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完整版九年级化学酸碱盐推断题精选

完整版九年级化学酸碱盐推断题精选

完整版九年级化学酸碱盐推断题精选
完整版九年级化学酸碱盐推断题精选

九年级化学推断题集锦

一、填空题、B为氧化物;D、C三种物质含有同种金属元素,其中A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A1、已知、B是易与血液中血红蛋白结合的有毒气是单质,EFE、F 三种物质含有同种非金属元素,其中、写出E(有些转换关系,反应条件等略去),试回答:(1)体。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D;(2)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以下转换关系:A、F的化学式:E_____F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C→A: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中所含元素种类C、D、B、CD四种物质中含有相同的金属元素,A为红色固体,2、已知A、反应过程较为复杂。“→”表示一种物质转化为另一种物质,四种物质转化关B→A相同,系如下:,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B化学方程式为。B→D(1)C物质的化学式是_____;(2)A __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能够发生的原因是

是由相同元素。常温下AC、3、下图表示某些物质间转化关系(反应条件和部分产物已省略)能使澄清石灰水均为无色气体,其中II组成的无色液体,且A具有消毒杀菌作用;D、、J K为红棕色粉末。请回答下列问题:变浑浊; __ ___(1)反应①中B物质的作用是。

(2)图中标出的反应①到⑦中是化合反应的是____(填数字序号)。

(3)在图中标出的12种物质中,单质有____种。

(4)反应②中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写出I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现有氢氧化铜、硫酸铜、氯化铜三种物质,分别将它们依次加入到A、B、C 三种无色溶液中,恰好完全反应后,均得到同一种溶质的溶液。则A是_______溶液、B是_______溶液、C是________溶液。

5、A物质是石灰岩的主要成分。A物质经高温分解后得到氧化物B和气体C。B 和水反应得到D物质。将C气体通入D物质的澄清溶液中反应,又得到A物质。请你写出A、D两种物质的化学式,并计算出相对分子质量。

A物质的化学式___________,相对分子质量_______;

D物质的化学式___________,相对分子质量_______。

6、有一无色水溶液,已知其溶质是由HSO、BaCl、CuSO、NaCO、KCl、HCl、MgCl 等七种2344222化合物中的两种组成。对该溶液进行相关实验,得出以下实验现象或结论:

①用pH试纸测试,溶液的pH为1;

②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没有沉淀生成。

请根据上述实验现象或结论确定该溶液有可能的组成是(以下空格可以不填满):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构示意图为:;AB元素原子核内只有、B、C,已知A元素的离子、有三种元素7A一个质子,C元素和B元素组成一种氧化物,该氧化物是常用的溶剂。

(1)A、B、C三种元素可组成一种化合物D,D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这种化合物的俗名是_________(只填一种);

(2)化合物D溶于水所得溶液的pH______7(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化合物D曝露在空气中容易吸收水分,表面潮湿并逐渐溶解,这种现象叫

__________;

(3)将一种硫酸盐溶液加入到化合物D的溶液中发生反应,有一种蓝色的沉淀生成,写出这一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根据已知物质和未知物质的特性,运用实验的方法,可以鉴别某些物质。有3包白色粉末,它们分别是碳酸钠、氯化钠、氧化钙中的一种,现用实验的方法将它们一一区分。

(1)取少量3种粉末,分别装入编号为甲、乙、丙的三支试管中,加水后都能溶解。其中甲

试管壁明显变热,由此可知甲试管中加的粉末是____________。

(2)取甲试管中的溶液分别滴入另两支试管中,乙试管中出现白色沉淀,丙试管中无明显现象。请写出乙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9、现有一包白色粉末,可能是食盐、纯碱或干燥剂(主要成分生石灰)中的一种或几种物质组成。为了研究白色粉末的组成,进行了如下实验:

(1)将部分粉末放入烧杯中,加适量水充分搅拌后,得澄清溶液,溶液温度升高,滴加酚酞试液,溶液变红,得出:粉末中一定含有____________,可能有_______________;

(2)向(1)中澄清溶液滴加过量稀硝酸,然后再滴加硝酸银溶液,发现有白色沉淀生成,

请你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四种物质的溶液,它们分别是硫酸钠、盐酸、氢氧化钡、碳酸钠中的一、DA、B、C10、有 H+J+K↑。+F;③B+D→→E↓+F;②B+C→G↓种,它们之间能发生如下反应:①A+C

。;B._____C._____;D._____根据以上关系推断(填化学式):A._____;

种物质的转化关系如下:、E、F 6、已知A、B、C、D11白( (4)E+BaClF↓蓝色D↓()+E; (3)B+DC+HO; (1)A+BC+HO; (2)C+KOH

222。色,不溶于稀硝酸)+KCl 根据上述变化关系,推断有关物质的化学式:。

E._____;

F._____B._____;C._____;D._____;A._____;

是酸。它们相互D是盐,EE、F都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化合物,其中A、12、A、B、C、D、+D C↓ D+2F ③A+2B间在溶液中可发生如下反应:①C+EA+2F ②2B+E

根据上述信息回答问题: E_____;(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F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①_________________;反应③(2)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CA瓶失去标签的溶液,分别编号为、B、13、现有稀盐酸、稀硫酸、氢氧化钡、碳酸钠4“↓”表示无明显现象;每次取少量溶液两两混合,所观察到的现象记录在下表中(“—”D。表示有沉淀生成;“↑”表示有气体生成)。

A B C D

-↓A ↑

↑ B ↑↓- C ↓↓

D

-↑-由此推断4瓶溶液中的溶质的化学式分别为:A._____;B._____;C._____;D._____。

写出上述实验过程的有关反应方程式:A+B:__________________;C+D:

________________。

二、选择题

14、下图中甲、乙、丙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图中“—”表示相连的物质之间可以在溶液中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由某种物质可转化为另一种物质(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甲、乙、丙可能依次为Fe、NaOH、CO

B.丙物质只能是氧化物或盐

2C.当乙为NaOH时,它可由Ca(OH)与NaCO反应生成322D.当甲为一种碱时,它与硫酸铜溶液的反应可能产生两种沉淀

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图中“→”表示转化关系,“—”表示相互能反a-g15、

如图所示都是氧化物。以下说f、e、是最轻的气体,b、c、d应。已知a是人体

胃液中含有的酸,g)

( 法不正确的是与f发生的化学反应类型是化合反应

B.eA.g是理想的燃料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D.c、dc物质中所含元素相同 B.C.b和

2Fe+3CO程式只能是3CO+FeO232

、现有铁、氧化铁、稀硫酸、氢氧化钙溶液、碳酸钠溶液等五种物质,存在着如

图所示的16图中“—”表示物质间可以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物质间存在相

相互反应或转化关系( )

。下列判断合理的是( 应的转化关系) B.丁可能是氢氧化钙溶液A.丙

可能是碳酸钠溶液

D.甲和丁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C.乙必须通过置换反应转化为铁

) 、经过实验测定,某物质中只含有一种元素,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17 B.该物质一定是混合物A.该物质一定是单质 D.该物质一定是纯净物C.

该物质一定不是化合物

2-2++-2+、、18、某一种或几种物质的水溶液中,可能含有以下几种离子:Na、、ClBa、

CaSO42-第二份加(2)溶液进行实验:(1)第一份加入AgNOCO溶液有沉淀产生;,现

取两份100 mL33根据上述实验,再加入过量的稀硝酸沉淀部分溶解。Ba(NO)溶液,

有白色沉淀产生,足量的23 )

( 以下推测正确的是 2+ 2- - Ba,可能存在B.一定存在A.一定存在ClCO32+ 2-

+ Ca,可能存在D.NaC.一定存在一定存在SO4

三种肥料,已知它们分别是碳酸氢铵、氯化钾、硝酸钾中的一种。将三种Y、Z19、

现有X、分别配成溶X、Y肥料各取适量分别加氢氧化钠钙研磨,Z有强烈的氨味,

X、Y无氨味;将溶液中未见到明显变化。X溶液中有白色沉淀产生,Y液,各取

适量分别滴入硝酸银溶液,)

Z依次是( 根据上述实验现象判断X、Y、 B.氯化钾、硝酸钾、碳酸

氢铵A.氯化钾、碳酸氢铵、硝酸钾

D.硝酸钾、氯化钾、碳酸氢铵C.碳酸氢铵、氯化钾、硝酸钾

中的几种组成。将这些混合气体通过过量的澄清石、COH、CH、CO20、某无色气

体可能由224灰水,出现白色浑浊;将剩余气体导出,经干燥后点燃,罩在火焰上

方的干燥烧杯内壁有水 )

( 珠生成。该混合气体的可能组成是、 D.CHCO、CO C.H、CH、CO 、B.HA.H、

CHCO 2 422244

中的一种或几种,某同学分CO、NaNO、21、有一包白色粉末,可能含有Ba(NO)、

NaSONa3234223( 析其成分做了如下实验。该同学分析正确的是 )

实验步骤 1 2

取样加足量水,充分振荡,静置实验操作过滤后,往滤渣中加过量稀盐酸

有白色沉淀产生沉淀部分溶解实验现象

A.该包白色粉末中一定含有Ba(NO)、NaSO、NaCO、NaNO 3222334

B.该包白色粉末中一定含有Ba(NO)、NaCO,可能含有NaSO 423223

C.该包白色粉末中一定含有Ba(NO)、NaSO,可能含有NaNO、NaCO 3324322

D.该包白色粉末中一定含有Ba(NO)、NaSO、NaCO,可能含有NaNO 33432224

观察到铁钉表面有红色物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将一枚洁净的铁钉放入硫酸铜溶液中,22、质析出,且产生少量的气体,于是他们重新配制硫酸铜溶液,再次实验,又观察到相同的现象。关于该实验有如下说法:①产生的气体可能是氢气;

②完全反应后溶液呈黄色;③实验;⑤硫酸铜溶液可能显Fe中一定发生了置换反应;④由实验可以得出金属活动性顺序:Cu>) ( 酸性;⑥重做实验没有任何意义。其中正确说法的个数有个 D.5 C.4个 A.2个 B.3个

)

不可能是( A23、在A+B→盐+水的反应中,和B BaClD.HFeO SO和NaOH A.HCl和NaOH B.CO和 C.HSO和22422324

、稀盐酸四种溶BaCl、某化学兴趣活动小组在准备实验时,甲同学配制了NaSO、KCO、2422234液,但没有及时贴标签。乙同学在使用时为区分四种无色溶液,将溶液分别编号为①、②、( ③、④并进行如下表所示实验,由此推断①、②、③、④依次是)

实验内容①+②②+④①+③

有白色沉淀生成有白色沉淀生成有气泡冒出实验现象

A.稀盐酸、NaSO溶液、KCO溶液、BaCl溶液

B.KCO溶液、BaCl溶液、稀盐酸、22223324NaSO溶液

C.BaCl溶液、KCO溶液、NaSO溶液、稀盐酸

D.NaSO 溶液、422443222BaCl溶液、KCO溶液、稀盐酸322

25、现有a、b、c、d四种无色溶液,分别是碳酸钾溶液、硫酸溶液、氯化钡溶液、盐酸中的一种。两两混合后出现如图所示的现象,请确定a、b、c、d分别是( )

A.硫酸溶液、碳酸钾溶液、氯化钡溶液、盐酸

B.氯化钡溶液、盐酸、碳酸钾溶液、硫酸溶液

C.碳酸钾溶液、硫酸溶液、盐酸、氯化钡溶液

D.盐酸、硫酸溶液、碳酸钾溶液、氯化钡溶液

26、下表各组物质中,物质之间按箭头方向通过一步反应就能实现转化的是

( )

物质甲乙丙丁选项

CuSOCu(OH) A CuO Cu 42CaCl CaCO Ca(OH) B CaO 232NaCl C CONaNaOH NaO 223C COCO

D CaCO 32

六种物ZX、Y、27、如图所示,现有甲、乙、丙、质,其中连线两端的甲、乙、丙溶液两两之间能发之间只通过一步反应就能实现如ZX、Y、生反应;下列符合上述要求的一组物箭头所指方向的转化。) 质是(

甲乙丙 X Y Z

CuSOHCl Cu NaOH CuO NaA CO 423OH HHCl O COBa(OH) NaB O 232222CO SO KCO C CO NaOH C H22324CaCO Ba(OH) SOH D

CaO

KCO Ca(OH) 3243222

三、综合题

28、A~D是初中化学所学的常见物质,其转化关系如图所示(部分反应物和生成物、反应条件已略去),A、B常温下为无色气体且组成元素相同,C、D均为黑色粉末。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2)反应③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3)物质A的一种用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