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科学精神的内涵

科学精神的内涵

科学精神的内涵
科学精神的内涵

科学精神的内涵

科学精神作为人类文明的崇高精神,它表达的是一种敢于坚持科学思想的勇气和不断探求真理的意识,它具有丰富的内涵和多方面特征。具体表现为求实精神、实证精神、探索精神、理性精神、创新精神、怀疑精神、独立精神和原理精神。

1.求实精神。

科学认为世界是不依人们主观意志决定的客观存在,科学活动要求人们从事各种物质创造活动时应该遵循“实事求是”的态度,要求正确认识客观世界的运动,因此,客观唯实、追求真理是科学精神的首要要求。科学精神,就是彻底的唯物主义精神,也即实事求是精神。“解放思想,客观唯实,追求真理”是科学精神的实质。科学认为世界的发展、变化是无穷尽的,因此,认识的任务也是无穷尽的。不断求知是科学精神的要求。科学要追求真理,不盲从潮流,不迷信权威,不把偶然性当必然性,不把局部看作全体。

2.实证精神。

实证精神要求一切科学认识必须建立在充分可靠的经验基础上,以可检验的科学事实为出发点,运用公认为正确的研究方法完成科学理论的构建。实证精神是一种客观的态度,在思考和研究中尽力地排除主观因素的影响,尽可能精确地揭示出事物的本来面目。同时,这种客观性又必须满足普遍性的要求,即,客观知识必须是能够重复检验的公共知识,而不是个体的体验。实证精神,就是尊重事实、诚实正直,并进行符合逻辑的思维,是科学的重要品质。

3.探索精神。

探索精神是由作为科学研究对象的客观世界的无限性和复杂性所决定的。研究对象永无止境,科学永无止境,科学探索永无止境,思想解放亦永无止境。科学的最基本态度之一就是探索,科学的最基本精神之一就是批判。

科学研究不仅是一种智慧的劳作,也是一种精神的探险,单靠聪明的大脑是不够的,还需要坚韧精神,不怕失败、不怕困难、敢于向困难挑战的精神。科学精神是顽强执著、锲而不舍的探索精神,古往今来,任何一项科学发现和发明,都不是凭空出现的,都经历过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样一个完整过程;都不是一帆风顺的,都经历过不断探索真理、不断追求真理、不断坚持真理这样一个艰难过程。马克思曾指出:“在科学的入口处,正像在地狱的入口处一样,必须提出这样的要求:…这里必须根绝一切犹豫;这里任何怯懦都无济于事。?”科学家们正是凭着锲而不舍、不畏艰难险阻的精神,以非凡的勇气和毅力,孜孜不倦地探索着科学的奥秘,在科学的各个领域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4.理性精神。

理性精神是对理智的崇尚,是科学认识主体通过概念、判断、推理、分析、综合、归纳、演绎等逻辑性的思维活动所体现出来的。理性精神把自然界视为人的认识和改造的对象,它坚信客观世界是可以认识的,人可以凭借智慧和知识把握自然对象,甚至控制

自然过程。要求人们尊重客观规律,探索客观规律,

并把对客观规律的科学认识作为人们行动的指南。

科学认识的过程和对象十分复杂,单凭直观、感

觉是不能把握事物的本质和发展规律的。人们必须仰

仗理性思维才能超越此岸世界并最终达到彼岸世界。

提倡科学的理性,就要反对盲从和迷信。崇尚理性思

考,绝非简单拒绝或否认人们的非理性的精神世界。

人们具有丰富的精神世界,不仅追求理性和真,而且

追求情感、信仰,追求美和善、意义和价值。但是,

如果失却了健全理性的导引或调节,人们就容易迷失

方向,就会陷入迷茫,就会产生思想和行动的盲目性、

自发性。

5.创新精神。

如果说求实精神深刻反映了人们对客观规律的探

索与尊重,那么创新精神则充分体现了人类特有的主

观能动性。从实际出发,尊重客观规律,并不是要人

们墨守成规。科学精神倡导创新思维和开拓精神,鼓

励人们在尊重事实和规律的前提下,敢于“标新立异”。

科学精神的本质要求是开拓创新。科学领域之所以不

断有新发明、新发现、新创意、新开拓,之所以充满

着生机和活力,就在于不断更新观念,大胆改革创新。

因此,科学的生命在于发展、创新和革命,在于不断

深化对自然界和人类社会规律的理解。科学的突破和

创新往往要受到旧思想的强烈反对,所以创新也包含

着勇敢无畏精神。在科学研究中要敢于根据事实提出

与以往不同的见解,科学史上重大的发现无不是一种

创造思维的结果,比如,“场”的概念的建立,“黑洞”

的发现等。实践证明,思维的转变、思想的解放、观

念的更新,往往会打开一条新的通道,进入一个全新

的境界。一部科学史,就是一部在实践和认识上不断

开拓创新的历史。

6.怀疑精神。

怀疑精神是由求实精神引申而来,它要求人们凡

事都要问一个“为什么”,追问它“究竟有什么根据”,而

决不轻易相信一切结论,不迷信权威。合理怀疑是科

学理性的天性,著名的科学方法论学者波普尔说:正

是怀疑、问题激发我们去学习,去发展知识,去实践,

去观察。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科学的历史就是通过

怀疑,提出问题并解答问题的历史。在科学理性面前,

不存在终极真理,不存在认识上的独断和绝对“权威”。

怀疑精神是破除轻信和迷信,冲破旧传统观念束缚的

一把利剑。缺乏怀疑精神,容易导致盲目轻信。怀疑

精神是批判精神的前导,批判精神是怀疑精神的延伸。

没有合理的怀疑,就没有科学的批判;而没有科学的

批判,就没有科学的建树。新思想是在对旧思想的否

定中诞生的,真理是在同谬误的斗争中发展的。当然,

科学的批判精神并不是形而上学的绝对否定,而是辩

证的扬弃。科学精神体现了科学性与革命性、建设性

与批判性的统一。

7.独立精神。

独立精神是对从事科学活动的主体必备的基本要

求。科学产生和发展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所以要受

到社会舆论、社会道德、社会政治等因素的影响。而

科学作为一种理性活动,以追求真理为目标,只能实

事求是,不能屈服于任何外界的压力,所以,对于科

学家而言,必须具备独立精神;对于社会而言,则必

须具备民主精神。民主是科学发育不可缺少的社会环

境,民主是科学发展的必要条件;随声附和,或为了

迎合某种需要而随意编织自己的见解是与科学精神决

不相容的。

8.原理精神。

科学是发现规律,揭示事物最本质、最普遍的原理。

科学不仅要回答是什么,还要回答为什么。同时,普

遍性是规律的基本特征,不具有普遍性的不是规律。

科学就是根据事物的普遍性去处理事物的特殊性。最

基本、最本质的,同时是最普遍、最共同的。在理性

社会,人类的行为模式已经从“生产—技术—科学”转

向“科学—技术—生产”,也就是先通过科学研究,弄

清事物的原理,以科学理论指导自己的行为,这是理

性社会的重要特性。在门捷列夫归纳出化学元素周期

表后,化学家就通过这种规律又发现了其他好几种元

素,并对物质世界的组成做出充分的预期。

科学技术创新发展的基本条件

我们即将跨入一个以知识经济为主导的世纪。在知识

经济时代,知识总量加速增长,知识陈旧速度急剧加

快,从技术发明到产品开发的周期日益缩短,知识和

技术取代资本与劳务成为经济增长的最重要资源。从

长远趋势来看,科技进步是保证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

科技创新是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容和条

件,也是实现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内在动

力和战略保证。一、完善的科技体制和管理机制是科

技创新的根本保证科技创新一方面要求我们在科研、

应用技术等方面有所创新,既借鉴别国和他人先进的

技术和经验,更要结合国情和工作实际在具体工作中

取得创新。另一方面要求我们在科技体制和管理机制

改革上勇于突破旧框架,探索科研机构和科研制度的

改革路子。国外在管理机制方面有不少成功的经验,

如项目申请人负责制,其责、权、利高度统一,享有

充分的人事调配权、财务支配和成果所有权,实践证

明是行之有效的,我们应当尽快加以学习和运用。科

技创新关键在于创新机制和体系的建立与完善,应当

自上而下地加以改革。整个科技创新的重点不是经费,

而是建立和完善科技体制和管理机制,如项目负责制

的各种责、权、利一定要明文规定,并制定相关政策

逻辑思维与非逻辑思维

逻辑思维有章可循,环环相扣,是一种带有必然性的

思维方式,有了上一步可以推出下一步,原因和结果

可以互相推知,遵循现有的已知的理论经验框架体系。

非逻辑思维无章可循,只有靠想象力去大胆地设

想、猜测和试验,是一种带有偶然性的思维方式,有

了上一步无法推出下一步,原因和结果无法相互推知,

所遵循的理论框架体系未知。

我们人类的知识领域分为已知领域和未知领域,对已知领域的,有现成理论经验可用的,我们一般用逻辑思维,没有现成理论经验可用的,我们一般用非逻辑思维,两者共同构成了我们人类思维,缺一不可,正如我们想问题的左右脑,走路时的左右脚,做事时的左右手一样。

非逻辑思维的结果,只有最终靠由此建立的新的理论经验证实,才有意义;逻辑思维,只有靠非逻辑思维不断去扩充其领域,才会不断地发展。两者密不可分。

正如一个圆,圆内的部分是逻辑思维,圆的边界是非逻辑思维,只有圆的边界不断地向外延伸,逻辑思维所涵盖的区域才会不断地扩展,而只有被圈在圆内,才能被我们人类最大限度地掌握和使用,和发挥作用。

正如一个企业,员工、中下层管理者代表逻辑思维,稳定着企业的正常运作和利润,董事长、总经理、上层管理者代表着非逻辑思维,要解决企业的困境,要为企业的未来做出正确的选择等这些新问题、新思想和非常规运作。

正如我们这个世界,大多数人代表逻辑思维,不同领域的科学家和技术能手代表着非逻辑思维,为我们不断地去开拓新的知识领域为人类最终所用。

逻辑思维代表人类知识领域的内涵,非逻辑思维代表人类知识领域的外延。两者相辅相承,互为臂膀,是人类认识自然,解决自然和社会问题的左右手,左右脑,缺一不可。"非逻辑思维" 在学术文献中的解释

1、非逻辑思维是指不受固定的逻辑规则约束直接根据事物所提供的信息进行综合判断的一种思维方式主要包括灵感思维和直觉思维两种形式.数学解题过程中常用的非逻辑思维形式主要是数学直觉思维

文献来源

2、非逻辑思维是指直觉思维、灵感思维、形象思维等.比如说当别人向他提问时他能迅速形成很好的猜测判定问题是否成立或说出在几种解题方法中哪一个更有效

文献来源

3、非逻辑思维主要是指直觉思维和灵感.它们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同逻辑思维交互作用两者同时被称作科学进步的两翼.因此在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中运用非逻辑思维方法善于捕捉灵感是创造性地解决疑难问题的重要措施

文献来源

4、非逻辑思维是指逻辑思维所不包舍而又在逻握思维过程中百种非逻辑因素发生作用的过程.如情感、形象、富究、灵感、联想、想象.渭测.美感等都属于在思维过程起作用的非逻辑思维因素

5、非逻辑思维主要是指潜意识、想象、直觉、顿悟、灵感等思维活动.阿基米得、达尔文、彭加勒等人的故事使偏爱非逻辑思维的理论大大增强了说服力也使创造性思维有了更多的神秘色彩文献来源

6、非逻辑思维是指直觉、想象、灵感、顿悟等不依

一定的严格程序、格式就能直接把握事物本质的能力

或方式.“实事”的有条件性也决定了“求是”的条件性

文献来源

7、非逻辑思维一般是指想象、直觉与顿悟.想象是在

头脑中改造记忆的表象而创造新形象的心理过程.儒家

又强调:“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即天体运行,健动不

止,人的活动就是效天,故刚健有力,自强不息

文献来源

8、而科学中的哲理美和形像审美鉴别称为非逻辑思

维.它比逻辑思维具有更大的美的基础是“统一的物质

世界”和“和谐的大自然”

文献来源

9、人们把直觉、灵感、想象又称为非逻辑思维,它往往

比逻辑方法具有更大的创造性.这三者常常是紧密联系

和相互作用的,或是想象诱发了直觉或灵感,或是直觉

和灵感唤起了活跃的想象

10、以致于人们把创新思维称为…?非逻辑思维”.实际上

创新思维过程遵从的是或然逻辑.只有吸收进或然逻辑

的内容并且实现了这三种逻辑的统一才可以使逻辑学

教材适合于当代适合于未来

"逻辑思维" 在工具书中的解释

1、是人类思维发展的高级阶段,是人脑借助于概念、判

断、推理以及其他逻辑方法反映客观现实的认识过程。

概念是逻辑思维的基本单位或基本形式,判断与推理是

概念的进一步展开和发展。概念不仅表现为人对客观

实在的认识的结果,而且还表现为思维的工具。在逻辑

思维中,人们借助于概念的相互联系和相互转化构成概

念系统来反映客观世界......

"逻辑思维" 在学术文献中的解释

1、抽象思维一般遵循逻辑规律所以又称为逻辑思维.

抽象思维是心理学中研究最多的思维活动通常所说的

思维大多指的是抽象思维

文献来源

2、抽象思维一般遵循逻辑规律所以又称为逻辑思维.

抽象思维是心理学中研究最多的思维活动通常所说的

思维大多指的是抽象思维

文献来源

3、逻辑思维是指含有概念、判断、推理的思维.数学

中概念的外延和内涵、定义、分类、归纳、演绎等等,

无不与逻辑思维有关

文献来源

4、逻辑思维是指含有概念、判断、推理的思维.数学

中概念的外延和内涵、定义、分类、归纳、演绎等等,

无不与逻辑思维有关

文献来源

5、逻辑思维是指遇到问题,按逻辑的方法来认识和研究

对象,从纯粹的、抽象的形态上研究对象,探索对象的客

观逻辑,然后再以理论的形态表达或再现对象

文献来源

6、形象思维是以对象的总体目标为研究对象,排除次

要矛盾以解决主要矛盾的思维方法,而逻辑思维是指通

过信息收集、选择组合、分析归纳、推理演绎等思维

方式,对历史现实进行抽象的思维过程

文献来源

7、又譬如,逻辑思维和直觉形象思维,逻辑思维是指遇

到问题,按逻辑的方法来认识和研究对象,从纯粹的、抽

象的形态上研究对象,探索对象的客观逻辑,然后再以

理论的形态表达或再现对象

文献来源

8、巴伯指出,西方传统的理性思维是指遵循逻辑规则的

思维,所以也可称为逻辑思维.这种逻辑思维并非西方

所独有,如在我国古代哲学家墨子的思想中就包含许多

逻辑思维的论述,但遗憾的是,墨子的逻辑思想并没有

被继承下来

文献来源

9、逻辑思维是指舍弃认识对象的一般属性及具体形

象通过语言表达以反映客观事物本质和内部规律的思

维.这是人们在认识、思辩的时候借助思维形式以反映

现实的过程

文献来源

10、所谓逻辑思维,是指遵循形式逻辑与辩证逻辑的规

律,运用比较、分类、分析、综合等逻辑方法,借助概念、

判断、推理等思维形式,去揭示和把握认识对象的本质

或规律的思维过程

文献来源

11、巴伯指出,西方传统的理性思维是指遵循逻辑规则

的思维,所以也可称为逻辑思维.这种逻辑思维并非西

方所独有,如在我国古代哲学家墨子的思想中就包含许

多逻辑思维的论述,但遗憾的是,墨子的逻辑思想并没

有被继承下来

文献来源

12、逻辑思维是指舍弃认识对象的一般属性及具体形

象通过语言表达以反映客观事物本质和内部规律的思

维.这是人们在认识、思辩的时候借助思维形式以反映

现实的过程

文献来源

13、所谓逻辑思维,是指遵循形式逻辑与辩证逻辑的规

律,运用比较、分类、分析、综合等逻辑方法,借助概念、

判断、推理等思维形式,去揭示和把握认识对象的本质

或规律的思维过程

文献来源

14、所谓逻辑思维是指遵循严格的逻辑规则,经过一步

步的推理做出科学结论的思维形式.逻辑思维是人类独

有认识世界,探索规律的方式.古今中外的教育家都十

分重视培养儿童清晰、准确的逻辑思维能力

文献来源

15、所谓逻辑思维是指人们在认识过程中借助于概

念、判断、推理反映现实的过程.直觉思维和灵感思维

属特异思维是靠直觉和灵感来反映事物的本质而不借

助于概念、判断和推理这些中间环节

文献来源

16、所谓逻辑思维是指人们在认识过程中借助于概念、判断、推理反映现实的过程.直觉思维和灵感思维属特异思维是靠直觉和灵感来反映事物的本质而不借助于概念、判断和推理这些中间环节

文献来源

17、逻辑思维是指有明确的逻辑形式迟婚一定逻辑规则的思维.列宁曾经说过:“任何科学都是应用逻辑”.“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是刑事诉讼活动的基本原则也是历市活动的指导原则

文献来源

18、逻辑思维是指有明确的逻辑形式迟婚一定逻辑规则的思维.列宁曾经说过:“任何科学都是应用逻辑”.“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是刑事诉讼活动的基本原则也是历市活动的指导原则

文献来源

19、逻辑思维是指沿着常规的推理去寻求一个必然的答案的思维活动,它也是一种创造性思维.

三、波普尔证伪主义思想的理论实质

由波普尔在研究归纳问题和科学划界问题确立他的证伪主义思想理论的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波普尔证伪主义思想理论认为证伪是逻辑与实践的双重必然;证伪的淘汰规则并非是通过单个反例即完成对理论的摒弃;证伪不是否定理论,而是肯定与否定的统一,证伪的同时也意味着接受并认可理论。

首先,波普尔认为,科学起始于问题而又终于问题,即“问题———猜测———反驳———问题”,循环往复,这就是科学家进行科学探索的方法论模式。在波普尔看来,方法论上的“四段图式”还是人类知识增长的模式。人类知识的增长、科学的进化就是由不断提出试探性假说,通过反驳和证伪以不断排错和不断确认而实现的,是一个经过理论间的生存竞争不断向“完全真全面真的理论”逼近的过程。一个理论能经受严格检验的程度就是这个理论的确认度。波普尔在提出表征理论内容普遍性和精确性的可证伪度之后为什么要提出确认度呢?因为在他看来,单凭可证伪度无法衡量出竞争中的理论更进步,那些可证伪度高的理论可能已经被证伪,或者“它也许虽未被证伪,却被它可从中推导出———或是它的极为密切的接近———的一个可更好检验的理论所代替”[11]。在此条件下,可证伪度只是经过逻辑分析而得到的理论方面的标准,进步的理论还需经受观察和实验的严格检验即得到经验的确认。

逻辑实证主义认为:一个命题,如果能在经验世界中找到根据,能在经验现实中被证实,那么它就是科学的,反之就是没有意义的,应加以摒弃。这种观点在20世纪之前一直是科学研究的主导思想,但进入20世纪之后,就不断遭到人们的反驳,其中以波普尔最为激烈。他认为科学理论不能单纯依赖于经验归纳,更不能用经验来证实。因此,理论要得到经验的证实在逻辑上是不可能的,正如布劳格(Mark Blaug)所言:

“证明的逻辑是没有的,但有反证的逻辑”[12]。波普

尔也说道:“理论在经验上是决不可证实的,假如我们

想避免实证主义者所犯过的错误……那么我们就必须

选择一个标准”,[13]继而他提出:“可以作为划界标准

的不是可证实性而是可证伪性,换句话说,我并不要

求科学系统能在肯定的意义上被一劳永逸地挑选出

来,我要求它具有这样的逻辑形式,它能在否定的意

义上借助经验检验的方法被挑选出来,经验的科学的

系统必须有可能被经验反驳”[14]。由此看出,波普尔

明确提出科学与非科学的划界标准是可证伪性。波普

尔所谓的可证伪性是指逻辑上的可被证伪性,即:凡

是逻辑上可以被经验证伪的命题和理论,都是科学理

论。用波普尔的话说就是“原则上的可检验性和可证

伪性”[15]。布劳格指出:“把波普尔所说的科学和非

科学区别开来的决不是可证伪性本身,确确实实将科

学和非科学区别开来的,是可证伪性加上一些方法论

规则……这些方法论规则,包括可证伪性本身,构成

波普尔著作中科学和非科学的划界标准”[16]。波普尔

说过:“我们必须清楚地区别可证伪性和证伪。我们引

进可证伪性只是作为陈述系统的经验性质的标准,至

于证伪,必须引进特殊规则来决定一个系统在什么条

件下应被看做已被证伪”[17]。所以,证伪、可证伪性

以及证伪主义之间的关系是有差异的,可证伪性单指

理论的可被证伪的逻辑属性,证伪是指包含一整套方

法论规则的理论检验过程,证伪主义则是一套逻辑严

密的理论学说。理论一旦被检验只能有两种结果:要

么被证实,要么被证伪。波普尔明确指出:“所有经验

科学的陈述必须是能最后判定其真和伪的,它们必须

是‘可最后判定的’,这意味着,他们的形式必须是这

样:证实它们和证伪它们,两者在逻辑上都是可能的”

[18]。如果陈述或假说被证实,就可以对被观察到的具

体现象做出有效的理论解释,如果被证伪,就要对理

论做出修正或推翻原有理论、发展新理论。为了进一

步说明可证伪性标准,波普尔提出了“可证伪度”、“确

认”等概念,来说明可证伪性标准并非只强调对科学

理论的证伪和否定一面,而是把否定和肯定、证伪和

“证实”统一了起来,为我们选择理论、接受理论指

明了道路。波普尔认为,科学理论都是可证伪的,即

具有可证伪性,但每一理论的可证伪性的程度是不一

样的。为了说明不同理论之间的可证伪性程度,他提

出了“可证伪度”概念。容易被证伪的理论,其可证

伪度就高,不容易被证伪的理论,其可证伪度就低。

从逻辑上讲,可证伪度越高的理论就越进步。紧接着,

波普尔就谈到了如何衡量理论的可证伪度。一方面是

根据理论的“潜在证伪者类”来比较理论之间的可证

伪度,波普尔把检验一个理论的所有可能的基础陈述

明确地分为两个非空的子类:一类由所有那些和理论

不一致的(或理论排除的、禁止的)基础陈述组成,这一

类陈述就是该理论的潜在证伪者类;另一类是由那些

和理论不矛盾的(或理论“允许”的)基础陈述所组成

[19]。那么,只要一个理论的潜在证伪者类不是空的,

该理论就是可证伪的。因此,衡量理论之间可证伪度

的高低,就是以它们的潜在证伪者类的大小为标准:

一个理论的潜在证伪者类所包含的元素越多,所禁止

和排除的就越多,也就意味着被证伪的机会越多,该

理论的可证伪度就越高。我们可以拿牛顿理论(即运动

三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与开普勒理论(即行星运动三

定律)加以说明。牛顿理论比之开普勒理论更具有可证

伪的潜在可能,因为牛顿的理论是由运动定律加万有

引力定律组成,它断言:“宇宙间任何一对物体都互相

吸引,其引力与它们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牛顿理论

的某些潜在证伪者是关于在特定时间行星位置的若干

组成陈述,但是还有许多其他的陈述,包括涉及落体

和钟摆的行为,潮汐与日月位置之间的相互关系等等。

对牛顿理论的证伪比对开普勒理论的证伪有着多得多

的机会”[20]。因而,按照波普尔的观点看,牛顿的理

论比开普勒的更优越。另一个衡量理论之间的可证伪

度的标准是根据理论内容的普遍性和精确性。波普尔

认为,理论表述的内容越普遍,它所提供的信息量越

大,它的可证伪度就越高;理论表述的内容越精确,

它的可证伪性程度就越高。所以,可证伪度同科学理

论所提供的信息量的普遍性和精确性是一致的,一个

理论所提供信息的普遍性程度和精确性程度高,它的

可证伪度也就高,也就越容易被证伪。这样,波普尔

就通过可证伪度这一概念,把理论的进步性和理论所

包含的内容统一了起来,站在了肯定理论及其发展的

立场上。

当然,仅凭可证伪度还不能判定理论就一定是进步的,

还需要将理论拿到经验世界中接受观察和实验的严格

检验,只有经受了观察实验的检验,得到了经验的确

认,才可称之为真正进步的理论。波普尔反对用证实

之类的概念,而是用确认、证认来表示理论经受住了

经验的检验而暂时地没有被证伪。所以,波普尔认为

证伪和确认这两个方面对科学的发展都是不可缺少

的:如果没有证伪和反驳,科学就会成为永恒不变的

终极真理而停滞不前;但如果理论所包含的新内容得

不到经验的确认,科学就会变得难以捉摸而同样不能

发展。波普尔提出确认这个概念,是对可证伪性标准

的合理补充,使证伪主义突破了单纯否定的一面,在

强调科学发展中否定和证伪的主导作用的前提下,也

十分重视肯定和“证实”的作用。

四、证伪主义思想的理论缺陷

波普尔证伪主义思想理论在科学史以及哲学的研究

上,都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然而

也正如他自己所说,其证伪主义思想理论也存在着一

定的缺陷,即当他采取可证伪性作为判定一个理论系

统是否属于经验科学的标准的建议时,遭到约定主义

者的反驳。而约定主义者的最为有力的反驳是引进“特

设性假说”来保护他们的理论免遭证伪。在这个问题

上波普尔提出一种“方法论规则”的拯救方案。只要

我们坚持运用证伪主义方法,不用约定主义的策略,

约定主义的反驳就不攻自破。因为在先确定的证伪主义方法及其贯彻到底,就能使理论系统得到证伪,根本不需要对理论系统的“免疫战略”。一切都沿着证伪的方向努力,在证伪的方法上才有意义。正是这种“方法论规则”确保可证伪性原则的贯彻实施。科学家只应按可证伪方向去努力,而不应按归纳的实证或约定主义地对待科学理论。这种应该和命令式的强行划界并没有最终解决问题,反而可能导致一个波普尔理论自身内在的矛盾即证伪的经验基础问题。然而,对这个问题的解决却又使波普尔回到约定主义的立场。

波普尔证伪主义方法论有一个前提,就是理论是易错的,而他又认为理论先于观察,理论渗透于观察,这样就必然承认观察经验也是易错的、不可靠的。那么,不可靠的经验又怎么能证伪理论?他认为,尽管观察陈述都是易错的,但是观察陈述的可靠性可以通过科学家“主体间”的约定来加以保证。于是,波普尔在坚持可证伪性反对约定主义之后,为了他的可证伪性又不得不回到约定主义。

波普尔提出的证伪主义方法及其科学划界标准,虽然有一些不足和缺陷,但它为思考科学理论知识的确认问题提供了一道与实证主义相反的“风景线”。如果说逻辑实证主义所说的证实急于要肯定什么,那么,波普尔则是要急于否定什么。逻辑实证主义从正确的确认支持科学理论系统,波普尔证伪主义从反面来排除科学理论系统中的不确定性,认为确认是暂时的、相对的,否定或证伪则是必然的、绝对的。这其中包含着一种强烈的否定或批判意识,这是波普尔证伪主义方法论积极的一面。在科学理论研究过程中,如果我们不能从积极的证实中获得真理性知识,那么,我们只能在错误及其否定中不断前进,就像在黑暗中摸索一样,永远伴随着失败和陷阱。但理性毕竟是我们能获得的唯一有效工具,错误和失败,只能唤起人类更进一步的努力:大胆猜测,小心证伪,不断前进。波普尔这种思维方式,对人类理性的辩证思考是有它的积极意义的。

波普尔要求科学理论系统要得到检验和必要的确证是合理的,但如果过分强调可证伪性的原则,而否认可证实性在科学理论系统中的作用,走向实证的反面,排斥实证,显然是片面的,并且,它也确实带来了其理论自身的不足。因此,我们在认识运用波普尔证伪主义思想时,应坚持用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基本观点,辩证的认识他的证伪主义思想理论,以挖掘他的方法论潜在力量并能合理运用,弥补其不足的一面,促进哲学和科学的发展

科学发展的动态模式是怎样的。

四种科学发展模式在关于科学发展的具体动态模式上不尽相同,有的并没有明确的科学的动态发展模式,有的则有清晰的科学动态发展模式。

累积主义科学发展模式在科学动态发展上坚持累积的观点。认为,科学知识来自对经验的归纳、逻辑分析;随着科学实践的发展,科学知识是一步步不断累积增多的。很明显,它注重了科学发展的连续性、继承性。

证伪主义科学发展模式在科学动态发展上坚持“P1→

TT→EE→P2……”的模式。“P1”指问题,“TT”表示

各种相互竞争的理论,“EE”表示通过批判与检验以清

除错误,“P2”表示新的问题。这种模式认为科学开始

于问题,科学家于是针对问题提出各种大胆的猜测,

即理论。各种理论之间展开激烈的竞争和批判,并接

受观察和实验的检验,筛选出逼真度较高的新理论。

新理论被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所证伪,又出现新问

题。以上四个环节,循环往复,不断前进。这种模式

突出科学发展的动态演变模型。

范式理论科学发展模式在科学动态发展上坚持“前科

学时期→常态科学时期→反常与危机→科学革命→新

常态科学时期……”的模式。一个学科在出现统一范

式前,处于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前科学时期;出现

统一范式后,就进入渐进性发展的常态科学时期;当

常态科学出现反常现象,原有范式产生危机时,就将

发生科学革命,从而建立新的统一范式,又进入常态

科学时期。这一模式弥补了证伪主义模式片面强调否

定、革命、质变在科学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它坚

持了科学发展过程中量变与质变、肯定与否定、进化

与革命这两种对立因素统一,更符合科学发展的历史

与现状。

无政府主义科学发展模式坚持科学辩证发展的动态模

式,它以韧性原理、增生原理和扩散原理为核心。韧

性原理认为任何理论都是不能被驳倒的,因为当它们

遇到反驳时可修改周围理论背景以保护自己;增生原

理认为理论愈多愈好,当一个理论与其它公认理论不

一致时,不应轻易抛弃它,它可以不断完善、改进。

扩散原理认为理论需要扩散,而且理论扩散的越早越

好,因为理论扩散对理论的反常有放大作用,可促进

理论完善和科学革命的发生。这一模式认为科学发展

是常规科学与科学革命的并存而不是更替,科学的韧

性原理、增生原理、扩散原理是科学发展的实际特点。

李约瑟难题是一个两段式的表述:

第一段是:为什么在公元前一世纪到公元十六世纪

之间,古代中国人在科学和技术方面的发达程度远远

超过同时期的欧洲?

第二段是:为什么近代科学没有产生在中国,而是

在十七世纪的西方,特别是文艺复兴之后的欧洲?

“李约瑟难题”很耐人寻味,它犹如科学王国一道复

杂的“高次方程”摆在了世人面前。众所周知,中国是

享誉世界的文明古国,在科学技术上也曾有过令人自

豪的灿烂辉煌。除了世人瞩目的四大发明外,领先于

世界的科学发明和发现还有100种之多。美国学者罗

伯特·坦普尔在著名的《中国,文明的国度》一书中曾

写道:“如果诺贝尔奖在中国的古代已经设立,各项

奖金的得主,就会毫无争议地全都属于中国人。” 当

然,这是不可能的

1、科学观察:是指人们有目的、有计划地利用自己的

感官,认识与描述各种自然现象,获取经验知识的基

本手段。

(1)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2)依赖感官与仪器(3)不改变研究对象,自然发

2、科学实验:是指人们根据一定的科学研究目的,借

助于科学仪器,在科学方法指导下,人为控制或模拟

自然现象,排除干扰,突出主要因素,在有利的条件

下获取科学事实的方法。

科学实验的特殊作用

(1)简化研究对象

(2)强化研究对象

(3)经济实用

(4)降低科学研究的风险

科学观察是人们有目的、有计划地感知和描述客观事

物的一种科学认识方法。它作为一种基本的认识活动,

贯穿于整个科学研究过程中。科学观察不只是感性活

动,而且是由科学理论知识和科学思维方法武装起来

的认识活动,理性思维渗透于观察过程的始终。正因

为如此,科学观察才能达到客观性、全面性和系统性,

才可能透过现象发现本质。

在科学观察中既要善于抓住最主要的东西,同时

又要注意捕捉那些意外的偶然现象,跟踪追查,从偶

然中发现必然的东西。因为观察中的机遇常常是重大

科学发现的契机。科学实验,英文名称scientific

experiment,是人们为实现预定目的,在人工控制条件

下,通过干预和控制科研对象而观察和探索科研对象

有关规律和机制的一种研究方法。它是人类获得知识、

检验知识的一种实践形式。

掌握理论

应熟练掌握与实验课题有关的理论和经验。

实验方法是在人为的控制下对研究对象进行研究

的一个过程,所以要精心设计实验方案。在设计实验

方案和进行具体实验的过程中,离不开理论的指导和

前人经验的积累。实验者只有具备必要的理论知识和

实验技能,才能对实验中出现的新事物有敏锐的观察

力,当事物表现超出原来的理论框架时,能够及时加

以捕捉,并发现其本质。

提出假设

应事先提出假说或需要检验的观点、理论等。

实验在科学研究中主要有两种目的:一是探索和发现

新现象或新规律;二是检验已有知识或理论的正确性。

1902年到1907年,德国化学家费舍尔对蛋白质的

化学结论进行深入研究,提出了蛋白质的肽键理论,

然后在实验中合成了18个氨基酸的多肽长链,从而验

证了其反映蛋白质结构理论的正确性。

精心设计

应精心设计,严密组织。

俗话说,“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对所要做的

实验,必须精心设计,严密组织,做到心中有数,这

样才能使成功率更大。根据一定的理论,结合具体的

研究对象,可以采取不同的研究方式。如泰勒通过精

心设计和严密组织,利用搬运铁块实验、铁砂和煤炭

的挖掘实验、金属切削实验等,提出了科学管理的方

法。

做好准备

应选择好实验环境,准备好实验工具。

实验环境对于实验的成功与否有很大关系,如在对天体进行观察时,要选择天气很好的时候,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

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实验工具是实验取得成效很关键的一个方面。它的状况决定着实验能达到的认识水平。如没有高分辨率的光谱食品,就无法认识原子光谱的精细结构。丁肇中正是由于不断把实验的精度提高,最终发现了丁粒子。

保持状态

应保持受实验者的常规状态。

不论研究对象是自然界中的事物,还是人类自己,为了保持实验结果的客观性,要尽量保持受验者的常规状态。只有在常态下,事物或人所表现出来的才是其真实的情况。在保持正常状态下,通过改善工作条件和环境等因素,梅奥通过照明实验、福利实验、电话线圈装配实验、访谈实验等提出了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

控制因素

应能有效地控制影响实验的各种因素。

在实验过程中,要根据研究目的来尽量控制实验中的各种因素。要突出

伽利略落体实验

主要因素,排除次要因素、偶然因素以及外界的干扰,从而能更准确地认识事物的本质规律。伽利略的落体实验、斜面实验和单摆实验都是在突出主要因素、排除次要因素的条件下获得成功的。

生态自然观的基本思想

生态自然观是对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的继承与发展,是在人类反思全球性“生态危机”的过程中和总结现代生态科学的最新思想成果的基础上形成的。其基本思想大体上可以概括为下述几个方面:其一,生态系统是生命系统。生态系统是生物系统和环境系统共同组成的自然整体,是以生命的维持、生长、发育和演替为主要内容的活生生的系统。生物圈所以被称为生态圈,就是因为它普遍存在着生命现象。在整个生物圈中,森林、草原、海洋等地带有大量的生物生存,即使“死寂”的沙漠或冻土带中,也有生命存在,也分别构成了沙漠生态系统和苔藓生态系统。因此,生态系统的平衡、破坏和演化,都是围绕生命物质来进行的。生态系统的活力是生态系统本身所固有的。

其二,生态系统具有显著的整体性。生态系统就是各个相互关联的部分有机构成的…张生命之网,无论哪一个环节出现了问题,都会对整个系统产生重大的影响。生态系统伪整体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生物与非生物之间构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离开了非生物各种因素所构成的环境,生物就不能生存,就无所谓生态系统;二是每一种生物物种都占据着特定的生态位,各种生物之间以食物关系构成了相互依赖的食物链或食物网,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了问题,就

会影响整个生命系统的生存。

其三,生态系统是组织织的开放系统。生物系统

和环境系统的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由外来能量(主要

是太;阳辐射能)的输人维持。、外来能量的输入及其

在系统内的流动、消耗;转化,形成了生态系统复杂

的反馈联系,使系统具有自我调控、保持平衡的能力。

其四,生态系统是动态平衡系统。生态系统的动

态过程由系统内的物质运动决定。系统内的物质和输

入系统的能量从植物的光合作用开始循环和转化,植

物通过光合作用由无机元素合成的有机物质,经草食

动物、肉食动物一级一级地转移,组成食物链,物质

和能量从一种生物传递到另一种生物,最后被微生物

分解为。简单的化合物和元素,再回到环境中。这种

循环和转化构成了生态系统不断发展和演化的动态过

程。

其五,生态平衡是稳定性与变化,性相统一的平

衡。维护生态平衡不只是保持其原来的稳定状态,不

是单纯的消极适应和回归自然;而是遵循生态规律,

自觉地积极保护自然。那种认为人类对生态系统的任

何干预都是破坏生态平衡的观点是错误的。当人们运

用生态平衡的规律时,不必要也不可能完全不去打破

生态系统的原有平衡。生态系统在人为的有益影响下,

可以建立新的平衡,达到更合理的结构、更高的效能

和更好的生态效益。

生态自然观主张把人的角色从大地共同体的征服

者改变成共同体的普通成员与公民,强调生态系统是

一个由相互依赖的各部分组成的共同体,人则是这个

共同体的平等一员和公民,人类和大自然其他构成者

在生态上是平等的;人类不仅要尊重生命共同体中的

其他伙伴,而且要尊重共同体本身;任何一种行为,

只有当它有助于保护生命共同体和谐、稳定和美丽时,

才是正确的;人与自然之间要协调发展、共同进化。

3 生态自然观和可持续发展

生态自然观的确立,为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和战略提供

了重要的哲学依据。综观可持续发展理论和战略的提

出、基本原则的形成以及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文明途径

的探寻;均贯穿了生态自然观的基本思想。

现实意义:这种自然观要求人类不仅要了解“自我”,

更要了解自然,要遵循自然规律,在自然界再生能力

和自然协调能力允许的范围内,利用科学与技术开发、

利用、改造自然;要保证自然界的健康发展和演化,

在向自然界“索取”的同时,也要考虑到“给予”,即通过

人的实践活动,为自然界建立一种有益于人类的新平

衡,建立起物质交换、能量流通和信息传递的良性循

环。

生态自然观还要求人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做

自觉的调控者,当人类的利益和自然的利益发生冲突

的时候,人类要自觉地调节和控制自己的行为,调节

的原则是:“人类的生存的基本需要高于生物和自然界

的利益;生物和自然界的生存高于人类的非基本需要

(即过分享受和奢侈的需要)”。“要实行这种调节,

单是依靠认识是不够的。这还需要对我们现有的生产

方式,以及和这种生产方式连在一起的我们今天的整

个社会制度实行完全的变革。”

所谓“理想实验”,又叫做“假想实验”、“抽象的实验”

或“思想上的实验”,它是人们在思想中塑造的理想过

程,是一种逻辑推理的思维过程和理论研究的重要方

法.

后现代主义(Postmodernism)是一个从理论上难以精准

下定论的一种概念,因为后现代主要理论家,均反对

以各种约定成俗的形式,来界定或者规范其主义。目

前,在建筑学、文学批评、心理分析学、法律学、教

育学、社会学、政治学等诸多领域,均就当下的后现

代境况,提出了自成体系的论述。他们各自都反对以

特定方式来继承固有或者既定的理念。由于它是由多

重艺术主义融

后现代主义

合而成的派别,因此要为后现代主义进行精辟且公式

化的解说是无法完成的。若以单纯的历史发展角度来

说,最早出现后现代主义的是哲学和建筑学。当中领

先其他范畴的,尤其是六十年以来的建筑师,由于反

对全球性风格(InternationalStyle)缺乏人文关注,引

起不同建筑师的大胆创作,发展出既独特又多元化的

后现代式建筑方案。而哲学界则先后出现不同学者就

相类似的人文境况进行解说,其中能够为后现代主义

大略性表述的哲学文本,可算是法国的结构主义了。

设定相对主义。不是不讲道德,而是反统一道德;不

是否认真理,而是设定有许多真理的可能性,从个人

的角度、情境的、文化的、政治的、甚至是性的角度。

后现代主义反对连贯的、权威的、确定的解释(包括

对圣经,和其它信仰宣告)。个人的经验、背景、意愿

和喜好在知识、生活、文化和性上占优先地位。

解构文本、意义、表征和符号。后现代主义认为

对给定的一个文本、表征和符号有无限多层面的解释

可能性。这样,字面意思和传统解释就要让位给作者

意图和读者反映。这样,男性传统的解释就被女权主

义者和被边缘化了的解释者解构了。

后现代主义是人类历史上一次最伟大的革新,是

人类文明的最高峰,对人类认识世界和自我有十分积

极的意义。

批评权利和信仰的系统。认为政治党派联盟是基

于短期利益,而非长期忠诚;信仰的好坏基于对其的

个人体验。在西方,后现代主义与无政治信仰相联系;

在灵命生活里,它是折衷主义(全凭在平安、安全、

价值和目的方面是否有舒服的感觉)。后现代主义的反

“元解释”和“文本意义”也为其本身带来了巨大的力量。

由于后现代主义的无中心意识和多元价值取向,

由此带来的一个直接的后果就是评判价值的标准不甚

清楚或全然模糊,从而使人们的思想不再拘泥于社会

理想、人生意义、国家前途、传统道德等等,从而使

人的思想得到彻底的解放,也使人对于自我有了更深

刻的了解。

同时,后现代主义对真理、进步等价值的否定,导致了价值相对主义、怀疑主义和价值虚无主义的产生,从而使人们认识到价值的相对性和多元性。

科学技术研究中的方法

一、科学实验法

科学实验、生产实践和社会实践并称为人类的三大实践活动。实践不仅是理论的源泉,而且也是检验理论正确与否的惟一标准,科学实验就是自然科学理论的源泉和检验标准。特别是现代自然科学研究中,任何新的发现、新的发明、新的理论的提出都必须以能够重现的实验结果为依据,否则就不能被他人所接受,甚至连发表学术论文的可能性都会被取缔。即便是一个纯粹的理论研究者,他也必须对他所关注的实验结果,甚至实验过程有相当深入的了解才行。因此,可以说,科学实验是自然科学发展中极为重要的活动和研究方法。

(一)科学实验的种类

科学实验有两种含义:一是指探索性实验,即探索自然规律与创造发明或发现新东西的实验,这类实验往往是前人或他人从未做过或还未完成的研究工作所进行的实验;二是指人们为了学习、掌握或教授他人已有科学技术知识所进行的实验,如学校中安排的实验课中的实验等。实际上两类实验是没有严格界限的,因为有时重复他人的实验,也可能会发现新问题,从而通过解决新问题而实现科技创新。但是探索性实验的创新目的明确,因此科技创新主要由这类实验获得。

从另一个角度,又可把科学实验分为以下类型。定性实验:判定研究对象是否具有某种成分、性质或性能;结构是否存在;它的功效、技术经济水平是否达到一定等级的实验。一般说来,定性实验要判定的是“有”或“没有”、“是”或“不是”的,从实验中给出研究对象的一般性质及其他事物之间的联系等初步知识。定性实验多用于某项探索性实验的初期阶段,把注意力主要集中在了解事物本质特性的方面,它是定量实验的基础和前奏。

定量实验:研究事物的数量关系的实验。这种实验侧重于研究事物的数值,并求出某些因素之间的数量关系,甚至要给出相应的计算公式。这种实验主要是采用物理测量方法进行的,因此可以说,测量是定量实验的重要环节。定量实验一般为定性实验的后续,是为了对事物性质进行深入研究所应该采取的手段。事物的变化总是遵循由量变到质变,定量实验也往往用于寻找由量变到质变关节点,即寻找度的问题。

验证性实验:为掌握或检验前人或他人的已有成果而重复相应的实验或验证某种理论假说所进行的实验。这种实验也是把研究的具体问题向更深层次或更广泛的方面发展的重要探索环节。

结构及成分分析实验:它是测定物质的化学组分

或化合物的原子或原子团的空间结构的一种实验。实

际上成分分析实验在医学上也经常采用,如血、尿、

大便的常规化验分析和特种化验分析等。而结构分析

则常用于有机物的同分异构现象的分析。

对照比较实验:指把所要研究的对象分成两个或

两个以上的相似组群。其中一个组群是已经确定其结

果的事物,作为对照比较的标准,称为“对照组”,让

其自然发展。另一组群是未知其奥秘的事物,作为实

验研究对象,称为实验组,通过一定的实验步骤,判

定研究对象是否具有某种性质。这类实验在生物学和

医学研究中是经常采用的,如实验某种新的医疗方案

或药物及营养晶的作用等。

相对比较实验:为了寻求两种或两种以上研究对

象之间的异同、特性等而设计的实验。即把两种或两

种以上的实验单元同时进行,并作相对比较。这种方

法在农作物杂交育种过程中经常采用,通过对比,选

择出优良品种。

析因实验:是指为了由已知的结果去寻求其产生

结果的原因而设计和进行的实验。这种实验的目的是

由果索因,若果可能是多因的,一般用排除法处理,

一个一个因素去排除或确定。若果可能是双因的,则

可以用比较实验去确定。这就与谋杀案的侦破类似,

把怀疑对象一个一个地排除后,逐渐缩小怀疑对象的

范围,最终找到谋杀者或主犯,即产生结果的真正原

因或主要原因。

判决性实验:指为验证科学假设、科学理论和设

计方案等是否正确而设计的一种实验,其目的在于作

出最后判决。如真空中的自由落体实验就是对亚里士

多德错误的落体原理(重物体比轻物体下落得快)的判

决性实验。

此外,科学实验的分类中还包括中间实验、生产

实验、工艺实验、模型实验等类型,这些主要与工业

生产相关。

中国科学家为何没获“诺贝尔奖”

中国科技馆馆长、科学史专家王渝生介绍,中国科学

家具有诺贝尔奖水平的研究甚至可追溯到建国前。最

主要的科研成果有20年代的“康普顿———吴有训效

应”、30年代赵忠尧的正负电子湮灭早期实验、40年

代钱三强、何泽慧夫妇的铀核三分裂的发现、1965年

人工第一次合成了胰岛素结晶。

不可否认,我国曾多次与“诺贝尔奖”失之交臂。赵忠

贤院士认为,从科技史的角度讲,中国没有得到“诺贝

尔奖”是有原因的。1901年颁发了第一次“诺贝尔奖”,

而在1900年的时候,八国联军进北京,从此往后的半

个世纪,中国都处于战乱和列强压迫之中,总体上说,

基础科学研究没有什么重大的发展。解放后,在科技

上有了很大发展,但改革之前处于封闭的状态。对我

国来说,有很多问题,经济、科学、国防,这时主要

科技成就是“两弹一氢”的研究,这一领域集中了一大

批优秀的科学家。在基础研究方面也做了很多工作,

如在1965年人工第一次合成了胰岛素结晶,但是,毕

竟还很少。改革以后,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的政策,特别是近年来,又提出“科教兴国”的战略,

对科学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赵忠贤院士认为,建国后没有拿到诺贝尔奖有很多原

因,从客观上讲,十年“文革”期间,国际上科技高速

发展,而我们对基础研究造成了很严重的破坏,这需

要很长时间的恢复和积累;从主观方面讲,我们原始

创新型基础研究比较少,在改革之初,在原始性创新

科技强调得不够。

■百年中国科技史,给人何种启示

杨振宁教授说,诺贝尔奖是一个非常复杂的事情。对

于诺贝尔文学奖委员会评选的方法和成绩,我不认为

是正确的。关于物理、化学和医学这些方面,中国大

陆到现在还没有人获诺贝尔奖。这个原因非常简单。

第一是没有足够多的经费。今天,不论是做生物、物

理或化学研究,设备是非常贵的。中国现在渐渐上来

了,可是与先进国家最好的设备相比还差一截。第二

个原因是学术要有传统。学术传统的最重要的一点,

是可以使年轻人知道哪个问题是值得去做的,哪个问

题容易有发展前途。中国科学的传统一时还发展不上

来,我认为这是最主要的。赵忠贤院士说,一个实验

室、研究所的学术积累和学术传统非常重要。要注意

积累,发扬传统,不断培养年轻一代。在20年代,索

默菲没有拿到诺贝尔物理奖,但是索默菲实验室却有

七个学生都拿到该奖,这就是因为索默菲实验室的学

术传统影响到了下一代。我想,在积累和传统方面都

做到了,不断有年轻人发展起来,更多的重大的原始

性创新科技就会出现,有人获奖那就是很自然的事情

了。

■中国科技与国际水平有差距原因何在

据1996年统计数据,中国科研开发经费只占GNP的

0.5%,相对于发达国家(美国是2.45%,日本是

2.9%),不但比例低而且绝对数量少,如果按人均则

更少,甚至不如像印度这样的发展中国家。这无疑是

严重制约中国科技发展的一大因素。

谈及产生差距的原因,我国著名科学家赵红州教授认

为有四点:其一,科学知识积累不够;其二,科学研

究时间不足;其三,缺乏科学家群落;其四,缺乏科学人才识别和甄选机制。

杨振宁认为,制约中国科技发展的主要原因还是经济的落后。但他也逐渐乐观起来,他认为中国科学家做出能够获得诺贝尔奖级工作的条件正在成熟。他说,两年前,也就是中国大幅度增加科学家薪金之前,我研究了10所最好的大学正教授的年薪,算下来人均还不到2000美元。两年来我看到政府给他们增加了许多,如果这样发展下去,我觉得中国人可以做出很多能够得到诺贝尔奖级的工作。

中国科技与国际水平存在差距,这恐怕已经有300年的历史,当近代科学兴起之后,中国却出现落后了,而在700年前中国科学技术发展在世界上一直走在最前列。中国科技的兴盛与衰落的原因难道仅仅是经济方面的吗?

赵忠贤院士在谈到中国技术史时说:“在文化上,我认为儒家文化抵御了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尽管儒家文化也有其精华,在培养人的修养、为人处世、修身养性方面是先进的。从总体上看,这种文化机制不利于培养标新立异的科技人才。”

■中国科学家要拿到“诺贝尔奖”,应该具备哪些条件

巴丁教授在同一领域曾两次获得诺贝尔奖,他在访问中科院物理所时,曾半开玩笑地谈到了这个问题。他讲了获得诺贝尔奖应该具备的三个条件:第一是努力;第二是机遇;第三是合作精神。

赵忠贤院士说,这些方面对中国科学家来说很重要。他所说的“努力”,不仅指勤奋,还指要选准方向,全身心投入,这样才能做出原始创新成果。他所说的“机遇”,还包含着所选的工作的意义大不大,有的虽然工作完成得很漂亮,但是意义不一定大,也不可能得奖;他所说的“合作精神”,也就是我们常讲的集体主义精神。

中国人的特点也许是受儒家文化的影响,比较中庸,不太允许标新立异,虽然大家都知道“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数人手中”,但做起来就困难了。今后我们要学会容忍标新立异,鼓励不同的学术观点,同时要有安定、自由的环境和稳定的支持,为科学家创造能全身心地投入研究的条件。

真正的科学家的快乐是通过解决一个个科学问题来享受的,虽然他的生活条件比较差一些,但他不会要求太奢侈的条件,当前最需要的是稳定的支持。吸引那些热爱科学、有科研素质的人才从事科技工作。如果能够贯彻江总书记在美国《科学》杂志上发表的文章的精神,中国科学家做更多更大原始创新工作,得奖的几率就会增加。

由于马克思恩格斯研究院的努力,在恩格斯逝世三

十年之后的1925年,《自然辩证法》遗稿终于在莫斯

科由苏联国家出版社正式出版了

逻辑实证主义以维也纳学派为首,一般还包括德国哲

学家赖兴巴赫为首的柏林学派,以波兰的塔尔斯基为

首的华沙学派,以及英国的艾耶尔等人的观点和理论。

它是以经验为根据,以逻辑为工具,进行推理,

用概率论来修正结论。它认为,科学的方法是研究人

类行为的唯一正确的方法,因此,它虽然以感性的经

验为依据,但却否认了感性认识的积极作用,是不折

不扣的理性主义。许多研究者们从经验角度认为外部

客观世界是可以被认识、被量化的。

编辑本段观点

逻辑实证主义的基本观点大体可概括为:①把哲

学的任务归结为对知识进行逻辑分析,特别是对科学

语言进行分析。②坚持分析命题和综合命题的区分,

强调通过对语言的逻辑分析以消灭形而上学。③强调

一切综合命题都以经验为基础,提出可证实性或可检

验性和可确认性原则。④主张物理语言是科学的普遍

语言,试图把一切经验科学还原为物理科学,实现科

学的统一。

逻辑实证主义的中心问题是意义问题以及通过意

义划分科学和形而上学的界限。他们的纲领是:捍卫

科学而拒绝形而上学。

逻辑实证主义,又称逻辑经验主义,是分析哲学的

主要流派之一,形成于20世纪20年代的奥地利,其核心

是以石里克(Moritz Schlick,1882~1936)和卡尔纳普

(Rudolf Carnap,1891~1970)为代表的维也纳学派。该

派的主要成员还有纽拉特、魏斯曼、费格尔、克拉夫

特、弗兰克以及英国的艾耶尔等。1929年卡尔纳普等

人的《维也纳学派:科学的世界观》的发表,标志着该派

的正式形成。逻辑实证主义是传统的经验主义和逻辑

分析方法相结合的产物,其思想渊源于休谟哲学、实证

主义、马赫主义和逻辑原子主义。

论社会诸因素对科学技术发展的影响佟桂琴历史唯物

主义认为.科学技术是生产力。我们党的“十四大”报

告中强调,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必须充分发

挥科学技术这个第一生产力的作用。玉为“经济建设必

须依靠科学技术”。在当今.以微日子技术、新材料技

术、新能源技术、生物技术、空间技术和海洋工程技

术为代表的新技术革命,已形支世界性的潮流。它渗

透到社会各个领域,影响着整个社会生活。同时,它

又受到社会的制约。这表明,现代社会离开科学技术

就无法进步;同此道理,现代科学技术离开社会也不

能发展。科学技术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二者相互影响,

相互制约密不可分。本文试用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

侧重论述社会的物质上一.社会制度、军事和战争等

因素对科学技术发展的影响。从而揭示科学技术发展

的规律性,推动现代一fi学技术的发展。一、社会

物质生产是科学技术产生和发展的基础(一)物质生

产是科学技术产生的主要源泉。科学技术的产生,从

一开始就源于生产,没有生产活动,科学技术的产生

和发展就无从谈起。恩格斯指出;“科学的发生和发展

一开始就是由生产决定的。”“如果说,在中世纪的黑

暗之后,科学以意想不到的力量一下子重......(本

类比法的特点是“先比后推”。“比”是类比的基础,“比”

既要共同点也要“比”不同点。对象之间的共同点是类

比法是否能够施行的前提条件,没有共同点的对象之

间是无法进行类比推理的。类比法的作用是“由此及

彼”。如果把“此”看作是前提,“彼”看作是结论,那么

类比思维的过程就是一个推理过程。古典类比法认为,

如果我们在比较过程中发现被比较的对象有越来越多

的共同点,并且知道其中一个对象有某种情况而另一

个对象还没有发现这个情况,这时候人们头脑就有理

由进行类推,由此认定另一对象也应有这个情况。现

代类比法认为,类比之所以能够“由此及彼”,之间经

过了一个归纳和演绎程序即:从已知的某个或某些对

象具有某情况,经过归纳得出某类所有对象都具有这

情况,然后再经过一个演绎得出另一个对象也具有这

个情况。现代类比法是“类推”。

关于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对象和任务

确定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对象和任务不仅涉及

到自然观本身的研究范围和基本内容而且也涉及到整

个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各个部分之间的关系问题。

众所周知,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曾给唯物辩

证法下了一个十分精辟的定义:“关于自然、人类社会

和思维的运动和发展的普遍规律的科学”。这里面既指

明了唯物辩证法的对象,又指明了它的任务。那么,

马克思主义哲学除了研究“普遍规律”,是否还分别研

究自然界、人类社会的“特殊规律”呢?恩格斯作了肯

定的回答,那就是要用(辩证)唯物主义历史观去代

替唯心主义历史观,用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去代

替形而上学自然观。辩证唯物主义历史观的任务是“通

过一切迂回曲折的道路去探索这一过程(即人类历史)

的依次发展的阶段,并且通过一切表面的偶然性揭示

这一过程的内在规律性”。“自然界也有自己的时间上

的历史”,因此,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任务就是:概

括自然科学的最新成就,探索自然界历史的依次发展

阶段,并且在此基础上揭示自然界演化过程的内在规

律性。显然,自然观和历史观的对象和侨务也是相当

明确的。这样我们就可以根据它们各自特定的对象和

任务,把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同唯物主义历史观、同

唯物辩证法,以及同各门具体自然科学严格区别开来,

并以此保持它们在整个科学体系中的相对独立性。

从上述分析可见,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主要内

容是两个方面:一是自然界的历史发展过程,二是自

然界演化的一般规律。这两个方面是不可分割的有机

组成部分,甚至我们可以说,没有前者就没有后者。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是辩证唯物主义的一个重要组成

部分,指马克思主义对于包括人在内的自然界的总看

法。它是由马克思和恩格斯在19世纪中期的自然科学

革命性变革中确立的。他与辨证唯物主义历史观一起

组成了哲学。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包括三个大的方面:

唯物论、方法论和辩证法。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当前,以信息科学、信息技术为主要标志的世界科技革命正在形成新的高潮,“知识经济”已经进入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进程,科学包括社会科学给社会生产和生活方式带来深刻变化。科技进步成为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科学技术实力成为衡量国家综合国力强弱的重要标志。世界各国特别是大国都在制定和实施面向二十一世纪的发展战略,抢占科技和产业的制高点。面对发达国家在经济与科技上占优势的压力,面对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突出问题,我们必须从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和民族振兴的高度,充分认识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科教兴国战略实施的重大意义

1)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发展是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有助于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开拓新的市场空间,极大地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2)我国政府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是行使组织和领导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等职能的表现。国家实施这些职能,有利于促进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提高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实现社会主义的目的、目标。更有利于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实现国家和社会的稳定;有利于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nstitute a primary productive force.

科教兴国与人才强国并列存在,两者相辅相成,不可分割。实施方针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必须深化科技和教育体制改革,促进科技、教育同经济的结合。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必须在有重点有选择地引进先进技术的同时,增强我们自己的创新能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必须尊重知识、尊重人才。

有关科学技术的正面材料和负面效应实际上,科学的双刃剑功能与技术的双刃剑功能有一点是不同的。技术的双刃剑功能是先天的或者可以说是“胎里带”,而科学的双刃剑功能,尤其是科学的负作用则是后天的,是科学从自发阶段到自觉阶段的产物。

科学和技术自从17世纪获得突飞猛进的发展以来,不但充分显示了它的造福功能,也逐渐暴露出对自然和社会的危害。这是西方社会从20世纪五六十年代相继产生技术乐观主义和技术悲观主义以及反科学思潮的主要原因之一。现在,科学和技术是一柄双刃剑的观点已得到越来越多人的认同。但是,第一,技术悲观主义者大多如同中国两千多年前的老子和西方近代的卢梭一样,仅仅认为技术会扭曲人心,不利于社会的“淳风化俗”,而很少考虑科学和技术对社会经济发展过程本身的作用。第二,人们对这一问题的认识还基本处于“知其然”状态,很少追问它的“所以然”。这主要因为,对这个问题的认识至今多局限于感性经

验层面,即通过大量经验事实认识和提出这个问题,

缺少对科学和技术自身的理性分析。老子的“有机器者

必有机心”虽然带有一点理性逻辑,但如上所述,它仅

仅预示了技术对人性的扭曲,并没有发现技术对社会

更多的消极影响。第三,很多人议论科学和技术的双

刃剑作用,是将科学和技术不加分别地捆在一起,笼

统地议论,很少有人将科学和技术各自的双刃剑功能

单独进行分析。这样一来,势必赏罚不当,甚至使科

学代科技受过。

首先,科学属于认识活动,技术属于改造活动。

认识活动以真理为标准,改造活动以功效价值为标准。

其次,就科学的原初意义而言,它并没有实用目的,

而技术的目的则是十分实用的。科学作为一种活动,

最初仅仅因为人对奇妙的大自然感到惊异,因而产生

了“想知道”或“想明白”的意识冲动,并不想去改造什

么。

科学发展的最大进步是科学从自发阶段跨入自觉

阶段,即从仅仅出于好奇的“想知道”和“想明白”发展到

为了某种实用目的的“应该知道”和“应该明白”。与自发

的科学不同,自觉的科学也是以实践为目的的,因此,

科学的双刃剑功能在其自发阶段,只具有客观的意义,

缺乏主观故意。科学只有进入自觉阶段之后,才有了

实用和功利目的,增加了主观方面的双刃剑功能。但

技术就不同了。技术从一开始就带有明确的实用目的,

即为了人的生存和持续发展而主动地改变客体的形

态。技术和科学的这一区别,可能就是它们在最初曾

经各行其是的原因。科学史表明,科学和技术最初并

不是紧密结合的,许多科学成果的实用目的在当时甚

至在很长时间都不能显示出来,许多技术也不是在科

学的指导下发生的,而是一种经验和技巧,带有偶然

性。科学和技术的结合是一个历史过程。这个过程可

以说是技术的幸运。因为技术逐渐明白,科学所发现

的规律可以为它所用,可以启发它,成为它的理论依

据,使它可以排除盲目性,成功的几率也就大些。这

一过程同时启发了科学的自觉化,因为科学原理汇入

技术活动中,就极大启发和指导了技术活动,也实现

着改造客体、服务人类的功能,使科学的价值从认识

领域间接地跨入实践领域,开始了自觉化的过程。但

无论怎么说,有一点可以肯定,即科学的实用目的或

实用功能是间接的,是通过技术实现的,而且科学和

技术对社会发生作用都是通过其成果显示出来的。科

学以揭示客体规律为目的,其成果多为观念形态,技

术以改变客体的存在形态为目的,其成果多为实物形

态。因此,相对于科学成果,技术成果对社会的作用

直接得多。科学的双刃剑是通过技术成果得到显示的。

科学是人类探求客观规律的活动。这个定义除蕴

涵了规律的客观性之外,同时说明,科学是人的活动,

人的活动尤其是像科学这样的创造性思维活动一旦不

再是自发的行为,就和技术一样,也体现着人的目的,

带有强烈的主观倾向。客观规律本身是价值中立的,

它既可以造福人,也可以危害人,比如电,它既可以

优化人的生活,又可以摧残人的生命。当科学活动具

有了实用目的之后,就既有利用和发扬或者避免和弱

化客观规律造福人类之功能的那一面,又有利用发扬

或者避免或弱化客观规律危害人类之功能的那一面。

这两个方面的目标在一个具体科学活动中往往是一致

的。因为造福自己与危害他人往往是同一个过程,一

方是另一方的条件。即使只是为了造福人类,有时也

难免带有副作用。比如,科学发明出了肥料、农药,

目的是造福人类,但肥料、农药使粮食、菜、果,甚

至饲料、肉类蛋类都会浸染上某些毒素,危害人类健

康。由于科学和技术的双刃剑功能从客观意义上说是

必然的,科学技术活动就只能尽量规避和抑制其负作

用,而不可能彻底消除它。真正的问题在于人类分为

不同的利益群体,比如不同的阶级、阶层、集团、国

家、民族,每一个利益群体从根本上说都在维护和争

取自己的利益,削弱和侵夺对方利益,所以,人类历

史上就充满了这样的现象,即有些利益集团有时候会

故意利用科学技术成果危害人类的功能去对付对方,

指示或组织科学家制造出枪炮杀害人,制造出药物毒

害人。原子弹的发明成功,便是这一目的促成的结果。

现在,科学界关于科学伦理的呼声很高,呼吁各

国政府和科学家对人类的生存和持续发展负责,在发

展科学和技术的时候,保护环境,保护生态,保护人

类,充分发挥科学技术造福人类的功能,坚决克服和

制止危害人类的科学技术成果。这虽然旨在唤起科学

家尤其是政府的道义感,但是,历史证明,道德总是

让位于利益的,因为利益是针对利益主体自身,而道

德一般总是针对他人。比如,我要求一个人讲道德,

无异是要求他降低自己的利益诉求去照顾我或其他人

的利益。当这种降低自己的利益诉求仅仅局限于“降

低”,而不至于损害他的利益之时,他才会讲道德。当

“降低”超出一定限度,将损害他的利益,他是无论如

何不会接受并行使某种强加于他的道德,因此,伦理

在利益面前是软弱的。

所以,人类一天不结束这种利益集团的分割状态,

斗争就不会停止,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就肯定受

到互相对立的利益集团的普遍重视,他们必然会利用

科学技术的负面影响去保存自己,发展自己,对抗对

方。

当代国家无论是以何种国体形式出现,政治权力

都是相当大的,也都非常重视科学和技术,这就使科

学和技术不但从活动形态变为理论体系形态,而且成

了一种国家建制。科学技术的发展在这样的时代背景

之下,越来越成为一种国家行为,越来越要依靠国家

的资助和管理,而国家恰恰是不同利益群体的集合体。

因此,每一个国家在发展科学技术的过程中,必然会

以种种借口在发挥科学正面作用的同时对科学尤其是

对技术的负面作用也加以堂而皇之的利用,制造一些

危害另一部分人的技术产品。当每个现代国家都以特

定的理由故意利用科学技术的负面作用去“发展”科学

技术时,科学和技术便发生异化,从造福人类变为危

害人类。只有实现了世界大同,人类不再存在相互冲突的利益集团,才有可能全面抑制科学的负面作用,充分调动和发挥科学的正面作用。但是,这个目标的实现,假设有可能,也是非常非常遥远甚至是遥遥无期的。因此,在人类还继续分割为不同利益集团的时期,我以为要发展科学的造福功能,抑制其危害功能,除了从主观上不断加强科学尤其是技术伦理的教育之外,还应该从以下两个方面努力:第一,实现科学主题的转换。以往的科学,无论是出于对自然的好奇,还是出于有目的的自觉认识,其主题都是朝着启发技术和引导技术的方向,帮助技术确定“可以干什么”。由于技术先天地具有双刃剑功能,科学越是对技术具有启发和引导意义,就越会成为技术的帮凶和开路先锋。因此,往后科学的发展,我以为应当从指导技术“可以干什么”这个主题转变为规范技术“不可以干什么”这个主题上来,即从对技术的指导功能转变到规范功能上来。第二,联合国作为国际协调组织应当顺应全球化趋势,制定出有权威的国际性公约,严格审定和限制那些有可能危及人类生存和持续发展的科学技术成果。只有这样,科学技术对社会的负面效应才能得到有效控制,变成造福人类的利器。

熊彼特的定义

熊彼特(J·A·Schumpeter)在1912年《经济发展理论》中指出,技术创新是指把一种从来没有过的关于生产要素的“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这种新的组合包括①引进新产品;②引用新技术,采用一种新的生产方法;

③开辟新的市场(以前不曾进入);④控制原材料新的来源

技术创新

,不管这种来源是否已经存在,还是第一次创造出来;

⑤实现任何一种工业新的组织,例如生成一种垄断地位或打破一种垄断地位。

系统方法是以对系统的基本认识为依据,应用系统科学、系统思维、系统理论、系统工程与系统分析等方法,用以指导人们研究和处理科学技术问题的一种科学方法。

把对象作为系统进行定量化、模型化和择优化研究的科学方法。这种方法经历了从哲学到科学、从定性到定量的过渡,它是在现代科学、特别是系统论和控制论得到发展时建立的。其根本特征在于从系统的整体性出发,把分析与综合、分解与协调、定性与定量研究结合起来,精确处理部分与整体的辩证关系,科学地把握系统,达到整体优化。

系统方法内容

系统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①系统的分析和综合。首先要识别某一领域是全称集合U,了解系统S是U 的子集。明确S的补集是环境E;其次,要把S从U中分离出来,定出S与E 的界面,再分离出S的主要成分,从中研究系统结构与功能的特性,找出成分之间以及成分与环境之间的相关性,描述系统中物质、能量和信息三者的相互关

系;最后,还要综合分析它们如何组合成有机的整体。

②建立系统的模型。它要求把系统的各个要素

或子系统加以适当的筛选,用一定的表现规则变换成

简明的映像。系统的模型可以用说明系统的构成和行

为的数学方程和图象,甚至用物理形式表达。通过模

型可以有效地求得系统的设计参数和确定各种制约条

件。模型建立以后,还要采用一定的仿真方法(借助于

计算机)或物理方法测试和计算模型,并根据测试和计

算结果,进而改进模型。在一定程度上做到确切反映

和符合系统的客观实际,消除定性分析中的主观臆测

成分,以便确切掌握系统的各个功能及功能之间的关

系,了解并确定系统存在的价值以及价值之间的关系。

系统的择优化,即选择一个优化的系统,使之有效工作,

功能优良。从数学上讲,优化是指在若干约束条件下

选择目标函数并使它们得到极大值或极小值。就大系

统而言,要想求得总体优化是相当困难的。因为大系

统结构复杂、因素众多、功能综合,不仅评价目标有

很多,甚至彼此还有矛盾,所以不可能选择一个对所

有指标都是最优的系统。如果采用局部优化的办法,

一般不能使总体优化,甚至某一局部的改进反而使总

体性能恶化。因此,需要采用分解和协调方法,以便

在系统的总目标下,使各个子系统相互配合,实现系统

的总体优化。所谓分解,就是把一个大系统分解为许

多子系统;而子系统再将信息反馈给大系统,并在大

系统的总目标下加以权衡,然后大系统再将指示下达

给各个子系统,这就是协调。在大系统与子系统之间

如此反复交换若干次信息,就可以求出系统的优化解。

自我知识结构改善:通过对相关知识结构优化融通的

过程,逐步达到对自我知识结构及其性能的调整与改

善,最终达圆通无碍的大智慧型知识结构。

所谓合理的知识结构,就是既有精深的专门知识,又

有广博的知识面,具有事业发展实际需要的最合理、

最优化的知识体系。建立起合理的知识结构,培养科

学的思维方式,提高自己的实用技能,以适应将来在

社会上从事职业岗位的要求。知识结构是指一个人经

过专门学习培训后所拥有的知识体系的构成情况与结

合方式。合理的知识结构是担任现代社会职业岗位的

必要条件,是人才成长的基础。现代社会的职业岗位,

所需要的是知识结构合理、能根据当今社会发展和职

业的具体要求,将自己所学到的各类知识,科学地组

合起来的,适应社会要求的人才。

人类中心主义总是作为一种价值和价值尺度而被采用

的,它是要把人类的利益作为价值原点和道德评价的

依据,有且只有人类才是价值判断的主体。

编辑本段核心观点

1、在人与自然的价值关系中,只有拥有意识的人

类才是主体,自然是客体。价值评价的尺度必须掌握

和始终掌握在人类的手中,任何时候说到“价值”都是

指“对于人的意义”。

2、在人与自然的伦理关系中,应当贯彻人是目的

的思想,最早提出“人是目的”这一命题的是康德,这

被认为是人类中心主义在理论上完成的标志。

3、人类的一切活动都是为了满足自己的生存和发

展的需要,如果不能达到这一目的的活动就是没有任

何意义的,因此一切应当以人类的利益为出发点和归

宿。

逻辑思维与非逻辑思维的关系研究

摘要:逻辑思维与非逻辑思维的根本区别在于认识问

题或解决问题的思路有无规律性。具体表现在逻辑思

维的结论是确定的、科学的,思维过程是严密的,认

识思路是有着确定的方向的;而非逻辑思维的结论是

多样的,过程是跳跃的,思路是无序的。但二者又密

切相关,逻辑思维是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和保证,非

逻辑思维是认识事物的起点和催化剂。

二、逻辑思维与非逻辑思维的根本区别

逻辑思维又叫知性思维,它把科学及其发展

作为反思资料,运用概念、命题、推理等思维形式去

认识和把握世界的本质;它讲究循序渐进,注重知识

积累,稳扎稳打,步步为营,其核心是分析、认识问

题的规律性。而非逻辑思维不同,它具有顽皮和奇特

的特性,它挑战权威,蔑视经验,往往是东一榔头西

一棒槌,其表现的核心特点是认识、分析问题的无序

性。所以,逻辑思维与非逻辑思维是两种根本不同的

思维方式。具体讲,其区别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逻辑思维关注结论的确定性,而非逻辑思维则相

反,它追求结论的多样性

2.逻辑思维关注结论的科学性,非逻辑思维追

求结论的奇特性

3.逻辑思维要求过程的严密性,而非逻辑思维凭

借的是灵感或直觉

4 逻辑思维对问题的分析与认识有明确的方向性,而

非逻辑思维呈现的是极大的跳越性和随意性

四、逻辑思维与非逻辑思维的联系

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既离不开

逻辑思维,也离不开非逻辑思维。

逻辑思维与非逻辑思维的协调发展应该成为人才

培养的努力方向。但这种协调只能是相对的,我们既

要有意识地去选择有利于促进学生思维协调发展的教

学内容,并要采取措施,引导学生主动朝着两种思维

均衡发展的方向前进,但也要能够正确对待思维不协

调的因素。随着学生知识的增多,根据思维发展规律,

其非逻辑思维必然受到一定的抑制。我们不能由于学

生在思维上出现不协调因素,就对传统教育全盘否定,

一叶障目是不科学的。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发扬传统

教育在培养学生逻辑思维方面的优势或好的做法,积

极创造条件激发学生的非逻辑意识,尽可能使学生的

逻辑思维与非逻辑思维得到协调发展。

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

科学技术作为先进生产力的重要标志,对于推动社会

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科学技术是一个复合概念。

科学与技术既相区别,又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科学

是指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是反映客观事实和客观规律

的知识体系极其相关的活动。科学主要分为自然科学、

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技术有广义和侠义之分。广义的技术包括生产技术和非生产技术。侠义的技术是指生产技术,即人类改造自然、进行生产的方法与手段。科学活动主要是一种认识活动或精神性活动;技术活动主要是一种生产性、实践性活动。科学和技术是辩证统一的整体。在今天,科学活动与技术活动的联系越来越密切,日益融为一体。

科学技术像一把双刃剑,既能通过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以造福于人类,同时也可能在一定条件下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消极后果。科学技术作用的实现要受一定客观条件,诸如社会制度、利益关系等因素的影响,也要受到一定的主观条件如人们的观念和认识水平的影响。科学技术是人类为了更好的认识自然,改造自然进而更好的生活而对自然进行的实践活动,但是历史和现实的教训一次又一次的告诉:我们科学技术在提高人类生活质量的同时是会带来危害的,而且这种危害性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与日俱增。

在科技发展进步的现在,每个人可以享受到那些历史人物所享受不到东西。然而,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节奏的加快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塑料的用量与日俱增。1996年,我国的塑料包装用量达243万吨,年平均增长率超过20%,特别是城市、主要交通沿线、旅游景点的垃圾中塑料废弃物迅速增加。据调查,北京的生活垃圾年产量已达300万吨,其中废塑料约占3%,年增长率达48%。沿海地区城市的垃圾中塑料成分更高,达8-10%。这些废塑料在垃圾中占的比例若以体积计算,已达三分之一以上,而且大大增加了垃圾处理的难度和费用。

由于废塑料几百年都难以降解,若丢弃在自然环境中,会给蚊子、苍蝇和细菌提供生存繁殖的温床;若埋藏在地下,则容易污染地下水,妨碍植物根系生长,破坏土壤品质,影响作物收成;若用火焚烧处理,将产生多种有毒气体。“白色污染”已成为当前危害我国社会环境的一大公害,严重阻碍了我国经济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人类生活对技术产品的依赖性越来越严重,失去技术产品支持时的生活质量和生存能力大大降低。而技术含量越高的产品并非稳定性就越高,特别是信息革命的飞越发展,黑客的危害,病毒的危害,程序代码考虑欠周全的危害日益加大。

科技是把双刃剑,一方面能够砸烂愚昧和落后,另一方面也可能带给人类无尽的灾难。这个时候我们强调科技给人类带来的痛苦与灾难正是为了这把双刃剑能够最大程度发挥它的正面作用造福人类而不是相反。所谓良药苦口利于病,这是因为对于科技理性而全面的思考才能够使得科技始终在人类的掌握之下不会反过来祸害人类。

战争的科技化使战争的危害也越来越大,它所能够给人类带来可能灾难早已超出了人类的想象力。一百多年以前的普法战争最终只造成了阿尔萨斯和洛林易主,而今天一场类似规模的战争很可能以全球核战也就是人类文明的毁灭而收场。在非战争性质的科学活动中偶然的失误造成的危害性也成几何级数增长的趋

势。以前人类在改造世界时,一次偶然发生的疏忽不

过是江堤塌泄火药失控而已,如今则可能是核泄露。

现在的一次科技方面的疏忽虽尚不能给全人类带来毁

灭性灾难,但这种危险越来越大趋势却是无法否认的。

科学技术活动中的潜在威胁不容忽视,虽然人类的远

见可相当程度上预防这种情况的发生,但人类的远见

毕竟是有限度的,一些今天看来无危害的行为也许在

未来会显示出不可预知的可怕后果,像曾经发生过的

过度开采森林、为制冷大规模使用髴里昂和一度风靡

全世界的胚胎期性别鉴定。尽管人类在事后能够理性

地部分纠正这种短视行为,然而这些行为的后果却很

难完全消除,而且大自然的容错性也是有限度的,一

失足成千古恨的可能性,随着人类这种行为对世界影

响力的增长而增长。

另外,我们还能发现,原子物理理论的发展是的人类

掌握了核能技术但是也带来了广岛和长崎的核灾难,

带来了人类五十年的“恐怖的和平”,人类第一次具有

了自己毁灭自己的能力。另外还有层出不穷的核事故,

以苏联的切尔诺贝利最有名,化学的发展使得我们获

得了前所未有的改造自然的能力,但是我们的火药和

炸药也伤害了数千万计的人类同胞。我们的化学合成

技术是的我们造出了自然界本不存在的东西,可现在

我们也被白色垃圾所困扰,被化学污染所毒害,为什

么我们国家现在有那么多的小孩罹患白血病,很重要

的因素就是家庭装修中使用的化学粘结剂,还有破坏

臭氧层的氟利昂。石油勘探技术的发展是的人类前进

的步伐大大加快我们已经能够以超过音速的速度飞行

了,可是这也带来了太多的战争太多的纷扰,也使得

地球开始感冒发烧。生物技术的发展使得我们具备了

以前由上帝垄断的创造生命的权力,可是在这也带来

了伦理的紊乱。总之,科学的进步总是伴随着相应的

弊端危险的,今天我们必须正视这些负面影响否则我

们人类可能最终会毁灭于自己的手中。

当然,尽管科学技术的确给人类带来了些灾难和威胁,

但是不容否认的是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好处也是巨

大的。

通过课本的学习,我们可以知道科学技术特别是科学

技术革命是“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力量”。我们

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看出:第一,科学技术是推动现代

生产力发展中的重要因素和重要力量。马克思明确指

出:机器生产的发展要求自觉地应用自然科学。“生产

力中也包括科学”,“劳动生产力是随着科学和技术的

不断进步而不断发展的。”在生产力系统中,科学技术

已经成为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关键性要素和主导性的要

素。第二,科学技术是现代生产力发展和经济增长的

第一要素。过去,生产力发展和经济增长主要靠劳动

力、资本和自然资源的投入,现代社会随着知识经济

时代的到来,科学技术、智力资源日益成为生产力发

展和经济增长的决定性要素,生产力发展和经济增长

主要靠的是科学的力量、技术的力量。从发达国家的

经济发展的实践来看,更是如此。第三,现代化科学

技术的超前性对生产力发展具有先导作用。19世纪末

发生的第二次技术革命,是科学、技术、生产三者关

系发生变化的一个转折点。在此之前,生产、科学、

技术三者的关系主要表现为:生产的发展推动技术进

步,进而推动科学的发展。

在新形势下充分认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

实际上预示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江泽民关于“科

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而且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

和主要标志”的重要论述,深刻揭示了科学技术在经

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把科学技术提到“先进

生产力”的高度,是我们党自觉代表先进社会生产力

发展要求的关键所在。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科学技术发展速度之快、规模

之大,发生作用范围之广、影响之深远,是历史上前

所未有的。当代科学技术发展具有三个特点:一是科

学技术加速发展和急剧变革。由于科技知识的加速增

长和更新,科学技术发展的规模越来越大,社会对科

学技术事业的投入也越来越大;二是科学技术发展的

综合化。科学技术化和技术科学化就是现代科学技术

的鲜明特点。当代科技发展的突出形式就是突破与融

合。突破即以研究开发的新一代科技成果取代原有的

一代科技成果;融合是组合已有的科技成果发展成为

新技术;三是科学技术与人文杜会科学的结合。当代

社会历史的客观进程、当代任何重大的科学技术问题、

经济问题、社会发展问题和环境问题等所具有的高度

的综合性质,不仅要求自然科学、技术科学和社会科

学的各主要部门进行多方面的广泛合作,综合运用多

学科的知识和方法,而且要求把自然科学、技术和人

文社会科学知识结合成为一个创造性的综合体。当代

自然科学和技术与人文社会科学结合,是当今科学发

展的新趋势和新特点。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得科技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

的作用越来越显著。进人20世纪80年代,邓小平提

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为我国90年代

乃至跨世纪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了强大驱动力。

科学技术是不断发展的,社会是进步的,矛盾推动着

社会的前进,我们应该正确看待科学技术发展的积极

的和消极的影响。因此,我们应该具有的科技价值观

是:(1)充分认识到科技是一柄“双刃剑”,益处和弊端

是相生的,尽可能地多发挥科技的正面效应——创造

价值,尽量减少损失。(2)科技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

要正确看待它与社会其它因素的关系。(3)科技并不是

单向地决定着社会,它同样也受社会的影响,要解决

它的负面效应,就要正确认识科技同社会的关系,要

使科技和社会同时进步。(4)科技是人的主观活动的产

物,所以应该从根本处做起,即从人自身做起——科

技革命和人自身的革命。

在此,作为一个积极向上的大学生,我认为任何事都

不可能是完美的,正因为有了缺陷与不足,才会有缺

陷美。同样,科学也一样,我们不能单方面的考虑问

题,只看到它的好处、给人类带来的便利,而忽视了

它的弊端。我们应该从多角度地去思考科学技术,从

而使它用在刀刃上,尽量避免、减少它的弊端,使科学给人类带来更大的益处。为了更好的使用这把双刃剑,我们的政府和科技工作者必须加强科学伦理修养,唤起政府和科技工作者的道义感,目光深远地以人类的生存发展为首要来考虑,对人类的生存和持续发展负责。在发展科学和技术的时候,注意保护环境,保护生态,保护人类,充分发挥科学技术造福人类的功能,坚决抵制和制止危害人类的科学技术成果,不为了一时的经济利益和个人利益给人类带来不可预计的灾难。同样,我们作为一个学生,我们也应该努力学好科学,以后为科学事业献出自己的一份力。在平时也要做好宣传号召的工作。谨遵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思想,充当好地球卫士的职责。

1、生态自然观基本思想:(1)生态系统是生命系统;(2)生态系统具有显著的整体性;(3)生态系统是自组织的开放系统;(4)生态系统是动态平衡系统;(5)生态系统是稳定性与非稳定性的统一平衡。

现实意义:自然生态观主张把人的角色从大地共同体的征服者改变为共同体的普通成员与公民,强调生态系统是一个由互相依赖的各部分组成的共同体,人则是这个共同体的平等一员和公民,人类和大自然其他构成者在生态上是平等的;人类不仅要尊重生命共同体中的其他伙伴,而且要尊重共同体本身。促使人们知道:只有保证生命共同体和谐、稳定和美丽,才是正确的,人与自然之间要协调发展、共同进化。

2、我选择的研究方法:科学实验。理解和认识:根据研究目的,运用一定的物质手段,通过干预和控制科研对象而观察和探索科研对象有关规律和机制的一种研究方法。科学实验和科学观察一样,也是搜集科学事实、获得感性材料的基本方法,同时也是检验科学假说,形成科学理论的实践基础,二者互相联系、互为补充。但实验是在变革自然中认识自然,因而有着独特的认识功能。原因是科学实验中多种仪器的使用,使获得的感性材料更丰富、更精确,且能排除次要因素的干扰,更快揭示出研究对象的本质;此外,它还能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对自然条件的控制力,揭示极端条件下物质运动的规律,提供更多的发现新事物、新现象的机会。科学实验的基本类型是探索试验和验证实验,常见的实验类型有比较实验、析因实验、模拟实验、判决实验等。

举例:电磁学中富兰克林的风筝实验;物理学中赫兹证明电磁波存在实验;化学中测定元素、离子等定性分析实验。

3、第一,我们国家研发经费占GDP的比重低。

我们国家研发经费占GDP的比重在国际上处于较低水平,远低于美、日等发达国家。2000-2003年,日本研发经费占GDP的比例为2.99%,3.07%,3.12%,3.15%。我国的研发经费占GDP的比例一直在1%以下。2001年3月,日本出台的科学技术基本计划表示,要在50年内拿30个诺贝尔奖。当时许多人认为日本政府疯了,从现在的速度看,这一目标是有可能实现的。日本有人称,中国科技人才缺乏,70年也撵不上日本。如果我们不在研发上多投入,就不会有高产出。

第二,教育体制以及科技体制的因素。

现在申请科研经费都要和应用挂钩,基础科研的经费

少。许多人拿经费也是靠关系。好课题未必能得到经

费支持。而诺贝尔奖奖励的都是基础科学。美国教授

对中国学生的普遍看法是人很聪明,也非常勤奋,考

试能出好成绩,但是创造力不足。这是和我们整个教

育体制有关。我们的体制培养出的就是这样的学生。

此外我们尊崇权威,不敢挑战权威的文化传统也是让

学生缺乏创造力和挑战力。在美国的研究型大学,教

授的位子很难拿,一个教授基本就是他所在研究领域,

比较有成就的人。我国教授成堆,整体水平不怎样,

有的就是排资论辈上的。有些院士也是知识老化,根

本是靠老本,而不是能真正担当科技带头人。我以前

见到有文章深入分析比较中国院士的水平(以他们发

表文章所在的杂志和文章数量为准),有的院士水平还

不及美国的助理教授。这样的学术带头人带出来的怎

么能有获诺贝尔奖的竞争实力?

在国外开学术会议,很少见到从大陆来的科学家。自

然是研究经费所限。见到的华人大多都是从欧美来的。

没有这样的国际交流,怎么把握当前科技发展的前沿

和动向?怎能在同行圈子里展示自己的影响,树立自

己的威信?不为外界所知和认可,即便有天大成就,

又如何能被提名诺贝尔奖?就我所看到的,即便有个

别来参加国际会议的,也没有自信的表现。也许是受

英文能力所限,他们的表现和意见也大多没什么影响

力。那些拿着国家钱出来考察的所谓科技团,更是不

用提,噼里啪啦乱照一通,提不出什么关键问题,也

听不懂人家介绍的是什么。考察团成了到国外旅行的

旅游团。

第三,人的因素。

再看看国内的那些“科技接班人”。人心浮躁,很少有

人安下心来搞科研的。海归们回了国的,很多热衷于

政治,当个官什么的。即便是以前有成就的科学家,

回国后被给予各种头衔,最后从政,根本不搞科研了。

有些海归,在国内不切实际地乱吹,不吹拿不到经费

啊。很多在国外还有点成就的,回了国即便没当官,

也没什么作为了。再说学生,以中科院的博士生们为

例,很多根本不想继续搞科研,想博士毕业,进大公

司挣钱。有很大一部分是想出国,那些博士后们甚至

有了副教授们头衔也都不例外。国家的优秀人才都外

流了,回到国内的科学人才却没了声响,难怪国外华

人能获奖。现在在美国的科研界,华人占很大的比例。

有些物理,生物会议甚至看到1/4的参加者为海外华

人。我可以肯定的说,还会有海外华人不断继续获得

诺贝尔奖。至于中国本土的科学家获奖可能要经过不

止一代人的努力。

有人认为,诺奖并非衡量一个国家的科学发达程度

唯一指标,而是要用更综合的指标去衡量一个国家的

全面发展。其实,对于诺贝尔奖任何故作轻松的不屑

只能是无知和做作。一个国家的科技实力没有获奖很

难说明已经具有世界顶尖水准。自大和盲目自吹是掩

耳盗铃。我们现在需要的是看到自己的不足,去改善

造成不足的原因。

4、后现代主义:从形式上讲,后现代主义是一股源自

现代主义但又反叛现代主义的思潮,它与现代主义之

间是一种既继承又反叛的关系;从内容上看,后现代

主义是一种源于工业文明、对工业文明的负面效应的

思考与回答,是对现代化过程中出现的剥夺人的主体

性、感觉丰富性的死板僵化、机械划一的整体性、中

心、同一性等的批判与解构,也是对西方传统哲学的

本质主义、基础主义、“形而上学的在场”、“逻各斯中

心主义”等的批判与解构;从实质上说,后现代主义是

对西方传统哲学和西方现代社会的纠正与反叛,是一

种在批判与反叛中又未免会走向另一极端——怀疑主

义和虚无主义——的“过正”的“矫枉”。

后现代主义如何看待科学:关于后现代主义者对传统

科学观的理论基础的批判,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其

一,后现代哲学家主要批判了作为现代科学观基础的

理性观念,如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法国哲学家福柯的工

作以及德里达的解构主义就是很好的代表;其二,后

现代主义者对传统科学观的批判主要集中在对科学的

客观性的批判上,这方面的工作主要是由科学知识社

会学(SSK)的学者们完成的,他们通过采用人类学

的田野调查的方法,深入到科学共同体的内部以及实

验室,进而提出了“制造知识”的社会建构主张,关于

上述两方面的主张,国内学者已经进行了比较详细和

全面的研究,这里不再赘述。第三,后现代科学观对传

统科学观的进步理念的消解,而这一点恰恰是后现代

科学观进行建设性重建的逻辑起点。

你怎样看待科学:

科学是运用范畴、定理、定律等思维形式反映现实世

界各种现象的本质和规律的知识体系,是社会意识形

态之一。科学是人类智慧结晶的分门别类的学问。

科学是由人类感知的自然现象,通过观察、抽象、总

结形成家教个性论说,再形成有因果系统的宗教共性

论说,再通过设置实验环境、证明宗教论说的真假、

形成有因果系统的科学个性结论,再形成有因果系统

的科学共性结论,进而形成有因果系统的有实验共性

结论的可重复验证的学问,这就是科学。科学最基本

的特征是可重复性;科学精神的核心是创新精神。

对于科学的认识:

(1)感性认识:源于实践。

(2)理性认识:源于实践中对于感性认识的升华。

(3)非感性认识和非理性认识:实践中始终存在的思

维的混沌认识。

(4)用实践的观点、立场、方法、方式,去认识世界

和宇宙,使人类的思想结晶和技术手段逐渐的走向科

学,并且,建立起科学的发展史。

(5)人类的科学发展史,也是人类社会发展史的科学

浓缩。

5、写作和出版过程:《自然辩证法》("Dialectics of

Nature"),是一部没有写完的著作,是恩格斯(Friedrich

Engels, 1820 - 1895)多年来对自然科学研究的总结。对

19世纪中期的主要自然科学成就用辩证唯物主义的方法进行了概括,并批判了自然科学中的形而上学和唯心主义观念。

自然辩证法在恩格斯生前从没有发表过,在他去世後1896年发表了其中一篇论文《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1898年发表了其中另一篇论文《神灵世界中的自然科学》。直到1925年才在前苏联出版的德文和俄文译本对照的《马克思恩格斯文库》中全文发表。

恩格斯原准备写成一部巨著,为此仔细研究了大量文献,写了十几篇论文和170多个札记。从1873年开始写作,1878年以前,他要写作《反杜林论》,因此只是为本书收集材料。1878年以後,他开始正式写作,写了大部分论文和片段,并拟订全书计划草案,写了导言。1883年马克思去世,恩格斯全力于完成马克思的《资本论》出版校对工作,还承担起主要领导国际工人运动的责任,没有时间继续写作,虽然後来陆续还写到1886年,但再没有能继续写,直到1895年他去世。

目前出版的是基于恩格斯遗留下的四束材料,除去其中显然和《自然辩证法》无关的几篇札记,共包括十篇论文,169段札记,两个计划草案,共有181部分。其中包括辩证法、数学、力学和天文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社会科学等各方面的内容,对物质运动形式的分类,对科学历史、自然科学和哲学的关系等的见解。全面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用辩证唯物主义方法对自然科学研究的观念,对过去自然科学发现的总结和对未来科学发展的预测。

学习自然辩证法意义:一、有利于促进我国创新型国家建设;二、有利于促进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三、有利于提高人的全面素质。(详细资料见杨水旸书P7)6、逻辑实证主义:认为观察事物越多,通过归纳得出的科学定律或理论越被高频率经验论证所证实,那么它就越具有普遍性,解释力和说服力就越强,所包含的非科学的错误成分也越少。波普的“伪证主义”:又叫“猜测-反驳”模式,这一模式认为科学发展的历史,就是大胆提出假说,通过证伪,然后被推翻的过程,科学知识的增长就是不间断地革命。

两者比较:见杨水旸书P77

7、工程:人们综合运用科学的理论和技术的方法与手段,有组织、系统化地改造客观世界的具体实践活动,以及所取得的实际成果。

技术和工程区别:见杨水旸书P171表11-2。

工程的特点:一、工程具有更强的社会计划性;二、工程具有更强的动态整合性;三、工程具有更强的集成创新性;四、工程具有更强的系统复杂性。

8、科学共同体是产生科学知识的单位,是在科学发展的某一历史时期该学科领域中持有共同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的科学家集团。

如何理解科学共同体的社会规范:一、普遍性;二、公有性;三、无私利性;四、有调理的怀疑主义。(详见杨水旸书P184-185)如何遵循规范:科学共同体的良性运行是通过科学奖

励制度实现的。贡献和承认构成科学奖励系统的两个

重要部分。做出独创性的贡献是获得承认的前提,承

认则是对科学家的认可。科学奖励制度是推动科学发

展的激励机制。它一方面激励科学家做出独创性发现,

以促进知识的增长,另一方面,约束科学家遵循科学

共同体的行为规范,接受社会和科学同行的批判。

自然辩证法概论(2008.11.5)答案

作者:Coofish

1、生态自然观基本思想:(1)生态系统是生命系统;

(2)生态系统具有显著的整体性;(3)生态系统是自

组织的开放系统;(4)生态系统是动态平衡系统;(5)

生态系统是稳定性与非稳定性的统一平衡。

现实意义:自然生态观主张把人的角色从大地共同体

的征服者改变为共同体的普通成员与公民,强调生态

系统是一个由互相依赖的各部分组成的共同体,人则

是这个共同体的平等一员和公民,人类和大自然其他

构成者在生态上是平等的;人类不仅要尊重生命共同

体中的其他伙伴,而且要尊重共同体本身。促使人们

知道:只有保证生命共同体和谐、稳定和美丽,才是

正确的,人与自然之间要协调发展、共同进化。

2、我选择的研究方法:科学实验。理解和认识:根据

研究目的,运用一定的物质手段,通过干预和控制科

研对象而观察和探索科研对象有关规律和机制的一种

研究方法。科学实验和科学观察一样,也是搜集科学

事实、获得感性材料的基本方法,同时也是检验科学

假说,形成科学理论的实践基础,二者互相联系、互

为补充。但实验是在变革自然中认识自然,因而有着

独特的认识功能。原因是科学实验中多种仪器的使用,

使获得的感性材料更丰富、更精确,且能排除次要因

素的干扰,更快揭示出研究对象的本质;此外,它还

能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对自然条件的控制力,揭示

极端条件下物质运动的规律,提供更多的发现新事物、

新现象的机会。科学实验的基本类型是探索试验和验

证实验,常见的实验类型有比较实验、析因实验、模

拟实验、判决实验等。

举例:电磁学中富兰克林的风筝实验;物理学中赫兹

证明电磁波存在实验;化学中测定元素、离子等定性

分析实验。

3、第一,我们国家研发经费占GDP的比重低。

我们国家研发经费占GDP的比重在国际上处于较低水

平,远低于美、日等发达国家。2000-2003年,日本研

发经费占GDP的比例为2.99%,3.07%,3.12%,3.15%。

我国的研发经费占GDP的比例一直在1%以下。2001

年3月,日本出台的科学技术基本计划表示,要在50

年内拿30个诺贝尔奖。当时许多人认为日本政府疯了,

从现在的速度看,这一目标是有可能实现的。日本有

人称,中国科技人才缺乏,70年也撵不上日本。如果

我们不在研发上多投入,就不会有高产出。

第二,教育体制以及科技体制的因素。

现在申请科研经费都要和应用挂钩,基础科研的经费

少。许多人拿经费也是靠关系。好课题未必能得到经

费支持。而诺贝尔奖奖励的都是基础科学。美国教授

对中国学生的普遍看法是人很聪明,也非常勤奋,考

试能出好成绩,但是创造力不足。这是和我们整个教

育体制有关。我们的体制培养出的就是这样的学生。

此外我们尊崇权威,不敢挑战权威的文化传统也是让

学生缺乏创造力和挑战力。在美国的研究型大学,教

授的位子很难拿,一个教授基本就是他所在研究领域,

比较有成就的人。我国教授成堆,整体水平不怎样,

有的就是排资论辈上的。有些院士也是知识老化,根

本是靠老本,而不是能真正担当科技带头人。我以前

见到有文章深入分析比较中国院士的水平(以他们发

表文章所在的杂志和文章数量为准),有的院士水平还

不及美国的助理教授。这样的学术带头人带出来的怎

么能有获诺贝尔奖的竞争实力?

在国外开学术会议,很少见到从大陆来的科学家。自

然是研究经费所限。见到的华人大多都是从欧美来的。

没有这样的国际交流,怎么把握当前科技发展的前沿

和动向?怎能在同行圈子里展示自己的影响,树立自

己的威信?不为外界所知和认可,即便有天大成就,

又如何能被提名诺贝尔奖?就我所看到的,即便有个

别来参加国际会议的,也没有自信的表现。也许是受

英文能力所限,他们的表现和意见也大多没什么影响

力。那些拿着国家钱出来考察的所谓科技团,更是不

用提,噼里啪啦乱照一通,提不出什么关键问题,也

听不懂人家介绍的是什么。考察团成了到国外旅行的

旅游团。

第三,人的因素。

再看看国内的那些“科技接班人”。人心浮躁,很少有

人安下心来搞科研的。海归们回了国的,很多热衷于

政治,当个官什么的。即便是以前有成就的科学家,

回国后被给予各种头衔,最后从政,根本不搞科研了。

有些海归,在国内不切实际地乱吹,不吹拿不到经费

啊。很多在国外还有点成就的,回了国即便没当官,

也没什么作为了。再说学生,以中科院的博士生们为

例,很多根本不想继续搞科研,想博士毕业,进大公

司挣钱。有很大一部分是想出国,那些博士后们甚至

有了副教授们头衔也都不例外。国家的优秀人才都外

流了,回到国内的科学人才却没了声响,难怪国外华

人能获奖。现在在美国的科研界,华人占很大的比例。

有些物理,生物会议甚至看到1/4的参加者为海外华

人。我可以肯定的说,还会有海外华人不断继续获得

诺贝尔奖。至于中国本土的科学家获奖可能要经过不

止一代人的努力。

有人认为,诺奖并非衡量一个国家的科学发达程度

唯一指标,而是要用更综合的指标去衡量一个国家的

全面发展。其实,对于诺贝尔奖任何故作轻松的不屑

只能是无知和做作。一个国家的科技实力没有获奖很

难说明已经具有世界顶尖水准。自大和盲目自吹是掩

耳盗铃。我们现在需要的是看到自己的不足,去改善

造成不足的原因。

4、后现代主义:从形式上讲,后现代主义是一股源自

现代主义但又反叛现代主义的思潮,它与现代主义之

间是一种既继承又反叛的关系;从内容上看,后现代主义是一种源于工业文明、对工业文明的负面效应的思考与回答,是对现代化过程中出现的剥夺人的主体性、感觉丰富性的死板僵化、机械划一的整体性、中心、同一性等的批判与解构,也是对西方传统哲学的本质主义、基础主义、“形而上学的在场”、“逻各斯中心主义”等的批判与解构;从实质上说,后现代主义是对西方传统哲学和西方现代社会的纠正与反叛,是一种在批判与反叛中又未免会走向另一极端——怀疑主义和虚无主义——的“过正”的“矫枉”。

后现代主义如何看待科学:关于后现代主义者对传统科学观的理论基础的批判,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其一,后现代哲学家主要批判了作为现代科学观基础的理性观念,如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法国哲学家福柯的工作以及德里达的解构主义就是很好的代表;其二,后现代主义者对传统科学观的批判主要集中在对科学的客观性的批判上,这方面的工作主要是由科学知识社会学(SSK)的学者们完成的,他们通过采用人类学的田野调查的方法,深入到科学共同体的内部以及实验室,进而提出了“制造知识”的社会建构主张,关于上述两方面的主张,国内学者已经进行了比较详细和全面的研究,这里不再赘述。第三,后现代科学观对传统科学观的进步理念的消解,而这一点恰恰是后现代科学观进行建设性重建的逻辑起点。

你怎样看待科学:

科学是运用范畴、定理、定律等思维形式反映现实世界各种现象的本质和规律的知识体系,是社会意识形态之一。科学是人类智慧结晶的分门别类的学问。

科学是由人类感知的自然现象,通过观察、抽象、总结形成家教个性论说,再形成有因果系统的宗教共性论说,再通过设置实验环境、证明宗教论说的真假、形成有因果系统的科学个性结论,再形成有因果系统的科学共性结论,进而形成有因果系统的有实验共性结论的可重复验证的学问,这就是科学。科学最基本的特征是可重复性;科学精神的核心是创新精神。

对于科学的认识:

(1)感性认识:源于实践。

(2)理性认识:源于实践中对于感性认识的升华。(3)非感性认识和非理性认识:实践中始终存在的思维的混沌认识。

(4)用实践的观点、立场、方法、方式,去认识世界和宇宙,使人类的思想结晶和技术手段逐渐的走向科学,并且,建立起科学的发展史。

(5)人类的科学发展史,也是人类社会发展史的科学浓缩。

浅谈科技进步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摘要:当今经社会,已经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科学技术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同时,科技的发展也给社会发展带来了一些负面效应。究其原因,主要是人类过多地注重了科学技术的工具理性,而忽视了其价值理性与人类缺乏对科学技术行为后果的责任感,要走出这一困境,一是要正视科学技术务实的思路,二是要使科学技术发展的价值目标以人类的根本利益

为依归,三是要以科学技术的生长点促进人与自然的

和谐发展。本文总结前人对该问题探讨的科研成果,

以马克思自然辩证法为理论基础,以全新的角度探讨

科技进步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关键字:科技经济自然辩证法可持续发展

科学,从本质上讲是为了人类本身利益而进行的一种

实践活动和精神活动,科学的最高宗旨就是为人类增

进福利、实现幸福。不可否认,科技在实际运用过程

中又表现出二重性[1],既可为人类带来好处,也为人

类带来不可避免的负面影响甚至灾难。

21世纪是知识不断创新、科技突飞猛进、世界深刻变

化的时代,科技的进步与人类社会的切身利益息息相

关。当今科学技术迅速发展,回顾过去,我们可以欣

喜地看到一个令人惊奇的世界:计算机的发展使人类

进入了数字时代,航空技术的进步使人类进入太空,

探索宇宙的奥秘,科学技术发展带来了人类的巨大进

步。但与此同时我们也要正视科技发展带来的各种社

会问题,应该积极地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把问题控

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

1 科技进步对社会发展的正面影响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社会是一个极其复杂的、活

的有机体。唯物史观认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一个自

然历史的过程,有其内在的基本矛盾和发展的客观规

律: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是一个

社会发展阶段的衡量标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构成了社会的基本矛盾,

这两个矛盾的相互作用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1.1 科技进步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首要条件

科学发展观的根本宗旨在于以人为本,而以人为本的

核心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此需要充分认识和发挥

科学技术的重大作用。科技进步推动经济、卫生和体

育事业的发展,不断增强人的身体素质;科技进步引

起社会劳动方式的科学化,促进人的劳动技能发展;科

技进步改善智力结构,提高人的创造思维能力;科技

进步优化人的心理品质,培养人的自由个性。中国是

一个拥有十三亿人口的超级大国,人口众多一直是导

致我国资源相对贫乏、国际竞争力差的主要原因,但

是也正因为人口多,才使我们能够在短时间里创造他

人无法企及的业绩。大力开发具有现代科技素养和创

新能力的人力资源,正是我国将人口负担转换为巨大

的人力资源财富的根本途径[2]。

1.2 科技进步是促进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

新经济增长理论揭示了科技与经济的内在联系,从经

济学的角度揭示了知识的积累是经济增长的动力,是

经济长期增长的保证。在这里,科技进步被视为经济

增长的内生变量,并不是可有可无、随机出现的外在

因素,而是影响经济增长的关键。科技进步推动经济

发展,在知识经济形态中着重表现为促进经济增长模

式的转变。传统的工业经济增长模式虽然使社会生产

力获得了极大的发展,但同时也是以资源的过量消耗

和生态环境破坏为代价的,其发展方式是粗放的、是

不可持续的,因而妨碍了人们生活质量的进一步提高,

不能满足人们社会多样性的需求。因此,转变增长方

式本质上要求提高经济增长的科技含量和知识含量,

使经济的快速增长建立在科技不断进步的基础上。具

体来说,科技进步和创新是通过有效地采用先进的设

备和工艺,吸收新的技术成果,改善管理的组织过程,

来促进产业技术结构的合理化,促进产业的高次化和

产品的高密化,提高劳动生产效率,从而实现整体经

济的高质量增长,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需求。

1.3 科技进步是促使社会发展的关键力量

1998年世界银行发表题为《知识促进发展》的年度报

告。这一报告提出了以知识为基础的发展战略的基本

框架,标志着以知识为基础的发展战略的成型。在这

里,知识不仅是经济增长的要素,而且还成为社会转

型中的重要因素——知识驱动财富创造,知识促进人

类发展,从终极意义上讲,在现代社会,科技进步成

为了社会发展的“火车头”。从马克思“生产力中也包

括科学”,到邓小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现代

科学技术正由生产力渗透性、附着性的要素逐步转变

为独立性的要素,并已经成为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

和主要标志。在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中,生产力通过

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进而决定上层建筑,成为

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1.4 科技进步是促使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可以有效地为可持续发展的决策

提供依据和手段,促进可持续发展管理水平的提高,

加深人类对自然规律的理解,开拓新的可利用的资源

领域,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效率和经济效率,提供保护

资源和生态环境的有效手段,通过科技进步促进可持

续发展能力的提高。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

国家,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口、资源与环境之间的矛

盾日趋突出,严重制约着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为了保证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缓解经济、社会发展

对资源环境的压力,不仅我国,世界各国都把发展科

学技术作为刻不容缓的重大战略选择。

2 科技进步对人类社会发展的负面影响及思考

科学技术的发展给人类社会带来巨大进步,但也令人

类的可持续发展面临许多困境。关于科学技术对社会

的负面影响,爱因斯坦曾指出:“科学是一种强有力的

工具,怎样运用它,究竟是给人类带来幸福还是灾难,

全取决于人自己,而不取决于工具。刀子在人类生活

上是有用的,但它也能用来杀人。”

2.1 科技进步带来物理威害

科学技术带来的不仅仅是正面的影响,在积极推动人

类社会的发展的同时,伴随而来的也有巨大的危害性:

爱因斯坦著名的“质能方程式”的伟大发现,原子物

理理论的发展,使人类掌握了核能技术,但也带来了

广岛和长琦的核灾难,带来了人类五十年的“恐怖的

和平”,人类第一次具有了自己毁灭自己的能力;石油

勘探技术的发展使得人类前进的步伐大大加快,可也

带来了太多的战争太多的纷扰,也使得地球开始感冒

发烧;生物技术的发展使得我们具备了以前由上帝垄

断的创造生命的权力,可这也带来了伦理的紊乱;现代工业飞速发展使得生态问题日益尖锐,非再生资源的枯竭使资源形势越来越严峻等等。

2.2 科学技术所带来的价值带有阶级性和主管倾向性

规律本身是价值中立的,它既可以造福人,也可以危害人[3]。当科学活动具有了实用目的之后,就既有利用和发扬或者避免和弱化客观规律造福人类之功能的那一面,又有利用和发扬或者避免或弱化客观规律危害人类之功能的那一面。但是,我们知道,核能技术没有错,错就错在不该将之运用于战争;石油勘探技术没有错,错就错在对立的利益团体或阶级之间的争斗,利用科学技术的负面影响去保存自己,发展自己,对抗对方;生物技术没有错,错就错在它挑战了人类伦理与道德的界限,形成了对人类社会的全方位扭曲;现代工业发展也没有错,错就错在它牺牲了过多的资源代价……

发展正从个人趋势走向国家趋势和社会趋势,而这种追求与依赖正在以一种独特的价值观的形式变成国家趋势和社会趋势,科技已经变成这个世界上唯一正确的方向,一切与之违背的思想都要为之让路。是的,问题只在于科技代表了谁的意愿,只在于科技被谁掌握为谁服务,只在于人类不同的利益群体间的恶意利用科技的负面力量去维护和争取自己的利益,削弱和侵夺对方利益。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在科学技术既可能带来繁荣与进步,也可能带来隐患与灾难的未来,人类,尤其是掌控着科技的那少部分人,将如何规范自己,将怎样利用科技,让这把双刃剑能够最大程度发挥它的正面作用造福人类而非相反。

2.3 科学技术反作用于人类

有人说,科技正在以前所未有的力量主宰着人类的命运,科技发展的独立性早已超出了人类的控制,而反过来主导着人类,甚至某些问题的日益严峻,已经或者即将引发的全球性的重大灾难性后果,已经远远超出了自然科学技术能力所能够解决的范围。科技被神化,人却被工具化,这个毁灭性的趋势多么可怕!

当然,这种说法未免危言耸听了。是的,对于未能预料却降临而来的灾难,正如佛教所认为,世上没有无因之果,也没有无果之因,只能说人类发现的脚步甚至还落后于未知的世界给人类带来的压力。但科技的负面影响不能归罪于科技,恰恰相反,同时也正是人类未能从整体上科学地认识世界,以及不合理使用科技所造成的恶果,是由于人类受自身的认识能力和社会条件的限制,在未知领域的探索过程中,对科技负面影响的来不及了解,或者根本不想了解,才形成灾难的发端。

3 科技进步对社会发展影响的反思

——发展科技应该以人为本,发挥人的主体作用

科技只是一种手段,而不应是主宰,人类作为科技的掌握者,应正确利用科技的力量,尽量规避和抑制科学技术的负作用,让科技发展成果惠及全民。只有合理使用科学技术,将科技运用于对社会和谐的建设、对人类物质及精神的丰富与塑造、对真理永不停息地正确的追求,才能使生活更美好[4]。马克思曾经说过:“任何人类的进步同时也意味着人类的退步,人类文明的光辉只能在其黑暗的背景上闪烁。”科学技术的发展亦当如此。恩格斯也曾这样警告过我们:“我们不要充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将对我们实行报复。”[5]控制论之父、美国科学家维纳在其《控制论》一书的序言中也说道:“科学技术的发展‘具有为善和作恶的巨大可能性’”。伟人的告诫,不是要阻拦我们探索的脚步,相反,是在提醒我们不能因噎废食,在回首灾难的同时,我们牢记血的教训,杜绝下一次同样事件发生。我们不能因为遭遇灾难而畏手畏脚,犹豫不前。虽然技术的负面效应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不小的灾难,但毋庸置疑的是,技术是人类文明社会进步的阶梯,技术进步让人类生活发生了质的飞跃。

科技发展给社会带来的负面影响甚至灾害不可忽视,环境污染、智能犯罪、能源危机、资源枯竭等都是科技发展的副产品。所以,必须正视科技的两面性,全面正确地理解科技与社会之间的联系,趋利避害。在社会发展过程中要注重以人为本,重构人与自然、社会的和谐关系,实现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高度融合,提高科技人员的道德素质,发挥科技政策的规范指导功能,以达到抑制科技负面影响的目的,促进人与自然、社会的和谐发展。

人文精神与人文知识

张能立2010-11-22 一、辞海中有关“人文”词条的定义 辞海中有关“人文”词条的定义如下【1】: “人文”:“1、旧指诗书礼乐。<易.贲>:'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今指人类社会的各种现象。2、指人事。《后汉书.公孙瓒论》:…舍诸天运,征乎人文?”。 “人文科学”:源出拉丁文humanitas,意即人性、教养。欧洲15、16世纪时开始使用这一名词。原指同人类利益有关的学问,以别于在中世纪占统治地位的神学。后含义几经演变。狭义指拉丁文、希腊文、古典文学的研究;广义一般指对社会现象和文化艺术的研究,包括哲学、经济学、政治学、史学、法学、文艺学、伦理学、语言学等。 “人文主义”: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代表新兴资产阶级文化的主要思潮。有两个方面的涵义:(1)指与中世纪神学不同的、以人与自然为对象的世俗文化的研究。(2)贯穿于资产阶级文化中的一种基本的价值理念和哲学观念,即资产阶级的人性论和人道主义。它强调以人为“主体”和“中心”,要求尊重人的本质、人的利益,人的需要、人的多种创造和发展的可能性。人文主义作为一种思潮,其主流是市民阶级反封建、反中世纪神学的禁欲主义的新文化运动。 “人文主义教育”:亦称“人道主义教育”。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首先提出。代表人物有维多里诺、伊拉斯谟等。从人道主义出发,反对中世纪封建的、经院主义教育,主张以“人”为中心,把人的思想情感从神学的束缚下解放出来;反对强迫纪律,残酷体罚和死记硬背,强调尊重儿童个性;主张扩大学科范围,在课程上要求着重学习古典语言(希腊文、拉丁文),重视体育和道德,也学习一些自然科学。近代以来,其涵义发生了变化,或者追求个性发展的教育思想,或者相对于科学主义教育的人文主义教育思潮。 二、人文精神、人文知识及其相互关系 通过对辞海有关人文词条及有关哲学、历史书籍的学习,笔者认为“人文”的内涵应该包含两个方面:1、人文精神;2、人文知识。人文知识,泛指一切人文学科的知识,其中包括哲学、政治学、经济学、史学、法学、文艺学、伦理学和语言学等。人文精神,泛指对自然(宇宙)和人的观点或看法。因为人有民族和地域属性,故对人的看法包括对本地与外地、本民族与外民族、本国与外国的看法。经过几千年人类文明的发展和沉淀,现代人文精神应该包括3个方面:求真;求美;求善。 1、求真 求真,就是相信自然(宇宙)存在客观规律,对于这些客观规律,人类通过理性和良知,可以发现它们。换句话说,人类认识客观规律,不需要上帝等超自然力量的指导。 2、求美

浅析劳模精神的科学内涵是什么

浅析劳模精神的科学内涵是什么 深入考察劳模精神的丰富内涵,清晰阐释劳模精神的内在逻辑,准确判断劳模和劳模精神研究的学术方位,对于解读劳模本质、探究劳模品格、宣传劳模价值和弘扬践行劳模精神,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重大的实践意义。 劳动模范是优秀劳动者的典型代表,劳模精神激励了千千万万普通劳动者坚守信念、立足岗位、开拓创新、建功立业。深入考察劳模精神的丰富内涵,清晰阐释劳模精神的内在逻辑,准确判断劳模和劳模精神研究的学术方位,对于解读劳模本质、探究劳模品格、宣传劳模价值和弘扬践行劳模精神,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重大的实践意义。 劳模精神是工人阶级先进性的集中体现。 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我国工人阶级都具有走在前列、勇挑重担的光荣传统,我国工人运动都同党的中心任务紧密联系在一起。劳动模范作为工人阶级的优秀代表,是时代的引领者,在工作生活中发挥了先锋和排头兵作用,他们以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和创造性劳动,持续推动着社会进步、国家发展和民族复兴。劳模精神作为劳动模范的思想内核、行动指南和精神灯塔,成为推动时代前进的强大精神动力,充分体现了工人阶级先进性的主体地位,彰显了工人阶级的伟大品格,推动了工人阶级的成长进步。 劳模精神是工人阶级主人翁意识的集中凸显。 主人翁意识是劳模精神的内在本质,是正确认识和理解劳模精神的关键词。正是因为自觉的、强烈的主人翁意识,劳模才以车间为家、以厂为家、以企为家、以国为家,才具有积极主动的岗位意识、职业意识、进取精神和创新精神,才在本职工作中充分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才能够艰苦奋斗、淡泊名利、甘于奉献,自觉把人生理想、家庭幸福融入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的伟业之中,最终建构起个人与集体、个人梦与中国梦、小家与国家民族融合统一的发展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 劳模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诠释。 劳模精神的重要元素和构成因子,像岗位意识、职业精神、进取精神、拼搏精神、创新精神、家国情怀和奉献精神等,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诠释和现实呈现。可以说,劳模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象化、人格化和现实化。 一方面,劳模是遵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典范样本,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模范实践者、生动传播者和最有说服力的检验者;

科学学科核心素养及其内涵

科学学科的核心素养及其内涵 胡卫平 (陕西师范大学现代教学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西安,710062)自然科学是研究自然界物质的形态、结构、性质、运动规律及物质间相互作用的一门科学,在国际上简称科学,本质上是一个整体,只是为了研究的方便,人们把它分解成物理、化学、生物等分支。在科学教育领域,大部分国家和地区都统一制定科学学科的核心素养和课程标准,围绕核心概念整合物理、化学、生物等课程内容,基于学习进阶确定小学、初中、高中的内容分布。制定一个统一的科学学科核心素养,不论对高中物理、化学、生物的课程改革,还是对小学科学、初中科学(或者物理、化学、生物等)的课程改革,以及推进STEAM教育等,都具有重要的价值。 综合国际组织和世界各国对核心素养内涵的界定,考虑到不同学科对核心素养的研究,以及我国对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定义[1],我们将科学学科的核心素养定义为:学生在接受科学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是学生通过科学学习内化的带有科学学科特性的品质,是科学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依据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和科学学科的本质,系统分析了主要发达国家的科学课程标准和国际科学教育研究现状与趋势,总结了我国科学教育的实践和研究,建构了科学学科核心素养,主要包括四个方面。 一、科学观念及应用 “科学观念与应用”是学生形成的关于物质、运动、相互作用、能量等的基本认识;是科学概念、规律、原理等在头脑中的提炼和升华;是用科学观念解释自然现象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由于核心素养是在真实情境中解决问题时才能表现出来的,因此,不仅要重视科学观念的深度理解,还要重视这些观念在真实情景中的应用。 知识是能力的基础,有知识不一定就有能力,但没有知识就一定没有能力。在科学教育领域,国际上关于科学知识的表述有核心概念、关键概念、大概念、科学原理、科学知识等等几种方式。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我国特别重视知识和原理的教学,很多学校强调死记硬背的知识和原理学习,而素养强调知识和原理

什么是科学精神

什么是科学精神 科学精神,是近来学术界和国家领导人经常谈论的词,随着科普的深入,越来越多的学者认为,科学精神应该是科普的重要内容。但是,科学精神到底是什么?科学精神的内涵到底是什么? 2001年1月12日,中国科普研究所和科学时报社共同主办了关于科学精神的高层次学术研讨会。研讨会的目的是响应江泽民总书记关于弘扬科学精神的号召,对科学精神进行定义并阐述科学精神的内涵,以便更能够被广大公众所理解和接受,自觉地用科学精神规范自己的言行,使科学精神逐步渗透入中国的文化,提高中国公众的科学素养,提高中国的综合竞争力。参加这次高层研讨会的著名学者有于光远教授、王大珩院士、冼鼎昌院士、席泽宗院士、张开逊教授、董光璧教授、李醒民教授等30多人。 与会学者们认为,在中国提倡科学精神不仅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也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在中国这样一个科技技术尚不很发达,封建历史长的国度内,提倡科学精神对于提高国民的科学文化素养是十分重要的。 一、科学精神研究的历史 学者们从历史的角度探讨了科学精神研究的历史。中科院樊洪业研究员叙述了科学精神在中国历史上的研究过程。1916年,当时的中国科学社的社长任鸿在《科学》1916年的第二卷第一期上就发表了《科学精神论》。他认为,“科学精神者何,求真理是已”。1917年,一个美国科学家、奥柏林大学教授M·M·梅加夫给中国留学生做了“科学与近代文明”的学术报告。他认为,社会的发展取决于两种力量的张力,一个是传统主义,维护社会稳定;另一种就是属于推动改变这个现实的比较激进的力量,就是科学精神(Scientific Spirit)。科学精神就是服从真理的精神。中国之急务“莫如科学精神之普及”。1922年,科学社在南通开会的时候,梁启超到会发表了“科学精神与东西文化”的讲话。他认为科学精神有三层意思,第一是求真知识;第二是求有系统的真知识;第三是求可以教人的真知识。也就是能够提供给公众的知识,可以教育公众的知识。1935年,竺可桢在他的文章《利害与是非》中讲到我们以为在洋务运动中学到科学知识就能解决中国的实际问题。只看重西方科学带来的物质文明,却没有培养供科学生长的科学精神。但是实际上学习了科学知识并没有解决实际问题。国外的人认为中国人仅学习了科学知识,但是没有科学的空气。他在讲话中强调,要培养科学的空气。科学的空气是什么?就是科学精神。而科学精神是什么呢?科学精神就是只问是非,不计利害。竺可桢列举了科学史上的大量事实,认为从事科学的事业不要屈服于各种压力,为了获得真理要不屈不挠。1939年,竺可桢先生给浙江大学写了校训,就是“求是”两个字。“求是”这两个字就是他吸收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求是精神。哈佛大学的校训就是“Truth”,意思是真理,或者说就是追求真理。事实上也就是求是的意思。所以,竺先生是吸收了中国传统的文化和西方的文化,综合起来就是尊重事实的精神(faith of truth)。1941年,在竺可桢先生的《科学之方法与精神》中谈到近代科学的目标就是探求真理,就是科学的精神。 到1994年,我国重提科普,在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共同发表的《关于进一步搞好科普工作的若干建议》中提到普及科学知识、科学方法和科学思想。在1996年的全国科普大会上,周光召同志和张玉台同志的报告中都讲到了科学精神。在1999年8月20日江泽民同志视察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发表讲话时提到要普及科学知识和科学精神。在给中国科技馆题词中就明确地提出“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科学思想科学方法”。 二、国外对于科学精神的看法 国外的学者关于科学精神的论述虽然与我国学者所谈的科学精神的概念并不一定完全

浅谈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

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 学院:通信工程学号:1501120064 姓名:谢会琳授课教师:张爱萍 摘要: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是人类两种不同的内在精神,是人类认识世界不同的方法和角度。它们具有相互独立的一面,同时又相互融合,内在统一。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关系,或者说谋求科学与人文的协调发展,是现代化进程中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主要阐述了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内涵,分析了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探讨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融合的意义。 关键字:科学精神;人文精神;全面发展;融合 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虽然不能完全等同于科学和人文,但两者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随着社会与科技的发展,正确认识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内涵,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是世界性的重要问题,在近几年也一直是学术界讨论和研究的热点之一,如何使这两种价值体系作为精神指引更有效的指导人类社会的发展,是我们所关心的问题。 一、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内涵 想要了解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之间的关系,使两者更好的融合,首先要了解它们的内涵,了解它们相互独立的一面和融合的一面。 1、科学精神的主要内涵 科学精神是人们在科学活动中形成的,体现于科学知识、科学思想、科学方法中的一种观念、意识和态度。科学精神得以形成的文化渊源, 一是理性思维的不断发展, 二是重视经验与自然的哲学传统。对自然的理解直接决定了人们以什么样的态度对待自然, 以什么样的方式去探究自然。 从科学精神的本质看,有学者认为:“科学精神”中的“科学”一词应指自然科学,科学精神是在人认识并改造自然界的背景下提出来的。它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尊重事实,尊重客观规律;二是大胆探索,追求并坚持真理[1]。也有学者认为:科学精神若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实证精神。美国的著名社 会科学家默顿在《科学的规范结构》中提出,科学精神应该包括普遍性、公用性、共享性、理性的怀疑主义。英国科学家及文学家布鲁诺夫斯基从价值角度论述科学精神,他在《科学和人的价值》一书中提出科学精神应具备求真精神、自由精神、创新精神及宽容精神。 科学精神不同于科学方法,方法可以学习和模仿,但精神就不容易传授了,科学精神是永远不能改变的。科学精神的内涵丰富,表现形式也是多种多样,但其基本特征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劳模精神的科学内涵是什么

劳模精神的科学内涵是什么 劳模精神是工2113人阶级先进性的集中体现,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我5261国工人阶级都具有走在前列、勇挑重4102担的光荣传统,我国工人运动都同党的中心任1653务紧密联系在一起。劳动模内范作为工人阶级 的优秀代表,是时代的引领者,在工作生活中发挥容了先锋和排头兵作用。 对于劳模精神而言,自改革开放后针对其内涵的讨论从未间断,在此过程中也包含对劳模精神的诸多曲解,比如“物化论”“过时论”和“英雄论”等等。在对劳模精神进行研究时,应该时刻遵循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指导思想,避免在劳模精神内涵理解上出现较大的偏差。随着社会发展水平的提升,工匠精神被提出并在全社会各领域普及开来,它要求在产品和服务上能够做到精益求精,要求工作者在工作中能保持几十年如一日的耐心与职业精神。在工匠精神背景下,勞模精神的科学性与时代性得到充分体现,这也为社会生产力的提升奠定了良好基础。在对劳模精神的科学内涵进行分析时,应该结合当前时代发展的基本特点,促进劳模精神的与时俱进。 (一)劳模精神的实践性 现实劳动是劳模精神的理论基础,这也决定了其具有实践性的特点,它并非产生于思想领域,而是在长期实践当中提炼升华而来。在社会实践当中,劳动始终占有重要地位,通过物质产品与精神产品的生产,能够满足人类最基本的物质与精神需求。在劳动的过程当中,能够实现人类生活方式与生产方式的协调统一,观念世界在此基础上形成。人类的物质行动,是人类精神与思维形成的基础,其中包括了社会法律、精神和政治以及个人精神和思想等等。社会价值观会由于生产方式的变化而出现不同,尤其是在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当中,价值理性逐渐消失使得人的尊严面临较大的危机。马克思阐述了在价值观形成中劳动的基础性作用,为了能够让人类热爱与尊重劳动,必须促进人性回归与人的全面发展。因此,在实践中产生的劳模精神,必将由于生产方式的变化而出现不同内涵,这也是其实践性的基本特征。 (二)劳模精神的发展性 劳模精神不仅局限于理论领域的探索,更是解决时代问题的指导思想,其发展性特征是其科学内涵的主要内容。其中,孕育成长、广泛影响、因时而进、创新升华是其发展的基本历程。在土地革命时期、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劳模精神的内涵也出现了一定变化,其侧重点有所差异。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当中,劳模精神的内涵得到发展。在1949-1959年间,劳模的评选在全国范围内展开,

教育科研的内涵与意义

教育科研的内涵与意义 一、教育科研的内涵 1、什么是教育科研 教育科研是教育科学研究的简称,是指人们运用科学的方法探求教育事物的真相 和性质,摸索和总结其教育规律,并取得科学结论的研究活动过程。 教育科研是以教育科学理论为武器,教育领域中发生的现象为现象,以探索教育规律为目的的创造性的认识活动。简言之,是用教育理论去研究教育现象,探索新的未知的规律,以发现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总结新经验,为实施素质教育, 深化教育改革服务。 2、什么是教育科研 教育科研是教育工作者对教育领域的对象、现象及其规律的一种创造性认识活动。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逐渐地认识教育现象及其规律性、进一步探求科学的教育教学方法,以最新的教育理念指导教育教学工作实践,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获取最佳的教育效益。 二、教育科研的特点 认识和把握中小学教育科研的特点,是开展教育科研的基础,有助于教育工作者全面正确地认识教育现象的本质和规律。 教育科研具有以下基本特点: 1、教育性 教育科研的教育性,是由学校的教育任务和教育目标所决定的。教育科研总是服务于一定的教育任务和教育目标的,以一定的教育任务和教育目标为导向。它是根据中小学生接受教育的特点,研究和探索更科学、更合理的教育内容和方法,

努力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学生身心主动地、生动地、活泼地发展。教育科研必须 把教育人、培养人、塑造人作为出发点和归宿,把教育性贯穿于教育科研的全过 程,体现在教育科研的各个环节中。 2、科学性 教育科研的科学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研究方法的科学性。 教育科研从本性上说,是按着教育科研方法的规定进行的,而这些方法经过多年的实践证明是科学的、有效的,是教育科研规律的反映。研究方法的科学性决定了研究过程的科学性,从而使教育科研成为一种理论的科学探索。第二,研究成果的科学性。教育科研的本质在于探求教育事物的真相、性质和规律,以便更深刻地认识教育事物,运用教育规律,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和效益。从而获 得科学的认识,形成科学的理论或观点,是教育科研的首要目的。 3、探索性 教育科研是在已知的基础之上,探索未知的认识过程。其具体表现在:第一,教育科研需要一定的教育理论基础和教育实践经验。原有的教育理论基础、教育教学水平和研究能力越高,就越容易取得高水平的成果。为此,教师搞教育科研最好是选择那些自己非常熟悉并有一定研究基础的问题作为科研课题。第二,教育科研的计划需要不断完善,不断修改。搞教育科研都要制定研究计划,但这种计划是凭着过去的经验制定的,在教育科研过程中,要坚持主观计划服从于客观实 际的原则,发现问题要及时地对计划进行补充与修改。 4、创新性 教育科研不能走别人走过的路,重复别人已经做过的研究,复述前人已经解决的问题,而是在接受前人成就的基础上,要进入前人没有进入或者没有完全征服的领域,解决前人没有解决或者没有完全解决的问题。教育科研的创新性主要体现

大学生如何培养人文精神

试论培养大学生人文精神的若干方法和途径 一、人文精神的内涵 “人文”一词,《大不列颠百科全书》给出了这样的定义:“人文,是指人的价值具有首要的意义。” 人文精神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对人类遗留下来的各种精神文化现象的高度珍视,对一种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 人文精神的基本内涵确定为三个层次:一,人性,对人的幸福和尊严的追求,是广义的人道主义精神;二,理性,对真理的追求,是广义的科学精神;三,超越性,对生活意义的追求。简单地说,就是关心人,尤其是关心人的精神生活;尊重人的价值,尤其是尊重人作为精神存在的价值。人文精神的基本涵义就是:尊重人的价值,尊重精神的价值。 二、我国高校培养大学生人文精神的历史与现实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在我国高等教育中加强人文素养教育以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大学生人文精神的教育思想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如早在1995年,原国家教委就开始倡导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并将之视为进一步深化高校教学改革、提高教育质量的一项重要举措。1995年12月28日,原国家教委高教司在北京大学召开的“关于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报告会”上,时任原国家教委副主任的周远清大声疾呼:应努力提高大学生的文化素质,并认为“加强学生的文化素质教育,更应当成为我们面向21世纪改革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的思考问题。”1998年,教育部又推出了加强高校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新举措,即在北京成立了“高等学校文化素质教育指导委员会”,随后,又在一些普通高校设立了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同时,一些著名的专家学者如季羡林教授、杨叔子教授、周之良教授等也都积极地呼吁加强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可见,无论是教育管理部门,还是社会舆论,都为高校文化素质教育的开展创造了良好的发展条件。 三、关于培养大学生人文精神的一些想法 1、学校首先要确保教师的人文素养过关 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首先要确保教师人文素养能够过关,只有教师的人文素养达到一定的水准,才能够起到教育的作用。正所谓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的精神面貌会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产生深刻的影响。现代教师的人文精神应该包括下

诚信对科学研究的意义

诚信对于科学研究的意义是什么? 科研诚信问题对我国科技事业发展和科技人才培养已经产生严重负面影响,这直接暴露出我国科研管理中的体制性缺陷。只有与我国科研管理体制改革同步大力推进,科研诚信建设才可能取得标本兼治的效果。 □郭雷(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院长) 科研诚信直接影响科研环境,而科研环境对科技创新水平和科技人才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国迫切需要大力开展科研诚信建设。我认为,只有将其与我国科研管理体制改革同步大力推进,才可能取得标本兼治的效果。 首先,作为一项系统工程,科研诚信建设应从“加强教育、完善规范、严肃惩戒”等多方面进行综合治理。科研不端行为的滋生,虽是个人道德品质问题,但与所处的社会环境有关,也可能与科研人员(特别是年轻科研人员与研究生)对基本学术道德规范不够了解有关。因此,建议在大学生或研究生中,开设关于科研活动中基本道德规范的课程,对青年人进行系统的教育。此外,为有效预防和惩戒科研不端行为,应制定具体、可操作的科研道德规范标准,并切实作为判断与惩戒的依据。在这方面,可以借鉴一些国际学术组织的做法,例如,目前国际上规模最大的跨国学术组织——美国电气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对剽窃行为的识别、轻重级别的认定和处理办法都有相应的具体规定。总之,对科研诚信建设,只有加强预防教育、明确判断标准、规范处理程序,切实落实监督和惩戒的责任人,并形成严肃的惩处制度,才可能取得显著成效。 其次,从深层次来讲,如果科研不端行为在较大范围发生并且屡禁不止,往往反映出管理中存在制度性缺陷。鉴于科研管理体制对科研环境所起的决定性导向和制约作用,在当前状况下,应及时考虑从宏观层面进行科研管理体制的深化改革,使其更加符合科学与技术发展的客观规律,从而大力促进科技发展和科技人才成长。为此,提出以下3点建议。 第一,深化科技体制改革,设立国家科技宏观管理协调机制,加快政府相关部门的职能转变。

二、科学精神

二、科学精神 1.科学精神及其内涵是什么 我国最早论及“科学精神”的学者是任鸿隽先生。1916年,他在“科学精神论”一文中明确指出:“科学精神者何?求真理是已。”著名物候学家竺可桢在1941年所撰“科学之方法与精神”一文中提出了三种科学态度:一是不盲从,不附合,依理智为归,如遇横逆之境遇,则不屈不挠,不畏强御,只问是非,不计利害;二是虚怀若谷,不武断,不蛮横;三是专心一致,实事求是,不作无病之呻吟,严谨毫不苟且。1996年中国科协主席周光召在全国科普工作会议上对科学精神的内涵又作了进一步的扩展:平等和民主,反对专断和垄断;既要创新,又要在继承中求发展;团队精神;求实和怀疑精神。2011年,杜祥琬院士在南开大学面向青年学生作科学道德与学风建设报告时强调:科学的价值和使命在于追求真理、造福人类,这也正是科学精神的真谛;由科学精神派生的科学的理性精神,要求科技工作者以有利于社会为原则约束自己的行为;由科学精神派生的科学的实证精神,要求科学研究必须以唯真求实为原则,经得起实践检验,由科学精神自然导出了一系列的科学道德行为准则。 在国外关于“科学精神”的研究中,美国科学社会学家默

顿(Robert Merton)的论述最为系统。1942年,默顿在“科学的规范结构”一文中提出,科学的精神气质(ethos)是指约束科学家的有情感色调的价值和规范综合体,科技共同体理想化的行为规范概括为普遍性、公有性、祛利性和有条理的怀疑性,通过被科学家内化形成科学良知。尽管科学的精神特质并没有被明文规定,但他可以从体现科学家的偏好、从无数讨论科学精神的著述和从他们对违反精神特质的义愤的道德共识中找到。8美国著名生物学家莱科维茨(Robert Lefkowitz)在“科学精神”一文中指出,真正的科学精神尤其体现在激情(enthusiasm)、创造性和诚信三个方面。9 概括起来,国内外学者较为认同的观点是,科学精神是在长期的科学实践活动中形成的、贯穿于科研活动全过程的共同信念、价值、态度和行为规范的总称。 科学精神案例-1华罗庚身上展现出来的科学精神华罗庚,1910年出生在江苏金坛一个贫寒的家庭,一共只上过9年学,初中毕业后就辍学在家,后又不幸身患伤寒致使左腿残疾。他身残志坚,刻苦自学,在逆境中奋发努力。在剑桥大学求学期间,为节省时间,华罗庚始终没有办理正式入学手续,而只要求做一名访问学者。他说:“我是来剑桥求学问的,不是为了学位。”他不图名利、不急功近利,秉持报效祖国、服务社会、一心为民的坚定信念,成为我国解析数论、典型群、矩阵几何学、自守函数论与多复变函数论和计算机事业的创始人与开拓者。 华罗庚曾说过:科学的灵感,决不是坐等可以等来的。如果说科学上 8 [美]R.K.默顿著.鲁旭东,林聚任译.科学社会学:理论与经验研究(上、下册).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9 Robert J. Lefkowitz,The Spirit of Science,J. Clin. Invest. Volume 82,August 1988,375-378.

科学研究对于国家的重要性

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和社会变革的主导推动力量,国家利益是国家对外行为的最基本动因和处理国际关系的最高准则,二者之间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科学的发展历程也表明,科学与国家利益之间的关系日益密切是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进入20世纪,人们越来越意识到在国家的竞争中,科学技术能力的竞争越来越成为关键。特别是两次世界大战,使人们清楚地看到了科学技术在国家安全中的突出重要性,人们开始越来越紧密地把科学与国家利益联系在一起。科学是重要的国家资源的观点开始更加深入地影响世界各国的政治家和科学家,科学研究带来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变化对国家利益产生越来越大重要性。在学习完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七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二次院士大会上的讲话之后,明白了科学技术对于国家的发展具有很大作用,下面是我的学习心得。 回顾往昔,六十年来,站起来的中国人民,经过艰难的探索,其间,也走了弯路,吃了苦头,几经波澜。百年之交,千年之会的今天,终于迎来当今这个凭实力兴国强民的21世纪大发展时期,回首过去远至几百年近至几十年的悠悠历史,我们不难总结,20世纪乃至近代几个世纪从来都属于西方发达国家,这是因为西方发达国家在近代率先完成科技革命,把国家经济推向繁荣,“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繁荣的经济进而将国家的一切都在不同程度上推向更高层次。可以说,繁荣和成就来源于科技与创新,科技与创新反作用于经济,经济又直接对其他领域产生积极影响,进而使国家各个领域全面发展,增大了国家利益。对科学的研究是科技进步的源泉和根源,科学研究进行的程度和深度直接决定了科技革新的速度和程度,无疑这会影响国家大局利益。 不难理解,国家利益就是满足或能够满足国家以生存发展为基础的各方面需要并且对国家在整体上具有好处的事物。科学研究能够产生新领域的发现,新发现势必会对科学进步和技术革新产生助推作用,韬光养晦的民族和国家都将科学研究和科技创新置于重要地位。 当今,科学研究已成为国家的一种重要战略资源,综合国力的竞争已明显前移到了科学研究。对于我国来说,迅速提升科学研究的整体水平和原始创新能力,对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在本世纪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至关重要。可以说,科学的发展代表着国家和人民的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 摘要:从古代希腊到现今,几千年的历史,西方的人文精神随着古希腊的思想革命、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等历史发展进程经历了产生、发展、不断丰富和完善的过程。 关键字:西方人文精神,起源与发展,古希腊,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 人文精神一词源自西方。在西文中,“人文精神”一词应该是humanism,通常译作人文主义、人本主义、人道主义。狭义上是指文艺复兴时期的一种社会思潮,其核心思想为:一、关心人,以人为本,重视人的价值,反对神学对人性的压抑;二、张扬人的理性,反对神学对理性的贬低;三、主张灵肉和谐、立足于尘世生活的超越性精神追求,反对神学的灵肉对立、用天国生活否定尘世生活。 广义上则指欧洲始于古希腊的一种文化传统。它是西方哲学思想在两千多年探索一些不可解问题的过程中培育起来的一种精神。周国平教授曾把人文精神的基本内涵确定为三个层次:一、人性,对人的幸福和尊严的追求,是广义的人道主义精神;二、理性,对真理的追求,是广义的科学精神;三、超越性,对生活意义的追求。简单地说,就是关心人,尤其是关心人的精神生活;尊重人的价值,尤其是尊重人作为精神存在的价值。 西方的人文精神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具体含义,但其

核心是与上述内容相一致的。需要注意的是,人文精神是不同与人文主义的意识形态范畴。 人文主义一词,无论在古希腊罗马时代还是在文艺复兴时期,都没有出现。英国学者布洛克认为,这一词汇迟至1808年才由一个叫做F.J>尼特哈麦的德国教育家在一次有关古代经典在中等教育中的地位的辩论中用德文“humanismus”杜撰出来,后来在乔治〃伏伊格特写的一部著作中首先用于文艺复兴,书名是《古代经典的复活》,又名《人文主义第一个世纪》(于1859年出版)。 布克哈特在其1860年出版的名作《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一书中大量使用“人文主义”、“人文主义者”等概念,并做了深入的探讨。 英语“humanism”是从德文“humanismus”转译过来的。这样,“人文主义”作为指称文艺复兴中产生的一种新观念的词汇,才在西方世界流行开来。所以,在我看来人文主义是人文精神的一种具体体现,特别是文艺复兴时期的一种社会思潮。 一、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古希腊的人文精神 在古代希腊,有些学者把对神的关注转向人间,试图从实际出 发探究宇宙万物的实际面目,了解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无论是 智者学派,还是苏格拉底或帕拉图、亚里士多德,他们的思想 都蕴含着西方人文精神的萌芽。英国当代著名学者阿伦布洛克 曾说:“古希腊思想最吸引人的地方之一是,它是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上帝为中心的。”

科学内涵和[论述中国精神的科学内涵和现实意义]

科学内涵和[论述中国精神的科学内涵和现实意义] (一)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构成了中国精神的基本内容。 (1)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和社会实践中形成的,为本民族大多数成员所认同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道德规范、精神气质的总和,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在5000多年的历史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爱国主义是千百年来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形成的对自己的祖国极其忠诚和热爱的深厚情感。 (2)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时代精神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形成和发展的,是体现民族特质并顺应时代潮流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精神风貌和社会风尚的总和,是一种对社会发展具有积极影响和推动作用的集体意识。改革创新精神是时代精神的核心,贯穿于改革开放的全部实践,体现在时代精神的各个方面。改革是破除社会发展障碍、激发社会发展活力的引擎,创新则是民族进步的灵魂、国家兴旺发达的动力。 (3)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的辩证统一。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共同构成了我们当今时代的中国精神。民族精神赋予中国精神以民族特征,是中华民族的精神独立性得以保持的重要保证;时代精神赋予中国精

神以时代内涵,是中国精神引领时代前行、拥有鲜明时代性和强大生 命力的重要根源。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交融汇通,使得中国精神既 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又洋溢着强烈的时代性,成为中华民族共有的精 神家园、奋力实现复兴的强大 __。 (二)中国精神的现实意义: 1)中国精神是凝聚中国力量的纽带; 2)中国精神是激发创新的精神动力; 3)中国精神是推进复兴伟业的精神定力。 论文关键词:爱国主义精神内涵意义 论文摘要:爱国主义精神是激励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伟大旗帜,是中华民族发展壮大的强大精神动力。要准确把握爱国主义精神的科学内涵,必须厘清爱国、爱国主义、爱国主义精神这三个不同的概念。在 __,弘扬和培育爱国主义精神是高举 __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的需要,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是应对经济全球化挑战的需要,是努力造就高素质人才的需要。

当代大学生学习科学研究方法的意义

当代大学生学习科学研究方法论的意义一个完整的科学认识过程,往往要经历感性认识、理性认识及其复归到实践等阶段,而各个阶段都有与各种具体内容的相对应的科学方法。所谓科学研究方法,即是指科学工作者在从事某项科学发现时所采用的方法,随着现代科学的发展,特别是系统论、控制论和信息论等横向性学科的出现,极大地丰富了科学研究方法的内容。这些科学的研究方法为人们的科学认识,提供了强有力的主观手段的认识工具。 当代知识经济已成为社会发展的动力。当代大学生是社会的生力军,担负着继往开来的伟大使命,与此形式相适应,大学教育理念面临一次重大的转型,即大学生科研意识的激发和科研能力的培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要做到这些,必须要有科学的眼光来看待问题,为我们获取科学认识提供充分的规则和手段系统,包括在理论研究、应用研究、开发推广等科学活动过程中采用的思路、程序、规则、技巧和模式。 本学期我们开了科学研究方法论这门课,它的研究对象就是科学研究方法,对我来说这是一门全新的课程,虽然书本内容不多,只是小小的一薄本,但对于以前一直学理科的我来说,理论性太强,需要思考的问题也有很多,刚开始觉得这门课很枯燥无味,学起来没有兴趣,随着老师循循善诱的讲授课程内容,还有自己阅读了一些相关书籍,我渐渐提

起了兴趣,同时认识到研究方法在大学学习中的至关重要性。方法是前行的指路灯,导引着我们研究细节问题时哪些方面的不足问题需要处理,以此来减少甚至避免误差。 在知识的学习过程中,许多大学生都有着一个共同感受:大部分专业理论知识很枯燥、乏味,很难把理论知识与实践结合起来。如果能参与到实际的科研中,把理论知识用于指导实践,指明研究方向,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学生对理论知识的认识就更为深刻。科研有助于更好地理解理论知识,促进理论知识的学习与吸收,科研就是“催化剂”,是大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只有在科学研究中我们才能学以致用,将创新运用于实践中,科学在此过程中才得以逐渐发展。 科研是一件说起来容易但做起来却困难重重的事,提出问题,首先,这个过程就需要大量的工作,反复的思考,做科学评估,最终提出一个科学课题;收集数据,重视在解释与评价科学型问题中的作用;形成解释,根据实证形成对科学问题的解释;评价结果,根据其他解释对自己的解释进行评价;检验结果,交流和验证解释。这个看似简单的过程却不知要耗费多少精力,很多时候我们会知难而退,近年来各地频繁出现学术造假的现象,如此大规模的学术造假的确令人失望,不仅仅是研究时间与资金被惊人地浪费了,与此同时,不论惩罚的结果如何,研究者、研究机构以及相关杂

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是什么[1]

1、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是什么? 答: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发展不为民,好比树无根;发展不全面,会损一大片;发展不协调,犹如歌跑调;发展不持续,民生难改善。 ●发展是硬道理,硬发展没道理,科学发展是真道理,谁偏离了这个真道理,谁就在时代和人民群众面前输了理。 2、什么是全面发展? 答:全面发展,就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阳光、雨露是万物生长的起码养分,经济、文化是社会发展进步的基本要素,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绝不能只演“独角戏”,不唱“合奏曲”。 ●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多做“打基础、管长远”的事,少做“假大空,急功利”的事,追求实实在在的发展业绩。 3、什么是协调发展? 答:协调发展,就是要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促进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相协调。 ●协调发展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丢了西瓜捡芝麻,也不能丢了芝麻捡西瓜,既要西瓜,也要芝麻。 ●一条锁链,最脆弱的一环决定其强度;一只木桶,最短的一片决定其容量;一个单位,最薄弱的一面决定其发展上限。只有解决发展中的“短板”问题,才能实现事业全面协调发展。 4、什么是可持续发展? 答:可持续发展,就是要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使人民在良好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 ●资源有限瞎浪费,最后一滴是眼泪。资源有限不再生,可持续发展鸣警钟。 ●不思发展是休止符,协调发展是弹钢琴,加快发展是快四拍,持续发展是连接音,科学发展是最强音。 5、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坚持的党的基本路线是什么? 答:概括起来就是“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 ●经济发展像跑车,引擎动力靠改革,基本原则掌方向,任何部件丢不得。 ●科学发展民为本,社会和谐党导航。 6、检验我们的发展是不是科学发展的最高标准是什么? 答:人民是否得到实惠,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是否得到提高,人民的合法权益是否得到保障,人民是否高兴和满意,是我们考虑一切发展问题的根本出发点,是检验我们的发展是不是科学发展的最高标准。 ●为政之道,富民为先。大发展小发展,百姓最有发言权;真发展假发展,要靠百姓说了算。 ●科学发展直观看:一看天空蓝不蓝,二看河水清不清,三看钱包鼓不鼓,四看党风正不正,五看社会和不和,六看事业兴不兴。 7、实现科学发展的强大动力是什么? 答:改革开放。 ●中国特色是艘船,改革开放是风帆,科学发展为春风,人民富裕最关键。 ●科学发展观是金钥匙,解放思想是总阀门,改革开放是车轮子,和谐小康是金屋子。手持

幼儿园科学教育的含义资料

幼儿园科学教育的含 义

第一章幼儿园科学教育的涵义 思考题:你认为:什么是幼儿园的科学教育?幼儿园科学教育可以包括哪些内容? 什么是科学? ?幼儿科学教育是对过去幼儿园自然常识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张俊)?科学是知识(具有经验性、具有可重复性) ?科学是过程(科学知识的获得离不开科学过程;科学不仅表现为结论的科学性,更表现为过程的科学性;) ?科学是世界观(世界是可以认识的、科学认识是可以改变的、科学知识是持久的、科学不能为所有的问题提供完善的答案) ?科学的本质在于探究(不在于已经认识的真理,而在于探索真理) 施燕: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概述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涵义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价值 ?我国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沿革(略) ?国外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简介 幼儿园科学教育基本框架 第一章幼儿科学教育的基本问题 第一节科学是什么

第二节儿童的科学是什么 第三节儿童怎样学习科学 第二章幼儿园科学教育的目标 第一节幼儿园科学教育目标的制定依据 第二节幼儿园科学教育目标的分析 第三节从教育目标到教育活动 第三章幼儿园科学教育的内容 第一节选择幼儿园科学教育的内容 第二节幼儿园科学教育内容的范围 第四章幼儿科学教育的方法 第一节自主探究----幼儿科学教育的基本方法第二节幼儿科学教育方法的多元化 第五章集体活动中的科学教育 第一节集体教学活动的设计与组织原理 第二节观察认识型活动的设计与指导 第三节实验操作型活动的设计与指导 第四节科学讨论型活动的设计与指导 第五节技术操作型活动的设计与指导 第六章区角活动中的科学教育 第一节区角学习活动概述

第二节班级科学区角活动的设计与指导 第三节科学发现室的创设与管理 第七章游戏与生活中的科学教育 第一节幼儿科学游戏 第二节生活中的科学教育 第八章幼儿科学教育活动的整合 第一节幼儿科学教育活动整合的理念 第二节幼儿科学教育活动整合的实践策略 第九章幼儿科学教育活动的评价 第一节多元评价----幼儿科学教育评价新观念 第二节幼儿科学教育评价内容与方法 科学是什么 ?幼儿科学教育是对过去幼儿园自然常识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张俊)?科学是知识包括自然、社会和思维的知识体系,分别被称为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思维科学,幼儿园的科学教育主要是指自然科学?具有真理性、具有经验性、具有可重复性 ?达尔文:科学就是整理事实,从中发现规律,作出结论 ?科学知识的可重复性是经验性的延伸 科学是过程 ?科学知识的获得离不开科学过程

科学研究的类型

科学研究的类型 科学研究的类型 科学研究可以采用多种方式分类,主要有三种分法:按照研究目的分类、根据研究的内容分类,按照科学研究的性质分类。 中文名 科学研究的类型 分类 三大类型 第一类型 探索性研究 第二类型 叙述性研究第三类型解释性研究目录 1 按照研究目的分类

探索性研究(exploration research)描述性研究(descriptive research)解释性研究(explanatory research) 2 根据研究的内容 基础研究 应用研究 区分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的主要准则

按照科学研究的性质 定性研究 定量研究按照研究目的分类 编辑 可以分为探索性研究、叙述性研究、因果性研究三大类型。探索性研究(exploration research) 探索性研究是一种所研究对象或问题进行初步了解,以获得初步印象和感性认 识的,并为日后更为周密、深入的研究提供基础和方向的研究类型。使用这种类型的情况是:对某些研究问题,缺乏前人研究经验,对各变量之间的关系也不大清 楚,又缺乏理论根据,这种情况下进行精细的研究,会出现顾此失彼或以偏概全的问题,以及浪费时间、经费与人力。属于这种研究类型的方式有多种,例如,参与 观察、无结构式访问、查阅文献、分析个案等,常为小规模

的研究活动。描述性研究(descriptive research) 描述性研究又称为叙述性研究,指为研究结果为正确描述某些总体或某种现象 的特征或全貌的研究,任务是收集资料、发现情况、提供信息,和从杂乱的现象中,描述出主要的规律和特征。重点不在为什么会存在这样分布状况,而是描述(叙 述)分布情况的准确性和概括性。描述性研究与探索性研究的差别在于它的系统性、结构性和全面性,以及研究的样本规模大。一般是有计划、有目的、?有方向, 有较详细提纲的研究,收集资料主要采用封闭式问题为主的问卷调查,并采用统计方法处理资料数据,得出以数字为主的各种结果,并把它们推论到总体,既用研究 的样本资料说明总体的情况。教育方面的很多研究都适于叙述性研究。属于这种研究类型的方式有多种,例如,调查、个案研究、比较研究、相关研究、发展研究。解释性研究(explanatory research) 解释性研究也称为因果性研究。这种研究类型主要探索某种假设与条件因素之 间的因果关系,即在认识到现象是什么以及其状况怎样的基础上,进一步弄清楚或明白事物和现象的为什么是这样。解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