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新天下耳目的东坡词》导学案

《新天下耳目的东坡词》导学案

《新天下耳目的东坡词》导学案
《新天下耳目的东坡词》导学案

《新天下耳目的东坡词》

学习目标

1、能通过本专题的学习,初步了解苏轼词清新明快、沉挚深永、雄壮超脱、奔放流转的艺术风格。

2、通过对苏轼词与晏欧词、柳永词和张先词的比较,了解苏轼词“新天下耳目”的特色。

3、能够通过探究性学习,了解宋词豪放和婉约两种不同的艺术风格。能通过本专题的学习,初步了解北宋前期词以婉约风格为主流、以闲情和离愁别恨为主旨的艺术风貌。

学习设想:

《唐诗宋词选读》第九专题是“新天下耳目的东坡词”。该专题有4首,2首教学篇目,2首学生自学或老师选教篇目。学习过程中主要解决三大问题:1、读懂,理解字词句子;2、理解词的情感思想;3、领悟表现手法和基本风格。学习中以诵读为主,在多读中逐渐推进学生的领悟能力;配以适当的赏析题,引导学生走上探讨之路。

《定风波》

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诵本词,感知词的内容,体会阔达渺远的意境,感知豪放词的特点。

2、通过分析字词含义,把握诗歌中的人物形象,从而了解苏轼的思想与人生。

3、体会词人从生活小事中,生发出的明智、深刻的人生哲理。学习苏轼旷达坦荡,无惧困难的胸怀。

学习过程:

一、了解作者及背景

(1)苏轼(1 03 7—11 0 1) 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苏洵子。嘉袼二年(1 05 7)与弟辙同登进士第。一生官场极其坎坷,因与王安石改革派政见不合,受贬外任,后又与司马光保守派思想有悖,更受迫害。元丰二年(1079),罹“乌台诗案”(文字狱),历经磨难;特别是哲宗亲政后斥逐元禧旧臣,苏轼亦被一贬再贬。等到徽宗即位,遇赦归途卒于常州(今属江苏),年六十五,葬于汝州郏城县(今河南郏县)。苏辙为撰墓志铭。

苏轼艺文通才,诗、词、文、书、画均卓然大家,其词不为传统框范所限。陈师道称“子瞻以诗为词”。故苏词“倾荡磊落,如诗如文,为天地奇观”“使人登高望远,举首高歌,而逸怀浩气,超乎尘垢之外”。

此词作于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贬谪黄州后的第三年。写眼前景,寓心中事;因自然现象,谈人生哲理。纯属即景生情,而非因情造景。作者自有这种情怀,遇事便触发了。《东坡志林》中说:“黄州东南三十里为沙湖,亦曰螺师店,予买田其间,因往相田。”途中遇雨,便写出这样一首于简朴中见深意,寻常处生波澜的词来。

活动一

(1)、朗读诗词,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芒鞋:草鞋。

吟啸:吟唱长啸,表现泰然自若的情态。

料峭:形容微寒。

(2)翻译小序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农历三月七日那天,我在去沙湖的路上,遇到暴雨,携带雨具的人先走了。同行的人进退两难,只有我不觉得。不久天晴,所以写下这首词。)

(3)小序写什么内容?起什么作用?

小序点明了时间、地点、天气、人物、缘由。

作用:交代写作背景

(3)理清全词大意

不必去理会那穿林字打叶的雨声,不妨一边吟咏着长啸着,一边悠然地走。竹杖和芒鞋轻捷的更胜过马,有什么可怕!我披着一身蓑衣,只管在风雨中过上它一生。

料峭的春风将我的酒意吹醒,我感到有些微冷。山头初晴的斜阳却殷殷相迎。回头望一眼走过来的风雨萧瑟的地方,我信步归去,既无所谓风雨,也无所谓天晴。

活动二

合作探究:

1、首句“莫听穿林打叶声”写雨,写出了雨什么特点?

明确:雨骤风狂。

2、在这样的环境中“徐行”且“吟啸”,描写了词人怎样的心态?

明确:闲适、坦然的心态。

3、“竹杖芒鞋轻胜马,一蓑烟雨任平生”,是如何以小见大的?

明确:词人竹杖芒鞋,顶风冲雨,从容前行,以“轻胜马”的自我感受,传达出一种搏击风雨、笑傲人生的轻松、喜悦和豪迈之情。“一蓑烟雨任平生”,此句更进一步,由眼前风雨推及整个人生,有力地强化了作者面对人生的风风雨雨而我行我素、不畏坎坷的超然情怀。

(词人想,只要怀着轻松旷达的心情去面对,自然界的风雨也好,政治上的风雨(指贬谪生活)也好,又都算得了什么,有什么可怕的呢?况且,我这么多年,不就是这样风风雨雨过来的吗?此际我且吟诗,风雨随它去吧!)

4、“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三句,给我们以怎样的人生启示?

明确:A阳光总在风雨后。

B也许正当我们感到绝望的时候,希望和转机已经在前面等着我们了。

C失败和成功是一对孪生兄弟,失败来了,成功还会远吗。

D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E阴雨之后必有阳光,生活中要充满乐观和希望。

5、“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你如何理解句中的“风雨”和“晴”的?这三句是此篇的画龙点睛之笔,道出了词人在大自然微妙的一瞬所获得的顿悟和启示,请

谈谈是怎样的一种顿悟和启示?

明确:A“风雨”比喻词人生中的逆境,如各种政治打击和人生险途。“晴”比喻春风得意的顺境。

B人生有顺逆,有成败,有荣辱,有福祸。但无论处于何种境地,我们都要以坦然而超脱的心态去对待,胜不骄,败不馁,福不喜,祸不悲,这样才能完成自己的人格修养。风雨改变不了苏东坡,也改变不了我们。

6、清人郑文焯《手批东坡乐府》中对《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有“以曲笔直写胸臆”的评语。请反复诵读作品,想一想,作品抒发了苏轼什么样的“胸臆”?词人又是如何“以曲笔直写胸臆”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明确:遇雨本是极平常的事,但不同的人在遇雨时的不同表现,能充分显示不同的心性修养。本词虽从下雨写到雨停,但其意不在写遇雨的经历,而在通过遇雨的经历、通过眼前生活中的平常景象,表达自己的生活体验、处世态度和人生感悟,表达自己坦荡的胸襟、开朗的个性和乐观的精神。塑造了一个履险如夷、忧乐两忘、祸福不惊、任天而动的自我形象。上下两片都是从叙事到抒感,作者的感受、襟怀、见解和个性,都是紧密地联系途中遇雨这件生活小事形象地体现出来的。以具体的日常小事寄寓普遍意义的生活哲理,以曲笔写胸臆,是本篇的主要特色。这样写的好处是含蓄而深沉,言近而韵远。

7、这首词最主要的表现手法是什么?

明确:对比、隐喻寄托(象征)、以小见大。

一、对比。(雨——晴竹杖芒鞋——马同行狼狈——余独不觉)

二、隐喻寄托。(道中遇雨,隐喻仕途风雨。雨——失意,晴——得意,乍雨还晴——人生的变幻无常,萧瑟处——人生的危难处。)

三、即景生情,以小见大。(以道中遇雨来寄托超然心境。)

活动三

课堂检测

临江仙夜归临皋①

苏轼

夜饮东坡醒复醉②,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

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③?夜阑风静縠(hú)纹平④。小舟从此逝,江海寄馀生。

①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九月作于黄州。临皋,即临皋亭,乃长江边的一个水驿官亭,在黄州朝宗门外。作者元丰三年由定惠院移居于此。

②东坡,本为黄州城东的旧营地。作者于本年春在此开荒植树,仰慕白居易在四川忠州东坡躬耕之事,遂名此地为“东坡”,

并取以为号。又建雪堂,其时堂未建成,故仍回临皋止宿。

③恨,感到缺憾。营利和试营业,为名利所纷扰。

④夜阑,夜深。縠,有皱纹的纱。縠纹,喻指水面上细小的波纹。

1、此词因何事而感?

明确:以夜饮醉归这件生活小事为由,即兴抒怀。

2、书写怎样的情怀?

明确:展现了作者谪居黄州时期旷达而又伤感的心境。

3、上片主要写什么?

明确:词人于东坡豪饮后醉归临皋之景。前两句点明了词人夜饮的地点和醉酒的程度。醉而复醒,醒而复醉,可见是一醉方休的畅饮了。“仿佛”二字,刻画出词人醉眼朦胧之态,真切传神。“家童”三句,是回到寓所门前驻足叩门的情事。词人虽连连敲门,然小童因等不及主人夜深归来,酣睡已久,鼾声如雷,于叩门声全然不觉。于是,词人索性不再敲门,当此万籁俱寂的深夜,转而拄杖临江,细听涛声。这一生活细节,是词人独特个性和旷达人生态度的又一次显现。

4、下片主要写什么?

明确:词人“倚杖听江声”时的哲思。“长恨”二句,是词人当下对人生的思索和感叹。想平生颠沛飘泊,身不有己之时居多,何时才能不为外物所羁绊,任性逍遥呢?“夜阑”一句,亦景亦情,既是写深夜无风而平静的江面,也是词人此际宁静超然心境的象征,从而引发出尾二句的渴望和遐想。“小舟”二句,写词人面对平静的江面,幻想着能如范蠡一样,驾一叶扁舟,远离尘世喧嚣,在江湖深处安闲地度过自己的馀生。体现了作者当时渴望得到精神自由和灵魂解脱的心境。

作业布置:

1.背诵本词。

2.完成《三维设计》相关练习

课堂反思:

《江城子》

学习目标:

1、真情出质文,领悟作者的真挚情意,体会文章表达的艺术。

2、了解苏词风格的多样性。

3、体会作者深婉缠绵的感情。

学习过程

背景介绍

公元1055年,一对新人结婚了。新郎是19岁的四川才子苏东坡,新娘是16岁的王弗。新郎羽扇纶巾,雄姿英发,新娘也是年轻美貌,天资聪颖,一对新人可谓才子佳人,琴瑟和谐。据记载,在一个正月夜里,王弗见庭前梅花盛开,月色清朗,对苏轼说:“春月胜与秋月。秋色让人惨凄,春月令人和悦。可召清高之人饮此花下。”东坡听了高兴地说:“此乃诗家语也。”王弗贤淑端庄,曾对苏轼的事业、为人处事进行过多次有识见的告诫、嘱咐。可见王弗生前,不但是苏轼生活上的伴侣,而且是文学上的知音,事业上的贤内助。可惜天妒良缘,红颜薄命,王弗二十六岁时就谢世了。这对诗人无疑是一个沉重的打击。

公元1075年,东坡来到密州(今山东诸城县),这一年正月二十日,他梦见爱妻王氏,便写下了这首传诵千古的悼亡词(以词悼亡是作者首创)。此时诗人四十岁,其妻王弗去世整十年。题目上“乙卯”,指的就是这一年。

活动一

1、教师范读。

2、学生读。

(激发情感。)

3、诗词大意

两人一生一死,隔绝十年,音讯渺茫。克制自己的思念,却本来难忘。妻子的孤坟远在千里,没有地方跟她诉说心中的凄凉悲伤。即使相逢也料想不会认识,因为我四处奔波,灰尘满面,鬓发如霜。晚上忽然在隐约的梦境中回到了家乡,只见妻子正在小窗前对镜梳妆。两人互相望着,千言万语不知从何说起,只有相对无言泪落千行。料想那明月照耀着、长着小松树的坟山,就是与妻子思念年年痛欲断肠的地方。

活动二

合作探究

1.题为记梦,实际是通过记梦来抒写对亡妻真挚的爱情和深沉的思念。上阕是写梦吗?是否删除?在预习的基础上回答。

明确:不能。这是一个情感铺垫。有了上阕的“日有所思”,也就有下阕的“夜有所梦”了。

2.“十年生死两茫茫。”平心而论,十年不短,也不算太长。对作者来说长不长?为什么?

明确:如果是活着分手,即使山遥水阔,世事茫茫,总有重新晤面的希望,“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而今是隔着生死的界线,死者对世人是茫然无知了,而生者对逝者呢,不也是同样的吗?生离死别

3.“茫茫”看不清楚?为何看不清?

明确:黄泉生路,人各一方,无从知晓。花落人亡两不知。

久郁结于心的深长的悲叹从心底迸发而出,为全词定下了凄哀至极的主调。岁月的流逝,生活的变迁,都没有冲淡诗人对亡妻的一片深情,而是历时愈久思念之情就愈深、愈浓。“两茫茫”传达出诗人和九泉之下的妻子共同的心情和感受:一种莫可名状的空寂凄清之感。读此一句,仿佛听见了诗人对亡妻凄苦的告语:十年呵,我日夜思念你,杳无音讯;你呢,也日夜思念我,同样音讯杳无。生者和死者,一样情思,一样哀绪。这里将无知作有知写,更见得夫妻二人生前相知相爱之深,死后刻骨相思之切,以及相思而不得相见之痛。

4.有人说,文章中出现了一些逻辑问题。

(1)“不思量,自难忘”可是为什么在“自难忘”之上加了“不思量”?这不显得有点矛盾吗?

明确:“不思量”不是真的不去思量,而是因为相思实在太苦,太伤人,故而不敢思量,但结果却是“自难忘”。。“不思量,自难忘”,写生者对死者的思念。“不”初看自相矛盾,仔细领会,却是诗人的更深一层的情怀。说不思量,即是思量。因为这种思念,不一定是一种有意识的每时每刻的思念,也是一种难以中断的无意识的思念,所谓“此情无计可消除”,所谓“才下眉头,却上心头”这一叙述的跌宕,更显出思妻之情的深沉。

(2)作者说自己“尘满面,鬓如霜”,而其时不过40岁,如何理解?(仅仅是胡子多了些,不洗脸,又是什么让他早生华发呢?)

明确:这十年,正是围绕王安石变法,革新派与守旧派的斗争愈演愈烈的时候。苏轼被卷进了这场漩涡之中,身不由己,宦海沉浮,不断地放外任,左迁,流徙,历尽苍桑,备尝艰辛,已是“尘满面,鬓如霜”了。“为伊消得人憔悴”不仅是大地上的灰尘,也是岁月的风尘、情感的风尘,“鬓如霜”是艰难苦恨烦霜鬓,是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板书:梦前(现实)

5.下阕首五句记梦。请以第一人称苏轼的口吻进行描绘,加入想象,越细腻逼真越好。

(学生活动)

明确:还是那个共度甜蜜岁月的地方,那亲切而又熟悉的小窗,终于见到魂牵梦萦的你,那个娇小温柔的你,你还在对镜梳妆,还没有看见我呢?我是该悄悄蒙上你的眼睛让你看看我是谁,还是给你一个甜蜜的拥抱呢?可是作者与妻子相见,却没有卿卿我我,也没有共诉衷肠,而是“相顾无言,泪流满面”!

6.太残忍,让他们说一句话好不好?为此时的他们设计几句简短的对话。

生思考并设计对话

明确:那作者没说话应该说是最妙的,“相顾无言”好,此时无声胜有声啊!

夫妻相见,自有万端感慨;万语千言,从何说起呢?语言又是那么的笨拙和苍白啊。还是让他们流泪吧,就让那又惊又喜又忧又痛的泪水痛痛快快地流淌吧。真是“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那就让他们“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吧。泪眼凝望,自会读出对方的关切、爱抚。

下阕五句描绘梦境情状愈是生动细致,就愈是使人酸鼻。因为这一切只是梦啊,了无痕迹的梦啊。如果真能够执手相看泪眼,也是好的啊。就这样执手到永远,站成两尊塑像。然而,只是梦啊。

板书:梦中(梦境)

7.梦醒了,展现在作者脑海中的又是什么呢?

明确:“明月夜,短松冈”营造了悲凉肠断的环境氛围。短松岗,即指王弗的墓地。诗人的思绪又回到了上阕的“千里孤坟”处。诗人和亡妻的思魂都留在了那明月之夜,在遍植松树的坟地上,这是何等伤心断肠!

8.明月是象征团圆与祝福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千里共婵娟”。】为什么不改成“残月夜”呢?用残月来烘托人凄凉的心境,多好。

明确:月残人残同病相怜,月圆人更残。

“料得年年肠断处”年年,每一年,如果说作者带着对妻子的思念走过十年,注定这辈子也走不出情感的围城了。

板书:梦后(现实)

9.俗话说“日有所思,夜有所梦”,也只有在现实生活中苦苦寻觅而不得的情况下才会张开了“梦”的翅膀寻觅理想的天堂。

李白“一夜飞度镜湖月”;李煜“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陆游“铁马冰河入梦来”。

可以斥责他们白日做梦。但是这一点小小的安慰不应该给他们吗?

回到苏轼。一个达观、开朗、幽默的苏轼。我们着迷他“我欲乘风归去”欣赏他“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你们能够接受一个儿女情长的苏轼吗?

(学生活动)

明确:陆游“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至死不忘复国大业,可谓铮铮铁骨的男子汉,可是写出了“红酥手,黄滕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何意百炼钢,化为绕指柔啊。我想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处极其柔软的地方,平日不能触动,一动即崩溃。平时有太多轻浮的东西遮盖着我们的心灵,却很少有来自灵魂深处的触动。让我们在以后的岁月里懂得爱,更懂得珍惜,呵护每个人记忆里那永远的“明月夜,短松冈”。

活动三

课堂检测

江城子?密州出猎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1、本词上阙写景,描写了密州出猎(或:出城打猎出猎打猎狩猎)的宏大壮观的场面;下阙言志,抒写了词人渴望报效国家(或:渴望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

2、“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一句有什么含义?在表达上有什么好处?

明确:这是词人以魏尚自喻,意思是说,什么时候朝廷能像派冯唐赦免魏尚那样起用自己呢?运用典故,使表达委婉含蓄

3、词的上片突出观猎盛况的的一个词是“倾城”

4、对这首词赏析正确的一项是(C )

A.词的上片“老夫……擎苍”三句,不仅写出了打猎时威武的阵容,而且突出了作者少年的豪情

B.词的上片“卷平冈”一语,极言行走之快,可见出猎者情绪高昂,精神抖擞

C.词的下片作者以冯唐自喻,表达了自己企望为国御敌立功的壮志

D.词的上片以记叙为主,语言风格粗犷、豪放;词的下片以抒情为主,语言格调婉约、纤柔

作业布置:

1.背诵该词。

2. 完成《三维设计》相关练习

课堂反思:

《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

学习目标:

1、激发学生想象力,增强语言感情色彩

2、比较探究两首杨花词的异同

学习过程:

背景介绍:

这是一首非常有名的咏物词。章质夫,福建蒲城人,是苏轼的同僚和好友。他作有咏杨花的《水龙吟》,苏轼的这一首是次韵之作。依照别人词的原韵,作词答和,连次序也相同的叫“次韵”或“步韵”。苏轼在一封给章质夫的信中说:“《柳花》词妙绝,使来者何以措词。本不敢继作,又思公正柳花飞时出巡按,坐想四子,闭门愁断,故写其意,次韵一首寄云,亦告以不示人也。”

一般认为这首词作于公元1087年(哲宗元祐二年),时苏轼与章同在京城,交往频繁。但信中提到章质夫“正柳花飞时”出任巡按,则与公元1081年初夏(史料记载为神宗元丰四年四月)章出为荆湖北路提点刑狱的经历及季节特征相吻合。故定为公元1081年(元丰四年)更为妥当,时为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的第二年。

活动一

学生对照注释翻译诗句,教师点拨

抛家:傍路:

无情有思:

萦损柔肠:

娇眼:

一池萍碎:

盈盈:

活动二

诗词赏析

1.“似花还似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

明确:惜,怜惜。从教坠,任凭坠落。意思是说,杨花像花又不像花。

因为她“似非花”,所以就任凭她坠落,也没有人怜惜她。点明了杨花的性质和命运。

2.“抛家傍路,思量却是,无情有思。”

明确:又因为她又“似花”,象花一样抛在家门口,弃在路旁边,所以杨花看似无情,仔细想来,却也有她的愁思。

无情有思:言杨花看似无情,却自有它的愁思。韩愈《晚春》诗“杨花榆荚无才思,唯解漫天作雪飞。”这里反用其意。思:心绪,情思。

点出了杨花看似无情,其实也是满怀愁思。为什么说杨花满怀愁思呢?请看下面六句。3.“萦损柔肠,困酣娇眼,欲开还闭。梦随风万里,寻郎去处,又还被、莺呼起。”

明确:萦:萦绕、牵念。柔肠:柳枝细长柔软,故以柔肠为喻。白居易《杨柳枝》:“人言柳叶似愁眉,更有愁肠如柳枝。”

困酣:困倦之极。娇眼:美人娇媚的眼睛,比喻柳叶。古人诗赋中常称初生的柳叶为柳眼。“梦随”三句:化用唐代金昌绪《春怨》诗:“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这六句有三层意思:

一是把被愁思萦绕的柔肠拟作随风飘荡的柳条;

二是把被春梦缠绕、欲开还闭的娇媚的双眼拟作新生的柳叶;

三是化用唐金昌绪《春怨》诗意,把梦中万里寻郎却被莺声啼醒的思妇拟作随风翻飞的杨花。作者大胆驰骋想象,将抽象“有思”杨花,化作了具体有生命的人——一位春日思妇的形象。她那寸寸柔肠受尽了离愁的痛苦折磨,她的一双娇眼因春梦缠绕而困极难开。此处明写思妇而暗写杨花的“有思”,花人合一,相比章质夫的原词,是一种艺术的创造。4.“不恨此花飞尽,恨西园落红难缀。”

明确:后片写杨花的归宿,先把意思推开一层,说令人抱恨的不只是杨花飞尽,而且落红满地,一春花事已了。

“不恨”是表情婉曲,不恨即恨,是不仅恨的意思。

5.“晓来雨过,遗踪何在?一池萍碎。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

明确:萍碎:相传杨花入水化为浮萍。苏轼《再次韵曾仲锡荔支》:“杨花著水万浮萍”。自注云:“柳至易成,飞絮落水中,经宿即为浮萍”。

此几句写杨花的归宿。寻一寻杨花的遗踪,只见一池被打碎了的浮萍(原注:\'杨花落水为浮萍,验之信然。\'从科学角度来看,不能成立。)原来在\'三分春色\'中,大部分杨花委于尘土(\'二分尘土\'),只有一小部分落入水中,其命运正与梦郎不得的思妇一样凄凉。二分尘土,与上片的“抛家傍路”相呼应;一分流水,与上文的“一池萍碎”相应。

至此,杨花的最终归宿与词人的满腔惜春之情水乳交融,将咏物抒情的题旨推向顶峰。6.“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

画龙点睛。情中景,景中情,总收上文,深化主旨,既干净利落,又余味无穷。词由眼前的流水,联想到思妇的泪水,又由思妇的点点泪珠,映带出空中的纷纷杨花。是离人的泪似的杨花,还是杨花般离人的泪。虚中有实,实中见虚,总在虚实之间,似与不似之间,盖“不离不即也”。

活动三

课堂检测

附章质夫《水龙吟》,比较阅读:

燕忙莺懒花残,正堤上、柳花飘坠。轻飞乱舞,点画青林,全无才思。闲趁游丝,静临深院,日长门闭。傍珠帘散漫,垂垂欲下,依前被、风扶起。兰帐玉人睡觉,怪春衣、雪沾琼缀。绣床旋满,香球无数,才圆却碎。时见蜂儿,仰粘轻粉,鱼吞池水。望章台路杳,金鞍游荡,有盈盈泪。

(燕儿忙筑巢,莺儿懒啼唱,繁花凋残,正暮春,大堤上柳花飘坠。柳花轻飞乱舞,点缀着树林,像是全无才华和情思。悠闲地趁着春天的游丝,悄悄荡入深深的庭院,春日渐长,院门紧闭。柳花紧挨着珠箔做的窗帘散开,缓缓地想进入闺房,却又被阵风吹起。兰帐中美人才睡醒,正惊怪春衣被雪沾琼花缀。绣床上被落絮铺满,结成无数香球,才滚圆却又破碎。时时见着蜂儿粘花粉,鱼儿戏池水。望着长安路遥远,郎跨着金鞍游章台,眼中涌满盈盈泪。)

1、前人评价章词“曲尽杨花妙处”(魏庆之《诗人玉屑》),请说说章词写出了扬花的哪些妙处。

明确:章词细腻地写出了杨花之形态(飘坠、轻飞乱舞)、杨花之神态(闲趁、静临、傍珠帘)、杨花之“闯入”人间的状态(春衣、雪沾琼缀。绣床渐满,香毯无数)等。可以说写得形神兼备、笔触细腻、轻灵生动。

2、苏轼《水龙吟》写杨花另辟新境,反复诵读,体会与章词相比其新妙之处。

明确:A.意境的高低:只做到形神兼备还不够,必须做到“有境界”。观章质夫的“原唱”,虽然描写细腻生动、气质神韵不凡、“潇洒喜人”,但终归是“织绣功夫”,“喜人”并不感人,因而较之“和词”在“境界”上就大为逊色。苏东坡的“和词”“先乎情”,“以性灵语咏物,以沉著之笔达出”,不仅写了杨花的形、神,而且写景“言情”,在杨花里倾注了自己的深挚情感,产生了强烈的艺术感染力,达到了高超的艺术境界,从而获得了永恒的艺术生命。这是章质夫的“原唱”望尘莫及的。

B.艺术构思:“原唱”在总体上没有跳出咏物写景的园囿,而“和词”却别有洞天,采用拟人的艺术手法,把咏物与写人有机地、巧妙地结合起来,栩栩如生地刻画出一个完整的思妇形象,写柳絮的际遇,绾合着思妇的际遇,情景交融,物我一体。这也是“原唱”无法相比的。

C.语言艺术:“原唱”虽然精巧灵动,但也不过是“大珠小珠落玉盘”,令人惊奇和感动的好句子不多。诗词无好句如登山无胜景,终归有些缺憾。而“和词”的语言却新颖别致,舒放自如,并且好句比比皆是。如“似花还似非花”、“无情有思”、“萦损柔肠,困酣娇眼,欲开还闭”、“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点点是离人泪”等,都是可圈可点、令人称颂的佳句。

作业布置:

1.背诵该词。

2. 完成《三维设计》相关练习

课堂反思:

《卜算子》

学习目标:

1.感受苏轼在贬谪之中忧谗畏讥的寂寞之情。

2.领会作者用托物言志的方法,借孤鸿以衬托,来表达自己不能直说的难言之痛的方法。学习过程:

活动一

写作背景:

“乌台诗案”:北宋著名的文字狱。元丰二年(1079),苏轼因与时任宰相的王安石政见不合,出补外官。他看到当时地方官吏执行新法扰民,心中不满,任杭州通判后写了二十多首托事以讽的诗,因而激怒新党。被构陷成罪,囚捕至京,系狱一百三十天。而且牵连甚广,苏轼的友朋故旧被连累处罚的达二十二人。苏轼在狱时自度必死,曾作诗与苏辙诀别。

苏轼于“乌台诗案”后谪居黄州,初寓定惠院,后迁临皋亭。这首《卜算子》就是初至黄州在定惠院月夜感兴之作。到黄州之初,亦因罪废之余,灰心杜口,谢绝交往。由于牵连甚广,这时,“平生亲友,无一字见及”,彼此音问,一时尽绝,苏轼不能不深怀幽居离索的内心隐衷。此词以“幽人”自称,就反映了他在这种特定环境下的处境与心情。

活动二

诗词大意

残月高挂在稀疏的梧桐,滴漏声断了,人群开始安静。谁能见幽居人独自往来徘徊?唯有那缥渺高飞的孤雁的身影。它突然惦起又回首匆匆,心里有恨却无人能懂。它拣遍了寒冷的树枝不肯栖息,却躲到寂寞的沙洲甘愿受苦。

活动三

文本研读:

1.上片首两句营造怎样的氛围?

明确:开头一句,在“缺月”和“疏桐”之间着一“挂”字,自然而巧妙地把天与地的景色连接起来,显示出无限幽渺的夜空,营造出幽冷、寂寞的氛围。

2.“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写出了幽人与孤鸿的什么相似之处?

明确:寂寞、孤高、孤芳自赏、洁身自好

3.结合具体词句说说下片写出了幽人与孤鸿怎样的品质特点?

明确:飘零失所,惊魂未定,却仍择地而栖,不肯同流合污、坚持操守。

4.前人认为“恨”字是全词关键。词中“恨”的内容是什么?你是否同意“关键”之说?为什么?

明确:恨的内容:封建社会文字狱对人才的摧残。无人理解的忧愤。

同意:上片描写缺月、疏桐、漏断、人静、幽人、孤鸿等特定景物,正是由“恨”而

生,由于含恨,所以必然产生“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的徘徊心境。

5.简析词中“孤鸿”这一意象。

明确:这首词运用了象征等艺术手法,以孤鸿为喻,感物咏志。把孤鸿失群与幽人失志联系起来,巧妙地表达了作者“幽约怨悱不能自言之情”,这正是苏轼贬居黄州时无所依托而又无可哀告的寂寞与伤感的心情与处境的真实写照。孤鸿的飘零失所,惊魂未定,却仍择地而栖,坚持操守,绝不同流合污,也正是词人自己形象的写照。)

活动四

合作探究

苏轼词总结:

比较苏轼词与晏欧词、柳永词、张先词,说一说苏轼词“新天下耳目”的特色。

明确:1、拓宽了婉约词的视野。苏轼词以清新明快、沉挚深永的婉约词为主。他的婉约词不再是“花间”式的绣幌绮宴席,不是宴殊式的小园芳径,也不是柳永式的依红偎翠,他把人们的视野从传统的酒宴、歌妓、翠帐、香径等狭小的圈子引开,把读者从花间带向人间,从樽前带向世前。举凡咏史咏物、登临怀古、悼亡送别、游仙谈禅、农村生活、田园风光,无不摄入笔端。

2、开豪放词派的先河。入宋以后,词学大兴,范仲淹的边塞之作,宴殊的人生几何之叹,欧阳修的婉转言情,柳永的长篇铺叙,都能达到高度成就,词坛的正宗——婉约词,在一百多年的发展演进中,群芳竞放,可说是蔚为大观。然而,苏轼以其淋漓巨笔,翻万丈波澜,开豪放一派先河,树词坛异帜。

作业布置:

1、背诵《卜算子》。

2、完成《三维设计》

课堂反思:

高中物理5.5向心加速度、5.6向心力习题课导学案新人教版必修2

高中物理 5.5 向心加速度、5.6 向心力习题课导学案新人教版必修2 【学习目标】 1.进一步掌握向心力、向心加速度的有关知识,理解向心力、向心加速度的概念。 2.熟练应用向心力、向心加速度的有关公式分析和计算有关问题 【学习重点】理解向心力、向心加速度的概念并会运用它们解决实际问题。 【学习难点】应用向心力、向心加速度的有关公式分析和计算有关问题。 【学习过程】 【自主学习】 1.什么是向心力、向心加速度? (1)做圆周运动的物体受到的始终指向的合力,叫做向心力。 注意:向心力是根据力的作用效果命名的,不是一种新的性质的力。向心力的作用效果:只改变运动物体的速度方向,不改变速度大小。 (2)做圆周运动物体的沿半径指向的加速度,叫做向心加速度。 2.向心加速度和向心力的大小怎样计算? (1)、向心加速度公式:a=== (2)、向心力公式:F=== 3.圆周运动中向心力的分析 (1)匀速圆周运动: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时受到的外力的合力就是向心力,向心力大小不变,方向始终与速度方向垂直且指向圆心,这是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的条件. (2)变速圆周运动:在变速圆周运动中,合外力不仅大小随时间改变,其方向也不沿半径指向圆心.合外力沿半径方向的分力(或所有外力沿半径方向的分力的矢量和)提供向心力,使物体产生向心加速度,改变速度的方向.合外力沿轨道切线方向的分力,使物体产生切向加速度,改变速度的大小. 4、应用牛顿第二定律解决圆周运动问题的一般步骤: ①确定研究对象,确定圆周运动的轨道平面和圆心位置,从而确定向心力的方向; ②选定向心力的方向为正方向 ③受力分析(不要把向心力作为一种按性质命名的力进行分析) ④由牛顿第二定律列方程 ⑤求解并说明结果的物理意义。 【典型例题剖析】 例题1:如图所示,长0.40m的细绳,一端拴一质量为0.2kg的小球,在光滑水平面上绕绳的另一端做匀速圆周运动,若运动的角速度为5.0rad/s,求绳对小球需施多大拉力? 【变式训练】如图所示,半径为R的半球形碗内,有一个具有一定质量的物体A, A与碗壁间的摩擦不计.当碗绕竖直轴OO’匀速转动时,物体A在离碗底高为h 处紧贴着碗随碗一起匀速转动而不发生相对滑动,求碗转动的角速度. 例题2、如图所示,用同样材料做成的A、B、c三个物体放在匀速转动的水平转台 上随转台一起绕竖直轴转动.已知三物体质量间的关系m a=2m b=3m c,转动半径之间 的关系是r C=2r A=2r B,那么以下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物体A受到的摩擦力最大 B.物体B受到的摩擦力最小 C.物体C的向心加速度最大 D.转台转速加快时,物体B最先开始滑动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二:《曲线运动》学案(含答案)

第一节曲线运动 1.了解曲线的切线。 2.知道曲线运动速度的方向。 3.理解并掌握曲线运动的条件。 ★自主学习 1.曲线运动速度的方向:质点在某一点的速度,沿曲线在这一点的方向。 2.速度是矢量,它既有,又有。不管速度的大小是否改变,只要速度的发生变化,就表示速度矢量发生了变化。3.曲线运动的性质:曲线运动中速度的方向时刻(填“不变”、“改变”);也就是具有。所以,曲线运动是运动。 4.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条件:合力为,速度矢量(填“不变”、“改变”);当物体所受的方向与它的方向在上时,物体做直线运动;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当物体所受的方向与它的方向不在同一直线上时,物体做曲线运动。 ★新知探究 一、曲线运动中速度方向的确定 1.曲线运动的几个实例 体育活动中的例子: 日常生活中的例子: 自然现象中的例子: 2.切线的理解 (1)数学上曲线的割线:过曲线上的A、B两点所作的这一条叫做曲线的割线。 (2)数学上曲线的切线:当曲线跟其割线的两个交点时,这条就叫这条曲线的切线。 (3)曲线运动质点速度的方向:沿曲线在这一点的。 (4)数学上曲线的切线与物理上曲线运动在某点的轨迹的切线方向的异同: 同:二者都是曲线上的两点之间所作的。 不同:前者是一条没有方向的直线,后者是一条有的。 二、曲线运动的性质

曲线运动中质点速度的方向时刻在,也就具有了,所以曲线运动是。 三、曲线运动的条件 1.规律发现 (1)演示实验: (2)观察结果: 2.规律内容 当物体受的的方向与它的方向上时,物体作曲线运动。 ★例题精析 【例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只要速度大小不变,物体的运动就是匀速运动B.曲线运动的加速度一定不为零 C.曲线运动的速度方向,就是它的合力方向 D.曲线运动的速度方向为曲线上该点的切线方向 【训练1】关于曲线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曲线运动一定是变速运动 B.变速运动不一定是曲线运动 C.曲线运动是变加速运动 D.加速度大小及速度大小都不变的运动一定不是曲线运动 【例题2】关于曲线运动,下列说法错误 ..的是( ) A.物体在恒力作用下可能做曲线运动 B.物体在变力作用下一定做曲线运动 C.做曲线运动的物体,其速度大小一定变化 D.做曲线运动的物体,其速度方向与合外力方向不在同一直线上 参考答案 ★自主学习 1.切线 2.大小方向方向 2. 3.改变加速度变速 3. 4.0 不变合力速度同一直线合力速度 ★新知探究 一、1.略 2.(1)直线 (2)非常非常接近割线(3)切线方向(4)非常非常接近割线方向线段 二、变化加速度变速运动 三、1.略2.合力速度不在同一直线 ★例题精析 例题1 BD 训练1 AB

新人教版必修二《政治生活》11人民民主专政(导学案)题目有答案

新人教版必修二《政治生活》第一课第一框:人民民主专政:本质是人民当 家作主(导学案) 一、学习目标 1.识记国家的含义、根本属性,明确我国的国家性质。 2.理解人民民主专政本质。 3.理解人民民主广泛性和真实性的表现。 4.了解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必要性。 二、学习重点难点 重点:我国的国家性质,人民民主的特点,人民民主专政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难点:人民民主特点 三、学法指导 1、通过预习梳理基本知识并在课本上加以标记; 2、独立完成课前预习。 3、通过自主思考和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把握本节课的知识点,为有效参与探究活动做好准备。 四、课前预习 1.国家的根本属性:国家是__________的工具,_______是国家的根本属性。 2.我国的国家性质: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 __________领导的、以__________为基础的_________的社会主义国家。” 3.人民民主专政 (1)地位:人民民主专政是我国的______,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中具有________意义。 (2)本质:是_______________。 (3)不同于剥削阶级掌握的国家政权的根本之处:_______是国家的主人,对__________实行专政。(4)内涵: 第一、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是维护____根本利益的___ ___、 ____ __、____ __的民主。 ①最广泛的民主,不仅表现在人民享有广泛的_________,而且表现在__________的广泛性。 ②最真实的民主,表现在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有______、 ______和______的保障,人民能够自己管理国家,也表现在随着经济的______和社会的______,广大人民的______得到日益充分的实现。 ③最管用的民主,表现在我国建立了一整套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 _______。 第二、人民民主专政具有专政职能。 (5)必须坚持人民民主专政①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是_________________之一,已被载入我国。 ②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_________。 ◇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只有充分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确保人民的地位,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尊重和保障人权,才能亿万人民投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 ◇只有坚持国家的专政职能,才能,维护国家的。 五、议一议 近年来,食品药品安全事件考验着国民的承受力。“山东疫苗事件”、3·15中央电视台曝光的网络订餐平台黑心作坊事件、有毒辣条事件……这一桩桩事件,深深地刺痛了国民的心灵,同时也考验着国家的监管能力。对此,相关部门也在不断加大治理的力度,比如,近日沪检方提起危害食品药品安全犯罪案件公诉261件330人,北京市食药监局与外卖平台合作打击无证餐饮,国家食药监总局发布《网络食品安全违法行为查处办法》等。 结合材料,运用人民民主专政的有关知识,分析国家重视食品药品安全工作,依法严厉打击食品药品犯罪体现的政治生活道理。 六、课堂训练 1.人民是否享有民主权利,既要看人民是否在选举时有投票的权利,更要看人民在日常政治生活中是否有持续参与的权利。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加强协商民主制度建设,形成完整的制度程序和参与实践,保证人民在日常政治生活中有广泛持续深入参与的权利。这表明() ①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是最广泛、最真实的民主 ②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是适合中国国情、最管用的民主 ③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是全民民主,能充分体现人民意志 ④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是人民直接行使国家权力的民主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2.国家医保局的成立,使医疗医保医药“三医”真正互为支撑、互为监督,共同撑起保障14亿人民健康福祉的大伞。这说明国家之所以让“三医”真正相互支撑、互为监督,从根本上说这是因为()A.人民民主是最广泛的民主 B.人民民主有制度保障 C.人民民主是最真实的民主 D.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 3.我国已制定了大量有关公民基本权利的法律、法规。这说明在我国()

必修二5.6向心力导学案

§6.向心力——问题导读(命制教师:张宇强) §6. 向心力——问题导读 使用时间:3月3日——3月5日 姓名班级 【学习目标】 1、理解向心力的概念及其表达式的确切含义; 2、知道向心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并能用来进行计算; 3、进一步体会力是产生加速度的原因,并通过牛顿第二定律来理解匀速圆周运动、变速圆周运动及一般曲线运动的各自特点。 【知识回顾】 1、用线速度表示的向心加速度公式: 2、用线速度表示的向心加速度公式: 【问题导读】 认真阅读《课本》P23—24内容,并完成以下导读问题: 一、向心力 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具有。根据牛顿第二定律,产生这一加速度的原因一定是物体受到了的合力。这个合力叫做。把向心加速度的表达式代入牛顿第二定律,可得向心力的表达式:或。 向心力并不是像重力、弹力、摩擦力那样作为来命名的。它是根据命名的。 二、变速圆周运动和一般的曲线运动 若物体所受的力不通过运动轨迹的圆心,可以把力分解为两个互相垂直的分力: 和。产生向心加速度,它始终与速度方向,其表现是。仅有向心加速度的圆周运动是运动,同时具有向心加速度和切向加速度的圆周运动就是运动。

§6. 向心力——课堂导学 姓名 班级 一、向心力 1、向心力公式 2、向心力的来源 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做圆周运动的物体 ①明确该物体做圆周运动的平面;②标出圆周运动的圆心位置和转动半径;③画出物体的受力分析示意图。 3、实验:向心力的测量 用圆锥摆粗略验证向心力的表达式 ①简述实验原理(怎样达到验证的目的) ②实验器材有哪些? ③实验过程中要测量那些物理量(记录哪些数据)? 二、变速圆周运动和一般的曲线运动 1、变速圆周运动 在变速圆周运动中,物体所受合力不指向圆心,可以把合力分解为沿半径方向的分力F n 和沿切线方向的分力F t ,F n 其中是向心力,只改变速度的方向,F t 只改变速度的大小。 总结:在圆周运动中,当合力F 与v 成锐角时,物体做加速圆周运动;当合力F 与v 成钝角时,物体做减速圆周运动;当合力F 与v 总是成直角时,(即合力等于向心力)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

江苏省射阳县第二中学高中政治必修二导学案第2课 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

第二课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 第三框民主管理第四框民主监督 【学习目标】 1.我国的村民自治和城市居民自治 2.我国公民依法行使民主监督权的渠道和方式 3.公民应负责地行使监督权利 【学习重点】我国的村民自治和城市居民自治 【学习难点】我国公民依法行使民主监督权的渠道和方式 【课时安排】 2课时 【自主探究】请你根据下面的提示,带着问题阅读课本,做好自学和预习。 一、教材助读 (一)民主管理 1.发展基层民主,保障人民享有更多更切实的民主权利,是我国发展社会主义的重要内容。实行和城市,以保证人民群众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管理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是人民当家作主的有效途径。 2.在农村,是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组织。,是村民自治的基础,也是村民参与的主要途径。村民可以通过等形式,发表意见,参与本村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的决策与管理。凡涉及全村村民利益的事,都由村民会议按照的原则讨论决定。 3.制定或村规民约等形式,是村民规范自己和村干部的行为,运用民主的办法来管理村里的日常事务,实现“自己的事情自己办,自己的难题自己解”的。 4.在村民自治实践中,广大村民创造了、民主评议村干部、村委会定期报告工作等形式,保证村民能够切实监督村民委员会的工作和村干部的行为,使村民自治逐步走上制度化、的轨道。 5.在城市,是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自治组织。 6.实行城市居民自治的作用:在维护居民的,管理居民的公共事务的,调解居民纠纷,协助维护社会治安,反映居民的等方面,居民委员会发挥着重要作用。

7.意义:实行农村村民自治和城市居民自治,扩大,是社会主义民主而深刻的实践。我国正把它作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点推进。 (二)民主监督 8.公民行使监督权,实行民主监督,有多种合法的渠道:;人大代表联系群众制度;制度;此外,监督听证会、、网上评议政府等活动,都是近年来出现的民主监督的新形式、新方法。 9.舆论监督以其透明度高、、影响广、等特点,在对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监督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 10.重要意义:实行民主监督,既有利于改进国家机关和的工作,也有助于激发公民关心,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出谋划策的主人翁精神。 11.公民应如何行使民主监督权:公民在行使监督权时,一方面,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要敢于同邪恶势力进行斗争,勇于使用和法律规定的监督权;另一方面,必须采取合法方式,坚持的原则,不能干扰公务活动。(概括地说:公民一要勇于行使监督权利,二要负责地行使监督权利。)二、预习自测 (一)、单项选择题 1.在我国现阶段的民主实践中,村民委员会和城市居民委员会属于群众性 A.基层政权组织 B.基层自治组织 C.基层经济组织 D.基层社会团体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颁布实施以来,越来越多的地区的农民群众直接投票选举村委会干部,实现了“自己的干部自己选,自己的事情自己管”。这说明 A.只要村民参与民主管理,就能够解决农村的一切问题 B.村民行使民主管理权利,不受制约 C.村民行使民主选举的权利得到了切实保障 D.我国人民直接行使国家权力 3.目前,新一轮村委会换届选举工作在全国各地展开,实行村委会选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伟大创造。如果综合这些信息写一篇新闻稿,你认为最合适的标题是 A.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公民基本的民主权利 B.自己选举当家人——村民自治的基础 C.村民委员会选举——发展大众文化的创举 D.发展基层民主——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目标 4.《村委会组织法》颁行10余年来,我国村民的选举权、知情权、决策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得到进

最新运动的合成与分解导学案

【课题】§5.1曲线运动运动的合成与分解 【学习目标】 1、理解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 2、知道运动的合成与分解遵循的矢量法则——平行四边形定则. 【知识要点】 一、曲线运动 1.运动特点 曲线运动的速度:曲线运动中速度的方向是在曲线上某点的方向,是时刻的,具有加速度,因此曲线运动一定是运动,但变速运动不一定是曲线运动. 2.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 (1)从动力学角度看,如果物体所受合外力方向跟物体的方向不在同一 条直线上,物体就做曲线运动. (2)从运动学角度看,就是加速度方向与方向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经常 研究的曲线运动有平抛运动和匀速圆周运动. 二、运动的合成与分解: 3.已知分运动求合运动称为运动的;已知合运动求分运动称为运动的.两者互为逆运算.在对物体的实际运动进行分析时,可以根 据分解,也可以采用正交分解. 4.遵循的法则: 运动的合成与分解是指描述运动的各物理量,即、、的合成与分解,由于它们都是矢量,故遵循. 5.物体做曲线运动的受力特点: 物体所受合外力与速度方向不在一条直线上,且指向轨迹的凹侧. 6.两个直线运动的合运动性质的判断 根据合加速度方向与合初速度方向判定合运动是直线运动还是曲线运动.两个互成θ角度(0°<θ<180°)的分运动合运动的性质 两个匀速直线运动匀速直线运动 一个匀速直线运动、一个匀变速直线运动匀变速曲线运动 两个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匀加速直线运动 两个初速度不为零的匀变速直线运动如v合与a合共线,为匀变速直线运动 如v合与a合不共线,为匀变速曲线运动 三、两种典型模型1.小船过河问题模型

(1)涉及的三个速度: v1:船在静水中的速度 v2:水流的速度 v:船的实际速度 (2)小船的实际运动是合运动,两个分运动分别是水流的运动和船相对静水的运动. (3)两种情景 ①怎样渡河,过河时间最短? 船头正对河岸,渡河时间最短,t短=d v1 (d为河宽). ②怎样渡河,路径最短(v2

政治生活导学案(2)

【经典训练】 1、人民民主专政是我国的国体,也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中最根本的制度。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 A对人民实行民主 B.对敌人实行专政 C.阶级性 D.人民当家作主 2、2014年3月8日凌晨2点40分,马来西亚航空公司称与一架载有239人的波音777 - 200飞机与管制中心失去联系的,该飞机航班中有154名中国人。在得知航班失去联系的消息后,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立即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外交部和我有关驻外使领馆加强与所在国有关部门的联系,密切关注搜救进展情况,全力做好应急处置和中国公民善后工作。政府高度关注中国公民的安全,根本原因是() A.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B.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有物质保障 C.国家的专政职能 D.公民是国家的主人 3、国家的根本属性是() A.历史性 B.社会性 C.阶级性 D.民族性 4、2014年6月山东省公安厅启动反恐“一分钟处置”机制,提升反恐防暴工作的快速反应和处置能力,以坚决态度、有力措施严厉打击暴力恐怖犯罪活动,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上述材料表明() A.我国人民当家作主有制度、法律和物质保障 B.只要坚持专政职能,就能保证国家长治久安 C.对敌视和破坏社会主义事业的敌人实行专政 D.依法打击违法犯罪分子已成为各项工作中心 5、2014年5月,为依法严厉打击暴力恐怖活动,保护公民人身财产安全,维护公共安全和社会秩序,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等相关法律规定,新疆发布了《关于依法严厉打击暴力恐怖活动的通告》。这表明() ①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②国家专政职能同样适用于民族、宗教问题 ③只有坚持国家的专政职能,才能保障人民民主 ④人民民主专政确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主体地位 A.①④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6、《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将老龄事业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将老龄事业经费列入财政预算,建立稳定的经费保障机制。这一规定() ①是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充分体现②折射出了我国人民的民主权利具有广泛性 ③反映了我国公民权利实现具有保障④为公民实现基本政治权利提供了物质保障 A.①② B.①④ C.①③ D.③④ 7、2014年3月,全国“两会”在北京胜利召开。来自各个民族、各条战线的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中,既有德高望重、经验丰富的长者,也有朝气蓬勃、初露头角的年轻人。他们职业不同、经历各异。这充分说明我国() A.民主权利具有真实性 B.社会主义民主具有法律保障 C.民主主体具有广泛性 D.社会主义民主具有物质保障 8、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中最根本的制度是( ) A.人民民主专政 B.人民民主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社会主义制度 9、我国人民民主专政本质上是() A.民主与专政的统一 B.全民的民主

5-7 向心力学案

5-7 向心力 【教学目标】 1.理解向心力的概念及其表达式的确切含义及其特点 2.知道向心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并能用来进行计算. 3.知道向心力不是物体受到的一种力,它是以力的效果命名的,由其他性质的力来提供,是物体受到的合外力 【教学重点】 1.体会牛顿第二定律在向心力上的应用. 2.明确向心力的意义、作用、公式及其变形. 【教学难点】 1.向心力在圆周运动中的作用和向心力大小的推导及验证. 2.如何运用向心力、向心加速度的知识解释有关现象. 【要解决的问题】 1、物体做圆周运动的条件如何? 2、圆周运动是什么性质的运动?具有什么特征? 3、向心力如何定义?特点如何? 4、向心力与哪些因数有关?如何推导向心力表达式? 5、变速圆周运动的受力有何特点? 6、如何采用圆周运动的分析方法处理一般的曲线运动? 【教学方法】 指导学生自学、探究、讨论、互查、分析、归纳、总结。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的背景材料 (二)在自学和实验探究的基础上分小组讨论,找出所要解决问题的答案。 (三)师生共同归纳总结,得出线速度、角速度、转速及周期等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配用习题】 1、典型例题 【例1】关于向心力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由于做圆周运动而产生的力叫向心力; B、向心力只改变物体运动的方向,不改变物体运动的快慢; C、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的物体所受向心力是不变的; D、向心力是除物体所受重力、弹力以及摩擦力以外的一种新的力. 【例2】如图2所示,小物块A与圆盘保持相对静止,跟着圆盘一起作匀速圆周运动,则下列关于A的受力情况说法正确的是 A.受重力、支持力 B.受重力、支持力和指向圆心的摩擦力 C.受重力、支持力、摩擦力和向心力 D.受重力、支持力和与运动方向相同的摩擦力

政治生活自觉参与导学案及答案

第一单元《公民的政治生活》第一课《生活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 第三框《政治生活:自觉参与》 【学习目标】: 1、识记公民政治生活的主要内容。 2、理解中学生参与政治生活的途径和必要性。 【学习重点难点】 重点:我国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主要内容;中学生应该怎样参与 难点: 积极参与公共事务管理的方式及必要性; 【自主学习】 一、公民的政治生活有哪些主要内容? 1. ,是我们政治生活的基本内容。 2. 。 组织和民主管理,政府工作的改进和决策的完善,都有赖于人民群众的和有效监督。 3. 。 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这一目标的实现,必须坚持、和的有机统一。 4. 。 我们应当关心祖国的前途和命运,关注我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自觉维护我国的。 二、我们总要参与我们总会参与 中学生怎样参与政治生活? 1. 参与政治生活,必须明确政治生活的作用; 2. 参与政治生活,需要学习政治知识;(意义何在?) 3. 参与政治生活,贵在实践。(意义何在?) 【判断】 1、参与社会公共管理活动是我们政治生活的全部内容。 2、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是有机统一的。 3、参与政治生活就是参政。 4、政治是国家的事,中学生参不参与没有多大关系。 【课堂探究】 探究一:中央电视台举办的《星光大道》节目家喻户晓,为许多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 请问,它是否属于公民的政治生活的内容? 探究二:网络舆论是新事物,也是好东西,可以更好地了解民情,汇集民智。但网络舆论也有不利的一面。一起突发事件,往往瞬间就会有海量跟帖,当事人有口难说是与非,很快形成“快意恩仇”“网络审判”之势。 你如何认识当前网络上的“快意恩仇”“网络审判”现象?

第五章 曲线运动导学案

班级:组别:姓名:组内评价: 第五章曲线运动导学案 一.曲线运动: 1.曲线运动概念:。 特征:轨迹是;速度方向不断地在变化,速度方向。2.特点:曲线运动的性质是运动,因而具有,则合外力。 3.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①。②。 物体曲线运动的轨迹处于合力F与速度v方向之间,并且合力F指向轨迹的。4.研究方法:运动的合成与分解 ①合运动: 。 ②分运动: 。 ③运动的合成: 。 ④运动的分解: 。 ⑤运动的合成与分解是指的合成与分解。 ⑥特点: a.分运动与合运动的位移、速度和加速度的合成与分解满足。 b.合运动和分运动的关系:、、、 ⑦判断两个直线运动的合运动的性质:直线运动还是曲线运动? 匀速运动、匀变速运动还是变加速运动? ⑧推论: a. 两个匀速直线运动的合运动是运动。 b. 两个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合运动是运动。 c. 一个匀速直线运动与一个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合运动是运动。 d. 两个初速度不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合运动是运动。5.小船过河问题 A.渡河时间最短:船头与河岸________,t min= ,与水速无关。 小船靠岸位置在对岸的下游s= 处靠岸。小船实际运动的位移为。B.过河路径最短:(v v > 船水 )船头斜指上游与河岸的夹角为,实际过河路径s= ,t= 。 C.过河路径最短:(v v < 船水 )。船头斜指上游,但不可能重直于河岸过河。S min= 。【练习1】判断以下说法的对错 1.速度变化的运动必是曲线运动吗?() 2.加速度变化的运动必是曲线运动吗?() 3.曲线运动一定是变速运动?() 4.变速运动一定是曲线运动?() 5.曲线运动的速度一定变?() 6.做曲线运动的物体所受合力一定不为零?() 7.物体在恒力下不可能做曲线运动? () 8.物体在变力作用下一定做曲线运动?() 9.加速度恒定的运动不可能是曲线运动?() 【练习2】关于质点做曲线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变速运动一定是曲线运动 B.物体在恒力作用下不可能做曲线运动 C.有些曲线运动也可能是匀速运动 D.曲线运动的轨迹上任意一点的切线方向就是质点在这一点的瞬时速度方向 【练习3】如图所示,物体在恒力的作用下沿曲线从A运动到B,此时突然使力反向,物体的运动情况是:A.物体可能沿曲线Ba运动 B.物体可能沿直线Bb运动 C.物体可能沿曲线Bc运动 D.物体可能沿曲线B返回A

高中物理曲线运动教学案

第四章曲线运动 命题规律 本章知识点,从近几年高考看,主要考查的有以下几点:(1)平抛物体的运动。(2)匀速圆周运动及其重要公式,如线速度、角速度、向心力等。(3)万有引力定律及其运用。(4)运动的合成与分解。注意圆周运动问题是牛顿运动定律在曲线运动中的具体应用,要加深对牛顿第二定律的理解,提高应用牛顿运动定律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近几年对人造卫星问题考查频率较高,它是对万有引力的考查。卫星问题与现代科技结合密切,对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要求较高,要引起足够重视。本章内容常与电场、磁场、机械能等知识综合成难度较大的试题,学习过程中应加强综合能力的培养。 从近几年的高考试题可以看出,曲线运动的研究方法——运动的合成与分解、平抛运动和圆周运动;万有引力定律与牛顿运动定律结合分析天体、人造卫星、宇宙飞船、航天飞机的运动问题,估算天体的质量和密度问题,反映了现代科技信息与现代科技发展密切联系是高考命题的热点。例如2020全国I第17题,山东基本能力第32题,全国II第25题,广东单科第12题考查了万有引力定律的应用,2020年全国Ⅰ、Ⅱ、Ⅲ卷以及北京理综、广东物理均考查了人造卫星在万有引力作用下的圆周运动问题。再如2020全国I卷、江苏物理、天津理综、重庆理综、广东物理均考查了人造卫星及万有引力定律在天体运动中的应用问题。 预计在今后的高考中平抛运动的规律及其研究方法、圆周运动的角速度、线速度和向心加速度仍是高考的热点。与实际应用和与生产、生活、科技联系命题已经成为一种命题的趋向,特别是神舟系列飞船的发射成功、探月计划的实施,更会结合万有引力进行命题。 复习策略 在本专题内容的复习中,一定要多与万有引力、天体运动、电磁场等知识进行综合,以便开阔视野,提高自己分析综合能力。

5.7向心力学案

【导学案】 学校:临清二中 学科:物理 编写人:梁述敏 审稿人:李延青 5.7 向心力 课前预习学案 一、预习目标 预习本节内容,了解什么是向心力?向心力有什么特点?,初步把握变速圆周的分析方法。 二、预习内容 1、本节主要学习向心力概念、向心力的大小和方向,以及变速圆周运动特点、一般曲线运动及其研究方法等。其中,向心力概念,向心力的大小和方向是本节重点,变速圆周运动特点及研究方法则是本节难点。 2、向心力 ,向心力是产生 的原因,它使物体速度的 不断改变,但不能改变速度的 。向心力是按命名的力,它可由重力、弹力、摩擦力等提供,也可以是这些力的合力或它们的分力来提供。向心力大小的计算公式 。 3、力与运动的关系 ①力与速度同一直线,力只改变速度 ,不改变速度 。 ②力与速度垂直,力只改变速度 ,不改变速度 。 ③力与速度成其它任意角度, 。 4、用圆锥摆粗略验证向心力的表达式 ①、实验器材有哪些? ②、简述实验原理(怎样达到验证的目的) ③、实验过程中要注意什么?测量那些物理量(记录哪些数据)? ④、实验过程中差生误差的原因主要有哪些? 5、当物体沿圆周运动,不仅速度方向不断变化,其大小也在不断变化,这样的圆周运动称为变速圆周运动。物体做变速圆周运动的原因是所受合外力的方向不是始终指向圆心,这时合外 力的作用效果是:使物体产生向心加速度的同时,产生切向加速度。匀速圆周运动可看作变速圆周运动的一个特例。 6、一般曲线运动及研究方法:运动轨迹既不是直线也不是圆周的曲线运动,可称为一般曲线运动。研究时,可将曲线分割为许多极短的小段,每一段均可看作圆弧,这样即可采用圆周运动的分析方法进行处理了。 三、提出疑惑 课内探究学案 一、学习目标 1. 知道什么是向心力,理解它是一种效果力 2. 知道向心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理解公式的确切含义,并能用来进行计算 3. 结合向心力理解向心加速度 4. 理解变速圆周运动中合外力与向心力的关系 ★教学重点 理解向心力的概念和公式的建立。 ★教学难点 运用向心力、向心加速度的知识解释有关现象。 二、学习过程

第五章曲线运动导学案

第五章 曲线运动导学案 5.1 曲线运动 班级: 小组: 姓名: 评价: 学习目标: 1、知道什么叫曲线运动。 2、明确曲线运动中速度的方向。 3、理解曲线运动是一种变速运动。 4、理解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会用来分析具体问题。 学习重点: 1、物体做曲线运动速度的方向的判定。 2、物体做曲线运动条件的分析、理解与应用。 学法指导: 1、要明确一个数学概念:曲线的切线。结合实际现象理解曲线运动中速度的方向特点 2、要学会从力与运动的关系分析理解做曲线运动的条件。 学习过程: 第 1 课 时 【课前自学】请同学们在阅读教材的基础上解决以下问题: 1、运动轨迹是_________的运动叫曲线运动。 2、研究物体的运动时,坐标系的选取是很重要的。我们研究物体做曲线运动时,已无法应用直线坐标系来处理,而应选取____________坐标系。(P2) 3、过曲线上的A 、B 两点作直线,这条直线叫做曲线的________。设想B 点逐渐向A 点移动,这条割线的位置也就不断变化。当B 点非常非常接近A 点时,这条割线就叫做曲线在A 点的_________。(P3) 4、质点做曲线运动时,质点在某一点的速度,沿曲线在这一点的_________方向。做曲线运动的物体,不同时刻的速度具有___________的方向。(P3) 5、曲线运动中速度的方向在改变,所以曲线运动是_____________运动。(P3) 6、曲线运动可分为___________曲线运动和___________曲线运动。 【课堂探究】 7、物体做曲线运动时,速度方向时刻改变。速度是矢量,它与力、位移等其它矢量一样,可以用它在相互垂直的两个方向的分矢量来表示。这两个分矢量叫分速度。 v x 、 v y 为它在两坐标轴上的分速度。由图可知: v x = v y = 8、飞机起飞时以v =300km/h 的速度斜向上飞,飞行方向与水平面的夹角成30°角,飞机在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的分速度各是多大?画出速度分解的图示。 x y

5.6向心力导学案

5.6 《向心力》导学案 学习目标: 1、理解向心力的概念。 2、知道向心力与哪些因素有关,理解公式的确切含义并能用来计算。 3、能够应用向心力公式求解圆周运动的问题。 教学重点 理解向心力公式的确切含义。 教学难点 向心力公式的运用。 自主学习 一、向心力 1、向心力:做 运动的物体,会受到指向 的合力,这个合力叫做向心 力。 (1)向心力总是指向圆心,始终与 垂直,只改变速度的 而不改变速度 的 。 (2)向心力是根据力的 命名,可是各种性质的力,也可以是它们 的 ,还可以是某个力的 。 (3)如果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向心力就是物体受到的 ;如果物体做 运动(线速度大小时刻改变),向心力并非是物体受到的合外力。 (4)向心力的公式:F=ma= = 二、向心力大小的粗略验证 分析课本实验,加深对向心力的理解: 1、用秒表记录钢球运动若干周的 ,再通过纸 上的圆测出钢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 ,测量出绳 长l 。 2、用 测出钢球的质量。 3、用公式计算钢球所受的合力F 。 4、利用公式F= 算出向心力的大小。 三、变速圆周运动和一般曲线运动 1、物体做变速圆周运动时,若合外力方向 与 夹角小于900,此时把F 分解为两个互相 的分力:跟圆 的F t 和指 向 的F n ,如图所示,其中F t 只改变v 的 ,F n 只改变v 的 ,F n 产生的加 速度就是 加速度。若F 与v 的夹角大于900时,F t 使v 减速,F n 改变v 的方向,综上可知同时具有向心加速度和 加速度的圆周运动就是变速圆周运动。 2、一般曲线运动 运动轨迹既不是直线也不是圆周的曲线运动,称为一般的曲线运动。 一般的曲线运动可以把曲线分割成许多小段,每一小段看成一小段 ,然后当 作许多 不同的圆处理,再应用圆周运动的分析方法处理。 【互动探究】 问题1、分析下面几种情况中作圆周运动的物块或小球向心力的来源: F F t F n O F t F n F O h

§5.6__向心力__导学案

5.6 向心力 导学案 【知识储备】一、向心力 1、定义: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具有向心加速度,是由于它受到了指向 的合力,这个合力就叫做向心力。 2、公式:F=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方向:向心力方向始终指向 ,由于 时刻改变,所以向心力是变力。 4、向心力的来源 (1)向心力是 力,可以由重力、弹力、摩擦力等各种 的力提供。 (2)向心力可以是物体所受的 。 (3)向心力可以是物体所受某个力的 。 二、变速圆周运动和一般曲线运动 ① 做变速圆周运动的物体所受的力: Ft :切向分力,它产生 加速度,改变速度的 . Fn : 向心分力,它产生 加速度,改变速度的 . ②一般曲线运动的处理方法: 【合作探究】讨论:以下几个圆周运动的实例中向心力是由哪些力提供的. 例1、绳的一端拴一小球,手执另一端使小球在光滑水平面上做匀速圆周运动. 例2、火星绕太阳运转的向心力是什么力提供的? 例3、把一个小球放在玻璃漏斗中,晃动漏斗,可以使小球沿光滑的漏斗壁在某一水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如图5.6-6所示。小球的向心力是由什么力提供的? 例4、一个圆盘在水平面内匀速运动,角速度是4rad/s 。盘面上距盘中心0.10m 的位置有一个质量为0.10kg 的小物体与圆盘保持静止,跟着圆盘一起做匀速圆周运动。(1)分析小物体的向心力是由什么力提供的?(2)求小球受向心力的大小 例5、如图所示,在匀速转动的圆筒内壁上紧靠着一个物体与圆筒一起运动,物体相对桶壁静止,则物体受到几个力的作用? 例6、如右图所示的圆锥摆,摆球的质量为M ,摆线与竖线的夹角为θ,则小球的向心力的大小等于

高中历史第二单元第5课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学案新人教版必修3

第5课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 [课标要求] 了解古希腊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等人对人的价值的阐述;理解人文主义的内涵。 一、“人是万物的尺度” 1.历史背景 (1)公元前5世纪,雅典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 (2)人们越来越多地参与政治生活,人在社会中的地位日益突出,有些学者的研究越来越关注“人”本身。 2.智者学派 (1)研究领域:智者学派以人和人类社会为探索的主题,研究人类,反思人类自己。 (2)代表人物:普罗泰格拉。 (3)主要观点 ①智者学派特别强调人的价值,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 ②智者学派反对迷信,强调自由,认为一切制度、法律和道德都是人为的产物。 ③在社会道德方面,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判断标准。 (4)历史意义 ①否定神的意志是衡量一切的尺度,树立了人的尊严和权威。 ②体现了希腊文化人文主义的本质。 [误区警示]智者学派否定神的意志是衡量一切的尺度,但并不怀疑和否定神的存在,而且还借助古希腊的神话传说进行人文思想的宣传。 二、“美德即知识” 1.社会背景 (1)智者学派重视人的作用,但忽视道德。 (2)雅典社会世风日下、道德沦丧。 (3)希望重新建立人们的道德价值观,以挽救衰颓中的城邦制度。 2.思想主张 (1)倡导“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 (2)认为社会中的人应该具备美德,美德来自于知识,即“美德即知识”的思想。 (3)提出善是人的内在灵魂,教育可以使人认识自己灵魂之内已有的美德。 3.历史意义:苏格拉底对人性本身的研究,是人类精神觉醒的一个重要表现,他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

[知识点拨]苏格拉底并不否定“人是万物的尺度”,他倡导“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其目的在于要求人们在重视道德的修养中重建人们的道德价值观。他不仅没有否定“人是万物的尺度”这一观点,而且对这一观点进行完善和发展,进一步体现了人文主义精神。 三、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 1.柏拉图 (1)著作:《理想国》。 (2)主张:根据智慧品德而不是按照出身,把每个人明确分工,各司其职。 (3)评价:柏拉图的想法尽管有很多错误,但他鼓励人们独立理性思考,为理性主义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2.亚里士多德 (1)地位:古希腊最博学的人。 (2)主张:他关注自然界和人类生活,特别强调在整个自然界中,人类是最高级的。 [误区警示]古希腊哲学家的某些思想是西方思想史上人文主义精神的最初体现,是近代人文主义精神的起源,但不能说标志着人文主义的兴起。 主题一智者学派与苏格拉底 1.如何认识“人是万物的尺度” (1)积极意义 提倡人性,强调人作为认识客观事物的主体的意义,这是人类自我意识的觉醒。 (2)局限性 过分强调个人的感受,忽视人们认识的共性,认为没有是非之别,这样的思想方法给主观随意性和极端个人主义打开了方便之门。 2.比较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思想的异同 (1)不同点 ①对待知识上:智:重视知识的实际功效(民主政治演讲)。认为知识是公民参与公共事务、进行演说的基础,知识是谋取“功名”的手段。 苏:强调知识和道德的结合,把知识作为“善”的基础和途径,“美德即知识”。 ②善恶观:智:认为世间是非善恶无标准。 苏:形成了明确的善的概念,他反对智者学派忽视道德,追求功利的主张。 (2)相同点:研究重点由神和自然转向了人类,都重视人的价值,体现了人文精神。 3.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的思想中蕴涵的人文精神

高中物理《曲线运动》导学案

高中物理《曲线运动》导学案 5、1 曲线运动◇课前预习◇ 1、什么是曲线运动?说出一些生活中常见的曲线运动。 2、曲线的切线指的是什么?曲线运动的速度方向沿什么方向? 3、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是什么? 4、怎样确定曲线运动的位移? 5、什么叫合运动?什么叫分运动?◇课堂互动◇ 【融会贯通】 一、曲线运动速度的方向[说一说] 运动员掷链球时链球沿什么方向飞出?砂轮打磨下来的炽热的微粒沿着什么方向离开砂轮? 1、做曲线运动时,物体在某一点的速度方向沿曲线在这一点的方向。 2、由于曲线的切线方向在不断地变化,所以做曲线运动的物体方向在不断地变化,曲线运动一定是(“变速”或“匀速”)运动。 [问题探究]:曲线运动加速度可能为零吗?合外力可能为零吗?〖例1〗下列对曲线运动中速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质点在某一过程中速度方向总是沿着轨迹曲线的切线方向

B、质点在某一点的速度方向总是沿着轨迹曲线在这点的切线方向 C、曲线运动的速度方向一定不断变化 D、曲线运动的速度大小一定不断变化〖训练1〗关于质点的曲线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曲线运动一定是变速运动 B、变速运动一定是曲线运动 C、曲线运动加速度可能为零 D、曲线运动合外力一定不为零 二、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说一说]:曲线运动物体的合外力,若物体的合外力为零,物体做运动。 [想一想]: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是什么?①物体的合外力,②物体所受的合外力方向跟它的速度方向。 [说一说]:物体做直线运动的条件:物体的合外力,或物体所受的合外力方向跟它的速度方向。问题探究]:做曲线运动的物体合外力方向指向曲线的哪一侧?物体的速度、合外力和轨迹的位置之间有什么关系?〖例2〗关于曲线运动,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物体做曲线运动时,受到的合外力一定不为零 B、物体受到的合外力不为零时,一定做曲线运动 C、物体做曲线运动时,合外力方向一定与瞬时速度方向不在同一直线上

政治生活学案第二课

第二课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 第一框民主选举:投出理性一票 【立足基础】 根据你课前预习的内容与我提出的问题,请详细整理本课的知识点!并标记出有问题的地方。 一、选举方式的选择 1、我国的选举方式有哪些? 2、区分选举方式

3、选择选举方式的制约因素有哪些?我国采用什么样的选举方式? 二、珍惜自己的选举权利 公民为什么要珍惜自己的选举权利?应该如何行使自己的选举权利? 【知识拓展】 警示 (1)选举权与选举权利:选举权是指选举国家权力机关代表的权利;选举权利的范围更广,包括选举人大代表的权利,还包括其他选举的权利,如选举村委会干部。 (2)不同的选举方式各有利弊,我们不能笼统地说哪种方式更好,必须从多个角度认识影响选举方式的因素,并学会用历史发展的辩证观点分析、判断、理解我国选举方式的采用。 【探索新知】 探究一:辨析观点 1.选举权就是选举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权利。 2.等额选举当选者已事先“内定”。 3.“选举与我无关”“选谁都可以” 4.差额选举限制选民的自由,但能够使当选者结构比较合理。 5.直接选举优于间接选举,差额选举优于等额选举。 探究二: 下课后,几名高一学生在神神秘秘地讨论。小明说:“告诉你们一个秘密,在这次村委会换届选举中,镇政府的老李为了弟弟能当选村委会主任,正在到处拉票,昨天老李送给我爸爸一条毛毯,要我爸爸投他弟弟一票。”小刚说:“有这事!我们去告他。小强说:“多一事不如少 一事,反正我们是未成年人,别多管闲事啦。” 你认为公民应该如何对待自己的选举权利?

【小组合作】整理知识框架 【基础检测】 一、选择题 1.2013年3月5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共有2965名代表出席大会,他们是( ) A.由我国全体公民选举产生的 B.由等额选举产生的 C.由选民间接选举产生的 D.由各省党委推荐产生的 2.2013年,某村在村委会选举中要求,规范村民委员会成员候选人提名方式。村民委员会主任、副主任和委员候选人由本村有选举权的村民直接提名产生,候选人的名额应当多于应选名额。根据上述要求,可以判断我国村委会的选举实行的选举方式是( ) ①直接选举②间接选举③差额选举④等额选举 A.①③B.②④ C.①②D.③④ 3.2013年,某县在人大代表的选举中,组织各选区人大代表候选人与选民见面会,让每位候选人“登台亮相”,发表“竞选演说”,与选民进行近距离的交流。可见,县人大代表的选举方式( ) ①是直接选举和差额选举②有助于选民了解候选人,提高选举积极性 ③是间接选举和等额选举④有利于比较充分考虑当选者结构的合理性 A.①②B.②③ C.①④D.②④ 4.下列说法中对我国选举方式认识错误的是( ) A.我国选举方式有等额选举和差额选举、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 B.我国公民可以直接选举县级人大代表 C.等额选举和差额选举的差别在于是否确定候选人 D.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的差别在于是否由选民直接投票选举被选举人 5.某乡人大换届选举中,个别人用“小恩小惠”拉选票的行为( ) ①危害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败坏了社会风气 ②妨碍了选民正确行使民主权利 ③违反了选举法的有关规定 ④破坏了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