开发及配套设备选型 (3)干燥设备的选型 (4)焚烧工艺的开发及设备选型,专门焚烧炉的设计,烟气处理技术的开发。 2)创新点 (1)开发了油罐底泥萃取热洗、落地油泥化学热洗的矿物油回收工艺,回收率达92%以上,高于国内90%的平均水平。 (2)矿物油回收后的油泥砂残渣经焚烧处理,热效率达74%以上,比一般小吨位蒸汽锅炉65% 的热效率要高,热能用于污油脱水及油泥的预处理。 (3)开发了滚筒式油泥三相分离机,采用溶气气浮浮油技术,实现油、水、泥三 相的有效分离。 (4)开发了含油污泥稠油废水热洗工艺,充分利用稠油污水的热能及水资源,节 省清水资源和能源显著。 (5)除酸调温和布袋除尘相结合的烟气净化工艺确保了焚烧废气达标。 3、相关领域国内外技术、产业现状和发展趋势; 含油污泥是油田企业生产过程中主要污染源之一,含油污泥的处理与应用是国内外 石油生产领域环境保护的重要内容,是较难解决而急需解决的一大难题。目前,含 油污泥已被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中的非矿物油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 院第369号令《排污费征收使用管理条例》(2003年7月1日起执行)以及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 家环境保护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联合颁布的《排污费征收标准 管理办法》(2003年7月1日起施行),对处置危险废物不符合国家有关规定的,危险废物排污费征收标准为每次每吨1000元。《国家清洁生产促进法》和《固体废物环境污染防治法》也要求必须对含油污泥进行无害化处理。因此,无论

油泥砂处理技术方案

油泥砂分离清洗技术方案 只为青山依旧绿水长流 郑州天恩石油机械有限公司

一、公司简介 郑州天恩石油机械有限公司多年来一直从事石油钻井固控设备的研究及制造,有22 项科研成果,15 项专利技术。公司具有雄厚的石油机械研发技术和经验。产品在国内外油田得到广泛应用。2013 年起开展了油田废弃油泥砂分离清洗设备的研制项目,经多次厂内试验,5 次现场试验,终于研制成功了系列油泥砂分离清洗装置。在该项目的研制过程中取得了 4 项国家专利,目前第一套油泥砂分离清洗设备已在胜利油田东营金岛环境工程有限公司现场服务。达到油、泥、砂、水四相分离,达到了国家相关排放的标准,并可加以综合应用,在促进人类与环境协调发展的同时,也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二、TYN-6橇装式油泥砂分离清洗装置 TYN‐6型油泥砂处理装置运用的是热水洗的技术工艺,将油泥砂原料与水混合后进行加热,并通过剪切、搅拌及超声波分离等工艺将油泥砂达到油、泥、砂、水四相彻底分离,该油泥砂处理装置有 4 项国家专利、技术成熟可靠,不会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该方法也是美国环保局处理含油泥砂优先采用的方法。油泥砂通过该装置处理后,原油被回收使用;砂子被洗净后可以用来制砖等再利用;分离出来的泥可以用来制作再生胶,或深化处理后排放。总之,通过该设备处理后的废弃油泥砂可以达到油、泥、砂、水彻底分离,并分别有效的加以利用,在解决环境污染的同时,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 1、四项专利技术 (1)一种螺旋搅拌器(国家知识产权局已受理,申请号:201620177598.6)该项专利技术主要解决了油泥砂容易沉淀的问题,使用该技术生产的设备可以保证油泥砂与水、药品等混合后搅拌均匀,泥砂不沉淀,罐内搅拌不留死角。 (2)一种立式直连砂泵(国家知识产权局已受理,申请号:201620177597.1)

【tj】油泥处理方法综述4857

油泥处理方法综述50 化学破乳法、固液分离法等。尽管处理的方法很多,但都因针对性不强、处理成本高等缺点没有推销。对含油污泥进行无害化、清洁化并回收其中资源的综合处理,成为国内外环境保护和石油工业的重点之一。 (1)焚烧法 法国、德国的石化企业多采用焚烧的方式,污泥先经过调制和脱水预

处理,浓缩后的污泥再经设备脱水干燥,将泥饼送至焚烧炉进行焚烧,灰渣用于修路或埋入指定的灰渣填埋场,焚烧产生的热能用于供热发电。焚烧的处理对象主要是含油量在5-10%的油泥,焚烧温度一般控制在800-1000℃,焚烧进度控制在0.5一1.5h,采用50-100%过量空气。我国绝大多数炼油厂都建有污泥焚烧装置,如湖北荆门石化厂、长岭石化厂采用的顺流式回转焚烧炉。燕山石化采用的流化床焚烧炉。含油污泥在经焚烧处理后,多种有害物质几乎全部除去,效果良好。但其投资大,成本高,常需加入助燃燃料,焚烧过程中伴有严重的空气污染,而且不能回收原油, ,焚烧耗油量平均为需经喷淋塔进 (2 70℃左右,液固比2:l 处理方法。 PH值单因索实验及正交实验分析,确定热洗温度在的60-80℃之间,油泥与水的质量比为1:5~1:7,热洗进度30min,PH值在9一11之间较合适。通过药剂筛选实验,认为DL-100对悬浮油泥破乳效果较好,硅酸钠碱溶液对罐底泥有较好的清洗效果。在最佳工艺条件下,测得落地油泥的除油率为96%。 含油污泥的热化学清洗是一个复杂的动力学多相流过程。工艺参数和化学药剂是两大重点和难点,清洗化学药剂的筛选涉及物品运移和分离等方面因素。

对油泥清洗工艺中的化学药剂进行了研究,在最佳工艺条件下,选取十一种化学药剂进行药剂筛选及复配实验。结果表明阴离子表面活性剂AEO-9,NP-10及分散剂硅酸钠的清洗效果较好,洗后的残油率都在2%以下。还对上述三种药剂进行复配实验,确定了最佳清洗剂的配方:①3(AEO一9):1(NP-10):6(Na2SiO3)。②1(AEO一9):3(NP-10):6(Na2SiO3),上两种配方均可使洗出泥残油率可降至4%以下,且混合药剂中的硅酸钠对药剂的清洗效果影响较大。 (3 吸。2030%含油污一步完善。 把污泥从299℃加热至399 A l2O3 渣中Al2O3 (4)溶剂萃取法 溶剂萃取是一种用以处理泥沙多颗粒小含油1O%-2O%的含油污泥的有效技术。该工艺利用萃取剂将含油污泥溶解,经搅拌和离心后,大部分有机物和油从泥中被萃取剂抽提出来。然后回收萃取液迸行蒸馏把溶剂从混合物中分离出来循环使用,回收油则用于回炼。溶剂萃取一般在室温下进行,溶剂比越大萃取效果越好,但溶剂比大萃取设备的负荷变大,能耗相对较大。经过萃取后的含

油泥分离办法

油泥分离办法 1.离心分离:炼油厂的油泥属于重污油,需要单独处理,一般都是先初步沉降脱水,然后经过蒸汽加热加药进入三相分离离心机处理,这样既可以回收大部分的油,又可以减少整个生产系统运行成本和压力。 2.压滤:一种油泥分离机,在机架上装有挤压装置的容器罐和挤压头,该挤压头的压板形状与容器罐的罐口相应而能伸入罐内,该容器罐的罐壁布满滤油通孔,容器罐外设有挡油罩,该容器罐及挡油罩固接于托盘,该托盘的底面有出油孔连通集油箱,所述挤压装置连接驱动机构,在容器罐内装有用过滤包装袋分装的经加热的原料油泥。本实用新型可在油泥、油沙中分离提取出符合国家标准的油品,提高成品油的利用率,分离出油品后的副产品泥沙还可利用作为蜂窝煤和煤球等的基料,本设备提供的油泥分离加工使油泥、油沙这些对环境产生巨大污染的“废物”变成可利用资源,既产生良好经济效益,又解决了油泥、油沙污染环境的问题。 3.水煮分离,必要时加硫酸铝絮凝剂:在搅拌下,加水煮,泥沉在水里,油浮在水面上,如果不好分离,可以在水里加点硫酸铝,效果会好点 一种油泥分离方法,其特征是: a、加清水和油泥:在反应器中加入清水预热到70~95℃,然后加入油泥,搅拌,使油泥分散在水体中,呈悬浊浆状,在50~70℃温度条件下搅拌保温15~50分钟,使油泥水充分乳化; b、加分离剂:在悬浊泥浆中加入分离剂水溶液,并搅拌,使分离剂与泥浆充分接触,破坏胶体状态,使油与泥沙及水分离,形成混合含油液; c、沉降分离油、水及泥沙:将混合含油液置入到容器或分离池内,静止沉降,油积聚层漂浮在液体的表面,泥沙沉淀在液体的底部,水置于两者之间,收集油,排出污水,清除泥沙,分离出油; d、洗油:将所收集到的油加入到容器或池内,向其内加入清水,并充分搅拌,使油中所含有的水溶性物质释放到水中,收集清洗油; e、油净化处理:将所获得的油置于容器或池中,并使容器或池斜放,加热容器或池在30~50℃,保温60分钟以上,沥出油中所含的水,获得纯净的油。 4.用污油泥分离剂分离 4.1一种污油泥分离剂: 由65-70%重量的磺酸、12-17%重量的硫酸钾铝、15-20%重量的水、0.1-0.3%重量的甲基红、0.1-0.15%重量的马来酸酐混合配制而成。配制方法:按重量百分比称取磺酸、硫酸钾铝、水、甲基红及马来酸酐倒入用水稀释后的磺酸中进行搅拌至完全溶解,配制成污油泥分离剂。用该污油泥分离剂,可将含在污油泥中的源油分离出来,充分回收利用有限的石油资源,污油泥经分离,不仅回收了石油资源,还减少了污油泥对自然环境的污染。 一种污油泥分解剂,其特点是由53°硅酸钠85%、高锰酸钾0.2%、氯化钠10%、水3%、碳酸钙1.8%混合配制成,上述百分比为重量百分比。本发明有如下积极效果:用40°油泥分解剂可将含在废弃的污油泥中的可用原油分解出来,节约了能源;分解剂还能把污油泥中的水和泥沙分离开,水可以无污染排放;泥沙可回归大地。这样不仅有效的利用了资源,还减少了污油泥对自然环境的污染 4.2 热萃取/脱水”污泥处理技术, 在一定温度下利用溶剂油有效破坏油泥原来的油水固界面水化膜,使油泥中的油水固三相得到有效分离。脱出的水去污水场再处理,回收的油去炼油厂进行回炼,干燥后产生的非粘性固体物因有一定的热值送自备电厂重复利用,将一种国家明文规定的危废---含油污泥,经处理后彻底做到无害化,不再产生新的污染。

含油污泥来源与处理方法综述

含油污泥来源与处理方法综述 前言 含油污泥是在石油开采、运输、炼制及含油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含油固体废物。污泥中一般含油率在10~50%,含水率在40~90%,我国石油化学行业中,平均每年产生80万t罐底泥、池底泥[1],胜利油田每年产生含油污泥在10万吨以上,大港油田每年产生含油污泥约15万吨,河南油田每年产生5×104m3含油污泥[2]。含油污泥中含有大量的苯系物、酚类、蒽、芘等有恶臭的有毒物质[3],含油污泥若不加以处理,不仅污染环境,而且造成资源的浪费。含油污泥的处理一 直是困扰油田的一大难题。 1.含油污泥来源 含油污泥的来源主要有以下几种途径: 1.1 原油开采产生含油污泥 原油开采过程中产生的含油污泥主要来源于地面处理系统,采油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含油污泥,再加上污水净化处理中投加的净水剂形成的絮体、设备及管道腐蚀产物和垢物、细菌(尸体)等组成了含油污泥。此种含油污泥一般具有含油量高、粘度大、颗粒细、脱水难等特点,它不仅影响外输原油质量,还导致注水水质和外排污水难以达 标[4]。

1.2 油田集输过程产生含油污泥 胜利油田含油污泥的主要来源于接转站、联合站的油罐、沉降罐、污水罐、隔油池底泥、炼厂含油水处理设施、轻烃加工厂、天然气净化装置清除出来的油沙、油泥,钻井、作业、管线穿孔而产生的落地原油及含油污泥[5]。油品储罐在储存油品时,油品中的少量机械杂质、沙粒、泥土、重金属盐类以及石蜡和沥青质等重油性组分沉积在油罐 底部,形成罐底油泥。 中原油田污泥产生主要是一次沉降罐、二次沉降罐、洗井水回收罐的排污。含油污泥本身成分复杂,含有大量的老化原油、蜡质、沥青质、胶体和固体悬浮物、细菌、盐类、酸性气体、腐蚀产物等,污水处理过程中还加入了大量的凝聚剂、缓蚀剂、阻垢剂、杀菌剂等水 处理药剂[6]。 在3~6年的油罐定期清洗中,罐底含油污泥量约占罐容的1%左右。罐底含油污泥的特点是碳氢化合物(油)含量极高。据调查测试发现,油罐底泥中大约25%为水,5%的无机沉淀物如泥沙,70%左右为碳氢化合物,其中沥青质占7.8%,石蜡占6%,污泥灰分含量 4.8%[3]。 1.3 炼油厂污水处理场产生的含油污泥 炼油厂污水处理场的含油污泥主要来源于隔油池底泥、浮选池浮渣、原油罐底泥等,俗称“三泥”,这些含油污泥组成各异,通常含油

含油污泥的处理现状及展望

含油污泥的处理现状和展望 摘要 含油污泥会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必须进行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针对含油污泥处理现状,分析了国内外处理含油污泥方法上存在的问题,综述了国内外含油污泥的处理技术现状、及含油污泥处理技术的研究进展。资源化利用将成为含油污泥处理技术的发展趋势。关键词:含油污泥;资源化;除油;综述 Abstract: Oily sludge may do harm to the production and the environment and must be treated harmlessly and be utilized comprehensively.n view of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oily sludge treatment,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oily sludge treatment at home and abroad are analyzed.This article summarized the present situation about domestic and foreign oily sludge treatment, and forecast the development direction about technology of oily sludge treatment. Resources utilization of oily sludge will be the dominant technique for oily sludge treatment in the future. Key Words: oily sludge、comprehensive utilization、oil removal、detoxification 1含油污泥的危害和来源 含油污泥是石油生产的伴随品,是石油生产的主要污染源之一,也是影响油田及周边环境质量的一大难题。含油污泥中大量的有机物和丰富的氮、磷、硫等营养物质,不加稳定处理的污泥任意排入水体,污泥中的有机物和氨氮将大量消耗水体中的氧,导致水体水质恶化,严重影响水生物的生存,营养物质又会使水体富营养化,在沿海海域造成赤潮和绿潮。除此,不同成分的含油污泥对环境和人类造成的危害是不同的。 1.1含油污泥的危害 油田含油污泥的组成成份极其复杂,是一种极其稳定的悬浮乳状液体系,含有大量老化原油、蜡质、沥青质、胶体、固体悬浮物、细菌、盐类、酸性气体、腐蚀产物等,还包括生产过程中投加的大量凝聚剂、缓蚀剂、阻垢剂、杀菌剂等水处理剂[1]。并因其体积庞大,排放后不但占用大量耕地,而且对周围土壤、水体、空气都将造成污染。我国现已对含油污泥的排放加强了重视[2],目前明确规定,肆意排放未经处理的含油污泥将处以1 000元/ m3·d 的罚款。这样虽然限制了部分污染物的排放,但仍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所以含油污泥

落地油泥污染及油土分离处理的工艺研究

落地油泥污染及油土分离处理的工艺研究 (2004-7-1) 落地油泥污染及油土分离处理的工艺研究刘志群 环境保护科学第30卷总第122期 2004年4月 收稿日期: 2003-09-15 作者简介:刘志群级工程师. 落地油泥污染及油土分离处理的工艺研究 根据落地油泥油土分离小型试验的结果,进行了0.5t/h油土分离的放大试验。 关键词原油落地油泥污染油土分离 Abstract The composition and character of mixture consisted of crude oil and soil are an alyzed.The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of the mixture are investigated.The test(0.5t/h)by whi ch Crude oil are separated form the mixture are made. Key words Crude Oil Mixture Consist of Oil and Soil Pollution Seperation of Oil an d Soil 1 落地油泥的污染及治理现状 1.1 落地油泥的产生、组成与性质 在石油开采过程的钻井和试喷过程中,有大量原油降落地面,与泥土、沙石、水等物质混合后,形成油土混合物(以下简称油泥)。根据落地原油的性质,可将油泥分为稠油泥和稀油泥,还可根据油泥堆放时间的长短,将其分为新鲜油泥和积存油 泥。 落地油泥的含油率一般在10%~30%之间;比重为1.5~1.8t/m3。由于在采油现场各种生活垃圾应有尽有,导致油泥中除泥土、沙石外,还混有玻璃瓶,矿泉水瓶、方便 袋、方便筷等生活垃圾及其它固体废弃物。 落地油泥的上述组成使其具有如下性质: ①粘度高、流动性差 由于砖、瓦、砂、石等固体物质与落地原油的混合物粘度高导致对其收集、运输过

含油污泥处理解决方法

油田和炼油厂的污水处理系统以及原油生产储运系统会产生大量含油污泥。目前我国每年产生的含油污泥总量达500余万t。随着大多数油田进入中后期开采阶段,采出油中含水率越来越高,含油污泥量还会继续增加。本文将叙述含油污泥的特性、危害,目前主要的处理方式,以及根据现有条件,对我们可能提出的技术方案进行叙述。 1含油污泥的性质和危害 含油污泥成分极其复杂,主要由乳化油、水、固体悬浮物等混合组成,其成分与地质条件、生产技术、污水处理工艺、污水水质、加药种类、排污方式以及管理操作水平有关。含油污泥的比阻比一般污泥大40倍,其可压缩性系数大20倍,属难过滤性污泥,又由于其颗粒细小,呈絮凝体状,含水量高,体积庞大,因此不易实现油-水-泥的三相分离。我国大部分油田含油污泥的含水率一般为70%~99%,油、盐成分含量较高,且含有重金属和其它有害杂质;炼油厂污泥还含有大量苯系物、酚类、芘、蒽等有毒物质。 含油污泥直接外排会占用大量土地,其含有的有毒物质会污染水、土壤和空气,恶化生态环境;直接用于回注和在污水处理系统循环时,会造成注水水质下降和污水处理系统的运行条件恶化,对生产造成不可预计的损失;同时大量石油资源被浪费。含油污泥己被列入《国家危险废物目录》中的含油废物类,《国家清洁生产促进法》和《固体废物环境污染防治法》也要求必须对含油污泥进行无害化处理。因此,无论是从环境保护、维护正常生产还是从回收能源的角度出发,都必须对含油污泥进行无害化、资源化处理 2含油污泥的处理技术 含油污泥处理以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为原则,故虽然目前的处理方式有很多,但最具发展前景的应该是一下四种技术:调质-机械分离、生物处理、固化处理和综合利用技术。下面逐一介绍这四种技术。 2.1调质-机械分离技术 浓缩、化学调节(即调质)、脱水是含油污泥处理系统必不可少的三个环节。高含水量的含油污泥不能直接进行机械脱水操作,必须先进行调质;通过调质-机械分离,使含油污泥实现油-水-泥的三相分离。污泥脱水过程实际上是污泥的悬浮粒子群和水的相对运动,而污泥的调质则是通过一定手段调整固体粒子群的性状和排列状态,使之适合不同脱水条件的预处理操作。 调质要根据含油污泥的性质、脱水机械的性能和滤饼的后续处理方法等因素选择合适的调节剂。研究发现,无机絮凝剂中,PAC的效果最好;有机絮凝剂中,阳离子型聚丙烯酰胺(PAM)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