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代数式》第一课时教案

《代数式》第一课时教案

《代数式》第一课时教案
《代数式》第一课时教案

代数式

第1课时代数式

碑坝中学刘子琛

教学目标:

1.进一步理解字母表示数的意义,能结合具体情景给字母赋于实际意义;理解代数式和代数式的值的意义,能解释一些简单代数式的实际背景或几何意义,在具体情景中能求出代数式的值. (重难点)

2.通过创设实际背景和引用符号,经历观察、体验、验算、猜想、归纳等数学过程,体会数学与现实世界的联系,增强符号感,发展运用符号解决问题和数学探究意识.

教法学法:

教学方法:引导—探究—发现法.

学习方法: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相结合.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投影仪、电脑

课时安排:1课时

课型:新授课

教学重难点:

重点:认识代数式和代数式所表示的意义

难点:求解代数式的值及列代数式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欣赏视频,导入新课

师:国庆六十周年大阅兵,同学们看了吗?首先请同学们来欣赏一段视频.(26秒.定格在胡锦涛主席乘坐红旗轿车阅兵的一个瞬间.)

师: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规模最大、装备最新、机械化程度最高的一次大阅兵.

有谁知道胡主席乘坐的是什么品牌的车吗?

生:国产红旗大轿车.

师:对﹗国产红旗大轿车﹗这是我们民族的骄傲﹗提到造车,有一个人,功不可没,不能不提.

同学们知道是谁吗?

生:造车鼻祖—奚仲.(官桥镇所在地,是造车鼻祖—奚仲的故里,学生对此了解较多.)

师:(多媒体展示一张奚仲造车的图片.)

师:那我先来考考同学们:上面的图片中的一辆推车几个轮子?两辆推车几个轮子?x辆推车几个轮子?

生:2个,4个,2x个.

师:板书2x.

设计意图:通过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注意力集中前提下顺利过渡到本节知识内容.引导学生体验把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的一般方法,同时在解答问题中形成认知冲突.通过这一情境的引入,让学生感受到祖国的强大,增强爱国的热情,民族的自豪感.了解到学习这些知识的重要性,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同时滲透了把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的一般思想方法.

师: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字母能表示什么,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3.2代数式.(板书课题) 下面请同学们快速完成导学案的第一题.

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1.温故而知新

填空:

⒈边长为a cm的正方形的周长是cm,面积是cm2.

2 . 钢笔每支2元,铅笔每支0.5元,m支钢笔和n支铅笔共____________元.

⒊温度由2℃下降t℃后是℃.

⒋小亮用t秒走了s米,他的速度是为米/秒

生:(完成填空,如有疑难可在小组内交流、讨论.)

s

生1:通过实物投影展示答案:4a, a2, 2m+0.5n, t-2,

t

生2:第2、3题应该加上括号.

师:板书正确答案.

师:观察上面的这些式子有什么特点?

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组内交流、讨论.)

生1:含有数、字母、

生2:含有运算符号.

师:像2x,4a , a 2 , 2m +0.5n , t -2,t

s 等式子都是代数式(algebraic e x pression). 单独一个数或一个字母也是代数式.

师: 你还能举几个代数式的例子吗?

生1:2,m,a ﹢b…

生2: m-n,5, 2n…

师:真棒.下面再来考考你的眼力,

请同学们快速完成导学案 : 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第1题.

2.考考你的眼力:

师:下列各式中哪些是代数式?哪些不是?

(1)m +5 (2)a +b =b +a (3)0

(4) x 2+3x +4 (5)x +y >1(6)

生: (1)、(3)、(4)、(6)是代数式, (2)、(5)不是.

师:小结:(1)代数式中不含“=”,“>”,“<”,“≥”,“≤”,“≠”等符号.

(2)单独的一个数或字母也是代数式.

师:同学们回答的很好,那我们就来巩固一下吧.

生:完成巩固练习:

用代数式表示

(1) f 的11倍再加上2可以表示为______________.

(2)数a 与它的的和可以表示为_________.

(3) 一个教室有2扇门和4扇窗户,n 个这样的教室共有___________扇门和_________扇

窗户.

(4)小华、小明的速度分别为x 米/秒,y 米/秒,6分钟后它们一共走了 米.

生:(完成填空并回答,如有疑难可在小组内交流、讨论.)

生1: 11f +2 ,a +a,2n,4n,6(x +y )

生2:(4)小题也可以写成(6x +6y)

生3:第(2)小题也可以写成1a,

师: 1a通常写成a,带分数写成假分数.

师:通过前面的练习,同学们想一想,说一说:代数式在书写时应该注意那些问题呢?

生: 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组内交流、讨论后回答问题.

( 同学们在充分交流的过程中,教师可参与其中,听听同学的想法,看看同学们在交流过程中的表现,积极引导不善交流的同学倾吐自己的想法,形成好的合作交流的气氛)

生1:数与字母,字母与字母相乘,乘号可以省略,也可写成“.”;数字与数字相乘,乘号不能省略;数字要写在字母前面;

生2:在含有字母的除法中,一般不用“÷”号,而写成分数的形式;

式子后面有单位时,和差形式的代数式要在单位前把代数式括起来.

生3:带分数一定要写成假分数.

师:同学们回答的非常好,非常的全面.现在请同学们回过头来看一看,前面你所列的代数式符合要求吗?

生:自我检查,同位之间互查.

设计意图:让学生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数学问题,学会列代数式,体验数学来源于生活,又为现实生活服务,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规定代数式的书写要求,代数式求值的格式并用多媒体展示,目的在于让学生体会数学的规范性,严密性,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感和符号感.

教学效果:本环节开始就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主动学习和合作交流较为充分,学生成功的交流,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结果的多样性,数学符号的美妙性,同时初步学会了列代数式的方法.

师:我们知道了代数式,会列代数式,现在我们就来共同探究一下生活中的数学.

请同学们完成导学案的探究一.

三、合作探究,拓展新知.

内容:讨论教材上的例题.分析需要使用代数式表达信息的原因.通过解决具体问题,

让学生感受代数式求值的含义.

探究一:学习要求:请认真读题并完成题后的填空:

1. (1)某公园的门票价格是:成人票每人10元,儿童票每人5元.

一个旅游团有x名成人和y名儿童,用代数式表示这个旅游团应付的门票费.(分析:x名成人的门票费为;y名儿童的门票费为;

解:这个旅游团应付的门票费为.

(2)如果这个旅游团有37名成人和15名儿童,那么应付门票费多少元?

(分析:这个旅游团有37名成人即字母 =37;儿童15名即 =15;分别把它们

代入(1)中的代数式,即可求出应付门票费)

解: (学生口述)

生: (先独立思考,再小组内交流后回答问题.)

生: (通过实物投影展示答案.)

生1:(1) x 名成人的门票费为10x , y 名儿童的门票费为5y,

这个旅游团应付的门票费为,(10x +5y )元.

生2:(2) 如果这个旅游团有37名成人和15名儿童,那么应付门票费445元.

师: 在回答(2)题时,我们要注意解题的格式.(板书解题过程,并加以强调.)

师:刚才我们解决了生活中的一个问题,下面我们再来探究一下生物世界的奥秘吧.

请同学们快速完成导学案的探究二.

探究二:

1.请认真读题,参照1题的答题格式,完成下题的解答过程.

----相信你能行!

在某地,人们发现某种蟋蟀叫的次数与气温之间有如下的近似关系:用蟋蟀1分钟叫的

次数除以7,然后加上3,就近似地得到该地当时的气温(℃).

(1)用代数式表示该地当时的气温;

(2)当蟋蟀1分钟叫的次数分别是80,100和120时,该地当时的气温大约是多少?(结果保留

整数)

生: 先独立思考,再小组内交流后回答问题.

生1: 口答1. 用x 表示蟋蟀1分钟叫的次数,则该地当时的气温为( 7

x +3) ℃. 生2: 通过实物投影展示(2)小题答案.

设计意图:这里首先展示出学生生活中非常熟悉的小动物――蟋蟀的图片,从而提出蟋蟀每

分钟叫的次数与当时温度的关系的问题,目的是刺激学生的感官,引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对第(1)中的蟋蟀1分所叫的次数探求或变式,目的在于帮助学生自设字母来表示有关的

量,为学生列代数式铺平道路,同时让学生体会数学建模的思想.

求x =80、100、120时,该地当时的温度,目的在于让学生进一步学会求代数式

的值,加深对蟋蟀1分叫的次数与当时温度的关系的体会.

教学效果:在这个环节中教师首先给出一个实际背景,一下子就引起了学生的注意力,接着

通过师生循序渐进的分析,学生很自然地领悟了数学建模的方法,掌握了列代数式的新的方

法――先设字母,再列式子,使课堂气氛显得格外轻松.同时在这里通过变式,增强了思维

的灵活性,降低了学习的难度,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师:同学们完成的非常棒.通过刚才的探究,我们深切体会到了:知识来源于生活,又运用于生活.

小组讨论:代数式10x +5y 还可以表示什么?

想一想, 比一比!看谁说的既多又准!

(要求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之上,做小组交流,随后全班交流.)

①如果用x(元)1支铅笔的价格,用y(元)1个练习本的价格,那么10x+5y可以表示

的总钱数

②如果,那么

生:(先完成①小题,然后仿照上题完成②小题.)

生1:老师有x张10元,有y 张5元的钱,则(10x+5y)元就表示老师有多少钱.

生2:一辆车以x千米/小时的速度行驶了10小时,然后又以y千米/小时的速度行驶了5小时,则(10x+5y)千米表示这辆车所走的路程.

生3:某种数学资料每本要10元,英语资料每本要5元,小明买了x本数学资料,y本英语资料,则( 10x+5y)元表示共用了多少钱.

师:同学们真棒,举出这么多代数式10x+5y所表示的实际背景.

设计意图:用多媒体将问题展示后,让学生充分地观察、思考,进而产生联想,针对“10x +5y”所表示的意义让学生各自发表自己观点,并在小组进行交流,通过交流,学生意识到了“10x+5y”可以表示很多不同的问题,接着让各小组长上台进行展示和师生对答案进行综合评价,最后教师又用多媒体展示部分准确答案,目的是帮助学生进一步体会符号表示的意义,同时也是为了拓宽学生的思维,发展学生联想、类比、归纳等能力.

四、拓展延伸

讨论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一个你最喜欢的一个两位数.

2.一个两位数的个位数字是a,十位数字是2,请用代数式表示这个两位数;

3.一个两位数的个位数字是a,十位数字是b,请用代数式表示这个两位数

如何用代数式表示一个三位数?

生:( 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组内交流、讨论后回答问题.)

生1: 通过实物投影展示答案1.我喜欢36

2.这个两位数是20+a

3.这个两位数是10b+a

4.设这个三位数的个位数字是a,十位数字是b,百位数字是c,

这个三位数是100c+10b+a.

生2: 通过实物投影展示答案1.我喜欢96 ,

第2,3题答案和上面的同学相同,

第4题.设这个三位数的个位数字是x,十位数字是y,百位数字是z,

这个三位数是100z+10y+x.

师: 总结:两位数表示:10十位数字+个位数字

三位数表示: 100百位数字+10十位数字+个位数字

设计意图:为了检测学生的灵活应变能力,创新思维的能力,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在数学发展方面的需要.选择题目的出发点在于帮助学生学会列代数式,进一步明确代数式的实际背景或几何意义,发展学生的符号感;让学生进一步把握本章的重点,明确学习的方向. 教学效果:学生分层次独立完成,再由教师念答案学生自我评分,按不同的要求统计优秀成绩(基础差的同学做对第1,2,3题就是优秀),让每个学生都有了成就感,增强了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真正做到了面向全体学生.

五、小结回顾:

师:请同学们谈一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生1、生2、生3自发站起来谈学习收获,教师作出点评、补充.)

设计意图:鼓励学生结合本节课的学习谈自己的收获,学生交流,互相补充,完成本节知识的梳理.

六、作业:

1.P108 读一读“代数” 的由来

2.P109 第1题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本节课采用导学案的方式,主要讲解代数式的基本知识,并在具体情景中讲解列代数式的方法和简单的求值.通过这些内容,让学生逐渐熟悉代数式的表示方法,并培养符号逻辑思维能力.以具体的事例引入代数式的概念,既形象又浅显易懂.通过两个探究题,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通过学生自己大胆的尝试,让学生在学习中得到乐趣,指

导学生在变化中探索规律,培养团结合作精神.通过学生对知识和技能的总结,理清本节的知识结构,使知识系统化,提升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与人交往的能力.无论是教学环节设计,还是课外作业的安排上,我都重视知识的产生过程,关注人的发展,意到个体间的差异,让每一个学生在课堂上都有所感悟,都有着各自的数学体验,

不同的人在数学上都得到不同的发展.当然本节课在教学过程中也有遗憾的地方,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努力克服自己在教学中的不足之处,争取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做到更好.

22.我们奇妙的世界第一课时优秀教案

22.我们奇妙的世界第一课时教案 2020.3.22 教学目标: 1.认识雕、呈等11个生字,学写乘、幻等13个生字。 2.能读准字音,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朗读表达出世界的奇妙。 3.了解课文从哪几个方面写出了世界的奇妙。 4.初步学习整合信息,学习怎样介绍奇妙的世界。 教学重点: 理解、感悟世界的奇妙,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激发热爱世界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感悟世界的奇妙,学习把事物写具体。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雕、呈等11个生字,学写乘、幻等13个生字。 2.能读准字音,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朗读表达出世界的奇妙。 3.了解课文从哪几个方面写出了世界的奇妙,天空给我们带来了哪些宝藏。 教学重点: 1.识记生字词。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课文从哪几个方面写出了世界的奇妙,天空给我们带来了哪些宝藏。

教学过程: 一、图片激趣,导入新课。 1.课件播放地球,蔚蓝的天空、各种形状的云彩,日出日落,四季的森林等图片,观看图片后,你看到了一个的世界? 2.是啊,世界是多彩的,神奇的,今天我们就从英国的彼得.西摩的作品中感受世界的有趣。板题。 3.你觉得课题中哪个词最重要?(奇妙)它就是题眼。齐读课题。 二、初读感知,学习生字。 1.请同学们快快打开书86页,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大家读得很认真,词语也来祝贺你们了(投影出示词语),会读吗? 3.出示带音节的词语。(自由读,分行读,齐读。) 4.去掉音节,还有信心读好吗?请各位同学当小考官,同桌两人你读给他听,他读给你听,如果同桌读得好,请你夸夸他,如果同桌读不好,请你教教他。开始吧! 5.小考官们,现在我也要考考你们,刚才读的时候你觉得那些词比较难读,可以提醒一下大家吗?指名读,领读。 (1)适时理解“雕饰”,(雕刻,装饰)拆分法是理解词语的方法之一。 (2)振翅: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只要大家努力学习,也会像小鸟一样振翅高飞。 (3)噼噼啪啪:这是怎样的声音?(雨滴、鞭炮)你还知道哪些拟声词? (4)蜡烛:“蜡”最早指蜂蜡。成熟蜂巢用沸水融化、过滤、冷却,就会得到蜂蜡。“虫”字旁指的就是蜂巢。(昔:旧的,成熟的)

河北省滦南县七年级数学上册《3.2代数式》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

1 备课组长签字: 年级主任(组长)签字: 日期: 编号: 课题 课时 1 授课教师 教学 目标 (1)会把代数式反应的数量关系用文字语言表述出来。 (2)会把文字语言表达的数量关系用代数式表示出来。 重点 难点 重点:理解并能说出代数式表示的意义,会列代数式。 难点:代数式表示的意义和准确列代数式。 教学内容 师生随笔 一、自学导航: 1、填空: (1)a 与b 的和为 。 (2)1箱苹果重约15千克,n 箱苹果重约________千克。 (3)一辆汽车t 小时行了s 千米,问每小时行 千米 (4)a 与比a 大2的数的积为________。 小结: 代数式:像上面这样的式子都叫 ,即用运算符号把数和表示数的 字母连接而成的式子。单独一个 或一个表示数的 也是代数式。 2、小组讨论: 上节课还有这样的式子a +b=b +a v=t s ……它们是代数式吗? 3、小判断: 下面各式中哪些是代数式,哪些不是?为什么?① 0 ② x-2y 3 ③ n >5 ④5a-b=3 ⑤ 2.5米 ⑥ -x 21 二、合作探究: 1、知道了代数式是用运算符号表示的数量关系,如何用文字语言表述数量 关系呢? 例1、 说出下列代数式的意义 (1) 2a+5 (2) 2(a+5) (3) a 2+ b 2 (4) (a+b)2 解:(1) (2) (3) (4) 2、用代数式可以表示数量和数量之间的关系。你能做到吗? 例2、用代数式表示 (1)a 与b 的差与c 的平方的和 (2)百位数字是a ,十位数字是b ,个位数字是c 的三位数 (3)用含有同一个字母的代数式表示三个连续的整数,并写出它们的和。

代数式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代数式的概念,能用代数式表示简单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在具体情境中,能求出代数式的值,并解释它的实际意义.(知识技能) 2、能解释一些简单代数式的实际背景或几何意义,发展符号意识.(数学思考) 3、感受字母取值的变化与代数式的值的变化之间的联系,能利用代数的值推断一些代数式所反映的规律. 在代数式求值的过程中,初步感受函数的对应思想.(问题解决) 4、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类比、联想等思想,体验数学美,增强学习的自信心.(情感态度) 教学重点:理解具体代数式的意义,能用代数式表示简单的数量关系,并能进行简单的代数式求值. 教学难点:准确列出代数式,从不同的角度给代数式赋予实际意义. 授课类型:新授课 课时:1课时 教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设计思路:本节课是在上一节学习了用字母表示之后一节课,第一环节从学生刚刚经历过的军训(即军训中的数学问题)情境作为背景,设计问题串,让学生根据情境中出现的代数式自然引入代数式和代数值的意义. 第二环节过具体情境中的列代数表示及求值(旅游中的数学问题),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同时关注代数式(符号语言)与文字语言的双向转换,一方面,通过具体情境来列代数式;另一方面,给代数式赋予实际背景功几何意义,使学生体会数学与现实世界的联系,增强符号意识;第三环节是数学学习主题学以致用(健康中的数学问题).最后是课堂小结和检测. 简单地说就是:从军训中数学——旅游中数学——健康中数学 教学过程:

教学步骤师生活动设计意图 学生回忆军训情景,是 一种激动和振奋,以军训作 为话题开启学生探索《代数 式》之旅,可以增强学生信 心和学习积极性。 活动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课堂引入】——军训中的数学 在开学之际的教师表彰大会上,学校初一 (1)部和(2)部两个军训方队为进行汇报表 演,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初一(1)部方队有a人,初一(2)部方 队有b人,两个方队一共有人;初一(2) 部比初一(1)部多人.(a

华师大版七上3.1《列代数式》word教案

3.2代数式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并能说出一个代数式所表示的数量关系; 2.初步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及抽象思维的能力; 3.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教育学生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刻苦学习.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难点:正确地说出代数式所表示的数量关系. 课堂教学过程设计 一、引言 数学是一门应用非常广泛的学科,是学习和研究现代科学技术必不可少的基础知识和基本工具.学好数学对于把我国建设成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强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中学的数学课,是从学习代数开始的.除了学习代数以外,同学们还将陆续地学习平面几何、立体几何、解析几何等内容. 学习代数与学习其它学科一样,首先要有明确的学习目的和正确的学习态度.没有坚持不懈的努力,没有顽强的克服困难的精神,是不可能学好代数的. 在开始学习代数的时候,大家要注意代数与小学数学的联系和区别,自觉地与算术对比:哪些和小学数学相同或类似,哪些有严格的区别,逐步明确代数的特点.代数的一个重要特点是用字母表示数,下面我们就从用字母表示数开始初中代数的学习. 二、从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提出问题 1.在小学我们曾学过几种运算律?都是什么?如何用字母表示它们? (通过启发、归纳最后师生共同得出用字母表示数的五种运算律) (1)加法交换律a+b=b+a; (2)乘法交换律a·b=b·a; (3)加法结合律(a+b)+c=a+(b+c); (4)乘法结合律(ab)c=a(bc); (5)乘法分配律a(b+c)=ab+ac. 指出:(1)“×”也可以写成“·”号或者省略不写,但数与数之间相乘,一般仍用“×”; (2)上面各种运算律中,所用到的字母a,b,c都是表示数的字母,它代表我们过去学过的一切数. 2.(小黑板)从甲地到乙地的路程是15千米,步行要3小时,骑车要1小时,乘汽车要0.25小时,试问步行、骑车、乘汽车的速度分别是多少?

记金华的双龙洞第一课时优秀教案教学设计

记金华的双龙洞第一课时优秀教案教学设计 下面是网为大家带来的记金华的双龙洞第一课时优秀教案教学设计,欢迎阅读参考。 记金华的双龙洞第一课时优秀教案教学设计篇一 教学要求: 1、了解从金华去双龙洞的路上的特点,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 2、了解作者的游览顺序,制作一张游览示意图。 3、学会本课生字词语。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你喜欢的自然段。 教学过程: 一、揭题、释题,读第一段。 1、揭题。 今天,我们学习老作家、老教育家叶圣陶爷爷的游记——记金华的双龙洞。 2、释题。“记”是什么意思? 3、读第一段。 二、初读课文。 1、激趣。听说,双龙洞的景色非常奇特,我也真想去游览一番,你们想去吗?要想去,事先要对双龙洞有些了解,课文会告诉你。赶快朗读课文,做到正确流利,遇到难读的要多读几遍,遇到生字更要多读几遍。快读吧。 2、自由读课文。 3、检查学习字词和课文的情况。 三、理清顺序。 1、看,这是什么?(出示小红旗小黄帽)谁用的?说起导游这个职业,可真好,天南海北,游山玩水。现在,有一个当导游的机会,你们想不想当?想当的都来当吧,现在,你 们都是导游,就我一个游客。(让一个女生起立)导游小姐,你怎么安排我今天的旅游路线?教你一个方法,可以画一张游览示意图。怎么画?细细读课文,借助课文中地点转换的语

句来画。例如:四人小组合作制作一张。一组板演。导游小姐,你怎么安排我今天的旅游路线?你这个导游当得真好,这个旅游帽作为奖品奖给你。 四、学习第二段。 1、刚才就我一个游客太冷清了,你们还是陪伴我一起来当游客吧。现在让我们从金华出发到双龙洞去,请你注意欣赏沿途景物。(出示相机)看,老师手中拿的是什么?你们也带了吗?下面请同学们当摄影师,把路上的美景拍摄下来,并且配上解说词。(出示一张照片做例子)拍镜头时,要拍一个你最喜欢的景物,配解说词时,要使用文章的句子。要完成这件工作,先要好好地朗读2——3段。 2、学生自由朗读2——3段。 3、讨论。 (1)你拍了什么镜头?为什么拍了这了这个镜头?随学生出示图,补充介绍:映山红花色众多,有紫红、红、桃红、粉红、橙、金黄、雪青、纯白等颜色。 (2)还有谁也拍了这个镜头,你们愿不愿意来一次配解说词的比赛。 (3)猜一猜,油桐开的花是什么颜色的?出示图。 (4)出示实物,新绿。 4、看到大家拍了这么多的镜头,我也憋不住了,我让你们看看我拍的镜头,不过,我有一个问题。(出示问题:溪声为什么会变换调子,溪流与双龙洞有什么关系?)播放录象,看完后讨论。指导朗读。 5、一路上,有山有水,景色美丽,请你能否用一个词来形容这些景色。比如,叶圣陶爷爷就用了一个词——明艳,你用什么词? 6、景色美,文章美,我们来把它背下来,请你选择你喜欢的一句话背给同桌听。 六、课堂,作业。这堂课,我们游了路上,又游了洞口和外洞,玩得开心吗?今天回去,把你的见闻告诉给你的爸爸妈妈听。 记金华的双龙洞第一课时优秀教案教学设计篇二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解重点词语。 2.阅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找出作者的游览顺序。

52代数式(2)(无答案)-山东省临朐县沂山风景区大关初级中学青岛版七年级数学上册学案

七(上) 5.2 代数式(2) 一、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1、在具体情景中,进一步理解字母表示数的意义,经历代数式概念的产生过程.2、会列代数式,能解释一些简单代数式的实际背景或几何意义,发展符号感. 过程与方法:1、通过丰富的实例使学生经历从语言叙述到代数表示,从代数表示到语言叙述的双向过程.2、通过列代数式,初步体会到数学中抽象概括的思维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与同伴探索、交流的学习过程中形成良好的学习态度,逐步体会数学语言的简洁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二、学习重点:代数式的概念,列代数式. 学习难点:理解描述数量关系的语句,正确列出代数式。 三、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本105页----106页内容,完成下面的练习: 1一个三角形的三条边的长分别的a,b,c,求这个三角形的周长 2张强比王华大3岁,当张强a岁时,王华的年龄是多少? 3a千克大米的售价是6元,1千克大米售多少元? 4圆的半径是R厘米,它的面积是多少? 5用代数式表示:(1)长为a,宽为b米的长方形的周长; (2)宽为b米,长是宽的2倍的长方形的周长; (3)长是a米,宽是长的的长方形的周长; (4)宽为b米,长比宽多2米的长方形的周长 (二)精讲点拨 例4 、用代数式表示: (1)某数的3倍与2的差的平方 (2)三个连续偶数的和 (3)m与n的和除以10的商;

(4)m 与5n 的差的平方; (5)x 的2倍与y 的和; (6)ν的立方与t 的3倍的积 分析:用代数式表示用语言叙述的数量关系要注意:①弄清代数式中括号的使用;②字母与数字做乘积时,习惯上数字要写在字母的前面 例5请对代数式a+2的实际意义作出解释 例6 说出下列代数式的意义: (1) 2a+3 (2)2(a+3); (3) (4)a- b (5)a 2+b 2 (6)(a+b) 2 对于代数式的意义,具体说法没有统一规定,以简明而不致引起误会为出发点 (三)有效训练 1、指出下列各式中,哪些是代数式,哪些不是代数式。 ①a ②0 ③4x ④a >b ⑤7 ⑥3+6=9 ⑦ab=ba ⑧π ⑨2a-1=b 2、用语言叙述下列代数式的意义。 (1)苹果每千克的价格是x 元, x 21可以表示 。 (2)62a 可以表示 。 (3)可以表示2 5y x + 。 3、顺次大1的整数,叫连续整数。三个连续整数中。 若最大的一个数为m ,那么其它两个数分别是 ; 若中间一个数是n ,那么其它两个数分别是 。 (四)拓展提升:列代数式,并求值。 (1)某公园的门票价格是成人10元,学生6元。一个旅游团有成人x 人,学生y 人,那么该旅游团应付多少门票费? (2)如果该旅游团有37个成人,15个学生,那么该旅游团应付多少门票费? (3)小组讨论:10x+6y 还可以表示什么?请自编一个问题,可以列出这个代数式。 评析:在用文字叙述的问题中,可先用文字叙述各个量之间的关系,再对可变的量用字母表示,转化成代数式. 四、梳理知识,总结收获1、代数式的定义及书写格式.2、能根据题意列代数式.3.能根据代数式说出

代数式 教案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字母表示数的意义,了解字母表示数是数学的一大进步; 2.了解代数式的概念,使学生能说出一个代数式所表示的数量关系; 3.通过对用字母表示数的讲解,初步培养学生观察和抽象思维的能力; 4.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使学生深刻体会从特殊到一般的的数学思想方法。 5.对本节例题的分析: 例1是用代数式表示几个比较简单的数量关系,这些小学都学过.比较复杂一些的数量关系的代数式表示,课文安排在下一节中专门介绍. 例2是说出一些比较简单的代数式的意义.因为代数式中用字母表示数,所以把字母也看成数,一种特殊的数,就可以像看待原来比较熟悉的数式一样,说出一个代数式所表示的数量关系,只是另外还要考虑乘号可能省略等新规定而已. 7.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 难点:学会用字母表示数及正确说出一个代数式所表示的数量关系。 教学设计示例 代数式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字母表示数的意义,了解字母表示数是数学的一大进步; 2.了解代数式的概念,使学生能说出一个代数式所表示的数量关系; 3.通过对用字母表示数的讲解,初步培养学生观察和抽象思维的能力; 4.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使学生深刻体会从特殊到一般的的数学思想方法.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 难点:学会用字母表示数及正确地说出代数式所表示的数量关系 课堂教学过程设计 一、从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提出问题 1 在小学我们曾学过几种运算律?都是什么?如可用字母表示它们? (通过启发、归纳最后师生共同得出用字母表示数的五种运算律) (1)加法交换律a+b=b+a; (2)乘法交换律a·b=b·a; (3)加法结合律(a+b)+c=a+(b+c); (4)乘法结合律(ab)c=a(bc); (5)乘法分配律a(b+c)=ab+ac 指出:(1)“×”也可以写成“·”号或者省略不写,但数与数之间相乘,一般仍用“×”; (2)上面各种运算律中,所用到的字母a,b,c都是表示数的字母,它代表我们过去学过的一切数 2 (投影)从甲地到乙地的路程是15千米,步行要3小时,骑车要1小时,乘汽车要0. 25小时,试问步行、骑车、乘汽车的速度分别是多少? 3 若用s表示路程,t表示时间,ν表示速度,你能用s与t表示ν吗? 4 (投影)一个正方形的边长是a厘米,则这个正方形的周长是多少?面积是多少? (用I厘米表示周长,则I=4a厘米;用S平方厘米表示面积,则S=a2平方厘米)

代数式教学设计

2代数式 一、教学目标: 1.进一步理解字母表示数的意义,能结合具体情景给字母赋于实际意义;理解代数式和代数式的值的意义,能解释一些简单代数式的实际背景或几何意义,在具体情景中能求出代数式的值.(知识与技能) 2.通过创设实际背景和引用符号,经历观察、体验、验算、猜想、归纳等数学过程,体会数学与现实世界的联系,增强符号感,发展运用符号解决问题和数学探究意识.(过程与方法)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类比、联想等思维,体验数学美,增强学习自信心。(情感与态度) 二、教学重点:列代数式。 教学难点:正确列出代数式表示现实问题中的数量关系;从不同的角度给代数式赋予实际意义。 三、教学过程 第一环节 旧知归纳,直奔主题 内容: 承接先前的若干实例,回顾具体代数式所表达的含义,归纳它们的基本特征。 目的: 通过复习上一节知识内容,直接点出本节主题,在于降低教学难度,激发兴趣,使 学生在注意力集中前提下顺利过渡到本节知识内容.目的在于引导学生体验把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的一般方法,同时在解答问题中形成认知冲突. 效果: 学生在通过上一节知识的回顾,知道像4+3(x -1),x +x +(x -1),a +b ,ab , 2(m +n ),t s ,a 3 …… 这样一些式子都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而探求当x =200时4+3(x -1)的代数式的值,不仅理解了代数式和代数式的值的意义,而且了解到学习这些知识的重要性,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同时滲透了把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的一般思想方法. 第二环节 创设背景,理解概念 内容: 讲解教材中的例1 列代数式,并求值.

门票 成人:10元/ 张 学生:5元/ 目的: 经过多媒体展示实际背景,学生演板、师生交流,让学生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数学问题,学会列代数式和求代数式的值,体验数学来源于生活,又为现实生活服务,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规定代数式的书写要求,代数式求值的格式并用多媒体展示,目的在于让学生体会数学的规范性,严密性,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感和符号感. 效果: 本环节开始就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主动学习和合作交流较为充分,学生成功的交流,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结果的多样性,数学符号的美妙性,同时初步学会了列代数式和求代数式的值的方法. 第三环节反设探究,意义升华 内容: 承接上面的例子,继续提出问题:前面10x+5y表示的是x个成人、y个学生进公园的门票费,那么它还可以表示什么呢?请大家想一想后,写出一种或两种表示的内容. 要求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之上,做小组交流,随后全班交流。 根据讨论结果,共同归纳:字母可以表示任何数,或者任何一个量,“10x+5y”可以赋于很多的实际的意义,投影展示学生思考的多种结果。 目的: 用多媒体将问题展示后,让学生充分地观察、思考,进而产生联想,针对“10x+5y”所表示的意义让学生各自发表自己观点,并在小组进行交流,通过交流,学生意识到了“10x+5y ”可以表示很多不同的问题,接着让各小组长上台进行展示和师生对答

《荷花》第一课时优秀教案

《荷花》第一课时优秀教案 篇一:3荷花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3.荷花 篇二:《荷花》第一课时公开课 《荷花》第一课时 一.导入 1.我们来欣赏一组图片,请你用一个词来形容你看到的荷花。 评:我觉得你们就是最伟大的诗人,把荷花形容得这么美! 2.荷花又称莲花或者芙蓉,它出淤泥而不染,自古以来赞美荷花的诗篇数不胜数。今天我们要和大作家叶圣陶一起走进这片荷花池,一起品味这一池的荷花。 3.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课文。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2.出示词语(带拼音) 指名读,讲解莲蓬:出示莲蓬图,读好轻声 花骨朵儿:这个词是儿化音,谁能读准它。 露出:它还可以读露(水)。 挨挨挤挤:生做动作,一个挨着一个,形容数量很多。翩翩起舞:跳舞很轻快,很美。读美。

3.去拼音,分行读词语,齐读词语 4.指名分段读课文,一边听一边思考每一段分别写了什么? 用四个字的词来概括板书:闻到花香 观察形状 欣赏姿势 想象成荷 回到现实 5.过渡:就让我们再一次走进课文,品位荷花的美,体会作者用词的精妙。 四精读课文 (一)精读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 2、从这一段中,你体会到了什么?“赶紧”“跑” 3、齐读第一段,读出作者迫不及待想看荷花的心情 (二)精读第二自然段。 篇三:12.《荷花》第一课时教案 12《荷花》第一课时教案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板书课题齐读课题:荷花。 2.语言渲染:从古至今,荷花就是文人最喜爱的植物之一,描写赞美荷花的诗文数不胜数,我古代伟大的诗人屈原、李白、苏轼等都曾吟咏过荷花。人们称荷花为“花之君子”。今天,我们来一起学习一篇有关荷花的文章,它的作者是我国现代著名文学家、教育家叶圣陶爷爷,文章的题目就叫“荷花”。 3.哪些同学看过荷花?请你用一个词来形容自己看过的荷花。请同学们边看边想,你看到了什么。(呈现多幅荷花照片) 二、初读课文,熏陶情感: 1、自读课文。要求: (l)遇到生字多读几遍,除了读准字音之外,还要看清字形。 (2)把句子读通顺。 (3)画出不认识、不理解的字词。 2、查自读情况: (1)出示词语:(课件出示) (2)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

第四章 代数式复习学案

第四章代数式复习学案 【知识框架】 【知识点】 代数式、代数式的值、整式、同类项、合并同类项、去括号与去括号法则、整式的加减乘除乘方运算法则。 1、代数式的有关概念. (1)代数式:代数式是由运算符号(加、减、乘、除、乘方、开方)把数或表示数的字母连结而成的式子.单独的一个数或者一个字母也是代数式. (2)代数式的值;用数值代替代数式里的字母,计算后所得的结果叫做代数式的值. 求代数式的值可以直接代入、计算.如果给出的代数式可以化简,要先化简再求值. (3)代数式的分类 2、_________和________统称为整式。 ①单项式:由或的相乘组成的代数式称为单项式。单独一个数或一个字 母也是单项式,如,5 a。 ·单项式的系数:单式项中的叫做单项式的系数。 ·单项式的次数:单项式中叫做单项式的次数。 ·对于给出的单项式,要注意分析它的系数是什么,含有哪些字母,各个字母的指数分别是什么。 例: 2 3 2 a b -的系数是________,次数是_______。 ②多项式:几个的和叫做多项式。其中,每个单项式叫做多项式的,不含字母的项叫做。 ·多项式的次数:多项式里的次数,叫做多项式的次数。 ·多项式的幂:一个多项式含有几项,就叫几项式。所以我们就根据多项式的项数和次数来 命名一个多项式。如: 42 321 n n - +是一个四次三项式。

·对于给出的多项式,要注意分析它是几次几项式,各项是什么,对各项再像分析单项式那样来分析 例:245643a a -++是_______次________项式。 3、同类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叫做同类项. 要会判断给出的项是否同类项,知道同类项可以合并.即x b a bx ax )(+= +,其中的x 可以代表单项式中的字母部分,代表其他式子。 判断几个单项式或项,是否是同类项,就要掌握两个条件:①所含字母相同;②相同字母的次数也相同。 在掌握合并同类项时注意: ① 如果两个同类项的系数互为相反数,合并同类项后,结果为______; ②不要漏掉不能合并的项; ③只要不再有同类项,就是结果(可能是单项式,也可能是多项式)。 4、整式的运算 整式的加减:几个整式相加减,通常用括号把每一个整式括起来,再用加减号连接. 整式加减的一般步骤是: (1)如果遇到括号.按去括号法则先去括号:括号前是____号,把括号和它前面的____号去掉。括号里各项都不变符号,括号前是“一”号,把括号和它前面的“一”号去掉.括号里各项都_______. (2)合并同类项: 同类项的系数相加,所得的结果作为系数.字母和字母的指数不变.

优课雷雨第一课时1优秀教案

《雷雨》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4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词语表中的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掌握课文主要内容。 教学重点: 正确书写生字词。 教学难点: 概括课文大意。 教学过程: 一、谈话入题 1.孩子们今天下雨了吗?雨有很多种,你知道有哪些雨?((学生自由说)2.今天我们将要迎接的就是一场雷雨。齐读课题 小朋友们见过雷雨吗?你见过的雷雨是什么样的呢? 老师提示雷雨一般是在什么季节下的?(夏天午后) 3.有一位小朋友把他观察到的雷雨景象写成了一篇文章。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18课,和这位小朋友一起看看这场雷雨吧!那么现在课堂就还给同学们。有请我们的助教。 4.不认识的生字词做上记号了吗?那么现在课堂就还给同学们。有请我们班的有谁能试读课文? 二、助教见面 大家好!我是这节课的助教,由我带领大家学习,希望同学们能认真听讲,积极举手回答问题,大家都能有所收获。昨天同学们已经预习的课

文生字词的,现在我们来自由读一遍课文,注意:不多字,不少字,不唱读,不会的字请作上记号,向同桌请教。好,开始。 接下来先有请字音小班闪耀登场。 三、自主学习生字词 字音小班上场 齐:大家好!我们是“xx”小班。通过学习希望大家都能读准生字的字音 1号:。我是1号同学,下面由我来范读词语,请大家认真听,眼睛(到)请看大屏。接下来请大家自由读一读这些词语,让我们再一起来读一遍这些词语。下面有请2号同学带领我们继续学习。 2号:我来提醒大家易读错的字音:请同学们看大屏,我来提醒易错的字音:“垂、沉、阵蝉、蜘、蛛”是翘舌音的字,不要读成平舌音了。 你们还有要提醒大家的吗?我们一起来把刚才提醒的字音读一读。同学们读得真认真,我就带领大家学习到这里,下面有请3号同学带领我们学习。 3号:现在请同桌检查读,听听同桌是否读准字音。下面请同桌赛读这些词语,看谁读得又快又准。好,接下来我们来开火车读一读这些去掉伙伴的生字(火车火车哪里开?)大家读得都不错,我们小班就带领大家学习到这里, 4号:现在我们来玩抓“特务”的游戏,游戏规则是:一个小组的小组长到指定的小组找一个同学读,没有读正确的被视为特务,好,游戏开始。

冀教版七上《代数式》word学案

七年级《数学》学教案 (5.2代数式) 滦南县长宁镇初级中学执笔吴彩霞 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 (1)进一步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 (2)体会代数式是表示数量和数量关系的。 (3)掌握书写代数式注意的事项。 2、能力目标: (1)会把代数式反应的数量关系用文字语言表述出来。 (2)会把文字语言表达的数量关系用代数式表示出来。 初步培养学生用代数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 体验代数式是描述实际生活中数量及数量之间关系的重要数学手段。 学习重、难点: 重点:理解并能说出代数式表示的意义,会列代数式。 难点:代数式表示的意义和准确列代数式。 节前预习: 1.代数式就是用运算符号把数和表示数的字母连接而成的式子,单独一个也是代数式。 2.用等号连接两个代数式表示相等关系,就形成了等式,因为“=”不是运算符号,所以等式(是,不是)代数式。 3.代数式5x+6表示的意义是。 4.用代数式表示“a与b的和与c的积”为。 学习过程: 备注 一、温故知新: 1、填空: (1)长方形长为m,宽为n,则其周长为______,面积为________。 (2)1箱苹果重约15千克,n箱苹果重约________千克。 (3)a与比a大2的数的积为________。 (4)一个两位的自然数,十位数字为a,个位数字比十位数字大2, 这个两位数为________。 小结: 代数式:像上面这样的式子都叫代数式,即用运算符号把数和表示 数的字母连接而成的式子。单独一个数或一个表示数的字母也是代 数式。

2、小组讨论: 上节课还有这样的式子a +b=b +a v=t s ……它们是代数式吗? 3、小判断: 下面各式中哪些是代数式,哪些不是?为什么? ① 0 ② x-2y 3 ③ n >5 ④5a-b=3 ⑤ 2.5米 ⑥ -x 21 二、合作探究,展示交流: 1、知道了代数式是用运算符号表示的数量关系,如何用文字语言表述数量关系呢? 例1、 说出下列代数式的意义 (1) 2a+5 (2) 2(a+5) (3) a 2+ b 2 (4) (a+b)2 (5) x 1 (6) x+x 1 解:(1) (2) (3) (4) (5) (6) 练习:指出下列代数式的意义 (1)、a 2 +2 (2)、 a(b+1)-1 2、 用代数式可以表示数量和数量之间的关系。你能试着完成书中 144页“做一做”吗? 通过这个讨论使 学生明确,等式是 用等号连接两个 代数式形成的,它本身不是代数式。 对于例1中的问 题,可由学生先思 考和解答。对于同 一个代数式的意 义,可以有不同的 表述方式,要鼓励学生的不同解释。 重要的是让学生 体会和掌握文字

七年级数学代数式 教案

§3.2 代数式 教学目标 (一)教学知识点 1.理解字母表示数的意义. 2.解释一些简单代数式的实际意义或几何背景. 3.能求出代数式的值. (二)能力训练要求 1.在具体情景中,进一步理解字母表示数的意义. 2.能解释一些简单代数式的实际背景或几何意义,发展符号感. 3.在具体情景中,能求出代数式的值,并解释它的实际意义. (三)情感与价值观要求 通过师生共同探讨用字母表示数,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日常生活及其他学科的密切联系,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 1.用字母与代数式表示数量关系. 2.能用实际背景或几何意义解释代数式. 教学难点:用实际背景或几何意义解释代数式. 教学方法:讲练相结合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Ⅰ.巧设情景问题,引入课题 上节课我们通过用火柴棒拼摆如图所示的正方形(出示课件). 找到了拼摆正方形的个数与所用火柴棒的根数之间的数量关系,为了简明地表示这个数量关系,我们引用了字母,即用字母表示数来表达了这个问题的数量关系,同学们想一想:如何用字母表示这个数量关系? 搭x个这样的正方形需要火柴棒:[4+3(x-1)]根,或[x+x+(x+1)]根.或(1+3x)根. 还有其他表达式吗? 搭x个这样的正方形需要火柴棒的根数,除以上表达式外,还可用[4x-(x-1)]来表示. 大家写好了吧?!来看黑板上这位同学写的式子,像这些式子及上节课书写的式子都是代

数式,我们这节课就来研究第二节:代数式.(algebraic expression) Ⅱ.讲授新课 代数式就是用基本的运算符号.............(.运算符号包括加、减、乘、除、乘方及后面要学到的平方.........................).把数、表示数的字母连接而成的式子,单独一个数或一个字母也是代数式.................................. 接下来,我们来看这位同学书写的代数式,跟你写的一样吗? [生甲]第2题我写的是6×(x +y )米,第3题是2+t ℃. 在书写代数式时,需要注意: (1)数字与字母、字母与字母、数字或字母与括号相乘时,乘号通常简写作“·”或者省略不写.如:4×a 可以写作4·a 或4a ,一般把数写在字母前面,数字与数字相乘一般仍用“×”号. (2)在实际问题中含有单位时,如果运算结果是和的形式时,要把整个的代数式括起来再写单位.如:温度由2℃上升t ℃后是(2+t )℃. (3)在代数式中出现除法运算时,一般按照分数的写法来写.如:三角形的底是a ,高是h ,则面积是:2ah 或ah 2 1. 好!现在我们知道了书写代数式的注意事项后,回头来看刚才的那5个填空题,你写对了吗?这位同学来说一下你的答案: (1)4a a 2 (2)(6x +6y )或6(x +y ) (3)(2+t )℃ (4)t s (5)(166-5n ) 33 表示数的字母有两个特征:(1)字母表示数具有任意性,如:第一节中搭正方形列的代数式的一种是:4+3(x -1),其中x 可以是1,2,3……,这些整数;边长是a cm 的正方形的周长是:4a .其中a 可以是任意正有理数.(2)字母表示数具有确定性.如:上面的例子中,搭200个这样的正方形需要_____根火柴棒,这时x 只能是200这个确定的数,所以根据问题的要求,用具体数值代替代数式中的字母,就可以求出代数式的值. 分析:(1)因为这个旅游团有成人和学生,所以要求该旅游团应付的门票费时,首先要求出成人需要多少门票费,学生需要多少.成人有x 人,每人10元,所以成人需要10x 元,学生有y 人,每人5元,学生需要5y 元,因此该旅游团应付的门票费是(10x +5y )元. (2)有了旅游团的确定人数,即给定了代数式中x 、y 的值后,只需用具体数值代替代数式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设计:3.2.2代数式

课堂教学设计 课题: 3.2.2代数式课型:新授课 共课时第课时授课时间:年月日第周星期 教学目标: 1.在代数式求值过程中,初步感受函数的对应思想; 2.感受字母取值的变化与代数式的值的变化之间的联系,能利用代数式的值推断一些代数式所反映的规律。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当字母取具体数字时,对应的代数式的值的求法及正确地书写格式.教学难点:正确地求出代数式的值. 学法指导: 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相结合。 教学准备: 多媒体、教案、导学案 导学过程(自主学习、点拨归纳、自检互评、拓展迁移)、板书设计、作业及教学反思: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5分钟) 复习1.用代数式表示: (1)a与b的和的平方;(2) a,b两数的平方和;

(3)a 与b 的和的50%. (4)a 减b 的差. 2.用语言叙述下列代数式. (1)2m-3n ;(2) a2-b2; 情境引入1:传数游戏 规则:班级同学按4个同学一组进行分组,做一个传数游戏。第一个同学任 意报一个数给第二个同学,第二个同学把这个数加1传给第三个同学,第三个同 学再把听到的数平方后传给第四个同学,第四个同学把听到的数减去1报出答案。 注意:每组第一个同学所报的数不得重复。 1111(22-+→+→+→)()() x x x x 二、自主学习 (10分钟) 看书P83到P84页。完成导学案。 三、点拨归纳 (10分钟) 代数式的值的意义: 一般地,用数值代替代数式里的字母,计算所得的结 果叫做代数式的值。 注意:代数式的值是由代数式里字母的取值的确定而确定的(变化而变化的) 。 (我的预习成果) 的值的值,求代数式、根据所给例541+x x 212(3)x -3.5(2)x 21 ===x )( 注意:(1)强调代数式求值的格式。(2)要注意添加运算符号和括号。

《掌声》优秀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掌声》优秀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掌声》优秀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会认“小儿麻痹症、落下了残疾、姿势、骤然、热烈、持久”等词语,会正确书写“愿意、姿势、投向、情况、慢吞吞”等词语,理解意思,并尝试运用。 2、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英子内心忧郁、自卑的情感。 3、通过抓关键词语来品悟课文的1——3 自然段,理解课文内容,知道人与人之间都需要关心、鼓励。懂得要主动地关心、鼓励别人,也要珍惜别人的关心和鼓励。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2、品读关键词语,体会英子的内心世界,感受英子的忧郁和自卑。 教学难点:品读关键词语,体会英子的内心世界,感受英子的忧郁和自卑。 【教学准备】 1、安排学生课前预习,并对学生自学情况进行检测。 2、设计用关键词语把课文的主要内容补充完整的课堂

练习题。 3、制作关于课文重点句段等方面的课件。 【课堂预设】 导入: 今天,老师带来了几句诗。读一读吧! 爱是什么? 爱是给公共汽车上的老奶奶让出自己的座位,爱是给下班的爸爸妈妈送上一杯茶,爱是向遇到困难的小伙伴伸出温暖的双手。这几句诗来自第八单元的“单元导语” ,让我们来看看单元导语吧,看看这个单元的主题是什么。(爱)是啊,本组课文会告诉我们怎样去爱别人。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本组的第一篇课文《掌声》。 一、初读课文,反馈预习情况 1、揭题:看老师在黑板上写“掌声” 。一起读。读得轻、快。 这篇课文讲的是同学之间的事情。事虽然小,读起来却让人非常感动。 2、(拿出学习单) 3、反馈 (1)来看第一题,已经完成的打“√” 。 (2)和同桌合作。读对的请给同桌打星星,不会的请你教 教他。

代数式复习学案

代数式复习学案 1、一个代数式一般由数、表示数的字母和运算符号组成,这里的运算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单独的一个数或者一个字母也称代数式。 2、下列哪些属于代数式? (1)22-x ( ) (2)24r ( ) (3)1( )(4)ab s 2 1=( ) (5)m n ( )如何判别代数式: 3、判断下列代数式的书写是否规范并改正? (1)b a ? 改: (2)2a 改: (3)x 1- 改: (4)ab 3 11改: (5)b a ÷ 改: 4、用代数式表示下列各题 (1)、比 a 的5倍小 3 的数 (2)、x 的平方与1的和的平方根 (3)、a 与b 的平方和 (3)a 与b 的和的平方 (5)杭州湾跨海大桥的桥墩是直径为d ,高为h 的圆柱体,求每个桥墩的体积 5、用数代替代数式里的字母,计算后所得的结果叫做___________。 6、由数与字母或字母与字母相乘组成的代数式叫做 ;单项式中数字因数叫做这个单项式的 ;所有字母的指数的和叫做这个单项式的 。 7、由几个_______相加组成的代数式叫做多项式。在多项式中,每个单项式叫做多项式的_____;不含字母的项叫做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就是这个多项式的次数。 8、单项式、多项式统称为 9、把下列代数式填在相应的括号中 2-,a 21,0,1+x ,312+x ,x 1,)(22r R -π,x 2 单项式 多项式 10、填写下表 单项式 系数 次数 多项式 次数 项数 项 常数项 331x - 765 12++x x a 5+x 3232bc a - 34232-+-ab b a b a 5- 342 2xy x --

《列代数式》教案

列代数式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并能说出一个代数式所表示的数量关系; 2.初步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及抽象思维的能力; 3.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教育学生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刻苦学习.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难点:正确地说出代数式所表示的数量关系. 课堂教学过程设计 一、引言 数学是一门应用非常广泛的学科,是学习和研究现代科学技术必不可少的基础知识和基本工具.学好数学对于把我国建设成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强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中学的数学课,是从学习代数开始的.除了学习代数以外,同学们还将陆续地学习平面几何、立体几何、解析几何等内容. 学习代数与学习其它学科一样,首先要有明确的学习目的和正确的学习态度.没有坚持不懈的努力,没有顽强的克服困难的精神,是不可能学好代数的. 在开始学习代数的时候,大家要注意代数与小学数学的联系和区别,自觉地与算术对比:哪些和小学数学相同或类似,哪些有严格的区别,逐步明确代数的特点. 代数的一个重要特点是用字母表示数,下面我们就从用字母表示数开始初中代数的学习. 二、从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提出问题 1.在小学我们曾学过几种运算律?都是什么?如何用字母表示它们? (通过启发、归纳最后师生共同得出用字母表示数的五种运算律) (1)加法交换律a+b=b+a;(2)乘法交换律a·b=b·a; (3)加法结合律(a+b)+c=a+(b+c);(4)乘法结合律(ab)c=a(bc); (5)乘法分配律a(b+c)=ab+ac. 指出:(1)“×”也可以写成“·”号或者省略不写,但数与数之间相乘,一般仍用“×”; (2)上面各种运算律中,所用到的字母a,b,c都是表示数的字母,它代表我们过去学过的一切数. 2.从甲地到乙地的路程是15千米,步行要3小时,骑车要1小时,乘汽车要0.25小时,试问步行、骑车、乘汽车的速度分别是多少? 3.若用s表示路程,t表示时间,v表示速度,你能用s与t表示v吗? 4.一个正方形的边长是a厘米,则这个正方形的周长是多少?面积是多少?

《平方差公式》第一课时优秀教案

平方差公式(一) ●教学目标 (一)教学知识点 1.经历探索平方差公式的过程. 2.会推导平方差公式,并能运用公式进行简单的运算. (二)能力训练要求 1.在探索平方差公式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符号感和推理能力. 2.培养学生观察、归纳、概括等能力. (三)情感与价值观要求 在计算的过程中发现规律,并能用符号表达,从而体会数学语言的简捷美. ●教学重点 平方差公式的推导和应用. ●教学难点 用平方差公式的结构特征判断题目能否使用公式. ●教学方法 探究与讲练相结合. 使学生在计算的过程中发现规律,并运用自己的语言进行表达,用符号证明这个规律,并探索出平方差公式的结构特点,在老师的讲解和学生的练习中学会应用. ●教具准备 投影片四张 第一张:做一做,记作(§1.7.1 A) 第二张:例1,记作(§1.7.1 B) 第三张:例2,记作(§1.7.1 C) 第四张:练一练,记作(§1.7.1 D) ●教学过程 Ⅰ.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师]你能用简便方法计算下列各题吗? (1)2001×1999;(2)992-1

[生]可以.在(1)中2001×1999=(2000+1)(2000-1)=20002-2000+2000-1×1=20002-12=4000000-1=3999999,在(2)中992-1=(100-1)2-1=(100-1)(100-1)-1=1002-100-100+1-1=10000-200=9800. [师]很好!我们利用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的法则,将(1)(2)中的2001,1999,99化成为整千整百的运算,从而使运算很简便.我们不妨观察第(1)题,2001和1999,一个比2000大1,于是可写成2000与1的和,一个比2000小1,于是可写成2000与1的差,所以2001×1999就是2000与1这两个数的和与差的积,即(2000+1)(2000-1);再观察利用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的法则算出来的结果为:20002-12,恰为这两个数2000与1的平方差.即 (2000+1)(2000-1)=20002-12. 那么其他满足这个特点的运算是否也有类似的结果呢? 我们不妨看下面的做一做. Ⅱ.使学生在计算的过程中,通过观察、归纳发现规律,并用自己的语言和符号表示其规律 [师]出示投影片(§1.7.1 A) 做一做:计算下列各题: (1)(x+2)(x-2); (2)(1+3a)(1-3a); (3)(x+5y)(x-5y); (4)(y+3z)(y-3z). 观察以上算式,你发现什么规律?运算出结果,你又发现什么规律?再举两例验证你的发现? [生]上面四个算式都是多项式与多项式的乘法. [生]上面四个算式每个因式都是两项. [生]除上面两个同学说的以外,更重要的是:它们都是两个数的和与差的积.例如:算式(1)是“x”与“2”这两个数的和与差的积;算式(2)是“1”与“3a”这两个数的和与差的积;算式(3)是“x”与“5y”的和与差的积;算式(4)是“y”与“3z”这两个数的和与差的积. [师]我们观察出了算式的结构特点.像这样的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它们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