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PLUS实时定位系统产品说明书

PLUS实时定位系统产品说明书

PLUS实时定位系统产品说明书
PLUS实时定位系统产品说明书

PLUS实时定位系统 产品说明书

北京奇立世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2010年1月

1概述

PLUS超宽频即时定位系统的由美国Time Domain公司出品。和同类产品相比,该系统具有部署简单,性能价格比高,精度高,标签位置稳定不飘移,信号抗干扰能力强,标签发射状态和频率可以动态更新等突出特点。系统由标签,阅读器,同步分配器,天线,标签确认点和定位软件组成。标签是一个超宽频信号发射装置,每秒发射1~10次信号。接收器(天线和阅读器的组合)接收标签发来的标签识别号,记录到达时间(TOA),然后传给同步器进行同步处理,解析出到达时间差(TDOA),然后把以上信号和其他一些验证信号例如信号强度等打包通过网络协议发送给服务器进行处理,就可以计算出标签(也就是需要被跟踪的人员或者物体)所处位置以及运动轨迹。每一个标签都有一个独一无二的识别号,所以系统知道每一个标签在每一个时刻的位置以及运动信息。标签确认点TAP向标签发射2.4 GHz 信号,可以动态地改变标签的发射频率(1~10Hz)和操作模式(活跃或者待机)。这种设计可以使标签在非工作时间内处于待机状态,节省电池消耗,延长电池寿命。

PLUS系统部署符合本项目通过在固定场所布设定位接收装置,被定位人员佩戴射频信号发射标签的方式,实现指定区域内人员的实时精确定位并且被定位人员的坐标数据通过以太网实时传输给上层应用系统的要求。标签位置偏差通常情况下不超过正负15cm,如果增加接收装置部署密度,精度更可达到正负5cm以下,超过建设要求。

如果部署在室外,标签的防护等级为IP64,满足建设要求。

信号中心频率为7.3GHz,带宽大约为1GHz,该频段为我国无线电管理开放频段,不会和现有通讯设备相互干扰,符合我国无线电管理规定。

系统遵循如下原则进行建设:

(1) 先进性与成熟性原则:PLUS系统是著名实时射频定位系统生产商Time Domain的产品,在该领域享有盛誉,10多年来PLUS系统在美国的很多医院,养老院,超级市场部署,是先进成熟的产品。

(2) 高可用性原则:美国多个客户多年安装的经验表明,PLUS系统稳定可靠、健壮耐用,故障率低,既可以部署在室内,也可以部署在室外自然环境。

(3) 安装操作简便性原则:PLUS系统的安装调试操作简单方便,普通工程技术人员就可以快速布设,不需要专业人员。

(4) 通信协议简洁性原则:PLUS系统与上层应用系统的数据通信协议非常简单方便,应用程序只需要调用为数不多的库函数或者直接读取定位服务传送来的信息就可以获得定位数据信息和标签信息。

(5) 可扩展性原则:PLUS系统平台具有良好的可扩展性和易维护性,增加接收器不需要变动更改已经部署的系统,能够轻松地不断扩大定位范围与被定位人数。

系统总体设计

1.1系统总体构成

【主要设备构成】PLUS定位系统由标签,阅读器,天线,同步分配器,标签确认点和定位软件组成,其中天线和阅读器成对配套使用。

系统原理结构

标签的功能为发射超宽频信号

天线的功能为接收标签发出的信号

阅读器的功能为解读标签识别号,记录收到信号的到达时间(TOA) 同步器的功能为计算各路信号到达时间差(TDOA)

定位软件的功能为通过各种有效算法计算标签位置

1.2系统总体功能

【描述系统的总体功能,按照(1)(2)格式描述】

(1) 支持多种模式,包括0维(粗略模式),1维(流水线/走廊配置),2维(精确平面定位)和2.5维(精确平面定位加上楼层区域信息)

(2) 室内定位精度误差一般在正负0.15米之内,室外不超过1米

(3) 最多可以追踪8000个标签

(4) 校准常数存储在非易失性内存

(5) 电池供电的有源标签更新频率为1赫兹~10赫兹,使用时间至少1年以上.

(6) 室内穿墙操作

(7) 到达时间差定位法(TDOA)定位和跟踪

(8) 到达时间(TOA)的原始数据可以通过以太网接口传送

(9) 阅读器安装在基础结构上

(10) 使用屏蔽双绞线电缆(CAT5E)向阅读器网络提供电力,数据和时间同步信息(11) FCC(联邦通讯委员会)认证

(12) ETL(美国电子测试实验室)认证

1.3系统技术指标

【描述系统的主要技术指标,按照(1)(2)格式描述】

(1)标签发射中心频率为7.3Hz,接收状态更新信息频率为2.4Hz,带宽为1GHz (2)标签确认点 (TAP) 发射频率为2.4Hz,一个TAP覆盖范围可达11000平方米 (3)全方位天线覆盖直径为76米,180?天线单侧探测距离为58米

(4)6端口同步分配器最多可带36个阅读器,24端口同步分配器最多可带144个阅读器

PLUS系统设计部署简单,不需要分系统。扩展时只需要增加接收器(天线/阅读器对)。如果接收器数量不是成倍增加,大部分情况下不需要增加同步分配器。每一个系统可以分成若干个定位单元,这些定位单元可以公用接收器和同步分配器,本身不组成一个分系统。

天线和阅读器组成的接收器相当于传感器。每个传感器拥有一个IP地址。传感器通过以太网线和同步分配器连接,同样,同步分配器通过以太网线和以太网交换机相连,以太网交换机通过以太网线和服务器电脑相连。

上层应用系统程序通过定位引擎(PLUS Location Engine)来获取标签位置信息。有两种方式提供位置信息。

1)PLUS? Tracker OCX对象。OCX是一个COM对象,这个COM对象提供了应用程序接口。通过库函数的函数调用,应用程序可以初始化系统,获取位置信息,处理事件,发出警告等。例如,应用程序可以调用函数StartTOAMessageQueue(),这个函数的一旦获取新的到达时间(TOA)信息就触发一个事件,计算新的标签位置或者发出警报。

2)运行定位软件服务。这个定位软件服务自动在系统后台运行,一旦标签位置发生变动,它就向TCP端口(11004或者11005)发送UDP数据包,这个数据包包含标签识别号,位置等信息。

由此可见,以上两种方式都可以有效地向应用程序发送标签识别号和位置等定位信息,满足用户的需求。

2设备清单及主要技术指标

2.1主要设备技术指标

【描述系统中所应用到的主要设备的技术指标】

天花板天线

分为全方位(360o)和180o两种

尺寸:609 mm x 609 mm x 76 mm

重量:2.8 kg

阻抗:50 Ohms

温度范围:0 ~ +50o C

小型天线

尺寸:203 mm x 330 mm x 330 mm(标准)

91mm x 330mm x 330mm(超薄)

重量:1.4 kg,包括阅读器

安装:墙角或者其他地方

阻抗:50 Ohms

温度范围:-20o C ~ +45o C

阅读器

尺寸:38 mm x 216 mm x 165 mm

重量:816 g

操作电压:45-52 V直流

功率消耗5.2 W

输出电压45-52 V直流

温度范围

操作:-20oC ~ +55oC

储存:-40oC ~ +60oC

相对湿度:最大 95%,不结露

安全机制:过热,过载和短路保护

网络接口:10/100 Mbps 网线

FCC(联邦通讯委员会)认证

ETL(美国电子测试实验室)认证

同步分配面板

电源输入:100 - 240 V交流, 50/60 Hz

安全机制:过热,过载和短路保护

温度范围操作:-20oC ~ +55oC,储存:-40oC ~ +60oC

相对湿度:最大 95%,不结露

最大电缆长度:100 m

FCC(联邦通讯委员会)认证

ETL(美国电子测试实验室)认证

6端口

尺寸:132mm x 213mm x 254mm

重量:2.7kg

输入功率:19 W (不带阅读器)/ 133 W (负载最大数量的阅读器)

输出功率:101 W (负载最大数量的阅读器)@ 50 V直流 +/- 1.0 V

发热量:109 BTU/hr

输入/输出端口:6 局域网输入端口,6 同步输出端口

端口容量:

如果由同步分配面板供电,每个同步输出口可以带最多3个阅读器(总共18个);如果阅读器由辅助电源供电,每个同步输出口可以带最多6个阅读器(总共36个)

24 端口

尺寸:88mm x 481mm x 411mm

重量:5.2kg

输入功率: 59 W (不带阅读器)/ 529 W(负载最大数量的阅读器)输出功率:(负载最大数量的阅读器)@ 50 V直流 +/- 1.0 V

发热量:429 BTU/hr

输入/输出端口:24 个局域网输入端口,24个同步输出端口

端口容量:

如果由同步分配面板供电,每个同步输出口可以带最多3个阅读器(总共72个);如果阅读器由辅助电源供电,每个同步输出口可以带最多6个阅读器(总共144个)

欧式标签

欧式标签既是发射装置,也是接收装置。用户可以动态地改变标签的发射频率(1~10Hz)和操作模式(活跃或者待机)。用户还可以更换电池。垂直标签前后都可以发射,水平标签只能从顶部发射。可以定制覆盖。.

尺寸:37mm x 75mm x 6.8mm 重量:22g

电池类型: 锂电池CR2430 电池寿命: 取决于发射速率和操作模式

更新速率: 1~10 Hz 入口保护:IP 64 (防尘防水)

射频发射:中心频率7.3 GHz 射频接收:2.4 GHz

温度操作: -20°C to +55°C 储存: -30°C to +60°C

湿度最大 95%,不结露

标签

射频:中心频率 6.6 GHz,1/2 Max FW 2 ns, 脉冲

电池类型:二氧化锰(非更换)

温度范围:操作-20oC ~ +55oC,储存-40oC ~ +60oC

相对湿度:最大 95%,不结露

FCC(联邦通讯委员会)认证

ETL(美国电子测试实验室)认证

徽章标签

尺寸:37mm x 75mm x 6.8mm

重量:0.64 ounces (18g)

电池寿命: 5.8 年(2 Hz ),1.8 年(4 Hz )

更新速率: 2Hz,4 Hz

入口保护:IP 65 兼容

呼叫按钮:多个按钮事件带LED指示灯

资产标签

尺寸:13mm x 36mm x 33mm

重量:0.74 ounces (22g)

电池寿命:6.6 年(1 Hz ),3.0 年(4 Hz )

更新速率: 1Hz,4 Hz

外壳材料:高密度聚乙烯

防火评级: V0

防水:表面擦拭,不要浸泡

欧盟标准标签确认点 (TAP)

TAP向标签发射2.4 GHz 信号,动态设置标签(例如更

新发射频率)。因为一个TAP的覆盖范围可达11000平

方米,所以一个典型的定位网络只需要很少的几个TAP。

TAP包含两根天线,用来向不同方向的标签发射信号,

可以由同步分配器SDP或者本地电源供电。TAP使用

2.4 GHz波段249个频道中的一个发射信号,不断寻找

最清晰的频道以避免干扰。.

尺寸38mm x 216mm x 165mm

重量862 g

射频频率2.4 2.4GHz

覆盖范围60 meters

网络接口10/100 Mbps 以太网

温度范围

操作: -20°C to +55°C

储存: -40°C to +60°C

相对湿度:最大 95%,不结露

3工程实施界面

3.1网络及安全

对传输的要求

不需要光纤,只需要24轨CAT 5e网络屏蔽电缆

需要两个10/100/1000 Mbps网卡,一个用于定位系统网络交通,另一个用于局域网连接。以太网交换机要求

内存32MB 闪存 16MB

交换容量8.8 Gbps

转发速率6.6-Mpps的线速

交换协议第2层交换

局域网带宽要求:至少100BaseT (100Mbps)

同步分配器和阅读器的以太网接口10/100BaseT

对网络安全的要求

系统实际上是一个局域网,不和外网直接连接,不需要专门的防火墙,如果网络没有联上外网,自然是安全的。如果网络连接外网,只需要有接口保护即可。

提供具体的IP地址终端数量

取决于系统阅读器的数量,每一个阅读器拥有一个独立IP地址,一个24端口同步分配器可以最多连接144个阅读器,也就是每个24端口同步分配器可以处理最多144个IP地址传来的数据,对于一个24端口同步分配器所支持的系统,8位寻址(256个IP地址)已经足够。

人员定位系统技术方案

招远市黄金矿业工程有限责任公司矿用人员定位管理系统 目录

一、矿山基本情况 一、矿区概况 二、公司资质证书 见附件: 三、技术文件 第一节、概述 1.1背景和需求 煤矿安全生产事关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各级政府一贯高度重视煤矿安全生产问题,并采取一系列措施不断加强安全生产工作。通过不断的努力,近一时期煤矿安全生产状况总体上趋于稳定好转,但由于基础薄弱等种种原因,煤矿安全生产状况仍然不容乐观。如何改变目前煤矿企业对井下人员落后的管理模式,如何实现管理的现代化、信息化也成为所有煤矿企业关心的问题,因此建立以灾害预防、事故救助、电子信息化管理为主要目标的信息化和智能化建设势在必行。 1.2系统简述 (1)本系统是运用高科技手段开发研制。系统的核心识别设备采用了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微波技术,该技术采用了当今最先进的0.18uM的微波芯片技术,使产品的性能和原来的微波技术相比得到了本质的改进,彻底解决了远距离、大流量、超低功耗、高速移动的标识物的识别和数据传输难题,而且成本较以往大大降低,同时也解决了中低频电磁波技术感应距离短、防冲突能力差的致命弱点。 (2)系统能够及时、准确的将井下各个区域人员及设备的动态情况反映到地面计算机系统,使管理人员能够随时掌握井下人员、设备的分布状况和每个矿工的运动轨迹,以便于进行更加合理的调度管理。当事故发生时,救援人员也可根据矿用人员管理系统所提供的数据、图形,迅速

了解有关人员的位置情况,及时采取相应的救援措施,提高应急救援工作的效率。 (3)系统是集井下人员考勤、跟踪定位、井下信息发布、灾后急救、日常管理等一体的综合性运用系统,集合了国内识别技术、传输技术、软件技术等最顶尖的产品和技术,是目前国内技术最先进、运行最稳定、设计最专业化的井下人员定位系统。这一科技成果的实现,将为煤矿企业的安全生产和日常管理上台阶以及事故急救带来了新的契机。 1.3基本原理 1.3.1 系统应用原理说明 系统应由主机、传输接口、本安型读卡分站、识别卡、矿用隔爆兼本质安全型电源箱、电缆、接线盒、避雷器和其他必要设备组成。在井下主要巷道、交叉道口、必经之路等重要位置安装无线读卡分站,下井人员携带识别卡,识别卡能发射信号,当识别卡在接收器一定范围内时,读卡分站接收到识别卡发出的信号,将信号进行分析、处理,并把信号发送到地面,地面信号传输接口把信号进行转换,交给主机进行处理,从而实现目标的自动化管理。 识别卡具有双向通讯功能,当矿工遇到紧急事件时,可以按下紧急求救按钮,地面监控主机就会显示出求救人员的信息(包括在那个位置及人员情况),矿方可以在第一时间组织人员经行抢救及处理。 调度室综合所有安全因素,如果遇到大的问题,需要井下人员进行紧急撤离,可以向井下某人(或某地区人员)(或者全部人员)发出撤离命令,在第一时间保证人的安全。 管理者可以根据大屏幕上或电脑上的分布示意图查看某一区域,计算机即会把这一区域的人员情况统计并显示出来。中心站主机会根据一段时间的人员出入信息整理出这一时期的每个下井人员的各种出勤报表,作为工资发放的依据。同时全方位监控井下人员分布情况。 1.3.2 系统应用原理图 (一)设计原则 鉴于煤矿井下人员管理系统的重要性,我们以科学的方法、严谨的态度,认真对系统仔细的分析,力求达到系统设计的先进性、可靠性、实用性和可扩展性。

产品使用说明书

系统简介与操作说明书 系统的基本构成 该系统由弱电控制强电的方式配合相应传感器和软件实现智能化控制系统,系统结构由输出模组、输入模组、控制软件、云端服务、四部分为一体的智能化控制系统。 输出模组: 输出模组是控制各类设备的电源,控制了设备的电源就控制了设备的工作状态,通过设备的信号输入端接受传感器和相关软件的数据就改变了设备的运行模式,完成智能运行,该模组可支持工业智能化控制、农业智能化控制、建筑智能化控制、家居智能化控制等领域。如:工业电机和设备、农业浇灌和设备、家居设备的的空调、热水器、地暖、新风机、洗衣机、灯光照明、环境调光、家电集成、窗帘电机、车库电机等其他设备,模组提供了共计32路接口输出。 1、8路30A大电流输出口,可支持220V/6kw以下的设备负载,如空调、热水器、功率电机等。 2、8路16A可控硅调压输出,可支持220V/3kw以下的调压调速设备负载,如车库电机、推窗电机、窗帘电机、灯具、等及其他设备。 3、16路16A+16A双触点并联输出口,可支持220V/5kw以下的设备负载,如室内灯光、环境灯光、家用电器、等及其他设备。 4、提供12/24V清洁电源接口,系统支持直流供电、如:常规照明、视频监控、安全报警、门禁对讲、网络供电、可实现持续供电,断电不断网。 5、提供3+1供电接口为模组供电(主电源+辅助电源+直流电源),保证设备长期可靠待机。 6、提供16路过流保护,为设备安全提供保障。

输入模组: 输入模组是系统的心脏,包含控制输出、手动控制输入、自动控制输入、传感器输入、工业控制信号输入、视频监控信号输入、报警信号输入、门禁信号输入、红外线信号输入、射频信号输入、网络输入、总线控制输入等。 1、控制输出接口:连接输出模组,将系统的工作状态传递给输出模组,驱动继电器完成动作。 手动输入接口:提供32进32出的手动控制接口,输入输出对应控制输出,自适应传统的各类型控制面板(翘板开关、轻触开关),可操作系统的开、关、调光、调速等的模式转换等功能,与系统控制APP全兼容,控制状态同步显示,即使系统的核心芯片因某种原因出现故障,也不影响系统的基本功能使用。 2、自动控制输入:自动控制是通过传感器接收到控制信号或事先预定的任务去自动完成控制,如:红外报警、火警、煤气泄漏、甲醛超标、PM2.5、温度、湿度、门禁、车辆进出、定时等。 3、传感器输入接口:输入模组提供了8个模拟传感器兼容接口,输入端接到传感器的控制信号后,将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去执行远端APP或本地报警、同时根据需要打开输出模组对应的端口,完成智能控制。如:智能恒温、智能除湿、智能除甲醛、智能灭火、智能断气、智能断水、智能新风、智能报警、智能开门、定时控制等。 4、工业控制信号输入接口:输入模组提供了两组RS232接口和一组RS485控制接口,两组RS232接口可扩展32路独立控制端口,可同时控制32台不同型号的工业设备,控制代码通过学习或手动输入即可控制,如:舞台灯光设备、多功能会议设备、音视频矩阵转换设备、专用功放、等。RS485控制接口兼容常规的RS485协议设备,在系统中默认DMX512控制协议,支持效果灯光控制台,为室内/室外环境提供专业的效果灯光。如影音室效果灯光、卡拉OK效果灯光、环境效果灯光等。 5、视频监控信号输入:视频监控信号是通过网络接口进入主机芯片处理,可实现远端APP监视、移动侦测报警、查询、录像、对讲、控制、支持本地录像、查询、对讲等。 报警信号输入接口:报警信号是接8个I/O信号接口,主机自带8个传感器输入接口,最多

课程设计:基于单片机的GPS全球卫星定位系统设计说明书

目录 第一章GPS简介及基本理论 (2) 1.1 GPS的概述 (2) 1.2 GPS的组成 (3) 1.3 GPS的发展趋势 (3) 1.4 Globalsat和HOLUX的EB-3531 (4) 1.5 EB-3531的特点 (5) 第二章硬件电路设计 (7) 2.1 电源转换电路设计 (7) 2.2 GPS接收模块与单片机接口电路设计 (9) 2.3 单片机控制系统的硬件电路 (9) 第三章软件部分设计 (11) 3.1 串口通行模块 (11) 3.2主程序设计 (13) 第四章调试 (15) 4.1 硬件调试 (15) 4.2 软件调试 (15) 第五章总结 (17) 致谢 (18) 参考文献 (19)

第一章 GPS简介及基本理论 1.1 GPS的概述 GPS是英文Navigation Satellitte Timing and Ranging/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的字头缩写词(NAVSTAR/GPS)的简称。它的含义是,利用卫星的测时和测距进行导航,以构成全球卫星定位系统。现在国际上已经公认:将这一全球定位系统简称:GPS。 GPS系统的前身为美军研制的一种“子午仪”导航卫星系统(Transit),1958年研制,64年正式投入使用。该系统用5到6颗卫星组成的星网工作,每天最多绕过地球13次,并且无法给出高度信息,在定位精度方面也不尽如人意。然而,子午仪系统使得研发部门对卫星定位取得了初步的经验,并验证了由卫星系统进行定位的可行性,为GPS系统的研制埋下了铺垫。由于卫星定位显示出在导航方面的巨大优越性及子午仪系统存在对潜艇和舰船导航方面的巨大缺陷。美国海陆空三军及民用部门都感到迫切需要一种新的卫星导航系统。为此,美国海军研究实验室(NRL)提出了名为Tinmation的用12到18颗卫星组成10000km高度的全球定位网计划,并于67年、69年和74年各发射了一颗试验卫星,在这些卫星上初步试验了原子钟计时系统,这是GPS系统精确定位的基础。而美国空军则提出了621-B的以每星群4到5颗卫星组成3至4个星群的计划,这些卫星中除1颗采用同步轨道外其余的都使用周期为24h的倾斜轨道该计划以伪随机码(PRN)为基础传播卫星测距信号,其强大的功能,当信号密度低于环境噪声的1%时也能将其检测出来。伪随机码的成功运用是GPS系统得以取得成功的一个重要基础。海军的计划主要用于为舰船提供低动态的2维定位,空军的计划能供提供高动态服务,然而系统过于复杂。由于同时研制两个系统会造成巨大的费用而且这里两个计划都是为了提供全球定位而设计的,所以1973年美国国防部将2者合二为一,并由国防部牵头的卫星导航定位联合计划局(JPO)领导,还将办事机构设立在洛杉矶的空军航天处。该机构成员众多,包括美国陆军、海军、海军陆战队、交通部、国防制图局、北约和澳大利亚的代表。

GPS定位信息显示系统毕业论文

GPS定位信息显示系统毕业论文 目录 第1章 GPS简介及基本理论 (1) 1.1 关于GPS的概述 (1) 1.2 GPS的组成 (3) 1.3 GPS信号结构 (6) 第2章方案论证 (8) 2.1 单片机的选择 (8) 2.1.1 AT89C51 (8) 2.1.2 AT8051 (8) 2.2 显示器的选择 (9) 2.2.1 LED动态显示扫描方式 (9) 2.2.2 LED静态显示扫描方式 (10) 2.3 GPS接收板的选择 (10) 第3章硬件电路设计 (11) 3.1 单片机最小系统介绍 (12) 3.1.1 所用单片机引脚介绍 (12) 3.1.2 复位电路 (14) 3.1.3 时钟电路 (15) 3.2 显示电路 (16) 3.2.1 LED显示器结构 (16) 3.2.2 LED显示器工作原理 (17) 2.2.3 LED显示器驱动电路 (17) 3.3 GPS模块与处理器接口电路 (18) 3.4 存储器电路 (19) 3.5 GPS模块串口电路 (20) 3.6 电源电路 (22)

第4章软件部分设计 (23) 4.1 GPS25-LVS的信息输出格式 (23) 4.2 主程序设计 (24) 4.3 单片机的信息接收处理 (26) 总结 (28) 致谢............................................... 错误!未定义书签。参考文献 (29) 附录1:总图 (31) 附录2:部分源程序 (32)

第1章 GPS简介及基本理论 1.1 关于GPS的概述 GPS是英文Navigation Satellite Timing and Ranging/Global Position System的字头缩写词(NAVSTAR/GPS)的简称。它的含义是,利用卫星的测时和测距进行导航,以构成全球卫星定位系统。现在国际上已经公认:将这一全球定位系统简称:GPS。 自古以来,人类就致力于定位和导航的研究工作。1957年10月世界上第一颗卫星发射成功之后,利用卫星惊醒定位和导航的研究工作提到了议事日程。1958年底,美国海军武器试验室委托霍布金斯大学应用物理实验室研究美国军用舰艇导航服务的卫星系统,即海军导航卫星系统(Navy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NNSS)。这个系统中,卫星的轨道通过地极,所以又称为子午仪卫星导航系统(Transit)。1964年1月用于北极星核潜艇的导航定位研究成功,并逐步用于各种军舰的导航定位。1967年7月,经美国政府批准,对其广播星历解密,并提供民用,为远洋船舶导航和海上定位服务。由此显示出了卫星定位的巨大潜力。尽管子午仪卫星导航系统已得到广泛应用,并显示出巨大的优越性,但是,这系统再实际应用方面却存在十分严重的缺陷。改系统是由5-6个卫星组成的导航网。卫星运行高度较低(平均约1000km),运行周期为107分钟。对同一个卫星每天通过次数最多为13次。由于采用多普勒定位原理,一台接收机一般需要观测15次合格的卫星通过,才能达到±10M的单点定位精度,再全球围,它给出的定位信息只能是全天候的连续二维坐标——经度和纬度,不能给出高程。这种系统,一方面由于所需的观测时间较长,不能给用户,尤其是高动态用户(如:飞机、车辆等)提供实时和导航服务;另一方面,由于卫星导航较低,受大气影响严重,定位精度的提高受到限制,因而限制了高动态用户和高精度用户的使用。对舰船而言,利用这个系统只能对惯性导航系统和其他无限电导航系统进行连续的精确修正,它的作用远不能满足全球实时定位

产品规划说明书模板

产品规划说明书20XX年1月2日

目录 变动历史 (1) 1引言 (2) 1.1本文目的 (2) 1.2术语、定义和缩略语 (2) 2产品概况 (2) 2.1产品名称 (2) 2.2产品目标 (2) 2.3产品营销模式 (3) 2.4产品收费模式 (3) 2.5产品目标客户、市场定位 (3) 2.6产品优势和卖点 (3) 2.7产品的中止(Phase-Out)[这部分内容不一定有] (3) 3产品发展规划 (4) 3.1产品规划总图 (4) 3.2产品路标规划 (4) 4当前版本产品规划 (4) 4.1实现的目标 (4) 4.2产品系统构成及各自作用 (4) 4.3产品公共管理部分规划 (4) 4.4与公司其他产品关联关系 (5) 4.5产品功能列表 (5)

4.6产品安装、部署和升级方式 (5) 4.7产品性能规划 (5) 4.8其他 (5) 5参考文献 (6)

变动历史 修改者日期变动内容变动原因

1引言 1.1本文目的 本文是产品规划期间最重要的工作成果之一。通过对本文的评审,将决定本产品的 发展方向和生命周期。 本文的评审对象是:产品委员会 本文的预期读者包括:产品委员会、开发部门、UI部门、测试部门、运营部门、商务部门、市场部门。 1.2术语、定义和缩略语 [ 定义系统或产品中涉及的重要术语,为读者在阅读文档时提供必要的参考信息] 序号术语或缩略语说明性定义 1 DRP Distribution Resource Planning,分销资源计划 2 2产品概况 [这里提供该产品整体介绍,进行概括性综述。]

2.1产品名称 [这里确定出既定产品的命名。] 2.2产品目标 [说明产品研发的意图以及最终希望实现的目标。] 2.3产品营销模式 [说明产品运营和销售的模式,是否沿用以往营销模式。] 2.4产品收费模式 [根据产品特点提供建议。] 2.5产品目标客户、市场定位 [经过市场细分后,得到的产品的市场定义和想要销售的对象群体。] 2.6产品优势和卖点 [要突出我们产品的优势在哪里,根据产品特点提炼出几条卖点,可以从功能、性能或服务上考虑。] 2.7产品的中止(Phase-Out) [这部分内容不一定有] [如果产品发展到一定阶段,市场需求饱和或者已经被其他新技术取代,或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应提前做出反应应对变化,可以进行终止该产品的工作。终止产品是个非

人员定位系统使用说明手册

井下人员定位系统用户手册 深圳市哲扬科技有限公司 2012-09-05

前言 系统简介 本系统是以监控与定位一体化为主要特点的管理系统,以此提高矿山安全管理水平,加快矿山生产工作现代化进程,在保障矿山安全生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矿用人员定位系统是深圳哲扬科技有限公司为矿井、矿山隧道等场所的人员和移动设备进行实时定位、跟踪监控和考勤管理开发的完整解决方案。本系统能及时、准确将井下各个区域的人员及设备的动态情况反映到地面计算机,以便于进行更加合理的调度管理。 矿用人员定位系统可对矿井入井人员/设备进行实时定位、跟踪监测,随时清楚掌握每个人员/设备在井下的位置及活动轨迹。如果发生灾变,还可以立即从监控计算机上查询事故现场的人员具体位置分布情况、被困人员数量和他们的姓名。利用系统的日常考勤管理功能,能对下井人员进行考勤管理。 《使用手册》简介: 本手册分为二大部分 第一篇系统概述 系统概述介绍《井下人员定位系统》的结构,工作原理。 第二篇系统功能 系统功能篇指导不同角色权限的用户使用不同的功能,对每一项功能操作的具体过程、步骤进行描述,它旨在描述操作的功能及流程,是本手册的核心部分。

目录 前言.................................................................................................................................................II 第一篇系统概述 (4) 第一章系统架构 (4) 第二篇人员定位系统功能 (5) 第一章界面概述 (5) 第一节登录................. . (5) 第二节主界面 (6) 第二章实时查询............................................................................................................... ..6 第一节实时人员定位............................................................................................... (6) 第二节实时车辆定位................................................................................................. ..10 第三节设备监控 (12) 第四节区域信息 (13) 第三章历史查询 (14) 第一节人员历史查询 (14) 第二节车辆历史查询............................. .. (18) 第四章报警查询..................................................... (22) 第一节人员报警查询 (22) 第二节基站报警查询........................................................... . (23) 第三节区域报警查询 (24) 第五章查询统计 (25) 第一节人员考勤报表 (25) 第二节车辆考勤报表 (26) 第三节基站报警统计 (27) 第六章信息管理 (30) 第一节矿区管理 (30) 第二节人员管理 (34) 第三节车辆管理 (36) 第四节系统配置 (37) 第七章系统管理 (37)

船用动力定位DP系统概述(报告精选)

北京先略投资咨询有限公司

船用动力定位DP系统概述 (最新版报告请登陆我司官方网站联系) 公司网址: https://www.doczj.com/doc/8a1367479.html, 1

目录 船用动力定位DP系统概述 (3) 第一节船用动力定位DP系统的定义和分类 (3) 一、动力定位DP0系统 (3) 二、动力定位DP1系统 (3) 三、动力定位DP2系统 (3) 四、动力定位DP3系统 (3) 第二节船用动力定位DP系统的市场情况 (4) 一、动力定位DP1系统的市场情况 (4) 1、全球 (4) 2、中国 (5) 二、动力定位DP2系统的市场情况 (8) 1、全球 (8) 2、中国 (8) 三、动力定位DP3系统的市场情况 (10) 1、全球 (10) 2、中国 (11) 2

船用动力定位DP系统概述 第一节船用动力定位DP系统的定义和分类 国际海事组织和国际海洋工程承包商协会将DP定义为动力定位船舶需要装备的全部设备,包括动力系统、推进器系统和动力定位控制系统。 由于海上作业船舶对动力定位系统的可靠性要求越来越高,IMO和各国船级社都对DP提出了严格要求,制定了三个等级标准。设备等级一(DP1):在单故障的情况下可能发生定位失常。设备等级二(DP2):有源组件或发电机、推进器、配电盘遥控阀门等系统单故障时不会发生定位失常,但当电缆、管道、手控阀等静态元件发生故障时可能会发生定位失常。设备等级三(DP3):任何但故障都不会导致定位失常。DP的分级主要考虑设备的可靠性和冗余度,目的是对动力定位系统的设计标准、必须安装的设备、操作要求和试验程序等作出规定,保证DP安全可靠运行,并避免在DP作业时对人员、船舶、其他设备造成损害。 一、动力定位DP0系统 DP0船舶装备一套集控手动操作系统和航向自动保持的动力定位系统(DPS),能在最大环境条件下,使船舶的位置和航向保持在限定范围内。 二、动力定位DP1系统 DP1船舶装备具有自动定位和航向自动保持的动力定位系统(DPS),另外,还有一套独立的集控手动操作系统和航向自动保持的动力定位系统,能在最大环境条件下,使船舶的位置和航向保持在限定范围内。 三、动力定位DP2系统 DP2船舶装备系统具有自动定位和航向自动保持的动力定位系统(DPS),另外,还有两套独立的集控手动操作系统和航向自动保持的动力定位系统,即使船舶发生单个故障,能在最大的环境条件下,使船舶的位置和航向保持在限定范围内。 四、动力定位DP3系统 DP3船舶装备具有自动定位和航向自动保持的动力定位系统(DPS),另外, 3

基于wifi的室内定位系统毕业设计论文

本科毕业论文题目基于wifi的室内定位系统

摘要 本文设计及实现了一个基于WiFi 射频信号强度指纹匹配的移动终端定位系统,并设计实现了一种基于权重值选择的定位算法。该算法为每个扫描到的AP 的RSSI 设定了选择区间,指纹库中落在此区间的所有位置点设平均权值,最后选取权重值最大者为待定位点的位置估计,如有相同权重值,则比较信号强度距离,取最小者,这种算法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RSSI 信号随机抖动对定位的影响,提高了定位的稳定性和精度。经实验测试,此系统在 4 米范围内具有良好的定位效果。可部署在展馆、校园、公园等公共场所,为客户提供定位导航服务。定位算法运行于服务端,客户端为配备WiFi 模块的Android手机。借助该定位系统,基于Android系统的移动终端可方便地查询自身位置,并获取各种基于位置服务。 关键词: 接收信号强度;无线室内定位;射频指纹;Android 操作系统

Abstract This paper designs and implements an indoor location system based on WiFi for mobile user with Android handset. A locating arithmetic based on Weight-Select is introduced to filter the random noise of RSSI. For each location in Radio Map, a weight is set if the RSSI of the AP scanned is in the interval preset. Then max-weighted location or the min-RSSI-distance among them will be selected as the estimated position. According to experiments, 4-metre locating precision is available. It can be used for locating and navigating in such scene as exhibition center, campus, park, and so on. Users equipped with Android handset could get its location and some intelligent services. It is also an open and extensible system. Some locating arithmetic also could be tested on this system. Key words:Received Signal Strength, Wireless Indoor Locating, Radio Map, Android Operating System 第一章绪论 (6) 1.1关于位置信息确定的意义及方法 (6) 1.1.1位置信息确定的意义及方法 (6)

煤矿人员定位系统规划设计

郑煤集团(登封)教学二矿矿井人员定位系统 设 计 方 案 编制单位:郑煤集团(登封)教学二矿 编制时间:二0一0年十一月

郑煤集团(登封)教学二矿矿井人员定位系统设计方案说明书 生产规模:45万吨/年 矿长:李同河 技术负责人:刘建军 编写:匡久刘超峰李海军 会审:李同河刘建军郑勤峰邵吉利王俊营 编写单位:郑煤集团(登封)教学二矿 编写时间:二0一0年十一月

教学二矿人员定位系统设计方案 根据国家安全监管总局【2010】146号,关于《建设完善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的通知》文件要求和河南省、郑煤集团有关文件精神,完善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进步一提高我矿安全生产保障能力,结合我矿实际,特编制人员定位系统设计方案: 一、煤矿人员监控工程设计编制依据 1、AQ6201——2006《煤矿安全监控系统通用技术要求》 AQ6210——2007《煤矿井下作业人员位置监测与管理系统通用技术条件》 2、AQ1018 ----2007《煤矿井下作业人员管理系统使用与管理规范》 3、《煤矿安全规程》2010年版 4、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国家煤矿安监局关于《建设完善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的通知》(安监总煤装【2010】146号) 5、《教学二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实施方案》 二、组织领导机构 成立人员定位系统管理领导组: 组长:李同河 副组长:刘建军、郑勤峰 成员:邵吉利、王俊营、匡久、孙坤东、王克勋、徐少歌、卢付臣 办公室设在综合调度室,综合调度室主任负责做好人员定位系统专项设计等日常工作。 三、人员管理系统组成 人员管理系统主要由监控计算机、系统软件、人员定位分站、人

产品说明书和用户文档集撰写要求概论

附件4:产品说明的提交要求 说明:红字条款可根据软件产品实际情况进行剪裁,黑字条款为标准要求必须说明的项目。斜体字是对国家标准条款的解读或举例,仅供使用者参考。 一、产品说明: 【定义】 陈述软件各种性质的文档,目的是帮助潜在的需方在采购前对该软件进行适用性评价。 解读:产品说明为供方在进行产品销售时对产品性质的宣传资料,目的是让采购方获得产品概况,判断该产品是否能够满足自己的需求,进而决定是否采购该产品。 【要求】 产品说明对于需求方是可用的,包含潜在需方所需的信息,信息内容应排除内部的不一致,且与用户文档集和软件实际情况一致,产品说明的内容应该是可以验证或测试的,产品说明应有唯一性标识,当产品说明内容超出一页文档时,要有封面和目录,方便使用者进行内容查找。 【内容】 1、软件产品应以其名称、版本和日期指称; 解读:软件产品要用名称+版本或名称+日期命名。 例如:城市水资源管理系统软件V1.0或城市水资源管理系统软件2011。 2、产品说明应显示唯一的标识; 解读:产品说明在封面或卡片的显著位置显示唯一的产品标识。 例如:城市水资源管理系统软件V1.0产品说明。 3、产品说明应包含供方和至少一家销售商(当适用时)电子商务销售商或分销商的名称和地址(邮政的或网络的)。 解读:产品说明在封面或卡片的显著位置显示供方和销售商信息一般包括名称和地址,且供方和销售商可以为同一企业或个人。 4、产品说明应标识该软件能够完成的预期的工作任务和服务; 解读:此项描述软件的销售方向,适用的行业,潜在的客户群,概要介绍软件的用途。

例如:本软件为水务行业管理软件,适用于各供水公司、净水厂、水污染处理企业、政府水资源行业管理部门,可完成水资源相关业务的管理及实施对水资源处理装置的动态监控和实时处理。 5、供方想要声称软件产品符合由法律或行政机构界定的要求时,产品说明应标识出这些法律或行政机构界定的要求的需求文档; 解读:供方为加大产品的宣传力度,增强产品竞争力,更好的销售其软件产品,可表明其产品符合法律或行政机构界定的要求。但必须将符合的内容在产品说明中进行详细说明。 例如:本软件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行业标准SL475-2010水利信息公用数据元标准,该标准的详细信息参见附录一 6、产品说明应以适当的引用文档指名产品在何处依赖于特定软件和(或)硬件;解读:当产品在某些情况下需要依赖于特定的软件和(或)硬件才能实现其生成的产品性质时,要对这些特定的软件和(或)硬件进行描述,以便采购方在采购产品时能够合理评价采购成本。 例如:本软件在对水资源处理装置进行远程动态监控及实时处理时如传输距离超过50米需要信号放大器或无线信号发射器与无线信号接收器 7、产品说明引证已知的对其他软件的用户可调用的接口时,应标识出这些接口或软件; 解读:如果软件再使用过程中需要调用其他软件许可的接口时,应说明这些接口或软件从而使采购方在选择该产品时,明确还需购买其他接口许可或软件。 例如:本软件运行时需要调用水资源信息实时处理业务系统V1.0 8、产品说明应指明产品期望在单一系统上供多个并发最终用户使用或供一个最终用户使用,并且应说明在所要求的系统的所陈述的性能级别上可行的最大并发最终用户数; 例如:当软件支持并发时,此处可进行如下类似描述:本软件在单一系统上可供多个并发最终用户使用,在服务器主频大于3.0GHZ、内存大于2GB、响应时间小于5秒的情况下最大100并发最终用户。 当软件不支持并发时,此处可进行如下类似描述:本软件在单一系统上只供一个最终用户使用,不支持并发操作。

卫星定位与导航系统设计说明书

卫星定位与导航系统 设计说明书 一、测区概况与任务的提出 1、任务来源 为了维护土地的社会主义公有制,保护土地使用者的合法权益,加强土地管理,建立健全地籍管理制度,使土地管理向规范化、科学化迈进,满足飞速发展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受灌云县国土管理局委托,由淮海工学院空间信息科学系实测伊山镇城区和全县25个乡镇约1000平方公里、100个点的GPS基础控制网,以满足城区和全县各乡镇地籍调查工作的需要。 2、测区概况 灌云县地处苏北平原,属连云港市管辖,处于连云港市南部,灌南县北部。测区内有宁连高速公路、204国道贯通,交通十分便利,测区内地势平坦,大伊山最高海拔227米,东南部最低2.6米,平均海拔高程约3.7米。测区属季风特点的海洋性气候,四季分明,寒暑适宜,光照充足,雨量适中。气候温和湿润,常年平均气温14度左右,年平均降水量约910-980毫米之间,降雨期集中在7-9三个月。测区包括灌云县全乡镇政府所在地,测区为从西至东直线距离约60公里的带形区域。 其地理坐标: 东经 119゜08′~ 119゜29′ 北纬 34゜ 34′~ 34゜ 46′ 测区现有的平面控制网系国家测绘局于1954年完成国家一、二等三角网。坐标系统采用新54系坐标系。一、二等三角点多个,根据实际情况和本设计书的要求采用了三个一等三角点和一个二等点。测区现有高程控制网系统由国家测绘局完成的二、三等水准网(56黄海高程系和85基准面高程)。利用原三等水准点4个。该控制网工程实施计划从2004年6月开始收集资料、踏勘找点,2004年7月开始选定点位、埋设标石,进入全面施工,2004年8月开始外业观测。2004年3季度进行内业平差计算,整理资料, 2004年12月底检查完毕提请验收。 若利用常规测量技术进行这项工作,一方面是施工周期太长,少则3年,多则好几年;另一方面,平面控制点间要求通视,这就需要建造高标,无疑需要耗费大量的经费。水准观测虽然具有较高的精度,但野外观测劳动强度大,观测周期长,费用高。 而卫星全球定位系统(GPS)具有定位精度高、全天候、高效率、经费省等优点,用于建立平面和高程控制网,是当代最先进的技术手段。采用双频和单频GPS接收机观测距离可以从数米--数百公里,精度可达5+1×10-6·D毫米,完全可以用于建立灌云县控制网。用常规测量技术花费时间较长,而用GPS定位技术在短时间内即可完成。经费则为常规测量的1/5。

动力定位系统设计程序

动力定位系统设计程序 第一节概述 本设计程序主要描述动力定位系统工厂设计部分的工作流程,对于设备制造厂、专业机构的相应工作仅作简单介绍,对于工厂今后船舶动力定位系统的设计,该程序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第二节设计准备工作 1.系统基本信息的确认 1.1根据技术规格书的要求明确船舶的船级社和该船级社动力定位系统的入级 符号。 1.2与船东协商,确定船舶工作的外部环境条件:风速、流速、浪高。 1.3与船东协商,确定船舶的动力定位等级。 1.4论证主推进器及动力定位推进器的型式,通常借鉴母型船并最终与船东商 定。 1.4.1主推进器通常采用以下型式: -吊舱式推进器(POD) -全回转推进器(Z型或L型) -尾轴推进器+舵 1.4.2动力定位推进器通常采用以下型式: -侧向推进器 -可升缩型全回转推进器 1.5初估推进器的功率,可借鉴母型船进行。 1.5.1主推进器功率按以下两种情况预估: -船舶有自由航行的航速要求 -船舶无自由航行的航速要求,既只有较低航速能力做工作区域机动应用、

长距离调遣采用拖航的船舶 1.5.2动力定位推进器按不同型式、数量进行功率配置论证。 1.5.3对于DP2、DP3入级符号,应注意推进器要求有冗余,通常用增加数量和 增大功率来实现,以保证在缺少任意一台推进器时,余下的推进器能力仍然足够。 1.6初估电力负荷 1.6.1由总设计师配合确定船舶工作工况的分类。 1.6.2由总设计师配合确定动力定位时各推力器的负荷系数。 1.6.3初估除推进器负荷之外的其它用电负荷,包括推进辅助机械、专用工作机 械、机舱辅机、空调、通风、冷藏、日用生活用电、观通导航等,由各相关专业配合确定。 1.6.4确定、优化发电机组功率和数量,由轮机专业配合确定。对于DP2、DP3 发电机要求有冗余,通常用增加数量和增大功率来实现,以保证在缺少任意一台发电机时,余下的发电机能力仍然足够。 1.7根据动力定位系统的入级符号的要求,熟悉相应的设备、系统的设计要求。 1.8由动力定位系统设计责任人告知船、机、电专业主管动力定位系统的入级符 号,要求各专业在相关系统设计和设备技术谈判时注意定位系统的特殊要求,并将所要求的内容反应在工厂图纸和设备技术协议中。 2. 动力定位系统技术协议的签订 2.1根据动力定位系统的入级符号的要求,按附表1表完成系统的基本配置,并 体现到技术协议之中。同时应征求船东意见,对于位置参照系统的类型、数量及其它特殊要求,也应在协议中反应,因为它会对整个系统的价格产生较大影响。

室内定位系统毕业设计论文

本科毕业论文题目基于wifi的室内定位系统 XX 学生姓名 X 学号 电子信息工程 专业 X 班级 XX 指导教师 2012年4月

摘要 本文设计及实现了一个基于WiFi 射频信号强度指纹匹配的移动终端定位系统,并设计实现了一种基于权重值选择的定位算法。该算法为每个扫描到的AP 的RSSI 设定了选择区间,指纹库中落在此区间的所有位置点设平均权值,最后选取权重值最大者为待定位点的位置估计,如有相同权重值,则比较信号强度距离,取最小者,这种算法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RSSI 信号随机抖动对定位的影响,提高了定位的稳定性和精度。经实验测试,此系统在 4 米范围内具有良好的定位效果。可部署在展馆、校园、公园等公共场所,为客户提供定位导航服务。定位算法运行于服务端,客户端为配备WiFi 模块的Android手机。借助该定位系统,基于Android系统的移动终端可方便地查询自身位置,并获取各种基于位置服务。 关键词: 接收信号强度;无线室内定位;射频指纹;Android 操作系统

Abstract This paper designs and implements an indoor location system based on WiFi for mobile user with Android handset. A locating arithmetic based on Weight-Select is introduced to filter the random noise of RSSI. For each location in Radio Map, a weight is set if the RSSI of the AP scanned is in the interval preset. Then max-weighted location or the min-RSSI-distance among them will be selected as the estimated position. According to experiments, 4-metre locating precision is available. It can be used for locating and navigating in such scene as exhibition center, campus, park, and so on. Users equipped with Android handset could get its location and some intelligent services. It is also an open and extensible system. Some locating arithmetic also could be tested on this system. Key words:Received Signal Strength, Wireless Indoor Locating, Radio Map, Android Operating System 第一章绪论 (6) 1.1关于位置信息确定的意义及方法 (6)

动力定位(DP)系统简介知识分享

动力定位(D P)系统简 介

动力定位(DP)系统简介 作者:王卫卫 来源:《广东造船》2014年第01期 摘要:随着海洋工程项目的蓬勃发展,动力定位系统(简称DP系统)的应用已越来越广泛。本文对DP系统等级、工作原理以及根据船级社不同入级符号的设备配置等作了简单的介绍,希望能够对大家以后的开发设计及生产有所帮助。 关键词:DP;入级符号;特点;工作原理 中图分类号:P751文献标识码:A Investigation of Dynamic Positioning System WANG Weiwei ( Guangzhou Shipyard International Co., Ltd. Guangzhou 510382 ) Abstract: The application of Dynamic Positioning System (DP system) is more and more popular because of development of ocean project. The article introduce the level of DP system, work principle, the requirement of equipment according to different DP notations. I hope it is helpful to exploder, design and production in the future. Key words: DP;Classification notation;characteristic;work principle 1前言 动力定位系统(Dynamic Positioning System)简称DP系统,是从上个世纪70年代逐渐发展起来的,并逐步由浅水海域向深水海域发展,应用于各种海洋工程、海上科考、水下工程等领域。随着船舶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DP系统的定位能力以及自动化程度也越来越高,而以上各类领域的工程项目也越来越离不开带有DP系统的海上钻井平台和船舶。本文简要介绍DP系统的工作原理,以及根据船级社不同入级符号对DP系统的等级和不同等级下设备的配置。 2DP系统工作原理 IMO给出的DP船舶定义为:仅靠推力器的推力作用能够自动保持船舶位置(固定位置或者预定航迹)的船舶。 DP系统的工作原理:由于海上海浪、风速、风向的影响,船舶或者平台在海上必然会产生移动,DP系统就是利用计算机软件对采集到的周围的环境因素如水流、风速、风向、海浪等,根据位置参照系统(GPS、罗经等)进行汇总计算后不断控制调整船舶或者平台上的各个推力器的大小和方向,从而使得船舶或者平台保持事先设定的位置。

基于单片机的GPS定位系统设计毕业论文

基于单片机的GPS定位系统设计毕业论文 目录 中文摘要 (1) ABSTRACT (2) 第一章绪论 (5) 1.1 课题背景及意义 (5) 2.1 GPS全球定位系统简介 (6) 2.2 GPS信号接收方案选择 (10) 2.3 GPS接收模块的研究 (10) 2.4 总体方案的设计 (11) 第三章基于单片机的GPS硬件电路设计 (12) 3.1 基于单片机的GPS硬件电路总体结构 (12) 3.2 基于单片机的GPS定位信息显示系统设计硬件电路简介 (12) 3.2.1 STC89C52简介 (12) 3.2.2 SiRF Star II GPS信号接收模块 (16) 3.2.3 12864液晶显示模块介绍 (18) 3.3 基于单片机的GPS硬件连接介绍 (20) 第四章基于单片机的GPS软件设计 (21) 4.1 NMEA-0183数据格式 (21) 4.1.1 输入语句 (21) 4.1.2 输出语句 (22) 4.2 基于单片机的GPS定位系统软件开发环境―Keil uVision2 (24) 4.2.1 8051开发工具 (24) 4.2.2 uVision2集成开发环境 (25) 4.2.3 编辑器和调试器 (26) 4.2.4 测试程序 (27) 4.2.5 Keil C编译步骤 (27) 4.3 基于单片机的GPS软件设计思路 (30) 第五章系统调试与实验结果 (31)

5.1 硬件调试 (31) 5.2 软件调试 (32) 第六章总结 (32) 参考文献 (33) 附录 (34) 致谢 (66)

第一章绪论 1.1 课题背景及意义 1978年2月22日第一颗GPS试验卫星的入轨运行,开创了以导航卫星为动态已知点的无线电导航定位的新时代。GPS卫星所发送的导航定位信号,是一种可供无数用户共享的空间信息资源。陆地、海洋和空间的广大用户,只要持有一种能够接收、跟踪、变换和测量GPS信号的接收机,就可以全天时、全天候和全球性地测量运动载体的七维状态参数和三维状态参数。其用途之广,影响之大,是任何其他无线电接收设备望尘莫及的。不仅如此,GPS卫星的入轨运行,还为大地测量学、地球动力学、地球物理学、天体力学、载人航天学、全球海洋学和全球气象学提供了一种高精度、全天时、全天候的测量新技术。纵观现状,GPS 技术有下述用途。 1.GPS技术的陆地应用 GPS技术在陆地上的开发应用可以体现在许多方面,如:各种车辆的行驶状态监控;旅游者或旅游车的景点导游;应急车辆(如公安、急救车等)的快速引导行驶;高精度时间比对和频率控制;大气物理观测;地球物理资源勘探;工程建设的施工放样测量;大型建筑和煤气田的沉降检测;板运动状态和地壳形变测量;陆地以及海洋大地测量基准的测定;工程、区域、国家等各种类型大地测量控制网的测量和建设;请求救援在途实时报告;引导盲人行走;平整路面的实时监控,精细农业。 2.GPS技术的海洋应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